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小说的艺术特色: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四、总结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希望采纳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火爆推荐:如何设置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您论文录用率至关重要。文章之所以要标明参考文献,是因为您文章内容中有引用他人学术成果的内容,除非您的文章完全没有引用。一篇优秀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或者是学位论文,其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如下要求:⑴按论文中参考文献被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作为上角标,并列在正文的末尾。⑵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⑶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10.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①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②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首版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④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⑦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⑧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11.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其文字所在国的著录格式。12.正文中的说明性注解采用随文脚注,用上标形式“①”等数字表示。13.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的作用:
1、便于及时查阅校正
有人也把参考文献称为是参考书,因为一篇论文的字数5000字以上,内容比较多,论文里面用到的论证,论据,分析问题时想要到的点是在参考文献里看到的,当写论文的引言出现了错误,还可以根据参考文献来查看错误的地方在哪里,便于修改,这是参考文献存在的一个原因。
2、让导师了解学生论文的深度
论文里面的参考文献数量多少,学校是有规定的,比如中文文献要达到10条以上,英文文献在5条以上,并且做好文献格式。
在论文里面选择用的引言越多,文献越多,其实也就表明论文写作时在查阅资料方面就多,一篇论文的质量好坏虽然和参考文献的使用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也有间接关系。
论文的引文用得好,论据十足,写的论文有理有据,清晰明白,这样的论文才有广度和深度,也更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3、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在论文里面写了一些引文,但是读者可能不太懂得这个论点哪里来的,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的,读者在参考文献上就可以看出来是从哪里出来的观点,材料,也是便于读者能查阅到。一篇论文里面使用参考文献是很正常的。
在写作中查阅用到的著作,报刊杂志论文的要点,就要标注出来,要写清楚书名,篇名,作者,出版者,年份,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在写完论文后要写好文献并且调整好格式,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首先,文献类型不同,其著录方式不同;其次尽管不同的文献类型,著录方式不同,但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参考文献的作者;( 2 )参考文献的名称和文献类型;
(3 )参考文献的出版信息。
其次,文内所列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为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章。私人通信和未发表(含待发表)的着作及论文,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还应注重权威性和时效性。文内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
1、文中已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
例如:陈远志等[9]研究发现,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企业管理层的工资水平呈现正相关,即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高,
2、正文未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引用内容的句末
例如:……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观察到的变量来定义潜在变量的测量模型;将潜在变量链接在一起的结构回归模型[41].
3、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时则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
例如:具体处理方法见文献[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
1.连续出版物的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外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 2.专著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C].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 专利文专利号,发布日期. 6.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报告 标引项顺序号 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5]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16] 邢利娅,白星瑞.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我喜欢这句出自印度的古谚语。最早这句话是一个网友对我说的,起因源于我无意跟他说起的小事:我的一个朋友,几年前老公生了病,腿落下了残疾,拖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生活相对于我们同龄人有些困顿,日子经常会捉襟见肘。我儿子个子长得特别快,往往新买的衣服还未穿过一季就小了,又舍不得扔掉,就送给了她的两个儿子。两个小家伙平时不像别的孩子锦衣玉食,所以也就没有挑剔,欣欣然接受了。每次给他们送衣服,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一种幸福便在我心底慢慢升腾,弥漫开来。和网友说起,网友发过来一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时光总是影影绰绰的交错,有生以来,有很多事情如过眼云烟,但也有很多故事无法搁浅于岁月的记忆,在如水的光阴里生根发芽。那是一个有些寒冷的冬天,爸爸眼睛患了白内障,我带他去县医院做手术。做完了检查,办好了住院手续,到病房的时候已近黄昏,病房里有四五个患者,其中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脏兮兮的小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闪动着澄澈灵动的光芒,身上穿着已经过时的、有些破旧的女孩子的衣服,站在墙角怯怯地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 陪同男孩的是一个五十左右的男人,个子不高,有些邋遢 ,手里拎着一瓶二锅头,略带沧桑的目光有些呆滞木讷,也不说话,痴痴的笑。 男孩是第二天做扁桃体切除手术,晚上吃饭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又买回了一瓶二锅头,病房里弥漫着呛人的酒气,人们都皱着眉,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晚饭以后,他们爷两就出去了,过了一阵,一个六十岁左右、衣着华丽的女人和他们一起回来了 ,孩子身上换了一件又肥又大的旧呢子大衣。男人已经昏昏欲睡,周公神游去了。女人便和大家攀谈起来,女人是他们的远房亲戚,对他家的情况有些了解。于是我们就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在昌西的一个小村子里,这个男人嗜酒如命,穷困潦倒,四十多了才娶上媳妇,是个智障,幸运的是孩子并未遗传母亲的基因,但是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他贫穷凄苦的命运,男人不事农桑,终日酗酒,对他们娘两非打即骂,唯一疼爱他的就是他年迈的爷爷。女人叙叙的说着,大家唏嘘不已,我的心开始微微的疼,命运就是这样,给每个人不尽相同的人生境遇,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以怎样的姿态,都得去面对。眼前的这个男孩安静地坐在那,黑黝黝的眸子里是与他年纪不符的冷静超然。 第二天孩子从手术室出来,由于疼痛,一直在哭,声音不大,嘤嘤的抽泣,嘴角里渗出丝丝的血迹,让人看了心疼不已。由于天生的母爱,我和临床的女人便去安慰他,但他似乎不买账,没办法了,我拿出手机,说给他照相,他立时就停止了哭泣,我趁热打铁,说给他讲故事,他点了点头。整个一下午,他打着点滴,安静的依偎在我的怀里,聚精会神的听着从来没人给他讲过的故事,眼睛里有一种异样的、生动的光彩。大家纷纷拿出好吃的给他,他也不说活,淡淡的笑,大大的眼睛眨巴眨巴,就像天上的星星。也许是长久没有母爱的滋润,他幼小的心田饮尽了孤单和无助,不知道这几年的岁月他在怎样一个环境里生存,是不是像一颗小草在冷风里摇。而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能让给他在受伤时有个怀抱暂时取暖,慰藉他的孤苦和迷茫。 因为爸爸是眼睛的手术,可以自理,我晚上就没在病房里住,去了同学家。当早上起来回到病房时孩子在哭,小脸哭花了,像个小花猫,临床女人连珠炮似地说,姐你可回来了,哭一早上了,怎么也哄不好,说想爷爷,他爸爸又去喝酒了,也不管,真气人。我二话没说赶紧把他抱起来,摸摸他的'头,说你只要不哭,就会很快好起来,就可以回家看爷爷了。咱们洗洗脸,阿姨教你背儿歌。他懂事的点点头,乖乖地跟在我身后。中午打完点滴,有个病友出院,我就在那张闲床上睡了一会,没有被子,正值寒冬,有点冷,我蜷缩在床上睡着了,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孩子正坐在床边盯盯看着我,我的身上盖着他的被子,瞬间我就明白了,心头一热,眼泪就流了下来。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他笑,他也会对着你笑。这个不被命运垂青的孩子,他的纯真和美好让我看到了阳光无处不在,命运有时候确实是不公平的,会和一些善良的人过意不去,但是爱却赋予了他不同的颜色。 晚上和同学讲起这个孩子,说到他的不幸,说到他衣衫破旧淡薄,同学八岁的女儿立刻瞪大了眼睛,开始问这问那。当她听明白了这一切就开始翻东西,把她穿小的鞋和衣服装了一大包,托我带给男孩。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看着她,白白净净的小脸因为激动飞起一片红云,汗涔涔的鼻尖微微地翘着,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清清亮亮,满是真诚和期待,我接过包,接过她火热滚烫的心,接过她纯洁美好的爱,触摸到她热烈的心跳,这一刻,我的感动瞬间决堤。 次日清晨我拿着衣服来到病房,交给孩子的爸爸,病友们说你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原来孩子晚上尿床了,棉裤都湿了,正愁没有衣服可换。帮他换了衣服,他也和大家混得熟了,恢复了孩子的天性,在病房里跑来跑去,时而听见他欢快的笑声,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有一种温暖充斥在我们的内心,像一团火熊熊燃烧。我们没能为他做什么,但又似乎为他做了很多。 岁月从指尖流淌,一晃过去好多年了,也不知道那个萍水相逢的孩子现在 过的好不好,会不会记得那些时光。我想心中有爱,传递的就是爱,心中有温暖,传递的就是温暖,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经久不散的馨香不是在手里,而是在心里。
作文教学案一: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话题作文的审题作文话题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材料、话题的阐述语、话题和具体写作要求。1审话题材料,抓关键词句例1:2002年全国卷作文话题: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问题:找出上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说它们对审题有什么限制和启发?参考答案:①“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这句话对选择的环境作出了限制:考生必须表现主人公在较为艰难的情况下作出选择,而不是在较为宽松的心态下作出的选择。②“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这句话很重要,这表明文章要强化这是一个二难选择,要有矛盾的心理。 ③“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这句话体现了救人=自救。2、审阐述话语,明话题方向例2:2005年浙江卷作文话题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问题:上述话题阐述语,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方向?参考答案:①命题者鼓励考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②抓无限和有限的辨证关系。3、审注意要求,防止几种误区注意要求往往是相对固定的: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我们在分析这一部分时,要做到澄清以下几个问题:①、立意自定,不等于主题无禁忌。立意有高低之分。②、文体自选,不等于不要文体,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文章成了“四不像”记叙文没有记叙的“三要素”,没有起码的描写,议论文缺乏必要的层次,没有鲜明的例证。③、题目自拟,不等于题目无关紧要。有些考生把题目等同于话题,这并非不可,但他们的题目就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④、不得抄袭,不等于不能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这主要是针对套作和宿构现象的。4、话题类型及审题要求(具体见新《坐标话题作文》第18页)①观点型话题做这种话题作文最忌讳背离话题,如今年重庆卷话题“双赢的智慧”,考生就不能写成“双赢”不可能,也就是不要反弹琵琶。②事物现象形话题此类话题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如“音乐”、“挑战”等,对此,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这一事物或现象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深入挖掘它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不能直停留在表面。③关系类话题审此类话题关键是不要偏于一方而忽略另一方,要找出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如“时尚与经典”,审题的关键在于不要只说一方好,另一面就一无是处,而要看到时尚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持久下去而成为经典,曾经的经典也只要勇于创新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成为新的时尚。④范围型话题这种话题的限制性很小,只为你提供了范围。如2002年春季高考作文话题“出发与到达”(具体见新《坐标话题作文》第18页),不能将它理解成关系类话题,从二者中找出一个孰是孰非,它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范围,你既可以倾向于出发,也可以倾向于到达。再如今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话题“凤头、猪肚、豹尾”,你既可以倾向于“凤头“,也可以倾向于”猪肚“,也可以是”豹尾“,也可以三者都涉及。但要强调一点,你不管写哪一点,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中途易辙。 二、供材料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为了帮助考生认识话题、拓展视野、激发思维所作的必要的提示和启发。而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主题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所以从材料中提取的中心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材料作文审题有两个原则:1、把握题旨例3: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另一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 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①三种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实质上代表了对待生活的哪些不同态度?[参考答案]前两个人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财富的多寡和荣誉名声的得失上,而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②你可以从阅读与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参考答案]陶渊明,远离官场,他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与精神的可贵,屏弃了浮华与虚荣。生活中还有很多放弃财富而致力于劳作的人,他们也认识到生活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真正的高贵在于精神和人格,人生的幸福在于拥有真纯和美德。热衷于功名利禄,满足于蝇营狗苟会越来越丧失人的本性,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本质。2、明确角度角度即材料表现出来的看问题的出发点。有的材料只有一个角度,有的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例4:武汉的珞珈山,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总见一些青年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问:这则材料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取观点?①从游人角度:批判一些年轻人常年一味崇洋而忘了本。②从韩国青年的角度正面阐述不忘本。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导师“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则有“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所谓命题作文,就是作文的题目已经定下了,不能更改了,这是一个限制,但同时它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就是这个题目往往比较宽泛,可写的领域范围很广,而限制往往在于它表现的意义。例5:以《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2005年北京卷作文题)“安”字含有多种意思,多种词性,形容词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等,动词有“安于”“安享”。它的限制性在于所写内容必须在“安”的这些词语所包含的内容之内。另外,要注意所给标题的内在性含义。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这里的“安”如果光写“安全”,泛泛而谈,是得不到好分数的,必须挖掘内在含义,要能深入到个人心灵深处、一个民族文化中。以下是北京一满分考试的作文片段:“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一种安逸;“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安逸;然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后的一杯清茶、一壶酒也是一种安逸。安逸是一种释然,是一种随心,是一种大风大浪后的平静与享受。文章将安深化为一种人生的态度,并追溯到历史中去,用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表现。说明此考生在审题上比一般学生更深入。 四、造成偏题跑题的主要类型1、对话题、材料或题目理解不全面。比如“心存希望”这个话题,许多同学大谈希望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有希望,这就变成了“希望”,“心存希望”一定要突出一个“心”字,要突出主人公的情感主体地位。决不能只对“希望”泛泛而谈。2、对话题理解不深入。如第十次周练的作文话题为“失落”,失落在字典中有两种理解:一为遗失、丢失,二为精神上失去寄托而感到空虚。是不是二者都可以入文呢?不是,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写前一种“失落”。3、穿靴戴帽,转移话题。如:2000年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答案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与话题无关的一件事)生活的海洋是丰富多彩的,我只是撷取了其中的一朵浪花。造成这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少同学平时宿构了一些文章,到了考试时就不顾实际,硬往上靠。有的考生自己也觉得所写内容与原话题“风马牛不相及”,于是只好穿靴戴帽,打扮一番。尽管作者用心良苦,但这类文章的毛病是逃不过阅卷教师的眼睛的。4、否定话题。 五、审题立意练习回声为了排遣苦闷,我做了一次远行。 憋着劲儿,登上了盼望已久的峰顶,心在刹那间却凝固成高旷的沉默。那一望无垠的湛蓝的天和海,那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苍翠山峦。这是大自然怎样的一种雄浑和生命力的奔涌?我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积蓄已久的心声和力量凝成一声"喂--",在山海间飞出。片刻,那"喂--喂--喂--喂……"的回声像澎湃的波浪涌来,将我淹没。我就一个人在峰顶静静地站着。海拥着山,天连着地,那回声在心胸中涌着、涌着。而不远千里奔波而来,也许正是为领略这种回声、这种神奇。渐渐地,回声退了、退了,而往日难忘的记忆珍藏、青春憧憬和那些期待的眼神却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上来,述说着,疑问着。也就是在宁静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我把对生活的所有疑问凝成一声"喂",而山海回答的是同样的语言似是有声,却是沉默。我轻松地笑了:飞去的是失落与彷徨,回来的是热情和希望。是的,我要重新展翅飞翔,不管前方是否还有风雨雷电。人的语言只是一种生命的疑问,而沉默却是对生命的耕耘,对疑问永恒的回答。不要幻想世界会给你直接的答案,发现和感悟才是人生的真谛。而回声就是这样一种用反复和沉默来启迪生命的语言,只是,你可用心聆听过?“回声”的启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这就是回声的独白,回声的启示,回声的内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心灵去对待另一颗心灵,都应该用一双热情的瞳孔去面对另一双瞳孔,因为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只有捧着自己的一颗心,真心地对待别人,爱和关心才会如春雨般地滋润我们的全身。没有付出,哪会有得到?没有奉献,哪会有收获?其实,对待别人是因,反馈到自己的则是果。 如果侯赛因国王身前不关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不操心国家的大事,不为中东和平而奔波调解,在他临死前的那几天,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在风雨中等候在王宫外,甘愿捐献自己的器官?如果燕妮不为穷苦的人奔走忙碌,她死后的墓前又怎会有鲜花的簇拥呢? 所以,无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前提还是你自己的付出。 这是个伟大的世界,世界需要爱来维系,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关心来作用,只有这样世界才会缤纷多彩。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不要过分地算计别人,不要操心地计较付出得到的多少,因为得到付出之间永远没有公式。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苍穹中的一颗小星,都只是深夜中的一把火炬,我们心中所想的应该是别人,装着的应该是别人,只有这样,天空才会更加明亮,深夜才会充满光明与温暖。 所以,朋友当你想获得别人的关心与尊重时,当你想让你的周围变得明亮起来,当你想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中时,请从自己做起,请和和气气地对青山说一声:“你好!”相信青山也会让你感到满意的。 玫瑰赠人,手有余香,相信这余香会缠绕在你的指尖,渗透到你的心里,永远永远地环绕在这万水千山之间。这是两篇以“回声”为话题的作文,都未偏题,看看它们立意有高低之分吗?
专著:普通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标准、汇编、古籍、多卷书、丛书等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3、析出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普通图书中析出的文献、会议文集中析出的文献等)、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报纸中析出的文献等)本硕博论文常写的参考文献就是从会议文集、期刊等专著、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只是参考某某会议、某某期刊的某篇论文。4、专利文献: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年度索引等5、电子文献: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偶然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作者是余华,就顺手拿来翻阅,该书从构思到完成花费了二十一年,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用了三天时间再次沉浸于书中的城镇。 之前也看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优秀作品,里面压抑的氛围让我觉得些许悲凉,《文城》虽然也有血腥场面的描写,当相比较就显得轻松多了。 阿福,故事的主人公,沉默寡言,重情重义的谦卑男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家里有地有房有仆人,本可以过别人羡慕的生活,却因为一个女子的出现,让自己有家不能回,寻找了一辈子那座虚无缥缈的文城。 阿福结识了小陈,两人靠做木工白手起家,把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得知阿福女儿被土匪绑走了,小陈让自己的儿子去对换人质,连耳朵都被割了,此等情意,让人动容。后来阿福被土匪残害,是小陈聚集了一大帮人去替阿福报仇,亲手了结土匪头头(其实是余华的妻子看了之后,气不过,强烈要求一定要把这个土匪头头写死)。 小美,阿福喜欢的女子,柔软又坚硬,驯良却叛逆。她是一个童养媳,从小就住在婆家,后来因为私自将钱财拿去给弟弟做赔偿,被婆婆赶出了家门,他的丈夫阿强因为思妻心切,离开家出走去追寻妻子小美,两个人四处漂泊,直到走进阿福家。 这小两口谎称是兄妹,博取阿福同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阿福和小美成亲了,而小美的丈夫阿强说,会一直等着小美出现。看到这我无比纠结,有夫之妇还做此等伤风败俗之事,虽然可以理解,但也无法消除我心中的愤恨。 阿福把祖祖辈辈攒下来的金条、房契和地契给小美看,一段时间后,小美说要去烧香拜佛,然后一去不复返,当阿福意识过来的时候,墙里的金条少了,从祖上开始积攒下来的金条差不多一半都被卷走了,他哭了,浑身啰嗦。从此以后,阿福沉默寡言,笑容从他脸上消失,心事重重,时而对着路口发愣。 虽然小美已经走了,往后的日子还是要过的,他还要让自己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一定要娶个规矩人家的姑娘,不能再娶个不明不白的女人。怎知走了很久小美突然回来了,说自己怀了骨肉,想把孩子在这生下来。小美阿福家的金条,阿福本不该让她回来的,但想到有了骨肉,家里也就传人,心也软了。虽然金条一根没有带回来,但是却把孩子带回来了,没有生在野地里。 生完孩子的小美又走了,不过这次什么也没有带走,阿福安顿好家里的事情,踏上了寻找小美的征程。 他只知道小美去了一个叫“文城”的地方,阿福从北方一路南下,找过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这个虚无缥缈的文城,是小美心里永远的痛,也意味着阿福和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找寻。 这本催情的小说,让我对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感同情,土匪也并不都是恶人,也有后来改邪归正的,农民也并不都是贪生怕死的,面对土匪的侵袭,英勇献身的占大多数。虽然继续沿用了宿命性悲剧模式,却能击穿读者心灵。 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妻离子散,家毁人亡”的混乱时期,无法体会流离失所之痛。文城只是想象中的乌托邦,没有人真正去过那里,只要还有追求,我们便会勇敢的踏上旅途。 “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正如总会有一个地方等待我们找寻,无论那是一个梦,一份情,还是一处归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寻找呢? 阿福找了几十年的小美,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去世,多年以后,仆人抬着阿福的棺材回家途中车坏了,而停下的地方正是小美埋葬之处。通过这样魔幻的方式,两个人终于又碰面了,像极了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的场景。 这本书还有个小遗憾,没有交代阿福女儿之后的命运,还有那个被卖去澳洲当劳工的地主家傻儿子的命运,我想多半是客死他乡了,毕竟从小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倒也不值得同情。 ——文/紫青 2021/10/21
根据《文城》中描述的时代背景:1926-1928 国民政府北伐,北洋军已溃败。 地点大致参考似乎没有意义。估摸一定在上海以南,几日马车日程之内的地方,在安徽,浙江一带吧。 共情思考: 如果我是林祥福,我敢不敢带着女儿去寻找那做有小美在的文城。 如果我是小美,能否为自己的敢爱敢恨买单。 如果你给了别人一座“文城”,那他就一定会在文城找到你。 全文以林详福带女寻找文城的小美展开: 补章: 本书如果对多个角色拎出进行一一解读似乎都有其较深表达,较真的话像陈永良,顾益民等主要角色显得较为淡薄,缺少立体感。 林详福到死都没有找到他的文城,但是他最后留在了“文城”。这不是文字游戏,是作者安排的情节就是如此。文城就是阿强说谎随口说的一个名字,但是小美的描述与口音让林详福确认溪镇大概就是文城。 林详福的遗憾不是没能找到心目的文城,而是没能见到小美。 戏虐之处便是,林详福死后田家兄弟带着他的棺材路过的坟丘刚好埋葬了小美。林详福到死甚至都不知道小美的全名叫纪小美,但是小美却一直都知道林福就到了溪镇。 文城对林详福来说就是幸福的起点,对于小美来说是救赎的终点 一切都在“文城”画上了句号。 重要词句标注: P29: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
余秀华,下次如果你知道题目百度一下就有啦《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I Crossed Half of China to Sleep with You)是诗人余秀华于2014年10月所作的一首爱情诗。[1] 诗歌一共分为五节,鲜明地抒发了女性自我爱欲的痛苦,却不局限于对女性自我欲望的书写,诗人将对自然、环境、人性的关切熔铸于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命经验之中,凭借“睡你”实现了对生存困境的言说、对人性的关怀,使得女性诗歌创作视域得以扩展。[2]
是一位性心理专家,中老年女性,同性恋者也是诗人。我看过她的论文,好像姓余,叫什么忘记了。
余秀华。满意请采纳!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I Crossed Half of China to Sleep with You)是诗人余秀华于2014年10月所作的一首爱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