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认识自我越来越成为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认识自我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基于认识自我》
摘要: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认识自我越来越成为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认识自我的介绍,从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认识自我的内容和途径,并进一步探讨了失学生职业辅导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认识自我;职业规划:辅导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61-02
一、认识自我与大学生职业规划
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索的最高层面”。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到了三四年级仍然是“现在工作太难找了,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职业方向、没有人生规划、没有准确定位、不能清楚认识自己,这就是目前大学生迷茫的现状。在专家看来,解答这个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认识自我。
什么是职业规划?什么是自我?二者之间有何联系?这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时最初形成的几个问题,也是职业规划课需要弄明白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各大学校都在开设职业辅导课程,纵观一切辅导、训练活动,首先的步骤一定是从自我人手,以便自我的了解,懂得定位与定向;各种职业辅导书籍皆从自我的角度切入,如自我的了解,自我属性的探索等,展示了自我和生涯规划的密不可分。生涯发展三要素为知己、知彼及抉择与行动。知己列为首位。职业规划首要做的无非是澄清自己的条件与需求,例如我的能力如何?那些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对这些问题应予一步步深入的解答,也只有对这些有关自我的内涵精准地察实后,才可能对知彼――了解社会、明白就业市场供需状况等产生意愿,而个人也才能在知己、知彼的综合考虑上,表现出有效的抉择和行动。
二、大学生认识自我探索的内容和途径
(一)自我与自我概念
自我不仅是一个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总和。而且是个人了解自己扮演这些角色的一种能力,是我们察识多面自我的核心。弗洛伊德在探讨人格时提出了构成人格的三个主要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将自我视为人格的一部分。其重要观念是:人是有无限潜能的,人是会寻求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学家罗格斯的“我自论”也阐明这一观点。当我们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时,产生了自我概念,即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人本主义学家菲兹提出五种自我概念:生理我、道德伦理我、心理我、家庭我和社会我;在具体运用方面如“周哈里窗”――“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等理论和模式,都以更清晰的构架来帮助我们了解自我概念。透过自我概念。学生会更了解外界的事实,根据环境为自己定下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模式。
(二)自我探索
自我探索是根据职业发展理论。使用标准化的职业测评和非正式评估工具如分类卡、工作价值观清单、想象引导、生涯人物访谈等。对自我的职业兴趣、价值观、人格、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价和分析,以便深入全面地认识自我。主要内容有:
1、性格探索:性格是自我了解的一个重点,也是职业生涯探索中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性格与职业的最佳匹配使得我们成为更有效的工作者,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事业。可以通过MBTI理论和测评等方法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并思考其对职业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等途径来进一步认识自我。
2、兴趣探索:兴趣是影响人们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职业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尤其强调在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时,将兴趣作为考虑因素的重要性。重点介绍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类型论。并根据兴趣探索练习和标准化测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对其兴趣进行探索和分类,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
3、能力探索:能力就是成功地做事情或工作的潜能。既有实际“所能为者”,即一个人的实际能力,也有个人将来“可能为者”,即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技能是经过学习和联系发展起来的能力。能力的评估可以帮助个体确定具备怎样的技能,以及擅长怎样的技能。帮助学生从自己以往的经验中辨识个人擅长的技能,从而明确自己需要发展和培养哪些技能来胜任自己心仪的工作。
4、价值观探索:价值观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它指向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是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激励、影响作用。学习马斯洛与赫兹伯格的相关理论,借助价值观分类卡、价值观问卷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能够明确定义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价值观,并能运用于自我职业抉择过程中。
三、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职业辅导工作
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实施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辅导。
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时应当构建全程化的辅导模式,从人学的目标教育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就业观念,使职业规划贯穿大学生涯始终。当前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全程化模式,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开设各阶段的职业辅导课程,配备专兼职辅导人员,重视和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此外,还充分动员学校、社会、家庭各方全员介入、参于、评价全过程。这是职业辅导工作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其次,以大学生需要为本,构建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的内容。
高校开设职业辅导课的时间并不长,有的高校还尚未将其纳入必修课。而部分已经开设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的高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普遍以指导者为中心,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具体表现为对毕业生进行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三个方面。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尚未从“问题性”指导向“发展性”指导这一核心地位转变。因此,可以更多从大学生的人职匹配、职业生涯规划等人手,课程分层次设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不同的年级,更要考虑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结合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形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方式和择业观念。
再次,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职业辅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其中,调整就业观念成为促进就业率的辅导关键和难点。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美国大学的专门职业辅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
总之,自我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只有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和德才兼备的人才,也才能真正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于自己本身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自我意识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培养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强的新人,是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 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必须认清大学生自我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自我塑造 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 现代 化事业的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的根本目的。本文从大学生重塑自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途径等方面作一些浅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生活上依赖性强
在大学里,大学生们要独自一人在外生活,由于以前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当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习和生活时,思想脆弱、社会 经验不足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在同学的笑声里,就会由自信、大方转为自卑、沉默;有的刚愎自用,处处争强好胜,只是一味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的自命不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萎靡不振,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
2.学习动力的暂时消失和学习目标的模糊,使大学生犹豫不决
紧张而有明确目标的高中生活结束了,大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自由、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大学,心理上立刻解除了一切压力,同时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在大学的学习既无老师的督促,也无父母的逼近,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自愿的事。有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后,有意无意放松自己,开始享受。
3.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大学生为难
在大学里,同学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性格的人走到了一起,同学们一下子无法相互适应。由于大学中活动很多,个性飞扬,展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机会很多,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还是让别人去改变来适应自己,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 发展 的人等问题困扰著大学生。
4.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增大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日益巩固和发展,市场竞争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科学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比较严重,这也让大学生心神不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5. 网路 资讯对大学生的正常成长也有较大影响
现时代,网际网路资讯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在从网际网路上获得有益资讯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许多有害的资讯,从而给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重塑自我,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成熟阶段,正向成人过渡,在这一时期,大学生需要进行全新的人生定位,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因此,大学的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从而实现人生的巨大跨越。
1.确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 证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活习惯是生活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帮助大学生尽快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时期,学生的意识开始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动向为物件 发展 ,他们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 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他们一个是理想主体的自我,一个是现实客体的自我。如果主体与客体能保持大致的平衡,即个体的真正能力、性格、欲望能如实地表现出来,个体便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不需在他人面前掩饰什么,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主体格客体的完美统一。
3.大力加强校园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自我塑造的阵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 环境的能力;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它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能力的机会。二是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智力,提高文化修养,完善知识结构。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认识人生,从而有效地 *** 腐朽思想的侵袭。四是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因为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双胞胎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校园文化又能为大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五是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运用科学、积极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心理问题
1努力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心理活动的 规律 ,从而按规律行事,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2大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培养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防病。大学生可通过参加文体、社团、社会 实践等多种活动,加强人际交往,沟通思想,交流资讯,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
3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内部的调节机制,它通常能对人的焦虑、自卑、痛苦等消极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正确地面对困难,并且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参考 文献 :
[1]高玉祥.个性心 理学 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刘和平.21世纪教育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N].2001,3.
[摘要]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形成的性质、方向、速度和程序。本文对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发生发展、研究工具及方向、完善塑造进行了一定的阐释。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苏格拉底是自我意识的“助产婆”。苏格拉底坚定认为存在普遍可靠的真理并且探求普遍必然性的途径是“认识自己”。因此,西方哲学的自我意识概念产生于古希腊时期[1]。在此之后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停留在哲学的思辨领域中。直至1890年,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将自我意识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冯特也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有所涉及。但是,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对其概念进行理论探讨,但缺乏一致性,其研究结果可谓扑朔迷离、含糊而繁杂[2]。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心理学界的学者们纷纷研究起了自我,具有代表性的有库里Cooley、米德Mead以及弗洛伊德[3]。其中弗洛伊德提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人格三结构后,自我意识的概念开始明确化。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己的意识。很多研究将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倾向视为并列的人格组成部分,但是也有很多学者持反对的态度。至今对于自我意识在人格中与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关系没有一致的观点。但是一致认为的是自我意识不仅与基本的知情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格也有紧密的联络。
自我意识有其自身的结构,即它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阶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著组织、控制和推动作用。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或心理结构。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4]。很多学者的分类方式均不同,朱智贤认为所谓自我意识,即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肌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5]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把自我分为主我I和宾我me两个方面,主我是自我的主动部分,是认识、发动、指挥和调节个体活动的方面;宾我是自我中被注意、思考和知觉的客体等心理活动的意识[2]。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前者是指个体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评价标准,后者是指个体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评价标准[6]。类似以上的分类还有很多,均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其结构。
3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从婴儿起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逐渐成熟。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飞跃期大约在1~3岁,是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的;第二飞跃期是初中阶段[7]。
韩进之,等[8]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呈现由低到高的曲线形。这一总趋势还呈现了三个上升期和三个平稳期。第一个上升期为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由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进入平稳期。第二个上升期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此后进入初三平稳期。第三个上升期为初三到高一,此后至高三进入平稳期。自我意识发展还有不同观点。杨巨集飞等研究也发现,学级至初三年级均有所下降[9]。王维等研究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对学校态度方面有所下降,提示四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二年级学生有所下降[10]。Piers和Harris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11]。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12]。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13]。因此对于初中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如何变化的尚无定论。
4自我意识的研究工具及研究方向
通常使用的是自我意识量表,是由Fenigstein,Seheier和Buss编制的[14]。本量表由三个分量表共23个题项构成,分别是测量私我意识的10个题项,测量公我意识的7个题项和测量社交焦虑的6个题项。这些分量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私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私密的方面,这些方面只有本人才能观察:公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公开的方面,这些方面是别人能够观察和评价的;社交焦虑则反映个体由于感知到他人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安。原量表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公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均为适度的正相关;而私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关接近于0。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0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
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私我意识方面,研究不仅是关于私我意识的优缺点[15]、单双因素[16]、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6],而且还涉及个体差异的比较研究。例如Scandell等在一项私我意识与大五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私我意识与公我意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在用偏相关技术控制了公我意识的影响之后,私我意识与大五因素中的经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呈显著负相关。Kemmelmeier的研究发现,高私我意识的个体所拥有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是一致的;而对低私我意识的个体来说,价值取向和态度之间没有关系。在性别方面,许多研究发现女性在私我意识或者公我意识上得分比男性更高。对女性而言,私我意识可能是更重要心理体验。那些有高自我意识或者是私我意识或者是公我意识的女性更强烈地体验情感状态,而这些影响并不发生在男性身上。在地域方面,Shuzo等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的私我意识程度比美国人低。在私我意识的两因素中也发现了跨文化差异。Chart在其研究中发现,香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私我、公我和社交焦虑三个因素上均显著高于德国、法国、丹麦和瑞典大学生。综上所述,现今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私我意识和性别方面,而不同文化地域的比较研究比较少。
5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
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对人格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和教育。但是自我意识是这些因素的中介,自我意识决定着这些因素对人的影响。换一句话说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的形成速度、性质以及能动性和自主性等。那么,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5、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个体认识自我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分析体会自我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并且和周围的人进行一定的对比,从而了解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并作出一定的评价。第二,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别人给予的评价,个体会将其与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对比,最后达到加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在积极准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的优缺点,但是不能因为缺点,而在潜意识中逃避认识自我。只有能正视自我,愉悦地接受不完美的自我,才可能做到真正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5、2自我体验的作用
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个体产生一定的体验标准。当符合标准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出现的时候,自我体验是愉悦的,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有损人格,会出现恐惧和羞耻等不良的自我体验,最终可能收敛或制止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5、3强化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上的表现,是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控制不仅限制着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性质、方向,并且要力求其符合社会要求准则。制定旨在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式。行动中运用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
5、4提高自信心
自信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前提。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状态,是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在肯定自己存在价值的基础上对自己力量的客观充分估计,它直接影响着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评价定位以及自我理想的设计和把握,对于全面体验和调控自我思想与行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能够帮助个体激发自身的潜能,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在大学生的课堂中,我们采取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同时,让他们总结过去的成功经历,最终使“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这样的信念内化,达到提升自信的目的。
5、5提高自尊
自尊感是一种个体的重要情感体验,包括自爱、自己尊重自己和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感是个体在对自己进行积极的价值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发挥自我的价值和能力,来满足自尊。可以选择自己能力较强的方面参加活动,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以便容易实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成就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江午奇、自我意识理论的历史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11.
[2]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析,2000,2073:17-22.
[3]肖晓玛,尹显作、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104-108.
[4]聂娟、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10,825:32-35.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黄希庭、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肖晓玛、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1:104-108.
[8]韩进之,等、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4.
[摘 要]本文试从分析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提出了如何除错高职生的自我意识以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职生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意识的除错 心理健康
在高职生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因自己的容貌不够娇好而郁郁寡欢,她们会因此自惭形秽、寝食不安;我们也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从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学习动力,认为上了高职就是来“混日子”,丝毫不把学习任务放在心上……这些都是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的表现。
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健全和发展能使高职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无疑,健康的人格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此,高职生应了解自身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偏差,掌握除错自我意识的方法,这些对于高职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自我。
不难看出,自我可分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而认识、体验和愿望则可理解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体弱多病而产生了苦恼的情感,并随之产生了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愿望;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出众的口才,相应地产生了自信的情感,并随之坚定了重点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毕业后从事销售工作的愿望;某高职生坚持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以自己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而产生了自豪的情感,并随之萌发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愿望……这些都是高职生的自我意识的表现。
雨果说;“只要目的正当,纵使走在摇撼的路上,步伐也是坚定的。”所以,自我意识是高职生一切活动的动力,能帮助其树立奋斗目标和发挥能动作用。同时,自我意识能令人不断地反思、反省。因此,自我意识具有导航、自控、内省的功能。
以下,我从谈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简析高职生如何对自我意识进行除错以促进心理健康。
一、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认识――客观、现实、自觉
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不太脱离现实,他们能自觉地按社会要求评价、设计自己。而且,知识及社会生活经验的不断完整与丰富,使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更为客观,且基本与外界保持一致,遇事也多能“三思而后行”。
如:几年前,高职生对毕业的理想薪酬在近两年已大致与现实接轨。
2.自我体验――强烈、敏感、丰富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会引 *** 感。高职生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重视强烈而敏感,甚至一件小事、一句评价都会使高职生的情感掀起波澜,久久难以平静。多姿多彩的高职生活亦丰富着他们的自我体验,诸如自矜、自怜等自我体验,在高职生面对的各种学习、生活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高职生的情绪本身具有丰富多样性、冲动性、波动性等特点,所以,高职生的自我体验自然而然会强烈、敏感而丰富。
3.自我调控――积极、主动、持久
这是高职生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职生已能够积极主动地按标准要求长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实现理想自我。他们在要求独立的同时还反对墨守成规,喜欢以新思维去接受新思想,并乐于人际交往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
除此之外,高职生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尤为关注。他们会考虑自身生存与生活的意义,也会思索诸如“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社会问题。而对国际、国内、社会、校园的关注也使其能不断地修正自己。
二.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过度的自尊、自信、自卑
过度的自尊就是虚荣,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度的自卑就是自我否定或自我毁灭。
有些高职生因家境贫困而怕被同学嘲笑,他们毫不估计自身的经济条件,盲目攀比、心理崩溃,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强烈的虚荣心也使那些过度自卑的高职生愈加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怪圈”,导致恶性回圈以不能自拔。相反,过度自信的高职生往往目中无人、妄自菲薄、狂妄自大、心理失衡。
“三自”心理影射出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提高的重要性。
2.以自我为中心
高职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大有人在。他们一切从“我”字出发,只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而将社会意义置之度外。自私心理使得这些高职生万事讲条件,而一旦事情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则会情绪激动、偏激、消极,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一个人不快乐,是关心自己太多的缘故。”
高职生应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也是高职生学会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两极化倾向突出
由于高职生的思想还不够完全成熟与稳定,再加之其情绪本身具有波动性、爆发性、易于心境化等特点,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高职生诸如沾沾自喜与心灰意冷等情绪都会随时表现出突出的两极化倾向。
综上所述,可以考虑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这三方面对高职生的自我意识进行除错。
三.高职生自我意识的除错
1.自我认识――辩证、客观、多元角度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除错自我意识的前提和依据。
首先,要与自己比较,要看相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有进步。如:对于在某个学科上不太擅长的高职生来说,他能从60分提升到70分,这就是质的飞跃,而完全没有必要强求他在短时间内该科成绩达到90分。其次,要与他人比较。有些高职生对于自己不学习的想法毫不介意。那么,应当与周围同学比较,在爱学习的同学的带动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加强学习。最后,要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高职生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时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达到辩证、客观、多元化地认识自我。
2.自我体验――平和、乐观、自信
高职生应当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环境、人与事,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去扬长避短,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能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应对,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用自己发现的更理智而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夯实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挫折本身又是性格特点的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高职生发现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以更好地完善自我。高职生应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整不良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自我调控――主动、及时、适时、校正
自我调控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最根本的途径。
高职生应以坚强不屈的良好品格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脚踏实地地树立理想自我,并实事求是地打造现实自我,还应主动、及时地了解国情及社会,思考人生,参与社会实践,确立目标与榜样,在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当中适时地校正。
总之,高职生针对自身自我意识的特点,不断纠正自我意识上存在的偏差并进行正确的除错,相信,随着自我意识的优质发展,必将有一个愈加健全的人格,而这也会使高职生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摘 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 “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Marsh和Shavelson、Hater假设,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是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Piers和Harris(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性别差异方面,Piers和Harris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Wylier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从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她说在她读到的论文中,没有找到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女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于男生,男女之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avish和Greenberg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Taliuliag和Gama也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主持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得分。我国杨善堂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乡村儿童基本上吻合,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方面,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仍有争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探讨。此外,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也有涉及到,但为数不多。
三、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就是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没有固定限制的,而影响自我发展的实际水平的是不同层次发展中的协调。决定发展中的协调性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身。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对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的,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及时、正确、有效地接受这些影响,就会有助于诸层次在发展中的协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自我的不同层面在其发展中都会发生困难、矛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驱使人根据各个层面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到其他层次中去探求障碍的原因。一旦这些起因被发现或排除,该层发展中的困难就得到排除。由于社会自我的现实性的品格,故困难和障碍最多,最经常地出现在社会自我中。这时,人就感到在人际关系、人群活动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时,人就会在除了从社会生活本身,还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自我中寻找矛盾的起因,从而使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使正常的发展得以继续。这种转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两个领域间的的移动和转变。我们常常从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和原则做起,最终达到人际关系和活动效果的改善,这就是从一种自我向另一种自我转化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事例。
结语
总之,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到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从大规模的协作研究与心理学家的个人探索相结合,为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左其沛.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
论文的写作 一 论文基本结构 国家标准局1987年颁布《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认识自我是人类历史上亘古不变的话题, 心理学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 方法 。分析弗洛伊德、霍妮、马斯洛的心理治疗理论思想,指出了这些理论在 认识自我 这一主导思想上的共通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篇一:大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主体自身状况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三个方面。所谓的自我观察,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自己观察自己,即如古人所说的,人要“吾日三省吾身”;而自我分析是个体把从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自己个性品质中的本质特点,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形成自我评价。 要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首先自我观察要全面,对所有属于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社会关系都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其次,自我分析要科学,对自己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要 总结 概括,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最后,自我评价要适当、正确,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看低自己。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 教育 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大学生都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 经验 。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篇二:认识自我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 故事 。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大学生心理论文篇三:浅论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是我国最高层次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的政治、经济、 文化 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近年来,国家逐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而且缺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控制,导致研究生整体素质下降。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承受多重压力的研究生也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如何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各个专家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都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分析。 2011年,马喜亭、李卫华用SCL-90及《研究生压力问卷》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压力做了调查研究,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占;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五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1]同年龚惠香以浙江大学为例,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需求做了研究,显示男性把“压力问题”排在首位,女性把“职业发展问题”排在首位;未婚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于已婚的;农村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于城市家庭的。[2]2015年赵红伟、徐海燕用SCL-90量表对高校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学生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且与学历呈正相关的关系。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自尊问题”上。[3] 二、高校研究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追逐功利的心态 现在研究生越来越多抱着功利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这与个人有关,也与学校的教育有关。研究生的教育都强调论文、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奖学金的评定。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必然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的疏远和相互猜忌。随着论文要求的越来越严格,而且对发表质量和数量都有规定,这也让研究生的心理负担加重。 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随着研究生的全面扩招,研究生的文凭价值降低,就业前景也不如以前那么好,有时甚至还比不上本科生的就业率。学历越高,期望值越高,对未来的期待也越大,但在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更愿意用更低的工资去聘用本科生,而一些研究生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去与专科生竞争同一个岗位。研究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往往都会产生挫败感。 3、网络导致人际关系淡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网络交往淡化了生生与师生之间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沉迷于网络容易使研究生漠视现实生活中的 人际交往 ,降低现实的人际沟通能力;网络“教育”和“监控”功能的弱化,大量的不良信息正在慢慢侵蚀着研究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长期人际关系的淡漠就会引发研究生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易怒、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丧失学习兴趣等。 三、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很重视,发展迅速,力度也大,但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人们会认为研究生各方面素质都会高于大学生,但其实不然,要面对比本科生更大压力的研究生在心理素质方 面相 应会更容易出现问题,出现的问题也会比大学生的更严重。对比本科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资源配置方面:服务层次不够深入;硬件设施方面不够完善;专项经费投入较少且来源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训力度不够;兼职为主且专业不对口,专职教师较少;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女教师居多。教育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 导师的治学态度、个人作风、道德修养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业科研方面,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减压策略,共同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强化辅导员的陪伴作用 辅导员作为研究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帮助研究生应对心理压力和问题,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体验式教育为模式,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投入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3、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资料数据库,及时更新,全面动态地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督导制度,依靠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工作日全天候个体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干预、有效的防范。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候还可能出现反复,所以需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等文体活动 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而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锻炼了身体,超越了自我,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使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500字 2.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3. 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4.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分析报告 5.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范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正确认识自己议论文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确认识自我,看似简单,但细细一想,你,我,他,正确认识自己了吗?有人会说,谁会连自己都不认识呢?并不是,我们,还没学会最重要的一堂课——正确认识自己!班会课,给我上了最生动,也最难忘,并令我受益匪浅的一节课。
于丹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最深刻的道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非就是“孝”,“和同学融洽相处”。
百善孝为先,“孝”,我自认为我是个“孝”女,懂得感恩,回报父母,。不过今天看到的事迹,什么“孔融让梨”,陈毅,赖冬敬……一个个感人的事件,让我自愧不如,想想平日里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不顺就要发泄几句”……我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特别是听到“现在依然跪着为父亲……”,我别的没听见,就听见了这一句,哎,那滋味,不好受。我要争取向他们学习,做个“孝顺女”!
当听到那个小女孩日记里写的“我没有朋友……”,也勾起了我的烦心事,自打上了初中,我忘不了以前的美好时光,特别是“死党”李佳怡和徐子涵,她俩都分到了十三班,气得我牙直痒痒。现在,我也想交个好友,可我竟变得孤僻,哪个都不是我的知心好友,看着他们成双入对的来来回回,羡慕的口水都要下来了,哎。我也想有个“闺蜜”!我马上瞪大了眼,竖起了耳,屏息凝神听老师说,下定决心要成功!势不可挡!
影片很快就看完了,我有些失望,这也太快了,不过,我总结出了几点:1·要正确认识自己;2·要以善为先,学会感恩,回报父母;3·不迷恋电子产品,和同学,家长,和平友好的相处。通过归纳,我发现我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如有过错,我一定加以改正,做个品德优良的好少年!
改变自己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变、为什么需要改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方能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你可能认识许许多多的人,但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可不是容易事,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认知中千真万确的真理。
人们常说,真实的自己其实要比镜子里的难看,连外表这么一种易被辨别的现象、辅以镜子这样真实客观的工具,人仍然会误判自己的美貌程度,更不用说性格、品质等其他判断难度远高于外貌的方面。在现实中并没有说真话的“魔镜”存在,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其难度可想而知。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其意义就在于:强调人的地位,强调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认识自己是完善人格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内在的、全过程的调节作用。
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的前提。在成功路上你的敌人永远只有你自己,只有认识自己并不断知晓自己的错误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就好像早上把镜子上的水雾抹掉才能看清自己的面目一样。
认识自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改变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就需要客观的自我评价,如此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否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如何塑造个人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
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快速立足并站稳脚跟,就必须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老子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还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哲们不断地教导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全面地认识自己,就是不光要认清自己的内在素质,还需要了解外在因素。如性别、身体状况、外貌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经济情况,等等。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在部分的自我评估中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而要认识自己,就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决不要看轻自己。
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认识自我,必须搞清三方面:我要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开掘自我潜能,才能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
当然,正确认识自己并非易事,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的。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对认识自己有清晰的认知。首先应当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意识的生命体,即自己可以认识自己;其次是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一定智力又能理性思维的个体,即自己有能力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最后就是对自己的独特的自我的认识,即认识个人独特的地方。这个认识过程先是从生命体的共性出发,再到人类的共性上认识,最后回到个体,即自我本身来认识自己。人是有意识和会意识的,而每一个人又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意识存在,这个各不相同的意识就是每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所在,包括性格、能力、经验、爱好、思想、行为及情感世界,等等。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科学认识人生的道路。人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选择、不断作为和不断改变的过程。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人生的航船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事业的不顺、生活的坎坷、逆境的缠身、不幸的降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垂头丧气,也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道路是可改变的,遇到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客观、正确评价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才貌、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常会有估计过高或估计过低的情况。在走上坡路时,会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人生所求、想要的东西就都能唾手可得了,还往往把某个运气和机遇也看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得意者其实是平庸的人。在走下坡路时,又容易把困难和各种不利的因素看作自己的无能,自己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动摇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很容易接受消极的暗示。
应该看到,一个理智的人,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评价和定位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高估或低估自己。不然,就很容易毁损自己,毁损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毁损自己的身心健康。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你可能命运坎坷,没有宽裕的经济和成功的事业,但自古雄才多磨难,世界上不少伟人都是在与苦难抗争中成长而造就辉煌人生的;你可能貌不惊人,没有俊男倩女的自然条件,但英俊和美貌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词;你可能智商平平,没有出口成章、过目不忘的才华与天赋,但天才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天才的火花就很容易熄灭。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就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也别总看到自己的长处,要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把自己的心境调节到最好,把自己的行动发挥到最佳,做到愉快地生活,乐观地奋斗。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不畏人言,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这样定义:做该做的事就是聪明,做不该做的事就是愚蠢。人云亦云,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这是没有主见的表现,也是成功人生的大忌。其实质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未能表达真实的自己。如果你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就要聚集自己的能量,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准这样一条道理: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认为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
人们在认识自己中,通过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心理和行为,把自己的意图和体验、思想和感觉告诉自己,从而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动。
德国化学家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就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懂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经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用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知人难,知己更难。每个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就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不利于身心健康。其实,人对自己的认识永远在发展,永远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人对自己的认识,今天和昨天比较,可能会大不相同,但并不等于今天的认识就是真理,就已经到达了终点;对待他人的认识也是一样,决不要认为别人的想法、看法就不正确,自己的观点、意见就正确,就是真理。即使是自己的思想观念有某些正确之处,也应看到它的不足和不完美,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认识自己需要积极思维;认识自己的途径是自我内省;认识自己就是开发金矿,即挖掘你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我们才会知道成功从来都不是依靠击败别人而获得的,成功与其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
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可以正确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由此可知,正确认识自我,是走好人生路的关键,对于自我的评价,因以自己为衡量标准,而不应以外物或他人评价为衡量自我的标准。
以物喜,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大,以物悲,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卑,对于认识自我,我们应以实际情况为衡量标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方可走向远方。
纪伯伦曾讲了一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外出觅食,见日光下的影子可以反映自己的高度,很是欣喜。清晨和黄昏,日光下的影子很长很长,它以为自己很是强大,便开始得意洋洋,不免有些自高自大了起来。等到正午时刻,影子变得很小,很窄。他开始自怨自艾,一度怀疑自己的力量被人夺走了。这就是哈哈镜的力量。如果我们不能以实际情况衡量自己,那么我们必将患得患失。
不以放大镜为据,自高自大。邹忌问身边的人自己和徐公比,谁更美?大家都说皱忌美。这时,邹忌应该飘飘然了吧?然而他却没有,他将自己和邹忌真实的相貌仔细比对,他恍然大悟,原来徐公比我美啊。这正是正确认识自我的事例,邹忌的正确认识自我,也为他顺利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以显微镜为据,放大缺点。一位母亲有一个开伞店,另一个卖鞋。下雨天,鞋店的儿子生意不好。晴天,雨店的儿子生意不好。别人劝她反过来看,便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于是,她下雨天会为伞店的儿子开心,晴天会为鞋店的儿子开心。于是她开始正确认识自我,不再放大缺点,能够悦纳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了。
不管是放大镜,还是显微镜下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现实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同样有很多,比如某些低分考生为抬高身价,大肆宣扬"能力比分数重要",过分鼓吹社会和人脉能力,而不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而另一部分人则十分悲观,认为别人都无法学会知识,自己也学不会便是理所当然的了。他们觉得自己很无能,不能承担起任何责任。对于上述两种人,"反躬自省"是很有必要的。
无论是过分自高自大,还是放大缺点,都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自我。如果至高至大的人不"反躬自省",他可能会因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而面临人生的滑铁卢。自卑过度的人如果不"反躬自省",可能会自怨自艾,虚度年华。
因此,让我们时常"反躬自省"吧!毕竟孔子每日还三省己身呢。
我们如果在人生中,不因放大镜而表失自知之明,不应过分放大错误而妄自菲薄。那么我们便可以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吧!这是我们人生中的必经之路!让我们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吧!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清楚,正所谓“欲知人者,必先料己之短长”这时正确认识自己尤为重要,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最终走向成功之巅、
相传,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位叫周处的人,他为人性情暴躁,纵情肆欲,常常为祸乡里,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问过后才知是猛虎和蛟龙又来兴风作浪,周处听后就说:“我去除掉他们”之后就迈着大步离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村民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猛虎、蛟龙同归于尽,十分欣喜。可没成想,他却带着蛟龙、猛虎的尸首赶了回来。后来周处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最后终于除了自己这一害,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
从古至今,人无完人,只有学会全面看待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人。
虽说如此,但依旧有许多人认不清自己,生活在一个自己伪造的虚拟世界里,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貌。有时候,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你行为的点点滴滴,而这面镜子,别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镜面上的污浊,真正可以使镜面光洁的,只有你自己!
总而言之,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难道不引人深思吗?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让自己的缺点无处遁形,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就会提升自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海面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其实有时,在空闲的时间里,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东西,仰望星空,看着宇宙鬼斧神工的杰作,你会思考许多事情。“不己知者,焉能知人?”只有学会了认识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无法看透的东西,这也不失为一种“学问”。而我们就是在这种“学问”中成长,逐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像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始终相信,我可以!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认识自我越来越成为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认识自我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基于认识自我》
摘要: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认识自我越来越成为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认识自我的介绍,从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认识自我的内容和途径,并进一步探讨了失学生职业辅导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认识自我;职业规划:辅导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61-02
一、认识自我与大学生职业规划
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索的最高层面”。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到了三四年级仍然是“现在工作太难找了,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职业方向、没有人生规划、没有准确定位、不能清楚认识自己,这就是目前大学生迷茫的现状。在专家看来,解答这个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认识自我。
什么是职业规划?什么是自我?二者之间有何联系?这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时最初形成的几个问题,也是职业规划课需要弄明白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各大学校都在开设职业辅导课程,纵观一切辅导、训练活动,首先的步骤一定是从自我人手,以便自我的了解,懂得定位与定向;各种职业辅导书籍皆从自我的角度切入,如自我的了解,自我属性的探索等,展示了自我和生涯规划的密不可分。生涯发展三要素为知己、知彼及抉择与行动。知己列为首位。职业规划首要做的无非是澄清自己的条件与需求,例如我的能力如何?那些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对这些问题应予一步步深入的解答,也只有对这些有关自我的内涵精准地察实后,才可能对知彼――了解社会、明白就业市场供需状况等产生意愿,而个人也才能在知己、知彼的综合考虑上,表现出有效的抉择和行动。
二、大学生认识自我探索的内容和途径
(一)自我与自我概念
自我不仅是一个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总和。而且是个人了解自己扮演这些角色的一种能力,是我们察识多面自我的核心。弗洛伊德在探讨人格时提出了构成人格的三个主要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将自我视为人格的一部分。其重要观念是:人是有无限潜能的,人是会寻求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学家罗格斯的“我自论”也阐明这一观点。当我们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时,产生了自我概念,即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人本主义学家菲兹提出五种自我概念:生理我、道德伦理我、心理我、家庭我和社会我;在具体运用方面如“周哈里窗”――“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等理论和模式,都以更清晰的构架来帮助我们了解自我概念。透过自我概念。学生会更了解外界的事实,根据环境为自己定下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模式。
(二)自我探索
自我探索是根据职业发展理论。使用标准化的职业测评和非正式评估工具如分类卡、工作价值观清单、想象引导、生涯人物访谈等。对自我的职业兴趣、价值观、人格、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价和分析,以便深入全面地认识自我。主要内容有:
1、性格探索:性格是自我了解的一个重点,也是职业生涯探索中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性格与职业的最佳匹配使得我们成为更有效的工作者,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事业。可以通过MBTI理论和测评等方法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并思考其对职业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等途径来进一步认识自我。
2、兴趣探索:兴趣是影响人们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职业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尤其强调在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时,将兴趣作为考虑因素的重要性。重点介绍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类型论。并根据兴趣探索练习和标准化测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对其兴趣进行探索和分类,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
3、能力探索:能力就是成功地做事情或工作的潜能。既有实际“所能为者”,即一个人的实际能力,也有个人将来“可能为者”,即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技能是经过学习和联系发展起来的能力。能力的评估可以帮助个体确定具备怎样的技能,以及擅长怎样的技能。帮助学生从自己以往的经验中辨识个人擅长的技能,从而明确自己需要发展和培养哪些技能来胜任自己心仪的工作。
4、价值观探索:价值观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它指向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是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激励、影响作用。学习马斯洛与赫兹伯格的相关理论,借助价值观分类卡、价值观问卷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能够明确定义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价值观,并能运用于自我职业抉择过程中。
三、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职业辅导工作
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实施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辅导。
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时应当构建全程化的辅导模式,从人学的目标教育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就业观念,使职业规划贯穿大学生涯始终。当前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全程化模式,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开设各阶段的职业辅导课程,配备专兼职辅导人员,重视和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此外,还充分动员学校、社会、家庭各方全员介入、参于、评价全过程。这是职业辅导工作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其次,以大学生需要为本,构建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的内容。
高校开设职业辅导课的时间并不长,有的高校还尚未将其纳入必修课。而部分已经开设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的高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普遍以指导者为中心,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具体表现为对毕业生进行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三个方面。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尚未从“问题性”指导向“发展性”指导这一核心地位转变。因此,可以更多从大学生的人职匹配、职业生涯规划等人手,课程分层次设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不同的年级,更要考虑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结合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形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方式和择业观念。
再次,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职业辅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其中,调整就业观念成为促进就业率的辅导关键和难点。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美国大学的专门职业辅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
总之,自我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只有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和德才兼备的人才,也才能真正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
认识自我是人类历史上亘古不变的话题, 心理学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 方法 。分析弗洛伊德、霍妮、马斯洛的心理治疗理论思想,指出了这些理论在 认识自我 这一主导思想上的共通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篇一:大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主体自身状况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三个方面。所谓的自我观察,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自己观察自己,即如古人所说的,人要“吾日三省吾身”;而自我分析是个体把从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自己个性品质中的本质特点,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形成自我评价。 要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首先自我观察要全面,对所有属于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社会关系都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其次,自我分析要科学,对自己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要 总结 概括,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最后,自我评价要适当、正确,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看低自己。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 教育 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大学生都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 经验 。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篇二:认识自我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 故事 。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大学生心理论文篇三:浅论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是我国最高层次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的政治、经济、 文化 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近年来,国家逐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而且缺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控制,导致研究生整体素质下降。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承受多重压力的研究生也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如何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各个专家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都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分析。 2011年,马喜亭、李卫华用SCL-90及《研究生压力问卷》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压力做了调查研究,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占;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五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1]同年龚惠香以浙江大学为例,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需求做了研究,显示男性把“压力问题”排在首位,女性把“职业发展问题”排在首位;未婚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于已婚的;农村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于城市家庭的。[2]2015年赵红伟、徐海燕用SCL-90量表对高校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学生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且与学历呈正相关的关系。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自尊问题”上。[3] 二、高校研究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追逐功利的心态 现在研究生越来越多抱着功利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这与个人有关,也与学校的教育有关。研究生的教育都强调论文、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奖学金的评定。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必然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的疏远和相互猜忌。随着论文要求的越来越严格,而且对发表质量和数量都有规定,这也让研究生的心理负担加重。 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随着研究生的全面扩招,研究生的文凭价值降低,就业前景也不如以前那么好,有时甚至还比不上本科生的就业率。学历越高,期望值越高,对未来的期待也越大,但在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更愿意用更低的工资去聘用本科生,而一些研究生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去与专科生竞争同一个岗位。研究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往往都会产生挫败感。 3、网络导致人际关系淡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网络交往淡化了生生与师生之间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沉迷于网络容易使研究生漠视现实生活中的 人际交往 ,降低现实的人际沟通能力;网络“教育”和“监控”功能的弱化,大量的不良信息正在慢慢侵蚀着研究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长期人际关系的淡漠就会引发研究生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易怒、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丧失学习兴趣等。 三、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很重视,发展迅速,力度也大,但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人们会认为研究生各方面素质都会高于大学生,但其实不然,要面对比本科生更大压力的研究生在心理素质方 面相 应会更容易出现问题,出现的问题也会比大学生的更严重。对比本科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资源配置方面:服务层次不够深入;硬件设施方面不够完善;专项经费投入较少且来源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训力度不够;兼职为主且专业不对口,专职教师较少;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女教师居多。教育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 导师的治学态度、个人作风、道德修养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业科研方面,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减压策略,共同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强化辅导员的陪伴作用 辅导员作为研究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帮助研究生应对心理压力和问题,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体验式教育为模式,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投入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3、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资料数据库,及时更新,全面动态地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督导制度,依靠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工作日全天候个体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干预、有效的防范。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候还可能出现反复,所以需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等文体活动 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而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锻炼了身体,超越了自我,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使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500字 2.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3. 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4.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分析报告 5.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范文
心理分析可以做好心理治疗;能够完善心理教育;能够帮助自我个性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自我分析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我心理分析》
摘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思考,选择和探索,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正确的自我心理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一、引言
本次研究以“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审视研究自己的心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出发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
二、自我分析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这次我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自我分析的方法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应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有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物。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进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我,有坚强的人格精神,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再重蹈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自我观察无疑是一个好方法,自我观察是我们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自我心理分析
心理困惑和问题
一、学习方面
在平常的学习或是工作中,我总会认真,严谨的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尽量做到完美,但是,与此同时,我总是不断追求新的东西,然后坚持不了一段时间,就会打退堂鼓,也就是说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够下定决心,坚持下去。而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着很多女大学生的通病:在专业志向上比较麻木,对将来事情考虑的较少,对专业修养的培养一般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专业综合知识的来源基本上是老师讲的和同学议论的东西。基本因循老师的教学内容,认为将来的事到时候再说。对专业、事业成功者的先例,不会受到什么鼓舞,觉得太高太远,特别是对男生的成功事例觉得隔自己太远。但是我在专业学习上还是很努力的,上课的时候会坐在前排仔细记笔记,对老师的课堂演示很注意,作业按老师的进程去做。我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基本上不会以自己的兴趣做转移,在校内只是按照学校老师的安排完成作业不怎么管它将来的实际用途。
二、情绪方面
我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不论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身边的朋友总是说我好像从来没有发过什么脾气,一直笑着,难道我真的是没有烦恼吗?其实苦恼啊、烦恼啊是肯定存在的,不过我坚信: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何况整天愁眉苦脸的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影响身边人的心情。不是常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吗。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我一般也能比较沉着的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是,或在紧急状况下,难免会有一些情绪波动,不能较好的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想法,一方面,虽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但很可能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有时候不听别人的意见,会固执己见。我心气平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一般情况下,有较好的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会比较紧张。
三、人际交往
大学是一个尽展人生风采的舞台,而恰巧在刚入校时,我还带有一定高考失利的情绪,以至于我不愿去参加太多社团活动,因为我想好好学习,多看书,考个好点的研究生院,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大学和中学是不同的,这里的学生有着更多的自由,这就意味着我周围的同学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了,况且大家的学习目标都由原来的追求高分变成只求不挂科了。图书馆里的藏书对我也是个很大的诱惑,我在兼顾专业课的同时开始翻阅一些哲学、文学类的书籍。
学校的宿舍是六人间,可能是因为大家脾性相投,生活习惯相似,我和室友相处的很好,关系融洽、人际和谐。也就是在与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做事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毅力,并且能很好的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与他人较好的相处。我始终认为,人性会有一些优点和弱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的要求不能太苛求完美,我相信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很多一开始我们认为不可理解的行为就都变得可以理解了。对于生活中碰到的感到不友好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看淡这些事情,毕竟每个人是不同的,矛盾不可避免,没必要和他们理论或是在背后议论他们,这种做法既不能让自己痛快,更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并加以改正,只会最后让矛盾加剧,大家大眼瞪小眼,一见面就总是有浓浓的火药味,这又是何必呢。
总的来说,我是比较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的。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交际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的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环境下,也会认生,也有可能保持沉默。客观理智,注重现实,但是有时可能会少许冷漠。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的、值得信任的,但是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一定的警惕。待人比较真诚,但也不至于过于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说法。
朋友们都说我最大的特点是待人真诚,开朗友好,有爱心,有责任心。我很喜欢试着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解释身边的现象。随着我对心理学的了解逐渐深入,我发现心理学是很有意思并且是很有用的,我羡慕像张厚粲先生那样的心理学大家,也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人是应该有所追求、不断拼搏的。
产生原因
一、学习及情绪方面
浅层分析
1. 太难了所以学不会
2. 太耗时间所以不想学
3. 没有相关知识技能所以无法学
4.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所以不轻易学
深层分析
1. 完美主义
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所以造成了拖延症的习惯。
2. 抵制与敌意
某个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太差了或者是某个老师讲课只是照着书本念,所以不高兴学他的课。
3. 容易颓废
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没有做那我也不用做了,不能忍受持续做一件事,所以放到明天再做吧,但是到了明天,还是不想做,有继续往后退。
二、人际交往方面
1.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我是一个独生女。不可否认,很多独生子女步人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再加之有些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一般,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此以往形成了孤独心理。其次是环境变化的影响。进入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熟悉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加之接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人变得封闭自己或上网寻找慰藉,从而忽视与同学、朋友、教师之间人际交往活动。
2.主观原因
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基本相近,一般来说,我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因而人际交往问题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则较大。一是社会认知不当。社会认知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强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我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探索并确定人生之路的发展阶段,因而难以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能正确与别人进行比较,有些学生专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越比越气,由此形成自卑心理。在对他人认知方面,由于认知偏差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简单化、情绪化、主观性强等特点,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二是遭受挫折,归因不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但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挫折的消极影响就会成为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有时在众人面前发言屡遭冷淡和交往效果不如意,就埋怨哀叹自己天生不善交往,是个招人烦、惹人厌的倒霉蛋。以后遇到类似场合,就会逃避,远离群体。
如何处理和应对
一、学习及情绪方面
1.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已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 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生存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4.培养更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发展,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选择了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
二、人际交往方面
1.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能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
2.要扩大交际范围,只要对学习、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
4.尽量发扬自己的优点,用自己开朗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周围的人,诚心与人交往,用心与人交流。
三、结束语
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我更加明白了自身的优缺点,也有了明确的完善自我的方案,让我明确了今后的路途中应该注意哪方面的问题,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想法。
四、参考文献
[1]张忠明,张晓林,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浅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03)
[2]卢晓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10(6).
[3]何维林,李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4(8):47-48.
自我都认识不清吗?这么简单
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自己,才能够进步,认识最不好的自己进行改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高中 议论文 正确认识自己 作文 ,仅供参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 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着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自古到今,人无完人,当今世界只有学会了全面看自己,才能够进步,才能有所提高。
我们看自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优点,而故意隐瞒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会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自然就不会进步。正如有的同学在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一点儿成绩后,就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不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别人在提醒几次不见改正后,就不会再提醒你。你就会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不再有一点进步,最终就像“龟兔赛跑”一样,落后于别人。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缺点、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快速进步。
我们在查找自己的问题和错误时,还一定要仔细。因为问题和错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问题和错误的根源。当然不能光发现问题和错误而不进行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们应当及时想出能起到根本防治作用的应对 措施 ,并且把自己制定的措施长久的坚持下来,这样就能够成功对问题和错误进行准确无误的诊断、治疗。
在对问题和错误对症下药进行治疗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主动请教他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耻下问”。有的同学会不好意思去请教他人,把疑问放在心底,疑问越积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导致成绩下滑,所以我们要抱着虚心的态度,真诚的请教对方的 学习 方法 、学习技巧等 经验 。
当家长向你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时,我们也一定要耐心听取,不能满足于似懂非懂,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认为只要我们通过以上的方法把自己看全面,看透彻,并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才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总而言之,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全面看待自己,虚心接受别人意见,长大后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世上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去认识,但最应该认识和最值得认识的人却是你自己。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一点不假,要公正地认识自己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为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就让我把自己虚拟成我的双胞胎兄弟,以第二人称“你”来对自己进行认识评价吧!
一、你外表看上去文质彬彬,一个典型的白面书生,长得白里透红,一副秀郎镜架在高高的鼻粱上,去年还是个小不点,今年却像一棵小树猛地拔了起来,但仍一脸幼稚。可是个英俊的小少年啊!
二、悟性较高,性格即不内向也不外向。属稳重型。你 属羊 ,是 摩羯座 人,话不多也不少,有时让你干些家务你会口中念念有词,锅碗瓢盆也让你奏出一曲不悦耳的交响乐。当别人谈及一些传闻之事时你却嗤之以鼻,你可不是个好胡弄的人,总提醒人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哦。你的朋友不多且择而处之,朋友们皆属内涵型。有时你在家上上网,打打游戏,有时还在电脑上写 文章 发表呢,做做奥林匹克题且可给专家指出一两点疏漏,可你却不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中,常和亲戚、朋友骑单车出去郊游,爬山、打 乒乓球 , 游泳 。在电脑应用上你是个自制力极强且用得精彩的人,这让众人都不得不佩服。
三、性情急燥,气量较小。让人头痛的是你常在睛空灿烂的日子里来一场暴风骤雨,激动时对老师或同学一声怒吼,不文明的话语像机关枪一样拼发出来,迎来的便是拳头;紧跟的是你不顾后果的将东西摔出,旁边的人也跟着遭殃,心里也生怨气。为此,搞得自己鼻青脸肿,痛哭流涕。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因此弄得很僵,让心存恨意的人,往往背地里玩一些小动作,在别人面前进馋言,可年仅14岁的你却一点不知道。对你性格的固有印象让人们常会用有色眼镜看你,加之自己不善沟通解释,因此你只好自已收拾残局,摸摸脸上,看看摔了胳膊的眼镜,唉!父母让你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你有时还会来场急风暴雨。冲动还是冲动呀!亲戚朋友长叹:"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呀!还要将性格进行到底?"
看完以上介绍,你们猜猜这个人是谁呀?这可是个个性特鲜明的人,我想你一定不会猜错的。但你们可别笑话我这个可怜的人哦!我相信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不可能成为完美的人,但我只希望和快活宽容的人一样共同拥有一份好心情,我知道改掉这臭脾气很难,这需要长期的修练,我想我好比一块未经打磨的玉,让时间的长河来锻造自己吧!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块令人惊慕的美玉。
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人若能正确的认识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也便不会迷茫。古希腊人曾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的智慧的象征,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要认识你自己
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就有着错误的作为,所以要认识自我。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的认知都存在着错误的认知,那么将会作出错误的抉择。因为认知自己便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意识,它几乎是任何事的出发点,人的所作所为均以自我认知为基础。譬如富人就会认知道自己富有,消费的时候就会大手笔,穷人则会尽量的节省。试想如果一个穷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富人,那么他的行为也可向而知了。
清晰正确的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生的一大助力,所以要认知自我。既然认知自我是行为的出发点,那么清晰的认知将会令出发点更前。如果一个人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便能清晰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修补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令事情一帆风顺。
既然认识自我有着如此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认知自我呢?首先就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客观的评价,往往会带来重要的信息,自己的优缺点。并且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身上吸取经验。最重要的就是自省,这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如果本身都不自省的话,那么那些都将成为废话。客观和主管的结合,才能更充分更正确的认知自己。
在古希腊巴那斯山如口处的巨石上,镌刻着这样几个大字“认识你自己”,许多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人类的最高智慧就是认识自己,就像一个人为了爱他人而那个人和他的真正需要一样,人必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自我的价值和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并认识怎样才能实现这些需要。
走在繁华的大街,看着人们匆匆的走来又匆匆的离去,我不禁要感慨人生的漫长与复杂,人们本来是在同一个起点,为了不同的目标,他们各奔东西。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追名逐利,认为名和利就是快乐幸福。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都以社会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静下心来想一想,难道名利真是我们真心想要的吗?我们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如果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弄清楚而一味沉湎于名利中,仿佛是一艘小船在大海中不断搜寻,当船上载满金钱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其他的船益远去,而自己的那块彼岸仍然很远,旺盛的精力消耗殆尽,唯一能做的就是独守着一堆无用的珍宝,梦想着彼岸的景色。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更应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摆脱浮躁的思绪,让自己独有的优越条件充分发挥。然而,还是有些青年盲目的跟风,而当曾经风行一时的东西不在流行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青春早已一去不复返,而自己仍然两手空空。
认真想一下,在你的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追寻的到底是什么?你有没有坚定的去追寻?
人应该找回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生命。人生就像一出戏,在自己生命的舞台上,我们是制片,是导演,更是主角。我们是这出戏的中心,周围的人,充其量都只是配角而已。
认识自己俄罗斯人能在外国人面前坦言本民族的懒惰,这种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和不避短的勇气成就了今日俄罗斯的快速发展。因此,认识自己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甚至全人类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个人而言,《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就充分体现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不是“君子”没有“博学”,但“日参省乎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古时的毛遂之所以能成就千古佳话,就是因为他能够十分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水平,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但是,认识自己的优点很容易,认识自己的缺点并且不对它们讳莫如深就需要足够的勇气了。许多人正是缺乏这种勇气,每天疲于掩饰却不思进取,最终荒废了大好年华。对于国家而言,如果不能认识自己,后果是无法估量的。建国初期的“浮夸风”、“大炼钢铁”、“××年赶超英美”等各种不现实的行为与信念造成了我国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滞后。而现在,我们已经十分明确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并且能够脚踏实地地发展建设,祖国的飞速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认识自己是进步的基础。只有认清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才能确定更切合实际的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摆正自己的位置。我想,如果这样的话,“赶超英美”将不再是一句大话了。但是,对于全人类而言,认识自己已不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在这个疮痍满目的地球上繁衍下去。非典的爆发,禽流感的肆虐,大自然已经敲响了警钟。人们不能再沉浸在“唯我独尊”的虚幻中了,清醒的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已是十分必要的了。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再聪明也无法与自然的智慧相媲美。自然能创造人类,就有能力毁灭人类。如果还执迷不悟,那人类只能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其下场可想而知了。一个个充分认识自己的个人组成一个理智的民族,理智的民族造就一个务实的国家;许多国家组成一个世界,一个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完美世界。认识自己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真切。自己,这个看似熟悉的名词,便常会因其几乎为零的距离而让我们手足无措。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自己的认识似乎也往往来自于对他人的映射、借鉴。然而,这种借鉴不该是盲目的,更不该是一种依赖。因为,拿别人当镜子,白痴或许也可以把自己照成天才。在这里,清醒的头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究竟是为了什么,缺少什么,想要什么?这一个个问题,恰恰道出了清醒的头脑所应该做的事情。之所以有时仍会迷失自我,那也只是因为我们正在膨胀的欲望在作怪罢了,因为金钱,因为权势而无法自拔。欲望总是会给我们造成某种假象,使原本清醒的你不知不觉中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所以,敢于面对,敢于放弃,激流勇退的做法会让我们避免接踵而来的麻烦。而这些,正是认识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地球上的万物事实上都有认识自己的本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它们往往都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上。所以,鱼儿不会因陆地的热闹繁华而跃出平静的水面,骆驼不会因沙漠的荒凉寂寞而迁至热带雨林,猎豹也不会因草原的干旱、食物短缺而闯入茂密的丛林。由此看来,认识自己就要求我们懂得如何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统一。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并不代表过分地受到环境的束缚。认识自己,恰恰会让我们摆脱束缚,拓宽我们人生的道路。它会帮助我们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地评估个人的价值。比如,一张百元大钞,在你蹂躏它,践踏它之后,请问:你是否还认为它仍具有百元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它已变得肮脏、破旧。所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认识自己便是一种应变能力,一种因自信而带来的坚持。然后,才有了鲁迅的弃医从文,有了马克思由做诗人到研究社会科学的转变,有了莎士比亚,这样一个梳羊毛者到文学巨匠的伟大转变。因此,要想创造美丽的人生,就从认识自己开始吧。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中自有活水来。古代就有榜样在先。邹忌那一番分析妻、妾、客之所以“美我”的话,真可称得上深刻认识自我的典范。即使有如此多的赞美,邹忌却知道自己没有徐公美的事实,并且举一反三,向齐王进谏,真可谓大智慧也!可是有忠臣未必就有明君。屈原之所以投江也都是因为楚怀王的昏庸。他不听明言,整日被一些阿谀谄媚的话所蛊惑,最终丢掉了半壁江山!“古之人不余欺也”,“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康庄大道自在脚下。毛泽东不是在正确分析敌我优势后做出了向乡村转移的伟大抉择吗?陈独秀不是一味坚持左倾而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吗?历史告诉我们,心中有明镜的人,就会时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而那些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怕是正把那面明镜丢入大海,深沉海底了吧!聪明的人懂得自己擅长什么;博学的人明白自己缺少什么;有天赋的人深知自己该做什么。投资奇才巴菲特从不涉足IT业,对此,他的好友比尔·盖茨评价道:“这个家伙,从不否认自己对该领域的无知。正因如此,他才能稳扎稳打,坚持自己的投资之路。”不要否认、无视甚至遮蔽自己的不足,只有正视他、设法改变现状,这才是聪明的做法,也是勇者的行为。巴甫洛夫曾说:“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越博学的人常常越注重审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之中,他们没有沉醉,他们没有被馥郁的花香与甘醇的香槟所迷惑,而是用“败莫大于不自知”来时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丢弃自知,任何人都无法登上人生的顶峰。即使是天才也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更加充实自己。肖邦深明此理,他认为“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一个缺乏自我认识的人就只会裹足不前,放弃了往正确的方向去拼搏,去争取的机会。而那些可称得上伟人的人却是心中高悬明镜,常擦久明。让我们在得意骄傲时冷静头脑,使我们在情绪低落时重拾信心,在顺境之中也不忘留意险滩,在逆境之中也要扬帆直上,以微笑面对赞美之辞,以不屑直对诋毁之言。这样,即使是大风大浪,礁石险滩,我们也可以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心中的活水长流吧!认识自己“我是谁?”这个看上去简单得让人发笑的问话,却是困扰了人类千百年的课题,自有思想以来,就如影随形地伴着人类,从刀耕火耕的蒙昧时代,一步步走向文明。是的,这的确难以回答。你可以对着镜子说“我叫ⅩⅩ”,但这不叫认识自己。你也可以用一堆词语形容自己,可以总结出自己的优点缺点,但这似乎也没有涉及到认识自己的核心,那就是——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古希腊的特尔斐神殿刻着一句铭文:“人啊,认识你自己!”——虽以神的口吻,却是人类对自己的告诫。苏格拉底很喜欢,他也说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不过他没有说这句话在更大意义上对他的影响,即怎样促使他思考生命的本质。他没说,以后的柏拉图他们也没说,实际上,这句石破天惊的箴言照耀着整个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在众神的领地,人类第一次觉醒,第一次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文明的种子得以萌芽。后来,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在黑暗时代,不甘于神权束缚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来自古代爱琴海畔的亮光。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再次演变成一场浩浩荡荡的潮流,催生出新的艺术、科学和哲学。人类开始学会为自己唱赞歌,不再膜拜于神的脚下。而此时,阿波罗的庙宇早已一片废墟,曾名扬当时的神谕被掩埋在瓦砾下,只剩一句“认识你自己”,被广为传颂,在遥远的历史中回响。其他的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认识自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但是,认识自己,又岂止是“认识”二字呢?据说,那句神殿的铭文,本意是让人看清自己的渺小,是古人面对自然的强大时所发出的无力感慨,不过是要叫人臣服于神,可是竟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其实也不奇怪,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要加倍努力以强大起来:不但要认识自己,还要探究自然;不但要求索,还要改造。正是如此,人类的世界才会这样美丽,甚至胜过自然的作品——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的,否则反而不是真正地认识了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讲,认识自己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人类总是不断认识自己,所以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而后又需要新的定位和剖析。也正是因此,人类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总不能给出完美的固定答案。不过无论何时,你都大可对着自然说:“我是人类,没有你的力量,却也有我的智慧;我是芸芸众生之一,却也是所有人类的总和;我不像你能永恒,却也能以我的方式,担负着几千年的历史,并将它一直传承。”
认识自我是人类历史上亘古不变的话题, 心理学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 方法 。分析弗洛伊德、霍妮、马斯洛的心理治疗理论思想,指出了这些理论在 认识自我 这一主导思想上的共通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篇一:大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主体自身状况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三个方面。所谓的自我观察,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自己观察自己,即如古人所说的,人要“吾日三省吾身”;而自我分析是个体把从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自己个性品质中的本质特点,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形成自我评价。 要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首先自我观察要全面,对所有属于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社会关系都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其次,自我分析要科学,对自己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要 总结 概括,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最后,自我评价要适当、正确,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看低自己。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 教育 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大学生都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 经验 。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篇二:认识自我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 故事 。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大学生心理论文篇三:浅论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是我国最高层次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的政治、经济、 文化 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近年来,国家逐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而且缺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控制,导致研究生整体素质下降。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承受多重压力的研究生也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如何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各个专家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都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分析。 2011年,马喜亭、李卫华用SCL-90及《研究生压力问卷》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压力做了调查研究,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占;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五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1]同年龚惠香以浙江大学为例,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需求做了研究,显示男性把“压力问题”排在首位,女性把“职业发展问题”排在首位;未婚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于已婚的;农村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于城市家庭的。[2]2015年赵红伟、徐海燕用SCL-90量表对高校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学生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且与学历呈正相关的关系。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自尊问题”上。[3] 二、高校研究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追逐功利的心态 现在研究生越来越多抱着功利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这与个人有关,也与学校的教育有关。研究生的教育都强调论文、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奖学金的评定。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必然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的疏远和相互猜忌。随着论文要求的越来越严格,而且对发表质量和数量都有规定,这也让研究生的心理负担加重。 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随着研究生的全面扩招,研究生的文凭价值降低,就业前景也不如以前那么好,有时甚至还比不上本科生的就业率。学历越高,期望值越高,对未来的期待也越大,但在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更愿意用更低的工资去聘用本科生,而一些研究生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去与专科生竞争同一个岗位。研究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往往都会产生挫败感。 3、网络导致人际关系淡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网络交往淡化了生生与师生之间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沉迷于网络容易使研究生漠视现实生活中的 人际交往 ,降低现实的人际沟通能力;网络“教育”和“监控”功能的弱化,大量的不良信息正在慢慢侵蚀着研究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长期人际关系的淡漠就会引发研究生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易怒、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丧失学习兴趣等。 三、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很重视,发展迅速,力度也大,但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人们会认为研究生各方面素质都会高于大学生,但其实不然,要面对比本科生更大压力的研究生在心理素质方 面相 应会更容易出现问题,出现的问题也会比大学生的更严重。对比本科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资源配置方面:服务层次不够深入;硬件设施方面不够完善;专项经费投入较少且来源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训力度不够;兼职为主且专业不对口,专职教师较少;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女教师居多。教育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 导师的治学态度、个人作风、道德修养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业科研方面,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减压策略,共同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强化辅导员的陪伴作用 辅导员作为研究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帮助研究生应对心理压力和问题,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体验式教育为模式,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投入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3、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资料数据库,及时更新,全面动态地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督导制度,依靠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工作日全天候个体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干预、有效的防范。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候还可能出现反复,所以需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等文体活动 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而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锻炼了身体,超越了自我,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使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500字 2.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3. 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4.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分析报告 5.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范文
心理分析可以做好心理治疗;能够完善心理教育;能够帮助自我个性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自我分析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我心理分析》
摘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思考,选择和探索,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正确的自我心理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一、引言
本次研究以“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审视研究自己的心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出发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
二、自我分析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这次我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自我分析的方法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应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有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物。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进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我,有坚强的人格精神,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再重蹈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自我观察无疑是一个好方法,自我观察是我们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自我心理分析
心理困惑和问题
一、学习方面
在平常的学习或是工作中,我总会认真,严谨的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尽量做到完美,但是,与此同时,我总是不断追求新的东西,然后坚持不了一段时间,就会打退堂鼓,也就是说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够下定决心,坚持下去。而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着很多女大学生的通病:在专业志向上比较麻木,对将来事情考虑的较少,对专业修养的培养一般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专业综合知识的来源基本上是老师讲的和同学议论的东西。基本因循老师的教学内容,认为将来的事到时候再说。对专业、事业成功者的先例,不会受到什么鼓舞,觉得太高太远,特别是对男生的成功事例觉得隔自己太远。但是我在专业学习上还是很努力的,上课的时候会坐在前排仔细记笔记,对老师的课堂演示很注意,作业按老师的进程去做。我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基本上不会以自己的兴趣做转移,在校内只是按照学校老师的安排完成作业不怎么管它将来的实际用途。
二、情绪方面
我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不论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身边的朋友总是说我好像从来没有发过什么脾气,一直笑着,难道我真的是没有烦恼吗?其实苦恼啊、烦恼啊是肯定存在的,不过我坚信: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何况整天愁眉苦脸的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影响身边人的心情。不是常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吗。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我一般也能比较沉着的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是,或在紧急状况下,难免会有一些情绪波动,不能较好的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想法,一方面,虽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但很可能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有时候不听别人的意见,会固执己见。我心气平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一般情况下,有较好的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会比较紧张。
三、人际交往
大学是一个尽展人生风采的舞台,而恰巧在刚入校时,我还带有一定高考失利的情绪,以至于我不愿去参加太多社团活动,因为我想好好学习,多看书,考个好点的研究生院,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大学和中学是不同的,这里的学生有着更多的自由,这就意味着我周围的同学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了,况且大家的学习目标都由原来的追求高分变成只求不挂科了。图书馆里的藏书对我也是个很大的诱惑,我在兼顾专业课的同时开始翻阅一些哲学、文学类的书籍。
学校的宿舍是六人间,可能是因为大家脾性相投,生活习惯相似,我和室友相处的很好,关系融洽、人际和谐。也就是在与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做事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毅力,并且能很好的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与他人较好的相处。我始终认为,人性会有一些优点和弱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的要求不能太苛求完美,我相信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很多一开始我们认为不可理解的行为就都变得可以理解了。对于生活中碰到的感到不友好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看淡这些事情,毕竟每个人是不同的,矛盾不可避免,没必要和他们理论或是在背后议论他们,这种做法既不能让自己痛快,更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并加以改正,只会最后让矛盾加剧,大家大眼瞪小眼,一见面就总是有浓浓的火药味,这又是何必呢。
总的来说,我是比较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的。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交际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的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环境下,也会认生,也有可能保持沉默。客观理智,注重现实,但是有时可能会少许冷漠。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的、值得信任的,但是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一定的警惕。待人比较真诚,但也不至于过于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说法。
朋友们都说我最大的特点是待人真诚,开朗友好,有爱心,有责任心。我很喜欢试着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解释身边的现象。随着我对心理学的了解逐渐深入,我发现心理学是很有意思并且是很有用的,我羡慕像张厚粲先生那样的心理学大家,也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人是应该有所追求、不断拼搏的。
产生原因
一、学习及情绪方面
浅层分析
1. 太难了所以学不会
2. 太耗时间所以不想学
3. 没有相关知识技能所以无法学
4.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所以不轻易学
深层分析
1. 完美主义
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所以造成了拖延症的习惯。
2. 抵制与敌意
某个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太差了或者是某个老师讲课只是照着书本念,所以不高兴学他的课。
3. 容易颓废
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没有做那我也不用做了,不能忍受持续做一件事,所以放到明天再做吧,但是到了明天,还是不想做,有继续往后退。
二、人际交往方面
1.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我是一个独生女。不可否认,很多独生子女步人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再加之有些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一般,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此以往形成了孤独心理。其次是环境变化的影响。进入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熟悉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加之接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人变得封闭自己或上网寻找慰藉,从而忽视与同学、朋友、教师之间人际交往活动。
2.主观原因
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基本相近,一般来说,我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因而人际交往问题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则较大。一是社会认知不当。社会认知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强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我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探索并确定人生之路的发展阶段,因而难以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能正确与别人进行比较,有些学生专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越比越气,由此形成自卑心理。在对他人认知方面,由于认知偏差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简单化、情绪化、主观性强等特点,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二是遭受挫折,归因不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但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挫折的消极影响就会成为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有时在众人面前发言屡遭冷淡和交往效果不如意,就埋怨哀叹自己天生不善交往,是个招人烦、惹人厌的倒霉蛋。以后遇到类似场合,就会逃避,远离群体。
如何处理和应对
一、学习及情绪方面
1.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已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 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生存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4.培养更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发展,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选择了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
二、人际交往方面
1.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能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
2.要扩大交际范围,只要对学习、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
4.尽量发扬自己的优点,用自己开朗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周围的人,诚心与人交往,用心与人交流。
三、结束语
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我更加明白了自身的优缺点,也有了明确的完善自我的方案,让我明确了今后的路途中应该注意哪方面的问题,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想法。
四、参考文献
[1]张忠明,张晓林,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浅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03)
[2]卢晓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10(6).
[3]何维林,李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4(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