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曾江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

曾江中国社会科学报

曾江:中国印度学发展要靠真正的学术眼光——访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学学者陆扬《中国社会科学报》陆扬从梵巴利文专业转入史学专业,先后在中国、欧洲、美国接受教育,现在他在中古史和佛教史的研究中仍常以梵文作为研究工具,由于这种种独特或说殊胜 的助缘,作为“圈外”的“内行”,陆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察中国梵文学术的视角,这是记者执意对他进行访谈的原因。三年前的10月底,记者曾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往北大二院(历史学系)旁听,领略陆扬谈史学问题的风采,在安谧的二院,史学系三代师生晤谈一室之内,砥砺往复,也许学术传承的因缘即在此时无声潜运。此次,记者就一系列梵文学术相关问题采访了陆扬。这是一次愉快而很有收益的访谈,虽然记者在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上不一定完全赞同陆扬的看法。记者与陆扬先生的对话从他对金克木和蒋忠新两位师长的回忆谈起。某:前几天拜访黄宝生先生,他给我看了金克木先生当年给他们授课时的梵文语法课本,是一本薄薄的油印小册子,他整理后还作为“附录”收入了他新近出一本书 ——《梵文文学读本》,以示“薪火相传”之意。金克木先生对你们1984级梵巴利文本科生有什么影响?对给你们授课的蒋忠新先生有什么回忆吗?陆扬:印象中我们当时并没有采用金克木先生授课的小册子。但是金先生教授梵文的一些基本方式很明显影响了对我们的教授方式,因为当时直接担任授课的蒋忠新 和郭良鋆两位老师都深受金先生的影响,所以潜移默化也影响到我们,比如强调梵文的诵读和语言本身的文化特性。金先生对我的影响更多是通过他的各种著作以及 在北大时经常向他老先生求教而获得。这方面我将有专文回忆,这里就不再特别说明了。教授过我梵文的蒋忠新和郭良鋆两位先生都是第一流的老师和纯粹的学者。有趣的是这两位老师都是上海人,据我所知郭先生更是出自旧上海富贵之门,却没有丝毫 的世俗之气,这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他们的方法都是循循善诱,让我体会到求学的温馨。隔了这么多年,我对他们的尊敬没有丝毫减退,这可以说 是我在北大最好的收获之一。两位中当然蒋先生和我们的接触更多,可以说是我学习梵文和印度文化的真正的“亲教师”。蒋先生身体很不好是当时我们师生圈内都知道的事,但他不避寒暑,撑 着来上课,而最了不起的是他只要一讲起课来,就神采飞扬,忘情于此中,感人极了。当时他虽然身体很不好,但我猜那段岁月对他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他有机会重 返杏坛,我们这些学生虽然并不出色,但和我们年轻学子接触,还是会给他带来安慰。而可能更重要的是,在遭受那么多年对学术的摧残之后,他得以重新投身学术 工作。他的两项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本梵文《法华经》的转写和梵文《摩奴法论》的翻译,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教学加上研究,他的毅力 真是内在的。蒋先生对我非常关心,不仅是学业上的也是个人生活上的。他住在离北大很远的劲松地区。我常跑他家去向他讨教,每次都会感到一种无比的放松和快乐。谈学问之 余,蒋师母每次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我,对于一个家不在北京的学生而言,这种照顾是很令我感动的。对我来说,最内疚和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去国之后,没能再 和蒋先生见面。他的突然去世使这种遗憾无法弥补。我1987年秋去国之后,直到 2000年夏首度回国到北京,当时行程极为匆忙。到北京我即向师友们打听蒋先生的情况,得到的讯息是蒋先生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改善多了,气色也好了,这让我 感到意外的欣慰。但正因为这一念,就没能及时安排时间去看望他。其实那些天住在北大,我也没有去拜访对我影响至深的金克木先生。这实在并非因为我不懂礼 貌,而是对这两位影响我人生的先生,我内心有一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不安,诚不足为外人道。可惜过后不久,两位先生都驾鹤西去了。某:您在北大和维也纳大学接受的梵文训练,对您现在的研究工作中有何助益?陆扬:我目前的学术工作和古代印度中亚的宗教历史还时时发生关联,因此梵文训练能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帮助。但梵文训练本身有其独立的价值,因为在接受这 种训练的过程中我能多多少少进入了另一种重要古代文化的核心,找到一种能够终身受用的参照体,对日后的学术思路有不能低估的帮助,即便我直接的学术工作不 再以梵文或印度古代文化为中心。而且由于北大维也纳诸位先生的影响,也能使我倾向于从印度文化历史的内部来了解这种文化的特点,而不是满足于了解其对于中 国文化的影响。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梵文训练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对这种语言不再有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崇拜感。同时对语言的掌握和人文学术之间的关系脉络也有比较客观的理解。某:您曾留学欧洲,现在任教北美,能否向我们介绍下您所了解的国际上梵文教学和研究的现状,尤其是其与印度学之关系?陆扬:我因为到美国后学术专业迅速转向中国古代史,因此没有再着意关心国际梵文教学和研究的现状,了解有限。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梵文教学和研究并不等 同与印度学的研究。在西方,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梵文都是作为一种学术工具附着在印度学的框架之下的,或者作为比较语文学附着在语言学的框架之下。但并不 等与说有印度学研究的学术机构,就一定强调梵文的教学和研究。我觉得中国学界对梵文和印度学关系的理解比较狭隘且单一,和国际学界在这方面认知上有相当的 距离。和欧洲相比,美国以梵文文献为基础的印度学和佛教学研究相对较短,在学术体系中占有的位置也比较边缘,但还是有其特色。传统上重要的中心像哈佛、宾夕法尼 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西雅图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等。这些学校中的梵文文献研究不只是在亚洲研究的系科里,也可以在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或宗教学系里。欧洲梵文和印度学的中心很多,难以一一列举。仅以我曾学习过的维也纳大学而言,这是一个自19世纪以来的印度学重镇,出过Wilheim Geiger这样的巴利文大家,Erich Frauwallner这样的印度思想和佛教思想的研究大师以及Manfred Mayrhofer这样的印度伊朗语的语文学宗匠。我求学期间,维也纳的梵文文献研究其实分成三块,一是和佛教学西藏学结合,在Ernst Steinkellner教授领导下的藏学和佛教学研究所;一是和印度学结合,在Gerhard Oberhammer教授领导下的印度学研究所;还有一个就是在Mayrhofer影响下的印欧比较语文学研究所里。我记得我曾听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吐火罗 文的课(虽然当时所学我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就是在比较语文学所,主讲的是从德国请来的客座教授K. H. Schmidt。Schimidt是研究吐火罗的专家,对吐火罗语B方言(也被某些学者称为龟兹方言)造诣尤深。但我记得即便像他这样的专家,在德国也没 有正式的教职,挂在德国Hall-Wittenberg的马丁·路德大学的职位只是个Privat Docent的空衔,没有固定的薪水,好比日本的“非常勤讲师”。Gerhard Oberhammer和Steinkellner先生都是Frauwallner的弟子,后术业各有专攻,但都可以说是从Frauwallner的学术体 系里分流出来的。我上过好几门Gerhard Oberhammer的课,都是解读印度部派和印度教思想文献的,如弥曼差、数论和商羯罗吠檀多,等等。他当时在维也纳大学的地位很高,著作也多。以他的 造诣来上这种入门课,颇为难得。他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特别注重打通天主教神学和印度古典思想的关联。当然这种学术立场必然影响到他对印度思想文献的 解读,不过我通过上课获得了这种经验,到美国后再转读陈荣捷、狄百瑞等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就非常能引起共鸣。某:我有一个关于国内梵文流别的问题。以徐梵澄先生为例,在接触中我发现,有的人很敬服徐梵澄先生,而一些梵文学者对徐先生之学则颇有非议,记得您曾经在跋《徐梵澄文集》的文章曾经略提及中国印度学存在分野的观点,能否在这里略展开谈谈这方面的看法?陆扬:我对您提的问题的理解是梵文研究在中国有派别倾向之分,这的确是存在的,虽然我个人对这种分别的理解和其他学者未必相同。在有些相关问题上这一领域 的专家更有发言权,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的意见仅供参考。我对中国印度学研究的分野在回忆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的文章里都会分别谈到。这里只就徐 梵澄先生说几句。徐先生在现代学林中是非常特别的人物。他在人文学方面的很多造诣不是同辈所能企及的。这是他的一项优势,比如他对中西古典的掌握就远远超过了季羡林先生, 也比金克木先生有系统。他在这个基础上再转入梵学和印度思想研究,当然视野就会不同,领悟力也会很高。但徐先生又具有很强的艺术家和文人气质,有时不够冷 静,而且他对思想的理解也有古为今用,六经注我的意识在里头,这都会影响到他的学术见解。比如他对《奥义书》等的译注,就受到印度现代思想学问家阿罗频多 的诠释的制约,有时类似于熊十力对唯识的解释。我也读过他英译的《肇论》,发现译得很不精确,几乎不能采信。但徐先生和金克木先生一样,都注重从文化内部 去观察,而不仅仅是从外部做些观察或实验,这个态度我很欣赏。某:有一个很多人包括学术界和公众都很关心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古代高僧梵文水平很高,现代梵文学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等唐朝高僧相比如何?陆扬:现代梵文学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时代的高僧相比如何,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玄奘的时代,梵文还是一种被文化精英所广泛使用的语言,并不是一种死语言。 这和罗马和中古时代的拉丁语一样,是印度古典文化的承载体,是名副其实的“雅言”。近年美国学者Sheldon Pollock发表了一部大著《人士间的天语》(The Language of the Gods in the World of Men),专门探讨在梵文的促进下印度文化的雅言化过程,有相当精彩的分析。现代梵文学者可能对梵文的历史变化有更好的了解,但不可能对梵文有像古代印度 文化之士那样的亲近的认知,更不太可能对这种语言有丰富的运用。当然我的印象中,西方优秀的梵文学者也并不完全将梵文作为死语言看待,比如不少学者能够从 事还原梵文文献的工作。当然即使印度古典时代的知识人梵文掌握水平很高,但这并不等于玄奘时代的中土高僧就一定能达到类似的水平。这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学 术课题。玄奘和义净等游历过五天竺的中土高僧有相当高的梵文水平应该不成问题,但他们未必接受过当时印度声明的系统教育,所以我推测他们的梵文素养是会有 局限的。而且像他们这样的僧人毕竟是极少数。以前学者常不加考虑的认为中国中古时代有很多精通梵文的僧人,但荷兰学者高罗佩就撰文打破这个迷思。他认为中 土僧人更多的只是懂悉昙而已,而非梵文。他的这个看法在西方学界颇有影响。他的见解我觉得过于偏颇,因为古代中印交流的丰富情况很多并没有在现存文献中得 到反映,而玄奘这样的僧人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某:梵文在中国作为一种非常小众的研究语种,但是在普通公众中有时却拥有可以带来很大声誉的神秘感,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陆扬:在国际范围内,这种现象固然显得很特殊,但如果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学术生态来看就不太难理解。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依靠某种机遇。坦率的说,在长远的 潜因方面,梵文的神秘感恰恰产生于公众对梵文和梵文在研究古代文化中所具有的具体作用并不了解。其次是中国近代学术传统始终有过度强调某种工具或某种材料 的作用的倾向,仿佛有绝技或秘籍在身,便可纵横天下,这是幼稚的想法。这种想法其实最早存在于中国人文学界,原先普通公众并不关心这个。我记得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季羡林先生曾多次对我们说,他80年代去开全国人大,和侯宝林一起,记者都只围着侯宝林采访,根本无人知道季先生。但这种情况 到了90年代以后完全颠倒过来了。可以说,梵文研究在普通公众中获得的声誉和季先生个人影响力的突然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但这种影响力的突然增加主要来自学 术圈以外。整个社会舆论对“国粹”的突然重视,而梵文虽不能算“国粹”,却也在公众的想像中和这种国粹主义挂上了钩,于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发而不 可收拾。这种潮流对梵文研究本身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我并不太乐观。当然说完全没有积极的作用也不符事实,但中国梵文研究和以梵文文献为基础的印度学研究 本身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真正的学术眼光。

第3版。《中国社会科学报》是张涛的文章,其中理论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排序是第3版。《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研究发现,图腾崇拜是远古时期不同地域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氏族部落中是否存在图腾崇拜?近日,就东夷先民的鸟图腾崇拜现象,本报记者采访了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刘德增。《中国社会科学报》:关于东夷族人的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哪些文献与考古资料提供了佐证?刘德增:《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讲的是关于商人起源的一个传说:阳春时日,一条河溪中,三个女子尽情沐浴。忽然,一只玄鸟(燕子)飞过,坠落一卵。三人中,名叫简狄的那位捡来吃了,竟因此怀上了身孕,生下了儿子契。这也是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关于“玄鸟生商”记载的版本,《列女传·母仪传》《史记·三代世表》、郑玄注《诗经·商颂·玄鸟》、王逸注《楚辞·天问》等,皆用这个版本。另一个版本说简狄将玄鸟卵放在筐里孵化而生子,这个版本见于《吕氏春秋·音初》《拾遗记·殷汤》等文献。嬴秦也有类似的传说:女修纺织,看见玄鸟产了一个卵,取来吃了,由此生子。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系年》记载,西周初年,嬴秦西迁。许慎《说文解字》女部“嬴”条:“嬴,少昊氏之姓。”《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氏“以鸟为官”,这些“鸟官”以凤鸟为首,共有24种。这个凤鸟部落栖息在今山东中部泰沂山地的周边地带。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子羔》中也有“玄鸟生商”传说,且更为原始,还保留了一些图腾神话的痕迹。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鸟崇拜的内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还有一种独特的含球习俗。据推测,含球习俗应与图腾繁殖仪式有关。石球或陶球状如燕卵,含球乃是取象于简狄吃燕卵而生子。诸如此类的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与英国人J. 朗格最先记述的图腾崇拜颇为相似。图腾崇拜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把某种动物、植物等奉祀为先祖,是图腾崇拜最基本的特征。“玄鸟生商”与“玄鸟生秦”的神话传说具备了图腾崇拜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学界掌握的这些材料来看,东夷族人体现出何种样态的图腾崇拜?这种崇拜观念又是如何产生的?刘德增:东夷人又名“鸟夷”。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鸟夷”曰:“此东北之夷,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也。一说,居在海曲,被服容止皆象鸟也。”东夷人穿衣打扮、容貌举止都模仿鸟的样子。在《山海经》《史记》等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东夷人“鸟身”、“鸟首”、“鸟喙”之记载。大汶口文化有变头与拔牙两种奇特的习俗,当是东夷人容貌取象于鸟的两种手段:变头是模仿鸟的头部,拔牙乃是象征鸟嘴。远古先民崇拜鸟根源于物候崇拜。检视《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的诸鸟,可以发现:它们大多是候鸟,如:玄鸟(燕子),春分来,秋分去;伯赵(伯劳),夏至始鸣,冬至止;丹鸟(黄莺),立春始鸣,立夏止;祝鸠(鹁鸪),天将雨,鸣声甚急;鸤鸠(布谷),谷雨始鸣,夏至止;鹘鸼(鹘鸠),春来冬去。而作为诸鸟之首的凤鸟,则是“知天时”之鸟。在远古时期,候鸟就是先民们的气候气象“预报员”,它们正是因此而受到先民们的崇奉。《左传》昭公十七年曾明确地指出它们掌管历法、节气的职能,如:凤鸟氏为“历正”,总管历法事务;玄鸟氏为“司分”,掌管春分、秋分;伯赵氏为“司至”,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为“司启”,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为“司闭”,掌管立秋,立冬。各种按季节来去、鸣止的候鸟构成一部“鸟历”。《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些族群内部共有的图腾崇拜、宗教观念,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刘德增:少皞氏部落崇拜的24种鸟,可以视为24个氏族,24个氏族又组成“五鸟”、“五鸠”、“五雉”和“九扈”四个胞族,这四个胞族又组成一个以“凤鸟”为首的部落。鸟图腾崇拜构建了氏族—胞族—部落三级社会组织。鸟图腾崇拜与文字的起源也有密切关系。迄今为止,在山东宁阳堡头,莒县陵阳、大朱村、杭头,诸城前寨,安徽蒙城尉迟寺等六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刻划符号28个标本。特别是和两种刻划符号,出现频率最高,分布面积最广。据推测,这两种符号与鸟图腾崇拜有关,应为“阳乌”负日飞行。文字最初是祭司、巫师记录神灵语言、传达神灵旨意的一种工具。大汶口文化刻划符号的载体——陶尊,是一种礼器。大汶口文化刻划符号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有“神的语言”的意味。鸟图腾崇拜形成的风俗习惯,造就了一个文化共同体,成为从部落到国家演变的基础之一。

江溯中国社会科学报

您是想问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三亚学院赋分算哪种级别吗?算国家级的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创立于200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杂志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1、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权威学报。2、中国社会科学报一般很难在报刊亭上找到,不像中国证券报那么热销,但是在图书馆展览里面都是跟热门的经济类报纸摆放陈列在一起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社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009专版是什么意思,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国家级—中央级权威报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报一刊”品牌工程:一刊指《中国社会科学》(NO:1),一报指《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第一大报)。

如7个工作日内编辑部无人和您联系,您投来的稿件即可自行处理。祝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编辑部 已经一个月 ... 最新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报009专版是什么意思?答:创建于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

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也算核心期刊,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1、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权威学报。2、中国社会科学报一般很难在报刊亭上找到,不像中国证券报那么热销,但是在图书馆展览里面都是跟热门的经济类报纸摆放陈列在一起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是肖战坤级别的媒体,因为社会科学》杂志,社会科学期刊,社会科学期刊级别,社会科学期刊怎么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简称《社会科学》,主管单位:西南信息。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刊物,是中国顶级的学术期刊 ,是绝对的核心期刊 。

中国社会科学报cssci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

如7个工作日内编辑部无人和您联系,您投来的稿件即可自行处理。祝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编辑部 已经一个月 ... 最新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光明日报都挺好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光明日报的办报目的是最广泛的团结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建设民主新中国。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