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苏轼研究性课题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苏轼研究性课题论文怎么写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一. 问题的提出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二. 课题研究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于对苏轼的更深一层的了解。苏轼大家都知道,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的词人代表,也许,这些是大家所共同知道的常识,不过,对于苏轼这位伟大的词人来说,我想,这点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苏轼的书法,绘画等,也相当有名,但是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苏轼的书法,绘画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真正看到的东西却模模糊糊,对于苏轼的绘画或者说书法的特点更是不通了。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语文素质、个性成长;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本课题研究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自身,有利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苏轼,大家要掌握对这位“东坡居士”的了解,对日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同样能提高同学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工明确,大家工作的非常积极,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题研究方法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1/45、考察;为了能够便于研究课题,我们将到一些和苏轼有关的景点进行考察。例如东坡公园、藤花院等地方。在考察期间,可以适当截取一些对研究课题有帮助的资料。6、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7、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四、课题研究内容1、苏轼的生平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3、苏轼的书法、绘画创作成就。五.课题的实施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兴趣我们成立了以余天伦为组长,包括有程照,商震宇,王忍,周灼这四位组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2. 利用放假时间进行研究【1】、我们课外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可以包括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苏轼的诗、词、文、赋、书、画,有关苏轼的轶事、传说,每人准备一篇,用8课时来小组交流,尽可能使同学们对苏轼有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尽可能多一些个性化的阅读。【2】、精读主打材料。主要由我们对作品进行自主体验。细读、鉴赏尽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深入作品中,认真感悟理解作品,再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谈作品,并且多进行交流评价。【3】、阅读辅助材料。选择的这些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呈现了后人对苏东坡的不同理解。这就给组员提供了多角度解读苏轼的启迪。深悟苏轼作品中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悟和充满睿智的处世哲理,以期在今后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少2/4 走弯路,登高望远。六研究成果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对苏轼的研究,我们学会分析苏轼与创作的关系,例如苏轼的某些作品与他的某些经历有关,某些作品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他的性格又是否与他的写作风格有关等等。从作品中挖掘出诗人的感情,剖析诗人的思想,并评析作品,通过收集别人的评析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2、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研究苏轼”——一次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我们看到的是黄州、惠州、海南儋州那诗人浪迹天涯踽踽独行的背影,我们看到的是倍受迫害、排拒、糟践、毁坏仍珍爱生命关心世事的诗人的不屈的灵魂,我们看到的是大道多歧,人生多艰,历经劫难仍保持着天真淳朴的赤子之心的亲切微笑,我们还看到在封建专制体制和恶俗世态之下一群“文化小人”的百般丑态„„正是这样一次对苏轼人生的“解读”,我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蒸馏,我们的人格获得了一次升华。3、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及古今对其评价和分析,参加研究的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品位,增加了同学们的文学底蕴,还同步激发了课题研究的每一个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追求作文教学效益的大面积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4、参加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加研究的同学们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将互补的技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其效能将超过团队中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使得整个团队在更大范围内去应对多方面的挑战。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展开协作和交流,相互传授技能和经验,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教训(或许可以说是另一种成果),当师生一起探究苏轼人生观遭遇困难迷惑,即人生态度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多样性让学生认识模糊不清的时候,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的教师却没有能从作品中再次深研细究,或是学力不足,或是管理不到位!由此可见,在“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的重新学习、深入思考和组织是何等重要。七.结论对苏轼的研究、解读使我们豁然之间步入了一个无比丰富、美丽的世界。在那里,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人性的光辉也烛照出一片迷人的天空。“人生如梦”的伤感虚无伴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放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孤寂落寞并没有泯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天豪气。这是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一个欲将“乘风归去”的谪仙人,这又是一位针砭时弊、经韬纬略的改革家,是大济苍生、体恤民苦的“苏贤良”!对苏轼而言,还有什么

苏轼又名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即唐代李白之后又一文学巨匠,他创造了宋代文学的高峰,然而苏轼的仕途却充满了坎坷与不公,在崎岖的忠君爱国之路上,他却依旧充满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度与豪放。本来诗人本性与官场生活是处处相悖的,两者时时处处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种是带着面具的政客,一种则是肝胆赤诚的诗人。正是在这夹缝中生存的苏轼显示了他超凡的人格。 从苏轼从政的开端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顺利的,苏轼兄弟一举成名,之后曾先后担任“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祥府判官”,杭州通判等职,可以说此时的苏轼诗春风得意的,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助他在仕途上青云直上。但是如果没有以后的坎坷也许就不能体现出苏轼的伟大人格了。时势造英雄,历史上的政治风云最终造就了苏轼这一文学奇才。命运的转折随之而来。苏轼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于是最后于王安石一排反目成仇,并受到王一派的排斥和迫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然而这并不能打击苏轼建功立业的热情,也正是在此时 他在困顿中做出了不朽的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中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后《赤壁赋》 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虚无消极的思想当然不足为训,但是在写作方法上却也告诉我们,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不同的情景,同一主题的文章才能各具特色。以上有别于前篇的各点,正是本篇的艺术成就。在这两篇文章里,苏轼用巧妙地笔墨描写了苏轼之不能入阁,除了性格因素之外,还在于苏轼本人对于功名富贵的蔑视。他曾有《蜗牛诗》:“升高不知疲,竟作黏壁枯”,将那种功利人生刻划入骨,将这种功利人生的结局看得十分透彻。对于功名富贵,苏轼是蔑视的,对于那些阿谀小人,尤其蔑视。不仅依旧我行我素,而且写出了更为瑰丽的篇什。可知,在仕途与诗文写作艺术人生。审美人生之间,后者才是苏轼生命的灵魂、生命的依归。这正是笔者之所以将苏轼的人生命名为审美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几经贬谪之后,苏轼逐渐成熟起来,并逐渐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变化是他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生的艰难,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人生如梦,一尊换类将月。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并没有因此否定人生,力求超脱自我,始终保持了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定风波》中有明显的表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比较完整的表现出作者有积极进取转而压抑苦闷又力求超脱的心路历程。苏轼是典型的士大夫文化的代表,是士大夫精英文化的代表。 苏轼的人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并对三家兼容并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现苏轼个性的人格精神体系。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哪方是得势新贵而趋附于任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鲜明的个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尽管始终生活在政治的旋涡中,但他还是一路歌唱,作文,评论,无论在他的仕途路上,还是在他的流放路上。显然,苏东坡深谙山水之乐,宦海沉浮,他一生嬉戏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都能够微笑接受,磨难始终跟随着他,直至死亡临近。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一切的失意潦倒,愁苦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是一个瞬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人无尽也”,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同进,与物古今相生。苏轼喜欢放眼宇宙,跨越时空对比,着眼天地,物我古今合一。这是多么深奥的道家辩证法,多么可贵的人生相对论!纵然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但一句“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都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啊。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都终成过客,倒不如寄情酒歌,托意箫音!这不正是道家所追求的那种,通过理性的思辩,而达到的乐观、旷达、超然、自适、超越功利、一切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吗? 道家的生存方式是归隐。苏轼深受道家影响,自然少不了对归隐的向往。有人统计,在苏轼现有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余次。苏轼仰慕归隐,但终其一生,却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归隐。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深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隐退,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他向往的所“归”之处,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使自己复杂灵魂安放解脱的精神家园。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文/潘嘉伟 苏轼字子瞻,生于眉山眉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无论在其生前身后都享有极高赞誉,而他平生的坎坷波折,也成就了这位大师的文化地位。因而,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也正是对其文化生涯的探索。【一】少年天资苏轼在经传历史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而且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因而苏轼写文章并不拘泥于格式,在想要停的地方停,想要说的地方说,行云流水、豪放肆意既是他文章的风格,也是他本人的个性。据《宋史·苏轼传》记载,在苏轼十岁时,其父苏洵到四方游学,其母程氏便亲自教他读书,很小便可对古今盛衰之事发出议论,且言辞犀利,直刺要害,常令程氏欣喜满怀。嘉祐二年,二十岁的苏轼已精通各类经传史学,知识广博,且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便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作了一篇《刑赏忠厚论》令主考官欧阳修大为惊奇,定他为进士第二名。后来苏轼拜谒欧阳修时,欧阳修当面向梅尧臣表达了对苏轼的赞叹。三年后,苏轼调任福昌主簿,又被欧阳修举荐进秘阁,在制策考试中被列入第三等,是宋初以来第二位得此成绩的人。同年又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苏轼的文才已初露峥嵘,无论是欧阳修,还是后来的宋英宗和宰相韩琦,都对他赞赏有加。至于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赞扬,我想,除因他极高的才学以外,他那乐观豁达的性格或许也为他出了一份力。苏轼与欧阳修等人的结交,也使他的名气更加出众,而他所作的文章更是独树一帜,其笔墨令同时代的文人顿时光彩、狼狈不堪。【二】万民所颂苏轼不只是在著文作诗方面是个奇才,同时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宋神宗为使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开心,下令低价购买江浙一带的彩灯在元宵节时以得欢颜。然而苏轼的胆子却一向不小,敢于泼皇帝的冷水,认为宋神宗这是以自己不必须的玩乐来夺取额百姓必须的钱财。还好宋神宗本就是个不错的君主,接受了苏轼的进言,取消了此举。他担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大水汇聚于徐州城下,富人们都争着出城避水,他说什么都不同意,把他们又给赶了回去。我估计那些富人们一定将苏轼的祖宗十八辈都诅咒了个遍。苏轼当然听不到他们心底的咒骂,又跑到军队,让他们的将士与他一起救堤筑坝。亲自率领兵卒端着簸箕刚起铁锹筑起长堤,任泥水恣肆、洪波万丈而不顾。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知州,适逢大旱,他跟朝廷商量,乞得一些粮食,同时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粮,救了不少人的命。因旱而起的疫情也在肆虐,他像个暴发户似的,眼睛都眨一下,就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了五十两黄金,配上收集来的一些钱,建造治病的场所。杭州离海近,致使当地泉水都受到了大海的熏陶,一般人都受不了那又咸又涩的泉水味道,为此,唐朝刺史李泌和白居易先后造井开河,使百姓有了充足的水源,只不过水中有许多茭白根,所以每年都需要疏浚河道。然而到了宋朝却把这治河的光荣传统给丢了,害得茭白根积成田,淤泥堆积,运河废弃,水井干涸。苏轼见这水堵着,心里也发堵,所以又将河道疏通,将水井修复,还发起募捐,修建大坝。他舒服了,老百姓也跟着高兴起来,为了铭记此事,他们就把那条大堤给变成了纪念品,命名为“苏公堤”。当然,他做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像什么修堤筑坝、派兵缉盗、为民请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当了官后并未染上官场的习气,也因此多次请求从朝堂之上调于外地,这既因为他的脾气为官场所不容,也是因为他不愿沾染到一丝一毫的官场黑水,生怕一旦沾上,就再也洗不掉。而他在地方做官之所以能够能够得到百姓爱戴,也正是因为他文人的秉性让他为百姓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对得起良心。同时,许多在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论是贫是福,都并不太在乎金钱, 似乎对钱没什么概念似的,这也是苏轼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为民所想的原因之一。【三】缠斗安石苏轼是王安石在政坛上的死对头,他们两人常常互掐,历史上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他们二人身上,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大清朝的刘墉、和珅都有些类似,但这二人又略有不同,因为他们虽然政见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爱国热情,而且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化大师。熙宁四年,王安石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于是他想要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当时的宋神宗听了他的想法,就召集了翰林院学士和知制诰、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的人来商议。苏轼为此专门写下奏折表示反对。认为制度的选择应与时代相适应,现今的科举制度是祖宗之法,一直沿用,但国家盛衰却与此无关,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想法,得到了宋神宗的采纳。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又上书长文论新法的不利之处。认为不再让三司管理财政而又创立三司条例司来求利会让百姓生疑,以为是用皇帝的名义来谋利;增加税收会使穷困人无法生活而助长贪官污吏的气焰;乱任谏官,会使谏官没有约束,可能会歪曲事实、法纪混乱。全文由古即今,对比各法,举例驳斥,比喻说理。将新法的诸多弊端呈现而出。苏轼甚至在为考试进士策问出题时,为了讽刺王安石辅佐宋神宗独断专行地处理事务, 故意出了个“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的题目。事情结束后便请求到外出任职,做了杭州通判,乐得逍遥。而苏轼虽然处处与王安石对着干,两人早已交恶,但却并未真正的互相仇视,这可能是因为苏轼个人的才华令王安石佩服,也或许是由于王安石个人的修养。然而无论怎样,两位文化巨擘都因为这真正的君子秉性而名垂青史。【四】乌台诗狱这件事是苏轼个人人生前途的转折点,却也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普遍遭遇,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人在政治上有过许多好的想法,但是一实施起来就完全变了味道。宋神宗为了广开言路,专门设立了一种谏官制度,为皇帝报告各级官员的过失,然而这种看似正义的监督机构本身却得不到很好的监督,这个舆论机构中的谏官成了左右舆论的人,谏官完全有着颠倒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改变决策者对事实的认知和决策。为此,苏轼曾说:“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宋史·苏轼传》)道出了乱用谏官的巨大危害,然而宋神宗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才间接导致了“乌台诗狱”的发生。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后,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开始了对苏轼的污蔑。李定据说是一位曾因母丧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们唾骂的高官。此人为苏轼罗列了许多罪名,他所列的罪状令他本人愤慨异常,如苏轼“起于草野垢贱之余”(《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初无学术,滥得时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他的意思无非三点:苏轼出身不好,有罪;苏轼最初学问并不高,名气是假的,有罪;苏轼文章虽然文理不通,但已经够得上煽动老百姓造反的水平了,有罪。然而,事实又是什么呢?苏轼早年出身贫寒就有罪过了吗,那好了,全天下的百姓不知有多少出身贫寒的,假如穷人都有罪的话,那不知道这全天下的牢房够不够用的;苏轼学问不高却能考中进士获得欧阳修等人的赞扬,那么他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学问比苏轼高呗,那就让两人比试一场不就行了?还说苏轼文不中理却足以煽动百姓,好像苏轼会像个泼妇似的无理取闹似的,更何况他不是说苏轼文辞不中理都能够山洞百姓造反吗,那么他这比苏轼更有文采的人是不是比苏轼更有造反的嫌疑?李定的言论无疑是非常可笑的,然而他为了栽脏苏轼已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被扳倒苏轼的喜悦冲昏了脑袋,因而他不知道他说苏轼文不中理、文中无理,自己反倒先开始无理取闹了。舒亶和何正臣等人相呼应写文章来诽谤苏轼,说苏轼常常写诗文来讽刺皇上,苏轼写的反文已经到了“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的程度。还有宰相王珪,他文章烂俗,浮于表面,却自我感觉良好,嫉妒文坛新秀苏轼的名望,早就想对付他了,这刚好是个机会,他拿出了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一诗:凛然相对谁敢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他告诉皇帝,这首写桧树的诗中有“蛰龙”二字,足可以证明苏轼有二心。皇帝说:“他写桧树,与我何干?”他说:“写到龙了还不是指皇帝吗?”皇帝却反驳道:“诸葛亮还叫卧龙呢!”令王珪无言以对。检举苏轼的还有当时的科学家,苏轼过去的好朋友,沈括。可为什么连苏轼的旧时好友都要陷害他呢?是因为苏轼真的令人讨厌吗?其实问题并不在苏轼,而正是因为沈括。他虽然是科学家,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他的为人却不比他的创造能力。苏轼与沈括二人本是好朋友,身份地位相当,可是突然有一天,苏轼的地位竟高过了自己,甚至连皇帝都在自己面前夸赞苏轼,令他的心里渐渐失衡,便希望将好朋友拉下来,不能让苏轼的地位高过自己。于是他竟拿着苏轼为他写的送别诗到宋神宗面前说这诗中有着讥讽朝廷的意味。这也怪不得王安石都会说沈括是个不可亲近的小人。苏轼被抓了,他被差官绑着一路示众,颜面尽失,他只是个文人,不是武夫,他害怕自己的罪会连累家人,从湖州到京城的途中经过太湖、长江,于是他两次投湖自尽,却因为看守严密而未能成功。东坡入狱,身陷囹圄。持续的逼问与严刑拷打。通宵的侮辱与诟语摧残。牢房中的一切丑恶露出嘴脸,粗暴在蹂躏善良,卑贱在折磨高贵。苏轼熬不住了,他只是一个年逾四旬的孱弱文人,他满身伤痕地招了,他说他有罪,他说他心怀不忠。他最终绝望,睁着眼等待着死亡,打算看一眼死神的摸样。不过死亡的阴霾最后仍旧没有将他掩埋。星星点点的良知在渐渐汇聚,杭州百姓为他公开做了解厄道场,狱卒梁成悉心照料他的起居。当时的左相吴充对宋神宗进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苏轼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太皇太后在病中说:“尝忆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近闻轼一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中和,宜熟察之。”(《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传》)他甚至在皇帝为她求寿而大赦犯人时,说不须赦免天下犯人,只放了苏轼就够了。连苏轼的政敌王安石都责问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其弟王安礼也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论罪人。”(《续资治通鉴·卷三百一》)无法想象当苏轼得知自己被释放是有怎样的欣喜,但从他在牢狱因陷入绝望而托狱卒送给苏辙的诗中所透露的悲戚中,也可略微试做猜想。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诗集》之《狱中寄子由》)苏轼活了,带着行囊,带着李定们的慌张,远走他乡。苏轼来到黄州,身后的繁华世界化成了遥远的透明泡沫,眼前的古木破宅却也有点不真实,叹了一口气,又想着既来之,则安之。游玩的好地界,好风景。他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忧愁渐渐淡了去,心里又开始了些逍遥的想法,于是在东坡结庐,舒舒服服的做起了他的“东坡居士”。然而一些小事也令他有些苦闷,他是个好交朋友、豪爽豁达的汉子,遭贬谪之前他与朋友们几乎日日欢歌、应酬不断。然而,自他到了黄州之后,他的朋友们几乎不再和他通信既无来信,也无回信,苏轼寄去的信像是跌落了深渊,换不回一丁点儿笔墨的回音。他的苦闷在给朋友的信《答李端书》中也有描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然而,就是黄州,这么一个远离繁华,远离喧嚣,终日山野水急的地方,却令苏轼再一次升华。他的文章不再是为了赢得赞扬引起震动,他在垦荒种地中慢慢褪掉了繁华,回归了空灵,脱胎换骨。遭贬黄州对于苏轼而言是一场灾难。他由巅峰跌落谷底,尝到了死亡迫近的味道。然而,这也是他走向成熟的机缘。乌台诗狱令他看清了小人的嘴脸,也令他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他由此而深度自省,也由此真正站上了文化大师的高台。【五】回朝离乱元祐元年,哲宗即位,他与宰相蔡确商量好,招苏轼回来做礼部郎中,升为起居舍人,然而苏轼却不答应,最后只愿意以七品小官的身份到延和殿侍奉皇帝。到了元祐二年,他已被升为中书舍人,任命为翰林学士,且被宋哲宗和宣仁后赞赏。可惜好景不长,元祐四年,他又因为一些言论令当权者所恨,请求外到杭州。之后的几年里,苏轼接连被召回,又接连外调。到了绍圣初年,又遭劾奏,被指控所写的诗文是在讥讽先朝,因而贬至惠州、昌化。已经六十岁的苏轼渡过海峡,住在这荒僻的海南岛,也就不再盼望着归期了,这里的艰难比黄州更甚,连墨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幸好,他是苏轼,就是老了,也有着自己的豪气。他凭吊冼夫人庙、朝拜黎族诞生地黎母山,与邻舍喝酒,和朋友游玩,与小儿子苏过一起议论文章。丝毫不像是一个贬官应有的豁达。海南,是苏轼离家的最后一站,也是他最有趣味的一次旅行,更是他最开怀、最舒心的一次经历。他不会再去想朝堂之上的乱象,归根到底他也是一个文人,他永远做不好官,他文人的灵魂自始至终都不属于官场,他的才华也不是一纸公文所能承载的。元符三年,苏轼又被人记起,他拖着老迈病弱的身体向召唤他的北方走去,然而,他却不属于官场,那年,他六十四岁,在常州长眠。【六】文化贡献苏轼的父亲苏洵晚年读《周易》,写作一转《易传》但未能完成,苏轼为满足父亲遗愿,写成《易传》,又写了《论语说》,另有著作《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五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此外还留有大量书画作品。如书法作品《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贴》、《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绘画作品《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雨竹》。苏轼作为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大师,为后世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由他领起的豪放派词作一洗词的婉约娟秀之态,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深刻巨大的贡献,而且他的诗文全是有感而发的用心之作,全然没有那种故作华丽的忸怩小气之态,别具一格的文风,令人赞叹其才气豪情。苏轼一生坎坷不断,而这一切的发端正始于他前半生的好运气,生于一个经学家庭令他自幼受到诗文经典的熏陶,二十岁又一鸣惊人,为欧阳修所欣赏,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因而他当时的诗文都有着不可一世的锐气与狂气,因此才会在与王安石争勇斗狠时毫不退让,也是因为如此,才令许多人眼红他的名气,瞧不起他的狂妄,开始了对他的陷害,使他投身牢狱,远谪黄州。这一番经历令他反思自己,以致后来他的诗文再也见不到名利浮华的内容和不可一世的味道,更少了对政治的嘲讽,对自身学识的炫耀。整体风格更趋空灵,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是儒家向佛家的转变。苏轼的文化修养和思想蜕变既是靠着他过人的天赋和对文化的高度感知力得来,也与他曲折的人生际遇有着脱不开的干系,这些波澜坎坷毁了苏东坡,也成就了苏东坡。当他长眠,他的光芒也同时觉醒。 参考资料:《宋史·苏轼传》 《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 《苏轼诗集》《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 《山居笔记·天涯故事》

苏轼研究性课题论文格式怎么写

文/潘嘉伟 苏轼字子瞻,生于眉山眉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无论在其生前身后都享有极高赞誉,而他平生的坎坷波折,也成就了这位大师的文化地位。因而,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也正是对其文化生涯的探索。【一】少年天资苏轼在经传历史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而且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因而苏轼写文章并不拘泥于格式,在想要停的地方停,想要说的地方说,行云流水、豪放肆意既是他文章的风格,也是他本人的个性。据《宋史·苏轼传》记载,在苏轼十岁时,其父苏洵到四方游学,其母程氏便亲自教他读书,很小便可对古今盛衰之事发出议论,且言辞犀利,直刺要害,常令程氏欣喜满怀。嘉祐二年,二十岁的苏轼已精通各类经传史学,知识广博,且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便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作了一篇《刑赏忠厚论》令主考官欧阳修大为惊奇,定他为进士第二名。后来苏轼拜谒欧阳修时,欧阳修当面向梅尧臣表达了对苏轼的赞叹。三年后,苏轼调任福昌主簿,又被欧阳修举荐进秘阁,在制策考试中被列入第三等,是宋初以来第二位得此成绩的人。同年又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苏轼的文才已初露峥嵘,无论是欧阳修,还是后来的宋英宗和宰相韩琦,都对他赞赏有加。至于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赞扬,我想,除因他极高的才学以外,他那乐观豁达的性格或许也为他出了一份力。苏轼与欧阳修等人的结交,也使他的名气更加出众,而他所作的文章更是独树一帜,其笔墨令同时代的文人顿时光彩、狼狈不堪。【二】万民所颂苏轼不只是在著文作诗方面是个奇才,同时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宋神宗为使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开心,下令低价购买江浙一带的彩灯在元宵节时以得欢颜。然而苏轼的胆子却一向不小,敢于泼皇帝的冷水,认为宋神宗这是以自己不必须的玩乐来夺取额百姓必须的钱财。还好宋神宗本就是个不错的君主,接受了苏轼的进言,取消了此举。他担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大水汇聚于徐州城下,富人们都争着出城避水,他说什么都不同意,把他们又给赶了回去。我估计那些富人们一定将苏轼的祖宗十八辈都诅咒了个遍。苏轼当然听不到他们心底的咒骂,又跑到军队,让他们的将士与他一起救堤筑坝。亲自率领兵卒端着簸箕刚起铁锹筑起长堤,任泥水恣肆、洪波万丈而不顾。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知州,适逢大旱,他跟朝廷商量,乞得一些粮食,同时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粮,救了不少人的命。因旱而起的疫情也在肆虐,他像个暴发户似的,眼睛都眨一下,就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了五十两黄金,配上收集来的一些钱,建造治病的场所。杭州离海近,致使当地泉水都受到了大海的熏陶,一般人都受不了那又咸又涩的泉水味道,为此,唐朝刺史李泌和白居易先后造井开河,使百姓有了充足的水源,只不过水中有许多茭白根,所以每年都需要疏浚河道。然而到了宋朝却把这治河的光荣传统给丢了,害得茭白根积成田,淤泥堆积,运河废弃,水井干涸。苏轼见这水堵着,心里也发堵,所以又将河道疏通,将水井修复,还发起募捐,修建大坝。他舒服了,老百姓也跟着高兴起来,为了铭记此事,他们就把那条大堤给变成了纪念品,命名为“苏公堤”。当然,他做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像什么修堤筑坝、派兵缉盗、为民请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当了官后并未染上官场的习气,也因此多次请求从朝堂之上调于外地,这既因为他的脾气为官场所不容,也是因为他不愿沾染到一丝一毫的官场黑水,生怕一旦沾上,就再也洗不掉。而他在地方做官之所以能够能够得到百姓爱戴,也正是因为他文人的秉性让他为百姓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对得起良心。同时,许多在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论是贫是福,都并不太在乎金钱, 似乎对钱没什么概念似的,这也是苏轼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为民所想的原因之一。【三】缠斗安石苏轼是王安石在政坛上的死对头,他们两人常常互掐,历史上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他们二人身上,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大清朝的刘墉、和珅都有些类似,但这二人又略有不同,因为他们虽然政见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爱国热情,而且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化大师。熙宁四年,王安石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于是他想要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当时的宋神宗听了他的想法,就召集了翰林院学士和知制诰、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的人来商议。苏轼为此专门写下奏折表示反对。认为制度的选择应与时代相适应,现今的科举制度是祖宗之法,一直沿用,但国家盛衰却与此无关,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想法,得到了宋神宗的采纳。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又上书长文论新法的不利之处。认为不再让三司管理财政而又创立三司条例司来求利会让百姓生疑,以为是用皇帝的名义来谋利;增加税收会使穷困人无法生活而助长贪官污吏的气焰;乱任谏官,会使谏官没有约束,可能会歪曲事实、法纪混乱。全文由古即今,对比各法,举例驳斥,比喻说理。将新法的诸多弊端呈现而出。苏轼甚至在为考试进士策问出题时,为了讽刺王安石辅佐宋神宗独断专行地处理事务, 故意出了个“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的题目。事情结束后便请求到外出任职,做了杭州通判,乐得逍遥。而苏轼虽然处处与王安石对着干,两人早已交恶,但却并未真正的互相仇视,这可能是因为苏轼个人的才华令王安石佩服,也或许是由于王安石个人的修养。然而无论怎样,两位文化巨擘都因为这真正的君子秉性而名垂青史。【四】乌台诗狱这件事是苏轼个人人生前途的转折点,却也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普遍遭遇,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人在政治上有过许多好的想法,但是一实施起来就完全变了味道。宋神宗为了广开言路,专门设立了一种谏官制度,为皇帝报告各级官员的过失,然而这种看似正义的监督机构本身却得不到很好的监督,这个舆论机构中的谏官成了左右舆论的人,谏官完全有着颠倒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改变决策者对事实的认知和决策。为此,苏轼曾说:“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宋史·苏轼传》)道出了乱用谏官的巨大危害,然而宋神宗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才间接导致了“乌台诗狱”的发生。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后,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开始了对苏轼的污蔑。李定据说是一位曾因母丧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们唾骂的高官。此人为苏轼罗列了许多罪名,他所列的罪状令他本人愤慨异常,如苏轼“起于草野垢贱之余”(《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初无学术,滥得时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他的意思无非三点:苏轼出身不好,有罪;苏轼最初学问并不高,名气是假的,有罪;苏轼文章虽然文理不通,但已经够得上煽动老百姓造反的水平了,有罪。然而,事实又是什么呢?苏轼早年出身贫寒就有罪过了吗,那好了,全天下的百姓不知有多少出身贫寒的,假如穷人都有罪的话,那不知道这全天下的牢房够不够用的;苏轼学问不高却能考中进士获得欧阳修等人的赞扬,那么他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学问比苏轼高呗,那就让两人比试一场不就行了?还说苏轼文不中理却足以煽动百姓,好像苏轼会像个泼妇似的无理取闹似的,更何况他不是说苏轼文辞不中理都能够山洞百姓造反吗,那么他这比苏轼更有文采的人是不是比苏轼更有造反的嫌疑?李定的言论无疑是非常可笑的,然而他为了栽脏苏轼已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被扳倒苏轼的喜悦冲昏了脑袋,因而他不知道他说苏轼文不中理、文中无理,自己反倒先开始无理取闹了。舒亶和何正臣等人相呼应写文章来诽谤苏轼,说苏轼常常写诗文来讽刺皇上,苏轼写的反文已经到了“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的程度。还有宰相王珪,他文章烂俗,浮于表面,却自我感觉良好,嫉妒文坛新秀苏轼的名望,早就想对付他了,这刚好是个机会,他拿出了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一诗:凛然相对谁敢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他告诉皇帝,这首写桧树的诗中有“蛰龙”二字,足可以证明苏轼有二心。皇帝说:“他写桧树,与我何干?”他说:“写到龙了还不是指皇帝吗?”皇帝却反驳道:“诸葛亮还叫卧龙呢!”令王珪无言以对。检举苏轼的还有当时的科学家,苏轼过去的好朋友,沈括。可为什么连苏轼的旧时好友都要陷害他呢?是因为苏轼真的令人讨厌吗?其实问题并不在苏轼,而正是因为沈括。他虽然是科学家,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他的为人却不比他的创造能力。苏轼与沈括二人本是好朋友,身份地位相当,可是突然有一天,苏轼的地位竟高过了自己,甚至连皇帝都在自己面前夸赞苏轼,令他的心里渐渐失衡,便希望将好朋友拉下来,不能让苏轼的地位高过自己。于是他竟拿着苏轼为他写的送别诗到宋神宗面前说这诗中有着讥讽朝廷的意味。这也怪不得王安石都会说沈括是个不可亲近的小人。苏轼被抓了,他被差官绑着一路示众,颜面尽失,他只是个文人,不是武夫,他害怕自己的罪会连累家人,从湖州到京城的途中经过太湖、长江,于是他两次投湖自尽,却因为看守严密而未能成功。东坡入狱,身陷囹圄。持续的逼问与严刑拷打。通宵的侮辱与诟语摧残。牢房中的一切丑恶露出嘴脸,粗暴在蹂躏善良,卑贱在折磨高贵。苏轼熬不住了,他只是一个年逾四旬的孱弱文人,他满身伤痕地招了,他说他有罪,他说他心怀不忠。他最终绝望,睁着眼等待着死亡,打算看一眼死神的摸样。不过死亡的阴霾最后仍旧没有将他掩埋。星星点点的良知在渐渐汇聚,杭州百姓为他公开做了解厄道场,狱卒梁成悉心照料他的起居。当时的左相吴充对宋神宗进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苏轼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太皇太后在病中说:“尝忆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近闻轼一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中和,宜熟察之。”(《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传》)他甚至在皇帝为她求寿而大赦犯人时,说不须赦免天下犯人,只放了苏轼就够了。连苏轼的政敌王安石都责问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其弟王安礼也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论罪人。”(《续资治通鉴·卷三百一》)无法想象当苏轼得知自己被释放是有怎样的欣喜,但从他在牢狱因陷入绝望而托狱卒送给苏辙的诗中所透露的悲戚中,也可略微试做猜想。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诗集》之《狱中寄子由》)苏轼活了,带着行囊,带着李定们的慌张,远走他乡。苏轼来到黄州,身后的繁华世界化成了遥远的透明泡沫,眼前的古木破宅却也有点不真实,叹了一口气,又想着既来之,则安之。游玩的好地界,好风景。他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忧愁渐渐淡了去,心里又开始了些逍遥的想法,于是在东坡结庐,舒舒服服的做起了他的“东坡居士”。然而一些小事也令他有些苦闷,他是个好交朋友、豪爽豁达的汉子,遭贬谪之前他与朋友们几乎日日欢歌、应酬不断。然而,自他到了黄州之后,他的朋友们几乎不再和他通信既无来信,也无回信,苏轼寄去的信像是跌落了深渊,换不回一丁点儿笔墨的回音。他的苦闷在给朋友的信《答李端书》中也有描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然而,就是黄州,这么一个远离繁华,远离喧嚣,终日山野水急的地方,却令苏轼再一次升华。他的文章不再是为了赢得赞扬引起震动,他在垦荒种地中慢慢褪掉了繁华,回归了空灵,脱胎换骨。遭贬黄州对于苏轼而言是一场灾难。他由巅峰跌落谷底,尝到了死亡迫近的味道。然而,这也是他走向成熟的机缘。乌台诗狱令他看清了小人的嘴脸,也令他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他由此而深度自省,也由此真正站上了文化大师的高台。【五】回朝离乱元祐元年,哲宗即位,他与宰相蔡确商量好,招苏轼回来做礼部郎中,升为起居舍人,然而苏轼却不答应,最后只愿意以七品小官的身份到延和殿侍奉皇帝。到了元祐二年,他已被升为中书舍人,任命为翰林学士,且被宋哲宗和宣仁后赞赏。可惜好景不长,元祐四年,他又因为一些言论令当权者所恨,请求外到杭州。之后的几年里,苏轼接连被召回,又接连外调。到了绍圣初年,又遭劾奏,被指控所写的诗文是在讥讽先朝,因而贬至惠州、昌化。已经六十岁的苏轼渡过海峡,住在这荒僻的海南岛,也就不再盼望着归期了,这里的艰难比黄州更甚,连墨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幸好,他是苏轼,就是老了,也有着自己的豪气。他凭吊冼夫人庙、朝拜黎族诞生地黎母山,与邻舍喝酒,和朋友游玩,与小儿子苏过一起议论文章。丝毫不像是一个贬官应有的豁达。海南,是苏轼离家的最后一站,也是他最有趣味的一次旅行,更是他最开怀、最舒心的一次经历。他不会再去想朝堂之上的乱象,归根到底他也是一个文人,他永远做不好官,他文人的灵魂自始至终都不属于官场,他的才华也不是一纸公文所能承载的。元符三年,苏轼又被人记起,他拖着老迈病弱的身体向召唤他的北方走去,然而,他却不属于官场,那年,他六十四岁,在常州长眠。【六】文化贡献苏轼的父亲苏洵晚年读《周易》,写作一转《易传》但未能完成,苏轼为满足父亲遗愿,写成《易传》,又写了《论语说》,另有著作《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五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此外还留有大量书画作品。如书法作品《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贴》、《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绘画作品《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雨竹》。苏轼作为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大师,为后世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由他领起的豪放派词作一洗词的婉约娟秀之态,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深刻巨大的贡献,而且他的诗文全是有感而发的用心之作,全然没有那种故作华丽的忸怩小气之态,别具一格的文风,令人赞叹其才气豪情。苏轼一生坎坷不断,而这一切的发端正始于他前半生的好运气,生于一个经学家庭令他自幼受到诗文经典的熏陶,二十岁又一鸣惊人,为欧阳修所欣赏,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因而他当时的诗文都有着不可一世的锐气与狂气,因此才会在与王安石争勇斗狠时毫不退让,也是因为如此,才令许多人眼红他的名气,瞧不起他的狂妄,开始了对他的陷害,使他投身牢狱,远谪黄州。这一番经历令他反思自己,以致后来他的诗文再也见不到名利浮华的内容和不可一世的味道,更少了对政治的嘲讽,对自身学识的炫耀。整体风格更趋空灵,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是儒家向佛家的转变。苏轼的文化修养和思想蜕变既是靠着他过人的天赋和对文化的高度感知力得来,也与他曲折的人生际遇有着脱不开的干系,这些波澜坎坷毁了苏东坡,也成就了苏东坡。当他长眠,他的光芒也同时觉醒。 参考资料:《宋史·苏轼传》 《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 《苏轼诗集》《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 《山居笔记·天涯故事》

百度知道现在写要很久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一. 问题的提出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二. 课题研究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于对苏轼的更深一层的了解。苏轼大家都知道,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的词人代表,也许,这些是大家所共同知道的常识,不过,对于苏轼这位伟大的词人来说,我想,这点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苏轼的书法,绘画等,也相当有名,但是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苏轼的书法,绘画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真正看到的东西却模模糊糊,对于苏轼的绘画或者说书法的特点更是不通了。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语文素质、个性成长;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本课题研究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自身,有利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苏轼,大家要掌握对这位“东坡居士”的了解,对日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同样能提高同学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工明确,大家工作的非常积极,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题研究方法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1/45、考察;为了能够便于研究课题,我们将到一些和苏轼有关的景点进行考察。例如东坡公园、藤花院等地方。在考察期间,可以适当截取一些对研究课题有帮助的资料。6、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7、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四、课题研究内容1、苏轼的生平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3、苏轼的书法、绘画创作成就。五.课题的实施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兴趣我们成立了以余天伦为组长,包括有程照,商震宇,王忍,周灼这四位组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2. 利用放假时间进行研究【1】、我们课外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可以包括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苏轼的诗、词、文、赋、书、画,有关苏轼的轶事、传说,每人准备一篇,用8课时来小组交流,尽可能使同学们对苏轼有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尽可能多一些个性化的阅读。【2】、精读主打材料。主要由我们对作品进行自主体验。细读、鉴赏尽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深入作品中,认真感悟理解作品,再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谈作品,并且多进行交流评价。【3】、阅读辅助材料。选择的这些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呈现了后人对苏东坡的不同理解。这就给组员提供了多角度解读苏轼的启迪。深悟苏轼作品中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悟和充满睿智的处世哲理,以期在今后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少2/4 走弯路,登高望远。六研究成果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对苏轼的研究,我们学会分析苏轼与创作的关系,例如苏轼的某些作品与他的某些经历有关,某些作品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他的性格又是否与他的写作风格有关等等。从作品中挖掘出诗人的感情,剖析诗人的思想,并评析作品,通过收集别人的评析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2、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研究苏轼”——一次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我们看到的是黄州、惠州、海南儋州那诗人浪迹天涯踽踽独行的背影,我们看到的是倍受迫害、排拒、糟践、毁坏仍珍爱生命关心世事的诗人的不屈的灵魂,我们看到的是大道多歧,人生多艰,历经劫难仍保持着天真淳朴的赤子之心的亲切微笑,我们还看到在封建专制体制和恶俗世态之下一群“文化小人”的百般丑态„„正是这样一次对苏轼人生的“解读”,我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蒸馏,我们的人格获得了一次升华。3、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及古今对其评价和分析,参加研究的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品位,增加了同学们的文学底蕴,还同步激发了课题研究的每一个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追求作文教学效益的大面积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4、参加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加研究的同学们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将互补的技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其效能将超过团队中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使得整个团队在更大范围内去应对多方面的挑战。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展开协作和交流,相互传授技能和经验,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教训(或许可以说是另一种成果),当师生一起探究苏轼人生观遭遇困难迷惑,即人生态度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多样性让学生认识模糊不清的时候,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的教师却没有能从作品中再次深研细究,或是学力不足,或是管理不到位!由此可见,在“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的重新学习、深入思考和组织是何等重要。七.结论对苏轼的研究、解读使我们豁然之间步入了一个无比丰富、美丽的世界。在那里,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人性的光辉也烛照出一片迷人的天空。“人生如梦”的伤感虚无伴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放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孤寂落寞并没有泯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天豪气。这是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一个欲将“乘风归去”的谪仙人,这又是一位针砭时弊、经韬纬略的改革家,是大济苍生、体恤民苦的“苏贤良”!对苏轼而言,还有什么

看来不需要我了

苏轼研究性课题论文

可以写苏轼充满光明与阴影的人生光明包括苏轼的诗、词、文、书、画五个方面的巨大成就以及他在各个州郡的出色政绩,您可以一一举例,突出他的辉煌阴影包括苏轼的乌台诗案和之后在各个州郡的贬迁生活,突出他的不幸

东坡是我喜欢的古人,我对这位天才般的人物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崇敬。东坡留下了传世的华章,也留下了值得让人深入研究和品味的为官为人之道。他这个人才华横溢,以至于让人惊叹,而且他还他诙谐幽默,率真自信,慷慨厚道。他十分热爱生命,亲切热情,关怀百姓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我们值得学习敬佩的。东坡给我的震撼,是人格上的,也是灵魂上的。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如今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为了写这篇论文我也读了关于苏轼的书,之后随着阅读的深入,东坡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更加丰满和生动起来。就如李一冰先生自己所言:“苏轼是一个力求精神自由、富有性情的人,所以喜欢和朋友作毫无遮拦的谐谑,恣意说笑,但却绝对容忍不了庸俗,特别厌憎虚伪的做作。他是一个求痛快的人,假使不能怒骂,他就用‘嘲讽’来发泄这种情绪。充满机智的嘲讽使旁人称快,却也使受者刻骨仇恨。然而,一千年来,同情他的多数人,从那些讽喻中,领略他的热情,欣赏他的正直。”的确,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个人能像东坡那样拥有丰富的一生?有几个人的为人处世能像他那样旷达超然?书中的苏轼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已经看透了让人疯狂的政治斗争,因此也很明白权力如何让他昔年的好友章敦变得那样歇斯底里。他没有简单地情绪化地把章敦当作小人看,而是照旧把他当作人来怜悯。这当然需要广阔的胸怀、慈悲的心肠,但也得力于东坡认知的通达。如果说钻牛角、认死理、走极端是传统文人的通病的话,那么东坡则是一个相当难能可贵的反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东坡的这首颇有哲理的诗最能说明他对人间万物的认知态度,而他的人生态度与这种认知态度密切相关。读完此书,不仅对东坡的才华、东坡的人格、东坡的胸襟有了一种更具象、更感性的认识,而且对他的诗词也有了更深的体悟和理解。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如,写送别,“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让人感叹人生的离多聚少;写友情,“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让人仿佛回到了九百年前的宋朝;写留人,“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后,少清欢”,东坡那种寂寞寥落的神情恍如在眼前。只有洞彻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道理的人才会说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这样平淡而优雅的话来。这就是那世人皆知的苏轼。

苏轼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苏轼处世哲学初探 【 摘 要 】在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而作为政治家的苏轼,也做出了一个儒家士大夫当有的历史功绩。而苏轼辗转于放达文人和深邃政客之间的处世哲学,便有了深刻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正道直行的执着、善处忧患的旷达、自救自立的人格、亲躬为民的情怀四个层面来剖析苏轼的处事之道。 【 关键词 】苏轼 处世之道 人格风貌 生命精神 秦观在《答傅彬老简》中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评价苏轼:“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坎坷人生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风貌和生命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一、“奋厉有当世志”――正道直行的执着 儒家鼓励人“志于道”,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苏轼《上梅直讲书》云:“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苏辙《墓志铭》追述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授以书。“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这正如后来苏轼说自己“少抱有为之志”。苏轼于仁宗朝举制科作《制策》二十五篇,“大抵劝仁宗厉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也”;及事神宗皇帝,两次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哲宗元�初,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苏轼对儒家忠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尤深,使得他虽有“隐”的思想,却终究没有归隐。正如他所言:“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可知苏轼一生沉浮,而拳拳报国之意若一。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善处忧患的旷达 苏轼才华横溢聪敏过人,刚正立朝勇于为义,却拙于谋身,不会自我保护。故“一生忧患,常倍他人”(《南华寺六祖塔功德疏》),几经贬逐,饱受苦难,终不得大用。苏轼于靖国元年所作《自题金山画像》,算是对自己一生贬谪生涯的 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贬居黄州、惠州、儋州三地,穷困潦倒,但他都善于在诗词歌赋中发现生活美,从而获得一种充满善处忧患的智慧审美人生。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说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 元丰时贬往黄州,《初到黄州》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对黄州的“鱼美”、“笋香”盛情称赞,仿佛忘却了“乌台诗案”的灾难。绍圣初贬往惠州,他的《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诗云:“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这似是《初到黄州》诗在十几年后的历史回想。他又抒写“欣然”,描写口腹之乐。绍圣四年贬往儋州,登岛的第一首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以其神采飞扬、联想奇妙而成为苏诗五古名篇:“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自赏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三、“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自救自立的人格 苏轼之所以能面对忧患随缘自适,不仅在于他善于排遣苦闷,更重要的是他始终立足于自救自立,保持一种人格的独立。元丰三年(1080)初贬黄州,作《节饮食说》,提倡“节食”。第二年不能再靠“节流”,于是“开源”。《东坡八首》叙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他不辞辛苦躬耕其中,并把这块田地命名为“东坡”,从此自号“东坡居士”。他的《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云:“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苏轼作为政治上的逐客,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心态却不卑微猥琐。苏轼之卓异正是建立在自己动手种田筑屋丰衣足食,生存需求获得独立的物质基础之上。 苏轼在海南禄�既绝,衣食难保,不得已“尽卖酒器,以供衣食”。暂居破漏官屋不久被官吏逐出,遂买地,起屋五间,名曰“桄榔庵”。然而,独特的伟大人格,既成就了不怨天尤人、立足自救自立的“东坡”精神,苏轼也就拥有了一份坦然与自乐。 四、“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亲躬为民的情怀 苏轼在贬谪时期,反复专研佛老,极慕陶渊明,却始终没有出世。苏轼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奋厉有当世志”的壮志雄心,践行了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士操守,也在生存状态上真正的融入到了黎民百姓之中。 谪黄以后,苏轼和“渔樵杂处”,对黎民疾苦有着更深切的了解同情。当时岳州鄂州一带“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苏轼遂“闻之酸辛,为食不下”,当即给鄂州知州朱寿昌写信并盼他“惟为民自重”。他说:“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当出十千。”由此可知,苏轼口出“悲歌为黎元”并非虚言。在儋州,他把自己被贬海南看作是“天其以我为箕子”,理应尽力帮助儋州人民改变困境。面对民族压迫、生产落后的现状,苏轼写了《和劝农》“以告其有知者”,“咨尔黎汉,均为一民”。看到当地人民“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以巫为医,以牛为药”,写了《书柳子厚牛赋后》。为了让百姓喝上泉水,讲究卫生,减少疾病,苏轼曾带领众人开凿至今完好的井泉,儋州人称之为“东坡井”。儋州在北宋时期仍处于“刀耕火种”状态,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苏轼的《和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一诗真实的反映了学校教育七零八落的情景。王国宪《重修儋州志叙》指出:“北宋苏文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教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 【参考文献】 [1](宋)秦观:《淮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3](宋)苏轼:《苏轼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看了“苏轼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 2. 对苏轼研究的学术论文 3. 中文学术论文范文 4. 对外汉语学术论文范文 5. 浅析苏东坡的人生美学论文

苏轼研究性课题论文格式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如此,宋后历代以来,人们论词,必提苏轼 ;若提苏词,亦必提其“豪放”之风。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了。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一系列豪放词是北宋豪放词派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刘辰翁就曾说过:“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词作是比较丰富的,据统计现存三百四十多首。苏词风格多样,既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本文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几首苏轼有代表性的“豪放词”,简单论述一下苏词中被历代论家所忽略的豪放中透露出来的悲壮、凄凉、哀婉甚至一丝浅浅的“消极避世”的审美特征。苏轼词由“纯粹的豪放”到“豪中见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词中“悲”的成分明显加深有两个较为显著的标志。一是在他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一是在他59岁被贬往惠州时。其中后一次给素食的影响更为强烈。苏轼在其自题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话一般被认为是苏轼的“自嘲”,实是苏轼对自己人生、创作道路回顾后做出的一个深刻认识和总结,这起码说明,在苏轼自己看来,他在这三个地方的经历与创与其以前时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在此时的诗词创作中融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只是这种变化显得很微弱,较难被读者体察而已。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中有云:“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为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直之大不幸也。”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苏轼的文学创作再贬至黄州尤其过海之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其成就更为突出了。这是从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角度而言的。我的想法是,素此在经历了两次重大挫折之后,词作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内心伸出的那种悲哀和痛楚,更倾向于表达一些个人性的感情了。而表达着种人生悲壮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切近读者,这也许是苏轼被后来历代文人尤其是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失意文人所推崇的一个原因吧。这些凝聚了了苏轼太多无奈的叹息制作,故不失其豪放达观之人生态度,然实是和着他血和泪写成的,是将人生的痛感转化成了审美的快感。只是作者高超娴熟的技艺及其中更多的乐观成分几乎掩盖了那份悲凉,让我们难以体察而已。我以为,苏轼的纯豪放词的代表作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而非那首公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且看他早期的这首江城子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在稍早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作者还表达了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在此将此词录出,读者诸君可与后面的几首词作一比较,会发现与他被贬黄州后是有较大区别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乌台诗案”后,苏轼开始更加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不定。个人不幸命运开始更多地融入词作,其悲剧性也因此明显加深(需要仔细体会方能感觉出来)。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下,苏轼有些想法是不敢直接言说的,只好非常含蓄隐曲地表达(不知大家还记得否,柳三变因一首《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怒宋仁宗,称其“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而“奉旨填词”了几十年。这件事就发生在苏轼之前一段时间,一苏轼之博闻,应当很是清楚。);再者,尽管苏轼一次次的感受到“人生如梦”这个命题(具体论述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章),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越,始终保持着乐观顽强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所以词中“悲性”的表达既隐曲又微弱,不易发觉。这种现象在他被贬黄州以后尤为明显,故我在此选了他被贬黄州及此后的作品自认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来做一分析。下面结合前人对这几首词的分析及自己的理解,简述苏词中“悲”的气息。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应是苏轼词向内心世界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个人观点,有待商榷,欢迎质疑)。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像到一个孤苦的老人,在雨中蹒跚而行,竹杖芒鞋真能胜过骑马吗?那只是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闭上眼睛设想一下,那位老人突然转过身来,坚定的眼眸中怎能不流露出一丝凄凉或者悲哀呢?眼角流出的,谁知道是雨水,还是酸涩的泪水?斜照相迎,更多的知识老人的一厢情愿吧。下面的这首临江仙将这种感情升级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历来论家称赞全词风格为“清旷而飘逸”,却独不见其悲。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上阙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上阙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阙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下阙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重中之重,枢纽所在。以上两句精粹议论,是化用了庄子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其词作之悲蕴含的人生不遇之辈正在于此。还有这首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一般认为,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我表示赞同。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我想到了他的门生黄庭坚所对此词的评价:“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一个叫黄苏的人也曾评论道:“格奇而语隽”。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固然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苏轼“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选景叙事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此句来自百度贴吧苏轼吧,我以为说得很好,故而录于此)是一般词人所不能的。但苏轼心中不会有一层难以言说的悲凉?“有恨无人省”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人不知而不愠”是非常难做到的,苏轼虽然做到了,但内心还是存在着一种困苦,只能“拣尽寒枝不肯栖”了,但寂寞沙洲上的寒冷,确是挥之不去!不妨再简单提一下那首还是作于黄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首词中,素食已经流露出较多对自己部位朝廷所用的郁郁了。他对年纪尚轻就已功成名就的周瑜特特别钦慕,由此而慨叹自己年岁老大而遭遇坎坷,空有济世之才、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积极地人生态度之外显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悲哀,与前面提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不一样了。所以,我选择用“苍凉悲壮”四个字来形容这首词。如果还不能让大家信服我以上的论述,大家还可以参考苏轼其他大量的诗、古文、辞赋等,那里有很多作品都可以说明苏轼在经历众多生活磨砺之后,人生态度、创作风格所出现的细微变化,即悲叹人生成分的增加。在几首词作分析之后,我想在这引用苏轼《谢量移汝州表》中的一段话,让我们体味一下这位大师的悲哀:“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不知道这份人生的悲凉您体味到了没有。有这种感情,必然会在诗词创作上有所体现的。综上可见,苏轼后期所作多是为“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了。“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的苏轼,似乎也只能如此了。总的说来,“豪中见悲”是苏轼众多豪放词的一个总体审美特征,但历来为人所不注意。一种比较接近的说法是“在(苏轼)词的背后有一种宏观的视角,再观照人生的悲哀不幸时常能加已超越,从而不同于晚唐五代词的一位陈免于感伤。”再申明一点,大关的人生态度和豪迈的创作风格是苏轼一生的主流,“悲”只是其此做种含蓄流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这根本掩盖不了苏词昂扬乐观的主题。这里的“悲”乃发自生命最深处的悲叹,亦绝非一个“悲哀”所能形容的,更不等同于“悲观”。豪中见悲,悲而不厌世,这是我对苏轼豪放词的一个整体理解。苏轼即便再达观,再超然,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的人,是一个虽受佛理、道家思想广泛影响,但他毕竟还是有大才气、一腔济世之志的儒士、文人。因此,苏词尽管颇多豪放之作,但时而流露出一份悲凉则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不会影响苏轼的人品及文学成就,反而能够加强他在我们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拉近它与我们的距离。中国古代文人中,我最敬佩的还是苏轼。

苏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肆意,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即喝酒,下棋,唱曲儿。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看了大文豪苏东坡的纪录片后,我感受颇多。尽管只是纪录片,但是这部片子不止是知识类讲解,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完并且不费力的铭记在心。比如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烤羊骨的由来;比如西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比如著名景观苏堤春晓,三潭映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等等。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成千古绝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于赤鼻矶上游览眺望,虽历经乌台诗案的波折,内心依旧满怀着对人生功成名就的渴望。是的,时间的确太过残酷,让多少心怀壮志的男儿鬓染白霜。但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他多年的信仰。唱着“大江东去”的苏轼,把一片豪情赠予世人。何其潇洒,何其旷达,吟颂之际,倍感舒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脍炙人口。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把那威风凛凛的将军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份飒爽英姿顿时浮现在眼前。想象着,那简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将军出猎图。品味苏轼,不由自主地涌出一种敬佩之感。 苏轼是豪放的诗人,但更是多情的男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缠绵的情意,字字的血泪,那份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与不舍的深情。 还有,无知的我以前只知道苏东坡是一位诗词文人,并不了解他还是那么出色的一位地方官!虽然在朝堂之上苏轼郁郁不得志,但一到地方为官便如鱼得水,抗洪,灭蝗,献出秘方帮老百姓治疟疾,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大概就是源于大文豪苏东坡单纯可爱的人间大爱吧。

苏词的风格刚柔兼具,多姿多彩,横竖烂漫。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样,往往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淳朴。正如陈之说的:“读其词而入其境如见其人,江山气象,人物风流,高情逸怀耿介旷达,而绝异于传统小词的女儿情态;读其词可以感奋激昂以壮击揖中流渡江复国之雄气,也可以宁静澹泊东篱种菊洁身自好。”苏轼革新词风,并非单纯反对婉约,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主词坛的局面,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发展,形成婉约,豪放,清丽,韶秀,旷远等风格同秀共荣的局面。他在《与鲜于子俊》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颇为壮观也。”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情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同时可以看出,苏轼在婉约正宗之外开创豪放词风,是相当自觉的,也颇有自知之明。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全词由中秋赏月而引起抒发,引起想象,问天,游仙,想宫阙,写玉宇,直到对月之“阴晴圆缺”的探索。体现出苏轼豪放词的特色,笔势超迈,格调雄键,而别有一种飘逸空灵,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词上片全为写景,因景抒情,因月及人。现实的黑暗使作者要离开现实,幻想游仙天上,但又不能忘却现实,并用“起舞弄清影”来安慰自己。下片由月及人,由人及情,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怀念亲人的深情,又为词带来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从自然现象中找到解答,他的沉郁心情因自然现象的启示而得到宽慰。词的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乐观、豁达的胸襟。此外,语言自然流畅,特别是词中多处化用前人诗赋中的句子,达到了浑然无迹的程度。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起句直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咏叹式的句法写景写情,境界阔大,感情深厚,写得概括而有气势。接着写乱石、惊涛,全为古战场设色,气势雄伟,气魄宏大,渲染了古战场的自然景色的雄奇,为古代风流人物的出现构成浓厚的环境气氛。下片以“遥想”由景物转入古代英雄,生动地描绘了赤壁大战的场面,而“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的具体细致描写,十分鲜明而突出地刻画了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全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其风格可用“豪放”和“高旷”来形容,但结束在“人生如梦”低沉音调上,形成豪放而沉郁的风格。这是苏轼在遭受了“乌台诗案”打击之后的抒怀之作,借赤壁的雄奇景色和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抒发其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但不只是以豪放词著称。他写恋情,伤感的词,则委婉而细密,如悼念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的情感内涵要比一般专写男女之情的词来得厚重,而文笔的萦绕回环、细腻绵密又近似之。再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词塑造了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形象,寄托作者在遭受政治挫折之后孤独、迷惘的心境和孤高不屈的态度。写得幽深清绝,每个意象都凸现幽寒的气氛,全词笼罩了一层浓厚的孤独和感伤。再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将春日思妇的形象与飘舞的杨花相互映衬,层层渲染一种哀怨的情绪,又写得特别轻柔、细巧。还有一些写日常琐事杂感或田园风情,生活习俗的小词,则清新、淳朴、风趣轻松,像《浣溪沙》第一首:“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上片三句,每句看出一初夏乡村的特征性事物,写作者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的景象。首句以层层叠叠的茂叶,构成初夏世界的基本色调。热烈而又沉静,以作物的茂盛衬托出农村的生机,而二三句则写乡村的气息人情。下片则写作者以太守的身份寻访农家,垂询田叟,亲切如话家常。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在组词二首中,写村女相拥观使君,“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亦写尽农家女子的情态,尽现给我们一种淳朴天然之美,为历来词中绮罗脂粉的女性世界增添另一种色彩。 苏轼改革词体的创新精神,除了主要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以外,在用题序、用典故以及对待音律的态度方面,亦有所体现。 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词并无题序。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作所抒写的是何种情志或因何事而发,必须有所交代和说明。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在词中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于词调之外另加标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则于词调之后加上小序。苏轼之后,多数词人即把题序作为填词的常规。 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这种方式在诗文中并不鲜见,而在词中经苏轼开先河,后继者不绝如缕,尤以辛弃疾为突出。如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用孙权射虎、冯唐见召典,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连用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典,都属善用典故的范例。 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范围却往往不为音律所拘。正因为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也在所不顾。对此,后人褒贬不一。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换言之,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陆游说,苏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显然对苏词的声律特色表示理解。而李清照却颇有微词,认为苏词“往往不协音律”。尽管各人所见不同,但都说出了苏词不以音律损害气韵的特点。这一特点,从诗歌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无疑是进步的,至少是无可厚非的。 综上所述,苏轼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大的贡献。他扩大了词境,改变了词风,开创了词作的新阶段,特别是开创了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而自成一家的豪放词,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影响了以后许多词人的创作。苏轼,堪称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堪称我国词坛上一颗光照千秋的巨星。

苏轼研究性课题论文格式图片

百度知道现在写要很久啊

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 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 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 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 位。 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 欢迎的宋代诗人。然而,这样一位人人敬仰的大文豪,却在着一生中倍受排挤, 屡遭贬谪。那么,苏轼这位“天下之奇才”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坎坷的 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他在文学上又有何成就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去体味 他那传奇的一生,去了解他那不平凡的事迹吧!

文/潘嘉伟 苏轼字子瞻,生于眉山眉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无论在其生前身后都享有极高赞誉,而他平生的坎坷波折,也成就了这位大师的文化地位。因而,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也正是对其文化生涯的探索。【一】少年天资苏轼在经传历史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而且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因而苏轼写文章并不拘泥于格式,在想要停的地方停,想要说的地方说,行云流水、豪放肆意既是他文章的风格,也是他本人的个性。据《宋史·苏轼传》记载,在苏轼十岁时,其父苏洵到四方游学,其母程氏便亲自教他读书,很小便可对古今盛衰之事发出议论,且言辞犀利,直刺要害,常令程氏欣喜满怀。嘉祐二年,二十岁的苏轼已精通各类经传史学,知识广博,且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便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作了一篇《刑赏忠厚论》令主考官欧阳修大为惊奇,定他为进士第二名。后来苏轼拜谒欧阳修时,欧阳修当面向梅尧臣表达了对苏轼的赞叹。三年后,苏轼调任福昌主簿,又被欧阳修举荐进秘阁,在制策考试中被列入第三等,是宋初以来第二位得此成绩的人。同年又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苏轼的文才已初露峥嵘,无论是欧阳修,还是后来的宋英宗和宰相韩琦,都对他赞赏有加。至于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赞扬,我想,除因他极高的才学以外,他那乐观豁达的性格或许也为他出了一份力。苏轼与欧阳修等人的结交,也使他的名气更加出众,而他所作的文章更是独树一帜,其笔墨令同时代的文人顿时光彩、狼狈不堪。【二】万民所颂苏轼不只是在著文作诗方面是个奇才,同时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宋神宗为使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开心,下令低价购买江浙一带的彩灯在元宵节时以得欢颜。然而苏轼的胆子却一向不小,敢于泼皇帝的冷水,认为宋神宗这是以自己不必须的玩乐来夺取额百姓必须的钱财。还好宋神宗本就是个不错的君主,接受了苏轼的进言,取消了此举。他担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大水汇聚于徐州城下,富人们都争着出城避水,他说什么都不同意,把他们又给赶了回去。我估计那些富人们一定将苏轼的祖宗十八辈都诅咒了个遍。苏轼当然听不到他们心底的咒骂,又跑到军队,让他们的将士与他一起救堤筑坝。亲自率领兵卒端着簸箕刚起铁锹筑起长堤,任泥水恣肆、洪波万丈而不顾。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知州,适逢大旱,他跟朝廷商量,乞得一些粮食,同时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粮,救了不少人的命。因旱而起的疫情也在肆虐,他像个暴发户似的,眼睛都眨一下,就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了五十两黄金,配上收集来的一些钱,建造治病的场所。杭州离海近,致使当地泉水都受到了大海的熏陶,一般人都受不了那又咸又涩的泉水味道,为此,唐朝刺史李泌和白居易先后造井开河,使百姓有了充足的水源,只不过水中有许多茭白根,所以每年都需要疏浚河道。然而到了宋朝却把这治河的光荣传统给丢了,害得茭白根积成田,淤泥堆积,运河废弃,水井干涸。苏轼见这水堵着,心里也发堵,所以又将河道疏通,将水井修复,还发起募捐,修建大坝。他舒服了,老百姓也跟着高兴起来,为了铭记此事,他们就把那条大堤给变成了纪念品,命名为“苏公堤”。当然,他做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像什么修堤筑坝、派兵缉盗、为民请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当了官后并未染上官场的习气,也因此多次请求从朝堂之上调于外地,这既因为他的脾气为官场所不容,也是因为他不愿沾染到一丝一毫的官场黑水,生怕一旦沾上,就再也洗不掉。而他在地方做官之所以能够能够得到百姓爱戴,也正是因为他文人的秉性让他为百姓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对得起良心。同时,许多在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论是贫是福,都并不太在乎金钱, 似乎对钱没什么概念似的,这也是苏轼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为民所想的原因之一。【三】缠斗安石苏轼是王安石在政坛上的死对头,他们两人常常互掐,历史上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他们二人身上,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大清朝的刘墉、和珅都有些类似,但这二人又略有不同,因为他们虽然政见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爱国热情,而且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化大师。熙宁四年,王安石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于是他想要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当时的宋神宗听了他的想法,就召集了翰林院学士和知制诰、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的人来商议。苏轼为此专门写下奏折表示反对。认为制度的选择应与时代相适应,现今的科举制度是祖宗之法,一直沿用,但国家盛衰却与此无关,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想法,得到了宋神宗的采纳。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又上书长文论新法的不利之处。认为不再让三司管理财政而又创立三司条例司来求利会让百姓生疑,以为是用皇帝的名义来谋利;增加税收会使穷困人无法生活而助长贪官污吏的气焰;乱任谏官,会使谏官没有约束,可能会歪曲事实、法纪混乱。全文由古即今,对比各法,举例驳斥,比喻说理。将新法的诸多弊端呈现而出。苏轼甚至在为考试进士策问出题时,为了讽刺王安石辅佐宋神宗独断专行地处理事务, 故意出了个“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的题目。事情结束后便请求到外出任职,做了杭州通判,乐得逍遥。而苏轼虽然处处与王安石对着干,两人早已交恶,但却并未真正的互相仇视,这可能是因为苏轼个人的才华令王安石佩服,也或许是由于王安石个人的修养。然而无论怎样,两位文化巨擘都因为这真正的君子秉性而名垂青史。【四】乌台诗狱这件事是苏轼个人人生前途的转折点,却也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普遍遭遇,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人在政治上有过许多好的想法,但是一实施起来就完全变了味道。宋神宗为了广开言路,专门设立了一种谏官制度,为皇帝报告各级官员的过失,然而这种看似正义的监督机构本身却得不到很好的监督,这个舆论机构中的谏官成了左右舆论的人,谏官完全有着颠倒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改变决策者对事实的认知和决策。为此,苏轼曾说:“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宋史·苏轼传》)道出了乱用谏官的巨大危害,然而宋神宗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才间接导致了“乌台诗狱”的发生。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后,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开始了对苏轼的污蔑。李定据说是一位曾因母丧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们唾骂的高官。此人为苏轼罗列了许多罪名,他所列的罪状令他本人愤慨异常,如苏轼“起于草野垢贱之余”(《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初无学术,滥得时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他的意思无非三点:苏轼出身不好,有罪;苏轼最初学问并不高,名气是假的,有罪;苏轼文章虽然文理不通,但已经够得上煽动老百姓造反的水平了,有罪。然而,事实又是什么呢?苏轼早年出身贫寒就有罪过了吗,那好了,全天下的百姓不知有多少出身贫寒的,假如穷人都有罪的话,那不知道这全天下的牢房够不够用的;苏轼学问不高却能考中进士获得欧阳修等人的赞扬,那么他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学问比苏轼高呗,那就让两人比试一场不就行了?还说苏轼文不中理却足以煽动百姓,好像苏轼会像个泼妇似的无理取闹似的,更何况他不是说苏轼文辞不中理都能够山洞百姓造反吗,那么他这比苏轼更有文采的人是不是比苏轼更有造反的嫌疑?李定的言论无疑是非常可笑的,然而他为了栽脏苏轼已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被扳倒苏轼的喜悦冲昏了脑袋,因而他不知道他说苏轼文不中理、文中无理,自己反倒先开始无理取闹了。舒亶和何正臣等人相呼应写文章来诽谤苏轼,说苏轼常常写诗文来讽刺皇上,苏轼写的反文已经到了“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的程度。还有宰相王珪,他文章烂俗,浮于表面,却自我感觉良好,嫉妒文坛新秀苏轼的名望,早就想对付他了,这刚好是个机会,他拿出了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一诗:凛然相对谁敢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他告诉皇帝,这首写桧树的诗中有“蛰龙”二字,足可以证明苏轼有二心。皇帝说:“他写桧树,与我何干?”他说:“写到龙了还不是指皇帝吗?”皇帝却反驳道:“诸葛亮还叫卧龙呢!”令王珪无言以对。检举苏轼的还有当时的科学家,苏轼过去的好朋友,沈括。可为什么连苏轼的旧时好友都要陷害他呢?是因为苏轼真的令人讨厌吗?其实问题并不在苏轼,而正是因为沈括。他虽然是科学家,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他的为人却不比他的创造能力。苏轼与沈括二人本是好朋友,身份地位相当,可是突然有一天,苏轼的地位竟高过了自己,甚至连皇帝都在自己面前夸赞苏轼,令他的心里渐渐失衡,便希望将好朋友拉下来,不能让苏轼的地位高过自己。于是他竟拿着苏轼为他写的送别诗到宋神宗面前说这诗中有着讥讽朝廷的意味。这也怪不得王安石都会说沈括是个不可亲近的小人。苏轼被抓了,他被差官绑着一路示众,颜面尽失,他只是个文人,不是武夫,他害怕自己的罪会连累家人,从湖州到京城的途中经过太湖、长江,于是他两次投湖自尽,却因为看守严密而未能成功。东坡入狱,身陷囹圄。持续的逼问与严刑拷打。通宵的侮辱与诟语摧残。牢房中的一切丑恶露出嘴脸,粗暴在蹂躏善良,卑贱在折磨高贵。苏轼熬不住了,他只是一个年逾四旬的孱弱文人,他满身伤痕地招了,他说他有罪,他说他心怀不忠。他最终绝望,睁着眼等待着死亡,打算看一眼死神的摸样。不过死亡的阴霾最后仍旧没有将他掩埋。星星点点的良知在渐渐汇聚,杭州百姓为他公开做了解厄道场,狱卒梁成悉心照料他的起居。当时的左相吴充对宋神宗进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苏轼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太皇太后在病中说:“尝忆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近闻轼一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中和,宜熟察之。”(《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传》)他甚至在皇帝为她求寿而大赦犯人时,说不须赦免天下犯人,只放了苏轼就够了。连苏轼的政敌王安石都责问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其弟王安礼也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论罪人。”(《续资治通鉴·卷三百一》)无法想象当苏轼得知自己被释放是有怎样的欣喜,但从他在牢狱因陷入绝望而托狱卒送给苏辙的诗中所透露的悲戚中,也可略微试做猜想。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诗集》之《狱中寄子由》)苏轼活了,带着行囊,带着李定们的慌张,远走他乡。苏轼来到黄州,身后的繁华世界化成了遥远的透明泡沫,眼前的古木破宅却也有点不真实,叹了一口气,又想着既来之,则安之。游玩的好地界,好风景。他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忧愁渐渐淡了去,心里又开始了些逍遥的想法,于是在东坡结庐,舒舒服服的做起了他的“东坡居士”。然而一些小事也令他有些苦闷,他是个好交朋友、豪爽豁达的汉子,遭贬谪之前他与朋友们几乎日日欢歌、应酬不断。然而,自他到了黄州之后,他的朋友们几乎不再和他通信既无来信,也无回信,苏轼寄去的信像是跌落了深渊,换不回一丁点儿笔墨的回音。他的苦闷在给朋友的信《答李端书》中也有描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然而,就是黄州,这么一个远离繁华,远离喧嚣,终日山野水急的地方,却令苏轼再一次升华。他的文章不再是为了赢得赞扬引起震动,他在垦荒种地中慢慢褪掉了繁华,回归了空灵,脱胎换骨。遭贬黄州对于苏轼而言是一场灾难。他由巅峰跌落谷底,尝到了死亡迫近的味道。然而,这也是他走向成熟的机缘。乌台诗狱令他看清了小人的嘴脸,也令他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他由此而深度自省,也由此真正站上了文化大师的高台。【五】回朝离乱元祐元年,哲宗即位,他与宰相蔡确商量好,招苏轼回来做礼部郎中,升为起居舍人,然而苏轼却不答应,最后只愿意以七品小官的身份到延和殿侍奉皇帝。到了元祐二年,他已被升为中书舍人,任命为翰林学士,且被宋哲宗和宣仁后赞赏。可惜好景不长,元祐四年,他又因为一些言论令当权者所恨,请求外到杭州。之后的几年里,苏轼接连被召回,又接连外调。到了绍圣初年,又遭劾奏,被指控所写的诗文是在讥讽先朝,因而贬至惠州、昌化。已经六十岁的苏轼渡过海峡,住在这荒僻的海南岛,也就不再盼望着归期了,这里的艰难比黄州更甚,连墨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幸好,他是苏轼,就是老了,也有着自己的豪气。他凭吊冼夫人庙、朝拜黎族诞生地黎母山,与邻舍喝酒,和朋友游玩,与小儿子苏过一起议论文章。丝毫不像是一个贬官应有的豁达。海南,是苏轼离家的最后一站,也是他最有趣味的一次旅行,更是他最开怀、最舒心的一次经历。他不会再去想朝堂之上的乱象,归根到底他也是一个文人,他永远做不好官,他文人的灵魂自始至终都不属于官场,他的才华也不是一纸公文所能承载的。元符三年,苏轼又被人记起,他拖着老迈病弱的身体向召唤他的北方走去,然而,他却不属于官场,那年,他六十四岁,在常州长眠。【六】文化贡献苏轼的父亲苏洵晚年读《周易》,写作一转《易传》但未能完成,苏轼为满足父亲遗愿,写成《易传》,又写了《论语说》,另有著作《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五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此外还留有大量书画作品。如书法作品《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贴》、《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绘画作品《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雨竹》。苏轼作为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大师,为后世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由他领起的豪放派词作一洗词的婉约娟秀之态,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深刻巨大的贡献,而且他的诗文全是有感而发的用心之作,全然没有那种故作华丽的忸怩小气之态,别具一格的文风,令人赞叹其才气豪情。苏轼一生坎坷不断,而这一切的发端正始于他前半生的好运气,生于一个经学家庭令他自幼受到诗文经典的熏陶,二十岁又一鸣惊人,为欧阳修所欣赏,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因而他当时的诗文都有着不可一世的锐气与狂气,因此才会在与王安石争勇斗狠时毫不退让,也是因为如此,才令许多人眼红他的名气,瞧不起他的狂妄,开始了对他的陷害,使他投身牢狱,远谪黄州。这一番经历令他反思自己,以致后来他的诗文再也见不到名利浮华的内容和不可一世的味道,更少了对政治的嘲讽,对自身学识的炫耀。整体风格更趋空灵,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是儒家向佛家的转变。苏轼的文化修养和思想蜕变既是靠着他过人的天赋和对文化的高度感知力得来,也与他曲折的人生际遇有着脱不开的干系,这些波澜坎坷毁了苏东坡,也成就了苏东坡。当他长眠,他的光芒也同时觉醒。 参考资料:《宋史·苏轼传》 《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九》 《苏轼诗集》《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 《山居笔记·天涯故事》

手写论文的正确格式:

1、题目

要求简明扼要,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汉字。如有特殊要求,可加注副标题。

2、摘要

论文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应在300汉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

3、关键词

从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

4、引言

引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引言应简明扼要,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

5、正文

正文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各方面实验结果、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6、结束语

结束语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在正文后注明出处。

写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用词一定要严肃,所站角度一定要是客观的,文中不要出现我怎么怎么样,有必要的地方可以使用本文如何如何。

第二、选题简明扼要。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拓展延伸的方向,不能模糊不清,让人看不懂在写什么。

第三、结构完整。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结语。缺一不可。

第四、论文格式准确无误。学校通常都会有明确规定好的论文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要求来写,字体、字号、行间距、段间距、首行缩进、页眉页脚、排版、打印格式等,务必准确无误。

第五、论文中使用的标点符号也要规范。正确使用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引号、感叹号、书名号等。

第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不能有错别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