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投胎的。。。。 这只是传说,如果能投胎那就是末来的事了。。。。 孟婆汤的传说 据说,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 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 。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 。 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 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醧忘台。 在《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后转押至第十殿 ,交付给转轮王。 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 管的醧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 相传孟婆汤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 ,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 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 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 可以幸免。 孟婆在阴间开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庄。在清人沉起风的《谐锋》 卷八中有一关于孟婆庄的故事: 葛生不喝迷魂汤得返生 从前有一歌妓叫兰蕊,她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葛生相恋至深,但因为 葛生很穷,娶不起玉蕊,后来兰蕊因病而死,葛生则因无力与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葛生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罗王看他死得无辜,就判他投生为人。葛生闻令后,便 准备再去投生。 葛生一个人呆呆地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攀满萝藤的棚子底下。只见好几百个男男女女 ,争先恐后的抢那付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炉头舀水来喝。 葛生因为走累了,觉得口干,便也想上前去饮用那瓢里的水。这时,有一女子从棚子 后面走出来,葛生仔细一看,竟然是兰蕊。 兰蕊问他为何来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兰蕊知道后,便轻轻地对葛生附耳 说道: “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孟婆庄吗?还好今天孟婆去给寇夫人祝寿,命我暂时掌管瓢杓 。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样,也喝了这瓢里的迷魂汤,你就返生无路了。” 葛生一听,不禁感到庆幸。后来,在兰蕊的指点下,葛生寻得旧路,重返人世。 孟婆庄上喝茶美女相伴 另外,在清人王有光《吴下谚解》的“孟婆汤”中,也有一段关于鬼魂被灌迷魂汤的 描写: 人死之后,首先经过的是孟婆庄。众役卒押送鬼魂从孟婆庄的墙外走过,至阎王殿去 接受审问。判定后,则将生前功过录入转回册中。凡是被判转世投胎的鬼魂,就再从孟婆 庄走回去。 孟婆庄的门口有一个老婆婆站在那儿招呼来者,步上阶梯,进入里面。 庄内全是雕梁画栋、朱栏石砌;屋内,触目皆是精致华丽的摆设,有珠玉做成的帘子 ,厅中还摆了一面玉雕的大桌子。 待来者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个女孩子来,这三个女孩子分别是孟姜、孟庸与孟戈 。三人都穿著红色的裙子和垂着绿袖的上衣,个个如花似玉、貌赛天仙,而且轻声细语地 呼唤郎君,还以手拂净席子请来者坐下。 来者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个美女环伺在侧,皆以纤纤玉指亲奉送茶,玉环叮 叮脆响,阵阵奇香袭人,在如此情境中,实在很难拒绝不喝。 才一接过茶杯,便觉目眩神驰,轻辍一口,只觉清凉无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饮而尽 。喝到底忽见有一匙左右的浊泥在杯底沉着,待抬眼一看,发现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 婆婆都成为僵立的骷髅。 走出门外一看,原先的雕梁画栋尽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并忘却生前一切事物。 就在惊慌失措、痛苦不已的当头,忽然大哭堕地,成了一个甚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孩。 —————————————————— 另一种说法: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 "孟婆汤"是一个中国的古老传说,这在澜子家一本古书上记载着。在那个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我也认为不会“转世投胎”的:资料有说:转世转世指一个人在死亡后,其性格特点或灵魂在另一个身体里重生。转世是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一些非洲宗教与及很多不同的宗教和哲学的主要信条。大部分的现代非基督徒也相信转世说。信仰的起源这种信仰早于原始文化中出现。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信仰源于三个普遍的信念:(1) 人类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呼吸之间有一种不明确的关系,可与肉体分离。在睡眠时,分离是短暂的;在死亡后,灵魂则与肉体永远分开。(2) 动植物也有灵魂,而且强大地影响人类的力量与情绪。(3) 灵魂可从一个有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有机体上。在很多印度教(尚存的最古老宗教)学院中,仍有人拥护这个信念。另外,也有人认为转世不只是一种信仰,而是一个历史中的实际发生的现象,在原始社会及先进社会中都不断地被发现。图腾信仰亦包含灵魂在人类肉体间转移的暗示。东方宗教与传统中的转世慨念印度教佛教耆那教西方宗教与传统中的转世慨念经典希腊哲学一些古希腊哲学家相信转世论;可参考柏拉图所著的《斐多》(也译《费多》)和《理想国》。毕达哥拉斯相信是第一位深入发展这个概念的哲学家。犹太教与卡巴拉秘宗诺底斯主义基督教派现代有关转世的观念转世的证据其他转世理论有人认为,即使相信转世说,不等于削弱基督教中天堂、地狱和最后审判存在的可能性。一定数量的小孩子,不但声称有自己的前生的记忆,也表示记得一些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情形。(可参看伊恩·史蒂芬森博士(Dr. Ian Stevenson)、卡洛·鲍曼(Carol Bowman)和伊莉莎白·荷利兹(Elisabeth Hallett)的著作。)一些个案中,小孩声称在生命前后到了类似天堂的地方,有时他们有一定的权利选择是否重生、何时重生,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将来的父母。当中一些小孩声称,重生并不一定因为人有罪业,而是一个灵性提升的机会。额外的生命使灵魂有更多的机会成就天主的托付,并能使性格特点有更大的改进。东方的转世观则更为多元化,而有关的慨念可在一些印度教及佛教的旁支中找到。能量是不能创造和不灭的,而人脑以电能脉冲运作。那么,人脑中的电能从哪里来?死后它又将往哪里去?这或可作为转世在科学上的引证。 投胎 投胎,这是一个佛教用语。《法华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佛教认为,灵性是不灭的,故有前世,今世和来世。一切众生因无明故,在六道四生中轮回。我们的躯体不过就像我们居住的房屋一样,生死不过是一个舍此取彼的过程。佛经中有许多关于前世今生的故事,但“投胎”这个词恐怕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有的。内地民间有“投胎转世”的说法,藏传佛教中还有“投胎夺舍”的说法。总的意思是说一切生灵死后或死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灵魂会找到一个新的载体(人或其他生灵),组成一个新的生命,就像我们脱掉一件旧衣裳穿上新衣上一样。 黄泉路 【黄泉路简介】 黄泉路在中国的神话和宗教典籍中是指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时走的路。【人死后的说法】 在中国,传说人死后,会有阴间的捕快黑白无常来捉拿人的魂魄,把他们带到阴曹地府去接受阴间大法官阎罗王的审判,以决定他们是升天做神仙;或再次投胎做人;还是打入十八层地狱去受苦。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黄泉路一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另一种是专指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黄泉路的路。 有人认为,人的阳寿到了就会死,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过鬼门关,过了这一关人的魂魄就变成了鬼,接下来就是黄泉路,是接引之路。在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那些阳寿未尽而非正常死亡的,他们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再黄泉路上游荡,等待寿阳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侯阎罗王的发落。在黄泉路上有火红的彼岸花。彼岸花是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接下来还要过忘川河,奈何桥,跨过三生石,喝迷魂汤等等。 因此中国人有时称人死了叫赴黄泉。【“黄泉”一词的来历】 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走完黄泉路后,就意味着即将受到阎罗王的最后审判以及十八层地狱的最后考验了。黄泉一词的出处是《东周列国》故事“郑庄公掘地见母”: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氏毫不知足,居然煽动次子段篡位。但后来被庄公识破,段自刎而死,庄公大怒之下把母亲从京城赶到颖地,还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可是他事后非常后悔,毕竟姜氏是他的生母。 当时颖地的官员叫颖考叔,为人正直无私,一向有孝顺爱友的美誉。他见庄公把母亲安置这里,便对人说:母亲虽然不象母亲,但儿子却不能不象儿子。于是抓了几只小鸟来见庄公。庄公问:这是什么鸟?颖考叔说:这种鸟叫号鸟,最不孝道,母亲把它养大,但他长大后反过来却啄食母亲,所以抓来准备吃掉它。庄公听后哑然无语。 时值膳房送来一只蒸羊,庄公割下一条羊腿给考叔,考叔却将羊肉撕下放于袖中。庄公不解。考叔说:我家母亲因家中贫困,从不曾吃过如此美味,我要拿回家给母亲食用。庄公不觉凄然。考叔知道已经说动了庄公,却因为有“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誓言所阻,于是献计,挖掘地下,直到泉水涌出时,建一地下室,然后把母亲接来居住。最后终于使庄公母子团聚。 孟婆 【简介】 孟婆常驻在地狱的奈何桥边。她的职责,是确保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都不会记得自己的前世和地狱里的一切。 孟婆在各池塘、溪流采集药草,熬制成一种五味的孟婆汤,服用者会立即完全地失去记忆。要过桥离开地狱,就必须喝下一碗,洗去所有的记忆后,才可以前往来生。 据说,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 在《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后转押至第十殿,交付给转轮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驱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孟婆的传说】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 “孟婆汤”是一个中国的古老传说,这在澜子家一本古书上记载着。在那个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相传孟婆汤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 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孟婆的来历 孟婆娘家姓孟,孟婆一生没有嫁人,故而没有夫家姓。孟婆的名字已经被所有人的都忘记了,包括她自己。那年代的名儿,男的大都是刚、勇、强、富什么的,女的就顺了花季,杏、莲、梅、桃、春,这样想来,孟婆也就不计较她曾经的名字是什么了。 孟婆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煲得一手好汤,远近闻名,喝过她的汤的人都纷纷赞不绝口,说这汤敢称天下第一汤。名声传远了,连皇帝也要喝孟婆煲得汤了,喝了一次后不过瘾,竟生了要将孟婆留在宫中只为他一人煲汤的念头。孟婆虽没有念过书,但也懂得“伴君如伴虎”“自由可贵”的道理,所以委婉推却不成后,说出宁死不从的话来。皇帝一生气,孟婆归了西。据说,孟婆遇害的那天,六月天里雪纷纷扬扬,下到半夜没停。 且说孟婆到了阴间后,阎王念孟婆一生勤恳、乐于助人,再加之为屈死,又想到阴间每每来了魂魄还阳后大都还记得上辈子的事儿,这样凡间便乱了套,一会儿出个奇人,一会儿来个怪道。故派孟婆在奈何桥畔开个店,招牌就用“孟婆汤”,过了桥的人必先喝一碗孟婆的汤方可继续前行。阎王退下所有随从,对孟婆说:此汤是一定要喝的,如若有人没喝,必会造成人间大乱。这罪,可不是一般的轻了。孟婆念着阎王错爱,谨遵王讯。阎王又给了孟婆一小包药粉,感概一声,说道:凡人都有几世几辈的轮回,上辈子的恩怨喜悲不能带到下辈子,你把这忘忧粉放到汤里,喝过的人就会忘记从前的一切。孟婆唯唯而诺,退下。 奈何桥畔生意很好,每日络绎不绝。从桥这边过去的,都是阴差到阳界去抓人或办事。从桥那边过来的,都是阳寿已尽,来阴间报道的。在阳间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孟婆的汤煲得很好也都知道孟婆屈死的事情,虽讶异着孟婆将店搬到了奈何桥畔,却也没有多问,过得桥来坐下歇脚时喝上一碗,然后前行。 孟婆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日里煲汤。原料还是最先那一锅里的,往后汤少了添水便是。偶尔人少时,孟婆也会感叹一番,忘记过去究竟是好还是坏,孟婆也不知道,只是这汤孟婆从没自己喝过一口。 几千年的光阴水流一般过去,孟婆还是每日里煲汤,闲下里想想几千年前的事儿。毕竟上了年纪,孟婆记性有些差了,虽然谨记阎王的叮嘱,但难免会有疏忽。没有喝孟婆汤的人再投到阳间,便传开人死到阴间必先喝孟婆汤,忘记前世一切的消息。这以后,再有人从奈何桥上来,虽大部分人都自愿喝汤,却也有个别宁死不喝的了。 孟婆清楚的记得那是阳间的中秋节,孟婆坐在奈何桥上看月亮。银盘儿似的月亮饱满明亮,映得桥下的水都格外的清粼。孟婆正手执阴间发的月饼,素馅儿,一口一口细细品味着时,隐约着从桥那头走来一个女子。年轻女子二八年华,生的杏眼粉腮,甚是美丽。此刻,那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桥,眼中含着泪水,路过孟婆也没搭理,阴差押她坐在孟婆的店中。孟婆轻叹一口气,盛了一碗汤放在姑娘面前。姑娘杏目瞪圆,两行清泪扑愣愣滑下面庞。“孟婆婆,我实在不能喝这个汤啊。”姑娘开口。孟婆没有言语。“婆婆。”姑娘咚地跪下:“我与李郎情意真切,立下生死誓约。今日她娘嫌我家贫困,栽赃于我,我唯一死表明清白,临死前李郎赶到,我答应他投胎后再去与他续缘。婆婆,我真的不能忘记从前啊。” 说完,泪如雨下。孟婆眼角也湿润了,她一生没有婚配,羡慕那些有情有义的小儿女家。此刻,孟婆真是为难呀。不喝,阎王会怪罪于她,再说阴差在旁,她孟婆也没法变通。喝吧,这小儿女已是阴阳两隔,若能投生重逢自是最好不过了。想至此,孟婆心里这个悔呀,早知当初不熬这个汤,让自己也跟着痛苦。阴差一把拎起哭倒在地的女子,二话没说,一人撬开她的嘴,另一个提碗灌下。孟婆还没来及阻止,一碗孟婆汤生生地灌进女子的口中。再看姑娘,此时两眼发直,泪痕还在脸上,口中喃喃地唤着李郎。 这件事让孟婆揪心了好一阵子,情绪也低落许多。这一日,阴差又带来一个壮汉,身上脸上全是血。孟婆暗自吃惊,盛汤放在他面前。壮汉大手一挥,说道:他奶奶的,这汤俺不喝。瓷碗打碎在地,汤水也洒光。阴差上前按住壮汉,斥道: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壮汉起身挣扎,与阴差打成一团,桌椅全成了他们打斗的工具,砸碎的砸碎,摔坏的摔坏。孟婆站在一边,没有害怕,没有慌张,经过这几千年,孟婆早就处惊不变了。壮汉总是受过伤的,很快处于下风,被阴差擒住。奶奶的,老子不喝,老子要记住血海深仇,老子还要报仇!壮汉大声呼喝,挣扎片刻,瘫软下来。静静的,孟婆收拾着打翻的器具。隐约地听到极压抑的哭声,细细传来。再看壮汉,泪流满面,自古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流血不流泪。这壮汉哭的如此伤心,比女人的哭更惊人心魄。孟婆一把拉起壮汉,轻轻说:冤冤相报何时了。罢了,罢了……壮汉恸声说:你有所不知,那狗官为占我妻,乘我不在家时杀我爹娘,毁我娘子,我娘子自杀后,狗官还要将我置于死地,可怜我那刚三个月的孩儿啊,还没出生就与她娘同归。孟婆闻言大惊,继而悲怒万分,这可恶的狗官下得阴间必是要遭剐刑的。壮汉还是将孟婆汤喝了,喝之前他跪下冲着前方磕了三个响头,喃喃道:爹娘,娘子,对不起…… ………… 孟婆一日比一日不能忍受这份差事了。她一闭眼就看到冤屈的眼神,看到无奈的眸子,听到悲戚的哭声,听到哀哀的求恳。孟婆想,原来以为人间最是愁苦多,到了阴间应该清静应该无嗔了。想不到,死后依然魂魄忧怨,这人间的恶人造了多少孽呀。孟婆又开始怪自己,逼着相知相许的有情人下辈子各分东西,逼着身负血债的人无法清洗,逼着没尽忠孝的孩子重生后仍未尽孝,逼着恶人从恶后仍不思悔改。 阎王观察着孟婆的变化,一日他将孟婆招了去。孟婆跪倒在地,肯求阎王不要再让她做这个孟婆汤。阎王没吭声,闭目沉思。半晌缓缓说道:孟婆,你在阴间已有几千年,你应该知道我们对待魂魄是不应该带有人间感情的。人间的一切都随他们来到阴间而不复存在了,喝下孟婆汤,他们就等于再世为人,空白一片。这没有什么不好呀。孟婆低声说道:阎王说的道理,我孟婆虽未读过书但也明白。只是,确有不该忘前世的例外。我一生没有婚配,不晓得人世间的爱情,却也懂得恩情。倘若全都忘记,是否有些残忍呢。阎王摇头,再摇头。沉声说:孟婆,这是阴间的规定。没法变通,只能如此。孟婆沉默片刻,仿佛做了一个决定,她抬头望向阎王,说道:那好,我也和他们一样,喝孟婆汤。阎王大惊失色,质问孟婆:你知道,你喝了孟婆汤会有什么下场吗?孟婆摇头。会变成一个什么记忆什么思想都没有的人,也不能再投胎转世。阎王拍拍座椅的扶手,吁出一口气,又说:现在你知道了吧。孟婆眼中渐渐浮上泪水,几千年堆积的泪水,顺着孟婆的脸缓缓滑下:像现在这样观人痛苦,莫如我就做个痴呆。我,决定了。说罢,转身离去。 这天晚上,异常的安静,没有人来喝孟婆汤。孟婆打开窗,迎一地月光洒在店内,银白色混着河边垂柳的阴影,让店里的气氛安谧和详。孟婆就着月光在河边洗发,映着河水将缠了几千年的银丝一根根梳理整齐,盘向脑后,再插上一支钗。换上干净的外衣,当胸围了一块暗色的围裙。这是她做姑娘时的打扮。一切妥当,孟婆舀了一碗孟婆汤。汤色纯净,香气四溢。孟婆凝神看了片刻,微笑着自语:这是我孟婆煲了几千年的汤呀。说罢,一仰脖,汤被喝光。确是好汤,香而不腻,浓而不稠,闻之提神,饮之余味。 从此后,孟婆忘记了所有的事情,也不再知道任何事情。她只是每日里在奈何桥畔煲汤,休息时凝目望着桥下的流水。阴差悄悄议论孟婆是不是真喝了自己的煲的汤,怎么好像不是痴呆的样子呢?是与不是,谁又知道,谁又分的清。 这样,光阴随着奈何桥下的流水静静的、无声的,带着孟婆的目光向前游走。一晃,又是几千年。 孟婆在阴间开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庄。在清人沈起风的《谐锋》卷八中有一关于孟婆庄的故事: 葛生不喝迷魂汤得返生 从前有一歌妓叫兰蕊,她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葛生相恋至深,但因为葛生很穷,娶不起玉蕊,后来兰蕊因病而死,葛生则因无力与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葛生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罗王看他死得无辜,就判他投生为人。葛生闻令后,便准备再去投生。 葛生一个人呆呆地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攀满萝藤的棚子底下。只见好几百个男男女女,争先恐后的抢那付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炉头舀水来喝。 葛生因为走累了,觉得口干,便也想上前去饮用那瓢里的水。这时,有一女子从棚子后面走出来,葛生仔细一看,竟然是兰蕊。 兰蕊问他为何来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兰蕊知道后,便轻轻地对葛生附耳说道: “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孟婆庄吗?还好今天孟婆去给寇夫人祝寿,命我暂时掌管瓢杓。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样,也喝了这瓢里的迷魂汤,你就返生无路了。” 葛生一听,不禁感到庆幸。后来,在兰蕊的指点下,葛生寻得旧路,重返人世。 孟婆庄上喝茶美女相伴 另外,在清人王有光《吴下谚解》的“孟婆汤”中,也有一段关于鬼魂被灌迷魂汤的描写: 人死之后,首先经过的是孟婆庄。众役卒押送鬼魂从孟婆庄的墙外走过,至阎王殿去接受审问。判定后,则将生前旦L录入转回册中。凡是被判转世投胎的鬼魂,就再从孟婆庄走回去。 孟婆庄的门口有一个老婆婆站在那儿招呼来者,步上阶梯,进入里面。 庄内全是雕梁画栋、朱栏石砌;屋内,触目皆是精致华丽的粮],有珠玉做成的帘子,厅中还瞻F一面玉雕的大桌子。 待来者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个女孩子来,这三个女孩子分别是孟姜、孟庸与孟戈。三人都穿着红色的裙子和垂着绿袖的上衣,个个如花似玉、貌赛天仙,而且轻声细语地呼唤郎君,还以手拂净席子请来者坐下。 来者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个美女环伺在侧,皆以纤纤玉指亲奉送茶,玉环叮叮脆响,阵阵奇香袭人,在如此情境中,实在很难拒绝不喝。 才一接过茶杯,便觉目眩神驰,轻辍一口,只觉清凉无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饮而尽。喝到底忽见有一匙左右的浊泥在杯底沉着,待抬眼一看,发现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为僵立的骷禳C 走出门外一看,原先的雕梁画栋尽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并忘却生前一切事物。 就在惊慌失措、痛苦不已的当头,忽然大哭堕地,成了一个甚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孩。
人死如灯灭,不会有什么灵魂。当我们永远闭上这双曾经观察了世界几十年的眼睛,就如睡着了一样,不知自己在何方,肉体和意识从此在这个世界消失。珍惜时间吧,珍惜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短短的几十年吧,也不枉来此一回。悲观的说,每个人都不知道一分钟后会发生什么,即使理想情况,也不要在垂暮之时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能否投胎做人,是根据生前业力而定的,与怎么死的没有必然关系。 人死后,也许马上就投胎,也许隔几天,但是49天之内,一定会投胎,《地藏经》说了:“亡者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 还有,横死的人,不一定会往生恶道,也许会往生天道享福,《毗耶娑问经》上说,一些众生由于做了很多善事,“如是众生或热病死。或中毒死。或贪华果而上树上。堕树而死。或食好食不消故死。彼欲舍阴内识。往见三十三天宫殿庄严。”。
以认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前进的结论。诚信为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永不褪色的箴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合,而诚信是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离不开吃穿用度,安居出行,旅游娱乐,精神享受,乃至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等。因此人的种种需要,各行各业便由此催生,为人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人为自己的生存而建设创造又不断享有和享受着各行建设创造的结果,世界在人的改造中变得绚丽夺目,社会在人的创造中呈现勃勃生机,人的需要也因此而变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人又是一切劳动成果最终的和最有价值的评论者。
在人的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中,世界与社会不断地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人类幸福生活也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不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人既是主角,又是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一切思考和行动的关键。
以人为本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我看到的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当人们需要呈现丰富和多元化趋势的时候,许多思考和行动却显得滞后,还停留在过去人的要求层次上。
准以满足现在人的种种需求,而掌握一定能力的人,有的是从个人,小部门,小集体出发,想当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为了局部利益而牺牲了国家利益群众利益,还有些人为了工作而工作。
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以至脱离实际,见物不见人,凡此类都不适合以人为本的要求,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甚至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而不是以个人小部门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现实的,适时的,以人为本是我们一切思考和行动的落脚点和最终出发点,因此,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肯定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我们就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部门国家的利益,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做到权为人民所用,情为人民所系,利为人民所谋,我们要讲究处处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杯吐然诺,五岳到为轻”一句话说出了诚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准则。这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准则。从古至今,诚实守信这一话题的故事可谓举不胜举感人至深。
纵观当今商海却使人叹息,一些小商小贩,到处人不讲究诚信,以至于诚信这个词,早就失去了他原有的光泽,更有甚者。在2000年的高考作文中写到,如果我身背着金钱,友情,诚信等多个包裹过河的时候,如果有选择让我丢弃一个。
首先丢掉的是诚信,因为现在的社会尔与我诈,诚信已过时了。我不禁为这为考生的想法感到可耻,因为他忘本了。其实这个社会的诚信一点也没有褪色
不信你看看自己的周围,哪位同学老师失信于你了?哪位大商家老板不是以诚信待人的,那些失信于你的小人和伪君子都会受到惩罚的,并且会被社会抛弃的。诚信,我们永远的朋友!
如果说人是整个社会的基石,那么诚信则是一块一块的砖。如果想筑一座社会大厦,人与诚信缺一不可。以人为本,诚信为根是人民的本质需求。社会的根本所在。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换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出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构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社会环境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新变化,必然会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使人们旧有的观念和意识受到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难度将会加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思想理论建设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日益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社会生活中日益发展着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面对信息开放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出现迷茫与困惑。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由此而来的是,课堂这一主导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思政教育工作的可信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逐渐丧失。同时,学生总是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一旦面向社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时,特别是碰到诱惑力比较大、一时难以辨清是非的问题,依然会产生辨不明、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困惑。这些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只要讲的明白、讲的多,学生就懂的多;只要学生懂的多,就会接受,信的多;只要信的多,就会做的好。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方法,是目前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通过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试图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给简单化了。而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架构,使应用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真正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云开雾散的情况少。这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武装了学生的大脑,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但是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作用则不是非常明显。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大班教学和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很难真正的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个性化的沟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需要一无所知,只注重"传道",没有"解惑"。让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对现实生活中没有帮助,对一些问题依旧疑惑,不能信服理论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师生的思想心态越来越复杂多变。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政策问题往往与评优、评定奖学金、工资待遇等个人利益问题,心理障碍、人际矛盾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一部分师生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出现反差,新的矛盾不断激发,原有的矛盾不断凸显;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生态度功利化、政治定位边缘化趋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复合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载的任务空前复杂多样,那种空对空、说教式、灌输式、单一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利益结构变动、新旧矛盾交织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在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21世纪人才不仅要接受现代科技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教育.更要接受思想道德、个性品行、人文素养和健全心智的全面训练。一些高校仍然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同步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所谓以为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这种理念思想内涵深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应当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自然这个"人"指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造学生,还要求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认真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不仅能以思想教育为本,还要以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需要为本。而不是老是站在管理者的角色上不思改变,认为学生就是被管理的对象,丝毫没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为学生服务为本,重点解决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高兴不高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剧烈增长,到现在达几百万之众,作为被人们称为的"天之骄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的稳定就显的尤为重要。它的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当今大学生都是80年代出生的,大多对于政治冷淡,对社会热点现象关注不够,这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地位不符。这就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唤醒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关注社会民生。大学生毕业后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大军进入社会,如果仅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没有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作指导,也会发生大学生学到的业务本领用在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利局面。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改变过去单一说教的方式,改变过去空洞乏味的理论宣讲模式,将尊重人,理解人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让学生形成一种人本理念。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
1、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在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疏导长期淤积便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便要求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具备心理咨询师的素质,为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然,这不是高校教育者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发现的,需要他们与学生打成一片,密切接触才能发现。思政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实行目标分类,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关心、尊重、激励学生,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解放思想,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均是平等交往的主体,不要老停留在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上。"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调整,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不仅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消费,大学生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消费者。"老师和学生均是学校的主体。没有老师,学校便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学校教育便失去了教育对象,学校也便无从发展。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同时,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就整体而言,在政治素养、个人品德上是合格的,但在驾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上还与现实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把提升自身本领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先要加强自身作为建设者的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3、注重增加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便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在新形式下,传统的教育载体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宿舍、社团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4、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在高校有着许许多多的学生团体,这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他们聚集着一批志趣相投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在长江大学有一个自律委员会,它通过与学生工作处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建会宗旨。既达到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前 管仲725年前后前645年)。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见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在我国古文献中,"人"与"民"二字经常连用,合成为一个词组。例如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意为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来《水浒传》第二回写到高俅被发配流放到外地时,有这样说法:"东城里人民不许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古汉语中意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为本",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 当代国学者在总结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多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系国家教委推荐的公用教材),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四卷本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系山东省教委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教材),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我们既要继承,又要超越。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见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在我国古文献中,"人"与"民"二字经常连用,合成为一个词组。例如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意为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来《水浒传》第二回写到高俅被发配流放到外地时,有这样说法:"东城里人民不许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古汉语中意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为本",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 当代国学者在总结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多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系国家教委推荐的公用教材),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四卷本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系山东省教委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教材),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我们既要继承,又要超越。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那么“制定国策则以人为本”,国策,要人性化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1、关键是你如何认识“好的方向”。按你的意思应该是社会矛盾少,弱势群体利益被侵害的少的社会为理想社会或称“好的方向”。根据你的标准,答案应明确为否。2、我认为现在都比较急功近利,过分贪婪造成的。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大部分人民过分依赖金融炒作发财致富而迷失了科技、制造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中国的“两转”等很多社会矛盾问题,也是由于急功近利,过分贪婪造成的。像拆迁呀、腐败呀、跳楼呀、养生呀、非诚勿扰呀等等,我看都与各色各样的急功近利,过分贪婪有关。胡主席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国走过场了。现在全世界的发展都放缓了。给认真落实胡主席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难得时机。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二、学写综述的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三、文献综述的特点其特点首先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其次是“述”。 “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四、文献综述研究写作步骤一般须经过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四个阶段。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3.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范文的写作步骤如下: (一)选题 选题是写好文献综述的首要条件。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理论或实践上有一定意义。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有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某护理问题的研究今年来发展较快,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二)搜集资料 文献资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物质基础,选定综述的题材后要大量的搜集和阅读有关的中文和外文文献,文献越多,就越好些,综述的质量就越高。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在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在深入复习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必须找到原文阅读,特别是有权威性的文章应细读。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应做好读书卡片或笔记,为撰写综述准备资料。 (三)整理资料 综述不是众多文献资料的堆积,而是作者在阅读了一定量的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细读,抓住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先列出提纲,写出各级的大小标题,然后将观点相同的资料分别归入有关问题,并排好顺序。综述要如实反映原作者的观点,不能任意改动,但对引用的资料也要加以选择,不可能把搜集和阅读过的所有资料都写进去,应有所取舍。 (四)写作 根据写作提纲,逐项将内容展开,并注意观点与内容的一致。在写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和补充内容。论述观点时,作者可有倾向性,但不同观点也应列出。初稿写出后,要反复修改和补充,包括内容增减、结构统一、数据核对和文字润色,综述发表前,最好请有关专家和同行审阅,力求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表达准确。范文1: 从政府到企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引言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的不俗表现,一直令中外经济学家为之着迷,作为其背后主要支撑力量的民营企业更是倍受关注。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撑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假定出发,经济学家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民营企业的成长绩效,及其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功挑战了“传统智慧”(Montignola,Qian and Weingast,1993),为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民营企业,进而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具体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民营企业,从其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全过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么?从产权已基本清晰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将会把我们引导到一种什么样的未来状态?随着各种形式壁垒的消除,我们如何预测它下一步的表现?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评价斯蒂格利茨(Siglitz)等人的观点。与早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产权安排被视为外生变量,市场竞争、激励与信息等因素得到了强调。第三部分介绍围绕产权安排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尽管文献的视角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从Grossman-Hart-Moore的剩余控制权理论起步的。第四部分比较分析各种关于企业改制原因的假说。一般认为,地方政府退出与企业改制内生于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水平。随着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作为一般意义上企业的性质被更多地展现出来。 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与效率改进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具有渐进性、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非同步性的特点。这构成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初始环境。早些时候,依照Sachs(1989)等人所设计的“大爆炸”模式进行改革的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出现持续衰退,而“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尤其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推动这种增长的竟是有惊于主流经济学(企业)定义的乡镇企业。起初国内学者曾从经济行为的逻辑性与财产所有制无关的假定出发,运用兰格(Lange)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作过一些探讨,但基本没有得出什么有解释力的假说。根据主流经济学的标准理论模型似乎也一时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在详细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后认为,乡镇企业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私有产权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同时市场社会主义也存在一个严重失误,那就是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由于假定信息完全,像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模型一样,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兰格—勒纳—泰勒(Lange-Lerner-Tallor)定理,并没有对信息不完全的现实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此时的首要问题是改变管理人员的激励结构,而这一点在不改变企业产权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和企业“软预算约束”(Kornai,1998)的改变,致使经理的激励结构发生变化,即使不进行私有化也可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正像人们已经观察到的,与积极推行私有化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中国在给予经理人员更多的利润方面走得最远(热若尔·罗兰,中译本,2002)。乡镇企业早期的成功案例表明:激励机制的改进向相关行为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激励。例如,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经理人员的收益不断增加;乡村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获得企业所创造的大部分税收和利润(萧好,2000)。 沿着竞争与激励之间关系的思路,田国强(1995)通过一个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激励机制变化对乡镇企业效率的影响。他从产权界定与资源有效配置的关系出发,认为明晰产权通常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充分条件,却不一定是必要条件。很多情况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取决于产权的明确界定。因为在市场机制中,行为主体的激励来源于占有财产和获取利润,所以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只有私有产权才会产生高强度激励。为此,田国强用中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案例作了进一步说明:尽管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但将努力程度与收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的措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产权并不是解释中国乡镇企业效率的最关键变量。依照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逻辑,在公有制条件下也可能通过选择恰当的激励机制来使资源配置优化。中国乡镇企业表现出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制度安排满足了激励机制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把个人的收入和劳动贡献联系起来;企业经理和职工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等等。 可以认为,斯蒂格利淡和田国强等人的上述理论比较成功地解释了早期中国乡镇企业的成长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外部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经济学家进而发现,乡镇企业的决策权逐步由地方政府向企业转移(Jefferson et al,1994)。正如田国强同时所强调的,乡镇集体企业作为中国特定阶段特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它诞生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早期阶段。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当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产权明晰的企业不断增加时,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会越来越小,很有可能竞争不过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企业(田国强,1995)。很显然,仅凭对竞争、激励的强调已不能更深入解释乡镇企业后来的表现。 三、产权配置与民营企业的绩效 尽管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的绩效,但我们知道,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微观基础,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特别是产权配置对效率的改进十分重要。此前有关东欧国家转轨的经验研究表明,在不稳定状态下,市场竞争的潜在功能难以完全发挥,过分强调竞争,会形成新的扭曲。但有关中国民营企业的案例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观点。究竟是什么抵消了扭曲造成的效率损失?现实使经济学家们最终认识到产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Grossman-Hart-Moore所发展的剩余控制权理论为更深入地分析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假说,积累了大量文献,并由此构成中国民营企业研究的主流。 Weitzman-Xu(1994)较早发展了一个有关中国乡镇企业内部产权安排的模型用以解释民营企业的绩效。在模型中,乡镇企业被刻画成一种产权模糊的合作性组织。虽然乡镇企业名义上归社区全体成员所有,但其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乡镇基层政府手中。与私有产权相比,其产权安排是模糊的。然而在中国,它却表现出了与私营企业相近的绩效(Svejnar,1990;Pitt andPutterman,1992;Dong and Putterman,1997)。Weitzman-Xu进而认为,乡镇企业的出色表现挑战了标准产权理论。根据Grossman-Hart-Moore的理论,产权特别是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在合约不完备的情况下向相关主体提供激励,并解决组织内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国的经验似乎表明,产权的重要性与组织内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是正相关的,但这种相关性依文化中合作精神的不同而异。同西方相比,中国高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自利性动机弱,合作意识强)使得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具有了一定效率。然而,Weitzman-Xu并没有清楚地解释文化作用的机制。如果真是高合作精神导致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效率,那么处于相同文化环境中且产权同样模糊的国有企业效率的相对低下就是不正常的(田国强,1995)。很显然,要对中国乡镇企业的独特表现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还应当引入新的变量。 …… 四、企业改制与政府退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1)短缺经济时代结束,经济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2)政治上对私有财产的看法较之以前宽容多了,甚至在形式上开始承认其合法性。在此背景下,一个被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乡镇企业增速减缓,以及紧接着的大范围改制。此时,文献关注的中心开始转向乡镇企业改制的原因。伴随着地方政府的退出,“模糊产权”这一中国民营企业的标志性特征,也逐渐褪色。蔡防(1995)用一个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乡镇企业改制的动因。他假设地方政府是委托人,乡镇企业经理则被看作代理人,企业绩效取决于对经理的激励和约束。给定地方政府的监督能力,其监督效果内生于乡镇企业的数量和个体规模。在早期,企业个数少、经营规模小,加之经理的就业机会较少,企业面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尚不严重。随着地方政府所掌管的乡镇企业在规模和数量上的扩张,及经理就业机会的增多,监督效果逐渐变差。地方政府只得默许经理人员以灰色收入的形式获得部分剩余索取权以达到激励效果。因为经理所获得的剩余是“灰色的”,具有较高风险,作为补偿,对集体资产的侵蚀在所难免。结果乡镇企业的运作成本日益提高,以企业所有权(在地方政府和经理之间)重新配置为核心内容的乡镇企业改制也由此启动。 至此,整个理论演进的逻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正如人们已经观察到的,随着政府的全面退出,中国民营企业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其内涵越来越接近主流经济学关于“企业”的标准定义。民营企业首先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企业,其特殊性就在于被嵌入中国的体制转轨过程。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的一般性会被更多地展示出来。解决了这一关键认识问题后,有关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似乎开始逐步淡出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视野。最近的文献考查表明,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已开始由“解释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例如,姜长云(2000)对乡镇企业资本短缺问题的研究;张杰(2000)、格雷戈里和塔涅夫(2001)对民营企业融资;习题的研究;范从来等(2001)对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和股权结构的研究;Sun(2002)对股份合作制内部治理机制合理化问题的研究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经验与对策性研究逐渐成为主流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已不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在我们看来,产权已基本明晰的民营企业,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能否尽快成为国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主要力量,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很显然,只有一种综合了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多元化视角才能勾勒出它未来的成长轨迹。如何预测民营企业下一步的表现?随着它的成长将会对整个改革进程施加怎样一种影响?无疑是现实对理论提出的又一大挑战。(来源:经济研究) 范文2: 关于《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的财政分权问题展开研究。财政分权问题涉及到诸多因素,对其研究必须采用多层次的视角。既有的研究成果多囿于财政分权的某个局部层面,尚未见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完整理论框架出现。财政分权,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而言,是指通过法律等规范化的形式,界定中央(或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支范围,并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预算管理权限,其核心是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19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出现了一股财政分权的浪潮。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1990年代中期,全世界人口超过500万的75个发展中国家中,有62个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财政分权改革(世界银行,1997)。伴随着财政分权实践的蓬勃兴起,涌现了大量理论文献。这其中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探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的财政分权问题,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后,其财政分权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已有的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文献主要沿着下述几条线索展开: 1.对财政分权和市场化改革之间次序问题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具有制度变迁意义的财政分权改革肇始于1980年代初“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将中国的财政分权置于其市场化进程的宏观视野中考量,学者们首先对于两者之间的先后次序问题进行了研究。高培勇(2001)认为,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分权化的财政体制改革先行一步,在改革启动初期扮演着为推进整体改革“铺路搭桥”的角色。贾康(2000)也认为,只有先从财力增量的分配格局入手,向地方政府放权,才能使传统的体制有所松动,为以后计划、物价、工资、企业等方面的改革提供空间。总之,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分灶吃饭”式分权体制的实施,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是中央出于经济理性主动向地方进行放权让利的产物,其目的是缩小国家干预范围、增强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胡鞍钢和王绍光(1997)虽然也认同先行一步的财政分权对于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但他们认为,1980年后的分权化改革并非是中央纯粹按照经济理性所做出的决策。事实上,这种“放权让利”是中国在1979和1980年连续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增收和减支皆不可行的背景下,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中央被迫向地方妥协的产物。 与前述学者们的观点不同,黄佩华(1991)认为财政分权应当在市场化改革之后进行,否则会给地方政府带来盲目发展经济的负面激励。按照黄佩华的观点,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财政分权先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且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部门企业缴纳的税利,这就给地方政府提供一种负面激励:大力扩张地方工业规模,实施地区保护主义,以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最大化。正是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导致了1980年代经济运行的过热。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转型国家的财政分权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确定正当的顺序,即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应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原因在于,只有先经历市场化的改革,割断政府和企业间的非正常联系,企业才能摆脱政府附庸的地位,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接下来再实施财政分权,就可以避免给地方政府提供“铺摊子”的负面激励,更可以有效地实现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诸多收益。杨灿明(1996)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1978年以来的财政分权化改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层面的问题,反而带来了市场分割、区域间交易费用提高及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控制加强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企分开等其他层面的市场化改革滞后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没有把分配问题与整个宏观经济协调起来;其次,也是因为分权改革一开始并没有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明确的目标,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间分权体制的量变。 2.对财政分权和宏观经济运行绩效的研究。总体而言,对于1980年代初开始的财政分权改革的绩效,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中央向地方权力的下放,地方收入留成比例的提高,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动机,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Qian和Weingast,1996;Qian和Roland,1999)。但也有学者指出,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这种激励机制仅仅在沿海地区发挥了作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这些地区带动的。因为这些地区充分受益于外来直接投资的流入、浓厚的企业家传统以及国有企业面临的预算软约束(Young,2000;Tsai,2004)。这一方面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分权与经济增长以及分权和宏观经济稳定两个问题上。 (1)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关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研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结论。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研究中衡量财政分权的方法存在着差别。Zhang和Zou(1998)注重于财政资源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分配,用人均省及省以下的财政支出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并据此估计财政分权的影响。解释变量中包括了劳动力增长、投资增长以及以实际税率衡量的税收。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他们的结论不同,林毅夫(2002)等人认为财政分权积极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林毅夫的研究注重于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政策激励的反应,使用边际留成比例衡量财政分权,选择了28个省级政府1970-199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财政分权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不是促进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马骏(1997)同样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同的是,马骏选用的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是省级政府的平均留成比例,而非边际留成比例。乔宝云(2002)就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财政资源分配均等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取舍关系进行了探索。他使用中国1985-1998年间分省的有关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分配均等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正面影响并不是线性的。 (2)与宏观经济稳定相关关系的研究。Rajiv Lall和Bert Hofman(1994)在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财政根源时发现,实施财政分权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特殊的双重领导和条块管理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负有双重受托责任。1980年以来开始的放权让利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力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地方官员的受托责任也产生扭曲:对本级政府负责成为其首要目标,“条条管理”让位于“块块管理”。这种分权所带来的财政后果是,中央收入比重的逐年下滑以及中央对地方财政赤字控制能力的削弱。这些负面的财政后果进而成为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财政根源。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财政分权改革是维护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Montinola(1995)认为“中国式的财政联邦主义”在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展开竞争提供激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保护改革的作用,这主要包括为中央政府的经济攫取和其他非正规资源配置能力施加了一种可信的限制。钱颖一和Weingast也持类似的观点(Qian and Weingast,1996),他们认为1980年代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确立了一种“维护市场”的财政分权框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管理本地经济的责任,强化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同时,改革也有助于消除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钱颖一等人的观点不同,Li和Lin(1999)将中国的成功归因于改革过程中“维护市场的威权主义”的确立。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实现了在中央政治控制和协调下经济分权化和地方预算自主间的平衡。 3.对财政分权程度的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看法比较一致,即中国的财政已经过于分权。既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指标体系来衡量财政分权的程度。赵志耘和郭庆旺(2005)在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类指标是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的三个衡量指标中,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比较小,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自主权较小,其他两个指标——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都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程度已相当高。特别是第二类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的指标,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财政高度分权的国家。 国际比较也表明相同的情况。王绍光(1994)认为分权存在底线。通过研究34个国家中央财政收支的情况,他发现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当今世界一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或支出不应低于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比重的50%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如果某一国家在上述四个方面全部低于这些指标的话,就可以认为超出了分权的底线。他发现,前南斯拉夫在1980年代就超过分权底线,随后即出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而中国的上述四个方面也低于相应指标,表现为中央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能力十分低下。这表明,中国的“放权让利”改革已经走过了头,超过了分权的底线,需要作出新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才能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 尽管普遍认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带来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化(楼继伟、李克平和项中新,2002),实现了提升“两个比重”的既定目标(高培勇,2004),是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新集权化(EraDabla—Norris,2005)。但是,财政分权依然处于过度的状态。由于过度分权,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没有改善财政资源分配的均等(乔宝云,2002)。姚洋 (2003)也认为,适度的财政分权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财政分权由于制度供给的失衡而远远超过了适度的界限,其后果是导致了各级政府对事权的推诿和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在基层的积累、政府行为的商业化和机会主义倾向、地方公共品提供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地区差距的扩大,以及政府预算约束的软化等诸多问题。 4.简要评价和思考。通过对相关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的梳理,不难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层面的考量。从研究方法看,以往的研究既有规范分析,也有实证分析;研究视角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既有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宏观经济稳定等经济领域问题,也关乎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设计等政治、法律问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财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管理问题。对其研究和处理必须拓宽视角,不能拘泥于财政本身。第二,需要构建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理论框架。目前,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时,往往直接照搬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对中国情况进行分析,缺乏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深入考量。传统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建立在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其关键性的前提,如成熟的代议制民主体制等,在中国并不存在,因此,正如Bahl所言,中国财政分权所获得的“好处”不能用传统的分权优点所解释(Bahl,2003)。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文献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安排的弊端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但由于缺乏宏观层面的理论指针,这些政策建议只能是局限于财权或事权划分等方面的零敲碎打式的制度创新,尚未有能够指导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建设进程的系统化的理论出现。这一点也许正是下一步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关键所在。
直面危机,人生可以海阔天空;直面危机,事业可以柳暗花明;直面危机,国家可以腾越万里。 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危机与转机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危机与转机的作文篇1 一场危机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潜藏着机遇。结果怎样,全看人们如何面对它。 面对危机,沉着应对,冷静分析,并且处理果断,意志坚定,危机就会变为转机。反之,若灰心丧气,意志消沉,逃避退缩,或没有危机感,自恃强大,骄傲轻敌,则会坐失良机。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的势力和项羽集团相差悬殊,面对“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楚霸王,面对兵力几倍于自己的楚军,刘邦可谓危机四伏,尤其是杀气腾腾的“鸿门宴”,更可谓鬼门关。但刘邦从容不迫,冷静应对,谋臣运筹帷w,巧妙定计,武士临危受命,誓死护主,在不利的条件下,一步步变被动为主动。而项羽却刚m自用,内部又矛盾重重,谋臣不能施其谋,武士不能效其力,一次次坐失良机,反而变主动为被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中国首富李嘉诚的信誉有口皆碑。当初李嘉诚担任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时,以生产塑胶制品为主业的长江塑胶厂正面临倒闭的危机,作为公司的领头人,李嘉诚必须担负起“力挽狂澜”的重任,“扶大厦于将倾”。面临倒闭,李嘉诚不认为它仅仅是危机,相反,他认为这是实行企业改革、探索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从而获得新生的有利时机。于是,面对危机,他不慌乱,不放弃,积极想办法,走访英国、荷兰等国家,吸收新的管理模式,引进了许多新工艺,并且开发研制出了备受世人青睐的塑胶花。长汀实业公司获得了转机,并且东山再起,迅速发展起来。 如果没有那场濒临倒闭的危机,也许长江实业公司还会安于现状,也许还只是一个平庸的塑胶厂。危机激发了人的巨大潜能,催生了希望,带来了转机。 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刺伤你,也能成就你,关键看你的态度和行动。如果你被眼前的网难吓倒,一撅不振,畏惧不前,那你将永远也走不出危机的阴影。 危机与转机的作文篇2 “危机”与“机会”,只相差一个字,但深层含义却相距千里。不过,如我们能在危机中寻找到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将精力集中与危险和困难,我想,结果应该是会大不一样的。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袁绍。曹操兵力薄弱,对于与兵力雄厚的袁绍作战,根本就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袁绍坐拥百万兵马,肯定是胜券在握。然而,他们作战之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兵力雄厚的袁绍最终败给了兵力薄弱的曹操,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曹操的谋臣比袁绍的好,难道说袁绍身边就没有优秀的谋臣吗?不可能,若是没有优秀的谋臣,他也不可能有机会在乱世之中争得一席之地。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是因为曹操自知兵力硬拼是肯定打不过袁绍的,那就只有找机会来险中求胜啊!最后找到了袁绍军队的弱点,一举打败袁绍。 还有许多当时著名的战例,如“赤壁之战”,不也是百万雄师对阵薄弱军队,后以失败告终吗?那确实是谋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找到机会让刘备一举击败曹操。 其实,不只在古代才有在危机中寻找机会,现代一样也有。 如今的美国正经历经济大危机,许多集团、企业也都在这次大危机中宣布破产,如在美国华尔街的莱克兄弟银行也在九月十四日宣布破产。像他们就只是一味地见精力集中于这次危机当中,却没有换个角度想想,这次危机带来的仅仅只是不好的影响吗?难道就不能从这次危机中寻找机会,发现机会吗? 当然,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就在这次危机中寻找到了机会,使他们的企业更加壮大。在看新闻时,我曾听到有一个人在记者采访是说:“这次经济危机,对我的公司毫无影响。相反,它会给我的公司带来利益,使我的公司发展得更好,更强大!” 是啊!机会总是藏在危机之中,需要我们的发现。正如“世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我把“世界”和“美”更换为“危机”和“机会”。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多多发现机会。 危机与转机的作文篇3 到庙里推销梳子,把梳子卖给和尚?谁接到这样的差事谁摇头,谁不知道和尚没有头发?这将让三名推销员面临怎样的困境啊!果然,甲推销员望而却步,他一无所获,失望而归。然而,乙和丙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乙推销员竭尽所能,以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让和尚用梳子梳头皮以健脑益智而更好地研习佛法,果然卖出了十几把梳子,小有收益;丙推销员则让人大开眼界,他转换思维模式,不按常规出牌,另辟蹊径,在看似毫无机会的局面里发现了良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这个有趣的故事寓意深刻,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良机往往潜藏于危机之中。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直面危机,走出人生困境。 可曾记得那个双腿残疾“扶轮问路”的作家?可曾记得他笔下喷涌而出的充满张力和生命哲思的文字?20岁的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突然遭遇瘫痪,心高气傲的他感到天塌地陷,俨然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是被世界遗弃的无用的人。他无暇窥看母亲的痛苦,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悲伤与绝望之中,躲进地坛,试图逃避一切。正是地坛里无数涌动的生命启迪了他,是母亲坚忍的生命导引他走出思维的黑洞,转移悲伤,把对命运不公的一切感叹转化成对命运的深切解读与领悟,用手中的笔,用深刻的文字,写就一条生命之路。 “命运的局限尽可存在,而人类不屈的挑战却不能须臾或缺。”他决定直面人生困境。他以残缺的身体更深刻地体察生命的本质,那段孤独冥想的时光赋予他的文字以理性的光辉,他独特的心路历程给他的作品加上了炫目的光环。 “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爱的至高境界。”这是从生命谷底走出的史铁生将绝境留在身后的感慨。正是将一个人置于死地的绝境和危机,成就了一个洞悉生命真谛的智者。 发现良机,不断赢得成功。 当金融风暴席卷世界的时候,股市一路飘绿,工厂纷纷倒闭,经济一片萧条。人们苦闷忧郁,失落窘迫,有人回家静静等候危机过去,有人抱怨危机带来衰退,但也有人在这样的危机中把事业做得蒸蒸日上。 听说浙江人在这个冬季盛行吃冰激凌吗?那是因为有人在危机中看到了商机。当人们都承受着失业、减薪的压力而变得焦躁不安时,他们往往会更倾向于冷饮而非热饮来获得冷静,并从冰激凌的甜味中寻求好心情。而“80后” “90后”的标新立异的性格,更是给冬日的冰激凌生意“推波助澜”,一时间流行成风。 听说过“DIY经济”吗?正当人们为就业愁眉不展的时候,有人转换思路发现良机。在追求时尚的时代,喜欢与众不同突出个性的年轻人,不满足于百货公司里现成的商品,于是,手工作坊提倡的“Do it yourself( DIY)”新消费理念火热升温,并因此成为新的淘金地。与一般的小店不同,它的卖点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制作产品的过程,陶吧、银饰吧、十字绣小屋、纸艺店、手工玩具店、毛线编织吧、水晶花作坊等,对消费者来说,是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体验创造快乐的过程;对创业者来说,则在尝试全新的创业方式。 化解危机,期待大国崛起。 从未停歇的战争,遍布全球的经济危机,恐怖主义,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资源破坏,粮食短缺……这个不安宁的世界,处处暴露着危机。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中国以大国姿态应对全球困境。于种种危机中寻找契机,力图革新,构建理想社会,这是大国的追求和使命。 环境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却更警示人们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萧条打击全球复苏经济的信心,却更激发世界各国形成沟通了解携手互助跨越难关的共识;贫富悬殊,就业困难,却成了政府职能转变、关注民生的契机;三鹿事件一度使行业陷入危机,却也成了全面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契机。 中国在一步步上升,一年年成熟,中国将一次又一次化解危机,走出危机,从危机中踏出一条大国崛起之路。 良机往往潜藏于危机之中。不同的人面对危机时心态不一样,应对方法也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当然大相径庭。逃避危机的时候往往坐失良机,直面危机时却化危机为良机。 看过危机与转机的作文的人都会看: 1. 有关危机的议论文 2. 关于危机的优秀议论文4篇 3. 危机话题议论文 4. 面对危机议论文 5. 机遇危机议论文
你听说了吗?大家都说 中政申论命题组 参与到联考试卷命题工作,所以命中了7省联考申论试题不过他们自己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属于国家机密,他们不会在考前得到或者泄露真题信息!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
来源:我爱申论网2009年浙江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主题:转“危”为“机”突出考查考生对时政热点和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2月21日,2009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笔试如期举行,申论科目试题揭晓: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经济如何实现“转‘危’为‘机’”。应对金融危机是2008年下半年至今宏观经济领域的头号热点,也是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策论型写作考试——申论的命题大热门。转“危”为“机”考验“准公务员”的热点敏感度和宏观经济知识本次浙江申论考试给定资料共24条,分别以不同层次和侧面介绍了金融危机的背景,对浙江经济和企业的冲击,试题共有2道,分别是以“情况反映”为文体要求的概括资料信息题,提出浙江发展如何走出困境思路的对策拟制题,围绕给定资料主旨为选角度撰文的作文题。给定资料凸显一个主题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的双重影响下,浙江经济如何转“危”为“机”。根据材料来看,这包含两个层次的转机:一是浙江经济整体发展的转机,二是浙江微观经济主体——即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转机,认识材料,都要从“危机中把握机遇、争取转机”这个角度出发。这种题材和命题思路,与政府当前第一位的工作紧密关联,考的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政府关注的头号焦点严密重合,即体现了申论考试命题的一贯规律,又把这种命题思路推向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考的是时政领域最“热”的焦点问题,到了“热”得不能“再”热的地步,这就对考生关注时下热点的敏感度提出了的要求。考生在备考阶段有没有关注过金融危机问题,有没有联系本省的经济建设实际研究过应对危机的思路,有没有进行过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针对性训练,决定着考生能不能作答好这次考试,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说浙江的这次考试是申论命题规律的一次典型实践,是考生热点敏感度和驾驭宏观经济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验,决不为过。事实上,由于考试涉及面大,考生专业背景和备考方式各异,多数考生很难做到对热点的准确把握,很难做到认识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短期内快速提高,因此,决定考试结果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备考方向的精确性。一个事前金融危机与转“危”为“机”问题针对性练的考生,其作答结果与没有经过训练的考生大不相同,差距将会是明显的。由此看来,这次考试对于考生的重要启示是:对时政问题一定要保持持续、敏锐、准确的把握,借助专业机构的智力支持,考前进行有针对性训练。作答转“危”为“机”问题须辩证认识“危”与“机”的关系危机总是与机遇相伴随,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机遇的因素,所谓“危机蕴转机,困难即机遇”。只要牢牢抓住“危中之“机”,“危机”就会成为“转机”。浙江申论试题的潜在要求,也是对作答者思路的预先设定,就在于——要辩证认识“危机”同“机遇”的关系,善于从危机中和把握机遇,使危机带来的机会转化为加快发展,优化升级的现实。这在给定资料中,是通过浙江政策的政策措施、企业认识和行动,以及马云等学者型企业家的言论来反映的,即运用事实和理论来证明“危”与“机”的关系,说明危机能够转化为机遇的道理。如材料9、10介绍了浙商论坛上企业家的认识,把握危机带来的机遇,从外延上扩大转为内涵上扩大——即由数量规模的扩张转为质量效益的提升,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危机“倒逼机制”的应对策略。在概括资料信息、提出问题解决思路、撰写议论文时,都要运用辩证原理,把明“危”与“机”的关系说明,指出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善于发现,善于把握,牢牢抓住“危”中之“机”,促使“危机”成为“转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转“危”为“机”的具体策略要联系浙江从制造大省转向工业强省、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外并重型经济的实际从具体题目来看,第一题要求概括前18条资料反映的信息,既要包括问题表现、影响和原因分析,又要指出解决的根本思路,具体对策,并且按照申论考试和“情况反映”文体的规则,要以“策”为主,以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为立足点,概括的主体部分要在对策上着力展开。第二、三题两个较大题目,分别强调“联系经济危机现状”、“从我省实际出发”,从联系实际的角度上,进一步提出了对于作答的条件要求——要具体,要联系宏观经济和我省即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实际。那么浙江在经济危机中遇到了或暴露出了什么具体问题呢,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做出应对?材料9通过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网上发表的在线谈话,分析了浙江之所以受危机影响特别严重的原因,揭示出两点:第一,浙江是外向型经济,经济总量52%一半以上是靠进口来实现的;第二:浙江是制造大省,外需减少对出口和制造业的影响最大、最直接。联系有关经济转型的理论,浙江受经济危机影响全国最重,反映了浙江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即出口依赖过大,国内市场开拓不足;制造业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抗御危机的能力不强。这是材料在宏观面上反映的主要问题,同时材料还反映了一些问题,如材料6反映的企业面对危机悲观失措,材料10反映的民营经济脆弱性等,这些是次要问题,但也要根据题意要求,分别提出应对的思路和措施。了解浙江经济的症结在于出口依赖过大和制造业水平不高,以及微观经济主体——部分企业不善于应对危机和困难,根据要“努力化‘危’为‘机’”这一总的原则,可以指出浙江应对危机的总体思路,并拟定出具体策略和措施。总的思路是:把握机遇,直面挑战,趋利避害,抓住重点,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化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机,抢占先机,乘势提高浙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浙江企业的竞争力。具体对策可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的重点是调整需求结构,推动经济转型;要由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外并重型 ,把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由主要靠外需、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外需并重、以内需和消费为主,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激活消费,并把潜力最大的农村作为市场开拓的重点。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要大力弘扬浙江精神,鼓舞浙商创业创新的意志和信心,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把“创新”摆在更突出位置,作为企业发展强大的根本动力,由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扩张的方式,加大对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力度。同时,把政府投资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支持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全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三是推动消费快速增长。通过多方面措施,使居民的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确保内需和消费成为浙江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健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抓住机遇,积极结合“家电下乡”等计划的实施,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四是实施品牌战略。推广宁波永发集团的做法,以抄底入市、借经济危机收购成本降低的机会,收购国际优质品牌资源,以“借船出海”的方式打入外国市场,提高浙江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这此具体对策可有多种组合方式,既可参照浙江省长吕祖善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施政方向和措施,针对材料反映的转变发展方式、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企业内功等问题说明解决的思路;也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对策信息,如政府积极作为,给企业以支持和信心,企业自身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实施“借船出海”战备等。只要损益材料,符合题意,所拟的对策就不难做到合理有效。最后撰写文章结束时要有高度理论性、技巧性的总结。从转“危”为“机的具体问题来说,危机,作为一种消极性事物,在文章结束部分要突出它转向积极一面的规律和趋势,这样才能抵消其消极一面的影响,扣准转“危”为“机”的题意,也才符合申论文章收笔于功成圆满的要求。因此,文章结尾要呼应开篇和正文主体,可从理论阐释的角度,深化对“危”与“机”关系的分析,以引用并加点评的方式作结,如引用英国作家布瑞杰所说:“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喂个意味着机会。”随后引用资料11的语句,危机到来时,“假如你认为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成型”。再略加点评:危机对于浙江中浙江企业,不是绝境,而是转机,勇于创新、率先突破,必将带来浙江或浙江企业的新一轮发展。这样就从虚到实,用理论紧扣现实。也可以完全从现实着眼论述转“危”为“机”的可行性、深远意义、带来的效果、发展的趋势。如可指出,创新强省是浙江的立省之本,也是转“危”为“机”、开启机遇之门的一把钥匙。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提升竞争力,必将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这样就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把转“危”为“机”的一般观点与浙江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既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又实现圆满作结的效果。
去航博网上去下载吧,大量真题可以下载到的呢
我去 你们老师太坑了。。。。。我也是在百度上搜到的 今天,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上课讲话这种不良行为的深刻认识以及再也不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的决心. 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检查,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真的不应该在早自习的时候说话,我不应该违背老师的规定,我们作为学生就应该完全的听从老师的话,而我这次没有很好的重视到老师讲的话。我感到很抱歉,我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这次的悔过真的很深刻。 不过,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当然我知道也不能以此作为借口,我们还是要尽量的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希望老师可以相信我的悔过之心。“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我的不良行为不是向老师的纪律进行挑战。绝对是失误,老师说的话很正确,就是想要犯错误也不应该再您的面前犯错误,我感到真的是很惭愧,怎么可以这么的。 相信老师看到我的这个态度也可以知道我对这次的事件有很深刻的悔过态度,我这样如此的重视这次的事件,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可以向老师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在早自习及其他任何课上说闲话的。 今天我真的是很深刻的认识到了我的错误,知道老师说的话就要听从,老师说的话也绝对会实现她的诺言,老师所要管的一定是为了我们学生好,所以我们不用挑战老师的纪律,我们还是学生,没有能力对老师说出来的话产生不听从的想法,我们学生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听从老师的话,好好的学习好,让老师可以放心,让老师可以信任。 犯了这样的错误,对于家长对我的期望也是一种很大的打击,家长辛苦的赚钱,让我们孩子可以生活的好一点,让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可是,我却违背了家长的心意,我犯了这样的错误,简直是对于家长心血的否定,我对此也感到很惭愧,家长的劳累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每天为了生存而忙碌,为了家庭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所不能够了解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做他们的乖孩子,听从家长的话,家长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最可以信任的人,所以我们就要尽量的避免家长生气,不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而我们作为他们最亲的人也不能够惹他们生气,这个都是相互的,当我们伤害到他们的心时,也是对于自己心的伤害,因为我们是最亲的人。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这次的事件我真的感到抱歉,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可以认可我认错的态度,我真的已经深刻的反省到我的错误了,希望老师再给我知错就改的机会。也希望同学也要引以为戒,不要犯和我一样愚蠢的错误了,这次的教训真的很大很大。 错误的性质是严重的。我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并且影响了其他的同学,其结果损害了多方利益,在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这种行为,即使是并没有影响课堂纪律,仍然是不对的,此举本身就是违背了做学生的原则。我只是顾着自己的一时高兴,和一时的想法,完全不理会老师的感受。这也是不对的,人是社会的人,大家不应该只是想着自己,我这么做,害的那个是那些和我一起讲话的同学,我这样做,看似和他很好,实际上是在害他。而且,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所以,老师把让我写检讨,也是为了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这点。 其次,我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的行为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工作不尊敬的表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就讲究尊师重道,这是一种传统的美德,过去我一直忽视了它。抛开着一层面,不单单是老师,无论对任何人,我们都应该尊重他,尊重他的劳动,他的劳动成果。我这样做,直接造成了不尊重老师,不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劳动的恶劣影响。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一名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来说,这种表现显然不符合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再次,我这种行为还在学校同学间造成了及其坏的影响,破坏了学校的形象。同学之间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纪律良好,而我这种表现,给同学们带了一个坏头,不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同时,也对学校形象造成了一定损害,“第八中学”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学术严谨的学校,我们应该去维护这个形象而不是去破坏它!虽然我在考试的时候写答案给别的同学,这是作弊行为,我和那个同学关系很好,他找我讲话,当时我的也想讲话和认为老师不会发现的侥幸心理之下酿成了现在的后果。虽然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学生理应具备的品质。但是现在我才深刻的意识到这不是与人为善。我在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还传染其他同学一起,这并不是真的和别人好,而是在害自己和同学们,晚自习是让学生复习一天的学习的课,不论是什么原因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都是很不对的,违背了做学生的原则。当然,我不能说我是为了和别的同学讨论什么问题才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这是不能成为我作弊的理由。鲁迅先生说过:不友善的帮助就是恶意的伤害。我只有认真反思,寻找错误后面的深刻根源,认清问题的本质,才能给集体和自己一个交待,从而得以进步。做为一名学生我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本应该在上课的时候决不讲闲话,而我却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了,辜负了老师平时对我的教育之恩,老师含辛茹苦的把知识教会我们,是想让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我却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欺把知识无私的教给我们的老师,我现在已经彻底认识到我的行为不仅没有起到帮助同学的目的,反而是害了他,也对老师是一种欺行为.自从接受了老师对我的批评教育,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老师教育我说明 老师是非常的关心我,爱护我,所以我今后要听老师的话,充分领会理解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并保证不会在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别的同学找我讲话,我不再参与,而是在主动的去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就可以帮助老师分忧了,帮助老师给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气氛。望老师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老师是希望我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我在今后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的努力,不仅把老师教我们的知识学好,更要学好如何做人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使老师心慰的好学生,老师如同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无私的,所以我 也要把老师对我们的无私精神去发扬,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感受到老师对我们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所犯的错误的性质是严重的。我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实际上就是在班上和系里面造成极坏的影响。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即使老师允许,此举本身就是违背了学生的道德和专心治学的精神、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这样一种极其错误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锦标主义。尤其是发生在我这样的二十一世纪的一代少年身上。弘扬第八中学的拼搏精神,走顽强拼搏进取之路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然而,我的行为却背道而驰。一个优秀上进的学生当然要努力争取好的成绩,但不能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去达到目的,这是一个关系到如何成人,如何成才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作风方面上的培养和锤炼。我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而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我所犯错误的影响是很坏的。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在上课时就直接造成不尊重同学、不尊重老师、不尊重父母的恶劣影响。过去,第八中学不仅是成绩好、思想好,在精神风貌、队纪礼仪、学术建设等方面也享有较好的声誉,而由于我的错误,大大损害了某某中学的形象;本来,老师是对我很器重的,然而,我的错误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我所犯的错误,无疑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带了一个坏头;其他的同学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我所犯错误,给她们带来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和不应承受的思想压力。总之,们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带来的这一切而深感痛心和后悔。 我所犯的错误教训是深刻的。上级老师,同学都委以重任并寄予厚望,我自己也一直感到责任重大不敢苟且,认真学习,全力投入。但事实证明,仅仅是热情投入、刻苦努力、钻研学业是不够的,还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大局意识和纪律观念,否则就会在学习上迷失方向,使国家和学校受损失。我知道,造成如此大的损失,我必须要承担尽管是承担不起的责任,尤其是作在重点高校接受教育的人,在此错误中应负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我真诚地接受批评,并愿意接受处理。对于这一切我还将进一步深入总结,深刻反省,恳请老师相信我能够记取教训、改正错误,把今后的事情加倍努力干好。同时也真诚地希望老师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并却对我的问题酌情处理。 早在我踏进校们,老师就已三申五令,一再强调,全校同学不得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影响课堂秩序和听课效果.可是今天上午我还是在一堂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无比生动的课上讲了话,没有好好吸收一次老师呕心沥血给我们制作的知识大餐.晚修是很重要的,我应当珍惜这个机会,可是我错过了,这莫过于人生的一大损失.同时,老师,您的关心也令我深深地感动,我知道几个人上课讲话对您来说是没有损失的,可是您还是及时发现并教导我,令我下次不再犯.您是多么慈祥,多么伟大啊!我感激的泪水可以添满整个塔里木盆地;我因过分激动而跳跃的心可与唐山大地震相媲美;我浪子回头的决心可赛过女娲补天时的毅力.我坚决保证以后的早自习除极特别的原因我一定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讲闲话.如果说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来,都浇不灭您对我愤怒的火焰,那么,整个太平洋的水能全倒出来吗?不能,所以我相信你一定能原谅我这次无意间所犯的错误,之所以说是无意间是因为早自习的时候只是无意间说了几句话,虽然这也许只是一个不假的理由,真实就是真实,事实就是我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了,希望老师能原谅。 对不起,老师!这次我犯的是一个严重的原则性的问题.错误已像光天化曰下的凶器说出了一切事实. 老师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为震撼,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事已至此的重要性. 如今,大错既成,我深深懊悔不已.深刻检讨,认为在本人的思想中已深藏了致命的错误:思想觉悟不高,本人对他人的尊重不够,以后我将对老师有更多的尊重.对重要事项重视严重不足.平时生活作风懒散,如果不是因为过于懒散也不至于如此. 我辜负了您的一番心血,事无巨细.见微知著,由小及大,我作为一名初2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在上课讲话,给全班作了坏榜样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对于这件事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1.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于我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有可能影响班级纪律性,让其他同学也讲话,都没有好好听课,这实际上也是对别的同学的父母的不负责. 2.影响个人综合水平的提高,使自身在本能提高的条件下为能提高.如今错已铸成,我深感懊悔,深刻检讨自己的错误. 3.思想觉悟不高,对错误的认识不足,试想如果当时我就认识到此事的严重性,错误就不可能发生.之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我还为能达到一个现代中学生应具有的认识问题水平,为能对老师的辛勤劳作作出回报,我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的严重性,为此,我一定会在以后的几年里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在认真完成作业,在上课的时候绝对不讲闲话地同时,使自己的言行都与一个现代中学生相符合. 作为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的一份子,我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行为作出检讨,所以按照老师的要求激纳保质保量的检讨书一份.对自己的错误根源进行深挖细找的整理,并认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望老师能念在我认识深刻而且平时表现也不错的份上,从轻处理,请关心爱护我的老师同学继续监督,帮助我改正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上课不讲闲话,并且积极为班级做贡献,为班级添光彩!请老师相信我!
下面提供一篇范文参考 对不起,老师!我犯的是一个严重的原则性的问题。我知道,老师对于我的犯校规也非常的生气。我也知道,对于学生,不触犯校规,不违反纪律,做好自己的事是一项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义务。但是我却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如今,犯了大错,我深深懊悔不已。我会以这次违纪事件作为一面镜子时时检点自己,批评和教育自己,自觉接受监督。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奋进,亡羊补牢、化羞耻为动力,努力学习。 我也要通过这次事件,提高我的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措施。自己还是很想好好学习的,学习对我来是最重要的,对今后的生存,就业都是很重要的。我现在才很小 ,我还有去拼搏的能力。我还想在拼一次,在去努力一次,希望老师给予我一个做好学生的一个机会,我会好好改过的,认认真真的去学习 ,那样的生活充实,这样在家也很耽误课程,学校的课程本来就很紧,学起来就很费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各课都努力往上赶。 记得刚进入学校时,班主任老师和副班主任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学习还能接受,可在纪律方面却出现了问题,在学校三令五申的铁律下,在严明校纪校规的大环境下,我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学校对我是应该严惩的,我不知多少次大声说,校长,老师我错了,我错了。妈妈,爸爸我错了,我错了。 在这半月中,我每天还是按时就起床,想想我在学校也生活了近两年了。对学校已有很深的感情,在今后学校的我,会已新的面貌,出现在学校,不在给学校和年级还有我的班主任摸黑。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别的方面我都会用校规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会把握这次机会。将它当成我人生的转折点,老师是希望我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我在今后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的努力,不仅把老师教 我们的知识学好,更要学好如何做人 ,犯了这样的错误,对于家长对于我的期望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家长辛辛苦苦挣钱,让我们可以生活的比别人优越一些,好一些,让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我犯的错误却违背了家长的心愿,也是对家长心血的一种否定。 检讨人:XXX日期:X年X月X日
想开点慢慢写吧,我还被罚过5000字的检查呢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议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节这个精灵。只在你最易忽略的地方,露出一个小脚丫,一闪一闪的,扑朔迷离。 ——题记
同样是一缕暗香,鸟儿可能不会驻足,但蝶儿会为之狂舞:同样是一个巨浪,船儿可能会望而却步,海鸥却会破浪翱翔。多么小的细节呀!蝶儿注意了,释放自己的情怀,海鸥注意了,练就了自己的翅膀。
蚕小能吐出丝绸之路,人小能容纳浩瀚海洋。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小的细节。
一个纸团,你随手一捡,可能捡出一份工作,经理欣赏你:一块石头,你随手一搬,可能搬开一些意外,路人感激你……他人惊叹你一个细节的举动,也许真的能给你带来好运。“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抓住细节,就是要善于思索,不断发现。一个苹果砸下来,牛顿从细节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一粒粮食的收获,袁隆平从细节出发,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一片夏日的向日葵,凡高从细节出发,留下了艺术的不朽之作。
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仍然不绝于眼。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概”成了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上的事故频频发生着,社会上违章犯纪的事也屡禁不止。是不是忽略了某些东西?或许我们太匆忙了,没有注意到父亲期盼儿女归来的眼神;或许我们太大意了,没有注意到母亲生病的痛苦……
正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件细小的事儿,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我从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刚二十出头的男子因为炒股赔了钱,便想不开。从四楼跳了下去。当他到第三楼时,看见那家人因为负债累累而被人搬光了所有东西,还被房主赶出门外。第二楼,夫妇两个大打出手,男子一怒之下抡起菜刀将要砍去,小儿子正在大哭。第一楼,一个赌鬼争抢夺着他妻子辛苦赚来的钱,并对着妻子又打又骂。看到这些,他忽然觉得其实自己活得很好。至少,自己有一间屋子,而且,上无老下无小,凭着剩下的一点钱,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一片天。但,死神是不会可怜任何人的。悔悟已经来不及了,他重重的摔到了地板上。所有看到他死状的人都觉得自己活得很好。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感叹:是啊!活着真好。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只要活着,就有一线希望。
汶川大地震,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但他们仍然坚强的活了下来。即使是最后一刻,他们也不曾放弃。而我们,幸运的活了下来,没有受到一丝伤害。是否应该感谢上苍呢?试问,当你看到那些山区的孩子们一个个捧着书本如饥似渴的神情。你难道就没有一丁点的忏愧吗?仔细想想我们曾经活过的十多年,都做过哪些令我们自己内心快乐的事。一直以来,我们都好像一个傀儡,任由大人的摆布。帮大人做事,根本就没有把他们当成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于是,混过一天又一天。而真正有意义的事又做过几件呢?
从现在起,我们要为自己而活。人生是自己的,作为一个活着的幸运儿,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让人生绽放光彩!
生活中,我们在衣叹生命不幸,在等待希望的瞬间,时间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窃笑着与我们擦肩而去。时间一天一天地过支,童年的无无忧无虑早已如梦般散去,少年的浪漫往事,也伴随着日历,飘逸在岁月的风中??时不飞逝,往事烟云如歌,也只能存在记忆的光盘中,而未来的时光又如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浩浩荡荡地、义无反顾地向身后延伸。岁月如梭,然而生命依然如苍穹的云朵那般轻盈,又台春天的原野般美丽而恬静??
打开人生的第一页日历,就如掀开一张崭新的图画,岁月的年轮在春天的脚步中增长,生命在风的呼吸中升华。
在罗大佑的《童年》和朱自清的《时间》感悟中,我逐渐:人生的真正含义,难道不是制定一个又一个生活的目标,然后去逐步实现吗?而有的目标不也将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吗?细细想来,人生有许多困难和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的一串不协调的'颤音。通过勤奋和拼搏,仍然能万事大吉出生命乐章的动听之音,同样会赢得热烈的喝彩!分困、疾病,以至生命中更多劫难的的降临,都是命运逼近你去创造和珍惜重新开始的机会,让你有朝一日苦尽甘来。虽然曾经因为劫难,遭受到打击与嘲讽,但在一个美丽的春天的,你最终还是会奏响生命的乐章,唱出自己最美妙的歌!
青春仅有一次,生命仅此一回,让我们用心、用真情歌唱这美丽而又珍贵的生命之音吧!感悟失落
人生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中途搁浅,又有谁睛让爱情之花在荒丘凋谢??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时而会有一些枯叶凋零,乘风远航的生活也会有桅杆折断的一瞬。生活的脚步不管是沉重,还是轻盈,我们从中不仅能品尝失败的痛苦与迷惘,同时,也享受着收获与快乐。只要我们总结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气地树起,告别迷惘的昨天,拥抱美好的今天,微笑面对明天,不管是从辉煌成功中走出,还是在失败中奋起,漫漫远方路,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人们常说:“三年一代沟三年一代沟。”父母和孩子,老师与学生……种种的种种,凡差三岁者,必有代沟。其实不然。再糟莫非墙。
代沟如墙,墙却不如代沟。
代沟犹如一条河,把人隔于河两岸,相互眺望,看清了河对岸人的表情,懂得该如何去做。
墙却非如此,一面厚厚的墙,隔绝在两人中间,犹如一面盾牌,挡住了自己的身体,也挡住了自己的视线,看不见对方的脸,摸不清对方的心思,看似近在咫尺,实为远在天涯。
河,我看得见对方的表情,两人有事,我可以说我不理解你,然后转头便走。
墙却不能,看不见对方的表情,不知道对方在哭还是在笑,然后就一直立在墙边等,等着对方拿一把斧头破墙而来……而另一边也在这样想着。终究两人就这样站着,望着面前拿白茫茫的一片,不知该走还是该留。
其实有时人心如墙,虚为无墙实为有墙。
想要保护自己,找不到武器,于是拿了块盾牌,挡住自己,拒绝别人的靠近。慢慢地,就在自己心中形成一面墙,任谁头破血流都撞不开,非得别人用斧头砸,或许还能破个洞,只是这样心里也会很痛……所以,更多的,是在筑墙的时候,预先给自己设一扇门一扇窗,我们可以借助窗来看到外面的世界,也可以用门来防止别人的破墙而入,当然首先得有钥匙,否则犹如虚设……这就是所谓的心门。
从此以后,墙仍旧是墙,只是它不再让人感觉白茫茫的一片,就像清晨那浓浓的雾气,看不到前方一片,然后一直往前走,以为可以走到目的地,等雾散了,才惊觉自己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所以,雾散路好走,墙开人欢心。
若雨是天的泪珠,我愿听你的倾诉,聆听雨声,分担你的愁苦。风时常陪伴着雨,孤独常绕我身旁,燕子歇在树梢,绿叶为它摇摆。飞舞的头发牵着漫长的心思,若像你的泪水一般,便能散落到心思之源。你现在的心定是凉的,风也变得冷漠了,我不经意地将身子缩成一团。雨声更响了,你定在号啕大哭吧。别把委屈憋在心里,释放出来吧,有我听着呢。你也可以大怒,震耳欲聋,愈烈愈猛。你也可以站在光芒四射但又无人喝彩的舞台上,随心所欲的唱歌舞蹈。愁苦就像闪电般瞬间消失了,留下的便是平静,知足。
有人问我,为什么老一个人。因为习惯孤独。那为什么喜欢淋雨。因为害怕孤独。
雨和我是同类,我和你靠近时,你总是淋湿我的心。你是孤独的,陪伴你的人不了解你,你想接近的人却排斥你,想靠近你的人你却置之不理。所以你总是以泪洗面。
我的心渴了,所以你淋湿我的心。心会感激你,把她所想的告诉你。你会不会发现我与别人不同?你是否愿意让我陪你走?一直走,直到我的心干涸了,静止了。
以前只喜欢淋雨,却未曾在乎过雨声。自从新朋友闯进我的世界,每次下雨,就如同对待陌生人一样,并对雨声产生了好奇。没错,她喜欢听雨声,喜欢身临竹林中,伴着毛毛细雨,打在竹叶上,奏出美妙的乐曲。
天更冷了,四周无人,蹲下身来,廊道上便霎时暖和起来。闭上眼,想象你们。或许有人和我一样沉浸在雨中,有人在为明天而奋斗,有人在做着回忆的梦有人在为自己的悠闲持续到底,有人一个人静静地的待着,什么都不想……
我若雨,我似雨,我便雨,我心乃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