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论文范文精选
唱歌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的时候,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唱歌来表达他们的快乐心情。然而,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唱歌方面非常被动,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肩并肩地唱歌;虽然老师问“喜欢还是不喜欢唱这首歌”,孩子们可以有条件地回答喜欢“喜欢”,但还是默默地环顾四周,上了年纪。老师的话提醒我,虽然有一些表达,这些都不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老师教我学,老师听我说”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式。
《幼儿园指导(大纲)》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发现、保护和引导儿童的内在天性”,“引导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以看出,通过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调动幼儿学习和唱歌的积极性,倡导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事半功倍。回顾歌唱教学活动,我认为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注重教与学的协调统一。
1. 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来激发他们学习唱歌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儿童演唱,首先取决于它能否激发儿童学习演唱的兴趣和愿望。幼儿园的杂志和课本上有很多儿童歌曲。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孩子们学习唱歌。例如歌词陈旧复杂,儿童难以理解,有些歌曲对儿童来说很陌生,影响了儿童学习唱歌的兴趣。因此,歌曲的选择对孩子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有正确目标的歌曲。我认为只要孩子们对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健康歌曲感兴趣,就适合孩子们来唱。例如,“好兔子”(快乐),“小鱼游”(美丽),“粗心的小画家”(幽默)……
2. 以行动为导向的新歌教学活动
以行动为指导的新歌教学活动是组织幼儿开展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简单重复的歌词和歌曲。歌词直接描述了动作过程并给出动作。例如,在长期活动的歌曲“蝴蝶找花”,让孩子们玩游戏的“蝴蝶找花”第一,让孩子们玩“蝴蝶”和“花”另外,玩游戏到歌词的内容,并使用游戏活动学会大声朗读歌词,然后学会唱歌和相关的游戏。这不仅使孩子们对学习和唱歌感兴趣,而且使枯燥的新歌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3.在歌唱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在教学和演唱活动,教师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去享受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热情参加唱歌活动,让孩子们感觉自然美景,自发的模仿和学习,甚至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与游戏,以便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学会唱歌。例如,《快乐拍手歌》是一首活泼、欢快、有节奏的歌曲。在学习唱歌之前,我有意识地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候播放这首歌。欢快跳跃的旋律,拍手跺脚的声音,很快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哼着歌,做着相应的动作。我假装很惊讶,对孩子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不用教就能唱歌。”在表扬和鼓励下,孩子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和他们的自信大大增加。一些平时表现不佳的孩子也热衷于唱歌活动,对每个人都“疯狂”起来。在歌厅的教学活动中,我尽量不与钢琴伴奏,而是让孩子们自由地拍手拍腿,一边拍手一边唱歌,有节奏的节拍增强了孩子们学习唱歌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态度、眼神、动作和语调也是营造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所有活动都要有吸引力,营造轻松、相对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学习、唱歌!
摘要:针对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语言的应用问题,在分析幼儿教师语言的人性化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幼儿教师语言的艺术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魅力;人性化;艺术化
幼儿教育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最基础阶段,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语言是教师实施知识教学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所使用语言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未来发展以及知识和兴趣的培养,这也对幼儿教师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现象,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学,幼儿教师应充分运用更具魅力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幼儿的求知欲,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以便确保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一、幼儿教师语言的人性化分析
1、因人用语
在不同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下,不同幼儿无论是在性格特征,还是在能力、爱好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幼儿教师如果使用相同的语言,可能会对不同幼儿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为确保幼儿的能力和素质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并实现对幼儿兴趣与价值观的培养,幼儿教师应在考虑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语言接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教师语言,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性格内向的'幼儿所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对周围环境以及语言较为敏感,鉴于此,教师在对性格内向的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应尽量采用让人感受到舒服的语言以及关怀的语气与幼儿进行交流,促使幼儿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感能够得到减轻,从而实现对性格内向幼儿的更好教育。针对性格外向、脾气急躁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沉稳的语调,舒缓幼儿的急躁情绪,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年龄较小、刚接触学习生活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拟人化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2、尊重幼儿
自尊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尊重自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心理状态,不恰当语言的使用很容易对人们的自尊心造成伤害,特别是对幼儿而言。尽管幼儿的年龄较小,性格处于培养阶段,心理相对不够成熟,但幼儿依然具备较强的自尊心。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若是使用不恰当、不适宜的语言,则不仅会对幼儿造成严重心理压力和紧张感,也会严重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针对这种现象,为实现对幼儿的更好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予以充分尊重,照顾幼儿的感受,采用适宜的语言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促使幼儿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与亲切感,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教师语言如何做到艺术化
1、语言要有感染力
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接触的最直接工具,而教师所使用语言是否恰当、适宜,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严肃、枯燥的语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则很容易造成幼儿的紧张心理,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导致幼儿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被抑制,不利于幼儿教育的顺利实施。鉴于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确保幼儿教育效果得到增强,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进行艺术化修饰,尽量使用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语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幼儿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减轻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与距离感,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幼儿的心智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2、语言要生动形象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使用语言和语气决定着幼儿的心智培养效果,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更具感染力的语气,以为幼儿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语言的组织与运用是幼儿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决定着幼儿教育效果。鉴于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幼儿教师利用生动形象且更具感染力的语言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可让幼儿更容易融入故事情节,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语言要简化
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幼儿的性格不够成熟,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与成年人有一定的差距,对复杂语言所表达意义的把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在语言应用方面应避繁求简,尽可能使用简练、简短且容易理解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幼儿能力的提升,对词汇涉及范围进行扩展,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以便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大部分幼儿都不爱吃蔬菜,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说:“蔬菜丰富的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能够起到强身健体、防癌抗癌等作用”,则会导致幼儿因无法理解教师所说的话,而导致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提升。鉴于此,教师应对语言进行简化,以简单、直白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教育,以便实现对幼儿的更好培养。语言具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替代的魅力和作用,而语言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尽量选用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且更加简化的语言开展幼儿教育,促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以便为幼儿心智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它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对于一个国家,对于全球人类,环保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而与之直接联系的却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行及一些日常行为习惯,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些"小行动"的习惯正要从娃娃做起。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它还是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生活在绿色的世界中,每天不断地与周围的花呀、草呀、树木接触,绿色给人类带来新鲜的空气,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绿色的世界。然而,地球上绿色的树木正面临着被大量砍伐的危机,绿色的树木减少,将给人类、生态环境的平衡带来危害,为此,植树绿化、保护绿化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树立爱护绿色环境、爱护树木的意识。
1.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环保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而通过游戏向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幼儿最易接受。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通过让幼儿在四散追逐活动中,使他们懂得青蛙是益虫,能够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捕杀它们,更不能吃它们的肉。同样,"猫捉老鼠"的游戏使幼儿在初步懂得生物链的关系的基础上懂得不仅我们要爱护猫,而且还要劝说大人不要捕杀。从而养成幼儿关心动物、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又如:在健康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设计了剥瓜子和花生的活动,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可感兴趣啦。因为这个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食欲,还锻炼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同时培养了幼儿爱劳动的习惯。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了瓜子壳和花生壳这样的垃圾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种植角里做肥料。知道了有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道理之后,孩子们便很自然地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了。
2.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接触大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每天户外活动我们都尽可能带孩子到幼儿园的种植区或趣园等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玩",让宝宝在优美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充分亲近空气、亲近水,并进而认识空气、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让孩子们欣赏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认识身边活沷可爱的小动物;与宝宝一起关注周围的生命,如蚂蚁搬家,小鸟觅食等。
走进大自然,培养宝宝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是宝宝的天性。每年的春天和秋天,我们都会组织幼儿到宝墨园、大夫山等自然环境中让他们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欣赏、体验中逐步建立环境意识,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并让宝宝在接受自然美的熏陶的同时,充分体验自己和世界万物一样是自然生态的一员,是地球的宝宝。经过二年多的探索与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创设良好的绿色环境对幼儿环境意识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幼儿的环保意识有了普遍的提高,在认知上,懂得了许多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保意识、环保情感明显增强。在情感上,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小动物的行为十分喜欢,对肮脏的环境、破坏绿化的行为十分厌恶气愤,在行为习惯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022年幼儿园热点话题如下:
1、艺人刘畊宏成功转型健身主播
4月13日,刘畊宏在微博发布了一段自编的《本草纲目》版健身操 。随后,这套健身操风靡网络,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畊宏涨粉一千多万 。这个曾经在娱乐圈人气并不算高的艺人,如今跻身成为了健身直播圈的“顶流” 。
2、女子给配送小哥打赏200元而被网暴跳楼,舆论再致悲剧
4月4日,一位上海的本地博主发布了一则粉丝投稿,分享了一个配送小哥驱车27公里为独居听障老人送食物,并不愿收取额外的报酬的故事 。订单的发起者是一位家在虹口的女子,她因疫情被隔离而无法前往青浦为有患听力障碍的父亲送饭,愿意提高费用 。
配送小哥被女子的孝心所打动,也理解疫情下独居老人的艰难处境,于是接下了这趟配送,在配送的过程中,由于电瓶车没电、路段被封等原因,小哥花费了四小时才完成配送 。
对此,女子十分过意不去,她通过多种途径给小哥转账但都被拒收 。最后,她只好为小哥转了200元话费,并在朋友圈记录了这件事,表达了对配送小哥的感谢 。
3、《只此青绿》惊艳春晚舞台
文化传承永远是时代主题,在2022年的春晚舞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足够惊艳,让无数观众沉醉在中华文化描绘的唯美画卷中。据介绍,《只此青绿》舞蹈编排的灵感来自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千里江山图》。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要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也必须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来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关键词:孩子;学前教育;探讨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
①天然的早期化;
②巨大的感染性;
③强烈的针对;
④间接的传递性。
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活泼好动;
②好奇好问;
③认识具体形象;
④模仿性强;
⑤无意性大。
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_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
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
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
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
④提高幼儿记忆力;
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
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经提到,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
摘要:
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因而生活、学习中的不安全隐患也随之暴露。 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践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及家园合作方面来研究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的方法,提出幼儿应当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简单的应急措施。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根据统计,幼儿意外事故是这几年来幼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大班幼儿年龄都在5—7岁之间,这年龄段孩子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大班幼儿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意外伤害也随之发生。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笔者从如何在教学、日常、家园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把安全问题和领域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各种教育的整合。
教师应该抓住每次机会让幼儿接受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护。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大班上学期音乐活动《三只猴子》这是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次活动含有深刻的`安全教育契机,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引导幼儿认识:不能像三只猴子一样在床铺上跳来跳去,如果在床铺上跳来跳去,摔下去的话,就会受伤流血。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笔者发现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乱跑乱跳的现象减少了。实践证明,幼儿对这些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后,在生活活动中幼儿也会加以运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开展安全教育。
1、大班幼儿由于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发展,喜欢自己动手或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幼儿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同时又喜欢摸摸碰碰,极易发生危险。在笔者的班级中有几位幼儿喜欢帮老师盛水,但在盛水的过程中,幼儿总会盛的很满,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倒。这就存在两种的解决方法:
(1)让幼儿不去做危险的事情,限制幼儿的行为。
(2)鼓励幼儿的行为,教会幼儿一些避免危险的措施。
两者比较,后者不但没有限制幼儿的行为,而且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大部分会选择后者,教给幼儿安全常识:在盛水时,请幼儿把水杯放在水龙头的底下,不要盛太满,走时要慢,要端稳,这样水不会洒出,就会避免幼儿滑倒。
2、随着大班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进餐时喜欢开玩笑,边吃边讲。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日常的进餐前将一些安全事故告知幼儿,比如某某幼儿因为吃饭时边说边笑不小心将食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的事例。这就让幼儿掌握了吃饭的良好习惯:吃饭不说话,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教师在幼儿每次吃点心时都要不断的重复,让幼儿在教师不断的提醒中掌握。
3、户外运动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运动,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事故的多发点就是户外场所。大班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且竞争意识强烈,喜欢在活动时推挤,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比如在玩滑滑梯时,笔者在幼儿玩之前进行有关滑滑梯的安全规则教育,让幼儿意识到玩滑滑梯时应该是一个一个的滑,不推挤,或者让幼儿自己讨论在玩的时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与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旁提醒,让幼儿时时注意安全的防护。楼梯也是事故发生的频繁段。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的发展,上下楼梯时总喜欢跑,或顺着扶手往下滑,一步多个台阶,拥挤推人,容易造成伤害。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不时的重复,教育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一步一个台阶,不拥挤,不推人,不在楼梯上跑,遇到楼梯有很多人时,要先让别人。或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放影片等让幼儿观察情景。
三、家园合作,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幼儿较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父母加班、忙等各种原因而把幼儿一个人留在家中,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笔者实践的班级中有些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没有防范,极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时,还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如家长会、家园联系栏、接离园的谈话活动等。如果在家中没有同步的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幼儿的生命还是遭到威胁。所以说,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四、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方法。
许多家庭中父母总喜欢担负起幼儿的安全责任,限制幼儿的种种行为。而大班的幼儿由于个性且处于好动、好玩、好探索的年龄,幼儿往往不听从家长的话,对家长的劝说置之不理。同时社会上的不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拐卖幼儿等现象的存在,所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 一)了解安全知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大班幼儿智力的逐步发展,幼儿的记忆力也在发展。懂得保护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器官,不随便和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拨打急救的电话110、120、119等。
( 二)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
火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发生火灾时应如何逃生。比如在着火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要关紧门窗以防火蔓延,懂得拨打119。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练,让幼儿获得实际经验。
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看着无数的幼儿丧失生命,我们无不为之痛心。如果学校在平时大力的加强安全教育,进行有关的演练,幼儿及小学生的伤亡也会降低。所以说在幼儿园中进行有关地震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幼儿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教会幼儿如何自我保护:比如在地震时,不要心慌,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要知道房子的紧急出口,要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场地,避开建筑物、危险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大班是小学的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多数的幼儿园及教师只注重幼儿知识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安全教育的实行也没有落实到底,对安全教育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幼儿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幼儿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共同来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学校向家长传播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开展,学校也可以呼吁社会共同的来参与。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
2、柳惠英,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高吉胜,浅谈幼儿安全教育,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4、曾小莉,幼儿园幼儿的安全保护和教育,贵州教育,.
5、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
6、郭丽,浅议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7、茅秀君,幼儿园意外事故的成因与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8、曾燕波,儿童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
9、温世平,防止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论早期阅读中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要论文阐述了早期阅读的含义,引述了新《纲要》对早期阅读的要求,简述了早期阅读对幼儿各方面发展,尤其是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论述了良好的阅读环境的创设,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艺术,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等三大方面在早期阅读中的作用。关键词早期阅读阅读环境教学艺术阅读习惯新《纲要》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明确提出了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那么什么是早期阅读?它包含哪些内容?早期阅读也称前阅读,它非传统的识字读书,也不仅是指让学龄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和成人的形象描述来理解低幼读物内容的过程。它应具有更广、更深的内涵和外延,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从早期阅读的含义中我们已经笼统感知到其对幼儿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其中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首先,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听、视觉和言语器官发育逐渐完善,掌握词汇量与语法方面正处迅猛发展期,早期阅读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得语言模式。其次,在幼儿阶段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开始学习运用清楚的连贯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适时与适宜的早期阅读会促使幼儿获得大量生动的词汇(特别是书面词汇)以及表达方式,利于幼儿的交流,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再次,良好的早期阅读教育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最后,在阅读等活动中,幼儿会将获得的语词、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实践中不断印证在什么环境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交往者做出不同的语言反应等,从而不断提高其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对新《纲要》的学习和实施过程中,我们愈发深刻地感受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幼儿通过与良好的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向期望的方向发展。那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1.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建立良好的阅读心理环境《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宽松的阅读环境,对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相当重要。为此,我们在幼儿园里为幼儿创设环境舒适整洁的阅读区,区内提供各种有趣的图书和阅读材料,舒适的沙发和色彩鲜艳的靠垫,从而使来到阅读区的幼儿有种温暖的舒适感,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坐下来阅读,并鼓励幼儿轻轻交流,以获得认同、接纳、借鉴同伴的阅读经验,图书区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并便于幼儿取拿,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想要的书,并引导幼儿之间交换书籍。教师要留心观察幼儿阅读情况,从图书区中选择一些图书读给幼儿听,在老师的有意识的影响下提高幼儿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提升幼儿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在图书区除了书外,还要提供其他如纸、笔等文具材料和绘画材料,允许并鼓励幼儿通过多渠道来反映自己阅读后的体验和感受,并对幼儿在创造性的说、画、涂、写等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力求使幼儿产生宽松的、愉快的、自由的阅读心理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2.创设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阅读环境的丰富性包括场所的广泛性和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家中的书房、客厅、幼儿园的教室、图书室、阅读区、公共场所的儿童书房、科教书店、文化中心等都可以成为孩子阅读的场所。让孩子多一些机会触摸到书,多一些机会和书建立感情。面对丰富幼儿阅读材料工作的开展,首先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大、中、小班幼儿的不同阅读能力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来搜集材料,以体现阅读材料在大、中、小班层次上的丰富性。有研究发现:小班幼儿侧重于生活类阅读材料,中班幼儿侧重于认知类、社会类阅读材料,大班侧重于社会类、生成性阅读材料,虽各有侧重,但他们也有共同喜好的阅读材料,如动画片。据此,我们在小班多投入有关食品、衣物等与其生活相关事物的直观材料,中班阅读区中多投入有关动植物、自然现象的阅读材料,大班则投入社会生活中的广告、图片、新闻等。最后,图书材料在品种、内容等方面都要追求涉及面广,丰富多彩,有童话类故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海的女儿》等,有知识类读物,如《看图识动、植物》、《看图识字》等,有启智类读物,如《幼儿智力世界》、《看图说话》等,有社会交往方面读物,如《小熊请客》、《好朋友》,有激发幼儿情感的读物,如《小兔乖乖》、《小羊和狼》、《三只小猪》等,内容涵盖幼儿生活与发展需要的各个方面。3.发挥阅读环境中的人际交互作用阅读环境中除了图书等的物质因素的重要性外,人的因素更具能动性。幼儿阅读环境中的人的因素即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交往等的相互作用。在阅读中,师生共读、亲子交流为主导,同伴交流、合作阅读也是极其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共同为完善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令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如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引导全体幼儿共同感受阅读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每个孩子接受理解的程度不同,而在生生共同阅读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则可带动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学习。因此,阅读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二、发挥教学艺术在阅读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诚然,丰富、宽松、自由、互动的环境的铺设都是为调动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做准备,而促使幼儿阅读能力提升的主导力量起初(特别是在幼儿期)还是来自老师与家长即成人的指导,那么为使阅读指导发挥其最大效能,我们应当讲究在阅读活动中的教学艺术。1.追求声情并茂特别是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为使幼儿很快融入文学作品中,我们要恰当而准确地运用语气语调,根据作品特点,在朗读过程中刚柔并济,抑扬顿挫,让幼儿身处一种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幼儿心理特点辅以形象、夸张的动作诠释,或配上符合文学作品意境、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的运用,使幼儿有身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2.开展操作性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从文学接受来看,幼儿是从身体和动作经验中建立起各种基本的感知———运动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各种经验,最终形成相应的文学能力结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让幼儿在动作体验中、积极思维中、多向交流中动手、动脑、动口,以更好地感知画面,模仿运用语词,想象迁移经验,创造表达表现,为此可开展一系列操作活动,如排图活动即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鼓励幼儿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内在逻辑及自己的理解,将图片按序排列;图书制作活动即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想说的事,一页一页的画出来,或搜集自己想要的图片,可请教师或家长帮助配上简短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装订成册,使之成为可阅读的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阅读、交流。在早期阅读中,操作包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语言交流等,这三部分是相融合的,特别是幼儿动脑操作即思考是贯穿始终的,但它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虽然幼儿期幼儿思维水平较低,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但我们恰应更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要适时提出一些适宜的问题,引导幼儿发散性思考,如请一个幼儿凭着自己的理解讲述完故事后,教师问“你认为他哪幅图片说得好?哪幅图片讲的和图片意思不一样?”这样不同水平的幼儿语言能力都得到不同的程度的锻炼与提高。3.结合画、演等各种渠道表达阅读感受并使之深化,提升综合表现能力幼儿的各项能力虽都较弱,但能力发展却具全面性,如幼儿喜绘画、乐表演、善舞蹈等等,基于此,为引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我引导幼儿开展一些绘画、表演等辅助活动,如让幼儿当小画家,将自己编的故事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制成图书;提供图片,让幼儿组成新故事;还引导幼儿将一些文学作品,如“小兔乖乖”编排成木偶剧或音乐剧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主动性较强,在活动中多方面能力相互支持,综合发展。三、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基本技能概括良好的阅读习惯大致包括:定时、定点看书的习惯;分类整理图书的习惯;定期上书店及图书馆的习惯;与同伴互相分享交流图书的习惯等。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就实现了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换。但我们知道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与坚持不懈的努力,但对于对自己行为目的的认识不深刻且意志薄弱的幼儿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意识淡薄,那么成人的指导与监督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重视并认真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在引导幼儿看书时,要让幼儿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规则方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提高阅读能力。1.学习按页码翻书。首先让幼儿认识1—10阿拉伯数字,使之能按页码数字的顺序翻阅图书。2.学习从左至右、从上往下的顺序看书。在此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图书是一幅幅画,一页页内容有序连接而成,才组成故事。3.引导幼儿注意每页内容的联系,提高理解能力。最后,注重引导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阅读情景之中,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正确认识它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必须从启蒙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循序渐进,只要我们增强训练与培养意识,实事求是,讲究阅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幼儿的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便能得到训练,阅读能力便能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黄元生.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3]祝士嫒.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贺红,蒋蕙.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
单元积木是一种标准化的木质积木,积木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有助于孩子感知和理解数学关系。大班上学期,S老师开展了有关单元积木建构 游戏 的微课题研究,为此,将地面建构区原有的材料换成了单元积木。
而后,班级开展了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在围绕“我喜欢的动物”的话题进行交流时,很多孩子都说喜欢长颈鹿,于是,大家兴致勃勃地提出要搭建长颈鹿。经过一段时间的 探索 ,孩子们运用平铺、垒高等建构技能搭建了长颈鹿的躯干、腿、脖子和头,唯独在搭建长颈鹿的尾巴时遇到了难题。他们做了多种尝试都没有成功。后来,一个孩子总结道:“用这种积木搭的尾巴一放手就会掉下来,因为它是在半空中的。”孩子们心有不甘:“我们的长颈鹿就差尾巴了!”怎么办呢?他们自发地讨论解决办法,很快就有了方案,即直接借用“抓尾巴” 游戏 中由布条编织成的尾巴。孩子们立刻展开行动,用一块积木把布条尾巴的一头压在长颈鹿的身体上,成功地给长颈鹿装上了尾巴。看到长颈鹿搭建完成,孩子们非常兴奋。
S老师观察到了孩子们的 探索 过程,产生了思考:如此解决装尾巴的难题是完美的方案吗?孩子们那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难题,是否错失了发展建构能力的机会?为此,S老师在 游戏 讲评环节与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S老师:用单元积木搭建长颈鹿,你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小宇:我们想搭长颈鹿的尾巴,可是积木一直掉下来。
S老师:你能说说积木为什么会掉下来吗?
小宇:我们把积木接在长颈鹿的身体上,一放手,它就掉下来了。它是在半空中的呀!
S老师:你们搭的长颈鹿的身体也是在半空中的,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小泽:因为有腿撑在地上,所以它不会掉。
S老师:原来是这样,那么我们搭长颈鹿尾巴时是不是也可以……
小涵:我知道了!把长颈鹿的尾巴一头接在它的身体上,一头用积木撑在地上,这样就行了!
S老师鼓励孩子们立即试验一下。孩子们找来积木,从地面开始往上垒,搭了一根细圆柱当作长颈鹿的尾巴,然后用一块长条形积木连接长颈鹿的身体和尾巴。尾巴终于稳稳地“立”在了长颈鹿身后。
后来,孩子们提出想搭建更高大的长颈鹿,可是积木数量不够。于是,他们不断讨论、尝试,通过两周的 探索 ,采用架空和间隔垒高的方式替代了原来平铺和单一垒高的方式节省了积木,成功搭建出了更高大的长颈鹿。同时,为了配合长颈鹿身体的变大,孩子们又对尾巴做了改良,把尾巴加粗了。
这天,小佳看着建构区的这头长颈鹿,提出疑问:“我在动物园见过长颈鹿,它的尾巴没有那么长,不会像我们这头长颈鹿这样拖到地上!”说完,他去阅读区找来动物百科全书,翻到其中介绍长颈鹿的那页,发现长颈鹿的尾巴果然没有那么长。孩子们说:“这样搭不对,长颈鹿的尾巴太长了!”可是,若要让尾巴不拖地,便回到了问题的原点——无法让单元积木无任何支撑地悬在空中。而后,孩子们陆续开始尝试利用其他材料表现长颈鹿的尾巴:有的用橙色的插塑拼成一根雨伞柄造型的尾巴,将弯的一头直接挂在长颈鹿身后;有的用橙、黄、黑三色塑料方块积木拼接成尾巴,并将其上端设计成一个直角,以便挂在长颈鹿身后;有的在冰棍棒外缠绕黄色和橙色的扭扭棒,或在冰棍棒上夹许多黄色和橙色的夹子,以突出长颈鹿尾巴毛茸茸的特征;有的在橙色长吸管末端装饰黄色绉纸,以形象地表现长颈鹿尾巴末端蓬松的长毛。最后,S老师请孩子们评价这些尾巴,很多孩子都觉得用塑料方块积木拼接的尾巴做得最棒,因为它比较接近真实的长颈鹿尾巴的形态和颜色,长短、粗细也比较合适。
在活动后的反思中,S老师十分纠结。以往,教师在建构区除了提供主要的建构材料之外,也会提供一些辅助材料。但是,S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时候辅助材料的使用并不利于孩子建构能力的发展,因为有了辅助材料,孩子们在遇到建构上的困难时就会选择使用辅助材料来解决,就像他们发现难以成功搭建长颈鹿的尾巴时立刻想到用布条编的尾巴来代替一样。这样一来,原本运用单元积木搭建尾巴带给孩子的挑战便不存在了,孩子不就错失发展建构技能的机会了?可是,S老师又觉得,孩子们利用布条、插塑等为长颈鹿设计的尾巴也很有创意,反映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定要让孩子用单元积木来搭建长颈鹿的尾巴,会不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削弱孩子对建构的兴趣呢?建构活动中,究竟是发展技能重要,还是鼓励想象创造重要?如何平衡这两种价值呢?
您在实践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是您,会如何应对?
(江苏太仓朱娜 提供)
扫码查看“长颈鹿的尾巴怎么搭 ”相关图片
投稿方式
欢迎您对以上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作出书面回应,字数以2000字以内为佳。请将稿件以word文档方式通过E-mail发送至本栏目专用邮箱,并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长颈鹿的尾巴怎么搭 ”,以便编辑及时处理。
同时,热忱欢迎您提供类似鲜活的话题,我们也将择优刊登在《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杂志上,以引发探讨。
截稿时间: 2022年6月10日
科普阅读是赋予孩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些书籍就像是一块块拼图,帮孩子们拼出更大更完整的图景!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适合少儿看的科普杂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儿童科普杂志,环球少年地理
推荐理由:内容新奇,幽默风趣,图片精美。知识有趣,栏目好玩,故事真实。
适合年龄:6-12岁小学生。全年订阅12期。
《环球少年地理》中不仅涵盖了科学、地理、历史和文化,还包含了很多新奇事物的内容,它是一本风趣幽默的科学读物,精美的图片搭配作者的笔触,以一种非常有趣的形式,将知识更好地呈现了出来,大大扩展孩子的眼界,可以让6-12岁的儿童在惊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十分适合小学生阅读。
2、低幼科普,环球少年地理幼儿版
推荐理由:简单温情故事,好玩乐趣横生。图片真实精美,知识科学有趣。赠送游戏贴纸,锻炼手眼协调。
适合年龄:2-7岁儿童、学生。全年订阅12期。
《环球少年地理》杂志与《美国国家国家地理幼儿版》版权合作,它有着简单易懂的故事,科学有趣的知识,还有精美真实的图片,会带着孩子在些许惊讶中逐渐认识这个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读者,文学爱好者必读
推荐理由: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青年文学。博采中外,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生活哲理融入文章,内容丰富多样。
适合年龄:能够独立阅读的所有年龄。全年订阅24期。
《读者》编发的文章极其注重思想性与可读性,它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让你在阅读中感受文字与精神的交汇,这本杂志将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生活的哲理都巧妙地融入了文章之中,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4、亲子读物,红袋鼠幼儿画报
推荐理由:幼儿故事出自儿童文学作家之手。幼儿图画出自儿童绘画画师之笔。
适合年龄:3-7岁幼儿阅读。全年订阅12期。
《幼儿画报》之中的每一篇故事均出自儿童文学作家之手,其中的每一幅画都出自儿童画家之笔,它深受3-7岁幼儿及其家长和老师的喜爱,借助故事传授知识是它存在的最大价值。
5、小学生杂志,米小圈上学记
推荐理由:好玩搞笑,教你如何轻松写日记。拓展视野,介绍全世界的风俗人情。
适合年龄:1-5年级学生阅读。全年订阅12期。
米小圈上学记里描绘了一个好玩、搞笑,又很倒霉的米小圈同学,很适合1-5年纪的学生阅读,《米小圈》的故事里教悲观的孩子学会乐观,让乐观的孩子更受欢迎,并且还会教小朋友轻松写日记。
扩展资料:
1、《东方娃娃》适合3-6岁
《东方娃娃》分为智力刊、美术刊、绘本刊、幼儿大科学
自1999年创刊以来,《东方娃娃》编辑部一直坚持以“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的宗旨以及“蹲下来与儿童说话”的姿态,以适合幼儿的图画书理念以及特别贴近幼儿阅读心里的编辑方式,精心打磨刊物,在刊物创意和设计上锐意进取、独树一帜,力图改变中国孩子的阅读现状并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为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2、《环球探索杂志青少年版》适合6-14岁
《环球探索》(青少年版)是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独家授权、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推荐和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读者对象是6-14岁的青少年。
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45种语言、20亿用户所能看到的缤纷世界,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科技发展和科学实验四大领域火热呈现,带给孩子“大科普”的阅读感受,真正体验到环球探索的魅力。
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科普讲师团专家的鼎力支持,专业科普人士的亲笔著述,紧跟国内外最新发生的科学事件,展现全球优秀摄影师的.倾力之作,为小读者呈现人生第一本科普学习类杂志,奉献精彩绝伦的科普视觉盛宴。
3、《博物》 8岁以上
《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
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
4、《我们爱科学》儿童版适合6-12岁
《我们爱科学》画报版是共青团中央主管的唯一国家级少儿科普期刊。
中国少儿科普第一刊,全国少工委少年儿童科普教育指定用刊,中国少儿报刊金奖得主,获同类刊物新闻出版总署最高品质认证。同类刊物发行量最大,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生动活泼趣味,神奇时尚精彩,快乐提升智慧,内容丰富。通俗实用科学课,动手动脑好教材。
5、《少年时》(原同龄鸟)适合6-15岁
《少年时》是儿童启蒙教育高端产品,邀请西方优秀的文学和科学作家团队一起创造。制作团队具有中西跨国教育和文化背景,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异同。
《少年时》内容的思想是,培养孩子的国际观和创新力,倡导全面教育,包括中国学校缺失的生命,科学,人文和英语教育。
6、《十月少年文学》适合8-13岁
《十月少年文学》是一本专门为少年儿童创办的纯文学期刊,她秉承《十月》纯正的文学品格,与《十月》一脉相承,血脉相连。本刊由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担任主编,面向8—13岁的儿童读者,其内容以当代儿童文学大家的中长篇作品为主,兼顾短篇作品。
7、《儿童文学》儿童版适合7-10岁/《儿童文学》少年版 7-12
《儿童文学》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于1963年联合创办,风雨50年,哺育三代人,其麾下汇集了几代最有名望的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本刊刊登的文学作品,冰清玉洁,品位高雅,可读性强,既教读书,又教做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读者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2014年1月,《儿童文学》改为周刊,分为“少年双本套”和“童年双本套”两个套装。《儿童文学》少年双本套,由《儿童文学》(经典版)和《儿童文学》(选萃版)组成,将原创精品儿童文学和精粹的文摘作品相结合,既能让孩子读到当代精彩的文学佳作,又能使孩子享受丰富多样的阅读趣味,在陶冶心灵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可谓一套在手,阅读写作两不愁!
8、《幼儿画报》适合3-7岁
《幼儿画报》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创设适合中国幼儿身心发展的栏目及内容,如:“红袋鼠的自我保护故事” “好习惯故事” “宝宝唱成语故事” “奥运城堡漫游记”等栏目。每篇故事均由著名幼儿教育专家指导, 保证了《幼儿画报》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幼儿画报》书刊主角: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草莓兔、呼噜猪、叮当狗、乐乐、悠悠和嘟嘟熊。
《幼儿画报》成为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优秀幼儿期刊,成为中国邮政报刊发行网惟一推荐的幼儿期刊,并荣获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在同类期刊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最高品质认证。其月发行量已超过百万,稳居同类期刊首位。
9、《东方宝宝》适合0~4岁
创刊伊始,《东方宝宝》就坚持“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的宗旨,希望宝宝在刚刚开始睁开眼睛了解世界之时,就能得到高品质的精神食粮,不但能获得知识,更能了解情感,感受爱,因而在心智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该刊每期包括:大16开全彩色正刊、16开副刊和 一本小小书。独特的圆角设计充满人性化,故事生动、图画精美,多年来一直倡导先进的育儿理念,传播最新的育儿知识,深受小宝宝和年轻父母的喜爱,发行量在同类刊物中居于前列。《东方宝宝》-办刊理念:自创刊以来,《东方宝宝》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更和改版,但是其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办刊精神却始终不渝。
10、《萌》适合3-7岁
绘本月刊《萌》既是国内第一本绘本资讯类刊物,又是国内第一本针对绘本馆和绘本爱好者的刊物,旨在帮助更多家庭开启绘本生活,更是蒲蒲兰首次以绘本月刊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全球优秀绘本。
过去,蒲蒲兰已经把绘本馆做成了世界最美书店;现在,蒲蒲兰会把《萌》做成世界最美绘本月刊。
11、《锋绘》适合 3-7岁
《故事飞船·宝宝会读》是法国顶级绘本杂志,同时有线上精品阅读课程,更科学的提高宝宝阅读能力。作为法国法国百万畅销杂志,从中精选孩子最爱的故事,加入国内获奖作者原创故事,让杂志的图文更加丰满,让孩子从此迷恋上阅读。
12、《好奇号》适合6-12岁
《好奇号》杂志每期拥有128页超大容量,包含“科学前沿”、“考古少年”、“世界故事”三大板块。通过主题化和互动化的内容设置,深度融入启发式和探索式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和探索。
《好奇号》杂志从科学、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反映了世界最新发展趋势,有助于塑造孩子的大视野与大格局。
此外,《好奇号》杂志每期加赠一本32页中英双语读物(源自旗舰儿童文学杂志Cricket),帮助孩子从小融入美式英语语境,更好学习英语,提升竞争力。
13、《环球少年地理》适合7-14岁
《环球少年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的中文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青岛城市传媒合作推出的《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NG KIDS》)——《环球少年地理》,在2013年1月11日正式发刊,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目前全球发行量很大的儿童科普杂志《NG KIds》美国国家地理儿童版,作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1888年创刊至今,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众多的欧美名人都是看着《NG KIds》国家地理儿童版长大,历任美国总统的办公桌上总会有一本国家地理杂志。
《环球少年地理》将与《NG KIDS》同步发行,可以让中国小读者在第一时间看到全球最顶尖的少儿人文杂志。与此同时,该杂志还将编加涵盖自然、动物、人文历史、考古探险等科普知识的中国本土内容,让孩子们从中也能感受到锦绣中华的绚丽多姿。
14、《科幻世界》适合12-16岁
《科幻世界》以发表科幻小说为主,国内众多知名科幻作家,皆在此受到全国科幻读者的瞩目。包括雨果获奖作品:刘慈欣的《三体》,也是首发连载于《科幻世界》,并在此一战成名,《三体》也获得了该届《科幻世界》“银河奖”。
近期《科幻世界》再次携刘慈欣新作《不能共存的节日》与科幻小说爱好者见面。《科幻世界》刊载过许多优秀原创科幻小说,本杂志不仅发掘了众多优秀的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科幻爱好者的乐园。如果你是一个科幻小说家,这里是你实现梦想的地方,如果你是科幻小说爱好者《科幻世界》绝对能满足你对所有的科幻的需求和期待。
15、《十万个为什么启蒙版》适合 6-9岁
启迪科学智慧,激发创造灵感,内容趣味丰富,插图精致,知识丰富,内容新颖,打造诸多精彩栏目, 提高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6、《探索历史》适合6-12岁
《探索历史》以精彩的原创历史故事、惊险的探险故事、幽默风趣的漫画等形式,向儿童传递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探索历史》旨在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长知识和智慧。
富有特色的我形象设计:“终极BOSS”H博士、“酷炫狂霸”东芭拉、“极品说书人”孔龙、“资深宅女”乌米,以及“记者里说相声最好”的特约小记者史奇、哆哆为您共同打造精彩绝伦的《探索历史》。
17、《万物》适合8-15岁
这是一本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科普杂志!令人赞叹的超酷图片,逼真的三维原理大解构、脑洞大开的思维挑战,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迷上科学。原汁原味呈现英国原版精华,汇集全球顶尖的科学作者资源,为青少年传递世界知识与智慧的结晶。这也是How It Works杂志畅销全球、长盛不衰的秘诀。
3-6岁幼儿杂志推荐:《幼儿画报》、《宝贝盒子》、《幼儿智力世界》、《幼儿园》。
1、《幼儿画报》
适读年龄:3-6岁。
推荐理由:《幼儿画报》堪称学龄前孩子的家庭教师,以教育部《幼儿园教育大纲》为指导,覆盖五大关键领域——与幼儿园教学内容一致。通过童话故事、游戏、手工等,培养聪明好儿童!
2、《宝贝盒子》
适读年龄:3-6岁。
推荐理由:这是我家乐乐看的人生第一本杂志!其内容风趣幽默的绘本故事,有趣多变的游戏,灵活别致的手工,简单易懂的英文,趣味通俗的科普知识,通通都是乐乐的最爱。
3、《幼儿智力世界》
适读年龄:3-6岁。
推荐理由:《幼儿智力世界》是一本国际化的幼儿杂志,上半月刊以阅读为主,包括习惯故事,侦探故事等,下半月刊以游戏为主,包括小小实验室、百科知识等。
4、《幼儿园》
适读年龄:3-6岁。
推荐理由:《幼儿园》杂志是中国第一份关注幼儿心智平衡发展的专业幼儿期刊,围绕“早期阅读”理念,让幼儿安静的阅读,享受心灵成长的惬意;智能刊在游戏益智的同时,开发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知道一个 不知道算不算上海大学生参加立法 交通法规方面的 可以说引起了一定的讨论
那你去看下(法学)吧
法学本科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法学本科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司法考试背景下高校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司法考试之间存在矛盾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其特定的目标。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关于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教育界曾进行过较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是通识教育,有的认为是职业教育,还有的认为是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但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政策文件中。如教育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中规定,法学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
(1)具有尚法精神和正义观念以及刚正不阿的人品;
(2)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3)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掌握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技术;
(5)了解法学理论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7)具有运用法学理论与法律知识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8)掌握现代文献检索和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
从以上目标定位所涵盖的知识和能力可看,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属于兼具通识教育特征的职业教育,具体而言,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法律专业人才。从形式而言,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是非常明确和理想的,但是,从反映和体现教育目标的法学教学内容来看,现行的法学教育目标主要是追求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为学生奠定从事理论研究或法律实务的基础。在这种法学教育中,法学教学过于理论化,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面对案例的实际操作能力,法学是仅作为一种人文知识而非一种职业的科学知识引入的,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相去甚远。从法学教育观念上来讲,在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上,没有把培养具有法律操作技能的法律实用人才作为培养的目标,而是要把学生们培养成具有进行法学研究、写作论文、发表论文能力的法学人才。因此,一些高校擅长于进行理论研究,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法学思想,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这一局面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来说是一件幸事,这种教学目标对提升法学教育层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其使学生很少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法律应用的实际运作,无法形成法律应用思维和相关应用技巧与能力。简言之,现行目标定位之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基本脱节、教育目标定位与司法考试价值去向之间产生矛盾。
(二)我国现行法学本科课堂教学模式不太符合司法考试
众所周知,法律科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问,具有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和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法律科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法学教育中课堂讲授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法律从业者而言,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品德和法律职业能力,都建立在雄厚的法学理论知识和职业训练基础上。在法学教育中,理论教学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没有系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就失去了根基。但与此同时,作为一门具有极强专业色彩的职业,法律专业要求从业者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我国现行的法学本科课堂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也可称为通识教育,多年来承继重理论轻实务的传统,所开设的课程偏向于法学理论,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具体运用。首先,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教师认为在课堂上需讲的是法学各学科的知识体系,法律实务问题只是个法律技能的操作问题,很容易掌握,无须在课堂上讲授,基于这样的观念,他们在课堂上主要以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为主,教学概念化、教条化和形式化的色彩过于浓厚,学生在接触法学教育时,往往是将法律当做一种科学知识来学习,就如同学习历史、哲学和文学一样,强调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对司法实务知之甚少。
这种教学虽然使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法律知识,而且学生能够在某个法学专题领域长篇大论,但却使其很难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实践中的一些简单法律问题。这一情况充分,我国现在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是以法学理论知识为重,并且过于强调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学人文修养和学术精神的培养等,而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不太重视。这样,法学教育局限在高等学校内部,有些学校认为法学教育纯粹是自己的事,与法律职业界的联系甚少。这种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将课堂讲授这一环节凝固化,课堂上理论教学过多,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其他教学方法运用过少,忽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分析及处理实际法律案件和纠纷的能力的培养。相反,司法考试,从其内容看,比较注重考察考生对与司法实务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或司法解释的理解力,从考试的方式看,则比较多地考察考生对有关法条和司法解释条款的记忆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这种不合理性与滞后性是导致其与司法考试脱节并不兼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现行法学本科课程设计与司法考试科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教育部确定了法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14门法学核心课程,其包括法理学、法律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等。这些法学核心课程涵盖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主体,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核心课程基本上能够搭建完备的法律知识体系。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范围不仅包括了这些核心课程外,还包括了与法律职业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等。从这点看,法学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与司法考试科目范围基本上相吻合。
然而实践中,各个学校在核心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中很多不是本科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如外国刑法、比较行政法等完全可以取消;很多选修课和其他课程内容重复,如开设了民法总论和物权法,再单独开设担保法全无必要。这样下来,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得不到保证,其课时被大量挤占。此外,给法学本科生的课程安排顺序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法理学课程的安排。从我国各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将法理学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阶段,这样,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不知法律为何物的情况下,就开始接触法理学,在抽象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就出现厌学情绪。这一情况说明,给法学本科生安排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的性质、难易度、学生的接受能力等。例如,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将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实践性较强,学生容易接受的课程安排在前,而法理学、法制史等理论性强、实践性特点较小的课程安排在后。从司法考试的考查内容来看,考试的大多数内容涉及到刑法、民法、刑诉法、民诉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所占分值比例也较大,而其它课程所占分值较少,有的只占一、两分,甚至有的内容多年不考。
二、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学改革建议
国家司法考试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其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导向作用也是必然的。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导向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导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培养方法革新、影响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来实现。
(一)应合理确定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任何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法律职业对法学教育总是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它不仅决定了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而且还必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当今社会中,法律职业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学术流派、价值标准和各种制度规定在内的法律知识体系。就法学学科的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标,而主要是以获得法律职业专业能力为目标。
从这点看,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属于种职业教育,法学本科教育应该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样,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考试,其向法学教育转达这样的信息,即法学本科教育是应用教育,其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专门的、相对抽象的知识体系和法律精神,而且要具备特定的法律职业思维、技能,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这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职能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更多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其具备能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和素质。法学本科教育的这种职能与司法考试制度的设计目标是一致的。
(二)优化课程设置,建构与国家司法考试相适应的法律知识体系
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主要涉及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现行法律法规、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考试科目都是以14法学本科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并且与本科教育的重点相一致。针对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将其侧重点放在以上核心课程的教学上,尤其是其教学内容必须包含现行法律法规和法律事务的讲授,教师在上课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司法考试内容涉及的核心内容进行讲授。这不仅不违反法学教育的学科属性,反而为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法学本科课程的具体安排应适当与国家司法考试相适应。例如,先安排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等应用课程,而理论法学安排在应用法学之后。因为这三门课程中,民法、刑法决定了公、私法两种不同的法律思维模式,诉讼法奠定了程序正义的理念,这些部门法的理论本身就是法律的基础理论,很多概念、术语、原则等在其他法律中还会反复出现,学生在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之后再学法理学等理论法学,更易于理解,知识才能一步升华和贯通。
此外,针对司法考试科目范围,应增加《法律职业概论》和《法律职业道德》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清楚的认识,进行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兴趣。不过,针对我国目前师资结构单一,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上这些课程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安排司法机关的资深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等到课堂来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此外,学生到大学四年级时,针对学生的考试需要,还可以给学生安排有关司法考试的专题讲座,就司法考试的内容体系,考生所具备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等,给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正确、详细地认识司法考试。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其适应司法考试目的
法律科学的本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与活生生的司法实践紧密相连。在当今中国,法治建设迅猛发展,国家在加快各方面的立法进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因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涌现出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这一情况说明,法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需要学习的法学知识也不断增多,有时候,学生有时候还没有学完一部法律的相关知识就出现这部法律被废止或者被大幅度修改的情况。对于即将成为法律人的人来说,要想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法律事务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前提不仅是要具备较高的法学理论素养,而且还要熟悉和系统地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事务。传统法学本科教育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过于重视法学理论的培养,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也仅限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这就导致法学教育的知识面过窄,信息量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学教育的要求。
国家设立司法考试制度就是为社会挑选出足以为这个社会“定争止分”的法律工作者,而不是选拔什么“哲学大师”、“思想家”等纯碎的理论工作者,这说明司法考试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为纲,考察重点为法学基础知识和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考察范围也比较广泛和细致。针对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高校法学院系必须充分认识司法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不断地改革其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使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与司法考试的目的适当相符合。就法学专业教师而言,衡量其课堂教学水平高低时,不仅要看其是否重视采用最新版的教科书,而且还要看其能否将国家颁布的新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法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来。具体而言,法学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与司法考试相关的信息,并在上课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其中,案例教学有益于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开设专门的案例分析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案例讨论课应当涵盖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具体做法上,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供案例让其课后研读,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分析。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由事实推论法律的能力。
(四)对现行法学本科专业考试制度进行合理改进,使其与司法考试适当相适应
对现行法学本科专业考试进行改革的重点就是使其与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与目标相符合,实现法学本科专业考试与国家司法考试的合理对接。当前,我国司法考试的低通过率一方面反映出高校法学本科毕业生对司法考试试题的不适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训练程度的不够,考试难度也较低,学生容易过关。从当前我国各高校法学院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并未实行严格的教考分开制度,一般情况下,到期末时,任课教师自己出题,自己评卷。在有的学校,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来看待,因此,有的任课老师为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效果达标,其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学生只须在临考前背笔记就能够通过考试,甚至平时听课不认真的学生也能通过考前突击背笔记顺利过关,这样,几年下来,学生只要通过学校要求的所有课程考试,就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作为我国目前难度较高的职业考试,其要求考生对法学各科基本知识的掌握要广博,为此,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大纲、教材和参考书,全面而详尽地备考,对于指定大纲的任何知识点,都不能抱有丝毫侥幸心理。在此种情形下,高校法学院系如果仍然沿袭陈旧的考试模式,其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司法考试成绩。基于这点,笔者建议,各高校必须对现行法学本科专业考试制度进行合理改进,在适当提高考试难度的同时,应突出试卷的分析性、灵活性和应用性特点,应切实落实教考分开制度,要严格把握学生的及格率,从而使本科期末考试制度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相接轨,使其成为司法考试的演练题。
(五)加强高校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既懂法学理论,又通法律实务的教师队伍
就高校学生而言,教师所具备的修养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法学院系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封闭化,很少参与司法实务,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这一情况不仅导致了法学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而且还影响了其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还影响了学生的司法考试成绩。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考试,其不仅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还重点考察考生对法律的实际运用能力,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法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点,有必要造就一支既拥有扎实的法学理论修养,又具备较高的法律职业基本素质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这些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法律题和积极应对司法考试的能力。为此,各高校有必要在学校和各级司法机关之间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知识沟通机制。比如,应支持和鼓励法学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在外面从事兼职律师、公司企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在司法机关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此外,还可以从司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聘请优秀的法律职业人员到高校法学院系来开展授课或专题讲座等活动。
摘 要 法律信仰作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和良法概念的界定、什么样的法律才能被信仰的阐述,阐释了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 法律信仰 良法 作用
一、前言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已经有十二年之久,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图景,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基本有法可依。虽然有法,但法律在实践当中权大于法、人大于法、以言代法、以权废法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法律不被信仰,如果法律不被信仰,与一纸具文无异,就似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法律作为信仰的唯一对象在培养法律信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究竟要信仰什么样的法律?良法作为一种有别于恶法的良善之法应作为法律信仰的当然对象。本文正是以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重要性为理论基础,通过以下逻辑来分析良法的这种重要性: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基础又是如何形成的?法律作为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对法律信仰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那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呢?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的良善之法应成为法律信仰的对象②。
二、法律信仰与良法概念界定
(一)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一词在《辞海》中并没有针对性的解释,只有对信仰的'解释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③。”谢晖教授认为“法律信仰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④。”由此,笔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指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重,并将这种信服和尊重的心理状态转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法律信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是包括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法律信仰不仅存在于理论上,而且践行于法治实践中。
(二)良法
良法是与恶法相对应的法哲学范畴,是一个广泛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包括法的实质良善性和形式良善性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要对良法下个确切的概念不容易,可从良法的标准来探讨良法的概念。李龙教授主编的《良法论》一书认为良法的基本标准是:价值合理性、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⑤。笔者认为,良法应从应然角度考虑,良法应是实质良善和形式良善的有机统一,由此,法律应当是怎样的,而非法律实然或已然是怎样的。价值合理性应是良法的灵魂,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都是为了实现良法的价值合理性服务的。因此,良法应是符合自然、社会、人类发展规律的,能够满足主体享有最一般人权、公平正义的,并能为大多数独立社会主体所信奉和行使的准则。
三、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法律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其信服和尊重的准则当且仅当是法律,而不能是诸如权力、教义、风俗习惯之类的对象,如果法律信仰除法律之外还有其他对象,那就不是法律信仰,也培养不出法律信仰。法律的三品性“自由――人权性、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内在因素⑥。此外,规范的至上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前提条件⑦。正是因为法律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的特性及其至上性,确定了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四、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法律基础,而法律被信仰是依法治国的精神基础,只有法律真正为社会主体所尊崇和行使才能实现法治,但是并不是只要是法律就一定会被信仰,还要看这种法律是否具有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等特性,是否能够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是否能够体现法律的应然性(公平正义性),即法律应是良善之法,是为良法。
五、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
根据谢晖教授将法律信仰分为法律信念和在法律信念支配下的活动两方面来看⑧,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可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1.良法对法律信念形成的作用。法律信念是一个有关个体主观心理的概念,内在包涵着个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崇,并把这种信服和尊崇内化为一种恒定的意念,而这种信服和尊崇的前提是法律可以实现主体的某种利益。良法因其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自由-人权性,使其具备被信仰的价值基础;2.良法对法律实践的作用。法律实践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而这个法的良善性决定了法律实践的有效性,法律的有效实行是法律实践的应有之义。法律的善恶决定了人们对其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只有善法――以人权保障为宗旨的法律,才能获得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并加以普遍遵守,法律的良好实施才能促使人们去信服和尊崇法律,法律信仰才能形成。
六、结语
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真正让法律成为普通民众的信仰,首先法律应是良善之法,且应有效实施,法条具文的泛滥,除了带来种种社会成本,还会阻碍法律人职业自律,而法律人职业素质的降低,无疑会鼓励人们在法制外另辟渠道,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即求助于私力救助。因此,法律不仅在制定过程中要不断向良法靠近,而且制定出来的良法要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法律榜样,使民众信服法律,将法律内化为信念,从而信仰法律。
注释: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②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565.
④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⑤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⑥钟明霞,范进学.试论法律信仰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1998(2).
⑦谢菲.小议形成法律信仰的前提条件和经济基础.律师世界.2002(7).
⑧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法外情,是个论点希望能帮上你的忙。也就是道德!先社会的人们对法的意识还是不够。懂法人估计只占13分之1。总体我认为:普及教育法,学习法律知识。对小学生未来心里道德教育很主要。现在的教育都属死板教育。书上照念,老师水平不够,误认子弟太多。学校应把社会,道德,事业,和犯罪。紧密联系在一起编辑课程。为今后的社会慢慢的走向另一个层次做准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为《毛概》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毛概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所以,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重要意义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意义;举措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63-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
各个国家对自己的价值体系,及其所支撑的价值体系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价值体系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性。这个鲜明性就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前面加“社会主义”4个字,这是带有定性的四个字,说明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其他社会制度所倡导的那种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导向性。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或者称之为多元。今天在我们国家,由于改革开放搞了30多年,实际上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已经是多样化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今后继续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在意识形态多样化的背景下,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动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可能替代所有的意识形态,但是,可以起引领、导向的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性。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论述当中,可以看出它的内涵包括4个层次、5个方面。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最低层次是基础层次,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广泛性来看,它也包含着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包容性很强。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在当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1.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2.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4.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
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在文化建设中,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文化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舍此,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就不能充分地表现和发挥作用。但是这种建设还只是文化载体的建设,还必须注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灵魂。软实力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的约瑟夫·奈说过,不能把软实力与软实力资源或软实力载体相混淆,不能把美国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仅仅理解为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和牛仔裤,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人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和政治价值观中。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不用担心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这些话也提醒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仅仅满足于改进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政绩,而必须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要把文化的载体建设和灵魂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举措
1.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古人说:论先后,知为先。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提高创建水平,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老百姓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3.坚持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德育素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4.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 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 刘伯强,郑杰.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人民论坛,2013,(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毛概论文范文
《毛概》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政治理论课。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毛概相关论文 范文 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毛概相关论文范文3000字篇一 《论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先导;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科学 方法 论在当代具有恒久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地位 价值 中共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①在今天这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地位的确立,科学看待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当代价值,显得十分重要。 1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就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 经验 主义的偏向。”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十七大 报告 中被提出以后,虽然没有包括毛泽东思想,但是并不意味放弃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③同时“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④ 2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价值:思想渊源和思想先导 毛泽东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同时,对于其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也应该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方向与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根本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 (2)国体、政体观和党建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出中国应该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党情下,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一根本性、历史的课题;他还特别强调在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后要遵循“两个务必”的思想,这对于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社会主义的矛盾理论。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矛盾理论是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思想根源与理论基础,也为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4)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文章 中,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从农业大国这个基本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并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和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为新时期中国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勾画了宏伟蓝图。 (5) 文化 观、科技观。毛泽东同志先后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理论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发展文化的方针。毛泽东同志还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并提出决定科技革命成败的关键是科技人才。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6)调查研究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指出调查研究要有端正态度和科学方法。他的这种调查研究思想有利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落实相关的方针政策,能够密切联系群众,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基本方法,是必须要永远坚持的根本性工作方法。 (7)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提出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指挥枪”是建军的根本原则。同时,关于国防建设、发展现代化的国防技术等都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与军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8)外交战略思想。毛泽东同志主张实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与第三世界站在一起,支持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为正确认识当代国际社会的战略局势,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提供了指导原则。 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科学方法论具有恒久价值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科学方法论具有超越时空限制和历史条件的长远意义与恒久价值,它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潜在意识,是指导我们党行动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价值 (1)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石和灵魂支撑。正因为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找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主席为首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不动摇,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2)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毛泽东同志“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做出理论概括,或者说,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化为领导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⑤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就是把群众路线坚持好、发扬好。党的报告也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⑥“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 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⑦如今群众路线已经成为党领导下各条战线和各项工作的根本方法。 (3)独立自主。独立自主主要是指立足于本国,走自己的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它践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基本方针。在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努力进取,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报告也明确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⑧ 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价值 在毛泽东思想中有许多科学的方法论值得我们学习并运用在各项工作实践中。例如,矛盾分析方法。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中国自己的话语进行解释和应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同时,毛泽东同志还重点阐释了关于矛盾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等,这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新时期,党的“两手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等的治国方略的实施,都是对矛盾分析方法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思想的价值是开创性、奠基性与导向性的。新时期,我们要立足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以新的视野,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毛泽东思想宝库中具有当代价值的理论观点与智慧闪光,并使之成为我们行动的科学指南。 注释 ①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数据中心:党章[EB/OL]. ②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数据中心:党章[EB/OL].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⑤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⑥⑦⑧人民网.报告全文.[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