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也是河北大学的学生.虽然我不是你说的这两个专业,但是从我了解看来,广告专业还不错.就业率不能说明专业的好坏.因为统计就业率的时候是统计的工作人数/学生人数.不考虑是否专业对口.考研率?对不起,我毕业就工作了.哦对了,我的工作和专业相当不对口.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对策前言: 国内出版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版社之间的垄断出书少了,竞争加强了,特别是今后,中国出版业走向国际化,在这种大趋势下,人才的竞争将是出版社发展的决定因素。因而,出版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加大。而出版专业人才的竞争包括选题策划、出版运作、营销策略、品牌意识等几个方面,其中选题策划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选题的成功与否则完全取决于编辑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编辑是出版社的灵魂,这是所有出版人的共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编辑在文化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显示出特有的重要性。尤其是近百年来,世界性的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催生出大量的编辑从业者,创造着大量的书刊、报纸、影视和网页。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报纸与期刊分出不同的形态。30年代以后,报纸更加突出其新闻特性,期刊则大多已向专业化发展,只有部分继续保留深度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述内容。于是,报纸成为新闻记者与编辑共同创造的专门传播新闻的大众文化媒介,得以长足发展。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出版业开始强调如何进一步以高科技武装自己,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一、专业概述1、专业介绍: 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出版实践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发行主管机关、出版单位、新闻宣传图书外贸部门、音像公司、电子出版机构及编辑出版科研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3、专业主要课程: 编辑学概论、传播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网络出版发行、知识产权法、广告信息学、市场调查与分析、世界书业概论、选题策划与编辑实务、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经济学等。二、就业现状及就业前景1、就业现状: 目前,中国的新闻出版业随着市场经济进行了改革,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出版方针,让出版走向市场化,当今的世界,奋斗和竞争渐成主流,出版要发展要繁荣,就必须如此,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各个出版社进行了机构改革,把人才提到了主导的地位,因而本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机遇很多,但竞争也十分激烈。2、就业前景:(1)就业方向:编辑出版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本专业多为培养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的记者、编辑、编务、策划、发行等专业人才,也有的到一些出版公司或网络公司做网络编辑,领域十分广泛。(2)就业方向职业的岗位职责: 毕业生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毕业后到出版、新闻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工作。 编辑分为很多种,工作内容差别很大,如书刊编辑、电台编辑、影视编辑等。同是编辑,你可以去: 出版社——做图书编辑; 杂志社——做刊物编辑; 报社——做专栏或版面编辑,也可能兼作记者; 文化、广告公司、网站——做内容编辑。(3)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任职资格):①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②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 ③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④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 ⑤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4)前景分析(包括节薪水、职业发展空间、竞争状况、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等):舆论新闻是宣传我们国家基本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文化部很注重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加快高校的出版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很重视该方面教育的发展,编辑出版学专业已初步形成了工科与文科结合,技术与艺术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并明确表示本专业的就业政策是双项选择,单位在选择大学生的同时,大学生也在选择单位。这种就业政策的优点是摆脱了传统的硬性分配方式,让大学生自主择业,目的是真正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及内在潜质。由于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成立的较晚,短期内很难有知名人物,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得很好。目前国内已经有十多所大学设立了编辑出版学专业,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面向全国招生。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到目前为止,对这种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仍是“求大于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传统的出版方式将被打破,出版业将走向市场。在当今信息急剧变化,知识高折旧率的状况下,对专业编辑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迫切。三、与就业方向职业目标的差距编辑出版学专业于我而言是跨专业学科,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我对该专业的学习程度也不够深入。再加上编辑出版学本身也是新兴学科,发展还不成熟,所涉及的面广,而且没有专业权威。再加上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信息相对闭塞,很难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国内外的新情况, 要求从业人员需注意专业的对口性和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版行业也有很严格的细分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 而且我又是以一个理科生的身份考入偏文科性质的大学,对文字的分析和见解也相对与科班专业的学生还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对编辑与排版类工作模式的概念还不够透彻,也没有形成自己对编辑出版学的学习定式。光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来选择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是具有一定的冒险指数的,因此我距理想职位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坚持自己所坚持的,就会逐渐缩短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四、我的对策(1)学好本科专业的知识。我现在所学的专业虽然与编辑出版学有一定的偏差,但每个专业之间也或多或少的有相关联的方面。所以既然当初选择了现在所学的专业,那么就在现有基础上强化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此同时,通过旁听编辑出版学的课程,加深对该专业的认知程度;并结合自学和调查,全面透彻认识编辑出版学。(2)加强自身的文字专业性。我作为一个理科生,更应该从日常的写作中丰富和完善自身对文字的敏感度。因为编辑往往本身既是编辑,又是记者,能编稿也能采写。而随着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仅仅能编能采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对现代编辑出版的要求了,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进而存活得好一些,就要求现代编辑出版人员能在整个编辑出版流程中的各个岗位上胜任,做一个“多面手”。(3)提高自身对资讯的敏感度。编辑素质分为三大件:“信息触觉,资讯技术,媒体姿态”。其中信息触觉依赖先天的资质更多,资讯技术和媒体姿态则更依赖开始编辑工作后的职业素质培养。所以提高对咨询的敏感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事实上,大部分优质信息都处于化石一般的埋藏状态,只露出蛛丝马迹让你去嗅探。编辑得去像考古工作者一样发掘它们,或者像生物工作者一样小心翼翼地培育它们,甚至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跟进。因此,增强对资讯价值的敏锐细腻的判断和对信息抱有十足的好奇心,也是我所要进一步培养和充实的素质。(4)在网络社交中保持活跃。目前来说,网站的竞争逐步演化为资源的竞争。掌握资源不仅仅依靠网站的品牌优势,历史积累,同样也需要编辑的交际手腕。交际能力强悍的编辑更容易掌握额外的资源,也就能抢先得到更多的第一手内容。而信息资源作为编辑出版的材料,如何获取资源则成为我所要学习的一大课程,而我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而言,通过提高网络社交中的活跃程度,就可以时刻与资讯保持一致步调,从而能够及时准时获取资源。(5)在总体上提升自身各类能力。想象力、逻辑理解能力、客观精神、诚实守信、责任感,条理性等都是编辑出版人员应该具有的能力,我也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锻造自己,通过潜移默化的改进自己,使自身得到全方位的素质提升。多看多读相关专业的书籍和材料,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开阔自己的视野。五、结语通过对自己未来就业方向的展望与期待,我觉得要踏入编辑出版这一行业对于我来说,目前还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我始终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这一句话,坚持自己所坚持的,再困难的事也会得以攻克的。有方向和目标的人,是不知疲倦的。因此,我要保持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挑战自己的人生高峰,充实自己的人生价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我自己定能在兴趣这一良师的指引与激励下,踏上理想的阶梯,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最终可以将梦想照进现实!
新闻。的确如这位仁兄所说,新闻无学。但是这句话意思是新闻的学术性不强,重在能力和新闻素养。广告在我们大学分为艺术类和文案类两种,不知道河北大学怎么分的。大部分都是艺术生学的,就业率挺低的。而且这在我国属于一个新兴行业,需要的人才不是很多,行业发展也不成熟,至于编辑出版学更是扯淡。你看过几个人没当过记者先当编辑的?就算去出版社工作也要有很强的文字能力才行。不过学这个新闻传播你就要做好准备,整个行业已经比较饱和了,这几个无论你选择哪个,就业前景都不是十分乐观。个人觉得现在硕士的时候,新闻与传播学已经分开了,传播是一门新兴科学,学术性很强,考研的话读这个不错,如果你选新闻专业的话,就会接触到传播的专业课。
编辑出版比较实用些,说实话,我认为新闻无学,广告更是扯淡
1、《战争文学鉴赏辞典》(合著),长征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3、《中国历代笔记小说故事丛书·宋代卷》(合著),江苏少儿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清近》(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合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5、《明清小说观止》(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6、《诸子百家金言辞典》(合著),巴蜀书社1999年8月版。7、《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8、《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古代卷)》(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版。9、《中国旅游名胜诗话:园》(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10、《中国旅游名胜诗话:居》(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11、《中国旅游名胜诗话:寺》(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12、《中国序跋鉴赏辞典》(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13、《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合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14、《<歧路灯>研究》(独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 《对<萨都拉集版本考>的几点补正》,《扬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2、 《雄浑清雅:萨都拉诗歌创作阳刚美、阴柔美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3、 《揭傒斯族别辩证》,《河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4、 《刘姥姥性格发展“三步曲说”质疑:与关四平同志商榷》,《河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5、 《非嫣红姹紫徒矜姿媚者所可比:为揭溪斯诗歌创作思想价值一辩》,《河北师大学报》 1993年第2期。6、 《虚荒诞幻,境奇语新:读李贺<梦天>》,《中文自修》1993年第6期。7、 《对<也说“毕月乌”>的两点补正》,《河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8、 《论萨都剌的交游与个性》,《河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9、 《论萨都剌别开生面的妇女题材诗》,《河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10、 《平生梦想金陵道,此日偶然身自来:南京与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诗词创作》,《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2期。11、 《<略论清代小说艺术上的进展>吹求》, 《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12、 《题材创新与题材融合的和谐统一:论<歧路灯>中的公案片断与案情故事》,《河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13、 《〈醒世姻缘传〉教育思想管窥》,《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版)1998年第4期。14、 《论叙事时间视野中的〈歧路灯〉美学特色》,《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5、 《应运而生:社会生活为<歧路灯>的产生提供了沃土》,《河北学刊》1999年第4期。16、 《中国古典小说的百科全书》,《河北日报》1999年8月17日第11版。17、 《补缺草创,博引特识:简评<中国尺牍学史>》,河北日报2000年9月1日第6版18、 《论〈歧路灯〉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学校教育思想》,《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版)2000年第4期。19、 《提携指导恩情深,关爱教诲益终生:记恩师霍松林先生二三事》,《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20、 《个案研究与阐释普及》, 《文艺报》2002年8月6日第3版。21、 《理论阐释与实证考辩结合,宏观勾勒与个案剖析相辅——评徐子方教授的新著<明杂剧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22、 《<歧路灯>叙事纰漏举隅与订误》, 《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23、 《试论传播接受视野中的萨都剌诗歌创作》, 《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24、《是捍卫人性尊严 ,并非低级趣味——<聊斋志异· 犬奸>》新解(第一作者),《蒲松龄研究》2006年第4期。25、 《宋元教育小说初探》(第一作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26、 《提携指导恩情深,关爱教诲益终生:记恩师霍松林先生二三事》, 《河北教育》2007年第3期。27、 《明代前期教育小说的概况与分类及特点》(第一作者), 《文学前沿》第12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学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28、《试论清初至清中叶教育小说主题的演变》(第一作者),《燕赵学术》(2007年秋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29、《<红楼梦>作者不是吴梅村——与<《红楼梦》作者新探>一文作者商榷》(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5期。30、《明代后期教育小说的概况与分类及特点》(第一作者), 《文学前沿》第14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31、《近代教育小说初探》(第一作者),《重读经典:中国传统小说与戏曲的多重透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32、《引用古典文献,不可忽视版本与校勘:以对许有壬<圭塘乐府>的引用为例》, 《燕赵学术》(2009年秋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33、《考论结合良多创见,阐幽发微有功稗史:评乔光辉博士<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论文,(独著)《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4、《<歧路灯>人物命名的独到匠心及其文化意蕴初探》,论文,(独著)《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3期。35、《试论版本校勘视野中的陈批<儒林外史>》,论文,(独著)《燕赵学术》2011年秋之卷。36、《试论叙事视野中的<金瓶梅>丧葬描写》,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37、《<全元文>拾遗两篇》,载《燕赵学术》2012年秋之卷。38、《堪叹“红学”殒泰斗,痛惜学子失良师——沉痛追念周汝昌先生》,载《燕赵都市报》2012年6月3日第15版。39、《<金瓶梅>丧葬描写的多重功用浅探》,载《现代语文》(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曲阜师范大学主办),2013年第4期。40、《试论叙事学视野中的<歧路灯>“戏曲因素介入”描写》,载《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41、《试论叙事学视野中的<儒林外史>“戏曲因素插入”描写》,载李汉秋主编《<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42、《陈批<儒林外史>校勘得失浅探》,载李汉秋主编《<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论著1、河北文学通史(第二卷主编,撰稿人)科技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现用刊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河北师院学报 & 河北师大学报创刊时间:19561996年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四个院校合并,组建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98年1月合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分为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3个版出版,均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均被评为“双效期刊”。2002年起,3个版学报均改为双月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和原《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合并而成。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和原《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分别创刊于1957年和1956年,“文化大革命”均停刊,1978年和1979年先后复刊。经批准,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于1982年公开向全国发行,原《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于1979年公开向全国发行;1988年又都被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两刊均由学校走向了社会,由国内走向了世界。随着原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学院在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的合并,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和原《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也于1998年1月正式合并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该刊是教育类专业性学术理论刊物。提倡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倡导探索创新,对于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该刊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该刊对校内外来稿一视同仁,以内稿外审、外稿内审、作者和专家双匿名的方式进行稿件评审,专家通过后再由该刊编辑部实行三审制。取稿标准重在学术建树。 来稿须言之有物,求实创新,并要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可靠,切忌内容空洞、语言晦涩,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 该刊提倡作者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文稿开头应概略说明本选题研究状况,明确交待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将要解决的问题。 该刊已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作者应参照本刊载文的格式,誊抄或打印文稿,并提供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详细通信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 来稿须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等方面的法规、技术要求和该刊规定。引文必须核对无误,注明详细出处。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各项说明如作者、篇名、书刊名、卷次、期次、出版社、出版地、出版年月、版次、起止页码等等均应完备。文内外国人名请注明外文原名。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请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列宁选集》1995年版,《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邓小平文选》1994年版等。 来稿若属省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课题,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连同项目名称和批号一并注明,并附证明一份。八、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该刊有权对来稿行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如经作者同意也可对内容作必要的修改,这种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观点为准则。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修改,请务必在来稿中说明。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该刊意见。 该刊对拟采用的文稿将向作者寄用稿通知或发电子邮件、用电话通知,作者须确认稿件系首次刊发,并承诺该稿刊出前不再交其他刊物发表。 来稿严禁抄袭剽窃和重复发表,从2002年第一期起,凡发现载文有此行为并造成不良影响者,五年内该刊不受理该作者任何稿件。由于人手所限,来稿一般不退,也不奉告详细审稿意见。作者请自留底稿,寄出四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 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家级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索引,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函告该刊责任编辑。 来稿请寄: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13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邮编:050016 。
刘怀玉,男,1965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先后毕业于郑州大学 (1985)、中国人民大学(1988)、南京大学(2003),分别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美国伊里诺依大学香槟分校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弗雷曼基基金访问学者(2010-2011)。硕士毕业后曾长期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历任哲学所副所长,河南省优秀专家。2003年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所兼职教授等职务。目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理论方向教学研究工作;博士论文《现代日常生活批判道路的开拓与探索—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入选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评为人事部、教育部“百千万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人选;2012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 1.《社会科学方法论》(合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被肢解的马克思》(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92年获得“吴玉章学术奖”一等奖3.《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4.《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经济社会发展观》(合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原理》(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恩格斯与现时代——兼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学”》(合著),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本书获得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7.《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沉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书获河南省2001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8.《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3月版。9.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合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10.苏俄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解史(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11.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2.《历史的解构与空间的想象》(自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人类学马克思主义”述评》,载《大学文科园地》198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2.《实践本体的系统发生论》,载《中州学刊》198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3.《“地理环境决定论”批判》,载《学习论坛》1990年第8期。4.《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述评》,载《社会科学述评》199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史》全文转载。5.《简评科西克“具体辩证法”中的人本主义倾向》,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6.《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之哲学分析》,载《中州学刊》1991年增刊。7.《从理性的背叛者到理性的捍卫者——论卢卡奇哲学思想的一次重要的转折》,载《中州学刊》1992年第6期。8.《论正确认识与利用资本主义》,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增刊,。9.《实在论、自然主义与社会行为》,载《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史》全文转载。10.《马克思的“历史进步代价”理论与发展问题》,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11.《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历史性突破》,载《河南日报》1993年9月3日。12.《发展与稳定问题刍议》,载《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13.《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载《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该文收入《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新华文摘》与《哲学动态》转摘。14.《历史的突破与历史的循环——论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载《河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15.《“一致论”、“矛盾论”、“改革论”》(两人合著),载《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增刊。16.《当前我国哲学的困境与出路》,载《现代哲学》1994年第1期,共5千字。有转载。17.《经济市场化,哲学如何实践化?》,载《信阳论坛》1994年第1期。18.《从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喻化”阅读看实践唯物主义的全新特质》,载《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19.《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观》,载《中州学刊》1994年第4期。20.《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之结构分析》,载《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21.《当前我国哲学面临挑战的成因》,载《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本人承担2千字,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22.《从哲学社会学和理性社会学的观点看哲学的终结》,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23.《世纪之交中国哲学面临的挑战与出路》,载《求是学刊》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哲学动态》转摘。24.《误读、重读与重建——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两次重要转折》,载《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25.《邓小平改革思想中的辩证法理论及其时代意义》,载《中州学刊》1995年第4期。获得河南省1995年度五个一工程奖。26.《制度结构制衡论:伦理制度建设的新思路》,载《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哲学动态》转摘,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27.《历史进步代价问题的科学历史观分析》,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28.《从隐喻的“物的世界”的元科学到解喻的“人的世界”的实践哲学》,载《求是学刊》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收入李小娟主编《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9.《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新论的几点看法》,载《河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本人承担3千字。30.《人类思想的永恒悖论——哲学基本问题之随想录》,载《黄淮学刊》1996年第1期。31.《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实践本质论》,载胡福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2.《论21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使命》,载《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33.《21世纪中国哲学展望》,载《开放时代》1996年第3期, 34.《划界论、层次论、公正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建设问题若干分析》载《中州学刊》1996年第3期。35.《论马克思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及其科学理论形态》,载《理论探讨》1996年第5期,共10千字。36.《论马克思对人道主义哲学问题的三种科学解决的理论途径》,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37.《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三大主题》,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6期。38.《返(反)本开新,建(见)卓于微——读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载《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8期。39.《马克思经济社会伦理观三题》,载《中州学刊》1997年第5期。40.《“抓机遇论”发展哲学观念的历史追踪——从马克思到邓小平》,载《理论探讨》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哲学动态》转摘。41.《论21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定位》,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收入高秀昌主编《冯友兰研究》第2辑,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42.《“制度伦理学”研究近况》,载《哲学动态》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43.《在当代的历史深处揭露人类最神圣的情感》,载《东方艺术》1998年第2期。44.《“抓机遇论”发展哲学观念的多维理论透视》,载《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45.《21世纪中国前景展望》,载《跨世纪》1999年第10期。46.《走出历史哲学的乌托邦》,载《中州学刊》1998年第6期字。47.《20年的三大观念突破》,载《河南日报》1998年12月。48.《笔谈后现代主义文化》,载《大河报》1999年1月20日。49.《改革开放20年的三大观念突破及其理论意义》,载《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50.《走向一种淑世主义的历史进步观》,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中国哲学1999年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本年度“历史哲学研究”栏目头条观点重点摘要介绍。51.《美德、公正与自由——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道德秩序建设的三种思路》,载《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52.《五四运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角色意识转换》,载《市场经济导报》1999年第5期。53.《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载《学习论坛》1999年第5期。54.《乌托邦、末世论与西方历史进步观念哲学批判》,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55.《新的解释范式,新的伦理肖像》,载《青年思想家》1999年第6期,。56.《呼唤自由的哲学》,载《学海》1999年第6期。57.《马克思全球化观念的历史追踪与多维透视》,载《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58.《从民族之镜到现代之境——20世纪中国哲学观念的逻辑转变》,载《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59.《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迎接时代挑战的发展过程》,本人承担4千字,载《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60.《从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拟象化理论》,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61.《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0年8月21日转摘。6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世纪性思想背景之多维透视》,载《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63.《民族灵魂与现代形式的艰难交融》,载《河南日报》2000年9月7日第7版。64.《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综述》,载《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65.《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谱系”》,载《江苏省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创刊号)。66.《到记忆的远方追寻》,载《东方艺术》2001年第1期。67.《中国现代化观念世纪之争的当代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要点摘录。 68.《建构现代生活界“具体乌托邦”图景的新人本主义历史观》,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69.《是比较对话,还是语境回归?——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一种反思与回答》,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转摘。70.《是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支配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载《理论探讨》2002年第1期。71.《只有真问题真知识,才有真思想真信仰》,载《博览群书》2001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7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新解读模式》,载《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4期。73.《从哲学角度看冷漠问题》,载《文明与宣传》2001年第10期。74.《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解释若干途径的批评与反思——“移心式”重建,还是“溯源式”的开新》,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75.《破除阅读的宗教神话,回归文本的真实语境》,载《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大人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76.《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意义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77.《从多个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意义问题》,载中山大学主编《哲学与现代化》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8.《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9.《三个代表与唯物史观的当代新视野》,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80.《深入经典的历史逻辑,塑造当代的理论形态——〈走进马克思〉一书述评》,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81.《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载《哲学动态》2003年第5期。82.《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前后转变》,载《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83.《论马克思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载《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84.《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载《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85.《去遥远的“地方”体验“最近处”的人文》,载《南方文坛》,2003年第6期。86.《不合时宜的深度现代透视——〈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一书读后感》,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87.《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后马克思哲学”转向》,《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88.《“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 《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89.《祛除历史能指的幽灵,解开历史代表问题之谜》,《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90.《无地自由,或另一种“第三世界”》,《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91.《实体主义、人本主义与马克思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学术研究》2004年第8期,《光明日报》要点摘录92.《“总体人”的辩证法》,《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93.《索亚:后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本体论批判》,《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五期94.《人学:从可持续发展到永恒的生存的辩证想象》,《探索》2004年第3期。95.《哲学的实现只在可能的瞬间》,《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96.《总体的历史科学视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贡献》,《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转载。97.《科学发展观:解决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新视野新思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98.《马克思新哲学革命的初始理论形态及其经济学局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99.《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问题》,《探索》2005年第3期100.《消费社会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重要转向——以列斐伏尔为主线的研究》,《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101.《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解释:以列斐伏尔为个案》,《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转载。102.《为日常生活再辩护——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03.《面向生活的现代性哲学问题构成与反思——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意义的一种理解》,《哲学动态》2005年第10期104.《深入探讨马克思哲学思想原创的差异化踪迹》,《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105.《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本质批判》,《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06、“论毛泽东现代化问题观的原创意义”,《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07.“‘面向生活’的现代性政治哲学难题及超越”,《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108.“马克思哲学革命关键历史环节的历史原象-从《未来哲学原理》到《费尔巴哈提纲》”,《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109.“论马克思哲学的再生产实践概念”,载《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10.“论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蕴”,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2期; (两人合作)111.“神秘化: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笔记”(译文),载《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 112.“《空间的生产》新版序言(1986)”(译文),载《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114.“从诗学革命到女性政治——西方学界关于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现状述评”,《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两人合作);115.“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人民出版社2007年116.“日常生活批判:走向微观具体存在论的哲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117.“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118.“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概念”,《学术研究》2007年第10期119.“列宁的两种资本主义观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二人合作)120.“问题史的考古与激活: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之源”,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1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基础反思”,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2期,122.“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二人合作),载《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6日12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再中国化’问题及其前提”,载《理论视野》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要点摘编124.“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二人合作),载《学习论坛》2008年03期。125.“为日常生活批判辩护——《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的历史意义”,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126.“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原像与当代解读”(二人合作),载《学海》2008年第5期127.”苏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解的历史逻辑及当代反思”,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128.“能指拜物教批判的出场逻辑及其理论困境”,(二人合作),载《求索》2008年第9期12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再中国化’问题”,载《学习与探索》 2009年第1期 130. 价值重估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中国化思考,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23卷 第01期 131.“论马克思对哲学唯物主义传统的超越及其新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兼论施米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二人合作),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132.“从非物质劳动到生命政治——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政治主体的建构”, 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年第2期 133.《基于政治经济批判的两种现代社会理论》, 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34.《从大众神话到景观社会:消费主义批判》,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35.《 空间:控制工具抑或希望之乡?——评勒菲弗《空间与政治》(二人合著),载《社会学家茶座》第3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13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哲学构架》,载《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137.《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0日138.《苏联化、西马化与中国化——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三十年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1期139.《空间的建筑学》译文,载《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0辑140.“历史唯物主义为何与如何面对空间化问题“,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1期141.”透视资本主义的当代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课题“,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142.”不平衡发展的“现在”历史空间辩证法“,载《学习探索》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43.”列斐伏尔:从日常生活批判到空间的生产“(著作),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44.”论列斐伏尔对现代日常生活的瞬间想象与节奏分析“(论文),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45.”论吉登斯、哈维、卡斯特对现代社会的时空诊断“(二人合著),载《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46”传统文化的断裂与继承——以新中国成立前新儒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为视角“(二人合著),载《学习论坛》2012年第6期147”从“异化劳动”到“社会交往”——试析望月清司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论文)(二人合著),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148.”俄国民粹主义的资本主义观:一个历史的述评“(论文),载《河北学刊》 2013年第2期)(CSSCI)149.”论布哈林在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论文),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150.”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的实践哲学路向“(论文)载《学习与探索》第6期(CSSCI)(二人合著)151.”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问题研究前沿报告“,载《中国哲学年鉴》2013,哲学研究杂志社.CSSCI;152.”空间化视野中的全球化、城市化与国家再区域化发展“,载《江海学刊》2013年第5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53.”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历史概念及其意蕴“,载《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11期(CSSCI)新华文摘转载154.”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元性本质与多元化探索“,载《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55.”沟通中西、关心实践的语言哲学“(书评),载《学海》2014年第2期156.”三思毛泽东——革命传统、革命后民族国家创制与后传统理想主义遗产“,载《现代哲学》2014 年第3期15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回顾与当代追问“,载《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58.”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旅程:从传统的革命到现代化的改革“,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9.”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中的中国经验问题“,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2014年7月160.”论阿尔都塞的政治哲学及其幽灵“,载《世界哲学》2014年第5期2014年9月161.”《空间的生产》一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哲学动态》2014年第10期162.”突破教条、回到根本、畅所欲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载《吉林大学社会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163.”启蒙的进化与重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二人合著),载《社会科学》(上海)2014年第8期164.”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2006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研究——以列斐伏尔为个案(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人本主义观念、方法与实践(主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空间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13JJD7100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对策研究(承担者)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承担者) 本科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必修)、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选修)硕士生: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博士生:20世纪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1.《“活私开公”:东亚志愿主义发展的新路径》,《南开学报》2013年第3期。2.《城乡结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区感”与“故乡情结”》,《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3.《“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托及其再定位》,《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4.《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以社会原子化为分析视角》,《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5.《“乡校撤并”与村落社会危机》,《社会科学报》2012-11-29日。6.《转型期单位内部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变迁及其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第6期。7.《地域社会学: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以战后日本城乡“过密—过疏”问题研究为中心》 《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8.《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学海》2012年第3期。9.《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10.《“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11.《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2.《回应时代危机的跨学科力作》,《吉林日报》2011-10-22。13.《老年群体与都市公共性构建》,《福建论坛》2011年第10期。14.《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15.《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单位人”集体行动的实践逻辑——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H厂的个案考察》,《学术研究》 2011年第2期。16.《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7.《“过密社会”视域下城市社会管理的误区和盲点》,《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18.《东亚现代化的“特殊”与“一般”》,《东北亚论坛 》2011年第3期。19.《“内藩外夷”与“五族共和”》,《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3期。20.《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21.《“单位社会”历史地位的再评价》,《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7期22.《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第5期。23.《空间生产、资本接续与权力介入的实践逻辑——对东北C市马路劳工生存状态的调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24.《“单位社会”起源之社会思想寻踪》,《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25.《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社会理论基础》,《河北学刊》2010年4期。26.《“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谱系及问题表达》,《福建论坛》2010年第10期。27.《“过密社会”的来临及其挑战——以日本东京为例》,《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28.《16至19世纪中日“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之比较研究》,《史学集刊》2010年第5期。29.《中国社会后单位时代来临?》,《社会科学报》2010-08-26日。30.《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社会科学报》2010-02-04日。31.《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6期。32.《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33.《流动的公共性》,《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34.《学贯中西:重建社会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35.《江海学刊与社会学的学缘》,《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36.《社会学学科知识基础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09-22日。37.《走出畸形“科研中心观”》,《社会科学报 》2009-06-11日。38.《知识传统重建:社会学复兴的第一步》,《社会科学报》2009-02-12日。39.《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40.《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三十年》,《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41.《社会重建的真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42.《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梁启超“中国社会论”初探》,《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43.《中产阶层郊区化与城市公共文化的衰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第1期。44.《地域力与社会重建——以日本阪神淡路地震为例》,《福建论坛》2008年第8期。45.《“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46.《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47.《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48.《文明论:东北亚研究的新视角》,《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3期。49.《轿车文明对都市社会空间的重塑》,《思想战线》2007年2期。50.《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社会》2006年第2期。51.《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过疏对策”与地域协调发展》,《当代亚太》2006年第10期。52.《注重社会基础秩序建设》,《吉林日报》2006-11-04日。53.《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第6期。54.《找回“丢失的传统”》,《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55.《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5第7期。56.《全球化、民族国家与东亚认同》,《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57.《19世纪中叶的中日近代世界秩序体认》,《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2期。58.《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的新趋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1期。59.《东亚危机论的再认识——以中日韩为中心》,《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6期。60.《重建社会管理体制》,《吉林日报》2005-11-26日。61.《“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4期。62.《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中的考试问题》,《湖北招生考试 》2004-06-15日。63.《中国传统对外观念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64.《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4期。65.《非西方化:东亚现代化研究的新取向》,《光明日报》2003-07-08日。66.《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以吉林区域文化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67.《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67.《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一百年》,《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68.《城市社区建设要选好“着力点”》,《光明日报》2001-01-15日。69.《中日早期现代化的比较》,《光明日报》2001-02-20日。70.《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区建设》,《中国社会报》2001-03-20日。71.《城市社区建设要选好“着力点”》,《中国社会报》2001-03-03日。72.《世纪交替与史学回应》,《学术研究》1998年第1期。73.《中日近代世界观的形成与两国早期近代化的成败》,《日本研究》1996年第2期。74.《徐继畲研究的新收获》,《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75.《说“文化寻根”》,《华夏文化》,1995年第5期。76.《甲午战争与华夷观念的崩溃》,《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77.《关于“孙黄并称”的历史思考》,《黄兴研究文集》(《近代史研究》专号)1994-10-01日。 78.《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日本研究》1994年第3期。79.《戊戌维新派“腹地自立”维新方略初探》,《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80.《关于近代史开端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评两种东北近代史开端说》,《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81.《西望白山云气渺,图们江水自悠悠——吴禄贞的延吉筹边生涯》,《文史知识》1994年第6期。82.《一个新领域:近代中国“前史”研究》,《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83.《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84.《鸦片战争前后中日两国世界史地研究比较论》,《社会科学辑刊》1993-06-3085.《汪精卫早期历史三大疑点浅析》,《北华大学学报》1993第2期。86.《近代中日两国出使西洋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93年第3期。87.《东北亚史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10期。88.《武昌起义后列强中立政策历史影响新探》,《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89.《十六至十八世纪天主教在中日两国传播和禁绝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92年第2期。90.《中日两国对近代西方认识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89年第2期。91.《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和汪精卫》,《社会科学战线》1986第4期。
专著1.《严嵩传》,独著,35万字,黄山书社,1992年7月2.《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第二副主编并撰稿,90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8月第1次印刷,2007年再版,国家社科“七五”重点科研课题,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3.《孙奇逢评传》,独著,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编入张显清主编《孙奇逢集》中册4.《明代政治史》,第一主编,98万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次印刷,2006年11月第2次印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5.《祸国宰相严嵩》,独著,16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主编并撰稿,6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B),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文集1.《张显清文集》,独著,万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月论文(除注明者外皆为独著)(一)社会经济1.《明代缙绅地主浅论》,万字,《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2.《明代官绅优免与庶民中户的徭役负担》,万字,《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3.《明代土地投献简论》,万字,《北京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4.《明代缙绅地主减价买田事例》,万字,《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5.《论严嵩的家资》,万字,《北京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6.《论明代官绅优免冒滥之弊》,2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7.《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研究状况读书札记》,万字,《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4期8.《近三十年来国外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状况》,万字,《明史研究》第8辑,2003年12月9.《中国历史“停滞论”的由来和发展》,万字,《明史研究》第8辑,2003年12月10.《明代后期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2005年;《学术探索》2005年第5期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史》2006年第1期转载11.《明代后期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万字,《纪念许大龄教授诞辰八十五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12.《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万字,《河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6年第2期转载13.《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万字,《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8期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8年第5期转载(二)政治1.《从〈大明律〉和〈大诰〉看朱元璋的“锄强扶弱”政策》,万字,《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1983年6月2.《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万字,《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3.《明嘉靖“大礼议”的起因、性质和后果》,万字,《史学集刊》1988年第4期4.《〈大明律〉的形成及其反映的时代特点》,万字,《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5.《封建家法是封建国法的补充》,万字,《谱牒学研究》第1辑,1989年12月6.《“以媚术宠”是严嵩政治品格的典型特征》,万字,《严嵩与明代政治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12月7.《修仙皇帝》,笔名程德,万字,王春瑜主编《明宫秘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8.《明末北直清流派的形成及其反阉党斗争》,万字,《明史研究》第3辑,1993年9.《“洪武重典”说辨析》,日本《明代史研究》第28号,2000年4月10.《关于明代倭寇性质问题的思考》,2万字,《明清论丛》第2辑,2001年11.《试论明太祖“以教化为本”的治国思想与实践》,万字,《明史研究》第7辑,2001年12.《贵州建省:贵州历史的里程碑》,万字,《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3.《廓清对郑和远航动因的曲解》,万字,《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14.《略论郑和远航的动因及其历史意义》,万字,《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第7期15.《“踪迹建文、耀兵异域”说质疑――纪念郑和远航600周年》,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第2辑,2006年2月16.《明太祖朱元璋社会理想、治国方略及治国实践论纲》,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第3辑,2007年(三)农民起义1.《王守仁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策略》,万字,《农战史论丛》第1辑,1978年12月2.《研究明末农战史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杨文弱集〉》,万字,《文献》第1辑,1980年1月3.《张献忠与西方自然科学——读〈圣教入川记〉》,万字,《农战史论丛》第3辑,1981年4月4.《关于成化年间“妖书妖言”案的史料》,万字,《明史研究论丛》第3辑,1985年5月5.《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1万字,《明史研究》第1辑,1991年9月(四)思想文化1.《论王阳明鼓吹蒙昧主义的反动性》,万字,《山东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2.《论海瑞的社会政治思想》(合著),万字,《北方论丛》1980年第4期3.《徐光启社会经济思想的几个问题》,万字,《晋阳学刊》1981年第4期4.《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万字,《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1982年4月5.《王守仁的唯心史观》,万字,《浙江学刊》1985年第4期6.《明代社会思想和学风的演变》,万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7.《孙奇逢的“以实补虚”论》,万字,《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8.《孙奇逢的“以实补虚”论》,万字,《明清实学思潮史》第25章,齐鲁书社,1989年7月9.《张溥及复社“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经世思想》,万字,《明清实学思潮史》第29章,齐鲁书社,1989年7月10.《陈子龙的实学建设》,万字,《明清实学思潮史》第31章,齐鲁书社,1989年7月11.《试论阳明心学的历史作用》,万字,《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12.《明清实学思潮及其对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日本《明代史研究》,1991年3月13.《绚丽的台湾历史风情画卷——读〈台海采风图考〉》,万字,《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14.《朱元璋尊孔抑孟刍议》,万字,《北方论丛》1992年第5期15.《明清之际杰出教育家孙奇逢述论》,万字,《清史研究》1993年第2期16.《简论孙奇逢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万字,《晋阳学刊》1993年第3期17.《徐光启引进和仿制西洋火器述论》,万字,澳门《文化杂志》第13、14期,1993年第2季度18.《科举制历史作用刍议》,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19.《陈子龙:晚明实学思潮的健将——兼论明清实学思潮的一些问题》,万字,《明史研究》第6辑,1999年5月20.《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万字,《光明日报》1999年4月2日21.《要重视明清之际人士文集的整理和研究——以〈孙奇逢文集〉为例》,万字,《明人文集与明代研究》,台湾乐学书局,2001年22.《传统与启蒙》,万字,《明代文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9月23.《大运河: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摇篮》,万字,《运河之都——淮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24.《试析明定陵考古发掘的学术和社会意义》,万字,《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7月(五)序文、评论1.《名相传》序,海南出版社,1994年2.王俞春编著《海南进士传略》序,花城出版社,1998年3.卞利著《胡宗宪评传》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宠中威著《定陵发掘亲历记》序,学苑出版社,2002年5.《孙奇逢集》总序,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6.梁颂成辑校《杨嗣昌集》序,岳麓书社,2005年;《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转载7.赵克生著《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祀改制》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郭培贵著《明史选举志考论》序,中华书局,2006年9.明孝陵博物馆编《明孝陵碑刻》序,广陵书社,2006年10.明孝陵博物馆编《明帝王陵碑刻精品》序,广陵书社,2009年11.胡凡著《明代历史探赜》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2.读汤纲、南炳文著《明史》,《光明日报》1992年6月28日13.评《朱元璋研究》(陈梧桐著),《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6期14.《家长制专制封建社会论——记近年来王毓铨先生对明代及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的论述》,万字,《明史研究》第4辑,1994年15.《他们赢得了赞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12月12日16.《重要的在于科学地说明历史——评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16日17.《增强使命感 深化历史学研究》,《光明日报》2002年5月28日18.《发挥优势 承担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7月30日(六)纪念吴晗1.《〈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读后》,万字,《晋阳学刊》1985年第3期2.《吴晗与明定陵的发掘》,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1月15日;《科学中国人》2002年第9期转载3.《难忘的四年——缅怀吴晗先生》,万字,《求真务实五十载——历史研究所同仁述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吴晗著《明史简述》导言,万字,中华书局,2005年5.《谈谈吴晗的历史贡献》,万字,《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9日6.《从创造到普及: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与赵克生合著),万字,《古代文明》200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9期转载古籍整理、辞书:1.《谷山笔麈》(于慎行著),合作点校,10万字,《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清代台湾农民起义史料选编》,万字,合编,主持人,福建出版社,1983年3.《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大型集体项目,齐鲁书社4.《中国事典》明代卷主编之一,明代卷100万字,沈阳出版社,1992年7月5.《中国历代治国策选粹》明代卷编委之一,明代卷30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编委会委员,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3年7.《名相传》(《文白对照二十五史分类传记》),主编,万字,海南出版社,1994年8.《余冬序录》(何孟春著),6万字,《中华野史·明代卷》,泰山出版社,1999年9.《孙奇逢集》,主编,304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等辞书某些辞条的编写
宋史研究中心自建立以来,共完成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和国家教委社科项目 4 项,河北省社科项目 2 项,出版专著 23 部,主编学术著作 15 部,参编学术著作 8 种,发表学术论文 240 余篇,在这些论著中,获奖成果共 32 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奖为 22 项。 本学科现承担国家社科规划课题 2 项,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2项,中国社科院合项目1项,河北省课题 7 项。出版信息:·我中心汪圣铎教授编著《两宋货史料汇编》2004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我中心李华瑞教授专著《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2004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中心 汪圣铎 教授新著《两宋货币史》 2003年9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全书约 75万字。全书除概论部分外,共分铸币管理、铜钱、铁钱、楮币、金银五编。在铸币管理编中,作者对国家铸币管理体制、钱监设置、钱文钱陌等作了分析探讨。在铜钱、铁钱、楮币、金银各编中,作者则分别对各种形态的货币制造、发行,流通过程及前后变化等系统地进行分析探考,并针对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最后,作者从宏观上对宋代货币运行作了论述。由于本书较好地总结和吸收了前人成果,又相当充分地把握了相关史料,且进行了独立的理论思考,相信本书将成为研究宋代货币史方面必备的参考书。·我中心 姜锡东 教授新著《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 2002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30万字。 该书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宋代的商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科学的研究和论述。 姜 教授系统地考察了宋代以前商人和商业资本的起源与演变,在此基础上,对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细致的分析。该书是宋代商人研究领域值得引起重视的一部新著。该书出版后,《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史研究》、《河北日报》、《河北学刊》均曾发表书评,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3月,该书荣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等奖。·我中心漆侠先生遗著《历史研究法》 2003年10月出版,《宋学的发展与演变》2002年10月出版·我中心主持编辑的《宋史研究论丛》第五辑于 2003年10月出版在研项目: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承担人中国古代合伙制研究 国家社科规划2000年青年项目 刘秋根辽宋西夏金代通史 国家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项目 姜锡东宋代的金属制造业 国家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项目 王菱菱宋元历史文化遗产与保定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姜锡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河北古代法律文化研究 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 郭东旭唐宋时期国有商业资本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 姜锡东宋朝民间法律生活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 郭东旭中国古代股份经济制度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2000年博士基金项目 刘秋根宋代的金属制造业 河北省教育厅2000年博士基金项目 王菱菱宋代世家大族与社会变迁 河北省普 通高校 博士科研基金项目 王善军王安石变法与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变迁 省教育厅博士基金 李华瑞宋元时期自然灾害及其政策对策研究 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 李华瑞(《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研究》子课题)中国财政通史·宋辽夏金元卷 财政部课题 汪圣铎宋代的官僚地主与官僚政治 本基地项目 姜锡东宋朝民间法律生活研究 本基地项目 郭东旭宋代矿冶业发展与开采技术研究 本基地项目 王菱菱宋元明清金融信用体系研究 本基地项目 刘秋根20世纪中国财政史研究概要 本基地项目 汪圣铎荆公新学与道家思想 本基地项目 王晓薇《通志》学史 本基地项目 王嘉川辽代皇族研究 本基地项目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个案研究 本基地项目 王善军《宋史》列传考证 本基地项目 高纪春宋代流民研究 本基地项目 孙洪涛北宋灾荒研究 本基地项目 孙洪涛宋代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本基地项目 游 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 本基地项目 方建新20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 本基地项目 刘浦江西域敦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 本基地项目 杨富学宋代地方政治研究 本基地项目 苗书梅北宋前期中央政治体制研究 本基地项目 苗书梅
(1)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2)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1、社会文明与日常生活哲学研究 1994国家教委项目2、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滞力的实证性哲学研究 1998年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3、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的实证性哲学研究 1999年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人类学 1993年黑龙江教委科研计划项目6、中国的哲学人类学 1994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7、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滞力的实证性哲学研究 1997年黑龙江省教委科研计划项目8、关于中国现代文化与日常生活结构变迁的变化哲学研究 1999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9、系统建构以人的现代代为宗旨的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2000年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实践派的探索与实践哲学的述评》,1990年版,台湾森大读书有限公司,2、《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 》,1993年12月,台湾唐山出版社3、《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1994年7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4、《历史与乌托邦》,1995年12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5、《衣俊卿集》,1995年12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6、《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00年1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7、《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2001年5月,中央编译出版社8、《文化哲学》,2001年8月,云南人民出版社9、《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2003年5月,中央编译出版社10、《文化哲学十五讲》,2004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11、《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12、《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13、《 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评述》,2005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 《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2005年9月,云南人民出版社14、《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译著),Edward Cell编,1995年2月,台湾桂冠出版社15、《日常生活》(译著),Agnes Heller著,1990年,重庆出版社 1、《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中国社会科学》 ,1994年2期2、《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6期3、《人类发展状况批判与人学主题的确立》,《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1期4、《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论点摘编5、《哲学的本性与马克思学说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5期6、《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转载7、《哲学问题与问题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8、《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中国哲学年鉴·2007》“热点聚焦”转载,P155-156。9、Problem-Oriented Philosophy and Problem of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Spring 2007, Vol. XXVIII,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10、《论人的自然》,《哲学研究》,1991年9期11、《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10期,《新华文摘》1993年1期全文转载12、《交往与异化》,《哲学研究》,1994年5期13、《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哲学研究》,1997年8期14、《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哲学研究》,2005年8期,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日摘编15、《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阐释结构》,《哲学研究》,2007年11期16、《主体性----人之自我相关性》,《哲学动态》,1991年8期17、《哲学:在文明转型时期重新定位》,《哲学动态》,1993年11期18、《开拓文化哲学的新领地: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动态》,1995年1期19、《论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定位》,《哲学动态》,1995年2期20、《承载时代人文精神重建之使命》,《哲学动态》,1996年3期21、《人学研究:域界厘定与范式转换》,《哲学动态》,2000年6期22、《社会发展与文化转型》,《哲学动态》,2000年3期23、《“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求是学刊》1988年1期;24、《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求是学刊》1988年4期;25、《论人之主体性的双重内涵》,《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2期;26、《论实践的多重哲学内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3期;27、《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实践范畴》,《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9年第1辑;28、《论改革时期的“意识形态断裂” 》,《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4期;29、《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异化观》,《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9年第2辑;30、《从总体上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分化》,《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9年第3辑;31、《马克思学说的一体化及其实质》,《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32、《从康德到马克思:完成哲学革命的契机》,《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6期;33、《人的需要及其革命——布达佩斯学派的“人类需要论”述评》,《现代哲学》1990年第4期;34、《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契合机制》,《吉大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1期35、《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3期36、《论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求是学刊》,1992年1期37、《人的实践与人的世界的多重对应关系》,《江泽论坛》,1992年9期38、《革命范畴的哲学反思》,《现代哲学》,1992年1期39、《人的现代化:走出日常生活的世界》,《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1期40、《从日常生活批判到哲学人类学》,《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1期41、《论马克思从传统理性主义向现代理性主义的转变》,《浙江学刊》,1992年5期42、《“具体的总体”与辩证法》,《学海》,1992年1期43、《论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透视人类社会结构的新视角》,《学术交流》1992年第3期44、《中国文化的转型与日常生活重建的批判》,《河北学刊》,1993年2期45、《新世纪:总体人的生成》,《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1期46、《论发展的尺度》,《学习与探索》,1994年3期47、《“内在创造性转化”还是“外在批判性重建”》,《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4期48、《论日常思维与原始思维的内在关联》,《理论探讨》,1994年6期49、《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江海学刊》,1995年3期50、《多重文化的冲突与哲学的重新定位》,《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4期51、《现代实践哲学的文化内蕴》,《开放时代》,1995年6期52、《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北方论丛》1995年第4期53、《评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教学与研究》,1996年2期,《新华文摘》1996年8期全文转载54、《人:在文化哲学的视野内》,《江海学刊》,1996年1期55、《论中国现代化文化精神的缺失及生成问题》,《长白论丛》,1996年2期56、《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化的裂变与整合》,《开放时代》,1996年2期57、《日常生活批判与深层文化启蒙》,《求是学刊》,1996年5期58、《人的成熟与人学的自觉 》,《江海学刊》,1997年2期59、《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求是学刊》,1999年1期,《新华文摘》1999年4期全文转载60、《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2期61、《人的存在与辩证法》,《现代哲学》,1999年1期62、《现代文化哲学视野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开放时代》,1999年1期63、《论人的存在----人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学习与探索》,1999年3期64、《文化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江海学刊》,2000年1期,《哲学动态》,2000年5期论点摘编65、《回归生活世界与建构文化哲学》,《求是学刊》,2000年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2期转载66、《实践哲学:超越与升华》,《求是学刊》,2000年2期67、《论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模式》,《北方论丛》,2001年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论点摘编68、《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理性的走向》,《求实》,2001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转载69、《双重文化背景中哲学理性的位移》,《开放时代》,2001年2期70、《关于现代化的文化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4期71、《论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更新》,《求是学刊》,2001年5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71、《关于马克思学说的双重解读》,《学术研究》,2001年12期72、《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与中国的文化境域》,《社会科学缉刊》,2002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73、《哲学:在全球化时代重新定位》,《河北学刊》,2002年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4期“论点摘编”74、《论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求实》,2002年6期75、《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5期76、《论文化的内涵与社会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光明日报》2002年8月6日B4版“论点摘编”77、《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江海学刊》,2002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重点摘编”78、《20世纪:文化焦虑的时代》,《求是学刊》,2003年3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转载80、《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与批判指向》,《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2期81、《回归文化批判:哲学的本质要求》,《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3期82、《东方与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语境下过程哲学和文化哲学的一次对话》,《世界文化论坛》,2004年10期83、《走近罗蒂——与罗蒂先生关于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哲学的对话》,《求是学刊》,2004年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84、《关于人学研究内在局限性的反思》,《江海学刊》,2005年5期85、《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求是学刊》,2005年6期86、《在启蒙的地平线上——关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的对话》,《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87、《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论点摘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88、《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中青年专家访谈录”89、《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90、《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求是学刊》200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91、《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3期全文转载92、《包容的力量——纪念罗蒂》,《求是学刊》2007年第4期代表性论文1、《总体性范畴初探》,光明日报,1991年4月1日2、《今天马克思仍然“在场”——“重读马克思”笔谈》,光明日报,2002年4月18日3、《日常生活批判与价值念变革》,光明日报,1999年1月1日4、《当代哲学的人学自觉》,光明日报,1997年8月16日5、《破解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滞力》,中国教育报,2006、1、19第7版6、《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 《光明日报》2006、2、14第12版
这两个软件库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大众软件库提供软件库管理功能,支持加载多种类型的文件,而且可以满足企业用户的软件安装需求。奇迹秀则主要提供媒体类文件的处理,支持音频、视频、图片的播放和编辑,帮助企业快速完成多媒体文件的合成编辑工作。因此,根据你使用的对象,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件库来满足你的需求。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大众软件》主要讲的是软件方面和游戏方面的介绍,新闻好像比较少,彩页的书,如果你比较喜欢钻研软件和游戏方面的,这个不错。《电脑报》主要是新闻方面的,软件方面的也比较多。喜欢IT方面的信息啊什么的可以这个。《微型计算机》这个我看过,但是没有其它两个了解,在我印象里它主要是新闻,感觉不是很好看。比较喜欢大众软件和电脑报
由心生--探索《寂静岭2》的救赎之路 ■晶合实验室 8神经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这样一封信,发信人是你早已死去多年的亲人,而她却要你去某个荒凉而神秘的地方见面,你会怎么办?也许你会惊慌地将信揉成一团扔进垃圾箱,然后假装忘掉这件事。但我敢打赌,最终你还会和我一样,战战兢兢地从垃圾箱中将它翻出来,在记清楚信上的地址后鼓足勇气踏上这趟诡异的旅程——没办法,人的好奇心是无穷无尽的。在《寂静岭2》的开头,当我看到主角詹姆斯收到3年前死去亡妻发来的信件,约他到寂静岭见面这一剧情时,曾单纯地将其理解为一次普通的灵异事件——有什么好奇怪,他见鬼了呗!但同样是在好奇心和对恐怖游戏的偏执爱好支配下,我还是忍不住操纵詹姆斯踏上了揭开谜团的旅程,但我并没有想到,在旅程结束之时,身为游戏主角的詹姆斯得到了救赎,而坐在显示器之前的我却掉入了黑暗;我也完全没有想到,这趟寂静岭的旅途,会完全更新我对恐怖冒险类游戏的看法。 在自己的内心探索 《寂静岭》1代早在1999年2月就于PS上登场,1代的故事大纲是男主角哈利和女儿外出度假,不料在一个叫做“寂静岭”的地方发生了车祸,女儿不知去向,哈利为了找回女儿而踏入了到处都是怪物的寂静岭。和《生化危机》系列不一样的是,《寂静岭2》在剧情上和1代并无关联,但有一点却继承了1代的基调,那就是“寂静岭”这个地方并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它是一个由主角内心的噩梦和罪恶感幻化出来的小镇,当步入这个小镇之时,也就踏上了一条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之路。 一个人应该怎样去面对过去犯下的错误?尤其是那些不可饶恕的错误?我想没有人愿意经常从心中揭开过去的伤疤,如果不能面对,那就只有选择遗忘和逃避。但在寂静岭这个地方,最终会把你藏在内心的罪恶抓出来鞭挞。在游戏中,詹姆斯的妻子玛丽在3年前得了绝症,肯定不久将离开人世,得知这一噩耗的玛丽精神面临崩溃,她既不想以即死之身来拖累丈夫,但对詹姆斯的爱又让她对死亡充满了恐惧。长时间困在病房中,玛丽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虽然詹姆斯也爱着妻子,但当看着玛丽变得越来越枯槁,而自己的努力也注定换不来回报时,他内心深处萌发了由自己亲手将妻子杀死的念头,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之后就再也无法从脑海中抹去。在游戏的结尾,玩家会在玛丽留下的录像带中看到,的确是詹姆斯自己杀死了玛丽,这也让詹姆斯觉得异常沮丧。实际上录像带中的内容也是詹姆斯内心潜意识的反映,虽然玛丽最后是病逝的,但詹姆斯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却一直让他认为是自己杀死了妻子,在这3年中他一直用这种想法来进行自虐。在寂静岭,詹姆斯面对的一切危险和心灵上的折磨都可说是自虐的变相表现,毕竟寂静岭是由内心的罪恶感幻化出来的世界。最终从玛丽留下的信中可了解真相,这也是玛丽最后一次帮助丈夫,让詹姆斯从自己造成的噩梦中摆脱。有罪恶就要受到惩罚,詹姆斯虽然没有真的杀死妻子,但他萌发了这种想法,这样的背叛对他自己和玛丽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罪恶,于是他背负着这个枷锁3年,最终在罪恶的尽头——寂静岭得到了救赎,也得到了玛丽对他的宽恕。 从剧情上来看,《寂静岭2》完全摆脱了一般恐怖类游戏的桎梏,从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入手,游戏结束之后的那种茫然的感受是以往任何一款同类游戏都不曾带给我的。一个人即便再强大,可战胜所有的敌人,但他却未必能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看过电影《蝙蝠侠》的玩家不知道是否还记得,万能的蝙蝠侠可打败任何恶徒,但他却无法克服童年时目睹父母被杀死时留下的阴影,每当梦到那个场景,他都会满头大汗地被吓醒——可以说,这就是蝙蝠侠心中的“寂静岭”。所以,寂静岭所带来的恐怖感受,绝对不是手持一把哪怕子弹无限的散弹枪就能克服的。 充满暗喻的角色设计 由于寂静岭是詹姆斯心中的恶念而幻化的世界,所以在配合游戏的主题上,每个角色甚至怪物的设计都充满了暗喻,在这点上制作者们表现出了颇为奢侈的态度,每个细节都可让玩家产生联想。不得不提到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最后总是难免会跟性心理扯上关系,而大量使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寂静岭2》,在许多地方也都留下了詹姆斯性心理的痕迹。游戏中相当重要的玛丽娅这个角色,便是詹姆斯的欲望化身的角色,她虽长得跟玛丽一模一样,但却健康而性感,这是詹姆斯心中玛丽的理想状态。在游戏中多次看到她挑逗詹姆斯的镜头,这也是詹姆斯心中欲望压抑的一种表现。而她3次死在詹姆斯面前,詹姆斯却无法相救,在让詹姆斯反复体会妻子死亡时自己束手无策痛苦的同时,其实也是由于詹姆斯对妻子的那种负罪感作祟,使他一次又一次让自己心中恶念的化身——铁头人来杀掉玛丽娅,以表示对她的否定。 说到铁头人,有些玩家一定觉得这个脑袋上扣着个蹲式便槽的家伙很是诡异,事实上游戏中大量的怪物看起来都相当古怪,绝对不像一般恐怖游戏中僵尸之类的正统怪物,但它们都的确有自己的寓意。例如一开始那个穿松糕鞋的女体怪,头部和双手都像是被裹在一层皮内,上半身在拼命地扭动,想要摆脱束缚,我们可理解为这是詹姆斯在目睹了玛丽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后心中产生的怪物。而那些由女人臀部和4条大腿拼装起来的怪物,似乎是詹姆斯心中欲念的一种表现,在初次见到铁头人的那个场景,可看到铁头人将隐喻性暴力的动作施加在4腿怪身上(不得不说,这个镜头非常恶心)。而护士怪和医院的肮脏则完全表达了詹姆斯心中对医院的一种憎恶,后来医院突然变成了监狱,将玛丽娅关在里面,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至于铁头人,游戏后期有一段说明他的形象是来自于古代的行刑者,实际上他就是詹姆斯内心中恶念的化身,想要杀死玛丽的念头形成了行刑者,而这个家伙反过来又开始对詹姆斯进行攻击,他的表现完全符合詹姆斯的潜意识。至于他头上的面具为什么会是个肮脏的便槽……这一点还是不要继续探讨了,免得又要请出弗洛伊德他老人家(注:认为那东西是便槽纯属笔者个人看法,网上是有其他不同意见的)。 再来说说游戏中其他的配角,安吉拉、胖子埃迪都是和詹姆斯一样的人,他们同样是为了找到对内心罪恶的救赎而出现在寂静岭。我们可看到这两位的命运比詹姆斯更惨,他们的罪孽更深,结局也只有选择死亡。安吉拉是个神经衰弱,但又很容易歇斯底里的女人,第一眼看见她就能感受到这一点。她从小就遭遇家庭暴力,甚至还遭到了父亲的性侵犯,最终她将自己的父亲杀死,并放火将房子烧掉。虽然游戏中没有交待她的母亲是怎么死的,但她既然说来寂静岭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母亲,因此可能是她在癫狂状态下将母亲也一并杀死了。安吉拉的结局是走入火中自焚,她只能这样来得到解脱。而埃迪是个从小被人歧视的胖孩子,他本来性格温和,但在一次冲动之下杀掉了嘲笑他的人,从此他找到了寻求快感的方法,那就是杀人。在游戏中他的结局是被詹姆斯迫不得已打死,杀人者必被人杀,这也是最适合他的结局。而那个小女孩劳娜,她在寂静岭中自由行动,还是帮助詹姆斯完成救赎的重要角色,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会有什么恶念呢?所以寂静岭对于她来说和其它地方没有任何区别。 角色设计是《寂静岭2》中最出彩的环节之一,读懂了每个人的故事,也就读懂了“寂静岭”。 可用心去感受的气氛营造 虽然《寂静岭2》并不是一款以视觉效果来突出恐怖感受的游戏,但游戏中对气氛的营造仍然无可挑剔。迷雾与黑暗,这是寂静岭中的两大特点,即便是在白天任何时段,寂静岭这个地方都是大雾弥漫,基本上只能看到前面10步之遥。在这样的大雾中,一个人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行走,突然看到面前的地上有条长长的未干血迹,一直延长到前方的大雾中去,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而走入室内以后,漫长而又狭窄的通道前方被黑暗笼罩着,两边的墙壁和天花板支离破碎,到处都是肮脏的血迹,前方又会有什么未知的恐怖?这样的压抑感也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这一点跟《鬼屋魔影4》利用浓黑的环境来营造气氛的手法颇为相似。而制作者们也并没有忘记不时玩弄一点噱头,例如当你突然听到前面的拐角处发出怪声,走上前去赫然看见通道前方的栅栏另一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个披头散发的怪人,全身上下血肉模糊,直盯着你,但却苦于无法通过栅栏去狠狠敲他几棒,并怒骂:“叫你丫吓人!”一转身后却发现那怪人突然不见了,这时心中真是郁闷无比。又比如当你第1次走入一个房间,什么异样也没有发现,当你稍候再次进入时,却发现电视机打开了,屏幕上闪动着雪花斑,而先前电视机前面空无一人的沙发上却多了个死状极惨的人,地板上就像用拖把蘸血拖过一样乱七八糟,这时我想除了赶快离开这里之外你不会有其它的念头。 另外,游戏的运镜方式也是一大特点,许多玩家对游戏中不停晃动的镜头感到不适应,许多人甚至觉得头晕起来,于是早早就停止了游戏。但事实上这恰是恐怖游戏的特色之一,例如在开门后再跑过一条通道,这样短短一段路可能会切换3种视角来表达:在开门之后镜头正对主角面部,开始向前跑动时切换到俯瞰的视角,在跑出几步之后镜头才切换到对着主角的背部,也就是说现在才能看到正前方的情况。这样的运镜虽然会让人头晕,但玩家也就无法在开门后一下子尽览前面的场景,了解前方是否有异状或敌人,因此在踏入门内的好几秒钟内还紧张无比。笔者甚至有一次在切换视角时被突然跳进画面内无头的服装人偶吓得叫出了声,这就是视角切换的作用。低成本恐怖电影《女巫布莱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用手提摄影机拍出的类似摇晃镜头来表达紧张感受就是原因之一。不过在《寂静岭2》中,在比较宽阔的场景里是可让玩家自由切换视角的。确实感到紧张的玩家,不妨随时把视角切换到前方去,以对即将应付的情况了然于胸。 最后提一提游戏的音乐,两首吉他主题曲可谓天籁之音,舒缓而忧伤的曲调令人消魂。建议有条件的玩家都上网去下载来慢慢欣赏! PC版的缺陷所在 有玩家反映说PC版《寂静岭2》的画面过于精细了,感觉没有PS2版好。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PS2版中屏幕上会出现很多雪花点,使得画面看起来有老胶片的那种陈旧感,这是故意让画面变得模糊不清,以达到令人心烦意乱的效果。还记得电影《午夜凶铃》中那段看了之后7天即死的诡异录像吧?屏幕上也是不停地有雪花点闪过,配合模糊而神秘的画面,一种不可探测的恐怖感油然而生。PC版虽然针对PC的强大机能而优化了画面,但仍然应该保留一个恢复PS2版模糊效果的那种开关,以对应不同口味的玩家。另外,随时存档的设计是个败笔,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难度和恐怖感,试想每开一道门之前都可存档,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虽然PC玩家早已习惯了这种设计,但KONAMI的确不应该在这一点上也“入乡随俗”。 回头来看,同为著名的恐怖冒险解谜游戏,《寂静岭2》和《生化危机》之间却没有可比性。《生化危机》更着重于娱乐性的表现,就像相声中所说“你不笑我就胳肢你”一样,你要是不害怕,我就突然跳到你背后大叫一声来吓唬你,玩家觉得恐怖的感觉多是因为突然受到了惊吓。而《寂静岭2》却是直击你的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寂静岭,只要你心中存在着恶念。这款游戏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注定了它不会被一些低年龄段的玩家所理解,而那些喜欢做英雄的玩家也不会对《寂静岭2》产生太大的兴趣,因为寂静岭中永远也不会有超级英雄,能看到的只有那个丑恶的自己。
是不是这个魔由心生--探索《寂静岭2》的救赎之路 ■晶合实验室 8神经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这样一封信,发信人是你早已死去多年的亲人,而她却要你去某个荒凉而神秘的地方见面,你会怎么办?也许你会惊慌地将信揉成一团扔进垃圾箱,然后假装忘掉这件事。但我敢打赌,最终你还会和我一样,战战兢兢地从垃圾箱中将它翻出来,在记清楚信上的地址后鼓足勇气踏上这趟诡异的旅程——没办法,人的好奇心是无穷无尽的。在《寂静岭2》的开头,当我看到主角詹姆斯收到3年前死去亡妻发来的信件,约他到寂静岭见面这一剧情时,曾单纯地将其理解为一次普通的灵异事件——有什么好奇怪,他见鬼了呗!但同样是在好奇心和对恐怖游戏的偏执爱好支配下,我还是忍不住操纵詹姆斯踏上了揭开谜团的旅程,但我并没有想到,在旅程结束之时,身为游戏主角的詹姆斯得到了救赎,而坐在显示器之前的我却掉入了黑暗;我也完全没有想到,这趟寂静岭的旅途,会完全更新我对恐怖冒险类游戏的看法。 在自己的内心探索 《寂静岭》1代早在1999年2月就于PS上登场,1代的故事大纲是男主角哈利和女儿外出度假,不料在一个叫做“寂静岭”的地方发生了车祸,女儿不知去向,哈利为了找回女儿而踏入了到处都是怪物的寂静岭。和《生化危机》系列不一样的是,《寂静岭2》在剧情上和1代并无关联,但有一点却继承了1代的基调,那就是“寂静岭”这个地方并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它是一个由主角内心的噩梦和罪恶感幻化出来的小镇,当步入这个小镇之时,也就踏上了一条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之路。 一个人应该怎样去面对过去犯下的错误?尤其是那些不可饶恕的错误?我想没有人愿意经常从心中揭开过去的伤疤,如果不能面对,那就只有选择遗忘和逃避。但在寂静岭这个地方,最终会把你藏在内心的罪恶抓出来鞭挞。在游戏中,詹姆斯的妻子玛丽在3年前得了绝症,肯定不久将离开人世,得知这一噩耗的玛丽精神面临崩溃,她既不想以即死之身来拖累丈夫,但对詹姆斯的爱又让她对死亡充满了恐惧。长时间困在病房中,玛丽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虽然詹姆斯也爱着妻子,但当看着玛丽变得越来越枯槁,而自己的努力也注定换不来回报时,他内心深处萌发了由自己亲手将妻子杀死的念头,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之后就再也无法从脑海中抹去。在游戏的结尾,玩家会在玛丽留下的录像带中看到,的确是詹姆斯自己杀死了玛丽,这也让詹姆斯觉得异常沮丧。实际上录像带中的内容也是詹姆斯内心潜意识的反映,虽然玛丽最后是病逝的,但詹姆斯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却一直让他认为是自己杀死了妻子,在这3年中他一直用这种想法来进行自虐。在寂静岭,詹姆斯面对的一切危险和心灵上的折磨都可说是自虐的变相表现,毕竟寂静岭是由内心的罪恶感幻化出来的世界。最终从玛丽留下的信中可了解真相,这也是玛丽最后一次帮助丈夫,让詹姆斯从自己造成的噩梦中摆脱。有罪恶就要受到惩罚,詹姆斯虽然没有真的杀死妻子,但他萌发了这种想法,这样的背叛对他自己和玛丽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罪恶,于是他背负着这个枷锁3年,最终在罪恶的尽头——寂静岭得到了救赎,也得到了玛丽对他的宽恕。 从剧情上来看,《寂静岭2》完全摆脱了一般恐怖类游戏的桎梏,从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入手,游戏结束之后的那种茫然的感受是以往任何一款同类游戏都不曾带给我的。一个人即便再强大,可战胜所有的敌人,但他却未必能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看过电影《蝙蝠侠》的玩家不知道是否还记得,万能的蝙蝠侠可打败任何恶徒,但他却无法克服童年时目睹父母被杀死时留下的阴影,每当梦到那个场景,他都会满头大汗地被吓醒——可以说,这就是蝙蝠侠心中的“寂静岭”。所以,寂静岭所带来的恐怖感受,绝对不是手持一把哪怕子弹无限的散弹枪就能克服的。充满暗喻的角色设计 由于寂静岭是詹姆斯心中的恶念而幻化的世界,所以在配合游戏的主题上,每个角色甚至怪物的设计都充满了暗喻,在这点上制作者们表现出了颇为奢侈的态度,每个细节都可让玩家产生联想。不得不提到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最后总是难免会跟性心理扯上关系,而大量使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寂静岭2》,在许多地方也都留下了詹姆斯性心理的痕迹。游戏中相当重要的玛丽娅这个角色,便是詹姆斯的欲望化身的角色,她虽长得跟玛丽一模一样,但却健康而性感,这是詹姆斯心中玛丽的理想状态。在游戏中多次看到她挑逗詹姆斯的镜头,这也是詹姆斯心中欲望压抑的一种表现。而她3次死在詹姆斯面前,詹姆斯却无法相救,在让詹姆斯反复体会妻子死亡时自己束手无策痛苦的同时,其实也是由于詹姆斯对妻子的那种负罪感作祟,使他一次又一次让自己心中恶念的化身——铁头人来杀掉玛丽娅,以表示对她的否定。 说到铁头人,有些玩家一定觉得这个脑袋上扣着个蹲式便槽的家伙很是诡异,事实上游戏中大量的怪物看起来都相当古怪,绝对不像一般恐怖游戏中僵尸之类的正统怪物,但它们都的确有自己的寓意。例如一开始那个穿松糕鞋的女体怪,头部和双手都像是被裹在一层皮内,上半身在拼命地扭动,想要摆脱束缚,我们可理解为这是詹姆斯在目睹了玛丽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后心中产生的怪物。而那些由女人臀部和4条大腿拼装起来的怪物,似乎是詹姆斯心中欲念的一种表现,在初次见到铁头人的那个场景,可看到铁头人将隐喻性暴力的动作施加在4腿怪身上(不得不说,这个镜头非常恶心)。而护士怪和医院的肮脏则完全表达了詹姆斯心中对医院的一种憎恶,后来医院突然变成了监狱,将玛丽娅关在里面,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至于铁头人,游戏后期有一段说明他的形象是来自于古代的行刑者,实际上他就是詹姆斯内心中恶念的化身,想要杀死玛丽的念头形成了行刑者,而这个家伙反过来又开始对詹姆斯进行攻击,他的表现完全符合詹姆斯的潜意识。至于他头上的面具为什么会是个肮脏的便槽……这一点还是不要继续探讨了,免得又要请出弗洛伊德他老人家(注:认为那东西是便槽纯属笔者个人看法,网上是有其他不同意见的)。 再来说说游戏中其他的配角,安吉拉、胖子埃迪都是和詹姆斯一样的人,他们同样是为了找到对内心罪恶的救赎而出现在寂静岭。我们可看到这两位的命运比詹姆斯更惨,他们的罪孽更深,结局也只有选择死亡。安吉拉是个神经衰弱,但又很容易歇斯底里的女人,第一眼看见她就能感受到这一点。她从小就遭遇家庭暴力,甚至还遭到了父亲的性侵犯,最终她将自己的父亲杀死,并放火将房子烧掉。虽然游戏中没有交待她的母亲是怎么死的,但她既然说来寂静岭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母亲,因此可能是她在癫狂状态下将母亲也一并杀死了。安吉拉的结局是走入火中自焚,她只能这样来得到解脱。而埃迪是个从小被人歧视的胖孩子,他本来性格温和,但在一次冲动之下杀掉了嘲笑他的人,从此他找到了寻求快感的方法,那就是杀人。在游戏中他的结局是被詹姆斯迫不得已打死,杀人者必被人杀,这也是最适合他的结局。而那个小女孩劳娜,她在寂静岭中自由行动,还是帮助詹姆斯完成救赎的重要角色,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会有什么恶念呢?所以寂静岭对于她来说和其它地方没有任何区别。 角色设计是《寂静岭2》中最出彩的环节之一,读懂了每个人的故事,也就读懂了“寂静岭”。可用心去感受的气氛营造 虽然《寂静岭2》并不是一款以视觉效果来突出恐怖感受的游戏,但游戏中对气氛的营造仍然无可挑剔。迷雾与黑暗,这是寂静岭中的两大特点,即便是在白天任何时段,寂静岭这个地方都是大雾弥漫,基本上只能看到前面10步之遥。在这样的大雾中,一个人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行走,突然看到面前的地上有条长长的未干血迹,一直延长到前方的大雾中去,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而走入室内以后,漫长而又狭窄的通道前方被黑暗笼罩着,两边的墙壁和天花板支离破碎,到处都是肮脏的血迹,前方又会有什么未知的恐怖?这样的压抑感也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这一点跟《鬼屋魔影4》利用浓黑的环境来营造气氛的手法颇为相似。而制作者们也并没有忘记不时玩弄一点噱头,例如当你突然听到前面的拐角处发出怪声,走上前去赫然看见通道前方的栅栏另一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个披头散发的怪人,全身上下血肉模糊,直盯着你,但却苦于无法通过栅栏去狠狠敲他几棒,并怒骂:“叫你丫吓人!”一转身后却发现那怪人突然不见了,这时心中真是郁闷无比。又比如当你第1次走入一个房间,什么异样也没有发现,当你稍候再次进入时,却发现电视机打开了,屏幕上闪动着雪花斑,而先前电视机前面空无一人的沙发上却多了个死状极惨的人,地板上就像用拖把蘸血拖过一样乱七八糟,这时我想除了赶快离开这里之外你不会有其它的念头。 另外,游戏的运镜方式也是一大特点,许多玩家对游戏中不停晃动的镜头感到不适应,许多人甚至觉得头晕起来,于是早早就停止了游戏。但事实上这恰是恐怖游戏的特色之一,例如在开门后再跑过一条通道,这样短短一段路可能会切换3种视角来表达:在开门之后镜头正对主角面部,开始向前跑动时切换到俯瞰的视角,在跑出几步之后镜头才切换到对着主角的背部,也就是说现在才能看到正前方的情况。这样的运镜虽然会让人头晕,但玩家也就无法在开门后一下子尽览前面的场景,了解前方是否有异状或敌人,因此在踏入门内的好几秒钟内还紧张无比。笔者甚至有一次在切换视角时被突然跳进画面内无头的服装人偶吓得叫出了声,这就是视角切换的作用。低成本恐怖电影《女巫布莱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用手提摄影机拍出的类似摇晃镜头来表达紧张感受就是原因之一。不过在《寂静岭2》中,在比较宽阔的场景里是可让玩家自由切换视角的。确实感到紧张的玩家,不妨随时把视角切换到前方去,以对即将应付的情况了然于胸。 最后提一提游戏的音乐,两首吉他主题曲可谓天籁之音,舒缓而忧伤的曲调令人消魂。建议有条件的玩家都上网去下载来慢慢欣赏! PC版的缺陷所在 有玩家反映说PC版《寂静岭2》的画面过于精细了,感觉没有PS2版好。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PS2版中屏幕上会出现很多雪花点,使得画面看起来有老胶片的那种陈旧感,这是故意让画面变得模糊不清,以达到令人心烦意乱的效果。还记得电影《午夜凶铃》中那段看了之后7天即死的诡异录像吧?屏幕上也是不停地有雪花点闪过,配合模糊而神秘的画面,一种不可探测的恐怖感油然而生。PC版虽然针对PC的强大机能而优化了画面,但仍然应该保留一个恢复PS2版模糊效果的那种开关,以对应不同口味的玩家。另外,随时存档的设计是个败笔,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难度和恐怖感,试想每开一道门之前都可存档,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虽然PC玩家早已习惯了这种设计,但KONAMI的确不应该在这一点上也“入乡随俗”。 回头来看,同为著名的恐怖冒险解谜游戏,《寂静岭2》和《生化危机》之间却没有可比性。《生化危机》更着重于娱乐性的表现,就像相声中所说“你不笑我就胳肢你”一样,你要是不害怕,我就突然跳到你背后大叫一声来吓唬你,玩家觉得恐怖的感觉多是因为突然受到了惊吓。而《寂静岭2》却是直击你的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寂静岭,只要你心中存在着恶念。这款游戏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注定了它不会被一些低年龄段的玩家所理解,而那些喜欢做英雄的玩家也不会对《寂静岭2》产生太大的兴趣,因为寂静岭中永远也不会有超级英雄,能看到的只有那个丑恶的自己。 游戏中的詹姆斯终于得到了救赎,而游戏外的我将何时走入审判自己的那个寂静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