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心路历程

一、开场白 向老师问好,一定要用尊称,简单介绍自己的信息及论文名字和指导老师二、阐述选题目的及意义三、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着重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四、结束语与展望

毕业论文的答辩字数应该写出自己的写论文的一个心路历程,需要感谢的人都在这里,感谢

尊敬的 老师: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老师,多年来,我们一直想念您。百年一中,名师荟萃,桃李芬芳。遥想当年,我们怀着求知的渴望,走进了风景如画的××大学,开始了我们的求学历程,也开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悠悠岁月,逝者如斯。弹指间,我们毕业已十五年。十五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十五年人在旅途风雨兼程,十五年桃花匆匆花开花落……十五年间,我们每个学生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或春风得意,或平平淡淡,或艰辛坎坷……十年一觉奋斗梦,细思量,自难忘。我们更加难以忘记的,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诲人不倦、循循善诱、默默奉献的您,一直深得我们的敬重。师生情谊长,桃李风雨远。授业情、师生谊,一件件一幕幕,一点点一滴滴,有如陈年美酒,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别时容易见时难。我们师生,因各自的工作生活,或天各一方,或近在咫尺,总难得相见。但是,岁月流逝,更令我们思念弥殷。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因此,我们决定于2011年×月×日-×日在 举行××大学96届学生毕业十五周年聚会,我们向您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敬请届时拨冗出席。恭候您的光临!敬祝老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大学96届毕业生顿首再拜齐心协力结硕果 再接再厉谱新篇——中山大学第七届MPA研究生会2009年工作回顾及新年寄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东风浩荡,大地飞歌。百年中大,桃李芬芳。2009年,中山大学第七届MPA研究生会在政务学院和MPA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增进MPA学子的交流合作、扩大中大MPA的影响力、提升中大MPA的品牌形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是孜孜求知、不断进步的一年;是同心同德、精益求精的一年;是激情澎湃、亮点纷呈的一年;是宏开新局、浓墨重彩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勇于开拓创新。我们在换届选举上创新。我们创造性地自发组织了MPA研究生会的换届选举,通过个人竞选和民主投票,搭建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结构合理的工作班子。在人员安排方面,我们注重不同年级同学的搭配,主席团3名成员,两名来自2007级,一名来自2008级;秘书长及各部部长全部由2007级同学担任,副秘书长、各部副部长、各部干事全部由2008级同学担任。这样的搭配,既发挥了高年级学生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充分调动了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又保护、引导好新生的热情,放手让新生参与各项工作,有效保持了日后的工作连续性,保证新老交接顺利平稳进行。我们在迎新晚会上创新。2009年6月13日举行的迎新晚会,我们通过接受企业赞助解决了相当部分经费;我们在晚会期间安排抽奖环节,掀起了晚会高潮;我们邀请了著名魔术师作为表演嘉宾,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我们还首次邀请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MPA学生代表观摩晚会。我们在宣传推广上创新。我们首次将内部刊物《精英在线》的赠阅范围扩大到广东省内其他开展MPA教育的高校如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扩大了中大MPA的影响。在这一年,我们勤于学习交流。我们十分注重推动MPA的学术交流,培养MPA学子的学术兴趣,多次组织MPA学生聆听各种学术讲座,收效良好。这些讲座包括:2009年6月6日晚上,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中山大学MPA专任课程教授邹生主讲的《信息技术革命与“两化”融合》;8月8日,肖滨教授在岭南大讲坛主讲的《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三波》;10月17日晚上,中共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主讲的《行政管理的立场问题研究》;10月24日上午,邹生副厅长主讲的《信息化发展趋势:从互联网到物联网》;10月25日上午,广东省委副秘书长杨桐主讲的《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在这一年,我们善于团结协作。MPA研究生会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年龄、性格、喜好各异,但这一年来,我们求同存异,抓好团结,分工合作,增强全体人员的全局意识和集体意识,凝聚整支队伍的力量,营造和谐、友爱、互助的工作氛围,同心同德推动研究生会各项工作。各部门始终加强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发挥了最大的整体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学习过程中,MPA研究生会全体成员结下了同学加益友的深厚情谊。在这一年,我们乐于敬业奉献。研究生会的成员都是在职人士,工作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全体人员都秉持一种奉献精神,不计个得失,积极做好研究生会的各项工作。各部门不仅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勇挑重担,当好“主角”;更加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乐于“补位”,甘当“配角”,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其他部门抓好相关工作,确保协调共进。在这一年,我们终于连创佳绩。这一年,我们成功组织了MPA研究生会的换届选举,高效优质地筹办了2008级迎新晚会,开展了“我和MPA的故事”征文活动和“MPA学子”笑脸征集活动,编辑出版了MPA内部刊物《精英在线》,组织了2007级和2008级的篮球、羽毛球比赛活动。一系列活动的组织举办,受到了广大MPA学子的热烈欢迎,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一年来的工作鼓舞人心,一年来的历程激动人心,一年来的成绩凝聚人心。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政务学院和MPA中心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MPA学子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在此,第七届MPA研究生会向所有为中山大学MPA教育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东方风来满眼春,又是一年好风景。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激情的昌时盛世。历史召唤我们,时代激励我们,同学信任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希望MPA研究生会全体干事和广大MPA校友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开创研究生会工作的新局面,把中大MPA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更加注重增强团结。我们能够成为校友,能够在同一个学校求学,这是我们的缘分。衷心希望全体MPA学生珍惜在中大度过的每一天,珍惜这一份难得的同学情谊。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身体力行,努力加强校友之间的团结,努力营造一个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的校友团体。希望所有的校友都能够珍惜我们的情谊,无论日后到哪里工作,走上什么工作岗位,都记得我们一起在中大度过的美好时光。我们要更加注重推动交流。修读MPA之后,我们开阔了视野,打开了眼界,转变了观念,锻炼了能力。中大MPA学子是一个有着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的群体,加强交流,对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大有裨益。今后,MPA研究生会将一如既往地努力推动校友之间的交流,包括思想交流、学习交流、工作交流,包括同级不同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我们相信,这种交流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更加注重打造品牌。希望MPA研究生会全体干事继续利用研究生会这个平台,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推广活动,激发广大校友对中大的认同感、归属感,对MPA的自豪感,提升社会各界对中大MPA认同度,提升中大MPA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希望广大MPA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共同为中大MPA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学们,朋友们,岁月峥嵘需拼搏,年华潇洒莫蹉跎。让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团结,共同开创中国MPA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相约2010年春节——××中学96届高中同学聚会倡议书亲爱的各位同学: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赴西中求学,功成名就?1993年,我们怀着求知的渴望,走进了风景如画的××中学,开始了我们3年的高中历程,也开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三年来,我们同窗共读。我们一起孜孜求知,我们一起默默自修,我们一起挑灯夜战,我们一起埋头题海,我们一起研究分析,我们一起攻坚克难。面积不大的西中校园,留下了多少我们刻苦攻读的身影!三年来,我们同甘共苦。我们一起开怀欢笑,我们一起伤感离别;我们一起享受快乐,我们一起感受压力;我们一起豪情满怀,我们一起忧心前程。三年来,我们既有喜,亦有悲;既有苦,亦有乐,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三年来,我们同舟共济。我们互相帮助,我们互相关心,我们互相督促,我们互相推动。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我们一路结伴同行。我们既是同学,又是兄弟姐妹,三年来,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手足情、同学谊,一件件一幕幕,一点点一滴滴,像那陈年的美酒,无不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三年的西中求学,培育了我们“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锻造了我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治学风范;锤炼了我们“刻苦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养成了我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成就了我们“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质;激发了我们“勇于创新、独树一帜”的时代精神;奠定了我们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1996年,我们怀着衷心感激之情、依依惜别之心、积极奋发之志,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各自奔向灿烂前程。悠悠岁月,逝者如斯!十三年了,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曾经最年轻的我,也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十三年离别,十三年思念,十三年期盼。今天,当年这一丛才露尖尖角的幼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十三年来,我们西江中学全体96届同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益,各自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今天大家在社会上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各行各业都有我们的影子,在我们中间,有擅长经营的企业老总,也有政廉绩著的人民公仆;有远渡重洋开创事业的精英,更有谨守家园勤耕一方的才俊…我们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倾注心血、挥洒汗水,做出了无愧于母校的成绩!不论时代变迁,世风变化,有一种关系必定永恒,比如同学;任凭物欲横流,人心不古,有一种情谊永远美丽,比如友情。同学,多么美好亲切的称呼,同学,多有魅力的友谊!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回顾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那么的难忘!这是一种美好的记忆,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供我们终生享用,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三年啊!我们真的该在碌碌奔忙之中找点闲暇,去谈谈久别的往事,去听听久违的声音,去看看久违的面孔……亲爱的同学,2010年的春节,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让我们带着无改的乡音,带着不减当年的靓丽风采,带着更加成熟稳健的翩翩风度,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来吧!来参加毕业之后的首次同学聚会,相聚于母校,打开珍藏十三年的甜蜜记忆,敞开密封的心扉,一起重温老师恩、同学情,走一回校园的小路,看一眼教室的黑板,共同追忆昨天的温馨和浪漫!愿青春时光倒流!愿我们的笑容更加灿烂!这十三年来,不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人也都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成长过程,一定都有一份心灵的感悟,相信我们届时的团聚会使大家更加珍视这份感情,将会在每个人心里留下美好的回忆。同学们,我们是彼此世界中的分子、是与浩渺大海相和相亲的细沙、是生命撞击展开的长远的轨迹,曾在母校共生,也必在人生路上相伴!一旦我们认识了,这种关系永不可分。看到你,我将回到自己的从前。你见到我,便立刻进入相聚的幸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我们身份如何,地位怎样;无论是守候家乡的强者,还是步履匆匆的游子,愿我们永远心相约,情相随,多交流,多珍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母校、为家乡、为祖国,再创新业绩,再争新荣光!同学们,愿友谊天长地久!

写答辩字数的话,首先就是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就是说你的论文题目是什么,这篇论文是在哪位老师指导下完成的,然后要对这位老师表达出自己的感激跟敬意,然后再,开始简短的陈述一下你这篇论文的研究的意义,主要的结构,用过的资料跟存在的不足之类的。最后再做一个结尾就是

毕业论文答辩心路历程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的答辩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昨天,我到安康参加电大法学本科毕业答辩,答辩过程有些紧张,但还顺利。答辩完后,和同学们聊天,才知道很多同学答辩时问题没有回答好,我把自己和同学们参加答辩的过程整理成几点心得体会,准备毕业答辩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

一是毕业论文题目不要太大,范围不要太广,尽量写的具体些,最好是与自己工作生活有关联的;

二是论文最好自己执笔,可以在网上找些相关资料借鉴,内容中最好有工作生活中的实例;

三是论文写成后,要了解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答辩;

四是在答辩的过程中,不要紧张,普通话要标准,语速要中等,不宜太快或者太慢;

五是要有礼貌,答辩开头要说老师好,介绍自己的个人资料,结束要说我的回答完毕,老师;

六是答辩分为两部分,开始是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论文的大概内容,然后是老师根据论文提出问题,一般是三道题,准备五分种后回答问题;

七是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定要说全面,尽量举一些例子,让老师觉得你的论文深入了实际;如果回答的不全面,老师还会临时提出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紧张,理清思路,知道多少回答多少,千万不要卡壳;

以上是自己胡乱总结的一些心得,也不知道对不对,权当是自己的无聊之笔。

答辩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你的论文对你提一些问题,同时听取你的个人阐述,以了解你对论文的熟悉性。一般各位学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阐述个人的论文简介;

2、边演示边结合你的论文进行讲解;

3、回答老师的问题(要说明的是老师可能在任何时候提问,不一定要到最后才提问)结合以上的步骤,你可能已经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但我还要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这才是一般人容易疏漏的地方,同时又是很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一定要显出自信

答辩老师会时刻盯著您的眼睛,他们也许真的很想看出你的破绽:,自信会很有效的打破他们的任何企图。使你自信的方法只有自己看熟论文、搞懂论文的原理与步骤。同时,让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各位老师,尽量以站姿进行答辩,并保持中等偏慢的语速。这些措施都能使你显得充满自信!

2、预先设想老师会问的问题

如果你已经对老师问的问题有了预先的准备,那答辩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实战前总结自己的毕设,回忆制作中的难点与重点并结合自己的论文,写出10-15个问题就足够了(一般答辩提问数量在3-6个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准备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啦!

计算机类专业答辩一般老师提问都行如以下的问题:

软件类:这个功能你是如何实现的?使用了怎样的技术?采用了何种数据结构?那些是你编写,那些是自动完成?

硬件类:使用了那种器件?该器件有何种特点?

3、准备好了吗?最后,让自己按以上的三个步骤全部演习一遍,别以为没有必要,事实证明它是非常有效的。

最后,再提醒各位学友一点:请注意你的礼貌问题,上台要向各位来时问好;征求老师的同意后再开始讲述;答辩完后,就算你怎样不情愿,也要谢谢各位老师。记住,给各位老师留一个礼貌自信的形象是对你非常有好处的!

今天,我们班开始了意义重大的论文答辩。之前,道听途说来的关于答辩的种种细节让我们一直很是忐忑不安。虽然学院关于学年论文和实习报告的审核都很宽松,甚至有点程序化,但是论文答辩是学院对一个人专业知识水平、学业发展水平和对事件的观察及分析能力的总结和考核,所以尽管大家嘴上都说不要杞人忧天、学校不会为难人之类的安慰词,但是大家私下还是挺用心去准备,认真仔细地熟悉自己的论文、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还有有关论文的一些知识点。

这三天,是清明节假期。昨晚,学校的图书馆也不再是座无虚席,寥寥落落地分布在图书馆的各层学习区域,但是有一半是在准备着毕业论文答辩的毕业班学生。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洁白的材料,每个人都正襟危坐,如临大敌,有的还咬着笔陷入了沉思。赵舍更是精益求精,都已经答辩在即了,还在检索机上查找资料充实论文。我从他身边大摇大摆,故意要引起他注意力,他也没有理我,让我自讨没趣了一番,还引来了其余的人看怪物一样的眼神。反思之下,更悲哀的是,相对我们赵舍那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追求完美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我的学习态度真的是太不端正。不是我不喜欢学习呀,也不简简单单是毅力不如别人的问题,还有从小就没有重视过对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回到宿舍,看到小军在煲电话粥,我们都有点惊讶,但更相信他此时的如此轻松是因为他的胸有成竹和镇定坦然的心态,所以每个人都不惜溢美之词,大赞他可以在每个人都有点彷徨的时候如此轻松,有做大事的英雄风范,羡慕他的香艳熏人的桃花运,而且还抢着拿自己的人格打包票说他肯定可以进入第二轮的大组答辩,说得我们发现原来大家的吹牛拍马的功夫已经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一个个慷慨激昂的抒情句,把自己都给感动了。(老师说过,优秀的论文可以进入第二轮答辩。)他也开始飘飘然了,看到他笑容灿烂,欲推还迎的姿态,于是大家又开始快马加鞭地奉承他......说得他不好意思了,又去打第二个电话。不过说心里话,我们的话里的确有一半是包含着对他的知识和学习态度的肯定。晚上,我们按照当天宿舍内部达成的规定,准时熄灯了。躺在床上,我发现原来我的生活节奏可以如此紧凑的。只是有点落寞。夜深了,你还好?熄灯后,赵舍拿着晚上打印的自认为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的纸,满怀激情地一个人站在阳台,昏暗的灯光下,他开始有模有样地想象着次日的论文答辩现场的情景,手舞足蹈地把纸上每个问题的答案说得有理有据、铿锵有力,声音一如既往的洪亮和清晰,很是震撼了经过大门的舍友们,虽然大门紧闭、外面雾气朦胧细雨滴答,仍可以想象那是怎么一副感天动地的景象呀。要求进步的同学们,当以此为榜样!

今天,八点半,大家都很准时来到理工楼三层。我们刚走到那,时间还没到,可三间教室的三个小组的同学都已经到了,以前上课,我们宿舍是最早的,今天答辩,我们却是最迟的。大家都很投入地在准备着,很少人在聊天,也很少人在走动,默默看着自己的论文,若有心思、悄悄地动着嘴唇。大专毕业时,我没有被抽中参加答辩,因为对于教室里那样的桌椅排列和那种氛围,有点敬畏的感觉。

抽签开始了。我和舍友们按着黄老师的意思,把答辩用的教室摆出了样子。教室的中间拉出三张桌椅,并成一排,这是答辩老师坐的,然后隔着两张桌子的距离又放着一张桌子,正对着老师们的座位。其他的桌椅都被规则地拍到教室的四周,这样便于答辩的同学可以快速地交换进出。等我们排完桌子,桌上的纸条已经剩下可怜的三两张,看了一下数字:1、4、3、15、19、20。不是很前面,就是较后面。我有点怀疑刚才抽签的公平性了。不过早晚都得挨刀,而且没有轻重之分,但第一个答辩有压力,我就挑了四号。有个比较晚抽的家近的女生拿着19号的小纸条,说她不想等到下午答辩,便和我作了交换。

本课题是在我的导师李会庆研究员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导师严谨的科研思路、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对科研工作敏锐的洞察能力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在此,对导师三年来对我学术上的`精心指导与生活上的关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仲堂院长、王永杰副书记、姜希宏副书记、李士葆老师等在业务与生活等方面给予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姜宝法教授、王束玫教授、贾存显老师、王洁贞教授等在我学习上提供的帮助。

感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生物中心高雪芹老师、黄海燕老师等在我实验中给予我的无私帮助。

感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验室邢杰大夫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所检验科的李娜大夫等在标本采集中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感谢章丘计划生育服务站、诸城计划生育服务站、岱岳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无棣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领导与有关人员在现场调查与标本采集过程中提供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感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流行病研究室的刁玉涛老师在科研工作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师兄弟、师姐妹王志萍博士、郑国华博士、陈会波博士、周英智博士、杨艳芳博士、房学强博士、郑薇硕士和黄克锋硕士在我学习与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全力支持和关怀。

最后感谢在我学习、生活及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过我关心和帮助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赵仲堂教授。当我面对科学的高峰有些彷徨时,是导师在鼓励我,“攻坚莫畏难,只怕肯登攀”;当我在科学的殿堂中步履蹒跚时,是导师在指点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埋头于书本执迷不悟时,是导师在明示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导师在引导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的导师,学识渊博,对专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百忙之余仍然读书不辍,不断探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传道授业,呕心沥血。如果说我从导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做好学问,那么首先应该说我从导师那里领略了真正的学术精神,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

衷心地感谢李士雪、王志玉、徐凌中、姜宝法、王束玫、彭绩、方鹏骞、卢祖洵、李立明、曾光等教授的鼎力支持,以及王陇德、姚志彬、江捍平、张丹、钟育新、陈广源、王立新、刘松暖、陈金喜、钟天伦等领导,在我工作和学习中,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衷心地感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全体老师。当我在千里之外迷茫、徘徊时,是他们慷慨地为我敞开了大门,把我领进了一个深奥而又迷人的殿堂。感谢亲爱的师兄弟们,感谢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给予的大力帮助!

衷心地感谢深圳市卫生局、宝安区卫生局及各系统、各部门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在我平时工作及完成论文过程中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最后,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区编委等各级领导及区人事局、区计划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社会各界对我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公共卫生系统的各位同仁以卓越的执行力作出的突出贡献!

终于在XX年5月26日这一天中午12点半,苦心经营三年多的毕业论文——《XX》终于告一段落了。

毕业汇报上,奥运公园的总规划师XX老师对我的论文思路提出了质疑:为何以十三陵、雅典卫城等以帝王将相为祭祀主体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案例如何有助于表达中央苏区烈士陵园的场所精神,又怎样能够有助于体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精神境界?

我急中生智,做出了如此这般的解答:电影《吴清源》的导演田壮壮在拍摄影片时,强调尽管电影的剧本完完全全是按照吴清源先生的自传《中的精神》改编而来,但并不是要以影像的方式还原历史,而是力图恢复精神层面的境界。同样,我的设计也是依据帝王陵寝建筑的格局还原烈士陵园精神层面的场所精神,而且精神境界在还原到“人”的层面时,具有一定的趋同性。XX老师则坚持予以否认,并明确指出我没有理解者20多万为何而牺牲。

其实静静想来,明国时代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而他的陵墓依然按照帝王陵寝的格局:牌坊、甬道、陵门、碑亭、方城明楼、宝鼎这一空间序列完成;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毛主席的纪念堂也是按照林肯纪念堂建造的。究其原因,诚如程XX老师所说:旧的系统完全崩坏,新的系统又没能建立起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设计师尚且“人在旅途”。说到底,问题的根源是在这个尴尬的、新旧交替的时代,中国新时代的民族形式该何去何从?

显然,这不是单凭我一己之力就能够解决的,一定程度上我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惋惜的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绝不敢有半点松懈,而更要打起百倍的精神走完未来的路。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论文作者要顺序通过答辩,在提交了论文之后,不要有松一口气的思想,而应抓紧时间积极准备论文答辩。那么答辩者在答辩之前应该准备哪些呢?

第一,要写好毕业论文的简介,主要内容应包括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姓名,选择该题目的动机,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以及本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尤其是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弄懂弄通论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确切涵义,所运用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仔细审查、反复推敲文章中有无自相矛盾、谬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无与党的政策方针相冲突之处等等。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就要作好充分准备——补充、修正、解说等。只要认真设防,堵死一切漏洞,这样在答辩过程中,就可以做列心中有数、临阵不慌、沉着应战。

第三,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如自己所研究的这个论题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目前,存在着哪些争议?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各有哪些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自己倾向哪种观点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处和版本;论证材料的来源渠道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材料都要在答辩前做到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第四,论文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但因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触的问题,还有哪些在论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到很少,而研究过程中确已接触到了并有一定的见解,只是由于觉得与论文表述的中心关联不大而没有写入等等。

第五,对于优秀论文的作者来说,还要搞清楚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自己的创新观点,这些新观点、新见解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对上述内容,作者在答辩前都要很好地准备,经过思考、整理,写成提纲,记在脑中,这样在答辩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作答。

我记得自己答辩时是用的双语答辩,当时是中俄两方老师都在台下,所以自己当时非常紧张,导致很多东西都演示不出来,最终还是勉强过关了,惊心动魄。

相信上过大学的人都会有难忘的答辩经历,这是四年一次的考试,最终结果也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另外,并不是每个人的大学专业都是自己喜欢或者适合的,因此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有些吃力,而答辩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巨大挑战;最后,大学和大专不同,前者更专业,后者综合性更强,课程设置具有多样性,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比较偏科。答辩之前肯定要写论文,如果是设计专业学生还要设计产品,而且要有一定创新。正是因为答辩有些难,也至关重要,所以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而且答辩时的态度也非常谦虚和礼貌。

要顺利完成答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辩论文一般都有字数要求,也需要有自己的主题,而论文内容则严禁抄袭,必须要出于学生个人之手;其次,学校并不是让学生凭空创作,而是可以参考所有的专业书籍,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新,所以答辩论文也没有那么难;最后,每位即将参加答辩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导师,导师也会阶段性的帮助学生修改答辩论文,保证他能够顺利完成答辩。所以,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答辩论文,在现场正常发挥即可。

在大学会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大学的专业综合性比较强,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晦涩难懂的科目,很多学生甚至有逃课现象,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损失,毕竟是交了学费来上学的。另外,相信每个大学生在青春洋溢的校园里都会有暗恋或者恋爱对象,即使毕业的时候分手了也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当然,也少不了一些趣味十足的社团活动,它们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选择,但是最重要的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毕业找工作做好准备。

在答辩的时候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从来就不敢多说一个字。

大学生写毕业论文心路历程

尊敬的 老师: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老师,多年来,我们一直想念您。百年一中,名师荟萃,桃李芬芳。遥想当年,我们怀着求知的渴望,走进了风景如画的××大学,开始了我们的求学历程,也开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悠悠岁月,逝者如斯。弹指间,我们毕业已十五年。十五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十五年人在旅途风雨兼程,十五年桃花匆匆花开花落……十五年间,我们每个学生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或春风得意,或平平淡淡,或艰辛坎坷……十年一觉奋斗梦,细思量,自难忘。我们更加难以忘记的,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诲人不倦、循循善诱、默默奉献的您,一直深得我们的敬重。师生情谊长,桃李风雨远。授业情、师生谊,一件件一幕幕,一点点一滴滴,有如陈年美酒,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别时容易见时难。我们师生,因各自的工作生活,或天各一方,或近在咫尺,总难得相见。但是,岁月流逝,更令我们思念弥殷。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因此,我们决定于2011年×月×日-×日在 举行××大学96届学生毕业十五周年聚会,我们向您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敬请届时拨冗出席。恭候您的光临!敬祝老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大学96届毕业生顿首再拜齐心协力结硕果 再接再厉谱新篇——中山大学第七届MPA研究生会2009年工作回顾及新年寄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东风浩荡,大地飞歌。百年中大,桃李芬芳。2009年,中山大学第七届MPA研究生会在政务学院和MPA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增进MPA学子的交流合作、扩大中大MPA的影响力、提升中大MPA的品牌形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是孜孜求知、不断进步的一年;是同心同德、精益求精的一年;是激情澎湃、亮点纷呈的一年;是宏开新局、浓墨重彩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勇于开拓创新。我们在换届选举上创新。我们创造性地自发组织了MPA研究生会的换届选举,通过个人竞选和民主投票,搭建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结构合理的工作班子。在人员安排方面,我们注重不同年级同学的搭配,主席团3名成员,两名来自2007级,一名来自2008级;秘书长及各部部长全部由2007级同学担任,副秘书长、各部副部长、各部干事全部由2008级同学担任。这样的搭配,既发挥了高年级学生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充分调动了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又保护、引导好新生的热情,放手让新生参与各项工作,有效保持了日后的工作连续性,保证新老交接顺利平稳进行。我们在迎新晚会上创新。2009年6月13日举行的迎新晚会,我们通过接受企业赞助解决了相当部分经费;我们在晚会期间安排抽奖环节,掀起了晚会高潮;我们邀请了著名魔术师作为表演嘉宾,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我们还首次邀请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MPA学生代表观摩晚会。我们在宣传推广上创新。我们首次将内部刊物《精英在线》的赠阅范围扩大到广东省内其他开展MPA教育的高校如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扩大了中大MPA的影响。在这一年,我们勤于学习交流。我们十分注重推动MPA的学术交流,培养MPA学子的学术兴趣,多次组织MPA学生聆听各种学术讲座,收效良好。这些讲座包括:2009年6月6日晚上,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中山大学MPA专任课程教授邹生主讲的《信息技术革命与“两化”融合》;8月8日,肖滨教授在岭南大讲坛主讲的《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三波》;10月17日晚上,中共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主讲的《行政管理的立场问题研究》;10月24日上午,邹生副厅长主讲的《信息化发展趋势:从互联网到物联网》;10月25日上午,广东省委副秘书长杨桐主讲的《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在这一年,我们善于团结协作。MPA研究生会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年龄、性格、喜好各异,但这一年来,我们求同存异,抓好团结,分工合作,增强全体人员的全局意识和集体意识,凝聚整支队伍的力量,营造和谐、友爱、互助的工作氛围,同心同德推动研究生会各项工作。各部门始终加强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发挥了最大的整体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学习过程中,MPA研究生会全体成员结下了同学加益友的深厚情谊。在这一年,我们乐于敬业奉献。研究生会的成员都是在职人士,工作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全体人员都秉持一种奉献精神,不计个得失,积极做好研究生会的各项工作。各部门不仅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勇挑重担,当好“主角”;更加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乐于“补位”,甘当“配角”,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其他部门抓好相关工作,确保协调共进。在这一年,我们终于连创佳绩。这一年,我们成功组织了MPA研究生会的换届选举,高效优质地筹办了2008级迎新晚会,开展了“我和MPA的故事”征文活动和“MPA学子”笑脸征集活动,编辑出版了MPA内部刊物《精英在线》,组织了2007级和2008级的篮球、羽毛球比赛活动。一系列活动的组织举办,受到了广大MPA学子的热烈欢迎,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一年来的工作鼓舞人心,一年来的历程激动人心,一年来的成绩凝聚人心。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政务学院和MPA中心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MPA学子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在此,第七届MPA研究生会向所有为中山大学MPA教育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东方风来满眼春,又是一年好风景。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激情的昌时盛世。历史召唤我们,时代激励我们,同学信任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希望MPA研究生会全体干事和广大MPA校友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开创研究生会工作的新局面,把中大MPA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更加注重增强团结。我们能够成为校友,能够在同一个学校求学,这是我们的缘分。衷心希望全体MPA学生珍惜在中大度过的每一天,珍惜这一份难得的同学情谊。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身体力行,努力加强校友之间的团结,努力营造一个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的校友团体。希望所有的校友都能够珍惜我们的情谊,无论日后到哪里工作,走上什么工作岗位,都记得我们一起在中大度过的美好时光。我们要更加注重推动交流。修读MPA之后,我们开阔了视野,打开了眼界,转变了观念,锻炼了能力。中大MPA学子是一个有着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的群体,加强交流,对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大有裨益。今后,MPA研究生会将一如既往地努力推动校友之间的交流,包括思想交流、学习交流、工作交流,包括同级不同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我们相信,这种交流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更加注重打造品牌。希望MPA研究生会全体干事继续利用研究生会这个平台,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推广活动,激发广大校友对中大的认同感、归属感,对MPA的自豪感,提升社会各界对中大MPA认同度,提升中大MPA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希望广大MPA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共同为中大MPA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学们,朋友们,岁月峥嵘需拼搏,年华潇洒莫蹉跎。让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团结,共同开创中国MPA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相约2010年春节——××中学96届高中同学聚会倡议书亲爱的各位同学: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赴西中求学,功成名就?1993年,我们怀着求知的渴望,走进了风景如画的××中学,开始了我们3年的高中历程,也开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三年来,我们同窗共读。我们一起孜孜求知,我们一起默默自修,我们一起挑灯夜战,我们一起埋头题海,我们一起研究分析,我们一起攻坚克难。面积不大的西中校园,留下了多少我们刻苦攻读的身影!三年来,我们同甘共苦。我们一起开怀欢笑,我们一起伤感离别;我们一起享受快乐,我们一起感受压力;我们一起豪情满怀,我们一起忧心前程。三年来,我们既有喜,亦有悲;既有苦,亦有乐,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三年来,我们同舟共济。我们互相帮助,我们互相关心,我们互相督促,我们互相推动。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我们一路结伴同行。我们既是同学,又是兄弟姐妹,三年来,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手足情、同学谊,一件件一幕幕,一点点一滴滴,像那陈年的美酒,无不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三年的西中求学,培育了我们“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锻造了我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治学风范;锤炼了我们“刻苦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养成了我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成就了我们“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质;激发了我们“勇于创新、独树一帜”的时代精神;奠定了我们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1996年,我们怀着衷心感激之情、依依惜别之心、积极奋发之志,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各自奔向灿烂前程。悠悠岁月,逝者如斯!十三年了,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曾经最年轻的我,也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十三年离别,十三年思念,十三年期盼。今天,当年这一丛才露尖尖角的幼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十三年来,我们西江中学全体96届同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益,各自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今天大家在社会上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各行各业都有我们的影子,在我们中间,有擅长经营的企业老总,也有政廉绩著的人民公仆;有远渡重洋开创事业的精英,更有谨守家园勤耕一方的才俊…我们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倾注心血、挥洒汗水,做出了无愧于母校的成绩!不论时代变迁,世风变化,有一种关系必定永恒,比如同学;任凭物欲横流,人心不古,有一种情谊永远美丽,比如友情。同学,多么美好亲切的称呼,同学,多有魅力的友谊!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回顾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那么的难忘!这是一种美好的记忆,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供我们终生享用,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三年啊!我们真的该在碌碌奔忙之中找点闲暇,去谈谈久别的往事,去听听久违的声音,去看看久违的面孔……亲爱的同学,2010年的春节,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让我们带着无改的乡音,带着不减当年的靓丽风采,带着更加成熟稳健的翩翩风度,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来吧!来参加毕业之后的首次同学聚会,相聚于母校,打开珍藏十三年的甜蜜记忆,敞开密封的心扉,一起重温老师恩、同学情,走一回校园的小路,看一眼教室的黑板,共同追忆昨天的温馨和浪漫!愿青春时光倒流!愿我们的笑容更加灿烂!这十三年来,不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人也都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成长过程,一定都有一份心灵的感悟,相信我们届时的团聚会使大家更加珍视这份感情,将会在每个人心里留下美好的回忆。同学们,我们是彼此世界中的分子、是与浩渺大海相和相亲的细沙、是生命撞击展开的长远的轨迹,曾在母校共生,也必在人生路上相伴!一旦我们认识了,这种关系永不可分。看到你,我将回到自己的从前。你见到我,便立刻进入相聚的幸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我们身份如何,地位怎样;无论是守候家乡的强者,还是步履匆匆的游子,愿我们永远心相约,情相随,多交流,多珍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母校、为家乡、为祖国,再创新业绩,再争新荣光!同学们,愿友谊天长地久!

每当面临 毕业 ,我们总是难舍难分,因为伴随我们一起走过几年的同学们,好友们,即将各奔前程,也许我们不再遇上,也许我们很难再遇上,所以每次毕业的时候都带有一丝伤感和不舍。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毕业心得及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毕业心得及感悟1

大学毕业一年了,在往回看刚大学时,忽感时间最是无情。这一个季节又是新的毕业季,而我已是往届生,毕业一年的我,已经在社会上经历一年的锻炼了,也明白自己是真正的跟过去要说再见了。

毕业才一年,但是已经感觉过了很久了,老师也很少联系了,而同学已经不知道都在哪了,当初选择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的工作的人,听说也已经转战其他城市了,在毕业的城市里似乎也没有几个人还在。而自己,毕业找了工作后就一直在原公司上班,每天过着上班挤公交车,下班挤公交车的生活,所有的生活都归于平淡了。有时候会回想起自己还未毕业时候的光景,那时每天最烦恼的大概就是上课了,上课就希望下课,下课就恨不得赶紧回到寝室,然后就一直缩在寝室里看着剧玩着游戏,生活自在也无聊。但是清醒时才发现都已经毕业一年了,根本回不到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偶尔羡慕已经入了社会工作的人,可是当自己也离开学校踏入了社会之后,就会发现还是在学校的生活那么美好。

毕业工作之后,发现每天的生活都过得捉襟见肘,租房吃饭都是压力,一天恨不得当两天用。越是毕业越久,就总是感觉想要再回学校看看,想要知道同学们都怎么样了,想念老师的唠叨。在校时总是抱怨学校查寝的规矩,不想被管着,感觉被禁锢了自由一样,都在想怎么大学了,还这样管得这么严。如今再去回想,就觉得那时有人管着,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因为现在即使想出去,也不知道去哪里。步入社会是独自一人,晚回家了还会觉得孤独,想要有个人陪伴,只是不会再有了。大学的时光真的是一毕业就消散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回忆,不管好的坏的,都只能成为往昔,将只能放在心里。

一年的时间说长其实也不长,但是要说短也不短了,毕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是有十二个月的。原来我已经从学校毕业有一年了,已经真正的自己一个人走向那条成长的路了,未来还很长,大学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插曲,留下了回忆,也还是要往前走的,回头只不过是不舍,可是再不舍终究是毕业了,真的是跟几年的大学要说“拜拜”了。

大学生毕业心得及感悟2

这几年透过自身的发奋,使自身掌握了 学习 方法 ,变成了学习的主人,锻炼了自身的毅力,培养了自身吃苦耐劳的品质,为自身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矗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使我在个人修养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本专业更深一层次的知识做好了准备。

在学习上,我热爱自身的专业,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课余时刻透过图书馆、网络、报纸等途径学习专业和自身感兴趣的东西。透过学习,使自身的专业知识、计算机、英语等方面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超多其他超多相关知识。并且坚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思想道德上,我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并且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关注国家的时势要闻,用心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用真诚的热心经常参加社会的志愿者活动,去关心和帮忙他人。在性格上,我性格开朗,职责心强,善于与人交流,自信,务实,有主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的人!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的锻炼,我坚信我此刻已经能够完成许多社会的工作。加上我做事塌实认真,能吃苦耐劳;学习潜质强,能够很快的理解新事物。

这几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必将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之中,透过学习提高了工作潜质。由于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高人一筹。除了工作方面的提高、毅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人生带给了丰富的营养,将自身塑造成有用的人才,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毕业心得及感悟3

是的,不久我就要离开这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学习。也许心的世界需要漂泊,也许年轻的生命需要流浪。在知识之间,在梦想之中。

如今梦醒了。也许做梦是为了醒来的清醒与理智,梦醒的时候就是一段 故事 结束的时候。所以我不就应驻足,决不会回头,虽然我想我还会在做梦的时候想到:有一段珍贵无比的青春被一个任性的男孩仍在了那里。

毕业了――别了,我的大学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一节好课的标准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光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它这天的样貌,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再看一看吧……向诸葛亮借智慧

那赫然相对的男生楼,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还以前硝烟四起;窗外的晾衣绳,飘荡着不知哪个宿舍落下来的白衬衫;插着爱护花草牌子的草坪,记不清什么时候已经被抄近路打水的兄弟们踩出了一条小路;路旁的女生楼,对男生来说,几乎成为永远的禁区……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跟老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跟老外对话时,给自我打了个满意的分数;开始熟悉校园里任何一处美食,也常常在BBS上呆到很晚……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我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取: 出国 , 考研 ,还是工作。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包括我们的感情,那还年轻没经历过风雨的感情。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取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将来的分别和感伤。

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 自我介绍 么?

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 篮球 赛么?

还记得我们一齐买了电脑,没日没夜地反恐,星际么?

还记得“小花”的梦话,“疯子”的鼾声么?

还记得我们一齐逛街,一齐喝酒,一齐聊天,一齐 唱歌 么?

那些荒.唐的,搞笑的,忧郁的,飞扬的,愤怒的,喜悦的,无比快乐的时光一去不返,而那种放肆的幸福我想以后也不会再有了。我会用心记住你们每个人的样貌,记得那青春的容颜,因为那里有我生命中最完美的回忆和永恒的怀念。

对着空无一人的宿舍说了一声:“拜拜,我走了”,我轻轻掩上门,在夜色降临以前,告别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活,离开了这一片留下我青春与热血的土地。

别了,我的大学!

依依不舍地关了灯。那一刹那,心里迅速划过一阵尖利的痛。想起四个字,青春散场。四年以前,我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那里,而这天,我重新拎起新的行李,将要开始下一站的生活。

像这四年里的每一天一样,我沿着再熟悉但是的路线走出公寓的大门,但是当我的脚步跨出门槛的一刹那,我将不再是那里的一员。

这一次,我不是去买盒饭,去附近的网吧上网,去校外的小店闲逛,或者是睡眼惺忪地跑去上课。这一次,我会很郑重地对这个留下我四年青春的地方说一声--再见!

再见了,我的宿舍!

再见了,我的兄弟!

再见了,我的青春!

再见了,我的大学!

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完美的四年,盛开过的花……

大学生毕业心得及感悟4

大学几年的时光已经流逝了,此时此刻的我,思绪万千,对于自己过去几年来的大学生活,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心态,我也知道到了此时此刻,我应该去正视起来,我有很多很多感受,想表达出来,毕业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想法了,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但是未来的脚步,他一定不会停下,一定会继续前进,我也应该跟上脚步去探索一下,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有一个圆满的交代,我真的感受很多,大学几年来我成长了,我进步了,我希望能够去把的状态放到未来,让自己继续鼓足勇气前行。

这大学几年的时间,我一直都在打磨自己,我相信自己能够有很多进步的,因为有些东西极限,往往都是在不断的激发当中,激发自己的潜能,怎能知道自己到底极限在哪里?到底有多么的厉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一直都相信,我相信自己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当中寻求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些东西本来就存在的,一些未知的变数,现在我都明白了,我相信自己能够整装起来,我也对自己的未来找到了一个坚定的方向。

大学曾曾经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现在这几年时间真的过去的很快,让我无法回醒过来,沉淀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也知道自己的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标志着自己未来有什么样的成绩,自己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未来拥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状态,与我而言,这大学几年真的是非常轻松的,但是同时也有一定的压力,特别是现在到了毕业的时候,当然这种感觉其实在一早就有了,只是现在更加明显而已,我相信自己,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挑战,也相信在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完成好,我一直都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大学几年来苦苦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我认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哪方面优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一直都在朝着自己所认定的方向前进,我感觉这大学几年的时间让我成长,打磨了很多自己身上有一些缺点,都在不断的改善未来的学习生活,肯定会更加的精彩,我的人生道路肯定会因这段大学生活受益匪浅。

现在已经毕业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感慨,但是我的信念一直都在,我也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当中坚定起来,不断的朝着自己认可的方向努力。

来源: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贾小凡

当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事件被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大概没料到自己半年后还会被挖出来“鞭尸”——

最近翟天临的微博下面,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情绪发泄垃圾场。

大家的中心思想大概是:都赖你整出这事儿,害得我毕业也变成了hard模式!

起因显然是那场学术圈大地震。不仅硕士博士感到危机,今年多所高校都发布通知要求严查本科生论文,部分学校还将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质量跟踪监控。

即便学校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同学也能从导师的叮嘱和要求中感受到,想成功毕业,大概得挠秃两百根头发。

对于始作俑者翟天临,抱怨和痛恨接踵而至。

不过说真的,难道没有翟天临捅的篓子,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这关就能轻轻松松地过吗?

毕业论文=渡劫

毕业论文,名义上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标志和成果,实际上却是一批批年轻人彻底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前必须要渡的劫。

这件事上的众生相,充分体现了大学中的阶级差异。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神,早早保研成功,跟着自己心仪的导师认真学术、勤恳搬砖,本科毕业论文不过是他们学术进阶之路的起步。

还会有那么几个彻底放弃治疗的同学(或者自己就是),直接钻空子抄袭、当个论文裁缝,或者借用前辈的论文一用,就蒙混过关了。

最痛苦的,就是不上不下的大多数。

一言以蔽之,良心尚存但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写本科毕业论文这件事成了无数人22年的人生拖延症、焦虑症、狂躁症、自我怀疑的集大成之作。

对于许多中国本科生来说,写毕业论文的确不简单。

光是找选题这一件事就够让人头疼,要么已经被前人写滥毫无新意,要么到最后发现自己流的泪都是选题时脑子进的水。

更惨的客观现实是,许多人在四年间都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学术技能培训,没有被好好教过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

尽管各门课程的期末论文可能写了几十篇,到了最后这一关还是觉得像在裸奔。

再叠加上当代年轻人“越痛苦越不敢面对”的通病,越是自觉菜的人,越是不敢和导师交换眼神。

怕他迟迟不找我,又怕他突然找来。发邮件收到导师的回复必须得做好心理建设才敢打开,不时在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中来回切换,仿佛一个在热恋中辗转反侧的少女。

心路历程百转千回,可不代表整个写作过程也那么曲折漫长——

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合着大家都是靠着在朋友圈哀嚎完成了想象中的论文进度,然后在短时间内完成“拖延→惭愧地拖延→焦虑地拖延→屁滚尿流没日没夜地赶完”的标准流程。

但是,不要以为尬写完内容,痛苦就结束了——

大数据充分暴露了年轻人面对毕业论文的茫然和无知。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每逢12月底和5月中旬,“论文格式”的搜索量将如约攀升到高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标志着一批又一批应届生在简历上写的“熟练使用office”其实都是人的。

到最后会发现,合着全文几千字里,最畅通无阻的大概就只有“致谢”了。

答辩,大型公开处刑现场

更让人窒息的还在后面——如果说写论文是死到临头前一个人的挣扎,那论文答辩就是一群人轮流表演自己的求生欲。

答辩的目的本是由该领域的老师当面检验学生的能力和课题的完成度,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足以拿到学位。

但在答辩的人眼里,它本质上像是进产房生孩子:

进教室之前大家都给你加油打气“加油没事放轻松”,进去之后大脑空白呼吸急促两眼发黑,出来之后立刻被焦急地包围,“怎么样,顺利吗……”

又或是,这算是日后职场在同事和大佬面前丢人的预演了。

有人因为过于紧张,嗓音都不自觉地变得像被门碾了的尖叫鸡。

有人明明是英语专业,一不小心中文脱口而出还嘴瓢成了俄语口音。

还有不怕死的,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理、把老师的意见怼回去,殊不知有的老师就是看你越死鸭子嘴硬,越要教教你什么叫天高地厚……

在旁边瑟瑟发抖的小透明由此获得人生真理:面对大佬的质疑,不要干,就是怂。

但最尴尬的情况,莫过于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意见相反。

导师让你加的内容,答辩老师觉得多余让你修改;导师首肯过的结论,答辩老师频频摇头……

此时已经离真理越来越遥远的菜鸡,内心活动如下↓↓↓

不过也有很多人事后才发现自己白寝食难安那么多天,答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全靠老师大发慈悲。

有人的答辩现场,变成了老师恨铁不成钢手把手格式指导大会。(看来百度出来的也不太靠得住)

有些老师,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眼看你快撑不住了就自动在脑子里修正了你的回答,眼中充满了鼓(pi)励(juan)。

还有网友称自己的答辩老师就写了几个问题让同学回去自己写,还担心会不会太难,说不会的话就自己换几个简单的。

毕竟,老师要是真跟你较真,那超过一半的人毕业证可能都岌岌可危。

甚至有些学校本科生专业压根不设置答辩这个环节,这让本科生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是菜到老师不愿意浪费时间了吧。

老师比你还痛苦

学生写论文痛苦,导师们也的确不容易。

高等教育逐年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师生比”本来就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是远远低于1:14这个标准的。

反映在论文上也一样,常常是一个导师除了要带研究生的论文,可能还要超负荷指导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论文。

2017年的数据

当然,导师和导师的态度也可以很不一样。

有些导师就像只是挂个名,你可能半年都没见过他人,就稀里糊涂地毕业了。

有的导师则负责任得让人都羞愧。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很多大家情到浓时自发创作的毕业季专用表情包↓可是,老师眼中的学生真的有这么可爱吗……

恐怕不仅没有,可能还得为学生操碎了心。

有的老师又是提前举办预答辩,又是现场跟哄孩子似的安慰学生别太紧张,还要在答辩的台下忍受着“台上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但依然滔滔不绝”的痛苦,最后千叮咛万嘱咐给你的意见一定要好好修改。

要是有脾气暴躁的老师碰上态度吊儿郎当混日子的学生,可能心里已经像前几天的一则新闻中那个当场发飙的老师一样怒摔论文了。

或者一直对于学生的废柴隐忍不发,直到冷不丁地发了条朋友圈才让人醍醐灌顶、脊背发凉。

许多学生的痛苦,也来源于自己确实不够努力也能力不足,交了论文其实是把压力和焦虑转嫁给导师那边了。

可要是有幸碰上认真负责的老师,对着我们炮制的学术垃圾还能谆谆教诲,惭愧的压力真是瞬间又转回到自己这边了。

毕业总归得蜕层皮

正因为综上所述的血泪史,网络上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

很多唱衰的声音不止来自想只想赶紧拿文凭毕业的学生,恰恰来自老师本人。

首都经贸大学老师就曾经发微博称,看过几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后自己很赞同取消,“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让所有本科生都写毕业论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却适得其反,还催生学术不端行为。

的确,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和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在大四下半学期这个时间点上,忙着实习、找工作,为了“降重”图省事儿,或者纯粹就是没好好学过、写不出来,种种原因催生了论文代写行业十分活跃。

但是,志不在学术的学生会为此怨声载道、偷工减料,就能说明写论文这件事本身是错的、应该被取消吗?

许多人在肯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意义时,其实是从超越了“专业知识有没有用”的层面来讨论。

这种观点认为,本科教育中的论文是为了培养一种思维,去考验年轻人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表达观点、解决问题等等,而这些技能并非出了大学校园就毫无用处。

更实际的视角,也很有道理……↓

那么当学生老师对于这最后一次考验都感到不大痛快,问题根本就不在于论文这种形式上了。

不管本科生要以什么形式标志自己圆满完成了学业,其实核心的问题是在这之前,大学里受教育的四年真的能足以支撑人有底气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吗?

学生自己的懈怠,就业压力下更为实际的抉择,教学资源跟不上……其实在大家被毕业论文“折磨”之前,路上坑就已经不少。

退一步讲,既然整个社会都默认一张文凭必不可少,那得到它总归是要付出点努力和“代价”。只不过毕业论文的初衷也并非故意要让人受一次折磨,目前这个让人头秃的难熬状况,只是高等教育弊端的一个缩影罢了。

单单谈“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其实没有意义,如何让最后这个升华的阶段性总结真的有四年扎实的积累,才是关键。

虽然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但只要有心,就算写论文像是西西弗斯推巨石也总归能有收获,哪怕只是体会了“能咬牙挺过难关”是什么感觉也好。

毕竟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后,还有那么多比毕业论文和答辩更难对付的呢。

比如我的领导↓

END

很早以前,我就学会了下象棋,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两人对弈,胆大者棋风泼辣,刚开局便全线出击,奋勇前进,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胆小者重于防守,步步为营,举棋不定,惟恐一招致败,便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稳重的人深思熟虑,棋风矫健,貌似平静,却早已成竹在胸;轻浮的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行棋不思后果,终因一叶蔽目而全局败北;工于心计的高手第一局故意输给对手,增其傲气,灭其防备之心,而暗探对手套路,以谋对策,且言“君子让头局”,真可谓名利双收,尔后避人之长,攻人之短,处处陷阱,请君入瓮,直杀得对手连局皆输,俯首称臣为止;高傲自大之徒往往瞧不起对手,摆出一副惟我独尊、盛气凌人之势,对手也往往被“震”住了,此等人心理虽胜人一筹,但并无真才实学,也难有胜局……人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态都在这楚河汉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棋之静,如一池春水,波澜不兴;棋一旦化静为动则狼烟四起,杀戮大开,双方死伤无数,这气势决不亚于硝烟滚滚的战场。 棋逢对手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确认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就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天路历程主题论文

你好,外国电视剧英语论文有哪些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我认为从欧美影视剧中学习英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也非常有助于英语能力的提升。

外国电视剧英语论文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英文论文写作要先做出摘要引言,然后提出一些理论,最后通过一定的论点查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是依据现状来说,解决问题需要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定性方法是 研究者可以作为局外人观察要研究的现象,让一切本来的规律去发生,发展。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a fundamental economic change: between 1770 and 1850 the economy of England changed from mostly agricultural to mostly industrial this was the result not of one key invention bu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different fields coming together its cent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factories (which hadn't really existed before this time), but they couldn't have developed without better transportation creating larger markets and better transportation couldn't have existed without the growth of the iron industry, which couldn't have grown without steam engines society had a hard time adjusting to the new economic systemCauses of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pansion of trade, mercantile economic policy (see previous lecture) decline of: feudalism--farmers were no longer bound to the land guild system--the guild for a particular trade could no longer control who set up a new business the system of customary prices--the market is more free, instead of the old system where changing the price because of a shortage was seen as profiteering agricultural changes enclosure =the abolishment of the old system of communal farming and its replacement with family farms. Supposedly everyone had the same share of land as before, but the smallest farmers didn't have enough to survive as an independent farm and they went out of business and went looking for work. Took place 16th century to about 1820. four field crop rotation--wheat, turnips, barley, clover or alfalfa (turnips and hay crops make it possible to keep more livestock) new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farming (one of the pioneer scientific investigators of agriculture was an Englishman named Jethro Tull ) average agricultural surplus per worker doubled from about 25% to about 50% workers no longer needed in agriculture were available for industrial jobs (discussion) Iron: by 1720 most iron in England was imported due to a shortage of charcoal for smelting in 1709 Abraham Darby invented a way of smelting iron using coke (processed coal) instead of charcoal the iron industry took off after 1760 since iron ore and coal were both very plentiful in England 1779 Iron Bridge ( photo ) The Steam Engine: Newcomen Engine (about 1712) filled a cylinder with steam and then condensed it to draw the piston down. 1/2% efficient, but widely used to pump water out of coal mines. Watt Engine (1774) had had a separate condenser, making the engine much more efficient James Watt later added: sun and planet gear converted reciprocating into rotary motion to power machines automatic control mechanism double-acting engine made for much smoother power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improved roads built in large numbers 1750-1815 (about 1000 miles), reduced transportation costs 20-30% Canals The Duke of Bridgewater's Canal started in 1759--7 miles but had to cross a river valley. People thought this was a wild dream, but built in 5 years. Very profitable--halved the cost of coal in Manchester canal building boom 1750-1800--by 1830 England had 3875 miles of navigable water (though only 1/3 of that was canals). The Oxford canal paid a 30% return for 30 years. provided much cheaper transportation of bulky goods The Factory System: the first big industry was cotton textile factories, though other kinds of factories developed as well machines had been used some by workers who did piece work at home with spinning wheels and hand looms. What brought the workers together into a factory was the invention of machines for spinning that could spin more than one thread at a time and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power first to spinning and then to weaving James Hargreaves, Spinning Jenny , invented 1764-1770 Roger Arkwright, Water Frame , 1769 Samuel Crompton, Mule , 1774-1779 Edmund Cartwright, Power Loom, 1786-1788 With these technologies the industry took off--by 1833 237,000 people were employed in cotton textile factories in England this was a whole new way of life 46% of workers were women, 15%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3 ( Child Labor ) wages were barely enough for a family to survive if all members over the age of 8 worked in some areas 1/2 to 3/4 of worker families lived in a single room with no plumbing (dumped their chamber pot into the street or gutter) for examples see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form laws started in 1833-- factory act of 1833 forbade employment of children under 9 and limited hours for children to 9 hours a day for children 9-13 and 12 hours a day for children 13-18 Chartist movement fought unsuccessfully for political change, but conditions gradually improved

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一、语言学(语言学一般理论的研究)。二、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三、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译本研究以及名家名著翻译作品对比研究等)。四、英美文化(英美加澳新等西方国家文化以及与汉文化的比较研究)。五、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测试学等方面的研究)。

天路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摩诃婆罗多》《梨俱吠陀》《鲁滨逊漂流记》《隋唐演义》《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圣僧的天国之行》》《一个佛教徒的天国历程》《封神榜》《东游记》......

英语专业论文专题研究有以下:

一、语言学(语言学一般理论的研究)。

二、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三、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译本研究以及名家名著翻译作品对比研究等)。

四、英美文化(英美加澳新等西方国家文化以及与汉文化的比较研究)。

五、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测试学等方面的研究)。

英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Personality in Jane Eyre 《简爱》的主人翁个性分析。

2. A Brief Comment on O’Henry Short Stories 亨利的短篇小说述评。

3. A Comment on Hardy’s Fatalism 评哈代的宿命论。

4.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mes of Pilgrimage to the Wes t and Pilgrim’s Progress 《西游记》与《天路历程》主题的比较。

5. A Probe into the Feminist Idea of Jane Eyre 《简爱》男女平等思想的探索。

封神榜、东游记、古代神怪小说极多

中英对照供参考:工业革命 指从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转变到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主的变化过程。始于18世纪的英国。技术上的改变包括:钢铁和新能源的使用、提高产量的新机器的发明(包括多锭纺纱机)、工厂体系的发展、交通和通信的重要发展(包括蒸汽发动机和电报机),其他改变还包括:农业的改进、更加广泛的财富分配、反映出经济力量转移及全面社会变革的政治变化。1760~1830年间产业革命基本上仅发生在英国,后来又传播到比利时和法国。其他国家则滞后一些,但德国、美国和日本产业革命开始后,取得的成就则超过了英国最初的成功。东欧各国则延迟到20世纪,直到20世纪中叶,产业革命才传到中国和印度。许多分析证据表明,由于采用了新材料和新能源、自动化工厂、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自由放任主义管理的转变,20世纪末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或称新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Process of change from an agrarian, handicraft economy to one dominated by industry and machine began in England in the 18th century. Technological changes included the use of iron and steel, new energy sources, invention of new machines that increased production (including the spinning jenny), development of the factory system, and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the steam engine and telegraph). Other changes included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s, a wider distribution of wealth, political changes reflecting the shift in economic power, and sweeping social change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largely confined to Britain from 1760 to 1830, then spread to Belgium and France. Other nations lagged behind, but once Germany, the ., and Japan achieved industrial power they outstripped Britain's initial successes.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lagged into the 20th century, and not until the mid-20th century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pread to such countries as China and India. Many analysts saw evidence of a second, or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later 20th century, with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and energy sources, automated factories, new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a shift away from laissez-faire government.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