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理科版

发布时间: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理科版

据2015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职教师254人,其中专任教师246人,特级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劳动模范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省、市优秀教师13人,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州市十佳教师4人,广州市骨干教师6人。高级教师9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6人,中共党员121人。 特级教师(5人):吴和贵、廖忠良、冯蔚清、罗东波、江丽娟 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丽娟 高考成绩 2009年高考,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本科上线率。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该校一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录取。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该校三名学生被录用为空军飞行学员。2012年高考,该校王蒙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重点本科103人。2014年高考,重本上线人数146人,其中:文、理科学生分别为33、109人;另有1名台湾籍理科考生上重本线;艺体生上重本线3人(注:体育1人,美术2人)。 2015年高考,重本上线人数184人;文科考生130人,本科上线人数128人;总分600分以上97人,其中理科93人,文科4人;理科最高分669分,全省名列第890名,文科最高分622分,全省名列第1075名。 学科竞赛 2010年,在广州市高中“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决赛中,该校学生获得一等奖。在广州市高中“文学名著阅读竞赛”决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在广州市第二届“中华之魂”初中生古诗文诵读大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该校学生获得二等奖。在第十八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广东省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在第八届敏特英语学习能力竞赛中,该校学生获省级一等奖。在第21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该校学生获广州市二等奖。在第四届广东赛区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中,该校学生获初三化学组一等奖。在广州市高中化学竞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 2011年,在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该校学生获全国二等奖、广东省一等奖。在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暨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该校学生获团队一等奖。在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中,该校学生初中组获一等奖。在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 2015年4月,在区教育局、区图书馆组织的“书香润心灵,阅读看世界”读书节活动中,该校郭海平老师指导张文青同学所写的作品《像胡杨树那样挺立》获一等奖,龙少珊老师指导涂山山同学所写的读后感《红玫瑰与白玫瑰》获二等奖。 艺体竞赛 2008年,在广东省中小学生书法、美术、摄影比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在“辉煌三十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省中小学生书法、美术、摄影比赛中,该校学生获高中组摄影类一等奖。 2010年,在韩国首尔杯青少年器乐比赛中,该校学生获金奖。在广州市迎亚运学生才艺大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在广州市第三届中小学校艺术团展演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在广州市教材歌曲比赛中,该校学生获中学组一等奖。在广州市中学历史剧创作及表演大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在广州市第二届中小学校艺术团展演中,该校学生获创作一等奖。 2011年,在广州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该校学生获国家级第五名1个、第六名2个,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省级比赛获得团体第五名。 2011年,在广东省传统项目学校田径锦标赛中,该校学生获得团体第五名。 2011年,在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中,该校学生获得8金、6银、5铜,并打破高中女子400栏市纪录。 2011年,在广州市传统项目学校羽毛球比赛中,该校学生获一项团体第五名、两项单打第二名。 2011年,在第十届广州市中学生网球赛初中组团体第三名、初中女子双打冠军、初中女子单打冠军。 2013年,在广东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该校田径健儿以总分116分夺得了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金牌9枚、银牌9枚、铜牌1枚)。 2014年,在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该校学生李书昕、黄京、何灿威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2014年,在澳、港、粤、闽学界埠际田径比赛中,该校黄广新同学获得铅球比赛破纪录第一名,刘杰夫、邹海波、郭旭峰、吴贤明等多名同学获得第一名、第二名。 2014年11月,在广东省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中,该校男足获得冠军。 2014年12月,在“长安福特·中超联赛·未来之星”总决赛中,该校初中足球队在选拔赛中获得了广州分区赛初中组冠军。 2014年,在广东省高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说课)比赛中,该校教师吴光潮获得一等奖、余小平获得二等奖、柏君意获得三等奖。 2014年7月,在萝岗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该校曾洁老师获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 2014年9月,在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赛中,该校王丹老师获初中组一等奖。 2014年9月,在全国“十城市”体育教学比赛中,该校黄钦銮老师获一等奖。 2014年9月,在广东省优质课比赛中,该校苏龙婵老师执教的《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课获一等奖。 广州市玉岩中学2006年至2010年论文、专著发表和出版情况表 作者姓名 论文、专著题目 刊载、出版的刊物(县级以上)、出版社名称及评奖主办单位 获奖、出版或发表时间 国家级 黄后朝 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中国成协体育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7年6月 葛亮 《畅所欲言,其乐无穷》 《语文报》 2008年8月 葛亮 《从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看议论文论证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报》 2008年9月 胡玉芳 例谈语文综合性学习 《中学语文》湖北大学 2006年6月 胡玉芳 张扬学生个性,激活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5月 刘珊珊 带干扰的双险种风险模型的大偏差问题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西北大学 2007年12月 刘珊珊 族大偏差不等式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1月 吴和贵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数学通报 2007年3月 刘永良 柯西不等式中等号的妙用 数学通讯 2008年1月 贺奎光 实施素质教育之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 2008年8月 贺奎光 用“多元化同考杠杆”撬动应试教育的磐石 中国教育(学刊) 2006年9月 刘永良 例说极限与导数的综合应用 数学周报 2006年3月 刘永良 用向量不等式求多元函数的最值 中学生数学 2006年9月 吴和贵 数学美谈 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006年9月 吴和贵 数学教学中的“变奏”艺术 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006年9月 施爱华 略论课堂教学的美育 中山大学刊授指导 2007年1月 李玉明 “以人为本”与语文研究性的学习 教育月刊 2007年5月 省级 陈克 高中生心理辅导的策略 《班主任之友》湖北省教育学院 2007年3月 葛亮 《研究性学习中写作指导策略》 《广东教学》广东教育学会、省语委办 2008年7月 郭海平 一个语文老师的经历和尴尬 《语文教学之友》河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2006年1月 黄后朝 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年6月 唐红梅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记忆生物知识例解 中学生物学 2007年9月 吴和贵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7年6月 汪贞 如何从容应对高考 《广东教育》 2007年5月 徐道明 从“木桶定律”到中学英语“扶困”教学的策略思考 希望月报 2007年6月 贺奎光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 中学校长 2007年3月 徐晗 如何安排课余时间 黄金时代 2006年3月 徐晗 准毕业班学生如何提前进入角色 黄金时代 2006年8月 刘永良 美学原则下双曲线的几个定理及应用 数学通讯 2006年1月 刘永良 向量不等式的应用 数学通讯 2006年5月 刘永良 求解对数函数问题的几点注意 《中学生理化报》 2008年8月 施爱华 走向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读与写杂志 2008年7月 施爱华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原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4月 吴华东 TIMSS 2007的八年级数学内容领域书评 《中学数学杂志》 2008年4月 市级 吴庆生 对四种基本化学课型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行动与创新 2007年11月 李小云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协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广州市中小学特约教研员结题论文集 2006年刊 专著出版、参编情况 作者姓名 论文、专著题目 刊载、出版的刊物(县级以上)、出版社名称及评奖主办单位 获奖、出版或发表时间 国家级 葛亮 《学生多音字字典》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008年4月 省级 黄永忠 2007年高考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黄永忠 2008年高考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张荣华 金色年华—《经济生活》学习手册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 张荣华 金色年华—《文化生活》学习手册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 冯蔚清 2006高考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英语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汪贞 2007年高中新课标高考复习全线导航.政治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年8月 金梅 高中地理新课程学习指导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6年8月 (备注:以上为部分教师成绩)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 行己有耻:自己为人处事有羞耻之心,即是要用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1、《“大音希声”释义——读道德经笔记》《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42、《“赤子之心”一说———读〈人间词话〉札记》《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33、《西方学者对周作人民俗思想形成的影响》《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4、《浅谈高等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45、《严羽“气象”说评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99/46、《试论郁达夫的成名与上海文化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1999/57、《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38、《走近“走进鲁迅”》(合著)《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2001/69、《论汪曾祺散文的美学特色》《宜宾学院学报》(社哲版)2003/510、《倾听孩子的心声——黄蓓佳<心声>析》《学语文》2004/111、《创新与“还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哲版)2005/312、《文学性:文学理论研究走向的一种可能》《江南大学学报》(社哲版)2005/413、《“地方经验”:一个重要的美学元范畴》《文艺报》2005/5/3114、《“语言是文学之家”—汪曾祺语言本体观及创作中的验证》《贵州社会科学》2006/315、《中国传统“变易”观念的萌芽与确立》《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5期16、《想象: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学元素》《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社哲版)2007年3期17、《古代文论原创性的当代意义》《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哲版)2007年4期18、《文学经验:一个难以言说的话题》《名作欣赏》2008/119、《试论刘勰“通变”与叶燮“正变”的可比性》《船山学刊》2008/120、《〈原诗〉正变思想研究的追溯与反思》《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哲版)2008/121、《试论许学夷〈诗源辨体〉的正变思想》《阜阳师范学院》(社哲版)2008/1二、获奖1、《感伤的旅程----郁达夫》(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版2001年无锡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严羽“气象”说评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99/42001年无锡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三、科研项目1、“鲁迅与九十年代文学研究”,2001年江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参与)2、“江曾祺文艺思想研究”,2003江苏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主持)3、“李劼人文艺思想研究”2007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主持)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13条[1]曹宇明.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2]郭亚明.“回到鲁迅那里去”——鲁迅教学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4).[3]郑颖娜,李维民.新课程背景下的鲁迅作品教学思考[J].考试(教研版),2007,(03).[4]寿永明.鲁迅及其作品的大学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5]张龙福.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03).[6]曹红丽,易灿辉.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8,(30).[7]黄建萍.鲁迅作品教学的感悟[J].文学教育(下),2009,(03).[8]张悦.体认鲁迅,因“人”到“文”——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路径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8,(07).[9]薄景昕.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对策及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08,(09).[10]胡志金.倾听生命的呐喊——鲁迅作品生命教育价值摭谈[J].语文建设,2008,(10).[11]陈月华.品文先品人——鲁迅作品教学刍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2).[12]孙郁.难以言说的鲁迅[J].语文建设,2008,(09).[13]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J].语文建设,2008,(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5条[1]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8,(03).[2]郭亚明.鲁迅:平凡与伟大——鲁迅教学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3]李菀.鲁迅:不朽的丰碑——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教学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3).[4]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04).[5]朱寿桐.研究作为精神资源的鲁迅[J].学术研究,2001,(09).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主要著作1、《创造方法形态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独著;2、《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独著;3、《广告写作》,珠海出版社,2000年,独著;4、《公关写作》,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独著;5、《广告文案写作》,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独著;6、《文学原理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常务主编;7、《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副主编;8、《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新时期纪实文学研究》,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合著;9、《艺术与生命》,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合著;10、《马列文论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合著;11、《文艺理论教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合著;12、《文学概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合著。13、《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合著。14、《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四人著,排一.主要论文(1984年以来)1、《创作方法三题》,《文艺研究》198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84年第5期全文转载)2、《审美与错觉心理》,《美育》1984年第2期3、《创作方法独立性孔见》,《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具有四性》为题进行了观点摘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新探》为题进行了论点摘编)4、《有意义的探索》,《美与当代人》1986年第5期5、《应肯定摄影式描写----兼评自然主义》,《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6、《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7、《界限的超越----说情感思维》,《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8、《没有永久不变和超阶级的人性》,《语文知识》1990年第6期9、《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鹤壁论坛》1990年第3期10、《文学思潮论》,《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0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1期进行了观点摘编)11、《略说浪漫主义》,《语文知识》1990年第9期12、《起始艺术的内蕴》,《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13、《何谓语言艺术》,《语文知识》1991年第12期14、《理论品格:系统性、实践性----评<马列文论教程>》,《高校理论战线》1992第6期15、《现代主义定义界说》,《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16、《服饰选择中的“地位显示”心理》,《美与时代》1992年第3期17、《胡适研究的新成果----读<时代与决择---胡适与中西文化>》,《河南日报》1992年11月11日18、《错觉----美的产床》,《美与时代》1992年第9期19、《文学思丛及其它----试提几个文艺理论新概念》,《开封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20、《姑娘被遗弃之后》,《人生与伴侣》1992年第9期21、《试说文学潮流和创作方法流派》,《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第10期全文转载)22、《科学性的研究 实践性的品格----评<马列文论教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23、《何谓人物性格的鲜明性》,《语文知识》1993年第3期24、《血型与个性》,《生育丛刊》1993年第2期25、《典型种种》,《语文知识》1994年第12期26、《现代主义中的文学思潮》,《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7、《简评<中国文化与人生>》(笔名关路),《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28、《现实主义至上论的渊源及弊病》,《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29、《穿衣戴帽 谈古论今》,《时代潮》1996年第11期30、《人体美意识的生物性根源》,《美与时代》1996年第12期31、《在自然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卢卡契情结》,《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0期全文转载)32、《关于自然主义历史作用的一种思考》,《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33、《艺术节奏与人类生命节奏的体验》,《美与时代》1997年第11期34、《文明的代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7年11月15日35、《面对历史留下的问号----自然主义文学批判探源》,《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36、《创作方法意识的觉醒----1922年“自然主义”讨论的回顾与评述》,《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8期全文转载)37、《21世纪文学创作的一种展望》,《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28日38、《文学形象浅论》,《语文知识》1998年第3期39、《少一点“春秋笔法”--从茅盾研究说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7日40、《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蝇王>》,《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5月30日41、《作品知多少----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一》,《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8月29日42、《议论“风”生----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二》,《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12月26日43、《新时期纪实文学艺术创新谈片》,《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44、《千台晚会千家办,能有几家再回眸》,《郑州晚报》1999年3月2日45、《21世纪的创作浪潮》,《文论报》1999年4月1日46、《嬗变、突破、超越----20年纪实文学创作回眸》,《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47、《标题上的复古与创新》,《写作》1999年第2期48、《多变自如的开放式结构----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三》,《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9年3月27日49、《文学风格:疏放和敦厚----读罗克霖的散文集》,《中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50、《论新时期纪实文学的自然主义真实观》,《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51、《罗克霖散文的艺术风格》,《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52、《新框架、新探索----评<新编美学概论>》,《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53、《中西古典主义比较》,《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54、《得到验证的创新----从西方当代人类学看文学中的自然主义》,《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5、《鉴赏型的文艺批评----罗克霖的文艺评论特色》,《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56、《论文学思丛》,《周口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57、《否定之后的思考----关于“苏联模式”文艺学几个范畴的探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58、《创作方法的实践价值----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二》,《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59、《论新时期的“审美情结”》,《文艺报》2002年7月9日60、《难以成立的论据----与提出“创作方法是伪概念”者商榷》,《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61、《创作方法:审美中介和美学设计原则----对创作方法的重新界定》,《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62、《“伪概念”之说系伪说----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三》,《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63、《自然主义文学的历史地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64、《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65、《文艺学建构中的三大情结》,《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66、《新时期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7、《试说民中国间故事的负面影响》,《今日文坛》2004年冬之卷68、《自身危机:文艺理论的常态----兼论文艺理论的它身危机》,《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9、《民间故事告诉我们:还是穷了好----试说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影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0、《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第3 期71、《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寓意》,《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72、《中国民间故事:没有法律观念的艺术世界-----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73、《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6期74、《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75、《危机:文艺理论的永恒之侣》,《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76、《新时期文艺学界“四癖”之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第二期77、《已识庐山真面目: 关于茅盾早期所倡导的是否自然主义问题》,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项目1、《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20世纪文学的影响》,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3年度项目,主持人2、《纪实文学研究》,国家社科研究1994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3、《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国家社科研究1996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4、《艺术与生命》,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5、《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6、《中国现代实用文体研究》,河南省“九五”规划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7、《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8、《创造方法学说研究》,河南省教委199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9、《艺术生物学》,河南省教委1996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10、《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11、《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河南省教委1993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12、《文学审美现象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13、《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文化结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获奖1、《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获河南省1999年“五个一”工程奖,1998-200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获河南省1995年“五个一”工程奖4、《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获2000年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新时期的“审美情结”》,获郑州市2003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获郑州市2004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7、《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 获郑州市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8、《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获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试论文学美文学有认识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洞察人生。文学有教育作用,它可以启迪人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文学还有娱乐作用,可以供人休息消遣。但人们创作和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这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创造美和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譬如“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给我们主要的不就是美吗?那么,文学之美究竟美在哪里呢?首先是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准确生动,有助于民族语言的规范,而且可以表现美。文学美,主要是通过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对于一个优秀作家来说,没有不能用语言表现出来的东西。文学描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兴衰成败,悲欢离合,都能用语言描绘成生动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美是作家的刻意追求。“春风又绿江南岸”,那“绿”字你还能改动它吗?不同语句,表现出不同的气势和风格。豪放时“气吞万里如虎”,婉约时“杨柳岸晓风残月”;浓丽如“玉楼巢翡翠”,淡泊则“悠然见南山”。它有时朦胧,如烟如雾,如舒婷如北岛;有时明晰,深刻如刀,如老舍如鲁迅。“历史无言任打扮”,它能宏观漫议概括环宇;“嫩叶商量细细开”,它也能细说微窥如丝如风。“人面只今何处去”,写出了难言的“遗憾”;“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了无形的“愁”。《琵琶行》弹奏的铿锵之声,简直就是垂范千古的音乐雕塑!语言大师们指石成金,让平凡的文学生发出神奇的功效,流芳百世,美不胜收。二曰情节美。情节美就是故事生动有趣。讲故事是文学家的拿手好戏。赵树理说写小说就是讲故事。故事是由情节组成的。故事美来自情节美。恩格斯十分赞赏莎士比亚剧作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认为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只有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才能表现出来。情节之美,主要在于对生活的具体描写和紧张的矛盾冲突。细节的真实,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矛盾此起彼伏,故事一波三折,便能引人入胜。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过程,性格成长的历史。人物性格和环境的影响,决定着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命运是故事的灵魂,人们听故事,主要是关心人物的命运。故事一旦开了头,它就把人物的命运抛向读者,让你与他同行同止同喜同忧,专注其中,欲罢不能,将作品翻过一页又一页,直到最后的结局。我们枕着灯晕,嗅着墨香,探视着晦明变化的历史,品味着酸甜苦辣的人生,愉快地度过那一段又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文学是想象的艺术。文学可以虚构。想象和虚构可以弥补作家生活链条中某些脱落的环节,自由驰骋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从而将情节编织得更加丰富多采,使故事更加生动迷人。巧置悬念是文学降服读者的重要法宝。烘云托月,故布疑阵,误会巧合,画龙点睛,诸般手法的运用,激发起读者强烈的心理追求,使情节产生奇妙的结构效果。三是人性美和人情美。文学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形象中最是流光溢彩使人不可抗拒和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从宋元话本到明清小说,以及现当代杰出的作家作品,他们之所以受到广泛的爱戴和推崇,不仅因为他们生动地描写了那些五光十色的社会和惊心动魄的场面,尤其可喜可叹的是,他们创造了众多富于时代特色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多姿多采的人物画廊中,有的勇猛如虎,有的忠厚如牛,有的聪明透顶,有的冥顽如石,有的坦荡如日,有的阴鸷如狼。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伟大和崇高,什么是渺小和卑鄙,什么是优美和神奇。它告诉我们怎样去爱人尊重人理解人,怎样去恨去识别去唾弃那些丑恶的东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文学能够直接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人的精神世界,让读者觑到人间深层潜细的奥窍和令人神往的隐秘。文学不能给人加官晋爵,不能施人钱财,但它是财富,是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文学不能代替权与法去管理人惩治人,但它有不管之管,它能稽察权与法管不到打不着的地方,运用艺术的权威奖掖人,批评人,审判人的灵魂。文学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种力量,一种道德的震撼力和情感的趋动力,它可以使人受到感化,不知不觉地勉励自己规范自己,甚至使人顿悟和贯通。文学家也曾不惜笔墨描写过丑恶的人性。但写丑不是目的,写丑是用黑暗衬托光明,用丑衬托美,写丑是为了否定丑,是化丑为美,使美好的人性更加亮丽。四是智慧美。文学不直接具体地描写生产过程,不教人怎样开山放炮遇水搭桥,不教人怎样耕田造屋做生意,但不等于说文学不能增长人的智慧,不具有智慧美。文学是以人为中心,以整个生活为对象进行描写的艺术。文学是百科全书,优秀文学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从文学中可以学到许多一般书籍中学不到的东西。文学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历史和总结教训,让人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并逐渐变得聪明。《李自成》所写的兵败垂成,《白鹿原》诉说的世纪沧桑,张贤亮写出的饥饿和压抑,那教训难道不深刻吗?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孙悟空的大智大勇,大观园里的吟诗作对,那么多的机巧睿智,那样的人杰地灵,难道不是人的智慧闪光吗?实际上,优美的文学语言,成功的艺术形象,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就是在欣赏作家的智慧之美。20世纪末叶,文学情形大变,标新立异,光怪陆离,难以用传统概念诠释。变是常理。变不可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文学不能没其美质。真正的文学一定是与美并存的,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文学维纳斯,相信她不会越变越丑,而是越变越美,越新,越可爱。参见梁素清《浅说文学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文学是美的人学摘要: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至今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巨大生命活力的命题。然而由于它严重忽略了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理论缺陷,十分不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文学是人学”,不如说它是“美的人学”。主要依据在于:第一,文学写的是人,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诗意的社会生活,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第二,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第三,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也是为了人。“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形态的基本主题无不是为了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关键词:文学;美的人学;文学的灵魂文学是什么?这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的理论家常说常新、难以定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所做的不同回答,直接关系着他们各自构筑的文学理论大厦的性质和命运。从柏拉图、亚理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到弗洛伊德、萨特,从婆罗多牟尼到新护、胜财、毗首那特,到泰戈尔、普列姆昌德,从孔子、老子到刘勰、司空图,到鲁迅、郭沫若,固然都道出了某些真理的颗粒,但都不能说已有了很好的解决。柏拉图说文学是灵感的迷狂和理念的闪耀,亚理士多德说文学是对生活的美的模仿,康德说文学是天才的创造,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文学是理念的光的烈焰,王尔德说文学是美丽的谎言,厨川白村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弗洛伊德说文学是人的欲望的艺术实现,雅各布森说文学是语言的美的操作,[1](119)波斯彼罗夫说文学的本性是意识形态,[2](P676)韦勒克、沃伦说文学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3]波斯波罗夫靠文学的本性是意识形态,找到了文学的社会本质。韦勒克、沃伦靠文学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找到了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媒介本质———即语言的艺术。他们靠着语言的多义性、歧义性支撑起来的立体的意义空间,发现了作品的空旷结构,轻易揭穿了文学名作历久弥新的古老谜底。别林斯基靠着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不同———文学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了文学的审美特征。我国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鉴于以上的探索干脆把文学界定为“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意识形态”。20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还进一步把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媒介本质界定为“语言的结构的艺术”,把文学的审美本质界定为“用形象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反映、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把文学的社会本质界定为“一种极富诗意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虽使问题得到了形而上的基本解决,但却严重忽略了形而下的人文特征和本体把握。对此尽管有人曾数度振臂高呼,但很多人却抓住一点,不顾其余,急于去攻讦、否定,这就使文学失去了灵魂。然而不管以上诸看法的差异到底有多大,我们只需把观察视角及时地由形而上转向形而下,就不难发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注意到了文学的诸层本质都离不开人。人才是文学的核心因素。是啊!文学赖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体系的核心是人。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的创造者是人,文学得以产生审美娱乐作用的对象也是人。“人世间的一切都在乎人,一切都是为了人[4]”。“能够感觉到自个儿是人……该多美啊!”,[4]赞颂的也是人。因此,高尔基讲:“文学是人学”应该说是从古至今对文学的形而下本质所做的再好不过的概括。可以预言,在人还没有真正进入至真、至善、至美境界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都将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只是这个命题严重忽略了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在人们的心目中作为一个科学的观念并未真正确立起来,从而在学术界引起了无休止的争议。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论”在较为深入阐述了高尔基等人的观点之后,也未能跳出这个理论窠臼。如果我们说“文学是美的人学”,也许更符合高尔基的本义,更有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文学写的是人,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于诗意的社会生活。文学写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写的也就是一个人内在的和外在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统一所显示出的某些高尚的或不高尚的深层的心灵状态,除非有一天随着人性的完满实现文学走向了真正的消亡。人的自然属性作为人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固然是文学赖以表现的重要方面,然而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属性才是文学赖以表现的重心。任何一个人离开了这个具体的社会关系网络都将无以生存。人一出生就有了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兄弟姊妹关系;一上学就有了同学、师生关系;长大了一恋爱就有了恋人关系,结婚了就有了夫妻关系,产生了婚外恋,就有了情人关系;参加工作了,就有了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到了外交谈判桌上开始了同外国人的谈判就有了外交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还有阶级关系。只有在某些特定的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历史时期,以上诸种关系才会披上浓郁的阶级性的色彩。在更多的时候,“阶级关系”不过是人性诸多侧面的一个有机方面,决不能以偏概全。人历来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部作品中当一个作家创造性地把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清楚后,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就形成了。对这种以一个或若干个主人公为核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创造性梳理和编织,也就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我的关系中所蕴含的一系列丰富的诗意和美的开掘,就是对这种独特的诗意和美的卓越发现。这也正是作家比一般人高明的地方。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不是别的,而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同其他的旨在考察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或多个侧面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大不一样的。其次,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文学的认识作用帮助消除人们的愚昧、无知及其他们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为的是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文学的教育作用帮助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准、道德水准和品格水准,有效地调节和克服人们同自然的关系、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尖锐对立和矛盾,不断增进人们同周围世界关系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通过强化人们的社会正义感、社会真理感、社会荣辱感、社会良知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不断激发人性的积极方面,引导人们向至善的境界迈进,尽可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堂堂正正的幸福地生存,也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帮助丰富、完善人们的人性,帮助人们在怡情悦性之中消除精神压抑,释放多余的生理能量,恢复心理平衡,净化、升华他们的灵魂,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增进、调剂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更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无怪乎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把从事文学创作的这样一种耍弄文字的魔术师看做是拯救人类的圣徒。正是通过这种圣徒每个晚上的写作同魔鬼的殊死搏斗,才使经不起诱惑的人类得以一天天维持着生活的温馨和幸福,保持着生命的锐气和欢欣,不至于误入歧途走向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从事文的化之的文化工作的一切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和自然科学学者都是拯救人类的圣徒。因为一切哲学、社会科学同样也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自然科学固然主要诉诸人们的物质世界。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最终还是为了精神的欢乐。唯一不同的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在减轻人类精神痛苦方面发挥着更为直接和重大的作用而已。第三,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也是为了人。它从不表现政治学、伦理学、道德学、宗教学、现存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早已解决或能够解决的问题,它要表现的重心往往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都无法很好解决的“出位之思”,往往是带有永恒意味的生与死的问题、善与恶的问题、美与丑的问题、爱与恨的问题、罪与罚的问题,同时也是任何一个杰出的政党、政府和政治家都只能部分解决而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譬如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由远古时期的群婚制、血缘婚制到后来的对偶婚制,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乃至今天的一夫一妻都很难说已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包括很多杰出的政治家都难免要犯人生的错误。于是这个人生的难题就交给了文学世代探索。从“关关睢鸠”中的单恋,到《氓》中弃妇对薄情郎的怨恨,到《红楼梦》中宝黛悲剧的撕心裂肺,从《美狄亚》到《红字》、《安娜》到《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汉密尔顿夫人》,人们好象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该方面的探索。而且在以后的几千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恐怕还要继续探索下去。又如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探索,早在公元前3千多年前出现的古巴比伦史诗《吉尔加美什》中就开始了,中国的《西游记》更是该方面艺术探索的集大成者。也正是靠着对这些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的执着探求和不同程度的解决,文学史造就了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造就了上百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歌德说“十全十美是上帝的境界”。人要真正走向至真、至善、至美,就要不断克服人生的难题和生命的困惑,不断地疏远平庸、靠拢卓越,克服自身的局限。当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往往是文学伸出它强有力的臂膀,慰藉人们痛苦的灵魂,抚平他们的伤口,引导着人们日益向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最后境界逼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世纪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法国诗人普吕多姆说“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5]因此以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为崇高使命的文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和美的方式,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勿容改变的永恒的母题,那就是: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总之,对“文学”的形而上的界定固然有助于人们从理论层面上准确把握文学的本质,而对“文学”的形而下的界定却更接近于文学本意的深层,更能揭示其本元意义上的勃勃生机。因此既不能用前者无端否定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无端排斥前者,两者都不可偏废。我以为文学固然是运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极富诗意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崇高的无与伦比的美的人学。与其说文学是人学,勿宁说它是美的人学。如果说形而上的界定已很好地确定了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媒介本质、社会本质、审美本质,那么“文学是美的人学”在形而下意义上的界定则很好地揭示了文学的深层的人文特征或人文本质。“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则又在文化人类学意义上很好地揭示了文学的文化本质。只有形而上和形而下诸个本质的高度统一,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才能圆满。只是文学的“人文本质”最贴近于文学的深层而已。总而言之一句话,所谓文学不外是运用语言塑造形象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反映、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结构的艺术和美的人学,是一种极富诗意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最高尚的文化存在。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生命现象,一种语言现象,一种美学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但归根结蒂主要是一种生命现象。它不仅具有社会本体,还具有明显的生命本体、语言本体、美学本体和文化本体。且任何一个层面的文学本质往往又都以相应的文学本体为依托。而文学作为一种美的人学便集中体现了这种生命现象的基本底蕴。文学的发展永远都无法脱离“文学作为一种生命现象”为它提供的无尽的美的燃料和动力。因此文学深层的人文本质的形而下性质是其诸层本质赖以存在的灵魂。抛开了这一点,任何一种再玄乎再时髦的形而上的界定都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我国理论界对文学本质探讨的根本的弊端也正在于此。[参考文献]苏永旭,文学是美的人学,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 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波斯彼罗夫•文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3]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4] 高尔基•在底层[A].余匡复译•汪义群•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1)[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 王逢振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辞典[M].南宁:漓江出版社,199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13条[1]曹宇明.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2]郭亚明.“回到鲁迅那里去”——鲁迅教学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4).[3]郑颖娜,李维民.新课程背景下的鲁迅作品教学思考[J].考试(教研版),2007,(03).[4]寿永明.鲁迅及其作品的大学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5]张龙福.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03).[6]曹红丽,易灿辉.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8,(30).[7]黄建萍.鲁迅作品教学的感悟[J].文学教育(下),2009,(03).[8]张悦.体认鲁迅,因“人”到“文”——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路径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8,(07).[9]薄景昕.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对策及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08,(09).[10]胡志金.倾听生命的呐喊——鲁迅作品生命教育价值摭谈[J].语文建设,2008,(10).[11]陈月华.品文先品人——鲁迅作品教学刍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2).[12]孙郁.难以言说的鲁迅[J].语文建设,2008,(09).[13]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J].语文建设,2008,(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5条[1]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8,(03).[2]郭亚明.鲁迅:平凡与伟大——鲁迅教学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3]李菀.鲁迅:不朽的丰碑——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教学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3).[4]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04).[5]朱寿桐.研究作为精神资源的鲁迅[J].学术研究,2001,(09).

篇一:《迁徙的鸟》观后感

经常能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作者在极度烦恼时喜欢感慨一句“如果我是天空中自由飞翔的一只鸟儿,那该多好啊”之类的话,的确,鸟儿的那种自由,那种欢畅的歌声,那种搏击长空的潇洒,在我们看来它们简直就是造物者最厚待的宠儿。

看完《迁徙的鸟》,我依然羡慕鸟儿,羡慕它们能如此轻松地将神州大地的美色尽收眼底。苏老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若换是鸟儿,恐怕就不能引起这么多共鸣来,毕竟这种事情对它们来说实在容易了,容易得就象我们炒菜时任我们多加点盐还是多加点酱油那样。

只是,这种羡慕开始有了一种沉重。

侯鸟迁移的故事,是一种承诺,一个回归的承诺。它们的旅程,飞越数千里,当中危机重重,目的只有一个:生存,侯鸟大举迁移,是为生存搏斗。”随着那个挣脱猎网的灰雁腾空而起,随着低沉男声的旁白,片子开始了超过30种的各样鸟儿们的漫漫迁徙路,记录了途中鸟儿们自在的翱翔、欢乐的嬉戏、温馨的亲情和与大自然各种恶劣环境进行搏斗的艰辛,以人类对它们残酷的猎杀。

首先,片子美轮美奂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最享受的莫过于整个片子中十分清晰干净的画面以及十分具有冲击力的镜头。观看的时候我一直疑惑,这些画面是怎样拍摄出来的?摄影师怎么可以如此近距离跟随着鸟儿飞翔在高空中?怎么可以预先将镜头安置在鸟儿飞行要经过的路线?一切那么震撼,但却又十分自然,并不像是处理过的电脑特技。互联网上查到关于这片子背后一些令人敬佩不已的资料后,心中的疑团也就相应找到了:

《迁徙的鸟》花了雅克·贝汉4年时间;耗资4000多万美元;拍摄队伍多达600人,其中包括17名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景点从寒冷的南极到炎热的沙漠,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胶片长达460多公里。在4年的拍摄过程中,雅克·贝汉的队伍用了整整一年来亲近鸟类,让它们逐渐习惯人和各种摄影器材,让它们渐渐觉得这些东西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觉得人就是它们的同类。

其次,无法忘怀的是片子那悠扬自然动听美妙令人如痴如醉的音乐,配上那天籁似的鸟声,那森林的山风,那拍岸的海涛,还有其余各种大自然纯净的声音,再加上高科技的数字音效,观众一下子仿佛身临其境,跟随着音乐或缓或急,或轻松或悲伤。

当我们以为已忘却了这世间的尘嚣时,是那清脆的枪声,又让我们不得不从鸟儿的喜怒哀乐中回到现实中来,回到这个残酷甚至残暴的现实。正是靠超凡的影片剪辑,才得以将460公里的胶片浓缩成92分钟的精彩,没有丝毫杂乱,没有半点沉闷,一切就这么静静地展示着。据统计,整个片子“不超过十句解说,不超过二十句字幕”,没有任何的说教和口号,正是这种“留白”这种逼人的自然,从内心深处打动了观众,并留给了观众更多时间静静地去思考去感受。

而片子的背后,最我令我折服的是导演和剧组人员在拍摄过程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那种决不罢休的精神。投入再多金钱,投入再昂贵的设备,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有这部片子。历经了千辛万苦的守候,我想拍摄组一定也随着鸟儿经历了一次人生征途的迁徙,甚至换来人生的大澈大悟。

大自然是让人慑服的,一切生灵在高空的镜头下没有贵贱之分,都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要让人类更多朋友,让地球更加祥和,我们就应该放下手中的刀枪,放下心中的刀枪。

篇二:迁徙的鸟观后感

鸟和人类一样,都是为了生存。但那它们对生存付出的旅程是难以评价的,那是高尚,是壮美,是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我们和它们一样都在走生存的旅程!我们的旅程将会和它们一样的高尚!

关键词:崇高,候鸟,理解,美

一、对《迁徙的鸟》的剧情分析

《迁徙的鸟》的拍摄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影片拍摄历时四年,横跨五大洲,所用胶片长达460公里,选择了50多个国家中的175个自然景地,用450多人,有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科学考察队。与它们一同飞越大地和海洋,一切都是为了捕捉鸟在无尽长空翱翔时的千姿百态。

候鸟迁移过程艰辛万分,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亦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猎食?如此困窘,候鸟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对。这正是戏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大天鹅要飞越1200 公里的长途旅程,它那份对生命的坚持,对子女的照顾,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鹤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要面对酷热天气的考验,也要抵御大风沙的摧残,全都默默承受,挺着胸与大自然作战到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鹅在冰天雪地下仍要与海鸦对抗到底,保护企鹅宝宝的安全,尽管当中满是失败气馁,但仍坚强支撑下去,面对亲情,自身的安危也显得微不足道。

大型数字纪录片《迁徙的鸟》无论从拍摄技巧还是内容上,均带给了我们久违的惊喜,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全新的视听完美感受,这也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创新。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惟一的不足是解说太稀少,给观众留下鸟的动人姿态,但对它们的理性了解还是太少。

二、观看后所产生的感情

这是一部 “视觉系”的电影,一部 “印象派”的电影,或者说,它带给人们的是一场宛如梦境的亲身经历。而按照诗人们的说法,“梦是可以不压韵的”。

候鸟迁移的过程艰辛万分,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亦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猎食……如此困窘,候鸟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对。大天鹅要飞越1200公里的长途旅程,它那份对生命的坚持,对子女的照顾,叫人尊敬。沙丘鹤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要面对酷热天气的考验,也要抵御大风沙的摧残,全都默默承受,挺着胸与大自然作战到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彩。企鹅在冰天雪地下仍要与海鸥对抗到底,保护企鹅幼崽的安全,尽管当中满是失败气馁,但仍坚强支撑下去,面对亲情,自身的安危也显得微不足道。

思想深处的那一抹人性之光。“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植物、鸟、鱼等生物不断地死去,不断被杀戮,应该从人类的本身寻找原因。我们可以跟动物成为更好的朋友,而不仅仅是把它们关在动物园里。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友好的态度。尽管在我的片子里面也有鸟被击落的情景,但那是一瞬间,我不想渲染得太多。在这部记录片里我想捕捉温情的永久。作为电影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把我们的观点告诉广大观众,影响国家的政要。我不知道我的节目能达到多少效果,但我会尽力。”雅克·贝汉纪录片在纪录真实的时候,如何去完成它的道德使命,如何把现状的一切非正常最终扭转,这才是真正的使我们心灵中理性美感得以萌发的药剂。这也许同样是作者欲达到的灵魂的最终救赎。

在这里结合《迁徙的鸟》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对这样的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重视,其观念和思想具有着现实的意义。在作品主题的表层,我们能够感知的是作者对于大自然鸟类迁徙这一生活习性和状态的关注,而在其意识的最深处,则显现出对于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担忧,虽然这样的担忧是隐晦而含蓄的,但却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对之解读的观众无法释怀并久久陷入对人类生态失衡的反思中。用人类学本体论的观点来讲,首先是体现在导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这句话深刻的揭示了艺术担负着人的心灵以建设精神文明的艰巨任务。塑造心灵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陶冶性情”,也即是培育人性。我们如果把艺术放在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植人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各门科学的材料,那么纪录片将在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同时,将更富有哲学的意义。

或许,这样的现实意义的存在,我们更应该把它理解为某种平等——一种建立在作者与观者之间的真正的平等。今天世俗化与市场化裹挟着电影电视的生产和消费

不断划向即时性、“快餐化”的泥潭,失落了持久性的、深度的人文关怀与审美关照,一些纪录片创作者高高在上的'心态、故弄玄虚的追求加深了作者与受者的矛盾:纪录片编导以风雅自命,指责大众没有文化品位,只喜欢文化垃圾,观众埋怨纪录片枯燥、晦涩、沉闷,故作高深。的确,面对许多纪录片作品,人们的感动总是无法释放——很多编导总是难以摆脱内心深处潜藏的某种优越感,进而在拍摄时有意无意的形成一种俯瞰,于是,作品常常显现出过多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却少了理解与共鸣——硬挤出来的眼泪冲淡了思想,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对于纪录片作者来说,一个是一种自觉的品格和由衷的追求。“放弃你所谓的责任感,放弃你所谓的对文化的深层次思考,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你的拍摄对象,其结果是你可以看到最真挚的责任,最深刻的批判,正所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纪录片关注人,以人为表现主体,自然是值得称道的,但人文精神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设定了关注对象的同时,也设定了关注视角和关注方式——以理解的平等的目光,达成一种感悟、沟通和共鸣!我想,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迁徙的鸟》这部作品中有了充分正面的显现。

也许是社会太过复杂和喧嚣,也许是生活太过琐碎和沉重,使得我们早已忘记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忘记了以己观物,物我合一的传统,把自己从大自然中人为地分离出来,并凌驾于大自然之上。要知道,这实在是自绝其源,自断后路的做法。所以,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不单是感官的愉悦,更多的是一种生命沟通、人文关怀。这里的鸟儿已经不是原来的鸟儿,这里的观众也不再是原来的观众,而是一种生命的融合、一种灵魂的共鸣。所以,当枪声响起的时候,我们都会惊呼,而当鹦鹉逃脱牢笼的时候,我们都会庆幸、欢笑。这种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沟通、生物之间奇妙的心灵感应,正是我们久已丧失而正需大声呼唤的东西。所以说,《迁徙的鸟》净化、崇高了我们的心灵,弘扬了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视觉美学的观点认为:审美不是对一个个部分的分别的欣赏,而首先是对一个对象的整体的欣赏。

可能有人认为用“完美”这个词可能有点言过其实。其实只要我们稍加论证,这个结果就会一目了然。片子的开头运用了法国作曲家空灵、奇幻的音乐作品,使观众在没有进入影片之前就感受到鸟儿们在空中自由翱翔地畅快之感。这种感觉让人隐隐约约感收到崇高的存在。至的确,鸟的迁徙是一次美丽而崇高的“迁徙”。

三、从审美角度看

格式塔心理美学家认为: 一个审美对象不是因为每个部分都达到了完善才产生了美的效果,而美是因为整体的完善。因此,视觉美学的完整性是审美思维的直觉性

特征。从心理感受角度而言,这个影片给我们带来了相似的心理冲击,它们都以形象的阔大、气势的磅礴、力量的雄健给人以震撼。而这种感触就是崇高的体现,这是一种壮美。观看的屏幕构造了一幅幅壮美宏大的画面:远镜头中大雁列队成三角形、一字形浩浩荡荡前进的姿态;特写镜头记录下来的鸟儿振翅飞翔时肌肉的震动;多镜头中鸟儿连续飞翔的流畅画面;等等。这是壮美的体现。美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之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在对象中感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体验到自身的力量与对象的同一性。正是这样一种基础奠定了壮美是认同、是审美对象发展扩大化的基础,其中包含着审美对象发展和扩大的潜能。

壮美的产生及其特点符合美的特性。这就是看影片所产生的美感经验。从日常经验中来看,人们通常把给人以和谐、 优雅、 平静之类感觉的对象叫做美的, 而把那些激荡、 震撼我们的感官以至心灵的对象叫做崇高的。为什么?因为影片提高我们的精神力量越过平常的尺度,而让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种类的抵抗能力,这赋予我们勇气来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而这就是一种崇高的斗争,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继续。因而,自然界在我们的审美判断里, 不是在它引起我们恐怖的范围内被评为崇高,而是因为它在我们内心里唤起我们的力量, 即我们的人格并不去放弃最高原则而屈服于它。因此,康德将这样的自然界称为崇高,只是由于它提升想象力达到表述那些场合,在那场合里,心情能够使自己感觉到它的使命的自身的崇高性超越了自然。

崇高必须是对一种人格力量的体现,崇高感也必须是被人格力量打动的情感。单纯的自然界事物不会成为崇高的对象,虽然它会对人类生命有威胁,但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类总会化险为夷。真正永恒的是人的精神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完我们的旅程。雅克·贝汉在谈到自己创作《迁徙的鸟》时说“我多么期待有一天,四季不再流转,而我们即刻便能启程,离开家园,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像这些鸟儿一样,开始一次神奇的旅程!我多么期待有一天,人们能够打破地域国界的阻隔,明白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那么,我们一定能像鸟儿一样获得自由!

参考文献

【1】 周新,《自然·生命·承诺—谈(迁徙的鸟)的审美价值》,《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

【2】 赵勇亮,《论影片(迁徙的鸟)的视觉美学特证》,《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34卷第4期

【3】 郭微,《飞翔的诺言—解读纪录片{迁徙的鸟}》,《环球纵横|电影文学》2009年第16期

【4】 王欣,《崇高与壮美范畴辨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9卷第4期

【5】 孙相宁,《关于崇高的讨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4月第21卷第2期

【6】 彭锦,《鸟的迁徙,美丽的?迁徙?—简评纪录片(迁徙的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报》

【7】 朱靖江,《‘飞翔是我的诺言’—雅克·贝汉与{迁徙的鸟}》,《新闻周刊》本刊记者|冯亦斐2004年1月19日

【8】 郑应松, 《自由与平等的哲学思辨—解读纪录电影《迁徙的鸟》的人文内涵》, 中国西部科技 2008年10月(下旬)第07卷第30期 第155期

篇三:《迁徙的鸟》观后感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

《迁徙的鸟》是由著名法国大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一部非常出色、评价极高的自然纪录片。它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丹顶鹤的优雅, 鹦鹉的聪慧,大雁的忍耐,天鹅的缱绻,企鹅的母子情深,白隼古怪的黑

孩子,还有那红眼睛水鸟扇着短翅膀在水上奔跑的滑稽都在这部片子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该片采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全程追纵候鸟南迁北徙的壮举,带领观众体验候鸟迁居的艰辛过程,同时也捕捉各式各样候鸟的奇趣生态,既益智又生动。摄制组在镜头下孵蛋,使得刚出生的鸟儿不畏惧镜头,待到他们迁徙时,就会和摄像机一起翱翔,使得拍摄更加真实自然。

导演在时间、空间和故事结构上都做了巧妙的构思和编排,在成千上万种候鸟中选取一隅,围绕为完成归来的承诺,迁徙是一场生命搏斗的主题从危机故事和承诺的故事两个方面讲述了候鸟在时空编织的经纬中迁徙所遭遇的种种。

这部纪录片的音乐唱片还获得了奥斯卡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开篇是澳洲音乐鬼才Nick Cave贡献的一首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情歌,混入鸟群展翅的声音,导演请音像师用迷你麦克风和便携式集音器专门录制不同鸟类的飞行声音做底本制作了片中的音乐,未加修饰却与钢琴之声浑然一体。还有由艺术摇滚大师Robert Wyatt带来的大气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其后的器乐作品中,时而以北欧民歌清亮悠远的气质加深候鸟们归来的优雅意象,时而以紧张的管弦乐合奏描绘迷途于工业污染烟雾中的候鸟们,进而用福音合唱赞颂鸟类飞越海洋荒漠,森林河流,冰川山谷的壮丽景象。?

这部无论从拍摄技巧还是内容上,都带给我们久违惊喜的影片,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全新的视听完美感受,这也可以说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创新。

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对归来的承诺。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历经了危机重重,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主编

主要著作1、《创造方法形态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独著;2、《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独著;3、《广告写作》,珠海出版社,2000年,独著;4、《公关写作》,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独著;5、《广告文案写作》,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独著;6、《文学原理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常务主编;7、《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副主编;8、《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新时期纪实文学研究》,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合著;9、《艺术与生命》,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合著;10、《马列文论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合著;11、《文艺理论教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合著;12、《文学概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合著。13、《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合著。14、《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四人著,排一.主要论文(1984年以来)1、《创作方法三题》,《文艺研究》198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84年第5期全文转载)2、《审美与错觉心理》,《美育》1984年第2期3、《创作方法独立性孔见》,《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具有四性》为题进行了观点摘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新探》为题进行了论点摘编)4、《有意义的探索》,《美与当代人》1986年第5期5、《应肯定摄影式描写----兼评自然主义》,《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6、《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7、《界限的超越----说情感思维》,《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8、《没有永久不变和超阶级的人性》,《语文知识》1990年第6期9、《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鹤壁论坛》1990年第3期10、《文学思潮论》,《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0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1期进行了观点摘编)11、《略说浪漫主义》,《语文知识》1990年第9期12、《起始艺术的内蕴》,《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13、《何谓语言艺术》,《语文知识》1991年第12期14、《理论品格:系统性、实践性----评<马列文论教程>》,《高校理论战线》1992第6期15、《现代主义定义界说》,《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16、《服饰选择中的“地位显示”心理》,《美与时代》1992年第3期17、《胡适研究的新成果----读<时代与决择---胡适与中西文化>》,《河南日报》1992年11月11日18、《错觉----美的产床》,《美与时代》1992年第9期19、《文学思丛及其它----试提几个文艺理论新概念》,《开封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20、《姑娘被遗弃之后》,《人生与伴侣》1992年第9期21、《试说文学潮流和创作方法流派》,《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第10期全文转载)22、《科学性的研究 实践性的品格----评<马列文论教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23、《何谓人物性格的鲜明性》,《语文知识》1993年第3期24、《血型与个性》,《生育丛刊》1993年第2期25、《典型种种》,《语文知识》1994年第12期26、《现代主义中的文学思潮》,《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7、《简评<中国文化与人生>》(笔名关路),《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28、《现实主义至上论的渊源及弊病》,《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29、《穿衣戴帽 谈古论今》,《时代潮》1996年第11期30、《人体美意识的生物性根源》,《美与时代》1996年第12期31、《在自然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卢卡契情结》,《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0期全文转载)32、《关于自然主义历史作用的一种思考》,《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33、《艺术节奏与人类生命节奏的体验》,《美与时代》1997年第11期34、《文明的代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7年11月15日35、《面对历史留下的问号----自然主义文学批判探源》,《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36、《创作方法意识的觉醒----1922年“自然主义”讨论的回顾与评述》,《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8期全文转载)37、《21世纪文学创作的一种展望》,《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28日38、《文学形象浅论》,《语文知识》1998年第3期39、《少一点“春秋笔法”--从茅盾研究说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7日40、《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蝇王>》,《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5月30日41、《作品知多少----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一》,《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8月29日42、《议论“风”生----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二》,《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12月26日43、《新时期纪实文学艺术创新谈片》,《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44、《千台晚会千家办,能有几家再回眸》,《郑州晚报》1999年3月2日45、《21世纪的创作浪潮》,《文论报》1999年4月1日46、《嬗变、突破、超越----20年纪实文学创作回眸》,《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47、《标题上的复古与创新》,《写作》1999年第2期48、《多变自如的开放式结构----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三》,《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9年3月27日49、《文学风格:疏放和敦厚----读罗克霖的散文集》,《中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50、《论新时期纪实文学的自然主义真实观》,《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51、《罗克霖散文的艺术风格》,《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52、《新框架、新探索----评<新编美学概论>》,《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53、《中西古典主义比较》,《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54、《得到验证的创新----从西方当代人类学看文学中的自然主义》,《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5、《鉴赏型的文艺批评----罗克霖的文艺评论特色》,《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56、《论文学思丛》,《周口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57、《否定之后的思考----关于“苏联模式”文艺学几个范畴的探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58、《创作方法的实践价值----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二》,《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59、《论新时期的“审美情结”》,《文艺报》2002年7月9日60、《难以成立的论据----与提出“创作方法是伪概念”者商榷》,《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61、《创作方法:审美中介和美学设计原则----对创作方法的重新界定》,《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62、《“伪概念”之说系伪说----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三》,《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63、《自然主义文学的历史地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64、《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65、《文艺学建构中的三大情结》,《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66、《新时期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7、《试说民中国间故事的负面影响》,《今日文坛》2004年冬之卷68、《自身危机:文艺理论的常态----兼论文艺理论的它身危机》,《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9、《民间故事告诉我们:还是穷了好----试说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影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0、《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第3 期71、《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寓意》,《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72、《中国民间故事:没有法律观念的艺术世界-----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73、《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6期74、《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75、《危机:文艺理论的永恒之侣》,《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76、《新时期文艺学界“四癖”之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第二期77、《已识庐山真面目: 关于茅盾早期所倡导的是否自然主义问题》,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项目1、《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20世纪文学的影响》,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3年度项目,主持人2、《纪实文学研究》,国家社科研究1994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3、《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国家社科研究1996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4、《艺术与生命》,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5、《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6、《中国现代实用文体研究》,河南省“九五”规划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7、《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8、《创造方法学说研究》,河南省教委199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9、《艺术生物学》,河南省教委1996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10、《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11、《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河南省教委1993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12、《文学审美现象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13、《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文化结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获奖1、《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获河南省1999年“五个一”工程奖,1998-200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获河南省1995年“五个一”工程奖4、《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获2000年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新时期的“审美情结”》,获郑州市2003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获郑州市2004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7、《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 获郑州市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8、《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获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科研项目1、 1991年主持辽宁省教委科研项目《中外比较文学》2、 2000年主持辽宁省教委科研项目《中日小说比较研究》3、 2001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小说发展史》4、 2003年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小说在日本的流传及研究现状》5、 2004年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小说与日本文学》6、 2006年主持辽宁省教育厅A类科研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与政治》7、 2007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明清小说研究》8、 2007年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小说与战争》9、2010年主持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明清时事小说与辽东战争》10、2012年主持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项目《世园盛会与锦州未来发展规划》11、2013年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西地域文化与明清小说》(二)、主要专著1、《晚明政治小说与党争》 专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任副主编 (远方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3、《中国古代小说总目》 合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任副主编 (辽海书社,2010年7月出版)5、《明清小说与党争》 专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三)、主要论文1、《舞姬》与唐代小说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2、 森鸥外的《舞姬》与唐传奇爱情悲剧作品 (《中日比较文学论集》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3、 《浮云》与《寒夜》之比较 (《东北亚论坛》1995年第一期)CSCI期刊4、 唐传奇与“三言”悲剧情节结构之比较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5、 “三言”中的悲剧形象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6、 “三言”的悲剧冲突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7、 儒林外史与黑色幽默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8、 “三言”的悲剧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2期)CSCI期刊9、 巴金和二叶亭四迷的共同点 (日本国《AICHIRONSO爱知论丛》日文版2003年9月卷,总75期)10、 森鸥外与《情史类略》 (日本国《AICHIRONSO爱知论丛》日文版2004年3月卷,总76期)11、 杨继盛其人其文 (江苏古籍出版社《古代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12、 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CSCI期刊13、 唐代科举研究的新思路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4、 “三言”在日本 (《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5、《樵史演义》与晚明党争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二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16、试论《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的结合 (《渤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17、《镇海春秋》体现的作者政治倾向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18、 论《樵史演义》对明代党争的评判 (《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9、论晚明时政题材白话小说的政论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第2期)CSCI期刊20、论晚明时政题材通俗小说(《古今通俗文学演变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21、论晚明时事政治小说的纪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第1期)CSCI期刊

一已经出版的专著、合著和参与主编的著作:◎《中国宝卷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学——车锡伦自选集》,台北,博扬文化事业公司,2009。◎《靖江宝卷研究》(与陆永峰合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续编》(与王见川等合编),影印,大16开,特精装,1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6。◎《信仰、教化、娱乐——中国宝卷研究及其它》,台北,学生书局,2002。◎《中国宝卷总目》(修订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宝卷·弹词》,执笔“宝卷”部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中国宝卷总目》,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中国宝卷研究论集》,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俗文学丛考》,台北,学海出版社,1995。◎ 《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第一副主编兼歌谣分类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中国精怪故事》(与孙叔瀛合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前后孝行录》(影印汇编,署名唐碧),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彩图儿歌词典》(与蒋静芬合作著文),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民俗论丛》第一集(与王栋合作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曲苑》(第二集),主编(未署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曲苑》(第一集),主编(未署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聊斋志异戏曲集》(上、下册,与关德栋联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至六册),项目发起人、编委(本书无主编,不署名),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983陆续出版。◎《古代笑话选》(与陈企孟合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韵辙新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诗韵常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5。◎《古代儿歌资料》(与赵师景深联名),上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二、参著重要著作的章节:◎“古代曲艺向近现代曲艺的转化——明代”,《中国曲艺通史》(姜昆、倪锺之主编)第六章(约7·5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清代说唱文学概述”、“清代说唱文学文献”,《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清代卷》(傅璇宗、蒋寅总主编)上编第六章、下编第四章,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宝卷”,《中国俗文学概论》(吴同瑞等主编)第七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宣卷与民间信仰”(与方梅合作),《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姜彬主编)第五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三、重要论文按,“文革”以后,发表论文、调查报告和读书笔等约160余篇,今尚有参考价值者约占1/2,现列出部分文章目录。只注最初发表处,不列转载书、刊。宝卷方面的研究成果,除最近发表者,大都吸收到《中国宝卷研究》一书中;俗文学研究论文大部分在修订、重写中,将编为论文集《中国俗文学研究》。◎《形成期之宝卷与佛教之忏法、俗讲和“变文”》,载《民族文学研究》,北京,2011年第1期。◎《“非遗”民间宝卷的范围和宝卷的“秘本”、发掘出版等问题》,载《河南教育学报》,郑州,2011年第1期。◎ 《读清末蒋玉真编“醒心宝卷”— 兼谈“宣讲”(圣谕、善书)与“宣卷”(宝卷)》,载《文学遗产》,2010年第2期。◎《新发现的清初南无教“泰山苦海圣母宝卷”》,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郑州,2009年第1期。◎《中国宝卷新论》,载《东亚人文》第一辑,北京,学林出版社出版,2008。◎《对江苏靖江做会讲经和宝卷的调查与研究》,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郑州,2008年第4期。◎《倒喇考论》(与刘水云合作),载《中华文史论丛》,上海,2007年第2辑(总86辑)。◎《小唱考》,载《中华戏曲》,第35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江苏苏州宣卷和同里宣卷(调查研究报告)》,载《民间文化论坛》,北京,2007年第2期。◎《江苏山东傩文化区与蒲松龄记述的“巫戏”》,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郑州,2007年第1期。◎《道情考》,载《戏曲研究》,北京, 第70期,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排除成见偏见,建立学科体系》,刘锡诚主持“民间文学学术史百年回顾”笔谈之一,载《民间文化论坛》,北京,2005年第5期。◎《明代的佛教宝卷》,载《民俗研究》,济南,2005年第1期。◎《清宣鼎的“三十六声粉铎图咏”》(与蒋静芬合作),载《戏曲研究》,北京,第66期,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明代的陶真、盲词、门词与明代弹词》,载《2003年说唱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2003·12,台北。◎《寒夜捣衣》,载《寻根》,郑州,2003年第2期(总52)。◎《聊斋俚曲“姑妇曲”“慈悲曲”中的“十样锦”》,《蒲松龄研究》,山东淄博,2002年第3期。◎《聊斋俚曲曲调的来源》,载《蒲松龄研究》,山东淄博,2002年第2期。◎《明清教派宝卷中的小曲》,载《汉学研究》,台北,第20卷1期(2002年6月)◎《“林兰”与赵景深》,载《新文学史料》,北京,2002年第1期(总94)。◎《宝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态》,载《燕京学报》,北京,新十一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宋代瓦子中的“说经”与宝卷》,载《书目季刊》,台北,第34卷2期,2000·9。◎《海外收藏的中国宝卷》,载《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泰山道里记”的作者聂鈫—“泰山道里记”研究之二》,《岱宗学刊》,山东泰安,2000年第1期。◎《江苏靖江农村做会讲经的“醮殿”仪式(调查报告)》(与侯艳珠合作),载《民俗研究》,山东济南,1999年第2期。◎《泰山“九莲菩萨”“智上菩萨”考》,载《代宗学刊》,山东泰安,1999年第2期。◎《明清民间宗教与甘肃的念卷和宝卷》,载《敦煌研究》,兰州,1999年第4期(总62)。◎《说“跳槽”》,载《明道文艺》,台中,1998年第4期(总265)。◎《江苏靖江农村做会讲经的“破血湖”仪式(调查报告)》(与侯艳珠合作),载《民间宗教》,台北,第四集,1998·12。◎《江浙吴方言区的宣卷和宝卷》,载《民俗曲艺》,台北,第106期,1997·3。◎《浙江嘉善下甸乡王家埭村的“赞神歌”(调查报告)》,载《民间宗教》,台北,第三集,1997·12。◎《清同治江苏查禁“小本唱片目”考述》(摘录部分),载《文献》,北京,1996年第2期。◎《唐代民间流行歌曲[啰唝曲]及有关的几个问题》,载《扬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中国宝卷的发展、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载《中国文学的多层面探讨国际会议论文集》,台湾大学中文系,1996,台北。◎《曹寅(楝亭)藏“书史纪原”上的“雪芹校字”》,载《国文天地》,台北,第10卷第3期(总111),1995·8。◎《中国精怪故事和神、仙、鬼、怪故事系列》(与孙叔瀛合作),载《中国民间文化》,上海,1994年第3期(总15)。◎《驱蝗神刘猛将的来历和演变》(与周正良合作),载《中国民间文化》,上海,1992年第1期(总5)。◎《流传八百年的吴歌“月子弯弯照几(九)州”》,载《中国民间文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湾中国民间文学学会、高雄师范大学,1991。◎《泰山女神的神话、信仰和宗教》,载《泰山研究论丛》第三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金瓶梅词话”中的明代宣卷—兼谈“金瓶梅”的作者》,载《明清小说研究》,江苏南京,1990年第3-4期。◎《江苏南通的“童子戏”和“太平会”(调查报告)》(与金鑫等合作),载《东南文化》,南京,1990年第1期。◎《浅谈回族的食俗》,载《中国烹饪研究》,扬州,1990年第1期。◎《江苏靖江的“做会讲经”(调查报告)》,载《民间文艺季刊》,上海,1988年第3期。◎《“金山宝卷”和白蛇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民间文艺集刊》,上海,1986年第1期。◎《浙江嘉善地区的宣卷和赞神歌(调查报告)》(署名唐碧,与金天麟合作),载《曲苑》,第二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小说“胭脂”和“胭脂舄”传奇》,载《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文集》(赵景深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八仙故事的传播和“上中下”八仙》,载《民间文学论坛》,北京,1985年第4期。◎《蚁穿九曲明珠--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载《民间文艺集刊》,第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东台地区董永传说考》,载《扬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姚鼐“登泰山记”所述泰山南麓三谷订正》,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济南,1983年第3期。◎《舅姑·丈人·泰山·岳父--对妻子的父母的称呼》,载《文史知识》,1983年第12期。◎《浅谈女真族剧作家李直夫的“虎头牌”杂剧》(与袁爱国合作),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呼和浩特,1983年第4期。◎《被作为神学附庸的中国古代儿歌》,载《扬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明清儿歌的搜集和研究概述》,载《民间文艺集刊》第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再谈新诗韵的韵辙划分和编撰问题》,《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济南,1979年第2集。◎《南戏“拜月亭”的作者和版本》(摘录部分),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呼和浩特,1978年第2期。◎《新诗韵的韵辙划分问题》,载 《内蒙古大学学报》,呼和浩特,1977年第5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电子邮箱

河南教育学院地址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大道76号,该校是一所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河南教育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和师范性、应用型本、专科人才的省属成人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河南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78年正式设立为河南教育学院。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足基础教育,服务基层,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道路,逐步形成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并重,普通和成人教育并举,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的办学格局。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我校相继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评估、高校党建工作水平评估和学报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157项、厅级课题39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厅局级奖励377项;发表学术论文1827篇,其中SCI、EI、CSSCI收录158篇、核心论文537篇;著作128部;科技咨询报告117篇。学校小麦育种中心在王世杰博士的带领下研发的豫教系列小麦新品种相继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达1500余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社会科学综合类(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教育类扩展期刊;自然科学版被评为RCCSE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核心期刊中的权威期刊。为顺应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办学趋势,更好地服务于河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从1993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先后开设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45个专业。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与途径,相继与武汉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校拥有纬五路和龙子湖两个校区,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行政管理中心、学生餐厅等;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篮(排)球场25个,网球场6个;投入800余万元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861人,专任教师45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9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8人。国家级模范教师、国家优秀教师5人,享受省管专家津贴3人,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设有19个院系、3个教研部。拥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名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建有软件工程实训中心、物流专业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165个、校外实训基地106个。

学校于2004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等12个专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普通本科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为了切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学校开始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就开设的专业和在校生人数来看,已逐渐从以师范教育类转变成以应用技术型为主,像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应用技术型专业,生源质量较好,师资力量较强,并取得良好的社会赞誉。

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学校还担负着为我省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主要任务,是河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河南总站等机构均设在我校。学校以此为依托,共培养培训出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及其他专业人才32万余人。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欢迎。生源质量连年提高,就业形势逐年看好,经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调查,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位居我省高校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河南省省级文明学校”、“郑州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在河南日报和大河网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学校连续三年进入“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行列。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第三届(中部)高等教育发展高端研讨会上,我校获得2012年度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称号。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河南教育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为主,具有师范性质的省属本科院校。 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河南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78年定名为河南教育学院。学院坐落在享有“中国八大古都”之称的郑州市,地处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信息快捷,是青年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00多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150多人,讲师、工程师200多人,长住外籍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86人。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院目前在校生31500余人,其中函授生20000余人,骨干教师培训班、新课程培训班学员1450人。 学院现设有中文、外语、教育、政治、法律与经济、历史、管理、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人口与生命科学、地理、旅游、艺术 、体育共16个系、49个专业和一个二级学院(HMC语言学院);德育、公共外语两个直属教研部,高教、基础教育、化学三个直属研究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我院设立了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的门户网站。我院还是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培训基地。 学院重视教育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近10年来,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及资助科研项目328项,发表论文2559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68部,获厅局级以上奖励426项。图书馆藏书近30万册,各类报刊杂志763种,定期编辑出版并公开发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河南教育学院报》。 学院坚持“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全面统筹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并重,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贯通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建院以来,学院共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及其他各类人才21万多人,学生遍布河南省各市、县,大多数学生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及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先进学校”、“文明学校”称号,被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河南省师资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学院在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征地928亩,新校区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中,2005年9月首批学生已经入驻。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扩大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扩大办学规模,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力争在教育硕士培养、重点学科建设、合作办学、科研成果开发利用等方面实现突破。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学院将继续加快发展进度,加强和谐程度,弘扬“在困境中奋起”的学院精神,为全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21号 邮政编码:450014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审核发布时间:2012-2-24 12:59:06 校新闻中心讯 近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来函通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六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这是继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第五版)后又一次入编。 多年来,我校学报编辑部编辑人员认真贯彻科技期刊编排规范、出版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量和单位书写规则,严把稿件质量关,即按照国家标准和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对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编辑加工,综合运用编辑互校流程,坚持稿件五次校对制度,力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标点符号和每一个图表都做到正确无误,把差错率降低到最低水平。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10年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1年获河南省一级期刊。为加强高校学报建设,省教育厅组织评审专家于2011年上半年对全省高等学校学报的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估,学报自然科学版获“河南省高校学报综合质量评估优秀自然科学期刊”荣誉称号。目前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内外30余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充分展示我校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科技学院 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之后经过多次变迁。

1951年升格为平原农学院;

期间再次经过多次拆分、合并,

1958年9月,改称 百泉农学院;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9月,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2月,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年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

2004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不考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学院,到1987年2月已经是现在所说的二本院校了,由于当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国家对该校的定位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虽然河南科技学院是河南省15所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本科院校,总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奋起直追。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

河南科技学院___百度百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1]

双聘院士(6人):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8]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中原学者(1人):茹振钢 [1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李成伟 [13]

全国模范教师(1人):茹振钢 [14]

全国优秀教师(2人):胡建和 [15]  、王清连 [16]

省级教学名师(3人):李敬玺、郭运瑞、吴国梁 [17]

省级教学团队(6个):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18]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9年) [19]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2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21]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22]  、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5年) [23]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25]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25]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2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24]   [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24]   [2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设

涉及这方面期刊挺多的,你看吧——《生态学杂志》《福建农业学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辽宁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土壤学报》《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植物生态学报》《甘肃农业》《天津农林科技》《云南农业教育研究》《农业新技术》《浙江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现代农业科学》《三明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并不是每个期刊上面全是有关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的文章,但是都有涉及。 ——【中州期刊联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