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性论文并不是摘别人的东西,而是根据人家的实验内容你总结出你想要的东西,如是工艺你可以根据他实验的结果得出该工艺的适用范围、优点(一般文献里是很明显的),而缺陷则一般比较隐蔽,你想要多看相关的文献,然后根据这些文献得出该工艺的缺点或不足。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文献,你需要最后总结一下该工艺目前还存在不足之处,前景或改进处,而这些并不是你的感受而是目前的的确确存在的问题,是根据你阅读大量文献得到的结论。为了不出现错误,你不应当把某一篇文献的结论当成所以的结论,而是大量文献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到的,这样得到的综述性文献才有深度,才令别人信服。EBOLA病毒我个人觉得你可以查查该病毒到底是什么东西(即专家实验分析结果),引发什么疾病或作为什么疫苗,目前研究现状,以后的研究的方向等等。我查了下这方面的文献,涉及的知识很多,你应当重点介绍某一方面,并且这方面有介绍得有特色和深度,这样你的文章才可能发表。如:1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 《中国畜牧兽医》 ISTIC PKU -2006年10期-聂福平,范泉水,王灵强,郄翠仙,郭松辉,龙贵伟,李丽红,张念祖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死性病原体,是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随着研究的深入,埃博拉病毒逐渐被人类认识.作者着重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使人们更加了解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 《免疫学杂志》 ISTIC PKU -2005年z1期-刘萍,张庆华对高致死埃博拉病毒的控制一直是公共健康关注的热点.埃博拉病毒的防治方法中最有效的是疫苗.早期较为常见的是以载体疫苗和DNA疫苗为代表的亚单位疫苗以及用DNA激发配合腺病毒增强疫苗.本文主要综述针对灵长类动物埃博...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疫苗 腺病毒埃博拉病毒及其免疫研究进展[期刊论文] 《生物学教学》 PKU -2009年7期-高秋月,肖露平,李海燕,方献平埃博拉病毒是一种高致死性病原体,能引发人畜共患病埃博拉出血热.本文从分子结构、免疫等方面介绍了这种病毒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宿主 免疫埃博拉病毒(EBOV)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刊论文] 《生物技术通报》 PKU -2005年5期-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高致死性的病毒,在其RNA编码的7种蛋白中,糖蛋白GP、基质蛋白VP40以及膜蛋白VP24在病毒粒子的装配、出芽以及致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详细介绍了这三种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埃博拉病毒(EBOV) GP VP40 VP24等等,很多,你自己查看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今年2月首次确诊以来,截至8月11日,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国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导致1013人死亡。1
这样严重的疫情不但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牵动着广大群众的心。然而,在这本该全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埃博拉的时刻,偏偏流言四起。
有人宣称:“埃博拉根本不存在,它根本就是白人或是当地政府的阴谋,是这些恶人盗卖人体器官、诈领抚恤金的幌子。”更有甚者认为瘟疫本身就是外国人散播的,因此拒绝外国医疗人士的进入。
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市郊,妇女为死于埃博拉病毒的亲属痛哭
那么,埃博拉病毒真的是“白种人的阴谋”吗?
埃博拉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1976年首度在非洲扎伊尔北部和苏丹南部出现,此后又先后出现在加蓬、刚果、科特迪瓦、乌干达等热带国家和地区。
埃博拉感染人体后,发病快,症状剧烈,死亡率高。临床以发热及出血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血、皮疹、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
埃博拉病毒呈长条状,传染能力极强
鉴于其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危害巨大,而且,暂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第4级病毒,相关的实验操作要求必须在高度安全 的BSL-4 级实验室中进行。
根据病毒抗原性的差异,埃博拉可分为四种不同亚型:扎伊尔埃博拉 (EBOV—Z),苏丹埃博拉(EBOV—S),科特迪瓦埃博拉(EBOV—C)和莱斯顿埃博拉(EBOV—R)。不同亚型毒力 不同,ZEBOV毒力最强,人感染死亡率高达88% ;SEBOV次之,致死率约为50%;CEBOV对黑猩猩有致死性,对人的 毒力较弱,致病但不致死;REBOV对非人灵长类有致死性 ,人感染不发病。2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研究认为,该病先在动物中流行,然后传染给人类。不幸的是,野生动物的肉往往是这些地区生活在森林中人们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因此食肉者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埃博拉病毒。另外,非洲居民对葬礼非常重视,死者下葬前必须清洗排泄物,并且还有与死者密切接触的行为,所以第一代病例死亡后,传统葬礼的习俗为该病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埃博拉的感染者女性略多——根据当地传统习惯,妇女护理患者、处理尸体。
西非的医疗设施不甚完善
埃博拉病患
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 (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 触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 它污染物)而感染。病人自急性期至死亡前血液中均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转诊还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
这也使得医护人员很容易成为埃博拉病毒的牺牲者。研究表明,临床医务人员、实验操作人员是埃博拉病毒的主要高危人群,曾有报道,医护人员感染者占患者总数的25%。3
医务工作者处理尸体
莫杜飞.科尔生前所在的康诺特医院
2014年8月13日,莫杜飞.科尔(Modupeh Cole)医生在位于凯拉洪东北部城镇的由无国界医生建立的埃博拉治疗中心不幸逝世,享年56岁。就在两周前,另一位首席医生,在塞拉利昂东部带领人们与埃博拉进行抗争的病毒学家舍克.汗(Sheik Umar Khan),也因感染埃博拉不幸逝世。4
尽管如此,各国政府和医疗人员,仍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西非伸出了援助之手。2014年8月16日,第24批医学专家援助几内亚医疗队从首都机场出发,奔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西非几内亚,他们将执行为期两年的援非医疗任务。
看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解答文初的问题:埃博拉真的是白种人的阴谋吗?
答:不是。
第一,这种病毒从1976年发现至今,已经有了38年的历史,一方面肆虐非洲,另一方面为了研究病毒、传播途径、侵入机制、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各国政府、科研人员和世界卫生组织都付出了极大努力。倘若这种病毒真的是被编造出来的,幕后黑手要有着怎样庞大的势力才能收买全球人一起说谎?
第二,这种病毒感染后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肝脏、淋 巴组织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假如这种病毒是“盗卖人体器官的”,为何病人会出现这些症状,器官坏死不是违背“盗卖器官获利”的初衷吗?
第三,如果这种疾病真的是“外国人”散播的,为什么外国还要援助非洲,以至于出现那么多的牺牲者?
中国护士照顾非洲病人
埃博拉的防治,不仅仅是医疗人员和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个人的事。谣言不但会加大埃博拉的治疗困难,而且可能会导致埃博拉更大规模的爆发。在这种时刻,科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塞拉利昂当地红十字会编出来的埃博拉科普歌,歌词一开头就是“埃博拉是真的”。希望这样的努力能化解流言,减少误解,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为埃博拉防治贡献力量。
---------------------------------------------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西非埃博拉病毒病最新简报,,;
2,许黎黎, 张连峰. 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 21(1): 70-74;
3,张文生, 李学军.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15): 2856-2857;
4,果壳网,塞拉利昂又一位“埃博拉”医生逝世,,。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拓跋黑
计算机bingdu是人造的吗?你问的这个问题同样如此。当代人太自以为是,却从未反思当下的作为。
新冠病毒。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而且死亡率很高,所以最可怕的病毒是新冠病毒。
从2013年开始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也是迄今最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爆发,共造成近3万人患病,超过1万人死亡,给无数人留下了极其恐怖的记忆。虽然疫情已经平息,但由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死亡率极高,且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一旦卷土重来,仍然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各国的研究人员都不敢懈怠,争分夺秒开发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药物。而一项新的研究有望为相关药物研究人员指明新的方向。
此前已经有计算机模拟、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一些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对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表明,常见的止痛药布洛芬和一种化疗药物托瑞米芬(Toremifene)能够与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相结合并降低其稳定性。随后研究人员又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在与这两种药物作用前后的结构,确定了药物与糖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部位。当埃博拉病毒试图感染宿主细胞时,它首先需要用糖蛋白将自己吸附到宿主细胞上,因此许多研究人员都将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作为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
这项研究令人振奋,因为药物研发人员可以根据这些结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发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药物,特别是已经被批准上市的药物,如果可能对埃博拉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试验所需时间要显著短于新药,因为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已经被证实,无需再次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但业内人士也提醒,要想真正开发出有效的药物恐怕还为时尚早,特别是研究中提到的布洛芬和托瑞米芬这两种药物,未必在临床试验中真的能够起到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作用。
references :
论文:Toremifene interacts with and destabilizes the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
原链接:
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也被翻译成埃博拉病毒。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毒,自 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 (DRC)以前称为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之后,它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关注,埃博拉的名字来源于此。它是一个常用术语,用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的一组病毒。它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埃博拉出血性发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
它的死亡率很高,从 50% 到 90% 不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2014年12月30日,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西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和斯莱瑞的 20,000 多人感染了致命的埃博拉病毒。据统计发布 27日那天发布的新闻,20081 人感染三国受灾最严重的病毒 9409 例。
其中斯莱瑞塞拉利昂,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爆发EHF,EBOVIgG血清。无症状感染者在流行病学中意义不大,病毒水平较低。感染后,在短时间内被机体的有效免疫反应清除,炎症反应可在2~3天内迅速消失,从而避免发热和组织器官损伤。目前,埃博拉病毒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仍存在争议,它主要由半液体食物组成,易于吞咽和消化。可以选择粗纤维含量较少的食品,如烂面,粥,蔬菜泥,肉末,清蒸鸡饼,牛奶等,避免油炸,含有大量粗纤维的蔬菜或刺激性调味品,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关于在目前科学界的已知生物之中最可怕的病毒是什么呢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埃博拉病毒,它几乎是所有科学家都十分头疼的病毒 。这种病毒的患者不仅仅难以被治愈,还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在非洲,埃博拉就像恶魔,谁都不想被它缠上。
The Ebola virus, which has killed more than 670 people in West Africa, is a "threat" to the UK, Foreign Secretary Philip Hammond has told the BBC.英国外交部长菲利普·哈蒙德透露,埃博拉病毒对英国是一种“威胁”。据悉该病毒在西非已导致670多人死亡A woman is being treated for 'Ebola-like' symptoms at the Queen Elizabeth's Hospital in Hong Kong after recently returning from a strip to Africa.一名最近从非洲返港的女子由于出现“埃博拉疑似”病症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接受治疗。The woman has been given the all-clear after testing negative for Ebola, according to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据《南华早报》报道,该女子埃博拉病毒检查结果为阴性,已排除感染可能。The 39-year-old woman was kept in isolation while undergoing tests, but a hospital source said she did not have the virus and was in a stable condition.该名39岁女子在检查期间一直接受隔离治疗,但有医院知情人士称,她并未感染埃博拉病毒,情况稳定。Ebola virus first emerged in 1976 in outbreaks of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in Zaire and Sudan. The strain of Ebola that broke out in Zaire has one of the highest case fatalityrates of any human virus, roughly 90%.埃博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扎伊尔和苏丹地区爆发埃博拉出血热时被发现。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高达90%,是致死率最高的几种人类病毒之一。Symptoms include vomiting and diarrhoea, fever, weakness, headache and sore throat.感染病毒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烧、虚弱、头痛和喉咙痛等症状。Those struck down can also suff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bleeding. The virus is spread through human contact. There is no cure.病患还可能出现体内出血和体外出血。病毒通过人体接触传染,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题目能够起到窥论文全貌,导读者注意,显研究重点,一个准确精炼,醒目新颖的医学论文题目,可谓医学论文之龙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方面 毕业 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医学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中医药学院医学研究生 英语阅读 能力与阅读策略实证研究 报告
2、从医学课外阅读谈贯通式教学
3、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医学解读
4、移动阅读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
5、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图书种类分析
6、医学文献阅读技巧
7、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动机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8、 医学英语 阅读教程
9、阅读治疗对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0、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阅读特点的调查和分析
11、如何提高 专业英语 阅读能力第4讲医学英语中的拉丁语
12、医学期刊作者阅读与投稿习惯调查分析——以《医学研究杂志》为例
13、加强医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校英语毕业考试的启示
14、医学生阅读状况与行为特点的现状调查——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15、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阅读策略探讨
16、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17、在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
18、21世纪医学共核英语阅读问题探讨
19、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
20、医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x-20x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1、PCR方法快速检验HBV
2、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3、肠道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4、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5、基于血凝素的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6、肠道菌群影响宿主行为的研究进展
7、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
8、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9、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
10、基于结构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11、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新进展
13、大肠杆菌生物膜的筛选及生长曲线测定
14、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标准菌种管理
16、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17、乙型脑炎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8、5种病毒性脑炎相关RNA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
19、肠道菌群调节制剂的研究进展
20、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21、益生菌与肠黏膜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23、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24、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2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26、细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及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8、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29、人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30、浅析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
31、肠道病毒71型研究进展
32、抗生素对小鼠菌群失调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白念珠菌凋亡诱导研究进展
34、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36、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37、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条件优化
38、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与聚类分析
39、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40、博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概述
医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从2013年开始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也是迄今最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爆发,共造成近3万人患病,超过1万人死亡,给无数人留下了极其恐怖的记忆。虽然疫情已经平息,但由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死亡率极高,且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一旦卷土重来,仍然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各国的研究人员都不敢懈怠,争分夺秒开发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药物。而一项新的研究有望为相关药物研究人员指明新的方向。
此前已经有计算机模拟、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一些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对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表明,常见的止痛药布洛芬和一种化疗药物托瑞米芬(Toremifene)能够与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相结合并降低其稳定性。随后研究人员又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在与这两种药物作用前后的结构,确定了药物与糖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部位。当埃博拉病毒试图感染宿主细胞时,它首先需要用糖蛋白将自己吸附到宿主细胞上,因此许多研究人员都将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作为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
这项研究令人振奋,因为药物研发人员可以根据这些结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发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药物,特别是已经被批准上市的药物,如果可能对埃博拉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试验所需时间要显著短于新药,因为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已经被证实,无需再次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但业内人士也提醒,要想真正开发出有效的药物恐怕还为时尚早,特别是研究中提到的布洛芬和托瑞米芬这两种药物,未必在临床试验中真的能够起到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作用。
references :
论文:Toremifene interacts with and destabilizes the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
原链接:
题目能够起到窥论文全貌,导读者注意,显研究重点,一个准确精炼,醒目新颖的医学论文题目,可谓医学论文之龙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方面 毕业 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医学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中医药学院医学研究生 英语阅读 能力与阅读策略实证研究 报告
2、从医学课外阅读谈贯通式教学
3、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医学解读
4、移动阅读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
5、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图书种类分析
6、医学文献阅读技巧
7、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动机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8、 医学英语 阅读教程
9、阅读治疗对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0、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阅读特点的调查和分析
11、如何提高 专业英语 阅读能力第4讲医学英语中的拉丁语
12、医学期刊作者阅读与投稿习惯调查分析——以《医学研究杂志》为例
13、加强医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校英语毕业考试的启示
14、医学生阅读状况与行为特点的现状调查——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15、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阅读策略探讨
16、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17、在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
18、21世纪医学共核英语阅读问题探讨
19、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
20、医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x-20x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1、PCR方法快速检验HBV
2、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3、肠道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4、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5、基于血凝素的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6、肠道菌群影响宿主行为的研究进展
7、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
8、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9、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
10、基于结构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11、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新进展
13、大肠杆菌生物膜的筛选及生长曲线测定
14、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标准菌种管理
16、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17、乙型脑炎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8、5种病毒性脑炎相关RNA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
19、肠道菌群调节制剂的研究进展
20、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21、益生菌与肠黏膜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23、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24、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2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26、细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及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8、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29、人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30、浅析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
31、肠道病毒71型研究进展
32、抗生素对小鼠菌群失调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白念珠菌凋亡诱导研究进展
34、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36、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37、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条件优化
38、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与聚类分析
39、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40、博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概述
医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国人民的参与,让我们一起打赢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疫情的议论文8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究竟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之前还有人存在疑问,如今应该有了深刻感触。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每一场疫情都是对全人类全方位的考验。病毒,地球上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它已诞生数十亿年,但是直到100多年前,人类才借助仪器观察到它的模样。从100多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到近20年来的SARS病毒、甲型H1N1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从不曾停止。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依然少得可怜。
灾难来袭,呼唤担当。
信息分享透明高效,防控机制坚决有力,中国完成了一个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甄别出病原体并第一时间同世界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10天建成两座医院、对近6000万人实施封锁……这是处于疫情中心的中国“做好自己事情”的担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从近邻日本到非洲兄弟赤道几内亚,从俄罗斯到西班牙,一架架带着爱心的航班飞抵中国。这是“风雨同舟”的担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应对病毒,离不开专家的专业能力。“逆行”人群中,有德国专家,有俄罗斯专家,有世界卫生组织牵头成立的国际专家组。这是“守望相助”的担当。
“凡是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面对疫情,反思必不可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开始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被挤压、城市化居住与日益频繁的人员流动则让病毒的传播防不胜防。有人说:“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因此,不要把每次疫情当做单独事件处理,人类需要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命运与共”的担当。
“面对疫情,我们都是中国。”德国小伙在“爆款”视频中声援中国。“留下来!跟中国朋友一起奋战!”法国人朱利安用留在中国表达信心。这是“患难与共”的担当。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疫情突袭,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感谢中国,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四面八方,感激之情,发乎内心。“全力支持”、“共同努力”,温暖之意,溢于言表。
这个世界,人与人命运相连,国与国命运相通。面对疫情,隔岸观火,要不得;恶意攻击,更是有悖人类良知。积极担当、共克时艰,才是正解。
已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共战疫,待疫尽去,国泰民安。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又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5G商用元年,是奥运之年是……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突入而来的疫情给打破了……
从新年前夕当如今,我相信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不断地从电视网络上接受前方的信息,也不断的冲击着我们认知的上限和下限,与十七年前不同的是,如今讯息密度达到每时每刻都在刷新,期间无数的负面消息,无疑是在放大我们的恐惧与愤怒。
但与十七年前相同的是,那些被冠以英雄称号的人们,他们依然在,是谈及人们在大街上唱国歌而哽咽的钟南山院士,是防疫一线人员与9岁女儿的隔空拥抱,是不辞辛苦给医疗队送蔬菜的秦师傅,是给警局送口罩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是等妻子归来承包一年家务泣不成声的丈夫,是征集核酸检测小组直面危险时的.那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我做过”,是雷神山,火神山上那日夜兼程的工人师傅们,是奋战在防疫一线那累到虚脱的医生护士,是每一位被阴霾笼罩下的坚强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伟大的中国人民”。
其实我本人是比较反感那些什么梦想、未来、希望这些被念叨很多次的词汇,但是有些东西,在灾难面前,谁真的又有勇气直面这样的危险?是啊,不是我这种每天呆在家,只能干揪心的人,更不是靠那些害虫蛀虫、“键盘侠”的那些人,靠的是那些“伟大的中国人民”。
人啊,总是要仰望些什么,那高远、崇高的又与市井不那么挂钩信念,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为那些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但只要有信仰在,没有什么困难在之面前能称之为困难,做好自己改做的事,相信他们,伟大的中国民万岁!
说起病毒,相信很多人的心情都是既痛恨又无奈,只要听见可能有病毒的地方,都将之列为禁地,生人勿近。2020年1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突然爆发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为NCP病毒),因为控防措施不及时,NCP病毒扩散至全国乃至境外多国。感染者都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NCP病毒的传染性极强,而且非常狡猾,潜伏期最长可高达24天,截止2月10日,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万,使得人心惶惶。
为了尽快解决这场疫情,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赶往武汉支援,中央政府亦多次呼吁人们尽量不要出门、不要聚会、不要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以免受到感染。此期间,人们可以在家里肆意睡懒觉,不为国家增加负担,做好自身。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在前段时间发表论文称,此次NCP病毒的致死率远低于SARS病毒,而且已有多种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相信会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个消息使得沉浸在消极悲伤气氛中的人们感到了一丝希望,只要抱着希望的心理,一定可战胜此场瘟疫。
但是爆发于1976年非洲苏丹、刚果共和国埃博拉河流域的病毒则没那么容易控制了,传染性极强,感染了无数人,病重者的五脏六腑会慢慢化为血水,在极致痛苦中死去。专家为该病毒取名为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病毒,目前尚未有方法可有效治疗。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看过一部《血疫》的网剧,该剧的故事背景便设置在埃博拉病毒爆发期间,主要讲述美国一位女学家努力防控埃博拉病毒扩散的事情。在此剧中,有一个场景令人非常深刻:一位病毒患者想逃离隔离区,被守卫军人发现了,结果被当场击毙,就连他的尸体已被马上泼汽油,点火烧毁。
也许有观众会觉得军人这种做法非常残忍,但是他们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因为患者死后,他的尸体亦有可能成为一个传染源,接触过他的人,都有几率感染病毒。
病毒的生命力比人们想象中更为顽强,哪怕人体的细胞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力,但是亦可存活很久。当然,不同病毒的寿命有所不同这主要看病毒的种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
荷兰有一位患有帕金森症疾病的女患者,记忆力和注意力衰退、头痛、最终失语。这些症状出现27天后,这位女患者居然死亡了。帕金森病虽然对人体的正常活动有一定的障碍,但是绝对不会危及性命。那么真正使得女患者致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时间,诸多医生也不得其解。
由于死因不明确,死者家属也不愿罢休,一定要查得水落石出。于是医生将女死者的大脑取了出来,进行切片研究,结果发现了朊病毒,而且还是活着的,这使得医生们震惊不易,马上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病毒扩散,感染医院的其他人。
所以说,对于任何一种病毒,我们都不可以掉以轻心,一定要谨慎处理,防止再次扩散和感染他人。同时,我们要吸取每一次病毒爆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更新防控措施,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到不瞒报,必须要尽快做出工作,防止它进一步扩散,避免出现更大的灾难。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今年2月首次确诊以来,截至8月11日,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国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导致1013人死亡。1
这样严重的疫情不但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牵动着广大群众的心。然而,在这本该全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埃博拉的时刻,偏偏流言四起。
有人宣称:“埃博拉根本不存在,它根本就是白人或是当地政府的阴谋,是这些恶人盗卖人体器官、诈领抚恤金的幌子。”更有甚者认为瘟疫本身就是外国人散播的,因此拒绝外国医疗人士的进入。
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市郊,妇女为死于埃博拉病毒的亲属痛哭
那么,埃博拉病毒真的是“白种人的阴谋”吗?
埃博拉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1976年首度在非洲扎伊尔北部和苏丹南部出现,此后又先后出现在加蓬、刚果、科特迪瓦、乌干达等热带国家和地区。
埃博拉感染人体后,发病快,症状剧烈,死亡率高。临床以发热及出血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血、皮疹、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
埃博拉病毒呈长条状,传染能力极强
鉴于其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危害巨大,而且,暂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第4级病毒,相关的实验操作要求必须在高度安全 的BSL-4 级实验室中进行。
根据病毒抗原性的差异,埃博拉可分为四种不同亚型:扎伊尔埃博拉 (EBOV—Z),苏丹埃博拉(EBOV—S),科特迪瓦埃博拉(EBOV—C)和莱斯顿埃博拉(EBOV—R)。不同亚型毒力 不同,ZEBOV毒力最强,人感染死亡率高达88% ;SEBOV次之,致死率约为50%;CEBOV对黑猩猩有致死性,对人的 毒力较弱,致病但不致死;REBOV对非人灵长类有致死性 ,人感染不发病。2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研究认为,该病先在动物中流行,然后传染给人类。不幸的是,野生动物的肉往往是这些地区生活在森林中人们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因此食肉者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埃博拉病毒。另外,非洲居民对葬礼非常重视,死者下葬前必须清洗排泄物,并且还有与死者密切接触的行为,所以第一代病例死亡后,传统葬礼的习俗为该病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埃博拉的感染者女性略多——根据当地传统习惯,妇女护理患者、处理尸体。
西非的医疗设施不甚完善
埃博拉病患
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 (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 触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 它污染物)而感染。病人自急性期至死亡前血液中均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转诊还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
这也使得医护人员很容易成为埃博拉病毒的牺牲者。研究表明,临床医务人员、实验操作人员是埃博拉病毒的主要高危人群,曾有报道,医护人员感染者占患者总数的25%。3
医务工作者处理尸体
莫杜飞.科尔生前所在的康诺特医院
2014年8月13日,莫杜飞.科尔(Modupeh Cole)医生在位于凯拉洪东北部城镇的由无国界医生建立的埃博拉治疗中心不幸逝世,享年56岁。就在两周前,另一位首席医生,在塞拉利昂东部带领人们与埃博拉进行抗争的病毒学家舍克.汗(Sheik Umar Khan),也因感染埃博拉不幸逝世。4
尽管如此,各国政府和医疗人员,仍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西非伸出了援助之手。2014年8月16日,第24批医学专家援助几内亚医疗队从首都机场出发,奔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西非几内亚,他们将执行为期两年的援非医疗任务。
看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解答文初的问题:埃博拉真的是白种人的阴谋吗?
答:不是。
第一,这种病毒从1976年发现至今,已经有了38年的历史,一方面肆虐非洲,另一方面为了研究病毒、传播途径、侵入机制、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各国政府、科研人员和世界卫生组织都付出了极大努力。倘若这种病毒真的是被编造出来的,幕后黑手要有着怎样庞大的势力才能收买全球人一起说谎?
第二,这种病毒感染后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肝脏、淋 巴组织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假如这种病毒是“盗卖人体器官的”,为何病人会出现这些症状,器官坏死不是违背“盗卖器官获利”的初衷吗?
第三,如果这种疾病真的是“外国人”散播的,为什么外国还要援助非洲,以至于出现那么多的牺牲者?
中国护士照顾非洲病人
埃博拉的防治,不仅仅是医疗人员和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个人的事。谣言不但会加大埃博拉的治疗困难,而且可能会导致埃博拉更大规模的爆发。在这种时刻,科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塞拉利昂当地红十字会编出来的埃博拉科普歌,歌词一开头就是“埃博拉是真的”。希望这样的努力能化解流言,减少误解,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为埃博拉防治贡献力量。
---------------------------------------------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西非埃博拉病毒病最新简报,,;
2,许黎黎, 张连峰. 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 21(1): 70-74;
3,张文生, 李学军.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15): 2856-2857;
4,果壳网,塞拉利昂又一位“埃博拉”医生逝世,,。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拓跋黑
患者死后体内的病毒还能存活一定的时间,这是因为病毒的繁殖能力比较强,而且传染速度特别的快,研究员是根据当时的一名女患者检查出来的。
埃博拉的传播性不是很强,但是死亡率却高达百分之90,和现在的奥密克戎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