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

学长告诉你,这学校无论老校区还是新校区都是坑,老校区在我们学生没接到通知的时候直接给上一个武汉江南技术专校的牌子,然后右边又是一个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牌子,学校绿化可以,宿舍和小城镇的高中初中宿舍差不多,小到离谱,而且公共浴室没有热水,冬天还得自己打水洗澡。新校区唯一的劣势就是交通不方便,你出去一趟要和全校出去的人一起挤那寥寥的公交,至于其他还可以,不过夏天你得走10分钟的路从学校门口到宿舍。反正我就和想报名的人说,这是个巨坑,慎入

我是08届的材料班11年毕业,在凤凰山校区,当年就是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读了两年出来的,还说是订单班,毕业了可以进武钢防城港那边工作,真的太愚蠢,就在那里浪费了两年的时间,啥都不会,老师就是那些兼几个学校的课程,哪里简直连高中的环境都不如,毕业几年了还是依靠自己来到广东重新学习,现在重事模具行业,本人经历想告诉身边的朋友,选择很重要,别浪费了青春再花费几年的时间来买单,我很庆幸自己能在长三角立足,追寻自己 的梦想!所以填志愿的广西朋友注意啦,师兄留笔!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该校联系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汉施路18号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编为430415。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出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武汉业余钢铁学院,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涵盖工、管、经、外多学科的专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校园总占地面积1270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07个,校外实训基地161个。图书馆纸质藏书83万余册,本地电子文献资源34万册。校园网覆盖五个校区,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双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68人,其中专职教师45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7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193人,具有“双师素质”的243人。学校还聘请大型企业的专家、工程师和技能大师作为兼职教师,拥有一支由校外具有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职教育前列。现有在校生约13000人。专业以工程学科为主,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汽车与材料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以及技能鉴定中心等多个教学实体。招生备案专业39个,其中3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校依托大型企业办学的优势明显,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学校与大型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优势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目前已与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订单式”教育形成“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

学校致力于“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围绕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实训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方针,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制度,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等服务机构,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完善的指导和服务。全方位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在校学生可选择学校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名校联合组织的“专本套读”获取自考本科文凭,符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毕业学生可选择考入普通高校的本科段学习,继续学习两年后,符合条件的可取得本科学历学位。

学校社会培训服务能力强大,是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与诊断技术(武汉)培训基地”、“湖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等;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培训团队,设有经营管理培训部、工程技术培训部、技能鉴定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矿业培训中心等多个培训部门;建立了培训规划、实施、诊断等全流程的培训服务体系,为武钢乃至社会提供企业安全管理系列培训、青年英才培训、技师训练营、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冷轧2030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近三年,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每年约5万人次,送培单位满意率高达。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是全国冶金教育学会高职专门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近几年来,学校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丰硕,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市级立项的课题共40余项,承接了武钢的重点科研和技术攻关课题60余项。每年在各类核心刊物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包括《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1671-3524/CN42-1652/Z)和《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ISSN1009—1980/CN42—1580/TF),入选“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高职成高学报十佳期刊”。

经过60多年的办学积淀和文化传承,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工学结合优势明显、内涵发展特征显著的高职院校。学校先后多次获得 “中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中国职协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单位”、“中国最具价值企业大学”等荣誉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冶金类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竞赛、湖北省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等全国性、省级竞赛中,获得奖励60余项。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4月18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武钢职工大学和武汉冶金自动化高级技工学校“两校重组”组建的。2007年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武钢一技校整体并入,“三校重组”成立新的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主办,隶属武钢集团公司领导,业务归口省教育厅管理。现有红钢城校区、白玉山校区、江北校区、凤凰山校区和铁山校区五个校区,分布在武汉江南青山区、江北阳逻开发区和黄石铁山区。学院的前身都随武钢的建设而发展。武钢职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建校时名为武钢业余大学,主要负责武钢职工的业余培训;1976年改名为武钢工人大学,主要承担武钢的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1981年更名为武钢职工大学,正式招收全国成人高考的学生,学校步入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阶段;1990年武钢干部研修室合并到武钢职工大学后,学校进入到继续工程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并举时期;1999年学校首次招收全国普通高考的学生,开始跨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武汉冶金自动化高级技工学校创办于1979年,建校时名为武钢第二技工学校,是国家劳动部首批评估的“全国重点技工学校”,后为全国首批高级技工学校,主要为武钢的轧钢系统培养技术工人。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9年,建校时名为武钢矿山技工学校,后来发展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为武钢的矿山系统培养技术工人。武钢第一技工学校始建于1956年,后经国家劳动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技校。主要为武钢的冶炼系统培养技术工人。学院以理工科为主,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人才;现有高职专业28个;设冶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土木环保系、数控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系、外语系、经济贸易系、干部研修部、计算机网络中心、工业实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图书馆等14个教学实体。现有在校高职学生7855人。学院是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武汉市“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与诊断技术(武汉)培训基地”、“湖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和近两万名初、中、高级技术人才,培训员工30余万人次。学院占地面积1172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亿元人民币,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325万元。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专业实验实训室和继续教育高级研讨室120个。图书馆藏书达万册,电子文献22万册。校园网互联四个校区,能够进行网络办公,无纸化考试,远程教学,教学课件转播,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有规模较大的轧钢、金加工、钳工、电钳工、数控、汽车等实习车间和功能齐全的计算机、计量控制、自动控制、材料力学、热处理、电子技术、液压等60多个实验室,并在武钢各厂矿和50余家其他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学院师资力量较雄厚,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798人,其中专职教师445人,高级职称16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80人,符合“双师型”教师认定资格的280人,享受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专家津贴的“科技三种人”12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7人。学院常年从生产厂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聘请高级工程师、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任教,并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1671-3524/CN42-1652/Z)和院内刊物《高等教育研究》。学院建立了广泛的校际联系,与国内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大学保持着校际往来和学术交流;是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团体会员单位,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中国金属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湖北省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武汉市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企业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全国冶金教育学会高职专门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等;与美国“美中成人高校学术交流协会”、加拿大管理学院、ACC学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德波里终身教育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办学特色鲜明。依托国有特大型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形成了“定单式”研修的继续教育模式和“企业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坚持“立足武钢,面向社会”的办学宗旨,凝练形成了“发挥一个优势,打造两个品牌,突出三个结合,促进四个提高”的办学理念和“学习、实践,合作、发展”的校训。发挥一个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打造两个品牌:打造行业办学和专业办学品牌。突出三个结合:始终突出“生产,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方向。促进四个提高: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断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不断促进社会美誉度的提高。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学报

刘晓欢:国家三级演奏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小提琴演奏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小提琴业余考级评委。文化和旅游部文华大奖、梅花奖参演获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千人交响乐”联欢活动特邀演奏员。自幼跟随中央芭蕾舞团首席刘晓欢女士习琴;2011年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曾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谢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音乐系副主任、副教授程亚威。在校期间获得AlexanderStringQuartet的第一提琴杨戈芳教授亲切指导与训练,曾于2014年—2015年期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交响乐团首席。2015年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在职至今,有大量的交响乐、歌剧的演出经验:2015年随团巡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出品歌剧《白毛女》;2016年随团出访希腊,演出大获成功,受到国内主流音乐媒体和欧洲当地媒体的争相报道。作为特邀演奏员随中央芭蕾舞团出访瑞士,在联合国万国宫为各国代表演奏,并受到驻瑞大使吴海龙亲切接见。受邀参演剧目《母亲》获得文化部文化大奖。作为特邀副首席为文化部部长汇报演出《纪念周巍峙同志诞辰100周年音乐会》;2018年随团参演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同年随团出访澳大利亚。2019年随团参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千人交响乐”联欢活动;同年12月随团赴俄罗斯参演“中俄建交70周年音乐会”;并于年底参演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深圳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悉尼歌剧院交响乐团等,参加演出上千场。

刘晓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现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科研处处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教学委员会委员。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083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Wuhan Polytechnic)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单位。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主校区和葛店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8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始于1972年创立的长江电讯技术学校,1978年12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原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和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并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

学校现设置15个二级学院共64个专业,覆盖电信、机电、计算机、建筑、商学、艺术、外语外贸、文化传媒、旅游航空、纺织服装、生物、轻工、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十多个应用技术与教育领域,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的重点、特色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示范性专业5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现代制造和旅游两个专业群为湖北10大职教品牌,13个专业正在实施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464人,其中专任教师906人,教授、副教授449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90%。学校拥有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有国家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教育部装备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和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4人。聘请楚天技能名师27人,聘请外籍教师23人

教学建设

截止2018年5月,学校拥有51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有数控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4个省级实训基地,229个实验室,437个校外实训基地,1个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学校馆藏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数字资源量14TB。学校还建有出口总带宽10Gbps、主干带宽10Gbps、数据总量45TB、信息点18811个的校园网。

特色专业

湖北省重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

国家级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生物制药技术、现代纺织技术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

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物流管理、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会计、电气自动化技术

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等28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07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工作关系,开展各类国际教育项目16个,2000多名校友在国(境)外学习和工作。学校依托行业产业,发起并牵头成立了湖北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旅游、生物四个职业教育集团,与IBM、海尔、华中数控、联想、长江存储等300多家企业和机构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4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中纸质图书合计万册,期刊、报纸1000余种,电子资源10种。

学报期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互联网出版平台”等收录。

校训

厚德、笃学、求实、拓新

厚德:作为学生要有日常道德修养,也要有高远博大的胸怀。

笃学:“笃信好学“,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心无旁骛。

求实:做学问不可弄虚作假,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拓新:拓乃开辟、扩充之意,要有创新精神,勇于创造。

校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徽主体呈现蓝色,上下中英文两种文字环绕,中间蓝白相间所凸显的图形形似三本书叠放,又形似一颗喷涌而前的火箭,表现出学校致力于教书育人的办学精神和勇于拓新、开创未来的顽强毅力。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版面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于1979年创刊,其刊名为《武汉建材学院学报》,由袁润章任主编,1986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更名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月刊,由周祖德任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是基础理论与应用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基本都是2页短文,有点贵。像这样的刊物很多,不知你的写作内容和水平如何,若付出了真正心血,不要超过400。还有很多党校类、行政学院类学报是不收费的。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5918CN: 42-1453/G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94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刊物,是全国高职高专核心刊物,也是高职高专中为数不多的收取“版面费”的学报。

武汉商学院学报投稿

学报类:《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原名《荆门大学学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体育科技(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四川体育科学(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优秀期刊 ) [(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化学与材料科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建筑科学、体育科学、经济管理科学、理工科教学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理工卷、农学卷、医学卷](全国本科优秀学报) 咸宁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全国本科优秀综合学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全国本科优秀社科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赤峰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全国优秀专科学报) 等。也可以安排普通的期刊。在线投稿QQ910278216

基本上都是要版面费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投稿

论文必须是署名作者原创的最新研究成果。无剽窃内容,不涉及泄密问题,无作者署名纷争,不存在一稿两投。研究课题必须有省部级以上的基金赞助。在理论、方法、结果上有创新内容,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较大的实用价值,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论文要求论点正确、论述严谨、数据可靠、图表设计合理、文字简明通顺,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论文必须要素齐全,按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和英文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英文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国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并在首页的脚注处注明投稿日期、基金项目和项目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与学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和联系电话)。投稿应采用Word文档,交两份打印稿及电子文本(可发电子邮件),以看法4个版面的论文为主,版心要求A4,5号字,45行×46字。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8、希望作者投稿时务必将以上要素补充完整、以减轻编辑部的后期工作负担,谢谢合作!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10、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录用通知书为信件版,发放通知书采用快递、请详细写出收信地址11、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12、本站并非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社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官方网站13、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通过后才会有邮件通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59年,由武汉体育学院主办,是中国体育科学学术期刊创刊最早的刊物之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始终站在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主要反映具有创新意义的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刊载涉及体育领域各门学科的学术论文,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献综述,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该报严格执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请作者投稿时,务必处理掉文档中的作者及项目信息,否则,驳回重投。

高。通过率很低,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所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终审拒稿率是比较高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