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和服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和服论文参考文献

浅沦日本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我算知道为什么央视新闻频道为什么要讨论关于毕业论文的事件了不是我说你 像你这样的 书算是白读了!

下载篇改改就得了,省时省力从和服看日本人的美意识目次要 旨中文摘要はじめに第一章 和服の由来と歴史第二章 和服の种类第三章 和服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3.1色彩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3.2図案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3.3构造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终わりに参考文献

1 “和服”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几个性格特征 长治学院学报 2007/01 2 浅谈和服形色变迁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消费导刊 2007/03 3 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 辽宁丝绸 2006/03 4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 5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和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6 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推动中国奶牛业健康发展——访日本优利农机械集团总经理郑毅敏先生 中国乳业 2005/08 7 日本艺伎及其和服 上海工艺美术 2005/04 8 早期中国官服补子与日本和服家徽的比较研究 国外丝绸 2005/06 9 由唐代汉族女子服饰到日本女子和服的款式变迁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3 10 进口纺织品和服装质量堪忧 商品与质量 2004/26 11 做生意就是做人——记苏州的日本和服大王韩锦途 中国外资 2003/10 12 和服女人 那一低头的温柔 时尚旅游 2003/03 13 韩锦途:从小学教师到“和服大王” 沪港经济 2003/09 14 和服的压力 当代学生 2003/03 15 清纯可爱型VS文雅淑女型 清新美丽的夏日和服 当代学生 2003/13 16 佳能脱去和服 商务周刊 2002/08 17 带着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走来——访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占并先生 今日印刷 2000/03 18 论和服纹样的审美情趣 丝绸 1998/02 19 商家的一个永恒话题——老年人用品和服务市场开发 商业时代 1998/09 20 实验动物科学和服务组织 第四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3 21 从传统走向现代の日本和服 江苏纺织 1998/08 22 日本天气监测分析、预报和服务情况简介 气象科技 1997/01 23 日本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 国外丝绸 1997/04 24 纱罗和服绸的开发 北京纺织 1996/02 25 发达国家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环保倾向浅析 中国纺织经济 1996/03 26 武汉太和服饰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 1996/11 27 纺织面料和服装趋势新发展 北京纺织 1995/01 28 和服的知识 国外丝绸 1995/02 29 日本县级农协的组织和服务——日本香川县农协简介 农业经济 1994/02 30 日本的和服 社会科学战线 1994/06 31 日本的和服演变 日语知识 1994/04

日本和服论文参考文献

下载篇改改就得了,省时省力从和服看日本人的美意识目次要 旨中文摘要はじめに第一章 和服の由来と歴史第二章 和服の种类第三章 和服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3.1色彩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3.2図案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3.3构造から见た日本人の美意识终わりに参考文献

可解决经济,

6 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推动中国奶牛业健康发展——访日本优利农机械集团总经理郑毅敏先生 中国乳业 2005/08 7 日本艺伎及其和服 上海工艺美术 2005/04 8 早期中国官服补子与日本和服家徽的比较研究 国外丝绸 2005/06 9 由唐代汉族女子服饰到日本女子和服的款式变迁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3 10 进口纺织品和服装质量堪忧 商品与质量 2004/26 11 做生意就是做人——记苏州的日本和服大王韩锦途 中国外资 2003/10 12 和服女人 那一低头的温柔 时尚旅游 2003/03 13 韩锦途:从小学教师到“和服大王” 沪港经济 2003/09 14 和服的压力 当代学生 2003/03 15 清纯可爱型VS文雅淑女型 清新美丽的夏日和服 当代学生 2003/13 16 佳能脱去和服 商务周刊 2002/08 17 带着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走来——访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占并先生 今日印刷 2000/03 18 论和服纹样的审美情趣 丝绸 1998/02 19 商家的一个永恒话题——老年人用品和服务市场开发 商业时代 1998/09 20 实验动物科学和服务组织 第四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3 21 从传统走向现代の日本和服 江苏纺织 1998/08 22 日本天气监测分析、预报和服务情况简介 气象科技 1997/01 23 日本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 国外丝绸 1997/04 24 纱罗和服绸的开发 北京纺织 1996/02 25 发达国家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环保倾向浅析 中国纺织经济 1996/03 26 武汉太和服饰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 1996/11 27 纺织面料和服装趋势新发展 北京纺织 1995/01 28 和服的知识 国外丝绸 1995/02 29 日本县级农协的组织和服务——日本香川县农协简介 农业经济 1994/02 30 日本的和服 社会科学战线 1994/06 31 日本的和服演变 日语知识 1994/04

1 “和服”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几个性格特征 长治学院学报 2007/01 2 浅谈和服形色变迁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消费导刊 2007/03 3 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 辽宁丝绸 2006/03 4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 5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和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关于日本和服论文的参考文献

帮你写啊,需要你q我

可解决经济,

浅沦日本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古事记》、《日本书纪》、《植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

和服和汉服的对比论文文献

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到明末清初的几千年里汉民族衣着服饰的总称,在清初满清政府的暴力政策下被废除。基本特点为交领、右衽、系带、不用扣子,基本形制有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韩服

韩服是汉服在明中期流传到朝鲜并加以改良形成的,因此韩服的大多数款式都起源于汉服。特色是颜色艳丽以及没有口袋。其与汉服的区别请见下:

韩服下裙是背带裙,直接系在肩上,上襦很短套在外面。而最容易与其弄混的汉服齐胸襦裙是下裙系带很高,上襦扎在里面。

韩服深衣因朝鲜人盘坐的习俗而系带扎得很高,汉服则一般扎在腰部。

韩服下裙非常蓬松而汉服下裙自然下垂。

韩服领口多呈v字形,而汉服交领为y字形。

和服

和服是汉服在三国时期流传入日本并逐渐改良形成的,其特点是腰带长且宽,系带在后且衣型呈直筒状。其与汉服的区别请见下

和服系带在后形成锦结,而汉服系带在前自然下垂。

和服衣形呈直筒状,而汉服较飘逸。

和服只靠一个腰带固定,而汉服衣间多系带。

和服下摆窄小而汉服下摆宽大自然。

三国服装对比图

【汉服与和服】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称为“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衣服。

日本还有一种盛装礼服叫做“唐衣”。

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

比如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就是和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虽然日本和服的基本式样来自汉服,但是两者的差别还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

现以汉服的典型代表“曲裾深衣”为例,与和服比较如下:

1、腰带:汉服的腰带——博带是束腰的,而和服是一堆布料叠加,腰很粗。

2、袖子:汉服的广袖裁剪线条柔和,而和服的振袖线条是直的,袖子有点像刀片;另外汉服的广袖是开口的,里面可以缝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分是缝合的(大约因为冷的缘故)。 汉服的袖子长度过手,礼服回肘,和服袖子长至手腕。

3、衣裾:汉服的衣裾比较飘逸洒脱,和服的衣裾比较拘谨,

4、衣缘:汉服领、袖、裾都有衣缘,且衣缘与主料异色,如用同色,需用锦带镶在衣缘与主料的接缝处,以表示衣缘。和服只有领口有衣缘,且衣缘用料与主料相同。

5、领口:和服领口良家妇女把脖子包得很紧,艺妓领口往后遇出一大段脖子,汉服领口衣缘紧贴脑垂体后。

6、弧度:和服追求直线,汉服追求曲线,汉服深衣女式衣裾通常为曲裾,和服下裳分四片裁,都是正方型。汉服直裾深衣下裳分裁为十二片,梯形;曲裾深衣有4片裁也有6片裁亦有12片裁,皆为梯形。

7、穿法:汉服深衣上下分裁,而后缝合,汉服儒裙,由上儒与下儒组成。和服上衣下裳分开穿着。汉服洒脱, 而和服必须穿成上下直桶状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1. 汉服和和服的区别 汉服和和服的区别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整体风格与裁剪制作工艺方面。 一、整体风格不同: 汉服飘逸洒脱,美在灵动。 和服拘谨宁静,美在端庄。 二、裁剪制作工艺的不同: 1、前片不同: 汉服前左片为整幅布、右片多为半幅布;和服前身左、右片都为半幅布。 2、领口不同: 汉服交领是裁剪出来的;和服交领是按对襟裁剪,穿着时相交呈交领。3、袖子不同: 汉服广袖线条柔和,袖口是开放的;和服振袖直线直角,下部缝合,后部敞开。 4、腰带不同: 汉服博带束腰,一般在前面打结,多余部分自然下垂;和服以布料围腰,腰带又厚又宽,在背后打结,结很大。 5、衣裾不同: 汉服衣裾较大,和服衣裾较窄。 6、缘边不同: 汉服衣领、袖口、衣裾都有缘边;和服只有衣领有缘边。 扩展资料: 汉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 *** 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 、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之一。和服实际上源自中国汉唐服饰,后经日本历代修改,逐渐形成日本现代的和服式样,但基本上与汉唐服饰并无太大区别。 和服的穿着技巧,乃是随着时代的风俗背景,经过琢磨考验,蕴育而生。衣服上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日本民族对山水的欣赏及对风土的眷恋,乃至于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服 日本和服文化。 和服和汉服的区别和相似点 眼观:汉服是广袖 和服是振袖 汉服是宽袍大袖 和服穿了得走小碎步···(袍子宽不宽你自己想) 汉服是上下分裁上衣下裳(就算是直裰,里面也有暗摆) 和服是通裁,几块布一拼,也不管下摆的宽度(所以其实走不了大步子) 所以 汉服可以迈豪步 和服只能走小碎步 汉服的腰带几乎都是软的 而且不能超过九厘米 和服的腰带基本上没有九厘米以下的 汉服的深衣上下摆也有裾 和服没有 汉服的腰带打结打在前面 和服在后面 具体区别:一,从花纹上来区别,固然是可行的。 一些十分具有日本本土风格的图样我们可以认定为和服花纹,但是也要注意,日本有相当多的图案风格都是传自中国的,这些图案既然是中国的,当然也可以作为汉服花纹没有什么不对。列举一下传自中国的图样:一般都是比较古老的图案,比如法隆寺图案(跟随佛教被传播的图案有很多,像法隆寺图案这种是活化石,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几百年前的唐朝图案),金鱼图案,松鹤,云鹤,千鸟(来自中国的百鸟图,其实百、千都是虚指,指多而已)、青海波(波浪形的图案,请大家注意中国官服下摆的青海波与日本的青海波诸多相似),凤凰,孔雀,龙,狮子,虎,牡丹,花鼓(日本鼓传自唐朝花鼓),唐草(蔓草式样图案,因传自中国所以叫唐草)等等 列举日本本土式图样:一般比上面的新,像樱花(比较古老了……)、日式风铃、和扇(和扇和中国扇的区别请大家注意)、桔梗花、朝颜(牵牛花)、市松(一种约定俗成的松叶文样)等等——这些是汉服不会出现的 有的时候从花纹上面非常难分辨,我曾见过日本的一种鸟文样,简直与楚国凤鸟文长的是双胞胎,所以最好还是从款式分。 二,从款式上来区别,这才是重点。专业地判断是哪一种服装,还是要从款式。 1,和服的衿和汉服不一样。和服的衿,既非中国的交领,也与中国的直领不同,最典型的特征是衿头出在衣服外面。 汉服的衿和衣服是平齐的。还有,和服的衿内贴一层布做共衿,共衿不封口,用于 *** 领芯(让领子形状变的很硬的东西)。 汉服从来没有领芯。2,和服的袖子大部分是方形袖,汉服的袖子大部分是圆形袖。 为什么说和服大部分是方形袖,因为也有少量圆形的款式,比如说圆禄袖,现代的和服则一般都为方形袖。至于汉服,大部分是圆形袖,但要注意也有少量方形的,唐朝的部分舞衣袖即为方形,比如说那尊著名的 *** 陶俑所穿。 3,和服袖后不封口,反而袖前端底下要封,和我国宋明时代的代表性服装是刚好相反的。早在秦汉时代,我国的袖前端底下也封一部分,只留比较小的口来伸手,称为悬壶袖——可见于曲裾图样,这种袖形进化到唐朝还有,后来逐渐被大袖替代了,但是我们的袖后从来没有不封过。 袖后不封口、一直开到腋下是和服的特征。4,汉服是靠系带绑住穿的。 和服没有系带。和服上面没有一根带子,完全靠腰带固定,如果腰带散了衣服就彻底开了,所以女式和服腰带才会绑的很夸张。 5,和服腰带的长度、复杂打法和打出来的花样是汉服没有的。汉服腰带就是合腰身长,绑上再下坠一点就够了。 女式和服腰带却需要长4米多,利用它在背后打出各种花样。6,汉服上的环佩、香囊、桃符、彩缕、绶带、披帛等装饰,都是和服没有的。 当然和服也有自己的装饰品,不多说了。汉服还有小佩剑等装饰,相对的和服是用怀刀的。 下面列举一些错误的说法:1,“腰带比较宽的就是和服。” 错。 和服腰带确实有很宽的,但是也有窄的,事实上从3、4厘米到30多厘米都有。相较之下,汉服的腰封也有各种不同宽度,比如部分武将用的腰挡,那总宽度也是有30多厘米的。 仅靠腰封宽度这么模糊的概念来分辨汉服和服显然不可靠。2,“花样比较花的就是和服。” 对于这种论点,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唯有沉默。其实唐朝的织染技术是世界一流,不知道比日本华丽到哪里去了。 3,“袖子是方的就是和服。” 错,唐朝大有方形袖子的舞衣,可以推测为它们是和服的祖先。 4,“下身比较窄小就是和服。” 错了。 其实和服本身并不窄小,相反,它是做成从小个子女人到男人(演员)统统都可以穿的进去的宽大程度,我们看到它下身窄小,是因为它是根据穿的人的身材,用多种配件几经缠绕,最后完全裹在身上的。这是穿着方式和我国不同,并不是它本身有多窄,放开来看还是很宽的。 仅凭衣服的宽度来判断汉服和服也不妥当。5,“下面拖地长的就是汉服,下面短的不到脚的就是和服。” 还是错了,比如女式和服的标准长度有190多厘米,穿着约可拖地30-60多厘米,我们之所以看到它穿着短的不到脚,是因为穿的时候腰上要回折一部分,结果就变短了,这是良家妇女的穿法。戏剧和风尘业从业者的穿法则是不回折的,因此同一件衣服穿起来也会有不同。 如果仅凭衣服本身的长度,恐怕无法判断是汉服还是和服。6,“头上插梳子,脸涂白,小樱桃嘴化妆等是日本的东西,穿汉服不应该这样打扮。” 错,这些都是唐朝的= = 穿唐朝的衣服完全可以这样打扮嘛。 和服与汉服的区别 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装,结合古代中国吴地服饰、唐朝服饰的混血产物,德川家康时期正式称为和服。和服是在借鉴、学习汉服形制的情况下产生的。 和服在日本称为“着物”或者“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服装。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养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于即位礼、冠礼、婚礼等周礼仪式。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 。 中国曾享有“衣冠上国”之誉,服饰文化也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文化自古就传播于日本、朝鲜、越南,以致东服西渐,很多的和服、朝鲜服装很像汉服,也正是由于它们是借鉴、学习汉服体制而形成的产物。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一、 整体风格不同:汉服飘逸洒脱,美在灵动。 和服拘谨宁静,美在端庄。 二、 裁剪制作不同: 1、 前片:汉服前左片为整幅布、右片多为半幅布。和服前身左、右片都为半幅布。 2、 领口:汉服交领是裁剪出来的。和服交领是按对襟裁剪,穿着时相交呈交领。 3、 袖子:汉服广袖线条柔和,袖口是开放的。和服振袖直线直角,下部缝合,后部敞开。 4、 腰带:汉服以博带束腰。和服以布料围腰。 5、 衣裾:汉服衣裾较大,和服衣裾较窄, 6、缘边:汉服衣领、袖口、衣裾都有缘边;和服只有衣领有缘边。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在哪里? 【汉服与和服】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 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称为“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衣服。 日本还有一种盛装礼服叫做“唐衣”。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 比如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就是和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虽然日本和服的基本式样来自汉服,但是两者的差别还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现以汉服的典型代表“曲裾深衣”为例,与和服比较如下:1、腰带:汉服的腰带——博带是束腰的,而和服是一堆布料叠加,腰很粗。 2、袖子:汉服的广袖裁剪线条柔和,而和服的振袖线条是直的,袖子有点像刀片;另外汉服的广袖是开口的,里面可以缝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分是缝合的(大约因为冷的缘故)。 汉服的袖子长度过手,礼服回肘,和服袖子长至手腕。 3、衣裾:汉服的衣裾比较飘逸洒脱,和服的衣裾比较拘谨,4、衣缘:汉服领、袖、裾都有衣缘,且衣缘与主料异色,如用同色,需用锦带镶在衣缘与主料的接缝处,以表示衣缘。和服只有领口有衣缘,且衣缘用料与主料相同。 5、领口:和服领口良家妇女把脖子包得很紧,艺妓领口往后遇出一大段脖子,汉服领口衣缘紧贴脑垂体后。6、弧度:和服追求直线,汉服追求曲线,汉服深衣女式衣裾通常为曲裾,和服下裳分四片裁,都是正方型。 汉服直裾深衣下裳分裁为十二片,梯形;曲裾深衣有4片裁也有6片裁亦有12片裁,皆为梯形。7、穿法:汉服深衣上下分裁,而后缝合,汉服儒裙,由上儒与下儒组成。 和服上衣下裳分开穿着。汉服洒脱, 而和服必须穿成上下直桶状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汉服与韩服(朝鲜服)】和服主要模仿的是汉服中的深衣,而韩服(朝鲜服)主要模仿的是汉服中的襦裙。 韩服(朝鲜服)和汉服的主要不同之处:汉服一般是交领右衽,也有对襟的(V字领),韩服(朝鲜服)服装一般都是V字领。韩服(朝鲜服)服装的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摆十分宽大、蓬松。 hanfu/Article/advanced/2007/8/24/152935491汉服高腰襦裙与韩服女装的异同 汉服与和服、韩服(朝鲜服)剪裁做法的异同 汉服前身左片为整幅布(前后身同宽)、右片(前、中期多为整幅;中、后期多为半幅。服装史上,有些明朝交领衣略显向右斜倾交领(有称斜领衣,京剧明服多为此类),是右片半幅之故,且因某些右领口垂直向下裁剪所致)。 成衣后,直接呈现交领;下摆比腰宽,呈现梯形。现代正规影视剧汉服显示,因现代布幅宽,袖多从上臂近肘处接余袖,前后身多为一整片,右衣片从“y”字型被剪开处接余片;出土汉服显示,因古代布幅窄,多从肩处接余袖,前后身多由左右两片向接。 和服前身左、右片为半幅布,左右领向下合于腰臀处而收尾;直身裁剪;腋下袖根纵向多出的袖宽常留开口不缝合,及与此开口横向同宽的衣片也留开口不缝合。成衣后,呈现如同直领衣中的半长领式的合领衣(即:不直接呈现交领形制)。 穿时,左搭右相掩,呈现正交领形制。因直身裁剪,故下摆自然收拢显窄(其做法,保持了先秦古汉服的源本理念:交领本为前身直领,穿时左搭右相掩,呈现正交领;当然也有前身左、右片在半幅布基础上各加10多厘米宽的衣片而直接呈现交领者。) 韩服(朝鲜服)前身左、右片约为3/5幅布(多为半幅加缝10多厘米宽的衣片),成衣后直接呈现交领,领尾布带与右胸处布带相系。腰部界限多提升至胸部以下。 汉服与和服的差别在哪 你好!网上找的。 和服起源于汉服,有许多相似或一样的地方,但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以下是和服与汉服的区别。 1、腰带:汉服有博带用来束腰,而和服就没有且用布料堆砌稍微起束腰效果。 2、袖口:汉服的袖口是开口的广袖,里面可以缝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被缝合。汉服的袖子长度是过手的,而和服的袖子长度仅长至手腕。汉服的广袖剪裁线条曲线柔和,而和服的袖口是直挺挺的有点像刀片。 3、衣裾:汉服有比较飘逸洒脱的衣裾,而和服的衣裾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拘谨。 4、衣缘:在这方面,汉服呈现最丰富的内涵,汉服的衣领、衣袖、衣裾都有衣缘,一般衣缘与主料异色,如用同色,需用锦带镶在衣缘与主料的接缝处,以区分开衣缘和主料。而和服只有领口有衣缘,且衣缘用料与主料相同。 5、领口:穿和服的良家妇女领口把脖子包得很紧,艺妓领口则露出一大片脖子,汉服领口衣缘紧贴脑垂体后感觉很规范。 6、弧度:和服追求直线,汉服追求曲线,汉服深衣女式衣裾通常为曲裾,曲裾深衣有4片裁也有6片裁亦有12片裁,皆为梯形。和服下裳分四片裁,且皆为正方型。 7、穿法:汉服深衣上下分裁,而后缝合,汉服儒裙,由上儒与下儒组成。和服上衣下裳分开穿着。 汉服洒脱, 而和服必须穿成上下直桶状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8、面料:和服喜欢或者说一般都用鲜艳的颜色,如果汉服一般用清雅、朴实的颜色,请看下图小模特郭柏鹭身穿的鲜艳红色就会让人感觉像和服,但图案又很中国的吉祥如意的那种感觉,其实正是和服。网络上称之为“面料印象效应”。 和服和汉服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 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称为“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衣服。 日本还有一种盛装礼服叫做“唐衣”。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 比如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就是和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虽然日本和服的基本式样来自汉服,但是两者的差别还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现以汉服的典型代表“曲裾深衣”为例,与和服比较如下:1、腰带:汉服的腰带——博带是束腰的,而和服是一堆布料叠加,腰很粗。 2、袖子:汉服的广袖裁剪线条柔和,而和服的振袖线条是直的,袖子有点像刀片;另外汉服的广袖是开口的,里面可以缝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分是缝合的(大约因为冷的缘故)。 汉服的袖子长度过手,礼服回肘,和服袖子长至手腕。 3、衣裾:汉服的衣裾比较飘逸洒脱,和服的衣裾比较拘谨,4、衣缘:汉服领、袖、裾都有衣缘,且衣缘与主料异色,如用同色,需用锦带镶在衣缘与主料的接缝处,以表示衣缘。和服只有领口有衣缘,且衣缘用料与主料相同。 5、领口:和服领口良家妇女把脖子包得很紧,艺妓领口往后遇出一大段脖子,汉服领口衣缘紧贴脑垂体后。6、弧度:和服追求直线,汉服追求曲线,汉服深衣女式衣裾通常为曲裾,和服下裳分四片裁,都是正方型。 汉服直裾深衣下裳分裁为十二片,梯形;曲裾深衣有4片裁也有6片裁亦有12片裁,皆为梯形。7、穿法:汉服深衣上下分裁,而后缝合,汉服儒裙,由上儒与下儒组成。 和服上衣下裳分开穿着。汉服洒脱, 而和服必须穿成上下直桶状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劝服论文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