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怎么写:标题式提纲这种标题类似一个版块的概括。相当于写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用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作文提纲要点式提纲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作文提纲编写要求1.把握中心思想好的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2.要简洁明了作文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繁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屈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与《楚辞》到底是什么关系? @铁山青士(笑独行)[辑编]铁山青士按:从廖平、胡适到朱东润、铃木修次、三泽玲尔,再到龚鹏程,辑编四位中国学者与两位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以及屈原“重构”论观点。清末民初经学家廖平(字季平,1852-1932)是第一个屈原否定论者(编纂有《楚辞新解》、《楚辞讲义》,“屈原”否定论出自大约编纂于1912年的《楚辞讲义》,今已不可见)。廖季平的“屈原否定论”系于民国12年(1923年)经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介绍于世。 谢无量《楚辞新论》称:“我十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着廖季平先生。他拿出他新著的一部《楚辞新解》给我看,说‘屈原并没有这人’。他第一件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不对的。细看他全篇文义都不连属,他那传中的事实前后矛盾,既不能拿来证明屈原出处的事迹,也不能拿来证明屈原作《离骚》的时代。……他第二件拿经学眼光说《楚辞》是《诗经》的旁支。……他第三件说《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是秦始皇的自序。其他屈原的文章多半是秦博士所作。” ——铁山青士摘编自黄鹄所撰《廖季平从<楚辞新解>到<楚辞讲义>的变化》一文(《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屈原是谁?……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为什么我要疑心呢?因为:第一,《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 ……司马迁[为汉武帝时人,]何能知[汉昭帝]孝昭的谥法?一可疑。孝文之后为景帝,如何可说“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二可疑。 《屈原传》叙事不明。…… 第二,传说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曾生在秦汉以前。 ‘屈原’明明是一个理想的忠臣,但这种忠臣在汉以前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战国时代不会有这种奇怪的君臣观念。…… 传说的屈原是根据于一种“儒教化”的《楚辞》解释的。但我们知道这种“儒教化”的古书解是汉人的拿手戏…… 依我看来,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怎样叫做‘箭垛式’的人物呢?古代有许多东西是一班无名的小百姓发明的,但后人感恩图报,或是为便利起见,往往把许多发明都记到一两个有名的人物的功德簿上去。……我想,屈原也许是二十五篇《楚辞》之中的一部分的作者,后来渐渐被人认作这二十五篇全部的作者。但这时候,屈原还不过是一个文学的箭垛。 后来汉朝的老学究把那时代的“君臣大义”读到《楚辞》里去,就把屈原用作忠臣的代表,从此屈原就又成了一个伦理的箭垛了。 ……补《史记》的人很多,最晚的有王莽时代的人,故《司马相如列传》后能引扬雄的话;《屈原贾生列传》当是宣帝时人补的,那时离秦亡之时已一百五十年了……《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细看内容,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舞歌[,可以看作最古的南方民族文学]。剩下的,只有《离骚》、《九章》与《远游》了。 依我看来,《远游》是模仿《离骚》作的;《九章》也是模仿《离骚》作的。 《九章》中,《怀沙》载在《史记》,《哀郢》之名见于《屈贾传论》,大概汉昭宣帝时尚无“九章”之总名。《九章》中,也许有稍古的,也许有晚出的伪作。我们若不愿完全丢弃屈原的传说,或者可以认《离骚》为屈原作的,《九章》中,至多只能有一部分是屈原作的。《远游》全是晚出的仿作。《楚辞》注家分汉、宋两大派。汉儒最迂腐,眼光最低,知识最陋,他们把一部《诗经》都罩上乌烟瘴气了。一首“关关雎鸠”明明是写相思的诗,他们偏要说是刺周康王后的,又说是美后妃之德的!所以他们把一部《楚辞》也“酸化”了。这一派自王逸直到洪兴祖,都承认那“屈原的传说”,处处把美人香草都解作忠君忧国的话,正如汉人把《诗三百篇》都解作腐儒的美刺一样! 宋派自朱熹以后,颇能渐渐推翻那种头巾气的注解。朱子的《楚辞集注》虽不能抛开屈原的传说,但他于《九歌》确能别出新见解。《九歌》中,《湘夫人》、《少司命》、《东君》、《国殇》、《礼魂》各篇的注与序里皆无一字提到屈原的传说;其余四篇,虽偶然提及,但朱注确能打破旧说的大部分,已很不易得了。……我们须要认明白,屈原的传说不推翻,则《楚辞》只是一部忠臣教科书,但不是文学。——铁山青士摘自胡适先生1922年8月28日所撰《读<楚辞>》一文(见载《胡适文存二集》卷一)建国后“否屈”的学者主要为朱东润。从1951年3月17日到5月12日,朱东润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于《光明日报》的“学术”栏中发表了四篇关于“否定论”的文章,依序为《楚歌及楚辞》、《离骚底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离骚以外的“屈赋”》。这四篇文章均在1957年被作家出版社编辑部收入《楚辞研究论文集》一书。四文“否屈”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为: 1.《离骚》的作者为淮南王刘安,其写作年代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134年)十月,《史记》未记载刘安创作《离骚》,既有可能为司马迁的疏忽,也有可能是司马迁有所顾忌。其依据则主要着眼于《离骚》的内容,认为:第一,被写进《离骚》中的一些传说人物与历史人物没有一个为楚国的先王先公,而全是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的人物。第二,《离骚》中所涉及的地名与植物等都是南方的,从这一点看,《离骚》的作者大概是一位了解中原文化而不甚了解楚文化但对南方的情况相当熟悉的作家,而淮南王刘安恰好具备了这一条件。 2.传说中的屈原有可能存在,并且亦创作了一篇《离骚》,但这一《离骚》不是被历代文学家所称颂的那首,即其并非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楚辞》中的《离骚》。 3.《天问》很可能是战国时代楚人的作品,但其创作年代和屈原的存在与否未必是一个要相符合的问题。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教授铃木修次于1968年在其任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导言中即写道:“我认为,《楚辞》是从宋玉以后才开始有个人之作的。屈原名下的那些作品,则是围绕着屈原的传说,经过了一个时期,由不确定的多数人集约而成的文艺。” 在这里,作者的“认为”所反映的是其“否屈”的三个观点:1.楚国有个体作家进行诗歌创作的年代乃在宋玉以后;2.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是一位传说人物;3.现存《楚辞》的作者均非屈原所作,而是由“多数人集约而成”的结果。这三个观点所构成的一个总结论乃是历史人物屈原在中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发表了分别为日本关西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八代学院大学、神户商科大学讲师的[日本女学者]三泽玲尔所撰《屈原问题考辨》(韩国基译)一文。此前,作者曾于1968年在神户亲观察发行会发行的《亲观察》复刊第一号上发表过《古代楚国的悲剧》一文。该文认为,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只不过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与《楚辞》本身的文学价值毫无关系。 《考辨》一文由“问题的存在”、“《离骚》的民族歌谣性质”、“屈原神话的传说性质”三部分构成,而其“否屈”的核心则是在第二部分即“《离骚》的民族歌谣性质”一节中。 综观《考辨》全文,作者首先认为,被载入《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家屈原是一位人们“想象中的作家”,而历史上即《史记》中的屈原“并不存在”,因为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即先秦典籍中找不到任何言及屈原的记载。继而,作者从五个方面入手,“判断”了《离骚》绝非《史记》中的屈原的作品: 其一是认为《离骚》构思过于符合屈原的传说。“据此推测,《离骚》的主人公是一个浪荡于幽明之际的精灵,如果认为《离骚》是屈原之作,则意味着屈原确实预知自己不幸的死亡。” 其二是指出《离骚》所运用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执拗的表达方式,若认为是反映现实中特定的个人心情”,则其不仅与“儒家礼仪不相符合”,而且也与“道家的处世态度相违背”,“这对于自战国时代至汉代初期的文人来说,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其三是以游国恩《〈楚辞〉女性中心说》一文为立足点,指出《离骚》中多“以女性为中心作喻同时又高唱自己作为男性的高洁”,这种无视男女性别的比喻的使用与“历来的屈原形象不相称”乃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是认为《离骚》有四分之一的押韵无规律,其押韵不规则所占比例过大的事实表明,《离骚》应为多数作者所作的作品。 其五是举出《离骚》中的有关植物名如“薋菉葹”都是恶草名,认为最好把它们看作诙谐语,并由此推出《离骚》不可能是“传说中的屈原”“发愤而作”。 在作出这五个方面的“判断”后,作者又以总结性的形式最后陈述其观点:《离骚》是经过古代中国多数诗人之手,“一点一点地加工而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歌谣”,是一种“来自古代迎春仪式的民族歌谣”,其作者是“具有丰富的宗教和历史知识的《离骚》的作者们,大概是受繁荣于公元前四世纪后半期战国时代的齐国都域的‘稷下学派’影响的人,并且是公元前三世纪以后的人。” ——铁山青士摘编自【王辉斌:中国究竟有没有屈原_天津第九中学心语会的新浪博客2017-02-27 20:58】士之荣辱,皆不能自主,系于人主之爱恶,因此士的精神是抑郁的、屈辱的。一切理想及个人生命价值若欲实现,皆须仰待君王之赏识。而此种赏识,因是不能真正尊重并成就士之生命价值与个体尊严的,故士在本质上遂有生命之苍凉与失落之感。汉代辞赋,乃以此而一方面体现着士人在一个大一统的伟大帝国中的喜悦,开阔宏肆、宣畅着纵横驰骛的精神想象;一方面又在具体的境遇中觉察到难以为怀的失落。 所谓以诗统骚,是指宋人把屈骚纳入“诗经解释学”的传统中去看。例如晁补之〈离骚新序〉反驳班固对屈骚的批评,说你班固都晓得司马相如的赋里那些虚饰夸诞之辞略如《诗》之风谏,可你为什么偏要怀疑屈骚里的夸饰呢?以“经”来责屈之夸诞,并不合理:“原之辞,甚者称开天门、驾飞龙、驱云役神,周流乎天而来下。其诞如此,正尔托谲诡以谕志,使世俗不得以其浅议已,如庄周寓言者,可以经责之哉?”(鸡肋集·卷三六) 以诗经批评楚骚,乃汉唐论屈之主流,故晁以诗之风喻替屈辩护。名为“新论”,正可见以往皆不如此看。宋人论屈,大抵均由此取径,至朱熹《楚辞集注》而集其大成。 据《浩然斋雅谈》载黄山谷章子厚之说云:“九歌盖取诗国风,九章盖取诸二雅,离骚盖取诸颂”,已与这种解释相似。先解释《诗》,再将屈骚一一比附于《诗》之传统中,形成一种诗化了的楚辞学。 由汉到唐,论屈原失志而怨悱为文者很多,却几乎没有人称扬屈原的忠爱。也就是说,屈原显示的是一种个人性的哀怨,以致成为士不遇的代表。 可是宋以后,对士的要求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穷通,非所萦怀,关心的是家国兴衰、天下治乱。故屈原就应该如杜甫般,每饭不忘君,不能再……只作为一个生不逢辰的象征。 [洪兴祖]秉此信念而注《楚辞》,其内容当然就跟古代迥异,如《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王逸注:“伤己命禄,多忧患也”,洪注则说:“此原忧世之词”。又总括屈骚之旨,曰:“离骚二十五篇,多忧世之语”。洪兴祖也注过杜诗,有《杜诗辨证》二卷,在他的诠释下,杜甫和屈原都是感时忧国的典范。 ——铁山青士摘自【龚鹏程:楚辞?爱国诗人?说说屈原这笔糊涂帐_龚鹏程大学堂_凤凰国学2017-05-26 11:20】
《屈原十事诗》弈之概括离骚大意前部:引路、被屈;不屈、遭怨;申理。后部:叩天、求女;问卜、请神;他投。五律•屈原引路(一)秋来春早去,迟暮美人悲。前圣光明引,先王勇武随。党人终困步,国势日趋危。正路仍遥远,应骑骏马追!五律•屈原被屈(二)继前王勇武,为善政忙奔。正盼芷兰茂,刚称冠带纯。失约于早上,分手在黄昏。美女遭人妒,灵修错退婚!五律•屈原不屈(三)困惑迷途内,徘徊正路前。失蹄唯退后,抚马再争先。花草出泥美,芙荷入世鲜。身伤心未变,香冠顶山巅。五绝•屈原遭怨(四)结党握朝政,行单弃羽山。不听亲姐劝,逐户解说艰。 五律•屈原申理(五)历史当为鉴,民心自有公。汤禹德正立,桀纣理亏终。政善国中兴,君明世大同。任由身首碎,誓不改初衷。五律•屈原叩天(六)驾凤迎风上,携兰献阙前。孤身追落日,深夜叫开天。宫卫倚门望,哲王恋枕眠。乌云忽聚散,暴雨下涟涟。五律•屈原求女(七)策马登山去,昆仑觅爱娲。高丘无美女,灵殿有琼花。有美深闺躲,无媒白发加。情怀何处诉,浊世怎成家!五律•屈原问卜(八)谁是我心爱,她人在哪方?时时无眷恋,处处有芬芳。粪臭刚弥漫,花香立隐藏。顽石充美玉,明辨盼君王。五律•屈原请神(九)众神如伞降,灿灿耀灵光。法具明君现,臣贤美政藏。风云失际会,花草掉芬芳。哀杜鹃啼血,远游寻四方。七律•屈原他投(十)远去时难留也难,停行美政楚天残。茫茫赤水今朝渡,赫赫西方当晚欢。缓步收鞭皇界望,低头回目旧乡看。车夫悲痛马儿恋,抱屈含冤汨水寒!
屈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与《楚辞》到底是什么关系? @铁山青士(笑独行)[辑编]铁山青士按:从廖平、胡适到朱东润、铃木修次、三泽玲尔,再到龚鹏程,辑编四位中国学者与两位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以及屈原“重构”论观点。清末民初经学家廖平(字季平,1852-1932)是第一个屈原否定论者(编纂有《楚辞新解》、《楚辞讲义》,“屈原”否定论出自大约编纂于1912年的《楚辞讲义》,今已不可见)。廖季平的“屈原否定论”系于民国12年(1923年)经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介绍于世。 谢无量《楚辞新论》称:“我十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着廖季平先生。他拿出他新著的一部《楚辞新解》给我看,说‘屈原并没有这人’。他第一件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不对的。细看他全篇文义都不连属,他那传中的事实前后矛盾,既不能拿来证明屈原出处的事迹,也不能拿来证明屈原作《离骚》的时代。……他第二件拿经学眼光说《楚辞》是《诗经》的旁支。……他第三件说《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是秦始皇的自序。其他屈原的文章多半是秦博士所作。” ——铁山青士摘编自黄鹄所撰《廖季平从<楚辞新解>到<楚辞讲义>的变化》一文(《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屈原是谁?……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为什么我要疑心呢?因为:第一,《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 ……司马迁[为汉武帝时人,]何能知[汉昭帝]孝昭的谥法?一可疑。孝文之后为景帝,如何可说“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二可疑。 《屈原传》叙事不明。…… 第二,传说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曾生在秦汉以前。 ‘屈原’明明是一个理想的忠臣,但这种忠臣在汉以前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战国时代不会有这种奇怪的君臣观念。…… 传说的屈原是根据于一种“儒教化”的《楚辞》解释的。但我们知道这种“儒教化”的古书解是汉人的拿手戏…… 依我看来,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怎样叫做‘箭垛式’的人物呢?古代有许多东西是一班无名的小百姓发明的,但后人感恩图报,或是为便利起见,往往把许多发明都记到一两个有名的人物的功德簿上去。……我想,屈原也许是二十五篇《楚辞》之中的一部分的作者,后来渐渐被人认作这二十五篇全部的作者。但这时候,屈原还不过是一个文学的箭垛。 后来汉朝的老学究把那时代的“君臣大义”读到《楚辞》里去,就把屈原用作忠臣的代表,从此屈原就又成了一个伦理的箭垛了。 ……补《史记》的人很多,最晚的有王莽时代的人,故《司马相如列传》后能引扬雄的话;《屈原贾生列传》当是宣帝时人补的,那时离秦亡之时已一百五十年了……《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细看内容,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舞歌[,可以看作最古的南方民族文学]。剩下的,只有《离骚》、《九章》与《远游》了。 依我看来,《远游》是模仿《离骚》作的;《九章》也是模仿《离骚》作的。 《九章》中,《怀沙》载在《史记》,《哀郢》之名见于《屈贾传论》,大概汉昭宣帝时尚无“九章”之总名。《九章》中,也许有稍古的,也许有晚出的伪作。我们若不愿完全丢弃屈原的传说,或者可以认《离骚》为屈原作的,《九章》中,至多只能有一部分是屈原作的。《远游》全是晚出的仿作。《楚辞》注家分汉、宋两大派。汉儒最迂腐,眼光最低,知识最陋,他们把一部《诗经》都罩上乌烟瘴气了。一首“关关雎鸠”明明是写相思的诗,他们偏要说是刺周康王后的,又说是美后妃之德的!所以他们把一部《楚辞》也“酸化”了。这一派自王逸直到洪兴祖,都承认那“屈原的传说”,处处把美人香草都解作忠君忧国的话,正如汉人把《诗三百篇》都解作腐儒的美刺一样! 宋派自朱熹以后,颇能渐渐推翻那种头巾气的注解。朱子的《楚辞集注》虽不能抛开屈原的传说,但他于《九歌》确能别出新见解。《九歌》中,《湘夫人》、《少司命》、《东君》、《国殇》、《礼魂》各篇的注与序里皆无一字提到屈原的传说;其余四篇,虽偶然提及,但朱注确能打破旧说的大部分,已很不易得了。……我们须要认明白,屈原的传说不推翻,则《楚辞》只是一部忠臣教科书,但不是文学。——铁山青士摘自胡适先生1922年8月28日所撰《读<楚辞>》一文(见载《胡适文存二集》卷一)建国后“否屈”的学者主要为朱东润。从1951年3月17日到5月12日,朱东润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于《光明日报》的“学术”栏中发表了四篇关于“否定论”的文章,依序为《楚歌及楚辞》、《离骚底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离骚以外的“屈赋”》。这四篇文章均在1957年被作家出版社编辑部收入《楚辞研究论文集》一书。四文“否屈”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为: 1.《离骚》的作者为淮南王刘安,其写作年代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134年)十月,《史记》未记载刘安创作《离骚》,既有可能为司马迁的疏忽,也有可能是司马迁有所顾忌。其依据则主要着眼于《离骚》的内容,认为:第一,被写进《离骚》中的一些传说人物与历史人物没有一个为楚国的先王先公,而全是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的人物。第二,《离骚》中所涉及的地名与植物等都是南方的,从这一点看,《离骚》的作者大概是一位了解中原文化而不甚了解楚文化但对南方的情况相当熟悉的作家,而淮南王刘安恰好具备了这一条件。 2.传说中的屈原有可能存在,并且亦创作了一篇《离骚》,但这一《离骚》不是被历代文学家所称颂的那首,即其并非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楚辞》中的《离骚》。 3.《天问》很可能是战国时代楚人的作品,但其创作年代和屈原的存在与否未必是一个要相符合的问题。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教授铃木修次于1968年在其任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导言中即写道:“我认为,《楚辞》是从宋玉以后才开始有个人之作的。屈原名下的那些作品,则是围绕着屈原的传说,经过了一个时期,由不确定的多数人集约而成的文艺。” 在这里,作者的“认为”所反映的是其“否屈”的三个观点:1.楚国有个体作家进行诗歌创作的年代乃在宋玉以后;2.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是一位传说人物;3.现存《楚辞》的作者均非屈原所作,而是由“多数人集约而成”的结果。这三个观点所构成的一个总结论乃是历史人物屈原在中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发表了分别为日本关西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八代学院大学、神户商科大学讲师的[日本女学者]三泽玲尔所撰《屈原问题考辨》(韩国基译)一文。此前,作者曾于1968年在神户亲观察发行会发行的《亲观察》复刊第一号上发表过《古代楚国的悲剧》一文。该文认为,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只不过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与《楚辞》本身的文学价值毫无关系。 《考辨》一文由“问题的存在”、“《离骚》的民族歌谣性质”、“屈原神话的传说性质”三部分构成,而其“否屈”的核心则是在第二部分即“《离骚》的民族歌谣性质”一节中。 综观《考辨》全文,作者首先认为,被载入《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家屈原是一位人们“想象中的作家”,而历史上即《史记》中的屈原“并不存在”,因为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即先秦典籍中找不到任何言及屈原的记载。继而,作者从五个方面入手,“判断”了《离骚》绝非《史记》中的屈原的作品: 其一是认为《离骚》构思过于符合屈原的传说。“据此推测,《离骚》的主人公是一个浪荡于幽明之际的精灵,如果认为《离骚》是屈原之作,则意味着屈原确实预知自己不幸的死亡。” 其二是指出《离骚》所运用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执拗的表达方式,若认为是反映现实中特定的个人心情”,则其不仅与“儒家礼仪不相符合”,而且也与“道家的处世态度相违背”,“这对于自战国时代至汉代初期的文人来说,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其三是以游国恩《〈楚辞〉女性中心说》一文为立足点,指出《离骚》中多“以女性为中心作喻同时又高唱自己作为男性的高洁”,这种无视男女性别的比喻的使用与“历来的屈原形象不相称”乃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是认为《离骚》有四分之一的押韵无规律,其押韵不规则所占比例过大的事实表明,《离骚》应为多数作者所作的作品。 其五是举出《离骚》中的有关植物名如“薋菉葹”都是恶草名,认为最好把它们看作诙谐语,并由此推出《离骚》不可能是“传说中的屈原”“发愤而作”。 在作出这五个方面的“判断”后,作者又以总结性的形式最后陈述其观点:《离骚》是经过古代中国多数诗人之手,“一点一点地加工而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歌谣”,是一种“来自古代迎春仪式的民族歌谣”,其作者是“具有丰富的宗教和历史知识的《离骚》的作者们,大概是受繁荣于公元前四世纪后半期战国时代的齐国都域的‘稷下学派’影响的人,并且是公元前三世纪以后的人。” ——铁山青士摘编自【王辉斌:中国究竟有没有屈原_天津第九中学心语会的新浪博客2017-02-27 20:58】士之荣辱,皆不能自主,系于人主之爱恶,因此士的精神是抑郁的、屈辱的。一切理想及个人生命价值若欲实现,皆须仰待君王之赏识。而此种赏识,因是不能真正尊重并成就士之生命价值与个体尊严的,故士在本质上遂有生命之苍凉与失落之感。汉代辞赋,乃以此而一方面体现着士人在一个大一统的伟大帝国中的喜悦,开阔宏肆、宣畅着纵横驰骛的精神想象;一方面又在具体的境遇中觉察到难以为怀的失落。 所谓以诗统骚,是指宋人把屈骚纳入“诗经解释学”的传统中去看。例如晁补之〈离骚新序〉反驳班固对屈骚的批评,说你班固都晓得司马相如的赋里那些虚饰夸诞之辞略如《诗》之风谏,可你为什么偏要怀疑屈骚里的夸饰呢?以“经”来责屈之夸诞,并不合理:“原之辞,甚者称开天门、驾飞龙、驱云役神,周流乎天而来下。其诞如此,正尔托谲诡以谕志,使世俗不得以其浅议已,如庄周寓言者,可以经责之哉?”(鸡肋集·卷三六) 以诗经批评楚骚,乃汉唐论屈之主流,故晁以诗之风喻替屈辩护。名为“新论”,正可见以往皆不如此看。宋人论屈,大抵均由此取径,至朱熹《楚辞集注》而集其大成。 据《浩然斋雅谈》载黄山谷章子厚之说云:“九歌盖取诗国风,九章盖取诸二雅,离骚盖取诸颂”,已与这种解释相似。先解释《诗》,再将屈骚一一比附于《诗》之传统中,形成一种诗化了的楚辞学。 由汉到唐,论屈原失志而怨悱为文者很多,却几乎没有人称扬屈原的忠爱。也就是说,屈原显示的是一种个人性的哀怨,以致成为士不遇的代表。 可是宋以后,对士的要求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穷通,非所萦怀,关心的是家国兴衰、天下治乱。故屈原就应该如杜甫般,每饭不忘君,不能再……只作为一个生不逢辰的象征。 [洪兴祖]秉此信念而注《楚辞》,其内容当然就跟古代迥异,如《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王逸注:“伤己命禄,多忧患也”,洪注则说:“此原忧世之词”。又总括屈骚之旨,曰:“离骚二十五篇,多忧世之语”。洪兴祖也注过杜诗,有《杜诗辨证》二卷,在他的诠释下,杜甫和屈原都是感时忧国的典范。 ——铁山青士摘自【龚鹏程:楚辞?爱国诗人?说说屈原这笔糊涂帐_龚鹏程大学堂_凤凰国学2017-05-26 11:20】
屈原的楚辞渔父在文学价值上面是不可估量的,他阐述了两种生活观,一种是随遇而安,一种是不随波逐流,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开辟了先河
赏析一】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从内证来说,《渔父》中的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下当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绪用轻松的笔调续写“莞尔而笑”的渔父。何况全文采用第三人称,亦与屈原作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故近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说:“《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按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渔父》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四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地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这部分中,渔父上场,并开始了与屈原的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便用反问以认定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是、自信,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酾”,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庄子说:“虚而委蛇。”(《庄子·应帝王》,后世成语作“虚与委蛇”)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他所标举的“圣人”,指的正是老、庄一类人物。儒家的大圣人则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坚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橘颂》)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对于渔父的“忠告”当然是格格不入的。他义正辞严地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两个浅近、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两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宁赴湘流”,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屈原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渔父》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司马迁将《渔父》的文字作为史料载入屈原的传记中,当也是有见于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的。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他唱的歌,后人称之为《渔父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三卷将此歌作为《渔父歌》的“古辞”收入),也《沧浪歌》或《孺子歌》。歌词以“水清”与“水浊”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水浊可以洗脚,大意仍然是上文“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意思,这是渔父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的一种较为形象化的说法。最后这一部分,不见于《史记》屈原本传中。从全篇结构来说,这一部分却是不可或缺的:它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不少研究者认为《渔父》这篇作品是歌颂屈原的。但从全文的描写、尤其是从这一结尾中,似乎很难看出作者有专门褒美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对屈原与渔父的感情倾向孰轻孰重,倒不妨认为他比较倾向于作为隐者典型的渔父。《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前人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文体演变史上,《渔父》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的。附带说几句,传统上一般将楚辞作为诗的一种别体——一种带有地域性的诗体,《渔父》虽是散文(部分语句也押韵)却又饱含诗意,颇似现代所称的散文诗。所以本文也将《渔父》列入“先秦诗”之中加以评析。(陈志明)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渔夫是他的楚辞中的一章,他讲述的是:屈原在被放逐后,一个人在堤畔呤咏时,遇见了一个渔夫,并与渔夫对话。在这段对话中,充分体现了两人对世俗挫败的不同见地与看法。在这方面,我比较认同渔夫的说法。屈原认为世人都浊我独清,“众人都醉我独醒。”因此无法融入社会。但渔夫却不同。渔夫认为“圣人不拘泥于外物环境,而能与世俗共同进退,从而能过平常安静的生活。”渔夫既然能认出屈原的身份,又能与屈原谈论如此深刻的处世之道与人生哲理。可见他不是一个平常的渔夫,而是一个隐居山林的贤人高士。他提出的问题与人生见地无不透出他无穷的智慧。渔夫和屈原的话其实都很有见地,很有自己的道理,但做为现在的我们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渔夫那样的心态,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世俗污浊就要与它断绝所有关系来保持自己清白,那会有多少人要去轻生呢。我们必须学会与社会和群体共同进退,先要溶入再去改变而非把自己放在高处让人生厌。生活中我们应该抱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要尽量看到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要刻意的愤世忌俗。渔夫最后唱的那首歌,用水作喻,生动形象的诠释了这个道理。用水比喻我们周边的环境人文,不能总是把自己脱离在群体之外去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那最终会被社会所遗弃。水,人世间看似最柔软的。三岁的孩童也可以轻易的用手指将它破开。水,又是人世间里最坚硬的所在。水滴石穿提醒着你他的坚韧他的内蕴里的浩瀚。水,可以是最洁净的,我们可以饮用它。水,又可以是最污浊的。在你我的脚下呻吟着喘息。万变的世界,绚丽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的让自己普通着存在却又坚持着释放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我如果是屈原我会学一下水的品质,哪怕在逆境中也要尽量发挥自己的所长,而不是怨天尤人。
论《离骚》的自我形象 《北方论丛》1986(6)。论屈原艺术想象的独创性 《东北师大学报》1988(4)。先秦国家观念与屈原的宗国意识 《东北师大学报》1989(4)。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类型分析 《延边教育学院学刊》1990(1—2)。“生王之头不若死王之垄” 《甘肃社会科学》1991(1)。先秦“士”阶层的文化心态与历史命运 《贵州文史丛刊》1991(2)。《离骚》审美价值的层次分析 《延边大学学报》1992(2)。屈原社会理想与儒法两家的关系 《东北师大学报》1992(3)。《招魂》作者补证 《社会科学战线》1993(3)。楚辞:诗歌形式的纵深拓展 《人文杂志》1993(3)。中国礼乐文化初论 《东北师大学报》1993(6)。《九歌》“二湘”异辞同源说 《松辽学刊》1994(1)。话说《橘颂》 《名作欣赏》1994(2)。楚辞《招魂》的结构特征与语言特征 《苏州大学学报》1994(3)。百世诗宗的文化传承 《东北师大学报》1994(5)。中国诗歌中渔父意象的发轫之作——读楚辞《渔父》 《文史知识》1994(12)。屈原人格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中国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传统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学研究》1995(2)。公木的诗学世界 《人民日报》1996年6月27日第十一版。广阔的视野,崭新的高度 《社会科学战线》1998(3)。读诗札记(六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6)。从《诗经》看周代天命观念之兴衰 《江海学刊》1999(2)。“平淡”:陶诗风格之阐释 《社会科学战线》1999(2)。《诗经》对答之体及其历史意义 《文学遗产》1999(2)。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古典文学研究片论 《文学前沿》第一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孔子的诗学 《深圳大学学报》2000(6)。从“兮”字用法看楚辞《九歌》的音乐特性 《社会科学辑刊》2001(2)。中国上古诗歌的历史文化观照 《社会科学战线》2001(1)。睹新春之景 咏乡思之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名作欣赏》2001(1)。夏夜的图景 丰年的欢乐——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古典文学知识》2001(3)。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读李清照《如梦令》 《名作欣赏》2001(4)。仰望泰山 志在高远——杜甫《望岳》赏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6)。从《生民》到《离骚》——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 《文学遗产》2001(4)。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 《深圳大学学报》2001(6)。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理论 《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27日。屈原的诗学 《深圳大学学报》2002(6)。道家语言哲学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影响《学术研究》2002(12)。夏商时代的天命观念及其文化形态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2)。性善·仁政·浩然之气——孟子精神世界的再认识 《深圳大学学报》2005(3)。一个哲学悖论的诗学消解——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向 《文艺研究》2007(11)。流芳千古的一代文宗欧阳修 《文史知识》2007(12)。眼观风云浩荡 胸怀日月运行——读曹操的《观沧海》 《古典文学知识》2008(2)。
你可以在这里看看。屈原(前339?~前278?)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著作 创作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楚辞》不是议论文。楚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即在文学中属于诗歌词赋类别。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恩。。比如对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家国山川百姓最朴素的热爱和依恋比如生死瞬息人生无常,短暂的生命里,停驻点也许比起始更为重要和摄人心魄。再有呢,作为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他的一生虽然和政治千丝万缕,但对于“举贤任能,立法富国”的理想从未放弃。现实与理想的不融合。所以才有“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的倔强感概和“屯抑郁于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无奈叹息。这是诗人的悲哀和政治家的痛苦。如果从反面说呢,屈原的死并非那么悲壮。英雄为恨死而不得其实,死而不得其所。上下求索,求而不得,为了昏庸的政治陪上性命。如果活下去,如果可以雾里看花清晰辨别,或许会有更多的成就。不过就不符合他的气节了。古人的追求往往是理想的,是清高单纯的。再有是说笑了,他的投江促成了粽子的诞生,也算是文化产业的支流吧~可见名人伟人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势如破竹啊~
屈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与《楚辞》到底是什么关系? @铁山青士(笑独行)[辑编]铁山青士按:从廖平、胡适到朱东润、铃木修次、三泽玲尔,再到龚鹏程,辑编四位中国学者与两位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以及屈原“重构”论观点。清末民初经学家廖平(字季平,1852-1932)是第一个屈原否定论者(编纂有《楚辞新解》、《楚辞讲义》,“屈原”否定论出自大约编纂于1912年的《楚辞讲义》,今已不可见)。廖季平的“屈原否定论”系于民国12年(1923年)经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介绍于世。 谢无量《楚辞新论》称:“我十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着廖季平先生。他拿出他新著的一部《楚辞新解》给我看,说‘屈原并没有这人’。他第一件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不对的。细看他全篇文义都不连属,他那传中的事实前后矛盾,既不能拿来证明屈原出处的事迹,也不能拿来证明屈原作《离骚》的时代。……他第二件拿经学眼光说《楚辞》是《诗经》的旁支。……他第三件说《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是秦始皇的自序。其他屈原的文章多半是秦博士所作。” ——铁山青士摘编自黄鹄所撰《廖季平从<楚辞新解>到<楚辞讲义>的变化》一文(《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屈原是谁?……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为什么我要疑心呢?因为:第一,《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 ……司马迁[为汉武帝时人,]何能知[汉昭帝]孝昭的谥法?一可疑。孝文之后为景帝,如何可说“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二可疑。 《屈原传》叙事不明。…… 第二,传说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曾生在秦汉以前。 ‘屈原’明明是一个理想的忠臣,但这种忠臣在汉以前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战国时代不会有这种奇怪的君臣观念。…… 传说的屈原是根据于一种“儒教化”的《楚辞》解释的。但我们知道这种“儒教化”的古书解是汉人的拿手戏…… 依我看来,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怎样叫做‘箭垛式’的人物呢?古代有许多东西是一班无名的小百姓发明的,但后人感恩图报,或是为便利起见,往往把许多发明都记到一两个有名的人物的功德簿上去。……我想,屈原也许是二十五篇《楚辞》之中的一部分的作者,后来渐渐被人认作这二十五篇全部的作者。但这时候,屈原还不过是一个文学的箭垛。 后来汉朝的老学究把那时代的“君臣大义”读到《楚辞》里去,就把屈原用作忠臣的代表,从此屈原就又成了一个伦理的箭垛了。 ……补《史记》的人很多,最晚的有王莽时代的人,故《司马相如列传》后能引扬雄的话;《屈原贾生列传》当是宣帝时人补的,那时离秦亡之时已一百五十年了……《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细看内容,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舞歌[,可以看作最古的南方民族文学]。剩下的,只有《离骚》、《九章》与《远游》了。 依我看来,《远游》是模仿《离骚》作的;《九章》也是模仿《离骚》作的。 《九章》中,《怀沙》载在《史记》,《哀郢》之名见于《屈贾传论》,大概汉昭宣帝时尚无“九章”之总名。《九章》中,也许有稍古的,也许有晚出的伪作。我们若不愿完全丢弃屈原的传说,或者可以认《离骚》为屈原作的,《九章》中,至多只能有一部分是屈原作的。《远游》全是晚出的仿作。《楚辞》注家分汉、宋两大派。汉儒最迂腐,眼光最低,知识最陋,他们把一部《诗经》都罩上乌烟瘴气了。一首“关关雎鸠”明明是写相思的诗,他们偏要说是刺周康王后的,又说是美后妃之德的!所以他们把一部《楚辞》也“酸化”了。这一派自王逸直到洪兴祖,都承认那“屈原的传说”,处处把美人香草都解作忠君忧国的话,正如汉人把《诗三百篇》都解作腐儒的美刺一样! 宋派自朱熹以后,颇能渐渐推翻那种头巾气的注解。朱子的《楚辞集注》虽不能抛开屈原的传说,但他于《九歌》确能别出新见解。《九歌》中,《湘夫人》、《少司命》、《东君》、《国殇》、《礼魂》各篇的注与序里皆无一字提到屈原的传说;其余四篇,虽偶然提及,但朱注确能打破旧说的大部分,已很不易得了。……我们须要认明白,屈原的传说不推翻,则《楚辞》只是一部忠臣教科书,但不是文学。——铁山青士摘自胡适先生1922年8月28日所撰《读<楚辞>》一文(见载《胡适文存二集》卷一)建国后“否屈”的学者主要为朱东润。从1951年3月17日到5月12日,朱东润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于《光明日报》的“学术”栏中发表了四篇关于“否定论”的文章,依序为《楚歌及楚辞》、《离骚底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离骚以外的“屈赋”》。这四篇文章均在1957年被作家出版社编辑部收入《楚辞研究论文集》一书。四文“否屈”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为: 1.《离骚》的作者为淮南王刘安,其写作年代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134年)十月,《史记》未记载刘安创作《离骚》,既有可能为司马迁的疏忽,也有可能是司马迁有所顾忌。其依据则主要着眼于《离骚》的内容,认为:第一,被写进《离骚》中的一些传说人物与历史人物没有一个为楚国的先王先公,而全是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的人物。第二,《离骚》中所涉及的地名与植物等都是南方的,从这一点看,《离骚》的作者大概是一位了解中原文化而不甚了解楚文化但对南方的情况相当熟悉的作家,而淮南王刘安恰好具备了这一条件。 2.传说中的屈原有可能存在,并且亦创作了一篇《离骚》,但这一《离骚》不是被历代文学家所称颂的那首,即其并非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楚辞》中的《离骚》。 3.《天问》很可能是战国时代楚人的作品,但其创作年代和屈原的存在与否未必是一个要相符合的问题。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教授铃木修次于1968年在其任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导言中即写道:“我认为,《楚辞》是从宋玉以后才开始有个人之作的。屈原名下的那些作品,则是围绕着屈原的传说,经过了一个时期,由不确定的多数人集约而成的文艺。” 在这里,作者的“认为”所反映的是其“否屈”的三个观点:1.楚国有个体作家进行诗歌创作的年代乃在宋玉以后;2.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是一位传说人物;3.现存《楚辞》的作者均非屈原所作,而是由“多数人集约而成”的结果。这三个观点所构成的一个总结论乃是历史人物屈原在中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发表了分别为日本关西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八代学院大学、神户商科大学讲师的[日本女学者]三泽玲尔所撰《屈原问题考辨》(韩国基译)一文。此前,作者曾于1968年在神户亲观察发行会发行的《亲观察》复刊第一号上发表过《古代楚国的悲剧》一文。该文认为,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只不过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与《楚辞》本身的文学价值毫无关系。 《考辨》一文由“问题的存在”、“《离骚》的民族歌谣性质”、“屈原神话的传说性质”三部分构成,而其“否屈”的核心则是在第二部分即“《离骚》的民族歌谣性质”一节中。 综观《考辨》全文,作者首先认为,被载入《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家屈原是一位人们“想象中的作家”,而历史上即《史记》中的屈原“并不存在”,因为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即先秦典籍中找不到任何言及屈原的记载。继而,作者从五个方面入手,“判断”了《离骚》绝非《史记》中的屈原的作品: 其一是认为《离骚》构思过于符合屈原的传说。“据此推测,《离骚》的主人公是一个浪荡于幽明之际的精灵,如果认为《离骚》是屈原之作,则意味着屈原确实预知自己不幸的死亡。” 其二是指出《离骚》所运用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执拗的表达方式,若认为是反映现实中特定的个人心情”,则其不仅与“儒家礼仪不相符合”,而且也与“道家的处世态度相违背”,“这对于自战国时代至汉代初期的文人来说,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其三是以游国恩《〈楚辞〉女性中心说》一文为立足点,指出《离骚》中多“以女性为中心作喻同时又高唱自己作为男性的高洁”,这种无视男女性别的比喻的使用与“历来的屈原形象不相称”乃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是认为《离骚》有四分之一的押韵无规律,其押韵不规则所占比例过大的事实表明,《离骚》应为多数作者所作的作品。 其五是举出《离骚》中的有关植物名如“薋菉葹”都是恶草名,认为最好把它们看作诙谐语,并由此推出《离骚》不可能是“传说中的屈原”“发愤而作”。 在作出这五个方面的“判断”后,作者又以总结性的形式最后陈述其观点:《离骚》是经过古代中国多数诗人之手,“一点一点地加工而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歌谣”,是一种“来自古代迎春仪式的民族歌谣”,其作者是“具有丰富的宗教和历史知识的《离骚》的作者们,大概是受繁荣于公元前四世纪后半期战国时代的齐国都域的‘稷下学派’影响的人,并且是公元前三世纪以后的人。” ——铁山青士摘编自【王辉斌:中国究竟有没有屈原_天津第九中学心语会的新浪博客2017-02-27 20:58】士之荣辱,皆不能自主,系于人主之爱恶,因此士的精神是抑郁的、屈辱的。一切理想及个人生命价值若欲实现,皆须仰待君王之赏识。而此种赏识,因是不能真正尊重并成就士之生命价值与个体尊严的,故士在本质上遂有生命之苍凉与失落之感。汉代辞赋,乃以此而一方面体现着士人在一个大一统的伟大帝国中的喜悦,开阔宏肆、宣畅着纵横驰骛的精神想象;一方面又在具体的境遇中觉察到难以为怀的失落。 所谓以诗统骚,是指宋人把屈骚纳入“诗经解释学”的传统中去看。例如晁补之〈离骚新序〉反驳班固对屈骚的批评,说你班固都晓得司马相如的赋里那些虚饰夸诞之辞略如《诗》之风谏,可你为什么偏要怀疑屈骚里的夸饰呢?以“经”来责屈之夸诞,并不合理:“原之辞,甚者称开天门、驾飞龙、驱云役神,周流乎天而来下。其诞如此,正尔托谲诡以谕志,使世俗不得以其浅议已,如庄周寓言者,可以经责之哉?”(鸡肋集·卷三六) 以诗经批评楚骚,乃汉唐论屈之主流,故晁以诗之风喻替屈辩护。名为“新论”,正可见以往皆不如此看。宋人论屈,大抵均由此取径,至朱熹《楚辞集注》而集其大成。 据《浩然斋雅谈》载黄山谷章子厚之说云:“九歌盖取诗国风,九章盖取诸二雅,离骚盖取诸颂”,已与这种解释相似。先解释《诗》,再将屈骚一一比附于《诗》之传统中,形成一种诗化了的楚辞学。 由汉到唐,论屈原失志而怨悱为文者很多,却几乎没有人称扬屈原的忠爱。也就是说,屈原显示的是一种个人性的哀怨,以致成为士不遇的代表。 可是宋以后,对士的要求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穷通,非所萦怀,关心的是家国兴衰、天下治乱。故屈原就应该如杜甫般,每饭不忘君,不能再……只作为一个生不逢辰的象征。 [洪兴祖]秉此信念而注《楚辞》,其内容当然就跟古代迥异,如《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王逸注:“伤己命禄,多忧患也”,洪注则说:“此原忧世之词”。又总括屈骚之旨,曰:“离骚二十五篇,多忧世之语”。洪兴祖也注过杜诗,有《杜诗辨证》二卷,在他的诠释下,杜甫和屈原都是感时忧国的典范。 ——铁山青士摘自【龚鹏程:楚辞?爱国诗人?说说屈原这笔糊涂帐_龚鹏程大学堂_凤凰国学2017-05-26 11:20】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屈原十事诗》弈之概括离骚大意前部:引路、被屈;不屈、遭怨;申理。后部:叩天、求女;问卜、请神;他投。五律•屈原引路(一)秋来春早去,迟暮美人悲。前圣光明引,先王勇武随。党人终困步,国势日趋危。正路仍遥远,应骑骏马追!五律•屈原被屈(二)继前王勇武,为善政忙奔。正盼芷兰茂,刚称冠带纯。失约于早上,分手在黄昏。美女遭人妒,灵修错退婚!五律•屈原不屈(三)困惑迷途内,徘徊正路前。失蹄唯退后,抚马再争先。花草出泥美,芙荷入世鲜。身伤心未变,香冠顶山巅。五绝•屈原遭怨(四)结党握朝政,行单弃羽山。不听亲姐劝,逐户解说艰。 五律•屈原申理(五)历史当为鉴,民心自有公。汤禹德正立,桀纣理亏终。政善国中兴,君明世大同。任由身首碎,誓不改初衷。五律•屈原叩天(六)驾凤迎风上,携兰献阙前。孤身追落日,深夜叫开天。宫卫倚门望,哲王恋枕眠。乌云忽聚散,暴雨下涟涟。五律•屈原求女(七)策马登山去,昆仑觅爱娲。高丘无美女,灵殿有琼花。有美深闺躲,无媒白发加。情怀何处诉,浊世怎成家!五律•屈原问卜(八)谁是我心爱,她人在哪方?时时无眷恋,处处有芬芳。粪臭刚弥漫,花香立隐藏。顽石充美玉,明辨盼君王。五律•屈原请神(九)众神如伞降,灿灿耀灵光。法具明君现,臣贤美政藏。风云失际会,花草掉芬芳。哀杜鹃啼血,远游寻四方。七律•屈原他投(十)远去时难留也难,停行美政楚天残。茫茫赤水今朝渡,赫赫西方当晚欢。缓步收鞭皇界望,低头回目旧乡看。车夫悲痛马儿恋,抱屈含冤汨水寒!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1]”,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得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也把发挥应用达到极致。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了。这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比兴手法的局限。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湘夫人十《楚辞九歌》组诗之一 描写相恋者的思慕,想象中的共同生活的美景合未能相遇的惆怅心情,热烈的追求和期盼终归失败的主题反映了诗人的精神痛苦。 特色 1 以景现情,寓情于景,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起构成美妙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2 章法上,回环跌宕,用赋的铺陈手法反复叙写(例如:意淫中的二人相会,极力渲染相会之处的淫荡。赋) 3 用高洁的事物做比兴,以此歌颂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 4 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笔触细致而含蓄 5 本诗语言单纯自然而又情味悠远,既有民歌风情却也不失精炼典雅,“兮”的运用使句式活泼,增强了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