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韩国理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韩国理毕业论文

认真写,尽你最大努力写,不要想着是为了得高分,最后你会发现,得高分的课都是你平时认真学,期末忘我写的课。老师能在论文里看到你的认真和努力,以及敷衍和懈怠。在知网上下十几篇,凑成一篇,论文自然透着敷衍和懈怠的气息,如果试着总结这些观点,并且试图深入和延伸这些观点,也许你会有几分发现真理的乐趣,所谓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用这样的心情写论文,还怕论文写不好,高分就只是一个副产品的存在了。还有,将论文写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篇都认真完成,不要急于求成,好论文自然水到渠成。至于时间短,内容陌生,论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写论文不是要你发明火箭,而是发现猪吃红薯比玉米好像要肉质更鲜美一点,最开始能做到一篇文章里有一到两个亮点就很棒了,加油!实操流程:1、了解课程基础知识,从日常课程笔记中找灵感,确定论文选题,大学期末论文选题一般会根据课程内容圈定范围,确定范围后再走下一步;2、阅读前人论述,这个选题肯定被无数人探索过,你需要先在知网等相关网站上找到这些论文,大致读一下这些选题前辈都做了哪些研究,不要!自己!凭空想!自己凭空想的大概率已经被写过了,不要浪费时间;看论文尽量选本专业核心期刊和一些领域大佬发的文章,可以重点看下任课老师发的论文。3、综合前人论述,做梳理和分类,整理提纲,从中发现可以延伸、细化的部分,随着了解的深入,你一开始的选题或者范围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慢慢走向发现新大陆的零界点,捕获新知的快乐;4、本专业的写作规范和格式,千万不能有错别字和病句,问问上届修过这个课的师兄师姐有没有靠谱的资料或者工具可以协助写作,绕过他们踩过的坑;5、【选择性尝试】有条件的话,写作过程中一定多和任课老师交流,把自己的阶段成果拿去请教老师,听取老师意见,好的老师会给你拨开迷雾,协助你写出一篇好论文,功利一点讲,你是老师你会愿意给一个不认识的学生打高分还是给一个实时交流,并在交流中越来越好的学生打高分。使用这个办法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如果你没有兢兢业业写,最后论文质量不高,则会有套磁嫌疑,老师也会对你印象不好。

韩语的毕业论文可以写中韩文化对比,跟你一个专业,我也是当时无法下手,让莫文网帮忙解决的,很靠谱的说中韩量词对比研究——369个韩语量词为中心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语的对比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汉韩语“做/(?)(hada)”对比与偏误分析汉韩语拟声词对比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与韩国对外韩语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对比研究汉语介词与韩语副词格助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以韩国高中汉语教材为例汉语介词“从,在,对,给”与相应的韩语表现对比分析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汉语和韩语否定词对比分析汉语“吃”与韩语“(?)(meokda)”的对应关系研究韩语汉语十二生肖词语及其文化比较研究汉语“比”字句与韩语相关句式的比较研究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韩语母语者对汉语普通话/r/和/l/的感知和产生汉字在韩语汉字词中的发展变化研究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助动词“会”汉韩语对比以及偏误分析韩语副词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汉语与韩语同形异义、异形同义词的对比研究基于中韩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动介兼类词研究汉语含有“V着”的结构与韩语对应形式的研究汉语状态词与韩语拟态词比较研究——以表示颜色的状态词为主韩语固有动词在韩国留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及教学策略汉语介词与韩语助词对比研究——以“在、跟、对、从”为例汉语表时空的介词与韩语对应助词的比较及偏误分析汉语情态动词“能”与韩语相应情态表达对比研究汉语介词与韩语助词的对比研究韩语与汉语中的同形异义词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汉韩语触觉形容词对比韩语汉字词在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及教学对策韩国初高中汉语教材的汉语词汇与韩语汉字词比较分析汉韩主语和话题对比研究论韩语汉字词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汉、韩语同素异序词对比研究汉语韩语否定时态对比研究汉韩语人称名词后缀的比较分析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存现句研究汉语补语在韩语语法体系下的对比表达探究

韩语的毕业论文可以写中韩文化对比,跟你一个专业,我也是当时无法下手,让莫文网帮忙解决的,很靠谱的说。

中韩量词对比研究——369个韩语量词为中心。

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语的对比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汉韩语“做/(?)(hada)”对比与偏误分析。

汉韩语拟声词对比。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与韩国对外韩语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对比研究。

汉语介词与韩语副词格助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以韩国高中汉语教材为例。

汉语介词“从,在,对,给”与相应的韩语表现对比分析。

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

汉语和韩语否定词对比分析。

汉语“吃”与韩语“(?)(meokda)”的对应关系研究。

“从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作为研究人员,几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导师一般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而不会教给学生写好论文的方法,从事研究之后,大多数人又忙于写论文,急于发表论文,而不会去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因此,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拿学位、为职称、为获奖而撰写论文,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论文有学术创新。结果,都很难发表出来,而为了发表出来就走关系,找熟人。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学术就永远拜拜了,什么学术研究、学术创新,都不过是人生目的的手段而已,根本就不是目的。因此,有学术责任感的学者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而为学术之外的目的来捞取学术功名的却比比皆是。也难怪有中国学术大多数是垃圾之说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必须要掌握好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本人从事研究二十余年,从事学术刊物的主编已有近十年的经历。从事学术研究使我有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术问题,而作为主编则使我有机会抛弃学术研究的浮躁而冷静地从刊物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因而,我可以有机会把两种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交织在一起来谈谈如何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1.选题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什么呢?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从选题来看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的,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点水。另一方面是题目太小,研究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研究者的视野太小,没法从细节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做历史史料研究的往往都有这样的毛病。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或者说要有争鸣性。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很多学术观点在当时是对的,或者说是真理,但时间和条件都变化了,因而其真理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质疑必须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便怀疑。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的怀疑,这样的选题一定是有价值的。总之,选题是很讲究技巧的。选题实际上是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没有积累就无法进行选题。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前提。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题目的表达,即怎样把这个内容表达出来。

韩国语毕业论文

有关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规则参考

为规范我院旅游韩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论文写作要求和方法,特制定“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韩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规则” 。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应严格遵照规则的要求,指导教师应按此规则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1. 论文用字、编辑、打印、用纸及顺序

1.1 论文用纸、页眉

1) 论文用纸一律为A4

页眉:“旅游韩语专业毕业论文”从摘要开始到最后,在每一页的最上方, 用5号宋体,居中排列,页眉之下划1条线。

页码:宋体小五号,不加任何修饰。

2) 论文用字、编辑与打印

论文打印规格:

论文正文单面打印,为了便于装订、复制,要求每页纸的四周留有足够的空白边缘。以WORD2000为例:

页面设置数据为:上3厘米、下2厘米、左侧3厘米、右侧2厘米;

装订线 -- 1厘米;装订线位置:左

页眉 — 1厘米; 页脚 — 1厘米。

版面设置数据为:文字的行间距 — 1. 5倍 ; 公式的行间距 — 1. 5倍

字符间距 — 标准;页码数据-对称页边距。

1.2 论文顺序

论文顺序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韩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2. 对各部分的要求分述如下:

论文字数要求: 3000—5000字

摘要与关键词 --

1)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对毕业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者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摘要一般不含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用的符号或者术语,如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给予说明。摘要篇幅以15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选用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或者分号隔开。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

2) 韩文摘要与关键词 :韩文摘要中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关键词按专业的标准术语写出;中韩文摘要的'内容需一致;韩文摘要篇幅以100单词左右为宜。

目录—:

按照论文的章、节、附录等前后顺序,编写序号、名称和页码。目录页排在中韩文摘要之后,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右面开始,全文以右页为单页页码。

正文要求:

论文正文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简练可读。

旅游韩语专业学生应根据所学专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习基地,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

论文写作

大家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

观点要创新:毕业论文的价值所在是其观点要创新,所以我们要求: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3)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论文不得模糊本人与他人的工作界限,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工作界限,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给出参考文献,严禁抄袭 、占有他人的成果。

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用法

论文的文字、图、表、公式、数字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版面要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分层标题应简短明确,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一般左顶格,后空一字写标题。所有文字不得涂改。

论文中的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87年不能写成87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用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以及近两个数字并列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前言(绪论)结论

正文中必须包括前言(绪论)与结论。前言(绪论)在正文的最前部,结论在正文的最后部。

前言应简要地说明毕业论文的内容、意义、目的、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论文的关系等;前言不要与论文摘要雷同或者成为摘要的解释。

结论是毕业论文最终和总体结论,是论文的精华。要写得扼要明确,精练完整,准确适当,不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在写作格式上,每一项内容可以分条标出序号,也可以每一条单独成段,由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组成,结论以文字表达为主。

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毕业论文中有关内容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要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与论文有关的、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私人通信信件和未发表的著作,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列出。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用方括号把引用文献的序号括起,写在引用处文字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顺序应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如:

(1)专著类的文献:

[序号] 作者 . 专著名称.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的页码。

(2)期刊类的文献:

[序号] 作者 . 文献名. 期刊名称. 年 , 月, 卷(期). 页码。

其中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当作者超过三个时,只著录前三个人,其后加“等”字即可。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他认为在论文过程中特别需要感谢的组织或者个人表示谢意的内容。

装订顺序

按以下顺序装订:封面、中文摘要、韩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一、韩语教学作为一个新兴课程要着眼于全面发展 高职高专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作为教师,在韩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尊重学生而言,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实际的学习指导。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他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这种理论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在韩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韩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擅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擅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于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尤其是韩国语教学。韩国语是近年来发展成长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小语种,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与空缺。这就更需要教师针对韩国语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和认真研究教学。 二、韩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韩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韩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韩语的能力。 2.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韩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赞成把韩语课上成语法课,是因为韩语以40个字母组成各种字,而字的组成最少不少于两个字母,最多不超过四个字母。这就决定韩国语字数有限,而正因为字数的限量,使得韩国语以不同的时态、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表达。正因为以上特点,韩国语的语法与一字多义的解释,一词多义的解释及语法的解释相当重要。学习韩语掌握必要的韩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但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韩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韩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3.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韩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韩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韩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韩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韩语学好,才能对韩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同时还要指导与国际接轨的韩国语水平考试纳入到韩语学习的策略之中。学习方法就是充分运用智慧和智谋,也就是讲究学习策略。现在我们教学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备课要备学生,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要讲究韩语学习策略,以便在韩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韩语教学要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韩国语水平 1.在韩语教学中,我们多年来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主要是笔试。我们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我们就没有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我们往往都是由韩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忽视了韩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所以,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陈玉琨教授指出,“我们外语教学实用性不强,效率不高,与我们的外语教学评价有关。我们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评价的观念比较落后,从而必然会制约外语教学,制约外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他同时提出,“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外语教学评价的问题,通过评价的改革促进整个社会进步。” 2.实施韩语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多元化原则。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高职高专的教学中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必须体现多元性,它包括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工具多元。其中,评价主体多元显得尤为重要。以前,我们总是把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者,而他们的评价对象也仅是学生。实际上,教学的管理者、韩语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是评价的参与者。(2)激励性原则。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以前我们把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结果,学生从开始学韩语就不得不进入残酷的分数竞争。现在,我们要实施科学的韩语评价体系,一定要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多元评价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整教学。现在我们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3)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原则。实际应用能力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应用能力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韩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与社会的发展、文明发展相联系。另外,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之中也离不开社会,也就是因为韩语教学脱离不了实际应用。进行韩语教学评价时,我们更要注意实际应用能力,要注意实用性。评价学生时,不仅看他是否掌握了必要的韩语基础知识,更要看他是否会用韩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同时,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获益,而不是受罚。 四、构建新型韩语教学方式是一个完善性的提法 我们提出新型韩语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把以前的韩语教学斥之为传统韩语教学而一概否定,这如同我们讨论素质教育一样。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现行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现行教育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与好的作法,但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倡素质教育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探索新型韩语教学也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而不是一个否定的批判性的口号。新型韩语教学是现行韩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它不否定现行韩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总结多年来我们韩语教学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只有带着广泛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本文提出的新型韩语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韩语教学的更加完美。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韩国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政策对比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韩两国目前均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两国相似的文化传统,目前也有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两国间的经济政策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国与国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管理和建设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韩两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的分析和讨论,找出两国间可供相互学习借鉴之处,使得两国在经济文化政策各个方面更好的互相融合。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韩两国经济政策概述本节将从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分别概述中韩两国政策,并着重举例例举两国经济政策的现实实例,从这多方面论述两国经济政策的差异

分析讨论中韩经济政策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差异本节将通过对中韩经济政策的.对比,找出两国政策的差异和各自特点,并简要论述两国经济政策比较分析对两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论及两国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方案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查阅相关书籍及著作并借鉴相关数据,结合本专业所学知识,并尽可能切身体会中韩经济政策实际差异等。

更多 论文 开题报告延伸阅读:

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计算机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韩国经营

跨国零售企业本土化战略的成与败——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市场经营的比较摘要:本文从品牌文化、运作模式、营销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等四个方面比较了Carrefour与Tesco两者在韩国市场上不同的本土化战略,分析了两大企业成败的原因,从而得到了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注重解决文化冲突、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占领国际市场等一系列值得中国零售企业学习的经验与启示。关键词: 跨国零售企业;本土化战略;韩国市场 一、引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思想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国际经营战略准则就一直是企业家和学者的热门议题。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尤其是本土化战略,它无疑是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重中之重。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企业在海外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充分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资金筹措、人力资源、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实施当地化策略,具体可包括适应当地文化,利用本地经营人才和资源组织生产、销售与提供适应特定地域的产品和服务等等。零售行业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流通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零售业想要实现国际化扩张,一方面必须通过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来实现,并且它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深受国内文化环境影响的普通消费者;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零售业往往会受到东道国在政策和法规上的更多限制。所以,本土化战略对跨国零售业公司就显得格外重要。二、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本土化战略的比较(一)案例背景。Carrefour是法国最大的国际化零售企业,全球第二大连锁零售商,2008年被列入《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第33位。而Tesco(乐购)是英国第一大零售商,全球排名第三。两大企业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进入韩国,但各自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前者在2006年发表了《Carrefour正式确认撤离韩国》的声明,承认经营失败;而后者目前在韩国已拥有66家大卖场和72家生鲜店,截至2008年2月,实现的销售额约为27亿英镑,是惟一一家在韩国成功运营的大型外国零售商。同样是全球知名的零售企业,有着成熟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却在韩国市场上运营大相径庭。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通过比较两大零售企业在韩国的本土化战略,从中不难发现本土化战略的成败是导致两大企业不同命运的最大原因。(二)比较分析。下面从品牌文化本土化、运作模式本土化、营销技术本土化以及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本土化四个方面将Carrefour与Tesco进行比较。第一,品牌文化的本土化战略。事实上,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的投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独立注资,直接进入韩国市场;而后者则是与韩国知名的三星集团合作,采用合资的方式进入。尽管Tesco在合作之初已持有企业89%的股份,但是他们仍将“三星”加在品牌名称的前面,将其店铺的命名为“Samsung-Tesco Home Plus”。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韩国排名第一的“三星”品牌其价值在2000年已达到了52亿美元。Tesco每年向三星集团额外支付4亿美元作为品牌使用费,尽管如此,他们已经省去了大量的前期推广费用与客户开发成本,并迅速获得了消费者资源。事实证明,Tesco的这一做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星”在韩国国内的知名度不仅可以抵消人们对于Tesco这一个外来品牌的反感,而且还迅速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与之相比,Carrefour虽然在法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品牌,但是对于有着较强排外心理的韩国人来说,接受一个外来品牌的程度和速度远不及接受“Samsung-Tesco”这样一个混合型的品牌。事实上,Tesco选择三星作为合作伙伴是其成功的最大因素。三星在韩国的成功背景给Tesco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上的效应,而且还给其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利益。Tesco这种先与投资东道国零售企业合资,进而再谋取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达到全面进入投资东道国目的的方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并且稳健的战略。第二,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战略。“科学化选址”被称为是Carrefour六大黄金定律之一。依据“郊区包围市中心”的策略,他们多在单位租金相对便宜而占地面积更大的郊区设立自己的卖场,公共汽车8公里车程,不超过20分钟的心理承受力是他们选址的原则之一。但是,韩国消费者并不像欧美消费者那样周末开车前往超市一次性采购一周所需的商品。韩国人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家庭主妇十分讲究新鲜度,如果每天要到交通不便的远郊购买食品,即便是价格便宜也无法吸引到他们。Samsung-Tesco的门店多设立在距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段,在选址策略上更加符合韩国人购物的习惯。此外,在同行竞争中,韩国本土的零售企业是最为强劲的对手。Tesco选择先在首尔之外的二级城市设立店铺,在与较弱的对手竞争中获胜而得到信心与实力上的增强,进而全面占领韩国市场。在经营模式上,Tesco推出了“复合购物(multi-shopping)”的概念,其商场分为多层,除大型的超市之外还开设各式餐厅、服装店、照相馆、花店等,使其整体上具备了类似于百货店的功能。在韩国,人们去卖场购物并不单单是为了采购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们还希望在那里获得更多的娱乐与休闲。这样的做法跟韩国本土零售企业的运作模式如出一辙。而Carrefour在其运营之初则完全缺乏这方面的考虑。他们的卖场规模巨大,但仅仅是单纯地完成了一家超级市场的功能,而忽视了韩国人对于复合消费的需求。此外,与当地供应商的配合程度决定了跨国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像Carrefour和Tesco这样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靠低价策略来获得利润。因此,控制成本是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韩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市场,韩国经济主要由数量较少的几个家族集团控制,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可谓无所不包。单单三星集团旗下就有数量可观的这类制造企业,Tesco因为与三星集团合作而快速、便捷地与当地供应商建立了联系,拥有了丰富而且低成本的商品资源。相比之下,单打独斗的Carrefour就自然而然地处于了劣势地位。无法实现低成本控制对于以薄利多销为战略优势的Carrefour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另外,Carrefour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是其利润的一大来源。但是,这在韩国这是行不通的。因为韩国法律规定,“大规模销售性企业在对供货商提供的商品进行促销时所产生的不直接与供货商有关的费用,不得要求供货商来承担。”因此,Carrefour又变相蒙受了利益上的损失。第三,营销技术的本土化战略。零售企业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其服务是提供商品供消费者购买为主,所以这就要求零售商必须在商品结构、服务等方面尽可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和要求。一般来说,韩国人会每天前往超市购买当天所需要的食品,所以在商品中必须有充足的新鲜食品。Tesco在门店提供的新鲜食品比例大约为40%,而Carrefour却只有30%。韩国本土的超级市场在装修和商品陈列上虽逊于高档百货店,但是他们提供同样质量的服务。Carrefour与Samsung-Tesco相比起来,在服务上显得较为粗放,无形中拉远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此外,韩国国内的商品陈列台高度一般是米至米,而Carrefour陈列台的高度是符合欧洲人身高的是米,韩国人普遍感到不习惯。类似的细节不难反映出Carrefour在经营理念上缺乏“入乡随俗”的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第四,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的本土化战略。Carrefour在韩国设立分公司,但并不放手使用本国人担任要职,初期其总经理和店长均由法国人担任。但是对运营速度较快的零售业而言,具体的业务都要同总公司协商,公司的决策过程缓慢而导致业务效率低下。而Samsung-Tesco的总经理是一直在三星公司任职的韩国人,其管理层中除了3个人由英国总公司派遣而来,其余都是韩国本地人。Tesco不仅在人力分配上大胆起用本地员工,而且英国总公司将经营与决策的权力全权交给了韩国的管理团队。另外,Carrefour与普通员工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根据韩国劳工部的统计,2004年7月1日共有5600名韩国Carrefour员工由于工资待遇问题而罢工,致使韩国Carrefour所有门店关闭一天。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Carrefour在进入韩国市场之后,仍然固执的沿用其全球化的统一模式来展开经营活动,尤其运作模式和营销技术上忽略了韩国人的消费习惯与偏好。而Tesco与三星集团合作,采用了迂回的战术,却达到了最终成功的目的。三、两大零售企业在韩国经营成败的启示首先,对于跨国零售企业来说,本土化战略应当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为准则。从Carrefour与Tesco两个成败案例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本土化战略对于跨国零售企业的重要性。而零售企业的本土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占领东道国的消费市场。Carrefour与Tesco作为两大国际级的企业都拥有各自完善的经营理念。但是,Carrefour在进入韩国市场后一直固守自己的全球化经营模式,在运作和营销等诸多细节方面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正是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对于跨国零售企业来说,不了解东道国消费者的习惯,不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就会失去成功发展的可能性。其次,通过适当的本土化战略化解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文化深深影响企业的经营,尤其在跨国经营中,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容易在企业内外部形成摩擦,这就是文化冲突。如何化解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矛盾冲突是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Carrefour在韩国经营过程,由于主要管理层为法国人,他们与普通员工之间就因为文化理解上的不同而造成一系列的劳资纠纷;另外,Carrefour固守自己的国际经营理念,在营销过程中忽视了许多细节因素——比如货架高度、商场功能、商品结构等而失去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事实上,通过一些本土化的策略是可以化解文化冲突的。比如,企业在投资前对东道国的文化环境进行评估。对东道国环境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了解,重点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等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方案。又如,注意在东道国树立良好的形象,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以一个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加深外部环境中顾客、供应商还有政府等一些组织对其的良好印象。这样就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解决不同文化给企业所带来的冲突。再次,在国际扩张的过程中,曲线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方式是一种有效而稳健的方式。合资与合作是零售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一条捷径。总的来说,Tesco在韩国经营的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它选对了合作伙伴。三星集团带给Tesco的是一个成熟而响亮的品牌名称,完善而低价的进货渠道,单单这两点,对于一个外来的零售企业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利益了。尽管Tesco在进入韩国市场之前就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型零售企业,但是他们在韩国市场上显示出了良好的耐心。1999年,Tesco与三星集团合资成立Samsung-Tesco Home Plus店,Tesco当时占合资企业89%的股份,而到2007年7月,股份额已升至99%。相比之下,Carrefour早于Tesco进入韩国市场,但实其采用直接进入的方式,表现出一系列的“水土不服”而最终退出韩国市场。Tesco通过与当地零售商合作的方式撬开了坚硬的韩国市场之后,还虚心地逐渐本土化,改变自身以适应市场,最终在强势的本土零售业中取得一席之地,其国际化本土化的经营理念和态度得到韩国消费者的认可。Tesco这种跨国经营方式在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获得了成功。随着中国零售企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由合资合作而展开步步为营的营运战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条途径。参考文献:[1] 曹慧平,孟庆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2] 陈宏付.论跨国零售业本土化战略及其影响[J].企业经济, 2006, (1).[3] 陈艳艳.Tesco乐购在中国提速[J].中国新时代, 2008,(8).[4] 金主宪.Tesco通过法人合作进入韩国市场的战略[EB/OL]. [5] 陈社豪.家乐福的经营特点及其对中国零售业态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6.[6] 金英振,郑哲焕.“韩国化”战略逐渐立足世界[N].朝鲜日报, .[7] 王桂朵.家乐福撤出日韩市场的原因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阶段,跨国公司表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发展的新特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互相协作、互为补充的合作关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纷纷组织跨国联盟。应该说,跨国联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各国经济活动国际化的表现。从实际操作上看,跨国联盟主要有三类:一是合并式联盟,主要指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世界市场预期和公司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采取一种长期性合作与联盟的经营行为方式。合并分为完全合并联盟和部分合并联盟两种,完全合并联盟指合并后的原企业各自失去法律上的独立性,组成更大规模的新企业,即以新的企业标志、新的策略目标进行经营;部分合并联盟指双方原来的生产线、商标保持不变,合并后双方互有依托,以节省成本,巩固其在市场上的地位。二是互补式联盟,这种联盟通常是将各自优势方面联合起来既发挥各自的优势,又与联盟伙伴密切配合,共同以最佳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三是项目式联盟,这种联盟通常是跨国公司为获取高附加值及高科技领域发展而采取单个项目或多个项目合作的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表现出其鲜明的特征:1.战略联盟的合作是全方位的2.跨国联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行业3.由产品联盟发展成以技术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联盟产品联盟主要是围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战略联盟,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减少产品竞争对手的威胁。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竞争节奏的加快,企业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更多地表现为以技术开发和研究共享的知识型战略联盟。知识型联盟加强了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交流,使他们能各自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以知识为基础的联盟网络,是传统国际生产所不具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提高跨国公司市场支配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4.由敌对战略联盟向友好合作战略联盟转变敌对战略联盟主要发生在经营能力、经营资源不均衡的企业之间,它们在利益关系上呈现出不对称的特点,这种战略联盟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之间。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形式逐渐发生变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之间,合作双方大多数是实力较强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为了努力保持在技术开发、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市场份额争夺上的垄断优势,跨国战略联盟开始注重双方合作关系的对等性,出现了强强联合和友好合作的特点,友好合作联盟成为战略联盟策略的主要形式。5.战略联盟由简单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简单粗放型的战略联盟主要指跨国公司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扩展企业生产价值链而行的联盟,这种联盟主要发生在跨国公司的生产扩张阶段。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国际竞争的加剧,这种简单粗放型的战略联盟已经不适应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跨国公司为了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把生产链上自己不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环节外包给自己的联盟企业,于是就产生了以完善跨国公司生产链,提高各生产环节效率为主要目标的集约型战略联盟,在这种联盟下,跨国公司按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对自己非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则外包给联盟企业,通过联盟内在某些业务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去经营自己的非核心部分,最终形成联盟企业之间“共赢”的局面。二、跨国公司跨国兼并发展的新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跨国公司为了分担创新成本,获取技术资产的所有权,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和取得规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跨国兼并浪潮,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其主要特点如下:1.跨国兼并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兼并(包括跨国兼并和国内兼并)发展十分迅速,在1980年到1999年之间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全球兼并总金额占世界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 上升到1999年的8%。全球兼并中跨国兼并增长尤为引人注目。1990年跨国兼并总金额为1506亿美元,到了1997年全球跨国兼并总额便达到3048亿美元,1998年比上年增长 %,全球跨国兼并的规模达到5316亿美元;1999年比上年增长 %,达到7201亿美元,约有6000多宗跨国兼并交易,占全球兼并的比重约30%,约1/6的兼并是海外分支机构在东道国的兼并。 表:1990-1999跨国兼并金额及年增长率项目 金额 (亿美元) 年 增 长 率 (%) - 1999 跨国兼并 1506 7201 资料来源: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0》table .大型跨国兼并日益突出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创新的加快,对全球技术领先者(主要是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通过与其他跨国公司合并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对收购者来说,跨国兼并可以带来两个明显的基本优势:一是可以提高在新市场建立支配地位的速度;二是获取资产所有权及其运用的协同效应,因此兼并的规模越来越大。兼并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兼并称为大型跨国兼并(Mega Cross-border M&A)。1995年大型跨国兼并为31件,1996年上升到45件,1997年达58件,而1998年就上升为89件,且1998年大型跨国兼并总金额占1998年跨国兼并总金额的3/5,大型跨国兼并主要以英国和美国为主,在1998年的89件大型跨国兼并案中英国和美国就占了63件,而1999年大型跨国兼并上升到109件。3.跨国兼并中出售方分布不平衡在跨国兼并的出售国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1990年发达国家出售价值为1,342亿美元,占跨国兼并总额的,1999年增长到6,446亿美元,占跨国兼并总额的,其中出售价值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且每年的出售价值逐渐上升,从1990年547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330亿美元,1999年美国出售价值的28%是外国收购的,而1997年这一比例仅为7%,收购美国资产已经成为外国企业进入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其次是欧盟(主要是英国、瑞典、德国和荷兰),从1990年的621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3,445亿美元,增长十分迅速。日本在1990年到1998年跨国兼并中的出售价值几乎没有增长,这主要是因为进入日本的直接投资主要是“绿地投资”,但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9年的出售价值大大增加,由1998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159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兼并中的出售价值虽然从1990年的161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634亿美元,其比重却由1990年下降到8%,特别是1998年后出售价值大幅度下降,从1998年的807亿美元下降到1999年634亿美元。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兼并中出售价值最大的国家,在世界出售价值行列中处第15位,1998年出售价值达250亿美元。尽管巴西的出售价值增长较快,但整个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兼并中出售价值中的比重却是下降的,从1997年的下降到1998年的,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私有化进程的放慢。中东欧在跨国兼并的价值出售中增长十分迅速,从1990年的41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103亿美元,增长了。4.跨国兼并中的收购方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跨国兼并收购中发达国家同样占主导地位,其收购价值从1990年1,432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6,773亿美元,占跨国兼并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5%左右。欧盟是跨国兼并中主要的收购地区,其收购金额从1990年的865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4,977所美元,增长了。其中英国增长最快,1998年英国取代美国自1990年以来占居收购方第一的位置,而且英国的收购主要是针对美国,1998年在英国和美国的17起大型跨国兼并中,有12起是英国公司针对美国公司进行的收购。总的看来,欧洲大陆的兼并在全球跨国兼并中的份额和比重还是相对稳定的。其次是美国,从1990年到1997年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收购国,但在1998年世界第一的位置被英国取代,兼并金额由1998年1,374亿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1,124亿美元。而日本在海外投资中倾向于“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从1990年14亿美元下降到1998年的13亿美元,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略有增加,1999年增加到98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兼并价值出售中也增长很快,从1990年的7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412亿美元,增加了,其中拉美增长最快由1990年16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249亿美元,增长了,其次是亚洲,从1990年54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159亿美元,增长了,但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88年收购比上一年下降了153亿美元,下降。中东欧在跨国兼并中的收购价值也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1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16亿美元,增长了15倍。表1990-1999跨国兼并:出售与收购的地区分布表 (单位:10亿美元)地区/国别 出 售 收 购 1999 发达国家 其中: 欧盟 美国 日本 发展中国家 其中: 非洲 - - 拉美与加勒比 欧洲 - - - - - - - - - 亚洲 太平洋 - - - - - - - 中东欧a - 世界b 资料来源: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0》table . a : 包括前南斯拉夫国家;b : 包括不能按地区统计的数据。5.跨国兼并的行业范围非常广泛90年代以来的跨国兼并浪潮几乎席卷了所有行业,包括正在失去比较优势或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的传统工业(如汽车、能源、钢铁、食品饮料、烟草等)、研究费用较高、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医药、生物化学、电信、计算机等)和高度发展的第三产业(如金融服务)。在传统工业部门,兼并方式主要以水平兼并为主。1998年跨国兼并金额最高的是石油工业部门,占整个跨国兼并的14%;其次是汽车行业,跨国兼并的金额也十分巨大,如1998年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以410亿美元收购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1999年法国的雷诺公司收购日本尼桑公司37%的股权;第三是矿产开掘和提炼业,涉及铜矿、铅矿、锌矿、镍矿和煤矿,1998年其跨国兼并金额达120亿美元,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重点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有稳定的政治环境。而在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兼并方式主要以垂直兼并和混合兼并为主,而且大都是“友好兼并”。跨国兼并主要集中在银行和电信部门,因为这些部门放松了管制并开始了自由化和私有化的进程;其次是生物化学和医学行业,主要目的是降低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和规避市场风险;最后是科技日益变化更新的软件和数据处理行业,最为典型的是微软公司,1999年它开始运用跨国兼并和合作战略分别投资3亿美元和5亿美元收购英国的NTL公司和爱尔兰的联合欧洲电信公司,因为该行业的持续增长主要是依靠研究开发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6.跨国兼并的垄断性加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跨国兼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争夺行业领导地位和获取新技术,因此,跨国兼并从以往的数量兼并过渡到质量兼并,如1996年美国的诺华公司兼并后的资产高达940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生命科学公司和全球第二大制药公司,其总裁沃塞拉说,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不断的革新技术和翻新知识,兼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两公司的科研力量,获取行业的新技术,同时,要取得行业的垄断地位和占领世界市场,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可见其兼并的垄断意图十分明显。三、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的新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聚集化,即倾向于将其海外分支机构的区位选择在与其相关的其它企业聚集的地方,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在国际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动态竞争优势和科研创新能力,海外分支机构的地理区位聚集,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直接投资地理区位聚集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地区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区位聚集从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和跨国公司聚集的地区分布来看,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区位聚集的特点。目前全球排名前30位的东道国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95%和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90%;排名前30位的国际直接投资母国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出总量和存量的99%以上,而且这些国际直接投资母国主要聚集在少数工业化国家。按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排名来看,全球最大的100家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90%都聚集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从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来源看,跨国公司总部在母国地理区聚集也非常突出。全球最大100家跨国公司(占全球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的1/3)的总部都聚集在少数几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瑞士等),而且这些跨国公司总部都是聚集在这些国家内部的某几个数地区。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法国的11家跨国公司中有10家跨国公司的总部位于巴黎,英国的7家跨国公司中有6家跨国公司的总部聚集在伦敦,日本的18家跨国公司中有5家跨国公司的总部聚集在东京;奥地利有1617家跨国公司,45%的跨国公司总部都位于维也纳;在瑞典,2/3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总部都云集在斯德哥尔摩,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上涨。总之,跨国公司总部云集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接近政治、经济、管理和金融中心,人均收入较高,能够获取最新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创新活动频繁,科研院所云集,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从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来看,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在地理区位选择上也有聚集趋同的特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纽约、德克萨斯、伊利诺斯和新泽西等五个州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最有吸引力的州,仅这五个州就占美国吸引外商投资企业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日本东京周围云集了在日本投资的海外企业总数的4/5,占日本吸引海外投资企业销售总额的90%;在奥地利,一半以上的海外投资企业都云集在维也纳,它们占全国吸引外国投资企业资本总量的57%和海外投资企业就业总量的51%。这种地理区位的聚集化在其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也有相同的趋势。在中国,外资存量主要集中在沿海的12个省市,广东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在拉丁美洲,外商投资企业聚集化程度最高的是巴西,其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云集在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2.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区位聚集(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聚集。大型跨国公司将管理职能按地区分开建立海外地区总部,它承担重要的管理与协调职能,并在特定地区发挥重要作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需要一个战略性的地理位置来保持与其它海外分支机构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沟通,适时与其它海外分支机构进行互动交流。目前跨国公司在地区总部的设置上呈现出很强的地理区位聚集化趋势。在美洲,以日本跨国公司设立的地区总部为例,1999年日本跨国公司在美洲的海外分支机构总共有5035家(见表2),其中承担地区总部及管理功能的公司有1083家,但仅在美国的地区总部就有897家,占地区总部总数的,其次是墨西哥(57家)、巴西(53家)和加拿大(39家),其它国家共有地区总部37家,也仅分布在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国。在亚洲,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区位聚集也十分明显。成功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主要是中国香港特区和新加坡。200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共有855家,其中美国跨国公司设立的地区总部就有212家,日本跨国公司设立的地区总部有127家,英国跨国公司设立的地区总部有81家,中国大陆跨国公司设立的地区总部有69家。1996年以来,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到2000年,世界跨国公司在新加坡共设立了200家地区总部,仅在2000年就有20家跨国公司到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如3M、ABB、BMW、Caltex、Compaq、GM、IBM、Motorola、Nokia、Hilton、Matsushita、Philips、UPS、Johnson Controls等著名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战略对东道国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使东道国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管理体系中处于战略地位,并在国际投资社会中取得了良好国家形象。(2)跨国公司R&D中心的区位聚集。(3)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区位聚集。(4)四、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路径选择的特点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经营战略,不断追求全球生产经营体系的扩张,但更关注全球化经营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其中提高全球化经营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就是经营本土化。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路径主要有三种方式(见表1):即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水平联系。后向联系指跨国公司向东道国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即跨国公司处在生产链条的后端,处于生产的高级阶段,多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前向联系指跨国公司向东道国企业出售商品和劳务(即跨国公司处在生产链条的前端,处于生产的低级阶段,多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水平联系指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相同或相似企业互动竞争所带来生产效率提高效应。除了这三种方式以外,本土化还可以通过非产权方式进行,如技术培训、R&D(研究与发展)合作等方式。表: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本土化经营的路径选择路 径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与当地企业之间的联系路径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与非商业性组织之间的联系路径 后向联系(获取当地资源) 前向联系(利用当地分销渠道) 水平联系(与当地企业生产合作) 纯市场交易 市场购买 市场销售 短期关联 一次交易或通过中介购买(通过合同) 一次交易或通过中介购买(通过合同) 长期关联 ①通过长期合同安排购买加工投入品;②最终或中间产品的分包生产合同 ①与当地分销商或最终消费者建立长期合同关系;②当地企业向海外分支机构外包生产 与竞争的当地企业进行合作生产 ①与当地大学和研究中心等组织进行合同式R&D;②通过高校对企业进行培训;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 产权关联 ①与当地供应商建立合资企业;②与当地已存在的海外分支机构建立新的供应关系 ①与当地分销商或最终消费者建立合资企业;②与当地已存在的海外分支机构建立新的分销关系 ①建立水平合资企业;②与当地已存在的海外分支机构建立新的生产相同产品与服务的新的分支机构 与公共或私有R&D机构建立研究发展中心、培训中心或大学 溢出效应 ①对其他企业的示范效应(如加工、生产设计、成熟或默许技术的溢出);②由受培训的人力资源移动所导致的溢出;③企业剥离所导致的溢出;④竞争效应 由于在国际生产体系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归纳起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后联效应方式进行本土化经营表现出以下特点:1.在东道国寻求新的供应商2.向东道国企业转让技术3.向东道国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4.与东道国企业信息共享5.向东道国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五、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国际化发展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跨国公司研究开发的国际化也产生了许多新特点。 1.区位的选择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与生产性直接投资不同,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的跨国科研投资更多的考虑东道国的科研条件和高新技术产品市场销售前景,因为巨额的研发投资只有在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上才能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因此,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区位总是选择在经济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研究开发的投资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性。目前中国、印度、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了一批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成为跨国公司研究开发的首选地区。 2.研发注重追求产业与知识的聚集效应 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不仅要注重研究与发展的商业化,更要注重研究与发展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多选择在有雄厚经济实力、人才集中、信息密集、有完善的科研基础服务设施、著名大学集中、相关产业高度密集的地区,主要目的是追求产业聚集经济效应,从而分享知识技术的外溢性,保持创新能力的更新,降低研究开发的前期成本,保持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居全球领先地位。 3.发达国家相互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 从目前来看,从事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科研投资主要集中在尖端技术领域,而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科研设施精良、科技人才荟萃,所以美、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在高新领域内相互交叉投资的现象较为突出。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1998年,在美国的外国跨国公司拥有的715家研发机构中,仅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士以及韩国等七个国家的365家母公司即在美国拥有700家,占全部外国在美国研究与开发机构总数的98%。 4.不同行业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不同 目前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制药、汽车制造、化工、航空航天等技术难度较大、研制周期长的高新技术领域内。例如,1995年德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科研经费支出中,有将近4亿马克的资金投入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占企业国外科研投资的约95%;美国跨国公司在德国的科研项目则大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精密机械、生物工程、通信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机具等领域;另据日本科技厅的统计,1994年日本科研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制药、电气机械、化学及精密仪器等行业;此外,机电、信息技术、通信领域成为海外研究开发投资的重点领域。 5.吸引东道国技术人才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科研开发的重要工作 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科研开发中,往往大量招聘东道国高素质的技术工作人员、工程师、科学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来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胶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跨国公司海外科研部门中本地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德国跨国公司为例,1982年德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制造业研究开发部门中,国外就业占其全部就业的人数的年这一比例就增加到。六、跨国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发展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营销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全球营销观念成为时尚2.品牌营销成为跨国公司营销的重点3.网络营销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营销方式和渠道4.客户关系管理成为跨国营销需求管理的重要内容5.供应链管理成为跨国营销供给管理的重要方面6.共生营销成为跨国营销的新形式7.营销本土化成为国跨国营销的主流七、跨国公司国际投资战略发展的新变化1.从地区经营战略到全面推行全球经营战略2.跨国公司所有权形式趋向多样化,非股权参与成为重要的经营战略3.组织管理由垂直型向扁平型方向发展 4.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八、国际直接投资协调发展的新特点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协调表现出以下特点:1.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协调中占主导地位2.国际投资的协调逐步趋向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仅供参考

你想的也太太太、、、美了吧

建议你去论坛网好了,很多免费的!

韩国毕业论文印章

这个章,是个行楷书体的章,内容自右列向左列读:韩基超印

印章以前在韩国很重要...去银行开个账户 办理个业务 都需要印章但是最近科技越来越先进 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现在印章除了签合同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已经很少出现了...最起码我在韩国这2年多没用到过印章呵呵

我朋友前天刚刚做过,基本的流程是这样的。你要先在网站上登录,就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网站,然后按照要求准备各种学历认证的资料,其中把学位证和成绩单拿去教育部留服制定的翻译公司进行翻译和盖章,你可以在教育部留服那里做,不过很贵,另外一家指定的是安太译欣,全名是北京安太译欣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不远,在地铁4号线人民大学地铁站下车的铸诚大厦,电话忘了,网上搜一下就能知道电话,这里的服务很好,价钱也相对便宜,我是在这里做的。做完学位证盖章和成绩单盖章之后,拟合安太译欣的人约好你哪天要去办手续,安太译欣的人会在你办手续的哪天帮你送到留服,很方便。然后就拿着各种资料去办手续就可以了,建议早上9点就到那里开始办,不然的话会排队很久。希望能帮到你!

申请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交验材料清单如下:1.一张二寸彩色证件照片; 2.在国外获得的所有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正本原件及复印件; 需认证学位的完整、正式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国外研究学位获得者,需提供学校开具的官方证明信原件及复印件,证明信内容涉及学习起止日期,研究方向,所授予学位等信息; 3.需认证的国外证书和成绩单或研究证明的中文翻译件原件(须经正规翻译机构(公司)进行翻译,个人翻译无效); 4.申请者留学期间所有护照(含所有留学期间的签证记录及出入境记录)原件及复印件 5.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6.出国前最后高等教育文凭原件及复印件。 另需额外出具的相关证明有(以下材料均需准备原件及复印件): 1.若留学期间护照上交或丢失,请提供:(1)申请者亲笔签名的无法提交留学期间护照的情况说明 (2)新护照首页或户籍簿 (3)如属因公护照上交的情况,请提供公派证明和护照上交证明 (4)如属因私护照丢失的情况,请提供留学期间在留学国家的居留证明、学校注册证明、社保证明、外国人登陆证明等相关证明您全日制在文凭颁发国家学习的有效文件。 2.涉及跨境教育的申请者需提交高中毕业证、内地校方开具的成绩单和学习经历证明(或结业证)。 3.如申请者出国前在国内高校接受过高等学历教育,且未获得毕业证书,则应提交该高校为申请者个人开具的《退学证明》。《退学证明》必须明确申请者在该高校接受过普通(或成人)高等学历(研究生或本科、专科(高职))教育,且因故未完成学业而退学。 4.单位或组织集体派出的留学人员需提供派出单位出具的公派留学证明和公派留学人员名单。公派留学证明内容包括公派项目名称、启动时间、批次、派出人员人数及基本情况、国(境)外接收院校名称、专业、学业组织等。如涉及到在国内组织的行前培训,需说明培训内容(外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他)、时间、有无学分转移情况等。证明与学员名单须为盖有单位公章的原件; 5.尚未获得学位证书但持有所就读学校出具的已获得学位证明信者,需翻译该证明信及成绩单; 6.在俄语国家取得学位证书者,需提供预科证明; 7.在爱沙尼亚取得学位证书者,需提供英文和爱沙尼亚文证书; 8.在日本取得论文博士学位者,需提供研究证明、学位申请书主论文摘要及副论文的题目列表; 9.在美国学习取得学位证书者,如持F-1签证,需提供I-20表格;如持J-1签证,需提供DS-2019表格; 10.在加拿大留学的回国人员需提交加拿大移民局开具的学习许可(study permit); 11.在菲律宾取得学位证书者,如就读学校为国立大学,需提供菲律宾外交部认证;如就读学校为私立大学,需提供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和外交部认证; 12.在南非取得学位证书者,如之前获得了国家文凭(National Diploma),需一并提交该文凭; 13.欧洲部分国家须提交留学期间居留卡或学生证; 14.马来西亚双联课程申请者,须分别提交马来西亚校方出具的整个学习期间(包括双联课程期间)的成绩单或学习证明,以及第三国高校的双联课程成绩单; 15.如委托他人代理递交认证申请材料,代理人需提供《代理递交认证申请材料委托书》(模板可参见系统首页的“文档下载”)及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具体的办理流程楼主可以上中国留学网进行查询!

韩国跨国婚姻毕业论文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的变化【 作 者 】王震宇【 正 文 】中国的婚姻家庭长期处于超稳定状态。1949年建国后,虽然婚姻及其它制度的改变也曾短暂影响过人们的婚姻行为(如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曾促使众多包办婚姻的解体及“文革”中迫于政治压力而离散的诸多婚姻),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及行为基本未有太大改变,是改革开放促使婚姻家庭方方面面变化的发生。那么,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婚姻家庭的基本状况究竟如何?与80年代相比,它的发展趋向又呈现出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陈述它的现状和变迁。一、家庭户规模持续变小家庭户规模是指每个家庭中成员数目的多少(见表1)。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结果和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的加强,1985年以来中国家庭的户规模一直明显呈下降趋势,至1997年,全国家庭平均户规模已由1985年的人降至人。据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规模家庭户(1—3 人)在家庭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基本呈略微增长趋势,中等规模家庭户(4—6人)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则基本呈减少趋势,规模较大的家庭户(7 人以上户)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1996年虽略有回升,但幅度很小,1997年旋即又开始下降。以上情况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家庭类型是小规模家庭(1—3人)数量稳中有升, 中等以上规模家庭(4人以上)的数量则基本呈减少趋势。二、初婚年龄增高,结婚费用不断攀升1.初婚年龄。由于有关的法律、政策以及人们的观念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我国的初婚年龄也随之经常波动。“文革”时期以晚婚为荣,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中国人的初婚年龄曾一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掌握的资料,1982年,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岁, 其中城镇为岁,农村为岁;1990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降至岁;到1996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又上升到岁。也就是说, 近年我国的初婚年龄呈上升趋势。2.结婚费用。近年来,结婚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令中国年轻人及其父母头痛的事情。90年代前期,一对城市新婚夫妇的平均结婚费用为2万多元,已经是80年代平均水平的4倍,而未婚者预计自己结婚时所要支出的平均费用将超过3万元。预计整个90 年代的青年结婚费用要达到80年代的倍(见表3、表4)。在结婚花费上,区域差别比较明显,沿海地区城市明显高于内地。此次调查还显示出结婚费用的来源,75%的人说本人的结婚费用“完全”或“大部分”是自己挣的,19%的人则称“大部分”或“完全”是父母给的。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结婚费用中个人收入的比例上升了40个百分点。对婚礼方式的接受度测试表明,公众最理想的两种结婚方式是旅行(%)与宴请(%)。三、离婚率持续升高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已为许多人所关注,但是离婚率的计算则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如果逐年连续看,不管用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所显示的趋势都是相同的:但如果横断开只看一年的离婚比率,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则会有一定的差别。平时最常见的离婚率计算方法有两种,一为人口统计学家常用的“粗离婚率”,即在任何一段特定的期间内,每千人中有多少人离婚;另一种则是大众传媒偏爱使用的“离结率”,即将某年内的离婚数除以结婚数所得的比例。从表5和表6看,尽管两种计算方法各有利弊,但我们均可以从中看出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至1997年,我国的粗离婚率已是1982年的倍,离结率已是1982年的倍。一般来说,离结率显示出的变化总是大于粗离婚率显示出的变化。四、再婚人数增多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转变,离婚、丧偶者的再婚行为日益为社会所理解,来自社会、家庭及当事人自身心理的障碍也在逐步缩小,因此我国再婚人数这些年来也在逐步增多。据民政部门统计,1985年全国只有50万人登记再婚, 1990 年增至万,1997年则达万。1985年以来,在全国每年登记结婚人口总数中,再婚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1985年为%,1990年为%,1997年已升至%。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京、津、沪三大直辖市,1997年再婚人口占登记结婚人口总数的比例分别高达%, %和%,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199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资料推算,全国有近1800万再婚人口,其中%是50岁以上人口;%是30—49岁人口;29岁以下人口只占%。五、跨国婚姻发展迅速,问题亦很多跨国婚姻这里仅指在中国政府的婚姻登记处注册的跨国婚姻。在闭关锁国的十年“文革”中,中国不仅无一例跨国婚姻,而且连以往那些著名的跨国婚姻也惨遭荼毒。因此可以说,跨国婚姻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根据社会学家邓伟志的研究,中国的跨国婚姻有其独有的特点:(1)发展速度快。自80 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上升。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1990年为23762对,而1997年已达50773对。(2)地域分布广。中国的跨国婚姻涉及到53个国家和地区。前些年以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居多,近年以东亚居多,东亚中又以日本居多。(3 )华侨多。在跨国婚姻中,华侨、外籍华人一直占很大比重,通常有70%之多。(4)外嫁的多。中国的跨国婚姻90%都是女性外嫁到他国。(5)文化层次不高。总体上,在我国登记的跨国婚姻,文化偏低。与日方联姻的,多数双方文化程度都不高;相比之下,与欧美成婚的文化层次相对高一些,有博士、总经理、总裁等。中国的跨国婚姻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 )婚姻的基础不是为了爱情。(2)出现一批年龄过于悬殊的“祖孙婚”。(3)出现一批相识时间极短的“闪电式”婚姻。(4)外国男性婚现象严重。(5)跨国婚姻的离婚率高。 近年其离婚增长速度甚至高于结婚增长速度。1990年到1995年其结婚对数增长倍,而其离婚对数则增长 倍。1990年离婚与结婚之比为20%,1995年则为26%。表1 中国家庭平均户规模(人/户) 1995 1996 资料来源:由1998《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的基本数字再计算而得。表2 1995—1997年中国的各类家庭户类别 一人户 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五人户 六人户 七人以上户 资料来源:由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基本数字再计算而得。表3 不同年代的结婚花费水平结婚年代 当时平均 基本未 最高结婚费用(元) 花钱者比例(%) 支出水平(元)30—40 90050—60 200070 1000080 5000090 100000资料来源:《南方周末》1997年1月24日。表4 4市未婚者对未来结婚花费的预期总体 北京 上海平均花费(元) 计划中的最高数(万元) 30 30 30不拟花钱者比例(%) 武汉 广州平均花费(元) 计划中的最高数(万元) 8 20不拟花钱者比例(%)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1997年1月24日。表5 中国人口粗离婚率(人/千人)年份 1997离婚率 资料来源:据1998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的基本数字再计算而成。表6 中国人口离结率(%)年份 1997离结率 资料来源:同上。表7 同意“不结婚则不能同居”百分数的纵向比较青年(%) 中年(%) 老年(%)1982年 (N=1010 (N=259) (N=76)1996年 (N=163) (N=227) (N=108)资料来源: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六、婚姻家庭观念多有变化从整体来看,婚姻家庭领域的变化是观念性转变大于结构性转变。近年中国人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基本可以概括为几点: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1.择偶观念的变化。中国人在择偶方面不仅摆脱了“文革”中政治标准先行的套路,而且相当淡化政治方面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以对方的“人品”为首要标准。1997年在武汉所作的一份601人的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对择偶标准的第一位选择都是“人品”。在20个城市51所高校所作的3195份关于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中,同样显示了“人品”在研究生择偶标准中的领先地位。中国人择偶观念的另一种变化是择偶中的经济成分加大,物质的中介因素作用增强,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些人心目中,荣誉、声望及社会地位有时与金钱和物质利益比较起来已不那么重要,因此一些人在选择配偶时,开始重视实用、实惠和实在。今日的择偶标准,可以说是道德标准、经济标准与文化标准共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取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不少人择偶时,经济标准的重要性已远远超过了文化标准。2.家庭人际关系观念趋向平等。家庭内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从属”还是“平等”,近年来中国人的家庭平等观在不断上升,许多调查都证实了这种变化。对家庭经济事务的处理和家政决策权的分配,最能反映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彼此间的相待态度,1998年安徽省对该省620 名青年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七成青年夫妇在重大开支上是共同协商。另外,有目共睹的是代际间的从属关系在不断削弱,而其平等关系则明显增强。婚前财产公证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赞成婚前财产公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接受了这种新观念。尤其是夫妻婚前财产悬殊较大时,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好的选择。3.性观念呈多元状态,性越轨行为容许度增加。“谈性色变”的历史似乎已被人遗忘,中国人性观念的转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95年在北京8个城、近郊区所作的一项2000 人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的人对有正当理由的离婚持赞成态度;在对待“婚前同居”、“婚外同居”等问题上,尽管大多数人仍持排斥态度,但也有近1/6的人公然表示“赞成”,且其中多为青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北京所作的另一项500人调查中,2/3 以上的人认为婚外性行为不可接受,但此次调查也显示出人们对两性关系的私事化概念及因之而来的对越轨性行为的宽容的增加(见表7)。七、婚姻问题增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也开始不断增多: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婚外恋、婚外同居、重婚纳妾、家庭暴力等等,近年来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仅婚外恋引起的各类血案就连续不断,有时同日的各类报纸上就可发现多个此类案件,尽管这里不乏大众传媒炒作的因素,但事实上此类案例的绝对数字也的确在显著增长。家庭暴力近年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有明显增加,仅高楼抛妻案、毁容案就有多起,还有因为经济或其它纠纷引起的弑父弑母、残害兄弟姐妹案。当然,这仅仅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们在正常生活中的比例。有一点不容忽视,即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也蔓延到了家庭。在物欲、情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那些经不住各种诱惑,丧失了起码的理性和良心的人,为了满足自我的罪恶欲望,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心慈手软。

协议婚姻,如果你指的是科学研究,那么有点深奥。好像在人类婚姻发展史上,这个词没有被正式提出。 不过,你可以试着从婚姻史的角度,用经济作用的视角去分析这一现象。性观点也是一个重头戏。 查一下麦克伦南的书,海蒂性学报告,恩格思的《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等著作。 题纲: 1,协议婚姻现状2,婚姻本质探索3,经济力量在婚姻中的作用4,经济元素的更迭5,催生协议婚姻的契机6,从哪里入手,可以解决7结论

你的指导老师知道吗?

Every marriage requires commitment, dedication and work. An international marriage requires even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many obstacles that a couple faces. The obstacles come from family, friends, personal values, expectations, and bureaucratic procedures. They must admit and accept some disadvantages of their all know that in weatran countries,most of the people are Christian,in China and other southeast Asia area,people are believe in Buddhism,in some east Aisa the people are both of the couple are a pious Christian os Islamite,they need much more space to give each other,to understand,to tolerate,to compromise,because they will have more conflict that others who have the same in values. Such as the most of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re the Capitalism countries,while China and some countries are the Communism the longtime influence by the government,education,or others,the people come from the different society will have th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same instance,the Chinese believe in hardworking because hardworking can lead them to a happy,wise in some Capitalism countries they lead a life of pleasure,and they think they should enjoy the life in time,it needn't to be hardworking very , some details in daily life such as meals,housework or sex may also cause a divorce ’s concepts about marriage have changed,different from the tradictional ones,people take marriage not so they think they have conflict or unsuited to each other,or they fall in love with others,they’ll divorce at they divorce,the victim must be the children,because their parents can’t give them a complete a special couple which can absorb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others,the couple will suffer more pressure,from family,relatives,friends and outsiders may pay too many attention to the couple,or have a bad prospect on them ,or even doubt about their ’s harmful for the are many other disadvantages of International on the side,International marriage also have many more of another's live together,it need to try to contact and comprehend the culture and custom each other,and they can learn another culture and become the same time,they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spouse’s characteristics and good we know,the further the geographic distance is,the less gene a result,the mixed blood baby will be more clever and more ’s good for the children to grow up under two culture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riage comes not easily,they go throuogh and overcome so much,and they will treasure the marriage and what they gain.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