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毕业论文研究缘起就是解释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主要有两种写法:
一、是由于看到与论文中观点一致或相反的资料、事例引发的思考。这种要求把事例或是资料解析一下,并着重强调自己的思考。最后要求阐述一下思考后的结论和为了证明自己观点所做的研究。
二、是由于所研究的内容具有明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从观点的由来和研究历程着手,提出你的论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还是创新。研究有利于完善或是明确这一观点,而且可以指导实践,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论文选题注意事项
论文的选题是整个研究的第一步,决定了整个研究的价值、走向和提升的空间。所以,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一定要将论文的选题作为重中之重去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有不少人在研究做了一半临时换选题的,这样不仅熬心熬力,也消耗了大量的动机与乐趣。
基本上,就是一个文献综述的形式,但是如果论文结构中有单独的文献综述,那么在这一部分就不能罗列过多的研究成果。要表明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讲清楚这个了 ,就是让别人理解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
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规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论文题目提高妇女就业地位的研究二、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问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论文研究要有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不能有多个,研究范围要具体。研究意义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MPA论文突出实践意义。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四、本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五、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硕士论文的“文献综述”应与要研究的问题紧密相关,不要把非常宏大的理论直接搬过来。如有同学研究“某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研究”,文献综述就应该是关于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方面的研究文献,不应机械搬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二)需要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分类和归纳,即体现“综”。(三)最好能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即在陈述已有研究成果观点的基础上,还要对研究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贡献)及研究成果的局限性(不足)进行分析评价。最后要点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开题报告时,文献综述部分可能做的不够完善,在后面论文撰写中需进一步补充,但在后续论文撰写时需注意上面的要求。六、论文写作大纲最好列出章、节、目,最低要列出到章、节。七、研究方法论文要有明确的研究方法,对资料的分析与评价要科学、合理。采用调查报告、案例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体例的论文,不能简单地堆积材料,要对资料进行系统的鉴别、综合、整理与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及评论。方法要具体,具体分析在研究具体哪个问题时用什么方法。八、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写明论文的重点。重点要与创新点相呼应。写明论文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及解决的办法。写明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九、本论文拟写的篇幅、预期社会、经济价值和学术水平
十、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
十一、尚需要解决的经费、资料等方面的困难、有无其他支持途径十二、参考文献把目前你所掌握的该领域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都列出来,以让老师了解你对该领域的研究了解到什么程度,一般按作者姓名拼音顺序排列。参考文献的大部分应该是期刊论文(专著要少,教材就不要写了);文献重点应该是近几年尤其是近两年的文献;文献中要有足够的外文文献;参考文献要注意用核心期刊的论文。
我国农转移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同时伴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非农收入在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成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收入差距,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 一、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比为:1,1985年一度降到了:1。但以后情况逆转,1994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了:1。2002年以来情况日渐恶化,2002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1。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又扩大为:1,2004年为:1,2005年为:1。并且,这些数据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城镇居民所享受的医疗、教育、保险、社会保障等非货币性收入没有被考虑在内。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城乡收入差距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同时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贡献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结果。 二、我国二元机制下的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尽管我国劳动力分布已经出现重大调整,然而农村居民要想分享现在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的成果,许多方面仍有待完成。迄今为止,在改革开放期间,虽然1978-1985年间的人均收入与消费增长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率及实际产出价格的提高,但1985年之后主要是由于来自非农业就业活动收入的提高。1978年,4%的农村家庭收入来自非农活动,1985年,这一比例提高到31%,1998年达到43%。1985-1998年,转移与财产收入约占总收入的6%,若忽略这部分收入,乡村居民收入的一半以上,现在接近60%,20多年来都是来自非农方面。概括起来农民收入增长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减税、免税和补贴;二是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收入增加;三是非农收入。因此,非农收入主要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它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而这又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等制度的支撑。 在一定限度内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在需求外生的条件下,这一机制会受到农产品价格与农业总产出变动关系的制约,在农产品价格产出弹性较高的条件下,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对农民收入的正向作用将逐步减弱,这也是实证结果所表明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提升的收入促进效果逐步减弱的基本原因。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产出敏感度将限制农业生产成本、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等因素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实际影响效果,因此旨在通过农民收入决定的内部机制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效果往往受到极大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做出很大努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然而总体实施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政府对农村的税费改革,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和对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其生活成本,但这类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增加在农民总收入中比重较小,无法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起到更大作用。 由此看来,若没有非农收入的大幅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政府的转移支付对乡村居民收入的提高非常有限。很显然,未来乡村居民的富裕不能主要依赖农业,而应通过为目前正在从事以及将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找出更多的非农业工作。过去20年的历史清楚地显示,如果要实质性的降低城乡人均实际消费与收入的巨大差距,农业劳动力必须更为迅速得转移为非农劳动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Lewis,,1954)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通过理论模型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他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传统农业部分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由他们的边际收益率决定的,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只可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上。而现代工商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职工工资收入大大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一方面会提高这部分转移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会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随着积累的增加,现代工商业部门就有能力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带动下,特别是在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投资的带动下,发展了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沿海地区,大大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改革开放的近30年中经济发展已经吸收了近2亿农村劳动力。即便如此,我国农村仍有近亿的剩余劳动力,靠发展乡镇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潜力已经有限。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收入水平得逞提高,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再向第三产业发展,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所以要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就要靠第二、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吸引劳动力,但目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四、制约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1、人力资本存量少且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层次和效果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提出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差距,这种预期收入效应在我国也较为明显。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低水平制约了其预期收入的增加。200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样本农户人力资本的存量为: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小学程度的为,初中程度的为,高中程度的为,中专程度的为,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为。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大多属于现代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我国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均相当落后,受到专门技能训练的劳动力比重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农村劳动力往往只能朝建筑、运输等行业转移。 2、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减缓了就业信息的流动 转移能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信息因素不可低估。研究表明,大多数民工通过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获取信息,即就业信息来源于省内的亲戚、朋友或乡邻,这种单流的信息量比成熟的劳动力市场所传递的信息量要少的多,还有把握信息以及对其做出合理判断以降低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也需要时间,这些比拥有成熟劳动力市场时要低效的多。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的滞后,使农村劳动力因缺乏信息或信息不准确而盲目流动这一方面使大批劳动力徒劳往返,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大大减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3、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 (1)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 (2)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 在联产承包的实施中,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不仅土地面积是按人头平均,而且土质也是按肥瘠搭配、按人头平均的,而且只要是农村人口,无论是做工的,还是经商的,都平均分得一份土地。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的非流动性,决定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布点只能局限在原社区范围,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城镇的合理布局及其规模的扩大,形成所谓“离土不离乡”的格局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五、结论 1、我国非农收入逐渐取代农业收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随着城乡收入的不断拉大,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将成为一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2、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存在这一些制约因素 需要发挥政府的公共只能不断改善这些制约条件,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和改变现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要素能够快速的流动,增加转移的速度。
摘要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1、研究背景和意义;2、全文的总体思路概括;3、主要研究成果(分条叙述,是重点,清晰告诉别人你都研究出什么来了);4、创新之处(也很重要,言简意赅,你与别人研究的不同之处,证明你不是抄袭);5、关键词引言:一般在正文第一部分,1、研究背景和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简言之,你的研究课题是干吗用的,别人都研究了啥,你是怎么研究的附:本人论文摘要摘 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投入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可以说,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投入状况,总结出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这对于山东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合理的要素投入组合,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经济最大限度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投入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总结概括出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投入;然后,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结合经济理论对其作出改进,得到区域要素投入经济增长模型;再根据所作区域要素投入经济增长模型,利用近年来山东省要素投入的相关数据建模并进行参数估计,同时对各要素投入贡献进行测算;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得出结论,归纳出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因,明确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加快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合理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是:1.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微积分有关知识,建立了山东省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劳动投入、物质资本投入、外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制度因素五个要素,要素的选择既结合了经济学基本理论,又考虑到了山东省的实际,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实际。2.运用统计学方法估计出模型的参数,即各种要素的产出弹性,并计算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根据测算结果,(1)山东省经济增长属于资本推动型,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有增大的趋势。虽然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率较大,但其产出弹性却相对较小,只有,这表明山东省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靠大投入来实现的,物质资本的产出效率并不高;(2)山东省劳动投入的贡献率有所降低。在改革开放初期,山东省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在以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投入的贡献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初期的降为“十五”期间的;(3)外资投入尚未发挥应有作用。外资投入的产出弹性为,在所考虑的几个要素中是弹性最小的一个。外资投入的增长率是较大的,在我们所考虑的几个阶段中,外资投入的增长率除了在1997-2000年间小于物质资本的增长率以外,在其他年份均处于首位,在1991-1997年之间还达到了的高增长率。但是由于外资投入的产出弹性较小,外资投入的贡献始终不大;(4)人力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与它的弹性系数并不相称。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在几个要素中仅次于劳动投入,但最后计算出的贡献率却往往比较小。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多年来山东省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速比较缓慢,从而造成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较小;(5)制度因素的产出弹性为,仅次于劳动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而且制度因素的贡献率一直比较稳定,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1998-2000年间贡献较小,其余时间一直稳定在10%左右。3.针对统计分析的结果,总结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特点,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逐步转变过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善资本投入结构;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合理引导外资流向,调整引用外资结构,加强对外资的监管;抓住制度创新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重视技术进步,加快技术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在基本的劳动和资本投入之外,结合各种经济理论和山东省实际,加入人力资本投入、外资投入、制度因素等变量,更加全面的考虑到各种要素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2)在估计模型参数时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岭回归估计,考虑到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以放弃最小二乘法的无偏性,放弃部分精确度为代价来寻求效果稍差但更符合实际的回归过程。关键词: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要素贡献
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摘要写作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练,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oc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对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户籍分割城市化二元体制“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农民、农村,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表象是农民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就业问题,而重点与难点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来,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抓。然而,中国现有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都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再加上我国人口庞大,使得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很多深层次问题。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一) 城乡户籍分割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及其附属品使农民工受到生存歧视,难以在城市真正安家落户。长期以来,身份制度管理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最大因素。以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界定的身份制,限制了工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减缓了工业化的进程。资本的流出并没有和劳动力的流出保持同步。户籍分割制度,使农民在身份、地位、就业、住房、福利等方面无法获得与当地市民同等待遇,农民工子女进城入托、上学都要交纳高额的借读费、建园费、建校费、增容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且输入地教育制度规定上也存在歧视,等等。这些不平等不仅造成了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而且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二) 农村社保制度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土地制度的健全,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虽然在减弱,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保体系没有真正建立,土地流转也只是初具雏形,小农分割的土地承包制度整体格局没有被打破,农民工兼具着自相矛盾的多重身份,在二囚困境中痛苦挣扎。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达到22:1,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民仅享受着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民主要依靠的是家庭养老。农村社保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农民不得不把土地收入作为应付各类生存风险的最后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尤其是那些有着“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思想且易于满足现状的农民,更是不愿离开农村。此外,城乡社保制度之间的差异也使农村劳动力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福利待遇,所从事的工作也大多数缺乏人身保障与收入保障,这又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观意愿。(三)城市化推进速度缓慢这里所说的城市化主要指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仅为,不仅低于发迖国家75%的平均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44%的平均水平,许多地方发展小城镇也只是有城无市,起不到真正转移劳动力的作用。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直接表现为我国城镇化的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层
摘要: 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劳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劳动力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劳动力会出现转移,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让农民的收入增加,可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劳动力的转移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果不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就会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劳动者素质
农村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就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已经突出了几大问题,如果不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就会阻碍小康社会的建设。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生活在农村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但是耕地却是较少的,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农村仅仅需要亿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农村生产的需要,这是现在的人口现状决定的。由于人口众多,可利用的耕地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生产的效率是不会得到提高的,只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发展下去,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艰难。现在的这一阶段,国家对人民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这三个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以减少城乡差距,让农民内部保持稳定。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水平,农民为了追求利益,就会转移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是十分的严重,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以下对这些地区出现的劳动力转移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劳动力的转移是大规模的,主要是受到交通、经济、文化和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让农民盲目的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来发展,但是没有实地的考察和了解,仅仅是在亲友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流动性是非常大的,对农民工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了供求关系不容易衔接,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其次,农村的劳动力发生转移,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非常低的,素质程度的地下,造就了农村人口的`转移是都十分的严重的,这些素质较低的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县级或者是县级以下的地区,县级以下地区的人们大多是高中毕业或者是初中毕业,有些甚至都没有学历,仅仅学习了技术,但是技术的学习并不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仅仅是向老一辈会技术的人那里学习的,这样没有经过文化熏陶的技术人员是很难找到工作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是非常大的,素质低下的人们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很难在城市中生存。最后,机会成本的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城镇与乡村在就业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待遇上,城镇是用具职务和职称等来领取工资,在工资和报酬上是标准化的,与农村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劳动力都涌向城镇,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道德风险,这些是农村劳动力无法应对的问题。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户口问题,户口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劳动力没有城镇户口是很难生存的,这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国之根本,人民要想生存是离不开农业的,如果没有将农业经济发展好,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社会动荡,流离失所,一定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让农业转型升级,适应劳动力减少的需要,发展规模化经营,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业的重视程度在逐渐的降低,人们都退出了责任田的种植,认为外出打工的收入就能够满足生存需要,有些甚至在城镇生活,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对责任田的需要减少,乡镇的发展就会减弱。这是由于这种现象,农民就行了产业升级,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在规模化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劳动力的剩余,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农业经济,对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农民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二次创业,让农民也能够发家致富,走这样的道路,以让整个经济的发展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作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农民进城可以开阔眼界,则那几人民的收入,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增加农民的阅历,学习新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下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一些培训班的出现,也提高了农民的职业素质,让农村劳动力结构在整体上改善。
(三)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劳动力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转移的劳动力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将城镇的思想与素质带到了农村,让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基本观念。提高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还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能力。(四)对社会的影响随着非农转移的加速发展,承包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农民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后防线。但是由于有偿、合理、灵活、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流转机制建设没有及时跟上,迫使大量劳务输出人员城乡两栖兼业,无法解决后顾之忧。在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人甚至弃田抛荒。抛荒现象尤其是常年抛荒呈逐年加重之势。
三、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一)强化农民智力投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作用,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逐步形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多主体参与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非农产业输送合适的高素质劳动力。
(二)完善与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劳务信息,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等,解决农民的信息闭塞问题;提供法律跟踪服务,聘请劳务律师对劳务输出的全过程进行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定劳务输出优惠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以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完善与农民工其它权益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工会法律制度、户籍法律制度等,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以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三)积极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全方位服务
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以及中小企业仅占受阻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此种情况下,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受到明显的约束。通常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以城镇化及中小企业作为可靠的载体支持,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此种情况下,应当结合地区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拓劳动力市场,并结合当前农村人口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在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国际劳动力市场进行优化利用,促进农民问题的妥善解决,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顺利实现。若地区条件允许,可以对全球性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妥善利用,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有目的且有组织的开发国际劳务输出市场,将组织开发与农民自谋出路进行有机结合,给予农村劳动力政策上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良的途经,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四、结论
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对人力资源缺口的助力是很大的,但是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环境也的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伯平,刘冰,石佳,于艳洁,肖霞.浅析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林科技.2014(06)
[2]张敏.做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临泉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为视点[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3]谢琳.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9)
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对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农村人口流动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伴随这一过程,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农村人口流动的数量多、规模大、结构复杂、原因多样。这种流动给广大乡村造成了严重的治理性困境。
一、农村人口流动的成因分析
(一)农村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与此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农村的推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率都大幅提高,然而,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多,土地少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拿我国的四川省为例,四川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均面积不到一亩,整个四川省有超过五千万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力每年有半年是空闲时间。除此之外,全国每年还有大批男女青年满十八周岁,加入外出务工队伍,成为新的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农村大约有一千万的新增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
(二)农村人口流动的可能条件: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加快城镇建设的速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全面展开。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有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三)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农村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力
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条件差,经济来源有限,仅仅依靠农业收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城市的高收入对农村劳动力是极大的诱惑,因此,外出务工成为众多农村劳动力的首要选择。经济利益成为推动农村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力。
二、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流动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农村人口流动在给城市建设及流动着本人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政府必须要对这一社会现象密切关注,如若不然,这些人口的流动可能会对农村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流动促使“乡政村治”下的“草根民主”逐渐蜕变并引发乡村政权“内卷化”
正常情况下,人口流动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国情的独特性,人口流动并没有给我国社会带来长足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民工潮”逐渐兴起,但这并没有给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优势,相反,人口外流的同时,也带走了农村大量的人力、技术和知识。农村人口的流动主要是青壮年的劳动力和高级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想在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推行 “草根民主”,从而达到对乡村的有效治理。然而,由于人口的流动,乡村社会发展中最需要的人才、劳动力以及资金等都随着人员流向了城镇,这对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调研证实,在这些外流的人口中,青年占到了80%以上,农村留下的人口的整体素质远远低于流出的人员。基层民主建设中的“草根”逐渐衰弱、减少,农村“两委”的建设呈现“内卷化”的趋势。
(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并未在人口流动中有所发展,反而造成了农业发展“过密化”
由于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农业用地少的原因,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极为有限,仅仅为养家糊口用。对农村来说,土地是生存的必需品,是解决吃饭问题不可缺少的资料,是农民的生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分散的各个家庭,虽说农民的积极性增大了,但是土地更加分散,而且土地流转的难度较大,不利于规模经营的开展。人口的外流也造成了农村土地的大量荒置,很多地方出现了无人耕种的现象,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大为降低,严重危及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人口的流动加剧了农村留守人员的“相对剥夺感”,使得乡村治理难度加大
研究表明,人口流动有助于流动者本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现代性的增强。农村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有助于农民政治 文化 水平的提高。这对农村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在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这些有利的因素却没有出现。相反,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留守农村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更加感受到城镇居民生活条件比农村优越,生活环境更加好。这些信息使得农民更加向往城市的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不平等感。在农民的眼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的差距应该是逐渐缩小的,但事实上城乡的差距却逐渐拉大了,相对的农村的生活水平更低了,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无法弥合,这就产生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现阶段,由于这种“相对剥夺感”的扩散,在农村引发了不少群体性事件,农民对政府不信任,对政府不满意,这是我国农村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乡村治理的有效策略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中,想要实现对农村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社会和乡村的共同努力,对农村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政府要不断进行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一)解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社会资源的有序流动
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国家在政策制定上的失衡。政府出台的大多政策,都是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和工业,在资金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但对于农村经济,这种政策倾斜很少,这就导致大量的资本和人力集中在城市,农村发展需要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对农村的发展非常不利。在这种资源都集中在城市的情况下,农村想要发展非常困难,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经济凋敝,这对乡村的治理非常不利。作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逐步打破这种政策的不公平状态,加快解构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为乡村的有效治理营造良好的环境。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的改革。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使土地的“规模经营”
现阶段,我国乡村治理没有取的成效的重要原因就是弄村土地配置并没有因为人口流动而形成“规模经营”,相反,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土地搁荒、撂荒等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在我国农村,依然是通过对单位土地投入劳动力的增加来提高土地的产出,并不是主要通过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产出。所以,政府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步伐。首先,要加快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的制定。尽快制定并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的途径,使农村土地流转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其次,要设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乡镇政府可以依托相关的政府机构建立土地中介组织,管理土地流转,为农村土地的顺利流转搞好服务。最后,明确乡村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地位和角色,搞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加强农村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在我国推行的基层民主中,维护社会成员权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组织。组织能够凝聚农民的力量,提高农民意愿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地位,保障农民的权利,提高农民的话语权。并且,通过组织,农民的意愿受到政府的重视,这也有利于农民参政积极性的提高,同时,组织内部传播的文明规范、组织成员间进行的技术交流等都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乡村治理的有效开展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政府应该支持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组织的建设,通过组织把农民有效的聚集起来,使大家的技术和特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农民可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增强农民参与基层民主的积极性,实现“乡政”和“村治”之间有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2] 周晓红.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钟海,陈晓莉.农村流动人口视阔下的乡村治理困境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4] 张志伟,胡石清.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浅析户籍制度改革下的农村人口流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放宽,政治色彩逐渐弱化,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所以进一步推行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市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户籍制度;制度变迁;社会流动;二元社会
户籍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基本行政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 教育 、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革,农村人口流动也在逐渐活跃起来,但户籍制度仍然是农村人口流动的户籍壁垒,只有打破壁垒,才能逐渐为农村人口流动敞开大门。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指新制度的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作为替代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作为转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生产过程;作为交换过程,制度变迁是制度的交易过程。
(一)城乡二元框架内户籍制度调整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始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出现了民工潮,冲击了改革开放以前静态的,二元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在原来二元框架内开始出现户口迁移政策。如国务院1984年发出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了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时办理入户手续,发给“自理口粮户口薄”,统计为非农业人口。①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打开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大门,原来的二元户籍制度开始松动。其次,改革户口管理制度,实行户口登记制度。这一时期国家颁布的政策主要有1985年全国人大会审议通过的公安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其身份。”从此就开始了中国证件制道路,开始对人口实行户口制度、身份证制度、暂住证制度、寄住证制度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再次,原有户籍制度的政治功能减弱。原有的户籍制度直接与粮油供应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诸多制度相挂钩,但户籍制度改革将直接弱化这些附加的功能。
(二)逐渐突破二元户籍制度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上层建筑的户籍制度也不断的做出改进和突破。第一步是对小城镇户口试行全面开放,不再进行限制。这是国家在从二元户籍制度向一元户籍制度过渡中的必然选择。第二步是不断完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管理形式,并且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两个类型,一律以“家庭户”、“集体户”进行。
(三)逐渐建设城乡一元户籍制度
这主要是从2002年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需要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进一步为建立城乡一元户籍制度指明了方向。这一时间段,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进入大城市,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但各省各城市也应因地制宜。同样国家着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避免因政策放宽大批农民涌向城市。
二、 户籍制度下农村人口流动现状
户籍制度自被打上政治色彩时,就认为的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划分出了一条防线,所以户籍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民人口流动。户籍制度下农民流动也呈现出由固化到逐步流动的一个过程。
(一) 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的便利
首先,农民可以自由流动,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流动更加常态化,人口流动在数量上与社会发展更加契合,质量上更加实现人尽其才,尽其用的目的。其次,户籍制度的政治功能对农民流动影响减弱,农民在流动中更加注重个人利益。最后,户籍制度下各项派生制度对农民流动影响减小。由户籍制度派生的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进入城市不再设阻。
户籍制度下农村人口流动起来,主要涌向城市,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过程。户籍制度的放宽对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 户籍制度下农村人口流动困境
户籍制度改革虽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困境。首先是城市对农民仍然有排斥心理,这体现在农民工在城市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很难享受到与城市人一样的权利。其次,与户籍制度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未深入,同样对农民造成了困难。如教育上,很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仍然享受不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待遇;在就业方面,大学 毕业 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找工作仍不是很理想,很多单位更倾向于选择城市员工,这样更加方便解决工作住房等问题;在福利待遇方面,农业户口的人在城市里仍然享受不到一些福利政策,如社保,养老 保险 等。所以农村人口流动仍会遇到户口身份的阻碍。
三、 减小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流动影响的对策建议
为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推动农村城市化,促进中国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首先,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以及特大城市对户籍的限制,逐步对农民开放。这将直接影响农村人口流动趋向,促进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更加契合。其次,逐步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附加功能,这将弱化户籍对人身份的影响和诱惑。再次,加快对户籍制度派生制度改革,消除户籍身份在其他方面的影响,这主要是指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最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户口对农民的诱惑和限制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僵化到逐步活跃的一个改革过程,这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农民工潮的冲击。同样户籍制度的改革也放过来促进了农村人口流动和社会流动,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过程。户籍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对身份的改变,对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民的社会流动将会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西南 财经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宜君.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人口流动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3
[2]赫广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研究――社会影响、改革成就、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
[3]魏万青.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1)
[4]孙文凯 白重恩.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1)
注解:
①刘宜君.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人口流动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第2页,2003
你把地点改一下就行了2004年10月16日至25日,我们深入省会石家庄道桥处、建设集团公司、中建一局六公司等单位所属的十个建筑工地,对农民工状况进行了调查,在作业现场、工棚、食堂分别与96名农民工进行深度座谈(其中熟练工37人,技术工44人,管理人员19人),并选择了南宫市、四川广原县两个打工者进行了个案访谈,同时与23位包工头进行了交流,还与十个建筑施工队的领导以及上级主管单位进行沟通,掌握了农民工的基本工作、生活状况,并有96张有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佐证。 一、农民工队伍的鲜明特征 1、先进性。一提到农民工,人们总以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素质低,但如果把谁最具有市场意识、最能适应市场经济作为衡量标准,可以说,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更具先进性,直到今天,当一些城市职工还在被动等待政府安置就业的时候,早在20年前农民工就已经开始走向城市自主谋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中最先行动起来的群体,是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和推动者。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制实现自身迁徙目标,调查显示,通过组织介绍出来打工的仅占。 2、目的性。70%以上的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挣钱,这可以做三个方面的比较。第一个比较:打工比种地好。来自张北县的一个民工反映,家里有10亩地,亩产只有100斤,收获的粮食比种子多不了多少,而自己在这里打工,年收入最少5000元。第二个比较:打工比养殖好。饲料长价,养殖户增多,竞争加剧,搞养殖常常蚀本。元氏县一个农民工说,自己养鸡两年多,收入甚微,最后只好把鸡场卖掉,来石家庄市打工。第三个比较:打工比在乡镇及县里的企业好。石家庄周围县域经济不发达,在本地小工厂做工很难挣到钱,加之有的企业倒闭破产,也促使劳动力不断向省会城市转移。当问到你的打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时,有一半农民工回答占40%以上,可见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中国小康社会的未来。 3、地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的输出地比较集中,主要是石家庄附近郊县的民工居多,占71%,外省民工偏少,主要是四川、河南以及省内的邯郸、邢台等地。二是农民工的专业特征因为输出地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色彩,比如在建筑工地,木工、混凝土工大都是元氏县的,瓦工大都是藁城县的,木工则以正定县居多,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招工符号和地域标志。 4、家族性。血缘关系、老乡关系,是缔结农民工的“核心”。以包工头为中心人物,一个包工队,常常是一个家族队,一个村落队,一个老乡队。据农民工反映,有不少大的施工队,全部是一个村的村民组成。这种特征,使得农民工在迁徙转移、劳动分工、收入分配等方面,步调一致,没有重大反差,并使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等亚团队精神得以凸现,比如有的农民工就是靠亲友介绍出来打工的。 5、稳定性。由于家族性的原因,农民工队伍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特征。一是民工与民工之间的稳定性。我们看到很多民工,长年在一起打工、一起迁徙,形成了固定的工友关系。二是农民工与包工头之间的稳定性。由于亲戚、同乡关系充斥在施工队中,所以雇佣关系很少破裂。在回答老板对自己态度如何时,62%的认为比较关心。当问到你是否决定跳槽另谋工作时,有60%的农民工回答不打算,还有的农民工回答一年内不打算。三是包工队与建筑单位的契约关系比较稳定。一个建筑单位,往往总有相对固定的木工队、电工队、瓦工队、抹灰工队等包工队来承包工程,有的业务关系已经维持了十几年。 6、专业性。农民工队伍在成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最突出的就是专业技能增强了,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密,这在前些年是没有过的现象。比如,过去瓦工和抹灰工,常常不细分,一个人可以既当瓦工又当抹灰工,现在严格分开了;过去内墙装饰和外墙装饰不分,现在也严格分开了。细密的分工,既提高了农民工技术素质,又保证了建筑施工质量。 7、边缘性。城市“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对比十分强烈,一边是享受着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市民,一边是被现代文明几乎遗忘的边缘人,两个地带如犬牙一样交错于都市的版图,但比邻若天涯。农民工衣着陈旧,居住简陋,饮食简单,绝大多数人没有自行车。只要农民工一涉足于“严阵以待”的居民小区,一些市民就浑身不自在,轻者皱眉头翻白眼,重者谩骂、驱逐、大打出手。这里的“边缘地带”,并不只是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更重要的是制度、心理、习俗、阶层的阻隔。 8、层次性。农民工内部阶层的分化日趋明显。有的成为了大的包工头,有的一直是普通打工者;有的把配偶、孩子接到了石家庄定居,有的多年来一直孤身在外;少数人收入明显增加,甚至出现暴富,多数农民工维持着五、六千元的年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阶层,其内部的次阶层划分越来越明显。 二、农民工今年以来的满意程度升高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针对农民工的政策措施比较得力,使农民工比往年感到轻松愉快了许多,主要表现为8个满意。 1、对拖欠工资现象得到遏制感到满意。各工地发放工资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是按工程进度发放,比如按楼层结算,盖好一层,结算一层(建设单位通常是付给包工队80%的工程款,扣20%的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结束验收后全额支付),也有按月、按季度结算的。83%的农民工回答今年没有拖欠工资行为,基本能按时领到工资;有11%的职工回答有时延期,只有6%的职工回答经常被拖欠。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七分公司项目经理说,我们严格按照楼层进度结算,给包工头结算时,都是当着农民工的面现场结算,之后包工头立即给足农民工工资,不得拖延,必须当日全部结清,不准农民工工资在包工头手里过夜。石家庄卫生学校工地的张工程师说,为了防止包工头挟款逃匿,我们还随时准备直接把工资发给农民工。华丰建设集团是一家私营建筑企业,负责人反映,为了防止包工头坑害农民工,我们采取由包工头提交工资发放表,我们逐一调查属实后,当着全体农民工的面支付工程款,由包工头现场支付工资。调查中,有两个包工头也说,建设单位虽然拖欠了我们工程款,但我们不能拖欠民工工资,料钱可以欠,工钱绝不能欠。一个老板被拖欠工程款数千万,于是贷款100万为农民工发了工资。农民工自己的维权意识也明显提高,学会了用脚投票。石家庄没有发生民工荒现象,但今年一些工地招工比以往年度难度增加了,说明农民工对老板的博弈势能有所增强。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包工头给自己的亲戚发工资,时间拖得长,但数额比较高。 2、对生活费有保障感到满意。由于一些工地是按工程进度支付工资,有时会跨月、跨季,甚至时间更长,这期间,农民工个人的生活费用(吃饭、抽烟、买日用品等),以及家庭费用(子女入学、请人收种、买种子化肥等),一般情况是,由农民工向包工头说明情况,都能得到一笔生活费,数额在100—500元不等,数额虽不多,但无青黄不接之虞。 3、对子女入学与市民同等待遇感到满意。调查中,有7个农民工反映,他们的子女入学费用降下来了,以前一学期400多元,今年实行了“一费制”,一学期总共才140元,和市民的孩子一样,为此感到非常满意。 4、对老板的某些善举感到满意。10个工地中,有9个工地劳动关系比较融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今年中秋节时,火车站筑路工地,老板为农民工买了一箱酒,到饭店定了菜肴,每人发了月饼,大家一起欢度中秋佳节,一醉方休。北方大学建筑工地,为欢度中秋,老板除了给大家发月饼、沽酒、开联合会之外,还专门买了一头猪改善生活,民工们兴奋异常。 5、对私企也搞劳动竞赛感到满意。一些私营建筑单位,借鉴国有企业的做法,在农民工中开展了技术大比武活动,电工、瓦工、木工、管工等都可以参赛,选拔出好的民工,参加河北省青年技术大赛,参赛者跃跃欲试,群情高涨。 6、对安全事故率低感到满意。一位老板说,哪座大桥下不埋着几具冤魂呢?令人庆幸的是十个工地今年没有发生过一起伤亡事故。原因是安全措施比较到位,各工地都按照规定配备了安全检查员,省安检部门加大了检查、培训力度,对安全员的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了。中建一局六公司建安大街建筑工地的安全员说,我是一个“旁站安全员”,我上面还有分包队的安全员,我现在一年至少参加两次培训,所有培训费用全部由企业担负,企业也乐于担负。此外,对所有工程,上级都强制建筑单位为农民工交纳了意外伤害保险。 7、对工会的一些做法感到满意。今年石家庄市总工会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中心、图书馆、阅览室,还送电影到工地,搞慰问演出,帮助农民工讨要工资,开展法律咨询业务等,让很多农民工认识了工会,也认可了工会。 8、对石家庄的良好社会风气感到满意。一位在北京、太原都打过工的农民工说,北京管理太苛刻,遇到没有暂住证的人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就遣送回原籍,太原又比较乱,石家庄市相对来说比较好,有人也查暂住证,但只要讲清楚是那个建筑公司的就行了。南宫市农民工刘文星说,来石家庄,有两件事让我很感动。一次是我到一个商店买苹果,我拿出5块钱给老板,老板接过钱对我说,您给我的是50元,不是5元,我仔细一看果然是一张50元的钱,我很感动。还有一次,晚上逛大街,听卡拉OK,有人喊谁的手机丢了?最后找到失主。一个手机,最少也大几百元,可以说是拾金不昧了。 三、几个引人深思的重大反差 1、农民工个人及建筑单位的命运反差。对农民工个人来说,其命运像喜剧,充满戏剧性。昔日不起眼的打工者,几年后可能成为富翁;现在的大老板,明天也许会沦为普通打工者。命运变化多端,身份宁有种乎!某建筑公司的一名普通学徒工,现在成了华丰建筑集团的大老板,原来的师傅兼领导,现在却成了他的雇员,这样的例子在建筑业非常多。对建筑单位来说,昔日不起眼的小团伙,几年后可能成为市场霸主;现在的龙头老大,明天也许会烟消云散。原来南通某建筑公司只是一个小小的施工队,靠着中建一局六公司这个大树的阴凉存活,让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从来不打折扣,10年后的今天,该施工队已经发展成一家超级大公司,成为了国家特一级企业,对中建一局六公司的施工任务开始讨价还价了,非大包工程不干,企业力量对比完全颠倒。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英雄莫问出处。其实,这正说明市场经济的无情铁律在建筑市场上发挥了作用,而与市场经济结合最紧的就是农民工了。 2、本地民工和南方民工的重大反差。早在300多年前,顾炎武有言:北方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今天,从农民工看来,南人、北人差异犹存。下面是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细微区别,列表以供参考:本地民工与南方(四川、浙江)民工行为模式之比较 比较项目 本地民工 南方(四川、浙江)民工 打工态度 愿意做日工 愿意做包工 打工目的 比较单一(挣钱) 趋向多元 工作时间 一天8小时左右 常12小时以上 工资标准 每天50元左右(以技术工人为例) 每天80元左右(以技术工人为例) 伙食标准 每天2.5—5元 每天7—10元 服装 上街不换服装,穿工装 上街换上西服革履 吸烟标准 价格在1元左右,如灵芝 价格3元以上,如红梅 喝酒标准 价格在3元左右,如泥坑 价格在3元以上 炊具 象征“稳定”下来的大锅台 象征流动的煤气灶、柴油炉等 回家次数 一年10次以上 常年在外,有的三、五年回去一次 管理 比较松懈 非常严格,甚至军事化管理 …… …… ……以上比较没有定量,只是从与民工的交谈中获取的信息,但定性的结论没有太大出入,由此可见本地民工和南方民工的重大反差。比如劳动努力程度,大家一致反映南方民工要比当地民工好。高教区建筑工地的工程师举过一个自己亲眼见到的例子,在工地上运钢筋,北方民工两个人抬一根,一根9公斤,浙江民工一个人扛同样的钢筋三根。南方民工付出的劳动多,工作时间长,收入和消费也高。据菜市场的人反映,北方民工从来不买鸡、鱼等食品,而南方民工经常买,甚至常常买乌鸡、烤鸭。 3、国有建筑企业和民营建筑企业的重大反差。国有建筑企业举步维艰,缺乏活力;民营建筑企业来势汹汹,蒸蒸日上。当国有建筑企业还在为如何安置职工一筹莫展时,民营建筑企业却在农村招兵买马开赴建筑工地了。 国有建筑企业和民营建筑企业比较 比较项目 国有建筑企业 民营建筑企业 经营方式 规范但死板 灵活多样 工程数量 很少甚至常常揽不到工程 常年有工程 用人机制 死板 灵活 管理人员数量 超额,一人活两人干 极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人才 招不来,留不住 趋之若骛 资本集中程度 资本分散在众多的小股东手中 资本集中在老板一人或几个寡头手中 退休职工 数量多,负担重 没有或很少 竞争活力 极弱 极强 …… …… ……比如人才问题,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副总,在本单位年收入2万元,最近到了民营企业,年薪20万元。再比如资本集中程度问题,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次改制后,股份最多的也不过10万元,而南通二建最少的股份是40万元,省四建老板一人就200多万元,而资本集中程度与资本持有者对企业的关心程度完全正向相关。 4、本地与外地政府、企业(北京、河南)对民工关爱程度的反差。北京建筑工地的管理很好,民工只要18岁到50岁的,小于18岁或大于50岁的都不要,可是我们的工地上,65岁的都有。再比如安全问题,北京新工人都有严格培训,工地上有标语牌、图片展,一看就明白,石家庄则很少,甚至没有,新工人来了,有的不培训就直接上班。河南组织民工到新疆摘棉花,并评选状元,还在北京评比优秀河南籍农民工,得到农民工普遍好评。南通一个施工队,为河北医科大学搞建筑,几个月期间频频开展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而旁边本地的建筑队却死气沉沉。 四、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工程款拖欠十分严重。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市道桥处均被拖欠1个多亿,中建一局六公司也被拖欠一个亿,石家庄市第三建筑公司被拖欠6000多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程、国有企业拖欠工程款占全部拖欠数额的40%之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源于于一个连续的不等式:建筑队伍 > 建筑单位 > 建设项目 > 建设资金。还有一个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一些地方政府大兴土木,亮点工程越多越好,将建设成绩看作升迁的必要前提,由于资金不够,只好拖欠建筑商。针对这一问题,企业都专门成立了法律事务处,积极依法讨债,但收效甚微,因为拖欠一方往往是政府或权力部门。比如石家庄市第三建筑公司1999年承建的政府第一号工程、道桥处2001年承建的拆墙透绿工程和槐南路高架桥工程,至今依然被拖欠巨额工程款。据调查,拖欠工程款最多的除政府工程外,还有省二建、卓达集团、河南安阳某建筑公司。 2、建筑市场不规范。工程款不到位也能开工,没有资质的企业可以揽到工程,垫资现象有增无减,正常的市场秩序被打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既影响了工程质量,也不利于市场的发育。 3、劳务市场发育不完善。人们普遍反映劳务市场、特别是自发的劳务市场太多,有时老板民工,有时民工老板。有34%的职工回答在求职中至少过一次。在的农民工中,以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青年为主。正定县一个老板,到南三条劳务市场招收了几个民工,民工说我们还没有吃饭呢,老板把他们安排到餐馆,自己有事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发现这几个民工已经吃喝了好几百元,感到不可靠,不想再雇佣他们,而这些民工却说,让我们回去可以,但必须给足路费,无奈,老板又凑了100多元,才打发他们回去。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赞皇县的一个民工在劳务市场认识了一个四川包工头,跟着包工头打了一个月的工,谈好的工钱给不了,也没有活干,每天还被老板扣7块钱伙食,他着急地说,要这样下去,我的工钱就被他扣完了,一个月就白干了。 4、农民工就业问题没有走上法制化轨道。我们调查的十个工地,普遍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更没有集体合同、工资协议。有些农民工名义上集体加入工会了,但根本没有会员意识,有的连工会是什么都不知道。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有的农民工回答全部都有,的回答有一部分,40%的回答没有。有92%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12小时以上的占22%。另外不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的占40%。 5、劳动部门的管理存在霸王条款。比如劳动部门规定,建筑单位必须按工人人数交纳培训费,每人200元,名为培训费,其实根本不培训,况且农民工数量众多,要培训也培训不过来,只要交钱,就给办证。基本上是一个工程交一次培训费,施工队对此意见很大。 6、农民工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工素质低的主要表现,是技术素质差。这与传统师徒关系的解体有关,现在的建筑施工单位,没有师傅带徒弟、三年出徒的说法了,有的只是亲友传帮带,学徒不严格,技术不稳定,双方都缺乏积极性。 7、上级有关部门为农民工办事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有的不了解农民工的真正需求,有的图虚名多办实事少,值得引起警惕。 五、12条可操作性建议 1、在省会所有建筑工地公示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电话,鼓励职工在遭遇被恶意拖欠工资等侵权事件时,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在查证属实后依法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金。也可以把工会的维权热线公示到每一个工地上。 2、扩展城际间工会法律援助协议的城市范围。目前我市与另外三个城市建立了维权协议,数量偏少,应该与更多的城市签定协议,尤其是要与农民工输入输出大省的省会城市首先签定协议,比如今年年底前可以与郑州、合肥、南昌等地签定。 3、政府要改革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在考核过程中,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定、社会保险金的交纳、工资发放情况的考核要优先于政府税赋征收。 4、增加劳动监察人员。据了解,目前我市劳动监察人员70多名,而打工者有70万,比例为1:70000,深圳是1:20000,香港是1:4000。劳动监察人员过少,根本没有精力监督打工人员的权益落实情况,所以增加劳动监察人员数量势在必行。 5、落实农民工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适应“静态社会”向“移民社会”的转变,不论有没有户口或暂住证,要赋予所有在石家庄市长期工作的农民工以政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高农民工在市人大代表与市政协委员中的比例,比例数字可以根据全体农民工与全市人口之比例确定。同时增加农民工劳模的比例,比例数字可以根据全体农民工与全市职工之比例确定。 6、探索建立农民工参保新模式。如果让所有农民工与本地劳动力一视同仁,按照同样比例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根本不现实,所以应该借鉴上海、成都等地的做法,探索建立综合保险模式,等时机成熟后,再与本地劳动力参保标准对接。 7、要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比如河南对待民工的做法值得借鉴,大力开展为劳务输出人员服务的各项活动,包括评比状元、技术练兵等,可以在输入城市选树我们河北石家庄的农民工典型。 8、深入开展送文化到工地活动。包括送图书、送电影、送节目等。同时投资一批电视,为农民工比较集中工地配备电视,并安装有线服务。 9、在比较稳定的农民工中签定劳动合同,流动性大的农民工不必强签。 10、工会要实行会员一卡制。要与外地工会建立联系,探索使工会会员卡成为“全国粮票”的新办法,无论在哪里打工,都可以享受优惠服务,起码要在与我们签定过城际维权协议的3家城市里通用。 11、建设“民工之家”。仿照国有企业建设职工之家的做法,在工地开展建设“民工之家”活动。 1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与南方相比,石家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采取鼓励、引导、扶持等措施,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最后的结论: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和工会会员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其说农民工需要工会,不如说工会更需要农民工,抓住了农民工,就抓住了工会的未来,丧失了农民工,就丧失了工会的未来。形势逼人,我们任重道远!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给我分啊,费了好大劲呢近些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社会的迅速发展。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带来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不仅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对现实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挑战。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分析新年刚过,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便开始为就业而四处奔波。紧张的求职气氛、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漫长的谋职过程和部分大学生未能上岗的结果, 使得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1.毕业当年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比例较大据《大学周刊》报道,来自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显示,北京地区2004届大学毕业生为。记者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作了调查,发现其中某些高校就业率数字注入了水分。[1]也许这是应对教育部关于到 8 月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70%的要求,但这也说明实际存在的待业率要大大高于 10%。毕业当年未能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增加, 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直接表现。2.大学生就业成本提高大部分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几乎全部精力用于找工作。他们或托亲求友,或奔走于用人单位之间,或频频出入于人才市场。这不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耗费了他们大量的财物。据国家教育部调查统计,近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凭亲戚朋友关系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已超过 25%, 而且有40%的毕业生认为关系后门在就业中的作用最重要。[2]那些没有关系的毕业生,用于外在包装、手机配备、就业推荐书的打印、奔赴人才市场的差旅费等方面的就业成本折合量则不低于3 000元。3.大学生就业时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不少大学生顾不得个人就业意愿,往往是只为了就业而凑合找个工作岗位。这种背离就业意愿的勉强就业,也是当今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个表现。4.中国大学生就业比以前难成为社会存在的普遍心态应届毕业生考研热不断升温, 家长对子女大学毕业后就业忧虑重重,以及新闻媒体的频繁报道,都反映了人们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强烈体验与感受。同一个问题,西方国家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在短期内就业的现象也都普遍存在,但人们认为就业并不困难。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传统体制下我国长期包分配安置, 大学生毕业分配不存在待业或自谋职业问题。 以这种状况下养成的就业心理定势来看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了。二、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影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这种现实已经对中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强烈的影响, 同时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其社会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高层次人才的浪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层次专门人才。 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就意味着这一部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闲置或不能在用其所长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这无疑是高层次人才的直接浪费。2.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集中表现为教育经费的投入。 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培养费用是相当可观的。随着高校并轨改革和社会工资水平的整体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费用也逐年增长。如此大量的经费投入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就业,无法获得收益回报,无疑等于这部分教育资源的浪费。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素养的根本保证。 世界民族进化的历史经验和个体发展实验表明, 提高素质素养的关键在于基础教育的扎实和高质量。只有如此,才能为高等教育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保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运行。因此,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基础教育为重心,这就意味着,在经费分配上,要充分保证基础教育的需要。 我国目前教育经费相对来说还比较拮据,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因此教育发展和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还应是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投入的倒置,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使整个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当然,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现象也有其潜在的积极面,这是一种重要的预警信号。从大学生个人角度看,就业形势严峻将激发他们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从高等教育组织者角度看,他们也会由此醒悟到教育结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将警示教育管理者要审时度势,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的专业、课程结构,培养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三、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形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对其原因作一分析:1.对高层次人才吸纳空间相对狭窄,大学生就业适宜职业岗位相对有限或短缺, 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类型看,与改革开放之前及其前期相比,我国社会生产系统的高科技引入虽然有了长足发展, 但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科技引入的力度还很不够,生产设施技术更新换代相对缓慢,总体水平仍不高;我国经济总体上看仍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为主的粗放型经济;科学技术的贡献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相对不高,与扩增较快的高等教育形成一定反差。另外,从产业结构看,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转换成“三二一”的倒金字塔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已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为 30%, 第三产业约 60%, 这就为高等教育人才的就业提供了广大空间和强烈需求。而在我国,产业结构大致与发达国家 20 年前相似,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的结构比例为 ::。[3]这种产业结构无疑弱化了我国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需求, 成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从历史人才积累看,历史积淀“人才”过剩,新增岗位被先行挤占。随着传统产业岗位的萎缩撤销,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随着冗职闲岗的撤销淘汰而被甩离出原有的生产体系,但由于用人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够,而且这些人大多处于社会优势地位,他们很快就在新的职业结构中谋得了新岗,抢先占据了新位,从而使对大学生的新需求被排挤。这种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尤为普遍。2.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 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部分传统生产领域日渐萎缩,许多“夕阳”企业产品过剩,生产急剧缩减甚至关停,很多职业岗位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新兴部门和企业则迅速崛起,相应的岗位也迅速增加。当然,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中国社会的现实社会需求结构有一定的畸形性, “各领风骚数几月”的各种“热”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然而,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 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 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人才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 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最直接原因。3.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主要指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很不成熟, 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 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 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限制机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一方面,国家允许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多的用人自主权, 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大学毕业生。 但同时国家又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与之完全匹配的市场激励保障机制, 宏观引导这些基层企事业单位理性地用人。例如,基层企事业单位一般进行承包任期制、经费包干制等改革, 而任期目标中往往缺乏单位人力发展目标要求,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上的短期行为。他们拼设备、拼资源、压缩成本,不愿在承包期内接受见效迟而支付早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宁愿“竭泽而渔”或采取短平快的在职培训, 何况这还能解决企事业既有人员的学历升级和稳住既有岗位的隐性需求。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弱化了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 阻塞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入口。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的选人心态与方式过于保守与苛刻。有的单位只要研究生,但本科生其实就有能力干好这些工作;有的单位只要男生,但有些女生往往比有些男生更有能力;有的单位用人考虑长相,等等,这些用人单位不考虑毕业生特点和利益的挑剔心态与选人方式, 造成择业和择人渠道紊乱不畅。四、改善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几点建议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成, 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社会的全面配套改革。1.发展地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热情地迎接高层次人才需求高潮的到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融入全球经济运行循环体系,随着中国高品位开发大西北浩大工程的启动,特别是经过 20 多年来改革开放的酝酿和积累,我国整个国民生产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升级换代的序幕已悄然拉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社会结构的大调整、大重组、大升级的新时期就要到来了。面对国际认可的高水平和高标准,大量培养、吸纳高层次人才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轨迹、 调整升级的主旋律。在这样一个需要高层次人才、呼唤高层次人才的时代,从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完全可以有信心地说, 今天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只是这种社会转变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或繁荣前的调整, 只是大学生供不应求前的一个小插曲。2.培养和树立现代流动职业观念,提高人们化解就业压力的承受力在长期计划分配体制影响下, 人们形成了保守脆弱的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实际上,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且不说在市场体制条件下,社会生产体系需要一定规模的劳动后备军作为自身弹性发展的基础, 而且失业可以激发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是经济结构转换时期必需的能量源泉。更重要的是,暂时失业、无业是重新选择的良机,个人自主择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且,只有能够较自由地转换职业,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人的全面发展观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暂时找不到工作比勉强就业要有意义得多,从自主择业的角度说甚至是幸事。为此,我们不仅要教育大学生,而且也包括家长及广大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待业、失业、再就业这一客观存在,要尽快、彻底地改变人们一次到位、 端牢“铁饭碗” 的就业观念,广泛宣传多次就业、自主择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提高承受、化解和转换就业压力的能力, 把暂时失业变成自主、 充分和全面发展的条件机会和动力。3.加快社会生产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步伐,创造更多的高层次就业需求,这是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关键所在事实上,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来看,当前毕业的大学生不是多了,关键是生产结构层次太落后,容纳不下实际上有限的大学生。因此,我们首先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精减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其次,要努力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压缩和淘汰陈旧落后的生产设施系统,提高生产过程的机器化、 电子化、 自控化水平,加速发展高科技产业, 改变手工作坊式的粗放型生产为高智力的集约型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领域,生产、管理、服务现代化高科技化的潜力很大,高层次人才就业空间极为宽广。事实上,只有农业生产及农村社会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才谈得上真正的进步。4.彻底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专业等结构 首先,要改变过时的人才观。 这里要着重明确三点:(1)人才和高学历并不是完全对等的;(2)只要保证名副其实的教育质量,各个层次都可以培养出相应的人才;(3)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分类分层日益明确,社会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岗位的合格工作者都是人才。人才不仅包括高层人才,也包括基层、中层人才。要改变为争取作“人才”而极端追求高学历的观念。其次,要改变高等教育只重现实所急、眼前就业所需,忽视长远发展要求的观念。将教育、社会、个人的长远发展与眼前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树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再次,要改变重量不重质的效益观,克服无视教育质量,盲目追求高等教育规模的观念和做法。诚然规模效益很重要,但如果质量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就难于真正实现,就会导致高等教育的“贬值” ,最终失去效益。最后,要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对高等教育的门类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要加强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工作,果断地压缩甚至关闭那些由于生产升级而没有市场的专业, 及时增开朝阳产业所急需和未来需要的新专业, 保证高等教育真正生产出合格的适销对路“产品” 。而一些基础理论型专业也不能放松,必须保证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人员的培养。5.规范人才劳务市场,健全就业机制我国的传统用人机制是非市场性的, 在向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 人才劳动力市场还很不规范, 关系就业、暗箱操作、隐形市场现象还很严重。只有彻底消除这些现象,建立健全人才市场机制,才能有效消除高层次人才供求错位、通道不畅,甚至被扭曲的现象,实现供求均衡。为此,要下大力量建立规范稳定的人才劳务市场。人事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机制和运作方式,真正成为高层次人才供需见面、调配、实现的规范场所,担负起及时进行人才供需信息的收集、发布和交流的职能,提高信息的实效性和可靠性,强化就业质量和巩固率。要彻底改变人才部门单位所有制的封闭局面,使人员录用、流动和岗位转换真正按规范的市场机制运作,实现人才流动常规化、高效化。6.建立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和完备高效的大学生就业社会法律保障体系其一,国家要制定法律,明确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与义务,规范其确定、选择、录用高层次人才的行为。其二,政府要通过市场形式、政策和宣传教育,对用人单位提出长远的人才要求。其三,建立公开有形的人才劳务市场,明确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的人才预测、交流及人才市场组织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制定有关规范人才劳务市场的法律。其四,明确高校保障毕业生正常就业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高校产品出口及其社会实现的责任行为, 强化对高校生产规模盲目扩张的刚性约束。其五,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基金,建立与维持人才“蓄水池” ,一定规模对应相当的资金储备,充分保障个人就业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弹性协调状态。总之, 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社会体制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它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运行仍处于低品位状态, 从而要求我们加速技术更新升级和体制改革,以创造更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教育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失调的问题以及用人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需要我们加强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改革人才部门所有制和人才责、权、利错位脱离的体制,以生产充足适量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达到高等教育供求之间的动态均衡,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充分合理的任用和流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暂时现象, 坚持以全球认可水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和发展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体系, 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会日趋好转并蒸蒸日上。
这类文章可以去百度文库看看,范本很多,最主要的是看你对于这类分析是趋向于那一方面了,就业政策分析可以分量方面写,一方面是比较让人看着舒服的,但比较假,另一方面是让人看的觉得非常贴近实际的,但能不能拿高分不好说。
可以套用一下,参考文献,你利用半天时间在大点的书店找找相关的记下来就好了。 近年来,法国的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较高。在这种形势下,法国政府增加了文化投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以便通过文化产业来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发展。 1996年8月16日,法国文化部长在国民议会的演讲中指出:“文化投资即是就业投资,因为,投资与就业之间的最佳途径就是文化。”在经济发展较缓慢的情况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有限。由于政府增加了文化投资,文化机构和设施则成为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兴建文化设施,其中有些是大型工程,投资巨大,工期延续数年。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设计和施工人员,工程结束后,还需要不少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在这些设施内或周围还建有不少餐饮、娱乐、服务等附属设施,这就解决了不少人员的就业问题。 而且,随着文化的普及和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文化工业已成为一种比较活跃的工业门类。法国政府积极支持文化工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和资助,使图书出版、影片生产、音像制品、报刊杂志等行业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既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收入,又增加了政府的税收。 除此之外,为了限制美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的发展,法国还采取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规定电视台播放比例;大力宣传本国文化;资助本国影视制作业;加强同欧盟国家的文化合作等等。你这题目有点让我找不到方向,什么叫论法国的名胜,还有就是它的什么影响啊,太模糊了
摘要: 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劳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劳动力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劳动力会出现转移,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让农民的收入增加,可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劳动力的转移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果不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就会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劳动者素质
农村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就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已经突出了几大问题,如果不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就会阻碍小康社会的建设。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生活在农村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但是耕地却是较少的,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农村仅仅需要亿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农村生产的需要,这是现在的人口现状决定的。由于人口众多,可利用的耕地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生产的效率是不会得到提高的,只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发展下去,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艰难。现在的这一阶段,国家对人民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这三个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以减少城乡差距,让农民内部保持稳定。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水平,农民为了追求利益,就会转移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是十分的严重,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以下对这些地区出现的劳动力转移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劳动力的转移是大规模的,主要是受到交通、经济、文化和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让农民盲目的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来发展,但是没有实地的考察和了解,仅仅是在亲友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流动性是非常大的,对农民工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了供求关系不容易衔接,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其次,农村的劳动力发生转移,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非常低的,素质程度的地下,造就了农村人口的`转移是都十分的严重的,这些素质较低的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县级或者是县级以下的地区,县级以下地区的人们大多是高中毕业或者是初中毕业,有些甚至都没有学历,仅仅学习了技术,但是技术的学习并不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仅仅是向老一辈会技术的人那里学习的,这样没有经过文化熏陶的技术人员是很难找到工作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是非常大的,素质低下的人们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很难在城市中生存。最后,机会成本的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城镇与乡村在就业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待遇上,城镇是用具职务和职称等来领取工资,在工资和报酬上是标准化的,与农村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劳动力都涌向城镇,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道德风险,这些是农村劳动力无法应对的问题。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户口问题,户口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劳动力没有城镇户口是很难生存的,这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国之根本,人民要想生存是离不开农业的,如果没有将农业经济发展好,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社会动荡,流离失所,一定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让农业转型升级,适应劳动力减少的需要,发展规模化经营,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业的重视程度在逐渐的降低,人们都退出了责任田的种植,认为外出打工的收入就能够满足生存需要,有些甚至在城镇生活,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对责任田的需要减少,乡镇的发展就会减弱。这是由于这种现象,农民就行了产业升级,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在规模化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劳动力的剩余,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农业经济,对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农民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二次创业,让农民也能够发家致富,走这样的道路,以让整个经济的发展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作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农民进城可以开阔眼界,则那几人民的收入,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增加农民的阅历,学习新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下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一些培训班的出现,也提高了农民的职业素质,让农村劳动力结构在整体上改善。
(三)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劳动力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转移的劳动力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将城镇的思想与素质带到了农村,让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基本观念。提高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还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能力。(四)对社会的影响随着非农转移的加速发展,承包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农民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后防线。但是由于有偿、合理、灵活、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流转机制建设没有及时跟上,迫使大量劳务输出人员城乡两栖兼业,无法解决后顾之忧。在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人甚至弃田抛荒。抛荒现象尤其是常年抛荒呈逐年加重之势。
三、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一)强化农民智力投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作用,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逐步形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多主体参与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非农产业输送合适的高素质劳动力。
(二)完善与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劳务信息,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等,解决农民的信息闭塞问题;提供法律跟踪服务,聘请劳务律师对劳务输出的全过程进行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定劳务输出优惠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以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完善与农民工其它权益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工会法律制度、户籍法律制度等,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以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三)积极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全方位服务
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以及中小企业仅占受阻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此种情况下,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受到明显的约束。通常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以城镇化及中小企业作为可靠的载体支持,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此种情况下,应当结合地区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拓劳动力市场,并结合当前农村人口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在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国际劳动力市场进行优化利用,促进农民问题的妥善解决,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顺利实现。若地区条件允许,可以对全球性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妥善利用,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有目的且有组织的开发国际劳务输出市场,将组织开发与农民自谋出路进行有机结合,给予农村劳动力政策上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良的途经,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四、结论
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对人力资源缺口的助力是很大的,但是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环境也的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伯平,刘冰,石佳,于艳洁,肖霞.浅析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林科技.2014(06)
[2]张敏.做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临泉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为视点[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3]谢琳.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9)
收费的要不要
去屎 热屎我了 就差中暑了
〔摘要〕就业难,是现代世界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何况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就业更难。我国就业的总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区域性矛盾、就业弱势群体、农村就业等问题十分突出。解决就业问题一是要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二是要拓展就业渠道,三是发挥市场机制,四是合理的给予政策扶持与引导。 〔关键词〕 就业 引导 扶持 一、就业压力与任务 人们常说:“安居乐业”。但是,假如一个社会面临大量无业者、失业者、下岗者的时候,不惟无业者难乐,恐怕有业者也难以安乐了。目前我国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古人云: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是说,没有稳定的职业就不会有稳定的家产;没有稳定的家产者其心不专,其志不一。其中的部分人可能会衍变为社会的动乱因素。就业是人的最基本权力,它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人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方式。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观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 1、就业压力激增,总量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13亿总人口中,年龄在15--64岁的劳动人口 2002年底约亿。2010年将达到亿,2020年将达到 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 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积累剩余劳动力亿以上。(杨凌隆:《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无论它是否参与社会生产过程、是否创造价值,它都要消耗大量的其他资源。人力资源又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等能够储存、保管,现在不用,将来开发出来仍然可以用;人力资源是一种不能储存的活劳动,过了盛年期后将只能退出。因此,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2、在总量性矛盾没有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又突现出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保持着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 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左右,保持现在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 700万个左右。因此,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布局中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更为严峻的是,美国“911”事件以后,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将构成巨大影响,将引致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新增就业规模将大幅度缩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调整时期,多种调整因素交汇,急剧增加了就业压力。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减员下来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正寻求再就业,近两年还有 5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人世以后,对农业的冲击严重,仅考虑 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 1000多万人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每年至少 200万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深化改革,企业将持续减员。为应对人世后激烈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减员将有所扩大和加剧,劣势企业也将加快退出,关、破、兼并增加。今后每年还将有 25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人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对全国17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初步摸底统计,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在职职工近 400万人。估计国有企业最终减员达到30%,总量 1500万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更大范围的企业进入结构调整时期,用人需求减少,排放劳动力增加;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应用,对就业的短期消极影响,产生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仅仅考虑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的劳动力( 100万人)、农村新增转移劳动力(1200万人)、国有企业新增减员( 300万人)三大因素,在 5年内也将在新成长劳动力之外,至少每年增加劳动力供给1600万人,大大超过新成长劳动力数量。根据统计,目前我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已经达到146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 7%。在上述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即使每年只增加失业人员 200万人,也将使我国城镇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口达到经济活动人口的 8%以上。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将进人高失业和就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原因,以及政策因素和重大的工程影响,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就业矛盾将特别突出。下岗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更多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以及资源枯竭的矿山分布在中西部,甚至在加强生态建设中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也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更不用说三峡库区企业搬迁中以关破为主的结构调整政策,对重庆和湖北两地的就业影响。这些不利因素的集中,已经使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多年处于高失业率状态,出现就业危机局面。 3、在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交互作用下,就业人群中弱势群体不断增加。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出现企业减员增加和用人需求萎缩并行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在每年的新增就业中,大中专和技校生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增加到现在的30%左右;农村劳动力以其低成本和低就业期望值的优势,多年保持比较高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增加 1200万人左右;市场用人需求,以低年龄段劳动者为主,35岁以下的需求一直在70%以上。因此,低素质、高年龄以及高就业期望值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上越来越没有竞争能力,呈现出就业弱势群体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35岁以上的人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1年对 10城市抽样调查结果,35岁以上下岗职工超过 72%。而对这个年龄段的单位用人需求仅占总用人需求的三成;二是长期下岗、失业者。据武汉、沈阳的调查,下岗职工下岗的延续时间平均接近 5年,其中,三分之一职工下岗 6年以上;下岗转为失业的,平均失业周期 18个月。由于再就业率低的影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长期处于无工作状态的将急剧增加;三是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10城市的抽样调查,下岗职工中初中文化和初级技工以下的分别占 40%。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再就业是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趋势,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将成为一个就业困难的大群体;四是女性下岗职工群体。根据世界银行委托劳动科学研究所在武汉、沈阳的调查,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比男性下岗职工低近20个百分点。 严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表现出越来越难的局面。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下降到2000年的35%,2001年第三季度,再就业率只有%。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已经持续延长,这种局面还可能呈恶性循环趋势。再就业率越低,积累的就业弱势群体越大,再就业率更低,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对再就业失去信心,失去参加培训、求职的积极性,出现弱势群体就业更加困难的局面。 就业弱势群体的持续扩大,不仅造成失业率持续上升,更导致就业不充分问题突出和极高的劳动力市场退出率。武汉和沈阳的调查表明, 1998年以来下岗以后一直没有工作的高达 38%,而有过工作的人 70%以上是处于断断续续状态;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 20%的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他们多属就业弱势群体,包括对找工作失去信心不想工作的人;有病的人;太年轻或太老;无技能而参加培训的人;女性下岗职工退而从事家务等。这些因素致使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处于极低的水平线上,已经引致城镇贫困阶层扩大,构成我国消费市场内需不足的深层原因。消极的生活保障已经不能阻止这种趋势。 4、农业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在我国农村,一方面是人口的超常增长,另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水土流水、沙漠化等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农业空间的萎缩。曾经在20世纪80~90年代吸收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近几年也处于调整中,就业增长缓慢。最高峰时的1996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到 亿人,1997年急剧减少,虽然这几年有所回升,但增长缓慢,2000年为 亿人。中西部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不能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在近几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大批良田被征用,变成了城市的道路、住宅、市场,不断挤压着农业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城镇又不能迅速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既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造成许多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问题。尤为严重的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内城镇主要消费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将被国外进口的部分产品所取代,既减少了农业就业岗位,也影响了农副产品质量的提高。 5、资本与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实施挤压效应,加剧了就业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大批引进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了革新改造,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但是其副作用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有机构成对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原来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耗费大量时日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三、五个人,一、两台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任务!随着产业设备的一次次更新换代,大批的产业工人被释放了出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困难。这种发展趋势对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是极不情愿看到的,但规律使然,谁也奈何不得。二、思路与对策毋庸讳言,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解决起来也是十分棘手的,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物力、财力和时日才能减轻和缓解就业压力。当然,我们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增强了的国力、基本建立起来的市场体制,以及劳动者自主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途径。1、改变观念,理清思路,实施正确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思路的基本点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点到,就是:将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当前具有特别的地位,它在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上占据突出的位置,因此,需要把扩大就业摆到优先位置,保持经济增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尽最大可能扩大就业规模,控制失业率。化解当前的就业矛盾,特别是要解决好已经非常突出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区域性问题、弱势群体难点。解决或缓解这些矛盾,要下决心增加就业投入;根据就业格局的新变化,健全扶持政策;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建立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多种手段并用,各种政策组合,以求阻止整个就业局势的恶化,保证我国社会的整体安全。2、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增长带动就业。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发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型过程中的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是我们的重要参照。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表现出了非常一致的规律性。就业增长都低于经济增长,有的经济增长高达6%,但就业增长却只有2%左右;大部分经济增长的国家都保持了就业增长,少部分经济增长国家虽然就业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小;所有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就业也都是负增长。因此,对于转型国家,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虽然不能解决转型中的就业问题,但可以保持就业增长,或阻止就业下降。对解决处于转轨关键时期的我国就业问题,经济增长是绝对必要的。通过经济增长,带动一批就业,主要保持优势群体的、稳定就业的增长,并为灵活就业的增长增加空间。3、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在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扩大就业规模,还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要打造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航空母舰型”企业,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增强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4、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增加就业。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和初步树立起自主就业意识的情况下,在灵活就业成为重要渠道的发展趋势中,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成为推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关键环节。在当前阶段,可以说有部分劳动者还有依赖性,还没有进入市场;有一部分劳动者进入市场,还缺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激发劳动者自主就业的积极性,有赖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投入以及投入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扶持政策的鼓励,通过市场压力的锻炼,通过就业服务的促进,将可以逐步培养劳动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培育劳动者的自主就业意识,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将开拓出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广阔渠道。5、健全扶持政策,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在城镇,下岗与失业即将并轨的大趋势下,要求政策重点从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向既要保障生活,更要促进再就业的方向转变。增加就业投入的强度应与并轨步伐相适应,并促进并轨工作。建议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就业投入,使之成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应逐步随下岗职工并轨转入失业的状况,重点转向用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并在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中,将促进就业支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加大对中西部以及老工业基地等就业困难地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其次,增加地方财政的就业投入,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并轨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每年财政收入增长相当比例投入促进就业工作,并通过筹集社会资金,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其三,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要改革失业保险制度,调整失业保险的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其四,实现就业投入的多渠道,保证实效。在就业体制转变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就业政策和投入都不能解决我国越来越复杂的就业问题,要求政策多样化,投入多渠道,以保证取得实效。根据当前就业资金投入严重缺乏的情况,再就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支持、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农村开发就业以及基础工作都是投入的重点。此外,建立和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面对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的趋势,实施就业援助是当前的紧迫需要。就业困难群体多数情况下不能被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所吸收,也难以通过一般的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实现就业,需要实施特殊的就业援助。由于任何时候的劳动力市场都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应该发展成为常规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