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红河学院学报万维

发布时间:

红河学院学报万维

这种地方性小本科的 学报,根本不可能是核心期刊。更不可能是中文核心期刊这个学报 就是 最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不算,但在云南省内还是很优秀的

红河学院学报接收本科生《红河学院学报》二本学报,可高职,可党校征稿栏目:哈尼族文化研究,彝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哲学与历史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

河西学院学报万维期刊网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河西走廊《西游记》故事原型再探作者:杨国学 文章来源:《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内容摘要:从唐玄奘取经的真人真事到神怪小说《西游记》问世,故事几经演变。基本趋势是越变越幻,史无稽考。故其故事原型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播于民间。其中一部分故事原型集中在玄奘取经时所经过的古丝绸之路中段的河西走廊。内容涉及到人物、地理、自然现象等许多方面。通过辨析这类故事,可以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看到其与《西游记》部分情节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词:河西走廊 唐僧取经 《西游记》 故事原型从大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赴天竺取经,到明中叶《西游记》问世,故事演变历经真人真事、诗话、杂剧、长篇小说四个阶段约800年历史,取经人物由少到多,取经故事由单纯到复杂,由历史真实到诞幻诡谲。基本趋势是越变越幻,正史、方志无所稽考,所以其原型故事只可能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播于民间。在古丝绸之路中段的河西走廊,民间流传着大量取经故事。从这类故事中,能够看到它们与《西游记》中部分故事情节的联系,因此,或许可以说,这类故事可能就是《西游记》部分情节的原型。一、反映人物来历的故事原型1、“石头坷垃里蹦出来的”野人与美猴王 在河西走廊的许多地方,民间有一种在特定情景下专用的俗语:“难道你(我)是石头坷垃里蹦出来的?”第二人称的句子一般用于孤儿出身的年轻人或儿童,当他说不清自己身世的时候,别人会这样问;第一人称的句子常常出现在一个年轻人或儿童认为自己受到父母亲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会向父母亲提出这样的“抗议”,意思是“难道我不是你们生的”?句中的“石头坷垃”指石头堆。那末,这句话源于何事呢?原来,它与孙猴子的出世有点瓜葛。当地传说,西王母巡游天下路过南山(指祁连山)时,因一时困乏,便坐在一块大麻子石(一种白灰红黑间杂的花岗岩)上小憩。因当日正值西王母月经来潮,不知不觉中在巨石顶上渗进了些许经血。日久天长,这块巨石孕育成了一个胎胞,五百年后,胎胞发育成熟,巨石列开,“蹦”出了一个石猴。“石头坷垃里蹦出来的”这句话就出自这个故事传说,意为无父无母的野人。而《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讲述美猴王出世,说是东胜神州傲来国有座花果山,花果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有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1]显然,南山石猴的来历和《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几乎如出一辙。只是南山石猴凭西王母的经血孕育成形,属于有母无父之类。那么,西王母的经血为什么孕育出的是一个猴呢?这就与西王母的种属有一定关系了。据《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2];肖兵先生认为上古神话中的西王母是猴神:“《山海经·西山经》里的西王母如人而有豹尾,蓬发戴胜(猿猴额部丛毛的夸张)、虎齿(猿猴有利牙)、善啸(猿啼),分明是西戎族女性巫酋扮演作猿猴祖先的样子。”“戎,或是狨(金丝猴)的省文,有狨,简狄之族,疑亦以猿猴为图腾。鬼方属于西戎集团。鬼头之‘田’读音即与狒同。鬼原来是禺属,是猿猴的意思。”[3] 说来巧得很,《西游记》第五回,王母娘娘隆重招待各路神仙的盛大宴会名叫“蟠桃会”,宴会上档次最高的一道菜是九千年才能一熟的蟠桃。而天生好吃桃子的孙猴子正巧被哄上天去看守蟠桃园,他竟将先熟的蟠桃吃了个精光。这条不被人们所注意的线索正好说明,由西王母演化而来的王母娘娘和孙悟空一样,也是一位嗜桃的角色。这种生活习性方面的嗜好,正好可以拿来做一个西王母与石猴属于同类的佐证。以此推论,西王母的后代是个猴子,就不足为怪了;从石头坷拉里蹦出,自然是个石猴。花果山的石猴因勇探水帘洞而被群猴拥戴为“美猴王”,这一点又或多或少地透漏了一个不易为人们觉察的信息——石猴身上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可是,这一切王母娘娘全然不知,她不知道自己在人间还有一个“儿子”。话说回来,即使她知道有这么回事,也断然不会承认的。因为石猴生于下界而且不知父母是谁,尊贵胜过天后的王母娘娘怎么会无夫、无分娩而生子,又怎么会生在下界而且是个石猴?所以,天庭只能认定这个身份不明的下界石猴为“妖仙”。 总之,《西游记》中的美猴王,与上述传奇中之石猴都出生于石头则一,但美猴王是由“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成,是地地道道的“感天地而生”,其血缘关系中完全没有猴子的成分。假如要追根溯源的话,美猴王出世的故事原型似乎与丝绸之路上石猴的传奇故事以及由此浓缩而成的“石头坷垃里蹦出来的”俗语来源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 2、玄奘辞退石槃陀与圣僧恨逐美猴王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西行至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遗址),收西域胡人石槃陀为徒后,按照州吏李昌的指点,夜渡葫芦河,准备偷度玉门关,继续西行。当他们过了葫芦河休息时,石槃陀曾拔刀向玄奘走去,走了十来步又退了回去。次日黎明,玄奘叫醒石槃陀准备出发。石槃陀这才说出了他的心事:“弟子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五烽下有水,必须夜到偷水而过,但一处被觉,即是人,不如归还,用为安稳。”[4]玄奘表示决不退缩。石槃陀又拔刀向玄奘逼来,玄奘一步不退,让他独自返回。 石槃陀起初信誓旦旦,自愿担当玄奘向导。但即使能顺利偷度玉门关,横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亡之海莫贺延碛(八百里流沙),几天来担惊受怕,使石盘陀对路途的险恶——官军的截捕和即将穿越的无边无际的大漠和遮天蔽日的沙暴异常恐惧,于是他一度心生歹念,持刀胁迫玄奘返回。由于玄奘的崇高威望,他又下不了手,玄奘知他只是畏惧前路艰险,便好言抚慰,劝其返回。石陀愧悔交加,离玄奘而去。后来《西游记》成书后,我们还是能够从中看到这一细节的影子。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中,刚被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的孙悟空,打杀了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斥责他凶顽而不守慈悲信条,一生自尊要强“受不得气”的孙悟空便架起筋斗云离三藏而去。经东海龙王和观音菩萨劝导,他又回到了唐僧身边,并戴上了紧箍咒。当唐僧念动咒语时,孙悟空便头痛欲裂,口里答应:“听教了”,“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至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一节,因孙悟空三次打白骨精变化的人形,被肉眼凡胎的唐僧驱逐了回去。这段情节,想来与玄奘取经时在葫芦河边几遭新收的弟子石槃陀暗算和玄奘辞退石槃陀的故事多少还是有些联系。换言之,石槃陀曾欲加害玄奘和玄奘辞退石槃陀的历史故事,经过几百年的口耳相传,可能最后演变成了《西游记》第十四回中孙悟空不服管束,想棒打三藏和第二十七回被逐的故事情节。二、显现山川地理的故事原型1、河西瑶池与王母瑶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天下的“瑶池”多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大概青岛崂山有“瑶池”,甘肃酒泉有“瑶池”,敦煌因了“青鸟”的泽惠,三危山下的月牙泉也被称为“瑶池”,新疆更是当仁不让地在著名的高山湖泊天池边上立了一块刻有“瑶池”字样的石碑,并且一年一度堂而皇之地为西王母庆祝着诞辰。 据《列子·周穆王》云,西周王朝巩固以后,周穆王便“乘八骏之车,率六师之众以西巡狩” [5]。曾“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诏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6]。《括地志》云:“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7]《十六国春秋》载,前凉张骏时期的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指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8] “考之属于酒泉南山而地处今酒泉市东南30多公里的红山一带,石红、土红、水也红,故名红山,如此则上引《列子》所说“昆仑之阿,赤水之阳”与《括地志》和《十六国春秋》所载完全吻合。由此可见,西王母可能是在今酒泉红山乡的观山河口接待周穆王的。”[9]上述古籍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看来她是游牧于昆仑山一带的部落女酋长。汉以后的一些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与汉武帝似乎有些不清白。她有一位名曰“青鸟”的信使,住在今敦煌市境内的三危山上。 以上材料告诉我们,《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和她的居所“瑶池”,原本与古丝绸之路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2、莫贺延碛与八百里流沙 《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中,观音携弟子木叉迤逦东行,在福陵山点化猪八戒后,不一日至流沙河边,被一恶魔拦住去路。当木吒与流沙河妖魔恶战时,观音菩萨停下云步,驻足观看,只见那流沙河:“东连沙碛,西抵诸蕃,南达乌戈,北通鞑靼。经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谣闻万丈洪。”因为观音菩萨是空中鸟瞰,所以看上去波翻浪涌,洪水滔滔,实际上,那就是沙流如海,沙浪如山,浩瀚无垠的莫贺延碛,号称八百里流沙。关于这八百里流沙,在(梁)慧皎《高僧传·法显传》中作如是描绘:“西渡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10]《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云:“莫贺延碛,八百馀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後银水草。”当年玄奘穿越时,“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夜则妖魅萦火,煽若繁星,昼则黯风攘沙,散如时雨。”[11]《西游记》中出于刻画沙和尚形象的需要,对八百里流沙作了艺术处理,使之成了一条有八百里遥,浪滚如山,深不见底的天堑害河。玄奘穿越大漠时脑子里曾经出现的“妖鬼”幻觉,便是沙悟净的原型,他脖子里挂的那一串骷髅项链,实为葬身沙海但尚未被沙浪掩埋的部分者的头盖骨被作家加工而成。3、张掖黑河与与黑河妖孽《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写唐僧师徒四众经历了火云洞之灾,行经月余,前面一条河流“黑水滔天,马不能进”。那水“层层浓浪翻乌潦,迭迭浑波卷黑油。近观不照人身影,远望难寻树木形。滚滚一地墨,滔滔千里灰。水墨浮来如积炭,浪花飘起似煤翻。人生皆有相逢处,谁见西方黑水河!”在河西走廊中段,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黑河是灌溉张掖沃土和内蒙古西部草原的重要内陆河流。相传,唐僧取经路过黑河时,天气骤变,下起了冷子(冰雹)。大圣赶紧叫师父找地方躲躲,他一个跟头翻到北山顶上,手搭凉棚四下里一看,只见从山中一个黑洞里喷出一股股阴风,卷起黑河水,直往唐僧他们的头上泼撤。这时一位老人来到面前,他对大圣说:“佛家止步,这是无底洞,有进没有出。洞中有个老魔,这几天正在发怒。要吃七七四十九头牛羊。”大圣说:“我们是到西天取经的和尚,哪来牛羊”老人提起小铜锣一敲,只见四十九头大牛,四十九只花羊,来到老人的身边。老人说:“我平生一心向佛,但没修成正果,难瞑目。在我气数将尽之时,有幸遇上了玄奘大师。我把这些牛羊送给你们,但愿你们能化凶为吉,顺利西行。我后,希望玄奘大师能在佛的面前为我祈祷。”老人说完,把所有的牛羊赶入洞口,一会儿,云消雾散,黑水岸边红日高照。师徒俩离开黑水又上路了。 几年后,唐僧取经回来了,远远近近的善男信女都来拜见。唐僧叫众人在黑水河边上搭起了土台,他在台上念了三天三夜经,为先前赠送牛羊的老人祈祷超度。正当唐僧念经时,魔王又从洞口吹出一股阴风,吹散了经卷,有些经被吹进了河里,经卷在水里一泡,河水全变黑了,黑水河因此得名,念经台遗迹至今尚存。[12]这一则民间传说中的河流名称、河水颜色、魔王弄神通的方式,均与《西游记》第四十三回相一致或相近似,但孙悟空降妖的手段和结果与《西游记》大不相同。倒是报信和贡献牛羊的老人所说的话,与第四十九回驮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老鼋托咐唐僧的话,意思相近。这显然是《西游记》的写定者运用了移花接木手法的缘故。三、象征自然灾害的故事原型1、西北沙尘暴与黄风怪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西游记》中所写的部分灾难,如流沙河、黑水妖、黄风怪、火焰山等等,都是自然灾害及其破坏力的象征。其中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中写黄风怪纵风时,“望着巽地上,把口张了三张,呼的一口气,吹将出去,忽然间,一阵黄风,从空刮起。”“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南山鸟往北山飞,东湖水向西湖漫。”其实,这黄风怪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西北常见的自然灾害沙尘暴。从东汉初到北宋初的几百年间,所有的西行求法者和东渐弘法者,或者是东来西往的商贾行旅,都难免沙尘暴之袭击,唐僧师徒四众,当然也不会例外。长期以来,每年春天和春夏之交,狂风卷着滚滚黄沙,遮天蔽日,有时直刮得天昏地暗,路断人稀。沙漠中碰上沙暴,常常是九一生。即使处在沙漠边缘,沙尘暴过处,路上行人或野外作业者的眼窝、鼻凹、耳朵里都会填满黄沙。其情状与孙悟空在黄风岭遭黄风怪打击时几乎一模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象征自然灾害的妖魔,多出现在古丝绸之路中段的河西走廊或丝绸之路西段的西域(今新疆境内),而且其地名与自然现象至今犹存。在地处腾格里大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河西走廊和西出阳关、玉门关的八百里流沙莫贺延碛,直到西域(今新疆境内)的撒哈拉大沙漠及其边缘地带,这种灾害性天气,从未得到过根治,也很难得到根治。《西游记》中象征自然灾害的妖魔原型,既有水、火、风沙等自然物象,也有狮、虎、大象、狼、犀、狐狸乃至老鼠、蝎子、蜈蚣等大大小小的动物,甚至还有松、竹、藤、杏等各类植物。作者只不过对这些自然物象作了人性化的处理,使之在充分表现出自然物象的物理属性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人性和动、植物习性。从而使故事变得更加曲折生动,更富有奇趣,同时便于从更深层面上揭示作品的主题,表现师徒四众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地探求人生真谛妙理的精神。2、米山面岭油缸醋井与凤仙郡冒天止雨 笔者为河西走廊酒泉人氏,少时因冬天夜长,常爱挤到邻居家的热炕头上听老人讲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说是开天辟地的时候,人们的吃食都是从天上下的,春天下油(春雨贵如油),夏天下醋;秋天下米,冬天下面。因此,人世间到处是米山面岭、油缸醋井。粮油多了,人们便不知道爱惜,而是随意浪费糟蹋。一天,有一家的小孩拉了屎,他的母亲便把刚刚吃剩下的一张薄饼拿过来给孩子擦屁股,然后顺手扔给狗吃了。此事正巧被巡查的天神看在眼里,报告了玉皇大帝。玉帝大怒,降旨于主管天神,将下米下面、下油下醋改为下雨下雪。同时在天上设米山面岭、油缸醋井,放一只鸡啄米,一只狗舔面,一只老鼠吃油,一群醋娘娘吸醋。直到米完面净油干醋尽才下雨雪。以后粮油都改为由人自种自造,一年一料(茬)。所种庄稼本来都像豆子一样,果实从跟结到梢上。玉帝怕人们不依好,又要浪费粮食,便命令谷神挨个把每种作物的果实从下往上捋到只留一个穗子。谷神尊旨将麦子、谷子、糜子、稻子等粮食都捋到只剩了一个穗子,当捋到高粱的时候,手划破了,因此,高粱杆上留下了丝丝屡屡的血迹;当他坚持捋到荞麦的时候,手掌多处流血,因此,荞麦杆全被染红;剩下豆类还没来得及捋,所以豆子至今保留了通杆结实的状态。 这一故事传说与《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中的故事情节,有同有异。其相同处在于:用食品喂狗是其一,玉帝降旨惩罚是其二,所设米山面岭是其三。不同处,一是民间传说中玉帝大怒的原因在于人间农妇以面饼揩擦孩子屁股后喂狗,糟蹋了粮食;而《西游记》中玉帝大怒的原因在于凤仙郡郡侯对玉帝不恭,将献供斋天的供案推倒,唤狗来吃了供品。二是民间传说玉帝盛怒之下,没收了人间的米山面岭、油缸醋井;而《西游记》中作为结束惩戒标志的小鸡吃尽米山、哈巴狗舔净面岭、灯焰燎断锁梃三事设在天宫披香殿,油缸醋井和后来派天神捋收庄稼结籽的情节则没有反映。 我们注意到上述民间传说与取经故事无涉,因为故事中始终没有提及唐僧等人,也没有提到取经一事。但正是这种无涉,恰恰表明是民间传说被作为《西游记》创作的素材,加工改写成了第八十七回,而不是《西游记》问世以后,由民间撷取其中的相关情节,加工成了传说故事。因为《西游记》第八十七回的故事比民间传说的情节更曲折,更富于神话传奇色彩,而民间传说讲究的就是故事的曲折离奇,如果是民间故事撷取了《西游记》的故事片段,一般不会舍弃这些最能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更不会舍弃孙悟空、唐僧等人物形象。所以,民间故事是《西游记》第八十七回情节的故事原型是无庸置疑的。综上所述,河西走廊民间所流传的大量取经故事,大多与这一带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其中的高山、大河、沙漠、戈壁、黄风、沙暴,都是《西游记》写唐僧师徒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情节所需要的。河西走廊向称丝路咽喉,来往的行旅、商贾、戍卒、将吏、僧道、逐臣各色人等,在孤独寂寞或慢慢长夜中,可能根据一时的道听途说或着意搜求来的材料,加工、创作了许多故事,并成为这些故事的传播者。其中有人甚或就是早期《西游记》的作者。因为今本《西游记》中保留了比淮安方言多十几倍的河西或者说是西北方言和俗语。只是这个问题另当别论,此处不赘。

一 越剧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剧种之一。源于浙江嵊县一带,因该地属于古越国而得名。乐曲优美动听,有戏曲中的轻音乐之称。它的唱腔属于板腔体式,主要声腔有南越腔、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五种。越剧的唱腔板式比起有的剧种要少,主要有中慢板、快板、散板、嚣板、连板,清板等。主要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屈原》。下面笔者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分析越剧元素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影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大家熟悉的一首交响音画作品,其知名度远远高于某些西洋交响乐。它的写作方法完全是按照西洋交响乐的曲式结构和配器原则,再加以中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部分音乐元素而成,在世界上也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中国戏曲和西方曲式结构的完美组合,也是中国民族化交响乐探索成功的里程碑。其蕴含在乐曲中的文化要义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唐张读《宣室志》已有记载,以后,在民间歌谣、说唱和戏曲中广泛流传。20世纪初,活跃在浙江农村的“小歌班”已有演唱这一故事的戏文。40年代初,袁雪芬先后与马樟花、范瑞娟合作,由南薇执笔,将旧本压缩为一本《梁祝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在《梁祝哀史》基础上,整理、改编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该曲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的过程,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途遇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并成为好友,结拜为兄弟,后祝英台借机表达爱意但山伯并未察觉,当山伯知道后让其母去祝家求亲,可祝英台的父亲已将英台许给太守之子马文才。山伯悲愤成疾而亡,英台在出嫁那天,途经山伯坟墓,大声哭祭,墓裂开,英台投入墓中,和山伯双双化成彩蝶。剧中《十八相送》、《楼台会》等戏最为脍炙人口。作曲家陈刚、何占豪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就大量借用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过门音乐、“十八相送”、“楼台会”等音乐素材。 二 越剧在《梁山伯与祝英台》里主要体现就是戏曲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这几部分的音乐元素,现将在作品中运用到中国戏曲元素的部分呈示如下: 1.音乐开始,长笛优美的引子来描写这对相恋的男女化蝶双双飞在天上时的优美身姿,飘逸的音符勾起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惜,也表现了越剧的细腻,曲调清幽婉转,优美动听。在双簧管奏出的那段主题音乐,主要就是取自越剧的过门曲调。这段过门音乐优美绵长,使听者马上就能被其打动。 “草桥结拜”相爱的主题,主部主题用小提琴如歌的行板演奏出一段令人伤感的旋律,4/4拍,D徵调式,这段主题旋律恬静优雅,任何越剧演员,只要唱到这一唱段,都会博得台下阵阵喝彩的掌声。此主题就取材于越剧的音调,于是作者选取此唱腔作为《梁祝》的爱情主题,并把它作为整个作品的核心音调,为乐曲增色不少,表现了两位年轻人纯真的爱情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生活中的冷暖人情,还有无法终成眷属的痛苦。接下来这段大提琴和小提琴形成对唱形式,“一唱一合”“一问一答”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对话的情景。 第二段由越剧的过门音调变化而来,B徵调式,2/4拍,音乐情绪稍有变化,节奏比较急促,音乐表现对爱情的渴望,情绪更加浓烈和坚定。结尾部弦乐用颤音的背景奏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位青年的情感独白,配器清淡,手法简洁。 2.“英台抗婚”:音乐以大锣和定音鼓的阴沉音调预示着音乐情绪的转折,铜管乐粗砺的和声跟进后,更显得恐怖和阴森。这段主题主要表现自由恋爱遭到封建顽愚势力的阻挠,小提琴密稠的音符以急促的节奏使音乐现出更加焦灼、不谐和的音程以及缠绵悱恻的音调。展开部采用F徵调式,4/4拍,乐曲运用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的手法,深刻地反映出两位青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捍卫坚贞爱情的决心。 “楼台会”:采用越剧“楼台会”的音调,旋律缠绵悱恻。大提琴和小提琴形成对唱形式,“一唱一合”“一问一答”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流泪互相倾诉爱意的场景。 “哭灵投坟”:音乐突然急转直下,弦乐采用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小提琴以散板的节奏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运用了京剧倒板和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此处,小提琴吸取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地运用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悲痛欲绝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接着,鼓、板、锣、钵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队以最强的力度倾泻出怨愤与同情,乐曲达到了最高潮。 3.“坟前化蝶”:凄厉的旋律再度响起,当呈示部的主题音调回旋于乐池时,我们仿佛看见两位年轻人美丽的倩影,但是若即若失,被其他的音调所掩埋。4/4拍,G徵调式。再现部运用了主部主题某些旋律音素,长笛以清澈飘逸的音符表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已在坟前化成一对美丽蝴蝶,翱翔于蓝天,竖琴晶莹剔透的拨奏仿佛把人带入仙境,爱情主题再次出现,它强调了两位青年为争取自由婚姻,今生虽不能在人间结为伉俪,来世定能在天堂团聚。 三 全曲总共二十八分钟,吸收运用了民族戏曲演奏技巧中的加花、扩展变奏、技巧性的变化与对比,带复调因素的织体以及中国越剧、京剧中常用的倒板、嚣板的“紧拉慢唱”、带散板特点的短句和悲愤的歌腔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技巧,其民族化特征强烈而又鲜明。嚣板是一种自由板式,无板无眼,唱腔自由舒展,伴奏急促紧凑,有“外松内紧、张弛结合”的特殊效果。此手法的运用,使音乐形成尖锐对比,达到了很强的戏剧性效果。还比如在副部的第二插部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 还把中国二胡琴弦上才有的滑指手法首次运用在小提琴演奏上,使《梁祝》在表现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的情感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另外《梁祝》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小提琴协奏曲在此实现了一次彻底的中华民族化。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众多手法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里的运用,使音乐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逼真,音乐表现力更具戏剧性效果,时而细腻婉转,时而激昂强烈,颇具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也是戏曲元素运用在中国音乐中的成功典范。 (作者系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音乐舞蹈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焦文彬. 《中国古典悲剧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②何占豪. 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从“梁祝”的创作背景及乐曲赏析谈起[J]. 图书馆杂志 , 2005,(03) ③王芳. 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解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J]. 希望月报(上半月) , 2007,(01) ④彭弋的.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美学分析[J]. 黄河之声 , 2008,(13) ⑤石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式刍议[J].河西学院学报,2007,(01) ⑥张佩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艺术成就浅析[J].艺术教育 , 2006,(09) ⑦李天义.《中国民族器乐经典作品欣赏》,民族出版社,2009,(04)

红河学院学报点评

不算,但在云南省内还是很优秀的

这种地方性小本科的 学报,根本不可能是核心期刊。更不可能是中文核心期刊这个学报 就是 最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说不上值得不值得,就是常规的学报,应该是一个本科学报,不是核心。看你发了干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学术,建议向核心看齐,如果是只为评职称,那么就发普刊,当然除非你是大学教师,大学里会对学报高看一眼

红河学院学报好投吗

这种地方性小本科的 学报,根本不可能是核心期刊。更不可能是中文核心期刊这个学报 就是 最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说不上值得不值得,就是常规的学报,应该是一个本科学报,不是核心。看你发了干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学术,建议向核心看齐,如果是只为评职称,那么就发普刊,当然除非你是大学教师,大学里会对学报高看一眼

湖南南岳衡山人,崇尚自由学问与思想,“虽姓曾,但不爱争权夺利”,创办豪谷研究院,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公共管理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至今,已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课题共10余项;实用新型发明共5项,其中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一、个人专著1、《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因族开发战略研究——理论建构及对红河哈尼族人才资源开发的实证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2、原创《宗教安全论》、《云南宗教问题研究》、《自我开发论》、《人力资源研究散论》、《走出迷茫,读出希望——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成功励志》、《忽悠“志商”,梦想难圆——中国式成才成功问题探讨》、《走遍梦雄,情系彝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课题研究》、《走遍云南,情系边疆——云南发展问题专题研究》、《左眼看直销,右眼看传销》等学术专著。二、课题类8、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多民族共聚地区宗教和谐现状与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以云南为例》(项目编号10XJC730001)。7、主持201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一般项目《楚雄州宗教和谐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Y061)。6、主持2008年度楚雄师范学院课题项目:《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障碍及途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8YJRC04)。5、2010年独立撰写《第二章 少数民族非正常宗教与社会稳定》(10千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杨甫旺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重点课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正常宗教与社会稳定研究——以云南“小众教”为例》。(项目编号A09005)4、2007年独立撰写《第六章发展彝州文化产业,建设彝族文化名州》(25千字)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主任谭斌教授主持:《楚雄和谐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3、2006年独立撰写《第五章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民间文化禁毒模式》(10千字)云南警官学院陆云教授、博士主持2006年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禁毒文化建设研究》项目2、2006年独立撰写《第五章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33千字)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任新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编:《科学人才观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2005年独立撰写《第三章 干部分布情况的描述与分析》(30千字)上海大学郭燕来博士主持的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系统2005年《40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干部统计分析与思考——以K市为例》课题三、论文成果类曾在《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发表《党建理论: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先导》,《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发表《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发表《哈尼族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发表《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品德开发》,《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发表《浅谈少数民族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9期发表《人力资源社会需求与超前开发》,《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第9期发表《哈尼族人才资源开发观察访谈描述分析》,《企业家天地》2007年第10期发表《科学人才观:人才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2期发表《浅谈少数民族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发表《哈尼族和谐水文化调查与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发表《楚雄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发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障碍解决对策探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发表《茫然现象与人力资源开发》等学术论文共60余篇。四、发明创造类实用新型发明10余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多功能笔与笔盒专利号为:

红河学院学报版面费

不算,但在云南省内还是很优秀的

火把节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彝族的独特民俗节日火把节的。但其实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的节日,白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也有火把节,不过彝族的火把节最为出名。火把节那天,全村人欢坐一堂,无分老幼,一起围在篝火旁唱跳rap,在狂欢中,左脚舞是最传统的舞蹈之一,也称“跳脚舞”,配合舞蹈的乐曲调子有很多,多为抒情歌曲、山歌。这就是为什么火把节也被称为“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但火把节对彝族来说,不仅仅是娱乐狂欢,而是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

彝族火把节

最早记录彝族火把节的是元代的《云南志略》:六月二十四日那天,人们会整晚用竹竿举着火把、火炬照明,各家小孩也持小火把满地乱跑,“ 相烧为戏,谓之驱禳 ”,直到天明。

火把节

清代是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很多今天的习俗在清代都已经定型;清代同样是地方文化兴盛的一个朝代,各地县志、府志被广泛编撰起来。《开化(在云南)府志》说:六月二十四日,夷人“村寨田宅,悉燃火炬”,故曰火把节,火把节当天还会吃生肉,以此为“献岁”。今天云南仍有吃生肉的少数民族,谁呢?大理的白族,如前所述,白族也有火把节,在节日之前,白族女孩会染红指甲,节日当天吃生猪肉拌蔬菜。

美丽的彝族女子

虽然火把节是彝族的共同节日,但不同地区的彝族有关火把节的传说却不相同。昆明彝族的火把节,根据《昆明县志》的官方记载,是为了纪念一个美丽的妇人。说在汉代有夷人妇女名叫阿南,长得漂亮,她的丈夫被仇人杀害,仇人要占有她,她死不从贼,在六月二十四日自焚而死,族人为了哀悼她,就以火把节纪念。这就是清代昆明彝族的说法。

火把节

今天生活在石林的彝族说:过去石林彝族山寨里有一个土司,为非作歹、欺压乡里,彝族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候一个叫扎卡的牧羊人见到寨民的悲惨境遇,十分痛心,就借放羊之名联络了周围几个山寨,打算攻击土司。土司的府邸是高楼大院,为了攻破府邸,扎卡就只给羊喝水,不给羊吃草,如此七天,彝族人开始进攻土司府,扎卡将火把绑在羊角上,用锣鼓催促羊群先冲上去,饿了七天的羊一解封马上乱窜冲向前方,角上的火把也就四处点火,最终土司府化成了一片火海,土司仓皇逃窜,就这样他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纪念推翻土司暴政,彝族就在农历六月二十四那天举办火把节。

说到玩火,还是田单的火牛阵出名

红河的彝族说:过去蝗虫肆虐,民不聊生,为了驱逐虫害,彝族人就用火烧稻草来烟熏害虫,如此果然保护了粮食,为村寨繁衍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消灭虫害,就把农历五月五到五月十五这10天定为火把节。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相同的感觉:一是纪念,纪念死者或胜利;二是反抗,反抗暴政、反抗权势;三是驱害,驱逐害虫或坏人。上述三种故事是流传在彝族中的主流说法,其他地方还有别的故事,只是人物名称或主角不同,但故事内容大体相似。通过罗列上述故事我们发现,其实各地彝族火把节的时间是不大一样的。

火把节

不同地区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不同、时间不同,连仪式过程也不尽相同。石林的彝族以火把为主,重火把的形式,包括树火把、点火把,最后烧火把,全场火把是主角,烧尽火把后会进行喊魂仪式。而红河彝族以鞭打畜生(一般是打老牛)开场,主题是祭祖,人们手持火把,绕着祠堂、住宅、田间跑,最后举行篝火晚会。

鞭打牛

在2006年国家确立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四川凉山的彝族火把节和云南楚雄的火把节明确位列其中,所以今天一般以这两地的火把节为标准。这两地的火把节过程大致是,首先穿好本民族服饰;然后迎火;接着狂欢,包括火把大会、聚餐、摔跤、跳舞;继而正式祷祝,包括长老祝福、祭祀和驱邪;接着娱乐,包括传统游戏赛马、斗鸡、斗牛、选美;最后送火,送火仪式最为庄重,由三个代表大神的人领队,后面跟着彩旗、持刀、鼓乐诸队。所有仪式结束后,参与者都要在回村之前的池塘、水塘里洗浴净身。全套仪式下来一般得3天,祭祀的时间短,主要是娱乐。

火把节看似只是少数民族的普通民俗,但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彝族文化。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笔者这种北方人来说,他们有些神秘。所以通过火把节的习俗,也能让我们了解一下彝族的古老文化。

彝族

彝族推崇原生和自然,认为万物有灵,万物出自天赐,所以彝族敬畏自然。虽然各地火把节的过程不同,但大多有祭祀祖先、崇敬神灵的主题。而祭祖祭神的过程又充分体现着对生命的尊崇。火把节中,人们会选定祭台,献上三牲,但最隆重的祭礼是鸡,这鸡必须用子母鸡,将挑选的活鸡洗净,然后用荞麦粉塞满鸡嘴,最后将其放入冷水中溺死,之后才可将其蒸煮,鸡熟之后献到台上,由巫师诵读祷告词,祈求先祖神灵保佑。这一过程极为庄重,除了巫师之外不能有其他声音。

火把节祭祀

可以肯定火把节就是远古火崇拜的一种,火把节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就是迎接火种,这个火种可不是火柴划出来的,而是火塘之火。所谓火塘,就是家族里取暖议事的大火炉。火把节仪式中有火塘禁忌,如石林彝族的火塘禁忌就是火塘之火种必须常年不熄,族人不得向火塘里洒水,不得用火塘之火烘烤衣服、做饭,不得跨过火塘。火把节当天点燃第一个火把的火源就是火塘之火。

火塘

彝族以火把节著称,所以也称“火族”,今天火把节已经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虽然在现代化的浪潮下,年青一代向外发展,但火把节这种极富民族感情的仪式节日并没有被忘记,因为火把节寄托了彝族驱邪祈愿的共同情感。作为构成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彝族,保护他们的文化是加强民族认同、保护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

陈海:《彝族火把节的民族意义及文化内涵》,《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0期。

丁亚楠:《云南彝族火把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摘要:对翻译标准的理解,往往是见仁见智的。早在18 世纪末,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AlexanderTytler 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1) 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2) 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严复在《天演论》里首次提出了“信、达、雅”。20 世纪30 年代,赵景深等主张以通顺流畅为第一,理由是“辞达而已矣”。70 年代末,刘重德提出了“信、达、切”的翻译原则。综上所述,不论其侧重点如何,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信”和“达”为翻译之根本,也就是当今译界大多数人所赞同的“忠实、通顺”,即译文的语言既要准确地表达原文, “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又要通顺易懂, “力求其易解”,两者缺一不可。关键字:翻译,标准,理解,结构,文化简介:本文就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两种英译本进行比较。《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1895 —1945) 的名篇之一。它写于1934 年,当时正值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之际。尽管郁达夫是文学大家,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郁文中的词、句等的表达方式与现在的表达方式难免有些差距,要确切理解并翻译好这篇文章确非易事。两位译者对中、英两种语言都有很深的造诣,倘若按上述的翻译标准来衡量,则各有千秋,瑕瑜互见。从整体上看,王椒升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1) 除偶尔出现的失误外,语言流畅,给人以典雅、古色古香的感觉,是建立在对原文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佳译。张培基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2) 对部分词语的理解好,有不少佳译,也出现一些由于缺少推敲而产生的误译。现就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问题,将对这两种译本的译例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正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翻译时往往由于理解上的错误或不准确而影响了译文的忠实性,不能正确地传达原作的意义、思想感情和风格。汉译英中,所谓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汉语的理解。这种理解包括对句意和句子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 的了解与掌握。现通过实例着重谈谈对词意、句子结构以及背景知识的理解问题。 (一) 词意。对词意的理解牵涉到很多问题。在某些具体场合,有的普通词语会有特殊含义,词意不好掌握。 原文: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译文1 :The chirping of cicadas in autumn , feeble and lingering , is another specialty of North China.译文2 : The sporadic feeble chirping of cicadas is especially characteristic of autumn in theNorth. 如何理解“特产”成了翻译本句的关键。所谓“特产”是指“某地或某国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用英语表达则是special local product ; speciality ; specialty。 但是,“特产”在这里是暗语,其内涵意义不是“产品”,理解作“特色”较为恰当。译文1把“特产”译成了specialty ,special product ,似因理解不当而出现的误译。译文2 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二) 句子结构。英语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的形式和完整。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大量使用结构词(连词、介词等) ,造句时少用或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顺序。有时,汉语句与句之间乃至一句内部各成分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并不明显,翻译时颇费斟酌。如: 原文: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而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译文1 :There is autumn also south of the Yangtze , of course.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more time to wither ,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3 ] (P18) 译文2 :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 the air ismoist , the sky pallid ,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than windy. [4 ] (P1209) 从上下文来看,作者是在拿“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作比,翻译原文中的三个形容词“慢”、“润”和“淡”时要考虑用比较级。虽然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译文1 是忠于原文的, “草木凋得慢(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也译得极好,但与原文结构有距离。可能是理解上的原因,把形容词moist 和pale 前表示比较的more 省略了,其实,more 是不应该省的,否则,原文那种节奏紧凑、一气呵成的韵味全无。译文2也存在这种情况,并出现一些瑕疵。 (三) 文化背景知识。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西方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如何透过一种语言去准确地理解并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成了译者需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原文: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译文1 :To begin with , there is the date-tree , which flourishes anywhere in the corners of houses ,against the walls , beside thatched huts , outside kitchen doors. [3 ] (P110) 译文2 :Take jujube trees for example. They grow everywhere ———around the corner of a house , atthe foot of a wall , by the side of a latrine or outside a kitchen door. [4 ] (P1211) Eugene Nida 把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 (1) 生态文化; (2) 语言文化; (3) 宗教文化; (4) 物质文化; (5) 社会文化。[ 8 ] (P191) 一种文化中最普通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不一定就有。例如,旧中国农村的“茅房”属于Nida 所说的物质文化,在欧美发达国家就不一定有。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传播到译语读者那里是不太容易的事。两位译者似乎没有把“茅房”理解准确。所谓“茅房”,乃“厕所”也。译文1 将“茅房”译成thatched huts 和huts ,不确切。 Hut 的意义是small roughly-built house or shelter[9 ] (P1611) ,具有不确定性,其确切意义取决于上下文。译文2 也不确切,latrine 是communal lavatory , esp. in a camp , barracks , etc. [9 ] (P1704) 之意。在中国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靠着“正屋”搭建一个简易棚子,用作堆放杂物或充当厕所之类的“角色”。这类棚子的顶部往往用茅草或瓦片盖住,四周用栅栏或泥(砖) 墙围起来,郁达夫所处时代的“茅房”应是这样的。“茅房”应译成a thatched outhouse ,因为outhouse 意为shedetc. , esp. adjoining main house 附属建筑,外屋[10 ] (P1720) 。那时的“茅房”本身就是“附属建筑,外屋”。在美语里,outhouse 有outside lavatory[9 ] (P1877) 之意。 二、“翻译有两关:一是理解关,二是表达关。合格的文学译品不仅要求译者对原文的内容有彻底的理解,而且要求译者善于表达,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思想,感情以至风格。”[11 ] 它体现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 “起伏照应,承接转换”。 (一) 表达原意。林同济指出,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其排列的基本规律是时间顺序。这种顺序包括: (1) 实际动作发生的次序; (2) 逻辑推论上动作应有的因果次序。如何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即把动词按一定的顺序予以安排妥贴,把原文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是汉语动词翻译的一个难点。 原文: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译文1 :Here in Beiping , suppose you are living amidst the cityps teeming millions in a ramshacklehouse that you have rented. On rising one early morning and seating yourself in the courtyard with a cupof strong tea before you , without even venturing out of doors you can see an azure sky high above , andhear homing pigeons whirring past under it . [3 ] (P. 8) 译文2 :Suppose you put up in a humble rented house inside the bustling imperial city , you can , ongetting up at dawn , sit in your courtyard sipping a cup of strong tea , leisurely watch the high azure skiesand listen to pigeons circling overhead. [4 ] (P. 209) 原文中至少有13 个动词。如果不断句,直接译成一个句子,难度较大,难以分清主次。译文1 按照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作了巧妙安排,先把众多的分句断开为两部分,即从开头到“ 来住着”为第一部分。从“早晨起来”到“ 的飞声”为第二部分。然后把“即使不出门去罢”放在第二部分,这样做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符合原意,也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从语言角度讲,有两处表达很到位,即without even venturing out of doors (即使不出门) 、whirring past it (飞声) 。whirr 一词尤为形象,把驯鸽“呼呼呼”在头顶飞过的景象表达了出来,给人以动感和听觉感受。这样,既体现原意,又增强了可读性,这是译文2所不及的。 (二) 语言流畅。流畅主要是指译文既要确切又要地道,使译语读者读起来觉得就像是用英语写作的一样,这是不容易达到的高标准。 原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文1 :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 especially serene ,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coolness. [3 ] (P. 7) 译文2 : In North China , however ,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 serene and melancholy. [4 ] (P. 209) 译文1 连续重复especially ,在句法结构上和原文中的三个“来”相一致,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in its coolness 这个短语用得好。译文1 表达确切,语言流畅。译文2很直白,缺少妙笔,不如译文1 好。 (三) 合乎逻辑。一般来说,语言应与逻辑一致,但也应看到不同民族的语言都有其自身的习惯说法,有时一种语言的习惯在另一种语言里不但不存在,还可能被认为逻辑性不强。这就要求译者细致地分析这种差别,从而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原文: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译文1 :The scholar-trees in North China are also an attraction that calls to mind the advent of autumn. [3 ] (P. 9) 译文2 :Locust trees in the North , as a decorative embellishment of nature , also associate us withautumn. [4 ] (P. 209) 如果侧重点在“秋来”,那么可以把“点缀”作虚化处理,可如译文1 所译。如果侧重点在“点缀”,则译文2 是合适的,但decorative 一词似应删去。Peter Newmark 指出:用外国语翻译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就是搭配。忠实不等于逐词逐句的死译,因为任何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语都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地译成另一种语言中的同义词语。即便如此, “也不一定能保证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 (四) 连贯一致。英语利用三大连句手段———逻辑纽带(logical connection) 、照应关系(referential ties) 和词汇纽带(lexical connectors) ,把单句连成篇章。汉语的连贯手段一般与此相类似,但是使用的习惯、频率、方式等与英语不尽相同。因此,汉译英时,要根据英语语言特点,依靠粘着手段(cohesion) 的运用,以实现篇章的连贯性(coherence) ,有序地表达篇章的内容。 原文: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译文1 :At the end of the slanting bridge , silhouetted against its shadows after the rain , stand city idlers under the trees , pipe in mouth , in their thick unlined dress or lined coat of black cloth. And if theychance upon an acquaintance , something like the following dialogue might ensue , in a leisurely drawlpunctuated by a low sigh. [3 ] (P. 10) 译文2 :Some idle townsfolk , wearing lined or unlined clothing made of thick cloth , will come outpipe in mouth and , loitering under a tree by the end of a bridge , exchange leisurely conversation with acquaintances with a slight touch of regret at the passing of time. [4 ] (P. 210) 原文是个长句,包含若干分句,不太容易翻译。如果按照汉语的“意合”(parataxis) 结构,把每个分句都译成独立的英语句子,那么译出语必定松散,缺乏连贯性,重点不突出。译文1的做法好,采用“断句法”,即翻译时先在“ 树底下一立,”和“遇见熟人”之间断开,使之成为两部分,然后通过词汇纽带的作用使前后两个句子形成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前者增添了“And if they”,后者使用“When + 分词”结构,这样通过“形合”(hypotaxis) 的手段使前后两个句子取得连贯一致。译文2 没有采用“断句法”,只用了一个句子,造成结构松散,连贯性不够,并且有误译的情况。 三、通过对《故都的秋》的三种译本译例的分析与比较,不难看出,三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过深入研究,是下了工夫的。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有的译出了具有较高水准的译文。西谚云:Sometimes even the good Homer falls asleep,两种译本也出现一些误译。其实,出现误译是正常的,正如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 所说:To err is human ; to forgive ,divine. 况且翻译是耗时、耗精力的活动。本文选出一些可能有瑕疵的实例来进行比较,只是通过此种方法来达到交流和学习的目的。 要提高翻译水平,除打好语言基础外,还要端正态度。所谓端正态度,就是指翻译时多多推敲。“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鲁迅先生的严谨态度对我们从事翻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总之,理解是基础,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表达;而表达是关键,没有良好的表达,即使理解正确也无济于事,即达不到翻译的目的。语言是人类的专利,表达是语言的升华,而精彩的表达则是一个有志于翻译事业的人一生的追求,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参考文献:(1)王振平. 翻译标准和“信达雅”[J]. 外语教学, 2000,(01)(2)章媛. 从“信达雅”看翻译的真谛[J]. 红河学院学报, 2004,(02)(3)陈红娟. “目的论”与“信达雅”——中西两种译论的比较[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1)(4)杨晓荣.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1,(04) .(5)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02) .(6)葛校琴. 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J]. 外语研究, 2002,(01) .(7)李琳琳. 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A].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 2008 .(8)贾洪伟. 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多维思考[A]. 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 2005(9)苏惠敏. 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07) .(10)马丹. 浅谈翻译之基本标准——忠实通顺[J]. 科技信息, 2009,(30)(11)张宏超. 文学翻译标准诌议[J]. 语言与翻译, 1985,(0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