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粤剧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论文粤剧的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试谈粤剧对佛山石湾陶艺的影响内容摘要: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也是陶塑艺术之乡。粤剧与陶塑艺术作为佛山两大本土文化,都有着较高的技术和艺术,它们不仅给佛山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而且一直熏陶着佛山人的精神、情趣和审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成为岭南文化传统特质,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对华夏文化的重大贡献。关 键 词:粤剧 陶艺 瓦脊 公仔多年来,专家学者对粤剧和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研究与探讨的有关论文、专著为数不少,这些论著分别对粤剧和石湾陶塑艺术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但对粤剧影响下的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相互影响的渊源关系的论述甚少。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也是陶塑艺术之乡。粤剧与陶瓷作为佛山两大本土文化,都有着较高的技术和艺术。它们不仅给佛山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而且一直熏陶着佛山人的精神、情趣和审美等,并且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粤剧与佛山的渊源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诞生于明朝中期。明朝开始,受“外江戏”之影响较大,最盛行的外江戏班是安徽的徽州班和湖北的汉剧班,粤剧唱腔的二黄、梆子、西皮与汉剧的很相似。即为此故,广东本地人组织的戏班出现了,而当时上演的仍是“外江戏”,其中有些较具规模的戏班还雇下一艘大船,顺着河道走南闯北,在各处演戏,演员宿舍、器材布景就在船上,这些戏船多漆上红油以作记认,又称“红船”。正是这些戏班拉开了粤剧发展史的序幕。粤剧正是汇聚了诸腔之长,并吸收广东当地的各种声腔曲调发展而成。因此听起来既有梆子腔的古朴高亢,又有昆山腔的典雅深沉;既有皮黄腔的流畅苍劲,又有广东乐曲的轻盈俏丽,数百年来一直是本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佛山“琼花会馆”建于明代中叶,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至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在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下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在水涉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清朝,佛山戏剧活动相当兴盛,因不断吸收广东音乐、民谣曲律,改用粤语演唱,融入南派武术,使用大锣、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动传神、语言通俗、声腔独特、武打新奇的风格,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大地方剧种。粤剧戏班以红船做交通工具巡回演出,故粤剧艺人又被称为“红船子弟”。据记载,当时佛山镇方圆十数里之地已有大小戏台30余个。清代有这样一首竹枝词:“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可见当时粤剧活动之盛。粤剧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不但流行于粤、桂、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传播到美洲、澳洲、欧洲、非洲,成为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佛山粤剧枝繁叶茂。粤剧在民间的演出不绝如缕,榕树下、公园里、文化站中,随处可听到人们的唱和;走在大街小巷,也常有广东小曲把你的耳朵叫醒,那是轻快愉悦的《荔枝颂》,那是传唱不衰的《帝女花》,那是气势高昂的《步步高》……据了解,佛山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居民家庭中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超过400个。粤剧至今还是佛山市井文化中最重要的形式。粤剧对瓦脊公仔的影响瓦脊陶塑,又叫“花脊”,它是专门用于屋脊建筑装饰上的,故称“瓦脊”。采用陶塑人物、动物、花卉进行装饰,体现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由于它的题材常以某一些故事或戏曲为内容,一些规模较大的瓦脊往往像长卷国画一样,展现故事的主题情节,或由若干出折子戏的故事片内容联合组成整条瓦脊陶塑。这类如连环画般的陶塑长卷,需要若干甚至数百人物雕像,以瓦脊为舞台,以陶塑人物为“演员”,才能组成整条陶塑瓦脊。屋脊建筑装饰上,有单面和双面瓦脊,安放于屋顶正脊的多为双面,一般正反的题材是不一样的。单面的多安放于看(眉)脊上。而“瓦脊公仔”的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石湾著名陶艺家文如壁,技艺精湛,作品为大众所喜爱。后来其子孙继承其艺,将大批历史、戏曲、传说故事人物搬上瓦脊,使陶塑的品种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石湾人喜爱粤剧并熟识粤剧。上了年纪的石湾人每谈到粤剧都津津乐道,从事陶艺的人对于粤剧有着浓烈兴趣,他们当中有些师傅善于研究粤剧舞台上的表演技法。石湾人对戏剧中的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很熟悉,对于剧中出现的人物各种行当、台步、情节、扮相都心中有数,可见石湾人与粤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诚然,粤剧对佛山陶瓷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石湾的“瓦脊公仔”。是一种高浮雕艺术,把高浮雕陶塑装置于屋顶瓦脊的宽面中,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装饰。石湾艺人将粤剧连台大戏的故事、人物移动到瓦脊的宽面,由动的表演艺术变为静的高浮雕艺术,这是它的主要特色。人们看到装置在瓦脊上的人物故事,表现出明丽纷繁的色彩,衬托着脊梁高耸、檐牙凌空的建筑物更显其雄伟壮观的气魄。我国南方气候潮湿、高温多雨,经过高温烧制的瓦脊,耐高温、抗腐蚀、不怕热胀冷缩,久经风雨依然色彩明丽。然而,作为建筑装饰的“瓦脊公仔”,突出其鲜明性和耐久性特色,也成为陶塑建筑高浮雕艺术装饰而备受尊崇的原因。“瓦脊公仔”高峙在屋顶上,一节一节连接砌成。所有大小人物、动物都一定向前倾斜,让下面观赏者抬头仰望恰好成为平面相对的视角,一目了然看得清楚。各种作品所处的空间上下、位置的高低、尺寸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各种飞禽走兽翱翔漫游,奔驰腾跃,栩栩如生。各类花卉小草绚丽缤纷。它们上下堆叠,左右摩接,层次分明,互相呼应,连缀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著名的古建筑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罗浮山冲虚观的屋脊上都分别装上了石湾制造的人物瓦脊。这些“瓦脊公仔”,内容大多数取自粤剧中的题材、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粤剧、人物脸谱及表演程式对石湾陶塑瓦脊的影响比较深,如《姜子牙封神》《穆桂英挂帅》等。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之类的题材在陶塑艺术中也得到反映。在小小见方的瓦脊上,塑造的粤剧场面结构严谨,亭台楼阁布景逼真,如同在戏台上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样,在鼓乐声中作精彩演出。这些“瓦脊公仔”都是分别在同治、光绪年间由文如壁、均玉等店家制造。这些陶塑也是粤剧舞台人物服装的真实写照,陶塑艺人对粤剧有深刻的了解,他们采取某些戏剧情节,捏制出穿着特定的戏服的人物轮廓。有的就请粤剧名艺人对泥塑人物服装表情身段进行鉴定,然后定型入窖烧制。精致生动的“瓦脊公仔”历来受粤剧观众的称赞。从“瓦脊公仔”可以看到粤剧服装造型的地方特色。当年的陶塑艺人不仅掌握高超的造型工艺本领,而且深刻了解粤剧的表演艺术。陶塑人物的戏装打扮,也严格遵守戏行规矩,有所谓的“宁穿破,不穿错”。扮相亦有种种区别:文武有别,善恶有别,贫富有别,贵贱有别,老少有别,番汉有别。帝王将相的打扮:蟒袍玉带,圆领阔袖,袍脚刺绣着水和云的图案,上身和两袖刺绣龙蟒花纹,有团龙蟒、大龙蟒和散龙蟒花纹。历史戏《斩黄袍》的赵匡胤及三国戏的曹操、刘备一般穿红色蟒。粤剧大都在胸前有所谓 “护心镜”,用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扎带从胸前绕扎于后。这些粤剧服装造型都能从瓦脊陶塑看到。从瓦脊陶塑武将盔头额前看到有一小块圆形的头插装饰,称“结子”,粤剧大花面、二花面插圆圈空心的结子,不涂脸的角色插圆形呈蚬壳形的结子。瓦脊陶塑人物戏服的男披风、女披风,释道僧尼装,宫女装和梅香装等,现在舞台上用得仍较普遍。瓦脊陶塑女装有一种“竹叶肩”,现在舞台上已不多见了。粤剧风格的二花面、大花面和公脚等角色,在“瓦脊公仔”中表现得活灵活现、神气十足。从“瓦脊公仔”人物也可看出广东刺绣戏服特色。虽然不直接表现各种色彩,但戏服的刺绣图案是丰富多样的,有佛山剪纸图案花开富贵、龙凤呈祥,广东刺绣图案如鸳鸯嬉荷和狮子滚球等。早在唐代兴起的广东刺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瓦脊公仔”上的戏服图案,卷草蔓藤表现得流畅婉转,莲花莲瓣显示出清雅优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无邪的寓意,故在戏服上描绘荷花莲叶的就很普遍。从“瓦脊公仔”看到的传统粤剧服装,和古老朴实的戏服图案,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它倾注着前辈艺术家们巨大的辛勤劳动,闪烁着艺术智慧的火花。“瓦脊公仔”不但塑造人物服饰、道具的表象形式,更注重神似的表达。如《杨家将》中的孟良、焦赞以武将、侠士形象出现,而杨六郎则以文武生的造型、番将以大花脸的身份塑出,不但鲜明突出、神态活现,而且使观赏者在欣赏时如同观赏粤剧《杨家将》演出时一样,审美情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而起伏,从而展开联想与再创造,得到美的感受和体验。此时观赏者不在乎人物形象的脸面、服饰是否合乎史实,人们的情感则重于陶塑人物形象的忠、奸之感情表达。而且以戏剧脸谱、服饰、道具,循表演艺术的动态架步进行塑造,会使陶塑“瓦脊公仔”更丰富多姿、辉煌艳丽,建筑美化的装饰效果更加强烈,气氛更为浓郁。显然,石湾陶塑以粤剧、人物脸谱及表演程式为母题所创造的“瓦脊公仔”,更符合岭南人包括东南亚各地华侨同胞的审美体验与要求。从而形成了石湾“瓦脊公仔”的独特艺术风格:一是人物形象有较强的面谱化,二是“台步”明朗,三是吸收应用道具服饰。在“瓦脊公仔”中,通过贴捏等丰富技法的塑造,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再被艺术地展现出来,使服饰道具系统化,丰富多样而有条不紊。粤剧对石湾陶塑公仔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与提高,石湾陶塑人物从屋脊建筑装饰上的“瓦脊公仔”为主逐渐走下屋顶到大众生活中来,使人物陶塑成为了案头观赏品。粤剧对佛山陶瓷的影响比较明显的是石湾“陶塑公仔”。人物雕塑是石湾陶艺中最常见、产量最大的品种。石湾“陶塑公仔”在人物塑造上,造型生动传神,注重细致的刻画与雕琢,“衣纹繁复,线条流畅,表情传神”,人物面部多数不施釉料,使人物的表情更能体现出作者在雕塑时的手感。每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较少雷同化,对物象的剖划细致入微,因此形象栩栩如生。自明清至今,历代艺人们塑造了数以百次的屈原、钟馗和关公的形象,面貌长相大同小异,各具特色,绝不相同。这是艺人们各自强调自己的艺术理解,形成自己风格,而不互相抄袭照搬的缘故。这种造型方法,正是石湾陶塑工艺的优良传统。粤剧与石湾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自然就成为石湾陶塑的选择题材之一。如石湾陶塑人物中常见的醉酒人物有刘伶、毕卓、杨贵妃、史湘云、济公、曹国舅、武松打虎(或醉打将门神)等,但每个人物的个性都非常鲜明,让人一看即知道塑造的形象是谁:刘伶瘦削,神情飘逸而超然物外;毕卓胖态可掬,和蔼可亲;贵妃娇媚迷人;史湘云醉中也透出活泼与开朗;济公邋遢中透出机智与热心;曹国舅手执绰板、雍容大度;武松英勇刚烈等等。又如“八仙过海”也是许多艺人喜欢塑造的题材,但在每一件作品中,八位仙人除衣饰和手持的法宝不同外,各人的动作、表情也各不相同,个性显而易见,生动传神、富于动感。2005年9月1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柏林在佛山祖庙万福台将限量作品“000号陆游像”,赠送给广东粤剧博物馆作永久收藏。这件陶塑艺术珍品中的陆游高50厘米,以素胎为基本色调,凸现了古朴凝重的神韵。其作品栩栩如生、内涵丰富、形神兼备、立意高远。此像一出,立即引起在场不少陶艺界人士的关注。潘柏林选择了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先生扮演陆游的形象为创作原型,呈现了陶瓷与粤剧两大本土文化的成功融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认为,此像活灵活现地刻画出粤剧“虾腔”艺术一代宗师的神采与风范,将粤剧与陶塑的艺术精华共冶于一炉,从而使作品大气传神,极具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潘柏林说:“之所以我选择了罗老师这个舞台形象作为创作对象,首先,我自小喜欢粤剧,尤其是‘虾腔’,其独创一格的唱法和表演艺术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由此我很敬重罗老师;其次是我想以一件最有代表性的创作来表现罗老师的艺术成就,所以我选择了他的舞台代表形象——陆游。这次创作完全是来自粤剧方面的灵感。”可见粤剧对石湾陶塑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陶塑公仔”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杰出的陶艺大师。同样,这些陶艺大师也创作了许多传世的“陶塑公仔”作品。总之,粤剧和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经历了悠悠岁月的发展,成为岭南文化传统特质的、融汇了南粤民族审美情意和民族生活的特有艺术形式,积淀了深厚的经验,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对华夏文化的重大贡献。粤剧和陶塑艺术是佛山的两大本土文化。希望他们将来能更好地结合,更能体现佛山的特色。参考文献:[1]林明体著.石湾陶塑艺术[M].广东人民出版社[2]马梓能主编.佛山陶瓷文化[M].广东经济出版社[3]张维持著.广东石湾陶器[M].广东旅游出版社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早期民间剧团经济能力有限,戏服的质料多是用布、绫、〓(绸)、缎。只有少数富裕一些的戏班或官宦家中畜养的班子才会用锦缎、云缎等贵重衣料。而宫廷则不受经济因素影响,故除了上述的质料外,还用了缂丝、漳绒、云锦等丝织品。从清代的《清升平署志略》中,可以知道朝廷戏班服饰规模之大,服饰之美艳,是民间戏班无法比拟的。时至今日,戏服的质料主要是用缎或绸,亦有用尼龙纱等现代化产物。现将各质料之特色简略介绍:一、大缎,比较光滑,厚密的丝织品;二、绉缎,亦是光滑,但较轻的缎;三、绉,出自浙江、古时湖州丝绸的一种,故又名“湖绉”;四、绸,又作“〓”,一般丝织品的通称;五、缂丝,宋代开始的一种丝织品,织法繁复,而效果则似雕刻而成,故又名“刻丝”;六、真丝缎贝绉,与绉缎差不多,但不反光;七、尼龙纱,主要是用作钉珠片珠筒的轻纱。至于刺绣方式,最主要的有比较清雅艳丽的“彩色绒线绣”,色彩光泽夺目的“平金绣”、“平银绣”,富丽堂煌的“圈金绒绣”和“金夹线绣”几种。金丝或银丝的货源早期是用土金土银,后来多用法国制品或意大利银丝制品,亦有部分是用日本出品的金银丝。戏服颜色种类主要是分为三类:一、正五色,又称上五色,包括红、黄、绿、白、黑。二、副五色,又称下五色,包括粉红、湖(蓝绿色)、蓝、紫、绛(红带紫)。三、杂色,包括秋香(啡黄)、白月(又名皎月,是淡蓝色)、古铜(金啡色)、灰、金和银。戏服的颜色除了有衬托和美化的作用外,亦是暗示穿衣者的身份阶层等的分别。这种象征性是做戏的与看戏的都已有共识后而达致的传统。例如黄色代表尊贵、红色代表正直、黑色代表粗犷、白色代表庄重、绿色代表刚毅。纹样的作用,是与服装式样、颜色配合而达致塑造人物特性的效果。有些纹样是限制於某类人专用的,例如龙、补子等。而纹样主要有以下三类,现简单地概述之:一、龙、凤图案及官补子等,都是继承古代的官制或宫廷服装的式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动。例如官袍上的补子可以绣鹤,但绣其他雀鸟亦无不可,观众都会知道他是官,但没有人会注意或去考证补子中的雀鸟是否符合古代官制,正如状元不是一品官但都可能穿一件绣有仙鹤的红色官衣一样。但如果将官补子绣在袍下摆或两侧而不是绣在胸前及背后,则是不能被观众接受的。因为观众已接受了补子的形状、位置等基本形态,所以不能改变它的位置,更不能将它由正方变成三角、或其他形状。二、是一些民间相传、寓意吉祥的纹样,例如松柏、仙鹤、蝙蝠、花、鸟、流云、八宝、八吉祥等。这类纹样的限制则比较少。三、是由文字或一些几何图形构成的图案,例如寿字纹、佛字纹、虎字纹、水田纹、〓字流水、八卦图等。专戏专服与传统衣箱的问题早期戏班是用十六个衣箱存放全部戏服道具等用品的,各箱内所放的衣饰物品都有规定。但后来的人已不遵守这套规则,而且现存文献亦无记述、甚难考证了。现今的戏班常用的服饰,大都是沿用以前流传下来的方式,以数个至十多个衣箱的服饰去演出全部的戏。换句话说,即同一套戏服可以在多个不同场合或多个戏中穿着。原因是经济问题,另外戏班艺人及观众已习惯了戏服的程式性,观众一看台上演员的服饰便知该角色的基本身份、性格,即观众与演员之间经长时间的实践,已习惯及取得对服饰程式性的共识了。但近数十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开始进行戏剧的改革,有某些重点的戏曲是采取专戏专服的做法的。原因是有人认为传统戏曲服装并不能反映剧中的时代性,什么朝代都可以穿同一套服饰是“不科学”的,因而在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专戏专服的尝试,比较著名的有一九五九年的《关汉卿》、一九八○年的《荆轲》、《昭君公主》、《搜书院》、一九八八年的《吴起与公主》、《南唐李后主》,及近年的《越国皇后》等。它们全都是历史剧,因此便依古代历史记载而考据、设计专为该等剧目而造的戏服。

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历史元朝以前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元朝到了元朝,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之冠)、《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明朝明朝归有光所编写的《庄渠遗书》卷九记录了明代正德16年(1521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说话。这可以说是广东有关戏剧最早的文字记录。据《新会县志》记载,明成化初年,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明代嘉靖40年(1561年)《广东通志》便有所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当时已经盛行大戏。到了明代,南戏的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根据《粤剧史》,广东出现一个女花旦,名叫张乔,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戏子)。原籍苏州的她出生于广东,因为她母亲是苏州昆腔戏子的缘故被记载为昆腔班女戏子。可见各地戏班中人开始在广东落地生根。[2]虽然广东人受了外来的薰陶而开始学习演戏,但是在成化年间,学戏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学戏的家箴。后来渐渐才出现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粤剧不但吸收了弋阳腔的特色,并且与徽剧(安徽)、汉剧(湖北)、湘剧(湖南)、祁剧(湖南)、桂剧(广西)有血缘的关系。因为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等,与徽、汉、湘、祁、桂剧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补裘》和《独占花魁》这两出戏码,《铲椅》、《跳台》、《夜战马超》等南派武打剧,桂剧和粤剧完全相同。虽然说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实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可是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戏班。“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琼花会馆坐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佛山市红强街区)。当时会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华光诞时戏行中人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哩,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清朝广东本地戏班早期活动的中心在佛山。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灵应祠祖庙前建华封戏台,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康熙年间改名为万福台,是广东现存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见证粤剧发展历史。戏台分前后两部份,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型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雍正年间,广州更出现“土优”、“土班”。有文献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 榴月朔,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曲本,止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因此娱乐要求而更加兴旺,吸引百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江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苏等地。他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广州创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而本地班在他们的集中地-佛山成立了“伶人报赛之所”的戏班同业组织——琼花会馆。另外粤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府)的演戏活动都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妃、冼夫人一类神诞,均有“演戏迎神”的习俗。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同治九年(1870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松弛的情况。同期大批华工被押往海外,随著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尼出版爪哇文译本《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后来更有马来文译本的《乾隆君游江南》。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清朝光绪十八年(1889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庆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戏卖戏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在普和堂。由于工作人员有很多,八和会馆更设有方便所(医疗室)、养老院、一别所(安排身后事情)、小学、何益公司(戏箱行)。八和会馆会员总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当时广州先后建成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其后出现调制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公司,全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文献记载“广州班为全省人士所注目,其名优工价,至于二三千金,声价甚高,然大概以擅演男女私情……为第一等脚色”。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光绪24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光绪29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民国初期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光绪三十年(1905年),广州继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令到原来需要满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过来,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情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需要争取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瓜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1921至1927年产生转变,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的是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 其实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 。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历年来粤剧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后罗之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议,说及男女既能同坐,为何不能同班。于是在1933年秋,香港总督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虽然广州曾出现男女同班的“共和乐班”,演出仅十个月就被广州公安局禁止,但是广州也在1936年10月左右跟随香港解禁。陈非侬和马师曾因为接了越南及缅甸之约,离开了太平剧团。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从此粤剧在香港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及吉隆坡的“普长春”。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可是,大型戏班的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支出庞大,导致精简人手,开始出现大约50-70人所组成的小型粤剧剧团。这也促使了戏班“六柱制”的形成。 共和国建国初期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电影开始蓬勃,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的粤剧电影重新把粤剧带入电影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当时著名的粤剧电影有“蟹美人”、“龙王三宫主”、“黄飞虎反五关”、“万里琵琶关外月”、“四郎探母”、“宝莲灯”、“双仙拜月亭”、“红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鱼”、“香罗冢”等等。 五十年代末,香港的粤剧形势不妙,当时红伶芳艳芬因为结婚而退下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离开香港,连红透半边天的新马师曾都不大热衷于演出。幸好后来麦炳荣和凤凰女组织班霸“大龙凤剧团”,有谭兰卿加入,并由林家声担当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剧目《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不久,陈好逑与林家声另立新班“大龙凤剧团”。及后新的剧团纷纷迭起,包括羽佳的庆红佳剧团、何非凡的非凡响剧团、林家声的庆新声剧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被抄家的艺人多不胜数,很多艺人纷纷逃亡到香港及澳门,而全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样板戏才可以演出。1976年后,粤剧才能够重生,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电影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在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却因为韩战的关系而树胶价格猛涨,导致收入增加,娱乐事业也一片蓬勃,当地的粤剧亦因此受惠不少。这段期间,相继到新加坡登台的粤剧伶人有陈笑风、梁瑞冰、罗剑郎、新海泉、冯峰、陈惠瑜、许英秀等。1952年,薛觉先再组觉先旅行剧团二度来新加坡。五十年代末期,有很多香港粤剧艺人到新加坡演出。例如苏少棠、叶昆仑、关德兴、石燕子、秦小梨、余丽珍等。由于名气关系,门票价格骤增几倍。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各种新兴娱乐事业如雨后春笋出现,电影和电视很快成了主流。生活节奏变得急促,观众开始不愿看冗长的地方戏曲。一九六八年,新加坡的本地职业粤剧班已不能生存,许多职业粤剧团亦告解散。 现代 香港为了加强粤剧教育,香港八和会馆(Canto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属下[八和粤剧学院][The Cantonese Opera Academy of Hong Kong LTD]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下,聘用全体夜间课程的教职员,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为了提升学员的水准,更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由于合作上的考虑,〔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粤剧学院〕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在八和粤剧学院,搬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园壁球中心继续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由于学生大量流失,香港艺术发展局曽一度考虑终止八和粤剧学院的资助,但八和粤剧学院随即转型,不但在2004年开办锣鼓课程,在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院学生迅速由十二人増至一百八十余人,并且开设少年儿童粤剧班.2006年亦准备开设粤剧编剧班.八和学院亦有专业班学生高军翔,高军涛在2006年正式接受康乐及文化署邀请,担任文武生,与粤剧名伶王超群,吕洪广,敖龙演出〔宝莲灯〕及〔双仙拜月亭〕. 近年来,香港艺术发展局拨款开办粤剧课程给儿童及青少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资助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筹办“粤剧文化使节计划”来向社区推广粤剧。剑心粤剧团也举行《南国红豆育新苗》的儿童粤剧推广及教育计划。 现代粤剧开始受到外国人欢迎。创始人黄展华为首的粤剧海外名伶为了让外国人参与并且继续对外推广,以英语为表演语言的英语粤剧应运而生。同时新加坡的英语粤剧由黄仕英开创。 行内演员为了改良粤剧,开始考究戏服、道具及布景的式样及色彩是否配合故事的朝代。例如: 汉风粤剧研究院于2005年11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所演出的铜雀台。 由于香港社会重视粤剧发展,除了一些民间的戏曲研究中心外,香港各间大学也纷纷设立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行当] 花旦常见造型粤剧的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编辑] 化妆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用布条扎著头发,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对于净角(例如:张郃)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骠悍干链。 到了二十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 戏服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而然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头饰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编辑] 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即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等等。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唱腔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著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马师曾的“马腔”。红线女的“女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 身段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交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 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上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物件、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不同行当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功。穿上“大靠”的武生必要懂得“跳大架”。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水波浪步、撮步、小跳、踢腿、踢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 表演程序“自报家门” 戏曲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它由“引子”、“定场诗”、“坐场白”组成。 “引子” 是剧中主角第一次上场时,半念半唱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这叫念“引子”。它简单地自叙心情、处境、身份、经历、性格,抒发志趣、抱负、情绪。 “定场诗” 当角色念完“引子”以后要念的四句诗,为定场诗。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坐场白” 主要角色念完"引子"、"定场白"以后所念的一段独白。内容是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身世、经历、心理等。 “跑龙套” "龙套"是指戏曲中扮演士兵、夫役、宫女等随从人员,因穿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跑龙套”就是扮演这些角色的意思。 说白说白可以分为独白及对白,又可以分为押韵及不押韵。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及浪里白。 音乐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其实这都和戏曲及粤剧的发展相关。诗赞类一般又称为说唱类。广东本地的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的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这是根据广东话的语言特色组成,在语分平仄、句分上下的基础上,广东说唱类的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广东话分阴阳平,这和北方语系的阴阳平不同,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

没有题目?????

研究粤剧的论文

说实话,其实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不是为了去拿奖就行。到毕业的时候班主任会帮你们不分补足的。

首先选一个课题,然后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后写成论文。论文格式跟政体题的答题格式一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概就是这样,没什么特别的。直接上一份我当时做给你做参考。研究性学习这东西,最好选自己喜欢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知识就用上了。 粤剧是非物质人类文化遗产——浅谈粤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出路XXX,XXX(排名不分先后)指导老师:XXX【说在前面的话】“望尸沉海底,存贞自毁容。徽妮绝笔。(哭相思介)(乙反中板下句)鲛骨末夹灰,明珠已沉江海,恨无路求张羽,煮海再相逢,宋玉楚江悲,血花磨墨赋招魂,怕哭断九回肠,难觅泉台凤,巢覆卵无存,国破家何在,生离愁迭迭,死别恨重重。(滚花)我愿能殉国更殉情,取义更酬鹣鹦梦。(欲撞树死介)” 夜深,茕茕独立的我不自觉的哼出了熟悉的旋律,对,这出自经典粤剧《帝女花》。因为我自幼受爷爷奶奶的熏陶,对粤剧一直有强烈的喜爱与关注。可身为90后的我,看到周围同学整天沉溺在春哥曾哥的垃圾音乐中不能自拔时,心中便五味陈杂,于是便有了这份研究性学习,在这里要鸣谢我的粤剧知音XXX,没有她,也不能完成。【关于粤剧】 作为一名资深90后粤剧爱好者,必须简单的为大家阐述一下相关知识。(1)粤剧,顾名思义,就是用粤剧来演绎的一种戏剧。,我爷爷通常叫做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一般是外地人或者较为官方的说法。 (2)派系: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 (3)流行分布: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以及海外广东侨胞聚居的地方 (4)艺人代称: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因此得名 (5)发源地:佛山 (6)名旦:李文茂、邝新华、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与梅兰芳其名)薛觉等,不胜枚举 (7)经典粤剧:《帝女花》《平贵别窑》《罗成写书》《搜书院》、《关汉卿》《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 (8)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 (9)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10)服装: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11)基本功:唱(唱功)做(做功)念(念白)打(武打) (12)基本身段: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上马及背供 (13)表演程序:a.自报家门(即角色的自我介绍)。b.引子(主角上场时嘴里唧唧歪歪的东西,一般抒情,言志之类的)。c.定场诗(还是抒情,言志之类的)d.坐场白(和介绍差不多)e.跑龙套(小角色来了……)【研究背景】 粤剧目前在传播和继承上面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听众的老龄化与丢失。剧本传统缺乏创新。语言的要求,以及与现代大部分人审美观的错位….造成目前粤剧尴尬的地位【研究目的和过程】过程要追溯到2008年高一入学,一次课间我一时兴起,吟唱粤剧,不料却被新同学XXX用完美的唱腔对上,于是我们便在茫茫人海中觅得知音。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渐渐发现原来在我们堂堂纪念中学,粤剧的爱好者是如此之少…90后的爱曾哥,80后的爱春哥,70后的爱凤凰传奇…….于是,我们的心中开始萌发出一个共同的梦想,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粤剧,接受粤剧,最好还能爱上粤剧。感谢学校给予我们做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给了我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我们首先拜访了更为资深的老粤剧爱好者。 整理前辈的叙述以及上网查询资料,看于我们所知的是否一致,果然是一致的 书写论文 得到老师评语【教师评语】留给老师写。【研究成果{论文}】浅谈粤剧发展的障碍以及道路先秦的《诗经》可谓是中国曲艺戏剧的总起源,而传统的曲艺如京剧、粤剧、越剧、黄梅戏等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但是尽管如此,她们命运却不尽相同。京剧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通过民国的“四大名旦”得以在现代彰显出她的光芒,几乎全国都知道“梅兰芳”的名字,而现今“李玉刚”的出现更是为京剧的创新提供了模板;黄梅戏虽是“自唱自乐”的戏剧,但是通过音乐电视剧等方式却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而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一直都被誉为是“史诗式”的戏剧,近来通过电影的方式扩大的影响力。而由方言(粤语)演唱的粤剧近来却一直在走下坡,在城市、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日渐下降。首先看看粤剧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相对有影响力的是中国五大剧种这样的称号所具有的意义,而名列其中的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很明显,这些剧种的唱调都与普通话所接近,因此推广以及普及都有着先天的优势。相对而言,粤剧因为使用粤语演唱,其中夹杂着一些古老的语调,加之唱腔的影响,使得粤剧在听觉方面失去了优势,很多粤剧演出时都必须在两边放置字幕,否则很难听得明白,但也因如此,年轻人观赏粤剧的时候经常要留意字幕,这样就影响了剧情的理解,导致许多年轻人认为粤剧难懂,无聊。 然后,我们可以看看百度贴吧的留言。关于黄梅戏的留言是45010篇,京剧是173901篇,越剧是604780篇,而粤剧仅仅为6147篇。网络是当今重要的信息平台,贴吧是人们,特别是全国各地年轻人交流的主要平台,而通过这样的搜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黄梅戏等剧种在年轻一代中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而粤剧的评论之少,实在是令粤语区的人民特别是广东人所惋惜。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京剧等能在当代流行,而粤剧的声音却越来越低呢?我们认为有这么些方面:(1) 语言是人民日常交流的主要载体,语言的普及很大一方面也会影响到相关的文化的普及,如因英语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英语电影、歌曲、文学作品等在全球内都有着近于最广泛的支持者。因此,使用粤语演唱的粤剧在这一方面首先就失了优势。普通话作为国语,在全国范围内通用,而粤语虽然作为中国第二大语种,但仅仅流行与广东、港澳等地,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懂得传统粤语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因此,粤语作为粤剧的基本载体,将粤剧的流行地锁在了粤语区。(2) 配乐是戏剧的灵魂,很多戏曲可以省去演员演唱的部分,仅仅的纯音乐就足以流传千古。而粤剧作为传统曲艺,配乐的乐器主要为鼓、锣、二胡、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但由于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造型优美,符合当今上流生活要求西方乐器的传入,现代人对传统乐器的关注度越来越少,因此乐师的缺乏也是粤剧发展中面临的难题。(3) 剧本是正常戏剧的生命,没有了剧本,也谈不上什么配乐。现在流传下来的粤剧剧本大多已经年代久远,已经被反复演唱多遍,那些对粤剧感兴趣的老剧迷也已经有点审美疲劳。加之粤剧剧本内容大多关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如外国大片中的机器人、星球大战等。(4) 演员是戏剧演出的主体,传统粤剧唱腔复杂,演出艺人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并不是像普通表演那样有些表演功底的人都能随便走上去充场面。而现在粤剧的演出艺人以中年人居多,而年轻人对粤剧兴趣的减少导致传统曲艺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年轻人的缺乏使粤剧的继承出现了一大空洞。(5) 观众是一切的主导。观众的多少事实上就代表着这种曲艺的生存状况。而粤剧的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粤剧的演出也主要通过剧院、乡村舞台,而在现代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却亮相率较低。观众老龄化、年轻观众的缺乏将成为粤剧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对以上所提及的问题,京剧等由于使用接近普通话的音调演唱,普及与扩大影响力相对较易,而由于其影响力,很多学习传统乐器的优秀人才首先会被选拔到相关的剧团当中,很多专家很容易着眼于剧本的创新,因此剧本也能得到及时的更新,至于演员与观众,通过电视选秀、音乐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目光。而粤剧在这些方面的缺乏,使得自身面临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我们都认为,粤剧要在当今生存甚至是发展,只在于两个字——创新。年轻人都粤剧失去兴趣是粤剧不能发展起来的一大原因,基于此原因,网上有这样的评论:当前演出的戏不可谓不多,而观众面没有扩大反而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不欣赏,固然有种种客观原因(如广东收看电视的渠道多而播放的时间长;音乐茶座、游乐场林立,对剧场的冲击尤其激烈),但如求其在我,则应当有勇气承认:上座率不高,是观众对劣质戏剧的抵制。不从戏曲艺术本身去精益求精,只靠平庸浅陋的频繁演出,会徒然败坏观众的胃口。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当年能够做到使观众到莫斯科艺术剧院来看《三姊妹》,仿佛不是来看戏,而是到普罗佐罗夫(剧中主人公)家里作客。这种演出和观众之间的亲切感,完全指靠演出本身提供的咀嚼不尽、传之永远的吸引力!可是,在数量庞大的粤剧上演剧目里,哪里去找这样的戏?相反,粤剧却明显地存在着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许多因素: (一)和青年的思想对不上号。青年要求了解社会,认识生活,充满了求知欲望,好奇心理。可是,戏曲尽演传统戏,传统戏里也有青年的恋爱、婚姻生活,但“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类离当前的现实大远,很难引起共鸣。对舞台上非常触目的陈旧感,鲁迅曾经说过然而,今天舞台上所见的戏,蝶、鸳、魂、血之类早该扬弃的东西,竟有愈来愈多之势。这种陈旧的戏风根本无视当前广大观众审美要求的深刻变化,如果还自以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买方市场”,那么,戏剧艺术的前景怕是难以乐观的。戏曲既不去过问青年的生活,那么,青年也很难去关注戏曲。 (二)和青年的欣赏心理有距离。现代生活的节奏快,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要求看到生动、明快、活跃的画,要求艺术有比较强的直观效果,不喜欢虚拟太多、程式太严、画面呆简单、手法一般化、过程太长等等,他们没有慢慢品尝、细细体味的耐性。 (三)和青年的理解力有隔膜。老观众的爱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现在具有戏曲基础知识的青年不多。行当、脸谱、锣鼓、音乐等等有什么规范、怎样欣赏?看不懂听不懂,觉得都差不多。同时对历史知识越来越陌生。 基于如此有深度的评论,我们作出如下结论:(1) 粤剧要发展,首先要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粤剧并不是因为自身兴趣,而是像学习钢琴等出于父母的虚荣心,这样的不仅仅不能培养出新的艺人,更是使粤剧在年轻人之间的名声大降,沦为“父母追求虚荣”的恶物。加之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重,粤剧这样的“对学习、升学没有任何帮助”的“废物”很容易就会被忽视。而现在的艺术生大多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传统乐器的退居二线,使配乐的接班受到阻碍。(2) 粤剧要在当今生存下去,就要扩大自身的观众范围,基于现在粤剧的观众大多为粤语区的中老年人,而大部分人都在农村,因此,在农村组织粤剧协会是一种十分好的办法,而此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中山市的古镇镇。据悉,古镇戏曲协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戏曲发烧友”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发展戏曲艺术事业中,为古镇曲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古镇每个村至少都有一支剧团,业余演员超过500人。该镇一年四季都飘着悠扬粤韵,古镇人已将到曲艺社唱粤曲当作是一种健康时尚的文化生活。为了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该镇打算向有关部门申报“中国曲艺之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陈小禾希望古镇做好传承工作,用独特魅力发掘培养更多的新人。(3) 粤剧要引起现代人的注意,剧本的更新也相当重要。现在年轻人大多关注社会的发展,因此,剧本也需要以社会发展同步,多加入新元素,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唤起当代人对粤剧甚至是其他传统剧种的关注,毕竟这些文化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做的不是抛弃,而是继承,甚至是发扬光大。以上是我们对粤剧的浅薄的认识以及小小建议,如有不详细、缺漏或者错误的地方,请原谅。附录(该资料均来自网络):粤剧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广东频道 ( 09-20 09:52 ) 从去年新编的粤剧《小周后》,到即将开幕的“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粤剧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一方面也表现出粤剧人士自身对粤剧在新时期发展的探索。两相努力之下,佛山粤剧呈现出勃勃生机,我市知名粤剧艺人李淑勤还于去年一举摘得“梅花奖”,成为佛山首位获梅花奖演员。但是,在中国戏剧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佛山粤剧的发展也不是路途坦坦,它还面临着许多生存挑战。 粤剧文学性的缺乏 粤剧是目前极个别按曲牌填写唱词的剧种之一。按曲牌填写的粤剧唱词,演员演唱起来朗朗上口,观众欣赏起来韵味悠长,成为粤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但是,市文化局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杨凡周说,由于懂得曲牌的现代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会按曲牌填写粤剧唱词。另外,如果懂得曲牌填词的是外省人,但是又由于普通话和粤语之间的差异,这些外省作家根本无法直接进行粤剧创作(主要指撰曲),虽然他们的普通话作品也可以由粤剧作家移植,但总难免因文害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粤剧文学在整体上的进一步发展。 以唱词为例,杨凡周指出,移植而来的作品有不少都使用了新曲,这固然能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彩,但如果有的作品在此时不注意“度”的把握,使用新曲太多就会使粤剧失去特有韵味,不少观众尤其是老观众就难以接受,感觉这只是“粤语歌剧”而不是粤剧了。“粤剧曲牌是粤剧观众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如何更好地按曲牌填词做到保证粤韵韵味是粤剧文学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杨凡周说。 粤剧观众的缺乏 最近,禅城区文化馆组织成立娃娃粤剧团,佛山电视台开辟“麦嘉讲大戏”栏目。对此,我市研究粤剧历史多年的吴炯坚连声叫好。他认为,这是培养粤剧观众很好的途径。 “培养一个粤剧演员容易,但是培养一个懂得欣赏粤剧的人就难了。”目前,喜欢粤剧的人基本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较少。吴炯坚说,要想使粤剧市场扩大,就要培养年轻人对粤剧的兴趣,但是这不是容易的事。由于戏剧是一种写意的东西,在舞台上说山讲水的时候,舞台上是没山没水的,而是靠粤剧演员的形体、神态去表现。如果少年儿童或青年人能够懂得欣赏这些写意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懂得粤剧,从而有可能产生兴趣。那么,戏剧市场也必然会扩大。 随着娃娃粤剧团的成立以及“麦嘉讲大戏”的开播,佛山粤剧在培养粤剧观众方面作出了一定探索。但是,吴炯坚强调,培养粤剧观众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目前只能尽力而为。 粤剧编剧的缺乏 移植其他剧种的戏不是目前粤剧界的典型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现象。“粤剧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编剧。”在佛山电台主持粤剧节目10年的晓君这样说。 一个剧种要想有生机,有生命力,就要不停地推出新的符合现实社会的剧目。这就要靠编剧,要靠编剧的创作。但是,纵观整个珠三角地带,粤剧编剧可以说寥寥无几。一些粤剧作品,甚至是获奖作品都主要由非粤语作家编剧。“如果粤剧没有自己的编剧,怎么能创作出与广东生活贴近的作品呢?”晓君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除了那些传说和神话的戏可以继续演绎外,应该有符合本地特色的戏出现,这样才能保证地方戏的生机。但是,最近一些年,几乎见不到这样的一出戏,这是摆在粤剧人士面前要好好考虑的问题。“粤剧要给自己打好坚强的后盾,就要多多注意培养自己的粤剧编剧。” 粤剧改革处于十字路口 “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说过的话对今天的中国戏剧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戏剧确实处在危机之中,各剧种都在改革,寻变,求变。粤剧自然不例外。佛山新编的《奇情记》、《小周后》就是这种改革的结果,它们可以算是初步的成功。 但是,改革是困难的,如何能使粤剧这个剧种在新时期既拥有老观众又拥有新观众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目前粤剧需要探索的。晓君认为,改革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粤剧有自己本身的艺术特征,改革要遵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像曾经风靡一时的《山乡风云》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它是一个现代戏,改革不可避免,但是却受到很多粤剧老观众的喜爱。这个例子至今都可以借鉴。吴炯坚认为,改革要创新,也不能脱离平民。“戏本就来自民间,就要回归民间。”他说,戏剧要时时和大众交流,老百姓喜欢的戏才是有生命力的戏。 以上种种问题都是粤剧目前需要考虑的,但是粤剧也仅有这些问题吗?不是,在粤剧未来的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挑战需要一一去面对,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粤剧曾面临港台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但在粤剧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这块文化阵地,而且积极推动了粤剧的改革和发展。近10多年来,广东省各粤剧团在粤剧改革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剧目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推出了一大批粤剧新人。同时,粤剧演出市场也比较稳固。 广东共有省、市、地区粤剧团30多个,民间社团、街头票友演出更是不计其数。以广东粤剧院为例,平均每年在国内演出110场,每场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场票房盈利在2—3万元以上。这一方面说明粤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广泛的基础,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点、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与粤语流行地区民众深层文化心态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粤剧同仁在粤剧发展中努力的结果。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在佛山民间如鱼得水。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个,村村有、镇镇有,佛山粤剧根系枝繁茂盛。 据悉,这些活跃在民间的“私伙局”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宗旨,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娱自乐之余,为当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赏、娱乐的好去处;二是坚持在传唱传统粤剧(曲艺)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断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丰富粤剧(曲艺)的表演内容和程式;三是坚持活动在基层,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不忘培养和培育新人,发挥了扶持、熏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为而有潜力的曲艺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自愿、无偿送粤剧(曲艺)下乡,年活动达到6180场次,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轻骑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少团队还在区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参与演出、评比并荣获了多项殊荣。 其中顺德区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区的盐步、大沥、平洲,禅城区的澜石、石湾、普君,三水区的西南,高明区的荷城等一批“私伙局”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1、现在学粤剧的小孩不是真正的喜欢粤剧,只是想学钢琴一样,是为了满足父母虚荣心而学的,他们在上了高中之后很可能会因为学业繁忙而放弃粤剧。 2、粤剧缺乏编剧的人才,粤剧演的都是经典的剧——也就是,没有创新,不能吸引年轻人,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3、还很缺乏伴乐,很少年轻人学高胡、月琴等乐器。 4、粤剧难度大,不想演员或者歌手那样多拙劣的技艺都能登台演出。要从小开始练,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出师。父母们会觉得演艺之路不好走,不务正业,而反对小孩学习粤剧。所以粤剧的发展会出现断层。 粤剧的感染力在衰退。这是因为整个社会对粤剧的关注度还不够。 其实我们不必过於执著于传统的粤剧,可以对粤剧作适当的的改良以与时俱进。但是,这里的难点是,保存粤剧的传统精华和加入时代元素之间的平衡。不过我相信粤剧肯定可以做到的,粤剧就是这样不断创新过来的。 当然,创新之路肯定会很崎岖,会很多人反对,甚至会说是糟蹋传统文化。但是,文化的发展就是要在这些争论中前进的,只要有人能坚持下来,粤剧艺术肯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现在流行歌曲中开始流行加入京剧元素。其实粤剧也可以,但不是这样由外行人随便唱几句类似音调的曲子就算了,而是可以由专门的乐队专业演出(当然,粤剧需要稍作改编以适应潮流),让粤剧流行起来。就像现在很火的“科学松鼠会”想“让科学流行起来”一样,他们用轻松地笔调写科普,同时不失科学的严谨性。粤剧也可以用让年轻人容易接受的形式流行起来。所以,目前来说,粤剧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粤剧本身失去了与时俱进的活力了。

没有题目?????

有一本书叫《名角与戏曲》,中有一文叫 元代杂剧,至今千里赖通波你看看怎么样,一搜就找到的!

粤剧的研究论文

说实话,其实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不是为了去拿奖就行。到毕业的时候班主任会帮你们不分补足的。

首先选一个课题,然后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后写成论文。论文格式跟政体题的答题格式一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概就是这样,没什么特别的。直接上一份我当时做给你做参考。研究性学习这东西,最好选自己喜欢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知识就用上了。 粤剧是非物质人类文化遗产——浅谈粤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出路XXX,XXX(排名不分先后)指导老师:XXX【说在前面的话】“望尸沉海底,存贞自毁容。徽妮绝笔。(哭相思介)(乙反中板下句)鲛骨末夹灰,明珠已沉江海,恨无路求张羽,煮海再相逢,宋玉楚江悲,血花磨墨赋招魂,怕哭断九回肠,难觅泉台凤,巢覆卵无存,国破家何在,生离愁迭迭,死别恨重重。(滚花)我愿能殉国更殉情,取义更酬鹣鹦梦。(欲撞树死介)” 夜深,茕茕独立的我不自觉的哼出了熟悉的旋律,对,这出自经典粤剧《帝女花》。因为我自幼受爷爷奶奶的熏陶,对粤剧一直有强烈的喜爱与关注。可身为90后的我,看到周围同学整天沉溺在春哥曾哥的垃圾音乐中不能自拔时,心中便五味陈杂,于是便有了这份研究性学习,在这里要鸣谢我的粤剧知音XXX,没有她,也不能完成。【关于粤剧】 作为一名资深90后粤剧爱好者,必须简单的为大家阐述一下相关知识。(1)粤剧,顾名思义,就是用粤剧来演绎的一种戏剧。,我爷爷通常叫做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一般是外地人或者较为官方的说法。 (2)派系: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 (3)流行分布: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以及海外广东侨胞聚居的地方 (4)艺人代称: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因此得名 (5)发源地:佛山 (6)名旦:李文茂、邝新华、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与梅兰芳其名)薛觉等,不胜枚举 (7)经典粤剧:《帝女花》《平贵别窑》《罗成写书》《搜书院》、《关汉卿》《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 (8)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 (9)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10)服装: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11)基本功:唱(唱功)做(做功)念(念白)打(武打) (12)基本身段: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上马及背供 (13)表演程序:a.自报家门(即角色的自我介绍)。b.引子(主角上场时嘴里唧唧歪歪的东西,一般抒情,言志之类的)。c.定场诗(还是抒情,言志之类的)d.坐场白(和介绍差不多)e.跑龙套(小角色来了……)【研究背景】 粤剧目前在传播和继承上面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听众的老龄化与丢失。剧本传统缺乏创新。语言的要求,以及与现代大部分人审美观的错位….造成目前粤剧尴尬的地位【研究目的和过程】过程要追溯到2008年高一入学,一次课间我一时兴起,吟唱粤剧,不料却被新同学XXX用完美的唱腔对上,于是我们便在茫茫人海中觅得知音。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渐渐发现原来在我们堂堂纪念中学,粤剧的爱好者是如此之少…90后的爱曾哥,80后的爱春哥,70后的爱凤凰传奇…….于是,我们的心中开始萌发出一个共同的梦想,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粤剧,接受粤剧,最好还能爱上粤剧。感谢学校给予我们做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给了我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我们首先拜访了更为资深的老粤剧爱好者。 整理前辈的叙述以及上网查询资料,看于我们所知的是否一致,果然是一致的 书写论文 得到老师评语【教师评语】留给老师写。【研究成果{论文}】浅谈粤剧发展的障碍以及道路先秦的《诗经》可谓是中国曲艺戏剧的总起源,而传统的曲艺如京剧、粤剧、越剧、黄梅戏等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但是尽管如此,她们命运却不尽相同。京剧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通过民国的“四大名旦”得以在现代彰显出她的光芒,几乎全国都知道“梅兰芳”的名字,而现今“李玉刚”的出现更是为京剧的创新提供了模板;黄梅戏虽是“自唱自乐”的戏剧,但是通过音乐电视剧等方式却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而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一直都被誉为是“史诗式”的戏剧,近来通过电影的方式扩大的影响力。而由方言(粤语)演唱的粤剧近来却一直在走下坡,在城市、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日渐下降。首先看看粤剧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相对有影响力的是中国五大剧种这样的称号所具有的意义,而名列其中的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很明显,这些剧种的唱调都与普通话所接近,因此推广以及普及都有着先天的优势。相对而言,粤剧因为使用粤语演唱,其中夹杂着一些古老的语调,加之唱腔的影响,使得粤剧在听觉方面失去了优势,很多粤剧演出时都必须在两边放置字幕,否则很难听得明白,但也因如此,年轻人观赏粤剧的时候经常要留意字幕,这样就影响了剧情的理解,导致许多年轻人认为粤剧难懂,无聊。 然后,我们可以看看百度贴吧的留言。关于黄梅戏的留言是45010篇,京剧是173901篇,越剧是604780篇,而粤剧仅仅为6147篇。网络是当今重要的信息平台,贴吧是人们,特别是全国各地年轻人交流的主要平台,而通过这样的搜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黄梅戏等剧种在年轻一代中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而粤剧的评论之少,实在是令粤语区的人民特别是广东人所惋惜。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京剧等能在当代流行,而粤剧的声音却越来越低呢?我们认为有这么些方面:(1) 语言是人民日常交流的主要载体,语言的普及很大一方面也会影响到相关的文化的普及,如因英语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英语电影、歌曲、文学作品等在全球内都有着近于最广泛的支持者。因此,使用粤语演唱的粤剧在这一方面首先就失了优势。普通话作为国语,在全国范围内通用,而粤语虽然作为中国第二大语种,但仅仅流行与广东、港澳等地,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懂得传统粤语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因此,粤语作为粤剧的基本载体,将粤剧的流行地锁在了粤语区。(2) 配乐是戏剧的灵魂,很多戏曲可以省去演员演唱的部分,仅仅的纯音乐就足以流传千古。而粤剧作为传统曲艺,配乐的乐器主要为鼓、锣、二胡、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但由于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造型优美,符合当今上流生活要求西方乐器的传入,现代人对传统乐器的关注度越来越少,因此乐师的缺乏也是粤剧发展中面临的难题。(3) 剧本是正常戏剧的生命,没有了剧本,也谈不上什么配乐。现在流传下来的粤剧剧本大多已经年代久远,已经被反复演唱多遍,那些对粤剧感兴趣的老剧迷也已经有点审美疲劳。加之粤剧剧本内容大多关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如外国大片中的机器人、星球大战等。(4) 演员是戏剧演出的主体,传统粤剧唱腔复杂,演出艺人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并不是像普通表演那样有些表演功底的人都能随便走上去充场面。而现在粤剧的演出艺人以中年人居多,而年轻人对粤剧兴趣的减少导致传统曲艺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年轻人的缺乏使粤剧的继承出现了一大空洞。(5) 观众是一切的主导。观众的多少事实上就代表着这种曲艺的生存状况。而粤剧的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粤剧的演出也主要通过剧院、乡村舞台,而在现代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却亮相率较低。观众老龄化、年轻观众的缺乏将成为粤剧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对以上所提及的问题,京剧等由于使用接近普通话的音调演唱,普及与扩大影响力相对较易,而由于其影响力,很多学习传统乐器的优秀人才首先会被选拔到相关的剧团当中,很多专家很容易着眼于剧本的创新,因此剧本也能得到及时的更新,至于演员与观众,通过电视选秀、音乐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目光。而粤剧在这些方面的缺乏,使得自身面临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我们都认为,粤剧要在当今生存甚至是发展,只在于两个字——创新。年轻人都粤剧失去兴趣是粤剧不能发展起来的一大原因,基于此原因,网上有这样的评论:当前演出的戏不可谓不多,而观众面没有扩大反而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不欣赏,固然有种种客观原因(如广东收看电视的渠道多而播放的时间长;音乐茶座、游乐场林立,对剧场的冲击尤其激烈),但如求其在我,则应当有勇气承认:上座率不高,是观众对劣质戏剧的抵制。不从戏曲艺术本身去精益求精,只靠平庸浅陋的频繁演出,会徒然败坏观众的胃口。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当年能够做到使观众到莫斯科艺术剧院来看《三姊妹》,仿佛不是来看戏,而是到普罗佐罗夫(剧中主人公)家里作客。这种演出和观众之间的亲切感,完全指靠演出本身提供的咀嚼不尽、传之永远的吸引力!可是,在数量庞大的粤剧上演剧目里,哪里去找这样的戏?相反,粤剧却明显地存在着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许多因素: (一)和青年的思想对不上号。青年要求了解社会,认识生活,充满了求知欲望,好奇心理。可是,戏曲尽演传统戏,传统戏里也有青年的恋爱、婚姻生活,但“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类离当前的现实大远,很难引起共鸣。对舞台上非常触目的陈旧感,鲁迅曾经说过然而,今天舞台上所见的戏,蝶、鸳、魂、血之类早该扬弃的东西,竟有愈来愈多之势。这种陈旧的戏风根本无视当前广大观众审美要求的深刻变化,如果还自以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买方市场”,那么,戏剧艺术的前景怕是难以乐观的。戏曲既不去过问青年的生活,那么,青年也很难去关注戏曲。 (二)和青年的欣赏心理有距离。现代生活的节奏快,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要求看到生动、明快、活跃的画,要求艺术有比较强的直观效果,不喜欢虚拟太多、程式太严、画面呆简单、手法一般化、过程太长等等,他们没有慢慢品尝、细细体味的耐性。 (三)和青年的理解力有隔膜。老观众的爱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现在具有戏曲基础知识的青年不多。行当、脸谱、锣鼓、音乐等等有什么规范、怎样欣赏?看不懂听不懂,觉得都差不多。同时对历史知识越来越陌生。 基于如此有深度的评论,我们作出如下结论:(1) 粤剧要发展,首先要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粤剧并不是因为自身兴趣,而是像学习钢琴等出于父母的虚荣心,这样的不仅仅不能培养出新的艺人,更是使粤剧在年轻人之间的名声大降,沦为“父母追求虚荣”的恶物。加之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重,粤剧这样的“对学习、升学没有任何帮助”的“废物”很容易就会被忽视。而现在的艺术生大多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传统乐器的退居二线,使配乐的接班受到阻碍。(2) 粤剧要在当今生存下去,就要扩大自身的观众范围,基于现在粤剧的观众大多为粤语区的中老年人,而大部分人都在农村,因此,在农村组织粤剧协会是一种十分好的办法,而此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中山市的古镇镇。据悉,古镇戏曲协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戏曲发烧友”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发展戏曲艺术事业中,为古镇曲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古镇每个村至少都有一支剧团,业余演员超过500人。该镇一年四季都飘着悠扬粤韵,古镇人已将到曲艺社唱粤曲当作是一种健康时尚的文化生活。为了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该镇打算向有关部门申报“中国曲艺之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陈小禾希望古镇做好传承工作,用独特魅力发掘培养更多的新人。(3) 粤剧要引起现代人的注意,剧本的更新也相当重要。现在年轻人大多关注社会的发展,因此,剧本也需要以社会发展同步,多加入新元素,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唤起当代人对粤剧甚至是其他传统剧种的关注,毕竟这些文化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做的不是抛弃,而是继承,甚至是发扬光大。以上是我们对粤剧的浅薄的认识以及小小建议,如有不详细、缺漏或者错误的地方,请原谅。附录(该资料均来自网络):粤剧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广东频道 ( 09-20 09:52 ) 从去年新编的粤剧《小周后》,到即将开幕的“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粤剧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一方面也表现出粤剧人士自身对粤剧在新时期发展的探索。两相努力之下,佛山粤剧呈现出勃勃生机,我市知名粤剧艺人李淑勤还于去年一举摘得“梅花奖”,成为佛山首位获梅花奖演员。但是,在中国戏剧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佛山粤剧的发展也不是路途坦坦,它还面临着许多生存挑战。 粤剧文学性的缺乏 粤剧是目前极个别按曲牌填写唱词的剧种之一。按曲牌填写的粤剧唱词,演员演唱起来朗朗上口,观众欣赏起来韵味悠长,成为粤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但是,市文化局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杨凡周说,由于懂得曲牌的现代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会按曲牌填写粤剧唱词。另外,如果懂得曲牌填词的是外省人,但是又由于普通话和粤语之间的差异,这些外省作家根本无法直接进行粤剧创作(主要指撰曲),虽然他们的普通话作品也可以由粤剧作家移植,但总难免因文害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粤剧文学在整体上的进一步发展。 以唱词为例,杨凡周指出,移植而来的作品有不少都使用了新曲,这固然能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彩,但如果有的作品在此时不注意“度”的把握,使用新曲太多就会使粤剧失去特有韵味,不少观众尤其是老观众就难以接受,感觉这只是“粤语歌剧”而不是粤剧了。“粤剧曲牌是粤剧观众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如何更好地按曲牌填词做到保证粤韵韵味是粤剧文学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杨凡周说。 粤剧观众的缺乏 最近,禅城区文化馆组织成立娃娃粤剧团,佛山电视台开辟“麦嘉讲大戏”栏目。对此,我市研究粤剧历史多年的吴炯坚连声叫好。他认为,这是培养粤剧观众很好的途径。 “培养一个粤剧演员容易,但是培养一个懂得欣赏粤剧的人就难了。”目前,喜欢粤剧的人基本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较少。吴炯坚说,要想使粤剧市场扩大,就要培养年轻人对粤剧的兴趣,但是这不是容易的事。由于戏剧是一种写意的东西,在舞台上说山讲水的时候,舞台上是没山没水的,而是靠粤剧演员的形体、神态去表现。如果少年儿童或青年人能够懂得欣赏这些写意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懂得粤剧,从而有可能产生兴趣。那么,戏剧市场也必然会扩大。 随着娃娃粤剧团的成立以及“麦嘉讲大戏”的开播,佛山粤剧在培养粤剧观众方面作出了一定探索。但是,吴炯坚强调,培养粤剧观众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目前只能尽力而为。 粤剧编剧的缺乏 移植其他剧种的戏不是目前粤剧界的典型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现象。“粤剧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编剧。”在佛山电台主持粤剧节目10年的晓君这样说。 一个剧种要想有生机,有生命力,就要不停地推出新的符合现实社会的剧目。这就要靠编剧,要靠编剧的创作。但是,纵观整个珠三角地带,粤剧编剧可以说寥寥无几。一些粤剧作品,甚至是获奖作品都主要由非粤语作家编剧。“如果粤剧没有自己的编剧,怎么能创作出与广东生活贴近的作品呢?”晓君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除了那些传说和神话的戏可以继续演绎外,应该有符合本地特色的戏出现,这样才能保证地方戏的生机。但是,最近一些年,几乎见不到这样的一出戏,这是摆在粤剧人士面前要好好考虑的问题。“粤剧要给自己打好坚强的后盾,就要多多注意培养自己的粤剧编剧。” 粤剧改革处于十字路口 “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说过的话对今天的中国戏剧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戏剧确实处在危机之中,各剧种都在改革,寻变,求变。粤剧自然不例外。佛山新编的《奇情记》、《小周后》就是这种改革的结果,它们可以算是初步的成功。 但是,改革是困难的,如何能使粤剧这个剧种在新时期既拥有老观众又拥有新观众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目前粤剧需要探索的。晓君认为,改革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粤剧有自己本身的艺术特征,改革要遵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像曾经风靡一时的《山乡风云》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它是一个现代戏,改革不可避免,但是却受到很多粤剧老观众的喜爱。这个例子至今都可以借鉴。吴炯坚认为,改革要创新,也不能脱离平民。“戏本就来自民间,就要回归民间。”他说,戏剧要时时和大众交流,老百姓喜欢的戏才是有生命力的戏。 以上种种问题都是粤剧目前需要考虑的,但是粤剧也仅有这些问题吗?不是,在粤剧未来的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挑战需要一一去面对,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粤剧曾面临港台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但在粤剧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这块文化阵地,而且积极推动了粤剧的改革和发展。近10多年来,广东省各粤剧团在粤剧改革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剧目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推出了一大批粤剧新人。同时,粤剧演出市场也比较稳固。 广东共有省、市、地区粤剧团30多个,民间社团、街头票友演出更是不计其数。以广东粤剧院为例,平均每年在国内演出110场,每场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场票房盈利在2—3万元以上。这一方面说明粤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广泛的基础,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点、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与粤语流行地区民众深层文化心态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粤剧同仁在粤剧发展中努力的结果。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在佛山民间如鱼得水。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个,村村有、镇镇有,佛山粤剧根系枝繁茂盛。 据悉,这些活跃在民间的“私伙局”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宗旨,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娱自乐之余,为当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赏、娱乐的好去处;二是坚持在传唱传统粤剧(曲艺)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断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丰富粤剧(曲艺)的表演内容和程式;三是坚持活动在基层,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不忘培养和培育新人,发挥了扶持、熏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为而有潜力的曲艺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自愿、无偿送粤剧(曲艺)下乡,年活动达到6180场次,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轻骑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少团队还在区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参与演出、评比并荣获了多项殊荣。 其中顺德区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区的盐步、大沥、平洲,禅城区的澜石、石湾、普君,三水区的西南,高明区的荷城等一批“私伙局”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1、现在学粤剧的小孩不是真正的喜欢粤剧,只是想学钢琴一样,是为了满足父母虚荣心而学的,他们在上了高中之后很可能会因为学业繁忙而放弃粤剧。 2、粤剧缺乏编剧的人才,粤剧演的都是经典的剧——也就是,没有创新,不能吸引年轻人,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3、还很缺乏伴乐,很少年轻人学高胡、月琴等乐器。 4、粤剧难度大,不想演员或者歌手那样多拙劣的技艺都能登台演出。要从小开始练,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出师。父母们会觉得演艺之路不好走,不务正业,而反对小孩学习粤剧。所以粤剧的发展会出现断层。 粤剧的感染力在衰退。这是因为整个社会对粤剧的关注度还不够。 其实我们不必过於执著于传统的粤剧,可以对粤剧作适当的的改良以与时俱进。但是,这里的难点是,保存粤剧的传统精华和加入时代元素之间的平衡。不过我相信粤剧肯定可以做到的,粤剧就是这样不断创新过来的。 当然,创新之路肯定会很崎岖,会很多人反对,甚至会说是糟蹋传统文化。但是,文化的发展就是要在这些争论中前进的,只要有人能坚持下来,粤剧艺术肯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现在流行歌曲中开始流行加入京剧元素。其实粤剧也可以,但不是这样由外行人随便唱几句类似音调的曲子就算了,而是可以由专门的乐队专业演出(当然,粤剧需要稍作改编以适应潮流),让粤剧流行起来。就像现在很火的“科学松鼠会”想“让科学流行起来”一样,他们用轻松地笔调写科普,同时不失科学的严谨性。粤剧也可以用让年轻人容易接受的形式流行起来。所以,目前来说,粤剧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粤剧本身失去了与时俱进的活力了。

没有题目?????

东方民间艺术之宫――佛山祖庙佛山市张槎中学 初一(1)班 杨凤欣在佛山众多旅游景点之中,我觉得祖庙算是历史悠久,风景怡人的好景区了.祖庙在佛山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没有到过 庙就没有到过佛山.今天,我真有幸能到祖庙去参观参观.旅途之际,我一直怀着兴奋而急迫的心情,根本无心去欣赏窗边的美景,因为我整个人都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你们知道祖庙为什叫'祖庙'呢 "老师刚一到目的地叫问我们了.他们七嘴八舌的乱说一通.可我却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祖庙正门,"真宏伟!"我不禁脱口而出."其实很简单,因为居佛山诸庙之首,故称祖庙.你们现在明了吧!""哦!原来如此!"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接着老师又领着我们一起走进那令人向往的祖庙了."祖庙始件建于北宋元丰年,即1078―1085年间.原……"导游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们便陆续来到了万福台的正前方,同学们顿时口瞪木呆.因为这实在是太金碧辉煌了.只见台前有宽阔的石铺场地.东西两侧有两层式长廊,这都是供民众和乡绅富户观剧之用的.据我所知,万福台始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是华南地区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古戏台.导游又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说了起来:"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听得很入神.原来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我的心头不禁这样想:"曾有多少戏班在这演出过,曾有多少辉煌的表演在这诞生......"我在导游那儿听说: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 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这时我更领略到万福台的重要地位.不一会儿,老师才"开金口":"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只见她望了望我们,有说道:"现在你们清楚,了解了吧 ""了解了!!"我们都点头回答着.接着,我们又不停脚步地观赏了气宇轩昂的灵应牌楼,碧水涟涟的锦香池,苍老而富丽的灵应祠……不过庙内的建筑最使我叹为观止.尤其是那装饰工艺精巧华丽,一点也不俗气,更让我神游其中.祖庙,你令我领略到你的风采,留给我难以忘怀的回忆!

关于粤剧的毕业论文

粤剧,粤剧是佛山的发源地,我作为佛山的一个小市名感到高兴,我很敬佩会听粤剧的市民,粤剧大约有300余年的过程。在小的时候我粤剧给我的感觉是很凡的,我读到六年级才明白到会听粤剧才是高尚的人,我应该早就不要误会粤剧,我现在要和粤剧说对不起。在粤剧的海里是无穷无尽的,他有许多好的作品,不过只要你懂得欣赏。在一次表演里佛山有一个最年轻的粤剧工作者,她出去表演获得了最高的奖项,她名叫李淑勤,她在佛山已经很出名,很多对粤剧热爱者都很喜欢她做戏。我对她很敬佩,因为她在粤剧里她是最年轻的,也或过许多奖,。听粤剧是我爷爷教我听的,他最喜欢的是粤剧工作者罗加鹰,他90多岁对粤剧非常有经验,他还赏面出来做大戏,他在佛山有声有色的粤剧工作人物,我爷爷是一个热爱者他非常高兴的。爷爷平时常常对我说粤剧的知识,岭南是粤剧之乡,也是重要的粤剧地方,粤剧是最能够体现佛山文化特色的文艺品之一。流行于广东方言地区。而粤剧的名伶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率粤剧界举旗反清“粤剧中兴”,是粤剧的扬花期,从志土班的改良活动到“五四”运动会前后,则为粤剧的定型成熟期。我听了,不是很明白,爷爷马上拿那本书出来给我看,继续说这上边说:以前,粤剧是用‘官话’演唱的,改良期间才开始用广东话演唱的。这一改良,使粤剧的特点得到明显的加强,并显示出一种完全独立的状态、、、我看完后,想:哗!原来粤剧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海洋世界啊!参考资料:豆丁网

oh 黄沾简直是我偶像! 我愚见是他在以下几方面对文化贡献甚广: 1. 中文流行曲: (a) 他把贴近民心的题材入词 使广东话流行曲得以在粤曲将式微之时得到生命力 使广东话这个地方语言更有凝聚力; 这点对于战后由多外省人组成的中国香港社会特别重要; (b) 他的歌词文白并用 甚至不拘一格用口语填词 一方面开创了新的风格 另一方面让优雅的传统文学用语保持生命力; (c) 他的博士论文是中国香港 (甚至可能是世上) 首个以粤语流行曲和中国香港社会变化为研究题目的研究 对流行曲行业和中国香港次文化的观察细腻深入 贡献钜大. 2. 性观念 他的性观念较前卫 是少数主张把不必性扣上道德帽子的华人 对中国香港的性解放有一定推动作用. (再续) 黄沾(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天主教徒,中国香港著名填词人、广告人、作家及传媒创作人,创作接近2000首流行曲,中港台三地获奖无数,乃当代粤语流行歌曲重要人物之一。著名填词作品包括《家变》、《狮子山下》、《问我》、《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等;经典广告作品包括1975年家计会提倡节育的「两个够晒数」(两个[孩子]就可以了)口号、1990年代初的「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广告顺口溜。自他病故后,中国香港文化界高度推崇他对岭南文化的贡献。 生平 黄沾,1941年生于广州,1949年移居中国香港,入读喇沙书院。1963年中国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论文题名《姜白石词研究》;1982年于港大攻读哲学硕士,师从中文系罗忼烈教授,论文题目为《粤剧问题探讨》;2003年获中国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颁发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中国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1]。无独有偶,黄沾在港大三个学位的论文,均与音乐有关,而其性质从学府一直到大众文化,也跟其一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黄沾一生与顾嘉煇合作无间,并组成组合「辉黄」,七、八十年代时曾为无线电视多部电视剧创作主题曲,由顾嘉煇作曲,黄沾作词,著名作品有《家变》(1977年)、《上海滩》(1979年)、《沧海一声笑》等。其后黄沾多次担任电视节目主持,其中在1990年在亚洲电视与倪匡及蔡澜于凌晨主持成人节目《今夜不设防》,在节目中大谈 *** 话题。其后又在无线电视中国文化问答游戏节目《江山如此多Fun》当主持,并亲自主唱主题曲。黄沾生前爱好烟酒,晚年因病才戒掉。 黄沾在媒体行业成就突出。他曾为电影编、导、演及配乐;他是中国香港资深电视主持人,精通国、粤、英语,有即兴急才。他也曾写曲、当监制、创作广告歌曲;出版书目逾30本,包括杂文、小说、访问、广告心得,其中《不文集》更印行超过60版,所以黄沾被人称为「不文沾」。 黄沾在推动粤语音乐文化方面有极大的贡献,七、八十年代已经获奖无数,1991年亦先后获得金针奖、最佳唱片监制、最佳作曲、最佳歌词及金曲金奖。笔耕40年来,作品构成一整代中国香港人的文化思想。 他填写的《世界真细小》是中国香港经典童谣;1977年为电视剧《家变》而写的同名主题曲,头两句歌词「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成为港人感慨世事莫测的惯用语;他替中国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创作宣传歌曲《两个够晒数》,是夫妇间谈论要生多少孩子时常引用的说话;2002年,中国香港时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中国香港人信心陷入谷底、民怨不绝时,引用顾嘉辉和黄沾七十年代的作品《狮子山下》,一句「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我地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 那不朽香江名句」,引起中国香港广泛回响,歌曲不断重播,哄动一时。曾有一段时间,他的著名歌词「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亦因为《楚留香》在1980年代初台湾流行,成为台湾送别亲人的挽曲。 不过,自1990年代中期,黄沾影响力已滑落,不少唱片公司均认为他的风格已过时。他曾慨叹版税年年递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竞争。他为无线电视主持《城市追击》,但反应已没有昔日受关注,此后一段日子除一些被重新播放的旧作外,黄沾作品基本上已不再受欢迎。黄沾在人生最后数年多活跃在亚洲电视,曾主持《三个光头佬》(与罗家英、麦嘉)嘉宾清谈节目和《今夜应设防》性知识节目。 2004年11月24日凌晨零时46分,黄沾在中国香港沙田仁安医院因肺癌去世,终年64岁,家人按照他的遗愿,低调为他完成葬礼,并未让公众凭吊。至此刻,中国香港人回顾黄沾的生平、作品,才开始重新肯定他的影响,他离世的消息接连多天成为中国香港媒体的头条新闻,作品再次成为热播歌曲,演艺界首次借用中国香港大球场为他举行追思礼,逾万名市民出席。有评论形容黄沾的离世,为中国香港的黄金年代,画下句号。 HY 参考: zh. *** /wiki/%E9%BB%83%E9%9C%91

粤剧,这块广东的瑰宝薪火相传四百载,如今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老一辈对于粤剧传承问题的忧虑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广东粤剧学校可以说是最出名的粤剧学校了,但是几年来粤剧学校的生源却出而问题,尽管学校一再地提高设备和老师的数量,一次又一次的优化,生源还是少了。而在我们四周的舞蹈学校却是间间爆满,生意是十分的红火。粤剧和现代舞蹈艺术相比起来,大多数小孩还是会选舞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现代舞蹈十分的流行,二是舞蹈较粤剧来说容易学,三是学生不了解粤剧这一门文化,还没意识到粤剧的传承的担子早已落到我们身上了,这样的种种原因构成越剧的衰落。流行的街舞,芭蕾等国外物种被孩子们所热爱;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被众多父母视为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学的乐器;流行唱法,通俗唱法也在选秀赛的影响下热门了起来。但是人们的眼光从未关注集舞蹈、唱功于一身的粤剧。正如人们都爱买日本的电子产品、德国的汽车,只有没什么的人才会以退一步的心态不甘心的买一部国产车。近来在广东粤剧学校报名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在这所以粤剧为主的专业性综合学校中“好苗子”十分重要。但现状却是生源很少,而且不少家长还因不忍心让孩子受痛受累主动申请退学。虽说现代舞蹈在当下十分的流行,空间也很大,但是我们不能一昧的追崇,可以在音乐厅看歌剧《猫》,但也要学会在保利剧院看看好的粤剧。粤剧所含的文化含量内涵很高,除了身体动作要熟练,唱腔要好,还要有一定的墨水在肚子里,否则你无法体会所扮演角色的情感,你会对角色无从下手。所以粤剧比现代的舞蹈难学多了,现代舞蹈要求的是动作的优美,不需要唱腔不需要体会太多的情感,不需要知道有关的历史故事。这样一来满足了各大学生的需求,易学不太辛苦而且还很流行,会跳一段街舞便可以赢得同学的赞赏和追崇的目光,满足了自己耍帅和出风头的虚荣心。但是会唱一段粤剧不见得会受到人的追崇。我们对粤剧的不了解,同样阻碍了粤剧的发展。作为广东的文化瑰宝却没有什么广东学生了解,在我们的印象中,粤剧似乎是跟不上时代的艺术,连看粤剧的人都是爷爷奶奶一辈的。似乎从80后这一代开始就很少人再如痴如醉的看粤剧了。或者再早一些,我们的父母这一辈,他们正处中年,但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也爱听歌,顶多歌曲老一些,也爱看电视剧,虽然不是青春校园剧但也是央视热播的三四十集大剧。这就是问题所在,大概要从我们父母这辈开始,都没有太多的人看粤剧了。粤剧没有人看就会难以发展。粤剧这种本土性的艺术在本地人眼里就像看从日本传入的“双排键”一样的陌生。如果再这样下去,粤剧就会消亡。粤剧的希望和传承出现了问题,但是广东政府却不太重视这块瑰宝。其实只要加大对粤剧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让人们感兴趣,让每个广东人对粤剧都可以侃侃而谈,对外能举出著名的演员和剧目。在剧院里多上几场粤剧少上点音乐剧,多弄几次知识讲座,粤剧就不会消亡,甚至在某个片区会有振兴的态势。当下人们对本土性的艺术缺少足够的重视,也许再过十年,粤剧就会失传。要听到红线女的唱腔只好到网上下载了,也许网上也不会有,只能到老掉牙的磁带里听了。

粤剧纪录片的毕业论文

浅析现代标志中的文字创意摘要:文字不仅是标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能发挥人聪明才智的设计载体。文字在标志中的具体应用,不仅仅是作为视觉形式的表现,更是一种具有深层含义的精神内涵,展示了这个时代多彩多姿的精神风貌。现代标志中的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标志主体赋予它的伟大使命。关键字:汉字 字母 数字 综合 书法 民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文字从来没有象现在一样呈现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从丰富的商品到精彩的电视节目,以及街头缤纷夺目的广告……文字及其符号包围了我们,无处不在。文字不仅是标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能发挥人聪明才智的设计载体。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字体符号无疑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通常所讲的文字设计,包括汉字型、字母型、数字型。字体作为人类传达思想的一种视觉符号,本身就包含有特定的造型意念。以文字构成的标志,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又是具有视觉识别符号特征的符号系统。文字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信息,具备了传达语言概念和强化视觉识别的双重功能,因此普遍为设计者及其客户所看好。汉字型汉字经历了上下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化,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本身就是一个内涵深广的宝藏。中国文字久远的历史,文字结构、虚实、承转的规律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自身的图案美,通过笔划、结构加以美化、变形、夸张、组织等就能创造出形式感强烈、个性鲜明独特的标志来。现举例分析:王国伦教授的92国际拍卖会标志源于汉字“拍”的字体形象,运用标准字体,只是将“白”字一撇重构处理,就传达了一锤定音的专业性形象。简洁明快,凝练概括。中国铁路的标志设计也是笔简意周,将“工人”二字作艺术处理,合而为一呈符号图形,几乎不需任何多余的赘饰,简明扼要描绘了火车头和铁轨端面的形象。王粤飞先生为香格里拉干红设计的标志,直接用汉字“香格里拉”构成,只用藏文形态加以处理,就传达了醒目的效果,既揭示了藏族文化内涵,同时又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汉字是表达思想语言的符号,同时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从一开始就有着形象的依据性和高度概括的标识性,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传统形式、地方风格、民族特征,大大地丰富着标志的表现形式,其特有的造型语言越来越多地在标志设计中有所体现。今天的汉字形式早已发展为一门形式独特,并可鉴赏把玩、陶冶性情的书法艺术。从字体上的草、隶、篆、行等,另有民间的云、水、如意纹等象形文字,都是我们进行创意的源泉,是其他任何文字无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和开发,就能创造出民族性与时代感高度统一的标志。 字母型随着我国设计行业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加快,字母标志应用也日渐广泛,正大显身手施展着不可替代的魅力。英文26个字母作为设计师发挥创意的源头,其几何形的外部形态,变化多端,可塑性极强。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常常构思巧妙、造型独特。每个字母皆可单独设计成标志,利用字母内空间变化,笔划变异、装饰等手法,丰富其造型。尤其多字母组合更具有表现力和挑战性,通过各种技巧运用组成庞大气势,来表达预期的构思意图,比如局部视觉焦点,文字组合图形,重复韵律感等。韩家英先生为新大洲设计的标志,以企业英文名称首写字母“S”为设计要素,简洁富有变化,粗犷的“S”代表了新大洲的坚实基础和实干精神,与“S”相连的弧线,仿佛大鹏展翅,冲击力强烈,标明新大洲公司勇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广东银城酒店的标志是由陈汉民教授设计的,取“S”为造型元素,涵盖了Satisfactory(满意),Silvery(银),Safe(安全)。整体又似连环的“S”,寓意国家、集体和个人全面发展,阴文 “H”则代表Hotel(酒店)之意。标志简约易懂且内涵丰富。 应用字母的标志创意,重点在字体的个性和编排设计上,形式创造要突破常规,依据字母各自的性格特征,对其进行相应的夸张美化,以独特的图形符号再现,增强其联想性特征,才会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审美感受。 数字型阿拉伯数字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符号,可以超越各民族语系的障碍,正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型标志的应用,主要以阿拉伯数字为主,尤其是0-9这十个数字,简洁而易于变换,加以造型变化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风格独特,形态变化无穷。操作中常要根据美术字的造型,辅以图形化的联想与发挥,去达到良好的视觉效应。 数字型标志尤其大量运用于企业周年喜庆和各种纪念活动等题材,为提升人们对标志记忆值发挥着重要功效。这方面的典范有:第九届全国美展的标志,以四个“9”字为创意主线,其概念取向为1999年的第九届,四个“9”同时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于1949年,四个“9”又组成一朵绽放的花蕾,象征“美”的盛宴。书法用笔来表现“美术”的特征,主题明显。著作权70周年活动,以汉字“著”为设计题材,将“土”和“日”结合,加入了数字“70”的元素,稍加变化,便使主题一目了然,简单明了,效果突出。 综合型 标志设计以形达意,以意造形,手法不拘一格。综合型是指文字、图形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有汉字与图形的组合,也有字母或数字,要适时选择合适的搭配。有一定相近的文字和图案的结合会更容易进入境界,利于随心所欲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综合应用是字和图的共存共生,兼顾两者形象,都要有识别性,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标志设计的最高境界,也恰是其趣味之处。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任白慈善基金标志,以“任白”两字为切入点,这是源于粤剧大师任剑辉与白雪仙的纪念基金。“任”、“白”两字具有图形意蕴。另有演戏用的扇子,表示两层汉字:第一是扇子作为一种道具,可以借以象征戏曲;第二是“扇形”与“善心”谐音,两扇重叠代表任、白两个的共同心愿。标志以字与图的完美结合很好的渲染了主体思想。高中羽教授的北奇神茶标志,以汉字“北”为主要设计元素,并用西方的形象素材进行改造,使“北”字的身上长出天使的翅膀,形成字图合一的形象,贴切自然。 中国传统书法的应用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中最辉煌的冠冕,是中国的国粹,它的构成不过是几种简单的墨色线条,然而确是“造型之造型,抽象之抽象,动静之交汇,时空之凝聚,自我之至深至微的表现。”(李砚祖)。书法艺术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得到启示,靠了单纯的线条架构,匠心结体而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绎出千变万化的视觉艺术形象,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隶书端庄古雅、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欢畅、草书飞动流转。从某种意义说,中国汉字的演化历史,就是中国人运用线形设计艺术的历史。在今天,这种线形设计已经走向全世界,成为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常常借鉴的艺术创造手法。靳埭强先生是其中很有成就的一位,他的许多标志作品,都有中国书法艺术的渗透,甚至把书法直接用于设计中。比如“丽晶酒家”,运用三个六角形的“日”字组成一个“晶”字造型,代表盛载佳肴的盘子,而盘中的美味则是用三笔墨色来表现的,同时又是“日”字的一横,揭示了酒店中式口味的经营特色。“一品廊”也是以毛笔书写的“一”字代表东方艺术,与英文首字母“A”结合,表现了画廊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还有熟知的“喜之郎”果冻,标志采用草书字体、走势及大小安排,整体表达一种欢乐、喜悦的气氛。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中国申奥会徽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源泉。傅抱石曾经说过:“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源泉是书法,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末,和中国一切的艺术可以说绝了姻缘。”中国书法艺术正是这样从古至今都在启发着、丰富着中国的艺术与设计,同时体现着老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思想,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久用不衰的法宝 。 中国民族艺术的渗透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彩陶纹饰、漆器、雕刻、民间绘画等,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龙凤纹、如意纹、合耳兔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反映了民族审美意识。倍受世界瞩目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整体结构是取自传统吉祥图案“盘长”,既体现了北京的“京”字,又是舞动的人,同时还蕴涵着中国结、五环的图形,体现了体育、奥运精神,使标志既有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又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另外,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很好地运用了传统图形来表现,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到标志的造型中。横与直的平行线,形与势互相结合,表达了服务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中国极为丰富的传统图形资源在它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是设计师用之不竭的宝库。 另外还有花饰字体的浪漫优雅、飘逸灵动;变体字风格特异,视觉冲击力强等等。文字随着商业的发展,正在愈发展现出新的风采。近年现代印刷字体的出现,给字体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新的标志造型从简洁明了的现代派风格走向追求“自然、随意、繁复”的“后现代派”风格,更使文字的创意走向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文字源于生活,它的创意空间是极为广阔的,其在标志中的具体应用,不仅仅是作为视觉形式的表现,更是一种具有深层含义的精神内涵,展示了这个时代多彩多姿的精神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标志主体赋予它的伟大使命。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电影作品研究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社会的表达手段。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一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电影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史、还原历史的目的。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图片、档案等资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电影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影像以文献价值。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二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三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电影、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进。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影视与传媒大 众 文 艺174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而骄傲。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谱》可以参与。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于5月16日正式回归。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好。《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气息又通俗易懂。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非常靠谱》是否靠谱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欠缺。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电影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注释: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1期.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影视与传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