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

浅谈******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2015-09-09 09: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民族理论;新成果
  [论文摘要]******立足民族工作实际,丰富和发展了关于民族发展、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干部培养、民族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以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目标,从理论到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一)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发展理论。提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决策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阶段,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国际一些敌对势力借民族问题对我国实施“分化”战略。在这种形势下,******认真总结了我国及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置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他指出,“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面对东西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他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从1999年起******就多次强调加快西部开发的步伐,他认为:“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世纪之交,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战略部署的基础上,果断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决策。西部大开发覆盖了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51个少数民族9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一批交通干线、水利枢纽、通信网络重大工程的进行,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人畜饮水、沼气利用、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的推进,使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通电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有力带动了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二)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理论,提出“三个离不开”思想。并制定和实施了东西合作、开发式扶贫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
  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指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各族人民的神圣义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各民族要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加强民族团结、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地区要加强同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结交新伙伴,开拓新市场。”同时,“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已经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继续实行,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完善和改进”。“要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地区的资源,建立一些产业基地,使之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1996年,中央决定实行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帮助民族地区。“十五”以来,“对口支援,对口帮扶”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深化,扩展到了旅游、环保、农业、工业、科教、金融、通信及交通等一系列行业,东西合作项目和合作资金的总量也得到了提升。东部地区的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为西部开发和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设备、材料、技术和人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西部开发重点工程亦使东中部地区受益非浅。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共同繁荣。根据我国制定的“十五”计划和{2001-2010年扶贫纲要》,我国还对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的民族,采取了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的办法加以帮助和扶持。目前,国家确定的重点扶贫的贫困县绝大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其中43.3%的县为少数民族县。通过国家的帮助和开发式扶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非常良好的态势。为加强民族团结,中央还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在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各地、各部门也经常开展诸如民族团结月、民族团结表彰会、民族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提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并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努力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贯的思想,他指出:“这种制度把国家的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结合起来,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必须建立和健全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使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并列为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纳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坚持和完善”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对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一些不适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容和条款进行了修改。2002年,******发布国家主席令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正案。根据******的有关指示精神,国务院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并授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制定颁布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经过努力,到2003年底,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384个、变通条例68个,在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框架体系。民族工作步人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丰富和发展了培养民族干部理论。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并制定了一系列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条例和规定。拓宽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渠道
  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以邓小平关于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精神为指导,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认为,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因此,要坚持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培养更多的适应民族地区建设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增强少数民族干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作能力,为少数民族地区留住人才,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成为民族地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条例和规定,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实现了正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并拓宽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渠道。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从1990年以来,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国家民委每年都组织一批少数民族地、县级领导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中央组织部与中央党校先后为新疆、西藏、云南、青海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干部举办了30多期培训班、进修班。至2002年,全国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已全部由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干部担任。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从近200万增加到280多万,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人才的宏大队伍。一大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增强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后劲。
  (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开发西部新构想。并制定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人才开发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寻求一条使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制定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各种原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不断恶化,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主要河流的上流所在地,是生态平衡的源头,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会落空。为此,******提出了从改善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可持续发展来再造一个新西部的新构想。针对科技文化不发达、劳动者素质偏低、缺乏人才制约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状况,******指出:“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结黄河洪水、断流、水土流失三大问题,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必须解决生态环境建设重大课题,使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1999年,西部开发战略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经济亮点,这一做法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开发。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我国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国家强化了资源环境保护的规定,确立了资源补偿制度。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得到显着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从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需要有一个必备的因素:教育与人才。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近年来,国家投入巨大资金,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另外,支持建设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教育部等还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西部地区科技、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人才开发力度也明显加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