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2016-05-23 10: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农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进人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行业快速发展,农业作为“重头戏”,为经济发展注人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1.资源过度开发冲击环境承载能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庞大的人口数量造成人口与耕地面积不成比例,严重失衡,我国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二。同时,传统耕作习惯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农民欠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单纯考虑农业收益而忽略了土地保护,导致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荒漠化日趋严重。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宏观政策实施以前,农民为扩大个人耕种面积,对林地、草地等进行了严重的滥砍滥伐,导致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植被大量破坏,土地因缺乏植被保护而出现沙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化学物质超量施用造成水土


  污染,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改善了农民收人,为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然而,化学物质过度施用和依赖却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农药、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超量的化学残留物质造成土壤结构发生改变,大大降低土壤质量。无独有偶,雨水冲刷使多余的化学物质流人江河,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3.城市化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的进


  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总体向好的必经之路在城镇化进稈中,科技水平不断提岛.文化水平H益巩同,牛.活水平莕提歼,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随右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进人乡镇、农村,成为村庄脱贫致富、百姓奔向小康的有效途径然而H趋严电的乡村r业污染随乡镇企业浦现接蹿而至,我国乡镇发展存在滞后性,生产设备也存在“祖线条”,生产方式比较单一。


  从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来苻,普遍存在缺乏有效、成型的环保设施,环保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很多企业废物废水、残留物通过土壤、水体、大气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电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依靠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实现的,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典咽反例,也是生态环境治理必须作出有效改变的屯要课题。


  4.畜禽养殖产生环境污染畜牧业足农业领域的*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柱产业,“分天下”有其一,畜禽养殖作为畜牧生产的关键环竹.扮演着不替代的关键角色随着畜产品产的增加,畜禽养殖卨速发展为企业、农户带来收益的同时,为环境带来冲,成为农业生态环境逍受破坏的乂一大“导火索”。


  fr:众多污染源中,家畜代谢产物粪便是畜产废弃物中数多、危害最为严重的,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的5%~8%从传统观念角度分析,人们缺乏对畜禽粪污排放的有效监符和资源利)H过坫畜禽粪污排到水中,导致水体窝背养化严重,不仅影响水质,而且产生大量藻类进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畜禽粪便造成土壤和大气污染,降低土壤通透性,产生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作物长和人类牛活带来双打击。


  二、原因分析


  1.基本国情


  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在亿万农业人共同奋斗、不断努力下,我闽农业取得r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是,我们要仵进步的同时保持清解的头脑韩长赋部长曾经说过,“我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这句话展现出我国对世界农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也道出我国不容乐观的农业基fill!我W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紧缺,人均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都不到世界水平的1/3,伴随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丨〗趋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人城市,出现“空心村”问题:据调奄显示,我国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平均不足10%,农业劳动力缺乏导致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祖放,进而影响生态环境


  2.环保意识淡薄一方面,在传统农业发展初期,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长此以往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造成人们不取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是造成农民缺乏农业环保意识的另一主因: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结果意识上缺乏环境保护的观念,然使得农业生产过枵中单纯按照主观想法施行,缺少对生产方式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资源造成浪费进行足够考虑。


  3.环保问题弱势近年来.中司经济迅猛发展,在闻际金融危机席卷仝球的大环境下依然亭亭玉立,钐?强国本色然而发展总会伴有消耗,利弊总是同时存仵.环境问题也随经济发展水涨船卨,成为新形势下的大问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往往忽略r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今虽然环保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也采取r一些措施进行改善,但在面临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选择题”日环保问题恐怕依旧是耶个被放弃的选项y经济高收益付应的往往是环境卨污染,在经济高速发展舰佳肴面前,蘭、企业、农户难以拒绝诱惑.忽略了“养生”才是健康之本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4.法律法规不健全“法”是 严格办事的准则,是对不良行为的有力约束。我国环境保护发展起步较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所缺失或尚不健全。虽然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逐渐走上法制化轨道,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依旧是一个薄弱环节,从立法到执法都还存在许多问题。自开展环保工作以来,我国始终注重生态环境法规建设,但目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没有形成专门性法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所处的困境,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显得愈加紧迫。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议


  1.提升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思维。意识思维是行动的“指挥棒”,要在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上多下功夫。农民朋友是奋斗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先锋军”,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具体践行者。可通过教育宣传、技术推广等方式,普及农业生态环保意识和先进生产方式,


  通过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环保纪录片、开展农业生态环保大讲堂等方式,让农民感受到农业生态环保的好处与重要性,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增加农业收入。帮助农民认识到日常农业生产中不合理耕种、畜禽养殖方式及化学肥料错误施用,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培养农民养成绿色、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习惯,启发农民自觉进行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等可持续农业生产。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是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的有力保障,是对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行为的“一记重拳”。要不断健全现有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西方优秀经验和做法,逐渐弥补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法规、条例的漏洞与不足。另一方面,通过深刻反思过去农业环境遭到破坏的典型案例,剖析问题发生的关键,切合实际地制定适合本地或最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法规。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制度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国家级农业环保法律健全、有效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特点制定下一级更有针对性的农业环保政策法规,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能耗低、生态影响小、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阳光大道”。


  3.制定农业环保激励补偿政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百姓安居乐业的强大助力。环境保护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在当前背景下,部分企业、农民已经注意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且已经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环保道路上,很多企业甚至在不惜损失利益的前提下仍然努力坚持。对于这些做法,政府一定要及时给予补偿和支持。否则,不但造成农企、农民经济利益的损失,打击环保积极性,而且造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并不明显,可谓白下工夫。目前,我国已在林业、草原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生态补奖政策,政府要择优去劣,继续加大农业环境保护资金保障,增加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补贴,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激励政策,为开展农业环境保护“保驾护航”。


  4.加强农业环保执法体制建设。法规健全是基础,有效执法是关键。法律的执行是发挥法律法规实际作用的具体手段和表现。要逐步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体制建设,建立完备、切实有效、权责清晰的执法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力震慑。强化农业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的权威,让执法者在执法工作中有效遏制和纠正环保违法行为。


  同时,政府要提高执法部门、执法人M的综合执法水平,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执法公正,确保国家制定的各项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制度得以贯彻和施行;要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各地区、部门要明确分工,认清职责,每个职能机关都要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高位。地方部门要将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等有初结合,逐步提高地区有关部门的监管意识与能力,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控,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性行为;建立一个农业环境保护综合机构部门,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为目标,制定农业环境保护实施具体细则,明确认定责任部门,将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层面取得的成绩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当中,加强各部门工作之间的配合联动,提高工作效率,缩小农业环保过程中相互推脱的“盲区”,从而调动各机构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更好推动农业环境保护的发展。


                                                                   孙志华

                                                        (全国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