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2023-12-12 14: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简介:高长庆(1980-),男,民族:汉,籍贯:河南固始,学历:中专,职称:助理工程师。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主要探讨城镇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环节中所暴露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5-0046-01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推动城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几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却也暴露了种种损害生态环境的问题,对于农村生态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1]。只有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层面的现存问题,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制定出更符合城镇化发展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


  1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方面暴露的问题


  1.1水土资源流失严重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电力通讯网络建设,这些工程都会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产生大量消耗,这两类资源同样也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在工程开展前期缺乏科学的规划方案跟进的话,就会造成水土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负担。


  1.2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城镇化带来的结果除了经济增长带动本地发展之外,人口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增加的人口也会对供水系统以及环卫系统带来压力[2]。为了缓解这方面的问题,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垃圾处理问题,如果缺乏周详考虑,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1.3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一些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发展较为传统,存在工业污染处理不力的问题,环保意识也较为淡薄,最终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城镇化进程中导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2.1环保意识淡薄


  无论是主导城镇化设计的建设单位,还是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这也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破坏环境的问题。政府管理层面如果环保意识较为淡薄的话,也会忽略对城镇化建设单位的监督以及管理跟进。


  2.2法制建设落后


  我国开始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实际具有指导意义和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出台,在没有针对性政策依托的情况下,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容易忽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很多工作也无从切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一些城镇化建设单位的不当行为,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3]。


  2.3资金投入不足


  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人口增加以及垃圾污水处理问题,都需要所在地区市政建设单位加大资金的投入,然而很多城镇地区在这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处理难度较大,无力购买污染处理设备,最终导致生活污水和垃圾处于直接排放状态,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3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


  3.1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


  在城镇规划的环节中需要将环保的标准以及绿化标准进行落实,针对不合理的设计及时调整,尤其是针对一些小城镇发展进行规划时,要避免闭门造车,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城镇所在地自身的资源承载能力以及环境容量,对城镇进行工业以及产业层面的布局,避免超过负荷,对城镇造成过大压力。其次,在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行工业布局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之外的社会效益,促进两者双赢。工业区的设置要集中,避免与住宅区和商业区连接,而且要通过增加绿化隔离带的方式,优化城镇生活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分离处理,这些规划都需要在城镇规划初期予以落实。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化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投入的资金是不断增加的,这些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缓解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然而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收费标准予以处理,同时在政府层面也要鼓励城镇化建设企业,主动朝向自主创新企业转型,转变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也要让这些传统的工业企业积极朝集约化方向发展[4]。政府的相关资金投入要扶持这些企业转变利润获取方式,从长远的角度上确保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发展。


  3.3加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公众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参与到生态环境维护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协调发展。对此,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要加大宣传,尤其注重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普及,让公众能够正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并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实际动作内化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觉行为。


  3.4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从政府层面上看,加快推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非常重要,除了要有管理部门的集中性文件之外,地方也要出台配套性的法案以及制度,对城镇化建设企业进行约束和管理,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落地,弥补生态环境法律层面的空白,真正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援。


  结语:综上所述,在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关注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让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可以互相依靠、互相补充。相关从业人员也要形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认知,企业要朝向自主创新层面转型,政府层面需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建设,共同构建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體系,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找到适合城镇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之路,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深层融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