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用泥金纸画能省很多麻烦,而且出效果。上色的画注意不要一次达到所看到的颜色,要一遍遍的刷,颜色才能沉稳下来。另外,白描的时候注意线虚实,花的线你不要画死了,特别是荷花哦。还有一种不是底色是很古老的颜色吗,那种底色是通过染了六七次得出来了,第一次是藤黄,第二次是赭石,第三次是藤黄加赭石,第四次是藤黄加赭石加胭脂.......以后的你自己看着补 我现在也在画国画,可是山水老是画的不如意,你要是有心得,也帮帮偶吧...
摘要: 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主要形式要素之一,是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得名于20世纪40-50年代,是建国前后社会主义革命内容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等的有机融合,他是创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新境界和新形式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于非闇笔下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民族气派强有力的反应,他的画中以色彩的表现为显著特点。本文就以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意蕴”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分析、比较等的方法对其“色彩意蕴”的渊源、色彩的表现风格和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对当代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进而对于非闇工笔花鸟画“色彩意蕴”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色彩意蕴 传统特色 序言 绘画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以及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和。在色彩、线条、光色等绘画语言中,色彩是工笔花鸟画中最为强有力的表现形式,总是与时俱进,这其中显现出了艺术家的智慧、灵性和情趣,也是作者审美情感的突出表现。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精神领域的拓展,文化多元的形成,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同样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色彩是工笔绘画表现的重要语言,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色彩意蕴”,它决定着工笔画的内容与形式。“意蕴”指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艺术作品的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1]。色彩意蕴作为工笔花鸟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支撑着工笔绘画的发展,保持着工笔画持久的生命力。然而,近代有位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他在我国工笔花鸟画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观他的作品首先给人以色彩美,其工笔花鸟画色彩鲜艳而不失大雅,不似前人又胜似前人,耐看而又让人越看越放不下。这些都体现了于非闇画家深厚的传统和精湛的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一种严谨态度。其作品中色彩的亮丽,古意,鲜艳,炫目等,都是他人格志趣的写照和审美态度的流露。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勇于实践,赋予了工笔花鸟画以新的面貌和内涵。所以,本文将要重点研究色彩,通过学习和理解于非闇工笔花鸟的画色彩进而对其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从他的作品中分析出其作品蕴含的现代精神内涵,最终使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 一、“色彩意蕴”产生的渊源 1.于非闇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精神的坚持与守望 回首民国及解放初期的历史,清末之际,西风东渐,西方列强用鸦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科学、民主、自由等观念的引入,西方的绘画形态也影响着中国画家的眼球,强势的改变着他们对于绘画根深蒂固的思想。民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思想的袭击,中国画家对此也有着两种不同的倾向:一部分画家对传统的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良,并引入西方绘画的样式和表现方法。另一种就是像于非闇这一类型的画家,坚守传统,并持续不断的挖掘中国古代绘画精髓和艺术精神。前者是现代绘画风貌的开拓者,后者却将传承原汁原味的传统,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如他们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心,并且抗衡着西方异质文化的侵入。于非闇作为民国时期北平“传统派”的代表,他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并一心一意的传承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特点。绘画贵在求新,求真,于非闇不仅挖掘绘画的精华,而且将生活,民间,自然与传统紧密联系,寻求创作灵感。所以毋庸置疑,他对传统确实保持着坚守的精神。 于非闇从46岁才开始研究工笔花鸟画,起步比较晚,但是成就却很大,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到40年代其名声与张大千不相上下,他研究工笔花鸟画,最初从清代陈洪绶入手,然后学宋元花鸟画,能再现一草一叶瞬间的动态,把客观事物表现得深动,传神,淋漓尽致。作画又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突破,白描兰竹水仙深动传神、秀雅清逸。他笔下牡丹的春之花、夏之叶和秋之干都能箤于一枝,他艺术风格严谨,借古画临摹总是研究许久,吸取许多技法,直到掌握其传统精髓,这些都使他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画艺。2.于非闇深厚的文人素养 “文人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也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2]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加之国内外矛盾严重,中国也正处于危难时刻。于非闇他以绘画的形式勾勒了一幅幅祖国美好明天的“蓝图”。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一种生机勃勃、热烈的气氛,这是一种对祖国,对未来新中国状态的描绘,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品质,作品闪耀着民族性格的不朽光华…… 我想也正因此,一个民族才能起来,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欣赏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从时代背景入手,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真实的内涵。 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中,不难看出以上色彩的突出表现,如作品《和平鸽》、《玉兰黄鹂图》都有所体现。这两幅作品都以蓝色为背景,其中《和平鸽》以鸽子为主要表现对象,加之祥云的配衬,显示出了一片和平的景象。整幅画面色调明快,构图新颖。《玉兰黄鹂图》同样也是以蓝色为背景,并刻画了两只黄鹂,一只栖息在玉兰树枝上,一只正在飞翔,它们相互观望,整幅画面流露出了一种深深的人文情怀,意味深长,使人百看不厌。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上承传统、下师自然,作品难免有院画的特征,但又不失自然风姿。观其作品,色彩常带有平易近人、生动活泼的特点,如作品《木笔山鹧图》,小枝与主干之间不仅在穿插避让上井然有序,主次关系明确,表现技巧也更生动自然。作品中线条抑扬顿挫,笔势稳重结实,细致的皴擦使枝干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加之淡赭石的渲染,整幅作品典雅韵致,很有西画的韵味。盛开的花朵娇柔轻盈,给人以恬淡宁静、端庄秀丽、平和安详之感。层层晕染的花瓣丰满滋润,使人观后心旷神怡。他的作品还带有醒目、耀眼的视觉效果,使用大量的色调来达到色彩的表现目的,这样不仅丰富了画面色彩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又给观赏者释放出更多的心理正能量。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不仅得李公麟之笔法,还体现着陈洪绶的高古之风趣,其作品《茶花斑鸠》,画中的斑鸠,羽毛亮丽而富于光泽,它们目视着对方,微微仰头,极显天真古趣,画外意浓厚,红花绿叶和枯枝集于一体。他的作品还渗透着时代气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其作品也有所改观,他曾说“花鸟画要画的朝气蓬勃,使人看后如身临其境,如欣赏鲜花和活泼的虫鸟一样,消除一天的疲劳,更感生活之幸福”[3]。这充分说明了于非闇对艺术求真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气韵、精到的笔法和艳丽的色彩并不冲突,不会因为“艳”而“俗”,这足以说明绘画大师的高明之处,艳之色与高古之意,整体的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这便是其作品的不凡之处。[4]二、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表现风格 “人物画代表线条美,山水画代表水墨美,花鸟画代表色彩美”。[5]色彩作为工笔花鸟画中最主要的形式元素之一,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绘画语言。艳美之色与高古之意、严谨与细致在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都能得以反映,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扩展了审美主体的范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中,色彩表现的和谐、丰富、亮丽而又高古,每次欣赏他的作品时总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在艺术上求真但不墨守成规,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艺术风格也随时代亦步亦趋。于非闇对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勇于实践和探索,使得工笔花鸟画的风格趋向了多元化,一并推动了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 (一)阴阳之美---对比色彩的表现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以笔力为骨,以色彩为肌,形成了以浓丽庄重为主导和以多种和谐为辅表现的风格,因此与文人雅逸为主的水墨画拉开距离而富时代感与大众性,成为现代中国典型的工笔重彩画家。他精通于对比色和同类色的运用,堪称为色彩的大师。[6] 歌德曾说过“对比决定色彩的美学效用”,可见对比规律是至关重要色彩规律之一。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色彩有大对比和小对比、强对比和弱对比的区分。 大对比即是整体的色调近于补色关系的对比,例如以红花与绿叶作为对比,以石青与黄、红为对比,都是以色域大、色相纯为特色。但为了达到既鲜明又沉稳的艺术效果,画家往往会弱化其中一色的色相,例如用墨画叶使叶子呈现墨绿效果而使红花更为鲜红更明艳;或者在对比色的面积上拉开差距,例如绶带、黄鹂的红黄面积远远小于天空和树的面积,使画面避免了纯度或面积等量而表现出变化。再加上对比色的形状不同,又有花的枝干的灰色作为过渡,即大对比中有非对比因素,有现在所谓构成的意识,使主题和内在美得以强化。 小对比,即局部的对比,在和谐整体的色调中,个别细节呈对比色,例如绿叶衬白荷花,叶子上面落一红蜻蜓,小对比或在大对比中,或在弱对比与同类色中加以运用,足以看出画家用心的精细,进而增添了画外之意。 强对比一般用于装饰性绘画中。弱对比是中性色彩的对比,如《丹柿图》,柿子为橙黄色,叶子的正面墨绿近似黑色,背面为赭色,借用墨的中性造成近于黑黄对比的效果。弱对比偏向雅致,与题材的意境相关,所以用黑白等中性颜色与其他色彩之间的对比,使整个色调看上去既概括又协调。 2.格调之美--意象色彩的表现 (1)意象色彩的文化内涵 “意”是内在的抽象心意,一般代表主体或艺术家大的认识判断、观念等一切主观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意”主要是一种文化内涵,如儒家的人格理想、道家和禅宗的行为方式与人生境界等。“象”是外在的具体事物,它是客观存在的,如山石、人物、花鸟等。“意象”,就是以之寓“意”表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现实生活的姿态千千万万,生长品相及环境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各自也有一定的联系。[7]一幅耐看,经久不变的工笔花鸟画,必须在色彩的意象性搭配上多多研究,这样才能做到画面的格调美,而决定工笔花鸟画的雅俗则体现在于设色是否“意象”,以及对色彩的感觉和推敲问题上。 (2)意象色彩的特征 意象色彩是本土化的色彩语言,它强调主观意识,追求内心感受,塑造富有东方意蕴的色彩。它是通过主体的认知、判断、观念等一切主观意识,把客体的色彩上升为追求个性和创造精神上来。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以意象化的色彩为显著特点,体现了作者高尚的艺术旨趣。 (3)意象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 于非闇在《独占高枝》中题识:“意定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非闇”这不仅反映了竹的主题,还表达了他对设色之意、意在颜色中、意也在颜色外的独到见解。[8]于非闇的这样题识,是对之前工笔花鸟画“随类赋彩”的一种升华。 文人画追求意在象外,通过画家模仿古人的笔墨,抑或富有个人风格的笔墨抒情遇兴,强调用笔用墨,却弱化用色,不受物象原本的色彩束缚,更加注重颜色的抽象化表现,打破了以往的“随类赋彩”这一说法,增强了作者的主观性。“色彩取之于新,根据需要,有时又应与对象不同”。[9]于非闇在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过程中,对意象色彩的用运其实就是一种“设计”,是非常主观的对画面色彩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冷调、暖调、中性调等,使画面的色彩按照创作者的意图而实现其创作的目的。如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如果将其定格为暖色调,为实现画面整体暖色调调式,画家就会对画面中呈现的冷色元素的色彩进行减弱,使其向冷色系倾向。颜色的取色到色彩的布局、对比、夸张、用笔等这些过程,是画家心理感受的流露和审美情感的体现。 于非闇通过深入对生活的体验—养花养鸟养鱼虫等,体会到对象的精神气质以及对对象感受的结合,主观取色,并结合颜色与用笔,用色来营造画面意境,所以观其作品总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于非闇在工笔花鸟画中,以色彩意趣抒发了心中的情感,展现个人的风格,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看后回味无穷。作品《秋梧鸣禽》,以对角线法则来构图,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只是用很淡的色彩给梧桐设色,并加以刻画矗立于枝头一上一下的两只鸟儿,足以表现秋天的景致,作者在这幅作品上就采用了意象色彩的表现方式,使作品简练概括,意味深长。 3.炫目之美—装饰色彩的表现 (1)装饰色彩的特征 在美学观念中,绘画的色彩并不是为了还原现实事物中自然物象的色彩,也不是作为物象造型的一种手段,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需要,为了使画面更好的体现创作艺术情致和意境而服务的。工笔花鸟画中物象造型的色彩可以因构图的需要加以装饰。装饰色彩最大的特征就是平面和主观任意变换色彩,装饰色彩的强和弱,一是平面特点,二是取决于所依附的结构和装饰性的强弱,如秩序强弱、规则形状的强弱,越秩序、越规则、越平面,装饰色彩感就越强,反之越弱。在于非闇的作品中处处可见装饰色彩,每每观其作品,总使我的视觉领域豁然开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装饰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 五代荆浩的《画说》有“红兼黄,秋叶堕;红兼绿,花簇簇;青兼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10]荆浩的这一说法深刻的道出了色彩的搭配装饰法则。 在具有装饰意味的工笔花鸟画中,现实的时空结构虽然被颠覆了,但是作品中的情调,意蕴都是统一的,它们又组成了另一种结构,使画面展示出更广阔可 见与不可见的审美图景,更加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11] 在中国的色彩美学观念中,绘画的色彩不是为了表现自然物象色彩的逼真,也不是作为物象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主要是为了营造画面意境和情致的需要,是为画面效果服务的,物象的色彩可以因画的需要而改变。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格调打破了以往的局限—随类赋彩,更加注重主观性的表现,如作品《玉兰黄鹂图》,画面中明快的色调引人注目,石青底上的白玉兰隐秀温润,黄鹂的颜色更加光鲜亮丽,画面背景蓝色平涂。这一色调的处理,不仅可以看到于非闇对传统绘画的深刻研习,还可以看到他对西方绘画技法、理念的合理借鉴。《玉兰黄鹂图》设色虽然艳丽,但却然显得格外清丽而又沉稳,作者在营造装饰趣味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典雅的气格,这足以看出于非闇绘画功底的深厚与纯熟。 三、于非闇花鸟画对当代工笔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表现特点,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继承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精华之处取胜,并进一步复兴工笔花鸟画写生的传统、挖掘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总结古代绘画的经验等等,在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其创作风格对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在关于花鸟画的学习中,于非闇一直在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并坚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法则,他认为对于花鸟画的创作首先得多出去走走,多亲近大自然,认识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然后把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素材。于非闇通过栽花养鸟,饲养鱼虫等,可以观察到活生生的客观事物,还有利于作者深刻的掌握客观对象的生活习性,从而在创作中表现的惟妙惟肖。“师法自然,中得心源”这无疑是对于非闇创作之道的最佳描述。 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满着朝气与欢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品的美除了造型和构图的因素之外,重要的是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他对于工笔花鸟画色彩突出的表现主要源于对真正事物的见习---养花养鸟;对颜色的深入研究---自制颜料,并且最终著成《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一书,这为他在后来工笔花画色彩的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其美学思想和创作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影响 创作者的绘画质量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这个艺术家本身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形态,艺术创作的实质在于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感悟。 于非闇生平最注重的就是文化修养和对读书明理的追求,他的这种精神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表现的很明显。作为当代的新生绘画者,应当大力学习于非闇的这种以文化修养拓宽自身艺术视野的精神,加强对未来艺术发展潮流的判断,并不断地求新。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我们有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将遭遇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对于传统文化始终要保持“扬弃”的态度,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每每看到于非闇的工笔花鸟作品,总给人以热烈、醒目、生动、积极的感觉,观后总使人流连忘返,这都与他以承接传统和善于创新的创作思想,以及饱含传统美学思想的丰富笔墨韵律大有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笔墨、色彩、构图等要素无疑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最重要的是作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画如其人,风格即人”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品格与修养的提升,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多种文化领域以及艺术层面的知识,用以开启绘画艺术创作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参考文献 [1]王宏健.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 [3]于非闇.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4]中华书画网[OL],. [5]童书业.童书业美术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P25. [6]王士进.论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EB\OL].博宝艺术网 [7]刘菊亭.论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5. [8]刘源.中国画色彩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何迪.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用运特色[J].美术大观-艺术理论-040 [10]王原祁.佩文斋书画谱[M].北京:中国书店,1984 [11]宋丽君.谈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在创作中的运用[J].四川:四川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雪松,美术学专业,绘画、书法爱好者。
这才12月呢!等明年4月在准备吧!多玩玩!
工笔画画法与技巧问答之一(这是我近一段在论坛中学习的部分内容,将老师们的一些技法经过整理和编辑发表出来,为了给初学者提供方便,有不对之处,请指教。)1、生、熟宣纸正反面怎样区别?答:宣纸的正面光滑无纸筋,否则就是反面,如果是云母宣,带银点点(云母)的就是正面。2、动物丝毛方法有几种?答: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单笔丝毛、散锋丝毛、和扁锋丝毛,都是利用线进行绘制。(1)单笔丝毛,即用小叶筋笔笔笔勾出,画面细腻、生动,但也容易板。唐坚多用此法。(2)散锋丝毛:单笔丝毛较累,也容易板,所以就又有了散锋丝毛,即用狼毫笔,把笔毛打散,丝毛,这样一笔下去,会有很多线条产生,乱中取胜,变化丰富,但不好控制。王申勇多用此法。(3)扁锋丝毛:动物长毛地方多用此法,即把笔压扁,均匀的画出线条,比较流畅。如狮子的鬃毛。3、画鸟用白粉打底后再用白粉丝毛,刚丝上还有点效果,干了就几乎看不到了,怎样画能出效果?答:白粉丝毛,首先最好有底色,这样白色容易显现,另外,物体的周围最好能用其他颜色烘染一下,使白色更加明显。还有,用色不要过浓,过浓容易板滞,无法行笔,也不要过淡,过淡则没有覆盖力。如果经济能力可以的话,用蛤粉或者珍珠粉之类的丝毛,那两种颜色干了后特别白。4、丝毛画法的种类?答:(1)细笔丝毛法。用细笔一根一根画成。(2)破笔丝毛法。先将毛笔运成扁平状,使笔尖成一排细毫,如刷子来画各种毛皮,一层一层逐渐加深。破笔丝毛层层画猫的方法,讲究的是每笔上下左右衔接、每一笔都从上一笔中画出来,由浅而深的把颜色画上去。这样的笔法如同苏绣里的“抢针”。不再是前人所绘花鸟猛禽中的“根根见肉”,而是“肉出根根”。(3)、劈笔丝毛法。在描绘动物上,刘继卣先生创造了劈笔丝毛法,是由其父刘奎龄独创的一种特殊绘画技法发展而来的。《水帘洞》、《筋斗云》中群猴的皮毛,《闹天宫》中孙大圣的面部都采用了这种技法,表现出了细腻入微的质感,令人叫绝。4、怎样画白色鸟(孔雀)的丝毛?答:先用很淡的白色在鸟白色部位正反两面均匀平涂一遍,干后在正面用其他色托染,白毛处留出,待其他部位多次染到位后,用尖细的狼毫沾很浓(稀稠以流畅合适)的白色单笔分组丝出,毛的精细、走向都和神韵动态有关,最后在反面平涂一遍白,干了以后应该很亮的。5、怎样选择工笔画用笔?答:成都送仙桥西岭画廊与叔祥笔庄所售黑貂笔画白描,选用大的一种,此笔大小合适,能含一定水分,不至于在画长线时半途干枯形成飞白,且此笔挺健,提笔之际,毫尖基本还原如初,十分自如。染色用上述叔祥笔庄售纯羊毫笔,此笔柔软,多层染色不易将底色翻起。画中题款用大红毛,瘦金书不一定必须用尖细之长锋,略丰硕一些反而力度好些.6、关于如何执笔和运笔?答:执笔无定法,无论如何握法都不要紧,但使食指与拇指轻轻捏住笔杆,中指轻轻靠在食指,不必死死苛求如书法之执笔法。运笔完全靠腕,即自指根至指尖在整个运笔过程中都不要任何动作(无论中锋侧锋),依靠小臂,大臂,肩及画家自身之动作来完成。且不可只画顺笔,反方向运笔也亦经常练习,如此久久自然挥毫来去自如。7、如何选择用墨?答:用墨一般采用《一得阁》,重要之作品可以用松烟与油烟捏在一起在砚中研磨。8、如何选择用纸?答:关于用纸,可采用云母宣,此纸较厚,用拷贝箱过稿。也可以用蝉翼宣,此纸很薄渲染易起皱倘色,一般将其绷在画板上作画。熟绢也经常采用,只不过著色要更薄更淡一些为好。9、如何用胶矾?答:将矾泡在水中,比例是1:20,时间越久越好。牛胶要临时兑入,否则数日后胶变质,全瓶报废。有一种胶水,可以兑入矾水中,经久不腐,很是方便。关于胶兑入矾水之比例,此实无精确之科学依据,只是全凭经验行事而已。另外,中国工笔画着色传统主张以薄为宜,薄中见厚,胶矾水只是对薄色层起作用,如若一次着色很厚,胶矾也很难隔盖色层不使底色翻起。胶矾之作用,可以使画面洁净,细腻。10、关于工笔画着色的方法与步骤?答:关于工笔画着色,应以整体为先,然后逐步深入,分清画面黑白灰关系,(所指的黑白灰关系并非单指一种墨色,比如赤橙黄可以视赤为黑,黄为白,橙为灰)。先从全画最深色调淡淡画起,待有一定调子后再画次深色调,此两种调子形成一定比较后再进行淡调部分,最后才画高光部,完成后调整整体色调关系,如此作法,画面才显得整体和谐,无一个部分闹独立。关于工笔画着色,许多教材参考书上讲解多少有些教条,比如叶片,一律用花青从叶柄向叶尖染去,不少人吃这个亏,死照如此方法,将来难免学成工匠,因如若两叶片一相互遮掩重叠,应从被遮掩之投影处着手,当代许多中国画家已将素描融入中国画。若干年前在一国画训练班,画一马蹄莲,仅运用了一下明暗交界线,老师连连称好,示范于全班。工笔画着色应尽量多分染而少平涂,因世间任何物体因受阳光照射,从头到尾皆有无穷变化,若一味平涂,毫无变化,令人乏味,亦不真实。如作曲家只用1作曲,则全曲索然无味,加上2,3,4就变化动人得多了。我曾为新都宝光寺作杨升庵画像,杨手持一书,全用花青平涂,著名画家张在径先生看后指出应将花青平涂洗去一部分,才有变化,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我受益匪浅。不应红花即红,绿叶即绿,相互之间应有一定关系,并不一定纯粹单独存在。11、关于工笔画的构图?答:最基本的构图形式为折枝法 和 截取法。 折枝法最早是画家用来写生的粉本,由枝头折取一枝用来写生,后来发现这种写生稿也别有一番情趣,就逐渐演变成花鸟画构图的一种特有的形式了。截取法是花鸟画最常用的构成形式,在花草繁密的变化中,截取其最美的一角或一段作为表现内容。画中所取物象经过画家的概括取舍,即有丰富的结构组合变化,又与画外有着直接的联系, 物象或由画外而入, 或由画内而出, 内涵深广且法度谨严。花鸟画的构成法则与美学思想,大都是通过截取法予以实践的。画卉构图一般有上插、 下垂、横倚几种主要形式。1、上插:树枝上生,要合乎情理,即应当合乎生长规律,但要注意避免平行或成“十字”交叉,总之要变化自然。2、下垂:有飘动的感觉,比较生动,但忌呆板。3、横倚:层次表现较为复杂,但忌成“之字”弯曲,或成 “ X ”状。另外,在中国画的构图中,空白的利用也非常重要。在一幅画面上,密的地方要密,疏的地方要疏,至少要留一些空白,空白的地方与着笔墨的地方同样重要。只有对物象布置精心地选择取舍概括,才能产生空白并使布白恰到好处。12、关于揉纸的方法与效果?答:一种是先喷上水,然后等到7分干的时候再揉成一团,等个1分钟左右再慢慢小心的打开,最后在背面衬色。值得注意的是,中间需要留空的地方最好盖上等大的生宣,然后再揉,只是揉过的纸团打开要特别小心,否则就前功尽弃啦!另一种方法是干透后直接揉,然后稍微展开,在正面用干笔、大笔轻扫,多次积累色而成。还有一种方法是:调好底色,将打好底稿的宣纸直接揉成团浸在底色里面。可以微微的挤干在展开。效果挺好的。13、如何用A4纸张打印出组合大画面?答:使用EXCEL。1、点击“插入”,再点击“插入”中的“图片”,点击确认;2、点击“格式”,再点击“格式”中的“图片色彩”和“图片大小”,以此来决定图片的色彩和大小(当高为23、5cm时,正好是A4纸张的高度,可以以此来大体估算用几张A4纸张。)3、将打印出来画稿粘贴在一起,即组成一张完整的大图。14、关于勾勒的技法?答:毛笔在纸上的笔触有勾(或描)皱、染、点、刷、擦、拖、丝等技法, “勾”也称“勾勒”或“描”它是用线来表现对象的,是中国画中十分重要的技法。 勾勒主要是用中锋,也可用例锋。勾勒用笔也象书法一样,要注意线形美。每一笔要有起笔、行笔和收笔。起笔要“竖画横下,横画竖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收笔要“有往必收,无垂不缩”,行笔要沉着、留得住,犹如下徒坡的车子,车子前进,又要用力向后控制住,使之产生对抗力,而不至于滑走;行笔要有弹性、插拨有力,自然流畅运转洒脱;要有轻重快慢停顿转折的变化,从而产生节奏韵律。 行笔中要克服板、刻、结枯、弱的毛病、板,主要因用笔不活,刻指不活用;干笔或湿笔笔划都过于显露,结指用笔放不开,欲行不行,当散不散,枯主要是水份太少,下笔没劲。15关于墨色的浓淡?答:墨有五墨六彩之说,也就是墨要有浓淡干湿等许多变化,“墨”即是“色”。墨色的变化对水分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水少墨色就浓就干,水多墨色就淡就湿。画面上墨色的分布要注意主从、轻重,避免呆板、失宜。16、关于积水法的技法?答:积水法,又称水渍法,是利用熟宣不渗水的特性,施以特殊的技法,造成一种别有意趣的画面肌理效果。“积水”是指绘制的方法,“水渍”是指用这种方法绘制的作品最终所呈现的状况。绘制的过程是,用铅笔轻轻画出轮廓线,绝不要用墨线勾勒,根据画面的需要,用植物性颜料(赭石亦可用)调出一种基本色,水分要足,画时笔上的含水量要多,挨着轮廓线进行描绘,趁其潮湿时,用笔蘸上带水分的石青、石绿、墨或清水,按需要点在上面,让它自然互相渗化,等到干后,便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美丽水渍,变化多端,天然成趣。这里使用的笔,以软毫为宜,而且一种颜色一支笔,不可混用。17、关于敲撒法的技法 ?答:一般,常用敲撒法表现那银装素裹的雪景。是用左手执—根细棍棒,右手用毛笔蘸调好的白粉颜料,在棍棒上面敲打,白粉便成点状落向画面。必须注意几点:1.白粉的浓度要适中,不可太厚,也不可太稀,太厚洒下的雪花会显得呆板,干后还会产生龟裂、剥落;太稀干后不见色,显不出雪花效果。2笔上的含粉量不可太多,以把笔拎起颜色不下滴为宜。3.敲撒时轻重要有变化,重敲落点大,轴敲落点小;粉多落点大,粉少落点小。4.画面上不需要落粉的地方,应预先撕块纸片挡住。5.蘸色的笔,羊毫笔、狼毫笔(笔头粗大的一种)、兼毫笔(如白云笔)、油画笔、水彩笔均可用,但落下的粉点效果均有不同。6.用笔直敲,落下的雪点似凌空飞舞,用笔斜敲,落下的雪点呈斜线,似风吹玉屑。18、关于揉纸法的技法 ?答:1、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或全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2、先画后揉。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3、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4、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5、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19、关于扎染法的技法? 答:1、画前扎染 ,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20.关于拼贴挖补法的技法? 答: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工笔画的画法与技巧问答之二(献给初学的朋友)(这是我近一段在论坛中学习的部分内容,将老师们的一些技法经过整理和编辑发表出来,为了给初学者提供方便,有不对之处,请指教。)21.关于纸板遮挡法的技法? 答: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22、关于反衬法的技法? 答: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23.关于拓印法的技法? 答: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拓印的方法: 1.单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复拓印, 5.连续拓印(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6.干画纸拓印 ,7.湿画纸拓印,8.加油拓印,9.刷水点墨拓印(滃拓法),10、水拓印 。11、先胶矾再水拓,12.水中加油拓,要用挥发油:松节油、汽油等。13、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后拓印,14.在水中淋油后拓印,再着墨色,15、实物拓印(树叶、绳子、麻批子、松针、席子、蝇拍、木板花纹等),16、反面拓印。在画纸的反面拓印,再冲墨处理,17、拓团蘸色印,将纸团、蔗滓、麻绳、麻袋布、粗纹布料、木板纹、丝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团,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画纸上。 24、关于滚印法的技法?答:1.软垫滚印法, 2.硬垫滚印法,3.加绳滚印法,4.滚版拓印法,5.皱纸滚印法, 6.生宣喷水滚印法 ,7.熟宣散扔细线下衬硬板滚印法,8.滚子上不均匀涂墨色滚印法 ,9.多种手法重复多遍滚印法,10.在无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滚滚印法,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无墨滚滚印法。25、关于渗透法的技法?答:1.两张纸叠在一起作画,下面一张成自然纹理。2.一张纸折叠后在一面作画,原理同上,展开后作为同一张画再作处理。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画,下面一张会渍出奇异纹理。 26.关于平涂法的技法?答:1.淡墨色平涂,2.淡墨色平涂叠加笔触。27.关于积墨法的技法?答: 1.干积墨法,2.湿积墨法,3.干湿积墨法,4.积墨加皴擦法。28.关于破墨法的技法?答:1.浓破淡 ,2.淡破浓 ,3.墨破色,4.色破墨 。29.关于冲墨法的技法?答:熟宣常用,生宣也可。此法可与撒盐法、皱纸法、局部变性等方法合用。 1.水冲墨 。墨水中加树胶水,画出大意后,趁未干时用大量清水冲墨,使原墨尽量渗化,效果理想时,用热风机固定。如果需要冲洗的部位较多,可以分作多次冲洗。比如,先冲洗枝干,再冲洗树叶等等。 2.墨冲水。 先用水将画喷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此法类似“破墨法”。 3.待机冲墨 。待墨色稍干时冲之,墨的边缘先干,有朦胧之效。 4.纸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处理。 5.冲墨后,将画挂起,用喷壶喷水,令墨块流动,用热风机固定。 6.含胶墨点,趁湿在墨点中心滴入清水。30、关于撞水法的技法?答:又称点水法、注水法,多用于熟宣或矾绢。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纸等材料将多余水分吸干。 也可以撞墨 、撞色 。31.关于让水法的技法? 答:1.用水画物象,再用较干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处吸墨,并自然渗化,再加点画。 2.墨让水,用水画物象,用较湿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让开,无水部分墨晕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32.关于弹色法的技法? 答:淋色法与此相类。 1.用笔管蘸墨色,弹至画纸上。2.用牙刷蘸墨色,弹至画纸上。33.关于喷染法的技法? 答:可以局部遮挡,再喷染。1.喷墨色 ,2.喷水,3.喷绘。局部遮挡,用来画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来画墙壁,表现水泥纹路,辅之以实物拓印法(如牵牛花叶等),可得真实立体层次效果。 34.关于晕结腐蚀法的技法? 答:一盆水约一两洗衣粉。 1.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后用墨色画出物象,稍停用水洒点于墨上,即出现斑点;再用水喷,将纸竖起,在一个方向斑点晕化,就会出现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后用热风机固定即可。 2.先画物象,再淋、点、喷、冲洗衣粉溶液,提起画作,倾斜导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搅拌,使之成为稠密泡沫状,捧到画纸上(生熟均可),然后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阴干,即可出现网状泡沫肌理效果。 4.画纸放在画毡上无干扰泡落墨法。 5.画纸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35.关于吸收沉淀法的技法? 答:1.直接撒盐法,小颗粒加精盐为好。 2.水墨色彩加入碱类(肥皂水、洗衣粉、洗涤剂等)调匀,敷色后半干时撒盐。 3.与撒盐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面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较好。 36.关于浆纸法的技法? 答:1.豆浆法。取生豆浆备用。根据对渗化程度兑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则越接近熟纸。把要处理的生宣、皮纸、高丽纸等铺在画毡上,或淋洒、或喷点,或涂刷,挂起阴干后即可使用。2.牛奶法。3.生蛋清水法。 37.关于胶矾法的技法? 答:1.胶矾作画,干后点画渲染。2.胶矾作画,趁湿点画渲染。3.局部变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笔效果。4.进行中使用胶矾 。38.关于蜡染法的技法?答:1.干蜡染 ,用来画纹理。 2.液蜡染 ,涂在画纸上,干后掰裂揉碎,再涂画墨色。3.在熟宣上表现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胶矾,就可以选择使用蜡染。 39.关于加油法的技法? 答: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许松节油画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节油画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40.关于做旧法的技法? 答:1.用红茶水反复渲染。2.淡墨加少许赭石藤黄,使做旧呈黄灰色。 3.淡墨加少许花青,使做旧呈蓝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后者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后再从背面刷,直至满意为止。 6.橡皮擦后再上色。 7.砂纸擦后再上色。8.烟头烧或者落灰烧 ,烧后的空洞要在托后补色。
1,去 当代工笔人 这个网站找找2,雅昌艺术网 --在评论中 找找3,找书--图书馆 或网上书店--如 京东或亚马逊--在艺术理论一项中找--,看看有没有《丹青文萃》这套书 4,找专业的期刊--5,论文的写作方法--有这样的书--在京东看到的,不知现在有没有了--找找看吧 搜 论文的写作--看看 顾平 的那本书是否有i用
看你熟悉什么感兴趣什么,然后针对其方向确定关键词,并确定题目。范围看自身能力最好不要太大。例:浅析“黄家富贵”对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关键词:黄荃、黄居寀、现代、工笔花鸟画
您好,希望能够给您帮助参考高等院校现代重彩画的创作教学,应该加强学生对其历史的了解,重视临摹课的学习,强调学生对形式语言的研究。 作为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一套传统不变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中国美术教育界经过剧烈的思想震荡,从思维方式到意象表现,从精神层面到技法层面都更趋多元化。各类画种都进行着巨大的改变,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进行着全面的创新与改革。作为高等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中国画教学组成部分,现代重彩画就是中国美术改革大潮中的一份子,现代重彩画由媒材的变革与技法的创新,从绘画手段、造型语言、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的演变,牵动了当代中国画坛一系列的变化,现代重彩画以多元的价值取向,不断挖掘创新,重视吸收现代艺术形式的精华,引导学生领略现代重彩画的文化内涵,完成着对传统重彩画的超越。传统不变的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重彩画的教学,高校现代重彩画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学习体系与思路,尤其是现代重彩画的创作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加强学生对工笔重彩画发展历史的了解 翻开中国美术发展史,传统工笔重彩画从发展到兴盛,从兴盛再到衰落,经历了漫长的变化发展历程,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宝贵财富和学习资料。因此在重彩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传统重彩画的发展历史了解,增强传统工笔重彩画发展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对工笔重彩画发展史中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并让学生思考着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重彩画的课题。 传统工笔重彩画自古有之,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无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时代、新石器时期沧源的原始岩画,东汉酒泉的墓道砖绘彩画,还是秦代咸阳宫廷遗址的重彩壁画,都充分显示古代艺人在运用天然矿物色所表现出的纯朴率真的审美意识,根据现有的图文资料,我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工笔重彩画,当时重彩画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我们从出土的战国时期两幅帛画《龙凤人物图》和《御龙人物图》的分析来看,无论构图构思、用线造型、设色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不仅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表现方法也极具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重彩画有了明显的新发展。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懈追求,在材质和技法上进一步发展,把重彩画推向辉煌。从敦煌、麦积山等处的宗教壁画和几幅早期的卷轴画摹本来看,这一时期的工笔重彩画有了深厚的基础,尤其是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用线更精炼并具有轻重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笔法,在色彩上继承了前人的传统用色,色调却更为丰富并能协调统一。我们能从众多唐代墓室壁画中看出,当时运用色彩的高度技巧,如永秦公文墓壁画《宫女图》,其中宫女服装的色彩变化非常细微精妙,不仅红、绿、青、紫诸色绚丽多彩,更有深有浅,或鲜或灰,画面中的绿色就有多种不同的绿,唐代工笔重彩画最兴旺时期,如周彷的《簪花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工笔重彩画在汉唐时代达到第一次高潮,在汉唐雄风的推动之下重彩发展为绘画的主流。从元代起重彩画进人发展的晚期,尤其是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以严谨、精到严谨和高度娴熟的技法 ,并运用堆金沥粉,双勾填彩等方法,其画面造型、勾线、设色等方面都让后人所不及,绘制成一幅气度非凡、灿烂辉煌、生动传神,又具有强烈装饰风格的宏伟巨作,是我国古代壁画中的精品。古典延续时期,随着中国水墨文人画的兴起,重彩画逐步衰落。现代复兴时期,日本画家广泛吸纳西方印象派写实主义等色彩表现手段,重新构建了具有民族绘画形式的日本画表现形态,日本画逐渐转入重彩画的图式。日本重彩画的崛起引起中国画坛很大的震动,我国现代重彩画家蒋彩萍、唐秀玲、陈子、胡明哲、林容生等,大胆地尝试新型综合绘画材料和媒介,拓宽了绘画材料的运用范畴,特别是对材质美的追求和运用,突破了传统绘画工具与材料及表现手法的局限,扩大了绘画形式语言研究与表现的新空间和新领域,极大的丰富了绘画语言的整体面貌。重彩画被注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识,并迅速为全国各大高校所接受,这是当代美术变革的要求,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重视现代重彩画临摹课的学习 目前中国画教学体系,尽管在发扬民族传统,保留传统精华,但在设课与授课上,对临摹课教学没有给予真正的高度重视,只把临摹看作是一个应有的过场,实际教学计划中临摹课安排的课时比例少,教学内容仅局限于表面的勾、点、皴、染等技法因素上,对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审美特点、造型特色等问题缺乏深层的研究探讨,为使我们传统民族绘画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正确面对重彩画临摹课教学中诸多问题。 现代重彩画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潜力,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关照传统,做好这点,才能把握到传统的精华。人类的文化成果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成,任何一种创新都只能在吸收和借鉴前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临贤习圣是启迪我们自身本原的智慧学习,通过临摹学习又将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不能用固有的知识结构简单应对学生,更不能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代替学生具有丰富想象的思考。临摹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临摹这一手段去了解、研究重彩画的特点,通过临摹教学,学习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学生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对自己绘画学习有一种较高的要求,并且为将来的外出写生、毕业创作、教学等等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就非常重视传统,他认为画家如果没有临摹的基础,就无从接受和继承古人的遗产,在早年学画的过程中,他对一套《芥子园画谱》就临摹了几十遍。现代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先生就是从临摹故宫藏画开始,特别是学习宋代赵佶的花鸟画而走上工笔花鸟画创作之路的。追溯到晋唐宋元明清的画家,都是通过临摹入门并奠定绘画根基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不是对初学者的要求,而对有了一定基础的画家的要求,正值高校美术院系学生而言,通过临摹学习对于获得现代重彩画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对前成果较为深入的理论知识了解,是门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功课。学习传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临摹教学中不要求和临本相像,不须要还原,要求学生用一种主动积极的研究态度去研究,去发现,吸取传统的、典型的、中国式的重彩画语言,发现旧程式以外的可能性,寻求适合现代形式的多元表达方式,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传统,是为了寻找千年以来,中国画家认识问题的角度,看到传统重彩画什么地方优秀,什么地方还有局限,什么地方还有待我们去改进,去创造,努力使现代重彩画焕发新的活力。 三、强调学生对现代重彩画形式语言的研究 现代重彩画要发展就得借鉴,只向传统学习还不够,同时还要向世界各国、世界各民族优秀艺术学习,不断研究和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也为当今中国画坛唤醒了一系列全新的绘画语言。现代重彩画是强调绘画的创造性、自主性,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恰当的媒介和各种技法,不再受传统单一绘画的约束,尽量把想要表达的绘画内容充分表现。马克思曾说,未来社会的教育应是一种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当代重彩画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气质,如果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自由表现的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现代重彩画。 传统重彩画是以天然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绘画的载体是绢本、纸本和壁画等,由于绘画媒材的变革,导致了技法的创新,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元,由此焕发出一系列色彩语言变化,现代重彩画在材料上首先通过新科技的方法,现代人开放的观念与新的重彩画媒材相结合,语言表现变化丰富而自由,更大范围的拓展了重彩画颜料的种类和色相,强调选用优质的画材作精细的特殊处理,注重画面质地肌理的变化,作品画面总体色彩效果更强烈震撼,天然矿物颜色加强了画面的色彩厚重感,金银的使用更让作品更产生了富丽堂皇的感觉,同时从多方面引进西方绘画的肌理意识,加强了现代重彩画色彩的独特语言个性。 如何使用传统颜料,认识掌握其性能是教学中重彩材料重点解决的问题。从艺术史上看,人类在发明化学合成颜料之前,都是使用天然矿物质颜料作画的,如前面讲的各种壁画,还有西方油画出现之前的丹培拉画法,传统中国画颜料分为两种,植物质颜料和矿物质颜料,植物质颜料使用比较方便,用水调合来使用,因矿物质颜料由各种颜色的矿石通过研磨、漂制而成,所以传统的矿物质颜料也叫石色,特点是色泽纯正,艳而不俗,富有光泽,耐磨、不易腐涩,作品色彩可以千年不变的特点,但是使用石色须用胶来调合,因此石色的掌握是初学者重彩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我国传统颜料种类繁多,每个系列又分多种系列,其中学生熟悉的墨又有分油烟、松烟、漆烟等种类,白色系列有蛤粉铅粉、云母等,蛤粉使用难度较大,不易掌握,但其色经久不变。青色系列中根据其颗粒粗细,颜色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等,赤色系列有朱骠、朱砂、胭脂、褚石、银朱、西洋红、红珊糊等,黄色系列有土黄、月黄、石黄、雄黄、等,绿色系列根据其颗料大小又分头绿、二绿、三绿等,有金色、银色等。传统天然矿石在色彩种类已经比较丰富,但是方毕竟色彩种类相对较少,而后来研制发明的人造高温结晶仿矿物质颜料,能很大程度弥补这一不足,这些微妙的色相变化,都优于传统的重彩画颜料。现代工艺技术下,无数种类的结晶颜料,在一定的光线照射角度下可以发出一种宝石般的光泽,如果传统天然矿物色石与仿石色的结合运用,作品画面色彩就会显得格外浓重,饱和度格外的高,和传统水色形成较强烈反差。除此之外,水干色、云母粉等新兴材料的合理利用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装饰艺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母体,从一开始就以浓厚的装饰性作为绘画表现形式的个性特点,箔具有极强的画面肌理感和金属感,贴金箔、银箔、铜箔、铝箔也是常用技法之一,具有光芒辉煌的装饰效果。有什么样的媒材,就有什么样的技法。高品质的材料给现代重彩画画家、学生提供了广阔无比的展示空间,带来了创作技法的变化与创新,色彩的塑造力及材质的美感,更加展现了色彩本身的美性品质,带有鲜活生动的现代气息,产生了现代重彩画形式语言的新的跨越。 中国画本身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开放局面,工笔、水墨、没骨、泼彩、泼墨、工写结合等等,各种形式还在打破界限,互为融合,一直强调的“写意”两字一直是水墨画的专利,而经过种种实践研究,工笔画中也含写意的成分,不过是用工整细腻的笔法表现而已,一幅画中工笔画与意笔画结合才会显得画面更加自然舒展。相对于中国传统重彩画,现代重彩画采取了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现代重彩画创作教学中将做画材料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把以前使用的熟宣改为温州皮纸,粗纤维纸、麻纸、棉布,油画布、把勾线的狼豪为长锋羊毫或排笔、刮刀;将三矾九染为色彩的错落套叠;各种材质的综合交融使用,创作作品画面有水墨渲染的效果,还具有西方油画的独特的味道。 现代重彩画将现代西方科学、自然主义、合理的写实主义生动地融进作品表现手法,扬弃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用色种类、方法,在保留吸收传统工笔重彩画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大胆借鉴西洋绘画的科学用色原理,强调绘画中要突出对光与色的处理,在颜色材料的选择与色彩的表现方面更突出材质美,追求现代重彩画中的肌理表现,注重画面不同色块之间的整体性。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为中国绘画的理念突破、画路拓展、技法创新寻找到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路径。比如在空气的表现方式上,现代重彩画直接以不同颜色的浓淡深浅,垫满画面的背景,来表现画面中充满大气的远近空间效果,这不同于传统绘画中的留白处理方法,现代重彩画的色彩处理,既不同于西方的色彩关系,也不同于东方后期传统的卷轴画随类赋彩的表述。 在教学中由于当代重彩画的变革可以使绘画主体、材料运用和艺术主观意识紧密结合,营造出画面的气氛和意境,从而增强画面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提高作品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能全面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意识。教师的职责不是如何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通过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创新与发展的学习进程中,每一个画家和学生都面临着现代重彩画如何创新拓展的问题。高校现代重彩画教学还有许多问题都在研究和探索中,远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还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努力探索,在现代重彩画创作教学中,只有学生改变固有的创作思路,开拓思维,重视对现代重彩画的形式语言的研究,才能实现现代重彩画的丰富性多样性,有力推动高校重彩画创作教学的发展。
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1、首先用淡墨勾花,重墨勾叶和柄,淡曙红勾花脉。勾好线后第二天上框,上框前先喷细雾湿绢,待几分钟后再给四边涂点白胶,放到框上拉平,四边再贴上医用胶布。
2、然后就用白粉涂背托花,调草绿色背托叶子,石绿托柄和反叶。
3、花青墨分染叶脉,反叶分染草绿,淡曙红染花瓣,注意要使其过渡自然。
4、莲蓬用朱膘加花青分染后罩藤黄赭石,再加点绿提染边缘,黄调白粉染莲子。朱膘加藤黄画花芯,白色点立粉。
5、看画面需要再最后调整。
工笔荷花的画法——宋画小品《出水芙蓉图》一、绷框详细过程 准备工具:绢、木框、尺子、铅笔、图钉、浆糊、喷壶 1.用铅笔在木框上标出中点,以中点为限在两边以5cm宽各标出几个点 2.将绢裁成比木框四周各宽5cm的大小 3.将绢放在木框上以喷壶喷至略微湿润 4.从木框的十字中心方向开始,先以图钉固定四周中点(注意绢的经纬线) 5.先从同一方向的中点开始往两端延伸,以图钉固定各点,且需注意必须同时固定同一方向相对的两个点。(利用绢面收缩的特质,向四周将绢绷平) 6.绷框同时时刻保持绢面微湿 7.固定好所有图钉后,再用浆糊涂抹在木框的立面上,并将四周角折好固定 8.将木框水平放置,静待风干二、绘画过程:1.绢布绷框勾线(先以淡墨勾荷花,中墨勾反叶、枝干,浓墨勾正荷叶) 2.染底色 3.正反叶片分染花青墨、赭石墨 4.花瓣分染淡曙红 5.花瓣罩染淡白粉 6.花瓣背后衬白粉 7.花瓣反面分染胭脂区分正反面 8.花瓣再次罩染淡白粉 9.正面叶子罩染草绿 10.叶茎罩染一层草绿 11.正反叶面及叶茎背衬三绿 12.调整画面氛围(底色) 13.高染法染莲蓬再提白粉 14.胭脂色勾花筋 15.先在花丝处染桔黄色再勾花丝 16.沥粉点花蕊
这是工笔白荷花的画法白荷 画法步骤:一. 画白荷,因花头为白色,以淡墨勾花。花梗、叶梗用中墨勾。荷叶的叶筋用重墨勾。叶的轮廓用淡墨勾。二. 先用很淡的墨染花瓣根部,后用芽绿从里向外分染花瓣(芽绿:藤黄加赭石加少量花青)。莲蓬用藤黄加赭石染。叶子及水草用墨分染,留出白线和雾气,正面叶深,反面叶浅。然后再用墨统染一遍。三. 花瓣从外向里用白粉分染,花瓣尖部用曙红提染,用色要淡,染二遍,用石绿罩染莲蓬。荷叶及水草用深浅不同的草绿罩染。四. 用芽绿罩染花瓣(画白荷用绿要淡,否则就变成绿荷了)。用四绿点出莲子,并染花梗、叶梗以及反叶。用三青、三绿分别染叶子,颜色要薄。五. 花瓣纹理正面用白粉勾,反面用芽绿勾,要勾得工整、精细。用胭脂点莲子尖,用浅黄(白粉+藤黄)、雄黄及白粉分别点出花蕊的各部分。用草绿和四绿点出花梗、叶梗上面的刺。用赭石提染水草尖部。然后调整渲染一下整体画面和雾气。最后签名盖章。 我的空间里还贴了粉荷的画法,有机会也可以来看下,呵呵!希望你能学会哟!
俞致贞(1915-1995)、刘力上(1916- )是我国工笔画坛上一对珠联璧合的艺术夫妇。曾被李可染誉为中国工笔花鸟女状元的俞致贞从30年代开始, 即从师我国著名画家于非闇学画,后进当年北京故宫“国画研究馆”学习并留馆任教。刘力上30年代初,即拜张大千为师。对传统绘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都有很深的功力。40年代俞致贞和刘力上结为伉俪。 几十年来他们共同研究、创作和合作了大批工笔花鸟作品。 对我国传统工笔花鸟艺术的继承、进步和发展繁荣作出了承前启后甚至是兴灭继绝的重要贡献。《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金鸿钧》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红袍)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入选者皆为近现代有重要成就的著名中国画家。金鸿钧是现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是俞致贞、田世光、郭味蕖等大师的入室弟子,是继田世光和俞致贞之后,北派工笔花鸟画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画集精选了金鸿钧作品166幅,从1962年毕业创作《国色天香》到2007年创作的《古藤繁华》,都是精品力作。著名画家邹传安一九四一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致力于工笔画研究与创作,对传统画理和技法揣摩颇深,对近代诸家亦广采搏收,形成了鲜明艺术风格。其工笔画具有写意之韵致,又有写意画所无的细腻,非常难得。邹传安自幼习画,长期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作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参与县、地以上美展,七十年代后,历年有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并获奖,涉及的国家有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印度、新加坡等,曾数度任长沙、香港、台北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有四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百余件作品为海内外公私机构收藏。出版有专著《工笔花鸟画技法》 ,此书自1990年初版至本世纪初连印十余次,2003年又应湖南美术出版社邀约修订增补再版,总发刊量迄已四万余册,为许多专业院校采用为教学辅助材料,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所出版的工笔花鸟画技法专著中最为系统且具实用性的著述”;其它出版的个人画集还有《邹传安画集》、《天簌—邹传安工笔花鸟画》、《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邹传安花鸟画作品精选》、《邹传安工笔花鸟画集》以及画论《砚絮》等,入编的大型画册有《中国工笔画》、《中国工笔画全集》,以及香港云峰画苑出版之《现代中国画十杰精品集》、《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精华录》、《东方名画》等;作品“郁金香”、“醉”等多件参与香港佳士得2000——2003年的春、秋二季拍卖,都获成功,个人简历收入《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等多部词书。
你能去找这样的书,很好,很可贵--有好多的--画工笔的--只在技法上用力---却不知还有画论---去“当代工笔人论坛”读书频道的图书推荐中去看看----有的内容可能需要注册才能看到-----当你读到这些书后,我相信你会感谢我的----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专辑《中国画名家·陈运权作品欣赏》(烟台文国画苑公司出版);《今日水墨》辟专栏载作品7幅及署名李琰评论文章《妍丽雅致——陈运权的花鸟世界》;《盛世清风·武汉荣宝斋首届名家扇面展》载写意花鸟画3幅;《国画家报》7月18日专辑登载作品22幅并署名刘海静的艺评文章《恬淡宁静的追求――读陈运权的中国画》;《投资时报》3月16日整版专访《与陈运权对话》,并载作品6幅;《山东第三届书画艺术博览会》展览9幅作品;2005年:《中国画二十家邀请展作品集》(科学文化出版社)载作品7幅;《优雅生活》第12期载署名纪恒的艺评文章《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画家陈运权印象》并载作品2幅;《经济导报》11月18日整版以《灵魂超越诗无声》为题登载作品11幅及画评;《威海日报》11月3日整版以《陈运权――古朴与现代绘画的双向延伸》为题,登载其简历、作品23幅及陈运权文章《画家自述》,并载署名彭德的《超度灵魂的无声诗――陈运权的花鸟世界》;《中国画名家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7)载《何处青山好隐沦》;《2005年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载《细语》、《闲云》;《当代国画家扇画图典》(古吴轩出版社)载写意花鸟扇面10幅;《情系江南》发表于《画刊》第七期;《中国画》第六辑(人民美术出版社)辟专栏载署名李江涛刘海静的评论文章《恬淡宁静的追求――谈陈运权的中国画》及作品9幅;“秦皇岛之夏”《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载作品《居山之乐》;《水墨敦煌――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作品集》(新文化出版社)载作品《乐在秋风》;《中国画二十家邀请展作品集》(科学文化出版社)载作品7幅;《湖北美院河北师大国画教师作品展》展出作品二幅;《著名画家陈运权国画作品展》12月24日在广州太和堂举办,展出花鸟作品50余幅,多家电视台及报刊作相关报道; 画册《读画楼藏湖北近现代名家书画集》(中国收藏出版社)登载作品两幅画册《全国高等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新经典重提学院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登载两幅作品;文集《新经典·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登载论文,《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分析看当代风格重塑》;参加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读画楼藏湖北近现代名家书画展》;参加深圳美术馆《纵横水墨全国著名中青年国画家邀请展》;六月一日应文化部文化交流中心邀请,参加台湾《润·大陆优秀青年国画家作品展》,并赴台进行学术交流;六月十八日应山东文联邀请,参加《山东·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七月应丹东文联邀请,参加《著名中国画家邀请展》,被聘为丹东美协艺术顾问;九月六日应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邀请,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新经典·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七月《苗家四美图》参加《湖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九月《苗家四美图》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十月应烟台美术博物馆邀请参加烟台艺术博览会; 一月应邀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陈运权中国画作品展》;五月参加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花鸟画坛名家作品展》;画册《今日中国美术》(北京出版社)登载作品两幅、评论文章一篇;八月两幅作品参加中华世纪坛主办的《今日中国美术大展》;画册《中国当代花鸟画坛名家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登载作品五幅及从艺随笔一篇;画册《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作品选集》(香港新文化出版社)登载作品五幅;画册《百年百家荷花图》(香港艺苑出版社)登载作品三幅;画册《湖北中国画名家作品选》(湖北美术出版社)登载作品八幅;画册《全国九大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作品集》(陕西旅游出版社)登载作品两幅;画册《中国画清赏》(香港)登载论文一篇;杂志《人才》第七期专栏介绍其艺术:登载作品两幅,并以《天人合一·静致远――画家陈运权印象》为题发表长篇评论文章;杂志《写作》第八期登载两幅作品;杂志《写作》第九期登载三幅作品;杂志《当代艺人》第二期登载十四幅作品; 画册《中国画现代重彩画法》(广西美术出版社)登载三幅作品;画册《中国当代画家图典·花鸟》(四川美术出版社)登载作品十九幅;画册《名家百画丛书》(河北美术出版)登载作品多幅;杂志《荆楚纵横》专栏介绍其艺术:登载作品五幅,并以《宁静、幽深、淡远》为题发表两篇评论文章; 参加文化部及中国美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第23辑的《美术文献》载作品17幅及艺评《陈运权绘画技法与图式背景》、《陈运权年表》、《艺术与生命等质》、《陈运权自述》;《美术界》载作品六幅及署名阿彬的《陈运权工笔花鸟画议》、湖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当代美术图鉴.水墨分册》载作品一幅、《荆风楚韵——书画作品集》载作品一幅;15期《读者》封面载作品一幅;人民画报社《画花与名花——当代著名画家作品选集》载作品一幅 ;荣宝斋出版社《荣宝斋创刊一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载作品一幅;古吴轩出版社《当代中国画新技法——工笔荷花载作品两幅; 《荣宝斋》载作品十五幅及陈运权《观云堂随笔》一篇;参加汕头《新纪元首届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河北教育出版社《新纪元首届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作品集》载作品两幅;参加由中国美协举办的《关照自然——当代著名中青年花鸟画家作品展》;《关照自然——当代著名中青年花鸟画家作品集》载作品八幅;《国画家》载作品一幅;《汕头特区晚报》载作品两幅;《读者》第9期载作品两幅;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线描艺术·花鸟篇》载白描作品七幅;《写作》第二期封底载作品一幅,第六期封面载作品一幅;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北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选集》载作品一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中学美术教师培训教程》的“写意花鸟章”由陈运权撰写;学苑出版社《2001新时代中国画作品集》载作品一幅;《国画家》载作品一幅;《美术》载作品一幅;《美术之友》载作品一幅;湖北美术出版社《湖北省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书画展作品选集》载作品一幅 在成都参加《世纪之门》艺术邀请展;四川美术出版社《1979——1999世纪之门》载两幅作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美术教学范画集.当代花鸟》载作品两幅;辽宁美术出版社《名家动物画艺术》载作品两幅;辽宁美术出版社《21世纪名家花鸟画艺术》载作品三幅;深圳美术出版社《99深圳市谷风画院美术作品邀请展画集》载作品一幅;河南美术出版社《当代中国画家画风》载艺评两篇:署名阿彬的《奋飞的精灵》和署名彭德的《超度灵魂的无声诗》;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诗词创意画集》载作品一幅;《江苏画刊》的《你在想什么》栏目载短文一篇; 《秋谷》《秋声》《故园》参加中国美协等举办的《全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并获《国画家学术奖》;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陈运权白描花鸟画集》;《人民日报》发表《远音》;参加波兰国际美术创作活动;在深圳美术馆举办《陈运权作品展》;湖南美术出版社《1900——1997中国工笔画》载作品两幅;吉林美术出版社《中青年国画家百人作品》载作品一幅;福建美术出版社《中国白描花鸟现代卷》载白描作品《一串红》等四幅;《98深圳美术馆》载作品三幅及陈运权随笔《能画画就是件再好不过的事》 署名沈伟的艺评《原天地之美——陈运权的工笔花鸟画》;福建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精英画家工笔画精品集》载作品十二幅;安徽美术出版社《世界华人美术名家书画集》载作品两幅;广西美术出版社《中国高等院校工笔画新作评析》载作品一幅;《美术》载作品一幅;《美术观察》载陈运权随笔一篇; 参加由中国美协组织的《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揭幕活动;在汕头举办《董继宁 陈运权国画作品展》;《秋谷》《秋声》入选吉林《中青年国画家百人作品》大型画册;《幽谷晨曲》参加中国美协《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加影 高渊巡回举办《陈运权工笔重彩作品展》;被深圳谷风画院聘为院士; 作品及简历载入《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录》;参加文化部及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花鸟画研讨会》;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杰出中青年国画家新作集》,并先后参加在香港 广州举办的展览会拍卖会;《秋霄月呤》参加《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并获文化部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10月17日发表《雪原》;湖北省文联授予《第三届文艺明星奖》; 《海崖双鸟》等十幅作品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大潮流展》;《神畅图》等二十余幅作品参加在台湾举办的《全国美展获奖作者精品展》;《江苏画刊》专栏介绍六幅作品及署名彭德的艺评《超度灵魂的无声诗》;韩国《每日经济新闻》6月13日以大幅彩版介绍《海崖双鸟》;《曾为洛阳花下客》参加《全国牡丹竟选国花画展》并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作品展; 《梦萦芳洲》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巨幅工笔《江湖秋水》被北京京丰宾馆收藏;《清泉》等多幅作品参加在台湾举办的《大陆中青年水墨名家联展》;《白鹭》参加在青岛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奖作者新作邀请展》; 《国画家》第三期专栏介绍十幅作品并发表署名阿彬的《奋飞的精灵》;《陈运权作品展》在潮阳举办; 《陈运权工笔作品展》在武汉艺术家画廊举办;《独立秋风》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花鸟画展》;《四季果》等多幅作品参加中国美协在美国梅尔布瑞市举办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展》;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版12月12日以《陈运权的花鸟世界》为题作专栏介绍,破格聘为副教授; 《在水一方》参加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被收藏;《荷池》等八幅作品参加香港《1991年当代中国画坛精英作品展》;《苍岩》在法国展出;《陈运权画展》在台湾《红尘画廊》举行;《戏水图》参加泰国主办的《中国画展》并被泰国聘泰华艺术协会海外顾问;台湾《力与美》专栏介绍作品及发表署名章悦的艺评《对美的感悟永不衰竭》;《中国书画》专栏发表作品及署名曾春华的艺评文章;台湾《艺术家》专栏介绍作品及陈运权文艺随笔《我对创作的思考》;《陈运权作品集》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纤云弄巧》等四幅作品参加中国美协在美国、法国、香港等地举办的《现代中国画新作展》;《四季果》等7幅作品参加中国美协在京、港、日、台、美国等地举办的《中国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奖作者新作展》;《美术》发表《月之启》、《大漠之树》;香港《美术家》专栏介绍九幅作品及陈运权文艺随笔《我对创作的思考》;香港《收藏天地》专栏介绍七幅作品及署名邵宏的艺评《美的使者——陈运权的画》;1989年:《天地之灵》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银奖;《高栖图》等参加台湾《新春大陆名家画展》;台北《神州艺术中心》举办《陈运权个展》;台湾《艺术家》发表《鸣柳》等三幅作品;《红晴蜓》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第三届水墨画展》;《荷塘》被京西宾馆收藏;《陈运权工笔花鸟画小辑》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银色的梦》等十幅作品参加在新加坡主办的《湖北七人画展》;《陋室铭证》等八幅作品参加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中国青年画家三人作品展》;《日之启》等四幅作品参加中国美协在北京举办的的《第四届新人新作展》;《中国花鸟画》专栏连载《工笔花鸟画基础技法》; 工笔人物《山寨云雀》参加北京《全国教师节画展》;工笔花鸟《花之灵》等四幅作品参加香港《现代中国画展》。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金鸿钧》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红袍)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入选者皆为近现代有重要成就的著名中国画家。金鸿钧是现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是俞致贞、田世光、郭味蕖等大师的入室弟子,是继田世光和俞致贞之后,北派工笔花鸟画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本画集精选了金鸿钧作品166幅,从1962年毕业创作《国色天香》到2007年创作的《古藤繁华》,都是精品力作。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要求极高的技法和细致的表现手法。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表现真实性不够:工笔花鸟画强调写实,但有些画作可能在形象、色彩等方面存在变形,显得不够逼真,影响观赏效果。2. 缺乏艺术创新:部分工笔花鸟画作品缺乏创意和想象力,过于依赖传统题材和图案,造型和内容缺乏新意。3. 作品呈现过于冷静:由于追求传统艺术规范和技法,有些工笔花鸟画可能显得过于冷静、呆板,在情感和气氛方面欠缺一定的表现力。4. 缺乏自我风格:很多工笔花鸟画家只是依据传统的技法和命题,作品的风格与众无异,缺少自我独特的表现方式。当然,以上仅是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总体来说,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仍然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索和发扬。
工写妙合画心境,融会贯通求变革 -----著名花鸟画家赵清国的作品赏析 夫从艺者,托其根于心智也,发其花、笔端墨彩于萱桑也。人之神不能无为,思虑易迁,哀乐相变,感生于志,赋形凝萃于画间。庚寅(2010)年春(5月15日),在首都的一场拍卖会中,著名花鸟画家赵清国先生的多幅花鸟和国画人物作品赢得来自全国各地和场外的网络参拍者竞相投购,其中一幅斗方葡萄创下25万元的拍卖纪录。五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不畏风寒的人们带着极大的热情前来参观竞拍。展厅四壁挂满了国内外中国画大师们的作品,清国先生参拍十幅中国画作。这幅以葡萄为主题的《春华秋实》展拍,气势恢弘、枝藤遒劲而又笔墨浓重!赵清国,河南郑州须水镇人,1954年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兄妹五人排行老末,儿时受大哥和父辈的蒙学影响,喜欢读书、写字、画画。他最大的理想将来当一名画家。中学读书时,他的文化课和美术课成绩都非常优秀。然而“文革”却断送了绘画的梦想。1970年,刚满十六岁的他不得不携笔从戎,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工程兵某部。白天在坑道里从事繁重的体力施工,晚上回兵营挑灯夜战,读书写字。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清国的意志,坚定了他学画、当画家的决心。从那时起,他养成了画速写的习惯。他说,他至今不抽烟、不打牌,和年轻时画画的理想追求是有直接关系的。庄子《外篇》曰:“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青年时代的清国,奋发上进,施工工程,文化宣传,样样都抢在前头,干的出色。他说,人活着,不管做什么,都应该有种向上精神追求,越是环境艰苦,越要有独立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上经》)他常以古人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普通施工员,到书记员,再到司务长,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清国在部队的时候喜欢读书,兴趣广泛,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画画。他不但喜欢画花鸟鱼虫工笔小品,更热心于描写全景式的大幅巨制。他有时也画油画、搞书法,涉猎极广,没有定式。他最终走上绘画道路正轨,拜潘天寿的入室弟子,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的朱颖人教授为师,却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70年代末,已转业到地方的物资系统清国,在洛阳接待了朱颖人、陈永康等先生一行的艺术家,并观看了他们合作的一幅丈二巨作《洛阳花似锦图》,那绚丽的墨彩、挺立的奇石,虬曲的松柏、华丽的牡丹、萱草以及气势逼人构图,让清国良久驻足,竟然看呆了,原来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拜朱教授为师,学画国画。说来也巧,刚好朱颖人先生与河南知名花鸟画家李自强先生熟捻。他家中收藏有朱先生十数张从20世纪60年代延至新近的大幅花鸟画作品,清国如视珍宝,借来系统地仔细临摹。他深感自己原有的绘画功底不足,先后在天津大学进修MBA期间到天津美院和贾宝珉、姬俊尧、王之江、李学瑛等先生系统地学习传统绘画理论。1992年4月,经李自强先生推荐,清国带上了数十幅作品驱车千里至杭州西子湖畔朱先生府上求教。朱先生在一一看过作品,夸清国画画有灵气,并在其作品上题字:“精神可嘉,当需努力”。兴致之余,朱先生信手边画边讲,口传身授。那年,朱先生71岁,清国43岁,当为先生的晚年弟子之一。“朱颖人先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表现在他的三个基本观点之中,艺术风格要与个性相和谐、生活的感受是创作的源泉、中国画笔墨是能不断传承发展的艺术。他身上充分表现了一位当代中国画人精审敦厚、充满自信的品质。”朱颖人先生的师承十分丰富,他既受过颜文梁、林风眠、孙文林、关良、倪贻德、黎冰鸿等人学院式的西洋画教育,也受过蔡卓群、吴茀之、潘天寿等人师徒式的训练,他善于吸收中、西绘画两方面的营养,把学院式的教学和传统师徒传承式的训练结合起来学习,并贯彻到他以门生代行老先生的教学中去。朱先生常说:“光学古人的笔墨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师迹又师心,注意学习古人的意境和构思”。朱先生重视课徒与古代名画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环节的关联互动,主张借“临摹与读画”以学古(即因),承“写生与创作”(即创)以开今。通过学古达于开今的目的。写生是师古人师造化的实践,是通向创作的必由之路。创作是写生的提炼和升华,同时,又是师古人,师造化的试金石,通过实践寻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实际上在整个学画的过程中,临摹、写生、创作三者是循环往复不断交替进行的。在老师的引领和启发下,清国逐渐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且重新注意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的关系。大体来说,清国的创作九十年代前以临摹为主,兼及写生创作;后期以写生、创作为主。纵观清国的绘画是临摹、写生和创作交叉进行的。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清国逐渐走出一条自悟的学画之路。清国追随朱颖人教授以及诸多先生学画,虔诚,有颗执著之心。先生们亦都倾其所长,无论从题材画意,还是笔墨题款,都毫无保留的传授。清国学得刻苦,也学得灵活。既从宏观着眼,注意把握大局。又从微观入手,一笔一画,精微描摹。他学习有心,不但揣摩老师们的传授要点,而且重视研究老师各自的画路、画材,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有针对地借鉴。2005年以来,清国进入创作盛期,完成了一批以葡萄,牡丹、荷花和各种农作物为主题的大型画作,像《风雨荷塘图》、《南风吹来望丰年》、《山中惟有茶烟》(2006年),《春雨》、《清溪品茗图》、《石榴韵赋》、《秋馨图》、《云岭寄情》(2007年),水彩画《雪域佛光》、《缤纷净界》、《嵩山雪景》(2008年)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通观清国以花鸟为主景的作品,早期的作品比较写实,“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追求朴实的自然美。近期的作品渐趋夸张,带有一定的象征性,透露出较多的理性精神。从上述作品可以明显看出,画家渐由“客观”描摹进入一个主观“臆造”的全新阶段。在创作构图上,清国着意追求雄浑博大的意境,大视角、特写式镜头强化、夸张花木的奇绝,枝藤的伟岸,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随作品迸发出心底的崇高感。我国著名花鸟画家,美术评论家,人民艺术家鲁慕迅先生在其《梅花》作品上题款“漫天飞雪压重峦,独立冰崖展笑颜;根有丹砂花似火,化将光热暖人间”。为更好的表现和适应大幅画创作的需要,清国运用粗放的大笔,以浓墨、焦墨和重彩,泼洒胸中浩然之气,从而追求朴厚凝重的艺术效果。这种壮美的审美取向预示着清国艺术创作孕育着一场突变。为迎接这场孕育已久的艺术创作变革,清国先后接受《世界知识画报》、《科技人》和国家机关的邀请,赴京创作巨幅葡萄题材的《珠玑图》、《紫气东来》、《寻诗觅句涉秋园》等画作。他告诉我,近期要重新有选择的读些理论书籍和诗集,拓展意境,滋养笔墨,六十岁以后再进行风格变化,以期探索花鸟人文画的表现方式,展现由修养与能力交融起来的思维,达到直取水墨写意作品的神意格调和主题思想品质。
摘要: 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主要形式要素之一,是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得名于20世纪40-50年代,是建国前后社会主义革命内容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等的有机融合,他是创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新境界和新形式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于非闇笔下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民族气派强有力的反应,他的画中以色彩的表现为显著特点。本文就以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意蕴”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分析、比较等的方法对其“色彩意蕴”的渊源、色彩的表现风格和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对当代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进而对于非闇工笔花鸟画“色彩意蕴”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色彩意蕴 传统特色 序言 绘画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以及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和。在色彩、线条、光色等绘画语言中,色彩是工笔花鸟画中最为强有力的表现形式,总是与时俱进,这其中显现出了艺术家的智慧、灵性和情趣,也是作者审美情感的突出表现。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精神领域的拓展,文化多元的形成,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同样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色彩是工笔绘画表现的重要语言,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色彩意蕴”,它决定着工笔画的内容与形式。“意蕴”指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艺术作品的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1]。色彩意蕴作为工笔花鸟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支撑着工笔绘画的发展,保持着工笔画持久的生命力。然而,近代有位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他在我国工笔花鸟画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观他的作品首先给人以色彩美,其工笔花鸟画色彩鲜艳而不失大雅,不似前人又胜似前人,耐看而又让人越看越放不下。这些都体现了于非闇画家深厚的传统和精湛的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一种严谨态度。其作品中色彩的亮丽,古意,鲜艳,炫目等,都是他人格志趣的写照和审美态度的流露。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勇于实践,赋予了工笔花鸟画以新的面貌和内涵。所以,本文将要重点研究色彩,通过学习和理解于非闇工笔花鸟的画色彩进而对其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从他的作品中分析出其作品蕴含的现代精神内涵,最终使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 一、“色彩意蕴”产生的渊源 1.于非闇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精神的坚持与守望 回首民国及解放初期的历史,清末之际,西风东渐,西方列强用鸦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科学、民主、自由等观念的引入,西方的绘画形态也影响着中国画家的眼球,强势的改变着他们对于绘画根深蒂固的思想。民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思想的袭击,中国画家对此也有着两种不同的倾向:一部分画家对传统的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良,并引入西方绘画的样式和表现方法。另一种就是像于非闇这一类型的画家,坚守传统,并持续不断的挖掘中国古代绘画精髓和艺术精神。前者是现代绘画风貌的开拓者,后者却将传承原汁原味的传统,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如他们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心,并且抗衡着西方异质文化的侵入。于非闇作为民国时期北平“传统派”的代表,他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并一心一意的传承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特点。绘画贵在求新,求真,于非闇不仅挖掘绘画的精华,而且将生活,民间,自然与传统紧密联系,寻求创作灵感。所以毋庸置疑,他对传统确实保持着坚守的精神。 于非闇从46岁才开始研究工笔花鸟画,起步比较晚,但是成就却很大,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到40年代其名声与张大千不相上下,他研究工笔花鸟画,最初从清代陈洪绶入手,然后学宋元花鸟画,能再现一草一叶瞬间的动态,把客观事物表现得深动,传神,淋漓尽致。作画又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突破,白描兰竹水仙深动传神、秀雅清逸。他笔下牡丹的春之花、夏之叶和秋之干都能箤于一枝,他艺术风格严谨,借古画临摹总是研究许久,吸取许多技法,直到掌握其传统精髓,这些都使他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画艺。2.于非闇深厚的文人素养 “文人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也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2]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加之国内外矛盾严重,中国也正处于危难时刻。于非闇他以绘画的形式勾勒了一幅幅祖国美好明天的“蓝图”。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一种生机勃勃、热烈的气氛,这是一种对祖国,对未来新中国状态的描绘,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品质,作品闪耀着民族性格的不朽光华…… 我想也正因此,一个民族才能起来,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欣赏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从时代背景入手,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真实的内涵。 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中,不难看出以上色彩的突出表现,如作品《和平鸽》、《玉兰黄鹂图》都有所体现。这两幅作品都以蓝色为背景,其中《和平鸽》以鸽子为主要表现对象,加之祥云的配衬,显示出了一片和平的景象。整幅画面色调明快,构图新颖。《玉兰黄鹂图》同样也是以蓝色为背景,并刻画了两只黄鹂,一只栖息在玉兰树枝上,一只正在飞翔,它们相互观望,整幅画面流露出了一种深深的人文情怀,意味深长,使人百看不厌。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上承传统、下师自然,作品难免有院画的特征,但又不失自然风姿。观其作品,色彩常带有平易近人、生动活泼的特点,如作品《木笔山鹧图》,小枝与主干之间不仅在穿插避让上井然有序,主次关系明确,表现技巧也更生动自然。作品中线条抑扬顿挫,笔势稳重结实,细致的皴擦使枝干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加之淡赭石的渲染,整幅作品典雅韵致,很有西画的韵味。盛开的花朵娇柔轻盈,给人以恬淡宁静、端庄秀丽、平和安详之感。层层晕染的花瓣丰满滋润,使人观后心旷神怡。他的作品还带有醒目、耀眼的视觉效果,使用大量的色调来达到色彩的表现目的,这样不仅丰富了画面色彩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又给观赏者释放出更多的心理正能量。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不仅得李公麟之笔法,还体现着陈洪绶的高古之风趣,其作品《茶花斑鸠》,画中的斑鸠,羽毛亮丽而富于光泽,它们目视着对方,微微仰头,极显天真古趣,画外意浓厚,红花绿叶和枯枝集于一体。他的作品还渗透着时代气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其作品也有所改观,他曾说“花鸟画要画的朝气蓬勃,使人看后如身临其境,如欣赏鲜花和活泼的虫鸟一样,消除一天的疲劳,更感生活之幸福”[3]。这充分说明了于非闇对艺术求真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气韵、精到的笔法和艳丽的色彩并不冲突,不会因为“艳”而“俗”,这足以说明绘画大师的高明之处,艳之色与高古之意,整体的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这便是其作品的不凡之处。[4]二、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表现风格 “人物画代表线条美,山水画代表水墨美,花鸟画代表色彩美”。[5]色彩作为工笔花鸟画中最主要的形式元素之一,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绘画语言。艳美之色与高古之意、严谨与细致在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都能得以反映,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扩展了审美主体的范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中,色彩表现的和谐、丰富、亮丽而又高古,每次欣赏他的作品时总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在艺术上求真但不墨守成规,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艺术风格也随时代亦步亦趋。于非闇对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勇于实践和探索,使得工笔花鸟画的风格趋向了多元化,一并推动了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 (一)阴阳之美---对比色彩的表现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以笔力为骨,以色彩为肌,形成了以浓丽庄重为主导和以多种和谐为辅表现的风格,因此与文人雅逸为主的水墨画拉开距离而富时代感与大众性,成为现代中国典型的工笔重彩画家。他精通于对比色和同类色的运用,堪称为色彩的大师。[6] 歌德曾说过“对比决定色彩的美学效用”,可见对比规律是至关重要色彩规律之一。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色彩有大对比和小对比、强对比和弱对比的区分。 大对比即是整体的色调近于补色关系的对比,例如以红花与绿叶作为对比,以石青与黄、红为对比,都是以色域大、色相纯为特色。但为了达到既鲜明又沉稳的艺术效果,画家往往会弱化其中一色的色相,例如用墨画叶使叶子呈现墨绿效果而使红花更为鲜红更明艳;或者在对比色的面积上拉开差距,例如绶带、黄鹂的红黄面积远远小于天空和树的面积,使画面避免了纯度或面积等量而表现出变化。再加上对比色的形状不同,又有花的枝干的灰色作为过渡,即大对比中有非对比因素,有现在所谓构成的意识,使主题和内在美得以强化。 小对比,即局部的对比,在和谐整体的色调中,个别细节呈对比色,例如绿叶衬白荷花,叶子上面落一红蜻蜓,小对比或在大对比中,或在弱对比与同类色中加以运用,足以看出画家用心的精细,进而增添了画外之意。 强对比一般用于装饰性绘画中。弱对比是中性色彩的对比,如《丹柿图》,柿子为橙黄色,叶子的正面墨绿近似黑色,背面为赭色,借用墨的中性造成近于黑黄对比的效果。弱对比偏向雅致,与题材的意境相关,所以用黑白等中性颜色与其他色彩之间的对比,使整个色调看上去既概括又协调。 2.格调之美--意象色彩的表现 (1)意象色彩的文化内涵 “意”是内在的抽象心意,一般代表主体或艺术家大的认识判断、观念等一切主观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意”主要是一种文化内涵,如儒家的人格理想、道家和禅宗的行为方式与人生境界等。“象”是外在的具体事物,它是客观存在的,如山石、人物、花鸟等。“意象”,就是以之寓“意”表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现实生活的姿态千千万万,生长品相及环境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各自也有一定的联系。[7]一幅耐看,经久不变的工笔花鸟画,必须在色彩的意象性搭配上多多研究,这样才能做到画面的格调美,而决定工笔花鸟画的雅俗则体现在于设色是否“意象”,以及对色彩的感觉和推敲问题上。 (2)意象色彩的特征 意象色彩是本土化的色彩语言,它强调主观意识,追求内心感受,塑造富有东方意蕴的色彩。它是通过主体的认知、判断、观念等一切主观意识,把客体的色彩上升为追求个性和创造精神上来。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以意象化的色彩为显著特点,体现了作者高尚的艺术旨趣。 (3)意象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 于非闇在《独占高枝》中题识:“意定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非闇”这不仅反映了竹的主题,还表达了他对设色之意、意在颜色中、意也在颜色外的独到见解。[8]于非闇的这样题识,是对之前工笔花鸟画“随类赋彩”的一种升华。 文人画追求意在象外,通过画家模仿古人的笔墨,抑或富有个人风格的笔墨抒情遇兴,强调用笔用墨,却弱化用色,不受物象原本的色彩束缚,更加注重颜色的抽象化表现,打破了以往的“随类赋彩”这一说法,增强了作者的主观性。“色彩取之于新,根据需要,有时又应与对象不同”。[9]于非闇在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过程中,对意象色彩的用运其实就是一种“设计”,是非常主观的对画面色彩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冷调、暖调、中性调等,使画面的色彩按照创作者的意图而实现其创作的目的。如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如果将其定格为暖色调,为实现画面整体暖色调调式,画家就会对画面中呈现的冷色元素的色彩进行减弱,使其向冷色系倾向。颜色的取色到色彩的布局、对比、夸张、用笔等这些过程,是画家心理感受的流露和审美情感的体现。 于非闇通过深入对生活的体验—养花养鸟养鱼虫等,体会到对象的精神气质以及对对象感受的结合,主观取色,并结合颜色与用笔,用色来营造画面意境,所以观其作品总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于非闇在工笔花鸟画中,以色彩意趣抒发了心中的情感,展现个人的风格,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看后回味无穷。作品《秋梧鸣禽》,以对角线法则来构图,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只是用很淡的色彩给梧桐设色,并加以刻画矗立于枝头一上一下的两只鸟儿,足以表现秋天的景致,作者在这幅作品上就采用了意象色彩的表现方式,使作品简练概括,意味深长。 3.炫目之美—装饰色彩的表现 (1)装饰色彩的特征 在美学观念中,绘画的色彩并不是为了还原现实事物中自然物象的色彩,也不是作为物象造型的一种手段,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需要,为了使画面更好的体现创作艺术情致和意境而服务的。工笔花鸟画中物象造型的色彩可以因构图的需要加以装饰。装饰色彩最大的特征就是平面和主观任意变换色彩,装饰色彩的强和弱,一是平面特点,二是取决于所依附的结构和装饰性的强弱,如秩序强弱、规则形状的强弱,越秩序、越规则、越平面,装饰色彩感就越强,反之越弱。在于非闇的作品中处处可见装饰色彩,每每观其作品,总使我的视觉领域豁然开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装饰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 五代荆浩的《画说》有“红兼黄,秋叶堕;红兼绿,花簇簇;青兼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10]荆浩的这一说法深刻的道出了色彩的搭配装饰法则。 在具有装饰意味的工笔花鸟画中,现实的时空结构虽然被颠覆了,但是作品中的情调,意蕴都是统一的,它们又组成了另一种结构,使画面展示出更广阔可 见与不可见的审美图景,更加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11] 在中国的色彩美学观念中,绘画的色彩不是为了表现自然物象色彩的逼真,也不是作为物象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主要是为了营造画面意境和情致的需要,是为画面效果服务的,物象的色彩可以因画的需要而改变。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格调打破了以往的局限—随类赋彩,更加注重主观性的表现,如作品《玉兰黄鹂图》,画面中明快的色调引人注目,石青底上的白玉兰隐秀温润,黄鹂的颜色更加光鲜亮丽,画面背景蓝色平涂。这一色调的处理,不仅可以看到于非闇对传统绘画的深刻研习,还可以看到他对西方绘画技法、理念的合理借鉴。《玉兰黄鹂图》设色虽然艳丽,但却然显得格外清丽而又沉稳,作者在营造装饰趣味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典雅的气格,这足以看出于非闇绘画功底的深厚与纯熟。 三、于非闇花鸟画对当代工笔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表现特点,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继承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精华之处取胜,并进一步复兴工笔花鸟画写生的传统、挖掘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总结古代绘画的经验等等,在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其创作风格对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在关于花鸟画的学习中,于非闇一直在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并坚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法则,他认为对于花鸟画的创作首先得多出去走走,多亲近大自然,认识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然后把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素材。于非闇通过栽花养鸟,饲养鱼虫等,可以观察到活生生的客观事物,还有利于作者深刻的掌握客观对象的生活习性,从而在创作中表现的惟妙惟肖。“师法自然,中得心源”这无疑是对于非闇创作之道的最佳描述。 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满着朝气与欢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品的美除了造型和构图的因素之外,重要的是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他对于工笔花鸟画色彩突出的表现主要源于对真正事物的见习---养花养鸟;对颜色的深入研究---自制颜料,并且最终著成《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一书,这为他在后来工笔花画色彩的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其美学思想和创作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影响 创作者的绘画质量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这个艺术家本身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形态,艺术创作的实质在于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感悟。 于非闇生平最注重的就是文化修养和对读书明理的追求,他的这种精神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表现的很明显。作为当代的新生绘画者,应当大力学习于非闇的这种以文化修养拓宽自身艺术视野的精神,加强对未来艺术发展潮流的判断,并不断地求新。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我们有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将遭遇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对于传统文化始终要保持“扬弃”的态度,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每每看到于非闇的工笔花鸟作品,总给人以热烈、醒目、生动、积极的感觉,观后总使人流连忘返,这都与他以承接传统和善于创新的创作思想,以及饱含传统美学思想的丰富笔墨韵律大有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笔墨、色彩、构图等要素无疑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最重要的是作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画如其人,风格即人”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品格与修养的提升,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多种文化领域以及艺术层面的知识,用以开启绘画艺术创作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参考文献 [1]王宏健.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 [3]于非闇.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4]中华书画网[OL],. [5]童书业.童书业美术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P25. [6]王士进.论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EB\OL].博宝艺术网 [7]刘菊亭.论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5. [8]刘源.中国画色彩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何迪.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用运特色[J].美术大观-艺术理论-040 [10]王原祁.佩文斋书画谱[M].北京:中国书店,1984 [11]宋丽君.谈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在创作中的运用[J].四川:四川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雪松,美术学专业,绘画、书法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