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生因论文坠亡

发布时间:

研究生因论文坠亡

中南大学一硕士生坠亡,警方排除他杀,还有很多信息值得关注,因为这个硕士生并没有和他人有什么恩怨,并且在一些网络平台也有透露自己的压力。

因为现在的很多学生都身处于顺境当中,没有应对挫折的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

这位硕士属于自杀,当代年轻人压力过大,心理素质堪忧。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检查和疏导。以免酿成悲剧。

中南大学研二学生坠楼身亡,自己真的不想再听到网上一些不了解事实真相不了解过程的,就说现在学生心里为什么这么脆弱,你都没有读过研究生,你就知道研究生的生活是那么好过的吗?你什么都不了解,你凭什么说学生就这么脆弱了呢?

现在研究生已经比以前不好读多了。怎么说呢,就是以前导师力量比较充足,你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导师,导师也能尽可能的帮你,但现在不行了,这些年来研究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导师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原来一个导师他一年可能就带两个学生,那现在他要带三个带4个,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只能告诉你大致的研究方向,告诉你,你沿着这个方向做是对的,但剩下的他帮不了你什么,你得靠自己。

靠自己没有问题,但是说老师会给你一个两难的选择,就是他告诉你你按这个方向做就可以了,但他不告诉你怎么做,然后他偏偏要求你你在多久之前你得把这个东西给我做出来,至于你怎么做的,那跟他没有关系,你一直问老师,老师就该烦了,老师会说你的自学能力怎么这么弱,因为在老师的眼里学生学的这点东西都很简单很初级的一些东西,应该学生自己能学得懂的,但实际上不同的厨子做出来的菜还不一个味儿呢,他告诉你是什么个配方你就会了吗?做不到的。

如果你都没有读过研究生,那你就不要说研究生到底有多大的压力,说学生心里脆不脆弱,你都没有经历过,你没有资格去评价这些东西,只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压力承受能力,有人他就算是泰山崩于前都能面不改色,但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这样,有些人他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到达一定的临界点就崩溃了。

研究生因导师卡论文坠亡

因为该名学生的死亡认定和导师有关系,在该导师没有受到惩罚的情况下,这么快就恢复其导师的职位,对学生不公平

他生前可能遭遇了很多人的虐待,也遭遇了很多人的区别对待,还遭遇了很多人的嘲讽,也可能遭遇了老师的指责,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王攀的招研究生资格竟然恢复了?这真的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细心的网友爆料:11月2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官网上看到《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其中王攀的名字赫然在列,才让这一事件重新回到公众视线当中!

根据与武汉理工大学工作人员所说,现阶段只是公示期,并没有确定最终招研资格具体人,只不过说是走完了学校的相关流程,具体的结果还是待定……

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在读研究生陶崇园在校内坠亡,其问题的根本指向了导师王攀长期的奴役、压迫!

陶崇园坠亡事件

当时所流露出来的信息都表明是受到了其导师王攀的奴役,甚至于说这两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师生关系!因为从聊天记录来看,王攀经常自称为陶崇园的“爸爸”,并且直呼陶崇园为“儿子”!

随时随地、随叫而到!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导师对研究生的呼来唤去吗?并不是涉及到学术研究以及材料分析问题,而是直接勒令陶崇园去给他料理家常,做家务……

但是该事件发生之后的次月,武汉理工大学对外发布通知称:王攀并没有对陶崇园本科毕业时到其他高校进行深修,并且也没有让学生到家中去做家务等等!

这真的是颇有趣味,难道说陶崇园与王攀的聊天记录还没有说明实际情况吗?针对于称呼问题的解释:是说将陶崇园收做“义子”。所以学校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认为与学术不相关联,并没有深究!

从那之后,王攀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就已经被暂停,没想到现在又“跳”了出来。

起初两人相识是因“足球”结缘!陶崇园的球技很好,一向热爱足球的王攀,因此对其投来青睐,将其纳入自己研究室内。虽说给了陶崇园奖学金名额,但是从聊天记录可知,奖学金到了陶崇园账户后,马上就叫他捐了出去。

当时的陶崇园在跟朋友聊天时,十分无奈地说道:“这个奖学金不该拿的,非常的麻烦!”

“感觉是他的奖学金”

其次就是对于学生长期精神压迫,或许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因为陶崇园的精神状态从认识王攀之后就出现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从起初热爱运动、阳光的男孩变成对王攀唯命是从,这一切都是因为种种威胁。

当时的陶崇园其实已经找到了工作,月薪两万多元一个月。但是这一消息被王攀知道之后,王攀便利用论文给陶崇园施压,最终还是没有去成!

其中就有不少的网友说道:

是什么逼得陶崇园放弃生的希望,让他选择漠然地离开世间!聊天记录都不能证明存在剥削关系吗?如果说王攀的招研资格恢复,真的不知道又有哪个“倒霉蛋”遇上了最不该遇见的人……

就以师德这一方面来看,王攀的确难以让人苟同!

永远封杀王教兽!!!

研究生被导师卡论文坠亡

佛罗里达大学的警察于周五表示,该校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他工作的校园大楼的办公室里上吊自杀。 校方发言人史蒂芬·布鲁姆表示,调查者已经找了一张纸条和电脑搜索记录表明陈曾经有过伤害自己的念头。陈的领英个人介绍上说自己是弗罗里达大学的 IDEAL的助理研究员。

6月13日,家人朋友发现陈慧祥(Huixiang Chen 音译)失踪并报案,6月14日,陈就被确认死亡。

短短1天时间,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世界。

更让人诧异的是,他的论文即将在6月底的国际会议 ISAC 2019(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

而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越多越多的迹象表明陈慧祥的自杀和导师脱不了干系。

6月29日,也就是两天前,一个发布博客的平台 Medium 就详细地报道了陈慧祥死亡前不为人知的故事。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出现,我们发现陈慧祥选择自杀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可能就是他一直因为学术不端而苦苦挣扎。 这封遗书发送给了他的朋友、实验室同事、尤其是他的导师李涛(音译)博士,他是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也是陈慧祥遗书中所提及的那份论文的第三作者。

而在这份遗书中,陈直接说明了自己向 ISCA 投递并挑中的那篇论文很有问题,和导师沟通之后,发现 Dr. Li 默许他伪造实验数据,但发现还是无法自圆其说。

最终,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陈慧祥选择自杀,弥补过失,从而告诫大家论文中千万不要大跃进。而在陈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更是赤裸裸的控诉了他的导师对自己的逼迫。

在这一长段的聊天记录中,不难发现陈慧祥的导师一再逼迫当事人修改实验数据。

面对陈提出的撤稿要求,导师坚决拒绝,并且威胁陈不允许毁坏他的声誉。

值得关注的是导师日常对学生的逼迫。而且在发现论文出现问题之后,甚至默认还当众演讲。这样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才会自杀。

他死亡的时间以及尸体旁边有没有什么东西,这些都有可能是案件的重要线索。死亡时间可以推断他当时大概干了什么事。如果是自杀,书桌应该会有要交代的事,所以书桌上的信息也很重要。

压力太大,只能说还是很正常,到了他这样的学历,每天都是面对很深奥的知识,学习都是很费脑,心态不好的人,就有可能坠楼。

论文被卡研究生坠楼身亡

西南石油大学一名研二学生在校内不幸身亡,引起了网友热议,校方说女孩的死因是坠楼,家属却不认同。第1次接到电话的时候,对方称是死亡学生的老师,其父亲以为是电话就挂了。母亲却感觉事情有一点蹊跷,就想通过微信联系女儿,电话和视频都是没有人接的,消息也没人回。这个时候校方又打来了电话,父母两个人才慌了,立马从家中赶往了成都,在殡仪馆中见到了女儿的遗体。

在看到女儿遗体的一瞬间,母亲就昏倒了,因为精神瞬间崩溃了。夫妻两个人辛辛苦苦把女儿养这么大,如今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事情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在后续的联系中,工作人员告诉其父母,死者可能是从某栋教学楼上跳下来的,身上的伤痕都是坠楼造成的。可能这个词语刺激到了老父母,女儿的死因居然存在疑点,这也让老父母非常的愤怒,希望校方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并且父母眼中的女儿是非常积极乐观的,前一天还在和自己的母亲聊学习上的事情,怎么可能突然性的坠楼呢?

家长的质疑也是网友们的疑惑,毕竟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可能去跳楼。这个女孩今年只有23岁,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已经读了研二,毕业之后的前途是无限的。女孩坠楼发生在4月20日,在4月19日,女孩和父母保持着联系,看起来是非常正常的。现在学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处理这件事情,也会配合警方的调查,肯定会给公众一个答案,也会让女孩的父母安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并且还把孩子养了这么大,突然之间却与自己的孩子天人永隔,这样的悲痛是会令人崩溃的。

第一不是出于热爱去读研读博。第二缺乏正常社交能力。第三对自己和父母没有爱的感情。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跳楼真相6月21日这一天,可能大家都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南京林业大学研三女生因为毕业论文没通过,从21楼跳下。。。。。看到这则新闻,都会觉得是我同学娟娟太脆弱了,教育体制的悲哀如何如何,我在这里只想陈述一个事实,让大家来评断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个局面的,大部分的研究生应该都已经论文通过,拿到毕业证,而我的同学刻苦努力,却遭到了不同的待遇,为了和这种区别对待做抗争,她在6月21日,从宿舍的21楼纵身跳下,21楼啊,是多么的绝望才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她有个最惦记的弟弟,妈妈,爸爸,有爱她的叔叔,阿姨,她等着回家看他们家新盖的房子,可是在这些面前,他都忍痛放弃了,绝望了,到底是为什么? 她在20号的遗书中这样写到:我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上南林的研究生,尤其是导师的错误选择。我和娟娟大学四年同寝,她和别的读研的同学一样,怀揣着对研究生最美好的向往,在大学毕业有一份好工作等着她的时候依然选择了读研,她坚信,研究生的生活会让她的生命更与众不同,会让她日后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亲友对她特别的关心,照顾年小的弟弟。可谁知她的这份坚信却被导师一点点的抹杀,最后坚信变成了绝望。 她是个乐观的女生,很善良,他在遗书中交代的唯一两件事,一件是要弟弟照顾好家人,另一件就是写上自己两张银行卡的密码,说她欠两位同学的钱,希望家人把这笔钱还给同学,并说了谢谢。从这就不难看出他是个多么善良的女孩,大学四年,她很乐观,这是她的校内地址,你们都可以去看看,每张照片都是笑着的,开心的笑着,我怎样都没办法把这个她和照片上那个支离破碎的她联系到一起,似乎相遇还在昨天。我不知道曾经四年开朗乐观的她怎么会这么绝望和激烈,直到看到21号的遗书她说:我实在没办法了,想了好多天,我活着已经没有脸去面对接下来的事,所以我离开。研究生三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不说天天联系但是每个月都会发发短信,打打电话,每次他都很开心,不过说的最多的她时不时会说到他的导师,她说她很怕自己的导师,她导师总是在批评她,他不知道该怎么去让导师认同她,他希望能马上毕业,离开学校,离开这个让她胆战心惊地方,想去去社会看看,希望自己有份好工作,和家人团聚(他的爸爸在北京打工,妈妈在深圳打工,弟弟也在另一个地方上大学),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一家人团聚。今年5月底,通过残酷的考试,她考上了北京某出版社,单位还可以帮助解决北京户口,她说可以离家人更近一步了,慢慢都会好的,她很高兴,告诉了我们每个人,前几天她还打电话让我们这边的同学帮忙租房子,就等着毕业就可以见面了,我们也都在等待着七月与她在北京相聚。没想到竟成了永别。。。。 我们不知道从她开始读研到现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她的导师三年来对她不理不睬,对她各项学习和实验漠不关心,但是我们的好朋友不是那种会跟别人对着干的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让她只能选择死亡来解决、去控诉。我们很困惑三年来究竟发生了多少让她难堪的事,跟她联系的同学和家人都提到过她的导师一开始好像看她不太顺眼,对她漠不关心甚至冷言相讥,是因为什么?所谓的不会来事?没有钱?不漂亮?不努力?还是什么原因让你这么对待她,以至于不止跟我一个人提到过她害怕导师,不被重视,作为一个教师,不说你善待学生吧,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是学生有什么问题,老师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吗,何况是三年,不是三个月,更不是三天。她需要别人的肯定,在你三年的冷暴力下,对于一个没有社会阅历的女孩儿,她认为老师就是一座大山,一座压迫她的大山,那是怎样的一种积累,让她觉得这个老师这么的牛B,掌握着她的生杀大权,无法跨越,所以她绝望了,她没有办法了。 在最后即将毕业的节骨眼上,她抱着最后一丝的幻想,给导师发了短信:“周老师,我的论文什么时候能够送审,我这三年白念了,我这26多年什么都没得到”。看到了吗?不是娟娟的问题,而是她在问什么时候能去送审,可能大家都不了解,我是经过详细调查才说的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这个事情是这样的,以下是和她一起的一个研究生同学提供的,以及娟娟出事前一个月发生的事情: 盲审,论文封面不写作者名导师名,随机分配给专家教授进行评阅,结果大致为: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修改后送审(就是你的论文问题很大,需要修改,需再经过一次盲审)、推迟半年毕业(这是最坏的结果); 送审前,研究生要将写好的论文拿给导师先看,如果导师没意见,签字同意送审后才能送审;大部分导师都能提出修改意见,而我们研究生要修改好几次,才能在导师这里通过,才能拿到导师签字。 论文在撰写期间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和老师请教和沟通,在跟娟娟聊天的时候,她有提到导师对她的论文不太上心,经常联系不到导师,导师总说太忙,要不就是找到了,大部分是挨批,没有给出什么实质建议。她说,她每次因为论文找导师,都是惴惴不安,但是为了毕业和论文还是去找,但多半都得到的是拒绝和批评。 5月23日娟娟两篇论文送审 6月4日有一篇论文回来,分数应该是80分,就是同意答辩。 在第二篇回来前,大概是6月10号,我记不太清楚了,我给她打电话,问她论文怎么样了,她一边哭一边说论文还没回来,全班就剩她一个没回来,很担心,我就劝她别哭,赶紧找导师问问情况,你导师是院长这方面应该能知道些情况的,然后她说好的就急急的挂了电话,应该是去找导师了。 6月14日第二篇论文回来,结果是修改后答辩 北京单位那边来电话需要她过去办一些材料之类,娟娟于当天晚上去了北京,我送她上了火车,我劝慰她说论文问题不大,就没有过不了的人,没问题,好好修改一下,她说她压力很大,工作很难找到的。关于她工作的事情:她找的工作挺好,是自己参加考试上去的,因为单位要给她解决户口,就是要办理户口的事没办法先修改论文去的北京,为了这个工作她准备了好久,去了北京好几趟跑这个工作。关于的她的户口问题,户口与学位证毕业证有关系,是需要证件原件及复印件的。 6月17号上午,她两个同门答辩,下午导师出差。这一天,娟娟本来下午找导师看她的论文,但导师下午两点多就出差去北京了。而18号19号是星期天,只能等20号(周一)找导师看论文签字,期间娟娟一直在用短信、电话、电邮各种方式联系她的导师,但是好像一直没有联系上,或者她的导师没有对她的联系有所反应。 18号,我们班级吃了散伙饭,大家的热情很高涨,全班近40位同学,只有娟娟一人论文没有通过,可以说全校毕业论文没有答辩的就剩娟娟一个了,所以娟娟的情绪非常的低落。在吃饭的时候,同学都开导娟娟,娟娟心情一度转好,并告诉大家会继续积极努力的联系导师,进行沟通,修改论文,争取早日答辩。 6月20号上午,她找导师看她的论文。导师又一次对娟娟进行了他特有的那种风格的批评教育(有人证),并给论文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查阅文献,或进行大量的试验,这是在论文第一次送审前导师一直没有提出过的问题,只是敷衍了事,每次的修改意见都不同,让娟娟根本抓不住论文的重点,盲目的进行一次又一次毫无意义的修改,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又造成了她自我否定的这种心理状态。同时导师一次又一次的对娟娟论文的否定,也让娟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导师在之前的第一次送审前没有给予修改意见,而在论文被驳回来之后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给娟娟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时间上根本不够,作为一个导师,不是你道德多么高尚吧,你作为一个院长,你好歹学术得过硬吧,你不给学生作指导,提不出什么可行意见,就是一味说不行,你就是这么教育学生,指导学生的? 随后,娟娟给导师发了一条短信息。 她给导师发短信大致内容就是:周老师,我的论文什么时候能够送审,(是送审,她只是要一个机会,一个公平的机会)。导师下午给她回的短信:下午你就去送审,我给研究生院打招呼。可是事实证明,在送审申请表格上,她的导师周悍东是在21号出事那天签的字(至于是在娟娟出事前还是出事后签的就无从考证了) 在导师答应过之后,娟娟的情绪明显发生了变化,从十分低落转变成了非常兴奋,她认为导师这么答应的话,应该是已经同意她的论文是可以达到硕士论文要求的。 但是事情还是出了蹊跷,两件事,第一件:娟娟在20号当晚的6点左右,在和其他人聊天的时候,提到“周捍东就是个混蛋”。第二件事:她在21号,也就是她的导师答应她,论文可以送审的第二天,下午还是要去找导师签字并打印论文。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明白,她的论文,在导师答应她20号可以送审的情况下并没有得到导师的签字,以至于当天没有送审,娟娟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在她收到导师的信息,并进行修改后一定会第一时间联系导师,目的就是得到导师的签字,并送审论文,因为她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论文的折磨,所以只要导师同意,她不会浪费任何时间,一定会第一时间得到导师的签字,而从我们知道的情况来看,她20号并没有得到导师的签字,也就是说她的导师在给她发过信息,告诉她当天可以送审的情况下,出尔反尔,让娟娟经历了从失望、希望到绝望的过程她的遗书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遗书的标注日期是20日。 遗书提到有关她论文大致内容:选题的时候,娟娟觉得这个题目不好,题目太大,不容易写出来;曾经找导师提出想换题目,导师没同意;关于论文的试验过程的安排,只去工厂实习了4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获得什么对毕业论文有用的数据。这里特别说的是,她的论文是实验性质的,需要数据,而且是大量的数据,重要的是要得到工厂实际数据,导师答应他们安排去工厂实习,可导师是一拖再拖,总算是去工厂里了吧,只有4天时间,这四天能干什么?工厂不是自己的实验室,想要什么就做什么,而你在人家工厂只能人家做什么你才能记录什么,关键是人家做的未必是你想要的,4天时间什么都得不到,所以娟娟跟他的导师说想换个题目,可是导师没有同意。在四个同门中,娟娟在论文中花费的精力,还有论文的质量绝对不比其他三个人差。 娟娟其他的同学对娟娟导师的印象:平时对自己研究生的态度就是,不问对错,先进行批评教育,之后也许会说一些”我都是为你好”之类的话,但是平时对学生的研究漠不关心,对学生的论文不上心。拿到学生的论文之后,总是一拖再拖,实在拖不下去了,就是拿来随便看一看,然后对某些并不实质性重要的问题进行一顿批,而又没能给她提出些实质性的建议,经常是挨批之后,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论文怎么进行下去。没有数据,连个像样点的分析和结论都没法写,所以娟娟她自己就觉得论文写的没水平,“什么我的论文就是一坨屎”之类的话,她的导师经常会想起某个问题,然后提出修改意见,在娟娟改好之后,他拿到论文又对其他方面提出新的修改意见,反而对上一次的修改的想法视而不见,长期如此,娟娟完全弄不懂导师的意思,并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自我否定和怀疑。 6月21号下午,娟娟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研究方向课题组的中的一个老师打来的,叫她去听她最后一个同门答辩,娟娟一直等着机会和她最后一个同门一起答辩,这是最后机会,可是她终于绝望了。 我们想知道真相,但是校方把知情人全部送走了,我们想知道答案,希望大家能帮帮我们,还娟娟一个清白,现在娟娟的家人都在南林,悲痛欲绝,校方不正面回应,至今为止学校领导都没有出面,都避而不见,出事后就找了所有与娟娟有关的同学谈话让他们封口,不该说的别乱说,娟娟寝室人都被送走了,他出事时寝室是有人的,南京的媒体在跳楼事件之后都不在追踪报道了,这是为什么????导师一直都在编瞎话,一会这个说法一会那个说法,求求大家,呼吁同学们,帮帮我们,我们希望校方出面给我们个说法,我们要求周悍东道歉~~~还娟娟一个清白。我们对这件事还有诸多疑问可是无从下手,也请广大热心的群众,同学帮帮我们,分析一下,声援一下,我们需要你们的力量~~!!!!! 疑点一:娟娟在20号知道论文可以送审了,本来很高兴,为什么在当天下午6点突然情绪激动,骂她的导师混蛋,她的导师做了什么?明明答应的事情为什么又出现波折? 疑点二:20号的时候,娟娟导师同意让她论文送审,并且要他下午去签字,家长问导师的时候导师也说在16点45左右时给他签名了,并且老师很肯定是签的是20号,可是送审申请表格上日期却是21号,在拿出送审单时她导师支支吾吾,说是笔误,写错了~!!两个签字栏都有日期,且不同人签的,两个地方都写错了?俩个人都笔误?老师是不是一直没给娟娟签?刻意刁难?送审申请表是不是娟娟死后签的?疑点三:娟娟是6月21号13:40分左右走的,走之前她本来是答应和同宿舍的女孩儿一起去打印论文,找导师签字的,也就是说她论文通过了,就等着答辩了,可是最后一个机会答辩却没有娟娟,这是为什么?疑点四:为什么娟娟导师一直在出尔反尔,剥夺娟娟论文送审的权利,他要做什么?他要求过什么,娟娟没有达到?娟娟是个穷学生,父母都在外打工,生活很节约,可是在遗书后写到的欠两个学生的钱,一个3000,一个1500,数额对她来说很大了,那笔钱去了哪里? 疑点五:在娟娟论文二次送审的过程中,那些所谓的专家们到底看没看过娟娟的论文,是什么原因在修改了一次又一次,在导师都认可了后还是没有通过?还差什么? 我们需要真相~!!!!!!!让周悍东道歉~~~!!!!让学校给个说法~~~!!!!!!

压力太大,只能说还是很正常,到了他这样的学历,每天都是面对很深奥的知识,学习都是很费脑,心态不好的人,就有可能坠楼。

女研究生因论文坠楼

目前具体原因还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已经介入了,这个女孩之前和妈妈聊天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出现异常,学习成绩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身上出现了伤痕。

浙江大学刚毕业的女博士晓月疑长期遭导师性骚扰后,于2018年7月21日跳楼自杀身亡,其母亲毛女士曾多次向教育部、浙大调查组投诉,未有结果。近日,毛女士在微博曝料,女儿曾长期遭受浙大教授戴某性骚扰,因此罹患忧郁症,最后才会想不开走上绝路,然而学校却冷处理,戴某也全部否认事实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毛女士是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的一位退休会计,女儿晓月在2018年7月21日下午6点多离家,大约半小时后,晓月被发现在离家500多米的一处新建好的楼盘坠楼身亡。之后警方查看坠楼现场和监控视频,发现晓月独自一人进入大楼,从24层坠下,认定其为自杀。

扩展知识

晓月那年27岁,刚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即将进入河南农业大学任职副教授,看起来前途似锦的未来,停留在那个夏日傍晚。毛女士及家人一直认为,女儿的死亡和其导师戴某脱不了干系。

据公开资料显示,戴某1980年生,2014年任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2016年12月升至教授。晓月2013年从河南农大保送至浙大读研究生,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同年转为戴某的第一任博士生。毛女士说,“从那时起,我女儿的求学之路也变成一场噩梦。”

据毛女士介绍,晓月最开始感到的,只是言语上的不适,但很快转变为来自肢体上的行动。2016年,晓月给母亲打电话,说戴某搬新家,让几个学生给他打扫卫生,晓月自己在一个房间打扫时,戴某进了门就抱住晓月,亲了她。

毛女士选择了隐忍,只是叮嘱了晓月,以后尽量避开和戴某单独相处,去戴某办公室也不要关门。

但躲避没有起到作用,毛女士记得,2016年,女儿又一次打电话告诉自己,有天晚上在学习室,晓月最后一个离开,关窗户的时候,戴某从身后抱住她,晓月用力甩开,把眼镜都甩掉了。

随后的一次,是在2016年8月19日,晓月和戴某去山东泰安学习,原计划三天,晓月只去了一天半就回了长垣县老家。她跟毛女士说,戴某在宾馆房间里对自己又抱又摸,还把自己按倒在床上压住,赖着不走。晓月称自己要喊人,用力推开了戴某,才提前回了家。

毛女士说,晓月也曾将这些事告诉交往了6年多的男友,他们因此争吵了一次,逐渐疏远,在2016年底分手。

毛女士记得,在2017年年后返校后,戴某再次骚扰晓月。这一次,晓月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警告说戴某以后再有这样的行为,就告诉戴某的老婆,并要求戴某写下保证书。

毛女士是在之后和女儿的通话中知道这件事,她看到了戴某发给女儿的保证条,上面写着“本人戴某正式向晓月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欺侮她。2017年2月。”

但在毛女士看来,此前戴某的种种行为已经影响了女儿的心理,保证条也难以挽回女儿的心理。毛女士回忆,2016年年底,晓月在家的表现就有些反常。“她总坐在取暖器边上发呆,也比往年懒得多,什么家务都不做了。”

伴随着疲惫感的,是晓月开始疑神疑鬼,她告诉毛女士,总觉得学校里的人知道了戴某对她做的那些事,因为每次晓月一走近同学,同学们就不再聊天,好像在避开自己。

2017年3月到8月期间,晓月去日本做访问研究,回国前,晓月在跟母亲的通话中第一次提到“死”的字眼,崩溃大哭,觉得自己难以逃脱戴某的关系圈。毛女士劝女儿,“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离开戴某的关系圈是自然的事,不要害怕。”随后,2017年9月10日,晓月得知前男友结识新女友,当晚情绪明显异常并产生幻觉,与母亲通话中,问毛女士“为什么你的腿被锯了不告诉我?”

9月12日,晓月在老家一所精神病医院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后因为持续规律服药,晓月病情不断好转,但在2018年6月27日,临近毕业,晓月抑郁症复发。

7月2日,毛女士和丈夫到浙江大学,和女儿一起办了毕业手续,当晚回家后,女儿不敢脱裤子上厕所,说怕戴某过来强奸她。整夜也睡不着觉。几天后,晓月在新乡市一家精神病院确诊为中度抑郁、轻度偏执和焦虑。

毛女士回忆,女儿曾告诉自己,抑郁症复发是因为戴某又说了刺激人的话。当时毛女士以为,离开戴某自然就能正常生活,而直到晓月去世,她才意识到,隐忍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决定举报戴某曾经的行为。

一开始只是给教育部提交材料,之后与浙大成立的调查组交涉,但当这些方式都没有得到可以确证戴某曾性骚扰过晓月的结论。在调查组也几乎不再回应家属的电话后,今年8月16日,距离晓月去世两年多后,毛女士在微博上实名“曝光”戴某。

毛女士表示,女儿晓月从小乖巧,勤奋,成绩没有低于第二名的;初三那一年,晓月一直是学校第一名。2014年,晓月在浙大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在研究生导师张国平的引荐下,她转为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戴某的开门弟子。

在后来的师弟师妹眼中,师姐晓月有些内向,“安静、话很少,被公认科研能力强”。

和晓月同实验室的学生沈林说,戴某的几个学生中只有晓月会做生物信息分析,个人能力比较突出。如果学术上有问题,后辈们也会找她求助。

戴某,这位36岁就评上教授的年轻老师,与学生们的相处并不愉快。沈林形容他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戴某的一位研究生也说,实验上的一些小事没有做好,也会遭到戴某责骂,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抛开沟通方式,仅就学术指导而言,也有学生觉得戴某算不上合格导师。戴某一位不愿透露具体信息的学生表示,一方面,戴某给学生分配任务后会不停施压,另一方面,却不给学生们系统的指导。“比如说种一颗麦子,他只需要学生学会播种或者浇水,但是整个麦子在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播种、浇水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什么时候种子容易受损,他不会系统教这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把体力工作做完,换句话说,学生是他科研工作中的一个螺丝钉,一个流水线工人”。在这种情况下,戴某指导的研究生,几乎都曾因为论文不达标而延迟毕业。

沈林说,戴某门下有两位博士,除了晓月,另一位博士在博三时转入其他导师门下。还有一位研究生李某,与戴某彻底闹掰,最终在没有戴某指导的情况下毕业。

实际上,晓月因为个人能力突出,是同门中在学术上与戴某关联最多的一个学生。晓月在读博期间发表的两篇重要论文,戴某分别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沈林也说,戴某最近几年论文的主要合作者就是晓月。

在微博公开曝光戴某之前,毛女士一家人也尝试过其它办法。他们整理了一份与晓月自杀相关的材料发给教育部,2018年8月1日,材料从教育部转到浙江大学。随后,8月的某天,一行四位男士自称是浙江大学的调查组人员,到长垣县见了毛女士及其家人。

2018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调查组负责人通过电话口头传达了对戴某的初步调查结论——举报信中的具体内容,戴某本人全部否认,没有发现戴某对晓月存在骚扰行为的确凿证据;戴某写给晓月的保证条属实,但无法指向具体的骚扰行为等内容。

毛女士不接受这样的结论,又整理新的材料发给教育部,同时向浙大调查组申请与戴某当面对质。2019年9月22日,浙大调查组人员、戴某以及毛女士一家,在河南郑州见面。但戴某和毛女士家人各执一词,直到最后,也没有互相同意的解释。

实际上,在给教育部发举报信之前,2018年7月25日,毛女士电话联系过戴某并录音,想从戴某口中得到他当年给晓月手写保证条的原因。戴某没有直接回答,次日发微信回复毛女士,手写保证条是因为2017年那篇基因组的论文,他将晓月署名第二作者,晓月不开心。毛女士不相信戴某的说法,因为基因组的论文2017年3月投稿,6月返修,8月才被接收,期间戴某可以在任意时间段修改署名,为什么要在2017年2月手写保证条?

这个疑问,在去年9月的那次见面中又被提出,得到了戴某同样的回复。至于为什么要在保证条中使用“欺侮”二字,戴某回复是笔误,当时没考虑那么多。戴某告诉毛女士家人,“我和晓月互相之间很信任,她是我第一个学生,我肯定对她更好,她闹闹小脾气我也会包容她。”类似的疑问,毛女士还有很多。

毛女士近日在微博曝光戴某后,8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学调查组人员联系毛女士,称学校正在组织复查工作,您(毛女士)如果有新的证据,请及时提供给我们。

据说是因为在生活当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或者刺激,所以才有了这种极端的想法。

可以留下录音证据,或者精斑,微信骚扰截图等都可以作为证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