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幼儿绘本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绘本教育研究论文

绘本,被誉为“最接近哲学的艺术样式”,以其独特的图文表现形式、欢欣愉悦的题材内容,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同时也以其启人思考的人文命题、多元融合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自2016年中国学生核心素养颁布,绘本的价值和意义又进一步被人们认识并强调,曹文轩教授也在文章中提到:“文学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针对2-12岁的孩子,绘本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了诸如:理解、分享、善良、勇敢等人类普遍的价值与追求。绘本是帮助儿童找到真善美的钥匙,长期沐浴绘本精神营养的孩子,更能够具有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心理品质,更加坚韧乐观、自信自爱,更能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逆境也能更加勇敢。绘本与绘本教育对儿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当中包括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的提升、智力的发展、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形成以及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一、绘本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作用绘本唯美的图画,优美的文字,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互相交织着构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视觉影像。儿童在阅读绘本时,通过观察认识故事中的角色,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通过观察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把握故事情节及发展线索,发现隐匿在画面中的细节和难以用语言述说的精彩纷呈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孩子阅读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孩子阅读的兴趣二、绘本对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有研究表明,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对故事产生兴趣并能够理解浅显的故事情节。孩子通过听故事看图书进语言的积累,将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信息输入大脑,并在大脑中形成关联、关系并把这种关联、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三、绘本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儿童在绘本阅读中需要调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综合的思维能力。对于由“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孩子,借助绘本图画的支持,逐渐学会把零零碎碎的语言和色彩、形状、数量、时间、空间等形象联系起来,建立一个网络的整体世界,从而锻炼相关的能力,从而发展智力。三、绘本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绘本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绘本中的图画不论是抽象画、油画、水彩画、国画,还是抽象派、印象派、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都结合了美术中的色彩、线条、构图,包含着各个时代的绘画风格与表现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达,绘本契合儿童发展核心素养所提及的“审美情趣”的目标。同时,绘本作为以文学艺术和美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图画书,在内容策划上绘本包含对自然、对外部世界探索,对生命、对科学的思考。四、绘本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意义绘本内容是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绘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接受和喜爱,最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人文情怀。从多学科融合的视角来看,绘本突破了语文学科的范围,可以延伸到数学、科学、美术、表演、英语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可以借助绘本故事书扩展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五、绘本课程的创新与实施绘本虽好,有效的引导更重要。儿童阅读遵循内在的逻辑和规律,绘本阅读和教学引导不正确,都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儿童在学龄前大量阅读绘本的基础上,某些儿童形成了某种固化的图像思维,导致对于文字阅读产生畏难心理或抵抗情绪,特别是发展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在长篇文字的阅读上出现一些障碍。读绘本虽有益,却不能只单纯的阅读绘本。从绘本教学的角度来说,传统的绘本课程类型过于单一,仅限于老师讲和学生听,孩子在读完一本绘本后便弃之如履,没有达到绘本教学的目的。在新一代的绘本课程当中,绘本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儿童通过提前预习或课堂阅读进行初步的认知,跟着教师的引导对绘本内容进行精读,一起探索发现绘本中的隐藏情节,对绘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新一代的绘本课程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教学法向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进行延伸,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一门渗透式综合课程。

还需yao吗?

浅谈幼儿园绘本教育论文

【摘 要】 为了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关注幼儿的发展。绘本以其生动的图画和丰富的情境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幼儿的掌握阅读的技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在不断地阅读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幼儿教育;绘本;综合能力

绘本最早出现在美国,它是绘本大师通过手工进行绘画来展现美丽的图片的书籍。多组生动、形象、美丽的图片,连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生动内容和绘本的完美画面会给幼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幼儿主动进行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绘本的帮助,通过有效的指导给幼儿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一、听读结合,点燃幼儿的想象力

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阅读幼儿的想象力会被充分地激发,让幼儿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故事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绘本中有非常漂亮的图片,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所认识的字并不是很多,绘本通过大量的图画来展现故事的情境,文字语言比较少,正好适合幼儿的.需要。教师给幼儿进行朗读,带领幼儿一起去学习,会让幼儿在故事中张开想象力,尽情地去想象故事的发展,构思接下来的情节……

例如在阅读暖房子绘本系列中的《特别的圣诞节》时,教师就可让幼儿认真听,教师给幼儿朗读故事。故事一开始就说到了:“平安夜到了,小刺猬在厨房里忙着,就在这时“砰”的一声响,有什么东西掉在了窗外…….”教师可以停一下,让幼儿们一边看绘本一边去想象一下“砰”的声音是什么呢?幼儿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舞台,幼儿们会给教师一个惊喜。

二、读做结合,激发幼儿审美能力

绘本中有很多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借助绘本的丰富内容和图片让幼儿们快乐地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让幼儿一边读,一边做,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们通过动手的方式给幼儿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们可以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进行探究和学习。幼儿在动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按照他们自己认为美的方向去努力。

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要让给幼儿提供一些让他们动起来的机会。例如在阅读《亲爱的雪人》的时候,故事讲到了春天来了,雪人融化了,小兔子伤心地哭了。为了安慰小兔宝宝,兔妈妈说:“小雪人去旅游了,还给你寄来了很多的明信片。有来自沙漠的,有来自丛林的,有来自海洋的……”小兔子对小雪人的旅游充满了好奇,认真地欣赏小雪人寄来的每一种明信片。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动手制作一张明信片,让幼儿在做中学。幼儿们会根据绘本上给出的明信片的格式和样式进行构思和制作,幼儿们会进行模仿和创新,向着他们认为“美”和“好”的方向去制作,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同伴互读,促进幼儿合作学习能力

在对于绘本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幼儿两两成对地进行相互阅读。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幼儿可以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沟通和交流中幼儿的思想会变得更加开阔,幼儿之间可以实现取长补短。在相互的阅读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幼儿更快地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相互学习,幼儿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幼儿们之间的讲诉会带着他们的理解,更好地展现出了故事中的亲情和暖意,为幼儿学习营造出了更多的和谐氛围,让幼儿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自由、温暖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和能力的提高。

四、自主诵读,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绘本都是通过手工绘画出来的,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再融入生动的故事,更是充分地展现出了它的生命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诵读的时候,要充分地相信幼儿,给幼儿一个空间,在教师讲解了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去探究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教育思想,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考中幼儿对于故事中的真善美以及假恶丑形成了深刻的认识,促进了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阅读《对不起》时,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小熊和小兔子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他们发现一个怪东西,小熊捡起来,见上面映出了自己的样子;可小兔子拿过来看时,上面映出的明明是一只兔子。两个好朋友为此争执起来,谁也不理谁了。夜幕降临,两个人都忍不住思念起了对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探究他们应该怎样做呢?幼儿通过自己的交友之道和学习过的德育教育,他们会想出去道歉,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之后还可以继续做好朋友。幼儿的自主探究会给他们带来快乐,而且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总之,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利用绘本教学中要充分地挖掘绘本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幼儿思维的快速运转和思考。通过幼儿的探究和自主思考,幼儿的多种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它就像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滋润着幼儿的心田,促进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康长运.《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绘本教学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绘本教学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绘本作为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载体,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还能优化生命教育的形式,进而在提升生命教育质量的同时,更加适宜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征、具有明确主题、激发亲子情感的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在生命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 :

生命教育;幼儿园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幼儿园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引导幼儿探寻生命的本质,使其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感知生命和肯定自我。但是,由于生命教育的抽象性,幼儿在理解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而通过绘本践行生命教育,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展开对生命交流和思考,会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且科学的生命教育绘本就成为了实际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征的生命教育绘本

幼儿园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虽差异不明显,但是因年龄产生的身心特征差异和心理需求差异却很明显。因此,在挑选生命教育绘本时,教师不仅要看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还要看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而才能挑选出适合且能够发挥出最大教育意义的绘本材料,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又是刚进入幼儿园学习,对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和同学都比较陌生,进而就会造成部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出现谨慎、不自信、不自在和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在对小班幼儿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大脚丫跳芭蕾》《小猪变形记》《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这一类的幼儿生命教育绘本,在趣味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在故事主人公勇于探索、乐观自信精神的感染下,使幼儿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与自信,进一步地优化其对自我的认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新的生活当中。

二、选择具有明确主题的生命教育绘本

面对当今"鱼龙混杂"的绘本市场,在选择关于生命教育的幼儿绘本教学资源时,教师不仅要选择具有儿童视角、儿童趣味的绘本,更要避免选择"矮化"儿童的绘本,即选择具有明确的教育主题且承认幼儿独立人格和幼儿内心世界的独立价值的绘本,将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其内心想法,这样才能使幼儿主动参与到绘本的阅读当中,从而实现绘本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生命教育中关于"生死"的教育看似是一个比较严肃、沉重的话题,但是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利用温暖的感情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循环,理解生命的真相。就此,教师就可以引入《再见了,艾玛奶奶》这则绘本,以故事和图片的形式带领幼儿了解"艾玛奶奶"人生中最后一年的'时光,感受"艾玛奶奶"面对死亡时的乐观与勇敢,感受"艾玛奶奶"的家人与她共同珍惜人生最后时光的过程,进而使幼儿体会到"死亡"并不可怕,使其获得面对生死的勇气。

三、选择能够激发亲子情感的生命教育绘本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必要的引领与关怀,更需要家长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因此,在生命教育中教师要给家长推荐一些能够引起亲子共鸣、激发亲子情感的绘本,进而使家长在陪伴幼儿进行阅读时能够融入情感,引发与幼儿情感交流的同时,使幼儿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例如,幼儿园阶段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困惑、出现问题,于是教师就可以推荐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狐狸爸爸鸭儿子》这则绘本,使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身上对于幼儿的责任。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只能给予家长稚嫩的回应或者只会咯咯地笑,但幼儿能够感知到父母的爱,心中"爱"的种子也已在发芽,进而在爱的氛围中,增进亲子关系,引导幼儿感恩遇见,感恩生命。

综上所述,幼儿园幼儿的生命教育不是一个"堆积"的过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借助绘本教学展开幼儿园生命教育,不仅能够给单纯的生命教育增添一些童趣的色彩,还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指引和启发,进而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懂得爱人、学会分享、敢于担当,真正实现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英姿.和孩子在阅读中感悟绘本的生命教育理念-以绘本《小熊的小船》为例[J].山东教育:幼教版,2016(4):30-31.

[2]凌斯嘉.用绘本阅读之匙扣生命教育之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1):49-50.

幼儿园绘本研究论文

绘本是早期阅读的首选,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有效阅读的有利途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绘本 运用绘本 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习惯 《指南》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用幼儿发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来鼓励他们开展阅读活动,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会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终身受益。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读物,被国际教育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让孩子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体会到只有正确使用绘本有助于培养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深刻理解绘本的含义和特点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由图画文本和文字文本一起构成的一种图文并重的书籍形式,有时图甚至比文字占更大的比重,还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比如《鼠小弟系列》)。绘本的图画是讲述故事的,不只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同时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态;还有飞扬的想象;绘本的文字则简洁明快,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扩展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等。这种独特的表达系统使得绘本成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具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图的完美结合。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从文学形态上讲,它是文字和美术的相互配合、相互丰富和相互激发。图、文不是简单的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其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的变化,而图画也具有一种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文字主要诉诸于听觉,而图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绘本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媒介来表示故事内容,并且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2.内容充满趣味。 绘本之所以成为流行读物,不只幼儿喜欢读,成人也喜欢读,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绘本特有的趣味性。绘本画面直观生动、幽默风趣,文字优美流畅,常用逆向思维来纺织童话故事或生活故事。幼儿和成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乐趣。 3.主题富含哲理。 绘本的图画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快,但主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绘本并不是随便逗小朋友开心的画册,优秀的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比如美国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书中将“爱”这个笼统的概念用形象生动的画面、简短的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每个幼儿都熟悉的兔子形象来表现这一主题,通过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间充溢趣味的对话,加之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诠释得完美无瑕。 二、正确认识绘本的作用,科学运用绘本 绘本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绘本近年来由于其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要发展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用好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绘本的使用、购买都存在着较多的不科学性,如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选择绘本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差异重视不够,有的教师不够关注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和认知需要,有的教师在使用绘本时创造性“加工”意识不强,还有的教师将绘本阅读活动看成是“看图说话”,忽略了绘本的真正内涵。 《指南》指出:应“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幼儿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求弄明白阅读中感兴趣的事物,极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是粗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况且他们尚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因而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得到的必要指导,他们才能与绘本展开有效互动,从而充分汲取蕴藏在绘本中丰富“营养”。显然,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是科学利用绘本的必然途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以《指南》为指导,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幼儿乐于阅读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近年来,我们园以经典绘本为背景,整合幼儿园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各领域教学,确立了以幼儿绘本为特色的绘本教学。”如幼儿园里举办了“三八亲子读书会”,邀请各班孩子的妈妈来参加,小班、中班、大班分别选择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妈妈原来是这样的》等有关情感教育的绘本,让妈妈与孩子一起做相框、做幸福娃娃纸袋,中二班彤彤的妈妈说:“参加了亲子读书会,和孩子相依一起听课、一起做手工,感觉与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小班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这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开发出来,又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那学习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例如,给孩子讲故事需要老师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引起他们倾听的兴趣,开学后班里有些幼儿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哭闹不止,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不适应,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年龄孩子爱听的绘本故事,并运用手指偶、布袋偶、动物毛绒玩具,边讲边演示绘本故事里的不同角色的语气、表情、心情,尽可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果然被深深地吸引,渐渐停止了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又在视频仪上出示图片给孩子们欣赏,同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细节,例如图片上角色的表情、动作,图片的背景、时间、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个个问题和幼儿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吸引幼儿认真倾听,体会阅读的乐趣。 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绘本阅读 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氛围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班的阅读区合理地摆放桌子和椅子,在四周还有绘画制作的图示,提醒大家阅读区应该遵守的常规,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在数学区中投放图书,提供数学图册,精美的书籍,每周保证一定时间轮流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每月进行读物更换。教室中设小书箱,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与家长分享具有价值意义的绘本故事和图画书。每月进行一次“小书虫”才艺交流活动,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小品、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培养自主意识,享受个性自由的快乐。这样也提醒每一个来阅读区的孩子,活动时要养成好习惯,更加专心于阅读活动。 在创设教室环境的过程中,丰富班级阅读区的图书也是主要的方面。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例如一起装饰阅读区的墙饰,制作阅读习惯的图示卡,打扮图书架,建立图书修补区,看见破损图书帮老师一起修补等活动,让幼儿从小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让他们自动自发地愿意丰富阅读区的图书,这样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班每月都会让孩子们带一些书和小朋友们分享,并让他们知道书更多了,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好看的书了,他们和同伴交换看书,懂得了分享的快乐。 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保证。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姿势、安静阅读、专注阅读、取放有序、正确翻书、爱护图书等。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确实,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阅读,懂得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情感、故事内容,更能使阅读伴随他的终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最多、最好的发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当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之后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爱护图书;会整理图书,看完后会把书放回原处;认真看书,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一页一页地从封面开始看。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初步学会倾听,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读书。 小班幼儿以成人的言行为参照,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平时,我时刻注意要求自己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时候,当我们发现有些幼儿把书卷了起来,就马上说:“你这样,小书要疼的。”在拟人化的语气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发挥,他们就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孩子开心地翻看着一本新书,把书拿反了却不自知,我发现之后指导他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了看书时封面要朝上,这个孩子以后还会做小老师指导别的孩子别拿反书。在观察中他们也发现并了解了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几个大字,那是书的名字。为了引导孩子将不同的书整齐摆放,我们给每一种书按照封面的大小分成几组,用点卡做了小标记,贴在图书角相应的位置。孩子们知道了每种书都有自己的家,看完书的时候要让书放回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在放书的时候就特别留意小标记,自然就将书放得整齐了。在阅读区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看书时的状态,当发现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并提醒他们正确的做法。有时也可以激发幼儿互相监督,让一起看书的朋友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早期阅读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今后我们要始终关注、研究的主题。面对今天各种绘本充斥的市场,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善于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最为合适的绘本,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不竭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阅读习惯。

运用移情换位法,注重情感的体验。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幼儿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使课堂焕发出幼儿生命的活力。 如《爱心树》活动中,当教师问道:“这棵大树在帮助小男孩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可是树中却没有提到小男孩的感受,你觉得小男孩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又会怎么做?”前两位幼儿都说小男孩会感谢大树,第三个幼儿却认为小男孩会说自己很自私。这不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幼儿的一个道理吗?让他们懂得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抓住这个机会,教师追问:“小男孩自私在哪儿呢?能详细说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幼儿说:“当男孩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天天跟大树玩,而当他长大了,每次来看大树,都向大树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幼儿说:“我也觉得这个小男孩很贪心,想要得到自己好玩的东西,就摘光了大树的苹果,想要房子,就砍光大树的树枝,想要船,就砍断大树的树干,只留下树墩。到最后,再也不能从大树身上得到东西了。”甚至有的幼儿说:“从这里我知道我们不能像这个小男孩那么自私、贪心,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感谢别人,也要去帮助别人。”这样就很自然地领悟主题思想,让幼儿从中明白了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用幼儿自己的方法展示作品,提升情感。让幼儿自己作画来续写故事、创编故事,然后全班装订成一本。 如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走进《爱心树》的故事,来到爱心树下,爱心树给你什么快乐,你也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爱心树,并画一画、说一说自己和爱心树的故事。 在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后,可以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看看第二天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狐狸又跟在萝丝后面,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然后孩子们动手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还可以配上一些简单的句子,由教师帮忙记录。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感受到绘本的魅力。 在挖掘绘本自身的魅力、适当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的同时,要让儿童品尝、阅读绘本的甜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实际组织绘本活动时,还得建构敏锐的教学机制,教师要善于抓住活动中的即时生成,才能让绘本更加自然,更加出彩。

孩子学阅读

链接: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这里有20课的阅读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 摘要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针对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不足,比如低认知水平问题为主、图文结合的提问较少、候答时间过短、单一机械的应答方式,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课堂气氛的提问策略,使教师提问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

[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教学;提问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和教师之间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美国教育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幼儿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1]。已有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指向不明确、提问质量和有效性不高,因此,基于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课堂气氛的提问策略,教师需要根据绘本内容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现场观察法,在2015年3月至5月间观察了苏州市某幼儿园8个小班的绘本教学活动,由8位教师执教,笔者重点观察和记录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应答方式以及幼儿的反应,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低认知水平问题为主

笔者现场观察时记录了361次教师提问,并根据布鲁姆提出的认知领域学习结果分类区分出六种问题类型,即识记型、理解型、分析型、应用型、综合型以及评价型问题,上述问题类型可以按照认知水平的高低区分为三种水平,即较低水平、中等水平以及较高水平。由表1可知,小班绘本教学中较低认知水平的提问占比为,说明教师提问对于幼儿认知水平的要求不高,主要关注幼儿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需要幼儿分析应用和综合应用评价的中、高水平问题占比为和,较高水平问题的数量远低于中低水平问题,问题的结构比例不太合理,说明教师虽然尝试提出中高水平问题,但是关注度远远不够。虽然小班幼儿以识记和理解知识为主,但是分析应用与综合评价的能力也很重要,提问应当促进幼儿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综合等思维能力发展。

(二)问题重图轻文字

绘本是图片和文字共同构成的艺术,兼顾图片和文字并把握图文关系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从教师提问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文字为主、图片为主、图文结合等三种方式。统计结果显示(表2),教师在小班绘本教学中主要提出以图片为主的问题,占比,以文字为主和图文结合的问题占比分比为和,说明教师比较重视儿童的图片认知,较少涉及幼儿对文字或图文结合的认知。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认为,“单纯地用文字或者图画来讲故事都是有局限的,图画擅长表现空间,却不擅长表现时间、味道、声音和人的心理活动等等,而对于文字来说这些都不在话下,但又很难让它来形容一座桥的外观”[2]。由此可见,教师只提问文字或图片的方式都不太科学,图画和文字是互补的.关系,绘本应该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的故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小班幼儿要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策略地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引导幼儿采取图文结合的绘本阅读方式,丰富幼儿的前阅读和前识字经验。

(三)候答时间较短

教师提问的候答时间包括两种,“第一类等候时间指刚开始问一个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考虑回答的时间;第二类等候时间指一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或其他学生肯定或否定答案,再继续下去的间隔”[3],本研究观察到的几乎都是第一类候答时间,统计结果显示(表3),教师的候答时间非常短,1-3秒的占比高达,意味着教师刚提出问题就要求幼儿给出答案。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多提出识记理解型问题,此类问题较为浅显简单,幼儿几乎不需要深入思考即可得出答案;二是教师多针对绘本图片提问,“所见即所得”,幼儿只需要稍加观察就能回答;三是教师权威控制教学现场,不愿意教学活动出现“冷场”的现象。

(四)单一机械的应答方式

应答方式是教师对于幼儿正确、不正确、不完整或不回答问题的反馈。基于其他研究者的分类方式[4],笔者针对研究样本的特点将教师应答方式分为终止性应答和拓展性应答两个维度六小类。统计结果显示(表4),复述答案和肯定表扬在教师的终止性应答方式中位列前两位,占比分比为和,“自己代答”占比最小()。复述答案指教师通过复述幼儿的回答帮助他们加强活动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现场的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复述答案属于习惯行为,通常是简单重复幼儿的回答,平淡的语气和机械的复述方式无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内容的重点。拓展性应答方式包括积极追问、引导提示以及鼓励质疑,其中,追问的占比最高(),说明教师能够在幼儿回答后追加新问题,以期促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但是,教师往往追问浅层次或形式化的问题,无助于幼儿培养发散性思维和积极思考。总体而言,教师使用拓展性应答方式()的比例远低于终止性应答方式(),说明教师的应答方式较为单一机械,且缺乏必要的教学技巧和经验。

(五)问题的有效性不高

教师需要注意提问策略的有效性,以期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发挥出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笔者认为,提问可以分为有效性提问、低效性提问以及无效性提问,有效性提问指提出有启发引导性的问题,能够激励幼儿思考和积极参与;低效性提问指过于简单或教师表达不够清楚的问题;无效性提问指完全没有用处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表5),有效性提问()的占比较大,然后是低效性提问()和无效性提问()。总体而言,教师能够发挥出提问的基本作用,利用问题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大量的有效性提问可以很好地启发幼儿。王翠萍认为,“要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把问题描述得清楚、简短、有序,帮助幼儿打开思路”[5]。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进而改善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建议与对策

(一)关注幼儿的思维特点,增加高认知水平问题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发展区和思维特点以及绘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注意提问的条理性。首先,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其次,适当提高中、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并将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机组合在一起;再次,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灵活运用三类问题,提问时注意层次性,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提问;最后,教师应该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

(二)合理把握绘本内容的图文关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思考

绘本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培利诺德曼在著作《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指出,“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把握绘本中图画与文字的关系,通过有效提问促使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文字以及图文结合进行创造性思考;此外,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沟通,科学把握候答时间与应答方式

候答时间过短和单一机械的教师应答方式都不利于幼儿的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学会等待,合理反馈幼儿的回答。当幼儿针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时,教师需要总结和归纳内容,方便幼儿理解;当幼儿不能回答或回答不完整时,教师不能不耐烦地打断,而是善于运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全盘否定甚至批评,既要引导同伴帮忙,也要及时鼓励幼儿。此外,教师可以实时追问,如“为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和拓展学习经验,从而提高应答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继英.幼儿园教师提问行为及其观念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彭懿.怎样阅读一本图画书[J].语文教学通讯,2008,(36).

[3][美]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26.

[4]王甜.民汉双语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5]王翠萍.试析绘本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

绘本教学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绘本教学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绘本作为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载体,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还能优化生命教育的形式,进而在提升生命教育质量的同时,更加适宜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征、具有明确主题、激发亲子情感的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在生命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 :

生命教育;幼儿园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幼儿园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引导幼儿探寻生命的本质,使其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感知生命和肯定自我。但是,由于生命教育的抽象性,幼儿在理解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而通过绘本践行生命教育,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展开对生命交流和思考,会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且科学的生命教育绘本就成为了实际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征的生命教育绘本

幼儿园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虽差异不明显,但是因年龄产生的身心特征差异和心理需求差异却很明显。因此,在挑选生命教育绘本时,教师不仅要看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还要看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而才能挑选出适合且能够发挥出最大教育意义的绘本材料,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又是刚进入幼儿园学习,对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和同学都比较陌生,进而就会造成部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出现谨慎、不自信、不自在和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在对小班幼儿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大脚丫跳芭蕾》《小猪变形记》《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这一类的幼儿生命教育绘本,在趣味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在故事主人公勇于探索、乐观自信精神的感染下,使幼儿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与自信,进一步地优化其对自我的认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新的生活当中。

二、选择具有明确主题的生命教育绘本

面对当今"鱼龙混杂"的绘本市场,在选择关于生命教育的幼儿绘本教学资源时,教师不仅要选择具有儿童视角、儿童趣味的绘本,更要避免选择"矮化"儿童的绘本,即选择具有明确的教育主题且承认幼儿独立人格和幼儿内心世界的独立价值的绘本,将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其内心想法,这样才能使幼儿主动参与到绘本的阅读当中,从而实现绘本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生命教育中关于"生死"的教育看似是一个比较严肃、沉重的话题,但是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利用温暖的感情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循环,理解生命的真相。就此,教师就可以引入《再见了,艾玛奶奶》这则绘本,以故事和图片的形式带领幼儿了解"艾玛奶奶"人生中最后一年的'时光,感受"艾玛奶奶"面对死亡时的乐观与勇敢,感受"艾玛奶奶"的家人与她共同珍惜人生最后时光的过程,进而使幼儿体会到"死亡"并不可怕,使其获得面对生死的勇气。

三、选择能够激发亲子情感的生命教育绘本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必要的引领与关怀,更需要家长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因此,在生命教育中教师要给家长推荐一些能够引起亲子共鸣、激发亲子情感的绘本,进而使家长在陪伴幼儿进行阅读时能够融入情感,引发与幼儿情感交流的同时,使幼儿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例如,幼儿园阶段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困惑、出现问题,于是教师就可以推荐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狐狸爸爸鸭儿子》这则绘本,使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身上对于幼儿的责任。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只能给予家长稚嫩的回应或者只会咯咯地笑,但幼儿能够感知到父母的爱,心中"爱"的种子也已在发芽,进而在爱的氛围中,增进亲子关系,引导幼儿感恩遇见,感恩生命。

综上所述,幼儿园幼儿的生命教育不是一个"堆积"的过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借助绘本教学展开幼儿园生命教育,不仅能够给单纯的生命教育增添一些童趣的色彩,还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指引和启发,进而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懂得爱人、学会分享、敢于担当,真正实现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英姿.和孩子在阅读中感悟绘本的生命教育理念-以绘本《小熊的小船》为例[J].山东教育:幼教版,2016(4):30-31.

[2]凌斯嘉.用绘本阅读之匙扣生命教育之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1):49-50.

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研究论文

绘本教学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绘本教学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绘本作为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载体,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还能优化生命教育的形式,进而在提升生命教育质量的同时,更加适宜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征、具有明确主题、激发亲子情感的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在生命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 :

生命教育;幼儿园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幼儿园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引导幼儿探寻生命的本质,使其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感知生命和肯定自我。但是,由于生命教育的抽象性,幼儿在理解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而通过绘本践行生命教育,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展开对生命交流和思考,会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且科学的生命教育绘本就成为了实际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征的生命教育绘本

幼儿园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虽差异不明显,但是因年龄产生的身心特征差异和心理需求差异却很明显。因此,在挑选生命教育绘本时,教师不仅要看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还要看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而才能挑选出适合且能够发挥出最大教育意义的绘本材料,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又是刚进入幼儿园学习,对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和同学都比较陌生,进而就会造成部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出现谨慎、不自信、不自在和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在对小班幼儿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大脚丫跳芭蕾》《小猪变形记》《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这一类的幼儿生命教育绘本,在趣味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在故事主人公勇于探索、乐观自信精神的感染下,使幼儿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与自信,进一步地优化其对自我的认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新的生活当中。

二、选择具有明确主题的生命教育绘本

面对当今"鱼龙混杂"的绘本市场,在选择关于生命教育的幼儿绘本教学资源时,教师不仅要选择具有儿童视角、儿童趣味的绘本,更要避免选择"矮化"儿童的绘本,即选择具有明确的教育主题且承认幼儿独立人格和幼儿内心世界的独立价值的绘本,将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其内心想法,这样才能使幼儿主动参与到绘本的阅读当中,从而实现绘本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生命教育中关于"生死"的教育看似是一个比较严肃、沉重的话题,但是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利用温暖的感情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循环,理解生命的真相。就此,教师就可以引入《再见了,艾玛奶奶》这则绘本,以故事和图片的形式带领幼儿了解"艾玛奶奶"人生中最后一年的'时光,感受"艾玛奶奶"面对死亡时的乐观与勇敢,感受"艾玛奶奶"的家人与她共同珍惜人生最后时光的过程,进而使幼儿体会到"死亡"并不可怕,使其获得面对生死的勇气。

三、选择能够激发亲子情感的生命教育绘本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必要的引领与关怀,更需要家长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因此,在生命教育中教师要给家长推荐一些能够引起亲子共鸣、激发亲子情感的绘本,进而使家长在陪伴幼儿进行阅读时能够融入情感,引发与幼儿情感交流的同时,使幼儿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例如,幼儿园阶段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困惑、出现问题,于是教师就可以推荐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狐狸爸爸鸭儿子》这则绘本,使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身上对于幼儿的责任。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只能给予家长稚嫩的回应或者只会咯咯地笑,但幼儿能够感知到父母的爱,心中"爱"的种子也已在发芽,进而在爱的氛围中,增进亲子关系,引导幼儿感恩遇见,感恩生命。

综上所述,幼儿园幼儿的生命教育不是一个"堆积"的过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借助绘本教学展开幼儿园生命教育,不仅能够给单纯的生命教育增添一些童趣的色彩,还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指引和启发,进而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懂得爱人、学会分享、敢于担当,真正实现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英姿.和孩子在阅读中感悟绘本的生命教育理念-以绘本《小熊的小船》为例[J].山东教育:幼教版,2016(4):30-31.

[2]凌斯嘉.用绘本阅读之匙扣生命教育之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1):49-50.

[ 摘要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针对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不足,比如低认知水平问题为主、图文结合的提问较少、候答时间过短、单一机械的应答方式,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课堂气氛的提问策略,使教师提问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

[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教学;提问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和教师之间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美国教育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幼儿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1]。已有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指向不明确、提问质量和有效性不高,因此,基于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课堂气氛的提问策略,教师需要根据绘本内容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现场观察法,在2015年3月至5月间观察了苏州市某幼儿园8个小班的绘本教学活动,由8位教师执教,笔者重点观察和记录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应答方式以及幼儿的反应,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低认知水平问题为主

笔者现场观察时记录了361次教师提问,并根据布鲁姆提出的认知领域学习结果分类区分出六种问题类型,即识记型、理解型、分析型、应用型、综合型以及评价型问题,上述问题类型可以按照认知水平的高低区分为三种水平,即较低水平、中等水平以及较高水平。由表1可知,小班绘本教学中较低认知水平的提问占比为,说明教师提问对于幼儿认知水平的要求不高,主要关注幼儿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需要幼儿分析应用和综合应用评价的中、高水平问题占比为和,较高水平问题的数量远低于中低水平问题,问题的结构比例不太合理,说明教师虽然尝试提出中高水平问题,但是关注度远远不够。虽然小班幼儿以识记和理解知识为主,但是分析应用与综合评价的能力也很重要,提问应当促进幼儿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综合等思维能力发展。

(二)问题重图轻文字

绘本是图片和文字共同构成的艺术,兼顾图片和文字并把握图文关系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从教师提问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文字为主、图片为主、图文结合等三种方式。统计结果显示(表2),教师在小班绘本教学中主要提出以图片为主的问题,占比,以文字为主和图文结合的问题占比分比为和,说明教师比较重视儿童的图片认知,较少涉及幼儿对文字或图文结合的认知。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认为,“单纯地用文字或者图画来讲故事都是有局限的,图画擅长表现空间,却不擅长表现时间、味道、声音和人的心理活动等等,而对于文字来说这些都不在话下,但又很难让它来形容一座桥的外观”[2]。由此可见,教师只提问文字或图片的方式都不太科学,图画和文字是互补的.关系,绘本应该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的故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小班幼儿要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策略地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引导幼儿采取图文结合的绘本阅读方式,丰富幼儿的前阅读和前识字经验。

(三)候答时间较短

教师提问的候答时间包括两种,“第一类等候时间指刚开始问一个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考虑回答的时间;第二类等候时间指一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或其他学生肯定或否定答案,再继续下去的间隔”[3],本研究观察到的几乎都是第一类候答时间,统计结果显示(表3),教师的候答时间非常短,1-3秒的占比高达,意味着教师刚提出问题就要求幼儿给出答案。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多提出识记理解型问题,此类问题较为浅显简单,幼儿几乎不需要深入思考即可得出答案;二是教师多针对绘本图片提问,“所见即所得”,幼儿只需要稍加观察就能回答;三是教师权威控制教学现场,不愿意教学活动出现“冷场”的现象。

(四)单一机械的应答方式

应答方式是教师对于幼儿正确、不正确、不完整或不回答问题的反馈。基于其他研究者的分类方式[4],笔者针对研究样本的特点将教师应答方式分为终止性应答和拓展性应答两个维度六小类。统计结果显示(表4),复述答案和肯定表扬在教师的终止性应答方式中位列前两位,占比分比为和,“自己代答”占比最小()。复述答案指教师通过复述幼儿的回答帮助他们加强活动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现场的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复述答案属于习惯行为,通常是简单重复幼儿的回答,平淡的语气和机械的复述方式无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内容的重点。拓展性应答方式包括积极追问、引导提示以及鼓励质疑,其中,追问的占比最高(),说明教师能够在幼儿回答后追加新问题,以期促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但是,教师往往追问浅层次或形式化的问题,无助于幼儿培养发散性思维和积极思考。总体而言,教师使用拓展性应答方式()的比例远低于终止性应答方式(),说明教师的应答方式较为单一机械,且缺乏必要的教学技巧和经验。

(五)问题的有效性不高

教师需要注意提问策略的有效性,以期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发挥出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笔者认为,提问可以分为有效性提问、低效性提问以及无效性提问,有效性提问指提出有启发引导性的问题,能够激励幼儿思考和积极参与;低效性提问指过于简单或教师表达不够清楚的问题;无效性提问指完全没有用处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表5),有效性提问()的占比较大,然后是低效性提问()和无效性提问()。总体而言,教师能够发挥出提问的基本作用,利用问题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大量的有效性提问可以很好地启发幼儿。王翠萍认为,“要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把问题描述得清楚、简短、有序,帮助幼儿打开思路”[5]。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进而改善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建议与对策

(一)关注幼儿的思维特点,增加高认知水平问题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发展区和思维特点以及绘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注意提问的条理性。首先,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其次,适当提高中、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并将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机组合在一起;再次,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灵活运用三类问题,提问时注意层次性,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提问;最后,教师应该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

(二)合理把握绘本内容的图文关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思考

绘本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培利诺德曼在著作《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指出,“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把握绘本中图画与文字的关系,通过有效提问促使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文字以及图文结合进行创造性思考;此外,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沟通,科学把握候答时间与应答方式

候答时间过短和单一机械的教师应答方式都不利于幼儿的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学会等待,合理反馈幼儿的回答。当幼儿针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时,教师需要总结和归纳内容,方便幼儿理解;当幼儿不能回答或回答不完整时,教师不能不耐烦地打断,而是善于运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全盘否定甚至批评,既要引导同伴帮忙,也要及时鼓励幼儿。此外,教师可以实时追问,如“为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和拓展学习经验,从而提高应答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继英.幼儿园教师提问行为及其观念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彭懿.怎样阅读一本图画书[J].语文教学通讯,2008,(36).

[3][美]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26.

[4]王甜.民汉双语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5]王翠萍.试析绘本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