在5月30日召开的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伟大号召。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今年年初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摘编》,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战略思想,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握战略导向部署科技创新,以战略定力推进和保障科技创新。
把握发展大势,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战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自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发达的国度,全球科技中心与工业化领先区域相伴而生、同步转移。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文明,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等做法导致科技停滞不前,鸦片战争以来屡屡被人口总量、国土面积、经济规模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根本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造成的技不如人、大而不强。展望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作为支撑,使我国现代化建立在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之上。否则,不仅发展难以持续,发展成果也难以保全,即使经济规模再大,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紧迫的挑战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措施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开辟新空间。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国都纷纷推出新一轮国家创新战略,把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作为实现复苏、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加强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天等领域的研发部署,积极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以创新为主导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必须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以科技创新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在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先发优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的先决条件,市场应用是拉动科技创新的最大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技术创新。之所以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是因为尽管商业模式创新、支付模式创新以及产业组织创新等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但只有以发现新原理、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才能为企业创造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才能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基础。之所以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变成企业的产品能力才能实现市场价值。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势,也影响着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在以技术突破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竞赛中,谁能领先一步,就能占据主动、胜者全得,从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立足发展全局,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战略举措。
有力支撑现代化建设进程,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与之并不相称,这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原因所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同步甚至超前发展。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创新能力要继续保持在发展中国家领先的水平,进入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组成的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要达到与发达国家基本比肩,努力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部署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科技创新要坚持服务于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部署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要加强技术有效供给,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发展新经济,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针对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卡脖子”的问题,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尽快实现战略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突破,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关注颠覆性技术研究,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抢占战略制高点。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更加主动地参与和发起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为破解全球性科技难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针对成果转化难“痼疾”,科技创新要以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要多措并举、系统推进,重点是“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是科研机构,要重点解决课题立项缺乏应用导向、研究过程企业参与不足以及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到位的问题,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加快落实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政策,确立技术创新项目的市场导向,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一头是企业,要重点解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承接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落实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促中间是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转移、产品中试、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打通转化渠道,降低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要特别重视充分激发民间高手和草根创业活力,吸引各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成果转化工作,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关键作用,科技创新要把集聚激励人才作为战略举措。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在创新实践中锻炼成长,人才价值最终要靠创新效益来体现,我国科技创新的宏伟事业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青年人才是创新的主力,要勇于破除选人用人上的陈规陋习,让年轻人在重大项目中担纲领衔、历练成长。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制度安排,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力度,让从事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获得合理合法的价值回报。要下决心提高科技人员收入水平,加大对研究机构的稳定投入,使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科技人员能够潜心研究、体面生活,支持他们“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延揽全球优秀人才,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集聚地。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传承中国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意识、拼搏意识、协作意识和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点。国家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主动性、竞争性发展是我国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创新驱动最终要落实到区域发展上才能打造创新型经济,建成创新型国家。近年来地方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部分区域已经呈现出创新驱动的良好势头。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条件差异大,在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要尊重基层一线的首创精神,赋予地方更多的政策自主权和改革探索空间,激发区域创新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集聚辐射作用,打造一批区域创新增长极,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遍地开花、形成合力。
着眼长远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创新自信,这也源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我们要遵循创新规律、保持战略定力,以坚定的信心、科学的方法、扎实的工作推进科技创新。
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还没有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在我国大部分领域技术水平已明显提高的新阶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已经有限,单纯依靠跟踪模仿也不可能走到别人前面。我们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摒弃迷信权威、不敢冒尖的陈旧观念,倡导崇尚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禁锢,增强创新自信,充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敢于开辟新的科学技术方向,努力引领世界科技进步潮流。
二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优化创新环境。科学、技术与创新三者之间就像树根、枝干和果实的关系,只有根深、枝壮才能结出累累硕果。三者紧密联系构成创新链条,各环节又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在从创新链条一体化整体考虑支持的同时,对科学、技术和创新等不同环节也要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支持政策。科技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要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这是各类人才通力合作、多种要素集成融合的结果,创新环境的“土壤”和“生态”作用十分关键。要遵循科学研究规律、技术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创新友好的生态系统,让创新种子不仅能够破土而出,而且能够茁壮成长。
三是坚持不懈强化科技创新,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成果转化过程也充满了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对正常的科技创新失败要给予理解和宽容。科技创新还是一个周期长的“慢功夫”,一项重大成果的产生要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一项好的技术变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需要多年的培育。今天的科技投入不会立竿见影地变成经济效益,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厚积薄发,获得高质量、高效益的回报。支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要有战略定力和超前意识,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也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作者:翟立新 来源:紫光阁 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