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的动态

2016-04-18 09: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问题的提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深入研宄如何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问题。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既是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措施,确定挂钩周转指标[1]。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指标确定的前提是要了解区域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因为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建设用地的主体,且属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的分类的二级地类,所以容易统计,资料以获取,所以研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之间的关系。


  2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


  为整体把握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增减变化的原因,需要了解一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


  2.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


  按照〈全国土地分类X过渡期间适用)的分类,对其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历年增减情况作了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化、交通用地变化始终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土地利用的量是逐年不断增加,未利用土地值为负值,说明未利用土地的量是逐年减少的。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于居民点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需求增加,对未利用地的不断开发利用。


  耕地、园地、林地的变化都是有增有减:1999年、2000年耕地、园地的面积是增加的,其他年份(除2002年耕地略有增加)都是减少的。林地1997年、1998年、1999年面积是增加的,其他年份都是减少的。分析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的相应变化,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1997年、1998年耕地、园地减少的同时,未利用土地也在急剧减少,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在增加。说明了在这一时期建设用地发展很快,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和园地,开发了一部分未利用土地。


  (2)1999年、2000年耕地、园地是增加的,林地在1999年也是增加的,2000年略有下降(40hm2)同时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也是增加的,未利用土地及其他土地是减少的,说明该阶段农用地的增加不是因为建设用地的减少,而是由于未利用地的大面积开发。


  1996~2003年,增加量最多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次是水利用地;减少量最多的是未利用土地、其次是耕用地有了下降。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3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变化关系研究


  3.1城乡居民点关系指数


  郭文华等定义了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数[2]即LUUI=(城镇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此公式对于研宄土地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的分类来看,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变化对于研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影响不大,从实际情况出发,定义城乡居民点关系指数(urbanandruralsettlementsrelationshipindex)艮PURSRI=(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URSRI值越大,说明城镇居民点在城乡居民点用地中的比例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研宄URSRI的变化可以反映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在建设用地中所占比例的动态变化。


  由济南市城乡居民点关系指数(URSRI)年度变化(见表


  blob.png


  URSRK城乡居民点关系指数)可以反映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总量之间的关系,而对两者之间的增减变化情况,则需要研宄城乡居民点增减的比例情况,因此定义了城乡居民点变化指数(urbanandruralsettlement,schangingindex)即URSCI=(城市用地增加量+建制镇用地增加量)/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量。URSCI为负值时,说明农村居民点在减少,其值为一1时,说明城镇居民点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面积相等,城乡居民点用地达到动态平衡;URSCI为正值时,说明农村居民点也在增加,其值越大,说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快,城市化水平高。


  由济南市城乡居民点变化指数(URSCI)变化(见表5)可见:1998~1999,1999~2000,2001~2002年为负值,说明这三年农村居民点整理凸现成绩;1996~1997年URSCI为0.75说明城市化水平不高;1997~1998年URSCI为3.92,说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3.3城乡居民点变化指数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修正


  城乡居民点变化指数在计算时没有考虑人口城市化水平,而人口城市化水平也影响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所以通过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修正。因为高的城镇化水平应该对应高的城镇建设用地比例和低的农村居民点面积,所以定义了URSCI修正=URSCI/城镇化水平来衡量城镇建。


  

blob.png

  4结论与讨论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的动态评价需要了解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城乡居民点关系指数(URSRI)来反映两者总量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城乡居民点变化指数(URSCI)来反映两者之间的增减变化的关系,考虑到城乡居民点变化指数在计算时没有考虑人口城市化水平,提出通过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修正。并在济南市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了济南市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的动态变化,为其建立两者之间的挂钩指标提供了依据。


  本研宄只是针对了济南市进行了纵向的时间上的变化的研宄,今后可以继续在横向的同等城市间的比较上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