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在当今时代的政治作用

2016-08-26 14: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保护关系整个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本文号召环保工作者站在政治的高度关注我国的环保问题。


  一、环境问题关系着公民的健康权和生存权是最大的政治问题

 

  环保民生指数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是在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下推出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被誉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环保指数主要包括3项内容,即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环保满意度。如果3项指标均不及格,就意味着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相当落后。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以人为本就是最大的政治,关注和维护公民的健康权和生存权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

 

  二、环境问题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2009年广东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问题引发群众信访事件。番禺区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而遭到周围居民的强烈反对,虽然政府为此举行了专家论证会,并承诺环评不通过坚决不开工,但仍然没有取得民众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决定再次聘请专家重新对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审视与论证,但是专家再次论证就能取得公众信任吗?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番禺垃圾焚烧发电事件折射了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群众对政府的决策不满意,对政府聘请的专家拿出的意见也不满意,这是非常可怕的。这说明当地政府和专家的公信力严重不足,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公信力丧失呢?很显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群众担心垃圾焚烧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追求是具体而又理性的,尽管垃圾焚烧也是政府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举措,但是没有成熟有利的证据证明垃圾焚烧不会破坏周边环境,老百姓仍然不认同。环境问题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挑战,想取信于民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否则只能成为破坏环境或者在破坏环境面前不作为的罪人。

 

  三、环境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让世界上许多地方遭遇了严重的热浪、洪水与不断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导致重大的财产与生命损失。荒漠化使很多地方饱受沙尘暴袭击。濒危物种的灭绝使越来越多的生物成为人们久远的记忆。人类在健康、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水和能源5大领域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人类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泡影。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近些年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等。这既充分表明了我国党和政府坚决遏制生态恶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为人民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强烈使命,也为今后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指明了方向。

环境保护在当今时代的政治作用

  四、环境问题关系着文化的传承和兴衰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 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作为世界文化重要表现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前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由于环境恶化引起的遗产破坏尤为值得关注。在我国世界遗产地普遍存在,其原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已遭到严重破坏。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城市领导只看到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而对其丰富、珍贵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知之甚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只重开发,不重保护,以致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屡屡发生。”每一项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消失都构成绝对的损失,并造成该遗产的不可逆转的枯竭;在其领土上有文化和自然遗产组成部分的任何一个国家,有责任保护这一部分人类遗产并确保将它传给后代。世界遗产不仅属于所在国,而且属于全人类。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有义务为全人类保护和保存位于我国境内的世界遗产;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者,我国政府有义务对我国境内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后文简称世界遗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护。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保护对当今世界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作用也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和认同。但是,由于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经济发展、社会问题有着比较难协调的冲突,因此,近年来对于环境保护概念的理解也日趋新颖和合理。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

 

  作者:朱广辉 来源:魅力中国 2010年19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