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加快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业经济管理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策略
【摘要】 发展地区畜牧业的循环经济可提高粮食产量。减少污染、开辟新能源、增加农民收入。可参照禽-粪-饲料、畜-粪-渔-果、畜-沼-菜、草-畜-草等的循环模式发展。应采取的主要 措施 有:大力宣传、调整农牧业结构、秸秆过腹还田、先行示范、逐步推广、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相结合等。促进欠发达地区畜牧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畜牧业循环经济 模式措施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畜牧业是农业的转化产业,上连 种植 业,下连运销加工业,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畜牧业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意义深远。
l.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是提高粮食产量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食粮畜禽数量大增,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建设的日益扩大,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今后粮食的增产只能靠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现阶段,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大量的使用化肥,一是导致投入的边际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上升;二是土地板结,地力下降,致使粮食单产很难有大的提高。有效利用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不仅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地有机物质含量,而且还可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的产量,真正达到以农养畜,畜返哺农,促进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开辟新能源,缓解农村燃料紧缺
燃料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活,影响到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农户燃料以煤、柴、秸秆为主,成本高,污染大,一些地方因燃料缺乏而砍林木、挖树根、铲草皮,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畜禽的代谢物――粪尿,是较理想的沼气原料,沼气的热值较高,5000J/m3,相当于lkg原煤或标准煤。据测算,每头牛的粪便每年可产沼气600m3,相当于500kg标准煤,如果合理应用,相当于每头牛直接增加经济效益300元以上【l】。利用畜禽类粪便生产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动物粪便不能有效利用给农村环境带来了较大污染。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对畜禽粪便进行再处理、再利用,可大大减少空气臭味和蚊蝇、病菌的滋生,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保障人畜健康;秸秆过腹还田、循环利用,可减少以往焚烧秸秆、随意丢弃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净化农田和大气环境;扩大人工种草、减少林木砍伐,可尽快恢复林草植被,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可形成新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据统计,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极低,70%的农作物秸秆被当作垃圾烧掉。农作物秸秆和粮食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产品,是发展食草畜禽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加大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力度。发展秸秆饲料【2】。如果将农作物秸秆全部开发,全市可增加几十个加工厂,增加上千人就业,每亩农作物秸秆还可增加数百元的经济收入。
2.全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模式
在畜牧业的发展上,应转变方式,变可持续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把畜牧业和农业、加工业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畜多-肥多-粮多-畜多的良性循环。根据全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可走如下发展模式:
禽-粪-饲料(有机肥料)循环
该循环就是将鸡粪作为饲料原料,鸡粪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蛋白质等可利用有机物质,将鲜鸡粪晾干,再用鸡粪膨化机进行膨化即可。膨化出的鸡粪不仅无臭味,而且色泽淡黄,有炒香味,可替代粮食饲料喂养畜禽。用同样 方法 制成有机肥后,可完全替代化肥,而成本仅是尿素价格的一半。
畜-粪-渔-果循环
该循环就是将畜禽粪便稍加处理(消毒)后,直接撒人鱼塘, 捕鱼 后,用鱼塘水浇灌果树,实现三赢【3】。此循环已被全国许多地区应用,效益十分显著,不仅降低了养鱼成本,而且减少了果树的施肥量,提高了果肉含糖量。
畜-沼-菜循环
经测算,每头标准畜可年产600多立方沼气,产生的沼气可以解决农户照明和生活燃料需要。除了将沼气用于生活之需外,还可把富余沼气通人种植蔬菜的大棚里,用于冬天增温,还可把沼液、沼渣作为蔬菜使用的肥料,用此肥料所生产的蔬菜能达到绿色要求。
草-畜-草循环
种草养畜是提高畜牧业效益和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其效益。用牧草养奶牛,经济效益比种粮食高,并且能提高乳脂率,还能大幅度提高产奶量。
3.全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我们认为,现阶段我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可采取如下措施:
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意识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农民明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科学道理和综合效益。农民才能转变为自觉行动。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 教育 和技术的普及来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引导科技人员进行畜牧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再利用开发研究,并在农村搞好模范试点,推广和普及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调整农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开发为依托,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退耕种草和饲用玉米面积。基于目前约三分之一粮食用作饲料的现实和饲料粮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应按人畜分粮的要求,对现有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把饲料生产纳入种植计划,促进土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改变过去种玉米以收籽实为主的传统,把青贮玉米、高蛋白玉米等专用玉米的种植作为调整玉米品种的主导方向.以解决冬季多汁饲料缺乏问题。
推行秸秆过腹还田,提高秸秆的饲料利用率
目前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途径主要有:秸秆直接还田、秸秆堆沤还田、秸秆气化作能源、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等【4】。上述方法,有的生产成本高,有的技术尚不成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秸秆利用问题。秸秆过腹还田,在我国目前是一项技术上最成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好的利用方式,具有秸秆利用量大、节约饲料用粮、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等综合优势。
先行示范,逐步推广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关的技术如何配套、工作如何开展,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应尽快选择一批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乡村,通过财政扶持,先行试验示范【5】。在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上,应以资源利用量大、覆盖面广、技术成熟、投资相对较小的秸秆过腹还田、新式沼气池推广等为主进行示范,取得 经验 后再在全市推广。
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相结合
发展循环畜牧业,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由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转变为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6】。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把发展重点放在促进畜牧业规模成长和质量提高上及有效物质循环利用上,依靠科技进步,注重产业升级和功能开放,真正使可利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母瑾,王林喜,邱清廉.重视解决“养牛致贫”现象[N].北方经 济报, 2005-Ol- 12.
[2] 滕有正,鸟海芝.草原循环经济与畜牧业产化经营[J].内蒙古 财经 学院学报, 2007,28(1):25-28.
[3] 林天锋.努力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 院学报,2005, 22(5):97-101.
[4] 林向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3 (1):23-26.
[5] 郝继明.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着力点[J].贵阳学院学报,2007,2 (1):50-54.
[6] 刘学敏.循环经济机制与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7,23(1): 21-22.
试谈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就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措施,以此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管理:经济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加快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畜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一)建设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现代畜牧业建设的进程和水平。畜禽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是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特征。现代畜牧业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以发展高效、生态、品牌畜牧业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建设现代畜牧业,要通过改善生产环节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规范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扩大优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提高畜禽的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为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可能。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根本措施,通过建立优势产区,以畜牧企业为龙头,以培植世界知名品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不断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畜牧业与消费者健康畜牧业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深远,可以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从积极影响来看,畜牧产品消费大大有助于人们的健康。从不利影响来看,主要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公共卫生问题,如药物残留的影响(瘦肉精、抗生素等),动物疫病的影响(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牧产品的安全性如何,饲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发展现代畜牧业,就是通过舍饲化、集约化和企业化,一方面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提供出更多的畜产品,另一方面更好地控制药物科学合理使用,更好地防控禽流感等各种动物疫病,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三)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畜牧业,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已达600多元,占到现金总收入的30%,在一些畜牧业主产省超过了50%,四川省已超过60%。建设现代畜牧业,可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不断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仅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而且带动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食品、制革、毛纺、畜牧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目前,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亿多人。2005年与我国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兽药等产业的产值超过了8000亿元。2005年饲料工业的产量达到1,07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八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产值为2742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 渠道 ,成为繁荣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不断提高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水平,实现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积极发展畜牧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一要突出抓好优质高产人工牧草、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和农副秸秆加工利用,不断提高牧草的利用效益。二要着力搞好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充分发挥草地生态屏障功能,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同时,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要充分利用冬闲地突出抓好多年生牧草和一年生牧草及粮草轮作的种植。加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对草原灾害、草原纠纷和草原违法处理率达100%;及时监测、及时治理、减少损失,提高草地生态建设服务能力。三要着力推行畜禽清洁生产,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运用生态养殖新理念、新工艺,积极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无害化处理及利用等生态养殖技术,大力推行猪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畜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产业化是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畜牧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可有效地将分散的个体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既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解决畜牧业效益低的问题。
(三)坚持科学管理这个理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兴牧的第一要务,加快畜牧业科技体制和兽医体制改革,着力提升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畜牧兽医人才资源配置,加大对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快现代畜牧科技知识的更新和普及,全面提高畜牧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懂管理、善经营的畜牧企业家,带领和帮助农牧民发展畜牧生产。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行动,增强农民应用科技、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让传统农民转化成现代农民和现代农业企业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高效、低耗的现代化畜牧业,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科技进步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支撑。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保护环境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根本?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从而达到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的目的。
(五)加速畜牧产业化经营。
要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持续增收的能力。要鼓励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将初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环节利益统一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更主要的是通过联结加工,进一步拓宽市场,增加系统的整体效益,企业发展,农民收益稳定,消费者满意。这是现代畜牧业的基本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现代畜牧业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光荣而又神圣的事业。因此,积极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略,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不断加大畜牧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是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是域外引进的畜牧良种、畜牧技术等适应中国的生存环境,并且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体系当中,逐渐形成有别于原生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品种的过程。具体的畜牧良种方面,从自古的“六畜”、“奇畜”到今天的畜牧业发展都曾受到域外因素的影响。畜牧动物如此,畜牧植物也有引进及本土化的历程,以苜蓿为代表的牧草就在引入中国后发生了较大的功能性改造。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史也是在借鉴外族经验与教训的同时才能不断创造辉煌。此外,畜禽饲养技术、畜牧兽医技术的不断成熟也掺杂着域外的因素,而域外引进的畜牧良种在提高了畜牧业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畜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研究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以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为研究对象,对历史时期域外引进的主要畜牧动物、植物及畜牧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本土化的主要形式、影响因素及最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分析。论文整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论述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对本土化理论的把握,对“域外”、“引种”、驯化与驯养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阐释。第三章主要是对畜牧良种的引进和本土化梳理,具体从劳役牲畜及畜牧植物-苜蓿两个方面分析其引进历程及本土化。第四章主要分析域外畜牧技术的引进、畜牧良种的引进对畜牧制度的发展发挥的作用。第五章论证域外畜牧科技引进及本土的形式与影响因素。第六章在分析域外畜牧科技引进与本土化过程中总结了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一一进行了阐述,也由此为着力点,从更宽泛的角度和更深入的挖掘文章的写作意义,以求切实能对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有所研究创新。最后为结语部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做一些历史角度的思考,以期能对现实有所启发,也是完善了篇章的逻辑结构,是为本文的收尾。[1] 夏学禹.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 古今农业. 2010(03)[2] 余达忠. 农耕社会与原生态文化的特征[J]. 农业考古. 2010(04)[3] 汪慧玲,张文婷. 汉唐西北农牧分界线变迁原因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6)[4] 齐秀华. 游牧经济的生产力构成及其基本内涵[J]. 理论研究. 2009(06)[5] 罗志田. 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J]. 中华文化论坛. 2009(S2)[6] 程芳. 浅论汉武帝“富国强兵”战略与抗击匈奴的胜利[J]. 黑龙江史志. 2009(19)[7] 王静. 魏晋南北朝的移民与饮食文化交流[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8] 樊志民. 农业进程中的“拿来主义”[J]. 生命世界. 2008(07)[9] 吴伊娜. 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些认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04)[10] 额尔敦扎布. 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人与自然的和谐[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7(01)
通过对北京相关机构的调查确定,栀子、白术、牛膝均为临床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其饮片包括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白术、炒白术、焦白术、牛膝及酒牛膝。其中定性分析方面多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定量方面多采用色谱法测定部分指标成分的含量。然而,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炮制方法多变的作用特点,对于中药而言,这种质量控制模式存在缺陷。基于此现状,本文以这九种药材饮片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质量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期完善和提高质量标准的控制水平。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研究首次采用C18反相薄层色谱代替传统的硅胶薄层色谱,对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进行定性鉴别的研究。相较于原有质量标准中的定性鉴别,本研究中白术及其炮制品的C18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法,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提高鉴别的准确性;而各药材饮片的前处理方法更为简便,展开剂更为简单,安全;同时C18反相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反映信息一致,可用于药材的高通量、快速检测。2.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的指纹图谱。栀子饮片及炒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9个特征峰,焦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5个特征峰,10批不同厂家的栀子饮片相似度在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炒栀子饮片相似度在以上,9批不同厂家的焦栀子饮片相似度仅在以上;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0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焦白术相似度在以上;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4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13批不同厂家牛膝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以上,5批不同厂家酒牛膝相似度在以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指认。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指纹图谱中的8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指认;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指认了6个特征峰;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的7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的指认;通过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特征峰的初步指认,能够得到各饮片更加完整的化学成分信息。2.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和二萜色素类化合物(西红花苷Ⅰ)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中内酯类化合物(白术内酯Ⅰ、Ⅱ、Ⅲ)和挥发油类化合物(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牛膝及酒牛膝中植物甾酮类化合物(p-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的九种饮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准确度范围为95%~105%,方法学均符合规定,证明所建立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九种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3.水煎液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白术、牛膝等9味饮片水煎液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水煎液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的含量;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水煎液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牛膝及酒牛膝水煎液中p-蜕皮甾酮的含量,并与上述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机试剂提取液及水煎液中各类成份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变化规律。
畜牧方面你这个是哪个学校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一) 1. 外种猪配种技术初探 2. 浅谈猪的发情鉴定(配种或分娩)技术 3. 提高猪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研究 4. 浅谈家畜的配种繁殖技术 5. 家畜精液保存技术的应用 6. 四川畜禽品种资源调查 7. XX地区畜禽改良现状的思考 8. 畜禽引种的注意事项 9. 电子计算机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10. 饲料安全及控制措施 11. 反刍动物(牛)饲喂尿素的效果分析 12.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13. 如何控制动物生长中的钙、磷营养 14. 试述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技术 15. 新型蛋白源饲料研究进展 16. 中草药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17. 城乡统筹和农村建设发展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18. 传统养殖与现代养殖的比较研究 19. 粮、果(草)间、套、轮作模式探讨 20. 栽培苜蓿对土壤中氮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二) 1. 有机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 益生菌的营养和免疫特性及应用 3. 饲料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4. 营养保健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 浅谈饲料转化率及影响因素 6. 我省饲料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7.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控制及防制对策 8. 禽流感的现状及预防 9. 鸡马立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10. 鸡球虫病的防治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12. 我国养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3. 如何加快养兔业产业化进程 14. 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 15. 浅析农村散养肉兔的利弊 16. 肉兔发情鉴定及配种技术分析 17. 夏季预防家兔中暑的技术措施探讨 18. 兔产品开发与利用现状 19. 提高獭兔养殖效益的综合措施 20. 冬季影响家兔生产的因素及对策 21. 兔常见脱毛症的预防与治疗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三) 1. 菌糠饲料深加工利用研究 2. 宰前使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猪肉质性能参数的影响) 3. 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妊娠母猪性能的影响 4. 粗纤维的营养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导致动物贫血的营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6. 佝偻病和软骨病的诱因和防治措施 7. 高铜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8. 断奶仔猪的日粮配制技术 9. 农村种植优质牧草与养畜情况调查 10. 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应用 11. 酒糟在饲料配合中的应用 12. 动物饲料与禽产品安全关系 13. 饲料加工对畜禽产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14. 浅谈中国饲料行业的状况 15. 浅谈当前饲料市场营销创新 16. 农村饲料配合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17.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或添加剂)在农村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1.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有关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3.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 4. 专科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5. 关于畜牧兽医论文范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我国传统的畜牧行业展开了相应的改革,我国的畜牧兽医行业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本科生毕业论文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猪常见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和预防治疗方法
1 猪副伤寒病
本病主要侵害 1~4 月龄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阴雨潮湿季节多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可从粪、尿、乳汁、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排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在子宫内也可能感染。健康猪带菌相当普遍,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以及抵抗力下降时,常导致内源性感染。主要特征是腹泻、下痢,若不及时准确治疗,很快就脱水死亡,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
猪副伤寒病的症状
急性型:多发生于断乳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体温高达 41℃~42℃,腹泻,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斑,多以死亡告终。
亚急性和慢性型:表现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粪便。病猪消瘦,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可达数周,最终死亡或僵猪。
防治措施
预防:加强防疫注射或投喂副伤寒苗。把好猪源关,自繁自养极佳。改善饲管及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抵抗力。常洗用具、食槽,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不留粪尿,以减少感染机会。
哺乳及培育仔猪防止舔食脏物,喂优质、易消化饲料,勿突然更换饲料。
治疗:肌注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服土霉素片;肌注氯霉素、庆大霉素,服土霉素片;肌注氯霉素、磺胺嘧啶钠,服土霉素片;肌注恩诺沙星、氯霉素,服土霉素片;盐酸环丙沙星、氯霉素,服土霉素片。
2 猪肺疫病
猪肺疫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呈败血症死亡。本病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猪最易感,季节性不明显,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高温,潮湿,多雨季节多发。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不良等因素促进本病发生, 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猪肺疫的症状
急性病例高热达 41℃~42℃,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咳喘,口鼻流泡沫或清液,咽喉部急性肿大、红色、触诊坚硬有热痛感。腹侧、四肢内侧皮肤发红斑,指压褪色,终呼吸困难窒息而死;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肺炎、慢性胃肠炎症状,鼻流脓性分泌物,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伴腹泻消瘦。
防治措施
预防:定期注射猪肺疫苗;把好猪源关;猪舍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通风;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静注磺胺嘧啶钠。肌注长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或卡那霉素,若并发它病要对症治疗。
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各龄猪均易感,多发于 6 周龄至6 月龄猪。长途运输、饲管不当、气候骤变等因素可引发本病。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气流感染。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
感染猪潜伏期 1~7 天。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病猪突然死亡,死前无征兆,死猪腹部、耳、四肢发绀,口鼻流带血红色泡沫,死亡率高达 80%~100%。急性型病猪减食或废绝,体温 41℃左右,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不卧,精神沉郁,耳鼻、四肢皮肤呈蓝紫色,张口伸舌,喘,间歇性咳嗽,呼吸困难,表情极痛苦,常于 24 小时内病重窒息死亡,部分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咳喘,食欲减退,消瘦,病程延长或进一步恶化。
防治方法
预防:加强防疫,定期注射胸膜肺炎多价灭活苗;严把猪源关;强化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制度,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本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用药量要大。首选静注磺胺嘧啶钠,肌注长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或(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可同时使用维 C、地米效果会更好。若并发其他病要对症治疗。
4 猪口蹄疫
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均易感染,本病传染性很强,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流涎,跛行,口腔、鼻盘、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
猪口蹄疫的症状
患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流涎,跛行,喜卧,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蹄冠、蹄叉、蹄踵均会产生水疱,疱溃后、流脓血而形成烂斑,重者蹄壳脱落,病仔猪可因停食、肠炎腹泻等死亡。
防治方法
若发现猪患上口蹄疫,一定要上报动物检疫部门,不能隐瞒、出售、私屠乱宰;对病死猪要作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圈舍、用具、槽子等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以免口蹄疫经空气、污物、病肉等传播,传染给其他家畜甚至人。该病危害极大,无法根治,只能预防。因此预防十分关键,广大养殖户要十分重视,定期注射口蹄疫苗,切勿心存侥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 猪丹毒病
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和梅雨季节,2 月龄以上猪最易感染。病猪潜伏期短的为 3~5 天,长的达半月之久。主要特征是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出现各种形状红斑或疹块,呼吸困难,病死率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猪丹毒病的症状
该病分为败血型、疹块型和慢性型。患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渴,大便干燥。在耳根、胸、背部、腹部、大腿上均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界限明显、扁平肿胀的紫红色疹块,指按褪色。
防治措施
预防:定期预防注射猪丹毒苗。强化消毒制度,搞好圈舍卫生。严把猪源关,新购进的猪应隔离饲养一周,确定正常后再入圈喂养。
治疗:静注磺胺嘧啶钠,用复方氨基比林或安乃近 10~20 毫升稀释青霉素肌注,每天 2 次;中药疗法可用大黄、石膏、玄参、知母、连翘、地龙各 25 克,甘草 15 克,加水煎服 2 剂。
浅谈奶牛乳腺炎治疗新策略研究进展
乳腺炎(mastitis)是奶牛最常见的生产性疾病,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奶牛乳腺炎分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两种,临床型乳腺炎以乳房红肿热痛、乳腺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2],而隐性乳腺炎虽无可见临床症状,但在大部分牛场存在,危害更大。奶牛罹患乳腺炎后,引起乳腺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不同程度障碍,乳脂肪、乳蛋白和乳糖等主要乳成分合成量明显减少[3],造成牛奶品质显着下降。研究证实,综合评估各种因素造成的损失,奶产量及奶品质下降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49%[1].
国内常见的奶牛乳腺炎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由于乳腺炎病原菌种类多,乳腺感染致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极易导致耐药菌株增多、乳中抗生素残留等问题,严重威胁乳品及生命安全。因此,开发能快速修复乳腺组织,恢复产奶量、提高奶品质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乳酸链球菌素、Aegis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CpG-DNA、血小板浓缩液新型乳腺炎治疗制剂可用于奶牛乳腺炎临床治疗。另外,激素、调控乳腺细胞信号通路及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等新型治疗策略也为快速高效防治乳腺炎提供了良好前景。
1治疗乳腺炎的新制剂
乳酸链球菌素
乳酸链球菌素 (Nisin)又称乳球菌肽或乳链菌肽,是从乳酸链球菌发酵物中提取的一种多肽抗菌类物质,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天然生物性食品防腐剂和抗菌剂[4].Nisin最先作为牛乳房乳头的一种消毒剂使用,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且无潜在组织损伤。Nisin作为乳腺炎治疗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其吸附于细胞膜上以后,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引起细胞裂解及细胞内蛋白大量外泄,致病原菌死亡[5].
另外的研究也证实,Nisin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模型的治疗中,也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从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无乳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可见,Nisin能够有效抑制这两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4].曹立亭等[6]使用Nisin乳腺灌注治疗临床型乳腺炎,测定治疗前后牛奶中乳脂肪含量、非脂乳固体含量、牛奶蛋白质含量、奶牛泌乳性能等指标,治疗后奶牛所产牛乳的上述指标均显着提高,提示使用Nisin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成分的能力增强及乳腺组织修复。Szweda P等[7]分离出37株牛乳腺炎源耐药菌株,药敏结果显示其中21株对Nisin敏感,进一步证明Nisin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Aegis溶菌酶
Aegis溶菌酶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能切断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l,4糖苷键,破坏肽聚糖支架,在内部渗透压的作用下致细胞胀裂,引起细菌裂解[8].通过对比溶菌酶和头孢唑啉钠治疗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效果试验,溶菌酶组给药24h后乳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着降低,揭示溶菌酶能抑制和清除炎症时产生的氧自由基,从而减少对乳腺细胞的损伤[9].进一步研究证实,鸡蛋清溶菌酶、鸭蛋清溶菌酶、10%溶菌酶制剂、细菌性溶菌酶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0],细菌性溶菌酶治疗效果最好,最有希望用来治疗细菌性乳房炎。
沈诚等[11]将人溶菌酶重组质粒pcDNAKLYZ乳腺灌注治疗隐性乳腺炎奶牛,比较灌注前后牛乳中的细菌阴性率,灌注前阴性率为0,灌注后阴性率为,显示重组质粒抑菌效果显着,该重组质粒对奶牛隐性乳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溶葡萄球菌酶
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是一种从模仿葡萄球菌()中分离获得的含Zn2+内切肽酶,因能有效的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而达到杀菌作用[12].Aguinaga A等[13]使用溶葡萄球菌酶和不同抗生素单独和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和甲氧西林敏感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溶葡球菌酶跟抗生素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且致MSSA及MRSA菌株的抗生素使用浓度分别降低了2倍~11倍和2倍~14倍。在另一研究中,用MRSA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分别应用不同剂量的溶葡萄球菌酶、万古霉素和PBS进行感染后治疗,结果显示溶葡萄球菌组具有低病死率、肺组织损伤减少、感 染 部 位 细 菌 数 较 少 特 征,并 成 剂 量 依 赖性[14].
Szweda P等[7]研究同时也指出耐药菌对溶葡球菌酶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μg/mL~μg/mL,远远小于MIC最大值32μg/mL,且所有耐药菌对溶葡萄球菌酶敏感。蒋司嘉等[15]使用低、中、高重组溶葡球菌酶粉治疗85头患乳房炎奶牛的104个乳区,试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有效清除感染乳区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大幅降低牛奶中的白细胞数,提高日产奶量。不同剂量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都优于青霉素,治疗效果跟剂量呈正相关。
CpG-DNA
CpG-DNA是一些具有免疫激活功能的以未甲基化的CpG基序为核心的DNA序列,它包括含CpG基序的人工合成的CpG-ODN和自然界中低等生物的基因组DNA[16].在由大肠埃希菌建立的山羊乳腺炎模型中,试验组乳腺组织中大肠埃希菌数显着低于对照组,CpG-ODN对大肠埃希菌诱导山羊乳腺炎的乳腺有保护作用[17].在分别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诱导的大鼠乳腺炎中,使用CpG-DNA的试验组乳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和CpG-DNA特 异 性 受 体TLR-9(Toll-like receptor-9)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提高,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对组织的损伤,提示CpG-DNA具有乳腺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为CpG-DNA与宿主体内天然免疫细胞上的模 式 识 别 受 体 相 结 合,引 起 相 应 的 免 疫 应答[18].
血小板浓缩液
血小板最常见的作用是在血管损伤部位聚集,形成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组成凝血表面从而达到止血作用[19].Pinto J M等[20]通过使用血小板浓缩液治疗一例人慢性皮肤溃疡,观察到肉芽组织增生,提示治疗有效,可能原因是血小板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刺激胶原蛋白产生、活化成纤维细胞和诱导细胞外基质重塑达到修复组织损伤作用。
Lange-Con-siglio A等[21]使用血小板浓缩液灌注感染乳腺,通过感染乳腺乳汁体细胞数和细菌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使用血小板浓缩液能显着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和细菌数,血小板浓缩液在促进炎症消散、减少乳腺实质损伤、降低乳腺炎复发率方面有较好作用。进一步研究证实血小板浓缩液不仅对乳腺组织有修复作用,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
Bi-elecki T M等[22]采用Kirby-Baue纸片扩散法,观察到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的琼脂平板可以显着抑制金黄色 葡 萄 球 菌 及 大 肠 埃 希 菌 的 生 长。
Marian E等[23]从事的另一项研究不仅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而且显示血小板浓缩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抑制作用。一项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发病率为,大肠埃希菌乳腺炎发病率引起的为[24],因此有望使用血小板浓缩液治疗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乳腺炎。
2乳腺炎治疗新策略研究进展
激素调控乳腺细胞的分泌及修复
激素在生殖生理方面应用广泛,乳腺的生长发育和分泌功能均在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的调节下进行,多种内分泌激素发挥着重要作用[25-26].佟慧丽等[27]建立正常培养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用催乳素处理体外培养乳腺上皮细胞,测定催乳素处理组乳腺上皮细胞乳糖和总蛋白水平,显示催乳素诱导乳腺上皮细胞乳糖及乳蛋白分泌水平明显升高。
陈建晖等[28]使用催乳素和孕酮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测定处理后细胞中的酪蛋白和乳糖含量,显示催乳素处理组升高趋势显着,提示催乳素可以提高乳腺干细胞的数量。激素已被证实有助于提高乳腺细胞分泌能力,提高牛乳品质,促进乳腺组织恢复,但应用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调控乳腺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研究证实乳腺炎的发生发展与乳腺细胞的凋亡及信号通路关系密切,肖阳[29]使用TUNNEL方法检测奶牛不同发育时期乳腺组织的细胞凋亡,证实泌乳晚期凋亡信号最强。乳腺细胞的分化、更新及凋亡与信号通路的调控联系紧密,与此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26].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可以启动Wnt靶基因的表达;抑制β-catenin信号,乳腺细胞分化和增殖被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够促进乳腺细胞的自我更新,而Notch的过量表达会抑制细胞的分化。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TP63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可促进乳腺细胞的有丝分裂[30].张雯[31]使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检测LPS刺激下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分泌以及常见的两条炎症信号转导通路NF-κB和MAPK的变化,结果显示LPS刺激下,乳腺上皮细胞TRL4、NF-κB和下游细胞因子表达升高,显着抑制了p38、JNK和ERK、MAPKs磷酸化。分析各信号通路在乳腺细胞分化更新及凋亡中的机制,精细调控乳腺细胞凋亡也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炎的新方向。
调控乳腺组织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的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奶牛乳腺后,中性粒细胞向感染乳腺组织集中,发挥吞噬功能清除病原,充当保护机体的第一道防线[32].然而,如果PMN在炎症灶过度激活或延迟清除,大量PMN可以通过释放氧自由基等有害内容物加重炎症反应,使炎症迁延、慢性化或扩散至全身[33].因此适时适度清除PMN对于控制乳腺炎症的发展和转归至关重要。
Wang Y等[34]使用650nm,低强度激光疗法作用LPS诱导的大鼠乳腺炎模型,经低强度激光疗法后,抑制PMN向乳腺腺泡聚集,降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减轻乳腺炎症反应。另一项研究证实,日粮中硒含量与乳腺中PMN数量直接相关,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病理学切片显示,缺硒小鼠乳腺出现较多PMN浸润、乳腺中组织中促炎因子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硒含量组小鼠,因此有望通过调控日粮中硒含量,调节乳腺中PMN数量,进而防治奶牛乳腺炎[32].
综上所述,乳腺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奶牛业的疾病,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由于其天然局限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乳腺炎防治新制剂乳酸链球菌素、Aegis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CpG-DNA、血小板浓缩液有望替代传统治疗药物;激素疗法、调控信号通路及PMN数量有望作为预防治疗乳腺炎的新策略。积极开展牛乳腺炎治疗新制剂及新策略的研究,为高效防控奶牛乳腺炎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Sinha M K,Thombare N N,Mondal mastitis indairy animals:incidence,economics,and predisposing factors[J].Sci World J,2014:.
[2]宋亚攀,杨利国。中国奶牛乳腺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10(12):48-54.
[3]张勇,杨永新,赵兴绪。临床型奶牛乳腺炎乳腺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4):1442-1446.
浅析机械化和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而没有实现机械化的畜牧业,就如同一辆没有内燃机的车子,怎能跟得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 1. 畜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1.1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种植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耕地和市场的约束,效益增长乏力,对农民增收拉动力减弱,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必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对外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将会受到冲击,而畜产品生产由于劳动密集度高,目前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紧跟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 1.2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表明畜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正在逐步增加,人们对皮革制品和羽绒制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虽然我国畜牧产品的产量十分巨大,但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丹麦肉类人均占有量为380kg,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荷兰的禽蛋人均41kg,我国仅为17kg;新西兰奶类的人均占有量达,我国仅为。在工业中以畜牧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商品的出口量也在逐年上升,例如皮革及其制品、羽绒极其制品等商品。 1.3国家政策支持畜牧业发展,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2001年国务院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在今后的畜牧业发展中,应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效型畜牧业,走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我国的畜牧业现代化步伐,以更好地适应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畜牧产品质量严格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 2.机械化对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 2.1世界发达国家畜牧机械化水平与发挥的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的畜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的50~60年代,至70年代,畜牧机械化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发展的主要畜牧机械化设备包括:草原建设机械化、牧草收获机械化、饲料加工机械化和畜禽饲养机械化,其中饲养机械化包括各类畜禽的喂饲、供水、清粪和粪便处理、畜禽舍及其环境控制,畜禽产品采集和初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设施。这些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畜牧业的收入。在饲草生产方面,人工草场面积占草场面积的比例较大,一般多在10%以上,有的总面积较小的国家,此比例高达60%。在这些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上更能发挥机器的效率,饲草青贮保证牲畜全年的食物供给。在饲料加工方面,欧美的饲料加工厂正向大型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发展。如美国的饲料工业已居十大工业的第九位,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6000余吨。在饲养机械化方面,饲养场正在向更大规模和专业化发展,机械化饲养已比较普遍,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以美国为例,从30至70年代,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表所示。 表 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种类 猪(工时/100kg肉) 肉鸡(工时/100kg肉) 火鸡(工时/100kg肉) 奶牛(工时/100kg牛奶) 牛肉(工时/100kg肉) 1935-1939年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1970-1974年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统计年鉴,1975。 2.2畜牧机械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畜牧业还是以一家一户的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畜牧机械化可以将农民从养殖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扩大养殖规模,这样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促使以农民投资为主的家庭养殖上水平,不断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减少单位产品的设施设备费用摊销,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畜牧业将会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面我们以挤奶设备为例说明机械化的好处:机器挤奶是机械化奶牛场的一个主要生产环节,如手工来完成,每头牛挤奶一次需12分钟左右,每人每工时只能挤4~5头奶牛,头均年产奶量在5000公斤左右,每天挤奶三次,其劳动量将占总工作量的40%,且不易保证挤奶的卫生质量,机器挤奶每头牛许5~7分钟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如在设计良好的挤奶车间进行,每工时可挤70~80头奶牛,同时还可以保证奶品的卫生质量和奶牛的健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奶牛产量。拿单筒式挤奶机说,每台售价2600元,按10头成乳牛计,仅分摊购置费260元。在费用开支方面,每台挤奶机每天三次挤奶耗电共计度,电费支出元。零配件全年开支50元。由于节省人工开支及奶的质量提高,头均增收不下200元,每头牛年增加产奶量以150公斤计,可增加收入225元左右,两项合计增加收入425元。扣除机器折旧费33元及直接费用(电费27元、零配件5元) 后,每头牛年可增加净收入36元。 2.3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品加工设备,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的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肉类加工业的产值不到630亿元,仅占食品工业产值的,禽蛋的加工量仅为总产量的1%左右,产值不足10亿元。现代化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是连接生产和市场的桥梁,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养殖必须依托龙头加工企业,才能更好地进入市场。同时,通过加工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畜产品的增值,如:出栏禽畜在产区就地屠宰,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而且可避免因长途运输引起的死亡和掉膘,减少经济损失。生猪的初加工可增值30%~50%,精加工可增值1倍以上;鸡肉的熟食加工产品较生肉分割产品可增值3~5倍或更高。为此,要按照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引进、开发、研制、推广畜牧产后加工设备,为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共享的产业化链条打下基础,促进畜牧业生产环节向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畜牧机械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市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老直辖市畜牧养殖发展的比较早,技术上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笼养鸡、猪小区化养殖、奶牛的工厂化养殖都在全国闻名,畜牧业多年的发展也培养出大量技术人才,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为我市快速发展畜牧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更应该把握这一有利形势积极推动畜牧机械化的发展。
模拟农场17牧草要使用牧草收割机进行收割。牧草收割机可以用来收割青草、干草、木屑。牧草收割机有相对应的牧草切割刀,牧草收割机通常是用来快速制作青储饲料的收割机。普通收割机需要装卸切割刀才可以工作,可以被普通收割机用到的切割刀有两种,当收割玉米和向日葵时,需要用到专业的玉米和向日葵切割刀(两者通用),而收割其他作物时则需要用到普通切割刀。
模拟农场20牧草收割机可以收集所需草料,喂养牛羊猪马:你可以驾驶许多不同种类的机器在田野上驰骋,合理的搭配才是让农作物更加茁壮成长的关键,时不时还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讨论经验。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比如小麦、油菜花、大豆、玉米等等
1、自然干燥法,自然干燥法常用的就是通过常温通风来进行风干,将需要干燥的牧草运往至设有通风道的草棚内,并用鼓风机等设备进行完成风干处理。这种自然干燥法比较适用于青草类牧草,且当地相对湿度低于75%。2、草架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多用于多雨地带,在牧草收割完成之后,将牧草扎成捆状并直接运往草架进行干燥。一般来说,草架多用竹竿或金属杆作为棚架原料,将其搭成分层式的草架结构。放置于干燥草架上的牧草需要根部朝上,并堆成圆锥形,厚度不超过70-80厘米,这样有利于干燥效率。牧草干燥方法3、地面干燥法,地面干燥法与草架干燥法最大的区别是地面干燥法适用于干旱地区,这种方法很简单,但基本上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待到天气放晴时,直接将牧草平铺在地面上进行翻晒。4、发酵干燥法,若是没有草架利用,且遇到多雨天气,那么发酵干燥法则是不错的选择。首先将牧草分层压实,有条件时可分层撒上为青草重量的食盐,堆成3-5米高的草堆,发酵30-60天后,晴天打开草堆,使水分蒸发,以此来实现干燥效果。
干草调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大类。(1)自然干燥法自然干燥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条件的限制,但为我国采用的主要干燥方法。与人工干燥法相比,自然干燥法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制作的干草质量差、成本低,自然干燥的方式又可分为地面干燥、草架干燥和发酵干燥三种。地面干燥法:也叫田间干燥,牧草刈割后在原地或另选地势较高处晾晒,大约4~6小时后使其干燥到水分含量大致为40%~50%,用搂草机搂成草条继续干燥,根据气候条件和牧草的含水量可进行草条的翻晒,使牧草水分降至35%~40%,此时牧草的叶尚未脱落,用集草器集成~1m高的草堆,保持草堆松散通风,经~2天达到完全干燥。牧草的叶开始脱落时叶片含水量豆科牧草为26%~28%,禾本科牧草为22%~23%.此时牧草全株的含水量在35%~40%以下。为了保存价值较高的叶,搂草和集草作业应,该在牧草水分不低于35%~40%时进行。草架干燥法:在多雨地区牧草收割时,用地面干燥法调制干草不易成功,可以在专门制作的干草架上进行干草调制。干草架主要有独木架、三角架,铁丝长架和棚架等。将刈割后的牧草自上而下地置于干草架上,厚度不超过70cm,保持蓬松,有一定斜度,以利采光和排水。草架干燥虽花费一定物力,但制得干草品质较好,养分损失比地面干燥减少5%~10%。发酵干燥法:阴湿多雨地区,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小,不能角普通方法调制成干草时,可用发酵干燥法调制。将刈割的牧草平铺,经过短时间的风干,当水分降低到50%时分层堆积成3~5m高的草垛逐层压实,表层用土或地膜覆盖,使牧草迅速发热,经2~3天草垛内的温度上升到60~700℃,牧草全部死亡,打开草垛,随着发酵热量的散失,经风干或晒干,制成褐色干草,略具发酵的芳香酸味,家畜喜食。如遇阴雨连绵天气无法晾晒时,可堆放1~2个月,一旦无雨马上晾晒,容易干燥。褐色干草发酵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造成营养物质的损失,对无氮浸出物的影响最大,损失可达40%,其养分的消化率也随之降低。(2)人工干燥法人工干燥法近30多年发展迅速,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在紫花苜蓿和狗牙根的干草调制过程中常用人工干燥法。人工干燥可减少牧草自然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使牧草保持较高的营养价值。人工干燥主要有常温鼓风干燥和高温快速干燥。常温鼓风干燥:牧草的干燥可以在室外露天堆贮场,也可在于草棚中进行干燥,堆贮场和干草棚中都安装常温鼓风机。不论是散干草还是干草捆,经堆垛后,通过草堆中设置的栅栏通风道,用鼓风机强制吹入空气,达到干燥。常温鼓风干燥适于在干草收获时期,大部分白天、早晨和晚间的相对湿度低于75%和温度高于15℃的地方使用。在空气相对湿度高的地方,鼓风用的空气应适当加温。干草棚常温鼓风干燥的牧草质量优于晴天野外调制的干草)。高温快速干燥:高温快速干燥常用烘干机将牧草水分快速蒸发掉,烘干机有不同型号,有的烘干机入口温度为75~2600℃.出口温度为25~11600℃,有的烘干机入口温度为420~11600℃,出口温度为60~2600℃。含水量80%~85%的新鲜牧草的烘干机内经数分钟,甚至几秒钟可使水分下降到5%~10%。对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及消化率几乎无影响,如早期收割的紫花苜蓿和三叶草用高温快速干燥法制成的干草粉含粗蛋白20%,每公斤含200~400mg胡萝卜素和24%以下.的纤维素。用快速干燥法制成的干草,占原来鲜草干物质的95%和90%~95%的胡萝卜素。(3)其它加速干燥的方法除人工干燥法可加速牧草的干燥速度外,压裂草茎和施入干燥剂都可加速牧草的干燥,降低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1)压裂草茎加速干燥牧草干燥时间的长短,实际上取决于茎秆干燥所需时间,茎与叶相比干燥速度要慢的多。当豆科牧草叶干燥到含水量15%~20%时,茎的水分含量为35%~40%.所以加快茎的干燥速度可加速牧草的整个干燥过程,同时可减少因茎叶干燥不一致造成的叶片脱落。常使用牧草压扁机压裂牧草的茎秆,破坏茎角质层的表皮,破坏茎的维管束使它暴露出来,这样茎中水分蒸发速度大为加快,茎的干燥速度大致能跟上叶的干燥速度。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牧草茎经过压裂后干燥所需时间,与未压裂的同类牧草相比,前者仅为后者所用时间的1/2~1/3。干草压扁机有两种类型,圆筒型和波齿型。圆筒型压扁机装有捡拾装置,压扁机将草茎纵向压裂,波齿型压扁机有一定间隔将草茎压裂。牧草刈割后应尽快压裂,最好刈割、压裂和成条连续作业一次完成。(2)化学干燥剂加速干燥近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加速豆科牧草的干燥速度。应用较多的有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钙、磷酸二氢钾、长链脂肪酸甲基酯等物质,用这些物质的溶液喷洒豆科牧草紫花苜蓿,能破坏牧草表皮,特别是茎表面的蜡质层,促进了牧草体内水分的散发,加快了田间干燥的速度,缩短了干燥的时间,能够减少紫花苜蓿叶量的损失,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和干物质的产量,使其消化率也有所提高。
1.草原保护和建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由于长期受人为和自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区草原持续沙化、退化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全区80%草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加上生态环境脆弱和利用不合理,导致草地面积日益缩小,退化趋势严重。据农牧业厅统计,目前,全区天然草原现有退化面积万亩,比80年代增长了。其中:轻度退化面积增长,中度退化面积增长78%,重度退化面积增长218%。而国家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虽然已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项目受益区小,沙化面积大,治理所需资金严重不足。国家退牧还草项目工程每年仅安排我区2700万亩左右的任务,且在27个旗县范围内实施,任务少,期限短,补助标准低,工程建设内容缺项多,局限大。而现在项目实施已到期限,禁牧舍饲项目补贴将全部结束,形势十分严峻。尤为严重的是,如果项目就此中断,多年来全面实行的草原保护制度就会失去基础,必将给牧民带来直接损失,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所得成效定然难以持续、难以巩固,甚至可能会前功尽弃。对此,基层干部和牧民群众普遍感到担忧,对今后草原生态建设信心不足。 2.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严重滞后。牧区草场是牧民的全部生产力,与农民不同的是,退牧还草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牧民要把仅有的草场贡献出来,不得不主要依靠项目工程补贴款维持生计,生活因此而陷入困境。牧民为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做出了牺牲,付出了代价,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措施迟迟不能出台,加上项目区牧民享有的补贴与农民土地补偿反差大,牧民心理不平衡,反应强烈。值得注意的还有:当前在不少地方经济发展中,一些企业在草原上开发石油、矿产煤炭等资源,不仅当地政府不知晓,资源税、所得税为零,而且严重破坏了草牧场,牧民毫无补偿,对此基层呼声很大。 3.生态移民难度大。一是国家给予的政策补贴资金较少,无法满足移出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移出牧民实现稳定就业办法少,有的地方牧户与转移前相比,总体收入没有增加,个别反而出现了下降趋势,致使有的移出牧民又返回原地。 4.草原畜牧业整体水平较低。目前,我区传统畜牧业仍然占很大比重,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够,科技推动支撑力度不足,品种改良、个体产出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化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还未实现,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与农区畜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草原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全区33个牧业旗县,自治区每年仅安排500万元防灾救灾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牲畜棚圈、饲草料基地、牧用机械等建设和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5.草原畜牧业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小,覆盖不均衡,“三牧”与“三农”补贴反差大。据农牧业厅相关部门和财政厅资料显示,现在涉农补贴在我区有13种。2007年国家和自治区农牧业各项补贴和建设资金约50亿元,其中给农民的各项直补资金总计亿元,其它奖励资金和标准粮田基本建设资金7亿多。而畜牧业补贴仅有5项约亿元。农业补贴除去一些技术性、风险性的间接补贴外,增加了大量惠农直补和价格波动补贴,而畜牧业补贴中有较大部分属技术性间接补贴,如奶牛冻精补贴和疫病防治疫苗补助,占补贴额的,是补给相关技术部门的;退牧还草工程国家只补贴饲草粮,占补贴总额的,仅限于760万亩禁牧区、1350万亩休牧区范围内的牧民享有,其它大部分牧区没有享受到这项补贴。还有奶牛后备母牛补贴在农区以及城郊结合地区投入比例较大,只有肉牛、肉羊、绒山羊、细毛羊这几项直接补贴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还是自治区下拨2020万补贴资金,在全区54个旗县实行,但数额很小。综合起来计算,涉及牧业牧民直接补贴资金不足亿元,农民与牧民享有的直接补贴资金比例约为66�1,存在较大的反差,国家直接补到从事草原畜牧业牧民身上的资金少,涵盖面十分有限。 (二)关于牧民增收的问题 1.牧民收入增长缓慢。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03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201元,2007年为5510元,年均增长,而同期牧民人均支出由2003年的元增长到5235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支出余额由364元减少到275元。与农民对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133元增长到2007年的3750元,年均增长,而同期农民人均支出由1055元增长到21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支出余额由1078元增加到1605元,可见牧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农民。东乌旗为我区最大牧业旗,也是牧民收入最高旗,200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8582元,同比增长,而人均生产生活费用支出9856元,同比增长62%,2008年上半年牧民人均生产费用同比增长,实际增长为负数,生产费用是历年来同期增加额度最多、增速最快的时期,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资料价格上涨较快,牧民增收困难。 2.实施草原保护制度过程中牧民收入出现新情况。实行草原保护制度对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要成效,但也给牧民增收带来一些新的困难。一是实行草畜平衡,使得牧民养殖数量严格地受到所承包到户草场面积的限制,降低了牧民养殖牲畜的头数,给牧民增收带来直接影响。据自治区农经站提供数据,我区牧民家庭经营所得由政策实行前(即2002年前)到政策实行后,收入总量减幅为26%,人均纯收入由政策实行前的2701元下降到政策实行后的2168元,减幅为25%。二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休牧政策,加大了牧民生产成本。据自治区统计局提供数据,2005年牧业生产中间消耗比2004年增加了,其中饲料、饲草增加的幅度最大为,燃料、用电量、畜牧用药的增长幅度超过20%,2007年牧民用于生产占总支出的,2008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飞速上涨,畜牧业生产费用进一步增加,畜牧业纯收入大幅度下降。 3.牧民增收渠道单一,中低收入牧民增收困难。由于畜牧业经营饲养方式的转变还不能马上到位,加之科技支撑力度不强,标准化防疫、模式化圈养、短期育肥等适用技术普及率低,牧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不高,还要受市场、气候、灾害、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对于收入中85%以上来自畜牧业的牧民来讲,增收还有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特别是在视察中发现,一些牧区70%的牲畜集中于25%的大牧户手中,畜牧业收入和牧民人均收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牧业大户的拉动,而75%属中小牧户,人均纯收入低于平均线,增收困难。据克什克腾旗调查,有的贫困牧民,他们的收入仅占牧民总收入的,有的牧民人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他们的收入却占牧民总收入的,大户掩盖下的贫困问题明显。此外,牧民人均负债严重,仅锡盟人均负债达6600元左右。值得注意还有,牧区贫困户在一些地区有扩大的趋势。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区草原畜牧业建设和牧民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关于草原畜牧业建设方面的建议 1.建议在新一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自治区民族地区特点,进一步深化对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认识,增强对牧民增收的关注度。切实要把“三牧”问题摆在与“三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重视,强化分类分析、分类研究、分类指导的力度,要注意在大农业概念下,防止以农代牧、以农盖牧的倾向,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要加强为决策层服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针对性。基于近年来我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要加大工业反哺草原畜牧业的力度,在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上应更多地向牧区倾斜。建议自治区进一步突出草原的地位和作用,将草原列为自治区国土资源整治的主要内容,并尽快制定草原生态建设规划法,完善《草原法》,促进草原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其具有刚性约束。 2.完善退牧还草工程后续政策。一是建议国家每年安排内蒙古退牧还草的规模能够达到5000万亩,并参照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将退牧还草禁牧休牧饲料粮补助年限再延长10年,同时相应提高补助标准。二是建议进一步充实工程建设内容,增加划区轮牧、饲料粮基地、牲畜棚圈、青贮窖、饲草料加工机械和水利等建设内容。三是建议在退牧还草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工程后期管护经费,给予草原监理部门适当的工程管护补助费。四是建议增加锡林郭勒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乌海市为项目实施范围,并对建设规模达到或超过中、重度退化草原面积的旗县继续安排退牧还草工程。 3.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自治区财政投入力度。在牧区资源开采方面,应积极争取国家运用经济杠杆调整企业与地方利益关系,解决地企共享资源、共同发展问题,提高资源税,建立和开征生态环境保护税,改革利益分配方式和机制。在完善投入体系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杠杆作用,利用政策导向和财政功能,采取贴息贷款、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各种手段,引导、鼓励和吸纳各方面资金向草原畜牧业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投入体系。考虑到自治区经济总体实力已具备扶持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条件,建议在自治区新增财政收入中加大向草原畜牧业倾斜和投入力度,有些重要方面,可在国家补贴未下达前率先在自治区实行对牧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在倾斜政策中应优先考虑支持产业化项目,对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优良畜种的培育以及牧民经合组织都要大力扶持,并对畜产品大旗予以奖励。 4.积极支持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建议自治区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资金,加强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研发、引进和集成配套,对牧区规模养殖场和家庭牧场实施专项推进,突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和环保措施建设,注重改善基层牲畜改良支撑体系的基础设施条件,改进技术服务手段,逐步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装备步伐。切实加大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力度,重点扶持诸如西门塔尔牛、乌珠穆沁羊、阿尔巴斯羊等优势畜种发展,着力提高良种牲畜比重,对积极响应和执行政府相关政策、制度的牧民,应予以奖励和补贴。加快培育牧区经纪人队伍、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牧户、协会、企业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提高畜产品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要坚持立草为业,扩大饲用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引进林草加工企业,推广饲草加工转化技术,提高饲草转化利用率,为禁牧后畜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饲草料保障。 (二)关于促进牧民增收的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牧民稳步增收的长效机制。建议自治区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比照国家支农惠农的补贴政策,对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采取与农民同等待遇的直接补贴政策。(1)建议提高牧民禁牧补贴、良种繁育补贴、粮食补贴的标准。(2)建议自治区参照国家政策,将牧民纳入国家实施的柴油等综合性补贴范围,保证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3)建议围绕“改善品质,提高单产”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对所有养殖户购买种畜进行补贴,加快推广优良种畜使用力度。建议2009年将自治区畜牧业良种补贴资金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主要用于对西门塔尔牛、三河牛、细毛羊、绒山羊和肉羊种畜、冻精进行补贴。可参照国家对生猪和奶牛扶持政策,对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基础母牛、细毛羊、绒山羊和肉羊基础母羊按现有存栏数进行补贴。(4)建议在原有补贴基础上,将生态移民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2万元。另外,建议自治区积极向国家争取,参照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制定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避免牧民的收入因为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降低;参照农作物保险政策,将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畜种纳入保险范围,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牧民的稳定增收。 2.加快牧区人口转移步伐,鼓励牧民自主创业。加强牧民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更多的牧民掌握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推动牧区劳动力由盲目寻业向有序转移就业转变,增强牧民适应市场的竞争力,使牧民有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通过培育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组织牧民积极投入矿产开发、道路建设、生态治理、市政建设等领域,努力增加牧民工资性收入。建议自治区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小额贴息贷款、项目资金支持,鼓励和扶持牧民自主创业,开展草原家庭旅游,加工销售民族工艺、服饰、奶食品等产品,从事餐饮、运输、修理等行业,不断提高自主创业的非牧业收入。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据西乌旗调查,该旗从2006年开始实施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60%的牧民享受到了“两险一保”,在保障牧民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的盟市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建议自治区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借鉴吸纳西乌旗和其它旗县的成功经验,进而在全区推广实行,进一步建立健全牧区医疗卫生、最低生活、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和监管水平,将符合条件的极端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鼓励各地开展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切实为牧民解除后顾之忧。要建立对牧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和服务。同时,建议认真总结生态移民工程的经验,重视解决移民工程实施中的问题,在实行围封转移过程中,成立人口转移就业服务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转移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苏木)四级联动的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体系,确保转移牧民真正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锡林浩特市是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新兴的城市,于1983年改成市建制,是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的开放城市。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草原风情,被誉为璀璨的“草原明珠”。全市面积18750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有蒙、汉、回、满等17个民族,是一座以蒙古族为主 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草原城市。 锡林浩特市原名贝子庙,是因乾隆八年(1743年)所建的喇嘛召庙——贝子庙而得名。这座贝子庙是锡林郭勒盟草原上最大的庙宇之一,占地平方公里。历经七代活佛修建成,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这座庙宇,香火缭绕,佛光普照其建筑重楼复阁,飞檐斗拱,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雕刻,辉煌的壁画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民族的建筑美和艺术美。 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东约20公里上都河北岸的元朝陪都上都古城遗址,是一座元代古城遗址。始建于1256年,当时命名为开平府,元中统世祖五年(1264年),正式称为上都,又名上京或滦京。由于这座元代古城规模宏大,当地群众见城内建筑台基比比皆是,便称它是“兆奈曼苏默”,蒙语是“108座庙的意思。上都是蒙古统治者第一座有计划营建的城市。从现存遗址上看,它继承了唐、辽、宋、金的传统布置和建筑风格。有些殿阁的整个模样,则完全仿照元代以前的手法。像作为宫城内主要建筑的大安阁,就是搬迁了宋代汴京的熙春阁。上都也有独特的民族建筑特点,如上都古城的宫殿与衙署没有严格的区分,各类建筑物的布置没有一定的规律,把大面积苑囿用城墙围起来,并做为都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从元代开始的创举。在宫城之前布置广场,更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少见的。 上都古城由外城、内城、宫城和关郊组成。外城周长约公里。全部是板筑土墙,外围是濠沟,每面各开两门,门有瓮城和城楼。宫城为皇帝的住所,有大明、仪天、宝云等殿,大安、延春等阁,绿珠、瀛洲两亭及振辰堂等,但是现在仅存有基石。宫城城墙是板筑土墙,外包砌青砖,内砌有石块,周长约2公里。东、南、西各开1门,门上有城楼,四角有角楼。内城是随皇帝避暑的官司员们临时僚署区,城内布局整齐。在东北、西北角各有一大型院落,是上都城内著名的华严寺和乾元寺遗址,现仅存殿基和碑亭。城外东、南、北三面关郊地带,是市肆、居民及仓廪地,有很多遗迹。 ~~~~~~~~~~ 回眸“十五”大型系列报道:大开放带来大发展 来源: 锡林郭勒日报 ———二连口岸过货量突破800万吨,二连铁路口岸过货量上升为全国陆路口岸第三位;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口贸易额累计突破6亿元,进出口货物累计达152326吨; ———去年全盟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8447万美元,出口总额达6806万美元,进口总额达51641万美元; ……“十五”期间,我盟依托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两大口岸,构建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同时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协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口岸经济和经济协作区成为我盟新的经济增长点。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二连打破过去“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守旧观念,大力解放思想,实行“一顶帽子大家戴”的政策,迅速形成以大边贸为龙头,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经济格局。二连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口岸城市。 漫步在二连浩特市街头,一栋栋中式、欧式建筑新颖别致,街上车水马龙,来自内地、沿海,来自蒙古、俄罗斯、东欧各国的客商络绎不绝,处处散发着边贸城市繁荣兴旺的浓郁气氛。 在二连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来这里采购商品的蒙古国人很多,他们中大部分人穿着我国生产的羽绒服、皮夹克、风衣。来自浙江、广东、江西、山东等地的“移民”,用熟练的蒙语,和蒙古国客商做着“国际贸易”。 在陈秀林的店铺里,我们遇见了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来此购货的几位身穿西服的蒙古边民,他们一边选购商品,一边与我们聊了起来。陈秀林在二连做买卖有十几年了,采访中,这个曾经用计算器与蒙古客商做买卖的浙江人,用流利的蒙语义务为我们做起了“翻译”。 谈话中,几位蒙古人对二连市近些年来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同时也对沿边开放的做法十分称赞。他们说,二连浩特市刚开放时与扎门乌德差不多,仅二十多年的光景,特别是近几年,现在已变成了一个很繁荣的城市,还是中国人有办法。 “南有深圳,北有二连”,1992年二连刚刚开放,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月收入有两千多元的乐国文夫妇听亲戚说,二连刚刚开放,政策好,挣钱快,于是他们千里迢迢从深圳来到二连淘金。如今乐国文已是二连市江西商会会长、二连市的人大代表。说起二连投资环境的变化,他感慨很多:“以前交通不太方便,运费也高,服装运费每公斤2元,现在每公斤8角钱。当初几次都有走的念头,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见证了二连这些年的发展。如今我们家里装上电脑了,大部分都是从网上订货。2001年,我家花22万元买了两层的商住楼,楼上住,楼下出租,市场里也有五个摊位,摊位月租金2400元。” 像乐国文、陈秀林这样当初只拿着二三千元钱来二连闯天下的客商,如今他们的产业已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他们有了自己的住房,固定的产业,已经成了真正的二连人。目前,外来创业者在二连浩特市就有4万多人,二连个体工商户中50%以上来自全国各地,流动人口是二连户籍人口的3倍。各类边贸公司已发展到94家,有5家外经贸企业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有11家外贸企业进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4家企业进入全区出口20强之列。 有了客源,有了市场,二连市委、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打造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链条,即木材加工、绒毛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企业。目前已有26家加工企业入驻经济合作区,总投资近3亿元,年木材加工量已达到22万立方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放是口岸的生命线,是开放给二连今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也只有开放才能推动二连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五年间,二连组织重要外事交往活动60余批、近600人次。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罕乌拉区结为友好城区,与俄蒙部分口岸和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与扎门乌德建立了快速灵活的协调联络机制,与天津口岸建立了跨区域通关合作机制。五年协议引进资金亿元,实际到位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81万美元。 与二连口岸相呼应,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也将成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这也为曾经的“蒙马处”带来新机遇。那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商贸城,那透着无限商机的俄蒙商业交易市场,那气势恢宏的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联检大楼在草原上相映成辉。 随着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即将成为我区第三个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东乌珠穆沁旗20位牧民瞄准了商机,每户集资12万元,在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兴建呼布钦高毕新艾里商城,成为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第一批掘金者。 20位牧民之一的斯日古楞告诉记者,他们这20户都是东乌珠穆沁草原上的牧民。近年来,为了保护草原生态,他们压缩牲畜头数,率先实现了草畜平衡。为了拓展发展空间,他们瞄准了边境贸易这块香喷喷的“羊肉”,他和呼木吉勒图、东布日勒等牧民倡议发起到新兴的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集资建楼经商,想在口岸再干出一番事业。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与蒙古国苏赫巴托省、东方省和肯特省等东部地区紧紧毗连,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季节性陆路开放口岸。这个口岸的建立,在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之间,又开辟了一条国际大通道。与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毗邻的蒙古国地区,畜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促进口岸经济发展,拓展国际贸易,200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正式批复在口岸新设嘎达布其镇,以此来增加口岸的人流、物流、信息流。 大开放带来了“大边贸”,“大边贸”带来了大发展。我盟以开阔的襟怀、开放的胆魄,创新开放的机制、开放的氛围,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投资者、创业者,使人才流、信息流、商品流充分涌动,开放合作与招商引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 盟委副书记、盟长荣天厚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牧区工作的认识。一要提高对农牧业经济的认识。全党抓经济,既包括第二产业,也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重点抓工业,既要抓煤、电、油、化、矿等企业,也要抓肉、乳、薯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抓项目,既包括工业项目,也包括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逐步提高工业对农牧业的反哺和支持能力;通过推进城镇化,逐步提高城镇对农村牧区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逐步提高产业化项目拉动农牧民增收的能力。二要提高对农牧民增收的认识。“三农三牧”问题的重点是农牧民,核心是农牧民增收。抓住了核心问题,就抓住了农村牧区工作的关键。三要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认识。从我盟实际出发,考虑到各旗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牧区人口居住分散、新农村与新牧区建设模式有所不同,必须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作为首要任务。要坚持规划先行、试点引路、循序渐进,在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好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农牧区人口转移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 支撑城市经营发展,关键在加快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是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产业的支撑,没有旺盛的人气,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市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和发展。锡林浩特市对这一点,目标明确。位于城市西郊的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座座相继建成的肉类加工企业已经成为园区中强有力的支撑力量。草原伊盛、小肥羊、奈伦、乌珠穆沁羊业等肉食品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为锡市肉业之都的梦想画上了最为浓重的一笔。各小型肉食品加工企业也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积极发展骨血、脏器、绒毛、皮革精深加工。锡林浩特市围绕主导产业,把配套企业、相关项目有目的地引导到工业园区内集中布局,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集中度,向着集群化发展道路又迈进了一步。同时将产业化与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确保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提高城镇产业支撑能力,解决城乡就业问题。
春季禁牧挺好,但是秋季
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利用草原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国家对草原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本办法所称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第四条开展草畜平衡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加强保护,促进发展;(二)以草定畜,增草增畜;(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循序渐进,逐步推行。第五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草原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草畜平衡的具体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草畜平衡的宣传教育培训,普及草畜平衡知识,推广草畜平衡技术,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稳定和提高草原生产能力;支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实施人工种草,储备饲草饲料,改良牲畜品种,推行舍饲圈养,加快畜群周转,降低天然草原的放牧强度。第八条农业部根据全国草原的类型、生产能力、牲畜可采食比例等基本情况,制定并公布草原载畜量标准。第九条省级或地(市)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部制定的草原载畜量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不同草原类型的具体载畜量标准,同时报农业部备案。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部制定的草原载畜量标准和省级或地(市)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同草原类型具体载畜量标准,结合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所使用的天然草原、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前五年平均生产能力,核定草原载畜量,明确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的牲畜饲养量。草畜平衡核定每五年进行一次。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对核定的草原载畜量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核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一次,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草原载畜量标准或者核定草原载畜量时,应当充分听取草原使用者和承包经营者的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保草原载畜量标准和草原载畜量核定决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草畜平衡管理档案。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载明以下事项:(一)草原现状:包括草原四至界线、面积、类型、等级,草原退化面积及程度;(二)现有的牲畜种类和数量;(三)核定的草原载畜量;(四)实现草畜平衡的主要措施;(五)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的责任;(六)责任书的有效期限;(七)其他有关事项。草畜平衡责任书文本样式由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报农业部备案。第十三条牲畜饲养量超过核定载畜量的,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实现草畜平衡:(一)加强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建设;(二)购买饲草饲料,增加饲草饲料供应量;(三)实行舍饲圈养,减轻草原放牧压力;(四)加快牲畜出栏,优化畜群结构;(五)通过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草原承包面积;(六)能够实现草畜平衡的其他措施。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草原资源动态监测工作,根据上一年度草原产草量的测定结果及对其他来源的饲草饲料量的估算,分析、预测本行政区域内当年草原载畜能力,指导草畜平衡工作。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组织对草畜平衡情况进行抽查。草畜平衡抽查的主要内容:(一)测定和评估天然草原的利用状况;(二)测算饲草饲料总量,即当年天然草原、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以及其他来源的饲草饲料数量之和;(三)核查牲畜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