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论文范文2000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育论文范文2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题目: 浅析游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等学习焦虑方面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因此存在着互动消极、教学反馈少、效果差的情况。游戏教学法从理论和实际效用上对于改善这种情况都是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是当今世界通用语言,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接触、使用到英语,学好英语对于当代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存在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有的中职生,由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出现了对英语失去信心的现象,从而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开展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学生参与度低。中职英语教学课时有限,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占据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时间。师生间互动教学以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为主,学生间生生互动以课文对话的替换练习为主,形式内容单调。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调局面。有时上课还有学生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课堂效果非常不好。
2.教材设定的情景互动内容趣味性弱,学生参与度低下。现行教材中设定的情景练习以生活类英语会话为主,如购物、就餐、问路、看病等,缺乏趣味性。中职学生处于爱玩爱闹的青春期,此类会话练习难以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3.学生基础薄弱,有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在开展课堂互动时,中职生往往沉默应对,或是消极敷衍,鹦鹉学舌,应付了事。即使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这种正面的评价也很难得到学生自己的认同。
二、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影响
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filter)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也就是说,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高情感过滤会限制习得,而低情感过滤则有助于习得。”情感因素则包括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英语这种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Horwitz等(1986)确定了语言焦虑的三个成因:交际畏惧、考试畏惧和负面评价畏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中职生的交际畏惧和负面评价畏惧表现得非常明显。交际畏惧是指尽管语言学习者有成熟的想法和意见,但因为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语言输出引发的焦虑。要克服这种畏惧心理,要求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负面评价畏惧则是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缺乏自信心,担心无法得到肯定评价,自尊心又导致害怕接受否定评价。针对这种畏惧,一个单纯反映语言输出效果,而不加人为评价的语言环境是比较有益的。
三、注意的规律和教学游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二是人的主体状态。注意的规律表明:(1)那些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2)新颖充实、难易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最能引起注意的是那些既使人感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内容。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则符合“不断变化的刺激”这一无意注意的规律,能激发学生定向探求活动,不致使定向反射由于刺激物的习惯化而消失。中职生是爱玩爱闹的青少年群体,多数喜欢做游戏,对这种形式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兴趣,并且教学游戏有多种变化形式,可以提供“不断变化的刺激”,非常符合无意注意的教学规律。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减轻学生负担。
四、游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学游戏的设计要以教学为中心,与其密切相关。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而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2)竞争性和协作性原则:游戏具有比赛的性质,这有助于学生克服害羞、怕说错的心理障碍;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游戏要求每个成员积极参与,为了完成同一任务互相配合,有助于克服学生的懈怠和懒惰情绪,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3)层次性原则:一方面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游戏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地开展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创新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不断地设计和创新新的游戏,让学生也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实例。
(1)猜词游戏(词汇主题的练习)。游戏方法一:同学A对单词进行描述(Oral Description),同学B来猜测。如“It is a kind of fruit,it has green skin and red inside.”游戏方法二:用问答形式进行猜词。给出既定范围内的单词,比如交通工具类。同学A用规定的一般疑问句句型发问,如“Does the vehicle have wheels?”同学B只能回答“Yes”或“No”。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规定时间内猜出更多词汇的一组获胜。这是一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好方法。
(2)传话游戏(句子的口语练习)。学生分两组,教师把课文中的好句子或使用重点短语和词汇的句子告诉每组的第一位学生,这位学生迅速口述给第二位学生,一个一个往下传,让最后一位学生说出这句话与第一位学生所说的进行比较,看哪组传话传得又快又好,准确说出的小组为获胜者。这种方式可练习学生的听说能力,且能对课文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好。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在游戏中,就学到了很多短语和词汇,这是一举两得的好的教学方式。
(3)一站到底(文化类主题的练习)。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参加游戏,以抽签的方式产生一位擂主,其他同学依次进行挑战,挑战胜利者成为下一轮的擂主接受挑战,最后站在擂主位置的同学为获胜者。挑战的题目内容是与文化相关的,每个同学答题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如“When is Christmas?(圣诞节是何时?)Whatdo westerners use when they eat?(西方人用什么吃饭?)”
(4)“记忆达人”秀(以复习职业类单词为例)。教师快速呈现一组图片,其中包括职业类、食品类、运动类等,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共有几幅关于职业的图片以及这些职业的单词,答出最多者为“记忆达人”。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行比赛。答案正确,答对数量多者为优胜者,现场发“记忆达人”小红旗。也可以进行“记忆达人”挑战赛,最终获胜者,为“记忆达人”霸主,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单词接龙游戏。教师给出单词,如holiday,要求学生用尾字母作为首字母给出新单词,以此类推,单词不能重复。两组同学比赛,规定时间内说出更多单词的一组获胜。在此游戏中尽量鼓励学生给出新单词。这一游戏要求学生能迅速地听出前一个学生给出的单词,且对该单词的拼写要非常熟悉,这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其他的学生也可锻炼听力及巩固单词的记忆。这样既可活跃气氛,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接龙游戏。
五、结论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干一件事时,创造性和主动性会得到高效发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实践,并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学识增加、智力提高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变得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实践表明,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教学法是中职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情景教学方式,既可以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又可以使中职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还可以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潜力,使学生改变以往消极懈怠的不良学习态度。总之,只要中职英语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法时精心设计、运用得体,就能够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茹。浅谈课堂游戏法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3)。
[2]孙杰。重视情感因素,激活学生思维:浅谈游戏教学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2,(02)。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内容摘要】 今后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从哲学范畴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生成观视域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最终以课堂教学为外在形式,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生成观”的角度来理解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对其价值导向、主体生成、生活属性等进行哲学关注,希望从理论上重新理清大学英语的教育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成观;大学英语教育;价值导向;主体生成
将英语课堂的视角投向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之外,从知识的传授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再从专业技能到健康和谐的心理活动的生成。今后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从哲学范畴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生成观视域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最终以课堂教学为外在形式,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生成观的哲学阐释
哲学家海德格尔对生成观的解释是:最为独立的“人”的存在,不能单纯的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将其看做是社会各自然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就是将“人”看做不断生长、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每一个个体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社会性人的存在”,不再单纯将“人”看做生命机体的.存活,而是将其视为“生成性的社会存在”。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过程中,从“生成观”的角度来理解教学过程就是:不再将课堂教学视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去分析其影响因素,从心里层面、社会角度去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成长过程。从哲学的范畴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的客观性、社会性、过程性,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大学英语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都是在社会大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自然过程。从辩证角度去理解教学过程,对完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生成观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对于生成观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解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互动,大学课堂不再是大学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双向、多角度互动交流,将知识的传授变成交流互动的最终产物,这也是知识本身由来的客观性存在。二是从心理、文化、环境等多角度去分析教学影响因素,更加客观的评价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是受以上诸多因素影响的,不再单纯的去完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体系更加客观,更能综合性的分析评定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三是辩证理解学生及教师之间的关系。之前的教学活动,大学教师是教学主体,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大学英语的价值导向
首先,大学英语教育切合现实需求。在大学英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大学教材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等都需要与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相吻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知识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在这样的价值背景下,现实需求不是追求短期的经济需求,而是要将眼光放远,应用更加开阔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合乎未来需求。在变化多端的社会活动中,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对当前的英语教育活动进行必要的探究,将教育活动最大化的与现实需求进行良性互动,最终能在英语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的毕业时间往往与当前的英语学习有时间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不是同时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对知识的未来需求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学习的内容合乎市场经济的未来需求。第三,大学英语教育要存些“功利心”。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在考试这一指挥棒下进行,这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忽略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培养学生良好知识架构和实践技能,最终能在毕业后得到合适的工作,在社会上能谋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在满足成绩的需求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变革,最终满足学生基本的就业需求。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生成
第一,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主体之一是教师。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能否完成本职工作,很少对教师的自身价值观念和知识架构进行评价分析。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外在形式与内心诉求有着统一性的表现。第二,大学英语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实践技能的提高都与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成观视域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而是在社会活动的范围内完成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讲自身的心理活动、学习环境、文化素质等等因素与自身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客观性的评价自身的学习行为,最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及社会实践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属性
在生成观视域下,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自然人社会活动的缩影。大学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存在的社会活动,这本很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都要本着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在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下,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样往往能够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生成观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实践活动要本着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互动、多角度分析影响因素及尊重知识的客观存在性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生成观视域下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探究知识存在的客观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及教师相互尊重,共同交流,在此基础上不断获取文化知识,提高社会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
摘要: 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偏向于应试教育,学生更多地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级,哑巴英语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英语教育在跨文化的视域下需要做好转型和改革。而且,高校英语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同时,高校英语教育还要注意互联网时代跨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跨文化;高校英语教育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文化的体现,同样,对于英语的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更重视的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全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体传播以快速和便捷的优势迅速影响了全世界,互联网让全世界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迅速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在此大背景下,互联网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跨文化融合趋势愈加明显。区域文化和地区文化很容易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传播进入到任何国家,所以,高校英语教育也应该做好转型和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英语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
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特点是快速和便捷,高校英语教育是一种语言学习,而语言学习首先需要的是语言的氛围和环境的熏陶,以及多语言文化的了解。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育应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教会学生在具备多渠道和传播优势的互联网上获取自身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有效资料,丰富英语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应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高校的英语教育可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在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很多人,对于高校的英语教育而言,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英语。客观地说,互联网为高校的英语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充实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在提高高校的优质英语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挑战。
二、高校英语教育要注意互联网时代跨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语言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传播文化的有效工具,学习一国的语言也必须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全球的一体化发展,跨文化的思想也逐渐成为学习语言的一种障碍,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如果不能摈弃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能在跨文化语境中有效地学习英语,就无法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精髓。因此,为了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就应该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在跨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英美思维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英语的精髓,才能确保英语学习效率。文化的接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跨文化视域下的英语学习和高校英语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跨文化的观念出发,借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做好自身英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融合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对于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强化语言学习,而互联网时代恰好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跨文化背景下的西方文化,便于自身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并且精通这门语言的学习。
三、结语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开始了应用型教育的转型,尤其是在互联网市场上,高等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做好高校教育的工作,英语教育亦是如此,英语教育不同于其他的高校教育,是一门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育,因此,想要学会他国的语言,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该国的文化背景,那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在跨文化视域的背景下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欣.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研究[J].艺术品鉴,2015(5):215.
[2]李阳.跨文化视域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探究:基于新课改文化教学政策性要求的反思[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109-110,125.
[3]武晓燕.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179-181.
[4]彭早.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5]臧轶楠.英语文化教育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20-121.
[6]赵耀.商务英语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82-184.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对高质量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教学在中国高等 教育 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肩负着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 毕业 英语论文 范文 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1 浅谈老水手的心理历程——《苦舟子咏》 读后感 [摘要]:《苦舟子咏》是英国19世纪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的一首长诗。全诗是一个充满了奇幻之美的的航海 故事 。全诗探索人生的罪与罚问题,诗人把热爱宇宙的万物泛神论思想和____思想结合起来,宣传仁爱和基督____罪思想。诗中的水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水手杀掉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最后水手内心发生转变,以新的态度对待自然,为此他才得以解脱出来。 [关键词]:老水手;道德;内疚;痛苦;赎罪 Abstract: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is one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masterpieces. It is a long poem, telling a story in the form of ballads .The poem can be approached as a dream voyage to another realm, as a story of sin and expatiation, or as the quiet essen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alienated isolated modern individual. 一、作者简介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生于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一个乡镇牧师的家庭。9岁丧父,被送往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上学,熟读希腊、罗马文学。19岁入剑桥大学,与骚塞相识。当时两人都同情法国革命,但又都害怕革命暴力,于是设想去美洲建立乌托邦社会。计划失败后柯尔律治移居英格兰部西部湖区,致力于写诗,并与华兹华斯结成密友。他憎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于是远离城市,隐居于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或缅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他们创作出歌颂大自然的或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方式的诗篇,以抵制丑恶的资本主义现实。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诗人”。1798年,两人合作出版著名的《抒情歌谣集》。同年他与华兹华斯兄妹到德国 留学 ,被康德的哲学和耶拿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所吸引。回国后继续居住于湖区,与华兹华斯保持往来。柯尔律治年青时代即患有风湿痛等多种疾病。为求镇痛他长期服食鸦片竟至上瘾,故健康大受损害。晚年他贫病交加,1834年7月25日逝世于海格特。柯尔律治的作品以真的细节描绘超自然的神秘事物,令人甘愿暂时不去考虑普通情理而信以为真,并在领略到一种怪异的美的同时获得教益或良知的觉醒。柯尔律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设,不仅影响过他的同时代人,也影响了包括和他政治态度相左的拜伦、雪莱和济慈,而且,对于时至今日的诗歌艺术探索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他在英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浪漫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二、《苦舟子咏》简介 《苦舟子咏》是柯尔律治唯一一部完整的长诗。这部长625行的叙事谣曲是一个神秘恐怖的浪漫故事:一名老水手对一个赴结婚宴的客人讲述了他自己的可怕的故事。客人想走开,赶快去赴宴,却为老水手眼中的特殊表情所吸引住,不得不站在那里把这个故事听完了。老水手和同伴们坐了一艘船出海去。一路上很平安。然后遇到了一阵暴风,暴风过后,这位水手却无端地射杀一只了航海者认为好运象征的信天翁。因此,厄运又降临了。船驶进静海中,那里没有风也没有浪;太阳如火如荼地照耀着。海水绿绿地满载着腐物。船停在那里不动,老水手被视为这次厄运的造因者。水手们都渴得要死去,仿佛有一只船要驶进救他们却又消失不见了。那是一只幻船,水手们一个个都死在甲板上,每个死者的眼光都注定在这位杀死信天翁的水手身上。全船的人,只有他没有死。后来,他对于自所做的恶罪觉得悔恨。于是天使们可怜他的悲苦,使死尸们站了起来,仍去做水手们的职务。他们开上了帆。虽然没有风,船却渐渐地移动。于是,这船一直驶到了老水手的故乡。一个领航者离了海岸,出来迎接。但在他到这船之前,它却突然地沉下了,留下了这位老水手在海波中与死神挣扎着。他被领航者所救。后来,他一想起那时受的言之不尽的痛苦,便不能忍。他的心在体内烧着,一直到了把这可怕的故事说了出来,方才觉得舒服。 三、分析老水手的心理历程 “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重要规范。“自由、平等、博爱”的 口号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它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又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一口号的提出不仅在政治上曾经起过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而且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否定了人身依附关系,肯定了人身自由;否定了等级特权,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把人不当人的非人道主义的博爱思想。一句话,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以及个人对幸福的追求。所以,它对个性的张扬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们挣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级主义的枷锁都起到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西方____的万物泛神论主张神无处不在,万物都是神的表象。这种主张认为:上帝就等于万事万物;任何个别事物就是上帝;世上的事物实际上都是虚无的。 在这两种思想的支配下,作者把信天翁认为是基督____徒。老水手无端地射死了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老水手违反上天的指意,违反自然规律,射死了无辜的信天翁,必然要受到惩罚。于是,灾难来了:风停了,船无法前进,阳光酷热,水手们口干舌燥。这时候,有人指责老水手——“你怎敢放肆,将神鸟射死!是它引来了南风。”此时,老水手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感到内疚。心理学认为,在道德情感系统中,羞耻感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毕达哥拉斯要求人们对自己言行进行反省以后,就应该在内心里对卑劣的行为感到羞耻、悲哀和恐惧;对善良行为感到欣喜。沙莆慈伯利认为,道德上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感情系统中的羞耻感。他说:“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和正直。”不义、恶行和过失将引起人们的羞耻感。羞耻感是个人的自我道德意识的一种表现,表示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的谴责时的内心体验。良心是羞耻感的的主要作用机制,常表现出焦虑、羞愧和内疚等情绪。道德焦虑是一种复合情绪。其中,痛苦和畏惧是主要构成“因子”。但它仅以避免外在处罚为目的,是低级形式的羞耻感,可又是羞耻感发生的基础。那么,羞耻感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是内疚,只有内疚才是高度的主体意识的产物,它激活潜在的思维和力量,专注与对过失的懊悔和追悔的行为,促进个体的心理成熟。如果个体内疚匮乏,那他将对道德不屑一顾,达不到“有羞知格”的认识。同时,羞耻感要以自尊为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是不会知耻的,更不会自责。自尊体现了对自我社会话的切近,没有自尊的防卫,就不可能有自责的意识和行为的发生。老水手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知耻,惭愧和悔恨。老水手真是由于良心发现才深感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惶惶终日,不断自责自己。 事态进一步发展,在他忏悔和祈祷下挂在脖子下的鸟掉下来了,但是同行的水手都因为缺水而一个个地死去,只有老水手一个人活着。这似乎是上帝对他的又一个惩罚。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罪行深重,导致了其他水手的死亡——痛苦;另一方面在茫茫大海中,一条船上就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恐惧。于是他的内心又经历了一场痛苦与恐惧的考验。良心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析,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判断、态度、感情、体验、意向、意志、动机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老水手不断对自己惊醒良心谴责。良心的基本因素是感情,感情是对需要的体验,是心理的动力因素。它一方面产生良心的认知因素,推动自己去判断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则产生良心意志因素,推动自己做出改过迁善的选择。在行为过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有影响和评价作用。对于履行了道德义务并产生了好后果的影响和行为,它便于进行自我谴责,使人感到内疚、惭愧和悔恨。这种自我谴责,往往能形成一种力量,促使人们改正自己的行为。 后来,老水手虔诚地祈求海蛇破开魔法,他才获救得以回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生活中不免发生道德过失。道德反省就是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追悔,从而激励人们采用新的道德行为去补救已经酿成的道德不幸,并且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觉醒为将要开始的道德行为提供罗盘。道德反省的实质在于主体对自己已作的道德选择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是在主体已经体验到自己的道德行为存在着过失的情况下,从而进行的对自己内心的深刻 反思 。通过反思,要为今后的行为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案,明白来者可追,逝者可补。在今后的行动过程中,要用千倍的补偿替代原有的损失;通过反思,主体对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与社会道德的系统会领悟得更加深刻。 故事的最后,老水手回到了家。于是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他极力拉住去赴婚宴的人,让他们听他讲这个离奇的故事——他想寻找听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出自己的故事,解除内心的痛苦——赎罪。尽管老水手已经虔诚忏悔,但还是有种负罪感难以释怀,于是他渴望被人理解,宣泄出来以排除内心的痛苦。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痛苦的时候,不要封闭自己,找一个忠实的听众,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他听。这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好 方法 。 总之,柯尔律治的这首诗歌以神秘、怪诞著称,其中的心理描写可谓是典范!诗歌探讨了罪与罚、善与恶,生与死等哲学问题,宣传了一切生物皆上帝听造的教义。但诗歌的真正价值并不在故事本身或它所包含的哲理上,而在以造型艺术的精确性和音乐的流动感为读者创造了一幅幅神奇的海洋画面:时而风平浪静,沉寂安宁;时而风暴骤起,一片喧嚣。在写作此诗时,柯尔律治并不熟悉大海,但他能凭借想象,使真实的情形与幻想的景象互相交织,把平凡的细节与诗意的象征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瑰丽奇特的想象能力。在诗艺上,长诗将英国民歌的自由与古典文人诗的谨严冶于一炉,炼就出适合表达浪漫主义情绪的活泼自然的诗体,而长诗的音韵与节奏之美,也表现了诗人能让文字进行歌唱的本领。 [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选读》 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英国文学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德心理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2 浅谈东西方数字九的 文化 对比分析与翻译 一、前言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 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 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 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 实数;而在人类 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 “虚数”、“ 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 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 ,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 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 数",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 化"的过程。( 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 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 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 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 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 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 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 比较 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 440页, 语文出版社,1991,1) 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 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 业委员会会 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 式》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 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 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数字, 是因为"九"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 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 "九"作为数不同于一 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 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 圣" 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 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 如,北京 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 汉语词汇中也常 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 "等。 根据阴阳五行与数的关系,万物之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而终于 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 理论来划分,则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 木。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 阴土。 以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以9、10为水:9 为阳水,10为阴水。这 就是将"象"、"数"与五行 结合起来推演变化,用以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 在联系。由此看来,"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 传说 古 代中国人把天分 为九层,九层天是天的最高处,汉语中有关词汇有"九重霄"(指极高的天空, "九霄云外" ,"九天揽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坛,这个明清两代 祭天的场所,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九”的象 征意义。 民间传说中还有"九头 鸟"(nine-headed bird: a fabulous bird whose appearance was f ormerlyregarded as a bad omcn)的故事。 中国人以"九"为大数,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 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 ;"《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 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因 从"九"为数之 极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为人生之"坎",避讳有“九”之 岁。例如:“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红楼梦》)。日本人一般 认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 为"九"与"苦"同音,因此忌讳 "九"。然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曾报道过国内一位学者曾为考证这一点 ,采 用"全选法"将日本某地电话号码其中的几千个姓和名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 将"九"作为姓的只占极 少数(约占),而将"九"作为名的却不少(约 占35%)。看来,日本人忌讳"九"也并非绝对。 此外,《词源》中说:"九:虚指多数。""九"作虚数解时,是数的一种 语义模糊现象。《现代汉语词 典》中,"九"的意思有三个:(1)数目,八加一 后所得;(2)从 冬至 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 数起,二"九"、三 "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表示多数或多次: 九泉,三 弯九转等。因此, 汉语中有不少和"九"有关的 成语 。如:"九牛一 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宾客"等等。 在我国,数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数字中最广。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十 分丰富。如,"九州"是指传 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 称。因此,有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就取名为“九州方圆”;“ 九族"(the nine degrees of kindred: either thenine generations from one's great-great-gr andfather down toone's great-great-grandson;or four generations of one'spatemal relations,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s matemalrelations, and two generations of noe's wife's relatio ns),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诛灭九族";古代传说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红楼梦》第九回 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 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 " 九龙杯"等。此外,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如, 许多歌名都以"九"开头:"九妹 "、"九九艳阳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等;乐器中也有"九音锣";在体育活动中,"九柱戏"(nine pins),兵器中 有"九节鞭"[但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 '-nine- tails: an instrurnent of punishment so calledfrom the nine pieces of leather or cord which compose it)意义不大一样]。 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开头的,如"九 寨沟"、"九华山"、"九江"和"九龙"等。此外,中国人常把" 九"看成 为吉祥数字之一。在申请电话号码时,人们宁愿多出 钱去买一个尾数为"8"或 "9"的吉祥号码。比 如,湖南有线电视台的"欢乐热线"号码为"16899919"。 在西方,数字"九"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 "神圣之至"。 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Intema tional Dictionary 中 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 l of nine) ; 3) a: the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figure 9 ; 4) nine o'clock——compared Bell table, timeillustration; 5)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or last 9 hol 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 其中收入与"九"有关词语和成语多达近二十条。常用的有: a nine-day's wonder (an object or event that creates 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 political expositions…that make a nine day'snine wonder till something fresh c omes alone——Mary Deasy. nine times out of ten(very often) 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elaborately dressed, as for aformal occasion) ____She dressed herself up to the nines and went to theparty. in the nineholes: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nine-men's morris: morris played with nine counter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can move so fast and jump sowell that he seems to escape being killed many times. 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 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 保龄球(bowling )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 为"九"; 高尔夫球 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 方均为九个孔; 古 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来,数字"九" 也倍 受西方人的青睐。 总之,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东西方大多数人把数字"九"看成神秘的数字, 其象征意义均有"神 圣"之意。 2)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均可虚指多数。 3)数字"九"被广泛运用于文体项目中。 数字“九”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恐怕主要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其神奇色 彩要比西方人更浓;其象征意 义的历史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 涉及面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广泛。 三、数字"九"的翻译问题 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 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 。此处所说的数字是指经过神化、泛化、 虚化了的"虚数","实数"的翻译不在此例。根据这一理论,结合 东西方文 化的共性与个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译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译原则。 可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数字 . We thought our cat would be killed when he fell fromthe roof of the house. He was not, he used up one of his ninelives. 我们以为我们的猫从屋顶掉下来会死了,它并没死,只失掉九条命中的一条。 这样翻译过来,人们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已熟悉"猫有九命"这个成语, 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 (二)转换成各民族喜爱的数字 out of ten——十之八九 nine days' wonder———可翻译为"昙花一现", 这样翻译可以加深对奈 达的"对等"和纽马克的"转 换"翻译理论的理解。 (三)增舍数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译成"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survival after many hazards";又如 ,"九九归一,还是他说的话对。"可翻译成"All things considered,what he says is right."其译文均 舍弃了数字,转译其 形象意义。 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则 比如,汉语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汉英词典》(外研社,1996)的译 文有三个:"strain onese lf to the limit; use everyounce of one's strength; make herculean efforts"。笔者认为第二种译文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更符合"民族性原则”,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中该成语的比喻意义转 化成了西方文化语言中的形象意义。 (二)习语性原则 比如:"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 去了。"(《儒林外史》), 其译文为"Kuang felt that he was gazing at a goddess and his spirit had flown to heaven."这种译 文因遵循了"习语性原则", 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交际行为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 (三)形象性原则 数字用于模糊意义时,一般都失去了其数量意义而具有形象意义。翻译时, 必须越出其理性意义而捕捉其 与 其它 的词结合后所产生的形象意义。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此句诗中的"九天" 的形象意义为"极高的天空 ",因此,可翻译成"Down itcascades a sheer three thousand feet—As if the Silver River [. the Milky. Way]were falling from heaven!"猜你喜欢: 1.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 2.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3.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大学英语毕业论文范文 5. 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6. 本科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身即承载和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功能。但这些德育动能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情景是道德教育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英语教育类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英语语言和高中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并进一步提出教师在利用教材和课堂所提供的虚拟道德情境帮助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还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的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场景。以创设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在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英语学习的同时,引导他们达到道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键词:道德;德育教育;高中英语;道德教育情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道德教育不是学校某一门课程的专有职能,也不是只在某一特定时候才开展的工作。“只有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才能为人的精神丰富与道德成长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英语语言所蕴含的德育功能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萨丕尔就指出,语言是描述人类经验与对世界认识的方式,同一语言社区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系统的信仰和理念,他们决定了社区的结构,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语言与文化不是互不相干的孤立的现象,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语言观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习得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离开了文化,也不可能正确的习得与学习语言。何谓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指出,文化是指社会成员习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与习俗的综合体。等人则进一步将文化分成三大块:思想、产物、与行为,而其中思想起着决定性作用。3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本身就承载着思想道德的内容。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
二、高中英语课程中的德育功能
要开发和实现高中英语课程中的德育功能,首先要澄清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什么。道德是一个人对人、事、物及其关系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及行为表现。4在人与人(他人与群体)之间,主体我(I)与客体我(me)之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工作、人与神之间都存在道德关系。5从1997年3月正式开始实施的“全球生活价值教育项目”(Living Values Educa-tional Project)所提出的核心德目对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它们是:合作、自由、幸福、诚实、谦卑、爱心、和平、尊重、责任、朴素、容忍、团结。
教育部干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对英语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规定:“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事业、丰富生活经历,开发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这其中显然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应的,《课程标准》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等作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
我们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媒介物,是经过筛选的学习资料,这些材料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功能。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二册(上)为例:该书包括10个主题单元的内容,这10个主题分别涉及到了辩学、自然、文学、艺术、文化、生活、环保等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相关方面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为他们深入思考人类与这些事物之间的道德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比如第一单元的阅读文章No:Boundaries给学生简要介绍了Stephen Hawking,学生可以在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Hawking顽强的奋斗史,从而去追问顽强、信念、意志、责任之于生命的意义,去探求自由、幸福的哲学意义。
三、英语教学与道德教育情境的创设
如前所述,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身即承载和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功能。但这些德育动能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情景是道德教育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景不同,所产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其学习结果和效果也不同。
(一)课堂教学与虚拟道德情景
课堂教学就可以提供一种道德教育情境。以扎实高效的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为例,其步骤一般是这样的:1、复习导入。讲解新词;2,讲解语法;3、语法练习;4、讲授新课,并展小组活动。逐句讨论课文内容与意义。教师总结;5、回到课文,听录音,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如此,尤其是在开展第4和第5步骤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在阅读材料和课堂所提供的虚拟情境中,即可获得一定的道德认知。但认知并非道德教育的全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亦是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毕竟,“人是做成的而并非生就的”。对于虚拟情境中的个体来讲,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他的一种意象,并不能保证其在真实情最能够达到道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课堂教学与真实道德情景
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情境最主要的是课堂人际交往中发生的各种场景,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等。这种情境因为过去一直没有受到教师教育意识的足够关注,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在这种情境中展示出自己最自然本真的一面,因而它所体现的道德更多的是直觉性和习惯化的行为,因此也就更加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道德观察、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当然,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采用一些鼓励课堂人际交往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提示法、社区式语言学习法、整体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合作型学习等,并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关注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交往时的道德行为和表现,及时给予评价或鼓励。
需要说明的是,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虚拟情境抑或真实情境中,应鼓励学生在对话与协商中提升其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的能力。为了保证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与协商的有效,在课堂交往中教师应注意有关言说与倾听有关的问题。在这里,哈贝马斯()所界定的理想言说的四个条件或许会有帮助:言说内容的真实性;言说行动的适当性,言说者意向的真诚性,言说含义的可领会性。至于倾听,教师则应注意避免“不倾听”、“不健全倾听”、“虚假倾听”、“拒绝倾听”、“批发式倾听”和“同情式倾听”等几种情况和倾向。
当然,德育教育绝非仅由教师和课堂教育教学就能完成,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家长和受教育者本人的共同努力。本研究仅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在相关方面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英语教育类论文范文
现代教师必备素质一个有效率的英语教师应当具备的特征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论教师的有效性评估与教师自我提高“有效教师”的性格与角色泛读课中的教师角色教师如何理解其教学角色教师在成人教育中的角色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角色浅析中美高校外语专业师生关系的定位比较中美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合作中美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中学课堂管理策略英语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交际法及其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交际法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交际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交际法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交际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交际式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中学英语课堂交际实践中的问题及改进浅谈提高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论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有效的进行英语听力教学运用听力策略提高听力理解怎样进行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英汉语音对比及教学策略词汇表达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学英语词汇系统家教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技巧论词汇教学与练习论词汇教学中的上下译文译法论交际化次会教学派生法词汇教学浅论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教好高中英语词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技巧阅读中的词汇教学阅读中的词汇突破因特网在中国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教育《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济慈诗歌中神话典故的研究论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与金钱的关系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婚姻观论作者对《傲慢与偏见》里的社会态度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意识《傲慢与偏见》中由性格所决定的婚姻句子的省略与成份结构论词意变化的因素浅析矛盾修辞法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翻译者关于典故的翻译英汉翻译中长句、难句的处理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之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礼仪对比文化冲击——东西方不同的礼节中美家庭文化及其根源的对比010 Fuzzy Words and Their Uses in Human Communication011 Ambiguity and Puns in English012 Some basic consideration of style013 English by Newspaper014 English Personal Pronouns: a Preliminary Textual Analysis015 Thematic Network and Text Types016 An Inquiry into Speech Act Theory017 On Lexical Cohesion in Expository Writing018 The Inference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s019 Context and Meaning020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hesion in Texts看够了吗?
毕业论文题目: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及影响
[1]李晓娜. 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D].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2010. [2]罗佳. 如何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3]范艳梅. 如何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J]. 企业家天地,2008,(1). [4]周明霞.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8,(S2). [5]孙旭,熊静中,刘香进.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我校英语定级考试初探[J]. 石油教育,1996,(1). [6]庞晖.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D].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2005. [7]吴微.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力研究[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 [8]朱琳. 激活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高中英语为例谈课堂调动[J]. 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9]徐敏,胡海涛. 如何调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10]巢娟娟. 如何激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积极性[J]. 成功(教育),2011,(9). [11]田运平. 论激发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J]. 价值工程,2010,(33). [12]陈瑞芳. 略谈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 海外英语,2011,(1). [13]吴边,郭熙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 [14]李海涛,周立学.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15]郭军强.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16]万红. 浅谈高职学生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1,(4). [17]司国林. 有效设计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英语复习积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18]刘静. 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9). [19]方青卫. 大学英语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1). [20]杨楠. 如何增强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 [21]刘利萃.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 现代农村科技,2010,(9). [22]宋磊. 浅析高职英语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3]杨丹,刘伟荣,曲景秀. 对调动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探索性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10,(2). [24]伍碧鸽. 成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行动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5]罗晗,何木英.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 [26]赵星星. 论如何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7]管弦. 运用PowerPoint辅助口头陈述以提高成人英语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0,(2). [28]曹南乐. 影响大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期望价值理论的启示[J]. 现代交际,2010,(6). [29]黄泽香. 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9). [30]冯建瑞. 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 [31]孟琳. 成人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10). [32]蔡文靖. 试论如何提高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33]黄国芬. 师生关系与英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0,(29). [34]杨国英.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35]何泺. 浅谈如何提高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36]马皓. 以语句意义唤醒英语学习积极性[J]. 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37]李纪文.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 [38]李东利.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1). [39]汪达志. 如何调动职高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 [40]欧阳小飞. 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41]屈春芳. 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才智,2009,(15). [42]赵秀芬. 教师如何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沧桑,2009,(4). [43]肖琪. 浅析电大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44]唐玥. 课后作业评价与学习英语积极性的相关探究[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5]陈特丽. 如何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才智,2009,(21). [46]贾增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 [47]孙卫斌.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J]. 内江科技,2009,(10). [48]红艳. 新课标下调动高中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初探[J]. 成功(教育),2009,(10). [49]李艳. 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调动[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6). [50]张兴群. 充分调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6).
就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来看,机器降重还远远做不到“准确读取语句的意思,并将之用不同的词汇表述出来”我学姐推荐的北京译顶科技那边做的不错,你可以考虑一下。你可以加速去知道了解下
本科生英语论文 范文
范文一:英语本科 毕业 论文
The Spirit of Revolt of Tess --Stu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hesis statement:
Everyone knows that Tess’s life is a great tragedy, but she is still a courageous woman who dares to fight by all means. In order to defeat the unfortunate fate she always resists the decadent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the hypocrisy religion.
Outline
Ⅰ.Brief Introduction to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Women’s role in industrial movements during 19th century in England
B. A brief commentary of the novel
1. the writer --Thomas hardy
2.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novel
Ⅱ.Tess’s spirit of revolt all through her life
A. Tess’s fight to the moribund society
1. the moribund society
2. Tess’s fight to the moribund society
B.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1. the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2.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C.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hypocritical religion
hypocritical religion in that time
2.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hypocritical religion
D.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unfortunate marriage
’s unfortunate marriage
2.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unfortunate marriage
Ⅲ.Conclusion: In a word, Tess has shown a powerful woman's image to common people with her unyielding spirit of revolt. She, to the moribund society, traditional old morals, hypocritical religion, capitalist marriage system, has carried on the strongest revealing and criticism. Her kindhearted enlightenment, noble emotion, strong personality, and her resistance in imbuing all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forever, worth savoring.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spirit of revolt of Tes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Then,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commentary of the novel. Moreover, it concentrates on :(1) Tess’s fight to the moribund society. (2)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3)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hypocritical religion. (4) Tess’s resistance to the unfortunate marriage. And at last the paper reveals that Tess is actually a character with the spirit of revolt all through her life.
key words:tragedy,Spirit of revolt,industrial movement,unfortunate fate
内容提要
本文研究的是小说主人公“苔丝”的“反抗精神”。首先,本文对小说的背景做了介绍。然后,对文本进行简要评论。再次,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本主人公“苔丝”的“反抗精神”进行集中讨论:(1) 苔丝对腐朽社会的抗争;(2) 苔丝对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反抗;(3) 苔丝对伪善的宗教的反抗;(4) 苔丝对不幸婚姻的反抗。最后,揭示出苔丝整个人生经历中的反抗精神。
关键词:悲剧,反抗精神,工业运动,不幸命运
范文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主要任务
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英语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英语教学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英语 语文知识 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综合素质、研究与创新能力进行检验考核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评估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2、知识要求
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按专业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文学”、“语言及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翻译研究”和“ 文化 与跨文化”等不同类别。按论文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理论型研究论文、应用型研究论文、综述型论文和研究 报告 型论文。每个专业方向都可以有这4种不同的类型。
(1)理论型研究论文指对已有的语言、文学、翻译、教学、文化等学科领域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在翔实、可靠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有一定新意的探讨,这种新意可包括新的命题、新的视角、新的材料、新的 方法 、新的论证、新的结论。理论型研究应熟识与了解现有的科学观点、结论和评价,并进行消化、吸收,针对现有理论中的不足、不确切和未涉及之处进行局部的修正、改进、补充或完善。写理论型研究论文的学生要有较好的理论准备,能够熟练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正确、科学地分析、解决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的理论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提出理论性问题并对某一具体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应用型研究论文指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探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或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应用的新途径。应用型研究必须与教学、研究或社会相结合,重点在于如何运用现有的知识,提出、分析、论证或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作出有参考或应用价值的结论。选择写应用型研究论文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准备,能够熟练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解决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某一具体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3)综述型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与发展状况作综合叙述介绍的一种论文类型。综述型论文是在大量阅读各种文献的基础上,对学科中某一具体的理论性或实际应用性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整理,去粗取精,做出判断,理出清晰而明确的研究发展脉络,从而展示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问题的症结,并指出未来的研究走向和发展趋势的动态性研究成果。写综述型论文的学生应对所选课题的研究状况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和正确的了解,对材料的归纳 总结 要较好地体现出综合性和概括性,要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新的结论,而且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前瞻性。
(4)研究报告型论文是就某一课题开展调查或测试并对调查或测试中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讨论,从而作出结论的调研性论文。研究报告型论文可分为调查报告与测试报告两类。写研究报告型论文的学生需要具有正确采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和数据的方法,需要具有在理论上对调查过程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 1
制定调查或测试方案。
3、能力培养要求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项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它是学生毕业前独立而系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毕业论文表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表明学生相关学科方面的学识水平,表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毕业论文对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锻炼学生运用连贯的、正确的、科学的英语语言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来理论性问题或英语实践技能方面的应用性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4、综合素质要求
毕业论文在英语人才培养中起着一般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对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毕业论文跟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二者的配合可有效地解决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相关知识的活用问题,能以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成果的方式把分散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即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能力和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全面综合,这种结合同时也包括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资料筛选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总之,毕业论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多方面综合素质为目的。
毕业 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而论文的题目确定工作则是毕业论文管理中的首要环节。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浅析 广告 翻译中的 文化 顺应处理 2.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房地产广告的差异 3. 浅析动画《加菲猫》和《加菲猫之双猫记》中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 4. 圣经原型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5. 论《卡斯特桥市长》中哈代的进化向善论思想 6. 顺从的女人——分析《荒凉山庄》中埃斯特的形象 7. 从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看节日的文化内涵 8. 成人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象征主义的体现 9. 简析网络时代英语全球化 10.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1. 从社会文化价值方面比较中美情景喜剧差异 12. 论《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宿命 13. 《蝇王》的启示:理性的呼唤 14. 中文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歧义现象分析 15. 从中美婚宴差异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16. 影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口语输出的因素 17. 《走出非洲》:走出迪内森的矛盾态度 18. 旅游宣传资料中的误译与解决 方法 19.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华顿《纯真年代》中的埃伦 20. 电子词典与 英语学习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二) 1. 英语习语与 ____ 2.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爱米利亚性别身份分析 3.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欣赏幽默翻译 4. 英语缩略语及其语用功能 5. 英专和非英专学生 英语 作文 中错误的对比研究 6. 武汉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7. 中西行星命名的文化探源 8. 英语新闻中的新词 9.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对“三美”理论的探索 10. 从电影《七宗罪》浅析原罪 11. 浅论体态语的社会功能 12. 中西 思维方式 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 13. 中国和西方国家婚俗的比较 14. 浅析合作原则的违背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 15. 浅析电影《推手》中中美家庭的文化冲突 16. 从广告语言看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17. 用言语行为理论浅析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 18. 论新闻英语汉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19. 以Of Study(《论读书》)的两个中译本为例浅析译者主体性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广告语言模糊性的语用研究 2. 利用美剧进行 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 3. 大学生 英语口语 学习动机研究 4.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白酒广告 5. 从功能翻译看《围城》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6. 对《达罗卫夫人》中克莱丽莎和塞普提默斯形象的研究 7. 公示语汉译英错误及对策探析 8. 探究美国安利公司的 企业文化 :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 9. 运用写长法促进 英语写作 能力的提高 10. 中美“面子文化”对比分析 11. 英汉恭维语和告别语的对比分析 12. 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13. 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浅析 14. 中美家庭文化比较 15. 从文化的角度浅析中美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的差异 16. 华中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高级英语学习状况调查 17.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馈赠礼仪刍议 18.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消费主义 20. 从戴姆勒克莱斯勒事件看文化因素对跨国企业合并的影响 21. 对中美离岸外包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 22. 从"老友记"中看合作原则在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语中的应用 23. 浅论美国文化与美语词汇 24. 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的跨文化对比 25. 一个被忽视的“准则英雄”——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四) 1. 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战文化研究 2. 中国英语热的真相——文化帝国主义 3.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 4. 论民族中心主义与美国媒体近年来涉华报道 5. 从弗大枪击案看美国的枪支问题 6. 《推销员之死》中威利与比夫的父子关系 7.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杨克的悲剧根源 8. 从正负值面子理论简析中美面子差异 9. 中国菜名翻译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10. 从旧南方到新南方——斯佳丽·奥哈拉在内战前后的成长历程 11. 探究家乐福公司的企业文化: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 12. 汉语对英语写作词汇的负迁移作用 13. 《美国悲剧》的消费文化分析 14. 从二语习得角度对比分析英语习语学习中的翻译导向模式与文化导向模式 15. 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6. 南方哥特式小说特征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体现 17. 城市公示语的汉译英探索 18. 归化与异化理论在汉语 歇后语 翻译中的应用 19. 《婚礼的成员》中弗兰淇·亚当斯双性同体现象的研究 20. 论《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共存 猜你喜欢: 1. 英语系文化类毕业论文 2.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3.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4. 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5.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例
导语: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时需要提交相关的论文,而相关的论文又应该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
目前,将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和理念。同时,如何高效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教学转型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教与学相辅相成更是值得探讨。本文将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支撑,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
前言
作为连接心理、教育、行为组织等学科的桥梁,现代教育技术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教育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教育技术重点研讨如何借助现有的工具有效地促进学习和如何实现学习者的自主个性化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被定义为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工具,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的理论、技术相结合,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并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从其定义可以分析得出:(1)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优势;(2)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目标;(3)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的研究。多年以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广东英语外贸大学也积极推动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创造优质的语言学习条件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丰富的视听教材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引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我校的网络多媒体教学从多个维度进行,形成课外、课内的一个立体个性化学习平台,具体应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课外型教学;二、课内讲授型教学;三、课内自主型教学。
一、课外型教学
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课外学习,主要通过英语电台广播实现教学。英语电台使用无线电波(开路)和经调频数码后导线传送(开路———基于有线网络)进行广播,广播的内容是由英语教育专家团体精心挑选的英语音频资料,课余时间实行全校性广播,学生只要拿着移动智能设备在校内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学生可以在优美的校园里一边漫步一边收听,学生还可以从有关教师里得到相关录音的文字资料和习题。将英语教学输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营造一个灵活多样和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有效挖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
二、课内讲授型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课内讲授型教学的一种比较普及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开辟了英语教学的新方法,拓宽了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范围。我校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有:1、数字语言实验室系统;2、数字在线教学系统。
1、数字语言实验室系统由许多语言实验教室和控制中心组成,除了有传统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如:语音广播、分组对讲、分组讨论、电子举手、录音等,还可以通过网络调用控制中心的教学资源,相应课件、音视频点播,以及一些相应练习题和反馈分析。数字语言实验室系统适合主要以讲授和交流为主的课程,如:口语、听力技巧、情景对话等,教师充分讲解难点、要点,学生可以课堂录音,课余自己复习,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容易突破难点。
2、数字在线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将教学资源设计成各种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需要,实时调动教学资源,实现教室演示功能。教师上课时,使用数字在线教学平台,通过在客户端进行相关操作,向中心服务器系统发出请求,系统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将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传送,传达到学生的教学设备上,进行下一步教学。课后学生也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预习和复习。数字在线教学系统不仅提供了英语教学的质量,还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育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听、说、写、译四项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其优点和特点:1)集中使用优质教材,确保英语学习质量。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实现了老师与同学之间教与学的动态结合。2)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在线学习系统教师可以不断实践、不断探索。3)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克服了学习的时空问题,为教师、学生带来便捷。4)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三、课内自主型教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九十年代首先创建用局域网进行VOD点播的自主学习环境,近年来,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了基于“广外云”的在线自主学习及移动学习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引起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重大革新。所创设的CAI英语教学环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实现双向交流,利用网络英语教学数据库学会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实际效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温床。在英语教学数据库的支持下,突出了个别化教学的优势,使不同水平、不同智商、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可以面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软件,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改进、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软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辅导和教学。网络英语教学数据库不仅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合于思维发展的'理想环境,还向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思维表象和现实素材。CAI英语教学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使用视频点播(VOD)系统进行英语教学,打破了课堂的沉闷、枯燥,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学习中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其优点如下:
1.时效性。我校采用最先进的卫星接受系统接收关于国内外新闻、财经、科技、综合节目并及时进行监控和编辑。将地道的英语和外国文化实时输送到我校数字在线学习系统,在整个学校内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节目,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真实地感受异域语言及文化。不仅如此,教师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认识到全球英语教育改革的方向,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的资源。
2.互动性。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中,我们始终将交流互动放在第一位,使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无障碍交流。通过对实验室位置的合理编排,更利于现代英语教育理念的实现。
3.开放性。多媒体教学语言实验室与互联网实现有效双向连接,创建了一个快速便捷的英语教学科研网络。
4.自主性。通过建立全校性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全体师生服务。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进行备课、教学和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或者宿舍则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所提供的网上服务,包括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英语影视片的观看、练习写作、进行网上测试,实行自主个性化学习。
四、网络多媒体教学主要特点
1.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挑选最符合学生学习的教材,选择优质教师的教学方法,通过网络共享使用。在现今大学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要保证教学质量,这是最好的选择。
2.实现互动教学。使用网络不仅可以把教学内容广播下去,也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把有关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实时回答。
3.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英语电视、英语新闻、英语音频资料,也可以是从卫星上、INTERNET网上等多渠道得到的资料中挑选。
4.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兼顾了涉及到课室内、外的教学,学生在校园里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听到英语,让学生完全容入英语的学习环境中。结束语网络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发挥了多媒体的优越性,使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率,也发挥网络的优势,共享、互动。网络多媒体教学给我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也是教育技术的进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的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冷战后美国外交的文化阐释 网络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欧美人所理解之天堂世界观 基于作品人物浅析菲茨杰拉德 中国80后一代眼中的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 解读《皆大欢喜》中的浪漫主义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谈如何理解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网络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看简·爱的爱情 中美家庭教育与个人能力培养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老人与海》的悲剧色彩:对完美主义的质疑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分析简·爱的美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重拾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从写作手法剖析 论《红字》中的孤独因素 汉语语言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新方法 中西方婚俗的差异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论修辞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 中国西部未来人才需要 论福斯塔夫的性格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20世纪初女性的社会 从商标及广告翻译看中英文化差异 儿童英语的交互性教学 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浅谈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之研究 放松艺术——论失落情绪的消除社会底层的底层——分析美国非裔妇女的社会地位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文化认同的悲剧 从美国“迷惘的一代”看当今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 美国社会的葛朗台现象 多种方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益学前幼儿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和技巧 论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 从原创广告分析中美文化差异 乐山大佛风景区宗教旅游资源的研究 从迷茫的玛尔特的悲剧看女性存在的社会价值从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看现代爱情观 美国黑人文化得以幸存的原因解析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国的民族个性——高贵与务实在饮食中的表现 大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浅析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思想的解放 理性的光芒 浅析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林奇与狼牙山五 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初中英语教学的弊端及对策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都市边缘文化中西方同性恋文化浅析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战略 洋快餐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国教育体制下情境教学法的误区 美国俚语中的文化特征美国黑人文化的灵魂—音乐与舞蹈谈如何加强初一年级英语教学 手势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 谈美国富翁的慈善捐助 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精神与形象造就优秀企业 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 从两个节日看中西方的迷信思想 从《鲁宾逊漂流记》看创新精神 二语习得中文化差异对阅读的影响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浅谈高中英语的听说教学方法 做合格的外贸人员对经贸英语专业在校生 颜色词的中英对比翻译 星条旗飘扬下的爱国主义 传统英语教育与在线英语教育 解析《长腿叔叔》少女茱蒂 成长的日志 爵士乐—二十世纪美国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剖析莎士比亚以四大悲剧为代表的悲剧世界 现代英语新词分析 学生焦虑与教师言行之间的关系探讨英语词汇的语境意义分析 浅析非言语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西方礼仪差异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 相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王熙凤与郝思嘉人物形象
在英文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论文类型是人物分析,就是我们常说的Character Analysis Essay(人物分析论文)。这一类型的文章需要学生对人物角色做一个独特深入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Protagonists (heroes):故事的主角。
Antagonists:是故事中与主角互相敌对的角色或组织,换言之、是反对主角的个人或群体。但对立角色并不一定都是反派角色。
Major:主要人物,通常每个故事中只有一到两个主要人物。
Minor:次要人物,他们对主要人物的形象有着对比衬托的作用,尤其是和主要人物处于对立面的人物。次要人物能力越强,主要人物的形象就越突出,情节越跌宕起伏。
Dynamic(changing):动态人物,即该人物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
Static(unchanging):静态人物,该人物不随故事发展而发生变化,通常为次要角色。
Foils:指在与主角形成对立的人物,通常通过这种对比,来凸显主角的某一特点。
分析人物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展现人物个性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性格特征。
而语言的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使他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对心理细节的描写,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心情感,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人物性格。
XuSong, English name of Vae, 1986 birth, he is the most recent discussions of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usicians. Sing for the almighty, he refused any record company, has independent completed two album "customize", "for the creation of fog,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whether popularity or sales made an unprecedented success. Listen to the music XuSong, always can let a person experience to unprecedented music inspiration. What style of tie-in and free style, nor write a way of singing pose, letting a person feel a kind of have no copies of the gasVae is more than just a unique singer, songwriter and producer, music is the Internet music period. Generally think of Vae already inheritance "sweet", "east east toward" 3g network star grassroots star popularity, and upgrade the music network to a new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changed to "network songs equals the mouse loves the rice that common song" impression. Super network popularity, taste enough + achievement in the network era of Vae prosperity. As the network of music, fade in January 2009, Vae swagger published independent entity album custom, scored the whole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highly praised. Meanwhile, on the topic and controversial Vae but never stopped. In four years time appeared network, with the gray head, shrewd ", "if", "why not" and "rose", "the funeral of the wind", "if you rain qingming, extra explanation", "bad boy of the unique style of original works from the audience, has won each big web site selection of the best male singer and songwriter best. Not only master Vae lyrics, composer, arranger, all works recording and later compositions by their hand also arranged, music is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Vae high music quality. Yet no sign record companies, rarely in front of a camera, a very low exposure of Vae - literally baidu search, but found that he had a massive fan and high popularity. 06-09, the lyrics, composer, arranger, singing, recording by mixing one complete works of Vae is introduced in the BBS fans, they expected into each big portals and many of the original station. This music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record of today's a small miracle -- no company force holds, zero, but truly capture the investment, the editor of the editors radio. In music, which XuSong also longer writing, student in the bud,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 "the young art of published works more than 20 large and small. When he had high wrote an article "the scar of composition, dimples when" was just went to find interest, personal homepage." But let him that is, this essay assignments by province was later entrance examination simulation language as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Now he's views and reproduced sina blog are very high. Besides writing, XuSong computer also play very well. In 2001, a high for "fly" cup national web design contest anhui first. In 2008, with excellent pers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won the top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Vae youth. 2009 as independent album published since the definition, and scored, excellent reputation sung in mainland, music, became independent after many 80 musicians to problem in 2005-2006In 2005, just over a year of university study music started making Vae software, self-study arranger, record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2 years independent wrote, produced, more than 60 network original works. 2006 "rose", "the funeral of shallow sing", "moths, panic, download songs trigger to audition million. Since then, the popularity of Vae become musicians, initiates the media attention. Especially with the style of nocturne "jay" roses resembles a funeral attention." In December 2006, as the Internet stir representative, lenovo group invited by lenovo mobile network entertainment powder fashionable originality competition, and creative theme music. In 2005 the Chinese entertainment network obtained the best male singers, 2006 best lyricist award. Tom nets.
英语教学在中国大学教育领域已经占据着主导地位20多年。在这期间,随着社会发展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不同,英语教学大纲也随之发展并完善,英语教学的侧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议目前语教学现状及制约因素 中国入世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契机, 也对英语人才尤其是对懂商务知识的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一现象, 许多学校都在思考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我们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又具有国际商务贸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对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 虽然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改革教学模式, 努力跟上时代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填鸭式”、“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 在教材及教学方法的选定上往往不能结合学生实际, 忽视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身特点; 过于生硬地照搬商务加英语的模式教学, 过于注重书本本身涉及的知识, 忽视对学生潜在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些教学模式及方法往往导致较差的教学效果, 不利于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1. 学生因素 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都比较薄弱, 本身对于英语技能的学习就比较吃力, 再加上商务贸易知识使得课程的专业化程度加深, 许多学生就会淡化对商务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五年制高职学生。,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自学及钻研, 透彻地了解商务贸易知识及相关的英语表达。学生如果缺乏自主积极的学习态度, 又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 商务英语学习的困难也就加大。 2. 教师因素 许多商务英语教师都是单纯的英语教师出身, 虽然具有较好的英语教学水平, 但是对于商务贸易知识却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掌握, 或者是仅仅局限于书面上的理解, 缺乏实践经验, 这也不利于我们培养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同时,有些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能迎合时代和学生的要求,一味基于教材和大纲, 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 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这也不利于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三、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实践的思考 为了提高商务英语教学的效率, 教师应该多思考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学生建立商务英语知识体系,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本人的教学经历, 下面将从选材, 教学法及资源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1. 选材新颖, 紧跟时代, 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教学例子还是采用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商务贸易例项。学生往往会觉得这些案例离自己很远, 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有的教师会发现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配合都不是很理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不妨有所取舍, 可以准备一些较为时髦的题材, 或者是与专业背景紧密结合的题材。例如, 我们在讲到倾销与反倾销时, 针对我院纺织服装的专业背景, 我们可以选择中国2004 年纺织品贸易遭受贸易救济措施的相关案例, 一方面可以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和学生共同关注我国纺织行业所面临的现状, 增加学生的背景知识, 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向学生阐释何为倾销、反倾销、绿色贸易壁垒、贸易救济措施等相关知识, 达到教学目的。中国入世为中国带来了许多新兴的行业, 如网际网路贸易 internet business , 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关注比较多, 了解也比较全面, 如blog, e- book 等词汇也是学生中所流行的,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开展开课堂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选材上, 教师不仅要考虑到选材的新颖,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学生将会通过商务英语来学习商务贸易知识, 所以选材的连贯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把整个商务英语学习的内容策划成一整套商务活动, 把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纳入到商务活动中去, 这样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还能帮助学生系统的了解商务活动流程, 加深所学知识。 2. 根据教学内容使用相应的教学法, 活跃课堂教学 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教师应该在备好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备好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如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及研讨式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特别适用在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于单纯的概念解释很难理解, 但是如果结合案例解释就容易的多。就如上面所提到的倾销与反倾销, 我们可以先通过一个倾销及反倾销的案件引入, 通过其行为向学生解释其概念, 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然后可以根据案件中的具体内容向学生设定问题讨论: ①引起反倾销的原因; ②怎样才能避免他国的反倾销行为等, 学生讨论、比较、总结之后再回到课文, 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合作学习法可以运用在所有的商务英语教学中, 其核心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 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分成小组, 根据教师所设定的任务查询资料, 相互讨论, 共同完成。教师巡回在各小组之间必要指导, 也可以参与讨论。学生还可以设定对话在班级展示, 教师做好评价总结。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 合作学习法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 创造商务英语学习的环境,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还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建立在合作学习法的基础上, 这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及语言的综合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可以就书本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 运用课堂所学进行研讨, 大胆提出设想, 不断开拓思路。如在上述案例中, 学生可以根据我国目前的纺织品贸易中所受到的新的挑战, 讨论我国的纺织品贸易前景。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堂秩序, 学生围绕主题,积极讨论,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锻炼, 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为将来更快更好的融入工作打下基础。 另外, 教师在设定课堂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场景的真实性, 这样能为学生创造如临其境的模拟环境, 也更有利于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在学生的模拟中要注意不要轻易打断学生, 纠正学生, 否则将会影响学生自信心, 妨碍商务交际的正常展开。但是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教师应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商务文化, 尤其是跨国贸易中。所以教师在活动设定中可以有意安排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 要求学生在实际模拟中注意跨文化障碍, 并予以指导。 3.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确保商务英语教学顺利展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资讯量。同时通过网际网路, 教师捕捉最新与商务有关的资讯, 扩充套件学生视野, 填补学生的一些知识盲点, 学生也更容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在与学生讨论中国入世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契机时, 网际网路产业中的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何为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又包括哪些, 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前景如何等等, 我们都可以通过网际网路资源向学生展示, 扩大学生知识面。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资源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有限商务知识也是影响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一个制约因素, 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我。我们可以利用学院的各种资源, 如到图书馆、网际网路等查阅相关知识, 理清知识系统, 我们也可以向其他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师请教学习, 相互讨论。 另外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也应该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院相关政策, 下企业实习锻炼, 实际接触商务贸易知识, 了解商务贸易的实际操作, 这样在教师的授课中就能结合实际, 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作为在新的国际形式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教学必须要与时代接轨, 与国际接轨, 与专业背景接轨,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 积极创新, 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特色、高素质、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仁霞.“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应用探讨——一次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活动. 档案资料. 2006 23 [ 2 ]刘芸.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法新思路的探讨. 网路科技时代. 2007 16 [ 3 ]hutch inson, t&w aters,a. english fo r specific purpo ses:a learning- centered app 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sity press, 1989. 74 篇2 试论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论文关键词】言语幽默语用先设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 【论文摘要】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关键是对语言常规用法的突破,它多依赖于指示语、语用先设、言语行为、关联程度以及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等语用因素的反常使用。 “所谓语言幽默,即由语言的各种要素的变异使用而创造的幽默。”“语言幽默氛围得以成功地在话语中得到动态显现,最根本源于其超常规的语言结构方式,即在辩证逻辑的制约下,突破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和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造成不能按字面来理解的话语。言语幽默之所以能够生效,关键是对语言常规用法的突破。分析言语幽默仅从修辞角度出发是不够的,本文拟借助语用学理论,从指示语、语用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方面对英语言语幽默予以分析。 一、指示语与英语言语幽默 指示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示副词等。它们的指示物件要根据话语的使用时间、地点、说话人、听话人的身份、实际情景中的物体和事件决定话语的意义。话语中的指示资讯是理解话语的关键,指示语不明确,话语会令人费解甚至引起误解。说话者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必须根据语境适当转换指示语。当指示语应该进行转换,而说话者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加以转换时,往往会制造一种由于违反常规而产生的幽默。如: a schoolboy wanted a few more day’s phoned to the teacher and in a voice,that,hehoped sounded like his fathers: "i regret to say that *** ith is ill in bed and willnot be able to return to school for three or four days." "oh,”said the teacher,"i’m sorry to hear that;who is speaking?" "my father,sir." 在这则幽默故事里,小男孩以爸爸的名义给老师打电话请假,但当老师问到是谁在打电话时,他没有及时进行人称指示代词的转换仍然回答“我爸爸”,幽默的效果由此产生,小男孩的计谋也因为这个指示语错误而被识破。 由此可以看出,语法上的代词和语用上的指示语虽有某些相通之处,但是语用上的指示语是以发话人为基础,受话人理解话语时要对指示语作相应的变换。 二、语用先设与英语语言幽默 先设是使用一个句子的先决条件。当一个句子预设另一个句子时,第二个句子必为真,不论第一个句子是真是假。如he stopped beating his wife的先设是他以前打过他的妻子。“而考虑语境因素的先设就是语用先设”是指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语用先设有两个特征:一是合适性,即先设要与语境紧密结合,先设是言语行为的前提条件;二是共知性,也就是说,语用先设应该是说话双方共知的资讯。说话人通过话语表达出来,听说人可以明白。但先设有时失去共知性,会造成交际失败,有时也会引发幽默。如: brown was out walking one day with his wife andhis very large family in the street. he was stopped bya policeman who grabbed him by the shoulder. "hold on,"protested brown,"what have i done?” "i certainly don’t know what you’ve done,”answered the policeman,"but i do want to know whythe crowd is following you." 在这则幽默里,警察抓brown先生的先设是他作为警察应该对坏人进行询问;brown先生又被一群人追着,肯定是坏人。可这个先设缺乏共知性,brown先生不知道警察把自己当成坏人,因此发生一幕闹剧。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言语幽默 言语行为理论最先由英国哲学家奥斯丁提出,他首先把句子分为两类:叙事句和施为句。叙事句是指描述事物的句子,施为句是实施某种行为的句子。后来他觉得他的划分不太科学,认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可以包含三种行为:1说话行为,即说出具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行事行为,即说明说话人意图的行为;3取效行为,即说话后产生的效果。例如:it is cold here.这句话需要说出;表达的意图是需要听话人采取保暖措施;产生的后果是窗子被关上。 奥斯丁的理论得到塞尔的修正和发展。塞尔认为,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如陈述、命令、提问等,如could you pass the salt?不是问听话人是否有能力把盐递过来,而是请求听话人把盐递过来。他把上述言语行为叫做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言语间接实施了某个行为,因此说话人的话语意义与句子意义往往是不一致的。幽默有时是由于曲解或不理解言语行为而产生。如: one morning a london boy was sitting in a buson his way to school. he was sniffing all the time andmaking such a noise with his nose that the otherpeople in the bus began to shake their heads. at last an old man who was sitting next to himsaid: "little boy,have you got a handkerchief?" "yes,i’ve got a clean handkerchief in mypocket,”said the boy,"but i can’t let you have says it is not polite to ask anybody for ahandkerchief. you must have and use your own." 这则故事能够让人忍俊不禁的原因是小男孩误解了老人的言语行为,老人问小男孩有没有手帕时,小男孩误以为老人要向他借手帕。老人言语行为的行事行为应是想让小男孩用手帕去擦鼻涕,而不是吸鼻涕发出声响,其取效行为应该是小男孩不再吸鼻涕。可是由于男孩误解了行事行为,因而也没有出现应有的取效行为。 四、会话含义理论与英语言语幽默 格赖斯认为人们正常的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无关系的语言,说话人是互相合作的,只有假定说话人是遵守一个原则,并为实现会话目标而努力,才能够指导会话含义。他把人们所遵守的这个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又分为四个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会话含义可来自两个方面:对原则和准则的遵守和违反,相应地有两种会话含义: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幽默的产生往往是对原则的故意违反。 1.质量准则的违反与英语语言幽默 speeder;was i driving too fast? state are flying too slow? 当然我们知道司机是因为车开得太快而被警察拦住,可具有幽默感的警察却说司机飞得太慢了。他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说了与事件不符的话,不仅说明了司机开得太快,而且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2.数量准则的违反与英语言语幽默 aunt: how did jimmy do in this history examination? well at all,but it wasn’t his did they ask him things that happened before thepoor boy was born? 妈妈只需回答“考得不好”就行,可她故意违反数量准则,说了超出需要的话,这不仅使这件事情变得不那么严肃,而且轻松地为杰米推卸了责任。 3.关系准则的违反与英语语言幽默 customer: waiter, there is a fly in the soup. waiter: all right,i’11 get you a fork. 这个侍者非常机智幽默,他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不知所措或去找值班经理,而是回答了一句非常不相关的话:“我去拿把叉子”—叉子既不能用来叉苍蝇,也不能用来喝汤,但一个可能影响饭店生意及其他顾客胃口的局面,就被这句不相关的话给扭转了。可以想象,顾客的心情会因此有所好转,事情也会得到圆满解决。 4.方式准则的违反与英语言语幽默 one day a pupil went to see his teacher andasked: "will you punish a boy for a thing that he didnot do?" the teacher said: "no,tommy. i never punish aboy for things he didn’t do. but why do you ask?" the boy answered: "i ask because i did not domy homework." 方式原则要求说话要简洁、有序。可这位学生故意不按顺序,先问老师会不会因为一件没做的事惩罚学生,然后再说自己没做作业。而且也不简洁,不是直接问老师“我没做作业,你会惩罚我吗?”但他这种故意违反方式准则的做法,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即便再严厉的老师,在听完这样的问题之后,也不会去惩罚他的学生。 五、关联理论与英语言语幽默 sperber等认为,“语言交际仅有一条关联原则可言,即话语本身就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如果一句话p和另一句话q,加上背景知识,能产生它们单独加上背景知识时所不能产生的新资讯,那么p与q就有关联。“关联原则无所谓遵守与违背”,只有关联程度之分,我们一般认为说话人与听话人采用的是最大关联性标准。 一个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上的,即“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有了这种背景知识或认知环境,说话人可能对听话人选择合适的言语形式,听话人也才能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行为。这种背景知识包含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印象、各种各样的旧资讯和由此产生的假设。由于交际双方各自的认识环境不同,对同一个言语行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 bessie is a little is only five. she doesn’tgo to school,and of course,she doesn’t know how toread and her sister mary is a school is ten. one day,mary sees her little sister at the tablewith a pen in her hand and a big sheet of paper infront of her. "what are you doing,bessie?" she says. "i’m writing a letter to my friend kitty."say *** essie. "but how can you?"says her sister, "you don’tknow how to write." "well,"says bessie,"it doesn’t matter, becausekitty doesn’t know how to read." 此则幽默的产生是基于两个人不同的认知环境,姐姐已经上学,认为写信必须会写字,这样收信人才会看懂信的内容,而妹妹还没有上学,她认为她的朋友不识字,所以不管写的是什么都无所谓。
提供一些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 《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障碍研究》 2.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5. 《单证员/报关员/跟单员等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12. 《2007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33. 《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34. 《大学生在运用定语从句时常见错误及分析其原因》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38. 形象语在写作中的修辞效果39. 形象语在英汉诗歌互译中处理手段上的差异40.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41.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42.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43.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44.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5. 南昌现利用外资纵谈46.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及其文化解读 摘要:商务英语写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技能。一些作者写作时往往参照汉语商务文化及语用规则进 行思维表达,造成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从中英文化视角对部分商 务英语语用失误作对比分析,认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不能与商务文化脱节,既要教会学生掌握英语 表达技能,还要教会他们掌握商务英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规则,才能使学生胜任跨文化商务英语沟通 工作。 关键词:商务写作;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 一般人认为,只要掌握好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基 本写作技巧,就能够完全胜任涉外商务工作。其实事 情并非如此简单。如果作者不了解英汉商务文化的语 境差异及其语用规则,信函写作有可能出现各种意想 不到的语用失误,影响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但是, 由于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十分微妙,不像语法或语义失 误那样容易识别,所以一般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 视。因此,英语函电写作教学重语言能力训练(可 能是无意识地),轻商务英语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培 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以往人们对商务英语写作失误 的研究一般停留在语言形式和写作方法的层面上,到 目前为止还很少见到从文化层面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语用 失误现象的文章。笔者认为,只有从文化层面而不是 单纯从语言形式平面对这些语用失误现象进行剖析, 才能透过表层的语言现象了解作者语用失误的心理文化 取向及其思维轨迹。这对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质 量,增强学生的商务英语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将有一 定的帮助。 一、商务语用失误与文化心理差异 谈到英语语用失误,有必要涉及语用学 (Prag m atics)这一重要的语言学分支。它是20世纪 70至80年代由西方学者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 的新学科,是研究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如何正确地理 解和运用语言的一门学问。 以往人们只是关注语言的形式或功能,即重视语 言的语法和语义功能的研究。[1]但是使用语言不只是讲 究遣词造句的正误问题,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合 适、得体。本文中的语用失误是指交际者使用的语言 不合适、不得体,带有明显的汉语言文化思维特征和 语用特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文化与哲学更是 紧密相连。两者都给民族的思维模式、语言行为以及 其深刻的影响。探讨商务英语语用失误现象,不可不涉及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统语言哲学观和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属性。 从语言哲学视角看,中国语言哲学观是治世的, 旨在通过治世达到“天人合一、言行合一”。[2]道家 和儒家思想主张人应“……不言而善应”、“慎言、 戒言”等。西方哲学和语言观是创世的,其文化偏 爱语言行为,相信其创造力。以个体本位为取向的西 方文化认为语言是延伸自我、改造他人的工具,所以 西方人惯于表现自己,说话直截了当,愿意表达内心 世界,反映了西方人以自我为本位的行为价值观。而 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往往性格内敛,说话委 婉含蓄,不轻易表露内心世界,很少与人对立,反 映了中国人的中庸处世之道。显然,人的语言行为特 征除了有先天秉赋因素外,传统文化对人的处世态度 和语言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语言文化属性看,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 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中国文化重综合、轻分 析,重意会、轻言传。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 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忌笼统,价值取向以 功利为本位。[3]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 主要差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西方人重理性与 逻辑,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词汇的形象性和英语词汇 的功能性。第二,中国人重整体,西方人重个体, 这表现在汉语词汇意义一般比较笼统,英语词义一般 比较具体。汉语表意比较模糊,英语表意比较准确。 第三,汉语重意念,英语重形式,这主要表现在汉 语句子衔接靠语义逻辑,而英语则重视句子形式上的 衔接。英汉心理文化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 给跨文化交际造成了不少障碍。 二、商务英语语用失误的心理文化剖析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其语言有着鲜明的行业性特点和独特的语 体风格。英汉两种语言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其差 异不仅表现在思维表达方式上,而且表现在受隐性文 化制约的语用交际规则上。学习者在尚未意识到这种 文化差异的存在或没有掌握其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语用规 则的情况下,很可能不自觉地参照汉语文化语境和语 用规则进行写作思维和表达,结果会犯各种难以察觉 的语用失误。文化因素造成的英语表达汉化现象是多 层次性的。它们可以出现在商务英语表达的各个层 面,包括词汇层、句子层、段落乃至篇章层。笔者 择其一二,略加分析。 1.人称使用不当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在英汉语中,即 使是很普通的人称指示代词,使用规则也不尽相 同。[4]统计资料表明,汉语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代词比英语多,而英语第三人称的使用频率比汉语要 高。这反映出英汉民族微妙的心理文化差异。中国人 的交际和关注对象更多集中在“我”和“你”之间, 谈论第三者则相对少一些。这反映了一种文化规约下 的语言行为特征。在英语商务文化中,无论是商务信 函写作,还是商务洽谈,人称的选择一般要遵循礼貌 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英语人称使用的语用原 则是:在表达正面、积极的态度、看法或愿望时, 一般使用第一人称。但在涉及要求、允诺时,为了 表明自己重视对方,从对方的观点或利益出发,一般 使用第二人称Y OU。但是,过多地使用第一人称, 会产生忽视对方Y OU的消极作用,反而使言语失去感 染力,难以得到对方热烈的回应。可能是受汉语人称 语用规则影响,中国作者在英语写作中,人称选择多 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试比较: reetogiveyou5%discountifyouincreaseyour order to 15,000 pieces. 如果你们能将订货量增加到15000件,我们同意给你 们5%的折扣。 ouw illg et5%discountifyouincreaseyour order to 15000pieces. 如果你们能将订货量增加到15000件,可以得到5% 的折扣。 例句1a主语为第一人称,突出和强调写信人的立 场和态度,表达不够委婉。相比之下,例句1b采用 第二人称,突显对方的地位和利益,给人以体谅和尊 重的感受。西方一些教科书甚至认为好的作者一定要 采用“你式写法”。另一方面,使用第二人称也要 看具体的语境,如果不看具体的场合或对象,滥用第 二人称,同样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 ouw illbepleased tolearnthatyourapplicationforcredit h asbeenapproved. 你会很乐于知道你方的信用贷款的申请业已批准。 'm p leased totellyouth atyourapplicationfor credith as beenapproved. 我很高兴通知你,你方信用贷款的申请已经批准。 例句2a对于以英语为母语者来说,会觉得写信人 口气傲慢,有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之嫌,容易使对方产生“你真走运,是我们的公司核准了你的申请” 的消极心理。例句2b使用第一人称,则能传递另一 种积极的涵义:“我们很高兴你成为我们的客户。” 使对方觉得写信方待人礼貌客气,感情诚挚淳朴。 2.修饰语使用不当 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人一般重直觉与具象,而 西方人则重理性与逻辑,所以汉语词义一般比较笼统 宽泛,英语词义则相对明确具体。比如,汉语形容 词和副词使用不像英语那样严格,常常会出现语义重 复或缺乏逻辑性。这与中国人表达重“意合”轻“形 合”有直接关系。英美人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则非常讲 究简洁性和逻辑性,这反映出西方人语言表达重“形 合”、讲逻辑的特点。比如,在中国人写的商务英 语信函中,常常能看到汉语思维表达方式影响下的冗 余现象。 portsofforeignautom obileshavedeclined sh arplythis year. 今年国外进口汽车数量急剧下降。 portsofautom obileshavedeclined sharplyth isyear. 今年进口汽车数量急剧下降。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例3a似乎没有什么问 题,[5]但以英语为母语者认为,“进口车”的逻辑涵 义一定是“从国外进口”,无需使用foreig n(外国 的)一词。此外,冗余现象还可能受汉文化“中庸” 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音韵平衡的美感,忽视词语生 成的语义逻辑和简约性。比如汉语表达讲求对仗修 辞,大量使用四字词组等。中式英语多见诸于国人的 笔下,如serious d isaster(严重的灾害),final com pletion(终于完成)等。从英文语义逻辑上讲, 灾害本身就是严重的,不然就不称其为灾害,如果需 要描述灾难的程度可以用big、g reat、m ajor等修饰 语。“com p letion(完成)”一定是最后的,不需 要使用final一词。此外,中国人对情感表达的语气 程度也不太讲究,这可能与汉文化“礼多人不怪”的 语言行为规则有一定的关系。[6]但英美人对语气词的使 用会十分小心。在商务信函中,使用像v e r y、 highly、extrem ely、greatly等表达程度的语气词必须 非常审慎,使用不当会给人以夸大其辞、言不由衷的 感觉。请看下例: 'llbequitepleased todevelop businessrelationsw ith you onth ebasisofequalityand mutualbenefits. 我们很高兴和你们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业务关系。 e'llbepleased to develop businessrelationsw ith you on th ebasisofequality and m utualbenefits. 我们(很)高兴和贵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业 务关系。 例句4a使用了程度副词quite,目的是向对方表 达建立业务关系的迫切心情,但对外国人而言,其 客观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建立业务关系只是一种愿 望,能否成功还不得而知,没有必要如此“相当高 兴”,它让人感到有些夸张或“做秀”的意味。4b 中没有quite修饰语,但汉语译文不得不补入“很” 字,省去了“很”字,读起来不那么顺畅自然。 “很”字在句中显然没有实际意义,只起调谐音节 的作用,但这种功能词对中国人学习英语可能会产 生一些负面作用,容易把这种表达习惯或文化心理 倾向带入英文表达中去。 3.语态使用不当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还表现在语态使用方面。[3]27 中国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因此中国人在表达思 想时十分注意主题意识,常用人称代词作主语,多用 主动语态和无主句,而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却十 分广泛。根据一些语言学家的统计,在英语理工科类 教科书的全部限定动词中,被动语态至少占了1/3。当 然,商务英语与科技英语属于不同的文体。商务信函 一般使用主动语态,故人们称主动语态为商务语态 (voice ofbusiness)。但是在涉及负面的消息、存在 的问题或关涉到对方的责任、过失时,为了避免语言 过于直接,英语信函多用被动语态,所以被动语态又 被称为商务得体语态(voice oftact)。 在相同语境中,汉语一般使用主动语态,语气 调节主要借助其他功能词语来实现。在拟写商务信函 时,中国作者由于没有意识到英语被动语态在特定语 境中的文化内涵和语用意义,在潜在的汉语心理文化 意识的作用下,一般倾向于使用英语主动句式。请看 下例: ouprom ised todeliverth egoodswith inaw eek,and you haveputustoconsiderableinconveniencethrough thelong delay. 你方承诺一周内交货,可是由于长时间的拖延,你 们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eg oodsw ereprom ised tobedelivered with inaw eek, and weh avebeenputtoconsiderableinconveniencethrough thelong delay. 商品约定在一星期内交货,如此长时间的拖延给我们 带来极大的不便。例5中,A句都使用了主动语态,直接表达对生 意伙伴的责备和不满,显得不够委婉得体,而B句使 用了被动语态,把信息的焦点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之 上,刻意隐去责任方,给对方一点面子。这是商务 文化沟通的一种语用策略。给对方面子的目的是为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对方的支持与合作。 4.语气使用不当 英汉语言的差异还表现句子的语气上。从语法层 面看,英语有直陈语气和虚拟语气,并借用动词的虚 拟形式来表达。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虚拟意义主要 通过“如果/要是.......就”等关联词语来体现。汉语 的虚拟表现形式远不及英语虚拟表现形式多,这使得 中国人掌握英语虚拟概念和及其语用规则不那么容易。 英语的虚拟语气有两大功能:一是表达假设命题,二 是使表达委婉客气。语气能反映出写信人的个性和文 风。它也可以传递善意,巩固双方的业务关系。同 样,语气不当可以使一份原本令人心情愉悦的信函变 得让人不胜腻烦,甚至愤怒。比如,中国作者对英 语虚拟语气的语用意义不够了解,在本应该使用英语 虚拟语气的语境中,却倾向使用直陈语气。见下例: 'tacceptyourinvitation. 我不能接受你的要求。 ish Icould acceptyourinvitation. 我希望能接受你的邀请。 例句6是写信人拒绝对方的邀请。A句为直陈式 语气,采用直陈语气否定句式,拒绝方式显得笨拙无 礼,令人反感;B句为虚拟语气,采用肯定式拒绝 方式,语气委婉礼貌,不会产生任何消极影响。当 然,使用虚拟语气也要视不同的场合、对象而定。比 如以买主的身份向对方索取价目表就不必用“Would youbesokind astodousafavorbysending usthepricelist ofour latestproducts?”买方索取价目表是卖方求之不 得的好事,如此客套反而显得过于谦卑。 5.句子关系衔接不当 英汉民族的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还表现在句际关 系平面上。句际关系属于语言学语义功能研究范畴, 也属于语篇分析的范畴。英语篇章结构特征突出,句 子在形式上具备粘联性(coh esion),在语义上具备 连贯性(coherence),而汉语则重句子语义逻辑的衔 接和连贯性,不太重视形式上的显性(overtness)衔 接。汉语句段以板块结构为主,流散铺排,以话题 为意念主轴,以神驾形,因而缺乏形式约束。英语 是以(动词的)形态为主轴组织句段,结构严谨, 环环相扣。汉语句子语义连接如同中国行云流水般的 写意画,而英语句子衔接则宛如西洋派精雕细刻,细 微分毫的写实画。请看下例: representative,Alan Powers,called on me in late told me that you were offering a special price of$177 on the Plymouth Deluxe ordered received your showed amount due$2280----a difference of$156. 贵公司业务代表艾伦·鲍尔斯在四月末拜访了我。他 告诉我普利茂斯豪华型电炉每台特价177美元。我订购了12 台。我收到了你们的发盘,金额为2280美元,中间多了156 美元。 your representative,Alan Powers,called on me in late April,he told me that you were offering a special price of$177 on the Plymouth Deluxe stove. I ordered twelve,but the invoice(that)I received showed the amount due as$2280---a difference of$156. 贵公司业务代表艾伦·鲍尔斯在四月末来访时,告诉 我普利茂斯豪华型电炉每台可以给我177美元特价,所以我 订购了12台,然而我所收到的发货单上总价是2280美元,中 间多出156美元。 例句7a共有5个句子,以并列句为主,包含一 个复句。大多数句子之间缺少语法逻辑连接词,结构 松散,呈汉语流水句式特征,句子间的语义逻辑连接 主要靠事情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关系来体现。7b共有3 个句子,以复句为主,一个简单句。句子表层结构 衔接紧凑,底层语义逻辑连贯紧密,句子结构有鲜明 的层次性和主从句式特点,反映出英语重“形合”的 句式特征。 6.篇章结构安排不当 英汉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两个民族在文章布局谋 篇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上。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思维 模式呈螺旋形,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呈直线形。这种 差别并非空穴来风,言过其实。[7]语篇是按一定的思 维模式(th oug h tpattern)组织起来的。思维模式的 差异必然会反映在语篇的结构上。汉语强调文贵曲 折,不开门见山,而英语文章开头便点明段落主旨, 再围绕主题展开叙述。英语段落写作一般要有主题句 (topic sentence),辅助句(supporting sentence)或 结尾句(concluding sentence),并要求句子间在语 言形式上具备衔接性(coh esion),在语义上具备连 贯性(coherence),[8]表层的衔接构成了语篇的有形网络,底层的语义连贯构成了篇章的无形网络,整个语 篇结构严谨,形神交融,浑然一体。汉语则以话题 为意念主轴,以短句为主要句式,以动词为句核,流 散铺排,形散而神聚,这种“流散型”的句式特点 与英语“聚集型”句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英美人对汉语文本模式的英语文章或商务谈判的 表达方式往往感到费解或不适应,甚至会产生中国人 说话拐弯抹角、不坦诚直率的误解。请看下例: 8 a.商务信函1 , Recentlym anyofm ycustom ersh avebeenasking m eabout bookson eyarealw aysasking m eto help th em,butIdon't know nothing aboutthisnew inkth is taped booksm aybeasplendid item form 'd likenotonlyto know which booksareavailableontape,butalsowanttoinquiretape- playbackequipmentthateith eryoucarryorknow about. Ifyoucould send m ealiteratureconcerning th isproduct,I'llbe grateful. Cordiallyyours, 亲爱的布莱克先生: 最近我有很多客户向我打听有关有声读物的事。他们 要求得到我的帮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对这种新产品一 无所知。我想这种有声读物在我店里可能有很好的销路。 不单是有声读物,而且我还想了解你是否备有或了解相关 的播放设备。 如果您能寄给我一份产品说明书,我会十分感激。 衷心问候! 8b.商务信函2 , Pleasesend m einform ation aboutbookson tapeasw ell asinform ationyouh aveonplaybackequipm ent. Th ankyou. Very trulyyours, 亲爱的布莱克先生: 请寄给我贵公司的有声读物及相关播放设备的资料。 谢谢你。 真诚问候! 把上面两份信函稍加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第 一封信出自中国作者之手。文章开头没有直接提出 索取资料的要求,而是先陈述原因,为最后提出要 求作铺垫,最后才点明主题。这种思维和表达方式 反映了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语言行为特征。 在笔者看来,中国人说话并非不会开门见山, 而是遵循着一种潜在的心理文化规约下的语言行为规 范,即求别人帮助会给人添麻烦,不好意思直说, 寻找一些促使自己求人帮忙的客观原因可能向对方传 递这样的信息:我不是有意给您添麻烦,而是客观 情况使我迫不得已来求你。 第二封信的语篇特征和信息分布则迥然不同, 作者一开头就直接向对方提出索取资料的要求,语 言简洁明快,既没有陈述索取资料的原因,也没有 丝毫给贵方增添麻烦的歉意。这种思维方式和语言 行为的明显差异与英美人以个体本位为取向的文化价 值观的判断是完全吻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语用分析一般都局限在句子层 面,带有汉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的商务英语信 函是不是一种语用失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汉 化式的商务英语信函源于汉语心理文化和思维表达方 式影响的结论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三、结语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它不是 汉语商务文化语境下的思维表达方式在英语语言符号 上简单转换。学习者要熟练掌握商务英语交际技 能,不仅要掌握其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更要了解 其深层的文化内涵,谙熟商务交际语用规则,这样 才能避免表达中不出或少出现语用失误。[8]美国外语 教学专家W inston Brem beck说:“采用只教语言不 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 当然文化差异障碍并非完全不可逾越。如果商务英 语写作教学把表达能力和商务文化语用能力培养有机 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就能达到准确得体、运用自如的程度。 (责任编辑:宋晓辉责任校对:彭海河)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1997:2-6.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2003:11-24. [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9:18-39. [4]赵世开.英汉对比语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17-20. [5]Pinkham Joan,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8-56.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