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园林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2016-12-05 09: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我国正在经历的城市化过程以及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给立足解决人们居住、生活环境问题的园林学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自家花园的鸟语花香、陶醉于个别公园的如诗如画,而是更加关注所居住城区、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好坏,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已被明确写入了中共十七大报告。显而易见,以绿化、美化为核心的传统园林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环境建设的新需求,以传统理念、知识体系为指导和基础培养的园林专业人才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园林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我国园林学术界对园林学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也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改革,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作为园林专业3大类核心课程之一的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类课程,目前仍沿袭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现代园林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一、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笔者现从园林学的内涵、园林学的发展趋势、园林的业务范围等几方面入手,分析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应用类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园林学的内涵解析


像其他学科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学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拓展。


现代园林学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即处理人类生活空间与自然的关系的学科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造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大地景观规划、园林绿化施工养护、园林植物繁殖、引种、育种等。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园林学是解决所有关于人们使用土地和户外空间问题的科学,起源于人类设计改造土地的所有活动,从水利工程到道路、城市、绿化,甚至农业。孙筱祥先生把园林学概括为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工程学科。它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可以说,现代园林已突破传统园林的范围,以整个城市乃至更加宏观的尺度范围如整个区域为调控范围,实施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提供休憩园地等职能。可以将现代园林学领域界定为: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部分。


无论是要发挥绿化、美化环境的职能,还是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都离不开园林植物,以树木为主的园林植物在发挥以上职能和实现以上目标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园林植物仍然是现代园林建设的主体。


从现代园林的内涵分析可知,从园林植物的繁殖、引种、育种到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都应该是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应用类课程的重要内容。


(二)园林学的发展趋势


综观园林学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园林学在拓展其内涵过程中,有3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在服务对象方面,从主要为少数人服务到主要为公众服务;在知识獅面,从以美学础;在研究与实践范围方面,从较为单一的尺度到多尺度。园林学以传统园林为基点,不断向大尺度(此为主要方向)和更小尺度拓展和延伸。在小尺度方向上,回归到“私家园林”层面乃至更小的尺度,如私人别墅花园、庭院、屋顶花园等;在大尺度方向上,则拓展到风景名胜区、流域、区域乃至景观尺度。不同尺度对应着不同的服务对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小尺度为少数人服务,满足他们对绿化、美化、怡情悦性的需求;大尺度为公众服务,解决区域性的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统筹问题,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因各层面的服务对象不同、需求不同,对应不同尺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各有侧重,则应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小尺度上,主要强调艺术性和个性化特色,应以艺术原理、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主要指导;在中尺度上,主要强调地域文化和艺术性,同时也应兼顾生态性,应以艺术原理、生态学原理以及地域文化知识为指导;在大尺度上,主要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应以生态学、环境学、景观生态学等为指导。具体到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类课程的设置,除了以往开设的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草坪学、园林植物栽培学、植物造景等课程以外,考虑到不同层面的特殊需求,在中、小尺度层面上,应増加民族植物学的内容;在大尺度层面上,应増加植被和植被生态学方面的知识。


(三)园林的业务范围和工作环节


一般来说,园林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山水和工程构筑物。也可以据此把园林工作分为相对独立的3个组成部分: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和园林植物。相应地,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大体可以分为3大类:规划设计类、园林工程类和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类。其中,规划设计主要解决在哪里、做什么和如何做等问题;园林工程具体表达和落实规划设计的内容;园林植物既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规划设计目标的保障。具体来说,园林植物的认知、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熟知是搞好规划设计的基础;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和绿地管理是规划设计目标顺利实现以及持续稳定表达的保障。园林植物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有植物学(基础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和草坪学的认知部分;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类课程有园林树木栽培学、园林绿地管理(或景观管理)花卉学和草坪学的栽培管理部分。从园林的工作环节来说,园林植物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园林植物材料的获得(引种、育种)园林植物的繁殖和苗木培育、园林植物栽植、园林植物和绿地的管理养护以及更新等。相应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苗圃学(或园林苗圃与花圃)园林植物栽培学和园林绿地管理(或景观管理)等。


二、课程设置改革的内容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园林学科的内涵、发展规律和新动向,以满足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园林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考虑到目前开设的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类课程之间存在很多的交叉和重复,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以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如把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和草坪学的认知部分合并为园林植物学;把园林树木栽培学、花卉学和草坪学的栽培管理部分合并为园林植物栽培学等。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通过对园林学的内涵、园林学的发展趋势、园林的业务范围等几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完整的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应用类课程体系应包括:植物学、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绿地管理或景观管理、植物造景、花卉应用学和花卉生产学。


新的课程设置改革,使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了,但是园林专业现有课程已经饱和,很难再増设新的课程或大幅増加课程内容。因此,可以根据园林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特点,有选择地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应把植物学、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学、花卉生产学设为必修课程;园林绿地管理或景观管理、花卉应用学和植物造景可设为选修课程。园林方向,应把植物学、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学、植物造景、花卉应用学设为必修课程;园林绿地管理或景观管理和花卉生产学可设为选修课程。风景园林方向,应把植物学、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栽培学、植物造景、花卉应用学、园林绿地管理或景观管理设为必修课程;花卉生产学、园林苗圃学等可设为选修课程。


作者:刘龙昌(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