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清楚本人从小学以来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本人学历及社会经历应填写清楚本人从小学以来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经历时间上应连续不得出现空白阶段。“在何地、何校(或单位)学习(或任何职)”一栏填写格式应为XX;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本科)”,“证明人现在何处”一栏填写格式应为XX;(证明人姓名,填班主任),现在XX单位”。扩展资料:《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的相关要求规定:1、“自我鉴定”内容要充实、全面,主要包括本人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表现及自我评价。2、填写前要认真阅读《登记表》中的“填表说明”,按要求填写。一律用黑色钢笔或黑色水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不出现错别字,不涂改。贴近期一寸正面半身免冠照片。参考资料来源:安徽科技学院-2019届《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填写说明和要求
初稿重复率都很高,建议第一次别去知网。passyyds每天一篇免 费的。等查重结果出来,就把标红的逐字逐句修改,近义词替换啊,语法颠倒等 等,大大的加油吧。
标准论文格式 一:包含内容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3、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4、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5、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7、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8、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9、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这个可以上某平台搜索有关论文的范本,找跟自己论文相关联的文章作为参考。自己写完了可以找有经验的同学帮助修改。
标准论文格式 一:包含内容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3、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4、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5、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7、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8、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9、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一般是由:题目 论文摘要 关键词 目录 引言 正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这是我们的论文要求格式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一、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标题: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标题的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目录:按三级标题建立。 3.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的成果及特点;文字要简练。中文摘要为200~300汉字字符,关键词约3~5个,同时还需译成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通常在毕业设计报告全文完成后再写。 4.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性能与要求;简述本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 (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和方法、方案选择的过程,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对策、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设计部分:这也是设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出具体实现设计任务的全过程, 大体有:设计方案,具体内容,设计成果。可结合设计的有关图纸叙述。 (3)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报告中应占相当的比例。具体包括:计算项目、相关理论、计算方法、公式推导、计算过程、数据结果等。 (4)技术经济分析及社会、环境评价等。 (5)设计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分析(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如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主要包括实验方法、测试数据及分析处理等。6.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水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与附录:在报告的谢辞之后,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并将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计算机程序清单等作为附录附于报告之后。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标题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2.目录:按三级标题建立。3.摘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要求陈述客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语句精练,独具文采。中文摘要为200~300汉字字符,关键词约3~5个,同时还需译成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摘要一般在毕业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4.前言:这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它包括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对本课题现有研究情况的评述,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研究的论点、论据和所获成果。5.正文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6.结论: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论文的水平及价值的体现。要求写得概括、明确、措辞严密、容易领会;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属于他人的结论不可写;同时也切忌言过其实。7.谢辞:在论文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直接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8.参考文献:这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必须注意写法的规范性。 必须提醒的是:不管在论文的那一部分,采用到前人的观点、方法、结论、成果时,都必须注明其来源。一般的做法是将前人的相关论文或资料编入参考文献,然后在你引用的文字处加上该参考文献的编码即可,如不这样做,就有抄袭、剽窃、侵权之嫌。 三、毕业设计(论文)具体排版格式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均采用word文档打印(建议OFFICE2003以上版本)。具体格式要求如下:1.标题:摘要、目录、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标题作为第一级标题排版。论文正文按章、节、款、项分级,在不同级的章、条、款、项阿拉伯数字编号之间用点“.”(半角实心下圆点)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标题排版格式标题字号格式举例论文题目二号字加粗居中对齐 论文题目第一级(章)二号字加粗居中对齐第一章 XXX第二级(节)三号字加粗左对齐 XXXXXX第三级(款)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 XXXXXX正文小四号字………… 2.目录 目录生成到3级标题,目录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目 录(二号字) 第1章××××××××××(四号)…………… ……页码 ××××××××× (四号)…………… ……… …页码 ××××××××× (小四)…… … …………… 页码 第2章×××××××××…… … ……………页码 ××××××××× ………… ……………页码 ×××××××× ………… ……… …页码 结束语(四号)…… …………………………………页码 致 谢(四号)………… ………………………………页码 参考文献(四号)…… ………………………………页码 3.正文: 正文采用小四号字,两端对齐,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每章结束后,另起一页(相邻章的内容不能在同一页面内)。4.页眉、页脚:自摘要页起加页眉、页脚。页眉采用五号字居中,奇数页的页眉书写毕业设计 ( 论文 ) 的题目,偶数页的页眉书写: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 论文 )。页脚采用五号字居中标注页码(摘要和目录采用罗马数字,其它采用阿拉伯数字)。5.插图:图标题应在一级编号下顺序编号,如图、图、图、图……,采用五号字居中置于图的正下方,段后空一行。数据图尽量用Origin绘图软件绘制。坐标比例适当,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写。需要的话,可在图名之下加附说明。6.表:表标题应在一级编号下顺序编号,如表、表、表、表……,采用五号字居中置于表的正上方,段前空一行。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排写;一张表格应为一个整体,表格一页排不下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 “ 续表 ××” 。7.公式:正文中引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在一级编号下顺序编号(式号),如式()、式()、式()、式()……,采用五号字。公式一般单行居中排版与上下文分开,式号与公式同行居右排版。8.注释 毕业设计 (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9.附录:包括设计图纸、原始数据、计算程序及说明、过长的公式推导以及外文文献译文等。其中,设计图纸可另附。附录标题按顺序用大写英文字母标识,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例如:图,式()等。10.参考文献:正文中引用的内容应在引用处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统一编号(用方括号括起)标注,并在正文后面按正文中的编号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列出参考文献,五号字体。参考文献按国标GB7714-87的规定进行书写,即文献编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集名卷号(或期刊名、期刊号)、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等。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 “, et al.”。专著格式:序号. 编著者. 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期刊论文格式: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学位论文格式: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名称〔D〕,发表地:学位授予单位,年度四、用纸、印刷及装订 1.纸张规格: 纸张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 2.页面设置: 所有页面的页边距设置为上:、下:、左:3cm、右:,装订线在左侧。 3.字体:中文字符使用宋体,西文字符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全文统一。 4.封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标准封面。 5.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按封面、扉页、中英文摘要(含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的顺序沿长边装订成册。
安徽科技学院是公办学校。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
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资金来源不同
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
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
三、举办者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学校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和蚌埠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0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设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特色专业11个;
学科体系
截至2016年4月,学校共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专业硕士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营养学、兽医学、作物学、草业学
专业硕士点:农业推广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63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柔性引进微纳分子传感器团队等省级领军人才团队。省级“115”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36人。校外特聘教授5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65人。
人才培养
1、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教学改革师范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4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6门、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2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科技学院-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动物医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管理师、卓越法律人才、机械电子工程、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食品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机电工程省级开放实训中心、兽医临床诊疗实习实训中心、玻璃材料与工艺示范实习实训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植物保护
省级教学改革师范专业:农艺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物流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市场营销、中药学、城乡规划、生物工程、编辑出版学、动物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基层农科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农学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动物生产类学科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科技学院-安瑞科压缩机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硅材料创新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英汉翻译模拟仿真实训中心、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分中心、人文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分中心、财经类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分中心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市场营销学、药用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营养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管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生产学、动物生理学、食品工艺学、种子生产技术、兽医药理学、土壤学、大学物理、动物寄生虫病学、植物保护技术、中药药理学、大学物理、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中药药理学、植物保护技术、动物环境卫生学、社交礼仪、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食品毒理学、微型计算机原理
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理工科专业多维度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农科专业大学生创客实验室
2、教学成果
2008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2010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3项。2012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13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6项。
2004年在滁洲市首届“通力杯”青年创业大赛中,获一个银奖,两个优秀奖;2005年安徽省第二届“红皖杯”生态安徽青年公益广告大赛最佳广告语奖;安徽省“理性上网,爱我学习”演讲比赛三等奖;安徽省“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三等奖;2006年安徽省大学生歌手大赛银奖,中国大学生“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安徽赛区第三名。2007年学校学生获安徽省望之星演讲比赛三等奖,2008年安徽省首届“铁军杯”新四军的故事演讲比赛获一等奖,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徽赛区决赛二等奖;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大赛活动中获大学生职业规划之星(金奖);2009年,安徽省“自立自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演讲比赛获三等奖。2010年,在安徽省第二届高校影视艺术大赛中获2个三等奖,第六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徽赛区决赛三等奖。
2004年,在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普通组表演类节目二等奖,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普通组表演类节目三等奖。2005年,舞蹈《鼓乡情怀》在蚌埠市首届“小灵通”杯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三等奖。2007年,校大学生艺术团花鼓队亮相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节,作品《鼓乡情怀》获特别创作奖。2008年,校大学生艺术团花鼓队参加魅力校园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并获银奖;曲艺作品《凤阳真是个好地方》获滁州市文学艺术奖(艺术类)二等奖,舞蹈作品《凤阳花鼓》获滁州市文学艺术奖(艺术类)三等奖。2009年,大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省教育厅举办的“祖国万岁”合唱比赛中获三等奖。
科学研究
1、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6月,学校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省级“115”创新团队2个。
部级科研平台: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安徽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安徽省精准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玉米工程中心、安徽省甜叶菊品种选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禽疫病防控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电气传动与控制省重点实验室、纺织面料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有机肥创制协同创新中心等
2、科研成就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21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项,拥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明专利92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5年底,馆藏纸质图书资料110万册,本地镜像电子图书约万种,共享电子图书约28万种,本地镜像博硕士学位论文20多万本,学士学位论文29403篇。图书馆先后订购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中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超星读秀、银符模拟考试题库和移动图书馆等,并自建了安徽科技学院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明文化数据库、视频点播等特色数据库。
学术期刊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科技学院主办的以反映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栏目有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基础科学植物保护、土壤肥料、作物栽培。
学报创刊于1984年,季刊,为《皖北农学院学报》;1995年7月《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被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公开发行;2002年1月更名为《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9月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刊号:CN34-1300/N。
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三等奖”,2009年获“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15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农业期刊先进集体”。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5月,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3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先后有255人赴美、韩攻读本科双学位,94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一般都是知网,毕竟知网是中国最大的期刊收录网站,期刊发表跟进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开本:大16开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安徽科技曾用刊名:中外技术情报《安徽科技》以宣传科技方针政策,传播典型经验,探讨热点话题,贴近基层工作,普及科学知识为办刊宗旨。该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维普资讯(VIP)等全文收录的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主要研究领域小麦遗传育种.作物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展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DH群体,以及应用DH群体进行小麦重要性状遗传分析及遗传谱构建等研究。主要科研项目1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DH群体的快速创建及应用”(2006KJ142C,主持完成)2 安徽省教育厅人才基金“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在面粉色泽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2005jq1198,主持完成)3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小麦重要品质形状DH群体的高效创建及优异种质筛选”等项目(ZW2010KF004,主持完成)4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标记发掘” (KJ2010A252,主持)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Kr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对小麦×玉米远缘杂交的调控”(1308085MC34,主持)6 国家“863”计划“小麦抗赤霉病生物技术育种”(2001AA211021,参加)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 (30270825,参加)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研究(2011BAD16B06,参加)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 小麦Kr 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2,10(4).4 滁菊染色体核型微变异.核农学报, 2012, 26(5): 0729-07335 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性. 食品科学, 2012, 33(17): 145-1496 安徽一个水仙栽培种的核型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0,(12).7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上psy基因位点的分子证据[J]. 麦类作物学报,2010,(6).8 同一生境下多年生黑麦草与节节麦的核型比较[J]. 生物学杂志,2010,(4).9 蒴翟的细胞学鉴定及其与接骨木的核型比较[J]. 热带作物学报,2009,(12).10 两种不同基因型辣椒的核型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2009,(5).11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Psy基因的等位变异[J]. 云南植物研究,2009,(5).12 生物入侵种喜旱莲子草的染色体核型特征[J]. 热带作物学报,2009,(4).13 小麦黄色素合成途径中Psy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性[J]. 云南植物研究,2008,(6).14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形态学及细胞学鉴定[J]. 核农学报,2008,(2).15 虎眼万年青核型分析及B染色体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7,(4).16 麦冬草坪群落中杂草的分布及细胞学研究[J]. 草业学报,2007,(4).17 利用新生子叶制备牡丹染色体的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07,(6).18 小麦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9 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激光生物学报,2007,(1).20 一种野生燕麦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种子,2007,(1).21 六种基因型草坪草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草业学报,2006,(6).22 小麦×玉米胚培养产生小麦单倍体植株[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4).23 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6,(4).24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核型分析及B染色体初报[J]. 激光生物学报,2006,(3).25 麦田杂草节节麦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J]. 种子,2006,(6).26 观赏花卉矮牵牛与野生牵牛花的染色体核型比较[J]. 生物学通报,2006,(4).27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J]. 核农学报,2006,(2).28 由小麦×玉米获得的小麦DH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2005,(11).29 提高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成胚率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6).30 不同小麦组合与不同玉米基因型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J]. 作物杂志,2005,(3).31 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3).32 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
安徽科技学院查论文文献可以用知网系统,登录知网,输入学号姓名就可以点击登录查阅。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特色专业8个。安徽科技学院省级以上特色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获批级别 获批年度 专业所在单位 1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国家级 2009年 生命科学学院 2 动物医学专业 国家级 2010年 动物科学学院 3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省级 2008年 生命科学学院 4 动物医学专业 省级 2008年 动物科学学院 5 动物科学专业 省级 2010年 动物科学学院 6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省级 2010年 农学院 7 农业资源与环境 省级 2011年 城建与环境学院 8 机械电子工程 省级 2011年 机械工程学院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环境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动物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安徽省玉米工程中心、安徽省甜叶菊品种选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禽疫病防控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有2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省级科研平台 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 安徽省农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安徽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安徽省精准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基层农科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农学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馆藏资源至2014年底,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料万册,本地镜像电子图书约万种,共享电子图书约28万种,本地镜像学位论文20多万本。图书馆先后订购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中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超星读秀、银符模拟考试题库和移动图书馆等,并自建了安徽科技学院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明文化数据库、视频点播等特色数据库。学术期刊《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学校强力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千人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等24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2010年以来,先后获批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2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国际班在校学生302人,其中73人赴美、韩攻读学士学位双学位,另有22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每年寒、暑假选派优秀学生赴美国或英国,开展为期2至4周的游学活动,研修英美历史文化、英语听说读写及学术写作等课程,培养国际视野。同时选派优秀学生赴韩国参加暑期文化研修交流活动。学校已与台湾实践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先后有近30名学生赴台研修学习。
安徽科技学院:美丽的淮河之滨,灵杰的古城凤阳,坐落一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安徽科技学院。学校创办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栉风沐雨半个多世纪,学校已发展成为农、工、管、理、文、医、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改革之乡,闪耀在江淮大地。 学校设有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院部,办有农学、动物科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技术教育、市场营销教育、英语、中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农艺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909人,其中本科生11161人。在职教职工799人,其中专任教师572人,正、副教授145人,博士、硕士283人,省级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5人,国家、省级优秀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23人。 学校占地面积1160亩,校舍建筑面积375774平方米,纸质图书778760册,电子文献1327215册,中外文数据库1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700万元;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生物技术中心、计算中心等28个实验室和家禽疫病防控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种植科技园、畜牧科技园、食品科技园、工程训练中心等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9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三年,共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6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课题7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规划项目、软科学等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发表学术论文1249篇,被四大检索收录28篇;出版学术专著20部,获专利9项。共获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持制定1项具有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农业行业标准“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诊断技术”。办有公开发行的《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和《安徽科技学院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协作。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行“多证书”、“双师型”制度和设立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等措施,着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形成“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面向“三农”、面向中等职教、面向基层,培养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四能’人才”办学特色,走出一条“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王中华等大学生小岗创业的先进典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高度评价。毕业生质量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 春风化雨花千树,硕果累累傲金秋。学校秉承“敬业、垂范、实践、创新”的校训,艰苦创业,锐意进取。连续15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授予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迈向新的历史征程中,安徽科技学院正意气风发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8年4月28日发布 西安思源学院:西安思源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普通高校。学院成立于1998年7月,其前身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培训中心。经过十年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为辅的,具有以工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多层次、技术应用型的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高校。学院目前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设有12个系,64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18000余人。 学院建校以来,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以严谨的教学管理,规范的办学行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开放式的国际化合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先后荣获了 “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 “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 “省级文明校园”、“省教工委先进基层党委”、“省级绿色学校”“全省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省教工会“先进工会组织”等30多项荣誉。周延波院长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学生在参加各类比赛中共获得全国性奖项16项,省级奖项49项。 2007年5月,由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对全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学院取得了15个分项指标中6个A、9个B的好成绩,达到了“良好”标准,在全省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2007年10月,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教师团队,被评为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是陕西省唯一获此荣誉的民办高校。 2007年10月,学院“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获得一等奖的院校中,是唯一获奖的民办高校。2007年9月,《大学生创新教育》一书被评为“2007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2007年6月,宋瑞苓教授被评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在今后的发展中,学院将以“稳定规模,发展内涵,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为指针,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 地理位置:安徽科技学院位于安徽凤阳,西安思源学院位于西安,西安思源学院地处西部重镇西安,地理位置优于安徽科技学院办学层次:思源学院是民办高校,虽然是本科,但是是三本,因此学费要相对较高,安徽科技学院是安睡省属院校,是普通二本院校,因此学费要相对比较便宜。
主要研究领域小麦遗传育种.作物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展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DH群体,以及应用DH群体进行小麦重要性状遗传分析及遗传谱构建等研究。主要科研项目1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DH群体的快速创建及应用”(2006KJ142C,主持完成)2 安徽省教育厅人才基金“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在面粉色泽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2005jq1198,主持完成)3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小麦重要品质形状DH群体的高效创建及优异种质筛选”等项目(ZW2010KF004,主持完成)4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标记发掘” (KJ2010A252,主持)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Kr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对小麦×玉米远缘杂交的调控”(1308085MC34,主持)6 国家“863”计划“小麦抗赤霉病生物技术育种”(2001AA211021,参加)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 (30270825,参加)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研究(2011BAD16B06,参加)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 小麦Kr 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2,10(4).4 滁菊染色体核型微变异.核农学报, 2012, 26(5): 0729-07335 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性. 食品科学, 2012, 33(17): 145-1496 安徽一个水仙栽培种的核型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0,(12).7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上psy基因位点的分子证据[J]. 麦类作物学报,2010,(6).8 同一生境下多年生黑麦草与节节麦的核型比较[J]. 生物学杂志,2010,(4).9 蒴翟的细胞学鉴定及其与接骨木的核型比较[J]. 热带作物学报,2009,(12).10 两种不同基因型辣椒的核型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2009,(5).11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Psy基因的等位变异[J]. 云南植物研究,2009,(5).12 生物入侵种喜旱莲子草的染色体核型特征[J]. 热带作物学报,2009,(4).13 小麦黄色素合成途径中Psy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性[J]. 云南植物研究,2008,(6).14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形态学及细胞学鉴定[J]. 核农学报,2008,(2).15 虎眼万年青核型分析及B染色体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7,(4).16 麦冬草坪群落中杂草的分布及细胞学研究[J]. 草业学报,2007,(4).17 利用新生子叶制备牡丹染色体的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07,(6).18 小麦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9 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激光生物学报,2007,(1).20 一种野生燕麦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种子,2007,(1).21 六种基因型草坪草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草业学报,2006,(6).22 小麦×玉米胚培养产生小麦单倍体植株[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4).23 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6,(4).24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核型分析及B染色体初报[J]. 激光生物学报,2006,(3).25 麦田杂草节节麦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J]. 种子,2006,(6).26 观赏花卉矮牵牛与野生牵牛花的染色体核型比较[J]. 生物学通报,2006,(4).27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J]. 核农学报,2006,(2).28 由小麦×玉米获得的小麦DH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2005,(11).29 提高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成胚率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6).30 不同小麦组合与不同玉米基因型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J]. 作物杂志,2005,(3).31 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3).32 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
分类: 地区 >> 安徽 解析: 安徽科技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创办于1950年。历经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 经过56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工、农、管、理、文、医、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实力和鲜明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农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中药学、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机电技术教育、财务会计教育等35个本科专业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城镇规划、食品卫生检验、英语教育、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30个专科专业。 学校设有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0个教学院(部),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在职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462人,正、副教授186人,博士、硕士215人,省级拔尖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7人,国家、省级优秀教师和享受 *** 特殊津贴的教师22人,特聘教授、外籍教师35人。 学校科研优势较强,应用研究硕果累累。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00项;主持制定1项全国农业行业标准,70多项成果获得奖励;出版专著、主编教材200多部。办有公开发行的《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和《安徽科技学院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协作。 学校基础设施良好,办学条件优越。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60万册,电子文献15万多册;建有计算机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高速链接;拥有数控中心、CAD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生物技术中心、计算中心以及语音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等40多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示范中心;建有机电实习基地、种植科技园、食品科技园等2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 学校位于蚌埠市东郊,繁花四季,环境幽雅,曾荣获省校园文化活动优秀单位、花园式学校等称号。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行“多证书”、“双师型”制度和设立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等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学生“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敬业精神强”为核心的人才特色。连续13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毕业生质量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2%以上,2000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 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并有国家级、省级奖学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或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均能获得相应奖励。学校建立了勤工助学基金,困难学生补助资金,兴皖育才奖学金和孙大光、张刚奖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安徽科技学院是公办学校。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
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资金来源不同
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
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
三、举办者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学校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和蚌埠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0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设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特色专业11个;
学科体系
截至2016年4月,学校共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专业硕士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营养学、兽医学、作物学、草业学
专业硕士点:农业推广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63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柔性引进微纳分子传感器团队等省级领军人才团队。省级“115”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36人。校外特聘教授5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65人。
人才培养
1、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教学改革师范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4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6门、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2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科技学院-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动物医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管理师、卓越法律人才、机械电子工程、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食品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机电工程省级开放实训中心、兽医临床诊疗实习实训中心、玻璃材料与工艺示范实习实训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植物保护
省级教学改革师范专业:农艺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物流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市场营销、中药学、城乡规划、生物工程、编辑出版学、动物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基层农科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农学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动物生产类学科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科技学院-安瑞科压缩机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硅材料创新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英汉翻译模拟仿真实训中心、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分中心、人文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分中心、财经类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分中心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市场营销学、药用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营养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管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生产学、动物生理学、食品工艺学、种子生产技术、兽医药理学、土壤学、大学物理、动物寄生虫病学、植物保护技术、中药药理学、大学物理、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中药药理学、植物保护技术、动物环境卫生学、社交礼仪、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食品毒理学、微型计算机原理
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理工科专业多维度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农科专业大学生创客实验室
2、教学成果
2008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2010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3项。2012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13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6项。
2004年在滁洲市首届“通力杯”青年创业大赛中,获一个银奖,两个优秀奖;2005年安徽省第二届“红皖杯”生态安徽青年公益广告大赛最佳广告语奖;安徽省“理性上网,爱我学习”演讲比赛三等奖;安徽省“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三等奖;2006年安徽省大学生歌手大赛银奖,中国大学生“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安徽赛区第三名。2007年学校学生获安徽省望之星演讲比赛三等奖,2008年安徽省首届“铁军杯”新四军的故事演讲比赛获一等奖,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徽赛区决赛二等奖;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大赛活动中获大学生职业规划之星(金奖);2009年,安徽省“自立自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演讲比赛获三等奖。2010年,在安徽省第二届高校影视艺术大赛中获2个三等奖,第六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徽赛区决赛三等奖。
2004年,在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普通组表演类节目二等奖,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普通组表演类节目三等奖。2005年,舞蹈《鼓乡情怀》在蚌埠市首届“小灵通”杯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三等奖。2007年,校大学生艺术团花鼓队亮相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节,作品《鼓乡情怀》获特别创作奖。2008年,校大学生艺术团花鼓队参加魅力校园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并获银奖;曲艺作品《凤阳真是个好地方》获滁州市文学艺术奖(艺术类)二等奖,舞蹈作品《凤阳花鼓》获滁州市文学艺术奖(艺术类)三等奖。2009年,大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省教育厅举办的“祖国万岁”合唱比赛中获三等奖。
科学研究
1、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6月,学校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省级“115”创新团队2个。
部级科研平台: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安徽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安徽省精准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玉米工程中心、安徽省甜叶菊品种选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禽疫病防控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电气传动与控制省重点实验室、纺织面料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有机肥创制协同创新中心等
2、科研成就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21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项,拥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明专利92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5年底,馆藏纸质图书资料110万册,本地镜像电子图书约万种,共享电子图书约28万种,本地镜像博硕士学位论文20多万本,学士学位论文29403篇。图书馆先后订购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中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超星读秀、银符模拟考试题库和移动图书馆等,并自建了安徽科技学院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明文化数据库、视频点播等特色数据库。
学术期刊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科技学院主办的以反映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栏目有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基础科学植物保护、土壤肥料、作物栽培。
学报创刊于1984年,季刊,为《皖北农学院学报》;1995年7月《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被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公开发行;2002年1月更名为《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9月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刊号:CN34-1300/N。
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三等奖”,2009年获“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15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农业期刊先进集体”。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5月,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3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先后有255人赴美、韩攻读本科双学位,94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