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攻方进攻的时候,没有在24秒钟之内投篮,或者球没有碰到篮板和篮筐就算24秒进攻为例
作为一个有点篮球常识的球迷或是玩家都知道一个篮球比赛最常见的规则那就是24秒。 篮球比赛中,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或在掷球入界中当球在场上被队员合法触及时,24秒钟计时器将开动。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 投篮 。
完成投篮的条件是:
(1)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
(2)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板接触。
如果在24秒钟哨响前球出手后未接触篮圈,为24秒钟违例。发球权判给对方。
它起源于1 950年一场号称有史以来最无聊的比赛,主角是"韦恩堡活塞队"和"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当时没有限时出手的规定,任何一名球员只要高兴,在球场上来回穿梭十次、百次、千次,只要手中的球不被抢走,没人可管。在1950年11月22日"韦恩堡活塞队"与"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的这场比赛中,活塞队为了对付湖人队的巨无霸中锋"米肯",采用了故意拖延时间的战术。于是众活塞队球员们在满场观众前展开了有史以来最慢的带球 游戏 ,第一节结束时,果然只让湖人队投进七分,活塞队则拿到八分,活塞队的教练认为节奏还是太快,于是大家更卖力地运球,好不容易挨到比赛结束,活塞队如愿以19比18获胜。但全场观众、裁判、媒体及在场的所有NBA工作人员全气昏了,把观众席上所有能够丢的东西全部扔进场内,表达不满。
1954年当时 易拉丘国民队的老板丹尼,在研究了许多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后,他发现每支球队平均每次投篮约60次。据说这两支球队在一场比赛中必须投篮120次,每场比赛48分钟乘以60秒等于2880秒。将2880秒除以120恰好是24秒。
丹尼集合各队的老板,找来球员示范,让大家看看,设有24秒进攻的球赛到底怎么回事。当时还没有24计时器,丹尼用自己的手表计时,只要24秒一到,就喊“stop!”,进攻队必须交出控球权。令人惊讶的是,球赛进行十分顺畅,球员不但不需要慌张出手,甚至还可以利用24秒完成很不错的战术。
理论和实践都没问题,一个月后,联盟要求进行电话投票,结果全票通过。不过各队老板还有疑虑,要求季前赛还是用手表计时,直到常规赛开打前,各队才订制24秒计时器,以免花冤枉钱。
就这样,24秒诞生了,而且一直延用,没有人有过疑问,也没有人主张修改。(部分内容摘抄至网络)
你好,每次球权交换后24秒进攻时间重新计算。也就是说第一次被对方抢断后24秒重新计算,在本方又一次抢断回来后24秒也重新计算。防守方犯规且不罚球时如果进攻时间剩余不足14秒则补为14秒,否则则停表。
。。。。。。大哥,你的作业都是靠百度知道的吗?
这个还有参考文献?
看灌篮高手。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 围绕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从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优势、操作程序、实现条件等4个方面深入探讨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
前言
在我国,篮球运动是比较普及的一项运动项目,在各类高校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教学也越受关注。而教法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篮球俱乐部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目前学界对篮球俱乐部的理解,大多指的是由篮球教研室出面组织,学生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协会或团体。俱乐部教学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最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但同时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本文对篮球俱乐部进行研究,探索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当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也面临着挑战。而俱乐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和革新。
1、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我们多年实行的教学是“三基”模式,旧模式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实施体育俱乐部形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教师、项目、上课时间”,能较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这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然趋势。
2、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应贯彻和渗透到体育教学和各个方面。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这是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
3、终身体育的要求。终身体育的目的是维持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状态,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需要,改善自我生存条件。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已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篮球俱乐部与传统教学对比分析
篮球俱乐部教学是新生事物,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何异同。下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外锻炼和学校场地器材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作相应比较分析。
1、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传授篮球单项技术,学习内容单一,学与用脱节。教学过于精细,难度较大。而俱乐部模式是以培养兴趣,增强体育意识,掌握运动技能为主,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方式。
2、教学方法
传统技术教学手段机械、单调。而俱乐部教学的魅力在于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体验到参与锻炼的乐趣,激发起体育兴趣进而寓教于乐。兴趣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的无形的动力。教师采用逐步诱导的方式,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这样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并逐渐深化其体育层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同时也为篮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兴趣。
3、教学组织
传统教学,形式死板单一,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缺乏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人际互动。而在俱乐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与组织管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培养了部分体育骨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他们用课堂上所掌握的体育锻炼的手段、方法去指导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了有形效果和无形效果的统一,教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统一。
4、课外锻炼
传统教学中,很难兼顾学生课外锻炼。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监督。而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可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拓展体育时空。对学生而言,课内学习运动运动和技能,课外通过课内所学知识去指导课外实践,并在老师、体育骨干的.帮助下,通过参与俱乐部组织的各种锻炼以及形式多样的校内外群体竞赛活动,获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拓展体育时空。形成以“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为主旋律的校园体育文化。
三、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课教学中,对篮球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实践。尽管目前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尚未尽善尽美,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种实践的初步尝试,也是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索中的有益经验。以下对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作简单介绍。
1、组建篮球俱乐部
篮球教学俱乐部是由学生部长负责领导,下设裁判组、竞赛组、外联组、后勤组;并制定规章、章程等。由学生自愿交纳一定的会费成为会员,并且遵守篮球俱乐部的规章、章程。把组织、管理、活动等权力交给学生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老师从管理学生的角色转换成指引、指导学生。
2、教学模式
俱乐部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教学层次,打破年级界限。教师依据每一个学生的技术水平,再划分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指定学生去上课。其中高级的目标高、要求高、内容多、进度快、质量高、多倾向与训练和比赛,以比赛带动学生的篮球水平的提高;中级目标适中,内容适当、质量好;初级的进度慢、重基础、多重复。每一级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师自己特定的课堂教学形式。
四、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发挥效力,受到多种条件因素的影响。如外部因素方面,社会的整体体育环境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而内部因素方面,学校自身的体育条件,则直接决定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行。
1、外部因素——体育环境与社会氛围因素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健康观、体育观普遍得到增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贯彻这一理念,要以学生的爱好为切入点。这就需要有组织的活动,才能更好地让有共同体育项目爱好的学生进行自发锻炼,篮球俱乐部正好是这种所倡导的改革模式之一。
2、内部因素——学校体育条件与师资配备因素
学校的器材条件和师资配备是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否实现的内部因素,要实现篮球俱乐部教学,一定的器材条件和师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我院已有篮球场25个,包括室内场4个,就其场馆而言,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均可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我院有篮球教师8个,其中副教授职称1个,讲师4个,其中有一位老师还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从学院场地器材条件和师资配备方面都可适应俱乐部形式开展需要。
五、结论
结合社会因素与我院实际,创建篮球俱乐部在条件上已经成熟,通过办篮球俱乐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满足多数学生的愿望,让喜欢运动的学生更喜欢,让想运动而找不到组织的学生有了组织,从而带动全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篮球俱乐部教学,既是符合广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蔡俊五,世界体育俱乐部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陈秀娟.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3):81一83.
看看中国男篮群殴事件。
浅谈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学术价值
每项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
对于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来说,技术是制胜基础,战术是手段,整体产生力量以及素质作为保障。篮球运动也不例外,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注重三个方面:正确应用各项基本技术的意识;战术配合意识;参加整个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 整体意识就是对参加篮球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民族自尊心,高昂的斗志和集体荣誉感。正确应用技术意识,就是努力掌握各项运动技术,使之形成运动技巧,比赛时准确、及时熟练地应用。战术配合意识即比赛时自觉积极地贯彻战术意图,能与同伴密切配合,使全队形成一个战术集体。
本论文主要从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对于丰富篮球意识训练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应用价值
由于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性不明确,容易受其它不利刺激的干扰,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将来再改就比较困难了。对我市中学生篮球比赛近几年比赛的观察发现,普遍存在篮球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意识的培养不能靠自然形成,必须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严格要求。现代高水平篮球比赛的核心是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赛场千变万化。运动员在对抗中既是体力、技战术的较量,又是彼此斗智的过程。篮球意识作为篮球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对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作用是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抓住战机,合理运用技、战术,应付比赛场上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以变应变,使自己的行动最佳化,达到扬长避短,争取主动,从而获胜的目的。近几年我国各篮球专业队在防守技术、 战术训练方面 , 都下了不少的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了不小的提高。 但是与世界强队相比 , 特别是两名中国篮球运动员在 NBA 的表现,反映出篮球意识仍然是我国篮球运动员的主要的薄弱环节。 本文试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现状及篮球意识的具体训练方法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 旨在为我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建议。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刘俊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中对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做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他认为篮球意识作为篮球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对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践出发,在强调篮球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篮球意识的概念、要素、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篮球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是运动员在球场上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维等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胡英青也在《体育与科学》中指出在篮球训练中篮球意识的重要性早就被教练员所重视。他运用调查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篮球意识与训练内容因素相关程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比赛、观察能力的训练、战术知识水平和基础战术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最大,技术训练和对抗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较大。因此,应把技术训练、对抗训练、战术训练、观察能力训练、战术知识水平训练作为发展篮球意识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注重现察能力的训练。而周琪也在《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对相关课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他认为在篮球比赛中,篮球意识始终伴随着球员的行动,它是指运动员根据场上的客观具体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采取合理有效行动的过程和总和;篮球意识有着复杂的构成要素;应通过篮球理论的学习和智力训练、技术训练以及战术训练逐步培养和强化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介此本论文主要从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意在丰富篮球意识训练方法和手段。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的与意义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各项技、战术,这就是篮球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目前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而造成到了一定水平后,就会发现个人的技术动作不错,动作之间却不能互相配合,通常表现为训练不错,比赛时发挥不出水平,战斗力不强。此时再予以纠正和培养,已为时以晚了。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中教练员的训练技巧,是其中关键一环,因此,针对少年篮球训练的特点,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进行研究,对于指导篮球运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研究内容
关于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培养与训练
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拟解决的问题
培养提高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对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水平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中学生处于基础训练阶段,所以应把战术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为以后的专项训练打下基础。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以及图书资料来学习,分析与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有关的问题。
专家访谈法: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在互联网上查找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保证,同时在校期间,可以和专业课老师、篮球队的教研员就本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是可行的。
3、本题目的创新点
现在社会上多重视高校与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而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需要从小抓起,深入学习的。本论文在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丰富了现阶段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意识方面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4、论文研究计划
2010年3月8日 到2010年3月14 日收集资料
2010年3月8日 到2010年4月7 日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0年4月7 日到2010年4月30日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
2010年5月1 日到2010年5月10日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2010年5月 20日到2010年6月15日论文答辩
三、研究基础
1、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曾在吉林市第七中学和北华大学篮球专选班教学实习,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跟体育训练的经验,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我研究和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咨询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并在第七中学的体育课上开始实践教学。
2、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我的教师李文石老师在社会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又很深的造诣,给我做了很多的指导。同时侯丽红老师对体育健身训练有很深的了解。侯老师给了我很多的
帮助,可以使我的研究更加顺利。
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由于本人的理论研究水平有限,时间不充足,经验不丰富,在研究的过程中海需要努力。
四、参考文献
[1] 篮球意识训练的相关因素研究[J].胡英清.体育与科学;2001年04期
[2] 浅析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J].刘俊.科技信息;2006年 S3期
[3] 篮球意识及其培养[J].曾正阳.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A].刘骞.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对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探讨[J].甘健辉..柳州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6] 篮球意识及培养[J].孙民治,谭朕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7] 篮球意识研究综述[J].徐圣霞,刘小平;山东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8] 对篮球意识的理论分析[J].焦友吉;湖北体育科技;1999年01期
[9] 浅析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J].高琪;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篮球运动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方法[J].孙闽君,于德东;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1] 关于篮球意识的几点思考[A].郑文清;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2] 篮球意识的培养[J].毕务萍;山东体育科技;1993年03期
而感到怀仁堂怀仁堂过如果头发干会有今天一定会对方式点燃篝火他如何进入他也让他单色光愤然道化股份回购妇女节过好今天如何脱让法式蛋糕房通过几个环节11
看看中国男篮群殴事件。
看灌篮高手。
篮球前锋分为大前锋和小前锋。
大前锋首要工作便是抓篮板球。大前锋通常都是队上篮板抢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区卡位,与中锋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队的篮板重任。而在进攻时,他又常要帮队友挡人,然后在队友出手后设法挤进去抓进攻篮板,做第二波的进攻。通常仅有少数的时间,会要求大前锋沉底单打,这时候他便在禁区附近来个翻身、小勾射之类的,做些近距离的进攻。
小前锋是队上主要得分者,他经常要积极找机会投篮,要在某些时刻稳定军心,甚或以较困难的方式单打对手来提升士气,乃至于给对手下马威,给予敌方迎头痛击等。因此小前锋会有较多的机会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容许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话。
拓展资料:
小前锋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固定位置。通常小前锋的身高和体型都低于中锋和大前锋,但是又高于得分后卫与组织后卫。通常,小前锋身高在6英尺5到6英尺11之间(1米96到2米13)。尽管很多小前锋在身高上不输于大前锋,但往往在力量上略逊一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篮球前锋
投篮技术分析投篮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提高投篮命中率就必须了解投篮的技术结构,正确掌握投篮技术。在学习投篮技术时,必须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素。 (一)技术动作 投篮技术动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投篮时的身体姿势,其二是持球手法。 原地投篮时,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这样,既便于投篮集中用力,也利于变换其他动作。移动中接球跳投、运球急停跳投或行进间投篮时,跨步接球与起跳动作既要连贯衔接,又要迅速制动,使身体重心尽快移到支撑面的中心点上,以保证垂直起跳。身体姿势正确就能保证身体重心移动与投篮出手的方向一致,就能保持身体平衡。控制身体平衡是保证出球方向准确的基本条件。 投篮时,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持球时五指都应自然张开,掌心空出,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触球,增大对球的接触面积,以保持球的稳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原地投篮 原地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投篮和跳起投篮的基础。原地投篮易于保持身体平衡,便于全身协调用力,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在中、远距离投篮和罚球时运用较多。 1.双手胸前投篮:这种投篮虽然出球点较低,但出手前稳定性好,出手力量大,便于与传球、突破相结合,多用于远距离投篮。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基本同双手胸前传球。两肘自然下垂,将球置于胸前,目视瞄准点。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投篮时,两脚蹬地,腰腹伸展,两臂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稍用力压球,食指、中指拨球,使球从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投篮时,蹬伸踝、膝、髋,双手用力均匀,手腕外翻,手指拨球。 2.双手头上投篮:这种投篮出球点高,不易封盖,便于与头上传球相结合。但是重心高,不便与运球和突破相结合。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头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两臂随下肢的蹬伸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食指稍用力下压,用指端拨球,使球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手腕外翻,双手用力 (二)练习方法示例 1.原地投篮练习。 (1)徒手做原地投篮动作的横仿练习,体会动作方法。 (2)不对球篮的投篮练习。 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用力过程,注意弧度和旋转。 (3)正面定点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中弧线,球向后旋。 (4)不同角度的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体会投篮 投篮是在比赛中,队员运用各种专门、合理的动作将球投进对方球篮的方法。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队积极防御都是为了阻挠对方投篮得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篮技术不断发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篮方式越来越多,命中率不断提高。 按照持球方法,投篮出手前置于身体的部位,投篮时移动的形式及投球入篮的方式。 1.单手持球方法:以右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由双手持球开始,然后将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右臂屈肘,肘关节稍内收,上臂与肩关节约成水平,前臂与上臂大约成90°。右手五指自然张开,手腕后屈,掌心空出,用手掌外缘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左手扶球的左侧。 2.双手持球方法:以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为例。双手五指自然张开,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后侧部,两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空出。两肘自然下垂,肩关节放松,将球置于胸颚之间。 (二)瞄准点 瞄准点是指投篮时眼睛注视的目标,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重要环节。由于投篮有直接命中和碰板命中两种,所以瞄准点也有两种: 1.直接命中的瞄准点:通常瞄准篮圈距自己最近的一点。这种方法瞄准的是实体目标,在场上任何位置投空心篮都适用。也有主张以篮圈中心为瞄准目标,这个目标与球的落点一致,利于用力。 2.碰板投篮的瞄准点:是指投篮时将球投向篮板上使球反弹入篮的一点。投篮队员位于与篮板成15°-45°角的区域内,采用碰板投篮效果较好,尤以接近30°角左右的地区最适宜。碰板投篮的瞄准点,应根据投篮的角度、距离和弧度合理选择。一般规律是角度越小,距离越远,弧度越高,碰板点离篮圈越远、越高;反之,则越近越低。 (三)出手动作 投篮时球最后出手的动作,是投篮能否准确命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投篮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转。 出手动作包括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全身的协调用力。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整个动作要协调连贯,轻松柔和,掌握好节奏。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随着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篮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后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的动作,使球通过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飞出。出手后,全身随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离越近,身体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为主;投篮距离越远,身体协调用力越大,对手腕、手指调节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 跳投是由起跳和出手两个动作有机地组成的,在空中需要以腰腹力量控制身体平衡,其出手动作较原地投篮难度更大,对全身协调用力及动作的节奏要求更高。 (四)抛物线 抛物线是指投篮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的弧形轨迹。以中距离投篮为例,可归纳为低、中、高三种弧线。 1.低弧线;球的飞行路线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于飞行路线低平,篮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积很小,不易投中。 2.中弧线: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大致与篮板的上沿在一条水平线上,球篮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抛物线。 3.高弧线:球接近于垂直下落,篮圈的面积几乎全部暴露在球的下面,球容易入篮。但球的飞行路线太长,不易控制,实际上会降低命中率。 上述投篮的抛物线,只是原地投篮的一般规律。抛物线的高低还与投篮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有关。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不同的距离、队员的身高、跳投跳起的高度、不同的投篮方式及防守干扰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抛物线投篮。 (五)球的旋转 球的旋转是影响投篮准确性的因素之一。投篮出手时手腕,手指的动作和力量,决定球的旋转方向和速度。正确的投篮手法会使球适宜的旋转。一般外围投篮时,都是使球沿着横轴向后旋转。这种不但有利于保持球飞行的稳定性,也有助于对飞行弧度的控制。在碰到篮圈时,球反弹的方向是向下的,比不旋转的球更容易落入球篮内。在球篮的侧面反手或钩手碰板投篮时,应使球向侧旋转;做行进间单手和双手低手投篮时,则应使球向前旋转。
篮球运动中的运动位置;分为大前锋和小前锋两种。大前锋(Power Forward)在队上担任的任务几乎都是以苦工为主,要抢篮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小前锋(Small Forward)乃是球队中最重要的得分者。所谓的小前锋,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较远距离的得分,也是球队进攻的关键一环,要有一定的阅读比赛的能力。
大前锋:
他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篮板球。大前锋通常都是队上篮板抢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区卡位,与中锋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队的篮板重任。而在进攻时,他又常要帮队友挡人,然后在队友出手后设法挤进去抓进攻篮板,做第二波的进攻。通常仅有少数的时间,会要求大前锋沉底单打,这时候他便在禁区附近来个翻身、小勾射之类的,做些近距离的进攻。
既然大前锋一般较少出手,而其投篮的位置又经常很靠近篮框,那么对其投篮的命中率自然要求也较高了。此外,防守时的火锅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锋所必备的,因为他要巩固禁区,防守当然重要。其实说穿了,大前锋就是要做好两件事:篮板和防守。
小前锋:
小前锋一接到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篮子里塞。他可能会抓篮板,但并不必要;他可能很会传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弹性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极佳,但还是不必要。小前锋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照这样说起来,那一个小前锋只为了得分,命中率再低也不要紧吗?当然不是!不过,小前锋乃是对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个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
扩展资料:
著名大前锋:
斯塔德迈尔 斯科拉 布泽尔 加索尔 韦斯特 诺维斯基 阿泰斯特 加内特阿尔德里奇卡尔·马龙刘易斯蒂姆·邓肯德拉蒙德·格林格里芬
著名小前锋:
卡梅隆·安东尼、科怀·伦纳德、勒布朗·詹姆斯、保罗·皮尔斯、安德烈·基里连科、安德烈·伊戈达拉、理查德·杰弗森、乔·约翰逊、凯文·杜兰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篮球前锋
这个真不会!
浅谈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学术价值
每项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
对于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来说,技术是制胜基础,战术是手段,整体产生力量以及素质作为保障。篮球运动也不例外,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注重三个方面:正确应用各项基本技术的意识;战术配合意识;参加整个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 整体意识就是对参加篮球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民族自尊心,高昂的斗志和集体荣誉感。正确应用技术意识,就是努力掌握各项运动技术,使之形成运动技巧,比赛时准确、及时熟练地应用。战术配合意识即比赛时自觉积极地贯彻战术意图,能与同伴密切配合,使全队形成一个战术集体。
本论文主要从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对于丰富篮球意识训练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应用价值
由于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性不明确,容易受其它不利刺激的干扰,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将来再改就比较困难了。对我市中学生篮球比赛近几年比赛的观察发现,普遍存在篮球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意识的培养不能靠自然形成,必须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严格要求。现代高水平篮球比赛的核心是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赛场千变万化。运动员在对抗中既是体力、技战术的较量,又是彼此斗智的过程。篮球意识作为篮球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对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作用是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抓住战机,合理运用技、战术,应付比赛场上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以变应变,使自己的行动最佳化,达到扬长避短,争取主动,从而获胜的目的。近几年我国各篮球专业队在防守技术、 战术训练方面 , 都下了不少的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了不小的提高。 但是与世界强队相比 , 特别是两名中国篮球运动员在 NBA 的表现,反映出篮球意识仍然是我国篮球运动员的主要的薄弱环节。 本文试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现状及篮球意识的具体训练方法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 旨在为我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建议。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刘俊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中对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做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他认为篮球意识作为篮球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对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践出发,在强调篮球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篮球意识的概念、要素、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篮球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是运动员在球场上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维等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胡英青也在《体育与科学》中指出在篮球训练中篮球意识的重要性早就被教练员所重视。他运用调查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篮球意识与训练内容因素相关程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比赛、观察能力的训练、战术知识水平和基础战术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最大,技术训练和对抗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较大。因此,应把技术训练、对抗训练、战术训练、观察能力训练、战术知识水平训练作为发展篮球意识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注重现察能力的训练。而周琪也在《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对相关课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他认为在篮球比赛中,篮球意识始终伴随着球员的行动,它是指运动员根据场上的客观具体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采取合理有效行动的过程和总和;篮球意识有着复杂的构成要素;应通过篮球理论的学习和智力训练、技术训练以及战术训练逐步培养和强化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介此本论文主要从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意在丰富篮球意识训练方法和手段。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的与意义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各项技、战术,这就是篮球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目前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而造成到了一定水平后,就会发现个人的技术动作不错,动作之间却不能互相配合,通常表现为训练不错,比赛时发挥不出水平,战斗力不强。此时再予以纠正和培养,已为时以晚了。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中教练员的训练技巧,是其中关键一环,因此,针对少年篮球训练的特点,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进行研究,对于指导篮球运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研究内容
关于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培养与训练
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拟解决的问题
培养提高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对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水平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中学生处于基础训练阶段,所以应把战术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为以后的专项训练打下基础。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以及图书资料来学习,分析与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有关的问题。
专家访谈法: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在互联网上查找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保证,同时在校期间,可以和专业课老师、篮球队的教研员就本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是可行的。
3、本题目的创新点
现在社会上多重视高校与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而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需要从小抓起,深入学习的。本论文在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丰富了现阶段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意识方面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4、论文研究计划
2010年3月8日 到2010年3月14 日收集资料
2010年3月8日 到2010年4月7 日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0年4月7 日到2010年4月30日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
2010年5月1 日到2010年5月10日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2010年5月 20日到2010年6月15日论文答辩
三、研究基础
1、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曾在吉林市第七中学和北华大学篮球专选班教学实习,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跟体育训练的经验,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我研究和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咨询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并在第七中学的体育课上开始实践教学。
2、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我的教师李文石老师在社会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又很深的造诣,给我做了很多的指导。同时侯丽红老师对体育健身训练有很深的了解。侯老师给了我很多的
帮助,可以使我的研究更加顺利。
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由于本人的理论研究水平有限,时间不充足,经验不丰富,在研究的过程中海需要努力。
四、参考文献
[1] 篮球意识训练的相关因素研究[J].胡英清.体育与科学;2001年04期
[2] 浅析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J].刘俊.科技信息;2006年 S3期
[3] 篮球意识及其培养[J].曾正阳.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A].刘骞.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对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探讨[J].甘健辉..柳州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6] 篮球意识及培养[J].孙民治,谭朕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7] 篮球意识研究综述[J].徐圣霞,刘小平;山东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8] 对篮球意识的理论分析[J].焦友吉;湖北体育科技;1999年01期
[9] 浅析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J].高琪;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篮球运动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方法[J].孙闽君,于德东;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1] 关于篮球意识的几点思考[A].郑文清;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2] 篮球意识的培养[J].毕务萍;山东体育科技;1993年03期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 围绕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从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优势、操作程序、实现条件等4个方面深入探讨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
前言
在我国,篮球运动是比较普及的一项运动项目,在各类高校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教学也越受关注。而教法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篮球俱乐部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目前学界对篮球俱乐部的理解,大多指的是由篮球教研室出面组织,学生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协会或团体。俱乐部教学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最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但同时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本文对篮球俱乐部进行研究,探索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当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也面临着挑战。而俱乐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和革新。
1、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我们多年实行的教学是“三基”模式,旧模式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实施体育俱乐部形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教师、项目、上课时间”,能较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这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然趋势。
2、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应贯彻和渗透到体育教学和各个方面。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这是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
3、终身体育的要求。终身体育的目的是维持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状态,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需要,改善自我生存条件。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已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篮球俱乐部与传统教学对比分析
篮球俱乐部教学是新生事物,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何异同。下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外锻炼和学校场地器材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作相应比较分析。
1、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传授篮球单项技术,学习内容单一,学与用脱节。教学过于精细,难度较大。而俱乐部模式是以培养兴趣,增强体育意识,掌握运动技能为主,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方式。
2、教学方法
传统技术教学手段机械、单调。而俱乐部教学的魅力在于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体验到参与锻炼的乐趣,激发起体育兴趣进而寓教于乐。兴趣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的无形的动力。教师采用逐步诱导的方式,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这样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并逐渐深化其体育层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同时也为篮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兴趣。
3、教学组织
传统教学,形式死板单一,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缺乏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人际互动。而在俱乐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与组织管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培养了部分体育骨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他们用课堂上所掌握的体育锻炼的手段、方法去指导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了有形效果和无形效果的统一,教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统一。
4、课外锻炼
传统教学中,很难兼顾学生课外锻炼。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监督。而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可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拓展体育时空。对学生而言,课内学习运动运动和技能,课外通过课内所学知识去指导课外实践,并在老师、体育骨干的.帮助下,通过参与俱乐部组织的各种锻炼以及形式多样的校内外群体竞赛活动,获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拓展体育时空。形成以“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为主旋律的校园体育文化。
三、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课教学中,对篮球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实践。尽管目前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尚未尽善尽美,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种实践的初步尝试,也是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索中的有益经验。以下对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作简单介绍。
1、组建篮球俱乐部
篮球教学俱乐部是由学生部长负责领导,下设裁判组、竞赛组、外联组、后勤组;并制定规章、章程等。由学生自愿交纳一定的会费成为会员,并且遵守篮球俱乐部的规章、章程。把组织、管理、活动等权力交给学生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老师从管理学生的角色转换成指引、指导学生。
2、教学模式
俱乐部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教学层次,打破年级界限。教师依据每一个学生的技术水平,再划分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指定学生去上课。其中高级的目标高、要求高、内容多、进度快、质量高、多倾向与训练和比赛,以比赛带动学生的篮球水平的提高;中级目标适中,内容适当、质量好;初级的进度慢、重基础、多重复。每一级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师自己特定的课堂教学形式。
四、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发挥效力,受到多种条件因素的影响。如外部因素方面,社会的整体体育环境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而内部因素方面,学校自身的体育条件,则直接决定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行。
1、外部因素——体育环境与社会氛围因素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健康观、体育观普遍得到增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贯彻这一理念,要以学生的爱好为切入点。这就需要有组织的活动,才能更好地让有共同体育项目爱好的学生进行自发锻炼,篮球俱乐部正好是这种所倡导的改革模式之一。
2、内部因素——学校体育条件与师资配备因素
学校的器材条件和师资配备是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否实现的内部因素,要实现篮球俱乐部教学,一定的器材条件和师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我院已有篮球场25个,包括室内场4个,就其场馆而言,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均可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我院有篮球教师8个,其中副教授职称1个,讲师4个,其中有一位老师还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从学院场地器材条件和师资配备方面都可适应俱乐部形式开展需要。
五、结论
结合社会因素与我院实际,创建篮球俱乐部在条件上已经成熟,通过办篮球俱乐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满足多数学生的愿望,让喜欢运动的学生更喜欢,让想运动而找不到组织的学生有了组织,从而带动全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篮球俱乐部教学,既是符合广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蔡俊五,世界体育俱乐部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陈秀娟.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3):81一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