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为渲染情境氛围,须精心准备教具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又缺乏学习环境,所以为了渲染氛围,直观教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直观教具有其独有的教学优势,一方面可以补救教师在言语解说上的苍白,有效地帮助教师渲染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它弥补了学生在理解上的缺失,帮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知识,让知识迅速进入头脑,并且长时间不消失。教具在识词方面更是不容小觑,其效果令人惊喜。因此,英语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英语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趣的,从而让课堂焕发出新的光彩。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学生喜欢的道具:如单词卡片、课堂激励表格、教师手工奖品等,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手工道具(如生日卡片、动物头饰等),从而让道具更直观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新的知识。在准备译林版小学英语4AUnit1Ilikedogs新授单词的教学时,笔者根据小孩子的天性有爱心又喜欢小动物,而且与教学主题不谋而合,因此,大胆创设了一个“inthezoo”的教学活动情境。为了让这个情境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事先准备了《TotheZoo》的歌谣音频,又动手做了好多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头饰,如用卡纸剪出老虎的形状,并画上黄白相间的虎纹,还剪了个小兔子的形状,涂上白色,点上红色的小眼珠。在这个情境中,班长头上戴了动物园园长的卡纸头饰,带领学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不知不觉进入动物园这个特定环境。最终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记住了关于动物的单词,那个小动物头饰一下子成了渲染情境氛围的秘密法宝。
二、为强化视听情境,须巧用信息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视听兼具的教学优势,成为课堂教学情境的“新嫁衣”,给小学英语课堂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素材,给情境教学增加了立体感,活力,以及趣味性,也让英语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每堂课都准备课件进行讲课,而且教师要提前进行全面的备课,争取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视听冲击下,增强自身对语言的向心力,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扩大情境在英语课堂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例如在教授Wouldyoulikeapie?这个单元时,我考虑到本单元是围绕“食物”展开讨论,所以选择食物和询问价格为主。这是和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话题,如果以饭店聚餐为例子,那么就与本课“野餐”的情境,相距甚远。所以为了营造出“野餐”的教学情境,消除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感,笔者设计了以“Wearegoingtohaveatrip”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从准备环节,到导出本课的单词,词组以及固定的句式表达;从机械操练环节到设计与野餐活动相关的小游戏,统统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巧妙结合小组成员组织一个对话情境。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完全自由,可以自由选择地点,自己选择语言,但要用上大屏幕上提示的单词与词组。
三、巧设活动情境,引发动态实践
精美的包装对于成功的课堂情境很重要,而饱满的真实情感更是课堂情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巧妙设计情境,让课堂呈现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与创造美。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找到课堂情境的突破口,只有找好突破口,依据学生需求来设定教学内容,适当地以情境为依托,才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实施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缩短学生们与英语的距离,让学生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收获英语学习与英语语言实践的乐趣。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4AUnit7Howmuch?这一单元时,我认识到这一单元主题是与价格和交易有关,这个学生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本文交流讨论为主题,义卖活动为背景,进行情境渲染,播放四川汶川大地震视频,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浓浓的爱与同情,引导学生们开展一场以此为主题的义卖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摆出参加义卖的东西,写上英文名字,并且在上面附上价格,另外在一些DIY作品上写明自己的创作灵感以及他的用途,以增加义卖砝码。在义卖这一情境中,笔者以组织者的身份,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义卖活动,并要求他们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小组间进行对话等,最后把义卖所得捐给灾区群众。这样学生在这个场景中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四、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是让小学英语焕发生机的制胜法宝,教师必须仔细思考如何用对、用好这个“法宝”。我觉得一定要秉承精益求精的教学观念,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让课堂教学情境更具有普遍性,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具现场感、感染力和生活味,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英语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篇二】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要符合小学生的真实心理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非常小,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是没有办法隐藏的,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小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能够记住形象较为直观的事物特点,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所以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小学生,长时间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小学生英语的话,就会对学生产生厌烦的心里,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师要仅仅的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来避免小学生的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2.找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要在实际的交往过程当中学习到语言,就要受到生活环境以及相应的生活刺激之后才能够记住,可以说语言是不断复习,潜移默化的感知下获取的,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而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的,也只有在相对特定的交际环境当中才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
3.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真实情况
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一定要使学生在这种目的下学习,但是我国的小学生大多数都还是没有一个适合的英语语言环境以及语言气氛,而我们的英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英语教学的课堂当做最主要的交流场所,在英语课堂上要尽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交际情境。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借助游戏去设置情境教学活动
我们可以借助游戏、诗歌、肢体语言等来创设情景教学,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些歌词和富有情趣的小游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过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提前教会学生歌曲或者游戏中的重点词汇与句型。另外,实物和卡片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翻译方式的教学中一般会通过母语进行转化,对学生的反应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培养语感没有太大的帮助。例如:我们的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苹果这一单词的时候,教师是想告诉小学生苹果这一单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就是将其直接翻译成汉语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的枯燥,而且还比较难理解,如果说在教授苹果这一单词的时候,教师直接拿来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就是英语apple这个单词,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母语对小学生的干扰,如果教师在教小学生动词的时候汉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这样也能够增加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怎样开展教学工作,仍需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的探索。
2.适当的模仿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
在实际的课堂上,我们的英语教师可以按照英语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创设一个相仿的真实场景,比如说Birthday一文中,笔者建议模拟生日派对的场景,让小学生进入到角色当中,扮演过生日的人物,其他的学生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参考课本来塑造角色,还能够运用先骨干的知识来选择向教师寻找帮助等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过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复习,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熟练的认识这些英语知识,学生才能够在真实的情境教学中表演的惟妙惟肖,如鱼得水。
3.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摆脱了时空对英语教学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的融入到了英语教学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多媒体技术给自己带来的兴趣,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模拟学生去熟悉的真实环境,让小学生觉得英语就在身边。英语就在小学生的眼前。让小学生能够知道英语其实并不难,在平时的对话当中就逐渐的学习了英语,这也是情境教学法的优点。
三、结语
在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当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是为了进一步的符合现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尽管情境教学法适合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不过现实生活并不能保证教师每堂课都能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学生进行学习的地方归根结底还应在教室里,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在课堂上建立起相似的能够有效达到知识学习的交流场景,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英语求知欲也会有所增强,当情境教学法在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之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逐渐的激发了出来,这样也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英语教学效果。
【篇三】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大量实践发现,英语词汇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重要阻碍之一,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依旧采用传统领读记忆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到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情境教学法用科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英语词汇学习的情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Lookandlearn一课涉及到从one到twelve12个数字的英语词汇表达。在对这些英语词汇进行教学时,要打破传统领读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分组做游戏,从1至12对学生进行编号。教师每提到一个时间(用英语表述,并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数字),相应编号的学生必须站出来,并按照教师的时间数序进行排列。排列正确的给予一定的鼓励,而做错的则略施小“惩”——表演小节目。游戏是小学生非常热衷的活动。通过将词汇教学与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创建相应的游戏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游戏情境,确保学生的有效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加深他们对词汇的记忆。当然,具体创建的情境要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定。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经常会用领读的方式展开口语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而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例如在Learntosay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以SuYang为主角所开展四组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time。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两两一组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对不同情境进行练习;同时进行角色互换,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尝试各个角色,了解各个角色在对话中的作用;最后,再由教师抽选四个小组针对课本上的对话内容进行练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充当引导者,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交流方式、发音等进行对话,掌握英语口语交际发音技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新颖的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和发展。
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是一门交流语言。学生需具备听力,在听英语的过程中分析出说话人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书面英语知识的教学中。再加上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的听力学习效果并不好。而情境教学更注重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的能力。例如在英语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英语影视动画片。小学生对动画片情有独钟。动画短片的播放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4.总结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后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结合课本以及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相比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培养学习兴趣极为有利,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论文:谈谈情境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英语课堂的情景化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想象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任务和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情景中去感知、 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
关键词 情境模式 教学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所以情境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恰当利用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传递思想感情的能力。我们英语教师因教授的非本土文化,合理的运用此种教学方式,让大学习者们置身一个有意创设的环境中可以很好的完成我们的语言教学。增进师生情谊。
一、创设情景
一切语言的语言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环境反映的产物。英语情景教学的运用就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的有关知识内容创设日常生活教学情景,比如教室、操场、食堂、商店、电影院等典型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实况转播"、等形式的英语交际会话活动操练。
现代心理学家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way to success.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也认为,英语教学中"趣味性"问题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而一堂使人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课,往往是从每节课的lead-in和Warming-up环节入手。几分钟的操练,运用得当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会在每节上课之前对他们进行热身训练。比如邀请一些同学到讲台进行make a joke 、Singing a song、Daily talk、 Making a guess、 A spelling match、A chain word puzzle 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前几分钟内快速集中思想,增强大家的自信,并活跃课堂氛围。所以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1、打破传统
以前很多老师的活动仅限于三尺讲台,所以当代的教师不应拘泥于此。我们可以在授课的同时,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让他们感觉轻松自然,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思维。
2、导入话题
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设计好即将在课堂上完成的每一个环节。比如第二天要上的关于谈论电影的主题,教师就可以一开始引导大家谈论喜爱的电影类型horror film, action film, comedy 等词汇的引入。
3、利用道具
语言的描述远远抵不过实物来的直接,所以恰当的运用道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第二天要上一堂关于购物的场景绘会话,教师可以带上一定的商品,比如相框,钱包,不同的钞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练中更增强了实效性以及趣味性,从而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动力,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4、歌曲渲染
在中职英语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谈论节日的话题,比如在第一册的Unit7 Christmas Day.当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就会上课前播放那首经典的Jingle Bell 的歌曲,然后让同学猜猜,这首歌曲的名字,什么时候可以听到它,最后再教大家学唱这首歌曲,所以一堂英语可很快就在大家的歌声中结束。
二、情景延伸
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不单单是为学生传输课本知识,我们在教书的同时还不要忘记神箭育人之责,所以在不同内容的学习情况下,我们要拓展知识文化背景。比如有一堂课Everything is mad in China!我在教学过程完结后,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在国际上小商品的生产拥有不可小觑的前景,通过教师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节。
三、游戏的穿插应用
仅仅依靠情境的创设还是不能够很好的掌控英语的课堂教学,所以适当的游戏穿插,可以为学生创造个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例如: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当我要带领大家读生词的时候可以玩一个埋地雷的游戏,就是在领读前,教师圈定几个埋有地雷的单词,当领读到他们时,学生是不能够读出来的否则就被炸伤。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注意力的游戏在实际操作中,针对违规的学生再惩罚他们表演节目。所以学生的情绪较高涨。
四、结束语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能通过情感所具有的感染功能,以教师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教师还应运用情景,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英语要在情境中教,在情景中学。没有情景的英语教学,既难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切能创造的情景。而情感教学已成为人本教育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2]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3]在情景教学中营造视听说三位一体的语言环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4).
[4]王培,魏雪峰.远程沉浸――实现情境学习的技术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7月.
高职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 研究旨在通过情景教学这一课堂干预,一方面转变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情景教学;高职;听说
1研究背景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而目前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仍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课前缺乏准备,难以把握需要捕捉的听力目标,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口语教学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有效展开,教师难以有序高效地组织课堂口语活动,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就学生而言,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因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有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分类招生等。由于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差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以上情况,仅靠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改变老师和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这种被动局面,就要从英语学习本身特殊的规律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改变单一的听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情景教学简介
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以某人或某物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提高其学习成绩。情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听说方面的能力。在主张情景教学的学者看来,口语是第一性的,是笔头语的基础,是在教学中应强调的方面。情景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有利于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指引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的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进行主题学习或专题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
2情景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比如通过播放录音或者影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英语,感受到浓厚的语言氛围。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演练会话,启发学生进行表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课前准备:每次听说课前,教师选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说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项及评价原则和标准,确定表现主题的活动形式,比如对话、角色扮演、ppt演示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搜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目前我们仍采用新编实用英语和新编实用英语视听说等教材,听说部分的材料倾向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教学采取先呈现图片,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或提示信息,给学生适当地提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听的兴趣和说的欲望,主动进行思考和联想。课堂活动:为了营造丰富多样的课堂环境,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小组,开展不同主题和任务的多样化活动。比如听力阶段要集中思想,利用预测的信息把握重点,尽可能地去理解句子或短文的.大意。边听边记,做到听与思考及记忆相结合。另外,进行组员讨论,发言人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复述内容等。课后总结:运用多媒体快速点评听说内容和任务,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订正。然后由教师、小组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以及小组成员做出评估,提出有待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3情景教学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注意情景设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呈现新单词,比如在进行新课介绍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视频,之后边播放各种图片边呈现新单词,再通过Pairwork或Groupwork熟悉和练习新句型等。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期待和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升。
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任务有序进行,一方面使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预测教学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步骤会安排的更加严谨;另一方面学生分工明确,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因此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利于促进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相关的知识,还要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等电化教育手段,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结论
在英语听说课程中运用情景教学能使课本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对学生听说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对英语的听力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情景教学是英语听说课堂的一种有益尝试,不排除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s,JackC,[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陈曦.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168-169.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胡玉辉,罗忠民.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5]李洁.新教学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体验[J].中国外语,2005(4).
[6]倪玉莹.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5).
[7]王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情景教学法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176-177.
[8]魏少敏.中西方教育差异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12).72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提出问题教学分析论文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国现在的教育情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各中小学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期阶段,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异常重要,会帮助学生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如何更好的对学生实施培养,是小学教师一直深入探究的问题,更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1、小学数学提出问题情境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情境问题创设的不恰当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授课中,需要教师应用合适的例子来进行授课活动。如果在授课中,教师应用的例子比较不合理,学生便不能对知识点有良好的判断,非常不益于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智力[1]。不恰当的例子不仅降低了课堂的质量,学生也会由于对例子没有兴趣而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的过程中,教师举出一个例子引出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小兔子的家里有兔子爸爸和兔子妈妈,它们爱它们的小兔子宝宝,因此便有a(b+c)=ab+ac的等式。这样的例子,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些不理解,反倒不会对这节课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本意是为了提升课堂质量,但如果没有选择好例子,便会产生较差的教学效果。
情境问题创设无效化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授课中,如果教师对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在授课时对情境问题随意创设,提出的问题甚至有些不符合该堂课的授课内容,会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很容易因为教师的问题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该年龄阶段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优点也是缺点[2]。所以,教师要对提出的问题有良好的把控,避免学生展开无限的联想,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数学的学习上。
2、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提出问题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应紧扣主题
在日常授课中,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很好的诱发小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调动起来,以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进行问题的设置,有时会将教学主题掩盖掉,使教学秩序混乱。在课堂上对提出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其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引出主题,吸引学习的兴趣,而是要应用知识本身自己的魅力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对教学的重点内容有良好的掌握,才是提出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提出问题情境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作用[3]。因此,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上要紧扣教学的主题,应用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情境应充满乐趣
小学生的年纪还比较小,年龄特征非常突出,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特点。因此,在日常授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提升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数学教师要将生活中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带到课堂中,为学生打造出活泼生动的情境。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对例题进行充分的挖掘,更要将习题中的趣味性进行应用,创建生动有趣的故事,提出有针对性的情境问题,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唤起探知数学知识的欲望。
创设情境要简明
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并不是很长,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对于提出问题的情境创设不易过长,只要将其价值作用发挥出来,哪怕只有三言两语,将最终授课的目的达到,便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情境教学课程,不但节约课堂时间,又将其作用体现了出来。
3、小学数学提出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
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反映能够真实的体现出学生对问题的感兴趣程度。所以,应用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时,要将知识本身的趣味性体现出来。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不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但是要对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的教材来说,大部分知识点都有配图来对其进行说明,所以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时,可结合数学教材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例如: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学习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4]。在情境的创设上,首先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图片,上边有老师从学校走回家的几条路线,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想一想从学校走到老师的家一共有几条路线?哪条路线是最近的呢?之后让学生们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引出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哪条路线是最近的。其次,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上有几个三角形,在每个三角形里,老师从家直走到学校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又是这个三角形的什么呢?由此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授课模式,会将数学知识合理的贯穿到提出问题的情境中,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三角形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创设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
无论多么简单的数学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说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数字语言。对于小学的学习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不但要设计合理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更要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指导学生将实物与具体的问题进行联系,创建可操作性强的问题。例如:还是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学习中,可应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5]。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每组都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纸条,请同学们随意用小纸条来摆三角形,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会随意的选择3张纸条进行摆设,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用长度为4cm,6cm和10cm的三张纸条,不会摆成三角形;用长度为3cm、3cm和6cm的三张纸条,也没有摆成三角形;用长4cm、5cm和6cm的三张纸条便可以摆成三角形。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进行实践,发现随意拿三张纸条,也不一定都摆成三角形。通过这样的情境实践活动,学生便会提出为什么用三张纸条中有两条长的和大于第三条长却没有摆成三角形呢?这样在进行之后的授课活动时,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更加明确。
4、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与提出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课堂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提升。应用该种授课手段,推进了小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充分的结合了小学生的学习认识规律,有效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成绩,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磊。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求知导刊,2016(2):23。
[2]张晓云。关于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6(30):149—150。
[3]张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4):79。
[4]江凤艳。小学数学教学情境问题创设[J]。求知导刊,2014(10):16。
[5]李建。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7):12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要引)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有人认为实验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是一种误解,实验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因为,从广义上说,数学教育也是一种科技活动,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虽然,数学实验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CAI软件的普及,数学实验必将遍地开花。下面本人就“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拙见。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理念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反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的存在性,初中教材中未加证明,学生作图稍有不准确,就难以得出符合要求的结论。教师就可通过实验——抓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如图,过A作一折叠使AB落在AC上,得折痕AD,则AD平分∠BAC。同样方法得出折痕BE、CF。这样,学生就直观地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一部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相似地,可以折出三角形的外心、重心,进一步启发学生,还可折出三角形垂心.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提出下列问题: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如下图)1)按上图的方式,搭两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搭三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2)搭10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得到的?(3)如果用x表示用火柴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探究交流,学生从多角度中去思考、去发现规律,发现如下一些结果:1、 … 3x+1 2、 … 4+3(x-1) 3、 … 4x-(x-1) 4、 … x+x+x+1 5、 … 2x+x+1通过折纸与搭火柴棒这些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抽象的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特殊直角三角形”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二、通过数学实验,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初一数学“质量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乏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这点内容。这时,教师可借助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水杯和二份50g盐。教师在讲清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开始做实验。教师用量杯给每个学生倒200g水,然后让学生把50g盐加入水中,这样这杯盐水就有250g。那么盐水中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就自然地回答出: = 。让学生尝尝咸味,感受一下。然后再把剩下的50g盐加入盐水杯中,这时盐水的盐的质量分数双是多少?学生也能回答出 。再让学生尝尝咸味,学生发现盐水比原来咸多了(盐的质量分数增大)。又如:新人教版“轴对称”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乏对称及反折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这点内容。这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操作如下:平移 对折 旋转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通过对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判断,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⑴盐的质量分数=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⑵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这样处理,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三、通过数学实验,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怎样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 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又如,在学了一些相关知识后,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作图工具或测量仪器,如制作丁字尺找圆心、制作勾股计算尺等;或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学模型,如长方体、正三棱柱(锥)等模型;或让学生设计方案并解决“不过河测河宽”、“测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问题。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老师组织学生到野外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即图中A、B间的距离)。例案:在A处测出∠BAE=900 ,并在射线AE上的适当位置取点C,量出AC、BC的长度;运用勾股定理,得AB2=AC2+BC2。请学生给出其他的测量方案(要求画出测量示意图,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和计算依据)。 AB这样,通过学生的文体参与,使学生亲自体验到了思维加工的过程,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多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四、通过数学实验,发现几何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规律几何证明,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是几何学习中最困难的地方之一。事实上,几何证明的方法常常也是通过对图形的操作,变形、变换、添加辅助图形等多种多次的尝试而被发现的。发现了证明的方法后,顺便也就证明了前面的“发现(猜想)”的真确性,于是结论也就出来了。下面是一例发现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的“数学实验”的做法。①出示图形:在△ABC中,P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P为顶点作△ABC的内接矩形,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②使点P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③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与y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④显示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让学生对第③问中的观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完整显示抛物线。⑤改变△ABC的形状,研究△ABC的底边BC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观察实验模拟过程中思考。当然在问题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仍可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新的“实验”设想,并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或由教师择优实验。 在网络教室环境中,学生在教师实验方案的引导下或在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自主实验研究的天地更为广阔,机会和时间更多,兴趣更浓,参与程度更高,小组协商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因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思想体现得更加充分,“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达成度也会更高。至于证明的书写格式、步骤等,可以在实验报告中列出,也可以实验课外完成,这完全由教师依班级实际而定。五、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数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学科,其本身就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而数学实验为学生认识唯物论和辩证法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材料,学生每经过一次实验操作,其思维过程必然经历“感知——表象——抽象——反馈——再感知——丰富表象——发展思维——问题解决”这一螺旋上升的阶段。再者,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就是数学理论知识反作用于实践的有力体现。因此,在数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是完全可行的。此外,数学实验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数学实验教学需要在课堂的时间和课堂的空间能够达到数学实验教学的各要素的教学环境下才能进行的,否则实验后就得不到其应有的效果了。 数学实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的活动,一切结论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得出。因此,在数学实验中给学生提供答案是不必的甚至是有害的。当然,知识是发现的对象,是实验的基础、方法的载体,我们绝不是不要知识,不要演绎证明。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的“做”中学,对知识形成过程,对问题发现、解决、引申、变换等过程的实验模拟和探索,可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深刻理解知识,有助于形成证明的基础平台和对逻辑演绎证明的本质把握。而且,这种实验式的教和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它不仅仅关心学习者“知道了多少”,更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它追求的不仅仅是证明,更重要的是理解、发现和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数学精神和乐趣。这是一种新的求实精神,因而它更多的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矫正,至少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我们坚信:每当我们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CAI这种工具和载体,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去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去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时,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我们就深入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伴随着CAI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将逐渐增加,实验素材库将不断壮大,实验技术将更为先进与精巧,因而数学实验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更为重大的作为。
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 其它 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小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小论文3000字篇1 浅析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倡导教师通过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法是倾向于学生的 教学 方法 ,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教学效果,为何要创建生活情境?它是以小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在它们所能理解消化知识的最大范围内,运用更加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生活情境完全符合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是非常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和推广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虽然在难度上有所控制,但是数学学科原本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它依旧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小学课本中一些图形、定义,教师如果单抽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为了达到教有所成的目的,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来简化这些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情境教学法恰恰能够满足小学数学的有需求,借助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知识点直观化的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构建一个个生动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效率必然会得到提升。举例说明,进行“中心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的讲解,采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以及单一的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而采用创建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直观化的思维空间中,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概念、关键知识点制作成动态的课件,学生很快就会投入学习状态,学习成效显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二、合理创设情境,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结合学生能力特点,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完善,学生第一次系统化的接触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免会有些吃力,教师在教学情境创建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了解教师说什么,这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之上构建情境,才能够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比如,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情境:白兔子妈妈将一个苹果分成4块,准备分给白兔3兄弟吃,她将1块苹果分给了大哥,而二哥却嚷着要吃2块,妈妈没有办法就切了第2个苹果,分成了8块,给了二哥2块,可是这个时候,三弟又不开心了,他想吃3块,猴妈妈就把第3个苹果平均分成12块,给了三弟3块。那么问题来了,白兔三兄弟,谁分到的苹果最多呢?这个情境不仅富有趣味性,容易理解,同时也蕴含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出不同的分数,但是却表示相同的大小这个含义。 2.从学生兴趣出发,创建教学情境 首先教师要明确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激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关键,激趣过程中运用运用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创建情境,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各种需求,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进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熊大、熊儿”编成 故事 :有20个桃子,5个小动物,这个时候熊大和熊儿可为难了,它们要怎么分,才能够让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一样多的桃子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高涨,都会纷纷举手回答,这个导入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样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个方法,或者一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故事可以随时进行改编,即便是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灵活改变情境的设计,目的就是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领会数学知识和魅力。 3.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教学情境,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这个阶段游戏和动画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段,教师利用这一点进行情境创建,既能够寓教于乐,又做到了因材施教。在情境教学基础上,鼓励学会独立思考,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升 逻辑思维 能力。 比如,“克与千克”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做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规则是“比比谁最快、比比谁最准”。教师先将学会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发一包黄豆,一瓶矿泉水,一本新华字典。然后先让这些小组自行估算这些物品的重量,然后将其填入表格中。然后教师再带领大家用称来测量,看看哪个小组估算最准确,并给予这个小组的成员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估算以及验证意识。 三、结束语 教师应该基于教材基础,结合学生的自身的学习特点、兴趣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创建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小论文3000字篇2 浅析中学数学的兴趣教学 中学数学在难度上和内容上都比小学阶段的数学要深广,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出现畏难情绪,一开始产生学习困难而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因此便一步步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例如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就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上课心不在焉,很难集中注意力,这都需要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如何有效解决这些负面现象的影响是教师应该着手的方面之一,我认为,要想真正使学生主动喜欢学习数学就必须要有兴趣的支撑,中学阶段学生自我的意识和约束力相对较弱,学习目的性不强,因此更加需要兴趣的辅助作用,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认真学习课本内容甚至还会对于一些拓展思考题有兴趣,自己进行研究探求。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 经验 针对中学数学的兴趣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教师必须关注师生关系的建构。在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因此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中学时期,学生的个性和 兴趣 爱好 、人格、情感、意志等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和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自身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有效的引导作用。 第一,数学教师无论是否担任班主任都应该对学生十分用心。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占有学生课下的时间,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如果要求过分苛刻会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在每个阶段性考试进行完之后,询问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给出建设性意见。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建立有莫大的好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推动学生兴趣的培养进度。 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仍然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教师应该以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学生对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心理上真正接受这门学科。例如,教师在课上讲到一些数学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家进行学习了解,继承和发扬数学家的精神。这需要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和作为 教育 者的责任,全面推动学生品质和能力的发展,当学生感到教师的用心和关注之后自然会产生亲切感,这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对教师的正确态度和认识,促进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关注和学习,这是兴趣建立的重要步骤。 二、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建立兴趣的重要支撑,有了主体性,学生就会自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并且积极进行知识的学习,甚至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预习和主动复习等。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多且课时紧,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紧赶慢赶,一节课下来以自己为中心,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严重压抑学生此阶段继续发展的主体性,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自由空间来发展自己,从而致使兴趣的失落。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主体性特征和能力,从而推动兴趣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全方位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出发效果明显。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减小功利性,不要总是告诉学生什么考什么不考,要让学生真正对于数学形成自己的认知感受,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学数学。那么,教师就应该加大拓展思考题的训练和学习,打开学生的思维,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建立主体性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教师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虽然让学生主动预习,但是由于中学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学生没有养成习惯进行预习,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前预习准备,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很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提前为每个阶段的学生设置合适的预习目标,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讲解,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和学习可以增强他们自我表现的意识,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继而对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主体性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过程,教师应该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主体性的建构和教学过程中的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方向,满足其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的欲求,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影响。 三、加强合作 合作是开展兴趣教学的推动力和组成部分之一。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合作又可以作为兴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有效帮助学困生的提升和困难克服,同时帮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建立持久的兴趣。 第一,合作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并不是随机进行分组,小组的构成合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有的小组构成差距过大,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几乎很少参与到合作中来,只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发展和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划分。 第二,合作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的参与,学生自由合作讨论可能会降低效率,学生自控力差,很难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任务,从而建立自信,在自豪感的形成过程中,学生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第三,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电脑和高科技充满好奇和兴趣,教师应该及时学习最新教学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作为激发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总之,开展兴趣教学形式多样,需要广大教师群体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通过以上论述,我发现中学阶段数学的兴趣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为立足点,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围绕建立主体性为中心,关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从而实现兴趣的有效建立。 猜你喜欢: 1. 数学文化论文3000字 2. 初中数学论文3000字 3.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 4.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 5. 物理学术论文3000字
【篇一】
一、为渲染情境氛围,须精心准备教具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又缺乏学习环境,所以为了渲染氛围,直观教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直观教具有其独有的教学优势,一方面可以补救教师在言语解说上的苍白,有效地帮助教师渲染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它弥补了学生在理解上的缺失,帮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知识,让知识迅速进入头脑,并且长时间不消失。教具在识词方面更是不容小觑,其效果令人惊喜。因此,英语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英语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趣的,从而让课堂焕发出新的光彩。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学生喜欢的道具:如单词卡片、课堂激励表格、教师手工奖品等,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手工道具(如生日卡片、动物头饰等),从而让道具更直观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新的知识。在准备译林版小学英语4AUnit1Ilikedogs新授单词的教学时,笔者根据小孩子的天性有爱心又喜欢小动物,而且与教学主题不谋而合,因此,大胆创设了一个“inthezoo”的教学活动情境。为了让这个情境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事先准备了《TotheZoo》的歌谣音频,又动手做了好多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头饰,如用卡纸剪出老虎的形状,并画上黄白相间的虎纹,还剪了个小兔子的形状,涂上白色,点上红色的小眼珠。在这个情境中,班长头上戴了动物园园长的卡纸头饰,带领学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不知不觉进入动物园这个特定环境。最终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记住了关于动物的单词,那个小动物头饰一下子成了渲染情境氛围的秘密法宝。
二、为强化视听情境,须巧用信息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视听兼具的教学优势,成为课堂教学情境的“新嫁衣”,给小学英语课堂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素材,给情境教学增加了立体感,活力,以及趣味性,也让英语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每堂课都准备课件进行讲课,而且教师要提前进行全面的备课,争取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视听冲击下,增强自身对语言的向心力,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扩大情境在英语课堂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例如在教授Wouldyoulikeapie?这个单元时,我考虑到本单元是围绕“食物”展开讨论,所以选择食物和询问价格为主。这是和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话题,如果以饭店聚餐为例子,那么就与本课“野餐”的情境,相距甚远。所以为了营造出“野餐”的教学情境,消除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感,笔者设计了以“Wearegoingtohaveatrip”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从准备环节,到导出本课的单词,词组以及固定的句式表达;从机械操练环节到设计与野餐活动相关的小游戏,统统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巧妙结合小组成员组织一个对话情境。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完全自由,可以自由选择地点,自己选择语言,但要用上大屏幕上提示的单词与词组。
三、巧设活动情境,引发动态实践
精美的包装对于成功的课堂情境很重要,而饱满的真实情感更是课堂情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巧妙设计情境,让课堂呈现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与创造美。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找到课堂情境的突破口,只有找好突破口,依据学生需求来设定教学内容,适当地以情境为依托,才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实施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缩短学生们与英语的距离,让学生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收获英语学习与英语语言实践的乐趣。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4AUnit7Howmuch?这一单元时,我认识到这一单元主题是与价格和交易有关,这个学生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本文交流讨论为主题,义卖活动为背景,进行情境渲染,播放四川汶川大地震视频,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浓浓的爱与同情,引导学生们开展一场以此为主题的义卖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摆出参加义卖的东西,写上英文名字,并且在上面附上价格,另外在一些DIY作品上写明自己的创作灵感以及他的用途,以增加义卖砝码。在义卖这一情境中,笔者以组织者的身份,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义卖活动,并要求他们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小组间进行对话等,最后把义卖所得捐给灾区群众。这样学生在这个场景中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四、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是让小学英语焕发生机的制胜法宝,教师必须仔细思考如何用对、用好这个“法宝”。我觉得一定要秉承精益求精的教学观念,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让课堂教学情境更具有普遍性,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具现场感、感染力和生活味,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英语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篇二】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要符合小学生的真实心理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非常小,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是没有办法隐藏的,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小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能够记住形象较为直观的事物特点,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所以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小学生,长时间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小学生英语的话,就会对学生产生厌烦的心里,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师要仅仅的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来避免小学生的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2.找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要在实际的交往过程当中学习到语言,就要受到生活环境以及相应的生活刺激之后才能够记住,可以说语言是不断复习,潜移默化的感知下获取的,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而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的,也只有在相对特定的交际环境当中才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
3.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真实情况
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一定要使学生在这种目的下学习,但是我国的小学生大多数都还是没有一个适合的英语语言环境以及语言气氛,而我们的英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英语教学的课堂当做最主要的交流场所,在英语课堂上要尽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交际情境。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借助游戏去设置情境教学活动
我们可以借助游戏、诗歌、肢体语言等来创设情景教学,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些歌词和富有情趣的小游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过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提前教会学生歌曲或者游戏中的重点词汇与句型。另外,实物和卡片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翻译方式的教学中一般会通过母语进行转化,对学生的反应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培养语感没有太大的帮助。例如:我们的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苹果这一单词的时候,教师是想告诉小学生苹果这一单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就是将其直接翻译成汉语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的枯燥,而且还比较难理解,如果说在教授苹果这一单词的时候,教师直接拿来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就是英语apple这个单词,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母语对小学生的干扰,如果教师在教小学生动词的时候汉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这样也能够增加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怎样开展教学工作,仍需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的探索。
2.适当的模仿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
在实际的课堂上,我们的英语教师可以按照英语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创设一个相仿的真实场景,比如说Birthday一文中,笔者建议模拟生日派对的场景,让小学生进入到角色当中,扮演过生日的人物,其他的学生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参考课本来塑造角色,还能够运用先骨干的知识来选择向教师寻找帮助等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过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复习,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熟练的认识这些英语知识,学生才能够在真实的情境教学中表演的惟妙惟肖,如鱼得水。
3.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摆脱了时空对英语教学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的融入到了英语教学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多媒体技术给自己带来的兴趣,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模拟学生去熟悉的真实环境,让小学生觉得英语就在身边。英语就在小学生的眼前。让小学生能够知道英语其实并不难,在平时的对话当中就逐渐的学习了英语,这也是情境教学法的优点。
三、结语
在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当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是为了进一步的符合现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尽管情境教学法适合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不过现实生活并不能保证教师每堂课都能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学生进行学习的地方归根结底还应在教室里,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在课堂上建立起相似的能够有效达到知识学习的交流场景,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英语求知欲也会有所增强,当情境教学法在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之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逐渐的激发了出来,这样也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英语教学效果。
【篇三】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大量实践发现,英语词汇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重要阻碍之一,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依旧采用传统领读记忆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到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情境教学法用科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英语词汇学习的情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Lookandlearn一课涉及到从one到twelve12个数字的英语词汇表达。在对这些英语词汇进行教学时,要打破传统领读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分组做游戏,从1至12对学生进行编号。教师每提到一个时间(用英语表述,并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数字),相应编号的学生必须站出来,并按照教师的时间数序进行排列。排列正确的给予一定的鼓励,而做错的则略施小“惩”——表演小节目。游戏是小学生非常热衷的活动。通过将词汇教学与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创建相应的游戏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游戏情境,确保学生的有效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加深他们对词汇的记忆。当然,具体创建的情境要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定。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经常会用领读的方式展开口语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而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例如在Learntosay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以SuYang为主角所开展四组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time。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两两一组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对不同情境进行练习;同时进行角色互换,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尝试各个角色,了解各个角色在对话中的作用;最后,再由教师抽选四个小组针对课本上的对话内容进行练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充当引导者,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交流方式、发音等进行对话,掌握英语口语交际发音技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新颖的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和发展。
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是一门交流语言。学生需具备听力,在听英语的过程中分析出说话人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书面英语知识的教学中。再加上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的听力学习效果并不好。而情境教学更注重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的能力。例如在英语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英语影视动画片。小学生对动画片情有独钟。动画短片的播放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4.总结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后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结合课本以及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相比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培养学习兴趣极为有利,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教学教育论文
[摘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小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关键词]情境 有效 生活 实践 矛盾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由于学习时的环境、气氛、情绪等因素的不同,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不一样,也就会出现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小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这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下面就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教学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创设兴趣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1.以乐引趣。“以乐引趣”就是创设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教“圆的认识”时,上课一开始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教师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的呢?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比方说,造成三角形、四边形…”。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这样的车轮无法转动。”教师再问:“那就造成这样的形状吧(信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行吗?”学生大笑起来:“这样车子前进时就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教师追问:“为什么造成圆形就不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气氛热烈,在老师的引导下,终于认识了“圆”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心情舒畅,兴味无穷,这样的学习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以故事引趣。一堂新授课的成功与否,其新课的导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刚刚上课,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的角色。这时,教师如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童话的形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设置童话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星期天,松鼠妈妈带着小松鼠去森林里采松果。小松鼠边采边玩,到太阳快下山了,才采了4个。松鼠妈妈采得又快又多,数了数有25个。”随着多媒体课件画面的出示,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这样教学不但满足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欲望,而且锻炼、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以变引趣。“以变引趣”就是在教学指导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改造、深化,使学生感到问题的“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变换思路、变换关系、变换条件、变换问题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把“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0,求乙数?可改为:甲数是100,甲数减少10就刚好是乙数的3倍,求乙数?等等。这样都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为解决问题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
4.以悬念引趣。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新课的导入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制造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首先出示趣题:“小刚今年10岁了,可他只过了2个生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时,学生就议论纷纷。一般情况下,一年就过一个生日,可小刚10岁了,怎么只过2个生日?学生疑窦顿生,情绪高涨。这时老师接着说:“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了这一课,同学们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揭示课题。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活动的愿望。”数学源于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摆设一个小商店,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
三、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为了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直接感知,促进发现。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切萝卜,把萝卜切成一个长方体。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理解面、棱、顶点的'概念,这样学生的体会更深刻,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更形象、印象深刻。这样在思考中观察操作,在观察操作中思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四、创设矛盾情境,让学生在矛盾中感知
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时机创设问题情境,使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这就是通过“制造矛盾”打开学生心扉,激发思考,逐步引入佳境。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先从实际出发出示题目:把()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个。让学生填上合适的数,当学生说出“5和1、10和2……”后,教师问:“如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得数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这样,创设问题,学生感到新奇,用旧知识不能解释新知识,产生了学习“分数”这一新知识的迫切需要,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动机。
五、创设猜想情境,激发验证动力
猜想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对于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甚至出错,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胆猜想,进而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发挥创造才能,最终发现规律,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乘法结合律”时,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先复习加法结合律,再让学生明确目标:“猜想乘法的结合律。”学生就会得出猜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字母公式为a×b×c=a×(b×c);减法与除法也可能有结合律。这样鼓励学生猜想既激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动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本身对教师来说就是不断创设情境,一直到实现教学目标为止的过程。一节课中开始可通过情境设计,引发兴趣、揭示问题、制造矛盾;新课进行时,进行情境设计,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问题、矛盾逐步得到解决;学习了知识的基本内容后,还可通过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知识得到扩展和引申。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要引)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有人认为实验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是一种误解,实验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因为,从广义上说,数学教育也是一种科技活动,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虽然,数学实验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CAI软件的普及,数学实验必将遍地开花。下面本人就“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拙见。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理念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反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的存在性,初中教材中未加证明,学生作图稍有不准确,就难以得出符合要求的结论。教师就可通过实验——抓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如图,过A作一折叠使AB落在AC上,得折痕AD,则AD平分∠BAC。同样方法得出折痕BE、CF。这样,学生就直观地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一部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相似地,可以折出三角形的外心、重心,进一步启发学生,还可折出三角形垂心.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提出下列问题: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如下图)1)按上图的方式,搭两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搭三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2)搭10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得到的?(3)如果用x表示用火柴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探究交流,学生从多角度中去思考、去发现规律,发现如下一些结果:1、 … 3x+1 2、 … 4+3(x-1) 3、 … 4x-(x-1) 4、 … x+x+x+1 5、 … 2x+x+1通过折纸与搭火柴棒这些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抽象的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特殊直角三角形”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二、通过数学实验,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初一数学“质量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乏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这点内容。这时,教师可借助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水杯和二份50g盐。教师在讲清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开始做实验。教师用量杯给每个学生倒200g水,然后让学生把50g盐加入水中,这样这杯盐水就有250g。那么盐水中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就自然地回答出: = 。让学生尝尝咸味,感受一下。然后再把剩下的50g盐加入盐水杯中,这时盐水的盐的质量分数双是多少?学生也能回答出 。再让学生尝尝咸味,学生发现盐水比原来咸多了(盐的质量分数增大)。又如:新人教版“轴对称”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乏对称及反折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这点内容。这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操作如下:平移 对折 旋转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通过对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判断,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⑴盐的质量分数=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⑵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这样处理,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三、通过数学实验,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怎样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 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又如,在学了一些相关知识后,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作图工具或测量仪器,如制作丁字尺找圆心、制作勾股计算尺等;或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学模型,如长方体、正三棱柱(锥)等模型;或让学生设计方案并解决“不过河测河宽”、“测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问题。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老师组织学生到野外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即图中A、B间的距离)。例案:在A处测出∠BAE=900 ,并在射线AE上的适当位置取点C,量出AC、BC的长度;运用勾股定理,得AB2=AC2+BC2。请学生给出其他的测量方案(要求画出测量示意图,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和计算依据)。 AB这样,通过学生的文体参与,使学生亲自体验到了思维加工的过程,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多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四、通过数学实验,发现几何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规律几何证明,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是几何学习中最困难的地方之一。事实上,几何证明的方法常常也是通过对图形的操作,变形、变换、添加辅助图形等多种多次的尝试而被发现的。发现了证明的方法后,顺便也就证明了前面的“发现(猜想)”的真确性,于是结论也就出来了。下面是一例发现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的“数学实验”的做法。①出示图形:在△ABC中,P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P为顶点作△ABC的内接矩形,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②使点P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③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与y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④显示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让学生对第③问中的观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完整显示抛物线。⑤改变△ABC的形状,研究△ABC的底边BC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观察实验模拟过程中思考。当然在问题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仍可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新的“实验”设想,并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或由教师择优实验。 在网络教室环境中,学生在教师实验方案的引导下或在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自主实验研究的天地更为广阔,机会和时间更多,兴趣更浓,参与程度更高,小组协商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因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思想体现得更加充分,“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达成度也会更高。至于证明的书写格式、步骤等,可以在实验报告中列出,也可以实验课外完成,这完全由教师依班级实际而定。五、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数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学科,其本身就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而数学实验为学生认识唯物论和辩证法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材料,学生每经过一次实验操作,其思维过程必然经历“感知——表象——抽象——反馈——再感知——丰富表象——发展思维——问题解决”这一螺旋上升的阶段。再者,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就是数学理论知识反作用于实践的有力体现。因此,在数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是完全可行的。此外,数学实验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数学实验教学需要在课堂的时间和课堂的空间能够达到数学实验教学的各要素的教学环境下才能进行的,否则实验后就得不到其应有的效果了。 数学实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的活动,一切结论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得出。因此,在数学实验中给学生提供答案是不必的甚至是有害的。当然,知识是发现的对象,是实验的基础、方法的载体,我们绝不是不要知识,不要演绎证明。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的“做”中学,对知识形成过程,对问题发现、解决、引申、变换等过程的实验模拟和探索,可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深刻理解知识,有助于形成证明的基础平台和对逻辑演绎证明的本质把握。而且,这种实验式的教和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它不仅仅关心学习者“知道了多少”,更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它追求的不仅仅是证明,更重要的是理解、发现和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数学精神和乐趣。这是一种新的求实精神,因而它更多的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矫正,至少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我们坚信:每当我们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CAI这种工具和载体,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去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去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时,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我们就深入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伴随着CAI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将逐渐增加,实验素材库将不断壮大,实验技术将更为先进与精巧,因而数学实验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更为重大的作为。
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 其它 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小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小论文3000字篇1 浅析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倡导教师通过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法是倾向于学生的 教学 方法 ,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教学效果,为何要创建生活情境?它是以小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在它们所能理解消化知识的最大范围内,运用更加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生活情境完全符合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是非常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和推广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虽然在难度上有所控制,但是数学学科原本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它依旧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小学课本中一些图形、定义,教师如果单抽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为了达到教有所成的目的,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来简化这些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情境教学法恰恰能够满足小学数学的有需求,借助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知识点直观化的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构建一个个生动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效率必然会得到提升。举例说明,进行“中心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的讲解,采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以及单一的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而采用创建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直观化的思维空间中,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概念、关键知识点制作成动态的课件,学生很快就会投入学习状态,学习成效显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二、合理创设情境,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结合学生能力特点,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完善,学生第一次系统化的接触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免会有些吃力,教师在教学情境创建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了解教师说什么,这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之上构建情境,才能够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比如,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情境:白兔子妈妈将一个苹果分成4块,准备分给白兔3兄弟吃,她将1块苹果分给了大哥,而二哥却嚷着要吃2块,妈妈没有办法就切了第2个苹果,分成了8块,给了二哥2块,可是这个时候,三弟又不开心了,他想吃3块,猴妈妈就把第3个苹果平均分成12块,给了三弟3块。那么问题来了,白兔三兄弟,谁分到的苹果最多呢?这个情境不仅富有趣味性,容易理解,同时也蕴含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出不同的分数,但是却表示相同的大小这个含义。 2.从学生兴趣出发,创建教学情境 首先教师要明确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激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关键,激趣过程中运用运用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创建情境,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各种需求,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进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熊大、熊儿”编成 故事 :有20个桃子,5个小动物,这个时候熊大和熊儿可为难了,它们要怎么分,才能够让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一样多的桃子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高涨,都会纷纷举手回答,这个导入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样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个方法,或者一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故事可以随时进行改编,即便是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灵活改变情境的设计,目的就是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领会数学知识和魅力。 3.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教学情境,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这个阶段游戏和动画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段,教师利用这一点进行情境创建,既能够寓教于乐,又做到了因材施教。在情境教学基础上,鼓励学会独立思考,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升 逻辑思维 能力。 比如,“克与千克”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做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规则是“比比谁最快、比比谁最准”。教师先将学会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发一包黄豆,一瓶矿泉水,一本新华字典。然后先让这些小组自行估算这些物品的重量,然后将其填入表格中。然后教师再带领大家用称来测量,看看哪个小组估算最准确,并给予这个小组的成员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估算以及验证意识。 三、结束语 教师应该基于教材基础,结合学生的自身的学习特点、兴趣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创建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小论文3000字篇2 浅析中学数学的兴趣教学 中学数学在难度上和内容上都比小学阶段的数学要深广,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出现畏难情绪,一开始产生学习困难而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因此便一步步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例如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就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上课心不在焉,很难集中注意力,这都需要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如何有效解决这些负面现象的影响是教师应该着手的方面之一,我认为,要想真正使学生主动喜欢学习数学就必须要有兴趣的支撑,中学阶段学生自我的意识和约束力相对较弱,学习目的性不强,因此更加需要兴趣的辅助作用,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认真学习课本内容甚至还会对于一些拓展思考题有兴趣,自己进行研究探求。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 经验 针对中学数学的兴趣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教师必须关注师生关系的建构。在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因此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中学时期,学生的个性和 兴趣 爱好 、人格、情感、意志等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和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自身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有效的引导作用。 第一,数学教师无论是否担任班主任都应该对学生十分用心。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占有学生课下的时间,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如果要求过分苛刻会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在每个阶段性考试进行完之后,询问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给出建设性意见。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建立有莫大的好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推动学生兴趣的培养进度。 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仍然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教师应该以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学生对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心理上真正接受这门学科。例如,教师在课上讲到一些数学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家进行学习了解,继承和发扬数学家的精神。这需要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和作为 教育 者的责任,全面推动学生品质和能力的发展,当学生感到教师的用心和关注之后自然会产生亲切感,这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对教师的正确态度和认识,促进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关注和学习,这是兴趣建立的重要步骤。 二、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建立兴趣的重要支撑,有了主体性,学生就会自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并且积极进行知识的学习,甚至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预习和主动复习等。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多且课时紧,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紧赶慢赶,一节课下来以自己为中心,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严重压抑学生此阶段继续发展的主体性,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自由空间来发展自己,从而致使兴趣的失落。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主体性特征和能力,从而推动兴趣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全方位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出发效果明显。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减小功利性,不要总是告诉学生什么考什么不考,要让学生真正对于数学形成自己的认知感受,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学数学。那么,教师就应该加大拓展思考题的训练和学习,打开学生的思维,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建立主体性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教师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虽然让学生主动预习,但是由于中学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学生没有养成习惯进行预习,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前预习准备,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很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提前为每个阶段的学生设置合适的预习目标,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讲解,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和学习可以增强他们自我表现的意识,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继而对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主体性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过程,教师应该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主体性的建构和教学过程中的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方向,满足其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的欲求,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影响。 三、加强合作 合作是开展兴趣教学的推动力和组成部分之一。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合作又可以作为兴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有效帮助学困生的提升和困难克服,同时帮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建立持久的兴趣。 第一,合作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并不是随机进行分组,小组的构成合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有的小组构成差距过大,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几乎很少参与到合作中来,只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发展和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划分。 第二,合作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的参与,学生自由合作讨论可能会降低效率,学生自控力差,很难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任务,从而建立自信,在自豪感的形成过程中,学生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第三,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电脑和高科技充满好奇和兴趣,教师应该及时学习最新教学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作为激发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总之,开展兴趣教学形式多样,需要广大教师群体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通过以上论述,我发现中学阶段数学的兴趣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为立足点,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围绕建立主体性为中心,关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从而实现兴趣的有效建立。 猜你喜欢: 1. 数学文化论文3000字 2. 初中数学论文3000字 3.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 4.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 5. 物理学术论文3000字
(英语系毕业论文)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发展过程和理论依据,分别介绍了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理论和行为学家提出的学习理论。随后又详细介绍了情境教学法设计中所包含的六个部分的内容。即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活动类型,学生角色,老师角色和指导教材角色。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通过介绍如何创设愉快情境,问题情境,语言情境和活动情境这四种情境来说明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并列举了大量教学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创设情境的具体方法,且分析了教学效果。接下来,作者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中对情境教学法的要义进行了概括,即角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角色与情境的交融,角色的互动性。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在英语课堂上坚持采用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情境; 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法; 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教学效果 Contents Introduction………………………………………………………………………1 1. The Cogni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2 Approach………………………………………………………………………2 Theory of Language…………………………………………………2 Theory of Learning……………………………………………………3 Design……………………………………………………………3 Objectives………………………………………………………3 The Syllabus………………………………………………………4 Typ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4 Learner Roles…………………………………………………………4 Teacher Roles…………………………………………………………5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5 2.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English…………5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Techniqu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6 Four Kinds of Methods to Found the Situation……………………7 Creating the Happy Situa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7 Creating the Question Situ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s………9 Creating the Language Situation to Consolidate Students’ Interests…12 Creating the Activity Situ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s…14 3. The Key Point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16 The Role’s 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16 The Blending of the Role and the Situation………………………17 “The Role” Is Interactive in Situational Teaching…………17 Conclusion……………………………………………………………………18 Bibliography………………………………………………………………………20
航空英语情景教学的论文
1.航空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教师在开展这一类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学习计划,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素质,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航空英语口语的教学状况
对航空英语进行口语教学的时候,很多学校并未将应与航空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在航空英语口语讲授的过程中,英语口语教学与航空知识时分开教授的,这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成系统,过于零散。这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对学生关于航空岗位方面的知识认知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在航空英语的口语教学上,其方法的使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教师都习惯性地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来对航空英语进行讲解,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的最终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学生学习的进步与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在学生对航空英语进行学习的时候,因为口语实践的机会少,所以不能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来,丧失了必要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无法顺利的进行,对学生长远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航空英语口语情景教学方法的探析
在了解航空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现状就可以看出,现如今航空英语口语教学并不容乐观。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针对此种情形,口语情景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分析。
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对航空英语的口语进行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师可以利用直观道具为学生们创造必要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辅助,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融入到口语学习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能够对英语进行更好的练习。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租赁一些航空专用服饰,让学生们穿上航空服饰进行口语情境对话,这样学生就会感觉自己是一名空乘人员,进而产生一种责任感。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格外的认真、努力。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英语教师在开展航空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情景。现如今,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的独特性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将英语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在此环境下就能够纠正自己的发音,促使自己的英语更加标准。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教学时,教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和自主权。所以,教师就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地调配,采用多媒体技术来促使教学活动好沟通与交流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因为多媒体教学的素材比较丰富,多事教师能够将其和课本相配套的DVD,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4结语
总而言之,航空英语口语教学作为一门职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多角度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对其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法[论文摘要]教学是师生间的交际性活动。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而如何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真谛,这就取决于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了。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是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英语情境教学就是以情境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境,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英语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特征,遵循反映论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境,充分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激起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力等整体发展。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1 情境教学法理论依据和来源 情境教学法自20世纪70 年代形成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方向。情境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英国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口语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同的是,在这里语言被看做是与现实世界的目标和情境有关的有目的的活动。这些活动是有交际意义的。教学要为用语言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为交际的目的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特点。 情境教学法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第一,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爱幻想,思维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情境教学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语言的习得不是从词形与语法规则入手的。语言是在语境中学习,在应用中掌握的。第三,学生的学习规律。情境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学习,使整个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此外新《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着重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获取和领悟英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在情境中学,情境中用 语言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说话人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身份等方面的因素都制约着他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想在课堂上、学校里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呈现新知识,还是巩固、复习旧知识,都应使学生尽量在一种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 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便于“学”、“用”结合。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英语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英语技能、英语知识。情境教学法是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境来学习和使用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中,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综合运用多种办法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营造英语氛围,实践交际。教师可以用图片、模型、实物、简笔画等教具,利用自己的手势、动作、表情等体态及多媒体实行情境教学,展示情境。目前,“CAI”(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辅助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它逐渐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的优越性。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真实又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背景,它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使教学过程有序化、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赏心悦目。单调的讲解、,单纯的训练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就某一个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最终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还能根据教师所给的情境,从自己的水平出发,编出更切合生活实际的会话,在情境中学,在情境用。在情境中理解、在实践中运用是学生学好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要注意所设置的情境要与所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且自然。练习的方法也要灵活多样,体现出练习充分、广泛、有深度的特点。 课堂教学突出英语特点,营造英语氛围 学习一种一定要有语言才能学得好。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应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因为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地接触英语,使学生沉浸在英语交际的氛围中才能较快地形成。优质的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轻松活泼的英语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英语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进行英语实践,就必须在英语课堂上突出英语特点,排除母语汉语的语言干扰,师生共同树立英语课上只说英语、不说或少说汉语的观念,把英语课堂视为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将英语教学过程视为用英语进行教和学的活动过程,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到学生的参与,使用的工具是英语而不是汉语。 对于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母语。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汉语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了学好英语的天然障碍。学生在学习语音、单词、句子时总是不自觉的与汉语进行对比。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实践证明:课堂活动使用英语,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提高,因为在课堂上使用汉语越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就越大,教师的每一句汉语或每一个词都会减少学生用英语理解和思维的时间,切断学生直接用英语积极猜想、联想的思路,剥夺学生用英语听说的机会,这样教师就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学不好英语。因此英语教学过程要成为有意识地控制使用母语、有目的地使用英语、以英语为交际工具的过程。 课外活动形式多样,让英语学习延伸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情境教学的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本人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家对“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的人才需要也日益增加。情境教学法在英语中起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把它付诸教学实践中。
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 其它 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小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小论文3000字篇1 浅析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倡导教师通过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法是倾向于学生的 教学 方法 ,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教学效果,为何要创建生活情境?它是以小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在它们所能理解消化知识的最大范围内,运用更加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生活情境完全符合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是非常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和推广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虽然在难度上有所控制,但是数学学科原本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它依旧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小学课本中一些图形、定义,教师如果单抽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为了达到教有所成的目的,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来简化这些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情境教学法恰恰能够满足小学数学的有需求,借助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知识点直观化的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构建一个个生动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效率必然会得到提升。举例说明,进行“中心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的讲解,采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以及单一的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而采用创建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直观化的思维空间中,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概念、关键知识点制作成动态的课件,学生很快就会投入学习状态,学习成效显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二、合理创设情境,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结合学生能力特点,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完善,学生第一次系统化的接触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免会有些吃力,教师在教学情境创建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了解教师说什么,这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之上构建情境,才能够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比如,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情境:白兔子妈妈将一个苹果分成4块,准备分给白兔3兄弟吃,她将1块苹果分给了大哥,而二哥却嚷着要吃2块,妈妈没有办法就切了第2个苹果,分成了8块,给了二哥2块,可是这个时候,三弟又不开心了,他想吃3块,猴妈妈就把第3个苹果平均分成12块,给了三弟3块。那么问题来了,白兔三兄弟,谁分到的苹果最多呢?这个情境不仅富有趣味性,容易理解,同时也蕴含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出不同的分数,但是却表示相同的大小这个含义。 2.从学生兴趣出发,创建教学情境 首先教师要明确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激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关键,激趣过程中运用运用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创建情境,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各种需求,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进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熊大、熊儿”编成 故事 :有20个桃子,5个小动物,这个时候熊大和熊儿可为难了,它们要怎么分,才能够让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一样多的桃子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高涨,都会纷纷举手回答,这个导入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样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个方法,或者一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故事可以随时进行改编,即便是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灵活改变情境的设计,目的就是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领会数学知识和魅力。 3.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教学情境,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这个阶段游戏和动画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段,教师利用这一点进行情境创建,既能够寓教于乐,又做到了因材施教。在情境教学基础上,鼓励学会独立思考,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升 逻辑思维 能力。 比如,“克与千克”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做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规则是“比比谁最快、比比谁最准”。教师先将学会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发一包黄豆,一瓶矿泉水,一本新华字典。然后先让这些小组自行估算这些物品的重量,然后将其填入表格中。然后教师再带领大家用称来测量,看看哪个小组估算最准确,并给予这个小组的成员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估算以及验证意识。 三、结束语 教师应该基于教材基础,结合学生的自身的学习特点、兴趣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创建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小论文3000字篇2 浅析中学数学的兴趣教学 中学数学在难度上和内容上都比小学阶段的数学要深广,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出现畏难情绪,一开始产生学习困难而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因此便一步步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例如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就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上课心不在焉,很难集中注意力,这都需要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如何有效解决这些负面现象的影响是教师应该着手的方面之一,我认为,要想真正使学生主动喜欢学习数学就必须要有兴趣的支撑,中学阶段学生自我的意识和约束力相对较弱,学习目的性不强,因此更加需要兴趣的辅助作用,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认真学习课本内容甚至还会对于一些拓展思考题有兴趣,自己进行研究探求。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 经验 针对中学数学的兴趣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教师必须关注师生关系的建构。在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因此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中学时期,学生的个性和 兴趣 爱好 、人格、情感、意志等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和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自身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有效的引导作用。 第一,数学教师无论是否担任班主任都应该对学生十分用心。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占有学生课下的时间,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如果要求过分苛刻会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在每个阶段性考试进行完之后,询问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给出建设性意见。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建立有莫大的好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推动学生兴趣的培养进度。 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仍然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教师应该以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学生对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心理上真正接受这门学科。例如,教师在课上讲到一些数学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家进行学习了解,继承和发扬数学家的精神。这需要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和作为 教育 者的责任,全面推动学生品质和能力的发展,当学生感到教师的用心和关注之后自然会产生亲切感,这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对教师的正确态度和认识,促进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关注和学习,这是兴趣建立的重要步骤。 二、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建立兴趣的重要支撑,有了主体性,学生就会自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并且积极进行知识的学习,甚至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预习和主动复习等。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多且课时紧,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紧赶慢赶,一节课下来以自己为中心,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严重压抑学生此阶段继续发展的主体性,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自由空间来发展自己,从而致使兴趣的失落。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主体性特征和能力,从而推动兴趣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全方位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出发效果明显。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减小功利性,不要总是告诉学生什么考什么不考,要让学生真正对于数学形成自己的认知感受,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学数学。那么,教师就应该加大拓展思考题的训练和学习,打开学生的思维,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建立主体性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教师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虽然让学生主动预习,但是由于中学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学生没有养成习惯进行预习,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前预习准备,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很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提前为每个阶段的学生设置合适的预习目标,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讲解,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和学习可以增强他们自我表现的意识,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继而对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主体性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过程,教师应该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主体性的建构和教学过程中的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方向,满足其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的欲求,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影响。 三、加强合作 合作是开展兴趣教学的推动力和组成部分之一。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合作又可以作为兴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有效帮助学困生的提升和困难克服,同时帮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建立持久的兴趣。 第一,合作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并不是随机进行分组,小组的构成合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有的小组构成差距过大,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几乎很少参与到合作中来,只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发展和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划分。 第二,合作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的参与,学生自由合作讨论可能会降低效率,学生自控力差,很难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任务,从而建立自信,在自豪感的形成过程中,学生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第三,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电脑和高科技充满好奇和兴趣,教师应该及时学习最新教学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作为激发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总之,开展兴趣教学形式多样,需要广大教师群体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通过以上论述,我发现中学阶段数学的兴趣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为立足点,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围绕建立主体性为中心,关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从而实现兴趣的有效建立。 猜你喜欢: 1. 数学文化论文3000字 2. 初中数学论文3000字 3.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 4.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 5. 物理学术论文3000字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提出问题教学分析论文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国现在的教育情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各中小学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期阶段,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异常重要,会帮助学生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如何更好的对学生实施培养,是小学教师一直深入探究的问题,更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1、小学数学提出问题情境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情境问题创设的不恰当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授课中,需要教师应用合适的例子来进行授课活动。如果在授课中,教师应用的例子比较不合理,学生便不能对知识点有良好的判断,非常不益于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智力[1]。不恰当的例子不仅降低了课堂的质量,学生也会由于对例子没有兴趣而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的过程中,教师举出一个例子引出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小兔子的家里有兔子爸爸和兔子妈妈,它们爱它们的小兔子宝宝,因此便有a(b+c)=ab+ac的等式。这样的例子,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些不理解,反倒不会对这节课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本意是为了提升课堂质量,但如果没有选择好例子,便会产生较差的教学效果。
情境问题创设无效化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授课中,如果教师对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在授课时对情境问题随意创设,提出的问题甚至有些不符合该堂课的授课内容,会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很容易因为教师的问题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该年龄阶段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优点也是缺点[2]。所以,教师要对提出的问题有良好的把控,避免学生展开无限的联想,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数学的学习上。
2、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提出问题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应紧扣主题
在日常授课中,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很好的诱发小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调动起来,以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进行问题的设置,有时会将教学主题掩盖掉,使教学秩序混乱。在课堂上对提出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其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引出主题,吸引学习的兴趣,而是要应用知识本身自己的魅力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对教学的重点内容有良好的掌握,才是提出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提出问题情境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作用[3]。因此,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上要紧扣教学的主题,应用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情境应充满乐趣
小学生的年纪还比较小,年龄特征非常突出,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特点。因此,在日常授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提升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数学教师要将生活中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带到课堂中,为学生打造出活泼生动的情境。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对例题进行充分的挖掘,更要将习题中的趣味性进行应用,创建生动有趣的故事,提出有针对性的情境问题,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唤起探知数学知识的欲望。
创设情境要简明
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并不是很长,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对于提出问题的情境创设不易过长,只要将其价值作用发挥出来,哪怕只有三言两语,将最终授课的目的达到,便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情境教学课程,不但节约课堂时间,又将其作用体现了出来。
3、小学数学提出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
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反映能够真实的体现出学生对问题的感兴趣程度。所以,应用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时,要将知识本身的趣味性体现出来。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不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但是要对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的教材来说,大部分知识点都有配图来对其进行说明,所以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时,可结合数学教材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例如: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学习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4]。在情境的创设上,首先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图片,上边有老师从学校走回家的几条路线,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想一想从学校走到老师的家一共有几条路线?哪条路线是最近的呢?之后让学生们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引出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哪条路线是最近的。其次,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上有几个三角形,在每个三角形里,老师从家直走到学校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又是这个三角形的什么呢?由此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授课模式,会将数学知识合理的贯穿到提出问题的情境中,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三角形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创设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
无论多么简单的数学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说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数字语言。对于小学的学习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不但要设计合理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更要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指导学生将实物与具体的问题进行联系,创建可操作性强的问题。例如:还是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学习中,可应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5]。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每组都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纸条,请同学们随意用小纸条来摆三角形,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会随意的选择3张纸条进行摆设,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用长度为4cm,6cm和10cm的三张纸条,不会摆成三角形;用长度为3cm、3cm和6cm的三张纸条,也没有摆成三角形;用长4cm、5cm和6cm的三张纸条便可以摆成三角形。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进行实践,发现随意拿三张纸条,也不一定都摆成三角形。通过这样的情境实践活动,学生便会提出为什么用三张纸条中有两条长的和大于第三条长却没有摆成三角形呢?这样在进行之后的授课活动时,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更加明确。
4、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与提出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课堂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提升。应用该种授课手段,推进了小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充分的结合了小学生的学习认识规律,有效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成绩,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磊。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求知导刊,2016(2):23。
[2]张晓云。关于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6(30):149—150。
[3]张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4):79。
[4]江凤艳。小学数学教学情境问题创设[J]。求知导刊,2014(10):16。
[5]李建。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