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少年维特之烦恼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少年维特之烦恼论文参考文献

试论少年维特的人生追求: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内容提要] 《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使青年歌德一举成名,并立刻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潮”,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18 世纪德国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维特的形象。维特的烦恼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共鸣。本文认为维特与当时的现实产生巨大撞击的人生追求可以概括为: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关键词] 狂飙突进;人生追求;自然;纯真;自由平等[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7)09-0060-02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德国近代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是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伟大的德国诗人”、“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而使其一举成名的就是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以后,几乎立刻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潮”,彻底改变了德国被视为“没有文学的野蛮国度”的可悲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维特成为当时年轻人竞相模仿的对象,社会上甚至出现了维特式的自杀。为什么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勃兰兑斯作了深刻的论述:“《维特》是本什么作品呢?下任何定义都不能确切说出这本富有想像力的杰作无限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说,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不由自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勃兰兑斯的上述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维特形象的所具有的典型性和真实性正是这部作品恒久魅力的关键所在。这种真实性并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某些情节几乎就是现实的翻版,而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抒发的感情的纯真自然。小说主人公维特的烦恼,即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内心的痛苦是非常典型的青年人的烦恼,以至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来仍然能够产生强烈共鸣。那么维特的人生追求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大致可以概括为: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一、自然维特出身市民家庭,他思想敏锐、感情丰富、才识过人,是一代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资产阶级关于“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平等、博爱”等的思想意识,无不渗透进他的言行举止之中,而具体化为对于“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奉。他热情讴歌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视自然为神性之所在,以“自然的儿子、朋友和情人”自居,甚至渴望成为“无所不在的上帝的一面镜子”,这里的上帝正是他崇尚的大自然。他对自己的心负责:“我这颗心是我唯一的骄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佑,一切灾难的源泉。” “我所知道的,谁都能够知道。——只有我的心才为我所独有。”维特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敏感,他热爱自然风光秀丽的小村子——瓦尔海姆,“在这里感到很惬意。在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剂治心灵的良药,而这韶华时节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温暖着我常常寒颤的心。”他甚至“想变作金甲虫,遨游于芳香馥郁的海洋中,尽情摄取种种养分。”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因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他将自己的艺术也抛到了一边:“我是多么幸福啊,我的挚友,我完全沉浸在宁静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把自己的艺术也搁置在一边。我现在无法作画,一笔也画不了,和以往相比,此刻我是位更大的画家。⋯⋯每当后来我眼前暮色朦胧,我周围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个都憩息在我心灵中时,我往往便会生出憧憬,并思忖:啊,你要是能把这一切重现,要是能将你心中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之成为你心灵的镜子,犹如你的心灵是博大无垠的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多好!”只有和处于自然纯真状态的人在一起,他才觉得快活。“当地的下层老百姓”“很喜欢”他,“尤其是孩子。”而每当他们“只能一起走一小段路”,他“就感到难过。”他还仰慕来自民间的诗人荷马和莪相,向往荷马史诗和《圣经》中所描述的朴素自然的先民生活与平等和睦的人与人的关系⋯⋯当维特第一次在绿蒂家的前厅里与绿蒂相遇时,他就被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吸引了。他眼中的绿蒂“那么聪敏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简直像块无瑕美玉似的保持了一个少女全部可爱的自然本性,难怪维特称她是“一位天使”,一见钟情,并一往情深。而他对绿蒂的感情也不只是“喜欢”,更不是“想占有”,而[收稿日期]2007-07-04第9 期 刘娟:试论少年维特的人生追求: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61是“全部知觉和全部感观都充满对她的倾慕。”绿蒂成为维特关于自然的理想在人身上的最完美的体现。他最鄙夷上等人的虚伪做作:“某些稍有地位的人对老百姓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尊纡贵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对腐朽的贵族阶级生活,维特进行了尖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看到“为了追逐等级地位,他们互相警觉,彼此提防,人人都想捷足先登”。与善良淳朴的下层劳动人民相比,“表面的光彩掩盖着他们的精神贫乏和空虚无聊!”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这篇短文里曾经赞叹莎剧人物准确地再现了人的本质,维特心目中的自然“意味着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一如宇宙的统一性,但也是对善与恶的二元论概念的扬弃,抛弃天神的启示和救世的诺言,承认生老病死的人的命运”,这种自然,“不单纯是山川风光,而是一种哲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概念”。维特对自然的无限崇仰,体现了青年歌德本人的世界观、宗教观、社会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生动形象地阐发了卢棱和斯宾诺莎的理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曲折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现实的要求。二、纯真维特是一个心思细腻、品德高尚的青年。他怀有美好的理想,深爱着这个世界,有着一颗纯真的童心。每当感觉到他的“心贴近草丛中麋集扰扰的小世界,贴近各种虫豸蚊蝇千差万别、不可胜数的形状时”,他“就感受到那个他自己的模样创造我们的全能的上帝的存在,感觉到那个飘逸地将我们带进永恒快乐之中的博爱天父的呼吸”。他向往的世界是能使人的一切自然本性包括感情、欲望、才能、智慧等得到充分表现,充分满足,充分施展的世界。他热情奔放,独立不羁,不愿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他像个天真单纯的孩子,自由自在。维特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他。孩子们之所以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他认为“那些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人最为幸福,整天带着玩具娃娃东转西跑,给娃娃脱了穿,穿了脱,瞪大眼睛在妈妈放甜面包的抽屉周围悄悄转悠,要是一下拿到了心爱之物,便将嘴里塞得满满的,鼓着腮帮吃掉,并且嚷嚷:‘还要!’——这样的人是幸福的。”维特第一次见到绿蒂时,绿蒂与年幼的弟妹们和谐相处的一幕可谓人间乐景,这个情景给维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正是维特的童心使他对美丽善良的绿蒂着了迷,又是亲近小孩子的共同点拉近了他们间的距离。他天真自然,甚至于在乡村舞会上“暗暗起誓”,永远不让这位他心爱的、渴望得到的姑娘“同别人跳华尔兹”。他的这种任性的举动不仅不可笑,反而更让人觉得纯真可爱。三、自由平等维特十分推崇天才,他追求感情自由,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他说自己“不大喜欢听人差遣”,认为“一个人只是为别人而去拼命追名逐利,而没有他自己的激情,没有他自己的需要,那么,此人便是傻瓜。”他明知绿蒂已经订婚,仍然不由自主地爱上她,并不顾一切追求她,成为尴尬的第三者。当他对绿蒂的爱情受挫后,他曾想通过发展事业来摆脱爱情失败带来的伤痛。然而他所生活的那个封建专制的时代却是个束缚天才的时代,他的天才在这样一个因循守旧的环境中根本无法施展。出身市民阶层而又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维特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重新回到绿蒂身边,更深地陷入无望的三角恋爱中。维特对绿蒂的恋情自由而奔放,执拗而强烈,像飞蛾扑火一样义无反顾,终于走上自杀的绝路。维特对封建专制社会等级制度的不平等有深刻的认识,最令他气恼的便是市民阶层的可悲的处境。一些贵妇人甚至宁肯带着她们的丈夫退场,也不愿跟他一起参加晚会。然而这些贵族其实只是一群“傻瓜”,他们拘泥刻板、因循守旧、虚伪愚蠢、空虚无聊、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对老百姓却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贵纡尊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对这些狂妄自大的家伙,维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强烈的谴责:“我知道,我们并不平等,还不可能平等;但是我却认为,那些以为必须远离所谓群氓以维护自己尊严的人,同那些因为怕吃败仗、所以见了敌人就躲起来的胆小鬼一样,应该受到谴责。”维特以一颗纯真炙热的童心深爱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却以冷酷的现实来回应他,将他的理想击个粉碎。正因为他崇尚自然,所以他痛恨“及早地筑起堤防来遏止天才的洪流激涨”的绅士们,厌恶迂腐刻板的官吏和矫揉造作的贵族;正因为他有纯真的童心,所以他才为上司的不赏识和朋友们的不理解而痛苦,为遭情人的遗弃而心碎;正因为他追求自由平等,所以他深深同情失去遗产继承权的农家和失恋的青年农民,为多灾多难的下层穷苦劳动人民鸣不平。歌德在谈到自己这部作品时曾说:“我像鹈鹕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这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使我感受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作者歌德将自己青年时代的人生追求融入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中,使维特的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的人生追求具有了现实意义,这种狂飙突进式的理想与德国社会现实的格格不入导致了维特的自杀悲剧,也正是这种纯真美好的理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尽管维特以自杀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让人无法认同,但维特的人生故事仍然能够以真情打动人,这也正显示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不朽名著的永恒魅力。

春风呵,你为何将我唤醒?你轻轻抚摩着我的身儿回答: ‘我要滋润你以天上的甘霖!’可是啊,我的衰时近了,风暴即将袭来,吹打得我枝叶飘零!明天,有位旅人将要到来,他见过我的美好青春;他的眼儿将在旷野里四处寻觅,却见不着我的踪影……” 记忆中莪相的诗歌总是让自己不寒而栗,那种莫名的忧郁与悲伤久久难以摆脱,这是年少时读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攒下的挥之不去的印象。而今经历人生种种,信仰科学理性的我偶尔重读“维特”,在感叹着维特纯真、真挚只应天上有的少年人情怀的同时,抑制不住冲动试图对少年维特之烦恼解析解析。 曾在某报上不经意的瞥见过这样一句颇富哲理的话:在享受爱情所赐予的幸福的同时也要勇于接受爱情所带来的伤痛。爱情本是个会带来烦恼的东西,它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引生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也因之成就了多少绝世佳作,却如辨证的宇宙一样有极无极的一直演绎下去,没有天尽头。歌德通过维特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向世人传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爱情是一种男女双方自然的情感吸引与流露,不掺杂任何外在物质、肉欲的因素。这样一种自然、美好的情感是任何年轻人都会经历的情感体验,因之而引起的情感纠纷与烦恼自然也是每个年轻人不可避免的,因而维特的烦恼绝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烦恼,它具有社会意义,是人类类烦恼的表征。歌德的伟大就在于把人类爱情的类本质通过维特这个人物传神的表达出来,把少年人想说的通过维特的嘴说出来,把少年人想做的通过维特的活动展示出来,把少年人的心声也通过维特的心里活动表达出来,总之,通过揭露永恒的少年情感而使自己的作品永恒。 当然,作为个体的人总是逃不脱时代的影响,歌德生活的时代,在德国历史上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代,因而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描写的德国少年维特也受多舛时代的影响而命运坎坷。 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前,当时欧洲的社会、文化、思想正面临着伟大的历史转折,但德国国内却四分五裂、封建割据、战乱连绵,新兴资产阶级虽在经济实力上有所发展,但在政治上却仍然处于依附地位,十分软弱。不同于此的是,德国的文学领域却正在滋生着一股可贵的反叛力量,这就是追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崇尚自然的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维特》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成果,以浓郁的诗意和强烈的激情宣泄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以其反封建、追求自然和平等而成为形成、低调时期的资产阶级势力的表征。因而维特的烦恼是时代烦恼的镜像,维特的狂热、躁动中有很明显的不安、忧郁与绝望因素在里面,他那纯粹、自然感情的流露与奔腾,不受控制的爱情情感,在窒息人的封建社会环境里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生活结局。这样一个结局也暗示着维特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势力的柔弱与无助。 最后,好走极端的德意志民族思维方式也是导致维特悲剧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以刚硬、理性闻名的,其爱走极端的特征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者身上得到了最极端的映证,而讲究中庸、和谐的中华民族作为模糊、整体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其中庸之道在数千年大一统局面的维持和家和万事兴的持家理念上都有很好的贯彻,因而中国人办事讲究四平八稳而德国人却好走极端。 关于三角爱情,中国近代史上同样有一个经典,只是不是悲剧而是佳话:哲学大家金岳霖先生恋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夫人—一同为建筑学家和诗人的林徽因女士而终生不娶,并与林徽因夫妇朝夕相伴,亲如一家。德意志少年维特却没有如此幸运,他饱尝了可望而不可得的爱情之苦,作为排他性的爱情让他很难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绿蒂与阿尔伯特的结合。这对任何人都绝对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何况维特本身又经受着社会的排挤与苦痛,再加之好走极端的民族思维方式影响,因而维特与金岳霖相似的爱情却演绎了不同的故事。 “要么你有希望得到绿蒂,要么根本没有。好啦,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就努力实现它,努力满足自己的愿望;否则,你就振作起来,摆脱那该死的感情,要不然它一定会把你的全部精力都吞掉。”这是维特的好友威廉劝说维特的话,也是他们企图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维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因为他客观上得不到主观上又不愿失去绿蒂,最后只有通过消灭自己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最终解决矛盾。 为什么非得要非此即彼呢,世界本来是矛盾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矛盾之中取得一种相对的平衡,象深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金岳霖先生既没有得到林徽因,也没有失去她,与梁思成夫妇和睦相处,并且做出了他在历史上应该做出的贡献,有什么不好呢?如果维特与阿尔伯特夫妇能像金岳霖与梁思成夫妇那样相处,也许能缓解社会与时代带给维特的烦恼,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而已。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写少年维特之烦恼论文主题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俩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学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己,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一天伯爵请他到家中吃饭,不料饭后来了一群贵族,他们带着高傲鄙视的神情看着维特。连和他认识的人也不敢和他说话了,伯爵前来催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去拜访曾为他们作过画的两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她的小儿子已经死了;他去访问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恰好在路上遇见他,农夫说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胆地向女主人表示了爱情,她的弟弟怕他抢走了姐姐的财产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拥抱绿蒂,哪怕把她压在心上一次,内心的空隙也就填满了,可是见到她却不敢伸手。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后来这个青年杀死了一个农夫,维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春风呵,你为何将我唤醒?你轻轻抚摩着我的身儿回答: ‘我要滋润你以天上的甘霖!’可是啊,我的衰时近了,风暴即将袭来,吹打得我枝叶飘零!明天,有位旅人将要到来,他见过我的美好青春;他的眼儿将在旷野里四处寻觅,却见不着我的踪影……” 记忆中莪相的诗歌总是让自己不寒而栗,那种莫名的忧郁与悲伤久久难以摆脱,这是年少时读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攒下的挥之不去的印象。而今经历人生种种,信仰科学理性的我偶尔重读“维特”,在感叹着维特纯真、真挚只应天上有的少年人情怀的同时,抑制不住冲动试图对少年维特之烦恼解析解析。 曾在某报上不经意的瞥见过这样一句颇富哲理的话:在享受爱情所赐予的幸福的同时也要勇于接受爱情所带来的伤痛。爱情本是个会带来烦恼的东西,它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引生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也因之成就了多少绝世佳作,却如辨证的宇宙一样有极无极的一直演绎下去,没有天尽头。歌德通过维特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向世人传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爱情是一种男女双方自然的情感吸引与流露,不掺杂任何外在物质、肉欲的因素。这样一种自然、美好的情感是任何年轻人都会经历的情感体验,因之而引起的情感纠纷与烦恼自然也是每个年轻人不可避免的,因而维特的烦恼绝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烦恼,它具有社会意义,是人类类烦恼的表征。歌德的伟大就在于把人类爱情的类本质通过维特这个人物传神的表达出来,把少年人想说的通过维特的嘴说出来,把少年人想做的通过维特的活动展示出来,把少年人的心声也通过维特的心里活动表达出来,总之,通过揭露永恒的少年情感而使自己的作品永恒。 当然,作为个体的人总是逃不脱时代的影响,歌德生活的时代,在德国历史上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代,因而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描写的德国少年维特也受多舛时代的影响而命运坎坷。 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前,当时欧洲的社会、文化、思想正面临着伟大的历史转折,但德国国内却四分五裂、封建割据、战乱连绵,新兴资产阶级虽在经济实力上有所发展,但在政治上却仍然处于依附地位,十分软弱。不同于此的是,德国的文学领域却正在滋生着一股可贵的反叛力量,这就是追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崇尚自然的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维特》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成果,以浓郁的诗意和强烈的激情宣泄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以其反封建、追求自然和平等而成为形成、低调时期的资产阶级势力的表征。因而维特的烦恼是时代烦恼的镜像,维特的狂热、躁动中有很明显的不安、忧郁与绝望因素在里面,他那纯粹、自然感情的流露与奔腾,不受控制的爱情情感,在窒息人的封建社会环境里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生活结局。这样一个结局也暗示着维特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势力的柔弱与无助。 最后,好走极端的德意志民族思维方式也是导致维特悲剧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以刚硬、理性闻名的,其爱走极端的特征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者身上得到了最极端的映证,而讲究中庸、和谐的中华民族作为模糊、整体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其中庸之道在数千年大一统局面的维持和家和万事兴的持家理念上都有很好的贯彻,因而中国人办事讲究四平八稳而德国人却好走极端。 关于三角爱情,中国近代史上同样有一个经典,只是不是悲剧而是佳话:哲学大家金岳霖先生恋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夫人—一同为建筑学家和诗人的林徽因女士而终生不娶,并与林徽因夫妇朝夕相伴,亲如一家。德意志少年维特却没有如此幸运,他饱尝了可望而不可得的爱情之苦,作为排他性的爱情让他很难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绿蒂与阿尔伯特的结合。这对任何人都绝对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何况维特本身又经受着社会的排挤与苦痛,再加之好走极端的民族思维方式影响,因而维特与金岳霖相似的爱情却演绎了不同的故事。 “要么你有希望得到绿蒂,要么根本没有。好啦,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就努力实现它,努力满足自己的愿望;否则,你就振作起来,摆脱那该死的感情,要不然它一定会把你的全部精力都吞掉。”这是维特的好友威廉劝说维特的话,也是他们企图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维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因为他客观上得不到主观上又不愿失去绿蒂,最后只有通过消灭自己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最终解决矛盾。 为什么非得要非此即彼呢,世界本来是矛盾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矛盾之中取得一种相对的平衡,象深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金岳霖先生既没有得到林徽因,也没有失去她,与梁思成夫妇和睦相处,并且做出了他在历史上应该做出的贡献,有什么不好呢?如果维特与阿尔伯特夫妇能像金岳霖与梁思成夫妇那样相处,也许能缓解社会与时代带给维特的烦恼,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而已。

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18 世纪德国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维特的形象。维特的烦恼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共鸣。本文认为维特与当时的现实产生巨大撞击的人生追求可以概括为: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关键词] 狂飙突进;人生追求;自然;纯真;自由平等[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7)09-0060-02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德国近代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是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伟大的德国诗人”、“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而使其一举成名的就是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以后,几乎立刻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潮”,彻底改变了德国被视为“没有文学的野蛮国度”的可悲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维特成为当时年轻人竞相模仿的对象,社会上甚至出现了维特式的自杀。为什么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勃兰兑斯作了深刻的论述:“《维特》是本什么作品呢?下任何定义都不能确切说出这本富有想像力的杰作无限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说,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不由自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勃兰兑斯的上述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维特形象的所具有的典型性和真实性正是这部作品恒久魅力的关键所在。这种真实性并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某些情节几乎就是现实的翻版,而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抒发的感情的纯真自然。小说主人公维特的烦恼,即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内心的痛苦是非常典型的青年人的烦恼,以至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来仍然能够产生强烈共鸣。那么维特的人生追求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大致可以概括为: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一、自然维特出身市民家庭,他思想敏锐、感情丰富、才识过人,是一代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资产阶级关于“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平等、博爱”等的思想意识,无不渗透进他的言行举止之中,而具体化为对于“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奉。他热情讴歌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视自然为神性之所在,以“自然的儿子、朋友和情人”自居,甚至渴望成为“无所不在的上帝的一面镜子”,这里的上帝正是他崇尚的大自然。他对自己的心负责:“我这颗心是我唯一的骄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佑,一切灾难的源泉。” “我所知道的,谁都能够知道。——只有我的心才为我所独有。”维特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敏感,他热爱自然风光秀丽的小村子——瓦尔海姆,“在这里感到很惬意。在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剂治心灵的良药,而这韶华时节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温暖着我常常寒颤的心。”他甚至“想变作金甲虫,遨游于芳香馥郁的海洋中,尽情摄取种种养分。”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因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他将自己的艺术也抛到了一边:“我是多么幸福啊,我的挚友,我完全沉浸在宁静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把自己的艺术也搁置在一边。我现在无法作画,一笔也画不了,和以往相比,此刻我是位更大的画家。⋯⋯每当后来我眼前暮色朦胧,我周围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个都憩息在我心灵中时,我往往便会生出憧憬,并思忖:啊,你要是能把这一切重现,要是能将你心中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之成为你心灵的镜子,犹如你的心灵是博大无垠的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多好!”只有和处于自然纯真状态的人在一起,他才觉得快活。“当地的下层老百姓”“很喜欢”他,“尤其是孩子。”而每当他们“只能一起走一小段路”,他“就感到难过。”他还仰慕来自民间的诗人荷马和莪相,向往荷马史诗和《圣经》中所描述的朴素自然的先民生活与平等和睦的人与人的关系⋯⋯当维特第一次在绿蒂家的前厅里与绿蒂相遇时,他就被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吸引了。他眼中的绿蒂“那么聪敏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简直像块无瑕美玉似的保持了一个少女全部可爱的自然本性,难怪维特称她是“一位天使”,一见钟情,并一往情深。而他对绿蒂的感情也不只是“喜欢”,更不是“想占有”,而[收稿日期]2007-07-04第9 期 刘娟:试论少年维特的人生追求: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61是“全部知觉和全部感观都充满对她的倾慕。”绿蒂成为维特关于自然的理想在人身上的最完美的体现。他最鄙夷上等人的虚伪做作:“某些稍有地位的人对老百姓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尊纡贵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对腐朽的贵族阶级生活,维特进行了尖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看到“为了追逐等级地位,他们互相警觉,彼此提防,人人都想捷足先登”。与善良淳朴的下层劳动人民相比,“表面的光彩掩盖着他们的精神贫乏和空虚无聊!”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这篇短文里曾经赞叹莎剧人物准确地再现了人的本质,维特心目中的自然“意味着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一如宇宙的统一性,但也是对善与恶的二元论概念的扬弃,抛弃天神的启示和救世的诺言,承认生老病死的人的命运”,这种自然,“不单纯是山川风光,而是一种哲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概念”。维特对自然的无限崇仰,体现了青年歌德本人的世界观、宗教观、社会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生动形象地阐发了卢棱和斯宾诺莎的理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曲折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现实的要求。二、纯真维特是一个心思细腻、品德高尚的青年。他怀有美好的理想,深爱着这个世界,有着一颗纯真的童心。每当感觉到他的“心贴近草丛中麋集扰扰的小世界,贴近各种虫豸蚊蝇千差万别、不可胜数的形状时”,他“就感受到那个他自己的模样创造我们的全能的上帝的存在,感觉到那个飘逸地将我们带进永恒快乐之中的博爱天父的呼吸”。他向往的世界是能使人的一切自然本性包括感情、欲望、才能、智慧等得到充分表现,充分满足,充分施展的世界。他热情奔放,独立不羁,不愿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他像个天真单纯的孩子,自由自在。维特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他。孩子们之所以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他认为“那些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人最为幸福,整天带着玩具娃娃东转西跑,给娃娃脱了穿,穿了脱,瞪大眼睛在妈妈放甜面包的抽屉周围悄悄转悠,要是一下拿到了心爱之物,便将嘴里塞得满满的,鼓着腮帮吃掉,并且嚷嚷:‘还要!’——这样的人是幸福的。”维特第一次见到绿蒂时,绿蒂与年幼的弟妹们和谐相处的一幕可谓人间乐景,这个情景给维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正是维特的童心使他对美丽善良的绿蒂着了迷,又是亲近小孩子的共同点拉近了他们间的距离。他天真自然,甚至于在乡村舞会上“暗暗起誓”,永远不让这位他心爱的、渴望得到的姑娘“同别人跳华尔兹”。他的这种任性的举动不仅不可笑,反而更让人觉得纯真可爱。三、自由平等维特十分推崇天才,他追求感情自由,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他说自己“不大喜欢听人差遣”,认为“一个人只是为别人而去拼命追名逐利,而没有他自己的激情,没有他自己的需要,那么,此人便是傻瓜。”他明知绿蒂已经订婚,仍然不由自主地爱上她,并不顾一切追求她,成为尴尬的第三者。当他对绿蒂的爱情受挫后,他曾想通过发展事业来摆脱爱情失败带来的伤痛。然而他所生活的那个封建专制的时代却是个束缚天才的时代,他的天才在这样一个因循守旧的环境中根本无法施展。出身市民阶层而又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维特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重新回到绿蒂身边,更深地陷入无望的三角恋爱中。维特对绿蒂的恋情自由而奔放,执拗而强烈,像飞蛾扑火一样义无反顾,终于走上自杀的绝路。维特对封建专制社会等级制度的不平等有深刻的认识,最令他气恼的便是市民阶层的可悲的处境。一些贵妇人甚至宁肯带着她们的丈夫退场,也不愿跟他一起参加晚会。然而这些贵族其实只是一群“傻瓜”,他们拘泥刻板、因循守旧、虚伪愚蠢、空虚无聊、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对老百姓却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贵纡尊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对这些狂妄自大的家伙,维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强烈的谴责:“我知道,我们并不平等,还不可能平等;但是我却认为,那些以为必须远离所谓群氓以维护自己尊严的人,同那些因为怕吃败仗、所以见了敌人就躲起来的胆小鬼一样,应该受到谴责。”维特以一颗纯真炙热的童心深爱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却以冷酷的现实来回应他,将他的理想击个粉碎。正因为他崇尚自然,所以他痛恨“及早地筑起堤防来遏止天才的洪流激涨”的绅士们,厌恶迂腐刻板的官吏和矫揉造作的贵族;正因为他有纯真的童心,所以他才为上司的不赏识和朋友们的不理解而痛苦,为遭情人的遗弃而心碎;正因为他追求自由平等,所以他深深同情失去遗产继承权的农家和失恋的青年农民,为多灾多难的下层穷苦劳动人民鸣不平。歌德在谈到自己这部作品时曾说:“我像鹈鹕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这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使我感受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作者歌德将自己青年时代的人生追求融入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中,使维特的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的人生追求具有了现实意义,这种狂飙突进式的理想与德国社会现实的格格不入导致了维特的自杀悲剧,也正是这种纯真美好的理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尽管维特以自杀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让人无法认同,但维特的人生故事仍然能够以真情打动人,这也正显示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不朽名著的永恒魅力。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题论文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俩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学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己,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一天伯爵请他到家中吃饭,不料饭后来了一群贵族,他们带着高傲鄙视的神情看着维特。连和他认识的人也不敢和他说话了,伯爵前来催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去拜访曾为他们作过画的两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她的小儿子已经死了;他去访问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恰好在路上遇见他,农夫说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胆地向女主人表示了爱情,她的弟弟怕他抢走了姐姐的财产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拥抱绿蒂,哪怕把她压在心上一次,内心的空隙也就填满了,可是见到她却不敢伸手。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后来这个青年杀死了一个农夫,维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试论少年维特的人生追求: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内容提要] 《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使青年歌德一举成名,并立刻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潮”,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18 世纪德国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维特的形象。维特的烦恼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共鸣。本文认为维特与当时的现实产生巨大撞击的人生追求可以概括为: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关键词] 狂飙突进;人生追求;自然;纯真;自由平等[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7)09-0060-02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德国近代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是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伟大的德国诗人”、“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而使其一举成名的就是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以后,几乎立刻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潮”,彻底改变了德国被视为“没有文学的野蛮国度”的可悲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维特成为当时年轻人竞相模仿的对象,社会上甚至出现了维特式的自杀。为什么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勃兰兑斯作了深刻的论述:“《维特》是本什么作品呢?下任何定义都不能确切说出这本富有想像力的杰作无限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说,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不由自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勃兰兑斯的上述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维特形象的所具有的典型性和真实性正是这部作品恒久魅力的关键所在。这种真实性并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某些情节几乎就是现实的翻版,而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抒发的感情的纯真自然。小说主人公维特的烦恼,即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内心的痛苦是非常典型的青年人的烦恼,以至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来仍然能够产生强烈共鸣。那么维特的人生追求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大致可以概括为: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一、自然维特出身市民家庭,他思想敏锐、感情丰富、才识过人,是一代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资产阶级关于“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平等、博爱”等的思想意识,无不渗透进他的言行举止之中,而具体化为对于“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奉。他热情讴歌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视自然为神性之所在,以“自然的儿子、朋友和情人”自居,甚至渴望成为“无所不在的上帝的一面镜子”,这里的上帝正是他崇尚的大自然。他对自己的心负责:“我这颗心是我唯一的骄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佑,一切灾难的源泉。” “我所知道的,谁都能够知道。——只有我的心才为我所独有。”维特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敏感,他热爱自然风光秀丽的小村子——瓦尔海姆,“在这里感到很惬意。在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剂治心灵的良药,而这韶华时节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温暖着我常常寒颤的心。”他甚至“想变作金甲虫,遨游于芳香馥郁的海洋中,尽情摄取种种养分。”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因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他将自己的艺术也抛到了一边:“我是多么幸福啊,我的挚友,我完全沉浸在宁静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把自己的艺术也搁置在一边。我现在无法作画,一笔也画不了,和以往相比,此刻我是位更大的画家。⋯⋯每当后来我眼前暮色朦胧,我周围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个都憩息在我心灵中时,我往往便会生出憧憬,并思忖:啊,你要是能把这一切重现,要是能将你心中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之成为你心灵的镜子,犹如你的心灵是博大无垠的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多好!”只有和处于自然纯真状态的人在一起,他才觉得快活。“当地的下层老百姓”“很喜欢”他,“尤其是孩子。”而每当他们“只能一起走一小段路”,他“就感到难过。”他还仰慕来自民间的诗人荷马和莪相,向往荷马史诗和《圣经》中所描述的朴素自然的先民生活与平等和睦的人与人的关系⋯⋯当维特第一次在绿蒂家的前厅里与绿蒂相遇时,他就被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吸引了。他眼中的绿蒂“那么聪敏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简直像块无瑕美玉似的保持了一个少女全部可爱的自然本性,难怪维特称她是“一位天使”,一见钟情,并一往情深。而他对绿蒂的感情也不只是“喜欢”,更不是“想占有”,而[收稿日期]2007-07-04第9 期 刘娟:试论少年维特的人生追求: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61是“全部知觉和全部感观都充满对她的倾慕。”绿蒂成为维特关于自然的理想在人身上的最完美的体现。他最鄙夷上等人的虚伪做作:“某些稍有地位的人对老百姓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尊纡贵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对腐朽的贵族阶级生活,维特进行了尖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看到“为了追逐等级地位,他们互相警觉,彼此提防,人人都想捷足先登”。与善良淳朴的下层劳动人民相比,“表面的光彩掩盖着他们的精神贫乏和空虚无聊!”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这篇短文里曾经赞叹莎剧人物准确地再现了人的本质,维特心目中的自然“意味着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一如宇宙的统一性,但也是对善与恶的二元论概念的扬弃,抛弃天神的启示和救世的诺言,承认生老病死的人的命运”,这种自然,“不单纯是山川风光,而是一种哲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概念”。维特对自然的无限崇仰,体现了青年歌德本人的世界观、宗教观、社会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生动形象地阐发了卢棱和斯宾诺莎的理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曲折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现实的要求。二、纯真维特是一个心思细腻、品德高尚的青年。他怀有美好的理想,深爱着这个世界,有着一颗纯真的童心。每当感觉到他的“心贴近草丛中麋集扰扰的小世界,贴近各种虫豸蚊蝇千差万别、不可胜数的形状时”,他“就感受到那个他自己的模样创造我们的全能的上帝的存在,感觉到那个飘逸地将我们带进永恒快乐之中的博爱天父的呼吸”。他向往的世界是能使人的一切自然本性包括感情、欲望、才能、智慧等得到充分表现,充分满足,充分施展的世界。他热情奔放,独立不羁,不愿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他像个天真单纯的孩子,自由自在。维特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他。孩子们之所以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他认为“那些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人最为幸福,整天带着玩具娃娃东转西跑,给娃娃脱了穿,穿了脱,瞪大眼睛在妈妈放甜面包的抽屉周围悄悄转悠,要是一下拿到了心爱之物,便将嘴里塞得满满的,鼓着腮帮吃掉,并且嚷嚷:‘还要!’——这样的人是幸福的。”维特第一次见到绿蒂时,绿蒂与年幼的弟妹们和谐相处的一幕可谓人间乐景,这个情景给维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正是维特的童心使他对美丽善良的绿蒂着了迷,又是亲近小孩子的共同点拉近了他们间的距离。他天真自然,甚至于在乡村舞会上“暗暗起誓”,永远不让这位他心爱的、渴望得到的姑娘“同别人跳华尔兹”。他的这种任性的举动不仅不可笑,反而更让人觉得纯真可爱。三、自由平等维特十分推崇天才,他追求感情自由,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他说自己“不大喜欢听人差遣”,认为“一个人只是为别人而去拼命追名逐利,而没有他自己的激情,没有他自己的需要,那么,此人便是傻瓜。”他明知绿蒂已经订婚,仍然不由自主地爱上她,并不顾一切追求她,成为尴尬的第三者。当他对绿蒂的爱情受挫后,他曾想通过发展事业来摆脱爱情失败带来的伤痛。然而他所生活的那个封建专制的时代却是个束缚天才的时代,他的天才在这样一个因循守旧的环境中根本无法施展。出身市民阶层而又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维特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重新回到绿蒂身边,更深地陷入无望的三角恋爱中。维特对绿蒂的恋情自由而奔放,执拗而强烈,像飞蛾扑火一样义无反顾,终于走上自杀的绝路。维特对封建专制社会等级制度的不平等有深刻的认识,最令他气恼的便是市民阶层的可悲的处境。一些贵妇人甚至宁肯带着她们的丈夫退场,也不愿跟他一起参加晚会。然而这些贵族其实只是一群“傻瓜”,他们拘泥刻板、因循守旧、虚伪愚蠢、空虚无聊、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对老百姓却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贵纡尊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对这些狂妄自大的家伙,维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强烈的谴责:“我知道,我们并不平等,还不可能平等;但是我却认为,那些以为必须远离所谓群氓以维护自己尊严的人,同那些因为怕吃败仗、所以见了敌人就躲起来的胆小鬼一样,应该受到谴责。”维特以一颗纯真炙热的童心深爱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却以冷酷的现实来回应他,将他的理想击个粉碎。正因为他崇尚自然,所以他痛恨“及早地筑起堤防来遏止天才的洪流激涨”的绅士们,厌恶迂腐刻板的官吏和矫揉造作的贵族;正因为他有纯真的童心,所以他才为上司的不赏识和朋友们的不理解而痛苦,为遭情人的遗弃而心碎;正因为他追求自由平等,所以他深深同情失去遗产继承权的农家和失恋的青年农民,为多灾多难的下层穷苦劳动人民鸣不平。歌德在谈到自己这部作品时曾说:“我像鹈鹕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这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使我感受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作者歌德将自己青年时代的人生追求融入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中,使维特的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的人生追求具有了现实意义,这种狂飙突进式的理想与德国社会现实的格格不入导致了维特的自杀悲剧,也正是这种纯真美好的理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尽管维特以自杀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让人无法认同,但维特的人生故事仍然能够以真情打动人,这也正显示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不朽名著的永恒魅力。

春风呵,你为何将我唤醒?你轻轻抚摩着我的身儿回答: ‘我要滋润你以天上的甘霖!’可是啊,我的衰时近了,风暴即将袭来,吹打得我枝叶飘零!明天,有位旅人将要到来,他见过我的美好青春;他的眼儿将在旷野里四处寻觅,却见不着我的踪影……” 记忆中莪相的诗歌总是让自己不寒而栗,那种莫名的忧郁与悲伤久久难以摆脱,这是年少时读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攒下的挥之不去的印象。而今经历人生种种,信仰科学理性的我偶尔重读“维特”,在感叹着维特纯真、真挚只应天上有的少年人情怀的同时,抑制不住冲动试图对少年维特之烦恼解析解析。 曾在某报上不经意的瞥见过这样一句颇富哲理的话:在享受爱情所赐予的幸福的同时也要勇于接受爱情所带来的伤痛。爱情本是个会带来烦恼的东西,它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引生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也因之成就了多少绝世佳作,却如辨证的宇宙一样有极无极的一直演绎下去,没有天尽头。歌德通过维特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向世人传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爱情是一种男女双方自然的情感吸引与流露,不掺杂任何外在物质、肉欲的因素。这样一种自然、美好的情感是任何年轻人都会经历的情感体验,因之而引起的情感纠纷与烦恼自然也是每个年轻人不可避免的,因而维特的烦恼绝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烦恼,它具有社会意义,是人类类烦恼的表征。歌德的伟大就在于把人类爱情的类本质通过维特这个人物传神的表达出来,把少年人想说的通过维特的嘴说出来,把少年人想做的通过维特的活动展示出来,把少年人的心声也通过维特的心里活动表达出来,总之,通过揭露永恒的少年情感而使自己的作品永恒。 当然,作为个体的人总是逃不脱时代的影响,歌德生活的时代,在德国历史上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代,因而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描写的德国少年维特也受多舛时代的影响而命运坎坷。 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前,当时欧洲的社会、文化、思想正面临着伟大的历史转折,但德国国内却四分五裂、封建割据、战乱连绵,新兴资产阶级虽在经济实力上有所发展,但在政治上却仍然处于依附地位,十分软弱。不同于此的是,德国的文学领域却正在滋生着一股可贵的反叛力量,这就是追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崇尚自然的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维特》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成果,以浓郁的诗意和强烈的激情宣泄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以其反封建、追求自然和平等而成为形成、低调时期的资产阶级势力的表征。因而维特的烦恼是时代烦恼的镜像,维特的狂热、躁动中有很明显的不安、忧郁与绝望因素在里面,他那纯粹、自然感情的流露与奔腾,不受控制的爱情情感,在窒息人的封建社会环境里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生活结局。这样一个结局也暗示着维特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势力的柔弱与无助。 最后,好走极端的德意志民族思维方式也是导致维特悲剧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以刚硬、理性闻名的,其爱走极端的特征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者身上得到了最极端的映证,而讲究中庸、和谐的中华民族作为模糊、整体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其中庸之道在数千年大一统局面的维持和家和万事兴的持家理念上都有很好的贯彻,因而中国人办事讲究四平八稳而德国人却好走极端。 关于三角爱情,中国近代史上同样有一个经典,只是不是悲剧而是佳话:哲学大家金岳霖先生恋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夫人—一同为建筑学家和诗人的林徽因女士而终生不娶,并与林徽因夫妇朝夕相伴,亲如一家。德意志少年维特却没有如此幸运,他饱尝了可望而不可得的爱情之苦,作为排他性的爱情让他很难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绿蒂与阿尔伯特的结合。这对任何人都绝对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何况维特本身又经受着社会的排挤与苦痛,再加之好走极端的民族思维方式影响,因而维特与金岳霖相似的爱情却演绎了不同的故事。 “要么你有希望得到绿蒂,要么根本没有。好啦,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就努力实现它,努力满足自己的愿望;否则,你就振作起来,摆脱那该死的感情,要不然它一定会把你的全部精力都吞掉。”这是维特的好友威廉劝说维特的话,也是他们企图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维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因为他客观上得不到主观上又不愿失去绿蒂,最后只有通过消灭自己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最终解决矛盾。 为什么非得要非此即彼呢,世界本来是矛盾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矛盾之中取得一种相对的平衡,象深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金岳霖先生既没有得到林徽因,也没有失去她,与梁思成夫妇和睦相处,并且做出了他在历史上应该做出的贡献,有什么不好呢?如果维特与阿尔伯特夫妇能像金岳霖与梁思成夫妇那样相处,也许能缓解社会与时代带给维特的烦恼,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而已。

与找烦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你还在手动输入吗?利用知网直接生成期刊类参考文献,让你轻松应对各种参考文献格式带来的烦恼。

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去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谷歌学术、sciencedirect、等中外数据库中查找

谷歌学术:

百度学术:

论文参考文献你还在手动输入吗?利用知网直接生成期刊类参考文献,让你轻松应对各种参考文献格式带来的烦恼!

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参考书,英文文献,论文范例等等。查找过程的工作量可谓是很大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找到我们需要的有用信息?

检索参考文献方式:

检索参考文献原则:

应与研究主题相关,一般要确定搜索关键词的相关性,可以根据研究课题,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除了常见的理论,引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较好。

一般需要引用质量好的、同行业人员认可的有名论文。

检索参考文献建议:

夏洛特烦恼论文开题报告

青春是短暂的,同时也是最美好的。我们也应为此而更加明白青春的珍贵,珍惜我们的大好年华。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中关于青春的 议论文 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1

青春永远朝气,青春拥有一切,青春一生的怀恋。我拥有青春,所以我快乐。

青春年华美好时光,我拥有;

斗志昂扬无所畏惧,我喜欢。

青春的我何所惧,有路就走,有事情就去做,有困难就踏过去,有泪水就让它做为永远的足迹。青春中的我动力实足,这个时代属于我。曾有一段时间,我想留住过去,不愿去展现未来,我的一双眼睛以外永远是一扇门,把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面的大世界隔绝开来,于是心中总是蕴酿着孩提时代的那种清纯,于是眼睛就总是贪婪地向门外张望。一切的一切让我纵情的去想,去做,因为我年轻。

时间飞快,青春如水似流,青春并不是长久,并不是永远,并不是一切。顿然,我明白了,门的另一边也会让人陶醉……

我虽然还是少年,但也走过了一些路,领略了其中的一些酸甜苦辣。自己都说不清是怎么回事:一本本旧的连环画早就翻烂了;一首催人入梦的 童谣 ,早就唱厌了;一段关于公主与巫婆的 故事 早就听腻了,一切都好像是往事,是过去了。但现在想想也许是成熟了吧。

青春拥有一切,自然也包括无忧无虑,青春的我最幸福,不需要去考虑一些事情,认真读书,快乐的生活就是全部。青春代表活力,代表希望,挑战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

有一天,我发现我对生活好像留意了很多,开始关注身边的一些事,一些情趣,一些风景,学会了陶醉于其中,品味青春带给我的快乐。突然,我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这一切,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经没有了归途。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

我看到那阳光明媚金色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映在诗词中的青春的大门。我拥有青春,没有什么不可能……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2

曾经在梦中跌倒了又爬起,曾经在梦中失声恸哭后又开怀大笑,曾经在梦中走过了一段艰难困苦的道路,之后却又因为这段路而感到幸福。时间一点一点的从眼前流逝,迎着青春的脚步,我迈向了16岁的花季,再回头看美留下的脚印,一滴滴的回忆又涌入了脑海之中。

五年前的我们,才刚刚踏入期盼以久的学校,还都是一群天真的孩子,认为所有的事都如想像中那般简单,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21世纪人才需要付出这么多的眼泪和汗水。

我们一天天在汗水和泪水中长大,随着青春的步伐,我们也渐渐的在泪水中懂得,在汗水中明白,成长是需要付出的,而成功则一定需要代价。

我的青春是缤纷多色的,一路走来,有同学的鼓励,朋友的陪伴,老师的关怀和亲人的呵护,他们为我的青春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让我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欢乐,所以我是幸运的。

青春是我们最真实的资本,永远无法忘却的是美丽的心情,永远不会放弃的是成长的意义,没有任何的感伤,只有如期而至的平静与欣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自已怕天地,在这片天地之中,我们不一定会有显赫的身世和绝世的美貌,甚至没有人曾注意过自已,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已,青春的舞台是属于自已的,每个人都在台上跳着那支属于自已的舞蹈,就算跳的不好,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可是总有一天,我可以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虽然说青春故然美丽,但也有着无数个飘雨的日子,常常被一些真挚的情意感动而流泪,喜欢在黑夜里,孤灯下遥望着天边的星座,倾听那美妙的钢琴曲,在那些被伤害的日子里也学会了去思考,去面对,去言语,去原谅。

但时间还是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它是无情的,它赋予了我们同样的身心和智慧,给了不一样的旅程和归宿,让我们行走于天地间,只是在一味地走,但不论成败怎样,结果如何,时间只是在鉴证青春留下的脚步。

虽然是在措手不及间踏上这样一条未知的路,但青春是美丽,多彩的,可它是容易逝去的,而在每一个朝阳和夕阳的交替中让人感悟,不管曾经是怎样的灿烂过,最终又要如何地默然和孤寂,又该以一种怎样的心境才能挽留住这份美丽的回忆。

我想这也许就是青春留下的脚印吧,无论是痛苦,还是开心,都会觉得幸福,这种幸福会永远映入我们的生命,有了这种幸福,我们不会畏惧青春的离别,会永远幸福,因为我们曾经拥有过,所以永远也不会后悔。

青春犹如一场梦,而岁月就是像一首歌,一切就好像被计划好的一样,为着明天而奋斗,向目标而奋进,而现在的我们将踏着青春的步伐,飒爽地迈向新世纪的明天!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3

六月里,栀子花香驱逐着炎热的空气,六月,一场考试,六份试卷,一次离别,有人说这只是用三年的青春赌一个未来。对于我来说这一次考试并不会是我的全部,更不会决定我以后的人生,所以我并没有想过拿三年的青春赌一个未来。

毕业 那年我以为我会痛苦,因为逝去的青春也因为即将别离的朋友。我以为我们会疯狂的把试卷课本复习资料漫天飘洒。然而这一切都消逝在了我的幻想里。因为一切都平常得出奇,我们一如既往地收拾好书包,和关系要好的人打招呼,随之道别,各奔东西。

回到家,再也忍不住扑到床上痛哭。原来最长情的离歌不是我向你深情的道别,而是明明舍不得还要装作无所谓的与你笑颜。

时间像一条小河,无休无止的奔流,它并不会仅仅因为你的怀念而停,注入生活的大海。不过,就算那样,思念也会越过那条长河,永远的驻足在我的心里,安眠。照片里,我们一起站在不同层次的蓝色大阶梯上,姿势各异。有的人比这所谓很土的剪刀手,有的人在阳光下笑开了花,还有的人眼眶盛满了盈盈的泪水……咔嚓一声,画面在那一刹那间定格,尘封。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这个陌生的学校,带着不同的腔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眼神怯怯地到了这个不曾接触的世界。一年时间的过去,随着现在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不禁在心中感慨着:高考又近了,未来似乎也在眼前看到了一抹光影。

时针在生命之轮上不停息的旋转,不经意间便在指隙间溜走,永远不可恢复,取消。着残酷的游戏便叫做成长。成长意味着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生命的长久时不可预知的,被动的我们只有马不停蹄的向前走去,把成长路上的一切困难化作为人生中一道绚丽的彩虹。人生路上的劳累迫使我们也要在某个角落处休息,千奇百怪的问题在脑海中疑惑,让我们也开始为人生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选的路正确吗?从前懦弱的自己面对问题是总是逃避,用伪装去面对心中的想法,可是,一切都逃的过吗?只有卸下伪装面对,我们长大了,不可以逃避,面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去面对!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4

一个失落的男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梦中情人成为了别人的新娘,在巨大的懊恼和不甘情绪支配下,于是他穿越时代,回到过去的校园,发誓要追回自己心爱的女孩。可能你以为这是夏洛特烦恼,不是,说的是日剧《《求婚大作战》》。

这世上有很多遗憾都可以弥补,唯有青春的遗憾,错过了,就错过了,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少年易老的道理,少年人永远不会懂得。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很多事可以等到下一次再做,很多话,可以等到下一次再说。等到下一次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身在青春的童话里,总觉得青春无限长,等到暮然回首的那一天,才会突然醒悟,青春怎么如此短暂,自己还剩下太多遗憾。如果自己当时再努力一点,会不会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重回青春的幻想,恐怕每个人都有过。在电影,里帮助主人公实现了这个幻想,这里面并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关键是看同样的类型,能讲出怎样的故事情节。

从这个角度看,这两部电影有截然不同点。里男主角并没有怨恨过别人,他只怪自己当初为何如此粗心,自以为是。

他的穿越没有改变历史,却让现在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男主角发现能帮他赢得幸福的机会,不再过去,而在未来。

很多时候,人们抱怨说,如果当初我如何如何,现在就如何如何。实际上,他们也在犯着和过去一样的错误,然后留到将来继续懊悔。即使重来一次,他们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一个人,现在的失败,绝对不是过去某一件事,或者某几件事造成的,而是错误的性格和错误的习惯。

就如里,无论男主角穿越多少回,依旧不能改变女主角嫁给别人的事实。只有他把心底话勇敢说出口的时候,幸福才不期而至。

在这部电影里,观众可以看到很多青春片的经典元素,在操场挥舞球棒,一起看日出,黑板上写作业,然而,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应该是:“奔跑吧”。

当看到男主角挥洒着汗水,努力追寻着自己的幸福时,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在内心受到鼓舞。幸福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藏身于未来。只有像男主角一样,奔跑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这或许是青春片打动人的地方。

当然,青春并不是永远阳光和热血,正是青春的残酷,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正如陈凯歌在里写下的那句话:”当我们相信自己,对这个世界相当重要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我们的幼稚。”

人不可能永远待在父母保护的完美世界里,总有一天,我们都要直面世界的残酷。没有谁的青春,不经历伤痕,但难道你就要因此而放弃奔跑吗?

虽然我们不知道,最终可能走向何方,虽然我们会在奔跑过程中跌撞地头破血流,奔跑,并不一定能获得幸福,但不奔跑,就一定连获得幸福的机会都没有了。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5

青春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黄金时期。

郎蔓罗曾说过:“青春多么美丽,它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青春是美好的,美在热血沸腾,美在壮怀激烈。正当新时代的我们应该谱写出美丽的青春之歌。如果有人要问什么样的青春最美好,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奋斗的青春最美好。的确,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因追求而美好。奋斗是一个考验人意志的过程,有的人跌倒了,便放弃了,于是他与途中的美景失之交臂;有的人跌倒了,却又站起来,虽然他暂时受到了挫折,但他永不放弃,依然追上去。虽然一时错过了美景,但与美景越来越近。

青春的是战胜懦弱的勇气,是努力奋斗的信心,更是不甘平庸的心灵!人生短暂,稍纵即逝,唯有拼搏,方能创造辉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不懈奋斗,勇往直前,屡败屡战,愈挫愈勇。他的奋斗没有白费,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终于点燃了革命的火焰,辛亥革命的胜利彻底- 了我国两千多年的的封建统治,虽然最后被小人窃取了胜利果实,但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他最后留下的经典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更是他一生不屈奋斗的写照。一个垂危的老人尚且如此,身处青春时代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加努力奋斗吗?拜伦曾说:“人生价值所在就看你是否努力奋斗”。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你已享受了过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蛙咏冠军,澳大利亚选手琼斯说:“金牌只是 蛋糕 顶上的樱桃,即使没有吃到樱桃,蛋糕也是很美味的。”由此我想到了前一个月举行的校 乒乓球 赛,我光荣地被选中,在比赛前一个星期我加紧训练,汗水浸湿了衣服,手腕也肿了,但是在预赛中就被淘汰了,我仍微笑着离开了赛场。

我已享受了过程,已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得不得冠军又有什么必要!奋斗了,你就能无怨无悔!可是,现在有些青年人不好好去珍惜青春,努力奋斗创造人生价值,却一味地沉湎于吃喝玩乐,在网络游戏中寻求刺激。这样的人最终只会荒费青春,碌碌无为。如果错过了生命的春天,怎能播种希望的种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青春的时光犹如金子一样宝贵,所以我劝这些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有限的青春,千万不要让美好的岁月成蹉跎,给自己留下终身的悔恨!其实,不用豪言壮语,不用激情澎湃,只要看看我们自己年轻的面庞,旺盛的精力,强健的体魄,再看看那些身体孱弱的老者,那些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的残疾人,你就会发现,拥有青春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难得的一笔财富,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情!

所以,让我们在这难得的青春岁月中,努力拼搏,最终迈上成功的高峰吧!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相关 文章 :

★ 关于青春800字高中作文

★ 关于青春奋斗高中作文800字5篇

★ 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 青春奋斗800字的高中生议论文欣赏

★ 高中生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 青春奋斗高中生800字的议论文作文欣赏

★ 关于青春的高中作文800字(3)

★ 高二学生青春无悔的议论文800字5篇精选

★ 高中青春800字作文

★ 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

青春之海,很辽阔,很茫然。我们要在这片汪-洋大海中驰骋出一片好天地来,就该确立好人生航行目标,满怀激情,用行动去开拓进取,燃烧激情。奋斗吧,青春。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憾。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青春 议论文 800字 范文 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青春议论文800字范文1

一个失落的男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梦中情人成为了别人的新娘,在巨大的懊恼和不甘情绪支配下,于是他穿越时代,回到过去的校园,发誓要追回自己心爱的女孩。可能你以为这是夏洛特烦恼,不是,说的是日剧《《求婚大作战》》。

这世上有很多遗憾都可以弥补,唯有青春的遗憾,错过了,就错过了,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少年易老的道理,少年人永远不会懂得。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很多事可以等到下一次再做,很多话,可以等到下一次再说。等到下一次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身在青春的童话里,总觉得青春无限长,等到暮然回首的那一天,才会突然醒悟,青春怎么如此短暂,自己还剩下太多遗憾。如果自己当时再努力一点,会不会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重回青春的幻想,恐怕每个人都有过。在电影,里帮助主人公实现了这个幻想,这里面并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关键是看同样的类型,能讲出怎样的 故事 情节。

从这个角度看,这两部电影有截然不同点。里男主角并没有怨恨过别人,他只怪自己当初为何如此粗心,自以为是。

他的穿越没有改变历史,却让现在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男主角发现能帮他赢得幸福的机会,不再过去,而在未来。

很多时候,人们抱怨说,如果当初我如何如何,现在就如何如何。实际上,他们也在犯着和过去一样的错误,然后留到将来继续懊悔。即使重来一次,他们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一个人,现在的失败,绝对不是过去某一件事,或者某几件事造成的,而是错误的性格和错误的习惯。

就如里,无论男主角穿越多少回,依旧不能改变女主角嫁给别人的事实。只有他把心底话勇敢说出口的时候,幸福才不期而至。

在这部电影里,观众可以看到很多青春片的经典元素,在操场挥舞球棒,一起看日出,黑板上写作业,然而,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应该是:“奔跑吧”。

当看到男主角挥洒着汗水,努力追寻着自己的幸福时,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在内心受到鼓舞。幸福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藏身于未来。只有像男主角一样,奔跑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这或许是青春片打动人的地方。

当然,青春并不是永远阳光和热血,正是青春的残酷,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正如陈凯歌在里写下的那句话:”当我们相信自己,对这个世界相当重要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我们的幼稚。”

高一青春议论文800字范文2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火一样的激情。是铜一般的意志;青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动,是“海阔天空独往来”的潇洒;青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直着;青春是生命交响乐中最壮丽的乐章,是人生岁月中最宝贵的时光,我们怎能不热爱?我们怎能不珍惜?青春应该无悔。

青春是最美好的金色年华。人说童年是金色的,似乎每天都充满里金色阳光,我看不然。童年是不谙世事,心无杂念,应是纯洁透明的;而青春则是初入人生的百花园,五彩缤纷,新鲜浪漫,生机勃勃,这才是最美好的金色年华。人说壮年如虎,但去日苦多;人说夕阳最红,但以近黄昏。只有青春最勇敢,最富有,最年轻,你能以宁折不弯的气概对抗“能屈能深”的教诲,免于沉溺世故。因为年轻,你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缤纷的世界,发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清楚感叹。多么壮丽的人生。多么美好的青春。青春无悔。

青春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生阶段。科学研究表明,人在20岁左右体力和创造力渐至顶峰,35岁之后就逐渐走下坡路了。古往今来,多少人在青春岁月咬住青春不放,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创造了辉煌业绩。孔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创立儒学,光照千秋;诸葛亮20岁起辅佐刘备,指点江山,纵横天下;比尔盖茨二十多岁创微软公司,成了世界首富,饮誉天下;莱蒙托夫27岁英年早逝,却为俄国文坛留下传奇的《当代英雄》,流芳千古……青春多美好,青春多灿烂。青春有为,青春无悔。

诚然,青春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美日有黑斑,皓月有阴影,人生多挫折。然而,受点儿挫折何所惧,我们有火一样的激情和钢一般的意志;走点儿弯路算什么,我们有坚定的目标和输得起的时间。正如一首歌所唱“在身体对我们没问题的年龄,在熟输赢对我们都不坏的年龄,让我们无悔的迎接每一轮新的太阳。”

跨世纪的青年,热爱青春,珍惜青春,努力奋斗吧。

高一青春议论文800字范文3

拥抱青春

那急促的脚步,似乎正在催促着我们踏入青春的殿堂。蓦然回首,童年已成了美好的回忆。在这个美妙的季节,让我们用自己火热的激情,来拥抱属于我们的新天地——青春吧!

青春的我们,多梦。

望着繁星密布的夜空,我们有着青春的梦想,希望梦寐以求的流星雨赶快垂挂在眼帘,然后默默地许下一个埋藏心底多时的心愿。有时望着一泻而下的瀑布,我们会忍不住豪情满怀地吟咏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时望着电视荧屏上动感十足的舞蹈和闪烁变幻的灯光,我们全身的细胞都会随之舞动,梦想着自己某一天也能成为生活中人人注目的焦点。

青春的我们,潇洒。

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我们生活在欢声笑语中,生活在被人羡慕的眼光中,生活在宽广的天地中……我们喜欢恶搞,“玩”着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才华”展示给大家。我们会和老师如朋友一般,甚至称兄道弟。这既是我们的快乐,更是我们的潇洒。

青春的我们,努力。

我们有自己的目标,我们会努力奋斗。课堂上,我们是自信勤奋的学子,认真倾听,踊跃发言;课堂外,我们勇于展现自我而又不失团结友爱。我们都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管最后结果怎样,我们至少曾经努力过,这就是青春的价值。我们珍惜着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尝试着学会宽容,努力维护着这份情感。我们懂得青春的世界不仅仅是用书本筑成的,更需要如温暖的阳光般的友谊,照亮青春的角角落落。我们虽然常有叛逆心理,但我们也愿意向亲人敞开心扉,我们也会努力,试着阅读、享受亲情无限的快乐。

青春的我们,幸福。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未来的希望。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有着非常的机遇,我们有着良好的环境,时代已经为我们铺设下宽敞的未来大路。只是,成功的曙光还需要我们自己去迎接。

花园王国里开得最灿烂的鲜花,是为了献给我们的青春。我们拥有人世间最美的青春,朋友,何不把握住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地拥抱属于我们的青春!

高一青春议论文800字范文4

偶然间,发现我们已步入那道令人羡慕,中年留恋、少年向往的青春大道,澎湃着青春的热血,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我们在思索什么?许多人都还不知青春的可贵。

青春是生命旋律上的一丝颤音,是用心去奏,用神去领会。青春又如同一条河,平静时泉水叮咚,绵绵述说的青春的故事;激荡时,汹涌澎湃,激情放射出洵烂的光芒。青春是一首歌,我们正是朝霞初升的年龄,正是爱 唱歌 的时季,在歌的海洋里,荡起充满希望的生命之桨,高歌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青春是美丽的夜空,有如月儿般美丽的抱负,也有数不清的幻想之星,只是,青春的月儿比夜空的月儿更圆,青春的星儿比夜空的星儿更多……是猎人不必担心捕不到猎物,是水手不必担心遇上暴风雨,是樵夫不怕砍不到柴,只要你把准前进的目标,头顶上的阳光一定是最灿烂的!

青春时节是狂热的,于是,许多是非在一夜之间便增添了千奇百怪的颜色。要知道,青春决不只是浪漫的幻想,它更多地凝成了严峻的考验。青春的分分秒秒如张张用金子做成的书页,我们不去充分利用,实在可惜。

青春永远崇尚行动,我们的脚印里,别人才会深切感到我们青春的步伐,因为我们只有把青春的智慧挥洒出来,才能消除人们充满疑惑的眼光。不要害怕挫折与失意,因为亮色和暗色才能共同构成美丽的图画,高音和低音才能共同谱出美妙的乐章。

青春已经来了,朋友,青春是一笔不耐花销的财富,时光匆匆,岁月不留人,为了不让记忆中留下太多的遗憾,让我们珍惜青春吧!也许你要提出,可是青春不容你反驳。你们最有资格骄傲,最有资格开拓,最有资格奋进,因为我们正值青春。

一位伟人(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而我却要大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要唤起全世界的青年珍惜青春!”

高一青春议论文800字范文5

绚丽的彩虹上,璀璨的灯光下,暗淡的灯光中,喧闹的城市里,记录着我们飞扬的青春。青春是美好的象征,是长大的标志,是魅力的代名词,是阳光下淡淡的忧伤,是月光下缕缕的惆怅,是星星下点点的无奈。当我们懂得微笑背后的悲伤时,从我们意识到要去珍惜时,我们已走上了一条名字叫做青春的路。

在这条青春的路上,你会错过很多,但是我们不会错过那些甜蜜与忧伤,我们要珍惜这段青春,不要留下一生的遗憾。在这条路上,我轻狂过,我骄傲过,我不屑过,我也为我的轻狂、骄傲与不屑付出了或多或少的代价。

我踏着唐诗的小径,乘着 散文 的清风,伴着小说的风情,驶着诗词的小舟,来到了文学世界,是这里的人教会我珍惜青春。

看了鲁兵逊漂流记后,为鲁冰逊的坚强与乐观而心生敬佩。他放弃了舒适的一切,献出了宝贵的时间去追寻梦想,挥洒汗水,倾注所有,承受命运的刁难与历练。在一个荒凉的岛屿上,他乐观并坚强的生活着,不管岛上的生活多么艰苦,他仍然不屈服,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并奋斗着。是笛福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让我明白要不负青春。

接着又看到了贝多芬传,那个音乐奇才贝多芬的遭遇非常坎坷,但他并没有低头,面对一切困难他都勇敢地战胜了。然而,在遭遇双耳失聪后,他仍然坚持音乐事业,不负青春梦想,毅然踏上了艰难的音乐之旅,成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音乐家。正是他拥有流过血的手指,他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正是他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他才拥有了创造天堂的力量。这样一个坚强的人,让我明白要把握青春。

最后看到了李白的坎坷经历,他官场迂腐,百官勾结,不受重用,但他绝无灰心丧气之举,他一生淡泊名利,后来凭着奋斗获得了成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进了诗里。这样一个高尚的人,让我明白要珍惜青春。

在这条青春的路上,在我们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我们一定要珍惜,要用尽所有的力气,去奋斗,去争取,要不负青春,把握青春,珍惜青春。奋斗吧,无遗憾,不青春;不珍惜,毁一生。

高一青春议论文800字范文五篇相关 文章 :

★ 高中青春议论文800字五篇

★ 高一青春的议论文800字5篇

★ 高中青春议论文800字五篇下半年

★ 高一作文800字励志范文五篇

★ 高一作文800字议论文五篇

★ 高一作文800字励志五篇

★ 青春优秀作文高中800字五篇精选

★ 青春作文高一议论文800字

★ 高一青春议论文800字范文

★ 高一青春的议论文5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