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答辩

首先:是自主命题的。简介;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复旦大学由原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而成。原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由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教授创办的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研究室基础上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9年,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历史地理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正式挂牌。作为目前国内专职人员最多、门类最全、总体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中国历史地理专门研究机构,本所拥有一批国内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梯队结构比较合理,研究涉及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现由张晓虹教授担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现共有研究人员27名,行政人员5人。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9名,讲师2名,26人具有博士学位。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在谭其骧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言传身教下,素以学风严谨著称。自成立以来,总体学术水平长期处于国内第一的地位,其骨干均为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在疆域政区、水道变迁、地名考证、历史地图的研究和编绘、历史地理古籍整理、历史气候和灾害等方面一直处于学科前沿。近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人口地理、移民史、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人材培养方面,1960年研究室创建历史地理专业,于1960-1962年连续招收了三届共52名历史地理专业本科生。1983年8月,本所研究生周振鹤、葛剑雄在谭其骧先生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成为全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到目前为止,本所共有5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占复旦大学文科之半,居全国历史学科首位。此外,还有4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目前,本所每年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近百人,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为历史地理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由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教授创办的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研究室基础上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9年,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历史地理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正式挂牌。作为目前国内专职人员最多、门类最全、总体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中国历史地理专门研究机构,本所拥有一批国内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梯队结构比较合理,研究涉及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现由张晓虹教授担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现共有研究人员27名,行政人员5人。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9名,讲师2名,26人具有博士学位。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在谭其骧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言传身教下,素以学风严谨著称。自成立以来,总体学术水平长期处于国内第一的地位,其骨干均为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在疆域政区、水道变迁、地名考证、历史地图的研究和编绘、历史地理古籍整理、历史气候和灾害等方面一直处于学科前沿。近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人口地理、移民史、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人材培养方面,1960年研究室创建历史地理专业,于1960-1962年连续招收了三届共52名历史地理专业本科生。1983年8月,本所研究生周振鹤、葛剑雄在谭其骧先生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成为全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到目前为止,本所共有5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占复旦大学文科之半,居全国历史学科首位。此外,还有4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目前,本所每年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近百人,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为历史地理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师大的地质科学院很强啊

谁规定地理历史只能做老师?做老师还要考教师资格证的。关键看你念出来找哪方面的工作吧,考公务员、去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鉴定的都可以吧。复旦大学有关地理历史的系有:1、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该系设文物与考古、博物馆学、古建园林、文物保护四个方向,兼管复旦大学博物馆。师资队伍由文、理、工各学科专业人员组成,年轻化且知识结构新,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均占70%。2、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始建于1925年,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在最近教育部考核中获得优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谭其骧、周予同、蔡尚思、杨宽、耿淡如、田汝康、金冲及等长期在该系任教。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教授20名,副教授26名。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该系为国内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该系教师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180余部,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史学理论与中外史学史研究、中外文化史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研究等领域颇有学术建树。 该系设2个本科专业:历史学、旅游管理。

复旦历史地理学博士论文答辩

1、是的,科目代码以7开头的科目都是自主命题。2、中国史历史地理学研究方向的初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42历史地理基础

大。1、答辩论文要求高。复旦大学博士学制为3-6年,大多数4、5年毕业,读到第三年就可以进行答辩,如果没通过之后每3个月有一次答辩机会,学校对论文的要求非常苛刻,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必须要达标。2、需要在CI、EI收录期刊、国内核心期刊、SSCI收录的期刊和JCR分区表1区或2区的期刊上各发表1篇期刊。

博士论文答辩流程:

一、前期工作。

1、录入论文发表情况。

博士学位申请人要求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公开出版的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我院认可的学术期刊目录请见附件),各种论文的接收、刊登证明都不符合要求。

论文发表在我院目录以外的书刊上的学术论文,需导师对该论文的学术水平予以评价,并向学位分会提出认可申请。若申请获通过,可抵一篇核心期刊论文要求

作者单位必须是报考的学校。发文不符合学校要求,也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可获得毕业证书,两年内论文刊出,可重新申请学位。

二、论文答辩审批。

1、论文指导教师登录校内门户,录入、打印指导教师评语。

2、学生在校内门户录入、打印答辩申请书、科研统计表(含发文复印件)等材料。

3、答辩委员组成由导师或教研室主任提出初步名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五人或以上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六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以校内专家为主,并包含至少两位校外专家。

答辩委员会主席应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名单在答辩前不予公开。

4、答辩秘书在学生网中录入答辩委员会名单、答辩时间与地点。如需添加校外专家名单,请将专家信息(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性别)邮件发给教务老师。该名单答辩审批时需由教务老师在系统中审查,由分会主席确认、审定(评阅专家与答辩委员重复率不多于1/3)。

注意:答辩委员会名单在答辩前不可公开,答辩审批工作必须由秘书完成。

5、学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后,在校内门户-研究生院-学位办-提交论文电子版文件(整合成单一pdf文件)上传论文,提交不成功者建议生成pdf小文件进行压缩。

6、答辩秘书按照学位审批材料封面顺序打印、整理相关材料,与学位论文一本,在答辩前至少3个工作日,交至教务办公室形式审查,再报送院系研究生负责人和交分会负责人进行答辩审批。

7、答辩秘书在校内门户或邮件查询审批结果,审批未通过需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补充、整改,如同意组织答辩,在学院教务处领取审批材料及表决票。

8、答辩秘书/导师使用学院OA系统预借答辩教室。

三、论文答辩。

1、组织答辩。

答辩秘书按照答辩流程组织学位论文答辩,作好详细记录,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分发表决票(发放表决票前填写研究生姓名),并负责监票和统计表决结果。将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及表决结果写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录入系统再打印)。

请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并将答辩表决票粘贴在系统打印的粘贴页上以备存档。

2、答辩委员会决议。

答辩委员会审查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就是否同意毕业、是否同意授予学位做出的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2/3)同意,方得通过(如果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同意比例为3/5,低于2/3,则不能通过)。

并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给出评语,评语不可太简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再次表决,全体委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可在半年后两年以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是的1、本大纲编写主要参考以下材料:(1)201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2)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颁布的有关历史地理硕士生招生简章、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目录介绍等近年来的材料;(3)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专业设置情况和近年来硕士生入学复试、中期检查笔试等试题材料。2、本大纲考试主要内容由“历史学(中国历史)基础”、“地理学基础(中国自然地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三部分组成。Ⅰ考试性质历史地理基础考试是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招收历史地理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地理学相关学科的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地理学以及其他历史地理学相关学科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地理环境演变基本脉络,了解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形成的主要过程、原因及其基本特征。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能正确运用地理学科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自然、人文等地理环境演变情况及过程。3. 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与研究的基本情况。4.了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文献和数据等资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资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5. 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由“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必考内容,150分)+ “历史学(中国历史)”或“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选考内容,均为150分)组成。选考内容由考生任选一类作答。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历史学(中国历史)约50% + 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 约50% =100%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 )约50% + 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 约50% =100%四、试卷题型结构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史料判读、简答题、论述题 等等。Ⅳ、考查内容全部内容分为选考项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和必考项历史地理专业知识三大范围。一、历史学(中国历史)选考1.史前时代石器时代的人类与主要文化遗存2. 先秦史夏商周时期考古发现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制度和社会结构春秋战国政治形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3.秦汉史秦汉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政治形势、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秦汉文化4.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的文化5.隋唐五代史隋唐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隋唐文化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6. 宋、辽、西夏、金、元宋、辽、西夏、金朝建立与重要政治、社会、经济制度宋、辽、西夏、金的关系和其他边疆形势元朝的统一与民族关系宋元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宋元文化和对外交流7. 明清史(至清亡)明清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明清疆域与民族关系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晚清列强侵华形势和不平等条约边疆危机与朝贡体系崩解近代化进程及其影响“西学东渐”与中外思想、文化、科技交流明清文化二、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选考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研究内容地球的圈层结构、表面结构、地壳结构与类型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地质年代表、地球上生物演化概况自然和地理环境要素(气候、气象、水体、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动物等)的现象、概念、类型、区划、运动、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影响地质、地貌、气象、生物等灾害现象及成因自然地理空间分异规律区域概念与自然地理区划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方法国外主要地理学思想史2.中国自然地理中国地形(大陆、海洋)中国地貌类型、区划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气候主要类型、区划及其基本特征中国主要水系、分布及其基本特征中国主要植被与分布全球变化与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动态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地理学史(含地图学)三、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1.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分支情况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2.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历代疆域变迁与政区沿革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历代边疆民族关系、治边思想及其实践中外交通路线与经济、贸易、文化关系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中国主要农业区的发展与变迁中国移民史、历史人口地理中国城市地理和城镇、乡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地理(含地域社会)中国历史军事地理、交通和商业地理中外地理学思想史中国古代地理学典籍3.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河流地貌变迁(含湖沼)中国历史植物地理、动物地理中国海岸线历史变迁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中国历史自然灾害主要类型、分布及影响疾病史与历史人口变化历史环境变迁、环境史、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基本知识4. 历史地图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中外历史地图发展史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了解更多资料可关注博志复旦考研网!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复旦博士毕业没有要求英语。复旦大学的文件中明确学位论文是博士的主要依据,对英语没有硬性要求,文件规定,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需要发表3篇以上的C刊或者核心,博士毕业论文达到要求就可顺利毕业。博士一般是3年,分脱产和在职两种,但在职博士大多数毕业后都能拿到学位,这点和在职硕士区别很大。脱产博士学制为3至6年,大多数4、5年毕业,读到第三年可以答辩,如果没通过之后每3个月有一次答辩机会,当然前提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够。

您好,复旦大学2022年博士生毕业要求最少200字最多500字,要求回答完整,不要出现重复。复旦大学博士生毕业要求包括:1、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2、研究成果: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3、论文:学生必须完成一篇论文,并取得学校的认可;4、考试:学生必须参加学校规定的考试,并取得较高的成绩;5、论文答辩:学生必须参加论文答辩,并取得学校的认可;6、其他:学生还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其他要求,如参加科研项目、实习等。总之,复旦大学2022年博士生毕业要求要求学生学习成绩良好,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完成一篇论文,参加学校规定的考试,参加论文答辩,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其他要求。

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答辩

北京大学10日通报称,世界历史专业博士于艳茹发表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于艳茹承认抄袭事实。2014年8月,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曝光曾为北大历史系博士生的于艳茹所发论文大篇幅抄袭国外专著。《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23日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前,有读者举报:2013年第7期发表、署名于艳茹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涉嫌抄袭一本英文专著的部分章节。接到举报后,编辑部请来外语专家与原著进行核对和确认。经仔细对比后发现,于艳茹在其论文中大段翻译国外作者的专著,甚至直接采用作者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已构成抄袭。8月17日,《国际新闻界》刊登了《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公告指出,为了反对此类学术不端行为,该刊决定采取三点措施:第一,将于艳茹论文抄袭情况公告于本刊网站,并向作者相关单位通报;第二,联系相关文献收录机构,删除于艳茹该文的电子版;第三,五年内拒绝于艳茹的投稿。记者在《国际新闻界》网站上看到,公告附录中用黄色标注出于艳茹抄袭的内容。除了摘要和结语部分,于艳茹几乎全文“翻译”了国外作者的专著,多个段落甚至一字未改,原文照抄。陈力丹认为,对剽窃抄袭的行为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肃处理。同时,他表示,此次抄袭事件警示他们要不断完善评审工作。他代表编辑部为工作疏漏向读者致以真诚的道歉,同时呼吁大家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遵守学术道德。北大历史系有关负责人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于艳茹是该系的博士生,现已毕业离校。对于于艳茹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论文涉嫌抄袭问题,该系高度重视,将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博士答辩论文重新进行核查,如果确认博士答辩论文抄袭,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论文陈述可以很好地组织和发展论点,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论点的“指南”。

论文陈述包含以下内容:

1、陈述你对这个主题的主要观点

陈述观点时一定要表达一个主要思想,并陈述你的立场或看法。关于主题,需思考:

2、给出几个支持主要观点的理由

理由要写清楚,一定要用符合逻辑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这个理由。

3、给出一个与主要观点相反的观点

一个好的论文陈述要承认论点存在另一面。所以,同学可以在论文陈述中给出一个反论点。

论文陈述写作示例:

1、首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例如:互联网对教育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吗?

2、其次,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立场。例如:互联网对教育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3、最后,发展你的答案。例如:互联网使用的负面影响被其对教育的诸多好处所抵消:互联网有助于学生和老师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以及这是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

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须知

这是一篇关于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须知,由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我收集整理,欢迎浏览!

夏季毕业的博士论文评审、答辩时间为5月6月,春季毕业的博士论文评审、答辩时间为11月-12月。具体时间按照研究生院要求确定。

一、匿名评审论文的提交:

博士学位论文在获得导师认可,并通过学院对论文的形式审查后,方可提交评审论文。审查工作需在匿名评审论文装订之前进行,并且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审查情况表”,其中学院意见将反馈给导师,学位论文通过审查后,导师方可组织进行相关工作。

1、 博士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匿名评审的论文,逾期将不予受理。

2、 评审论文要求提交7篇,匿名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页;字体、字号与排版格式、幅面大小应与正式论文相同,评阅后的学位论文可重新装订,制作成正式格式论文。供评阅的论文中不可包含致谢、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随感、杂论等任何透露本文作者和导师姓名的信息。

3、 匿名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与封页统一格式的扉页;

②中文摘要(大约1000字,一页为宜)

③英文摘要(2200字符,一页为宜)

④目录

⑤正文

⑥参考文献

⑦与论文相关而不带有个人色彩的学术内容的附件。

二、论文评阅:

1、每篇博士论文需聘请有关学科的5名专家评审,其中校外专家至少2名。评审专家名单以及送审工作由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评审意见返回后,教务办公室通知各系主任、导师以及博士生本人。

2、按《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几项要求》的规定:“ 5位评阅人中如果有1人不同意答辩,则需另聘1位论文评阅人进行评阅,论文评阅人有2人或2人以上不同意学位 论文答辩,则该论文不能答辩,本次申请无效。”(见《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文件选编》修订本)

3、评审通过的博士论文,将由工作小组为其组织论文答辩。评审意见否决的,将视情况作结业等处理,可在两年之内再次申请学位一次。

三、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通过者,将由教务管理部门向研究生院提交答辩申请。答辩申请工作由学生本人以及答辩秘书配合进行,博士生本人还应提交两篇发表于核心刊物的.文章(一式三份)。博士生应根据评审的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并且按照要求打印装订,向教务办公室提交4本。

答辩前一周,各系主任在征求导师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好答辩委员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至九人组成,成员的半数以上(不含半数)应当是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其中必须包括两至三位外单位的专家。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论文答辩工作的要点如下:

1、 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答辩前2-3天,答辩秘书应到教务室领取各种材料,包括:

A、 答辩材料袋。答辩审批相关材料;博士生培养计划;综合考试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位论文评议书;博士论文表决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记录(袋内暂无,下载打印);授予博士学位人员信息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B、 填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答辩费用支出单”,并到学院会计室预支。

C、 领取答辩桌签。

D、 安排答辩场所。因我院现无答辩专用场地,希望各导师尽量自己解决。

2、 答辩委员会职责:

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组织论文答辩,根据我国学位条例要求的标准。对学问水平、研究生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就是否同意硕士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讨论并通过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但有补充修改的基础,答辩委员会可以做出在两年被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的决定。

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将答辩委员会对博士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以及表决结果写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并请答辩委员会主席审核签名。

学位论文答辩必须有详细的记录,记录人员和答辩委员会主席审阅无误后签名。

3、 答辩程序:

A、 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主持答辩会各项议程;

B、 导师将要介绍研究生学习成绩以及科学研究的主要情况;

C、 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约半小时)

D、 答辩委员会成员以及答辩会参加人员提问,研究生答辩;

E、 答辩会休会;

F、 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主要议程:

宣读导师以及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

评议论文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

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讨论并通过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

签署《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G、 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决议书以及投票表决结果

H、 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四、答辩完成以后的后续工作:

答辩秘书需在答辩后三天内完成答辩材料的整理工作,及时提交教务办公室,并且及时提交电子版答辩报告书等。学生需配合答辩秘书整理相关材料,并及时提交电子版论文、个人信息等。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答辩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1、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名单、学位申请人及指导教师姓名、学位论文题目等,并主持会议。 2、申请人宣读《论文原创性声明》。 3、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论文约30分钟,博士论文约40-60分钟)。 4、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已获得相应学位)提问,申请人答辩(30-60分钟)。采用即问即答方式,不得另行准备。 5、休会,答辩委员会内部讨论。 ⑴导师介绍申请人情况,介绍完毕后离开会场。介绍内容可包括申请人的简历、思想品德表现、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课程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 ⑵主席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 ⑶委员讨论,形成论文评语和答辩决议,填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对论文是否通过进行无记名投票。对于未获得通过的论文,是否允许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再次无记名投票。 6、复会,申请人起立,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书》(表决票和成绩不公布)。 7、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特别提示: 1、答辩会要有详细记录,记录纸不够用时,第二页复印或网上下载都有效。 2、请到会的答辩委员在论文扉页上签名。 3、请主席在有关表格上签名。 4、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论文答辩申请书》、《论文评阅书》、《论文答辩表》、表决票、论文等有关材料,一并交所在学院、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答辩会表决票由各单位主管研究生部门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其它材料统一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没有通过授学位的人员的上述材料由有学院、医院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 外语学院学位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1.申请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学位论文扉页1份交给答辩秘书,答辩过后立即向秘书取回扉页。 2.申请人答辩后至少复印6份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扉页,扉页复印件用于装订最后上交版本的6本论文,扉页原件上交学院211室存入个人档案袋。 3.申请人个人陈述时间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约10-15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约20-40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需提供PPT演示。 4.采用即问即答方式,通常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的'问题与申请人的研究有关,尤其与申请人学位论文的缺点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用外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如用外文撰写,则用外文答辩,如用中文撰写,则用中文答辩。 5.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同学,在1周内来学院把《硕士学位基本数据表》的信息输入学位系统。 6.答辩秘书通常在申请人入场答辩时就把申请人交给他的论文扉页交给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申请人答辩结束离场时当场把签了名的扉页还给申请人。 7.答辩秘书要在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前或离场前请他们在《学位论文答辩表》的有关栏目上签名,并请答辩委员会主席在“论文答辩决议”处签名。 8、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在1-2天内将整理好的《学位论文答辩表》、《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论文答辩会议记录、表决票等交到学院研究生工作部。 9、答辩秘书答辩结束后,还要把学位论文评语和答辩决议输入电脑word文档,并在1-2天内把其电子版发到学院研究生工作部指定的邮箱。

博士论文答辩流程:

一、前期工作。

1、录入论文发表情况。

博士学位申请人要求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公开出版的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我院认可的学术期刊目录请见附件),各种论文的接收、刊登证明都不符合要求。

论文发表在我院目录以外的书刊上的学术论文,需导师对该论文的学术水平予以评价,并向学位分会提出认可申请。若申请获通过,可抵一篇核心期刊论文要求。

作者单位必须是报考的学校。发文不符合学校要求,也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可获得毕业证书,两年内论文刊出,可重新申请学位。

二、论文答辩审批。

1、论文指导教师登录校内门户,录入、打印指导教师评语。

2、学生在校内门户录入、打印答辩申请书、科研统计表(含发文复印件)等材料。

3、答辩委员组成由导师或教研室主任提出初步名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五人或以上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六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以校内专家为主,并包含至少两位校外专家。

答辩委员会主席应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名单在答辩前不予公开。

4、答辩秘书在学生网中录入答辩委员会名单、答辩时间与地点。如需添加校外专家名单,请将专家信息(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性别)邮件发给教务老师。该名单答辩审批时需由教务老师在系统中审查,由分会主席确认、审定(评阅专家与答辩委员重复率不多于1/3)。

注意:答辩委员会名单在答辩前不可公开,答辩审批工作必须由秘书完成。

5、学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后,在校内门户-研究生院-学位办-提交论文电子版文件(整合成单一pdf文件)上传论文,提交不成功者建议生成pdf小文件进行压缩。

6、答辩秘书按照学位审批材料封面顺序打印、整理相关材料,与学位论文一本,在答辩前至少3个工作日,交至教务办公室形式审查,再报送院系研究生负责人和交分会负责人进行答辩审批。

7、答辩秘书在校内门户或邮件查询审批结果,审批未通过需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补充、整改,如同意组织答辩,在学院教务处领取审批材料及表决票。

8、答辩秘书/导师使用学院OA系统预借答辩教室。

三、论文答辩。

1、组织答辩。

答辩秘书按照答辩流程组织学位论文答辩,作好详细记录,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分发表决票(发放表决票前填写研究生姓名),并负责监票和统计表决结果。将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及表决结果写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录入系统再打印)。

请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并将答辩表决票粘贴在系统打印的粘贴页上以备存档。

2、答辩委员会决议。

答辩委员会审查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就是否同意毕业、是否同意授予学位做出的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2/3)同意,方得通过(如果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同意比例为3/5,低于2/3,则不能通过)。

并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给出评语,评语不可太简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再次表决,全体委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可在半年后两年以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