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材料、器材与试剂:
材料:约的马铃薯小块(生、熟。)
器材:试管、移液管或吸量管、量筒
试剂:(1)铁粉 (2)2%的过氧化氢H2O2
2、实验步骤:
(1)选取四个试管编号1、2、3、4,各加入3ml的2%过氧化氢溶液。
(2)1号加入生马铃薯两块,2号试管加入熟马铃薯2块,三号试管加入一小勺铁粉,4号试管作为对照组不做处理。四个试管同时加样。
(3)各个试管反应的快慢与剧烈程度,依据反应完成顺序排序。
具体操作如图:
3、实验总结
1号试管反应最快,3号试管次之,2、4号试管最慢且一样快。证明马铃薯中的过氧化氢酶与铁粉一样对于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但是过氧化氢酶更有高效性。
扩展资料:
酶的主要特性:
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13次幂。
2、酶具有特异性;酶的特异性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异性。酶对底物的特异性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绝对特异性
有的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产生一定的反应,称为绝对专一性,如脲酶(urease),只能催化尿素水解成NH3和CO2,而不能催化甲基尿素水解。
(2)相对特异性
一种酶可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这种不太严格的专一性称为相对专一性。如脂肪酶(lipase)不仅水解脂肪,也能水解简单的酯类;磷酸酶(phosphatase)对一般的磷酸酯都有作用,无论是甘油的还是一元醇或酚的磷酸酯均可被其水解。
(3)立体异构特异性
酶对底物的立体构型的特异要求,称为立体异构专一性或特异性。如α-淀粉酶(α-amylase)只能水解淀粉中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纤维素中的β-1,4-糖苷键;L-乳酸脱氢酶(L-lacticacid dehydrogenase)的底物只能是L型乳酸,而不能是D型乳酸。酶的立体异构特异性表明,酶与底物的结合,至少存在三个结合点。
3、酶促反应进行后,,酶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4、酶的作用需要合适的条件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之间。
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酶的特性
(1)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探究PH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取反应底物:取4支试管分别标上A、B、C、D,向每只试管中各加入10%的蔗糖溶液2mL,加上橡皮塞抽去空气;②pH是自变量,自变要保持不同,处理方式为:分别用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溶液各2 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③酵母菌的量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无关变量的处理方式为:分别用另外4支注射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开始记时;④观察并记录比较相应的因变量:观察每支试管上注射器针筒推柄上长2mL时,记录所需要的时间.(2)实验结果: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见如图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pH为7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快,随pH的减小或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都会减弱.(3)①本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本实验的效果,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②为了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尽量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故答案为:(1)②分别用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溶液各2 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能答出等量)③再分别用另外4支注射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能答出等量)④观察并记录每支试管上注射器针筒推柄上升2 mL时所需要的时间(2)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pH为7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快,随pH的减小或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都会减弱(3)①温度是无关变量,但是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本实验的结果②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尽量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
酵素的功能作用
催化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含有数千种酶,它们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催化过程,与生命过程关系密切的反应大多是酶催化反应。
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物质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互相适应。若因遗传缺陷造成某个酶缺损,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均可导致该酶催化的反应异常,使物质代谢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因此酶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每个细胞由于酶的存在才表现出种种生命活动,体内的新陈代谢才能进行。酶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催化剂,只有酶存在,人体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化反应。人体内酶越多,越完整,其生命就越健康。当人体内没有了活性酶,生命也就结束。人类的疾病,大多数均与酶缺乏或合成障碍有关。
酶使人体所进食的食物得到消化和吸收,并且维持内脏所有功能包括:细胞修复、消炎排毒、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产生能量、促进血液循环。
酸-碱催化(acid-basecatalysis):质子转移加速反应的催化作用。
共价催化(covalentcatalysis):一个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共价键,然后被转移给第二个底物。许多酶催化的基团转移反应都是通过共价方式进行的。
人体内存在大量酶,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到目前为止,已发现5000种以上(即多样性)。如米饭在口腔内咀嚼时,咀嚼时间越长,甜味越明显,是由于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分泌出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的缘故。因此,吃饭时多咀嚼可以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此外人体内还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种水解酶。
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必须在胃蛋白酶等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然后再在其它酶的作用下,选择人体所需的20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这其中发生了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可以这样说,没有酶就没有生物的新陈代谢,也就没有自然界中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生物界。
催化机理
酶的催化机理和一般化学催化剂基本相同,也是先和反应物(酶的底物)结合成络合物,通过降低反应的能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在恒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中每个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虽然差别较大,但其平均值较低,这是反应的初态。
S(底物)→P(产物)这个反应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有相当部分的S分子已被激活成为活化(过渡态)分子,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在特定温度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使1摩尔物质的全部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千卡)。
酶(E)的作用是:与S暂时结合形成一个新化合物ES,ES的活化状态(过渡态)比无催化剂的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活化分子含有的能量低得多。ES再反应产生P,同时释放E。E可与另外的S分子结合,再重复这个循环。降低整个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在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分子进行反应,反应速度得以加快。如没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的反应(2H2O2→2H2O+O2)需要的活化能为每摩尔18千卡(1千卡=焦耳),用过氧化氢酶催化此反应时,只需要活化能每摩尔2千卡,反应速度约增加10^11倍。
酶是高效生物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效率高107-1013倍。酶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也就是说酶在促进正向反应的同时也以相同的比例促进逆向的反应,所以酶的作用是缩短了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但平衡常数不变,在无酶的情况下达到平衡点需几个小时,在有酶时可能只要几秒钟就可达到平衡。
酶和一般催化剂都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机制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
酶的催化特异性表现在它对底物的选择性和催化反应的特异性两方面。体内的化学反应除了个别自发进行外,绝大多数都由专一的酶催化,一种酶能从成千上万种反应物中找出自己作用的底物,这就是酶的特异性。根据酶催化特异性程度上的差别,分为绝对特异性(absolutespecificity)、相对特异性(relativespecificity)和立体异构特异性(stereospecificity)三类。
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底物进行反应的称绝对特异性,如脲酶只能水解尿素使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若一种酶能催化一类化合物或一类化学键进行反应的称为相对特异性,如酯酶既能催化甘油三脂水解,又能水解其他酯键。具有立体异构特异性的酶对底物分子立体构型有严格要求,如L乳酸脱氢酶只催化L-乳酸脱氢,对D-乳酸无作用。
有些酶的催化活性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别构酶受别构剂的调节,有的酶受共价修饰的调节,激素和神经体液通过第二信使对酶活力进行调节,以及诱导剂或阻抑剂对细胞内酶含量(改变酶合成与分解速度)的调节等。
机制
酶(E)与底物(S)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
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定向结合生成ES复合物是酶催化作用的第一步。定向结合的能量来自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与底物相互作用时形成的多种非共价键,如离子键、氢键、疏水键,也包括范德华力。它们结合时产生的能量称为结合能(bindingenergy)。这就不难理解各个酶对自己的底物的结合有选择性。
若酶只与底物互补生成ES复合物,不能进一步促使底物进入过渡状态,那么酶的催化作用不能发生。这是因为酶与底物生成ES复合物后尚需通过酶与底物分子间形成更多的非共价键,生成酶与底物的过渡状态互补的复合物,才能完成酶的催化作用。
实际上在上述更多的非共价键生成的过程中底物分子由原来的基态转变成过渡状态。即底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为底物分子进行化学反应所需的基团的组合排布、瞬间的不稳定的电荷的生成以及其他的转化等提供了条件。所以过渡状态不是一种稳定的化学物质,不同于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就分子的过渡状态而言,它转变为产物(P)或转变为底物(S)的概率是相等的。
当酶与底物生成ES复合物并进一步形成过渡状态,这过程已释放较多的结合能,现知这部分结合能可以抵消部分反应物分子活化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使原先低于活化能阈的分子也成为活化分子,于是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
1.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
2.多元催化(multielementcatalysis)
3.表面效应(surfaceeffect)
应该指出的是,一种酶的催化反应常常是多种催化机制的综合作用,这是酶促进反应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研究历史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1729—1799)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过一段时间他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但是什么,他不清楚。
1833年,法国的培安和培洛里将磨碎麦芽的液体作用于淀粉,结果发现淀粉被分解,于是将这个分解淀粉的物质命名为Diastase,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淀粉酶。后来,Diastase在法国成为用来表示所有酶的名称。
1836年,德国马普生物研究所科学家施旺(,1810—1882)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解开消化之谜。
“酶”(enzyme)这个名称的使用,始于19世纪后半,是1872年由居尼所提出的。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1887—1955)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1982年,美国科学家切赫(,1947—)和奥尔特曼(,1939—)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并将其命名为ribozyme。
1986年,Schultz和Lerner研制成功抗体酶(abzyme)。
分布环境
人体和哺乳动物体内含有5000种酶。它们或是溶解于细胞质中,或是与各种膜结构结合在一起,或是位于细胞内其他结构的特定位置上(是细胞的一种产物),只有在被需要时才被激活,这些酶统称胞内酶;另外,还有一些在细胞内合成后再分泌至细胞外的酶──胞外酶。
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叫酶活力(或称酶活性)。酶活力可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控制,从而使生物体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没有酶的参与,新陈代谢几乎不能完成,生命活动就根本无法维持。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到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之间。
参考资料:酶_百度百科
论文实验写作框架: 1、引言:要求交待清楚此项实验的缘由、目的和重要性。其中包括做的是什么实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什么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和他人已做过哪些工作?尚有哪些问题还未得到最终取得的结果,有哪些拓展、突破和创造性的成果等。这部分要写得概括精炼,条理清楚。上述内容不必全写。视需要而定。在引言里,既要客观、公正地评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又不要过多地引用和堆砌前人论文的内容。 2、正文: (1)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案、实验装置的设计原理等。 (2)实验装置和方法:将选用的材料、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一一加以介绍,以便他人能够据此重复实验。 (3)实验过程:主要说明制定的实验方案和选择的技术路线,以及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还要说明实验过程中试验条件的变化因素及其依据等。 (4)实验结果与分析: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实验成败由此判断,一切推理由此汇出,所以应该充分说明,并采用表格、图解、照片等附件。这些附件在这里能起到节省篇幅和帮助读者理解的作用。 3、结语:实验论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回答从实验结果本身概括或归纳出来的判断和评价。结论是全篇论文的精髓,应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创造性成果和独创的见解在结论中作如实表述。作结论时,要抓住本质,突出中心,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络;用词要恰如其分,留有余地,既不能把问题说得模棱两可,又不要说得太死、太大、太绝对。实验结果富有成效,仅仅是指实验过程中人为所创造的条件而言的,在推广应用时,必然要受到这种或那种条件的限制,因而在做结论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切忌不可将实验室的成效等同于实际生产中的成效。结论的文字要准确、鲜明、精炼,不要复述前面的结果和讨论,又要与引言相呼应,与正文紧密联络,才能作出充分和合乎逻辑的推理与判断,作出结论才能令人信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两种: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独立加以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经过个人努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其中,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师则不讲,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完成,而学生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教师的适当点拔外,让学生自由地寻找学习的伙伴,自由地选择探疑的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是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除了那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外,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以是“你一言、我一语”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形成学习小组,自由选择解疑办法,如:读书解疑、实验解疑、讨论解疑、图示解疑、联络实际解疑等,学生爱用哪种,自由选择不加限制,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独特的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1、实验目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 2、理论依据 (研究意义) 3、实验物件、方案及手段 (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4、实验结果总结
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络(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总分总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实验题目:(如菠萝蛋白酶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和用品(略写) 四、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配制(略写) 五、实验步骤(略写) 六、实验结果 七、资料处理 八、实验分析 还需要更详细么?
実験室 じっけんしつ jikkensitsu 己肯西次
标题 简介(摘要) 前言(绪论) 实验正文 实验资料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正文应该包括 实验仪器 化学药品 完整的实验步骤 以及实验资料 实验样品图片等等
1、首先要有良好的场上洞察能力,能够做到该传球的时候传,不该传的时候不瞎传。 2、其次是要多练习突破的能力,因为一旦在外围传不出球的时候可以选择突破进去后再分球或者得分。 3、必须要练好基本功,比如说突破,运球,过人等,没有好得基本功,就算身体再好也没用,因为不会灵活运用技术,又怎么能够传好球,组织好进攻。 4、要有一个冷静的心态,因为组织后卫是发起全队进攻的人,是十分重要的,进攻能不能有效,往往取决于组织后卫这个环节,所以,遇到夹击或者对方防守很严时,一定不要慌张,要想办法冲过去。 5、身为组织后卫一定不能太黏球,有好的传球机会就一定要传,切勿逞英雄独来,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位置是组织后卫,是负责传球和组织进攻的,而不是主要来得分,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实验资料的话, 那么就要根据具体实验写的, 这个你得出的差异, 以及安全性, 写进去就可以了!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其实这个并不难写的,我可以给你参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挖掘实验全面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愈显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生物专业大学阶段开设的第一门必修实验课,对他们后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导向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经验,针对当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在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与专业方向的衔接以及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定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专业;实验教学
生物技术革命被认为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现代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建立的生物学,而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大化学革命是生命科学革命的重要基础[1]。因此,对于生物科学等近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对于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国内外农学、生物、环境等一些近化学专业都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与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系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2]。由于这些基础课程大部分是由化学学院讲授这门课程,所以在课时、实验内容和衔接方面存在诸多改进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时少,目前只有24个学时实验,同类院校最少也是32学时,这样短的实验安排并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考核方法有待探讨;针对性不强,目前无法做到实验操作与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对接[3]。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这门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探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讲授经验,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探索。
1注重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
任何一门化学实验课的开设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术本身,更关键的是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验中逐渐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素养。这些非智力性的科学实验思维对于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大有裨益[4]。但大一新生刚刚告别中学学习阶段,"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根深蒂固,笔者为新生讲授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实验课:预习报告按部就班的抄袭实验教材,实验过程中追求实验速度不注重实验细节,实验报告数据涂改和杂乱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端正他们的实验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素养,这对于大一新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尤为关键。在学期开始前,开设的每个实验项目以书面形式传达到每个实验小组,上课前,每位学生要按照要求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原始数据要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实验完成后老师签字确认后才能离开。有些实验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操作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实验细节的操作需要注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要亲自示范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讲解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有个别实验的操作在实验教材上没有明确说明,而对实验成败非常关键的地方,我们在化学实验的教育理念中,更注重从细节处入手。如预习报告,数据处理时要养成正确的“有效数字”概念;在化学试验中,不但要有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准确的实验操作,对分析结果进行正确的记录和处理对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非常关键的。
2整合实验内容,注重与专业方向有所衔接
目前我校针对生命科学系学生开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主要沿袭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目的是使近化学类专业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化学实验内容与生物专业的衔接还显得欠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导致填鸭式实验课,整个实验课程结束了,前面的实验内容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问"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实验能够解决什么生物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开设的实验课原先是针对化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专业衔接和融合。笔者认为加大化学实验项目与生物专业融合的方法是开设一些化学实验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性的实验项目。如根据课时和教学计划可以选择性开设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银量法),禾本植物叶子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缓冲溶液的配置等这些既有化学应用又有生物因素的实验项目。
3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定
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建立具体可行的成绩评定规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既要关注对基础实验知识的掌握,更要考虑体现出对于日常实验过程的重视。所以,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有两个方面的加权:所学实验基础知识笔试占40%,平时实验过程的成绩占60%。平时实验过程的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操作、实验态度等因素。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验报告中讨论部分更加看重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心得和感受总结实验过程,如果只是参考学习资料的答案而没有结合自身实验去写讨论部分将影响实验报告最终成绩。另外,特别注重平时的实验过程也是非常必要的,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求真实;实验完成以后老师要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并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态度有很大程度改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新生的第一门实验课,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有示范作用。通过端正学生实验态度,整合实验内容以及建立激励性考核办法可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达到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光宪.大化学与技术革命是第六次科技革命最主要的核心内容[J].科技导报.2013,31(25),3.
[2]谢建平,陈春华,谢东坡,等.化学生物农学类院系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管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44-9445.
[3]王丽红,朱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58.
[4]陈东莲,黄润均,袁爱群.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2):92-93.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代替传统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做好实验教学。化学的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无机化学是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机化学实验是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跨入大学校园后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相结合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无机化学实验具有独特性:一是所用仪器设备、药品种类等都很多;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多样化;三是实验现象复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实验操作,必须对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实验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让学生开展多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无机化学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正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是单一的讲解式,而且所讲内容也是沿用了好多年的陈旧内容;教学课件使用多年,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照方抓药,没有一点学习热情,也没有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创造性思维了;实验中能力培养差;实验设备利用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综合素质人才需要越来越多,那么,还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不出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这种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尽快实现改革创新,以便能更好地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2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课题组对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从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开放。
实验内容的开放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是由老师指定的单一的基础类实验,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教学改革后,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将根据新的课程目标提出多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类、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等等。基础类和验证类实验是每位学生必须做且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奠定基础的。综合类和设计类包括必选和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在教师提出的必选实验项目中,学生自己选择若干个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任选实验模块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教师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创新思维。自主类实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题,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的实验,很具有个性化发展。
实验时间的开放
时间上的开放分为定时开放和预约性开放:定时开放是指学生在工作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预约性开放是指周末和寒暑假时学生采用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教学组织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组织。具体方案是:首先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成员并分配任务。各小组查阅大量文献后提出问题,接着同小组讨论问题,最后自拟题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并交由老师审核。老师审核如果实验方案没新意就不能通过,学生将重新立定方案;如果有新意,审核通过,学生再与老师预约实验时间并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整个组织实验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有一点是老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保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考试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再是单一的平时实验报告的成绩总评,而是平时成绩和每次项目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期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核总成绩(80%)。平时成绩按统一标准从实验态度、出勤情况、预习等方面进行评定。每次项目考核成绩由实际操作、数据记录、回答问题、实验结果、完成书面报告等方面评定。每次项目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完毕后,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问题情况和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即时给出每次项目操作成绩。书面报告成绩给出以实验报告为依据。所占分值为:每次项目考核成绩=项目操作成绩(60%)+书面报告(40%)。项目考核总成绩等于多次项目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3结语
通过对2012级,2013级,2014级连续三年的各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改革过程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机械式的操作者,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好的培养了大一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越,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同时也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以后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锐,成冰.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
[2]曹高娟,蒋文静.农林院校《实验化学》教学改革初步建议[J].教育改革,2011,9(24).
[3]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怎么写?学术堂分三个部分来告诉你:一、选题思路1.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前提.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应依据下列原则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1)课题的选择应从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 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2)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来自或结合生产和社会工作的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应尽可能结合科研、实验室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3)课题的选择应考虑到课题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按时完成.(4)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提高, 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有所创造,有所创新.2. 下列情况的课题不宜安排做毕业设计论文(1)题目偏离本专业所学的基本知识;(2)题目范围过窄、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要求;(3)学生难以胜任的高难度课题;(4)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无法完成或不可能取得阶段性成果.3. 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每年要进行更新.4.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一般为一人一题,如课题需要两人或几人协作完成,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经专业系主任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有相对独立完 成的部分或不同的实现方法.5.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教师提出,部分能力较强的文科类学生可参与 论文的选题.选题申报表中要对课题的来源、主要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 工作要求及所具备的条件等做出简要的陈述.专业系主任应组织相应学科的教师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认真审议,二级学院(直属学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要依据选题的原则对申报的课题进行严格的审核.6. 对于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也应按同样的申报、审批程序进行严格审查.7. 选题、审题工作应及早进行,一般应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前 一个学期末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确定.8. 审题工作完成后各专业系应根据已确定的课题和指导教师及时做好学生 的课题落实工作.二、写作方式(一)主题的写法毕业设计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毕业设计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应在文中解释清楚.(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例如:"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梅乐、卡彭特、沃尔夫的新闻观"就比"三个美国作家的新闻观研究"更专业更准确.(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对一篇完整的论文概括.通过阅读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读者应该能够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因此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论文摘要切忌写成全文的提纲,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这样的或类似的陈述方式.(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设计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1.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2.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3.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4.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5. "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各章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符合逻辑顺序.(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毕业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三、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着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这里有片文章我把网址也给你,你可以进去再搜搜。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张勇 徐斌教育技术学实验室担负着巩固、发展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任务。近20年来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基本实现了培养教学设计能力、构造和维护物态教学系统能力、教学媒体开发和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的奋斗目标。随着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由于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从计划到论证,从仪器购买到安装调试,从课堂教学到实验教学,从实验大纲到实验报告等都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实验室与全国大多数师范院校一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常规媒体到多媒体,从黑板到网络,再从真情实景到虚拟现实,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走过了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先后投资一千多万元,改造了常规媒体实验室,新建了多媒体实验室,是我国师范院校规模最大、项目最全、设施最完善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之一。目前,这些实验室分别为全校各学科本科生、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硕士、函授生、继续教育教师等开设200余个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除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课程,还包括全校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的实验教学,全省基础教育师资的函授、进修、培训等各类继续教育活动的实验教学,并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课外活动提供指导和相关服务。1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的建设原则(1)实验内容追求综合性、新颖性、示范性及学生的参与性;(2)实验对象追求真实、有直接的应用背景;(3)实验室建设目标是面向不同层次的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4)实验项目的开设密切结合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突出本校、本学科特色。各实验室按照新的实验体系设置,力求做到科学与规范,打破了按课程设立实验室的传统做法。 实验内容针对实验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实验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1)基本实验,或称基本共性实验。由各门实验课程规定所必须完成的基础技能训练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它是整个实验室所开设实验的主体,占所开设实验全部内容的60%以上,如全校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中的“常规媒体使用”以及“课件制作”就属于基本实验。(2)提高型实验。这是供学生进行选做的实验,主要包括那些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实验内容。旨在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从中发现人才。这类实验除一些课程内的实验外,还有大量由学生自主申请的实验项目,如学生毕业论文、课程设计以及为参加各类竞赛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3)研究创新型实验。是为优秀学生开设的高层次的加深部分实验,由导师推荐或学生科研社团提出申请,由实验室给予安排进行实验、科研或开发。这类实验主要集中在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以及学生申请的学校社团课题。每学期由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申请设立的十几项实验室技术开发项目属于此类实验。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还承担了社会和学校的其它工作。例如,对全校中青年教师进行的多媒体课件轮训,对全校师生的微软授权培训与考试(与微软中国公司合作)(2000-2002)共培训600余人次,通过考试获得微软证书337人次,为学校电视台每周的校园新闻等栏目的拍摄与制作提供设备共享,浙江省首届和第二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全省中小学校园网络管理讲习班,全省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全省电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生课程班,全省小教自考实践性环节培训、考试,教育类课程教学网站开发,自考多媒体课件开发,与金华市电视台合作制作的周末版栏目,《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开发等。同时还依托校园宽带网,开发建设了“浙江教师远程教育”网站、“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站和“教育类公共课教学”网站,为全省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全校学生提供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目前上网课程已有十门,同时提供各类资源库、课程视频点播等教育信息。 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中国的教育技术学大都脱胎于物理学。在最早的教育技术学(那时称之为电化教育)实验中,以电子线路、电视机、录音机为主,然后逐渐开展了摄录像实验、摄影实验和幻灯投影实验。1989年,第一次东南八省(市)(现在已经扩大为十一省(市))师范院校电化教育系主任会议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在讨论了电化教育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同时,提出了如何建立电化教育实验室问题。当时的专业实验室包括幻灯、投影(后来改名为光学媒体)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包括暗室)、广播录音教学(后来改名为电声媒体)实验室、摄录编(又称教育电视)实验室和语言(音)实验室。教育技术学科课程设置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对教育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作为一门以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为核心内容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立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目前浙江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建设情况如下各表所示:略表一、表二、表三由上表所示表明,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学实验室正随着学科的发展逐步完善了多媒体、虚拟现实、智能技术等实验室的建设。2 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上我们的原则是:为教学服务的、为学生学习服务,努力创造条件24小时对学生开放。只有在学生过多、实验室(机器、仪器)供不应求情况下才设订时间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规定的学生开放。一个实验室的使用率是衡量其作用和效率的重要指标。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就要坚持对学生开放。因此,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内、外实验使用实验室的时间段,尽量挤出较多的时间开放实验室。对于学生课题、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需用实验设备或实验室,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实验室尽一切努力提供实验条件,简化实验室审批手续,根据学生需求、某课程实验教学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主讲教师管理模式教育技术学课程的多样性使得其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媒体实验室有时变成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边讲边练。还有一些课程要进行教学实践、教学设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这样的实验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验教师管理模式目前,除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验课,全校教育技术学公共课以及部分培训性课程全部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承担。从仪器设备的准备到管理维修,从实验教学内容到实验方法,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既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实验,又严格管理,强调爱护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物品,如摄像机、照相机等,一定要有严格的检查制度。 研究生管理模式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不能为每一位研究生提供一台计算机。但是,如果将实验室作为研究生学习室可以一举两得:研究生在实验室里研究生可以有固定的计算机。除了本科生上课实验以外,大多数时间研究生使用管理实验室,同时承担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一般性维修。这样一来,既不用配备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又给研究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特别优秀的研究生还可以承担一部分实验教学任务,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本科生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由实验技术人员指导、组织学生管理员加学生助理员组成。由实验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及总体管理,由学生管理员负责具体设备维护及管理,助理员协助管理,且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这种管理模式不但解决了工作量超时问题,培养了一批学生管理和技术能手,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一个勤工俭学的场所。因此,每学期招聘管理员时,报名学生都很踊跃,经过几年锻炼。各方面能力出色的学生管理员,毕业后近一半留在学校,其余的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很快成为业务熟练的骨干力量。 计算机智能管理模式在三个多媒体实验室,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实时管理手段、电视监控系统对整个实验室进行无人值守开放式实验管理,学生可以在校内任何地方,通过校园网络对示范中心所有的实验项目进行预约、登录或查询。实验室中所有计算机设备均可根据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计划自动开机或关机,并对用户上机情况进行自动登记。计费系统我们使用的是北京泰利德科技有限公司的射频卡机房自动管理系统,其不依赖于任何硬件,采用底层登陆技术,与操作系统无关,安全性好,维护量小。浙江师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边建设边使用,目前已经在实验教学、项目研究与开发、校内外师资培训、多媒体设计竞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2003年召开的东南十一省(市))师范院校教育技术系主任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专家学者参观了我们的实验室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参考文献】[1] 刘雍潜.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J] .中国电化教育,2001,(1):5—9.[2] 顾清红,祝智庭.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J] .电化教育研究,2001,(7):3—7.[3] 赵时亮.虚拟实验:从思想实验到虚拟现实[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9,(6):21—25.[4] 郭根生.计算机图像设计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2,(9):83—84.[5]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室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一)规模较小
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只供教研室开设的教学课程使用。
各个实验室自成体系,彼此独立分散,致使实验室在数量上不断膨胀,规模小,且重复建设多,综合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资金短缺,各实验室无法购买较高级的大型仪器设备,无力更新过时的设备,
只能重复购置小型仪器设备,无法形成教学、科研上的综合优势。
这种管理体制落后、小而全、资源利用率低的实验室模式造成了人、财、物资源的重复投入,已无法适应现代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实验室资源管理效率低,管理制度不明确
实验室各种资源的使用、配置、统计与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用手工操作工作量会很大,而且准确性低,容易积压浪费。
特别是低值易耗品的耗材统计,不可能每学期采购的都刚好够用,手工账本无法体现出结余之后的进账,变成每次进账都几乎在写同样的内容。
(三)不重视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以往的管理中,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做辅助性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量考核办法,现有的职称评定标准又很难认定他们的工作量;加上科研任务少,高水平的论文和科研成果难以产出,职称难以晋升,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缺乏职业发展动力;工作职责一刀切,分类管理措施不到位;实验技术人员的进修和业务培训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缺乏系统的培养培训机制,发展严重受限,致使实验技术人员总体水平下降,跟不上教学改革发展需要。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制约。
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进行实验室重构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保障各项药学实验更有质量、更有效率地进行,应建立药学系精密仪器室,为师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将原来的基础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与天平室进行重构整合,
使其成为能同时服务多门学科的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还应建立库房,包括化学危险品库房、玻璃仪器和普通试剂库房两类。
库房应综合采光度、通风、防潮等因素来建设,靠近消防装置。
化学危险品库房存放的试剂具有一定危险性或易致毒,应严格保持通风干燥,严禁明火;玻璃仪器和普通试剂库房主要存放无毒且性质稳定的试剂、药材和普通玻璃仪器等,按性质分类摆放。
实验室的重构整合,能切实解决实验室建设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难题,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为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搭建了平台,为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建设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
由于目前学科的相互交叉,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技术人员越来越紧缺,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应该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成为高素质技术人员多面手,可以独立完成多门实验课的准备。
应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可以将实验技术人员送到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学习,在进修之前,必须安排每位成员的具体进修任务,规定参加某些考试,学习某些实验课程,掌握某些高精密仪器,
每位进修返校的实验技术人员,各方面能力都能大大提高,同时也能为本校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由此提高整个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的发展脚步。
(三)建立智能型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
应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计算机在监控实验室的运行、检索情报信息、掌握药品材料库存和采购信息、共享信息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创建智能型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智能化是综合利用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的最有效方法。
1.智能管理系统在实验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这是药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查看实验室运行状态如何,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达标,有无积压浪费,做到实时跟踪管理。
根据每个实验室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实用、科学的管理要求和措施,即以仪器设备的基本参数作为数据库建立查询系统,只需输入如品名、规格型号或用途等,便可即时查询到这种仪器设备的购入数量和时间、使用状况、操作说明书、技术性能、结构图以及维修记录等。
这不但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维护,也更方便教学和科研人员了解和使用仪器设备。
还能设计实验仪器预约系统,教学和科研人员可随时登录查阅所需仪器的各种信息,无需管理人员配合,不受时间限制,既能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又能降低管理成本。
2.智能管理系统在实验药品及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使用计算机对实验低值易耗品进行实时登记,建立明细账目,实现仓储式规范化管理,做到对药品及材料出入量、药品库存量、实验经费、学期消耗等资料信息了如指掌,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可避免重复购置,
提高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率和有限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实验药品及材料的管理是一种波动性很大的动态管理,应该把实验药品与消耗材料的库存记录表设计为一个自动更新的数据表,自动刷新库存量的记录。
这种管理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准确记录低值易耗品的采购、领用、库存,并联网接受各实验室预订计划,既能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又可避免积压浪费。
三、加强药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一)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实验室工作的各种管理规定,如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危险品管理规定,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规则,实验人员守则及实验室守则等一系列制度,汇编成册。
要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质量,就必须有较为规范、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实验室高层次的建设发展。
(二)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是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工作热情直接关系到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进度和成果。
因此,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建设发展最有利的武器。
(三)加强实验设备与实验耗材的管理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涉及:仪器档案的建立,仪器专人负责制,仪器的标准操作文件的制定,使用登记本建立,定期保养与维护登记,仪器报废、转入制度等。
实验室建设应按教育部实验室评估标准开展工作,认真做好实验设备的资产登记、统计工作,对其建账建卡,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使用。
仪器设备是我院的重要资源和保障,为了保证仪器正常运转,避免仪器损坏,我院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不断完善规范。
实验耗材的管理涉及:建立实验用品分类账,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实验耗材领用登记制度,正确存放和保管化学试剂制度等。
实验室应根据试剂的性质、周围的环境及实验室的条件等分类存放,还要根据各类危险品的性质在存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隔热、防潮、防晒等保护措施,防止试剂吸湿潮解、变质失效及标签脱落等,
同时也要防止有毒的挥发性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物质的制备、萃取及重结晶提纯等实验中,应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代替挥发性有机溶剂。
环保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在化学类实验管理中,化学实验绿色化这个课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
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是个涉及面较广的复杂问题,改革的开始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不改革创新就不会有出路。
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应突出以人为本,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引进竞争机制,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才能跟上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新形势下保障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先进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现代化的管理是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迅猛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至关重要,我院的药学实验室从建立之日起一直在不断摸索适合自身建设与管理的体制,其间面临的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解决,实验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加强,实验技术人员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一、你应当按照格式改。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4.正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5.谢辞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6.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1.书写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5.数字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6.标题层次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等,第三级为""、""、""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和.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7.注释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8.公式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9.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10.插图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
不可以。因为会查重,用网上现有的实验涉及学术不端,即使进行了改进也有很大风险。建议自己动手做实验。一、本科论文查重系统我们在进行论文查重的时候,一般都是提交整篇论文进行查重,除了学校要求不检测的内容之外,其他都会检测到。本科论文查重一般不会检测文章的封面,致谢、论文作者等信息。二、论文查重查哪些部分①摘要、②正文内容、③参考文献(其中①和③是否要检测,看学校要求)其中实验内容是正文内容的主体。三、参考文献是否会进行检测参考文献是否查重与我们的论文格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对参考文献进行了标注,那么知网查重是无法检测到参考文献的。一般论文查重系统都是检测全文,如果学校要求不检测参考文献,那么我们可以删除参考文献后再进行检测。但是如果过多的参考,那么也会被系统判定位重复抄袭,所以一定要注意把控好。
实验方案设计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而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所进行的化学实验的设计,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实验方案设计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药品:
半枝莲、95%乙醇、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蒸馏水、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碘-碘化钾试剂
仪器:
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数据超声波清洗器、微型植物粉碎机、PH计、加热板、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实验方法:
超生波提取法、半仿生法、正交实验、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实验步骤:
一、药品、仪器的准备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波长的测定、标准曲线的制作、推算出回归方程
三、样液的制备
四、用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酸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碱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酸度、碱度和料液比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水平
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半仿生法中最优的提取条件
五、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生物碱:在上述半仿生法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超声波提取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酒精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提取次数、酒精浓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中的最优条件
六、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最优条件下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提取到的生物碱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出生物碱的量及产率。
八、生物碱的鉴定:
生物碱沉淀反应
1、碘化铋钾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碘化铋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色至棕红色者为阳性反应在。
2、碘-碘化钾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碘-碘化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3、硅钨酸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硅钨酸试剂数滴,生成淡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现在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考虑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考虑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一定的覆膜条件,通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 【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 【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 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 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 以N为单位, 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σ180 = F /B
式中: σ 180 为剥离强度(N/mm); F为剥离力(N); B为试样宽度(mm)。 利用上式, 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 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面进行打样。
1、在一定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印刷时间间隔(、1h、、2h、、3h、、4h、、5h、、6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面进行覆膜( 覆膜的压力在6. 8mPa, 温度为90 e, 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一定,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墨层厚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况下,控制印刷压力一定,改变印刷速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况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 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9-4 (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GB- T2790- 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S]
一、实训目标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集中实践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并在论文写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善调查、懂研究、能说会写的合格的毕业生。
二、论文设计指导小组
组长:徐先海、鲁伦文
组员:唐娟、李向萍、温晓琼、邓君瑞、卜剑莉
三、论文设计(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所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技能工具与方法等,研究和探讨实际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它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1、 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
2、 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
3、 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有独创性;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准确、通顺流畅。
4、 毕业论文按统一版式的规范化要求(参见系部统一格式),正文字数要求10000-15000字。
四、论文设计实施环节
1、组织动员
时间:10年4月27日
地点:二教(501)
对象:国贸08级全体同学
方式:集体动员会
班主任(辅导员)要协助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2、学生报名分组
毕业论文为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11届毕业生要在5月1日前提交报名申请。根据报名情况对其进行分组。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原则上每组不超过18人。
3、指导教师聘任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对口专业,具有本科学历,且实践能力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职老师来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的职责有:
(1)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
(2)指导教师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按要求签署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性是否合理等。
(3)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与老师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和正稿。
(4)指导教师须将指导意见记录在工作纪录本上;
(5)指导教师对每学生的论文指导时间不低于5学时/周。
4、学生设计(撰写)论文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选题。选题要求:
(1)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应结合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4)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
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帮助解决学生在设计(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须写出符合整个论文设计过程情况的初评成绩与评语。
5、时间安排(共5周)
布置动员、确定选题阶段:4月27-5月10日;
拟定论文大纲阶段:5月10-24日;
设计(撰写)论文初稿阶段:5月25-6月24日;
修改阶段:20XX年6月25日-20XX年6月
提交论文及论文成绩初评、答辩阶段:20XX年6月底-7月。
五、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百分制体现,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90分以上)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2)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
(3)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
2、良(80-8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证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通顺。
3、及格(60-7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
(2)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经济工作;
(3)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
4、不及格(60分以下)
凡具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均为不及格。
(1)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或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缺乏写作技能;
(2)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改进,不能够选择网上现有的实验改进,因为这样的选题缺乏创新,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搜索网站首页全套土木设计毕业设计图纸毕业设计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翻译论文答辩论文格式实习报告个人简历网站首页›论文参考文献›建筑与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最新建筑与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最新资料分类:土木工程设计资料 - 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参考资料 | 发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9-03-22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最新50例。供大家学习。参考文献一[1]卢永亮. 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3):80.[2]刘畅. 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3):85+88.[3]杜明军,许平,胡振杰,王鹏. 某高位大跨连体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19,49(05):83-89.[4]韩夏,陈志强,李剑群,冯中伟,陈林之. 青岛浙商国际项目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19,49(05):65-70+99.[5]王秀文. 超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J]. 山西建筑,2019,45(07):69-70.[6]毛国伟.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7-8.[7]池新锋.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方案分析[J]. 江西建材,2019,(02):32-33.[8]陈卫发.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浅析[J]. 江西建材,2019,(02):28-29.[9]黄航裕. 浅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注意的事项[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2):94+97.[10]董月琴.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38+141.[11]初莎莎.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9,10(04):66-67.[12]宋链,胡浩,贺建.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风,2019,(05):112.[13]陈志钢. 探析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J]. 居舍,2019,(05):40.[14]左大春. 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 居舍,2019,(05):80.[15]陈希,程林. 基于工程设计的高中STEM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9,(02):121-126.[16]靳逸凡. 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设计微探[J]. 山西建筑,2019,45(05):66-67.[17]叶欣.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3):99-100.[18]高斯佳.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J]. 居舍,2019,(04):80.[19]舒如意. 关于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探讨[J]. 居舍,2019,(04):98.[20]蔡继伦.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居舍,2019,(04):99.[21]钟振.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与剪力墙设计[J]. 居舍,2019,(04):103+164.[22]景琦.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及应用[J]. 中国住宅设施,2019,(01):43+28.[23]金飞.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2019,(01):61-62.[24]唐学红. 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设计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17-18.[25]李亚星.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浅析[J]. 山西建筑,2019,45(04):31-33.[26]和金兰.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19,(02):64-65.[27]拜艳霞.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居舍,2019,(03):4.[28]马圣超. 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居舍,2019,(03):15.[29]朱碧娟.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探讨[J]. 居舍,2019,(03):121.[30]胡晓雯,谢可欣,陈媛. 绿色工业建筑之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J]. 居舍,2019,(03):123+126.参考文献二[31]王剑博. 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探析[J]. 居舍,2019,(03):125.[32]刘长松,蓝缪辉,王海波,任乐明,武晓敏,杨春林. 模块建筑结构设计实践[J]. 城市住宅,2019,26(01):27-31.[33]段勇. 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市住宅,2019,26(01):127-128.[34]王红艳. 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及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133-134.[35]周正海. 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29-130.[36]倪震宇.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69-170.[37]周正海.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71-172.[38]万鹏. 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73.[39]刘畅.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6.[40]陈晓磊. 高层住宅建筑基础结构设计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8.[41]苏涣珉,马倩.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1.[42]巫仕斌.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研究与应用关键要点[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3.[43]曾永川. 高校科研单位综合实验楼建筑和结构设计[J]. 科技与创新,2019,(02):122-123.[44]付臻瑜.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1):86.[45]康冬冬,许震,张生田.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J]. 居业,2019,(01):39-40.[46]陈础. 绿色节能理念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 低碳世界,2019,9(01):168-169.[47]陈鹏.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探讨[J]. 居舍,2019,(02):86.[48]刘鑫,谢垚.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 居舍,2019,(02):12.[49]赵亚男.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居舍,2019,(02):34.[50]乔継华.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探讨[J]. 居舍,2019,(02):55.资料推荐[土木实用知识]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毕业论文格式]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编制毕业设计指导意见[论文参考文献]施工造价管理参考文献[毕业设计任务书]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论文参考文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求职范文模板]2015公务员面试致胜法宝[论文参考文献]公路测量参考文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公路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实习报告]市政工程实习报告心得[论文参考文献]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参考文献学生公寓设计(论文)任务书分类:毕业设计任务书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分类:毕业设计外文翻译文天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方案设计任务书分类:毕业设计任务书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分类:毕业设计任务书地上8层框架结构图书馆建筑结构施工图纸[面积39079]分类:土木毕业设计类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分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全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土木工程设计资料网站! 陇ICP备15002839号-1 Powered by Discuz!
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系统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相关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在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中核心地位的论证,总结出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在教育技术实验室中所起的作用—功能,并依此对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的组成模块做了大致的功能性分析.
论文关键词: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 教育技术学实验室 微格教学
课程建设是高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面对教育技术专业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景象,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体现自己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就成为各高校教育技术学科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对于教育技术学科来讲,教学系统设计在教育技术理论中具有核心的地位,相应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也应该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点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实践环境.对于开发类课程来说,一个理想的实验室更是可以起到强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及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在高校中的地位,课程开发实验室的功能不仅仅是支持本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它还要能够支持其它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同时还要具有科研功能,支持相应的课程建设研究仁作.由此,笔者提出了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分实验模块—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用以支持与课程设计开发有关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1 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的功能分析
结合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有五大研究范畴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而设计和开发的对象里面都包含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学系统,按照-I匕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02年版《教育技术学》里的描述,教学系统开发和课程开发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都要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可以将教学系统引中为课程,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同样具有核心的地位,针对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来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一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工作都包含在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里面,因为一个完整课程的成型都少不了这五个方面.设计与开发技能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除了一定的课程设计理论的讲授外,锻炼实际动手能力也应成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倡导的建设具有产学研功能的高校实验室的思想,结合本学科性质和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地位,笔者认为,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应该具有四大主要功能:支持教育技术研究人员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开发、支持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验、支持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实验、支持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这四大功能,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技术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完成对本校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支持作用.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对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六所国内开办教育技术专业较早的师范类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五所高校都设置了与课程设计相关的实验项日,成立了相关的配套设施,但功能不完善,除了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技术课程设计实验室外,其它学校都将这些实验项目安排在微格教学实验室进行,目标定位在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上,基本没有体现科研这一功能.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将与课程设计有关的实验室统一命名为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包括两个模块: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室、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
2 模块系统分析
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室
该分实验室土要具有两大功能:为教育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开发提供环境;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验提供实践环境.
作为一门迅速“发展”起来的学科,当人们看到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呈现繁荣景象的同时,也发出了许多反思性的声音,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如一些高校设置庞杂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老化和僵化;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自身的特色等,这些问题不由得让我们感受到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紧迫压力,这似乎成了目前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发展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脾005]2号)明确指出,高校课程建设要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重点;以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与课程评估体系为保障;通过系统的课程建设,达到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分析文件精神,不难发现,课程建设不仅需要一个强大的师资队伍,更需要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做保障.因此,作为教育技术实验室一部分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室必须具有支持教育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开发提供环境的功能。
该分实验室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验提供实践环境它可以为教育技术专业大部分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提供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环境,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学生提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计算机应用竞赛提供学习、研究、实验、培训及参赛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高水平实验能力.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对课程设计实验室的功能定位,该分实验室可以承担三方面的实验任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CAI课件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该实验室是一个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实验室,不仅承担针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教学任务,而且承担教育技术人员进行课程设计研究的任务,甚至可以利用这个环境开发一些可以投放市场的教学产品,真正实现实验室的产学研并进发展.
整个系统的组成要体现高度的资源共享性、充分的协作性,具备多媒体教学网的各种功能,方便教师进行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和团体教学,各电脑终端连入校园资源中心和互联网.大致如下,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一设备;软件:操作系统、网络课程开发软件、课件开发软件、媒体素材处理软件等一系列课程开发所需的辅助应用软件.
数字化微格实验室
微格教学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基本技能的方法冈.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所关注的重点,于是数字化微格实验室就成为了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建设的一部分. 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承担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设计实验和师范专业的教育技能公共课教学,以及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专科层次学生,其毕业后很有可能走上初高中教学工作岗位,这就对他们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能熟练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当中去.通过微格实验室提供的教学模拟环境及先进的现场录播设备,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微格实验室还支持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例如基于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论的研究;对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数字化评价的研究;基于课堂的网络教学研究;信息化教学的实验对比研究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实验室进行现代教学的研究工作,为师生提供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会,并且在实践活动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学生利用这块基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自己制作课件,自己使用课件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为了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现在全国的高校都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评比工作.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都有教学录像这一栏目,如果只是一些讲授性的课程,就可以将课程直接安排在微格实验室进行.利用该实验室先进的录播设备,可以实现最佳的录制效果,满足国家精品课程对录象品质的高质量追求.另外,现在流行的课程教学录播设备都支持网络直播,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多场景切换,均采用国际标准ASF流媒体文件格式,只要学生的终端接入了互连网,学生就可以通过IE浏览器和流媒体播放器直接观看.如上海卓越睿新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的SMART-PR全自动录播系统.当然,如果不是一些纯粹的讲授性课程,如电子技术实验、化学实验等一些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程教学,微格实验室就需要配备一套便携式精品课程录播设备,工作人员将其带到教室或实验室进行现场录播,只要实验室接进了校园网,照样可以方便的实现精品课程输出,并且质量不减.如可以选用现代中庆公司生产的育港便携式精品课程工作站,该工作站具有两大突出功能:精品课程直播: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讲解实况、教室实况合成一个画面,同步压缩,同步网络传输,现场直播;精品课程实录:将精品课程的教师视频、学生视频、多媒体课件的VGA图像三流合一,录制成一个文件,供网络点播,或分别录制成二个文件供课后编辑.
系统大致组成:共分成两部分,微格教学室和控制室.微格教学室:各种教学媒体(白板、投影、视频展视仪、录像机、DVD机、多媒体计算机等)、一整套全自动录播系统等;控制室主要设备有: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控制平台、彩色四画面分割器、彩色电视机、视频切换器、录相机等.另外,再配备一套便携式精品课程工作站.
3 结束语
在参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朱根宜教授主持的北京市教委重点建设课题《首都高校数字化教育技术实验室的系统分析与集成》的研究过程中,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对六所重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的调研,笔者将教育技术实验室大致分成六大块.之所以将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独立分成一块,不仅仅是因为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具有不成熟、多样化、变化快的特点,更因为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在本专业人才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教育技术助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如果不懂课程设计,不能熟练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和谱得整合起来,就不能称其为一名合格的教育技术人才,更不用谈去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教育部倡导的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等特点的示范课程的精神指引下,教育部2003年正式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随着精品课程建设近几年在全国产生的良好示范效应,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事实上己成为引导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标准,这促使各高校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于是作者就想到可以利用教育技术学科的资源优势,将微格实验室和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室统一划归为课程建设实验中心,把这个中心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地,保证这项工作长期、系统、高效、高质量地进行下去.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个中心的系统分析,能够为各高校进行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建设,以及有关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尽一个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应尽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