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时报王丰最近文章

发布时间:

中国时报王丰最近文章

多年来,王丰致力于阅读教学的研究,在实践探索中提炼出了“细谋、美读、深悟,构建阅读教学‘金三角’”的教学思想。“细谋、美读、深悟”这三个过程中,“细谋”是基点,它是“美读”与“深悟”推进的基础;“美读”与“深悟”是两个并列行进的过程,读中有悟,悟中含读,它们行进的“金三角”的顶端就是学生的发展(包括学生语言的发展,精神的发展,人生的发展)。他从教学目标的谋化、文本处理的谋化、教学流程的谋化入手,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情进行教学预设;从读前唤起学生阅读兴趣、读时讲求过程,读出文章的内涵入手,引导学生美读课文;从体味文章的情怀、感受作者的情怀、抒发自己的情怀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情感,与编者、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逐步形成了自己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激情导入、唤起兴趣——捕捉文眼、抓住关键——整体入手、全息阅读——重点美读、深入感悟——巩固升华、拓展延伸。他还注重将“细谋、美读、深悟”的教学思想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寻方法、亲历过程,有效构建了师生互动、同构共建、充满生成气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他的课设计新颖、引导得法、教得游刃有余,学生悉心阅读、多方感悟,学得轻松自如,课堂呈现出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写写练练、高潮迭起的良好氛围,在城关区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到了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老年人再就业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1、落后的老年人再就业现状其实,老年人再就业这个议题,在其他国家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有数据表明,在其他国等地,60到64岁的老年人仍然参与劳动的比例,均大于55%。而在老年人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国家,每10个60到64岁的老年人,就有7个仍然在工作。我国目前60到64岁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男性仅有,女性更少,只有。2、亟待更新的“养老”观念和孝道传统老年人口就业率低下,与我们较为落后的“养老”观念和孝道传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事实上“养老”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过去时代特色。那时候人均预期寿命都在四五十岁,一个人能熬到子女成家立业,就算功成身退了。因此当时才有“养老”这个概念,是为了让本就已经没几年可活的老人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待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的清闲生活。与此匹配的孝道文化中,也有很多与当下社会现状已经不符的传统和观念。比如很多人觉得,身为子女,如果还让已经年迈的父母去工作赚钱,那就是大不孝!还有父母操劳一生,晚年就是应该享享清福!只有逆子,才会让老人家辛苦了大半辈子还继续去吃苦受累!3、对很多老人来说工作不等于吃苦受累其实,对于当下的老年人来说,再就业不一定完全是在吃苦受累。一方面,由于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就拿现在岁的人均预期寿命来说,从60岁退休开始,还有长达18年的时间,难道你能都在家里什么也不错,享清福吗?另一方面,老年人除了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有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想沟通交流、想学习进步、想实现梦想、想有成就感、想获得尊重等等。这些都是窝在家里享清福不可能得到的!可以这么理解,只要不是单纯地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工作,就不能地将工作完全等同于吃苦受累。想清楚这一点,对于再就业的老年人们来说,尤其重要!老年人再就业的好处和意义:1、不是健康才能就业,而是就业可以促进健康其实对于很多真正关心父母的子女来说,也是单纯不希望年纪已经不小、身体逐渐衰弱的长辈,在拼命工作的时候,出现什么健康状况,那样的话反而更加让人担忧。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年人参与到劳动中去,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身体好、还干得动,反而是因为参与到工作和劳动中,能够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2、老年人创业,圆一个自己多年的美梦不论什么年代、什么国家,创业似乎都是年轻人的专属。而老年人,能勉强保证自己不子忽悠、不被时代抛下,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再加上还有一堆诸如创业压力大、需要熬夜加班、对身体不好的担心;以及把积蓄拿来创业、出意外需要用钱的时候怎么办的忧虑等等。其实上述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改变思想观念、加大扶植力度等手段和措施来解决的,而排除了这些弊端,老年人创业似乎也展现出很多独具的优势。

【奖项】: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第4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第4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第7届台北电影奖商业映演类大陆电影推荐奖。此片获1994年法国嘎纳第四十七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1994年 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1994年 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1994年 洛杉机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1994年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1994年 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1994年 台北电影奖商业映演类:大陆电影推荐奖

王丰,1956年生于台湾南投,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中国文化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时报周刊》采访主任;《商业周刊》主笔、总编辑;《TVBS周刊》总编辑;《新新闻》总编辑、资深主笔。现任台湾《新新闻》周刊资深主笔、《海峡导报》专栏作家等,自由作家,专写历史及传记题材。蒋介石家庭传记历史权威,著有《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宋美龄的美丽与哀愁》、《蒋经国情爱档案》等15本作品。

中国经济时报最新文章

中国经济新闻网是依托中国经济时报社的人才和信息资源组建的一个经济综合类新闻网站。中国经济新闻网开通了“要闻”、“政经”、“财经”、“区域经济”、“财经新闻界”等频道。本网主要刊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新闻事件;见解独到、思想健康新颖、语言犀利、行文清新的经济评论(理论)文章;报道股票、期货、外汇、银行、传媒、IT、汽车、房产等信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眼光关注底层百姓生活状态、搜索时代发展硬伤所在、解析社会现实诟病痛因;解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现关乎底层民众的政策亮点;剖析企业发展之道,透视企业资产流向;展示城市风貌、释放城市亮点、展望城市规划、分析城市环境、报道城市发展;透析文化现象,点评文化盲点,聚焦文化人物,冷观文化事件;推广旅游景点,发掘旅游卖点,分析旅游现象;用独到的眼光观察地区经济以及各项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全景分析预测 --------------------------------------------------------------------------------经过25年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21世纪初期的中国发展,更加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即在加入WTO的新世纪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怎样的环境、机遇、挑战和可能前景?这是所有的人——无论是国内国外、政府企业、理论还是实践等,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将中国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划分为传统的十大领域,并进行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剖析。 一、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较长期的高速增长 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2年,我国GDP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见图1,比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一倍、比同期发达国家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两倍等,展现出世界经济“一枝独秀”的明显特征和勃勃生机。这使得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稳步、持续和显著的提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核心原因在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即将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改革为市场经济,以市场化的价格来调整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在此基础上,更多的与国外进行市场化的交流与合作等。 在农村,重点是进行土地承包制的改革,同时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在城市,首先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90年代后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的全方位的探索和推进,如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等。这使得我国两方面的生产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率的发挥。即一是显性生产资源,如土地和厂房等;二是更为重要和核心的隐性生产资源,即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内外因素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我国经济25年来的空前繁荣。即内因是我国生产资源效率的更高发挥;外因是我国与国外的大量交流、经济的巨大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后发优势等。 25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8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80年代下半期,重点是解决工业品短缺问题;9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原材料、基础设施等的“瓶颈”问题;90年代下半期,重点是解决经济结构的矛盾和优化问题;21世纪的前几年,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加入WTO的国际接轨问题等。 回顾25年的历程,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四个显著的历史性起点或标志:一是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二是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三是1992年初的小平南巡讲话;四是2001年底的正式加入WTO等。 由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如20-30年,我国与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因此,我国经济仍将持续过去25年的较高速增长。例如到2002年底,我国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30等。虽然两个时期微观的影响因素或结构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如前期的体制性释放动力可能更强、后期的市场性规范活力可能更充沛等,但是综合的比较,两者的增长潜力可能不会有本质的太大差异。这一观点目前同时也为我国经济专家所普遍的接受或认同。例如见表1。大多数专家之所以预测后期的经济增长为7%左右,可能更多的是出于稳健的心理、以及对其能否达到前期的9%缺乏足够的信心等。 美联储预测,未来10年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3%;世界银行预测,2001-2010年,美国GDP增长率年均为、欧盟为、日本为2%等。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仍将进一步的缩小。 当然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也将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任务。例如:1、国有经济要深化改革。2002年底,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工业企业资产总量是万亿、占我国工业总资产的50%、占用约65%的工业贷款,却只创造了35%的工业产值等。2、农村市场要启动。目前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65%,但乡村消费品市场却只占全国消费品市场的25%;努力促进农村经济、收入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循环,这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无疑是具有历史阶段的关键性意义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并需要我们更加审慎和认真的对待。例如:1、社会风险。收入差距拉大、下岗人员增加、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可能会孕育着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2、经济风险。例如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累积、并且仍在继续增加的不良贷款,可能会对整体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造成一定的危害等。 二、物价走势将呈现较长期的低速徘徊 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但其背景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与90年代以来的商品供过于求现象可能有着更大的相似性和继承性。见图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90年代以来,我国的物价走势——通货膨胀,可明显的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92-1996年的高通货膨胀时期;二是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时期。 1992年小平的南巡讲话,是我国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由于此前我国经济已经持续两年低迷、而且中央政府也缺乏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灵敏的调控手段和机制等,因此在大利好的激励下,我国经济迅即出现一轮过热的建设高潮。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直线攀升。 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发布,简称“十六条”,全面、大力度的治理经济建设的过热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三条是:紧缩信贷、开仓放粮和压缩项目等。 经过3年多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基本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都进入了中长期的合理区间。 9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过热,给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例如整个“八五”时期,我国投资每年平均增长,远高于“六五”时期的和“七五”时期的。林毅夫教授测算,这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了两倍甚至更多。 据原内贸部商业信息中心统计,1997年上半年,在全国605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占、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没有一种商品供不应求。这可以看成是我国经济由供不应求——供给制约型经济、全面转向供过于求——需求制约型经济的历史性的开始或起点。同时,它也是迄今我国经济始终处于通货紧缩阴影之中的、最重要的宏观环境之一。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在“软着陆”之后,迅即感受到了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 1998年,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新组合;同时,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增强其贷款的能力。1998-2002年,中央政府共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并带动了万亿的社会总投资规模。 通过种种扩大需求的努力,1998-2002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也仅在轻微的通胀和紧缩之间徘徊。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下四方面因素可能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即:1、需求不足:包括改革使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增加,缺少中意的消费对象,以及投资需求不能有效实现等。2、供给过剩:包括生产的简单重复竞争,假冒伪劣泛滥等;并且资金供给的缺乏有效约束,可能助长了这种倾向。3、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供给的无限增长、以及其效率的持续提高,可能对价格有着较大的向下压力。4、国际接轨:包括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以及市场化的改革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等。 近年来,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中国输出通缩”的较多议论。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对中国的生产能力及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的一种过度的舆论反应。 三、劳动就业将始终面临较大的压力 由于人口的持续、迅速增长,因此多年来我国的劳动力和就业人数也在同步的迅速增加。例如1979年我国城乡就业总人数为亿人,到2002年就迅速增加到亿人。见图3(其中1989-1990年就业总人数有统计口径的调整)。 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近年也在迅速增加——90年代后半期基本维持在左右、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上升到和,2003年的政策目标是控制在以内等。 从总体上看,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的就业问题仍将是一个突出和严峻的问题。因为从供给上看,它包括800万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0多万的下岗职工、亿的农村富裕劳动力、以及每年1000万的新增劳动力等;从需求上看,按经济增长速度8%、就业弹性系数为计算,每年能够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也即我国劳动力的供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未来的就业压力将更加沉重。这也是部分学者,呼吁我国应当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的核心原因所在。 图3:我国就业总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在就业总人数稳步增加的同时,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和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和突出的两大特点是: 1、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即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9年的下降到2002年的,平均每年下降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由上升到,平均每年上升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80年代有着较显著的攀升,1997年达到相对高峰,近两年有所回落。见图4。 从目前的趋势和国际比较上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将持续下降,同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将持续上升。例如,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产值比重为,而发达国家同期的指标分别为60-75%和70-80%;差距和潜力都是巨大和明显的。 图4:1979年以来,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2、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即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在大幅度下降,从1980年的下降到2002年的,平均每年下降个百分点;同时,城镇个体及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以及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在经历了80年代、以及90年代前半期的高速增长后,近几年仍然保持了明显的攀升势头。见图5。 图5:1980年以来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其中在城镇总就业人数迅速上升的背景下,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数的绝对数,都在迅速下降。如1991-1996年,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的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在亿以上的高峰,其后持续下降,到2002年下降到亿。其中的核心原因,仍是在于体制的转轨或释放。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和盘整后,我国个体和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比重,仍将会有持续和较大幅度的增长,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 目前我国就业的严峻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从理论上看,部分失业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可能是非常必要的。包括:1、经济结构此消彼长的蓄水需要。2、劳动力有更充裕的时间更新和提高自己。3、促使在职劳动力更加努力和有效的工作,这也是某种程度的鲶鱼效应等。 从客观上看,严峻的就业问题对于我国劳动力转变或提高市场观念,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其前提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四、外资外贸在入世下将有更大的接轨性发展 从1983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上看:199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超过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2001和2002年两年,我国对外借款的数额为零,因为同期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2000亿美元的规模,并仍然在以每年35%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见图6。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上看,1983年以来有两个重要的时点:一是1992-1994年三年,接连上了三个百亿美元的台阶。1993年以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就一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二是2002年,达到527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速增长;二是“911”以及安然、世通事件,使人们对部分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可能有着更现实的忧虑。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上看:80年代,可能更多的是偏向高级宾馆饭店等;90年代上半期,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国民经济的“瓶颈”部门;90年代下半期以来,无论是政策还是外商,可能都更关注在技术领域的突破等。 图6:1983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上看,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例如:一批国内企业在海外的上市;政策积极鼓励外商,参与对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股权并购和资产重组、以及参股入股基金券商等。后者如《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以及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国安基金公司的获准成立等。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到2002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万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80亿美元;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的人数近23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10%;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2%,其中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甚至高达80%等。 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程度不够;二是“高国民待遇”与“低国民待遇”的并存矛盾等。例如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还有着较多的行业准入限制等。 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十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中分析,未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局面将出现四大变化:重点从引进国外资金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转变;领域从加工工业为主向服务领域大力推进;方式在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同时,向多方式引资拓展;政府管理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等。这四方面的总结十分精辟透彻。当然,同时我们还可以加上:利用外资的总量仍将有较长时期、较大幅度增长的未来预测等。 1979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即从当年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亿美元,增长倍、年均增长。见图7。 图7:1979年以来我国外贸的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在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呈现出三方面的显著运行特征:一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如2002年前三甲——广东、江苏、上海的进出口额分别为2254、745和728亿美元,合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二是进出口的产业或技术结构在不断优化。如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1995年为、2000年为、2002年进一步上升到等。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越来越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着核心性的地位。如2002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的出口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等。 25年来我国外贸体制的逐步改革,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突破外贸代理制、也即外贸经营权的限制,赋予地方和企业更多的外贸经营权。例如1999年1月、2000年1月以及2001年7月的三次改革,最终取消了对进出口经营资格的审批制度,改为登记和核准制度,从而使得民营经济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外贸领域。 到2002年底,我国已有4万家私营企业获得了外贸经营权。 回顾2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最值得一提的可能是1988年王建的“国际大循环”理论。同时它也因为被政策的高度采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而影响轰动和深远。 据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4%上升到,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 五、企业投资将逐步走向主体的市场化平等 回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投资历史,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可能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即: 一是民营投资的显著增长。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投资主要是国有的投资,集体的投资很少,私营及外商的投资就几乎没有。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集体、私营及外商的投资稳步增长。例如据统计,1980-2002年,我国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3%,高出国有投资6个百分点等。如果考虑到投资的有效及持续性,那么民间投资在经济中的作用,无疑就应当进行长期的和更高倍数的估量。 二是1992-1994年,以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迅速跃上新的台阶,见图8,同时投资观念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或转变,虽然同期海南等的房地产炒作,也给我国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图8:1981年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三是1998年以来,为了抗击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连续五年平均每年发行1320亿元的国债,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全社会投资的增加,以保持社会总需求的适度增长、避免或缓解转轨时期的较大就业压力等。这时期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从每年不到3万亿元、到迅速突破4万亿元,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当然,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引起学术界的长期争议。 四是2000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目前已经安排总投资6000亿元。其中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一批水电枢纽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生态建设工程正在积极推进等。这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投资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地区架构等。 当然同时,开发区的建设、创建二板的争议、国内企业的国外投资等等,也都是国内投资界所极为瞩目的问题。 从创建我国规范的市场化投资体系上看,目前两方面的问题可能具有较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即: 一是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行业准入制度。目前较常用的数量实证是对东莞市的调查结果。即在东莞市的80个行业中,全部对国有企业开放,而对外资企业开放的只有62个、对民营企业开放的只有42个;这种情况在一些低风险高收益的服务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或严重。 二是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资源获取能力。例如钢材、能源、土地、上市、贷款等的额度或指标等。据统计,1997-2002年全国金融机构向民间投资者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不到10%等。民营企业主要是靠自身有效的投资和积累,来实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据统计,目前在37个工业大行业中,民营经济的增加值所占份额超过50%的有:有色金属、纺织、家具、化工原料等16个行业。显示出民营经济的强大活力和生机。 因此,重新有效配置我国现有的生产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这仍然是具有较大的制度空间或潜力。同时,我国目前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储蓄率、以及储蓄总额等,为我国投资的继续高速增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或背景。 当然,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也极大的改变着我国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例如,1998年国家决定实行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到2002年底,全国房地产个人贷款达到7000亿元,个人购房比重高达95%左右等。这是支持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持续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居民消费在总量增长中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和冲突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见图9。 图9: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即从总量上看,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的较高增长速度,同期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年均增长率甚至达到的更高增长的水平。 回顾25年来我国消费特征的衍化过程,我们可以粗略的将它划分为四个阶段:80年代上半期,是农产品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80年代下半期,是普通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逐步、普遍的进入家庭;整个90年代,是生活质量全面和总体的提高,如大屏幕彩电、高档电冰箱、多功能洗衣机等家电开始了升级换代等;进入21世纪,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开始群体出现、并引领时代潮流,同时电子通讯、计算机、旅游等也逐步成为大众化的消费热点。 从国际通用的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上看,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25年来也是在稳步下降。例如,1980年农村和城镇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和,到2002年就下降到和,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等。 然而在总体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消费结构,也存在着一系列较大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率或消费倾向偏低。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基本接近80%,而我国一直在60%左右徘徊。其中的原因:一是体制改革,使人们对医疗、教育、住房等的预期支出增加。二是收入差距拉大,使更多支出沉淀或滞后。1995年以来,我国有关机构和学者,基本都测算或认为,我国的吉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的收入分配警戒线。三是消费信贷的体系或习惯还没有形成。如美国的消费信贷是企业信贷的两倍,而我国目前仅为10%等。这是近几年我国需求不振、增长乏力、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2、城镇和农村的差距仍然在继续拉大。虽然从1979-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的水平,但是农村收入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六五”时期,其后——除1995-1997年三年,农村收入的增长基本就是明显低于城镇收入的增长。见图10。这导致城镇与农村收入差距近18年来的持续拉大;以及占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与现代化主流的城市经济,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上,都远远不能协调或吻合等。 图10:1979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3、地区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和明显。1979-2002年,东部对全国GDP的贡献率为58%,中部为28%,而西部仅为14%。即使在实行西部大开发后,2002年东、中、西部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是分别增长11%、10%和9%,差距明显并且仍在继续扩大。 虽然为了解决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问题,政策在持续做着规范市场体系的诸多努力。如今年全面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等等,但是,在充分肯定25年成就非凡的同时,我们可能也应当清醒的看到,其中所蕴含着的、诸多的经济乃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七、财政金融努力塑造市场化的运行体制 90年代以前,我国财政收入、以及相应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这是因为同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放权让利为主要核心的。1994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初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和预算约束,以及同时由于宏观经济的多年高速增长、“盈而自溢”,因此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从1996年以来持续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见图11。 图11:1979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1979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到1995年下降到最低点——;此后逐年上升,到2002年达到的相对高峰。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或说如果加上预算外资金等的话,那么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可能已经基本达到了发展中国家25%的平均水平。 1998年以来,我国重点推进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包括部门预算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以及政府采购改革这三个方面,从而形成财政收支两条线改革齐头并进的基本格局。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财政体制主要还是建设财政,公共财政的比重还是偏小。例如2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在2%以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期30%以上的比重。这在今年发生和应对非典的危机中,问题暴露的更为明显和突出。 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中央政府背上了较重的债务负担,同时其成本收益比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尤其是2001-2002年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可能会受到更多和更明确的批评。 李扬教授认为,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着四种越位现象:有些企业的挖潜改造资金、流动资金等由公共财政负担;各种补贴过多;各类事业费庞杂;以及行政支出负担过重等。三种缺位表现在: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不足;对社会公益事业供给乏力;以及对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偏少等。 2001年6月1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文章《制定财政政策应当努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文章认为:制定财政政策存在着三大基本原则——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公平负税等;因此制定财政政策必须努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否则将会造成社会资源低效使用的各种后果等。这对国内外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可能是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和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其具有相应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可以说是从1993年正式和全面启动的。这也可以看成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1984年重点的农村土地承包、1985-1992年重点的城市工业体制、到1993年开始的全国金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4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有关规定,从2016年5月1日起,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截止2017年4月,至少已有10个省份出台政策,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降至1%。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等方面,其中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项目。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进而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的制度。

在我国,失业人员在满足: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三个条件后,方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在减量发展时代,北京如何寻求新的发展动能?怎样让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培育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北京的战略选择。 当前,北京已进入减量发展的阶段,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在减量发展时代,北京如何寻求新的发展动能?怎样让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培育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北京的战略选择。 新兴绿色产业是指新兴产业中具有绿色特质的产业,是新兴和绿色的有机融合,指在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高产出并与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 从概念上把握,“新”——相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兴”——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绿色——要求其产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为基础,更多地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能够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新兴绿色产业属于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范畴,其内涵包含了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长期可持续性、技术先进性、高度不确定性四个特征。 “十二五”以来,北京将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新兴绿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力雄厚,产值占新兴绿色产业总产值50%以上;新能源产业稳步前行,“十二五”以来,北京开展了延庆绿色能源示范区、昌平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建设工作,实施了五大阳光工程等重大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状况表现抢眼,201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41件,同比增长,增幅高于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个百分点;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增速达,是新兴绿色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 第一,新兴绿色产业龙头企业崛起。自“十二五”以来,围绕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北京重点开展“十百千”工程、G20工程、金种子工程、瞪羚计划等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出一批新兴绿色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 第二,自主创新促进新兴绿色产业发展。2016年,北京市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排名第二,这些自主创新促进了北京市新兴绿色产业加速发展。全球首个5G大规模天线设备、国际唯一脊柱全节段手术机器人系统、大角度离子注入机、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一批高精尖产品集中面世,创新成果不断转化落地,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第三,优势产业引领作用凸显。北京不断夯实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基础,着力提升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领跑全国,2016年北京新增电动汽车万辆,较2015年增长229%,累计达到万辆,电动汽车规模全国第一,在电动公交车、电动环卫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实现多项突破,北京市已累计建成万个充电桩,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及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 第四,空间布局加快新兴绿色产业特色聚集。区块发展以北京中关村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目前,中关村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新兴绿色产业的增长极。中关村示范区空间规模为488平方公里,已成为跨行政区域的高端产业功能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全面发展的深入推进,一大批“高精尖”项目和新兴绿色产业纷纷落地中关村,中关村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大数据、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约占全国1/3。中关村2018年总收入超过万亿元,“高精尖”产业总收入占比达七成以上,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唯一同时享受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聚集企业2万余家,包括奔驰、GE、拜耳、ABB、京东等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和医药、汽车及交通设备四大主导产业。在商务部组织的2017年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显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8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2%。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速排名北京市第一,对北京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50件,居北京市首位。 第五,政策有力推进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北京市新兴绿色产业能有如此显著的成果离不开政策对于新兴绿色产业的强有力支持。自“十二五”以来,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1〕38号),编制并发布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明确了各领域发展重点及路线图。注重发挥中关村创新平台作用,深入贯彻落实“1+6”“新四条”先行先试政策,先后出台了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中关村人才特区等创新政策。研究出台“京科九条”“京校十条”,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创新创业政策。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现代产业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规划》中对北京新兴产业提出新的规划,要求推动并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突破发展。 新兴绿色产业不仅具有新兴产业的基本特性,即高风险、高回报和极强的发展不确定性等,而且具有绿色特质,要求其在生产过程中,更多地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达到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呈现出显著的正外部性。对于即使是拥有全国最为密集创新资源的北京来说,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新兴与绿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通过调研发现,新兴产业并不能完全保证是绿色产业,传统产业不一定不绿色。一方面,新兴产业不一定绿色。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兴产业并不能完全保证是绿色产业,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带来新型污染物的排放。譬如,光电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但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伴有含砷、含氟等废水的产生,而砷环境容量极为有限,环境污染后果较为严重;再如,以全氟辛烷磺酸(PFOS)为代表的氟碳表面活性剂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光电子、电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是一些新兴产业重要的材料,但PFOS具有环境持久性、长距离传输和潜在毒性等特征。由此可见,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追求产品的特殊属性而使用特殊的材料,可能会产生具有毒性甚至新兴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新兴产业发展就会与绿色发展产生矛盾,出现产生新兴产业不绿色的问题。那么,在北京实现减量发展的条件下,发展新兴产业应将绿色化置于首位。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环境问题,因此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保证其绿色化。当前对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绿色与新兴的关系问题重视程度和认知深度都有所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其次,新兴绿色产业的创新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为了支持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北京市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为新兴绿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7年出台的《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财政和价格政策支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绿色化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年,还出台了《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支持整车技术研发、检验测试和推广应用。发挥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共同培育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机制,加大对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然而,由于新兴绿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等方面的特点,需要政府根据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特点,不断加强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创新要素有序集聚,助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生态的形成。在培育发展新兴绿色产业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硬技术的完善,更要注重软环境的改善,加大对新兴绿色产业园区建设、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支持,不断完善营商环境。 首先,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发挥改革红利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及管理体制的创新,为北京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革财税、金融、保险、投融资及产业制度的创新为新兴绿色产业提供重要保障和强力支撑。在市场层面,积极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改革,激发企业对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热情。 其次,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形成绿色技术体系,尤其是资源再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恢复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要加强研发力度和自主创新,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新兴绿色产业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北京制造业及产品向全球技术链高端延伸,提升北京品牌在全球绿色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再次,以创新为支点,加速北京现代制造业与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能源、资源、环境的智慧化管理水平,实现北京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精益化。 最后,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进一步探索科技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大力度吸引国际高端科技人才、成果在北京高校落地、在北京实验室发展,通过促进全球顶尖技术人才的快速聚集,打造“新兴绿色产业全球高地”,全面增强北京新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冰点时评最近文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时评专栏,可谓再贴切不过了。大小报纸纷纷开辟以“时评”为名的评论专栏。其中办得较为出色、影响较大的包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文汇报》的《文汇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等。这些时评栏目深受欢迎,一改以往新闻评论少有读者问津的局面,从而发挥了新闻评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 如果要探讨这股时评热潮,我们就无法绕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专栏。《冰点时评》是这股时评热潮的开先河者,后来许多报纸的时评专栏大都以之为模本,从栏目名称到文章风格,都对《冰点时评》有所效仿;同时,《冰点时评》也是诸多时评专栏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该专栏于200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其文章被频繁转载于各大媒体,在读者中有良好的口碑。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冰点时评》作一番研究,从而对时评这一“热门”文体的写作有所认识。 向我们的处境发问 中青报决定创办评论专栏,主要从报纸和读者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当时国内的报刊言论普遍不尽如人意。中青报认为,一张全国性大报,除了刊登重要的新闻,还需要有特色、受欢迎的言论,然而“长期以来,报纸上的言论,不知为什么成了‘官方’的专利,‘社论’极少,通常逢大的纪念日出一篇,空话、套话成堆,没法读;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频度稍高,可读性也很差。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严重缺陷是难以得到改进的。”①另一方面,“对报纸读者来说,他们不仅需要好的、多的、真实的、全面的新闻报道,还需要及时的、深刻的、‘说人话的’(相对于假大空)评论,也叫‘意见表达’——读者订阅这份报纸,就希望这份报纸经常能说出其想说的话。更重要的是,报纸的读者已经不是单向度的纯粹接受者,他们也渴望参与,他们对报纸上登的新闻,甚至就是对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有话要说——他们订阅了这份报纸,已不仅仅为了看,也要说,也要发表,也要与不同意见者交流……”② 基于上述考虑,《中国青年报》终于在1998年11月在《冰点新闻》版上推出一个全新的评论专栏——《冰点时评》,每周见报三次,体现了“高频率、时效性”的原则,保持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在定位上,中青报把栏目确定为“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文章的标准,低限是合国情、有道理的判断,高限是融贯民主和法治精神。③ 在创办初期,《冰点时评》的评论涉及面很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栏目的发展,《冰点时评》渐渐抛弃了“大而全”的路线,把栏目定位于“体现民主和法治精神”,逐渐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笔者在对近几年《冰点时评》文章的抽样研究④中发现,该栏目大多数文章的选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执政。《冰点时评》对政府在制定、执行政策中出现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对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吏治水平、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有经常性的探讨,涉及面极广,包括违法行政(如《质疑“逼企业上网》)、地方保护主义(如《有没有“地方的公正”》)、形式主义(如《献礼工程在等什么》)、贪污腐败(如《岂容“奸民治善民”》)等。 二是法制建设。这主要是一些涉及立法和司法的问题,尤其是司法正义问题,具体包括执法机关的效能、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程序的公正等,如《“刑讯有功”论》、《执法机关怎样挽回“影响”》等。 三是市场竞争。主要是就公平和效率、平等和垄断、事业和企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如《非卖品应终结》、《“国有资产”靠垄断保护?》。 四是公民权益。这类题材主要涉及公民的具体权益,关注弱势群体,如《请注意保护受害的姐妹》、《患者终于成了“消费者”》等。 其他的诸如公民民主法治意识、媒体舆论监督等领域,《冰点时评》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可以看出,《冰点时评》的目光更多地是落在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领域,大部分文章都是从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处境出发,具备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上个世纪初,中国新闻史上也出现过一次时评热。1904年在上海创刊的《时报》,首立时评栏目,使时评这一文体风靡一时,《中国日报》、《民报》、《神州日报》、《苏报》等一批在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报纸都曾大量发表时评文章。事实上,这次热潮与眼下的时评热有着极为相似的发生背景。第一次时评热流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政体的转折阶段,而眼下第二次时评热也发生在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时期,此时的中国正经历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另一次转型。我们不难从这种类比中得到一点启示:正是时代的变迁给了时评应运而生的土壤。新旧体制的交替,带来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剧烈变动,也使得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这种社会条件要求我们的媒体应该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些社会变动的意义和实质。毫无疑问,《冰点时评》的成功就是因为顺应这种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学者傅然可曾经讲道,时评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意思是时评产生的根源在于现实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一个社会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之间的差异,往往是促使时评作者奋笔疾书的原动力。而写好时评文章的关键就在于紧密关注时事,体现时代精神。“应时而作”可以说是时评受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因此,时评写作的选题一定要贴近我们的时代和生活。 质疑与批判 《冰点时评》的着眼点既然在于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这就意味着它不仅仅要关注到现实的不完满性,更要对社会的现状提出质疑与批判。《冰点时评》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这种时代的使命扛到了自己的肩上。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与此相应,新闻评论既要扬清,也要激浊,既要扶正,也要祛邪,可以有褒扬式的,也可以有批评式的。但时评文章,十有八九都是批评性评论。事实上,许多读者都把时评文体直接等同于“针砭时弊”的评论,这种观点在学术上不尽科学,但却道出了时评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这一点在《冰点时评》栏目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对其文章的抽样研究⑤中发现,该栏目的批评性文章占其文章总数的八成以上。 从中青论坛的讨论中笔者发现,《冰点时评》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关注、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是缘于时评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抨击。那么,为什么这种针砭式的评论容易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这个问题。 首先,所谓“不平则鸣”,公众的言论动力更多的是来源于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否定性的感受更容易激发起人的表达欲望。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众言型的时评文章,必然是以批评性的居多,而公众的心声一通过媒体传达和放大,就更容易在读者中产生共鸣。 其次,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解决,而矛盾的发现和解决都无不是始于“怨言”、“愤言”造成的舆论压力。因此,发出反对的声音实际上是一个关注社会进步、具备忧患意识的媒体必然的选择。而媒体的这种声音对同样富有责任感的公民无疑具有很强大的召唤作用。以批评性评论为主的《冰点时评》栏目,因此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诚然,《冰点时评》也有一些褒扬式文章,但与一般报纸赞歌式的文章不同,该栏目的这类文章从不一味地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平和的赞许声中依然充满了批判意味。如《患者终于成了“消费者”》(2000年11月3日)一文,文章从患者的权益角度肯定了医疗制度的改革措施,但这种新事物本身就是对现有体制的否定,故对它的褒扬实际上也表达了作者对落后的制度思维的抨击。文章从根本上说依然是批判性的。这类文章当中,作者所褒扬的对象其实也只是起到一个评论由头的作用,而文章却并不就事论事,它对评论对象后的大环境的关注,依然体现出明显的批判性立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质疑和批判精神其实是贯穿于整个《冰点时评》栏目的一根红线。时评的批判性实乃一种“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它对不公、邪恶、愚昧、荒诞、专制、腐败等社会现象的否定和批判,体现出的正是一种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渴望。所谓“不破不立”,时评发挥的其实是一种建设性力量,所以才能深得人心。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时评的旨趣和出路不在于一种新文体的出现,而在于促成国家-社会现实的某种转变,它在这场时代的变革运动中起到的是一种推动器的作用。 追求独家观点 新闻评论的目的,是要在选择一定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陈述观点、发表意见。观点和意见是一篇评论的核心,对于时评来说更是如此。相对于一般评论而言,时评是一种“有效率”(《南方周末》语)的文体,不注重文学意义上的文采,而更追求把道理说清楚。《冰点时评》编辑马少华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时评,不是四平八稳的专论,也不是自由联想的杂感、随笔,旁敲侧击的讽刺;它是面对新闻事实本身的一个毫不避让的回答:这事儿,我怎么看。”⑥可以说,看待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角度,往往成为一篇时评好坏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报纸的评论工作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形式主义倾向,因此报刊评论文章大都是老生常谈,虚浮无力,使人不忍卒读。因此,《冰点时评》想要把读者重新拉到报刊评论中来,就必须呈现给读者以高质量的评论。这意味着评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观点,言之有物,能给读者以思想之裨益。而《冰点时评》正是把观点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用栏目编辑马少华的话来说,就是“你得说出些别人没听过的道理才管用”。⑦ 首先,《冰点时评》善于从一些非舆论热点和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件中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找出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并提升到一定思想高度。《国旗为谁而降》(1998年12月2日)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注意到我国的《国旗法》规定:在发生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致哀。当时我国1998年的洪灾刚刚过去,没有人想到为这数千死亡同胞下半旗,而杨尚昆同志恰逢也在这个时候逝世,全国下半旗却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指出,这种现象乃是等级社会“礼不下庶人”的延续,虽然现代民主社会理应礼及“庶人”,但官本位的传统思维定式却让人将《国旗法》的法条遗忘掉。 这类文章的题材虽然都是我们周遭的不引以为意的生活现象,但时评的作者却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要害,从这些事件中发现“评论价值”。这样的评论文章虽然不是瞄准时局大事,但其中的意义却不亚于大事要事,让读者读后有恍然大悟之感,读一篇而增一智。 其次,对于一些舆论热点,《冰点时评》也能提出一些观点独到、颇显见地的文章。我们不妨以《“媒体审判”的思想根源》(2001年5月21日)为例。媒体司法报道造成的社会舆论气候,对法官及陪审团的判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新闻界、司法界对媒体审判颇有微词。但这篇时评认为,这种现象与其说反映了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不如说体现了司法人员脑海中残存的“人治”思维。文章指出,司法人员判案本来就不应理会媒体和群众的压力,所谓的“民意”并不是审判的依据,而在媒体介入的背景之下,法官不能按法律本身办事,实乃职业素质欠缺的体现。在学术界对媒体审判的一片骂声中,这篇文章独辟蹊径,将审视的目光对准矛盾的另一方,让人耳目一新。 开放的论坛 《冰点时评》能成为一方“尖锐、冷静、活跃”的思想阵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该栏目的开放性。 首先是观点的开放。虽然《冰点时评》是所在版面的拳头产品,是版面的核心,但它又不是这个版面上的权威,而是一个“靶子”。《冰点时评》编辑自觉地在同一版面《不同观点》栏目,发表对《冰点时评》文章观点的质疑。读者往往可以看到《冰点时评》上刚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后来的同一版面上受到了怀疑和批评,不管文章的作者是专家学者还是栏目编辑本人。主动地吸纳不同观点,鼓励意见之间的争论成了《冰点时评》的一种编辑方针。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报纸评论唱“独角戏”、“论而不争”的冷清局面,在更为本质的层次上做到了意见多元、观点丰富。因为怀疑和辩驳气氛是活跃的思想所应该面对的环境,对于“权威性”的放弃,实际上降低时评的准入门槛、激起读者更多的表达欲望,从而让思想在观点的碰撞中得到提升。正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1999年11月1日的发刊词写到的,“思想进步可能就孕育在‘不同’之中,而相同只能让我们停留在原地。”不仅如此,“不同观点”实际也是公民正当的表达权利。时评是公民“普遍表达”的方式,这其中当然也内在地要求允许给读者一个说“不”的机会。 其次是作者队伍的开放。1998年11月是《冰点时评》问世的第一个月,大部分文章都由栏目编辑亲自操刀。这与栏目初创、知名度不高、稿件渠道尚未开拓有关。“但这种捉襟见肘的形势很快就改观了。各地读者突然发现有一个可供他们天天发表意见的园地,来稿量大增……至今未有一期因稿源不足中断。”笔者对2002年报纸的抽样调查发现,样本中每篇文章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作者的重复率为零。这充分反映了该栏目作者队伍逐渐开阔,声音日趋多元的趋势。 一般说来,报纸评论栏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批“高产”写手,保持较高的出现率。但编辑李大同认为,对于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时评栏目,“靠报社自己的评论员打天下不行,靠少数写家也不行,不赶趟,需要大量来自读者的,也就是非专业写手的评论”。同时,更广泛的作者队伍其实是给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以说话的机会,用中青报总编辑李学谦的话说就是“大嘴小嘴都说话”。 有人认为,今天的媒体竞争已经进入“观点时代”,以往我们强调,竞争的制胜之道主要的就是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信息,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报纸提供的信息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独家新闻的可能性比以往明显减少。因此,一份报纸能否在提供信息以外,呈现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观点,无疑成了决定报纸质量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经济观察报》总编何力表达过一个很精辟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对于媒体而言,话语权就是力量。这一点对主流大报来说更是如此。毫无疑问,《冰点时评》的成功给我们很多启示。 注释: ①②李大同:《说说〈冰点时评〉》,《向我们的处境发问》,中国青年报出版社2000年 ③《2002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年鉴出版社2002年版 ④笔者从《冰点时评》1998年11月创办到2002年底发表的600多篇时评中抽取了105篇文章作为样本,采取等距分段抽样的方法,即选取每年5月份和11月份发表的文章作为考察对象。此外,本分析各篇文章的内容分为8个大类,分别为:政府执政(36篇,占%)、法制建设(10篇,占%)、公民权益(9篇,%)、市场竞争(9篇,%)、舆论监督(5篇)、民主意识(4篇)、文化教育(5篇)和其他类别(26篇)。这种分类在逻辑上并非是完全的并列关系,某些类别在内涵上可能会有所交叉,同时,鉴于题材本身存在的多义性,本分析在归类编码时主要从文章的论述角度来考虑。

第1本:《观念的水位》作者刘瑜,是当下著名的青年作家,清华大学教授。这本书主要针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相当于杂评。书中的观念和典例,非常适合当下的高考作文。第2本:《自由在高处》作者熊培云,以前新京报评论员,现在南开大学的教授。这本书是评论集,里面的文章,都是针对当下一些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熊培云评论时,运用了很多事例,也写出了自己的思考。我读完后收获很大,分享里面的几段素材:1.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2.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3.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4.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梭罗同样看破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光秃秃,人们却把他看成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5.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第3本:《冰点时评》这本书是中青报评论合集,虽然出的时间有点久了,是2012年左右出版的,但里面的评论,至今读来依然觉得非常经典:“以谎言攻击郭美美只会让真相更远”、“全球最赚钱的中国企业为谁赚钱”、“这班列车,是开往天堂吗”等,都是重磅评论。写高考作文,这种经典评论集,应该订购一本,不时阅读哦。此外,准高三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还建议阅读近年高考满分作文。其实并没有什么书可以让你立刻提高。因为除了阅读,还需要思考和动笔写作。换言之,唯有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然后把书中的内容用于写作实践中,不断动笔,才能不断提高语文作文水平。

孩子要考高中,语文理解能力不行,而且作文不行,证明孩子的语文基础不扎实,这个可以看一些作文写作类的书籍,还有买一些语文理解试卷就可以了

“冰点”最初叫“冰点新闻”,是每周出刊一次的专题新闻版,内容包括专题新闻和时事评论,其发刊词指出:“在不放弃社会‘热点’、‘焦点’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

更多关注普通人旳生存状态与想法,更多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首篇报道为王伟群(女士)的《北京最后的粪桶》。由于其敢于言论、关系民众与社会命运的风格,一直很受读者欢迎。

1998年在该版开设专门发表时事评论的栏目“冰点时评”。1999年11月改版为“青年话题”版,并保留“冰点时评”。另外开设专题长篇新闻版“冰点周刊”。

随着报纸整体改版,2004年6月2日,由1版扩展为4版,增加了文化、科学、人物等版面。 “冰点新闻”创刊当年即获《中国青年报》读者评选的“我最喜爱的专版”。第二年又入选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2005年,“冰点时评”专栏入选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读者最近一期文章

1、古代妈妈的一封信

杨暖

《读者》2012年第9期(五月上)总第518期

古人写信很有意思。这是古代妈妈写的一封信,母亲写给儿子的。也算不得信,了了几十字,只当是一简短的手函。简短,字微,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蕴藉和古典,有妙趣。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然虞卿非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勉也!写信的母亲叫郑淑云,是明代女作家。

我没有读过她的作品,单从这一短笺,倒也叫我生出三分钦佩。信里,郑妈妈是这样讲的: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千古有之,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一种困顿,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困顿,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第三种困顿,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最后,这位妈妈抚慰儿子,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

孩子你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这样的妈妈,真强大。她的爱,不狭隘,不灰暗,是一个经历风雨历练的女人在看过人生百态后,饱含仁慈宽厚的生命之爱。她爱孩子,爱生命,更能用她的爱,给孩子一个有力的人生。(睿雪摘自《润》2012年第1期)

2、节令是一种命令

毕淑敏

2013年14期(七月下) 总第547期

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老人不悦地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

老人接着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的胖大,用保青剂或保红剂,让它们比划的还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呢。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所蒙蔽。

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我,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人不能贪心,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是整个瞎忙活吗?

我买了老人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中走。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地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话透着一种晚风的霜凉,久久伴着我。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春天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少年需率真。

过于老成,好比使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了型,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海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人生。

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李孝春摘自《广州日报》2013年5月1日)

3、人间无事人

马德

《读者》2014年第13期(七月上)总第570期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一个人活得是否洒脱,就在这说与不说上。人间多少事,都是管不住嘴惹的。你在背后说人是非,自有人在背后说你是非。读《小窗幽记》,说有个叫湄公的隐士,居于山中,有客问他,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

又问何事最奇,曰:“钓因鹤守,果遣猿收。”你钓,有鹤相守于一边;你馋,可遣猿于树上摘鲜果与你吃。这真是动人心魄的胜景。崔永元说,他多年来一直喜欢看的节目,就是《动物世界》,因为“动物的世界里没有人。”

看来,没有人折腾的世界,其妙处,何止是清净所能穷尽的。这世间美景美事,为什么隐者所遇甚多呢?不因他在山中,不因他在林中,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活到人间无事人的份儿上了。(潘光贤摘自《今晚报》2014年4月16日)

4、别人的鞋子

尤金

《读者》2015年第8期(四月下)总第589期

开学那天,在一群报到的新生当中,我注意到一名女学生眼皮异常浮肿,肿胀处红红的,好似戴了一个怪异的眼罩。我趋前,关心地探问,万万没想到她竟一脸不耐烦,粗声粗气地答道:“过敏啦!”说完,掉头便走。对于她这种毫无礼貌的反应,我与其说生气,不如说纳闷儿。

不久后,她在呈交上来的日记里吐露心声:“由于对某种迄今还查不出来食物过敏,我两边的眼皮肿得好像塞进了两个彩色气球。已经两年多了,医生束手无策,我难过死了。偏偏许多好事之徒一看到我便问东问西,把我看成一个怪胎。有时,我真难堪得想扯对方的头发!”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摇头叹息,这个女孩子,也太不懂事了,怎么竟会将别人的关心看作“好管闲事”呢?我觉得她不但眼皮敏感,连心也敏感。这事发生了好几个月后,我在烹饪时,不慎烫伤了手臂,留下了一个颇大的疤痕,椭圆形,棕红色,狰狞而又可厌。

旧友新交,无不殷殷探询。开始时,我总是耐心地解释、解释、再解释,然而渐渐地不行了,同样的话讲了又讲、说了又说,一日数回,着实厌得嘴巴抽筋。后来,有人关心探问时,我便笑眯眯地说:“我昨天去献血啦!”对方骇然惊问:“怎么会在手臂这个部位抽血呢?”

我又微笑应道:“这就叫做不同凡响嘛!”看对方疑惑的表情反而成了我的乐趣。想起那名女学生,我对她两年来所受的委屈感同身受。总得穿穿别人的鞋子,才知道那鞋子打不打脚呀!(李中一摘自花城出版社《尤今袖珍小品》一书)

5、清秋瘦水

周伟

《读者》2016年第2期(一月下)总第607期

秋天的水,说瘦就瘦了,河中的丝草浮现出来了,墨绿墨绿的一片,丝丝连连,纤毫毕现。我仿佛看到了童年井水中的景象,那般清澈,那般透亮。瘦水边,人感觉也瘦了。远处有两个黑点,慢慢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是斯文的父亲,一个是天真的孩子。

父亲张网,一张网,仿佛想网住一个世界。他越是弓身用力,撒出去的网越是到不了他想要达到的位置,网不住他想网的东西,好几次,网都被丝草缠住了。孩子提桶,跟在父亲后面。他看到瘦水中那些游来游去的鱼儿,在水中旋转着,一下又蹿出水面,白白的鱼肚皮在阳光下发亮。

就在父亲感到失望并打算离开的时刻,孩子扯了扯父亲的衣角,努了努小嘴儿:河堤边的丝草旁,有一条金黄色的大鲤鱼在那儿游来游去,闲适自得。

于是父亲张网,张了几次,总不成功。孩子把桶放下,做了一个双手捧鱼的动作。父亲领会,走上前去,捧住了那条金黄色的鲤鱼。孩子接过父亲手中的鱼儿,用双手稳稳地捧住。鱼儿一动不动,只有鱼鳞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泛着金光。

看着瘦水里的游鱼、瘦水边的父子,我明白了:世上有许多东西,网是网不住的,把它捧起来,或许更好。(金星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6日)

是不是《一个究竟需要多少土地》

楼主说的就是对美国西进运动影响深远的《宅地法》(1862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项法律,点燃了美国人到西部去创造未来的巨大热情。这一规定只要是成年的美国公民,未曾持械反抗合众国者,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获得160英亩的土地,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土地的拥有者.加上《太平洋铁路法案》直接将西进运动推向高潮通往西进火车如汹涌之朝,可以大肆开辟牧场和农庄了,所以产品可以由铁路运往动部的城市和市场..至于你说的那个例,我有印象,但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好象他有印地安人的血统~

都市难民作者:马伯庸 来源:读者杂志2015年第7期星期天一早起来,我先习惯性地开电脑,一按开关,没反应。悻悻起床去卫生间洗漱,一开灯,又没反应。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往日厨房里冰箱的嗡嗡噪音如今也消失了,家里安静得可怕,有如战争开始之前的戈兰高地。转了一圈,我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停电了。赶紧打电话报修,物业的电工过来检查,让我把家里所有的插头都拔了,看是不是短路造成的跳闸。拔插头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却足足花了10分钟时间,每次我以为所有插头都已拔掉,回去检查时发现还是有漏网之鱼。直到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家里的插座数量之多实在是到了可怕的地步。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家里有两台空调、两台电视、两台电脑、两盏台灯、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一个抽油烟机、一个微波炉、一个电水壶、一个电热水器、一部电话,还有两三个接线板用来为手机、iPad、数码相机之类的便携电子设备充电,林林总总算下来,将近二十个插座——这还仅仅是常插状态的,如果算上诸如电吹风、剃须刀、浴霸、跑步机、豆浆机等不常用的设备,总数就算不到30个,也够凑两支足球队外加仨裁判。不检查我都不知道,原来为了维持正常生活,要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设备作支撑。我的房子简直就是一个充满了插座孔洞的大网兜儿!很快,电工告诉我,是电表出了问题,必须向电力公司报修。而电力公司的人告诉我,他们会在中午到下午之间过来,具体时间不好说。于是我没别的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没有电的房间里等待。没有了电,电脑没法用,电视看不成,游戏机更玩不了,连稿子都没法写了。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我硬生生地变成了一个难民。好在这是白天,如果是晚上发生这种事,我只能学古人秉烛夜游,甚至凿壁偷光了——隔壁正在装修,偷偷凿个洞倒也容易……我深切地体会到了那些遭遇海啸袭击的日本难民的心情,这种华丽的、现代化的生活实在是不堪一击,只消简单一推电闸,立刻就被打回原形,令人束手无策。缠绕在家里各处的线路,其实就是一个时光机:咔嚓一下剪断网线,你就瞬间回到解放前;再咔嚓一下剪断电线,你就瞬间回到唐宋元明清;要是再咔嚓一下把煤气管道截断,基本上就可以钻回到山顶洞里跟猿人一起茹毛饮血了。没网没电,你说那些古人当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李白要是能看上电视,估计也就没闲工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霍去病若是接触了网络,肯定也不会千里迢迢封狼居胥,而是直接宅在家里不出门了。胡思乱想了一阵,百无聊赖的我拉开椅子站起来,从黑着屏幕的液晶电视旁边经过,走进书房。忽然一个念头冒出来,我有多久没坐下来正经看过书了?书其实一直在看,不过多半是在厕所或者车上用手机看电子书,就算查资料,大多数时候也是利用网络多过纸质书。只有在特别极端的情况下,我才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匆匆查到需要的东西再放回去。现代生活诱惑太多,节奏太快,有坐下来看书的工夫,往往会选择干点别的事——要么是能赚钱的事,比如炒股;要么是不赚钱但也不费脑子的事,比如玩“愤怒的小鸟”。现在好了,一次简单的故障把我抛回古代,把所有的喧嚣与诱惑都隔绝开来,把我变成沙漠中的贝都因人,唯一的消遣就是靠着自己的骆驼仰望星空。我尽量调整自己的难民心态,这不叫落难,这叫返璞归真,是都市人回归田园牧歌生活的心灵体验。我用煤气灶烧水,泡了杯普洱茶,搬来把藤椅,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买了很久却一直没时间看的书,坐下来慢慢阅读。屋外的阳光很灿烂,茶香书亦香,沉下心来阅读一行行文字,有种久违的快感,好似给精神做了一次按摩。正当我的文艺情绪逐渐发酵成陶渊明的时候,忽然敲门声从外头传来。电力公司的电工到了,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故障,签字走人。

日本最近时尚杂志

vogue是什么意思如下:

《VOGUE》是由美国康泰纳仕集团出版发行的一本期刊。

VOGUE创刊于1892年,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广受尊崇的一本综合性时尚生活类杂志,杂志内容涉及时装、化妆、美容、健康、娱乐和艺术等各个方面,被奉为世界的Fashion Bible(时尚圣典)。已在全球共计26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排名第215。

2020年11月20日,VOGUE主编张宇在社交平台发长文,正式宣布离开《VOGUE》杂志中国版。  2021年2月25日,康泰纳仕集团正式宣布 Margaret Zhang (章凝)成为《Vogue服饰与美容》的全媒体编辑总监。

VOGUE的特色:

将视点放在全世界的「vogue」,比其它的流行志更多的是全球化的视野以及更宽广的角度。以日本为出发点放眼世界,再回头反复地审视日本悠久的历史文化之美,目标是将日本内在的美的意识,传递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所以无论是题材内容的文字表现,或是视觉上的美感呈现,「vogue」都认真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借着阅读「vogue」,刺激想像,读着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感动,这一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时尚杂志排行榜前十名有《VOGUE》、《时尚芭莎》、《Cosmopolitan》、《米娜mina》、《AnOther》、《Dazed&Confused》、《FLAUNT》、《Allure》、《悦己》、《昕薇》。

1、《VOGUE》

《VOGUE》,创刊时间是1892年,是由美国康泰纳仕集团出版发行的一本期刊。创刊于1892年,是一本综合性时尚生活类杂志,其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时装、化妆、美容、健康、娱乐和艺术等多个方面。

2、《时尚芭莎》

《时尚芭莎》,全球女性杂志TOP10之一,创刊于2001年,是由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发行的一种时尚类杂志。它不仅提供时尚资讯,还分享当代女性生活的乐趣和美学。

3、《Cosmopolitan》

《Cosmopolitan》,是时尚集团旗下发行的一种杂志,它也是世界上销售规模最大的年轻女性杂志,面向群体主要是女性白领,因引领流行时尚、探讨当代两性关系而著称。

4、《米娜mina》

《米娜mina》,于2004年9月22日创刊,是日本主妇之友出版社独家授权发行的一种杂志。它主推女性休闲时尚,提倡女性专注于自己的流行。例如它曾经主推的混搭休闲服饰风格,影响了几代人的时尚风格。

5、《AnOther》

《AnOther》于2001年发行,这本杂志不同于以往的杂志,它融合了高级时尚和世界级的摄影技术,在这本杂志中特别受到喜爱摄影的人的青睐。

6、《Dazed&Confused》

《Dazed&Confused》于1992年创刊,是英国时尚文化类杂志,发行的内容包括世界级的时尚潮流、流行的音乐和电影、备受瞩目的头条事件等等。

7、《FLAUNT》

《FLAUNT》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独立杂志之一,它发行的内容包括舒适的生活方式、大家所追求的流行因素,以及可望不可即的艺术等。

8、《Allure》

《Allure》,于1991年创刊,由康泰纳仕集团在纽约出版,这本杂志发行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美、时尚和女性健康。

9、《悦己》

《悦己》,于2007年4月创刊,是由《悦己》杂志社与康泰纳仕集团联合推出的一本综合类女性生活杂志。它的内容涵盖健康、职场、情感、生活、服饰、美容等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

10、《昕薇》

《昕薇》,于2001年1月创刊,由中国纺织出版社与日讲谈社合作联合推出的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定位于个性、时尚、品位、潮流,将独特、潮流等因素融为一体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

日本时尚杂志每月15号更新。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日本时尚杂志每月15号更新,20号开始起售。日本时尚杂志是日本集英社发行的月刊女性时尚杂志。1971年5月25日创刊,毎月20日发售。杂志名是阿伊努语的花,作为女性时尚杂志的老字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