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浅谈水资源污染和环境保护

2016-08-26 14: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情况及防治污染的对策, 对环境保护及饮用水源的选择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随着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强烈地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对高质量饮用水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立法,开发新的净水技术和工艺流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

 

  一、水资源的污染现状

 

  (一)从有监测资料的国内120多条河流看,有850条受到污染,占总数的70%以上,严重污染的有230多条,城市附近90%的水域受到污染。有些城市附近的河流竟成为污水沟。

 

  (二)河流状态的改变。作为淡水水源的部分主要江河,其形成主要靠降雨,由于地球气候的改变,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量减少,几乎年年干旱,造成江河流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三)惜水节水意识不强。我国目前的生活用水量逐渐递增,一方面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人民惜水节水意识下降有关,工业合理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二、引起水质污染的原因

 

  给水水质主要取决于水源水质,水源污染导致给水水质遭到破坏,这种状况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一)氨氮污染

 

  农用化肥的大量生产和施用使NH3-N、NO2--N、NO3--N对水体的污染非常严重。国内外的研究已表明:饮用水中NO2-、NO3- 的含量与胃癌、食道癌的发病率有直接的关系。河北、山东、四川、河南等地的调查研究发现:胃癌、食道癌高发区饮用水的NO2-、NO3-含量均高于胃癌、食道癌低发区。

 

  (二)有机物污染

 

  给水水质污染问题中,以有机物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国内外的监测与检验结果也表明了有机污染物的普遍大量存在。例如,在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口下游的水中,已检出700余种有机物,在蓟运河中检出81种,在黄河水中检出60余种,在松花江水中检出260余种,在北京地区的地表水中检出63种,地下水中检出41种。

 

  (三)其它污染物

 

  除上述几类污染物外,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导致的污染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

浅谈水资源污染和环境保护

  三、防治水质污染的对策

 

  (一)完善饮用水水质标准

 

  为确保高质量的饮用水,必须严格立法保护好作为生产饮用水的水源。我国现行的水质标准和规范与国际现行的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制定水源及饮用水的质量标准规范,特别是化学质量标准规范时,应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如美国、苏联、欧洲共同体以及日本等国的标准),并且广泛收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建议,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编写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水质标准和规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定期修改和完善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规范。

 

  (二)采取综合防治对策

 

  对于已建水厂应加强对给水水质的监测,把握上游水质污染实况,查明水质污染原因;新建水厂应尽量选择较好的给水水源,在进行上游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同时,提出上下游有关地段的环境保护要求,努力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针对污染源,采取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此同时,对给水水源提出地段环境保护要求,城市污水排水须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入江,且排水口必须在给水取水口下游1000米以远。水源必须达到二级水源要求。

 

  (三)改进给水净化技术

 

  传统的给水净化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和氯化消毒。近年来,我国有不少水厂正在进行生物活性炭净化饮用水的研究。采用生物活性炭法,对于去除水中色度、嗅味、NH3-N、NO2--N、NO3--N、酚、硝基苯、氯仿、有机氯、氰化物、六六六、锰、锌、砷、铁、福、汞、铜、铬、硒等多种污染物有明显效果,净化后的水能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

 

  (四)采用分质供水方案。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绝大部分城镇的给水管网体制都是生活、生产供水合流制,全部给水按饮用水的要求净化。供水合流制对非生活用水作了不必要的净水处理,浪费了资源。采用分质供水,把一般工业用水和生活冲洗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序处理成现行供用的自来水。并且另建一个饮用水系统,经过深度净水技术处理供生活饮用和工业商品用水,通过管网系统送至每家每户,一般该系统只需总水量的10%即可,虽然管网投资较大,但是为饮用水水质的改善和提高开辟了新途径。

 

  给水部门应密切配合环保部门,经常广泛了解污染状况,积极采取对策,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为创造良好的饮用水而努力。综上所述,增强环保意识对水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环境。增加水质的可靠性,减少设施的受损程度对给水行业发展更具其活力。

 

  作者:吴建强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4年6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