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镇位于蒲圻市西北部,举世闻名的三国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她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的大潮带动了这个鄂南小镇。1990年以来,镇委,镇政府以开发赤壁经济为目标,拓展了一条以集镇建设为龙头,促进两个文0月建设同步发展的路子,使赤壁镇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199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04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32元,一年一个新台阶,贏来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一、科学制订城镇规划,严格执行规划法
赤壁镇抓集镇建设第一步就是深化完善规划。在赤壁镇的建设和发展上,抓住了规划这个龙头,也就抓住了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关键。1990年,镇里多次邀请各方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最后由武汉大学建筑学系编制了《赤壁镇集镇建设十年发展总体规划》,从而科学地确定了全镇建设发展的总方针,并获蒲圻市政府批准实施。
镇党委、政府为保证规划在具体实施中得以落实,一是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管理条例》和省、市小城镇建设有关规章;二是施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定点一刀切”的“六定”方法,坚持不服从规划的不批,违法建设的不批>手续不全15不批,多占土地的不批;三是加紧集镇规划充实修编,根据总体k划,切实做好界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赤壁镇坚持依法治镇,对街道摊点划行归市,分期依规划拆迁,对违章滥建者严厉查处,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目前,全镇行政区、文教卫生区、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旅游区的“六区”格局已经形成,集镇建设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一体化的方向前进。
二、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功能
几年来,赤壁镇按照统一规划、统-部署、合理布局的原则,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硬件”环境,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800多万元用于搞建设,其中直接用于供排水、绿化、市场、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的资金达500万元。截止到1994年,该镇为适应旅游特色需要投资208万元,改造赤壁老街为仿古一条街;为完善道路建设,硬化路面2.5公里,拓宽了蒲洪公路和深水码头路面,兴建了新街口转盘,并在全镇架设街道路灯;新建的公用建筑有镇汽车站、邮电大搂、赤壁中学、卫生院等;公共设施方面,11万伏变电站和日供水2500吨的自来水厂巳建成启动,总容量为600门的程控电话即将开通,环境绿化、美化逐步完善。这使得镇容镇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起到了强工活商促农和引导消费、稳定社'会的作用,投资环境也大为改善,仅1995年前8个月就吸引各方在赤壁投资达900多万元,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建设。如今的赤壁镇面貌一新,街道宽阔整洁,商业门点排列有序,市政设施配套齐全,人行道上绿树成行,一个富有生机的现代化城镇已经在赤壁古战场上展现出美丽的风采。
三、强化综合管理,创造小城镇繁荣的优良环境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集镇建设投资额的增加,“建”与“管”的矛盾曰趋突出,加上赤壁镇处于交通要道和旅游胜地,来往客商和游客不计其数,管好镇容镇貌的需要更为突出。镇委、镇政府一班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本着“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始终把强化管理工作作为建设文明集镇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坚持依法管镇,使集镇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镇里一班人切实认识到集镇是文明的“窗口”,管好集镇也是促进经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前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来,一直分工主要领导亲自抓,并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镇长办公会、驻赤和镇直单位负责人联席会,协同共抓城建管理工作。该镇还结合实际,制订了《城市管理细则》,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利用学校、广播、电视、墙报和大小会议等形式,生动深入地宣传集镇建设管理的法规法令,为强化管理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真正管好集镇,赤壁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赤壁城管分队”,形成专业管理队伍,实施经常性的管理。正如常言道:打铁先要本身硬。赤壁镇把建设这支知法懂法、勤奋上进、遵规守纪的高素质队伍作为一项任务常抓不懈,强化内部管理,与每个职工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定职,定岗、定责、定任务,定奖赔”的“五定”责任制,注重从实践中摸索经验,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管理实施中,赤壁镇以经常性管理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以全社会的门前责任四包制和专业队伍的“五定”责任制相结合,对脏、乱、差问题齐抓共管,决不手软。特别是对于老大难的经商秩序混乱问题,该镇制定了“行商归位、坐商归店、游商归点、划行归市”的办法,既保证了商贸兴盛,又使得秩序井然。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繁荣,高质量的集镇建设必将使赤壁镇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愿赤壁再振雄风,成为鄂南大地集镇中的一颗明珠。
作者:陈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