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利用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我 们, 这,给的,好的, 吧,

中学信息技术职称评定论文课题有哪些, 职称论文,联系九品论文网,可以点我头像联系。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2、因特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与利用的研究、3、基于因特网教学模式的研究4、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的研究5、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的研究6、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材的研究7、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8、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9、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设计研究10、新型课堂环境教学模式比较研究1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12、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环境的研究型教学方案与素材设计研究13、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教学的个案与评价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分析2、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究3、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4、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中的弊端及改善对策5、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与保障策略研究6、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现代化技术7、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8、试论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9、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的研究10、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1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探讨12、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究13、刍议电子信息工程发展14、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技术运用与分析15、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只,我我比诶亽我 好 日哈恩不诶大

信息技术与水利论文题目大全

!!题目要精确,不然过不了

据学术堂了解,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以下是水利工程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2、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农业”思路下的设计3、水利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测方法4、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新技术及应用研究5、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价值6、水利工程隧洞回填的灌浆施工技术浅析7、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的处理8、矩阵图分析法在水利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的应用9、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水利工程设计仿真10、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分析11、水利工程中通过竖井的物料运输费用计算12、关于基层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探讨13、基于结构方程的水利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研究14、大型水利工程信用风险的形成路径及治理对策15、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

一、选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你的选题 第一,理论价值: 论文题目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你可以从信息技术教育涉及到的理论框架中选择题目,谈到理论框架,最终要的是明确界定理论框架的维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框架的维度我能想到的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的宏观决策和政策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信息技术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评价与考试-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管理”这一维度;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段维度,主要涉及不断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 “正规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系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乃至终生学习中的信息技术”这一维度; “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包括宏观的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也概括具体的面向教育某项产品)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这一维度; “社会、文化、性别等方面对信息技术的影响”这一维度; 当然,如果你选择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这类题目,那你既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或者影响因素,也可以探讨信息技术在某个学科中应用的规律,也可以探讨信息技术与某种教学方法的整合。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维度。你利用上面这些维度作为坐标系,就不难勾画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框架,也就不难界定出具体的选题。 第二,实践意义 在从理论框架中选题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你写的论文是否有实践意义。为此,你要明确你的论文的潜在读者或潜在服务对象是哪一个人群;这个人群的需求是什么;这个人群在当前的历史时期内最需要什么样的研究及其研究结果来指导。如果你的论文希望服务于政府或某个学校,那你就必须通过深入系统的调查根据这些机构需求 当然,任何需求都是系统的,一篇论文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时你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确定需求的优先级;或者紧抓核心需求;或者以某个方面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论及其他。 实践意义对你的文风也有要求,你的论述方式不但要适合毕业论文的规定,最好能兼顾到潜在读者的理解水平。 第三,个人的功利意义 这跟你毕业后的去向有关,如果你计划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那么你就从希望报考的研究生专业中,甚至从你希望报考的导师的研究方向中选题,甚至的甚至,你可以直接与你将来的导师联系,请他/她给你建议个题目;如果你将来希望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你最好选一个对你将来的教学有益的题目,比如说信息技术教学法、评价方法,或者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题目;如果你希望去公司,你也不妨选一个跟教育技术产品相关的题目;如果你希望去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你可以选一个跟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相关的题目,或者选择一个调研性的题目。 二、选题后注意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跟你选择的题目密切相关,不同的选题要求不同的研究方法。本科生大多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如果你有时间、有能力的话,最好到深入到学校或教育系统中,做些实实在在的调查,或者跟教师面对面的做些访谈,甚至可以做些量化的实验。 三、关于查阅文献资料 你是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而且快毕业了,你现在问其他老师在哪里找文献——我对此很不理解——我可以这么说,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而言,如果你的外语还可以的话,你可以在网上查询到你需要的资料的90%;即使你的外语不好,你可以在网上查询到你需要的资料的70-80%。你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做好引文规范。 四、下笔写之前多注意行文规范 在下笔之前,最好参考一下一些规范的核心期刊中规范的论文的格式。包括摘要如何写;关键词如何界定;如何写前言或研究的意义;如何把你的观点划分为几个标题并环环相扣地加以论述;最后如何言简意赅地总结的你观点或结论;如何列举参考文献(不同参考文献的不同应用方式尤其应该注意);如何致谢等等。

高中信息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只,我我比诶亽我 好 日哈恩不诶大

很多设计希望能帮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较为丰富,且实践性强。而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为此,笔者从简述主题式教学的定义及应用基本要求入手,重点针对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技术作为人生存于社会的必要的、基本的技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重视。对于高中生而言,计算机技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而众所周知,高中学习压力巨大,在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一周只有一节课,而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并且越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信息技术课程还被其他课程挤压,而教育大纲中所规定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繁杂。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时间中,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前面的重要难题。

一、主题式教学的定义及基本要求

(一)定义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将文本内涵作为主体,以系统化教学思想为指导,以教学主题为纽带,让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而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由设计教学主题及生成性思维引导这两个部分组成,且符合学生的性格发展规律,同时还具有合作性、开放性教学环境。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体验,所以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积极性,并将学生的零散知识内容构建完整,继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1]

(二)基本要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均处在一定发展阶段,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性格规律等,也和实际生活并不相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积极性。但是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则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在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要求:其一,所选择的主题要具有新颖性。即在选择教学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班级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及性格特征,选择和学生实际生活及兴趣爱好相符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其二,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具有立体性。即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包括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情感价值血目标及理论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等;其三,所实施的教学主题要具有新颖性特点。即教师在实施教学主题的过程中,应巧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至教学氛围中,并逐步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探索。[2]

二、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确定主题教学的具体范围

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征、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设计好主题教学目标,并明确主题教学范围。因为主题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范围的确定,对后续课程的开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生所感兴趣的教学主题,就能够激发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主题,将会让学生丧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选择课堂教学主题时,应遵循新颖性及立体性原则,确定主题教学范围以及教学目标。[3]例如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然后按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学生所关注的最新热点话题,为学生制作信息技术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创新历程的视频等,如计算机最先开始是由“埃尼阿克”发展而言,其占地面积为170m2,质量高达30吨,其后发展成平板电脑以及便携式上网本等。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及价值,并且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及发展的必要性,继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有利之处及不良影响等,最终实现本章节教学目标。

(二)学生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至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开展主题式教学时,教师应巧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以及信息技能的掌握及运用。[例如在《office办公软件———word文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时,应设计如下学习任务:word文档内文字编辑、图片编辑、文字排版、剪贴等。在此基础上,巧设比赛教学情境,以“校园生活”“家庭旅行”“我的梦想”等为主题,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宣传海报设计等,进行个人赛或小组对抗赛。在比赛期间,学生可按照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自由地选择图片、艺术字以及文字排版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教师积极观察每位学生的office软件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使用office软件。采取这种竞赛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现出学生的性格色彩以及思维特征等,还能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当学生完成了主题教学任务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主题学习表现以及实践操作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进行评价,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积极情感因素。[5]例如:当结束了《word排版和设计》的教学内容后,笔者建议教师从学生的技术点、学习态度、作品创意以及整体排版效果等方面入手,充分运用“你所设计的作品十分有创意,很不错,但是如果在图片旁边添加适当的艺术字一定更加完美!”“不错!这海报设计得十分精致,但假设标题换一种排版方式将更好!”等语言,对学生所设计的作品进行客观地评价,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此外,在评定好学生所设计的作品后,教师可在班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等,让其他学生能够从中吸取更多的学习经验,继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三、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很好地适应了课程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确定主题教学的具体范围,实行有效的教学情境,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些手段相互结合,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些效率,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应用型的知识,因此,值得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启君.主题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你而精彩[J].中小学电教(下),2013,11(09).

[2]林巧,李小红,王兰.对伊犁地区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建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03).

[3]陈淑彦.主题式教学究竟是仙丹还是毒药———高中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的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08,04(09).

[4]柯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08).

[5]郭小平,张文兰.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性研究———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07).

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我理解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论文题目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关于农业问题方面论文是我们特长, 服务保障: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经济论文的写作,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结论性 总结 。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经济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经济学论文篇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 教学 方法 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 “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 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性知识,而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本身内容体系庞杂,相关观念和理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纯理论性讲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长久以来,院校使用的考评系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准,没有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估。这些年,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其二,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案例教学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案例教学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没有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学习,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不得要领,使得案例法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没有很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学校经济学授课教师大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经济学管理真实的工作情况根本不了解,在案例讨论环节无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4] 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阶段,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不存在实践课程,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这类专业对实践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广泛实行,经济现代化趋势明显,具有现代经济意识和经管能力的人才极度匮乏。[5]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要求各个院校建立经济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对经济管理环境进行尽可能的模拟,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体验和学习。 2“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措施 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具有相对高的学历,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然而受制于种种条件,授课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为匮乏,甚至完全不了实际的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程序。这也是长时间以来造成经济学课程枯燥、空洞非常关键因素。[5]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该专业的教师增强工作审核,要求授课老师适当压缩课程教学时间。首先,要求教师从事专业对应的实务工作,增强对相应职业具体工作的了解,定期组织教师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比如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参与其经济管理工作,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资料,根据自身实践,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贴合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激励授课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经济学专业资格考试,充实教师各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水准的提升。最后,从校外邀请 经验 丰富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经济学专家或者企业经济管理者组织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提高案例教学水准 经济学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无须顾及试卷的限制。授课老师可以学生实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案例教学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及其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把该项评估情况加入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中,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一个有效参考。 经济学基础实践基地建设 现阶段,多数企业并不乐于接收实习学生,然而学生可以进入的银行、事务所、咨询公司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进入之后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是劳力工作,无法真正涉及非常专业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实践基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情境,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处理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学状况,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高效模拟,尽可能再现企业发展情况,综合各类专业知识,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环境封闭,无法满足实践性经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文中笔者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善案例教学质量、建立实践基地三个方面革新“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经济人才需求。 经济学论文篇2:《《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学科,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于一体,是传统经济活动在跨国领域的运作和延伸。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二学年上学期,是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国际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相关教材的选择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论发展迅速,内容庞杂,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教材可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差异很大。比较经典的国内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是国内众多院校选择的教材,这类教材中规中矩,尽量选择的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去掉旁枝末节,只对核心部分加以阐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缺陷在于这类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知识更新速度慢,实例和练习题较少,导致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国际上关于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多,像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许多国内985和211院校教师的追捧。这些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新颖,一般都配以大量实证分析和习题,并有网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效果更好。但此类教材一般难度较大,计量模型类分析较多,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放弃。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校,我们建议还是以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为主,以国外经典教材为参考书或课外阅读书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国际经济学》与 其它 课程由浅入深的内容编排不同,一开篇就是难点,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度较大,不好理解,依赖于较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否则部分学生会觉得雾里看花,对该课程首先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不结合微观基础理论分析会觉得理论突兀,结合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又无法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主张是保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只讲解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整个理论分析的参考资料供有基础的学生课外阅读,并把相关曲线的分析编入习题中,让学生熟悉它的推导过程。 《国际经济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观点,许多派系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充实。教师在进行这几章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避免逻辑混乱,并且在同一派系中还有不同分支,观点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问题要点。其中有几个理论,诸如贸易保护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好的运用,所以适合结合实际来分析,避免就事论事。否则,学生也会在其它课程里面从另外的角度再次学到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会心存疑虑,认为这些理论描述不一致,很难对理论信服和认可。我们建议教授《国际经济学》的教师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必须有集中备课的习惯,以便于知识的传承和衔接。关于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知识也在讲授中的一个难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是需要进行讲解的,但是该部分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都有所重叠,许多教师甚至直接把备课的内容在这几门课上重复运用,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容易让学生觉得这些课程重复太多,学起来没用的假象。 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侧重金融知识为贸易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活动是多重性的活动,实体贸易经济最终需要货币结算和资金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完成,这才是《国际经济学》中编排金融知识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贸易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主要贸易领域资金结算和投融资活动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国际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开放经济政策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该课程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宏观经济学的延伸和运用,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者比较集中研究的内容。要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学们下去查询相关学者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政策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让他们主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态上的主动认识再加上课程的讲解,对经济政策的运用和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可以学得更加透彻。《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需要选择和取舍,分清主次,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习题和案例分析的甄别 (一)教学习题方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必要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思路的手段之一,国外众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较多参考资料,但是难易程度不一,需要选择。诸如在讲解提供曲线时,许多教材都在习题中对这个问题以习题形式来分析,但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编入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思考题的形式直接提出并进行分析解答,可根据课堂反应来判断讲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纵观国内教材,习题编撰比较单一,一般都以简答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新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习题编写,融入选择、判断以及计算分析等多种题型。比如在讲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时,往年习题集中于问答题型,但讲授时可以把中国关于自贸区的政策介绍进去,那么习题编写时就可以考虑到时事部分,把关于自贸区的内容变成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来考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了解了这些经济时事政策。在讲述外汇和汇率时,可从贸易角度讲述金融结算方面的知识,那么习题就可以出一些计算分析题,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汇率结算,怎样计算和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问题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案例分析方面 《国际经济学》的案例众多,选择性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分析得当,讲解有深度,而且要为理论知识服务。比如在讲解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时,关于跨国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我们可以选取世界500强公司的前三十名进行比较分析,近三年来该榜单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再来讲解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直观。在讲解国际收支相关内容时,除了罗列国际收支平衡表让学生理解分析外,还可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列出来给学生看,让其分析原因,再结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让学生在学习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的同时也知道了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新的战略和选择。案例分析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注重实例分析为理论服务的特点,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为了把《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透彻,任课老师应该充分作好各种准备工作,多阅读参考教材,将各类素材整理归纳到课堂上来讲解,多准备案例教学,让案例导入理论,从理论归纳到做法,从做法再总结出案例,循序渐进。每一章都要编写配套习题,习题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套,做到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习题的训练效果。另外,国际经济的活动日新月异,跨境电商贸易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给该门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在讲授时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做到知识更新,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 经济学论文篇3:《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引言 如今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农村可能还在温饱阶段,而我们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小康社会,已经逐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这样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民对于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而且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力。中国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 文化 、 教育 、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关于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与技术。农业信息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不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抵制消费,而是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捕捉信息的 渠道 很多,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来源的渠道之一,没有信息化的建设,到达农村的信息就是迟缓的、过时的,农民就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无法掌握经济市场,和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如此农民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就能快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为他们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有助于促进农民走进社会市场 以前农村的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与社会市场连接,缺乏市场信息观念。对于社会市场信息不灵通,导致价格制定不合理,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但是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不再盲目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加快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的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在农业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也被普遍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信息技术的出现,带给了农民一种新的体验,这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农民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弥补了原先农民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它促进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阻碍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本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就是因为基本物质条件太差,比如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单一,水、电、通讯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农村之前,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是依靠传统的耕耘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工具,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农村具有较强的潜在资源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因此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 我国农村普遍现象是农村较为封闭,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难以引入,农村市场无法与外部市场接触,农村产生的经济难以推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农业信息化的到来,解决了这些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实施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条件和机制都不够完善,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改善农民生活,从而逐渐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二)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的传统农业模式正在慢慢转向信息化农业模式。以往农村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使得自然灾害容易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农业信息化的引入,改善了农业就业结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效率提高了,所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 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结合了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它连接了买卖市场,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也避免了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善。以前农民都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也没有系统的方式。然而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向农民传输科学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使他们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信息落后的问题,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业生产技术传递给农民,使农业生产科技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低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约着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的产品量大时,即使低于城市多倍的价格销售,仍然解决不了大量积压产品,农村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得产品没有销路是农村市场经济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几十年的农村改革中,农村市场经济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等,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农业信息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逐渐拉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一)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农民对农业信息化难以信服,特别是一些思想封闭,技术落后的农村。没有政府扶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人员,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农业信息化要真正地走进农村并被作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是很难的。 (二)需要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以此来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 原本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因为农村的落后、种种因素和不利条件而无法接收良好的教育,这些原因使得农村人才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生活有诸多的好处,农民无法把它运用到生产农业事业中,那么农业信息化只是一场空谈。所以培养农村信息人才极其重要,有了这些专业的信息人才,农业信息化才能发挥它最大作用,农民也才会因此而受益。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不仅是为了传播农业信息化的功能,也是为了激励农民工提高信息意识,自觉的关注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他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调动他们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六、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下一定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2. 关于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3.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 4. 经济学术论文范文 5.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精

给你推荐一个网站,那里有许多类似的论文,都是专业公开发表的权威论文,你上去搜搜,应该能挑到你要的,参考一下就有了。 中国知网 1.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许迪,康绍忠 文献来自: 高技术通讯 2002年 第1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3 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重点与内容 现代节水农业前沿技术围绕作物生理需水与用水、精量控制灌溉等领域 ,对现代节水农业前沿技术开展原创性研究。通过对水 土 植物关系、干旱条件下植物 ... 被引用次数: 2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 康绍忠,蔡焕杰,冯绍元 文献来自: 农业工程学报 2004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结合灌区、黄土高原集雨农业区、北方引黄灌溉区、旱地农业节水区、南方水稻灌区等不同类型区的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示范园区及现代农业综合节水技术与设备展示基地。以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和产品应用为载体,将节水灌溉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用水管理技术组装配套后作为技术集成模式的示范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综 ... 被引用次数: 2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实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工程科学技术 汪懋华 文献来自: 农业工程学报 1998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引发着传统农业技术观念的革新与技术手段的革命。因此,需要重视具有前瞻性的农业信息高新技术课题研究,如农业生物与资源环境信息采集与智能化处理技术,基于现代物理基础上的多光谱检测,红外、超声、光热和生物化学过程信息检测技术, ... 被引用次数: 2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郑业鲁 文献来自: 广东农业科学 1999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农业数据库主要包括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农业生产资料信息数据库、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农业机构数据库等,世界著名的有关农业的数据库系统有CABI、AGRIS、AGRICOLA等,它们都是有上 ... 被引用次数: 1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现代农业节水技术 何俊仕,曹丽娜,逄立辉,刘琳琳,李崇 文献来自: 节水灌溉 2005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达到节水增产优质高效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何俊仕$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测控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蔡德聪 文献来自: 测控技术 2001年 第1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的北京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今年成熟的小麦一改以往由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收割方式 ,?...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现代耕作管理模式无论对人类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还是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都将是受益深远的。[1] 孙宇瑞.精细农作与现代农业科技革命———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访谈录[N] ... 被引用次数: 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 涂毅 文献来自: 云南农业 2001年 第10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 ,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现代农业信息技术。随着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将为新世纪科学技术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促进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1 ...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管理与中国农业竞争力 桑乃泉 文献来自: �┮稻�梦侍� 2001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中国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和竞争力的增强离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的支持。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管理与中国农业竞争力@桑乃泉$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 ,风险与利益并存 ,潜在社会经济影响显著。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法律环境中 ,世界各国加强立法 ,趋利避 ... 被引用次数: 1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 江珊,陈磊 文献来自: 安徽农业科学 2003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逐步改进和完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信息管理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普及和应用 ,提高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总体应用水平 ,加快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协作和服务 ,全面加快信息产业化 ...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政策取向 张彩萍,黄季焜 文献来自: 农业技术经济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这是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政策取向@张彩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 被引用次数: 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查现代农业 的定义 搜现代农业 的学术趋势 搜新技术 的学术趋势 翻译 现代农业新技术 搜索相关数字 上海市埔东新区农业劳动力 上海市非农业户口年末人口 上海市农业常年菜田面积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参考资料:中国知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教学网站 视频图像存储格式与压缩技术 2003操作试题自动评分系统 Services技术及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图像检索关键技术 6.便民在线系统 7.车辆理赔系统 8.道路交通灯指示调度算法 9.电子商务的风险与防范 10.电子商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影响 11.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分析 1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探究1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环节的分析与研究 14.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 15.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探讨 16.电子政务系统—论坛 17.高档住宅区网上虚拟看房选房系统 18.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学院版)的设计与实现 20.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网站)(学院版)的设计与实现 21.个性化定制报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22.公司事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4.管理信息系统与社会市场经济适应性研究 25.基于ASP .NET的世纪佳缘婚恋网站开发 26.基于的网上在线考试系统分析设计 27.基于B/S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 28.基于B/S模式的企业进存销系统开发 29.基于B/S模式的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开发 30.基于RSS的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基于web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32.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的实现 33.基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 34.家庭理财系统 35.兼职中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6.简述电子商务应用 37.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38.类似校内网的设计与实现 39.某一物流公司的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0.企业信息资源价值的形成机制 4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分析 42.浅谈客户关系管理中数据挖掘的应用 43.浅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44.浅谈网络安全 45.浅谈我国企业实施ERP的风险与规避政策 46.浅谈我国网上购物发展前景 47.设计一个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销售系统 48.售楼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9.税收管理信息化研究 50.搜索引擎的探讨及其应用 51.图书租阅管理信息系统 52.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 53.团购网的设计与实现 54.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研究 55.网络发展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56.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57.网络教务信息平台的分析与比较 58.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 59.网络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0.网络银行的风险与防范 61.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62.网络游戏盈利模式探讨 63.网上开店系统 64.网上纳税系统 65.网上在线考试系统设计 66.网上招聘系统 67.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和完善 68.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AAS研究 69.无线局域技术WIMAX的应用与研究 70.无线局域网的研究与应用 71.无线局域网技术和应用 72.现代网络安全的探讨 73.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模式探讨 74.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比较研究 75.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76.星级酒店宾馆VIP贵宾服务系统 77.虚拟企业运作模式浅析 78.学分制模式下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9.学术会议论文审稿分配算法 80.学术会议论文审稿系统 81.学术会议论文投稿系统 82.音像制品租赁管理系统 83.英语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84.语音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5.院校考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86.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7.在线智能问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8.政府在线采购系统 89.知识管理对促进企业创新的分析 90.中国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91.资金票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学校综合管理系统 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3、 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 4、 物资的购、销、存管理 5、 电子商务管理系统 6、 库存与成本核算管理 7、 人事综合管理系统 8、 交通管理系统 9、 超市管理系统 10、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11、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 12、基于C/S或B/S的事务查询系统 13、计算机动态网页的制作 14、基于网络的客运售票系统 15、高校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16、高校教学与课表制作管理 17、城市居民户籍管理 18、商品销售与市场预测管理 19、电信业务管理 20、工商税务管理 21、计量标准化管理 22、银行储蓄业务管理 23、城市供电管理 24、餐饮业管理 25、房地产管理 26、股票行情分析管理 27、大中型医院管理 28、数字图书馆管理 29、辅助决策系统 30、生产过程管理系统 31、贷款业务管理 32、财务管理 3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34、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与研究2、 2.基于Web服务的应用程序设计 3.在线就业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5.超市在线交易系统一 6.超市管理系统 7.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开发 8.试题采编系统 9.试题卷生成系统要求:在B/S模式下根据试题卷生成系统生成的试卷进行在线考核,并进行实时评测11.稿件投稿及审阅系统 12.毕业设计学生选题系统 13.通用考试系统平台研究 14.房产信息管理系统 15.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16.邮件作业批改,管理系统 17.基于WEB的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18.基于内容过滤的Email收发程序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20.基于多层的软件体系设计分布式学籍管理系统. 21.教材管理系统设计 22.通用期刊稿件处理系统(网络,数据库) 23.网上购物系统24.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25.基于Internet技术的图书销售系统开发 1.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我国大中型MIS建设工程监理研究 3.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框架研究 4.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5.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基于URP(大学资源计划)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 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 8.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9.某省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10.某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11.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12.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研究 13. 中小企业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研究 14.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5.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6.某省(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7.某省(市)信息产业发展状态与趋势研究 18.电子信息类企业信息化实施战略研究 19.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20.决策树模型在客户分类中的应用 21.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研究 21.企业CRM客户价值研究 22.企业网络化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23.CRM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实施研究 24.数据挖掘在某行业CRM中的应用研究 25.CRM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6.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27.某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设计 28.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9.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 30.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对策研究 31.B2B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的研究 32.C2C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研究 33.某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模式研究 34.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研究 35.论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 36.工业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37.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38.电子商务中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 39.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型研究 40.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研究 41.网络环境下某省(市)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42.企业风险信息资源管理 4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研究 44.某省(市)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45.某省(市)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6.企业客户信用信息资源管理 47.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重构的研究 48.网络环境下某省(市)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 49.工业企业(流通企业)物流信息资源管理 50.电子商务下物流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 51.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构建 52.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53.统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54.基于信息资源开发理论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55.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结构模式的研究 56.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标准研究 57.竞争对手情报的获取方法及分析 58.基于CRM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及应用研究 59.企业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整合研究 60.信息分析方法及实证研究 61.数据、情报挖掘方法与决策支持技术 62. CRM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63.基于客户全生命周期的CRM研究 64.数据仓库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65、电子商务中的web数据挖掘研究 66、数据挖掘技术在CRM中的应用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下载想免费下载本文?立即加入VIP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相关推荐课程推荐机构推荐更多>>汽修厂创业与管理培训专业汽车结构与原理,公关礼仪与谈判技巧,汽修厂创业…免费20条评论查看详情2015上海财大企业上市与金融班 即将开班!财大投融资金融班,汇聚各行业精英,各大高校金融EM…¥650005条评论查看详情你可能喜欢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网上人才招聘系统论文 自动评分系统 医院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中小企业资金管理 电子商务税收 电子商务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暂无评价 1页 免费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2011年... 1页 1下载券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11207) 3页 免费 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1页 免费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页 免费 更多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相关的内容>> 今日推荐20080份文档权威学术专区 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模式及风险研究 房地产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改革探讨 黑果枸杞苗木快速繁育及建园技术89份文档应届生求职季宝典 英文个人简历模板 创意简历模板汇集 推理型题分析与总结您的评论 240发布评论用户评价暂无评论©2015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关闭您有1份新手礼包尚未领取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语文阅读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论文

摘要: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文核心素养,构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优势;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生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明确了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通过内容和方法的交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生活实践能力。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构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基于。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构建高效的语文教育课堂。首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实现教育内容的拓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课本教材、教参,除此之外难以实现有效的拓展。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为教师教育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同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教师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平台支持。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边远地区的孩子走进名师课堂奠定了基础。其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拓展语文教育的深度。相比较信息技术手段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为例,信息技术为教师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例如,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亦可以通过微视频教学等形式,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化难为易,拓展语文教育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加快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育改革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近年来,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知识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促使教育沿着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大步迈进。在此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领域,很多鲜明的优势、技术手段是传统教育模式不可比拟的。因此,笔者认为:将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加快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一)整合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兴趣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为实现兴趣教学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和传统的知识讲解式教育模式相比,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图片、声音、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形式巧妙地呈现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对于南方地区的孩子而言,对位于北方的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认知不是很透彻,笔者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小兴安岭的一个宣传短片作为导入,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兴安岭四季之美景,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整合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关键。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灵活地将突破、文字、声音、图片等整合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直观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的教育,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琥珀》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知识学习,笔者通过一个FLASH动画的形式,将苍蝇、蜘蛛以及松脂油三者之间那一瞬的运动关系有效地定格下来,学生通过直观地动画观看,对文本的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不能有效制作flash动画的教师而言,可以科学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将微视频等教学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实现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构建高效的语文教育课堂。

(三)整合信息技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语言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笔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首先,整合信息技术,听说教学结合。在语言教育领域,听说是一体化的。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视频、音频等文件的播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其次,整合信息技术,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训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利于夯实学生的读写基础。笔者在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朗读训练的方式,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对于拓展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文核心素养,构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纪延伟.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124-125.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但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如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全文如下:

【摘 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更是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注意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在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树立信息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环节上寻找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既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享受,又能挖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他们耳目一新。如在教学《悯农》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播放农民劳作的影像资料,阐释粒粒来之不易的道理,借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含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珍惜粮食和现在的幸福生活。

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考虑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合进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童话故事的视频、场景、话剧等,然后设置“小女孩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出来卖火柴?”“小女孩死时为什么带着微笑?”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时,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去看,并不断思考,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信息量丰富,但是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不足,以完全掌握这些教学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将课程内容、文本及动画等元素整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较强的表达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帮助学生保持长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信息技术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思想保守,比较抵制新生事物,很少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对相关信息技术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也应付了事,这直接导致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

2.忽略与学生的互动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初衷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的互动。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让计算机来唱主角,教师置身事外,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3.忽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

信息化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课堂直观生动,但忽视了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它容易导致学生对信息化教学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语文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

在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以往的形式主义,用科技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将信息化运用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优选课件,运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深入浅出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呈现出由知识点到知识面的转变效果。

2.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计算机与学生的互动性、学生间的互动性等,通过多方位的互动建构语文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件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网络链接,拓展课件内容的内容,实现课堂与网络的互动性。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能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重要工具。

3.启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

语文教师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寻求知识的方法。这样一来,就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地整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更具趣味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代教育多媒体的介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正悄然引发作文教学的深刻变革。而将信息技术这种全新的教学媒介应用于作文教学中,必将开辟作文教学的新天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作为研究方向。本文从“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帮助收集写作素材,蓄积写作灵感;提高作文评改效率”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整合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式的实施更具人性化的特点,呈现出信息教学特有的魅力。信息技术同样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内涵,使作文教学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把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外化文本的意蕴与内涵,是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挑战,也是语文教学活力得以生成的必要条件。下面就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就没有写作的欲望。小学生由于受阅历、年龄的限制,总感觉没有东西可写,没内容可写,如果再没有写作的兴趣,就会对作文感觉头痛,甚至厌恶。因此,让学生始终要对学习活动保持着一种兴奋的状态,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变怕写为乐写,以写作为乐事。多媒体软件有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令学生入情入景,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扩大训练容量,达到教师善教乐教,学生善学乐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发展智力,巩固写作能力的效果。教学时,教师根据作文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可把平时不能看到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可将某一特定的情景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如在写有关动物的作文时,可选形态、动作、睡眠等等不同的画面,通过反复播放,特点定格等方法,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就会按作文的要求,边体会老师的指导,边组织自己的文章,他们在观察中轻松地完成作文,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信息技术,以电脑媒介为手段,输入文稿,掌握文章的排版技能,学习网络技术,登陆相关网站论坛,注册用户,发送文章,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浏览到自己的文章,充分体味到作文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快乐作文,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由于受到知识窄、视野范围小的限制,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语文学习的水平。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创新情景”、“探索新知”、“应用拓展”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思路。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延伸功能,它可以使作文课堂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大大增强教学的功能和人体器官的功能,大大提高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实现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拓展思维、畅所欲言”,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设置的。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情景、画面、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立体观察、多向思维帮助他们弄清任务与人物、事件与事件、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弄清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多媒体化对视觉的冲击,它的震憾力,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触景生情,从而使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符合情理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由静想动,由内向外,由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想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由眼前想过去,想将来,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在大量的资料面前及逼真的情境面前,学生必然有话可说。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注意由浅入深,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驾驭课堂的能力上,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画面展示、切换、组合等步骤,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创新,达到思维活跃,观察、思维、联想互为作用,相互激发,产生共鸣,使学生发表出自己的建议和想象内容。 三、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蓄积写作灵感。创作来源于生活,作文需要积累大量的素材。身边的人、做过的事、接触的物,对学生来说,虽然都很熟悉,但是真正落到纸上却往往无话可写。对素材的收集,教师讲授的并不少,但学生平时真正注重的却不多,即便课堂上刚刚分析过的写作内容,学生也常常是讲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空洞乏味。究其原因,还是平时积累太少。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可以说作文的授课方式有了新的转变。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我充分利用学校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也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同学间再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学生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真所谓“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篇篇引人入胜的范文、一段段生动有趣的文字,都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平时的收集,课堂的展现,镜头一转,学生的脑海中尽可回荡放映的情景。即看即写,即写即评,既剖析了作文的教学要求,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形象而又直观地延伸了课堂阅读教学,丰富了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增强了学生的观察积累能力。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作文评改效率。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起着指导、分析、激励的作用,是提高学生习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作文评改一直都是一个高耗低效的工作。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从琐碎的评改中解脱出来。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作文的评改简捷、高效了许多。利用多媒体进行习作评改的优势还在于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从批改到讲评的整个过程。以往的作文批改都是在课后,即使是面批,也只是一对一进行交流,不能使全班学生受益。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当场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评议,既节省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作文评改课上,将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师生共同讨论修改。将批改的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看,不仅能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而且能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批、改、增、删、调、换”等是修改文章的一般方法,以及它们的规范符号。修改完后,用投影仪将修改前后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懂得“文章不厌百遍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促使学生养成写完作文后自觉修改的好习惯。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交流评议中,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机会接受别人的评议,并从中取长补短。写得较好的作文师生共赏,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得差一点的文章,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纠正,师生共同完成修改任务。这样的作文讲评,既可营造愉快热烈的氛围,又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有利于差生借鉴、参考,使全体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优化了作文课堂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许多不足,为学生创设了多维的习作环境,真正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创造的个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从而使学生文思泉涌,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