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烂俗的点名应该是<萌芽>了还有<创新作文><读者><格言>上多是人生哲理和感悟<青年文摘>多数也被人推崇如果不一定非要期刊性的,建议看余秋雨和余光中的散文,非常有帮助. 希望采纳
1、《收获》:纯正、独立;偶尔会跟点风,比如,“像卫慧那样疯狂”。 2、《十月》:老牌刊物,有自己的风格和追求。 3、《山花》:艺术、大气、先锋,不拘一格,“慧眼识珠”。 4、《小说界》:有好看的东西,比如:“品中国文人”系列;有时可以与《收获》相媲美。 5、《天涯》:思想、文学、在民间。 6、《花城》:南方文学杂志的翘楚。 7、《滇池》:边陲但不边远。主编张庆国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也是很懂小说。 8、《福建文学》:闽南文学的一朵奇葩。小说编辑“老练”对作品的选择也很老练。 9、《山东文学》:齐鲁大地文学阵地的主心骨。 10、《散文》:散文界最好的刊物,不媚俗,不傲气,始终如一。
国内比较好的期刊有以下这些:
《小说月报 》《收获》《十月》《作品》《诗刊》《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 长江文艺 》《春风》《萌芽》《红红的雨花石》
《收获》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付出才会有好结果。请做一个播种者吧!即使不会有收获,但播下的种子却带着希望的光芒。
收获,让你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忧伤的时候,相信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你就不再害怕孤独;无聊的时候,相信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
跑步的人,训练了良好的体制,强化了抵抗力,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而你呢?躲在舒服的地方,享受这惬意的生活的你,又收获了什么呢?看似收获了舒适.
我播种,所以我收获。我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所以,我握着知识的锄头在学习的田野里辛勤地劳动着,在梦境中从朦胧的状态逐渐清晰。
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懂得如何放下,如何有理得投资生命。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灿烂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成。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纯文学的话青年文摘,读者,意林,收获,当代啦,青春文学有最小说~,萌芽,花与爱丽丝等了…其中销量最好的是最小说,月50到60万册…
中外传播杯含金量高。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 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担当铸魂育人使命。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全面启动,赛事面向国内外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旨在高规格的赛事中,发现和培养更多的英语能力卓越的人才。
我看是相当牛了。但是真正懂行的人少,国内可能了解的比较少。
1. 获国际期刊IJITM的“2010年度最佳论文奖”:期刊全名为 Int. J.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国际创新与科技管理期刊)“2010’s Best Paper Award” of Int. J.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 教育部科技成果:政府文献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第四完成者)MOE Project: Government Archive System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欧盟框架7(国际合作)项目等;
Wang Min。清华女生再获ACM SIGMOD十年最佳论文奖(第三次获奖)。获奖者为Wang Min,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硕士。现任IBM沃森研究中心研究员、统一数据分析部manager。她荣获2009年度ACM SIGMOD十年最佳论文奖(ACM SIGMOD 2009 Test of Time Award)。该奖是数据库研究领域的著名大奖(SIGMOD是数据库与数据管理最顶级的学术会议),专门授予发表于SIGMOD在过去10年举办的会议,并且对研究、产品和方法论具有最重大影响的论文。此前她还获得多个奖项,包括2007年度IBM杰出技术成就奖(Outstanding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2008年获数据与知识工程领域国际顶级期刊《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25年论文奖(DKE 25Year Award)。她的获奖论文题目为“Approximate Compu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Aggregates of Sparse Data Using Wavelets”,是她于1999年在杜克大学读博士期间和导师Jeffrey Vitter两人共同发表的论文。
汉堡论坛(FKN)第四次颁发“Alma del Banco奖”,表彰欧洲应用科技大学(UE)艺术与设计系的最佳学士学位论文。FKN自2003年在汉堡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支持汉堡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同时也致力于保护艺术家的艺术财产。十多年来,FKN一直在Künstlerhaus Sootbörn提供工作室奖学金,定期参加论坛展览,目前这一奖项已经颁发。该奖项的设立与汉堡的一位重要艺术家有关。
Alma del Banco 1863年出生于汉堡。虽然她在1919年是“汉堡分离”的创始成员,但由于她的犹太血统,她不得不忍受1933年被排除在汉堡艺术家协会之外。此外,1937年,作为纳粹“堕落艺术”展览活动的一部分,她的作品被汉堡艺术馆没收。1943年,Alma del Banco在收到驱逐令后结束了在汉堡的生活。
(图片由该院校提供)
评委(从左到右)
Andy Heller
Andy Heller出生在奥格斯堡,现居柏林。Andy曾在英国法纳姆的萨里艺术设计学院(Surrey Institute of Art & Design College University)学习摄影(1999年荣誉摄影文学学士),并在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Academy of Visual Arts, Leipzig)摄影系与Joachim Brohm教授一起学习美术(2004年毕业,2006年硕士研究生)。从那时起,Andy一直是一个自由艺术家,并在德国和国外举办展览。2002年,Andy开始担任DIE ZEIT,ZEIT Geschichte,DUMMY,等网站的图片我。2011年,她参与了一个展览(制作人画廊LORIS 2011-2017)的构思和策划;之后,她成为了自由职业者。
Emmanuel Mir
Emmanuel Mir出生于法国土伦,是国家美术办公室(Landesbüro für Bildende Kunst,简称LaB K)的主任。国家美术办公室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th Rhine-Westphalia)文化和科学部的一个机构,为视觉艺术家的专业化和咨询提供指导。Emmanuel Mir首先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Düsseldorf Art Academy)学习艺术,并成为David Rabinowitch的硕士生。后来,他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Düsseldorf Art Academy)学习艺术史,并在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加入国家美术办公室之前,他曾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多所大学担任艺术史讲师,策划展览,并在专业期刊和目录上发表有关艺术和艺术社会学的文章。独立出版物包括Das outgesourcte Museum (2006)、Petites Résistances - Rebellion as an Art Form (2013)、Kunst Unternehmen Kunst (2014)。
Ayhan Salar
Ayhan Salar出生于土耳其的伊兹密尔,自1973年以来一直居住在德国。他在不来梅大学(University of Bremen)学习社会教育学(1989年毕业证书)以及文化研究、艺术史和哲学(1989-1992年)。之后,他继续在HfK不来梅学习自由视觉艺术(电影)(1997年文凭)。2005年和2006年,Ayhan在不来梅HfK举办讲座。2018年,他成为阿尔托纳博物馆(Altona Museum)的馆长。自1991年以来,他作为制片人、编剧、导演和形象设计师,参与了多部国际电影的拍摄。艾汉也是欧洲电影学院的成员。
美国国家图书奖:由非营利性机构的国家图书基金会主办,一年一度。设最佳小说奖、最佳非小说奖、最佳诗歌奖和最佳少年文学奖四大奖项,并且设特别荣誉奖章。它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颁奖典礼是美国文坛的年度盛事。首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于1949年举行。美国普利策奖:1917年由美国报纸发行人普利策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每年一度。奖励对美国的新闻、文学、戏剧和音乐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该奖的文学奖中包括小说奖、表演剧本奖、美国历史奖、传记与自传奖、诗歌与大众非小说奖。英国布克奖:英国的主要文学奖之一,每年评选一次,授予当年出版的最佳长篇小说。由出版商从当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选出一批推荐给评委会,评委会在10月份公布有望获奖的名单,11月评奖并颁奖。法国龚古尔文学奖:1903年在法国设立。早在1874年,法国作家埃德蒙·德·龚古尔(1822—1896),为了纪念他早逝的弟弟于勒·德·龚古尔(1830—1870),在遗嘱中规定用他们的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由10位著名作家担任院士,每年评选出一本当年出版的最佳小说,授予龚古尔文学奖。日本芥川奖、直木奖:自1935年起,日本为纪念两位知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和直木三十五,由文艺春秋出版公司创设“芥川奖”和“直木奖”,这两个奖项均为日本重要文学奖,主要奖给日本文坛的新人。
1)奖励2015年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授予的2015年度ASME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终身成就奖。2012 获中国机构学学会“学术创新奖”和“国际学术交流奖”。2010 获伦敦大学国王学院2010年度全校最佳博士生指导教师奖(全校每年一名)。2010 获英国系统和控制工程学报《Journal of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最佳杂志论文奖 (2010PEPublishing Award)2006-2007 获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和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 颁发的Service Awards(共两项)2005/2007 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 颁发的Service Awards(共两项)2004 ”变胞机构及其应用研究”获英国国家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基金奖的国际领先奖(共两项)2003 “变胞机构在包装机机械手上的应用”,“欠驱动机器人机构研究”,“机器人机构可重构研究”分别获英国国家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基金奖的国际优秀奖(共三项)1998 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机构学双年度大会最佳论文奖(1990至2000年仅4篇论文获该奖项)2)学术荣誉2006 被英国机械工程院授予“英国机械工程院 Fellow”1996 被授予欧盟特许工程师(EUR ING)1995 被授予英国皇家终身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3)主要学术成就戴建生教授长期从事机构学及机器人学研究工作,研究变胞机构和可重构机构的工作开辟了国际机构学和机器人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对国际机构学和机器人学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在英国20余年研究工作中,尤其在世界著名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12年研究工作中,在机构学及机器人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戴建生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主办了首届国际可重构机构和机器人大会(ReMAR2009)等多个大型学术会议;主持完成英国、欧盟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约450万英镑(约4500万人民币);发表国际期刊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200余篇,核心国际会议论文20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220余篇,被EI收录300篇;SCIh-指数28,Scopush-指数30;研究论文获1998年ASME 机构学双年度大会“最佳论文奖”(属于1990至2000 年十年中维一获奖的 4 篇最佳论文之一)和 国际系统和控制工程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最佳杂志论文奖(2010年 PE Publishing);被邀请为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副主编,Robotica 副主编,以及 ASME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机构学和机器人学最高级别杂志)副主编。
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极地科学研究的专门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没有所长这一职务现任领导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1965年9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92年获理学 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极地研究所,现任极地研究中心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员,《极地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参加日本第34次南极考察队进行了极光等高空大气物理现象的越冬观测与研究。在日本京都大学理学部从事夜侧极光长周期脉动的访问研究。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特别研究员在国立极地研究所从事午后极光研究。2001年4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所(中心)副所长(副主任),2003年10月任中国北极黄河站首任站长,2007年8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8年10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多年来一直从事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以及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南极科研项目1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在《科学通报》、J. Atmos. Solar-Terres. Phys.等国内外SCI杂志发表论文4篇。1996年6月被评为"国家海洋局优秀青年";午后极光概要分布的研究获2000年全国日地物理学术年会优秀青年论文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00年度青年科技奖(傅承义奖);2000年7月入选国家海洋局"双百人才工程"第一梯队;"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研究"项目获得2001年度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03年获中宣部、中组部、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表彰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党委书记吴金友吴金友,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69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 1969年至1970年海洋东海舰队战士。1970年至1975年东海分局调查队技术员。1975年至1981年国家海洋局政治宣传处新闻干事。1981年至1984年中国海洋学会秘书。1984年至1 党委书记吴金友986年宁波海洋学校海洋科技管理专业学习。1986年至1987年中国海洋学会秘书。1987年至1989年国家海洋局声象室主任。1989年任国家海洋局宣传处副处长。1989年至1991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1991年至1994年国家海洋局宣传处副处长。1994年至1999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秘书处处长。1999年至2001年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站长。2001年至2004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至2007年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财务司)副主任(副司长)。1979年度国家海洋局政治部因工作突出立三等功。1987年度在国家海洋局宣传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2000年度被国家海洋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7年8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2008年10月起兼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纪委书记。
董兆乾 (现在已经退休,但是仍然是名誉所长) 中国极地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现任研究中心主任 杨惠根,1965年9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在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惟一研究地球两极的科研机构。其所长董兆乾是个老南极,更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
曾龙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曾龙咏 高级工程师。男,1934年8月1日出生,福建省漳州人。中文名曾龙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4年8月1日毕业院校厦门大学生平简介获得成就获得荣誉TA说生平简介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主要贡献:参加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典礼,从师为《江西省瓷土全分析》。于国际导弹专家钱学森教授,开始从事液体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曾任该院火箭推进剂化验室主任,主持翻译苏式P1火箭的推进剂资料,约达75万字。后转入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任航空航天仪表分析室主任,并承担英文、德文资料的译校工作。 1963年初,再转调入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从事材料工艺方面无机物和金属的全分析,尤以《金属中微量氮的分析》,用创新的物化分析法,比一般化学分析法提高效率近十倍,并译出德文文献《金属中氧和氢的分析》约2万多字。1982年元旦调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进口部从事外贸引进工作。1986年任命为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市场部地区经理兼图书馆主任。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曾受中国长城国际展览公司委派出国访问九次,先后考察了泰国、印度、美国、加拿大、阿联酋、伊朗、新加坡、沙特王国、卡塔尔等。1988年10月1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一枚;1993年10月1日中国航天总公司授予“航天创业”荣誉奖章一枚。主要著述:论文《亚洲卫星将繁荣于九十年代》《个人移动卫星通信方案》《九十年代的卫星商业电视》等30多篇。 曾春明 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男,1940年1月出生,湖南邵东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曾任冶金部中南地质勘查局606队科技开发研究所所长。获得成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湖北省地质学会会员、湖北省金属学会会员。主要贡献:30多年来,先后找到了下四房、胡六、铜山、白云山、张海、七峰寺、金井咀等7个大、中、小型铜矿、铜铁矿、金矿;并主编了上述矿区物化探工作报告及评价报告。现已主编物化探各类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设计、论文等60多份。获得荣誉其中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篇、湖北省地质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冶金部地质情报网优秀论文奖1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冶金部地质总局物化探找矿二等奖1项。在工作中曾先后被公司(局)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找矿有功人员、先进个人标兵、双文明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978年被黄石市委、市政府授予黄石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3次被中共黄石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2年被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授予“黄石市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被局授予“八五”做出贡献的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主要著述:《大冶—阳新地区化探异常评序及异常储量预测方法的探讨》《试用岩矿石综合参数探讨物化探异常源之关系及异常属性》《物化探综合参数对宋家湾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化的评价意义》《鄂东、鄂东南地区区域化探异常评序及异常储量预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