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刘云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刘云若研究论文

学术界的范围很广,但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人文学术界。 他包括:哲学、历史、地理、考古。 他们研究的内容为:思想方法论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民生哲学。人类历史纪元及变迁学。人类疆域学。田野考古及文献考古学。 学术研究就是论证事物真实存在的过程。学术成果就是为社会提供的样板标准。学术研究的意义就是让人类认识最深层东西。 二、自然科学界。 他包括:地球生物学、宇宙数学、宇宙化学、宇宙物理学。自然科学界目前的学术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诸多的学术成果都具有局限性。随着人类不断进步,人类的学术视野会更加广阔。 三、工业学术界。 他包括生物工业学,化学工业学,装备工业学。 他们的研究成果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可以为商业谋取利益。是学术界最火爆的行业。

做学术研究的人常常会说到“学术界”,一般有“学术界普遍认为”、“学术界同仁”等等说法。但这个“学术界”究竟是什么,人们并不追究,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我也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学问,但对学术界至今仍是陌生的,我想学术界对我也同样的陌生。因而我对于学术界也没有深厚的感情。这就让我怀疑我是不是一个学人,并会思考学术界与我是什么关系,结论是:我应是一个纯正的学人,而学术界与我的关系并不大。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对于他人的学术劳动一无所知,做着一种闭门造车的事情,而是实事求是地说明了我与“学术界”的客观关系。我之所以没有身在“学术界”的自居感,固然与我的独立研究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但根本的原因是我感觉中的学术界和我理想中的学术界是大相径庭的。在我看来,学术界是以学术为目的和内容的一个精神文化世界。支撑这个世界的硬件是学术人、学术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媒体,支撑这个世界的软件则是学术信念、学术道德、学术组织、学术规范、学术制度和学术传统。这样看来,“学术界”是一个既真实又虚拟的世界。说它真实,是因为这些“支撑者”的客观存在,说它虚拟,是因为这些“支撑物”许多是无形的,即便有形的学术规范和制度,也无法与日常世界的“法度”相比,更重要的是“学术界”存在与学术人的心中,它只是偶尔进入到学人的意识之中。由于学术是神圣的,它生产新知、探求真理,所以“学术界”也应是神圣的。然而,我感觉中的学术界并不完全是一个神圣的精神文化世界。我之所以这样说,来源于我的一些真实的感觉。第一, 学术人多了许多世俗的品质。虽然不喜欢热闹,也参加过一些学术会议,见过许多平日里只在刊物和著作封面看到的学人。这些人中,往往是长者容易接近,年富力强者多了几分豪气甚或霸气,而少年早成者则常有些骄气。人与人的交流中,很少有学术气味,多是家长里短、“名人轶事”,时常能听到“上次北京的会你怎么没去”或“下次上海的会你去不去”之类的话。在我的感觉中,学术会,基本上成了熟人的联欢会和旅游节。学术人本是做学问的、搞研究的,即便不能免俗,也应是天下最脱俗的人。而今天的许多学人,不只未能脱俗,几乎成为大俗。第二, 学术组织成了世俗权力世界的影子。学术组织是群众性的组织,既然是组织,就会有一个组织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这是正常的事情。学术组织中的角色,应该以学者的学力和学术声望为依据安排才合乎道理,而实际的情形却往往不是这样。在学术组织中担当重要角色的一般是世俗权力世界中的强者。这种现象使得学术组织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翼而飞,只不过是再现了世俗权力世界的组合方式。学术组织的天然使命应是组织学术活动、凝聚学人,为学术交流提供平台,推动学术事业向前发展。就此而论,目前的学术组织最热衷于组织各种会议,而这些会议的学术含量和韵味往往乏善可陈,但组织者的经济收益和业绩效益一般是可以的。第三, 学术活动常常是“明星”表演活动。学术组织组织的学术活动以会议为最主要的形式。一部分学术会,尤其是小型的专题讨论会是很好的,而几百人的甚至更多人的学术大会就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了。我常把学术大会比作学术“明星”的表演场所,虽不见的恰当,还是能说一些问题。学术大会一般都要有大会发言人,按理说,谁作大会发言应取决于谁的研究成果具有大会发言的价值,可是,现实的大会发言者往往是在世俗世界里有地位的学人,至于他们发言的内容似乎是次要的。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总让人觉得“学术界”简直有些像“江湖”,那是一个学术“明星”的演艺竞技场,而非真才实学的交流场所。第四, 学术媒体少了些公正与尊严。学术媒体实际上才是学者学术真正的舞台。新的思想、新的建树,通过学术媒体广而告之,使同行知晓,这是学者的一大快事。但如今的学术媒体很难让纯正的学者快乐起来,其根源是学术媒体失去了公正与尊严。一些假冒伪劣的学术产品可以占有媒体资源,同时,一些优质的学术产品却难见天日。恐怕我们不能否认学术媒体与世俗权力、财富和人情的交易,这是学术腐败的集中表现。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为什么那些学术媒体还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呢?这要归咎于简单、幼稚、机械的学术评价制度。只认学术媒体的门第,不问学术作品的内容,只谈学术作品的数量,不谈学术作品的质量。这样的评价制度使得学术媒体永远处于高枕无忧且有利可图的情境中,怎能不红火呢?然而,这样的学术媒体在纯正的学者那里是没有任何价值和地位的。我的感觉自然是片面的,我相信学术界并不是历来如此的。但我更知道我感觉到的这一切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学术的神圣在这样的学术界被彻底化解了,学术腐败有了肥沃的土壤。这样的学术界至少有三种危害:(一)容易使学术事业庸俗化。能在学术界活动的庸人和俗人多了,学术事业自然就庸俗化了。(二)容易使学术事业的尊严丧失。我深信学术研究不是一日之功,而我深知急功近利、想走捷径的人就像病毒一样在学术世界中繁殖。对于刚刚步入学术领域的年轻人来说,学术界的状况对他们具有引导作用。我看到许多青年人耐不得寂寞,不愿意积累,总想着一夜成名,总感到很悲哀,但回头想想我们的学术界,也就释然了。(三)容易使学术腐败在学术界蔓延。这是任何一个真正的学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任何一个关心学术界的学者能够看到的。对于这样的学术界,我宁愿和它陌生些。我并不是一个要自闭的人,我希望有一个学术界,能让真正的学者有说话的地方,能让真正的学问有见光的地方。这个学术界不是我感觉中的学术界,而是我理想中的学术界。这样的学术界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它是学术人真诚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理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世俗的等级和权力,只有智慧的真诚面对;没有山头和霸权,只有平等的、独立的学人。第二,它是青年学人的可靠的学术学园。学术事业要发展,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的努力,所以,前一代人给后一代人留下什么是十分重要的。回顾自己的成长,当我刚刚在研究的道路上学步的时候,我感到学术界很神圣、学者很崇高、学术很严肃,现在的学术界、学者和学术给人的印象又是什么呢?青年学人是容易赶时尚的,学术界的品格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第三,它是学术正义、学术道德和学术使命的宣传阵地。学术事业是一种精神文化事业,需要有学术精神灌注其中。学术界对于学术正义、学术道德和学术使命的宣传义不容辞。我注意到这多年来,学术正义的弘扬总是表现为少数的学者呐喊,这是可贵的,也是可悲的,因为学术的正义,本应由学术界维护和宣扬,学者个人的声音毕竟是微弱的,而当他们的声音被很多人听到之时,你知道他们牺牲了多少?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学术界。如果有这样的学术界,我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的。在这样的学术界中,我不必媚俗,不必阿世,只需思想和直诚,我会很快乐。

徐若瑄论文研究

胡歌,1982年9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流行乐歌手,民盟盟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1996年,14岁的胡歌便成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小主持人。

2005年在仙侠剧《仙剑奇侠传》中塑造了“李逍遥”一角,并演唱该剧插曲《六月的雨》《逍遥叹》 。

2006年8月遭受严重车祸。

2007年6月复出。

2009年主演仙侠剧《仙剑奇侠传三》,并演唱片尾曲《忘记时间》。

2010年主演的穿越剧《神话》在央视八套播出。

2011年参演历史题材电影《辛亥革命》提名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 。

2012年主演玄幻剧《轩辕剑之天之痕》。

早年经历:

胡歌小学就读于上海市向阳小学,初中就读于上海市第二中学初中部95级1班,高中就读于上海市第二中学高中部98级3班、高中部01届7班。

胡歌在小学阶段曾经是戴三道杠的大队委员,在中学阶段还担任校升旗仪式主持人、校广播台台长、校戏剧社社长、校合唱团团长、班级团支书、班级物理课代表、徐汇区学生话剧团负责人,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题歌《爱的奉献》MV的拍摄 。

徐若瑄的名称对很多人来说必然是十分熟知的。徐若瑄参演的很多作品均是非常古典的,不论是什么样的作品类别均是参演的十分顺利与妥当,徐若瑄不但颜值不低,特质较好,所以唱功亦非常了得,个性亦非常直爽,受不少人喜爱,感觉里面的她均是头发飘飘,成熟性感的模样。大家对徐若瑄的静态仍然非常的关注的!

女神同一框颜值吸睛,让诸多的歌迷争相夸赞不已!实在除徐若瑄以外,林心如娱乐圈之内的知名度与美誉亦均是非常的高,因而徐若瑄的名字大家亦是耳熟能详的,这两位的小姐姐能瞬间引发一波回忆杀,没有料到这两个女神竟然还是好友,总的来说也的确是漂亮的姐姐是喜爱在一起玩的啊!

实际上林心如徐若瑄的联系始终维持紧密。两人时时常便会小聚保障这段圈之中的可谓真挚的情感。这次能看见两位女神的变身同框,大家亦均是对于娱乐圈之内影星们的年纪洋溢了好奇心,实在这对她们来说仿佛丝毫不成问题啊。

二十年前徐若瑄出现那惊鸿一瞥的模样,一上场便吸睛无数!看上去甜美脱俗,特质全然秒杀旁的学生啊!林心如的小虎牙十分甜美,比起徐若瑄多了一丝甜美啊,林心如属耐看型,徐若瑄看久了便感受绝不那么漂亮了呢。每个人心中的评判标准可能会大相径庭,至于徐若瑄同框林心如谁漂亮,个人是看好林心如的,大家认为呢?

各有千秋,徐若瑄比较清新,林心如比较妩媚

都很好看啊,不过现在年龄大了都有点老态了,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戏望大家都人美心美。

与和刘若英相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send 陈升 to 获取全部资源。

谈及演艺界的好老公,大伙儿都能马上说成黄磊。在大伙儿心中,黄磊确实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不管是娱乐节目还是电影,他都用一点智慧的品牌形象看人,吸引了很多粉丝。和妻子孙莉相爱并不容易,是娱乐圈里恩爱的一对。但是刘若英揭秘了黄磊的“丑闻,好老公的品牌形象被毁,原来欺孙莉17年。

5岁的时候就走上了话剧舞台,19岁时就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被导演陈凯歌看中,出演《边走边唱》中的男主角,黄磊毕业后并没有感到自满,而是选择留校任教,而他和妻子孙莉就是这个时候认识的。1995年,黄磊负责刚进入北影的新生,一堆女孩儿坐在那里,但是黄磊一眼就看到了穿着紫色裤子、淡黄外套、头发披散下来的那个姑娘,就因为这惊鸿一眼,让黄磊一下子就爱上了孙莉,经常借着各种机会跟她搭讪,增进感情,当时的黄磊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而孙莉只是一个刚进入学校的少女。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两人相恋,一次黄磊请孙莉吃饭,直接点到主题,问她有没有男朋友,你要是觉得行,我俩就恋爱吧,很快两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并且在相恋九年后就结婚生子,后来,孙莉在采访节目中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很大胆地承认已经期盼很久了。

刘若英和黄磊是陌生人,当他们''疯狂地爱''和''半夜唱歌''的时候,他们是没有关系的。直到2000年,这两个人才有了''地球上的四月日''的交集。刘若英在剧中扮演张友怡,而黄磊则扮演徐志摩。他们有很多互动,一起在乌镇的桥上看日落,听戏,在河边的小屋里一起喝茶。他们沉浸在一个美丽的会议中,就像一对相爱的男女,但很快他们就离开了,其中一个回到了台北,另一个回到了家乡,然后在''夜间跑步''中,两人也是夫妻。黄磊曾问刘若英,我可以找别人做成功的事情。你愿意和我一起承受失败吗?刘若英没有回答。但第二天,他出现在黄磊的''像水一样''的剧组上。

两人身上也各有各的磁场,相互吸引。两人时常在一起安静色看书,氛围十分和谐。此时的黄磊,事业蒸蒸日上,却在感情上备受煎熬,因为他对刘若英''心动''了,只因那部《人间四月天》。黄磊在拍摄《人间四月天》与刘若英的相遇,让他的内心有所悸动,而那时的黄磊已经和孙莉恋爱9年。后来黄磊还为了刘若英写了一个剧《似水年华》,黄磊曾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形容他和刘若英的关系:“自己和刘若英之间的关系是爱情、亲情、友情之外的第四种感情”。刘若英也曾表示,这个世上最狠心的事情就是两个人擦肩而过成为陌生人,在那件事情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过合作,而且在后来刘若英的一次演唱会上,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有个男孩子告诉他要结婚了,如果他不同意的话,那个男孩子就不结,但是他选择祝福他。

说到黄磊,必须说的是他和妻子之间的爱情历史。24岁的黄磊是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助理。只有18岁的孙莉作为新生踏进就进入了电影学院。负责新生接待的黄磊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年轻漂亮的孙莉,并在两个月内向她表示了成功。两人建立了一段爱情关系。他们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现在五口之家非常幸福。当时,黄磊和孙莉还处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所以他们都忙于拍摄,没有多少时间联系对方。但世界上却没有一堵透气的墙,更不用说在娱乐业这个流言蜚语的地方,很快黄磊和刘若英的事情就传遍了孙莉的耳边。虽然孙莉当时也在拍摄,但她还是向剧组请假,到黄磊的拍摄地点去问真相。面对孙莉的盘问,刘若英犹豫不决,孙莉打了刘若英一巴掌,然后愤怒地走了,这是对他们两个人的警告。

我觉得陈升和刘若英之间现在只是师徒关系。虽然他们之间有些难以完满的情愫.也许是相见恨晚,但芸芸众生之中遇见彼此相爱的人已是不易,这遇见还须是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方能修成正果。可世事无常,往往与人开玩笑,让你在错误的时间或错误的地点遇到对的人,那份绝望与难舍只有经历的人自己方能体会。

刘若英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美国获得古典音乐学士学位,回国后最早遇到的就是陈升。陈升跟刘若英的关系即使师生又是同事,才华横溢,睿智幽默的陈升,对初出茅庐的刘若英更是关爱有加,这让刘若英十分感激,对她痴情不已。但陈升毕竟是有妇之夫,无法实现当初的诺言,致使一段美好的感情结局是那么的不美好。

有时候上天就是和你开玩笑,让你在错误的时间或错误的地点遇到对的人,那份绝望与难舍只有经历的人自己方能体会。刘若英与陈升便是在错误的时间相遇,那时的陈升却已为人夫,家有妻儿,纵是爱之入骨又怎能抛妻弃儿,做那不仁不义之事。所以他们的感情注定是一枚不结果的花,看上去很美丽,但结局却很凄婉。

我觉得刘若英和陈升之间的感情,可以用“发乎情,而止于礼”几个字来形容。不是不再爱,是真的明白了错过了就不会再有的残酷,所以只能选择洒泪告别,转身向前,那份孽缘只能留在内心最深最柔软的地方,轻易不会去触碰。

栖身厨房,相妻教子,这是黄磊的日常生活。除了偶尔把下厨的地方搬到综艺节目里,黄老师让自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煮夫”。

人到中年,犹如温水煮青蛙,伴着柴米油盐,总能烹出一锅 爹 味儿。

即便是曾经的文艺男神也不能幸免。

如今黄磊肚腩隆起,市侩圆滑的中年男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在岁月的另一端,他也曾年轻过。

当19岁的江西男孩黄磊如愿以偿考进北京电影学院那一刻,他坦荡的星途也被开启。那一年,他被导演陈凯歌相中,出演电影《边走边唱》获奖无数,演艺道路从此也开了挂。

当时的黄磊想不到,10年之后,他将达到人生中的顶峰,在一个最美的地方,度过一段最美的年华, 会有一个叫刘若英的女孩,在自己的人生中出现,然后离开,最后嫁给一个陌生人。

2003年7月4日晚上,央视8套上映了一部全新的连续剧,《似水年华》。

这是一部以“新文人剧”标榜的连续剧,主打文艺路线。讲述阻隔半个世纪之久的海峡两岸,一对年轻人的情感故事,整部剧节奏缓慢,对白韵味十足。

▲ 《似水年华》海报

在非典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的那个夏天,《似水年华》抚慰了无数人的情感。

这部由黄磊自编自导的电视剧,主演除了黄磊自己,还有他的红颜知己刘若英。

彼时的黄磊硕士毕业后留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身上多了一份书香气,成了文艺片的宠儿。

与刘若英的相识要追溯到1999年,那年黄磊28岁,出演文艺爱情电影《夜奔》的男一号,因此遇见了当时30岁的女一号刘若英。

▲ 电影《夜奔》剧照

随后两人又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相遇,分别饰演诗人徐志摩和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

拍电视剧使黄磊和刘若英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他们很快发现,彼此爱好相似,志趣相投。他们都喜欢读书,都喜欢写文章,很多看法也惊人一致,就像遇见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感叹相见恨晚。

但从那时起黄磊就开始构思一部以刘若英为主角的剧作,他把刘若英的照片摆在案头,给女主角取名叫“英”,花了5个月时间,一笔一划写出了20万字的剧本,剧本完成后整整瘦了20斤。

被问到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故事时,黄磊说,他想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讲述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关于“我曾爱过一个人并与这个人错过”。

后来他一再否认这个故事并没有映射自己。

来自台湾的刘若英散发着深沉而内敛的魅力,具备同期女演员少有的知性美,这与她显赫的家室背景有关。

爷爷毕业于黄埔军校,奶奶是民国名媛,刘若英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从此没有卸下过那一身的文气,常被人称为才女。

刘若英的奶奶一直为孙女的终身大事着急,于是自作主张,帮她在电视里挑了任贤齐和黄磊两个绯闻少的明星,让她选一个。

刘若英知道后大笑,说这俩人是不错,可人家都有女朋友了。

但当黄磊拿着写好的剧本,小心翼翼地问刘若英: “成功的事,我可以找别人一起做,你愿意跟我一起承受可能的失败吗?”

刘若英想都没想,立即答应了。

2001年的冬天,年关将近,黄磊带着刘若英等人去各地勘景。到乌镇那天特别冷,但这不妨碍他们为这座古镇所沉醉。

呼出的热气让眼前的景色更显氤氲,两个人站在古老的石桥上,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惊喜还有会意。

“清烟、青石板路、印染花布、灯笼、小桥、流水,乌镇有一种好想谈恋爱的感觉” ,刘若英彻底被这里迷住了,“所有关于我自己的经历都变得那么短,那么渺小。”

于是,黄磊决定就把《似水年华》的故事安放在水乡乌镇。

2002年农历新年刚过,江南的春天还没褪去寒意。

这天,乌镇到访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清一色豪华奥迪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为古朴的江南水乡带来了久违的现代气息。

《似水年华》剧组的进驻,让这座沉寂许久的小镇变得格外热闹,镇上的居民世代居住于此,任外面的世界早已巨变,他们依然勤勤恳恳地守着祖辈留下的旧宅。

《似水年华》要讲一个关于岁月的故事, 而乌镇的美,正是岁月流逝留下的痕迹。

这里曾是历史上的商贸重镇,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到了20 世纪 90 年代,乌镇昔日繁荣不再。年轻人跑去外地打工,村里剩的都是老年人。直到2000年,乌镇旅游业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黄磊与剧组来到这里时,乌镇保持着它最原始的风貌。

这里就像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千年书院,潺潺的流水,静静的枕河人家,湿湿的石板路,素雅的蓝印花布……组成了一个梦幻的水乡。

诗意的江南风光,为本就诗意的剧本,更增添了人文光辉,这即将让《似水年华》成为难以被超越的经典。

▲ 乌镇 | 图源:视觉中国

铸就经典的还有时代。那是一个对纯粹的文艺分子极度宽容的时代,也是一个商业包容文人审美的时代。

世纪之交刮起的“新文人剧”浪潮就能证明这一点。以历史剧《大明宫词》和伦理剧《橘子红了》为代表,2000年前后出现了这样一批电视剧:浓郁的文学气息、鲜明的诗性色彩、唯美的画面和深沉的感情,黄磊与刘若英主演的《人间四月天》就是其中之一。

珠玉在前,黄磊另辟蹊径,决定讲述一个如诗如画的现代爱情故事。它没有《大明宫词》的色彩斑斓,也没有《橘子红了》的精致巧妙, 它应该像一幅枯笔水墨,应该像一杯清茶,饮一口可抵三年尘梦。

还应该像刘若英的恬静淡雅,云淡风轻。

在《似水年华》拍摄片场,常有当地群众或前来采访的记者想和刘若英合影留念,刘若英有求必应,拍过照片之后,她会拍着人家的肩膀温柔地说一声“谢谢”。

为了把故事讲得更漂亮,黄磊找来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搞艺术。从《橘子红了》走出来的段正军(摄影)与董少松(灯光),再次在《似水年华》中携手合作,而美术韩忠则刚刚从张艺谋《英雄》的大漠孤烟中归来,就一头扎进了细雨霏霏的江南水乡。

兄弟几人开创性地将手绘动画应用到电视剧中,基本上每集都有1分钟以内的动画,如乌镇外面英和文经常约会的树林湖水,还有文为了眺望远方的英建造的一座石塔,都是用彩色铅笔一张张纸描绘而成。

▲ 《似水年华》中的手绘动画

他们赋予动画的使命不在于叙事,而在于写意,与白墙黑瓦的水乡长镜头交织在一起营造古典而浪漫的氛围。

黄磊还把自己的忘年之交——音乐大师陈志远请到乌镇,给电视剧谱曲。陈志远独自在乌镇转了几天,最终包揽剧中所有原创音乐。

▲ 陈志远

有一天早晨,通宵改剧本的黄磊被陈志远叫了出来,他给黄磊放了一段自己谱的钢琴曲,黄磊听着听着情难自已,止不住地流眼泪。

后来陈志远又给曲子加上了词: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想你的心百转千回,莫忘那天你我之间。” 这首名叫《年华似水》的歌至今仍然飘荡在乌镇的大街小巷。

凭借着自己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黄磊钻进一个小世界,像雕刻艺术品一样雕刻着这部送给自己的“30岁童话”。

“在《似水年华》存在的年代,可能是对纯粹文艺分子宽容的最后年代,可以窥见,不必生硬讨论现实问题的文艺青年,在成为油腻中年之前,曾获得过怎样奢侈的快乐。”

可以说, 在与《似水年华》有关的年华,也是黄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齐叔为什么总是坐在门口啊?”

“晒太阳,还有等待。等着门口进来的人。”

“那他等了多久?”

“一辈子。等得等待,都成了一种习惯。”

在英和文的诗意对白中,《似水年华》简单的故事在水乡的第一缕阳光中缓缓铺陈开。

齐叔是乌镇立志书院的馆长,一边看守书院,一边将好友遗孤抚养长大。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院子,南朝梁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时间流淌到这里仿佛停止了前进,一千年过去了,唯一变化的,只有来来往往的人。

▲ 齐叔与文

齐叔的扮演者是人艺老艺术家朱旭,朱旭与黄磊家是世交,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朱老爷子有一项拿手绝活,做春饼。能吃上他做的春饼,不知是多少晚辈的梦想,黄磊近水楼台先得月,时常赖在老爷子家,假借交流演技之名,蹭一顿春饼。

黄磊在剧中给自己取名为“文”, 在文的身上,他实现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梦。

文是个格格不入的人,北大研究生毕业后,他逃离北京,回到故乡乌镇,躲在书院里修古书,与齐叔相依为命。

他热衷于和一切衰败的东西打交道,衰败的小镇,衰败的老头,衰败的桥梁和衰败的酒坊。每天早上,他把落满尘土的古书残页浸泡在水里,迎着阳光展开,日复一日,直到自己也走向衰败。

柏拉图曾经说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哲学家———读书四十年,再当十年山野村夫。文就是这种人,好像看穿世事。

但有一天,当他和来自台湾的英小姐四目相对,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那些领悟并不成熟。

英是典型的都市女性,精明干练,有背景有地位,但忙碌的生活时常让她疲惫,未婚夫的不理解让她感到孤独。

刘若英在主题曲《明年此时》里,第一句唱道:“ 这样的我们,算不算幸运,在人生的定局之后,找到另一个自己? 这样的我们,对不对得起,守住了欲望是否就安了心?”

在30岁相遇是件尴尬的事,30岁是个尴尬的年纪,一边开始承担责任,一边思想还没有彻底死亡,还有可以改变的能力。

为了靠近彼此,英和文想要改变,为此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吃遍了想念的苦。

-我们相爱过吗?-相爱过。-多久?-好像是一瞬间。-那剩下的呢?-剩下的,是无尽的挣扎与惦念。生命中是没有奇迹的。

但奇迹最终没有发生,人都是懦弱的,想要改变的同时,也害怕失去本来拥有,更害怕道德上的压力。

文与英短短6天的爱,最终只能发生在乌镇这个世外桃源。

就像《廊桥遗梦》中主妇弗朗西斯卡最终放弃了与罗伯特远走天涯,回归家庭: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

▲ 英送给文的书,里面写着: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

后来黄磊说,演这部片子时有一种“绝望的美”,但这种绝望是理性而温存的。

文和英的结局似乎早在上一辈的经验中就被注定,就像齐叔与他错过一生的爱人莹一样,“文”长出胡须来就成了“齐”,“英”读成二声就成“莹”。

生命的遗憾之美,爱情的节制之美,这正是《似水年华》的动人之处。

在剧的结尾,文在寄给英的信里这样写道:我们爱过,在青春过往的岁月中,我们真心地热爱过,并且尝试着去正视爱是可以没有理由,没有距离,没有答案的一种东西。起码这一点,我们做到了。

电视剧拍完后,作品发布会上,黄磊说: “我与刘若英之间产生了第四种感情。第一种是友情,第二种是亲情,第三种是爱情,而我们是第四种。”

2004年,黄磊结婚,据说在那两天前,他给刘若英打了一通电话。

开玩笑说,如果她不同意,他就不结了。

对黄磊来说,乌镇不仅是自己的精神故乡,更成了自己的事业。作为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黄磊每年都会去一次乌镇。

每次去,他都会到文经常打篮球的地方,打一会儿篮球,回味曾经的青春岁月。

2013年时他在微博上写道:我把魂留在乌镇已经十一年了。

拍摄《似水年华》就像一个节点,往前是青春,往后是家庭,这是30岁时的黄磊给人生的一个交代。

不仅对黄磊,在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刘若英的生命中,乌镇也烙下了特殊的印记。

刘若英曾三次成为乌镇旅游的代言人,她对乌镇有着暧昧的情感联结:“这个地方跟我的情感很像是过去的恋人,有些恋人即便没有在一起,可是曾经有的情感是一直在那里的,留下的美好是不会变的。”

▲ 刘若英为乌镇代言 | 图源:乌镇宣传片

就像文与英被留在乌镇的爱情故事,也不会变,直到成为这座小镇的精神图腾。

“故事是故事,日子是日子,有些事把它藏起来更好,日子久了就变成故事了。”齐叔这样告诉文。

有齐叔在,似水年华的故事就不会结束。

无论在戏里还是戏外,只要朱旭老爷子在,就总能让人安心。

在黄磊的记忆里,老爷子总爱坐在立志书院的那张老藤椅上,不管有没有他的戏,他都愿意在旁边陪着这些年轻人。他教年轻人把台词写在小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看一看,他说:“你们这群孩子,我得看好了。”

每天拍摄收工时,老爷子都会等到最后回去休息,在寂静的水乡夜晚,摆上一桌酒菜,拉着黄磊和刘若英陪他喝杯小酒。

2015年刘若英开演唱会,犹豫着要不要邀请年迈的朱旭,结果老爷子自己过来了。演出当天,老爷子去后台给刘若英送花,笑她穿一身“不知什么东西”。

▲ 朱旭在刘若英演唱会后台 | 图源:刘若英微博

刘若英问他“好看吗?”,他眯着眼睛笑着说: “好看是好看,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那时,朱旭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

2018年9月,《似水年华》的故事上演后的第15年,朱旭老先生逝世,享年88岁。

齐叔走了,文没了父亲。

陈志远也走了,黄磊没了良师益友。

那天早晨的钢琴声还时常回荡在耳边,弹琴的人却已不再,陈志远走后,黄磊再也不在公开场合唱歌。

▲ 图源:《向往的生活》

人们相聚然后离开,随着剧中人的纷纷远去,似水年华的故事也不再完整。

黄磊当上了好爸爸,刘若英嫁为他人妻,属于他们的时代也终将告一段落。

但黄磊总记得离开乌镇那天的情景,他是最后一个离开乌镇的,那天他带着灯光和副导绕着乌镇走了一圈,“那是带着与一个时代告别的心情,离开之前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乌镇的石板上。”

走的时候,乌镇周围已经圈起了很多工地,高大的脚手架触目可见,当地政府决定在周围盖一些购物中心,招商引资,发展旅游。

那时黄磊不知道,《似水年华》将是最后一个拍到乌镇原始生态的电视剧。

他也不知道,古典将成为下一个时代日益稀缺的资源。

部分参考资料:

1.《“诗性江南”的影像建构——1990年以来关于江南古镇的影视研究》,卜令娴

2.《残酷与美丽——电视剧<似水年华>赏析》,电影评介

3.《从新文人剧现象看荧幕精英文化》,叶佳

4.《当代乌镇文化研究》,郭倩

5.《浅析电视剧 <似水年华>的创作特色》,王淼

6.《新文人剧研究》,张帆

7.《黄磊<似水年华>:如梦的景如诗的爱》,新快报

8.《黄磊:我与刘若英是第四类情感》,新闻晨报

9.《“奶茶”的情事疑云》,万小刀

图片来源网络

中文系毕业论文刘震云

刘震云北大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著名作家、北大校友刘震云在2017年7月1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嘉宾致辞——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以下是刘震云在北大毕业典礼演讲原文全文,欢迎阅读~

北大校友刘震云2017年北京大学毕业演讲全文:

感谢各位教授和姚洋院长,让我有机会能够回到母校,回到百年讲堂。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它好像是大饭堂,我记得当时每一个北大的同学总会提一个饭袋,饭袋是用羊肚子手巾缝成的。我记得我提了四年饭袋,但是我不记得我洗过那个饭袋。当时大食堂的菜有四个阶级,一个阶级是炒土豆丝、炒洋白菜、炒萝卜丝,这是五分钱的。第二阶级是鸡蛋西红柿、锅塌豆腐,这是一毛钱的。一毛五的才是有肉的,鱼香肉丝、宫煲鸡丁;两毛钱的有回锅肉、红烧肉,还有四喜丸子。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一毛五以上的菜,我在北大四年从来没有接触过,跟它们不熟。我最爱吃的菜是锅塌豆腐,不是肉菜,但是豆腐被炸过,油水比较大,拌米饭!人生不过如此,夫复何求!

在大食堂最大的惊喜不是你排队买到了锅塌豆腐,而是当你排到的时候你是最后一个买锅塌豆腐的。因为到最后了,盆里边汤汤水水,大厨一下子都倒入我的盘子里。最悲催的是你前一个同学有锅塌豆腐,到你没有了。他买到锅塌豆腐之后就会看你一眼,这已经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他)庆幸之余有些幸灾乐祸。

最大的奇迹在我身上发生过。等排到我的时候,前面的同学就剩了一份,但这个同学思索了一下,“就剩了最后一份的锅塌豆腐,它一定特别的凉,我改主意了,我想吃鱼香肉丝”,这个锅塌豆腐又到了我的饭盆里。当我吃到锅塌豆腐的时候,我问了一下改吃鱼香肉丝的同学,我说你是哪个系的师兄?他说他是经济系。经济系不就是我们国发院的前身吗?滴水知恩,当涌泉相报!

我的意思是你跟母校的关系不是你在母校的时候,而是你离开母校的时候,再想起锅塌豆腐的时候,当你十年之后再路过我们北大的时候,再来到百年讲堂的时候。在母校参加这种场合我有过三次,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2013年新生入学的时候,在未名湖旁边的大操场,有一万多名新生,还有中文系百年校庆的时候,还有就是今天——我们国发院有983名同学毕业的时候。入学和毕业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入学是相聚,毕业是分别。自古人生伤离别,但是我还是祝贺983名同学毕业,它使我从今天开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又多了983名我的同学。

我这几年最深的体会,同学是通往世界的一张特别有效的通行证,不管到哪一个国家,不管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上来他告诉我:师兄,我也是北大的。同学能够把从陌生到熟悉的时间极大的缩短,因为你马上可以谈论一下北大相同的老师,和北大的锅塌豆腐。

2015年,法国在里昂有个作家的圆桌会议,我参加。在那里,我又碰到一位同学。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喷泉特别的出名,就是雕刻自由女神的法国雕塑家做的,这个喷泉只有几匹马,往不同的方向拉,我看到这个雕塑喷水的时候想起了商鞅。

我的同学对我说,师兄你在生活中不能上当,我说不能上什么当?他说如果有人请你到外面吃饭,一定不是你的同学。我说,应该到哪里吃饭呢?他说到家里。他说,如果到家里他请你吃牛排也一定是不是你的同学。我说,应该吃什么?他说包饺子。接着我就到这个同学家里包饺子。

为什么说这个同学呢?因为他是我们国发院MBA毕业的,目前在里昂当教授。这个同学他的家在里昂的郊区,就在河的旁边,我去他家吃饺子,他首先带我到地上看看,说你看我这个小别墅,你看我的车子,你看我的法国女朋友。接着他又带我到他们家地下看看,有一个酒窖,镇窖之宝是1985年的三瓶拉菲红酒,他说:师兄,1985年到2015年是30年,人生有几个30年?今天我们把三瓶拉菲喝了!我说,且慢!我说今天如果喝了,你明天后悔怎么办?他说,有好酒不让同学喝,让谁喝呢?如果不让同学喝,要好酒有什么用呢?他上升到了哲学层次。

我也热血沸腾了,说:喝!就着饺子!我还没怎么样,他喝多了。喝多了之后就开始给我讲现代金融学理论,讲外汇市场,讲股票市场,讲现代金融学理论在企业的运用,我一句没听懂,但是拉菲真不错!我的意思是——同学,当你在学校是同学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同学,一离开学校再重逢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同学。什么叫同学?当他说一晚上话,你一句都听不懂的时候,你还跟他聊一晚上,(这叫同学!)

刚才姚洋院长和张维迎教授做了一个特别好的发言,因为他谈到了你们的母校,我的母校——北大是谁,北大是什么人。一代一代的北大人认同,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开创地。这里产生了严复、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蔡先生提出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些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高矮胖瘦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是民族的先驱者。

什么叫先驱者呢?当几万万同胞还生活在当下的时候,他们在思考这个民族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切实际的理想,甚至他们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黑暗中没有火炬,我只有燃烧自己,我以我血荐轩辕,哪怕他知道几万万同胞会蘸着他的血来吃馒头,这是我们北大的慈悲。

这就牵扯到知识分子存在的必要性。为什么人类需要知识分子?刚才张维迎教授做了一个特别好的阐述。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除了要考虑这个民族的过去、当下,最重要的是考虑未来。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也像探照灯一样,更多的知识分子像更多的探照灯一样,要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这些探照灯全部都熄灭了,这个民族的前方是黑暗的,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这个民族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鲁迅先生在北大讲过话。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三个人。一个是我们的父亲阿Q。阿Q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没老婆,出门就挨打。出门挨打不叫受欺负,但是你的智商被欺负了而不自知,你又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就跟着这个父亲受欺负。

他还塑造了一个特别好的母亲的形象,就是祥林嫂。祥林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没丈夫。一个孩子还被老虎吃了,她一辈子的工作要把她的悲剧讲成喜剧。

另外鲁迅先生还塑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孔乙己,孔乙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腿被打断了。如果知识分子的腿被打断了,他看到的远处,比平常人还要近。那我知道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出现像姚洋院长讲的这个民族的现状,一点都不奇怪。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应该是我们北大人捍卫这个民族的生命。所以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的母校是谁,我们的老师是谁。我参加过一次毕业典礼,我觉得今天我听到的姚院长和张教授的发言,是最有质量的临别嘱托。

另外大家毕业以后是从一所大学到另外一所大学,从一本书到另外一本书,我觉得大家最需要知道的就是这个民族最缺什么。这个民族不缺人,不缺钱,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最有钱,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最欺负人的。如果14个人有10块钱,另外两个人有9块钱,以我们国发院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去衡量,到底谁有钱?我们的马路头一年修,第二年就挖开看一看;我们的大桥,很多寿命不会超过30年。一下雨,我们的城市就淹了。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特别缺远见,远见对我们这个民族如大旱之望云霓,如雾霾之望大风。

大家开始在另外一个大学起步的时候,有两句话你千万不要相信。一个是“世界上是不可以投机的”,千万别信,世界是可以投机的;另外一句话,“世界上是没有近路可走的”,这句话不成立,世界上是有近路可走的。投机分子走近路,因此成功的人起码占80%,但主要的区别是:他们得到的利益只是对于他们自己,是你做这些事情,只对你自己好。刚才张维迎教授列举了好多的数字,民族之间的对比,他讲的话希望你们牢记:要做笨人。这个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

我在北大有很多特别好的导师,我在另外一个学校也有两个特别好的导师。

一个是我的外祖母,我外祖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她不识字,她1900年出生,1995年去世,活了95年。她在方圆几十里都是个明星,如果她要演电影就是安吉丽娜·朱莉,如果踢足球就是梅西,如果打篮球就是杜兰特,如果跑百米就是博尔特。但是她一辈子都在这里。她的个子只有一米五六。我们黄河边三里路长的麦趟子,她割麦子是速度最快的,当她把麦子从这头割到那头的时候,一米七八的大汉也比不过她。

当她晚年的时候,我跟她有一次炉边谈话。我说你为什么割的比别人快?她说我割的不比任何人快,只是三里路长的麦堂子,我只要扎下腰,我从来不直腰,因为你想直1次腰的时候,你就会想直第10次、第200次,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时候割的比别人更快一点。

我有个舅舅,是一个木匠,他小时候种过天花,脸上有一些麻子,所以大家都叫他刘麻子。刘麻子做的箱子在周围40里卖得最好,所以渐渐我们周边就没有木匠了,就剩刘麻子一个人了。所有的木匠说刘麻子这个人毒,所有的顾客都说他做的箱子柜子特别好。

他晚年的时候我跟他有一个炉边谈话。我说:你的同行说你毒,你的顾客说你好,你到底是什么人?他说别人说你毒、说你好,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个好木匠,唯一使我能成为好木匠的是: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时间,我花六天时间,我比他做得更好;接着他又说,你只花六天时间还不是一个好的木匠,他说我是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特别喜欢闻做木匠活刨出来的刨子花的味道;他又说只是喜欢做木匠活,也当不好木匠,有时候我当木匠的时候会有恍惚的时候,就是当我看到一棵树,我看到如果它是一个松木,是一个柏木,是楠木,这要是给哪家姑娘出嫁的手打个箱子该多好;如果它是一棵杨树,杨树是最不成材的,只能打个小板凳。我觉得他已经到达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境界,他虽然不是北大哲学系的,但是他到达了哲学系毕业的水平。

我开车路过我们民族的马路,我们民族的马路两边基本上大家会看到都是杨树。为什么?因为杨树长得快。但是你要到其他的国家,像欧洲、北美其他的发达国家,路两旁全是松树、椴树、楠树、橡树、白蜡,树的质量的对比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心态。

所以最后我送在座的师妹和师弟两句话。一句是种树要种松树,做人要做刘麻子;(另一句是)举起你们手里的探照灯,照亮我外祖母没功夫直腰的麦田。

最重要的事忘了,记得下次见面的时候请我吃饺子,谢谢。

要写评论前搜一下出版信息,想知道全书到底有几十万字,因为感觉没有特别长,结果没查到多少字,倒是发现两篇相关文章写得挺好。一篇整体介绍了几乎前因后果所有的情节,另一篇大概和刘震云其他作品做了些比较。这两篇文章恰好印证了我的一种观点,业余写书评或者影评,重点一定不是叙述情节,毕竟这种内容大家写出来基本大同小异,无非有人概括能力强,言简意赅。有人面面俱到,严密谨慎,如此而已。至于从文学或者艺术的专业角度去说,作为普通读者或观众,远远逊色于专业评论家。故而所谓的评论还是只写自己的感受就好,不强求写得多么文采斐然或者引人入胜,只是说了我的想法即可,这才是普通人评论一部作品更可贵的地方,也是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之处。 对刘震云的作品说不上多喜欢,但故事好读,或者也可以说接地气吧。他的语言自有特色,乍一看既没什么修饰有文采的优势,也不够简洁,甚至有些啰嗦。但在这种反复的叨咕之中,似乎又有一种无招胜有招的技巧蕴藏其中。这就有点像他写的多是最普通的小人物,却又似乎刻画了千百年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他小说中的情节没什么大起大落一波三折,比如这三部“一”字系列,从最开始的《一地鸡毛》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再到这一本《一日三秋》,似乎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我们习以为常的人和事,却仿佛从中能看到无数人的命运,隐含着宏大的主题。 其实刘震云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有点矛盾。作为1978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的河南省文科状元,他大概率很聪明;作为当代名作家,他无疑也很有才气。 但他又自带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狡黠,或许和出身有关(没有歧视出身和地域黑的意思啊),河南农村滋养了他,比如他曾在演讲中提到的三个人生领路人——割麦能不直腰总遥遥领先的外祖母,发自内心喜爱自己工作的木匠舅舅,还有在他十三岁时启发他应该走出故乡的另一个身为赶车人的舅舅。 民间智慧不只教给他做人,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但是他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就是有些不讲究,有点滑头,不够德高望重,不够正直,人品和表现经不起推敲,过于算计,还有某种程度的自负。偶尔看到某些场合的发言之类就留下了这些印象。比如似轻描淡写讽刺别人,比如拿自己的聪明戏耍别人,比如看似幽默地让人下不来台…… 他的作品确实很有特色,对我来说最有启发的好像就是《一句顶一万句》,其他作品,虽然也看了不少,但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至于这部《一日三秋》,有《红楼梦》的影子,有《聊斋志异》的影子,也有《白蛇传》的影子,既魔幻又现实,但又不同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 刘震云或许憋着劲想写一部比《一句顶一万句》更有分量的作品吧,而我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段落都在截图里了! 图1、2是明亮学吹笛子吹出了自己的心事; 图3、4、5是明亮养的一只名叫孙二货的狗因年老离世(看这一段竟然掉了几滴眼泪,和自家也养了狗有直接关系); 图6这一段印象特别深,好像是在凤凰网读书的访谈里,记得刘震云提到过这一段; 图7标出的这句话好有道理的样子; 图8是小说结尾,有点卒章显志的意思,虽然对这个主题我自己感触没有很深!

跨世纪文丛是刘震云写的。刘震云,著名作家。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延津县。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现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一腔废话》等,作品集《刘震云文集》《跨世纪文丛》。

刘浦江研究论文

没错,是有这样的说法。但这只是考证得出的源流分析,不代表实际的契丹人仍然存在。从实际的血统上看,契丹人早已经消失,融合在其他民族中了。在欧亚大陆上,任何民族都一样,与数百年数千年的历史而言,都不是纯正的血统。只有在一些岛屿国家,由于对外接触少,比较封闭,他们的人种才比较单一,如日本的大和人、南太平洋诸岛的人。象你的例子,满人和汉人生出来的后代,他们会根据需要来归属自己的民族成分。比如汉唐的时候,汉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高,很多归附的匈奴人、突厥人和其他内附的游牧民族,都在几代后成为汉人,没有坚持自己的民族属性。鲜卑人建立北魏,后来基本完全汉化。明代,移民西北,使汉人和当地少数民族相互交流,既有汉人成为当地民族,也有其他民族融入汉族。这些都是政治经济的需要。在现代,有少数民族成分的高考可以加分,自然很多家庭虽然不是完全的少数民族,也愿意按随父或随母报个民族成分。假如他们没有那么多需要,为了方便,很可能就直接报个汉族了。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裔问题作者 刘浦江 原载《大陆杂志》96卷第6期

知道咱们民族是什么就行了

汉族因为融合了N多古代少数民族,所以血统最不纯。至于契丹人有一部分远迁俄罗斯,现在算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少数民族,虽然有一部分和当地人混血但总体还保持这黄种人特征,所以俄国人现在还称中国人为“契丹”,也许因为新疆离俄罗斯比较近吧?所以新疆少数民族也沿用这种称呼,读音却变成了“黑大爷”。

《正统与华夷》(刘浦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正统与华夷

作者:刘浦江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7-9-1

页数:324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刘浦江教授以正统论、华夷观透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系列论文,本书突破断代史的藩篱,敏锐地抓住历代正统论、德运说、华夷观念等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及思想观念变迁的核心问题,进行长时段的系统研究。论证精审,眼光独到,表现出恢弘的学术器局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另外收入刘浦江讲授去世前集中发表的四库学论文,皆选取典型案例做深度挖掘,与寻常的文献学研究相比气象迥然不同。

作者简介:

刘浦江(1961-2015),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辽金史、民族史学家。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1988年起任职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著有《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编著《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契丹小字词汇索引》(与康鹏合编,中华书局,2014年)两部工具书,主持完成点校本《辽史》的修订工作(中华书局,2016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