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康复论文参考文献及结论

发布时间:

康复论文参考文献及结论

浅谈康复医学优秀论文

近年来,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接下来,我给大家搜集了浅谈康复医学的优秀论文三篇,希望你们尽早完成毕业论文。加油。

摘要: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结合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从临床疗效出发,为适应临床岗位的需要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如何在现代医学氛围浓厚的环境当中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医康复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中医思维并掌握传统康复的常用技术,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总结,希望能为高职院校传统康复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康复;中医康复;教学

许多临床对照实验已证实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结合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1]。从临床疗效出发,为适应临床岗位的需要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我校将本门课程设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学习毫针刺法、艾灸、推拿、拔罐等传统康复技术,通过课程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上述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学情比较特殊,目前,在校生有两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其中一个为高考统招班(以下简称高招班),另一个为自主单独招生班(以下简称单招班)。单招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偏差,而且其中有部分学生为社会人士,文化学历水平较低,高招班情况相对较好,但是由于高考分数普遍不高,整体上水平也偏低。不管是单招班还是高招班的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普遍不爱动脑、贪玩、比较懒惰、缺乏学习主动性。而任何一项技术的学习都首先要求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勤奋练习才能掌握好。所以,针对实际情况,为培养出能适应临床岗位的高职技能型人才,现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抓基础,固基石

“沙上建塔”容易倒塌,学习技术也一样,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支撑就不会有优秀的技术。经络循行、腧穴定位、主治、操作方法都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基础知识,必须牢固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实训室授课,教师先进行理论讲课,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及重要知识的展示,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趣味故事的引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模型及真人模特进行经络循行及腧穴定位展示,让学生对经络循行及腧穴的相关内容有全方位的认识。多媒体讲授完毕之后,班级分成2大组,由带教老师以讲―点―画方式进行经络循行及腧穴定位示范,结束之后,学生2人一组,进行定位练习及记忆。最后,通过随堂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将随堂考核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成绩,整个学习氛围非常紧张,有利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勤练习、强技术

要想拥有一项过硬的技术,那就必须多练习。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技术课程,其中的毫针刺法、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技术,无一不是要通过勤奋练习才能掌握好的。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2]激发及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培B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利用随堂考核模式营造紧张学习氛围,利用晚自习及周末开放实训室给学生提供场地练习以加强操作能力。毫针刺法练习先采用纸垫及棉花团练习法,分别练习指力及持针方法、力度、进针速度、角度、深度等,然后选取常用穴位如曲池、合谷、印堂、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不同针刺方法的分组(2人一组)练习,练习之前均由教师示范操作,人体练习前强调不同位置穴位的进针安全方法及针刺意外的处理,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消毒进行规范化操作。推拿手法练习分基本手法和分部练习两类。在进行推拿基本手法教学时,教师先进行基本手法动作分解讲解,结合视频及学生身上示范操作,然后学生2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在旁指导及纠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基本手法的要点及操作。在进行分部推拿教学时,以临床常见病为例进行讲解教学,如颈项部推拿以颈椎病为例(或者以学生当中常见的颈项部疼痛为例)进行讲解,结合视频及教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2人一组练习,教师在旁指导及纠正。推拿手法要求学生课后多练习,可相互操作,达到学以致用。艾灸、拔罐、刮痧练习以实训课练习为主,教师示范,学生相互练习,最后依次随堂考核过关。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校企合作”形式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实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中医康复技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的认识更加清晰。除课程教学安排的见习之外,我们同时与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沟通,为学生争取周末及寒暑假见习的机会,学生可利用假期自主去医院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的课程教学,必须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除引进人才之外,同时还需对专任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及安排临床实践。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重技术的临床操作课程,与临床联系紧密。我校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每年要求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不低于1月的时间。并且,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以提升自我能力。同时,可利用“校企合作”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教师为学生讲授实践技术知识。

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在我校开展的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交流互动法、案例法等等。我校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总课时72学时,但是教学内容多,导致课时相对较少,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减少传统教学法的耗时缺点[3]。任务驱动法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交流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案例法多采用临床常见疾病进行举例,以常见疾病为例进行讲解并操作示范能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尝试其他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且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如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工作坊模式”,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4]。

高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长期保持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我们的一个大难题。而在给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医康复技术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放弃一贯的西医思维,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中医康复技术当中的相关问题,难度更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做到让学生抓基础、固基石、勤练习、强技艺,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出胜任临床岗位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闯.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

[2]史洁.“任务驱动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3]刘荣,冯淑兰.多媒体教学及网络平台在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

[4]郑洁.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实践教学的初步探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目前在为保障人们的健康,造福人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康复是综合采取一切措施,减轻因残疾带来的各种功能障碍,以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重回社会。

1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在近代康复学早期,康复医学的倡导者美国纽约著名学者Rusk曾经指出:“如果还没有训练患者利用其剩余的功能很好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就意味着医疗工作还没有结束。”因此,康复医学也可称为后续医学。康复医学不单纯是临床医学的延续,而且还与临床医学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所以说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也是各有侧重,一般来说,临床医学的治疗对象是疾病,而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是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

2康复医学内容广泛

康复医学的内容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三个部分。“预防为主”是康复医学工作的主题,对继发性残疾的.预防是指预先出现功能障碍之前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也可以说,临床治疗越合理、及时,越有利于人体的康复。同样,康复预防与治疗越早介入临床治疗效果越好,这是继发性残疾康复预防的关键。康复诊断主要是指功能评估,包括对运动、感觉、知觉、言语、认知、职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评估。

康复医学注重整体康复,康复措施针对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患者功能水平为主体,功能的康复是全面的,既包括肢体功能、内脏功能、日常生活及就业能力的康复,也包括心理上、精神上的康复。康复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康复医学是以恢复功能为主,为了发挥瘫痪肢体残存的功能(如截瘫病人),可利用辅助器、自助器具以提高适当日常生活的能力,可给需要代偿的肢体装备假肢、矫形器、轮椅等辅助品。同时,应改善其生活环境,做好其家属、单位、社区的工作,对病残者进行照顾,改善公共设施(如房屋、街道、交通等),设立盲道、无障碍公园等等,最大限度方便病残者的生活。

3继承传统的康复医学

在我国古代有关康复医学的思想和朴素的康复概念及方法已有悠久历史,功能康复的概念远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随着医学的起源,康复理疗的实践活动也就开始了。例如火的应用促进了灸疗、热熨等康复方法的产生;砭石的出现开创了针刺康复方法之先河;活动肢体以减轻疼痛的“舞蹈”,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作用上来分析都可看作是康复医疗中传统体育康复法的雏形。古代有关文献还记载了我国古代名医应用康复疗法对患者进行身心康复和保健的理论或事例。例如张仲景用吐纳(气功疗法)、华佗用五禽戏(运动疗法)、张子和用看角触、戏剧表演(文娱疗法)等方法治疗身心功能障碍。

4康复医学前景无限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第四方面,在整个医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随着生活、文化、经济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不仅要治好病,疾病治愈后,人们对人体整体的功能也希望应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不仅要生存,而且要生活的好,要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服务。康复医学的“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大指导原则正是符合社会对医学的这种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人人享受初级保健,这就意味着随着人们进入二十一世纪,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将大幅度地提高。今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康复医学必将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新亮点。

针对中风所遗留的功能障碍,康复医学中很多治疗项目,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低频脉冲治疗、电动起立床训练、言语治疗、吞咽训练等,都取得较好疗效。我们科室近期根据中医《内经》中很多思想,制定了一套康复训练的作息时间表,根据中医养生理论配合饮食调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住院病人120例,全部病例选择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体征,并全部经CT或MRI证实,西医确诊为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病人;中医确诊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均属中经络。辨证分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5~80岁,平均(±)岁;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4~79岁,平均(±)岁,2组经统计学处理,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方面无显著差异(P>0 05)。

诊断标准 以上所选全部120例病例均符合下面中医、西医诊断及康复评定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

辨证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康复评定标准:肢体功能Brunnstrom分级评价:1级:无随意运动及腱反射。2级:腱反射出现或增高,出现联合反应但随意运动不明显。3级:出现共同运动模式,肌张力进一步增高。4级:出现部分分离运动。5级: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离运动。6级:速度及灵巧基本正常。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对照组治疗

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良肢位保持、被动ROM训练和电子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当患肢肌力恢复达2~3级时即开始进行床上翻身、坐位平衡和坐位到站位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及健、患侧重心转移训练和步行训练。当瘫痪上肢功能恢复达Bounstrom Ш级以上时,将作业疗法(OT)作为核心训练内容。在此OT训练中,应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以ADL及促进心身健康的娱乐活动为要旨的训练。在ADL训练方面从上肢伸直外展→手指抓握控制练习→进食动作→穿脱衣裤动作→大小便完成动作→刷牙→练习。

娱乐活动: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进行一些轻松、愉快而易于完成的台上活动为宜。如选一个轻质量的球进行拍球、接球、折纸、开锁活动等。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45min/d的康复训练活动,并教会陪护(家属)人员,主动协助训练2~3次/d。

治疗组治疗

临床指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中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时养生方法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临床指导患者:春季患者晚睡早起,多做在开阔的庭院内活动,放松形体,同时使人的精神意志疏达宣发,以顺应春天生发之气。夏季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夏日的炎热,使人的精神饱满而外向,但不发怒,使夏日过盛的阳气能泄越于外而不致郁积体内。秋季应早睡早起,使意志安宁,顺应秋收之气,来缓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而不外露,从而使肺气清肃。冬季应早睡晚起,使神志内藏,安静自若,好像有隐私而不外泄,得到心爱之物而窃喜,要注意避寒就温,但不要过多出汗而耗夺阳气。总的指导原则即是:春夏季节应多活动,保持精神外向和饱满,使过盛的阳气泄越于外而不致郁而为病,秋冬季节应减少活动,避免过多出汗而使潜藏的阳气外散。另外按照中医《内经》中阴阳消长平衡的理论,将康复治疗项目分为3种类型,即阳性、阴性以及综合性治疗。

阳性治疗:指患者的生理机能阳气逐渐旺盛阴气渐弱的时相(上午),实施较小的练习负荷可对机体形成较强的运动刺激,且对高级智能的治疗因机体阳气逐渐旺盛,“阳气充盈,脑海乃固”,故在上午我们选择活动量较小的言语治疗,认知训练,作业疗法等治疗。

阴性治疗:指患者的生理机能阳气逐渐衰弱,而阴气渐强的时相(下午),实施较大运动强度的刺激,如运动疗法,站电动起立床,低频脉冲电治疗等治疗。

综合治疗: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取其长处 ,在阴阳中再分阴阳,将以上各种治疗在不能严格按以上两种治疗方式治疗时,根据阴中阴阳,阳中阴阳的理论尽量在阳气旺盛时做阳性治疗,在阳气衰退时做阴性治疗。

观察方法 根据诊断标注观察治疗前后自身情况变化,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痊愈:偏瘫肢体运动已基本正常。显著进步:偏瘫肢体运动提高3个或以上阶段。进步:偏瘫肢体运动提高1~2个阶段。无效:偏瘫肢体运动阶段无提高。

2组治疗效果 从表1中可知,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 05),治疗组明显优对照组。表1 2组偏瘫肢体疗效对比

4 讨论

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已经系统而具体地论述了顺四时调养之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变,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肺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等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季之应,养藏之道也。”这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时养生方法的最早记录和应用,为后世的养生奠定了理论学基础,而现代时间生物学实验研究发现,当生命体的生物节律处于不同的相位时,机体对外周相同性质和数量的刺激,可产生不同的时间生物学效应。生理科学研究证实,当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机能状态条件下,身体对外周的刺激,可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生理学效应。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一时间生物学规律,根据中医古典医籍的记载,因时制宜,有目的地选择不同时机对机体进行运动、感觉等刺激,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内形成生理震荡高峰,从而达到改善功能状态,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从现代康复理论来看,进入Brunnstrom4~5级,已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尤其重要,在患者主动参与的同时,给与正确的时间及锻炼引导,使运动功能按Brunnstrom顺序恢复,逐渐达到最佳康复状态。

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加以说明。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 雷激,张明秋,黄承钰,白琳,何中虎. 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观察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铁生物利用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10)

[2] 邬向东,李平华,陈如圣,全炳昭,罗军荣. 牛初乳中乳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1(01)

[3] 高东雁. 丹参酚酸磷脂复合物及其自乳化给药系统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 雷激,张明秋,张勇,黄承钰,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面粉锌生物利用率[J]. 食品科学. 2011(01)

[5] 哈卓,赵丽丽,于晓旭,宗晓淋,毛雅元,张健,李一经,葛俊伟,乔薪瑗,唐丽杰. 重组猪乳铁蛋白N端的高效表达及抑菌活性检测[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04)

[6] 张明秋,王康宁,雷激,岳向峰,谢传晓,黄承钰.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铁生物强化玉米铁生物利用率[J]. 营养学报. 2009(06)

[7] 陈历俊,姜铁民编着.乳铁蛋白生物功能及基因表达[M]. 科学出版社, 2007

[8] 缪明星,袁玉国,安礼友,赵俊辉,柏亚军,郭磊,成勇. 转基因小鼠乳汁中重组人乳铁蛋白的提取与抗菌活性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03)

[9] 杨鹏华,倪凤娥. 常乳中牛乳铁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10] 雷激,黄承钰,张勇,张明秋,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方法评价富铁小麦生物利用率[J]. 卫生研究. 2009(02)

[11] 胡宏伟. 国民健康公平程度测量、因素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12] 崔淑霞. 长春西汀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及其固体化制剂的设计与评价[D]. 沈阳药科大学 2009

篇二:参考文献

[1] 陈晓兰,刘文,张永萍,缪艳燕,刘毅. 开设相关选修课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饮食行为影响的调查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04)

[2] 蓝蕾,邱霞,刘剑英. 军队在职干部营养KAP与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6)

[3] 周海秋.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可行性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

[4] 牛洁. 不同山药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5] 路宗志. 古代食物本草性能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6] 卢化柱,蒋淼,朱红云. 几部重要食物本草文献概述[J]. 中药与临床. 2013(05)

[7] 刘旭辉,吴承艳,金泰慜. 清代石成金《食鉴本草》考略[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8] 王峥,孙皎,韩维嘉,白姣姣,贺敏霞,陈丽榕,李敏.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4(03)

[9] 宋学岐,刘海青. 黑木耳对中老年疗养员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14(05)

[10] 聂翠芳. 1661名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D]. 青岛大学 2010

[11] 张迪. 对中医院肿瘤患者食疗行为及饮食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2)

[12] 周巧玲. 西部农村养老问题及模式选择研究[D]. 兰州大学 2010

[13] 申润喜. 《太平圣惠方》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4] 朱丽瑶. 《本草品汇精要》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15] 王攀. 古代抗疲劳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16] 白克江. 古代本草中食物功效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7] 闫雪. 中医药认知度现场调查及睡眠网络调查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

[18] 匡玉宝,梁意引,梁海东,陈榕,黄英河,李霞. 慢性荨麻疹忌食疗法与食物不耐受IgG水平的研究[J]. 现代医院. 2014(05)

[19] 夏循礼. 黄宫绣《本草求真》食物基原本草药物研究[J]. 中医研究. 2014(02)

[20] 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姜醋食疗防治产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4(04)

篇三:参考文献

[1] 涂嫒茜. 历代明目类食药文献的研究与应用[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2]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03)

[3] 陆志平,李媛媛,魏方方,施诚.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中医专家系统[J]. 医学信息. 2004(08)

[4] 玛丽亚. 中国烹饪文化中的传统中医食疗[D]. 浙江大学 2012

[5] 田卫卫. 社区居民对传统中医营养学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 李婧. 基于体质调理的食疗咨询系统设计研究[D]. 中南大学 2014

[7] 任洁. 马齿苋调节血糖作用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8] 王宝丽. 中医药膳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理论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9] 卢化柱. 《随园食单》中的药物-药食同源的个案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10] 蔡自兴,(美)约翰·德尔金(JohnDurkin),龚涛编着.高级专家系统[M]. 科学出版社, 2005

[11] (美)CraigLarman着,姚淑珍,李虎等译.UML和模式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2]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3] 曹艳辉. 古代中医外科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14] 谢晓方,姜震. 一种结合CLIPS和VC++开发专家系统的方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4(12)

[15] 吴海桥,刘毅,丁运亮,张祥伟.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知识库的建立[J]. 微型电脑应用. 2001(11)

[16] 石添香. 基于特征图谱技术的五种药膳质量控制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7] 刘杰. 2型糖尿病中医特色饮食管理初探[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8] 李静娴. 饮食疗法对痰湿体质高脂血症患者作用的研究[D].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19] 赵星星. 《医学衷中参西录》食疗思想研究[D]. 扬州大学 2013

[20] 杨连初. 从网上医疗谈中医专家系统[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02)

[21] 崔冬华,赵耀原. 中医儿科专家系统建造[J].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5(04)

康复论文参考文献及结论怎么写

结论与建议的撰写要领是:结论是分析讨论基础上,对结果的简要概述(千万要注意不要过多地重复结果,否则就是结果了,而不是结论),是文章的价值所属。结论应该是在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分析、讨论所做的一种理论上的概括,以一句话概括为宜。他的直接作用是得到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或者是纠正旧的知识、理论。要求:(1)语言要高度精炼,措词严谨,文字鲜明、具体。(2)突出成果核心主体。(3)分点不宜多,语句不宜长,一般在3个左右。 建议同样要鲜明、精确,不能含糊、若无、千万不能杜撰

论文的参考文献写法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的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要以序号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和文末,且序号要保持一致。序号以在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

2、如果某文献在文中数次被参考,则几处序号要保持相同,只是页码有变化。在文末只列出该参考文献一次即可,不必多次罗列。

3、每一参考文献的所有要素必须齐全,不可残缺,具体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截体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等)。

参考文献作用:

1、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研究依据,也反映出改论文的起点。我们论文中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表明了自己论文中的研究是有价值水平和依据的。

2、研究区别

标注参考文献也是为了把前人的成果区分开来。这能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是自己写的,虽然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数据或其他资料。 但是标注出参考文献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研究能力,也能体现自己的创新和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的结语和参考文献前面空两格还是顶格写啊?我把格式发给你参考一下吧

导语:结论就是结合前言、背景和论文里的论点做的一个总结,还可以根据论文中的现状分析和现有对策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展望一下未来。哲学观点来看,结论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结论与条件互为因果关系,条件(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论(结果)是由于条件作用而产生的.现象。

主要包括:

(1)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措辞要准确、严谨,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以免使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从而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2)对前人有关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如是否存在例外情况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也可提些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对于某一篇论文的"结论",上述要点(1)是必须的,而(2)和(3)则视论文的具体内容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结论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可读性要强,如一般不用量符号,而宜用量名称。行文要简短,不再展开论述,不对论文中各段的小结作简单重复。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1、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2、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3、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4、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痉挛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康复医学的论文

康复医学是一个促进残疾人和病人,人的康复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恢复功能的预防中的应用目的、诊断、评价、处理,一个医学训练和治疗。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药”(临床医学是第一药,预防医学是第二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预防、医疗和康复已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身体。康复医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近百年来,现代康复医学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康复医学、脑卒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器械训练 正文:

1.学科起源和认识:

起源: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认识: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

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2.康复案例: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强感觉输入的作用。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患侧。一般按从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3遍。患者意识清醒后尽早开始做自助被动运动。

2)体位变换:主要时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1-2h变换体位一次。体位变换包括被动、主动向健侧和患侧反射,主动、被动向健侧和患侧横向移动。

3)神经促进技术:可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的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以诱发粗大运动、抑制异常运动。

4)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形成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可酌情应用。

5)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均可酌情进行。

6)言语治疗:有言语障碍者应进行评估和治疗。

7)心理治疗:由于发病后时间较短,一般一时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常有否认、拒绝、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首先评定患者现在的.心理障碍,再根据病员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适当药物配合治疗等。

.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其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即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1)药物治疗 目的是改变患儿的生理异常,促进脑发育,减轻残疾程度,改善功能或预防残疾发生,一般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物理疗法 可配合采用水疗(水中运动疗法)、电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中医疗法 中医、针灸对脑瘫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

4)手术疗法 通过改善患儿的解剖异常来消除其功能障碍。

5)康复护理 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脱穿衣裤鞋袜、刷牙洗漱、独自进食、大小便处理)、防止并发症等。

6)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是神经发育学的治疗,常用英国Bobath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纠正异常姿势,提高其身体移动的能力。、

7)作业疗法 常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目的是改善患儿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巧性等,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8)语言治疗 对语言发育迟滞和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9)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 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10)文体疗法 根据小儿活泼好嬉戏的特性,通过游戏、体育比赛等形式调动患儿的情绪和主动性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促进患儿全身心的功能改善。

11)音乐疗法 利用音乐对患儿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训练和矫正患儿的生理缺陷,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改善患儿的精神生活

3.感受和建议:

经过上半年的短暂研究,我意识到,疾病的康复不仅需要良好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疾病的后遗症更是如此。临床医生在掌握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熟悉康复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上半年的学习一直很开心,但因为时间少了一点,学不完相关内容的系统,只是略读了一下内容,带着一些遗憾,就这些感觉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以后可以多补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以具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模仿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那会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参考文献1 Erhoeven G, Caillenu J. A facto r in spentmedia fromserto li cell2enriched culture that st imulatessero idogenesis in leydig cell. Mo l Cell Endocrino l,1985; 40∶572 L ass AR, V igersky RA. L eydig cell funct ion inidiopath ic o ligo sperm ia. Fert ility and Sterility, 1980;34∶1443 P ierrepo int CG, John BM , Groom GV , et ro lact in and testo sterone levels in the p lasma offert ile and infert ile men. J Endocrino l, 1978; 76 ∶1714 Co rker CS, Davidson DW , Edmond P. P lasmatesto sterone levels in men at tending a sub2fert ilityclinic. J Stero id B iochem, 1978; 9∶3755 陆寄坤, 王益鑫, 钱宪明, 等. 生殖激素检测在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意义. 男性学杂志, 1995; 9 (2) ∶816 Fuentes RA , Chavarria M E, Carrera A , et lterat ions in pulsat ile luteinizing ho rmone andfo llicle2st imulat ing ho rmone secret ion in idiopath ico ligoastheno sperm ic men: assessment bydeconvo lut ion analysis2a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study. J Clin Endocrino lM etab, 1996; 81 (2) ∶ 524(收稿: 2001206225)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水平变化关系的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68) 黄卫东 师 蔚3 杨 军 秋 楠 张 伟 摘 要 目的: 为观察颅脑外伤患者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脑损伤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 初步探讨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ET 21 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54例颅脑外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分别采集静脉血、脑脊液, 用放免法测定ET 21 浓度; 伤后第5 天以TCD 观察脑血管痉挛发生与否。结果: 颅脑外伤后第1 天, 血浆及脑脊液ET 21 水平即升高, 第5 天达高峰, 伤后2 周仍高于正常。结论: 损伤程度越重, ET 21 水平愈高, 患者预后也愈差。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明显高于脑血管无痉挛者。颅脑外伤致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升高, 脑血管痉挛发生, 加重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主题词 脑缺血, 暂时性ö血液 创伤和损伤 脑缺血, 暂时性ö脑脊髓液 内皮素ö分析 颅脑外伤后, 脑组织血液循环紊乱, 神经细胞缺血、缺氧。不但使原发脑损伤所致细胞结构、功能破坏难以恢复, 而且正常细胞生理功能亦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加重了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促使病情恶化、预后不良。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可达57. 5% [ 1 ]。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递质参与创伤性脑血管痉挛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内皮素(ET ) 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SAH 后, 脑脊液ET 水平升高数倍, 并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密切相关[ 2 ]。本文拟通过检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不同时期血浆及脑脊液3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ET 水平, 初步探讨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ET 水平变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自1998 年9 月至1999 年8 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外伤住院患者共计54 例, 其中男39例, 女15 例。年龄5~ 74 岁, 平均40. 7 岁。入院时距受伤时间平均为38h, 最长10d, 最短仅1h。入院时GCS 评分3~ 15 分, 平均10. 9 分, 其中>8 分者34 例, ≤8 分者20 例。头颅CT 扫描及临床诊断为硬膜外血肿6 例, 硬膜下血肿4 例, 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23 例, SAH12 例, 颅脑复合伤93 1 7 陕西医学杂志2001 年12 月第30 卷第12 期例。本组54 例中, 开颅手术18 例, 保守治疗36例, 所有病例伤后5d 内均未应用血管扩张剂。伤后2 周按GCS 评分对患者近期预后作评价, 其中预后不良者16 例, 包括死亡4 例, 植物生存2 例,伤残10 例; 预后良好者38 例, 神经功能均恢复。2 方法与步骤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记录一般项目并行常规检查治疗。于伤后第1 天、第5 天及2 周, 分别采集静脉血及脑脊液各2m l, 用放免法检测ET 21 水平(ET 放免药盒购自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计30 人。伤后第5 天行TCD 检查, 脑血管痉挛诊断标准按TaeHong L ee 法[ 3 ]。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xq±s 表示, 应用两样本方差的齐性检验,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t’检验、V2 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 果1 颅脑外伤后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颅脑外伤患者伤后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 05)。伤后第1 天, ET 21 水平即升高, 第5 天达高峰, 2 周后仍高于正常。2 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浆、脑脊液ET 21水平的关系结果提示, 颅脑外伤患者GCS 评分> 8 分组, 伤后第1 天、第5 天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 05)。但伤后2 周时, 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而GCS评分≤8 分组, 伤后第1 天、第5 天、2 周时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颅脑外伤后不同时期, GCS 评分≤8 分者较> 8 分者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明显升高(P <0. 05)。3 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与血浆、脑脊液ET 21水平的关系结果说明, 颅脑外伤患者伤后3 次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检测, 预后不良组较预后良好组明显升高(P < 0. 05)。4 脑血管痉挛与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的关系 见表1。表1 脑血管痉挛组及脑血管无痉挛组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pgöm l)组 别n 血 浆脑脊液脑血管痉挛组18 148. 5±21. 3 155. 1±27. 8脑血管无痉挛组23 115. 3 ±15. 2 124. 0±12. 7 结果表明, 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较脑血管无痉挛者明显升高(P < 0. 05)。5 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的关系 见表2。表2 脑血管痉挛不同程度患者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pgöm l)组 别n 血 浆脑脊液脑血管痉挛组(轻度) 13 136. 5±24. 8 143. 3±23. 0脑血管痉挛组(中度) 5 179. 6 ±11. 9 185. 8±9. 3 结果提示, 脑血管中度痉挛患者血浆、脑脊液ET 21 水平较脑血管痉挛轻度者为高(P < 0. 05)。6 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患者预后的关系V2 检验结果表明, 颅脑外伤患者近期预后与创伤性脑血管痉挛有关(P < 0. 05)。预后良好的29 例中, 仅8 例发生脑血管痉挛, 且均为轻度; 而预后不良者12 例中, 10 例发生脑血管痉挛, 其中5 例为中度脑血管痉挛。讨 论脑血管痉挛是颅脑外伤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研究发现, 创伤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 , 当并发SAH 时, 则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性更高, 可达30%~ 90% [ 4 ]。倘若血管痉挛程度较重, 持续时间足够长, 超过脑血管代偿能力和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耐受力, 则可造成受累血管供应区脑组织发生缺血性脑梗死, 相应神经功能受损, 最终招致患者伤残、持续性昏迷, 甚至死亡。颅脑外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分为三期[ 5 ]: 第É 期为低灌注期(伤后当天) , CBF 降低,VMCA 正常, HR 正常, 此期脑循环阻力明显增高。第Ê 期为充血期(伤后1~ 3d) , CBF 增高,VMCA 上升, 但HR 仍小于3, 此期系脑血管阻力下降引起的反应性充血。第Ë 期为脑血管痉挛期(伤后4~ 14d) , CBF 再次下降,VMCA 进一步提4 1 7 陕西医学杂志2001 年12 月第30 卷第12 期高,HR 也明显升高。颅脑外伤及SAH 可直接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 ET 21 释放增加; 而且外伤后多种因素可诱导、激活前ET 21 基因, 增加ET 21 产生和释放[ 6~ 8 ]。当ET 21 与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ETA 受体结合后, 可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系统, 包括: ①环磷酸腺苷(cAM P) 信使途径[ 9 ]。②磷脂酰肌醇信使途径[ 10 ]。③ET 21 还可直接开放细胞膜上R 型钙通道[ 11 ]。另外ET 21 通过促使前列腺素E2 生成; 减弱细胞膜上钾离子电导, 使细胞膜去极化; 增强脑血管对其它缩血管物质敏感性等多种机制加重脑血管痉挛。本文54 例颅脑外伤患者脑脊液ET 21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此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脑脊液ET 21 水平与脑血管痉挛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组18 例脑血管痉挛者, 其脑脊液ET 21 水平较脑血管无痉挛者明显升高, 且随脑血管痉挛程度加重, 脑脊液ET 21 水平更高。ET 21的缩血管效应是剂量依赖性的, 当给猫脑池内注入ET 21 后, 可复制出脑血管痉挛时血管造影和组织形态学变化[ 12 ]。鞘内应用ET 受体阻滞剂及ET 转化酶抑制剂均可缓解由于脑脊液ET 21 水平升高所致的脑血管痉挛[ 7 ]。本文研究发现, 颅脑外伤后血浆ET 21 水平升高, 且与脑脊液ET 21 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但目前文献报道对体循环中ET 21 与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的关系尚无一致意见[ 6, 13 ]。多数学者认为, 只有当ET 21 从外膜一侧作用时, 血管才发生痉挛。因此, 脑血管痉挛应与脑脊液中ET 21 有直接关系。颅脑外伤后, 血脑屏障遭到破坏, 故血浆与脑脊液ET 21 水平变化呈平行关系。参考文献1 吴国彦. 外伤后继发血管痉挛性脑损害. 中华创伤杂志, 1994; 10∶2212 A ij2L ie K. P revent ion and reversal of cerebralvaso spasm by an endo theline2convert ing enzymeinh ibito r, CGS 26303, in an experimem tal model ofsubarachno id hemo rrhage. J N euro surg, 1997; 87 ∶2813 Jae HL ,N eil AM , Geo rge A , et al. Hemodynam icallysignificant cerebral vaso spasm and outcome after headinjury : a p ro spect ive study. J N euro surg, 1997; 87∶22134 曹合利, 潘亚文, 阳楚雄. 应用TCD 研究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进展.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8; 25∶3195 Sout iel JF. T ranscranial dopp ler in vertebro basilarvaso spasm after subarachno id hemo euro surgery, 1998; 43∶2826 F rancesco C. Does endo thelin21 p lay a ro le in the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vaso spasm? St roke, 1994; 25∶9047 Hakan H. System ic adm inist rat ion of an inh ibito r ofendo thelin convert ing enzyme fo r at tenuat ion ofcerebral vo so spasm fo llow ing experimentalsubarachno id hemo rrhage. J N euro surg, 1996; 85 ∶9178 A k ih iko H, B ryce KR, Loch M , et al. P ro spect ive,random ized, double2blind t rial of BQ 2123 andbo sentan fo r p revent ion of vaso spasm fo llow ingsubarachno id hemo rrhage in monkeys . J N euro surg,1995; 83∶5039 Sako M. Ro le of p ro tein k inase C in the pathogenesisof cerebral vaso spasm after subarachno indhemo rrhage. J Cerebr B lood F low M etab, 1993; 13∶24710 Ghassan B. Endo thelin21 act ivates the R2type Ca2+channel in vascular smoo th muscle cells. JCardiovascular Pharmaco logy, 1995; 26 ( supp l 3) ∶S30311 W illian M. Ro le of impaired cAM P and calcium2sensit ive K+ channel funct ion in altered cerebralhemodynam ics fo llow ing brain injury. B rain Res,1997; 768∶17712 Chul2J in K, Mohammed B, R2lochM. Effect of BQ 2123 and t issue p lasm inogen act ivato r on vaso spasmafter subarachno id hemo rrhage in monkeys . St roke,1996; 27∶162913 M ario Z, R iccardo B, M et int r T , et al. Ro le ofext racellular Ca2+ in subarachno id hemo rrhage2induced spasm of the rabbit basilar artery . St roke1996; 27∶1896(收稿: 2001203208)5 1 7 陕西医学杂志2001 年12 月第30 卷第12 期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见,至今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药物和手术疗效均不确切。在古医籍中,尚未发现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症的类似记载。针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现代报道,始于70年代,用针刺配合梅花针局部叩刺,治愈2例[1]。但有关主要临床资料,则基本上都见之于80年代之后,除少量个案治验之外[2],均为多例观察。穴位刺激方法,则用针刺、电针及共鸣火花及感应电穴位刺激等。特别是后者,不仅观察的例数较多,而且效果也十分明显。鉴于本病临床上少见,针灸治疗又是近年的事,故其临床治疗规律,尚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又因本病中西医均缺乏良法,故特辟一节,予以介绍。【治疗】电针(一)取穴主穴:天容、容后、天窗、臂臑。配穴:阳白、合谷。容后穴位置:下颌角后方,耳垂后凹陷直下寸处。(二)治法每次取颈肌痉挛较突出之同侧颈部主穴一个和双侧臂臑穴,另酌取配穴一个(同侧)。颈部主穴和配穴,针刺入得气后,略作提插捻转,接通电针仪。其中,颈部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具体要求如下:天容穴,直刺5~8分,电针时头向针刺侧转动并有同侧耸肩运动;容后:直刺~1寸,电针时头向针侧转动;天窗:直刺5分或向上斜刺1寸,电针时针侧有仰头及耸肩动作。臂臑穴,向内下方斜刺寸,待有酸胀等得气感后,作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1分钟,留针,不接电针。通电或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停针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8例,结果均获痊愈。其中4例,经7~9年随访,都未复发[4,5]。穴位电疗(一)取穴主穴:风池、肩井、扶突。配穴:百会、合谷、安眠。(二)治法主要采用共鸣火花和感应电进行穴位刺激。主穴据痉挛性斜颈的不同症型而选取:水平旋转取全部3个穴;后屈型取扶突,前屈型取风池和肩井。先以感应电刺激。系采用普通电疗机的感应部分,输出为0~18V交流电。其中1挡为3V,2挡5V,3挡9V,4挡15V,5挡18V;频率为60~80赫兹,为不规则针形波。感应电治疗时,将两个手柄同时置于两个穴位上,用断续电进行治疗。刺激方法如下:水平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先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至肩井穴,断续通电3分钟;然后,再放置于双扶突穴,断续通电1~2分钟,并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再在该穴通电2分钟。后屈型患者,将两手柄同时置于扶突穴,断续通电5分钟,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然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前屈型患者,先将两手柄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动至双肩井穴,通电3分钟。断电后,指导病人作头部运动,之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感应电穴位刺激,开始时先调到3V,然后逐渐加大,直至肌肉出现明显收缩而患者又能耐受为止。然后用共鸣火花进行治疗。以叉状电极或小圆电极接触穴位上。主要的刺激穴位为风池穴和配穴。其剂量为成年人中等量,老人或儿童弱刺激。每穴刺激3分钟。上述穴位除风池选用双穴外,安眠、合谷均用单穴(对侧或同侧),如患者失眠,则改双安眠穴。感应电和共鸣火花穴位刺激,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痊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颈部可做任何方向自主运动,局部肌肉硬化恢复正常;显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或基本消失,在过度疲劳或紧张时偶发;有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数减少,幅度减小。以上法治疗42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40例(%),显效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达100%[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参考资料:1.【主要参考文献】2. [1]韩祖濂,等。针刺治愈痉挛性斜颈。新中医 1975;(1):50。3. [2]尤安民。针刺治愈痉挛性斜颈一例报告。河北中医 1983;(4):36。4. [3]李俊英。共鸣火花及感应电穴位治疗痉挛性斜颈42例。中华理疗杂志 1982;5(2):93。5. [4]吴经伟。针治痉挛性斜颈初步探讨。上海针灸杂志 1985;4(2):17。6. [5]曹维婷。针刺治愈痉挛性斜颈。山西中医 1987;

问: 脑血管痉挛!!!。●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30●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10个月前,因工作的关系,晚上睡眠不足,导致突然晕倒,伴有恶心、全身无力,医生诊断为脑血管痉挛,吃"天舒"胶囊2合,银杏叶片2合,(用药期间有间断),现在每日头疼.请问,此病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谢谢!!●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每日均头疼,已有10个月●目前一般情况:血压正常,精神、体力、食欲、睡眠均不好.剧烈头疼时,睡一觉后,感觉会好一点.●病史:无●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10个月前,刚发病去医院检查,血压正常,并做脑彩超,医生诊断为脑血管痉挛,吃"天舒"胶囊2合,银杏叶片2合,用药期间有间断。涂晋文答: 脑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是可以治愈的。根据您的叙述,如果您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就一定要解决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必要的。最近如果经常头疼最好是到医院就诊,中药汤剂治疗的效果一般比较理想,服用一段时间的汤药后可改用中成药治疗,这样也比较方便。脑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是可以治愈的。此问答出自三九健康社区

优秀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这一方面的 我会

优秀参考文献范例参考

1. 若是图书: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1]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 Nida, Eugene 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注:有些图书类的'参考文献中,最后的页码并未标出,也就是说在出版年后面就结束了,如上述四例。

2. 若是期刊文章

作者名. 文章名[J]. 期刊名, 出版年(期号): 起止页码.

[5] 陈燕南. 从语域变体看翻译中的误译现象[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63-65.

[6] 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 上海翻译, 2007(4): 16-20.

[7] 焦俊峰, 姚喜明. 《卖花女》语域变异的艺术效果分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3):25-28.

3. 若是论文集

论文作者名. 文章名[A]. 论文集作者名. 论文集名称[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

[8] Wilson, M. A case study[A]. M. Wilson. Writing Science[C]. London: Longman, 1999.

[9] 郭著章. 语域与翻译[A]. 杨自检, 刘学云. 翻译新论[C].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4. 若是报纸

作者. 文章名[N]. 报纸名, 年-月-日(版次).

[10] 叶延芳. 文学翻译: 还是回你原来的家[N]. 中华读书报, 2003-08-27(3).

5. 若是学位论文

作者. 文章名[D]. 单位, 年份.

[11] 林自华. 功能翻译理论及文本类型翻译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06.

[12] 杨才英. 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连贯性[D].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脊柱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也会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特征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特征表现 【摘要】 强直性脊椎炎的特点是椎间盘及椎旁结缔组织的广泛骨化而导致脊椎强直, 并可形成较严重的驼背。其早期临床表现复杂, 缺少特征性, 诊断比较困难, 容易误诊误治, 而强调早期诊断对指导病人维护功能体位, 减少或避免致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 X线诊断 早期特征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脊椎关节慢性侵蚀性疾病, 常伴有全身各器官组织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导致脊柱强直及驼背畸形等。由于病变早期主要症状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 有些则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具有一定隐蔽性, 往往误诊为一般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了病情, 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有效时期。经多年的临床 经验 体会到: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虽有隐蔽性, 但临床检查和X 线照片仍有一定特征性, 可早期发现和治疗。 1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及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青少年(16-20岁), 中老年人亦有发病。病史一般较长, 患者早期多表现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 甚至伴有坐骨神经痛, 多为晨僵,即早上起床时腰活动受限、僵硬, 活动后症状减轻。部分患者伴有乏力、消瘦、心慌、汗出及胃肠道轻度不适症状, 女性可有月经异常等。 查体可有如下几种异常 如腰曲度变直、棘突偏歪、腰肌(竖脊肌) 轻度萎缩变扁平、僵硬或触之有皮囊样感;两侧骶髂关节上部及腰骶关节部肿胀压痛; 两侧臀上肌轻、中度肿胀或痉挛压痛或髂前上棘后方压痛; “4”字征可呈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呈假阳性。 辅助检查 患者早期ESR正常或轻度增高, 抗“O”滴度一般不高, C- RAP多为正常, RF可有阳性, 亦可为阴性, HLA- B27多为阴性。 2 诊断标准[1] 症状 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体征 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 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 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 ESR多增快, RF多阴性, HLA- B27多强阳性。 X线检查 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 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脊柱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 X线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 部分韧带钙化,方椎、小关节骨质破坏, 间隙模糊; 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 X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 脊柱呈竹节样变。 3 早期X线分析 骨质密度改变 腰椎及骨盆乃至全脊柱呈普遍性骨质稀疏、密度减低, 严重者其椎体边缘皮质变薄变淡或呈线条状外壳。 椎体边缘改变 椎体上下边缘皮质变厚或呈双线征三线密度增高影, 且边缘粗糙不平、椎体上缘有时可见一2-3 mm高的扁圆形密度稍高影, 有如椎体上的帽, 称椎体帽状征。其帽状征左右两侧可对等或高低不等, 产生该影原因, 可能为椎体上之软骨板因长期炎性刺激而发炎增厚密度增高所致。 椎体轻度楔形改变 有些病例骨质疏松不明显, 而见多节椎间隙增宽, 且椎体上下缘受压凹陷、椎体呈轻度楔形或鱼椎样改变。拟为椎间盘长期炎症水肿、椎间盘内压增高挤压椎体所致。 椎后小关节改变 骨突关节密度减低、骨质稀疏, 小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粗糙不平或呈点状虫蚀样变、小关节间隙宽窄不一或两侧不对等或其内有泥沙样或细条状密度稍高影, 这些征象可于正、侧、斜位片上见到。 骶髂关节改变 早期骶髂关节间隙可增宽、两侧关节间隙或对称或不对称、间隙内上下密度不一、或可见淡薄雾状或水滴样密度稍高影, 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部分不清、或见单一局部性或多个虫蚀样骨损区存在。CT或磁共振检查可见椎间盘膨出、突出及后纵韧带钙化和椎体后缘局限性骨缺损区等。 4 讨论 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X线诊断, 在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中仅示为: 脊柱活动功能受限, 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脊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由于过于简单, 临床难以早期诊断。该病症早期的X线改变与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如发病顺序,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其早期病变可发生于颈部、胸部或腰骶髂关节部, 而并非都从骶髂关节部开始发病。故其临床可表现颈肌痛、腰背痛及下腰痛或腰腿痛, 照片检查颈、胸、腰椎可有上述X线改变, 但骶髂关节尚无明显X线改变。即临床可将其分为颈型、胸腰段型、腰骶髂关节型等。邵氏等[2]亦认为有5%之病变从胸腰开始,10%起于颈椎, 所以本病的发展可分为上行型及下行型两类。当然, 大多数患者的病变是先从骶髂关节开始发病的, 骶髂关节X线照片有改变, 再结合临床表现, 较容易诊断。上述类型在按常规治疗无效时、风湿五项检测又不能支持诊断、排除结核、肿瘤病变的情况下, 可按照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案实施试验性治疗, 有助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不明, 过去认为是类风湿病变的中央类型, 目前认为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慢性侵蚀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免疫性疾病, 但其主要侵蚀脊柱的关节、韧带和肌肉, 最后导致脊柱强直驼背畸形。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率相当高, 因此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尤显重要。相当多的青少年腰背痛及下腰痛, 经一般常规治疗无效者, 通过上述检查及有关的化验检测进行综合分析,可考虑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阶段, 并辨证施治, 症状可明显改善或消失, 且部分患者经照片复查, X线征有好转或消失。当然, 严重者或暴发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 照片复查其X线征可无明显改变。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昆明, 1988, 4. [2] 邵宣.实用颈腰背痛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347. 强直性脊柱护理论文:《试谈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也称类风湿性脊椎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也可累及四肢。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背、腰、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整个脊椎可因受累而变为强直、畸形。本病属于中医“痹症”、“腰痛”的范围。中医认为:既病之后,以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而致邪气留连。临床上,在祛邪扶正,疏筋活络等传统治疗的同时,根据本病不同时期的症状,选用合适的护理也极为重要。我们在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中医思路开展辩证分型等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区住院的3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性23人,女性11人,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岁,平均发病年龄岁。主要共同症状:臀髋部、腰背部疼痛和/或发僵,尤以久卧(夜间)或久坐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2护理 方法 分型护理: 风湿热型:当以清热祛风除湿为法,中药汤剂宜凉服。日常可予金银花、连翘等泡茶饮用。饮食当清淡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鸭肉、冬瓜、芹菜、苦瓜、西瓜等,慎肥甘厚味、辛辣之品,忌烟酒,平素切勿贪凉,禁忌热敷、艾灸。 风寒湿型:当以祛风除湿散寒为法,中药汤剂宜温服。患者居住环境宜向阳、温暖,适时添加衣被,注意防寒,切勿当风贪凉,避免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环境内,可适当户外沐浴阳光。饮食当温热为主,如:羊肉、鸡肉、香菜、韭菜、龙眼等,可在汤菜中适量加入胡椒、生姜等,可助热散寒。 痰瘀痹阻型:当以化痰行瘀通络为法。病程日久,患者脏腑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加重同时,每日进食量可出现减少,大便不畅,烦躁易怒,此时应在注重患者脾胃功能的保护,避免油腻食品腻滞脾胃,可加用助消化的食物,如:大麦、酸奶、西红柿等。忌食厚味、辛辣等对胃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肝肾两虚型:当以补益肝肾为法。日久不愈,患者关节屈伸不利,形体消瘦,此时更应鼓励适当锻炼,尽量活动关节,增强体质,但活动量不宜过度,避免劳累。平素宜食用强筋壮骨食物,如:鱼汤、牛奶、核桃等,可将枸杞子泡茶饮用,或泡入黄酒中,每日少量饮用。[1-3] 局部护理:可予中药熏洗:予黄柏20g、知母20g、鸡血藤30g、秦艽20g、桑枝10g,加水2000ml加热,趁热先熏蒸疼痛部位,后温洗。每次熏洗时间30min,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 心理护理:本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首先应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了解本病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病情缠绵的慢性疾病,且该病还会使患者思想情绪随病情变化而起伏不定,并带来各种各样生理的、心理的或精神上的障碍。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思想开导和精神安慰,采取开导、鼓励、暗示、支持等方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病人家属也应多疏导、鼓励、安慰并理解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放宽心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生活。使患者能够理智地处理由于疾病带来的各种问题,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康复护理:患者在休息时首要的是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若病变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颈椎时,要停用枕头。由于胸廓受累易发生肺部感染,应鼓励病人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及深呼吸,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同时补充营养以增强抵抗力。谨慎而长期地进行体位锻炼(最初应得到体疗医师的指导),以便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凡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早起、及时了解脊柱弯曲程度。 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坚持服药,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观察服药效果及反应。对于某些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等,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甚至出现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肾等产生危害,有可能出现过敏和毒性反应。服药期间应予低盐及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少食过咸食物,减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生活护理:患者应在日常饮食上尽可能的避免进食罐头食品、油炸食物,避免经常熬夜狂欢、暴饮暴食、烟酒不离等等,在饮食上应宜富营养,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忌食辛辣、肥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饮食宜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 3小结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袭,常发于青壮年,本病在临床上表现的轻重程度差异较大,轻者,因为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重者,由于病情反复持续进展,1~2年内就可出现明显的脊柱强直以及驼背变形等;更甚者可出现髋关节受累而导致长期卧床,影响生活质量,加重个人及家庭负担。本病发病年龄较小,髋关节受累较早,诊断延迟,治疗不及时和不合理,以及不坚持长期功能锻炼者预后差。[4-6] 中医认为本病应“节情志,避风寒,化瘀通阳”,与现代护理思路相一致。因此,将中医思路运用于临床护理,采用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在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仲英.痹证.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81 [2]毛婷丽,董哲.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护理思路.康复护理[J],2002,6(11):1684 [3]丛小飞,姜永伟.痹证的中医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06,15(15):2106 [4]黄烽,张莉芸,张江林,等.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临床观察.中华内科杂志[J],2006,45(2):122-6。 [5]黄烽,邓小虎,张亚美,等.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8,12(5):314-320。 [6]梁东风,张江林,黄烽.肿瘤坏死因子α 拮抗剂引发结核二例分析并文献复习.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8,12(10):700-704 强直性脊柱护理论文:《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 摘要: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主要侵及的身体部位是脊柱和骶髂关节,因此,其病变的原因往往难以诊断,病变的时间呈现慢性病特点,容易导致脊柱和关节功能障碍,并引发自身免疫力持续下降的严重后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长期的。本文从护理干预角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康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 措施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1引言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在16~40岁年龄段,不分性别,但总体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从临床表现来看,主要在腰骶部、腰椎、胸廓等部位引发疼痛症状,晚期,患者的脊柱强直甚至会发生畸形,这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大的,给患者自身的生活和家庭生活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急性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推进时间非常短,一般为10年,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的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医疗护理手段,组织器官的功能很有可能会导致致命性破坏,直至坏死弃用[1]。这就决定了实行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这对患者病情的舒缓、症状的控制,组织器官发生畸形概率的减少,以及预防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发生,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笔者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对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的常见手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广大护理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有有些参考和帮助。结合在2008 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对9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实践,展开论述和探讨。 2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慢性病,常现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病理现象,有些患者甚至终身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痛苦挣扎。而且,由于患者多为青年和壮年,这两个年龄段都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一旦因为强直性脊柱炎而痛苦不堪甚至终身残疾,很容易引发悲观,绝望直至自杀。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善于采取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患者分析病情,缓解压力,减轻病痛,积极为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2]。同时,要和患者的亲朋一起关心和支持患者战胜疾病,共同制定一些心理安抚的措施和办法,并提醒亲友配合护理工作者,从各个层面给患者温暖、信心和勇气。需要指出的是,护理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温暖和亲切的态度,一定要让患者感觉自然、舒适,而不能造作。尤其是在患者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的时候,护理人员更应该耐心、细致地在一旁观察,积极稳妥地采取干预措施,不失时机地进行开导、鼓励。 药物护理干预分析 目前,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用的药物,一般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从临床上来讲,一般给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等。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会导致不良反应,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不得不中途停止服药。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全程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总的原则就是,要"严格标准、经常 教育 "[3]。所谓严格标准,就是在指导患者服药的时候,要对用药的剂量、安全性、毒性反应、服药时间、服药次数等进行严格的把关,一定要严格要求患者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进行服药,切不可自己擅作主张用药。所谓"经常教育",就是要经常性对对药物的一些基本常识进行教育,不能简单地告诉患者"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而是应对一些患者有疑问或者可以解释清楚的原因,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患者知道不按规定服药的危害性,按规定服药的好处。实际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不良反应。这时,就要对患者先进行心理安抚,让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和情绪稳定下来,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消除和减缓。需要指出的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等药物,一方面长期服用会导致不良反应,而不坚持长期服用又难以有效果。这就凸显出矛盾:长期服用是必须的,但是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也是必须的。所以,护理工作者一定要自己对药物的使用有一个科学的掌握,并有丰富的用药指导经验。医院及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这类药物的指导使用,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并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指导培训,从而让护理工作者能够科学地指导患者用药,确保用药能够长期进行,又能安全地长期进行。 食疗护理干预分析 总的来讲,食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营养均衡化问题。患者饮食要多样化,不能只凭个人喜好进食。②饮食区别化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能什么食物都吃。一般而言,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等对骨骼机理调节有明显效果的食物要多吃,而高脂肪类的食物要少吃。此外,辛辣食物,生、冷、硬食物,以及烟酒等,要严禁食用.为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患者的健康至上"的原则,要求患者一定要忌食此类食物,并要求患者家属监督好患者的饮食行为。③用药时期饮食问题。用药期间与非用药期间的护理工作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基本的饮食原则是一样的,哪些食物是鼓励饮食的,哪些食物是可以饮食的,哪些食物是禁止饮食的,这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用药期间,也有其特殊的饮食要求。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期间,要更加注重保护性食物的食用。一般而言,牛奶、稀饭等,保护性比较强,要鼓励患者多食用;而对于一些对胃酸分泌刺激作用比较大的食物,则属于破坏性食物,要避免食用。 观察护理干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容易导致患者的胸廊扩展受限,而胸廊一旦受限,患者的肺部就容易受到感染,进而引发一系列与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其他疾病,这样的情况要努力避免,因为一旦出现了并发症,治疗和康复的难度加大。因此,对患者病情实行常态化观察,加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就尤为重要[4]。一是注重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等情况。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能自理的患者和不能自理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一方面,对能自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者要对患者的咳嗽、咳痰、胸闷等情况高度关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并发症,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和消除。护理工作者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多做一些扩胸运动,并亲手将深呼吸和扩胸运动的基本要领教给患者,让患者能够娴熟地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扩胸运动一般控制在15~20min/d。 另一方面,①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者要经常为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以此督促患者能够实现有效的咳嗽,并进行深呼吸运动,从而将患者的肺活量切实加以提升。②注重观察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对患者疼痛的部位予以细致的观察,尤其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髋关节压痛情况,是否存在脊椎前屈、后伸、侧弯情况,是否存在关节活动度减少情况,是否存在骨折情况,等等。尤其是骨折潜在的风险非常大,颈椎骨折严重的会导致生命危险,必须在护理过程中,予以高度的警醒和重视,一旦发现有骨折的可能,要马上到专业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③注重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病情况。比如,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一旦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要给患者及时治疗,将呼吸道感染消除在初始阶段,以防扩散感染。比如,眼睛是否存在,葡萄膜炎、结膜炎等症状,神经肌肉是否存在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情况,并全程将这些情况记录在案,分析患者并发症状的变化情况,切实做到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了如指掌,以及时有效地进行警醒、预防、处理和治疗,将并发症的发生率、危害性降到最低。 锻炼护理干预分析 对机体的功能进行适度的锻炼,将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保持在不断增强的水平上,这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现实护理中,经常有些患者为了减轻自己身体的疼痛,选择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休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当关节一旦长时间处在完全或者基本不动的状态,很容易导致肌肉的萎缩。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鼓励患者对身体的疼痛予以克服,坚持对脊柱、髋、胸廓、肘、膝关节进行必要的适度的锻炼。总的原则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锻炼一个单位时间感到疲劳、2h内疼痛再次出现为衡量锻炼量大小的"度";如果患者病情有好转迹象,锻炼量可以适当加大,以加快康复进程。主要部位的锻炼的基本要求如下:①对脊柱功能锻炼的基本要求。患者要早、中、晚各进行1次/d。护理工作者要协助患者完成好前屈、后仰、侧弯、左右旋转等锻炼动作。尤其要注意,护理工作者要扶住患者,让患者能够站稳,如果患者锻炼过程感觉异常疼痛,要及时停下来,先进行必要的按摩,以避免出现拉伤,待椎旁肌肉松弛下来后再进行锻炼。②对胸廓功能进行锻炼。护理工作者要根据患者的关节功能状况,对髋关节进行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并对髋关节进行适度按摩。 3干预护理结果对比分析 以上述事例抽取4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早起康复组。最终以巴氏指数统计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对照,可看出干预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十分有效: 由表2可知,早起康复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本体的恢复,减轻了患者肌肉萎缩的程度。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其治疗周期长,康复进度慢,这就决定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和个性需求,制定并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实际护理过程中,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要本着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事无巨细地投入大量繁杂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尽职尽责、守护到底。 参考文献: [1]吴鸣.强直性脊柱炎37例行为治疗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24). [2]王俊祥.顾光,陈海英,等.血小板参数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08(04). [3]陈飞艳.陈远,何永姬,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医嘱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01). [4]王馥循,施星芬.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3). 猜你喜欢: 1. 2017大病救助政策规定 2. 治疗类风湿药酒配方 3.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 4.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体会 5. 写给医院的道歉信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 方法 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颈椎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 总结 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等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护理方式对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8-1879(2012)12-0267-02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1]。主要包括颈椎骨性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和增生性颈椎炎以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等。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颈椎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压迫神经根导致臂至指尖的酸麻痹痛或眩晕,有的颈椎病甚至会压迫神经中枢-脊髓。临床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原因多是由于颈椎过度劳损,骨质增生以及韧带增厚所引发,有的甚至是由于交通事故所引起的颈椎骨折,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以及椎动脉受到压迫所致,从而引发多种功能障碍[3]。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牵引,物理治疗以及针灸等,为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尽心更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治疗风险,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为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在38-63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39-62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的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照在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注重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等。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在无相关禁忌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颈椎病属心身疾病范畴,本病病程长,症状复杂,诱发闲素多,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患者的首选。入院时因为身体的不适、接触陌生的人和环境,患者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发生角色缺失。护理人员应做到主动热情地接诊患者,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床位。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等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全面仔细地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和心理顾虑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对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例举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使其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与家属、单位等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协调,避免患者因为治疗费用产生压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各方面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抗病能力增强。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进食宜清淡、易消化、不食油炸食物以及溶氧仪引起腹胀的食物,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

(3)康复指导,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颈部相应的神经肌肉得到有规律的牵拉,有助于恢复颈部功能。锻炼颈部肌肉功能时,先长收缩练习,增加肌肉力量,再进行颈 保健操 练习,做操时要全身放松,循序渐进;出院后可以适当进行 太极拳 等运动以调和气血,修身养性。

(4)加强宣传 教育 应积极教育和指导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教育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判断和描述以利于了解病情情况。通过提高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疗效评价标准。为评价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类,依此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在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0%。观察组满意20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90%。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5]。综合护理已经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科梅.颈椎病病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2(8):382-383

[2]施子珍.综合性护理对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18):119-120

[3]赵晓萍,宋玉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0,8(32):1249-1250

[4]姜淑波.颈椎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7(19):332-333

这些选题你看下,自己去参考参考下,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应该看得懂。综合性康复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60例临床研究 康复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行为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运动疗法结合针灸用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运动训练课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的必要性的思考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脑梗塞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探析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试论脑中风所致偏瘫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30例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