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您好,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 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沉默之人》、《修女安魂曲》和《夏天》等等。
导语: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阿尔贝·加缪简介,最后与萨特决裂。
导语: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阿尔贝·加缪简介,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
导语: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
[法]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
《局外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的长篇小说,是这位法国存在主义作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流行度最广的文学作品之一。《局外人》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位寻常的年轻职员,终日麻木地生活在漫无目的惯性中,某日去海边度假,卷进一宗冲突,犯下杀人案,最后因“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一滴泪”的理由,被法庭判处死刑的故事。
加缪的代表作 长篇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坠落》)《快乐的死》《第一个人》(未完成)。 短篇小说:《成熟的女人》《困惑灵魂的叛变》《沉默之人》《宾客》《石头在长》《乔那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 戏剧:《卡里古拉》《修女安魂曲》《误会》《围城状态》《义人》《附魔者》。 散文、评论集:《反与正》《婚礼》《反抗者》《夏天》。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选题技巧: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3]
阿尔贝·加缪(1913-1960)Albert Camus生平及作品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1913年11月7日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法属阿尔吉利亚,父亲是欧洲人,母亲是西班牙血统,自己却在北非的贫民窟长大。父亲作为一战的士兵战死疆场,加缪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抵抗运动。从少年时代起,贫穷与死亡的阴影就与加缪长相伴,这使加缪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生的荒谬与荒诞,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现实人生,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处在思潮动荡的时代,加缪一直纠缠在艺术家和政治家之间。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他开始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在这个时期,加缪不躲避任何战斗,他反对歧视北非穆斯林,也援助西班牙流放者,又同情斯大林的受害者……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和长篇论著《反抗者》都在这个时期出世。1957年,他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除了剧本,加缪还写了许多著名的小说。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该作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长篇小说《鼠疫》(1947)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作家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加缪在荒诞的车祸中丧身,实属辛辣的哲学讽刺。因为他思想的中心是如何对人类处境做出一个思想深刻的正确回答……人们毫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时代接受了加缪的观点。血腥的再次世界大战,可怕的氢弹威胁,这一切使现代社会能够接受加缪严肃的哲学,并使之长存于人们的心中。 ——《纽约时报》对加缪之死的评论 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他的“小说从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作品:《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等。 小说简介: 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加缪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近乎可笑的说法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翻开加缪的《局外人》,我们看到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妈妈死了。”可是陡然一转:“也许是昨天……”一折一转,看似不经意,却包含了无限意味。“妈妈……”,这样亲昵的口吻分明只会出自孩子的口中,可是说话人恰恰不是孩子,而是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默而索不用成年人说的“母亲”而说“妈妈”,这首先就让我们感动。我们会想: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可是他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就是在母亲下葬时也没有哭,他糊里糊涂地看着母亲下葬,甚至不知道母亲的年龄……尤其令我们感到愤慨的是:在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滨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并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处。这就是那个看起来对母亲饱含深情的默尔索么?可是不止于此,当名声不好的邻居要惩罚自己的情妇,求他帮助写一封信,他竟答应了。老板建议他去巴黎开设一个办事处,他毫无热情。对于巴黎这个国际大都市,他说:“很脏。有鸽子,有黑乎乎的院子……”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他表示无论什么都行。最后,他迷迷糊糊地杀了人,在法庭上他一点也不关心法庭对自己的审判。在就要被处死的前夜,他居然感到他“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大概觉得这还不够,他又说了这样一句让人莫名其妙的话:“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默而索的消极、冷漠、无动于衷、执着于瞬间的人生等无疑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荒诞,这个存在主义作家们一直念念不忘的关键词。《局外人》正是荒诞人生的一幕。莫尔索也是西西弗的兄弟。而加缪在为美国版《局外人》写的序言中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这也许是不错的,莫尔索就是加缪心目中那种“义无反顾地生活”、“尽其可能地生活”的人,他声称自己过去和现在都是幸福的。这正符合加缪的想法:“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幸福可以“产生于荒诞的发现”。默而索是在监狱里获得荒诞感的,一声枪响惊醒了他。于是,默而索成了荒诞的人,也就是加缪所以为的幸福的人。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局外人》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而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主要因为这部小说加缪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个公司的法国职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说通过自述形式来表现出莫尔索对一切都似乎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具体的细节不加赘述。小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莫尔索回到乡下参加母亲的葬礼,以及到他莫名其妙地在海滩上杀人。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像记流水帐,显得有些啰嗦。我们看到的莫尔索是那么冷漠,简直只是个纯感官的动物,没有思考。莫尔索杀人仅仅是因为太阳,这看起来真的显得荒谬,可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部分是莫尔索被审讯的过程。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莫尔索在监狱里的生活,他逐渐习惯了失去自由,靠回忆打发日子。他想的东西很多,但是他对死并不感到恐惧和悲哀,他认为30岁死或70岁死关系并不大。他拒绝神甫为他祈祷,他因为不耐烦而终于爆发。“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死亡的前夜,莫尔索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敞开了心扉,他觉得自己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自己生之世界的荒谬,他至死幸福。 《卡里古拉》讲述的是古罗马时代的故事。古罗马皇帝卡里古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悟到了人生的真理--人难逃一死所以并不幸福。世界的荒诞令人无法容忍,而人们却偏偏缺乏认识,生活在假象中。在荒诞面前,在恶的命运面前,人们麻木不仁,于是他采取极端的办法,把自己装扮成命运的模样,实行暴政,任意杀戮,使人们深感难以活下去从而清醒,认清命运的真正面目。可悲的是卡里古拉自己倒成了恶的化身,荒诞的代表,最终走向了毁灭。 《西西弗的神话》: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是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西西弗的神话》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加缪这样看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时,存在主义的哲学之眼就进入了那个古代的神话。他赞美西西弗这个抗拒荒谬的英雄。加缪的一生也可以这么看,在悲观中乐观地生存,积极地介入生活与社会,与命运抗争,与政敌抗争,与一切不正义的现象抗争;他爱生命,爱艺术,他承认生命的荒谬,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虚无主义者。 《鼠疫》是一部寓言体的小说。它是一篇有关法西斯的寓言。当时处于法西斯专制强权统治下的法国人民———除了一部分从事抵抗运动者外———就像欧洲中世纪鼠疫流行期间一样,长期过着与外界隔绝的囚禁生活;他们在“鼠疫”城中,不但随时面临死神的威胁,而且日夜忍受着生离死别痛苦不堪的折磨。加缪继续他的存在主义主题: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加缪自己曾这样说:“《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谬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的荒唐的生存时,尽管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从深处看来,却有等同的地方。”但是从《局外人》到《鼠疫》加缪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里厄医生不再如莫尔索那样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与不知从何而来的瘟疫展开斗争,而且在斗争中,他看到爱情、友谊和母爱给人生带来的幸福。里厄医生的人不是局外人,他看到了只有道德高尚、勇于奉献画的人联合起来战胜瘟疫,人类社会才有一线希望。小说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对不同处境中人物心理和感情的变化刻画得深入细致;人与瘟神搏斗的史诗篇章、生离死别的动人哀歌、友谊与爱情的美丽诗篇、地中海的奇幻画面,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编辑本段]思想与哲学人道主义思想 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而反抗才能体现尊严。加缪在假设西西弗斯幸福的时候,充分运用了想象和独断,其潜台词,却是人类尊严的需要。由荒诞的出发点,萨特走向焦虑和不安,而加缪走向幸福,萨特是思辨后的结论,加缪却是激情洋溢的独断。 二元对立 加缪的创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其中有一些直接作为书名如反与正,流放和王国等,荒诞和理性,生与死,堕落和拯救,阳光和阴影,有罪和无辜这些二元对立的主题经常成对出现,而且互不取消,甚至有相反相成的意思,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和魅力之所在,加缪在他的随笔中数次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用一片黑暗来形容明亮的阳光。随笔中也许不过是一种修辞,但这种修辞代表的思维方式却贯穿了加缪几乎全部的创作,成为他的重要特色。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戏剧,或是哲理随笔,都看不到逻辑的一贯性,到处都隐含着矛盾,这在别的作家那里,这可能是个致命的弱点,可从加缪的作品中体现的却是复杂的深刻,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过:"和小真理相对的当然是谬误,可是和伟大的真理相对的仍然是伟大的真理。"正是在这样对矛盾的正视当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局限及其和世界的断裂。二元对立的两极互相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形成强大的张力,悖论和歧义性、多义性在此从生,这也成为加缪难以被定义的地方,其间人道主义一以贯之,然而人道主义本来就是意义含混的词。 二元对立其实是西方的传统思维习惯,但是传统的二元对立主要是主客关系,善与恶,美与丑等一系列概念,但在加缪那儿,这些传统的理念被抛弃了,善恶美丑问题被诸如流放和王国,阳光和阴影这样的形象所取代。甚至在讲述一桩杀人案的《局外人》中,传统的罪与无辜的问题竟消解于无形之中,只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加缪的这些悖论性的理念没有给他找到理论上的出路,却使他的小说和戏剧有了令人捉摸不定的多义性,成为意义之源。在美学的意义上,则是用简单,毫不修饰的语言产生让人困惑的效果,这在《局外人》和《堕落》中最为明显。 存在主义 加缪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吗?加缪一贯反对别人给他加上的存在主义的标签,但是,在他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颁奖词中依然称他为存在主义者,这说明存在主义绝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加缪是存在主义者。理由如下: 1、存在主义不是一种理论体系严密的流派,而是一种包容了各种各样思想的一种思潮,在各种公认的存在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那么判断某种思想是否属于存在主义就不应该看它们是否有相同的方法论和公理预设。存在主义反映的是人面对世界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无意义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人处于一种"被抛"的境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别只在是否认识到这一点,就象西西弗斯神话中说的,"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浮现在意识中,一切就都从这略带惊奇的厌倦中开始了。'开始',这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在机械麻木的生活之后,但它开启了意识的运动。"在加缪的作品中,对于存在的恐惧,荒诞的感受,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存在主义的重大主题在加缪那儿都有表现,而且用的是存在主义的方式。 2、加缪不是萨特式的存在主义,但存在主义不是萨特的专利,况且萨特也曾经拒绝过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加缪反对存在主义这个标签主要也是为了和萨特划清界限,因为当时的舆论界基本上认为所谓存在主义就是萨特式的存在主义。加缪与萨特的思想有分歧,但也有不少共同点,尤其是荒诞的思想,和面对荒诞的态度,虽然加缪不强调自由选择。俩人的分歧主要是对待革命和历史,以及对苏联的态度。而分歧的根源在马克思主义,萨特战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而加缪一贯反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主义。萨特是个哲学家,更多的被理念所缠绕,抽象得多,加缪的哲学思想更多来源于感性生活,直接体验,这一点在加缪的散文里体现的最为明显,他深深热爱的阿尔及利亚对他而言就是这种感性生活的代表,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地中海式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西西弗斯神话和存在与虚无是两本截然不同的书,这种不同不是表现在观点的分歧上,而是表现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同样是荒谬,萨特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说明你不可能不荒谬,而加缪却说,我就在这儿,这就是荒谬,萨特的荒谬意识来源于书斋,加缪可能则来源于山顶上的一阵风。 3、两者的另一重大区别在于萨特强调行动,而加缪老在犹疑不定,在他的小说中,除了鼠疫外,行动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局外人》中,更为明显。这本书在二战中出版,当时就有人发出这本书出得是不是时候的疑问,莫尔索和加缪亲自投入的抵抗运动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而强调了行动的《鼠疫》,我却认为写得不好,和《局外人》不在一个档次上,在深刻性上差一些,虽然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加缪和萨特都反对虚无,宣扬反抗,然而加缪的反抗和萨特的反抗是不同的,加缪的反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即不在于你怎么做,而在于你怎么想,有点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这种办法使反抗成为一种绝对可能的东西。而萨特恰恰相反,不在于你怎么想,而在于你怎么做。加缪的英雄西西弗斯和萨特的英雄奥莱斯忒(Oreste)是两种不同的英雄。而正是在"反抗"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两人几十年的友谊破裂,1951年《反抗者》出版后,加缪和萨特的矛盾发展到顶点,以后他们至死未再见面。 加缪离开人世已经有数十年,当年的纷纷扰扰不再,我们也能以更超脱的方式重新理解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方式,回答他在近半个世纪前提出的种种问题,我们也会对他那些谜一般的作品有种种猜想,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想象将加缪置于我们思考的视野之外。
《局外人》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一波三折的情节和大起大落的反转,只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杀人案的始末。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抱着无所谓态度的人,在一次无意的冲动杀人后,他被法庭判以斩首示众。但荒诞的是,审判依据并不是他杀人的犯罪行为,而是针对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这一冷漠的道德行为。这在当时的法国,既折射出司法制度的不公,也是对二战战后青年一代迷惘的心理写照。
那我为什么介绍这本书给大家呢,因为我觉得对我们当下青年的内心世界和面对的社会现实也有着非常大的启示意义,展示出现代人的根本困境。苏珊·桑塔格曾说:「卡夫卡唤起的是怜悯和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普鲁斯特和安德烈·纪德唤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加缪的特点就在于不断地思考人的处境,他的小说总是在严密和严格的叙述背后,有着广大的哲学追问和终极价值的寻求。使得其可以跳出时代的局限,在新的时代仍有存在的价值和阅读的意义。
相信有许多年轻人读这本书时会对默尔索有感同身受之感,觉得自己也像是游离在这个世界之外的局外人,孤独寂寞,吃饭睡觉,学习工作,每天重复着单调乏味的枯燥生活。默尔索的口头禅是「怎么都行」,而我们的口头禅是「随便」,「无所谓」,「你定吧」。阶级固化,生存压力,年青一代的上升空间不断被挤压,大家不再朝气蓬勃,逐渐丧失斗志,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晚的夜看最长的剧,觉得生活就是如此,日复一日,得过且过。
然而我想说的是,荒诞并不等于丧,并不等于消极懈怠。就像当下网上所流行的佛系青年,一开始只是图个新鲜,而慢慢地却有了越来越丧的趋势。我觉得所谓的「佛系」只是将丧文化美化后的包装而已,你自诩为佛系青年,好像就有了一个消极生活的理由,也许只是麻痹自己不想奋斗的借口。
如果你认真地读完《局外人》就会发现,真正的荒诞并不是对生活的不思进取和对苦痛的无病呻吟,它恰恰是让你看清生活荒谬的底色后能奋起反抗虚无,沐浴阳光。就像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加缪也说: 诞生到一个荒谬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
加缪生于 1913 年,法国人,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他由做佣人的母亲抚养长大。加缪在 1957 年也就是 44 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为止法国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42 年《局外人》发表的同一年,加缪也写成了《西西弗的神话》,是一本哲学随笔,再加上剧本《卡利古拉》,构成他的荒诞三部曲。
加缪与萨特一样,是在文学界和哲学界同时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之一,就像演艺界「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的成功双栖明星一样。何况加缪确实有当明星的潜质,他身高近一米八,长相英俊,和身材矮小且斜眼的好友萨特比起来,在外形上就占了很大优势。萨特曾是加缪的迷弟,他俩都是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代表(尽管他俩都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但后来由于政见不合决裂了,二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可能得说上三天三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加缪曾当过足球运动员、演员、杂志模特,是真正的「明明可以靠脸,却偏要靠才华」的那种人。可惜天妒英才,在 47 岁那年,加缪不幸死于车祸。他曾说:在我看来,没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了。结果他自己就死在了路上,随身带着的一张往返火车票和一本未完成的《第一个人》的书稿。仿佛是命运跟他开的玩笑,冥冥之中为其一生所阐释的「荒谬哲学」加上一条沉重的注解。
除了作家和哲学家,加缪还是一个政治活动家,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二战抵抗战士,甚至是整个法兰西民族心中的英雄。尽管这个英雄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又遭到来自文学界和他的民族同胞的不断质疑,但《局外人》依旧捕获了欧洲战后一代人的情感和心灵。
《局外人》的故事发生在加缪的故乡,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法国逐步占领阿尔及利亚,开始了殖民统治,大批欧洲人陆续前往定居。到 20 世纪中期,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数已达百万,但穆斯林人口总数依然占绝对优势。1954 年,长达八年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加缪曾在和平集会上宣读了长达 15 页的停战呼吁书,强调法国移民和穆斯林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会场里,人们对加缪的演讲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广场外,成百上千的极端右翼欧洲激进分子却高呼「把加缪送上断头台」的口号。1962 年,也就是加缪去世两年后,阿尔及利亚最终宣告独立,摆脱了法国的统治,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在阿尔及利亚已繁衍生息了百余年的约百万欧裔人口,被迫再次离开家园,重回欧洲,这是加缪始料未及的。
加缪曾说:「两边都不把我当作自己人。一边觉得我不够爱国,另外一边又觉得我爱国爱过了头。我正是以一个对阿拉伯人满怀友爱之心的法国人的身份去爱它的。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在阿尔及利亚找到家园之感,而不至于在这片土地上沦为外国。」对阿尔及利亚的矛盾态度使加缪一直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不仅反映在他的政论散文中,也渗透进《局外人》的创作中。
加缪一直设想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能建立联邦,但他又有着潜在的殖民意识。在《局外人》中,我们不难发现,加缪有意淡化了小说的阿拉伯背景,被害人甚至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阿拉伯人。小说从未提及阿尔及利亚,只用了郊区,闹区,海滩等含混的地点名词淡化事件的发生地。默尔索是白人,杀死一个作为二等人的阿拉伯人,其实在当时的法律上是占优势的,这也是一开始律师胸有成竹的原因。可被害的阿拉伯人在书中是没有存在感的,这场审判其实并不关乎杀人,只是对默尔索的道德审判。而书中对当地阿拉伯人的评价与漠视,对法式生活的具体描摹以及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都显示阿拉伯人话语权的丧失。似乎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才是白人世界以外的局外人,他们才是那个「他者」。我前不久看了一本书《默尔索案调查》,是以被杀的阿拉伯人视角的作品,得了龚古尔奖首作奖,为《局外人》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角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
《局外人》和我之前与大家分享过的《变形记》一样有着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就是这样很平常的波澜不惊的一句话,像不经意地朝平静的湖面抛去一块石子,力量虽小,却也激起千层浪,狠狠堵在我的胸口。整个故事就和这段话的情感基调一样,冷峻平实,听不出感情的温度。可能更加振聋发聩的是加缪的另一本书《西西弗的神话》的开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部哲学随笔,也为我理解《局外人》的荒诞提供了理论依据。《局外人》开头这样的一句话,这样一种陌生化的写作手法,以及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却事不关己的论述,让我作为读者,便首先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疏离感。这并不是我和默尔索的距离,而是我将自己代入默尔索的视角后,感受到的我和这个社会的距离。
二战后,大众心中普遍存在的信仰被打破了,启蒙运动以来所崇尚的理性也不断受到质疑。虚伪、奸诈、欲望成为不成文的社会准则。人们按照规范来安排生活的步骤,进行每天的活动,而那些觉醒了的异己分子,却要受到惩罚。加缪在不断的反思与斗争中将自己对于社会的思考融入到默尔索身上,塑造了这个看似冷漠其实坦率真实的局外人形象,来对抗这个荒谬的世界。
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默尔索为主要叙述对象,用一种白描手法描绘他琐碎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分以庭审为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读来似乎有些索然无味的生活片段都将在第二部分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法庭最终判决默尔索死刑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默尔索对母亲的去世无动于衷,甚至第二天就去和女朋友寻欢作乐,用今天的眼光看似乎有些反人类特征。二是默尔索在刺眼的阳光下一时冲动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并莫名其妙地连开四枪,再加上他之前对母亲对周围人的冷漠行为,让法官认定他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三是默尔索否定了西方的基督教神学传统,在监狱里默尔索怒斥神父的信仰不及女人的一根头发。这使法官认为他的灵魂冥顽不化,因为在他看来就算背叛上帝的人也应该信仰上帝,这是他的信念,所以要将默尔索的肉体消灭。据此法官认为默尔索「在精神上杀死了母亲,」将默尔索判定为一个社会异类,一个不遵从社会规则就应当被社会抛弃的局外人。
加缪曾在概括《局外人》的主题时说:「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句话听上去有些戏谑,却暗含加缪对社会体制的某种否定: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任何违反社会基本法则的人就是社会公敌,必须杀之而后快。社会只是需要顺从它法则的人,无论法则荒唐与否,你不顺从,就是冷漠,而冷漠违背人情伦常,威胁到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就与犯罪一样罪大恶极。深处社会之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思维方式所裹挟,只能服从于社会强加给我们的道德规范,却忘了何为自由和真理。
这很容易让我想到当下我们的社会许多信奉所谓的政治正确的现象,生活里很多人将自己当成了书中的检查官。比如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或网络键盘侠,每每出现类似违背人情或不合乎常理的热点事件,就纷纷占据道德制高点,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对事件主人公大加指摘或进行道德绑架。看上去铿锵有力富有正义感,其实只是被一时的假象或片面的事实所蒙蔽。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用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去欺压他人,审判别人的灵魂呢?
北岛有一首诗,我觉得正契合了局外人的心境,他是这样写的:「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与其说是社会抛弃了默尔索,不如说是默尔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天生的性格让他主动地游离于社会之外,也并非刻意的选择。
社会的压制性力量只是一方面,正如加缪对社会体制的批判也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他更多的是想借小说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加缪生活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他亲眼看到无数个个体沦为政治体系的附属品,被荒谬的政治体系剥夺了自我和生命,他们的五官和良知都麻木了。他尊重个体,呼唤人性。所以他将默尔索塑造为一个感官灵敏,坦率真实的人。
默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不是因为他不悲伤,而只是因为疲惫而已,事实上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多次想起并怀念母亲。默尔索对周遭的一切只是不在乎,却并非麻木不仁。其实他的感官反倒对世界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比如他注意到雷蒙的白色胳膊与浓密绒毛,他人眼中无关紧要的潮湿毛巾,听到卡车链条哗啦声与内燃机的噼啪声。他只是对理性层面上的人生、婚姻、葬礼等宏大概念显得麻木。所以他享受和玛丽的爱情,却并不爱玛丽,又对玛丽提出的结婚说「怎么都行。」对老板提出的调往巴黎工作也果断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只想安于现状,不想改变生活。默尔索是一切从自己灵魂去感受的,不论是对母亲的爱,还是那因为那灼热阳光而扣动的扳机。
默尔索的格言是「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就像那句歌词所唱:该配合你表演的我演视而不见。默尔索就像那个戳穿了皇帝的新衣的小孩,拒绝表演,拒绝融入伪善矫情的社会,从而向这个由谎言堆砌的现代文明发出挑战。其实这类伪善道德并不是社会的错,而是集体选择的结果,集体的选择将其上升为正义并沉醉在集体的狂欢中,而默尔索是那个唯一觉醒的人。书中写道:「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区别不大,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其他的男人和其他的女人就这么活着,活法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总而言之,没有比这更一目了然的事了。」
默尔索不信神,是因为在加缪看来,神父的信仰是凭空的,是因为想摆脱现实的荒谬痛苦而建立的一种情感飞跃,忽略了现实。而默尔索信仰女人,信仰大海,信仰阳光,信仰自己遇到的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论荒谬还是痛苦,他的信仰是真实可触摸的。
从这个角度说,默尔索本质上就是和社会分离的,他拒绝所有社会规定的准则,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体现了最原始的人的生存方式,因而他更容易接触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也就更容易产生荒诞感。审判扼杀的不仅仅只是默尔索的存在本身,也是人类原始的存在。默尔索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容于他人却容于自己,容于自己又何尝不是容于万物呢。
我第一次读到局外人这个形象,就想起《红楼梦》里的妙玉。她在宝玉过生日时不去参加宝玉的 Party,但着人送去了拜帖,(刷了一波存在感),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不解,遇到邢岫烟,才知道妙玉爱看庄子,便在回信中以槛内人自称,以合妙玉的心意。妙玉将自己断绝于世俗的门槛之外,最终却仍未逃脱被世俗玷污的命运。所以曹雪芹在妙玉的判词里写道:欲洁何曾洁,真空未必空。相比之下,默尔索才是真的局外人,因为他最终做到了清醒并反抗。
在书里的第一部分,默尔索处于事件的中心,叙述都围绕着他的感受和所见。到第二部分焦点从默尔索身上转移到了审判,在警察问他害不害怕时,默尔索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倒很有兴趣看看打官司是怎样的一副景象,仿佛自己成了一个旁观者。虽然他有过呼唤理解的欲望,可他却发现自己是被排斥在外的,他的呼唤得不到回应。所以说默尔索并不是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位置上的,他的恋爱社交其实都和普通人无异,直到审判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和这个社会之间的距离。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这样解释荒诞:「荒诞感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默尔索终于意识到荒诞,意识到人生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对未来和过去的怀念都没有意义,他只感知当下,感知到他对人世还有着深深的眷恋。他经历了一个从认识荒谬到反抗荒谬的过程。
加缪在局外人的《手记》里写:当你意识到荒诞并与之对抗,就是希望。默尔索反抗的方式就是在最后一刻意识到对生命的热爱和幸福的可贵。小说最后,默尔索以自己的决然向这个世界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我体会到这世界跟我如此相像,又是如此亲如手足,因此感到自己过去幸福,现在仍然幸福。为使一切都显得完美,为使我不再感到如此孤独,我只能希望被处决那天观者如潮,并对我发出憎恨的喊叫。」 默尔索被法律体系宣告了死亡,但他自己却觉得是重生,这种重生使他的人格和尊严更加强大而趋近完美。
在这里默尔索甚至被提升到和基督同样高的地位。作为救世主,基督承担了人类的命运,为人类的苦难而死。而默尔索因为不遵守社会规则,以一种对立的姿态被扼杀了生命,这同样是承担了人类的命运。但默尔索是幸福的,正如古希腊神话中不断将巨石推上山顶又不断看它滚落的西西福斯,也是幸福的,而加缪的哲学强调的就是从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诞,领悟苦难之中的幸福。小说的名字叫《局外人》,其实默尔索只是看透了这个虚伪世界的旁观者。在舞台上演得津津有味的人们,判定了这个不肯配合表演的旁观者的空虚乃至罪恶。他实际上是无比真实的一个世俗的人,以人性的诚实对抗荒诞。
加缪在诺贝尔获奖致辞中有一段话很感动我,我想分享给大家,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激励:「今天的作家不应为制造历史的人服务,而要为承受历史的人服务。任何暴君的千百万军队都无法将一个作家从孤独中拯救出来,相反,一个被遗弃的默默无言的囚犯的沉默,却足以把他从这种放逐中解救出来。作家只有全身心地为真理和自由奋斗,它的作品才能因此而伟大,不论我们有多少弱点,但我们的作品的崇高之处,我们作品的价值,永远植根于两项艰巨的誓言:对于我们明知之事决不说谎;努力反抗压迫。」
默尔索的对外界的无动于衷和强烈的钝感我感觉在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情绪。一方面我希望我们不要成为书中的法官以及那些愚昧麻木的人们,只一昧地服从社会强加的规则和强权逻辑,丧失自己的个性,并粗暴地判定干涉别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我希望我们也不要成为局外人,对人冷漠,对生活灰心。纵使人生荒诞,人间不值得,但加缪告诉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个世界荒诞的本质,并奋起反抗,有激情地去热爱并享受生活。
最后,由《局外人》书中最后一段话作为今天分享的结尾吧:「 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
领读人:@蔡骏悬疑作家
死亡问题是一个差不多与人类同龄的最为古老的问题之一。在西方,死亡意识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哲学残篇到现代西方哲学,死亡一直是哲学家论述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更是西方哲学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加缪更是认为“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加缪非常强调认识“人是要死的”这一“浅显的真理”对于人生的意义。 由于死亡问题是一个同人生意义或价值紧密相关的问题,所以加缪以安排莫尔索的被判死刑作为小说的结尾。《局外人》的“死亡”震撼着二战前后的“文明社会”,为什么这样一个诚实无欺,仅仅因为母亲去世没有悲痛的人而被判死刑呢?加缪通过小说的描述告诉我们,死亡是莫尔索的必然结局,因为他是“局外人”。 莫尔索被判刑以后,他思考着死亡问题。“局外人”意识到死亡,但他对死亡非常漠然。“谁都知道,活着是不值得的。”“反正总是我去死,现在也好,二十年后也好。”“假如要死,怎么死,什么时候死,这都无关紧要。”但是当死亡真正地来到他的身边时,局外人清醒了,精神复苏了,“因为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满天星斗照在我的脸上,田野上的声音一直传到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加缪在这是要告诉我们,荒谬导致死亡,但是人不能就停留于荒谬,人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荒谬,要认识到这个死亡。
《局外人》([法] 阿尔贝·加缪)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局外人
作者:[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柳鸣九
豆瓣评分: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7
页数:160
内容简介:
《局外人》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小说代表作。加缪这样评价他的“局外人”:他不耍花招,拒绝说谎,是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他拒绝表演自己、矫饰感情,善良宽和,不说废话。他的随和温顺、好说话、不计较、安分、实在,在社会看来,就是冷淡、孤僻、不通人情、不懂规矩、作风散漫、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他是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
作者简介:
【作 者】 加缪
1913年生于阿尔及利亚蒙多维。二战期间,参加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负责《战斗报》的出版工作。1942年发表小说《局外人》,震惊法国文坛。其后陆续出版《鼠疫》《反抗者》《西西弗斯的神话》《卡里古拉》《堕落》等文学、哲学著作。1957年10月17日获诺 贝尔文学奖。1960年1月4日死于车祸。
【译 者】 柳鸣九
著名法语翻译家、作家。193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北京大学,从事法语文学研究、译介工作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
加缪荒诞主义是什么
加缪荒诞主义已经成为加缪的一个鲜明标签。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与加缪荒诞主义是密切相关的。说起欧美二十世纪荒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阿尔贝·加缪和缪赛尔·贝克特。加缪作为荒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荒诞主义文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至今依然被后人所宣扬。
加缪
“荒诞主义”是二十世纪文学和哲学领域非常重要的词汇之一。当时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们,纷纷就“荒诞主义”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看待荒诞主义这一问题上,加缪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这句话读起来虽然很拗口,但是通过拆句分析后可得知,加缪荒诞主义来源于加缪对这一世界的主观感受。
在加缪看来,人每天都要机械式的重复昨天所经历的事情,如同工厂里的机械一般,循规蹈矩的生活毫无一点 *** 和意义。每个个体为了在生活中立足,不得不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生存。加缪看到这一社会情况之后,便开始质问社会,质问个体,为什么不能用其它方式生活。于是,加缪荒诞主义便产生了。在《局外人》、《鼠疫》、《误会》等作品中,都能看到加缪对荒诞主义的看法和表述。
加缪作品有什么特点
白描手法的运用是加缪作品特点之一。纵观加缪文学作品,加缪擅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一言一行。在交代故事发生背景,以及涉及到的人物故事时,加缪经常用朴实、明快的语言风格来构建故事情节。正如加缪所认为的那样“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在加缪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严肃的思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 *** 。
加缪
虽然加缪的创作生涯非常短暂,但是加缪在文学领域的建树是卓越而又杰出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的文学作品对后来的小说形式、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加缪的文学作品折射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对处在工业时代的人们来说,恰恰迎合了时人对尊严的追求。其次,荒诞也是加缪作品特点之一。在加缪看来,荒诞是伴随个体生存状态而产生的。
荒诞既不是指导人类追求幸福的指南,也不是让人类摆脱痛苦的良方,但是荒诞作为一种精神,它无时无刻的不再提醒世人应该直面社会矛盾。而不是当困难和矛盾之事到来时,只是一个劲儿的躲避。加缪在《局外人》这部作品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荒诞主义。在加缪看来,世界上所有不公平的现象都是荒诞而存在的。人类为了生活,不得不直面生活中一切糟心而痛苦的事。正是生活如此“荒诞”,身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个体,更要清醒的生活,去改变自己的生存际遇。
加缪代表作品有什么
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剧作家。时至今日,加缪代表作依然深受全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诸如,《局外人》、《鼠疫》、《堕落》、《快乐的死》等都是加缪代表作。而说起加缪最有名的作品,不得不提的就是《局外人》。通过资料记载得知,加缪创作《局外人》是在1938年至1940年这两年间。
局外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加缪时年26岁。此时的加缪在亲友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大学哲学专业。对文学创作感兴趣的加缪,已经开始了文学创作。在创作初期,加缪主要将创作重心放在了戏剧创作方面。在创作剧本过程中,加缪不仅自己写作剧本,同时还创办剧团。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加缪一直积极地投身到反抗法西斯运动之中。期间,加缪一边参加抵抗运动,一边完场《局外人》的创作。
加缪大约在1940年5月份,就已完成了《局外人》的创作,两年之后,《局外人》得以出版面世。这部《局外人》的发表,让加缪成为法国文坛上熠熠生辉的新星。《局外人》作为加缪代表作,这部作品被称为二十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此后,加缪所创作的这个“局外人”形象也成为西方文学领域和西方哲学领域最为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加缪所创作的“莫尔索”这一人物,看似与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加缪用“莫尔索”揭示了世界的荒谬性。所以,《局外人》这部小说作品,也是加缪荒诞文学主义的巅峰之作。
加缪的思想都有哪些
人道主义是加缪的思想之一,加缪的文学创作大多围绕着这一核心思想而展开的。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假如西西弗是幸福的话,那么人类生活的本质动机,就不会再有荒诞主义了。在加缪看来,只有生活幸福的人,才会获得人生尊严。换而言之,加缪认为人生之所以痛苦,其本质来源于是否生活的幸福,以及是否能够活的尊严。
加缪
同时,加缪认为荒诞主义作为一种虚无的存在,它既不能告诉人类幸福是什么,同时也说不清楚不幸又是什么。假如西西弗是幸福的话,他就不会用充满想象的台词,来告诫世人自己需要人类的尊严。除此之外,二元对立也是加缪的思想之一。所谓二元对立指的就是矛盾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纵观加缪文学作品,其中存在大量的以二元对立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比如生与死,阳光和阴暗,有罪和无辜等。由此可见,二元对立思想也成为加缪的代表性思想。
在文学创作时,加缪经常使用修辞来表达自己对矛盾事物的看法。比如,加缪会认为,阳光之所以明亮,那是因为阳光背后存在着黑暗。从另一方面来看,加缪提出的二元对立思想和哲学上辩证统一的矛盾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加缪就生与死,白与黑,善与恶,有罪和无罪等方面做了解释,在他看来,社会和个体都是一对矛盾体。
加缪存在主义是什么
在研究加缪文学思想时,加缪存在主义被认为是加缪文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从哲学范畴来看,加缪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后人在加缪文学作品中发现的加缪存在主义,也只是从他文学作品中总结而来的。因为加缪从来没有像萨特那样写过一些关于研究思想的哲学著作。后人之所以能判断出加缪文学作品中富含加缪存在主义,这是因为加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行为,都带有哲学思想的影子。
鼠疫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很多思想家和文学家都认为加缪是一位存在主义者。关于这一说法,尽管加缪多次否认,但是世人依然能从加缪文学作品中,看出加缪存在主义的影子。《鼠疫》是加缪代表小说作品,也被世人认为是加缪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在这篇小说中,可以清晰的看见加缪存在主义。加缪通过这部作品,旨在向世人传递着,世间的一切混乱和荒谬都是必然发生的。
人类作为社会中的一种存在,必然也会遭受到种种混乱和荒谬带来的结果。在这部《鼠疫》中,加缪通过描写神甫的布道经历,从而否定了宗教的意义。在《鼠疫》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表明了自己独身一生面对虚无人生的态度。对主人公而言,只要有爱情、友情、善良就足够了。对于存在主义本身而言,它否定了宗教的意义。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存在主义和哲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加缪的死亡观是什么
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师,也是二十世纪荒诞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在加缪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诠释。除此之外,加缪的文学作品不仅涵盖有存在主义和二元对立思想,同时还体现了加缪的生死观。1944年,加缪创作的戏剧作品《误会》面世,虽然《误会》的篇幅很短,但是却体现了加缪对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思考。
加缪
加缪的生死观之所以能成为加缪作品一个鲜明的标签,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加缪的个人体验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除此之外,加缪的生死观形成,也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初期,不管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都在积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应该怎样“直面死亡”。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之下,加缪也在文学作品中探讨了死亡主题。在《误会》这部作品中,加缪通过对死亡主题的探讨,进一步揭示了荒诞主义和死亡的意义。
在加缪看来,人生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它的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进而言之,加缪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随后,加缪指出,人类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那么只能先认清活着的本质,而后再去选择人生的方向,这样个体才有存在价值。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的生死观和存在主义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换而言之,只有弄清楚了人生的意义,才能有意义的存在于世界。
一、关于我与加缪 说起加缪,最大的光环莫过于诺贝尔文学奖了。年轻时也曾拜读过他的小说,总觉晦涩,导致我至今感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阅读之艰难,不得大段清闲,不敢轻易翻看。 等年纪稍大,又喜猎奇,对于加缪和萨特之爱恨别有兴致,至于当读到加缪《西西弗神话》才觉思考之事,当时时勤勉方得根底,追奇逐异乃本末倒置之事。 特别对于哲学,哲学之美不在八卦抑或吹嘘,而在于某一刻顿悟的感动,是一个求是和求所以是的过程,以上是一点我自己的浅显见解,来源于读加缪作品百思不得解时的感触。 二、关于《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讲了一个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得罪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山底,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那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 《西西弗神话》和加缪的其他作品一样,我们仅仅把加缪的文学家面具放在眼前,总会觉得艰深,难以理解。此时,如果我们把加缪的哲学家面具拿来一并看,便会发现读加缪,要知道他的哲学前提——人生是荒谬的。 三、关于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 加缪作为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我并不喜欢这么称呼他。 所以在此不讨论存在主义,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我只想谈论关于我感动的一个句子。 首先,我们要把人生是荒诞的这个大前提放进去。这是我们理解所有的关于加缪一切文字的根本。 我们可能不理解,关于死这个话题。 其实关于死亡,我们每个人都会去思索,我们每个人会有各种不同的人生路要走,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每一步都在走向坟墓。 但是死亡很遥远,我们很少会去想各种恐怖的飞来横祸夺走我们的生命。 我不想定义死亡,它是如此神圣。 人类之所以区分于动物,是我们可以意识到有一天我会死去。只有了解到人生的有限性和短暂,我们才开始思考所谓意义和价值。人一旦无限,便什么也不存在了。 所以,死亡是一切思考的基础。 而哲学是思考思想的思想。 然后,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死亡,他是那么的迷人与神秘。 自杀为什么会成为最严肃最唯一的哲学?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荒诞的世界中,唯一的权力就只剩下自杀。 四、自杀 关于自杀的论述太多了,其中涂尔干的《自杀论》像一颗天空的启明星一样一直闪烁和照耀着哲学之路,虽然它是一部社会学著作。 任何或许疏远于社会的人会觉得生命毫无意义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任何过于看重自己与社会之间纽带的人会失去自己独特的个性而放弃自己的生命。 加缪从来未曾去催促人们自杀,而是讲关于如何否定“死亡”,来寻求生的思考,颇有向死而生的意思。 是想更好的生,所以死。 五、关于抗争 加缪最可贵在于他在那个时代中并没有落入宗教的深渊。 他知道当时所以一切现实的苦难彷徨迷茫,可是他没有求助于来生和彼岸,宗教注定是一条弯路,并不拯救人,只是搁置争议而已。 加缪自杀作为他的哲学信念当中最重要的主线,是他本身把自杀作为一种对抗他理解的荒谬世界的最直接办法。 就好像庄子忘了自己的存在,化作蝴蝶。 但《西西弗神话》中却给我们了一种基于自杀不同的尝试,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的一生都在把巨石推到山顶,可是它会滚下来,但是我还会把它推上去,我知道他会滚下来,我不在乎。 我用我的方式拯救世界,而原点是自杀的哲学。 我想,我们的世界和加缪的世界虽然在不同的时空,但是荒诞的本质相同,除了自杀属于我们自己,还有什么? 那么,让我们从这个远点开始,抗争。 哲思&人物征文2018
加缪是法属北非阿尔及利亚人,从小说法语。他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战场上阵亡,母亲靠给别人帮佣把大养大。加缪从小生活贫困,靠奖学金维持学业。 但他生活的地方在美丽的地中海湖畔,自然界的阳光和海滩赐予了他内心丰富的力量。连他自己都说:“在我作品的核心,总有一颗不灭的太阳。”这赐予了他思想特有的力量。 家庭的贫困与自然界丰盛的资源,使他的生命中有明显的正面与反面的处境。《局外人》是加缪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被称作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在这部小说当中,加缪将现代人的荒谬处境描写的淋漓尽致。 当时还与加缪不认识的存在主义哲学家 萨特, 在看完小说后立即写了一篇上万字的书评,让加缪从一个地中海边陲地带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了巴黎文化中心的名人。 因为这部小说,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当时44岁的加缪。他是有史以来第二年轻得到这个奖项的(当时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是1907年颁给42岁的英国小说家吉卜林)。 得奖的理由是:“他对现代人的良心的处境,有非常清晰而诚恳的阐述。" 《局外人》这部小说一开篇就描写了一个荒谬的处境,震惊了所有读者:“妈妈今天死了,或许是昨天,我不清楚。养老院寄来通知,说"令堂过世,请来料理后事。“ 在所有人看来,母亲的过世是一个让人无法不悲痛的事实,而主人公莫索尔则没有什么反应,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因为他平时要上班,只有周末才有空。 不过他还是请了两天假。在葬礼上,莫索尔面无表情,并时不时发困,也不知道母亲去世时的确切年龄;第二天他结交了一个女友,并一起游泳、发生关系。母亲的死看起来对他毫无触动 。 莫索尔与同伴出游,并误杀了一个阿拉伯人。自此,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中,莫索尔在牢房中度过,并接受了几次审判。 在审判过程中,司法机关利用自己可笑的逻辑,将主人公误杀事件强行地与他对母亲之死的冷漠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魔鬼。 在审判的过程中,莫索尔本人对于这场“闹剧”表示很荒诞,没有任何人听他的辩解和意见。 在临死之前,莫索尔终于敞开心扉,他认为自己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荒缪,但至死,他都是幸福的。 他将“我不知道”“这毫无意义”挂在嘴边,因为他意识到世界没有意义,没有出路。世界、世人并不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人与世界是对立的。 如果读完这部小说,你认为加缪的思想是悲观的、厌世的,那你就错了。 加缪一生热爱世界,他肯定地说:“要改善人生,但不是去改造世界。” 其实加缪的思想很“接地气儿”,他关心人们怎么样与这个世界相处,怎么样通过反抗“荒谬”来达到人生的自由。他说:“我对人关心,我对人类绝无轻蔑态度。” 从加缪的作品以及他的言论中,他的思想分为三个部分:荒谬、反抗、自由。 我们从《局外人》这部小说中,可以窥探到加缪关于“荒谬”是什么的哲学思想。 加缪说:“所谓的荒谬,就是世界的非理性。”在他看来,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追求一种理性,要求世界能够理解我们个人,否则就没有意义可言。人总是热切地希望我们被这个世界所接纳和理解,但世界对我们的回应却总是事与愿违。世界是非理性的,人的理性与世界的非理性,就造成了荒谬的情况。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出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亲眼看着这个世界的“荒谬”,却做不出任何改变。即时在“神父”的劝说下,他依然选择放弃上帝,不信仰上帝,他说:“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对我不敢兴趣的事情再产生兴趣。” 这个关系是指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存在与这个世界上,就是荒谬的开始。没有一个人能脱离世界而存在,因此这种荒谬也就存在。 那么,作为人,处在这个与世界结合的荒谬世界中,应当何去何从呢?加缪指出:“人一旦发现荒谬,就不免想写一本《幸福手册》。”他认为荒谬与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认识到荒谬的存在,便可以通过反抗荒谬,争取自由,获得幸福。 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傅佩荣先生说: 加缪认为荒谬产生了三个结果:第一,我的反抗,第二,我的自由,第三,我的热情。 加缪说:“我反抗,所以我们存在,”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处境反抗,而是为了全人类。 而加缪的自由,说的是我们有无限制的创造的可能性,这个自由要用来创造人生的幸福。 那热情呢?就是要肯定人间的关怀,要为人类寻找新的机会,走向幸福。 他对人性也从来没有失望过,不管遇到如何负面的处境,还是相信在人身上,可赞美之处多于可鄙视之处。 荒谬——反抗——自由——幸福,这就是加缪的整个思想逻辑和体系。 可惜加缪在47岁的时候便不幸因车祸去世,导致他第三部分“自由”的思想作品没有出版,实在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 加缪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人们向上寻求信仰、上帝的时候,发现内心已经不那么坚固; 向下寻求“科学技术”的时候,发现科技与我们隔阂更深, 唯有向世界、向周围的人际关系寻求帮助,才可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因此,关照人与世界的关系、关照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当代人关心的重点。 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在他去世之前,他的“反抗哲学”留给我们一个更加乐观的可能: 人类所处的黑暗的尽头,将来必有一线光明,只待我们继续奋斗,促进它的实现。
不知道噢.呵呵
果脯有很多种做法,下面介绍自制山楂果脯的做法供参考,首先准备材料:山楂:550克、白糖:200克、冰糖:50克、盐:2克。
1、山楂挑出坏果,然后洗净备用。
2、先用小刀腕去两头。
3、用笔杆从一端穿过,把山楂核去掉。
4、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山楂去核。
5、去核后把山楂放入清水中,加一勺盐,浸泡15分钟。
6、锅中放适量冷水,把泡好的山楂捞出来,放进锅内,加50克冰糖,中火煮开。
7、煮至山楂微微有些变大即可。
8、捞出山楂,放入微波炉专用的容器。
9、一层白糖、一层山楂的,然后把白糖和山楂掂均匀(不要用勺子或筷子拌,以免山楂碎掉)。
10、腌制10分钟。
11、放入微波炉、高火15分钟。
12、15分钟后取出放凉即可食用。
用料:苹果10个,盐10克
1、将苹果洗净削皮切小块,盐水浸泡3到5分钟。
2、苹果上锅蒸煮20分钟左右变软即可,蒸好的苹果稍微放凉码在烤盘上,热风循环150度烘烤60分钟,将烤盘上的苹果翻面再次烘烤烤60分钟。
3、两次高温烘烤后将苹果拿出来放入蒸锅再次蒸煮20分钟,放凉码盘热风循环100度烤5个小时。
4、烤好的苹果脯放凉之后按自己喜好装袋保存就可以了。
果脯是由新鲜的水果晾晒成干,再经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果脯可以由很多水果制成,包括梨子、苹果、菠萝、樱桃等,种类繁多,下面以苹果脯制作方法为例。
用料:
苹果10个;盐10克。
做法如下:
1、将苹果洗净削皮切小块,盐水浸泡3到5分钟(防止苹果表皮氧化);
2、苹果上锅蒸煮20分钟左右,蒸好的苹果稍微放凉就可以码在烤盘了;热风循环150度烘烤60分钟,将烤盘上的苹果翻面再次烘烤烤60分钟(每个烤箱温度温差不同,温度可根据烤箱调整);
3、经过两次的高温烘烤,此时的苹果水分大部分被烘干了,拿出来放入蒸锅再次蒸煮20分钟,放凉码盘热风循环100度烤5个小时;
4、烤好的苹果脯放凉之后按自己喜好装袋保存就好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果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