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历代孔子图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历代孔子图像研究论文

依个人浅见,各种不同身份、形象的画像正可以表示下列3个含义:1、从生平经历说,孔子年少时贫贱,却能发愤自强,从放牧牛羊等低官职做起,到出任鲁国中都宰等高官,不同身份的画像可表示其奋斗历程。2、从思想主张说,孔子一生以复兴周礼为己任,创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倡恕道精神,不同身份画像可象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恕道内涵。3、从教育实践来说,孔子贡献殊钜,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创了民间办学与平民教育的传统,不同画像可传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

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

对于孔子思想,大家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方法有重要启示。

论文关键词:

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样的问题,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2 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但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都苏问,欧答)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朋友。”苏问:“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了下去,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 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一直没有间断。孔子造像的产生,或源于弟子对其师的追思之情的表达,或源于对圣贤图像教化作用的重视,或源于学官学生祭祀之用。纵观历代孔子造像,唐代以前主要形式是壁画和塑像,东汉时期出现了石刻画像。宋代以降,卷轴画、石刻画渐多;随着儒家之学的更加凸显,儒家特别是理学的知识和思想越来越“俗化”,明代以后孔子造像更加普遍;刻书业的发展,还导致了《孔子圣迹图》的盛行,到清代时则出现了神化孔子的《孔子神位图》。 孔子的真实形象如何,当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最早的明确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其中也只是说他“生而首上圩顶”,这时距离孔子去世已经三百多年。由于关于孔子真实形象记载的缺失,使孔子造像从一开始就具有美化的特点,发展到明清时期的《神位图》,则将孔子完全神化。孔子造像的兴衰和图式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帝王尊孔崇儒的情况,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孔子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思潮的指向标。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春秋时期就已重视图画圣贤像的教化作用,汉代更是如此。自孔子至汉代以前,由于缺乏相关文献,孔子造像的情况我们已经不能确切地知道。曲阜所藏《孔子夫妇楷木雕刻像》,据传是孔子弟子子贡在为其师结庐守墓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其师的追思之情。然经专家考证,该作品当为宋代仿刻。其仿刻所依原本为何,原本是否就是子贡所作,也都还缺乏确凿的证据和有力的说明。 孔子形像的视觉表现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艺术的一个特殊文本,主要表现为绘画和雕塑两种形式。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主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孔子的形像已经随着儒学的沉浮而内化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对于儒学的尊崇、研究和宣传在重视图画“成教化、助人伦”观念指导下必然离不开对于孔子形像的视觉表现,这种表现又由于统治阶级对于孔子后人的优待和孔庙的延续而带有祖先崇拜的性质。从上层统治阶级到普通民众,广泛而深入的孔子及其儒学崇拜和学习使得大量艺术家、熟练画工和普通工匠参与到孔子图像的制作当中,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不论是肖像式描绘还是情节式图解或其它形式,孔子再也不是春秋时代那位不得志的教书先生,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一个无所不在的象征。历代孔子像的演变,已经远远超出了孔子像本身的视觉意义,折射出各时期对于孔子及其儒学地位和影响有意无意的解构与重塑,也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思想尤其是儒释道三教的消长关系,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代人物绘画的脉络和特点。然而,历代孔子形像却不是儒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美术史观照的个案,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对于历代孔子形像的研究,重要的已经不是孔子真实形貌的探求和再现,而是其在思想和文化建构中的符号性表征意义。当下国人对孔子“至圣先师”的身份是多有认知的。但一般人并不明了,孔子何以对中国如此重要?这主要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改革者,他的政治哲学,可以说影响了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制度。 孔子虽有贵族血统,但年轻时比较贫困。《孟子》中记载,孔子年轻时做过管仓库的小吏,也曾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有学者考证,孔子当时在鲁国只是担任过类似政府高级顾问之类的闲职,为君王或当时的当权者提供一些国事咨询。 所以相比于孔子实际的从政生涯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孔子提出“士志于道”,也提出了“君子”这个概念,多次强调了以德行和才能选择官员的重要性。在孔子的观念中,知识分子是“道”的承担者。孔子对中国的重要性就在于,他为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道统”,来与执政者所代表的“政统”相制衡。在孔子之后,这成为儒家的社会理想。孔子的期望是,用政治统领社会,用学术统领政治。 可以说,孔子奠定中国政治治理的很多常识。比如在“子贡为政”那个章节中,孔子就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看得比军备和粮食更为重要,认为这是一个政府存在的基础。孔子的很多政治理念与现代民主观念是相通的,强调的是社会的理解与合作精神,而不是刑罚与严惩。这些政治常识直至今天,看来仍需普及。分析文献中对于孔子的描述和记载,以及其它文献中关于绘画尤其是人物绘画的特点,对孔子的初步的“异相化”进行研究,为之后两千多年中孔子图像的演化和变迁追根溯源,也在儒家思想尚没有形成独尊地位的两汉之前的时期将孔子真实形貌和图像表现放置在一个相对客观的环境之中加以分析。在没有实物佐证的情况下,从当时的祖先与古圣贤崇拜和宫殿、庙堂的壁画传统等分析,孔子在其没后不久是有可能出现了图像表现的。结合先秦的考古资料如壁画、帛画和雕塑等实物与文献记载,对孔子图像出现的大致面貌进行了追溯和还原。大量含有孔子内容的汉代画像石是已知最早的孔子图像实物资料,这也是后来大量孔子图像形式的渊源。在汉代“独尊儒术”的思想背景下,这些画像石中的孔子形像已经在儒士们的头脑和手中完成了初步的“改造”。根据儒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和文献中反映出来的比较公认的孔子形貌特点及其主要经历绘制的孔子被基本定格在高大、谦逊、慈祥等特征上。故事选择、情节安排和人物造型上无不是为了烘托孔子的“温良恭俭让”等精神气质。孔子形像呈现出虽然略有差异但却相对固定的模式,显示出汉代画像石中的孔子图解是来自某个或几个固定的粉本,而这些粉本的出现和流传,显然离不开上层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授意。这些粉本一方面使更多的普通民众崇拜孔子有所凭依而不仅仅是通过繁浩的儒家著作,孔子的形像和事迹因此更加容易被传播和接受,对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的稳定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官方主流思想的要求下,这些粉本有意识地曲解和改造了历史本来的面貌,也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人们在思想和图像上认知孔子的客观性和多维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大解放的年代,是人的觉醒与自觉、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绘画全面自觉的时期。这些都对于孔子图像的表现在新时期的面貌有直接的影响。儒家思想受到质疑和挑战,道家思想重新兴起、佛教传入和玄学的流行对于打破汉代孔子形像的模式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与道教和佛教的对立与斗争中,儒教也逐步从借鉴他者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自己,孔子图像表现也由此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观念和元素。同时,孔子图像也不仅仅出自虔诚的儒士之手,不少推崇道教和佛教的文人和画家(或兼而有之)也创作了不少有关孔子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对于孔子的诠释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孔子与道教始祖老子的关系等等。唐代对孔子及儒学的尊崇达到了另一个高峰。虽然事实上儒家学说再也没有能够形成一家独尊的态势,但无论佛道如何兴盛或者统治者的个人好尚怎样,儒家思想无疑已经成为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孔子图像的表现在三教图像中的位次由于创作者立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但基本上在佛教和道教之后。独立的孔子图像继续发展,官方对于孔子的尊崇在唐玄宗时达到一个顶峰,孔子被敕封为“文宣王”,孔子的形像也从此增加了一个“冕服孔子”的模式。宋真宗先后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和“至圣文宣王”,元代成宗时更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宋元时期是包括人物画在内的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巅峰时期,在整个社会儒学风气的影响和统治阶级的支持推动下,许多知名画家也参与到孔子图像的创作当中,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孔子图像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也由于许多画家往往能不囿于前人的程式而表达出自己对于孔子的理解,所以也为诠释孔子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宋代,民间关于孔子的相貌而衍生出来的“七陋”说逐渐形成,并成为后来描绘孔子图像尤其是肖像类图像的主要依据。另外,随着版画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最早手绘形式的情节式的“孔子圣迹图”开始以版画的形式流行开来。“孔子圣迹图”中的孔子形象从衣着、姿态和表情都有着典型的图式。明清两代的孔子被重新定位到“至圣先师”上来,是“圣人”、“先师”,不再是“文宣王”。其间虽然有清世祖顺治二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但不久又改回“至圣先师”。“冕服孔子”的形像在官方语汇中被取消,太庙中的孔子像也一度被撤除,重新以早期的“神位”的形式进行祭拜。但包括“冕服”样式在内的孔子塑像在其它场所和广大民间得到了延续。明清时代的孔子图像基本延续了宋元的模式,没有多少突破和发展。一方面肖像式的孔子“七陋”的特征基本被固定下来,或者仅仅是对于早期的“宣圣遗像”、“孔子行教像”进行翻刻的石刻画,不但泥于前人,而且艺术水准也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孔子圣迹图”虽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甚至一些比较知名的画家也参与到手绘本“孔子圣迹图”的制作当中,但除了某些细节的变动、西方艺术因素的引入和艺术水准的差异外,并没有对传统的“孔子圣迹图”做出根本的突破。“三教像”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卷轴画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画家和作品。画面中三教形像“释-道-儒”的位次已然固定,只是在某些作品中虽然位次不变,但出于画家个人情感因素,对老子往往相对侧重。孔子往往被描绘成一位谦逊的世俗老者,多从神态和衣着处理等方面将其表现为一位现实中人,而释迦和老子则表现为骨骼奇伟而又睿智博大的世外神仙。不过,在民间的某些习俗中依然将孔子视为神仙之一。随着孔子崇拜的民间化和多样化,孔子图像在已经被熟知的符号化之外又出现了更多的表现媒材和形式。对于孔子形像的过度阐释和重构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开始不再拘泥于孔子具体形貌的刻划而仅仅将其视为儒学或者说孔子思想和人格的某种视觉符号。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影响因子

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增刊不算),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如下:《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度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1073参考资料: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外:计算机类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2006年)期刊名称影响因子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文信息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科学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物探化探计算技术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微型电脑应用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微型机与应用微计算机应用

中文的不清楚 但是如果是英文期刊可以上ISI Web of Knowledge 数据库将计算机通信与技术的学科的所以期刊按照影响因子排序就好了

1 Novel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ean Shift Segmentation for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50 Years’Achievements, Future Directions and Social Impacts( ISAI’06) , Aug. 1-3, 2006, Beijing China. 第2作者(ISTP index )2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Segment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System.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 Intelligent 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 (FIEOS2006)), Nov 2006,Beijing,China.第2作者( EI index)3 Object Oriente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from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Proceedings of SPIE》,Geoinformatics 2006, Remote Sensed Data and Information, 28-29 Oct. 2006, Wuhan, China. 第2作者( EI index)4 Study o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Yunshun County based on RS in Northwestern Hunan Province. ISEIS'2006,Beijing Specialty Confer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STDC),Oct. 2006,Beijing,China.第2作者(ISTP index)5 The VHR Data Multi-resolution Segmentation Based on Mean Shift. 广西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6(4),第2作者(广西师范大学主办,核心期刊,影响因子:)6 Spot-5影像特征分析及最佳波段选择.《遥感信息》,2006(4),第2作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影响因子:)7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技术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4),第1作者(中南林学院主办,核心期刊,影响因子:)8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classifying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based on multi-feature.《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Remote Sensing and Space Technology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19-24 May 2005 Beijing,China.第1作者(EI and ISTP index)9 湖南四水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指标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5),第1作者(中南林学学院主办,核心期刊,影响因子:)10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技术研究.《遥感信息》,2005(5),第1作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影响因子:)11 QuickBird 卫星图像信息识别.《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5(12),第1作者(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主办,一级期刊,影响因子:)12 多源遥感图像分级校正研究.《株洲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 ,第1作者1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覆盖信息提取.《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4),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主办,影响因子:)14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及其对植被识别的影响.《林业资源管理》,2005(5),通讯作者(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核心期刊)15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在林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通讯作者16 森林树种高光谱波段的选择.《遥感信息》,2005(4),通讯作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影响因子:)17 一种稳健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快速提取方法.《第12届全国图象图形学术大会论文集》,2005年10月,通讯作者18 森林经理专业“本硕连读”试验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6),第1作者(中南林学学院主办,核心期刊,影响因子:)19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立木材积表的编制.《林业科学》,2004(3),第1作者(中国林业学会主办,一级期刊,影响因子:)20 QUICKBIRD 数据处理及其应用.《遥感信息》,2004(2),第1作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影响因子:)21 遥感数字图像的无缝镶嵌.《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1),第1作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核心期刊)22 “3S”技术在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林业资源管理》,2003(3) P31,第2作者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核心期刊)23 航空像片上任意点比例尺的测算.《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3) P149,第1作者(中科院遥感联合中心主办,影响因子:)24 多项式法航空像片的几何纠正.《北京林学大学学报》,2003(2) P58,第1作者(北京林业大学主办,EI index,影响因子:)25 株洲主要地类地物波谱特征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1) P93,第1作者(中南林学院主办,核心期刊)26 ANN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2002(3),第1作者 (中国林科院主办,核心期刊)27 遥感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与展望.《遥感信息》,2002(1),第1作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影响因子:)28 澧水北源森林资源水文状况评析.《湖南林业科技》,2002(2) P8,第1作者(湖南省林科院主办)29 加拿大林业教育和林业科研.《世界林业研究》,2001(4),第1作者 (中国林科院主办,核心期刊)30 The Role of Raster Pixel Size and Shape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遥感信息》,2001(1) P21,独立(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影响因子:)

1.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是集计算机图像图形高科技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荣获核心期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是被国内主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核心中文期刊,是图像图形学及相关领域的权威性杂志。主要...

2.计算机科学

11.《计算机科学》网站上提供了“稿件处理流程”,作者可以通过该流程图了解稿件的处理程序和相关规定。 12.对于拟发表稿件,我们将按投稿时间的顺序安排发表.稿件刊发以后,我们会将稿酬及样刊邮寄过来。注:这里...

3.图学学报

可另行处理。由于人手有限,本刊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3文稿不应涉及保密内容及他人利益。数据不实、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责任自负。 4参考文献请不要少于6个。 5来稿时,请提供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孔子研究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1】

摘 要:在东方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产生影响。

解读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教育具有启发和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 《论语》因材施教仁 教学思想 启示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据记载,孔子门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是因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无论贫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都有接受的权利。

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这并非孔子受他的礼,而愿意教他学习,只是“束�”是当时人们都能承担的,任何人均可到他们下接受学习。

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故事跟能说明孔子对待受教育者资格的要求。

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

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肯进取,不管其曾经怎样,只要现在能洁身自爱,以求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就不可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

充分说明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二、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

1.教育方法

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因材施教,根据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子路》)这就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了解。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雍也》第21章)意思是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

此举虽无“因材施教”四字,但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充分说明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指: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

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

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句中一“启”一“发”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这个方法对当代教育具有启示的作用。

2.教育内容

孔子教育内容:“孔子教学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道德教育内容:仁与礼、孝悌、忠信。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意指: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说明仁礼在教学的重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意指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这是孝悌充分体现。

子曰:“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意指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强调忠信在教育上重要性。

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儒学思想中教学内容后又增加“六艺”,包括为礼、乐、射、御、书、数。

包含了道德修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和训练。

孔子教学不以书本为学习全部资料,而是在书本学习同时,在生活中也同时学习。

这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3.教育目标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意指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人学习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而在培养目标上,孔子注重“举贤才”为国家培养人才也是孔子教育的目标。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与孔子的举贤才是一致的,从这句话中就体现了孔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

孔子告诫学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孔子推荐学生担当政治事务,在举荐人才时有原则,首先,学习不优异,不可做官:其次,要在国家政治开明时才可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所以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只有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和“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对历史的贡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展了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重视文化的传承,对教材进行建设,为后世儒家奠定了进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更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通过他自己证明了这一说法,对教育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思想,从而选择适合学生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从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 朱熹(宋).《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 刘嘉铭.《教育公共基础笔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论文期刊:

[3] 曲红艳.《孔子教育思想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21期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2】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我针对孔子著名的“有教无类”、 “乐学”、 “因材施教”以及一些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进行浅析。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乐学”“因材施教”“变通”

正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国家,百姓只能被动地去遵纪守法,而不能够有廉耻之心,不懂得为什么要自觉地去遵纪守法,是不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的。

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够用礼法去约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规范,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那么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孔子认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因而孔子一生开私塾,广收弟子三千,有才能者就有七十二人,因而孔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在这里仅仅就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点进行分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

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

这在当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仅仅是王孙贵族,普通人的子女也可以接受教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

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后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

孔子教导学生要注重提高道德素质,也提倡老师要讲究职业道德。

从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把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如果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只懂搞教育,而不懂道德要求,那么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有很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却助纣为虐,为战争贩子研制杀人武器;一个掌握有高超印刷技术的科研人员却研究和大量印刷假币,严重干扰和威胁国家经济,这样的人于百姓、于国家、于社会有何益呢?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有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道德教育。

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推崇的是使学生“乐学”。

《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见《论语·先进》)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

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能熟练运用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不能弄明白的时候,不去点拨;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清楚时,不去启发。

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变,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除了以上关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贡献以外,孔子还难能可贵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

他现身说法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

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不仅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光辉榜样,而且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思想。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目前我们还有相当部分教师还没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状况必须下大力气扭转。

哲学告诉我们:变,才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变就不能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论语》

[2]《论语名言解析》

[3]讨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教育》

[4]语文课程改革应当反思的几个问题 《语文建设》

孔子关于仁的论文

从“仁”与“礼”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凡君子所行就是“仁”,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但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小人就必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行为不违背“仁”。以“仁”、“礼”关系作为标准,孔子从道德上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及下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关于仁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关键词:“仁”;“礼”;划分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

对于孔子思想,大家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方法有重要启示。

论文关键词:

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样的问题,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2 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但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都苏问,欧答)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朋友。”苏问:“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了下去,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 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中国图形图像学报

我就知道它不被EI收录,在EI网站上搜索就可以知道是否被收录了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是被国内主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核心中文期刊,是图像图形学及相关领域的权威性杂志。主要刊登图像图形科学及其密切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并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科研学术论文,论文形式主要有综述、技术报告,项目进展、学术动态、新技术评论、新产品介绍和产业化研究等。内容涉及图像分析和识别、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系统仿真、动漫等众多领域,同时还根据各时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开设相应的主题专栏。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是被国内主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核心中文期刊,是图像图形学及相关领域的权威性杂志。因此不是SCI收录。在学校图书馆网页上可查文章是否被EI收录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研究论文

爱迪生,其实你可以百度一下

中国历史人物你可以去查找中国通史啊。

王安石字介甫,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1070年拜相,推行改革。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法,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拿破仑可以吗?对于拿破仑·波拿巴一世皇帝,第一,他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每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人物,不管怎样高明,他却不是悬在空中,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之所以比一般人伟大,除了他具有某方面的出众才华外,更因为他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地位和权势。但不管怎样,他的立脚点和同时代人必然是一致的,是同在一个水准上的。每个时代的历史都不可能是某个英雄的历史。拿破仑时代的历史也不是拿破仑个人的英雄史,不能把他神化。 可是,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史学界对他的评价,却有不少神化之处,如:说他是“世纪的巨人”、“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西方之皇”、“战争之神”、“命运的支配者”,甚至说“他是从恺撒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是从亚历山大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人物”,等等。 在吹捧的反面,却又是一片愤怒、厌恶和诟骂,如说他是“科西嘉岛的怪物”、“摧残自由的暴君”、“无耻小人”、“低能儿”、“疯子”、“匪徒”,等等。 不管是吹捧或是诟骂,都属于向个人崇拜低头。用这种方式都不能真正揭示出拿破仑这个复杂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第二,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它必将造就伟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之所以伟大,是由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这一伟大事件所造就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末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因此,必须把他放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之中,才能更好地去认识他。 第三,要看主流、看主导方面,不能以某一片面代替整体。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的历史人物,其一生的经历是错综复杂的。拿破仑一生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时代,也是整个欧洲大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大转变的时代;他的一生经历,他的主要活动,是和这个时代的特点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因此,要看他在这个大的历史潮流中,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还是顺应时代的潮而动。 第四,对过去一些关于拿破仑的著述,特别是那些所谓“圣赫勒拿岛的一些著述”,要作全面的考察、分析。因为拿破仑在六年的流放生活中,仍以胜利者的目光来估量他的过失,用夸大一些事实和掩盖另一些事实的手法来缩小、掩饰他的错误。这些东西是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产阶级同波旁王朝的斗争中,资产阶级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重新祭起拿破仑的亡灵而炮制的。今天法国史学家只把它看成是传说之类的东西,因为它不太符合历史的真相。另外,在英国人和俄国人编撰的一些关于拿破仑传记之类的书籍中,又带有浓厚的民族沙文主义的情绪,因此,对一些事件的原委和性质反映得也不够真实。 第五,有些评论拿破仑的文章,习惯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去寻找根据。但是,如果只作一些词句的引用,而不首先弄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是在什么时候、为着说明什么问题而讲的,那末,单靠这种引证,必然导致经典作家间在拿破仑问题上的“吵架”。总之,评价拿破仑应当把他放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中。综合地考察他的全部活动。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拿破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镇压了王党叛乱,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这是他活动的主要方面,是他的主要功绩。当然,每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都不可能是完人,都有他的缺点错误甚或是罪行。作为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的拿破仑更是如此。恩格斯就曾经指出过:“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和旧的反革命王朝结成同盟。他不去消灭旧欧洲的一切痕迹,反而竭力和它妥协;他力图在欧洲帝王中间取得首屈一指的声誉,因此他尽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他们的宫廷一样。恩格斯是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指出拿破仑的主要错误在于“拜倒在正统主义原则之前”。 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他有功也有过,便象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讽刺蒲鲁东观察经济范畴有好坏两个方面那样,“就象小资产者看历史伟人一样:拿破仑是一个大人物;他行了许多善,但是也作了许多恶。” 综观拿破仑一生的全部活动,其主导方面的活动,对当时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他功大于过,是一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