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将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持续地推进,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各大中小城镇规模迅速扩张,但传统城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及问题:城镇化质量相对不高、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二元制度下的“半城镇化”、土地财政主导下的“造城运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党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今后我国城镇化发展释放了转型的新信号,并且随着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未来新的增长亮点,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实践探讨已成为我国城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其中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范式分析及解释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鉴于此,论文试图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指标构建、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优化路径等5大方面进行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及揭示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主要特点,探讨及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阐述及归纳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启示。
1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
1.1新型城镇化内涵界定
随着城镇化实践素材的不断丰富,出现了“传统城镇化”、“特色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新概念,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特色城镇化适应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全球经济变化新趋势的必然性选择。总体上,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但对于其具体内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牛文元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注重城乡一体化,注重集约发展、和谐发展,提升农民和城镇居民的生存、生活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王发曾认为,新型城镇化包括外延扩张和内涵优化2个进程,并指出追求外延扩张与内涵优化和谐统一,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特征;仇保兴则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从城市优先发展、高能耗、数量增长型、高环境冲击型、放任式、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向城乡协调发展、低能耗、质量提高型、低环境冲击型、集约式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转型发展;倪鹏飞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吴殿廷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统筹城乡及绿色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另外,有些学者开始从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人本视角等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进行尝试性描述;还有学者对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域的特色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进行了判读与解析。
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对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众多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基础之上,新型城镇化在逻辑上是传统城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侧重点、发展模式、动力机制都有区别,但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扬弃(表1)。总体上传统城镇化概念更多地强调“硬件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将向“软件城镇化”转型;传统城镇化更多地强调“物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更关注“人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本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内涵增长及其质量持续升级,是依托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现代新兴技术为主要动力,以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城镇化。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构建了城镇化研究的指标体系,目前还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镇化质量的全面提升,倡导从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的转型升级,不仅包括城镇面积、城镇人口比例提高,而且更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人居环境优化等多个方面实现从“乡”到“城”实质性的转变。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研究较典型的成果主要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主要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4个方面,选取18项指标构建城镇化指标体系,从国家指导层面给出了新型城镇化具体测算指标;闫海龙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7大子系统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对新疆进行实证研究;赵永平从经济高效、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就业充分、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等8个子目标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孙长青从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集约协调、民生改善、生态宜居等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意义;张向东从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环境状态、城乡统筹5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测度指标体系;另外,还有学者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5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综合体现了城镇人口、土地、经济、社会及生活等各个方面;还有学者对我国特定地域的新型城镇化指标进行构建与探讨。
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特征,单一、传统指标都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构建是多视角、全方位的。综上,指标体系选取上具有一定共同性特征:①指标体系中突出反映城镇化质量、城乡协调发展水平;②针对不同区域及城市构建具有符合地方特色的测度指标体系,体现出新型城镇化评价的区域差异特性;③评价指标体系较少地考虑到新型城镇化阶段性及其时效性,主要偏向于静态评价;而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标准应是动态发展的,能够对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有效的判断,并且随着时空演变而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因此,应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置于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构建动态指标来衡量及评价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及能力。
1.3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城镇化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受社会、政策、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动力机制是研究城镇化问题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多元城镇化动力、制度与要素推进、内生与外力作用、“自上而下”推动等观点[_]。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必需的动力因素,以及维持、改善这种作用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构筑与优化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有助于奠定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王发曾构建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核心机制(发展动力),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基础设施等;辅助机制(行政动力),涉及行政促进、行政控制等;卫言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产业结构转换(一产初始动力、二产根本动力、三产后续动力),直接动力是生产要素流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内生动力是聚集经济效应,加速动力是全球化推进,而特殊动力是政府推动;杨发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由政府、市场、农民等多重力量协同推进,并指出政府是新型城镇化主导动力,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同时,有学者指出人口、资源、环境等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定量模型可揭示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及程度;有学者构建了新型工业化、旅游产业集群等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模型,并进行了地域实证检验;还有些学者尝试从党群互动、空间经济学、总部经济、制度分析等新视角来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主要从新型城镇化与政府调控、新型工业化、旅游发展、产业结构、交通组织等相互关系的视角来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关于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实证探讨既涉及我国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也涉及欠发达地区(中原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构建了我国不同地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体系,但是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尺度的综合框架。
1.4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镇化发展模式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城镇化发展状况、动力机制等的总和,它是通过城镇化过程引发的城镇化主体、客体在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相对静态的结构或者表象。传统城镇化模式又称滞后型城镇化,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涉及指令性计划控制,严格的户籍制度、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大中城市、限制发展小城市等;发展动力上主要依靠国有经济发展,限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展等,这种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村、城市的统筹发展,从而不断拉大我国同其他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差距,因此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提出背景是对国内外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自2010年新型城镇化提出以来,各省市、地区响应中央的号召,结合本省市、地区的实际情况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如城市带、都市圈、城乡一体化模式等。宁越敏全面总结了我国泛长江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李彦东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5种模式:成都模式、天津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浙江模式M;谢路遥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一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生态旅游模式;有学者分析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创新城镇化模式推动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还有学者提出了我国山区都市区模式、次经济区模式、小县大城模式新型城镇化的3大模式。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具体选择与阐释,并根据不同区情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不同地域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但是目前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描述阶段,仍需借鉴更多的新技术及新方法应用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认知与识别;同时,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转型关键期,需要进一步借鉴国外城镇化转型发展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深化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总结与提炼。
1.5新型城镇化优化路径
我国学术界关于新型城镇化优化路径的理论模式主要涉及“新规模论”、“跨越与制度先导论”、“综合模式论”、“其他路径论”种基本观点,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国内学者也开始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新型城镇化优化路径进行实践探索:吴江基于城乡统筹的公平关系,确定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战略,设计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框架;隋平从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改革及财税改革3方面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优化路径;王玲杰在剖析城镇化演进阶段性特征和面临主要问题挑战基础上,以城镇体系建设、产业发展、人口和生态发展等为切入点,展开了新型城镇化路径探讨;宋林飞从实施大城市主体带动战略、推进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建立生态文明美丽城市、总结克服“城市病”实践经验、支持中小城镇的发展、创新大城市建设市场机制、发挥大城市反哺农村示范作用等多方面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具体路径;姚士谋从中心城市带动与辐射区域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认识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等方面构建出我国新型城镇化优化策略;还有学者并对资源型城市、干旱区城市、沿海发达城市、中原经济区城市、藏区城市等不同类型、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依据、选择原则、影响因素、实践探索等进行初步分析,新型城镇化的优化具体路径的探讨主要表现为:①结构优化,主要涉及产业机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方面优化;②技术优化,主要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交通、信息、技术等领域创新;③制度优化,主要涉及我国的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但是目前我国仍未建立新型城镇化优化路径的理论体系,基本概念界定仍较为模糊,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成果相对较薄弱;仍未构建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操作路径,更多的研究只是在原有思维基础上的延续,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另外,关于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理论研究仍滞后于实践探索,相当一部分的成功经验并未上升到理论层面高度,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制度支撑。
2国内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述评
2.1研究评价
目前新型城镇化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内涵界定、发展模式、驱动机制及优化路径等多方面,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研究方法上主要涉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并且研究方法不断从定性向定量研究不断深化;研究尺度上也不断从大中尺度向小尺度发展。
(1)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关于新型城镇化研究从起初概念、特征等的定性描述分析,逐渐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本质、外延拓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这为进行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不同区域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过程、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优化路径等相关内容展开了较详细、全面的论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内容体系也在逐渐不断地完善;但目前国内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及驱动机理分析不尽全面,没有形成综合视角分析框架,仍需不断深化;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总结还未成系统化,且新型城镇化的优化路径研究仍处在个案的探索中,理论总结与提升层面还需进一步强化。
(2)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方法总体上呈现出从定性描述分析向定量数量模型研究转变、从个案的剖析向区域实证探讨研究转变、从单学科单视角的分析向多学科多视角的分析研究转变。当前国内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地理信息科学、计量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方法及模型,但是基于各学科的交叉研究多停留在初步借鉴层面上,仅仅简单地运用一些定量方法来分析新型城镇化的相关问题,缺乏深入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来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矛盾,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研究,丰富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方法,拓宽新型城镇化研究视角,需深入关注与探讨。
(3)从研究尺度来看,时间尺度上,目前国内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以静态定性描述较多,在分析新型城镇化的格局过程、区域差异等方面也涉及时间尺度演变的分析,但探讨的时间尺度相对较小,还需要深化长时间尺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探讨;空间尺度上,目前研究空间地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鲜有涉及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路径等研究,研究尺度呈现出不断深化的态势;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仍主要集中省域、市域尺度上,针对不同区域、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但县域尺度新型城镇化研究需深化。
2.2研究展望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传统城镇化”各种弊端日趋凸显,“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旋律。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初步判断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趋势:
(1)深化与其他学科融合,拓宽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视角。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加强新型城镇化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丰富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方法,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水平,凸显新型城镇化研究范式与价值,不断完善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容体系;特别要进一步将大数据分析方法、3S空间技术、社会学方法等应用到研究之中。当前大数据给未来新型城镇化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最为关键的是信息化;尤其未来随着各类摄像头的大量普及,城镇管理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和信息化;大量的摄像视频数据,是大数据十分重要的应用方面,并且已在零售、交通等行业领域进行了有效实践,未来信息消费会成为城镇化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从大数据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将是一个崭新和重要的视角。
(2)拓展已有研究内容,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框架。深化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中、微观尺度的系统研究,它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从案例实证研究出发,通过先进技术应用与实地走访途径获取新数据,构建多尺度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体系;同时,进一步深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多视角综合驱动机理研究,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不同视角的影响因素及综合驱动机制;另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城镇化,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注重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平衡,可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5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应在吸收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践研究的积累,尝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理论框架。
(3)发挥研究问题指向性,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设计。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主要是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农民市民化既是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新的增长点。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区情,借鉴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转型发展中的先进经验与启示,探索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路径设计,让城镇化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使更多的民众在新型城镇化中受益,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最为重要的出发点。
3结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可谓异军突起,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善了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及环境,因此城镇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重大推动力。自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研究为政界和学界所关注,凸显出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新型城镇化实质上是针对传统城镇化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及矛盾而构想、设计出的一套相对较为理想的方案,总体上是对“城镇化是什么”、、好的城镇化界定”、、如何建构城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的一般性理论层面的思考。当前“新型城镇化”已经逐渐成为十八大以后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及趋势,以“新型城镇化”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内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指标构建、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从研究尺度、内容及方法等视角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态势,初步地构思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综述考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构建一个较为系统化的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体系,丰富与拓宽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理论成果,也可以为我国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