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让农民离得了、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确保农民离得了乡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葛家镇在这方面进行积极尝试,探索推行了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城镇建设化步伐。
一、基本做法
一是股份化合作。对入股的土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依据,每亩为一股,入股后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所得收益按入股土地份额进行分配。在合作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格庄村为代表的合作社领办模式,由村委会牵头成立龙泽果蔬专业合作社,村民将土地入股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在用工较多的生产环节由入股农户投工投劳,当年土地经营收益拿出80%进行分红,剩余20%留作合作社发展经费;另一种是以西孙疃村为代表的企业领办模式,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大德兴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村民将土地入股转给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农户不需投工投劳,当年实现收益按照公司与农户6:4的比例分成。目前,全镇通过股份合作形式流转的土地已达到2000多亩。
二是高效化生产。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因村制宜,发展效益高、市场好、适合本地的特色高效农业。生格庄村入股的土地全部种植“三优富士”,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苹果生产技术成果,具有果形正、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价格比普通苹果高出近一倍;西孙疃村主要发展航天丹参,丹参酮的含量和亩产量均是传统丹参的2倍,经济效益较高;西于村主要种植玫瑰花,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在生产管理上,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由合作社或企业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施肥用药、统一收购销售,特别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生格庄村在果园周边建设了5个养猪场,果树施肥全部使用猪粪,农药使用生物和低毒农药,实现了生态、安全、无残留。在设施配套上,对土地进行高标准综合整治,修建道路和水利设施,配备先进农业机械。生格庄村累计投入360多万元,整修田间道路9000多米、水沟3.7万米,开挖平塘5座,新上了现代化的滴灌设备和喷药机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三是产业化经营。依托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基地+合作社+超市”、“农户+基地+企业”的经营模式,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条,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生格庄村依托千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与家家悦集团签订了购销合同,所产苹果全部由家家悦收购,群众不用担心销路,并且村里还建了一处加工厂,根据需要对产品进行初加工,既获得了加工增值收益,也提高了产品质量。西孙疃村立足打造丹参种植基地,在本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形式发展了300亩,又通过提供种苗的形式带动周边镇村农户发展了1700多亩,生产的丹参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西于村在新建600亩玫瑰园的基础上,准备再建一处玫瑰花加工厂,提取玫瑰花细胞原液制作玫瑰精油或生产玫瑰酱,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二、主要成效
一是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推行土地股份合作,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由合作社或企业统一经营管理,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土地细碎化、耕地抛荒、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规模经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了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构建起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是增加了农民土地收益。随着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传统农业生产效益越来越低,以小麦、花生为例,一年下来每亩毛收入2500元左右,减去化肥、农药及人工成本,每亩纯收入仅1000元左右,并且种地农民大多在60岁以上,耕作能力越来越弱。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发展高效农业,使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民,既保障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格庄村的“三优富士”苹果,第四年开始批量挂果,到盛果期每亩产量达8000-10000斤,按现在的市场价,每亩纯收入2.5万元左右,按照村民和集体8:2的比例分成,每亩分红可达到2万元,收入远高于种粮,比农民自己种植普通苹果也高出1倍,而且部分村民通过到基地打工每年还有1万多元的工资收入,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农民大幅增收。
三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后,不仅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收益,而且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从事二三产业,为农民进城进镇解除了后顾之忧,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过去农民进城,放心不下村里的承包地,一到农忙季节就得回村收种,不要地的话又怕失去附着在土地上的各种权益。现在通过土地入股,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不仅使农民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而且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使他们没有顾虑地进城进镇,对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因势利导、探索创新。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行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虽然现在不少农民通过转让、转包、出租、代耕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但存在着手续不规范、权益不明确、规模流转少、经营效益低等问题。鉴于这一实际,葛家镇积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实际探索推行了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既促进了土地的集中规模经营,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有效之举。
二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关键是选择一个好的产业。而产业的选择不能盲目,只有立足本地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效特色产业,才能实现差别竞争、以特取胜。葛家镇属内陆镇,不近城,不靠海,但拥有良好的土质、气候、水利等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果树、药材等特色种植业优势比较突出。为此,镇党委、政府按照“一村一品”、连片发展的思路,引导推行土地合作经营的村选择各具特色的高效种植业。东部以生格庄村为主发展“三优富士”,西部以西孙疃村为主发展航天丹参,北部以西于村为主发展玫瑰花,通过打造专业村,带动周边发展,加快培植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产业。
三是必须坚持尊重民意、保障民利。当前农村,土地仍然是不少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让农民把土地拿出来统一经营,如果不能把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核心,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则很难推进。葛家镇在工作推进中,始终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并通过组织外出参观、算账对比等方式广泛动员,赢得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西孙疃村入股农民不需投入一分钱,每年即可坐等分红;生格庄村在获得分红的同时,头几年还可在自家入股土地上间作花生和土豆,合作社负责包销,每年每亩又有几千元的额外收入。农民从土地股份合作中得到了更多利益,工作推进自然事半功倍。
四是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稳步推进。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虽然外地已有成功经验,但对我市一些地方来讲则是一项新的尝试,农民普遍存在顾虑。这就需要采取先行试点、典型引路的形式,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开。所以,葛家镇首先选择了几个集体经济实力和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拿出一部分土地作为试点,然后向全村覆盖,再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生格庄全村460户、2300亩地,第一批入股200户、1040亩,其他农户看到效益后积极性很高,下步将再调整1000亩;西孙疃村不仅本地群众有积极性,周边镇村的群众也主动找上门要求加入;一些有条件的村也看好这种模式,正在积极筹备运作。
作者简介:田秀敏(1970-),女,山东威海文登人,本科,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重点项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