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马克 王博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下称《方案》)。
《方案》赋予深圳更多自主权,鼓励深圳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新格局,推动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努力创建 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40年前,深圳是一个毗邻香港的小渔村,GDP不足香港的,如今,这座移民城市拥有2000万人口,GDP已超过香港,并成为中国内地人均GDP最高的城市。
40年间,深圳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跃迁,从一个比拼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装配基地,到“山寨”一切的模仿性制造中心,再到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人类 历史 上,还没有哪座城市能用如此短的时间取得如此大的进步。
深圳做对了什么,有哪些可以复制到内地的经验,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还能不能继续创造奇迹?
10月21日,《 财经 》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
唐杰1995年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不久即南下深圳,1997年进入深圳市政府,2015年从深圳市副市长任上退休,是深圳奇迹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思考者。
《 财经 》 :深圳从经济特区变成了先行示范区,两个概念有何不同,是文字 游戏 还是内涵变了?
唐杰 :特区一词带有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印记,代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后来中央决定开发浦东时就没继续叫特区,叫新区了,滨海新区、雄安新区等等。先行示范区意味着进入新的时期,要有新的实验。
改革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拿盖房子打比喻的话,房子的四梁八柱已经有了,但窗户怎么建、门怎么装,这些不能都统一设计,需要各地自己 探索 。示范区就要承担这样一个 探索 功能,而且要形成可复制经验。
《 财经 》 :那么深圳特区40年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什么?
唐杰 :深圳的经验就是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从口号变成了政府施政标准、官员行为准则,在现有政治架构下实现了法治的市场经济。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这次也写进了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 财经 》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怎样从口号变成行为准则的?能否结合您在深圳从政18年的经历具体谈谈?
唐杰 :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目标已经有了,但目标要量化。 如果嘴上说转变增长方式,但投资率50%,说转变政府行为,但非税收入占50%,那不就是空喊口号吗?
我们的改革是这样,过去一切生产过程全部是计划,后来计划变成了审批,行政干预从直接计划变成间接审批。审批的理由是防止重复建设,但是你看看这些年,钢铁、石化、电视机……所有过剩严重的行业都是严格审批的行业,审批的过剩比市场过剩严重得多。
深圳政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认识到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可能比华为多,所以不会乱指挥企业。反过来,政府指挥企业,企业亏损了,政府就得兜底。
市场起决定作用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是看看现实,政府干预经济的现象是不是仍普遍存在,为什么会一直存在?
深圳经常被拿来跟另一个东部沿海大城市做比较,确实两个城市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我自己的对比, 两地政府最大的不同:一边说我就要管事,因为我的干部素质高,道德水准也高;一边说我的干部素质高,但我不觉得他们能经受得了诱惑,所以管事越少越好。
这些年两地都办了很多创业孵化器,差别在于,深圳的孵化器大部分都是私营公司,本身就是要赚钱的,政府是引导鼓励;另一个城市的孵化器是政府派保姆办的幼儿园,幼儿园办得很好,职业水准很高,但赚不赚钱保姆不考虑。在深圳,一般政府做一件事,马上就会想我今天给你一个东西,你能不能发展起来,我后续还有没有负担? 深圳的政府思维就是创投思维,创造环境让企业降低创业风险。
深圳政府很早就认识到权力集中就有套利空间,所以深圳政府处理政企关系时尽量市场化。
在深圳,如果哪个部门出现了腐败,这个部门此后的制度建设方向肯定是分权、放权。
《 财经 》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政府是经济建设型政府、有为才有位的政府,深圳政府大规模分权放权之后,工作重点是什么?
唐杰 :研究、规划、服务。我在深圳政府工作18年,得到的最大机会就是学习机会。因为时间不用花在行政审批上,就会关注深圳五年后怎么样,十年后怎么样,香港怎么样,广州怎么样,区域间怎么协同发展?其他人也一样,时间花在做研究方案上。在深圳,政府要决策一件事,最后上会讨论的一定不止一两个方案,任何大的决策,一定都做过方案比选。
像我们的规划委员会,市领导的任何一个想法,比如想向东发展该怎么做?规划委马上把向东发展的方案给你,因为当年已经做好了。但他会告诉你当年的方案有什么东西没做,没做是因为缺什么条件,现在需要配齐什么。所以 深圳的城市建设不会翻烧饼,新领导来了,说前领导错了要重来,然后再来一个又说上一个错了。
有一次我问一位内地到深圳挂职的干部感受是什么?他说深圳政府花在讨论上的时间太长、不敢决策,否则深圳会发展得更快。但深圳的决策程序就是这样的,必须充分讨论,不仅政府内部,涉及到的 社会 相关利益方也要参与讨论。 深圳政府的做事理念是:很少只有利没有弊的事情,慎重决策、科学决策,每一次走一小步、不停往前走、不断打补丁。
深圳政府不仅自己做研究,还发动外脑做研究。每到年初深圳就有一个景观,中国第一流的研究机构都到深圳竞标课题,光是社科课题,深圳政府每年都要花几千万,这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今天还接到一个医改课题的评议邀请,课题提交方有同济、复旦、清华,来的都是一流大学。
《 财经 》 :那么深圳还需要继续减少行政对市场的干预、继续下放审批权吗?
唐杰 :其实市场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商、消费者加政府的三方关系,市场是多层次的多方关系,市场的另外一个重要载体是行业协会、 社会 组织。深圳有大量行业协会,它们的功能一是制定行业标准,二是维持行业自律,三是研究培训。在政府手中的市场职能,政府不能简单交给企业,而应交给行业协会。我建议你们去深圳市民政局采访,看看深圳怎样培育发展 社会 中介组织。 为什么一些内地城市来深圳看了后发现学不了,就因为它们缺失 社会 中介组织这一环。 或者,虽然有行业协会,但领导由退休政府官员担任,协会思维行为方式也与政府无异。
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自身的改革是关键。比如事业单位编制,全国有几千万,其实就是影子政府。你想想如果吃财政饭的事业编制没有了,还会有正处级医院副局级校长吗,大学的行政化还能延续吗?大学创新能力不足是这几年反复讨论的话题。为什么总书记跟科学家讲初心?科学家的初心就对科学保持着好奇心。 但行政化天然遏制好奇心,因为行政化的特征是整齐划一,创新是创造差异性,有内在矛盾。
这方面的改革已经在做,深圳会走得更快,深圳已经开始推行公务员雇员制了。五年之后,你就会看到行政化的趋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当然这个过程中要解决社保待遇公平过渡的问题,否则就会引发 社会 矛盾。
《 财经 》 :法治化在深圳有哪些体现?
唐杰 : 其实政府的法治化可以用两个直观的标准来衡量:第一政府官员是不是天天被企业围着找,第二财政收入中有多少是非税收入? 企业做事离不开政府、财政非税收入过高,都意味着该地区的法治化程度低。
深圳的政府是个服务型政府,可问责的政府。 行政诉讼,深圳规定被诉部门的一把手必须到庭,当时一把手们气得不行,堂堂区长局长成被告了,大家一开始都很不适应,政府的败诉率也高,至少七八成。但几年之后就反过来了,政府的胜诉率八成以上,为什么?因为政府所有的决策过程都有法律根据,所有的行政行为都依法而来,那还会败诉吗?
法规本身的质量、法规是否公开透明也非常重要。在深圳,政府文件都要经过立法机构审查,审查通过才能实施,并且必须公开透明。
深圳的中小企业发展得很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圳市人大2010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条例里,政府要给中小企业提供什么信息、解决什么困难都说得很清楚。人大可以拿这个条例到政府来巡视检查工作,这个就是外部监督了,比政府内部监督更有效。在深圳,来自人大等的对法规实施的外部检查督查已经是常态。
深圳的创业投资产业发展得也很好,甚至创业投资这个词也是深圳的发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圳市人大2003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 深圳是最早给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立法的,取消了当时的虚假注册资本罪和抽逃注册资本罪,创投企业从注册资本制变为承诺资本制。
创投条例的立法过程花了五年时间,这期间创投产业已经在发展,深圳市政府并不懂怎么搞创投产业,靠的是深圳市创投协会,这是个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协会建规则、立标准、做培训,一手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在创投条例的立法过程中,创投协会也贡献了大量专业知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40年间,聚沙成塔,深圳慢慢形成了多方平衡寻求 社会 公正的过程,形成了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找关系上法院的 社会 风气和营商环境。
《 财经 》 :对深圳法治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市领导是哪几位?
唐杰 :市场化法治化在深圳是一以贯之的,每一任领导都做出过贡献。如果非要让我具体说,我认为李灏(1985年-1993年任深圳市长、市委书记)的贡献最大。总书记讲40年来深圳首创了1000多项改革举措,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 历史 性跨越。这1000多项举措里,很多都是李灏主政时期出台的,可以说,李灏把深圳带入了系统化制度创新时期。
深圳有句深入人心的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 如果没有深圳首任市长、市委书记梁湘(1981-1985年在任)的一个决定,这个口号就不可能变成现实。梁湘坚持,政府系统内必须说普通话,也就是确立普通话为深圳的官方语言,当初多数人主张讲广东话,梁湘自己就是广东人,但他认为普通话便于融合多元文化。
《 财经 》 :深圳先行示范区综改方案要求深圳推动更高水平的深港合作。香港目前形势微妙,如果香港衰落了,深圳会怎样?
唐杰 : 深港是互相依存关系,过去40年,没有香港就没有深圳,香港不好了,深圳肯定也不会好。但到了今天,没有深圳,香港的转型会更加困难。
香港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年轻人觉得没前途。香港700万人,300万劳动力,香港特区政府10月20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香港失业率在7月-9月升至,为近16年来的高点,其中年轻人的失业率更高。
在内地,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创业,但香港房价贵,店面租金也贵,香港年轻一代创业成本高,就业机会少,就容易引起 社会 冲突。
深圳已经着手为香港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017年初,港深创新 科技 园就在落马洲、河套地区推进,未来会吸引大量香港的 科技 人才走向深圳。
《 财经 》 :深港之间哪些领域最容易加大融合力度?
唐杰 :边检、金融、法律、行业标准都有很大空间。
香港的发展,需要把空间放大到整个大湾区。虽然近在咫尺,但多半香港人从没来过深圳,香港人度假也更愿意南下而非北上,其中一个原因是往返一趟太麻烦。 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程度比欧盟28国低多了,我们是一个国家,他们是28个国家。 为什么深港两地的身份证不能通用,还要额外办证呢?提高湾区居民生活便利化与一国两制不冲突。大湾区要实现经济一体化,海关边检需要率先改革。我们能不能设定一个目标:把大湾区的通关便利度提高到欧盟的水平?既然是一国,那么双方都要创造一国的氛围,香港人到了内地,处处会感觉自己和内地人不一样,深圳人到上海会有这种感觉吗?
深圳前海为什么对港人有吸引力?因为香港律师执照在这里有效,香港律师可以在这里执业。在前海仲裁,适用香港法律。 将来香港的会计师、律师的执业权限有望扩大到深圳全市。深圳金融局正与港澳金融协会合作编制可互相认可的金融标准,互认标准的行业还会继续扩大。深港互联互通,各行业都一样,谁的标准好、谁的标准更国际化,就用谁的,这个不是大问题(编者注: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
香港和深圳互补的地方很多,两地的差别就是美国东西两岸的差别。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资金量大、成本低。香港金融业竞争力很强,的贷款年利率,银行居然还能赚钱,内地5%的年利率就算是低息贷款。 深圳有一些企业拿到了香港的低息贷款,这算是深圳企业一个红利,但拿到钱的毕竟是少数。深圳应该欢迎香港银行业北上展业,目前深圳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比香港企业高近3倍。
另一方面,深圳是内地首屈一指的制造业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无论对香港金融业还是高校,都是广阔天地。香港弹丸之地,却有五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 科技 人才密集。 但香港缺乏产业基础,香港高校的科研成果不好落地,深圳正好互补。香港高校到深圳办学也前景广阔,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已经挺成功,深圳两所本地大学——深圳大学和南方 科技 大学,也借鉴了很多香港高校的办学理念,这两所大学近年来的上升速度很快。
10月下旬,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接受采访,谈到将与深圳推出“联合政策包”,深港互利合作前景乐观。
《 财经 》 :深圳的高房价一直受全国关注,先行示范区综改方案支持深圳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 探索 。但我们研究后发现,政策无法释放出足够的住宅建设用地,供小于求,未来深圳房价仍将处于高位。
唐杰 : 深圳2000万人口的住房问题不可能在2000平方公里内得到解决,全球范围内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解决深圳住房问题,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行政城市观念,走向经济城市——城市之间的行政区划不能隔断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鼓励生产要素跨城市流动,减缓目前极为突出的城市之间人口过疏或过密的状况。
深圳规划院调查发现,在深圳、惠州、东莞的交界处已经形成了一个跨行政区的城市经济带,人口达到1000万,人口和经济密度要比深圳中心区低很多,房价也比深圳低很多。深圳和周边城市应顺应这一趋势,打破行政边界,率先 探索 从行政城市走向经济城市。
另一方面,深圳正在进一步推进多层次的住房体系,增加政府支持下的保障房、长租公寓的供给,缓解中心城区住房压力。
《 财经 》 :示范区方案要求深圳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这是否意味着在跨行政区轨道交通建设上深圳会有更大自主权?这对房价有何影响?
唐杰 :城市人口密集度越高,房价就越贵,随着轨道交通从中心市区向外延伸,房价也会等比例下降。深圳市政府和行业协会正在积极布局,打破行政边界,规划建设多条轨道交通线连接东莞和惠州。这是中国城市建设中从行政城市走向经济城市的重要 探索 。
但是只靠交通便利还不足以吸引中心城区人口搬到周边,接下来要以核心城市为轴心逐渐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比如,需要中央多个部门协调配合,解决好城市间社保打通的问题,解决好教育支出分享的问题,解决好医院建设与经费保障的问题。
房地产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不能一出现市场失灵就代之以行政管制,很难想象简单粗糙的行政手段能够取代复杂的市场机制,实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
原载《 财经 年刊:2021 预测与战略》
没有赠品。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财经杂志是《财经》出品的财经类综合信息服务媒体应用,提供《财经》杂志高品质内容,实时关注财经头条,2022年没有赠品。《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财经类杂志周刊。
关于企业演讲稿范文汇总5篇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现如今,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企业演讲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官,亲爱的新同事们:
大家好!
刚才咱们的领导给大家已经给予了深切的厚望,针对教官们我提出三点要求:
1、明确责任,认真履行职责。教官们要本着对受训新同事们负责、对市公司、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明确带训任务,认真履行好职责;
2、科学组训,用心抓好训练。训练中,要严密组织、科学施训,建立军事训练及管理评比机制,军事训练过程中要大抓会操竞赛,评出先进班及个人,确保训练及管理质量;
3、严守纪律,模范执行规定。要在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学院和这次军训的规定,尊敬学院领导和老师,尊重军训新同事们,坚决不允许发生任何违规违纪现象,
同时,给参加军训的新同事们也提几点建议和希望:
1、端正思想认识,自觉把军训作为提升自我素质的一次良好机遇。军训期间,同学们应该自觉从思想上把自己当成一名"军人",时时、处处按照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演讲稿
2、树立吃苦意识,大力发扬革命军人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在紧张、艰苦的军事训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内在的心理素质;
3、强化服从意识,自觉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训练中养成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在军事训练中,自觉做到坚决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养成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严谨作风和严明纪律;
4、配合教官工作,认真学习、积极思考,高质量地完成好各科目的训练任务。同时,希望新同事们和教官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新同事们,让我们以百倍的信心和昂扬的精神,勇敢地挑战自我,携手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刻苦训练、奋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向领导和家人汇报,以矫健的步伐迈开自己的学习生涯。
我相信,有各位领导的有力指导和亲切关怀,有全体新同事们和教官的共同努力,这一年的军事训练及管理任务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社会和谐,是人们长久以来的完美理想和愿望,我们**公司做为一家在煤矿行业领先的企业,长久以来一向将构建和谐企业做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因为企业有了和谐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和升华。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是一个民旅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持续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与财富之源。只有不断追求创新的国家才是有前途的国家,只有不断追求创新的民族才是有期望的民族,只有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才是战无不胜的企业。我们纵观古今中外,国家、民族、企业依靠创新走向强盛的不胜枚举,西方强国就是凭借创新成为世界强国,美国的微软更是创新的典范,比尔·盖茨之所以成为世界级的大腕,最根本的就是他透过创新使企业遥遥领先于同行业。我们**公司也是创新的楷模,我们不仅仅创造了技术,更主要的是我们创新了思维,使企业快速地向前发展,我们**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我们敢于正视困难,敢于挑战未来,敢于迎合时代发展创新,持续与时代共同的步伐,而这就是我们创造辉煌的原因。
国内著名的海尔企业的格言是:“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情办成,把别人认为十分简单的事持之以恒的办下去。”这两句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海尔企业的精髓,它体现了海尔公司永远创新、永远进取的企业精神,以及谦虚务实的企业风貌。
现如今我们的公司更加强盛了,员工队伍迅速壮大,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越来越优美了。看,机器轰鸣的车间厂房,员工们辛勤地工作着,干净的职工食堂,不时飘来饭菜的香味;听,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俱乐部里合唱团的高昂歌声,多么和谐、温馨的家啊!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公司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充满人性的大家庭;我们的团队是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群众;我们的领导是这样具有亲和力、英明决策的领导;我们的员工是这样互助互爱、团结协作的员工。
一艘航船的顺利航行是一个舵手的成功,一个企业的成功是一个激情团队的成功。
在这个团队中,只要我们紧紧地拧在一齐,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我们聚在一块儿,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片天空;我们站在一处,我们就是用心灵结成的铜墙铁壁;我们携手并肩,我们就能笑傲江湖、屹立群雄。
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心,树立大局意识,构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工作精神,继续加大企业创新工作,把我们***公司的矿山建设成为和谐富饶的新矿山!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看谁更精彩;创新是一套有氧健身操,能舒筋活络,谱写跳动的脉搏。而在那里我想说的是,创新是企业的能量宝库,放飞激情,收获的是红红火火。
朋友们、同志们,为了让公司终极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让我们大家一同携起手来,做黄金精神、黄金速度的践行者,和谐创新谋发展,共创新世纪的篇章!
谢谢大家!
所谓“创先争优”是以“学习优,操作优,素质优”“工作争先、学习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创先争优”靠的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体现团体力量和价值才能够创造出“先进”和“优秀”。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事要一件一件地做,问题也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贪大求全,—
都不是应有的态度。如果我们在干事情的时候没有激情,那么显然就会缺乏自信,工作也是不可能干好的。在日常工作中就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作为一名五兴公司的员工,我们要立足自身的实际,真抓实干的工作,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能力。并且,争做勤学善用、勇于创新的模范,要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加以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化验水平和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化验工作取得实效,真正促进各项生产工作的准确顺利开展,在工作中努力保证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服从纪律,顾全大局,在工作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善于团结同志。
发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的最好诠释。以极强烈的责任感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五兴公司发展贡献青春才智。
我们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本职岗位作为干好事业的平台,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争先创一流、乐于奉献赢佳绩。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创先争优,创造一流业绩。在工作中,要锲而不舍,奋发有为,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创优争先的劲头。
我认为,只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奉献的心把这些事情干好了,也就不简单不平凡了。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塌实肯干,就一定会出成绩!围绕“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的主题,我会一直发扬这种精神,真正做到“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提高操作质量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上,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从我做起,事情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一种态度,发自内心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工作做的更好,不断要求进步,用自己的努力去感召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发现身边的闪光点,努力的汲取他人的优点,真正做到“创先争优”从我做起。
4月27日上午9时,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管理论坛在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席并致词。本届论坛将就“媒企和谐”、“新技术引导的未来出版业”、“全国11城市都市类报纸发行量公布”几大议题展开研讨。
据论坛主办方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提供的数据,全国各省级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国内最顶尖媒体、大中型广告公司、大广告主和国外媒体界知名人士共约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以下是《财经》杂志的总经理吴传晖发言的全文:
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得到这个主办单位的邀请,到这里跟大家沟通探讨“媒体与企业共赢”这么一个话题。刚才华盖创意这位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棒的视觉盛宴。其实归根到底,这些图片都是用在媒体上,无论它是纸媒,还是网站,还是商家的广告。
我刚刚来的时候,我也在想,一路上因为交通很堵,马上要放假了,甚至堵得开不了。其实我们常常发现在路上这么堵的阶段,拥挤不仅仅是汽车,可能一百米的路上都有很多的广告蹦到大家眼前,包括灯箱的个、楼宇的广告,所谓这些形态都可以在很短路程里看到,刚才啊,手机里收到招行的促销广告。实际上每个人、每一天都被大量媒体所包围,我们可能是看着报纸,吃着早饭,听着电台广播去上班。在等电梯时还有其它的东西看一下。到办公室,msn上还有其它的广告,进了电邮,还有一些垃圾邮件。中午时,你下楼吃饭时,可能人家塞给你一些宣传片,回到家里你会翻翻杂志,基本上我们中国已经进入媒体泛滥的时代,十几年前,我们想,可能能看的就几个频道,全国真正比较成功的商业兴市场化的媒体是屈指可数的。今天我们很容易超过60个电视频道,可以选择的网站可能是几千个,任何一栋楼都有像分众这样的传播媒体。连出租车的椅背上都有了小的电视屏幕了,过去三月份中国有差不多超过20本杂志创刊或者重新改版。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很困惑,比较迷惑,受众是觉得这个信息在爆炸,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消息渠道,应该浏览什么样的信息,企业也挑花眼了,每个媒体都在兜售自己的受众和传播力。媒体的日子其实越来越难过,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你的受众越来越挑剔了,企业要拼命给你压价,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媒体,都面临着一大堆的模仿者、跟随者或者是挑战者,每一个所谓的我们叫出版人或者叫媒体经营的负责人,都在想怎么样使自己媒体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整体而言,媒体其实并没有因为数量的增加而贬值,因为大量缺乏有品质的媒体,这些缺乏品质的媒体是没有价值的。媒体的泛滥也只是相对的,因为好的媒体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什么叫好的媒体?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媒体。
我今天想说,拥有这创造价值的媒体才可以与企业共赢。这是我今天在这里想表达的一个思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媒体的价值或者说媒体能为谁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当然我们都很清楚,媒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所谓“中间人”的位置,因为我们把信息带给受众,把受众的注意力带给我们的广告主,这是一个真理,可是在今天的市场环境里,其实情况可能要复杂一些。刚才讲了,现在的社会并不是稀缺的,而是非常充足的,甚至是多余的,有时甚至让你感觉带来负担。如果真的媒体贬值,最主要的原因信息本身在贬值,刚才华盖创意那位先生也说到,人们正在改变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介质,你是看还是阅读,有很多的选择。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反而觉得,媒体没有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因为好的媒体反而有更多的机会。也就是说,包括在我们编辑团队或者我们在经营部分,我们一直比较强调所谓好的团体,是有品质的媒体及,反而会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成功,什么叫好的媒体?我们认为是好的媒体能够帮助受众把信息变成知识。
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件事,信息并不等于知识,信息往往是纷乱、零碎的、扁平的、历史的,很容易过去,知识才是系统的、内化的、可以使用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尤其需要人帮他梳理、过滤和整合信息,使之成为可以消化,可以获得营养的知识。所以作为媒体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为受众拨云见雾、透视本质,成为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来源,这种价值是品质,过去《财经》杂志创办了九年,今年是第九年了,一直是遵循坚持高品质这样一个新闻理念,刚才我们一直强调品质这一块。如何创造品质?很简单,我们需要持续有耐心的投资内容,不断收到预期的产品,如果国外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比如说《大西洋》月刊、《纽约课》这样的杂志,一个封面报道花几个月时间来创办,比如说写“9·11”的长篇报道,作者在世贸大厦的遗址上呆了半年,最后用几个月的时间写作,全作花了9个月的时间,我们也是打造一个很复杂的报道。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XX年,我们当时有一篇比较封面的报道,讲的是银广厦,它的市值是第二大,我们的企业实际上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甚至拿到了海关的盖了章的证明,发现这个银广厦这个企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的出口数都是伪造的。事实上在现在,我们很多媒体是很短钱的情况下,很难花这么长的时间让记者做这么深入、长时间的投入来做一篇报道。当然这篇报道当时引起很大的效应,也为中国股票市场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矗市场开始重视对方,而不是一味想发展。
这些东西,可能说起来比较简单,比如说,花力气培育一个高品质的、高素质的编辑团队。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像我们刚才讲的,现在的投资者实际上越来越没有耐性了,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相信快钱,比较容易忽悠的,我觉得作为媒体人,我们要坚持一个信念,这可能是一个老话,就是咱们还是认为内容没亡,高品质内容一定可以抓住受众,这样我们就成功一半。但这样还不足以实现与企业的共赢,我们现在共同的面临一个问题,社会日趋多元化,消费者更加分散,你可以得到受众的注意力时间非常短。这也不能满足单一的媒介形式接触消费者,也不满意单一的形态接触消费者。比如说,不能满足单纯用广告,硬广的接触消费者,很多的会比较追求软性的宣传。我上午不在,但是我也看了上午有一些同行的发言,也提到软性的宣传对企业是非常非常重要。这个观点,我也许并不太赞同,但这的确是目前一个常态。
所以现在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比较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广告主压缩它在硬广上的预算,它要求更加多的折扣出现,它不是要占我们的便宜,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企业在市场推广上的预算是非常有限的,要应付这么多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者的需求和多元化的媒体。可是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一个解决的方案,他们也非常辛苦,对不同的媒体比来比去,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其实像这样状况,我认为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是双败的局面。所以我觉得媒体的另外一个价值是应该为企业创造,我们能不能为企业创造提供一个全方位影响受众的整合营销平台。怎么实现这点?我的关健词是品牌。刚才谈到品质传统上,我们认为你有了好的品质内容,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你的品牌就有了,你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但实际上,最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很好的运用这个品牌,才能够实现媒体的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为客户带来最大化的利益。这个价值是什么?尤其对平面媒体来讲,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过去我们是出版人,品牌再好,你只是一个内容的制造者。我觉得将来受众和要求我们其实要做到一个所谓的“内容管理者”。将来我们对高品质内容的利用应该是全方位的,影响受众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和立体化的,我们不但可以以内容为载体将企业的信息发送到读者的面前,还可以准备获取这些信息的效果和反溃而且同时以内容为平台,实实在在的把要影响的人群带到他们面前,这样可以深入消费者生活的各个层面,多接触点的影响消费者,这样我想我们为企业有机会创造一个很有效率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财经》来讲,我们过去几年,其实在品牌建设和品牌延伸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一些心得,我们现在应该来讲,我们不仅有《财经》杂志,我们还有我们若干本的特刊,一个月我们会跟随《财经》的叫《金融实用》的关于资本市场的刊物,每个季度我们有一本比较注重图片,注重人文时代变迁的《视觉》这本杂志,这都是根据我们《财经》的读者,他们所关心的这个半轴,我们来为他们创造多一点的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内容,当然条件是我们需要有一些高水准的要求,对这些品质。
另外一个特刊,我们每年有一个《财经》的年刊,是对第二年全球和中国的展望,当然主要集中在财经、政治、社会、文化这几个比较大的领域、比较宏观的。我们邀请到全球很有影响力的人写专栏稿子,来围绕这个主题。这是所谓平面的这一块。我们去年年底已经是第四次做了相当影响力的.财经年会,这和我们的年刊是并行的,也是“预测与战略”为题,对第二年宏观经济有一天到两天的会,聚集了各个财经界,相关有影响力的演讲者、政府的监管者和企业的代表、金融行业的决策人,这是会议这块。
其实我们今年也陆续有一些小规模的、更加专注的话题做财经论坛和财经圆桌会议这一块,其实今年以来我们做了另外一个动作是,我们在三月初一,《财经》杂志网站也做了改版,也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媒介上,我们也同样能够有一个高品质的内容提供给读者,而且是区别于我们杂志的,因为网站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和功能,我们希望能发挥这样的平台,获得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当我们做这一切时,其实我们就发现,如果你做到了可能被预期的价值的时候,其实企业愿意出大价钱的,如果咱们从经营角度来讲。这样的话,我们的品牌才值得我们前期的投入,才真正实现企业的增值,做到这步,我们才有了高品质的内容,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我们是不是完全达到了共赢的局面,我觉得还差一点,因为在我看来,共赢概念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而是一个持续、相互的一个成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合作。刚才也讲到,现在投资人缺乏耐性,有多人对媒体投资的投资者,都以为这是一个“金矿”,可以很快收回投资获得回报,认为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其实投资媒体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行为,而在美国一本杂志,要赚钱的话,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因为在中国的平面媒体尤其是杂志发展中,是过去五六年事情。我说的发展是市场化的发展,所以有一些成功的实例是很快速的成功,这给大家一种错觉,就是很容易可以成了。
就媒体本身内容的建设和经营来讲,很多存在怎么去赚一笔钱的心态,如果你想实现这个品牌的持续价值,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一个另外一个观念,就是品格。刚才讲到,现在中国的资本的力量已经进入到传媒的世界,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现实。媒体的产业本身也是逐利的,我们很难抵制的影响,我想熟悉《财经》朋友,我们是独立、独家、独到,我们叫“三独”理念,所以我们是比较坚持报道的独立性,而且报道的真实性,我们认为这是媒体的命脉,也是我们获得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关键。但是媒体的内容独立性要得到保证,其实不在于我喊几个口号就可以做到,而且我也不想在这里空谈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媒体也是商品也是企业,对市场中的任何产品或者企业而言,生存也是第一要义的。但是我想讲,媒体坚持自己的品格,正是保障自己的品质和品牌,也是为我们自己和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创造价值。我想具体的例子可能很多。因为《财经》属于比较尖锐的一些报道,可能有一些批评性的故事。这么多年,因为我们有一些负面报道,而受到的比如说商家的压力,甚至丢失掉一些广告订单这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一个很长期发展或者比较坚定的信念是很容易屈服的,但是我觉得从长远来讲,你不坚持一会儿,可能你就没有办法坚持更久了。
讲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质疑了,《财经》当然可以做到了,讲起来,现在《财经》也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比较强势的媒体。的确回顾《财经》的发展历史,我们用了九年的时间,1998年创刊到现在,整整9年的时间,坚定不移的培育我们自己的品质、我们的品牌,还建立我们自己的品格,这是一种奢侈。因为今天的媒体市场不再有任何人,有这么长的时间来成长。但是,金钱是一种投资,时间也是一种投资,我觉得今天中国媒体市场已经进入到大投资、大回报中,小投资、没回报,赢家通吃的局面,没有捷径,因为有决心和远见投入的人,会把市场的门槛抬得很高的。
最后我想说媒体和企业不但可以共赢,我们如何能够创造价值,不光是为我们自己、我们的读者和企业,是在于你要有自己的品质、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品格。在这种基础上,我们不但能够共赢,而且必须共赢,因为我们和企业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媒体必须对品质做投入,对品格做投入,专注做投入。而企业影响消费者不是一种成本,企业包容媒体的报道也不是一种成本,而是一种投资。在长期看来,是具有高回报的投资,我认为,我们更大的事业是在未来,我们共同来创造这样的价值。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承蒙组织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安排我来xx公司与大家一起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我衷心感谢组织上对我的培养、教育和信任;感谢大家对我的欢迎。
从今天这个时刻开始,我将和同志们一起工作、学习,我很荣幸!很多同志可能知道,我最早是从xx出去的,现在又回到咱们厂,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我对咱们厂还是比较熟悉的,一是咱们单位有着光荣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二是同志们作风朴实,工作默默无闻,有奉献牺牲精神,有淡泊明志的胸怀和情操,确确实实是无名英雄。
我走上这个岗位,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份量,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恪尽职守,认真履职:
一是尽快融入这个集体,熟悉情况,进入角色;
二是更加努力学习,举旗帜、讲政治、树风气,维护团结,做好表率,也希望大家把团结看作是自己的眼睛,倍加珍惜,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体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切实维护好团结,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一个更加团结、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是尊敬老同志,团结新同事,谦虚谨慎,向大家学习,今后工作中,我将与大家经常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统一认识、通力合作。由于我比较年轻,在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上一定有不足之处,所以在今后工作中,希望领导和同志们能够给我多点帮助和批评,我会虚心接受,不断上进;
四是积极主动,准时高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具体工作方面,我今天还没有发言权。当然,我需要表明一个态度,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完成好上级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在此,我希望得到在座各位领导、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争取主动,开拓进取,我们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没有赠品。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财经杂志是《财经》出品的财经类综合信息服务媒体应用,提供《财经》杂志高品质内容,实时关注财经头条,2022年没有赠品。《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财经类杂志周刊。
2022年杂志订阅排行榜是:环球少年地理、万物、好奇号、奇趣博物馆、博物等。
1、环球少年地理 1本/期
适合年龄:6-12岁
《环球少年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以自然和科学为主题。
2、万物 1本/期
适合年龄:8-15岁
《How it works》杂志的中文版。讲述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原理,横跨七大学科,涵盖环境生态、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生物医学等各领域。瞄准国际上最热门的一些科普知识和现象。
3、好奇号 1本/期
适合年龄:7-16岁
《好奇号》摘取《Muse》,《ASK》,《Faces》,《Dig》,《Cricket》5本杂志的精华,涉及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
4、奇趣博物馆 1本/期
适合年龄:8-12岁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这本杂志就像是一个孩子们的随身博物馆。每期一个专题,链接丰富的人文艺术知识以及科技、自然、社会等更多的信息,以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全球化的视角给孩子讲解古今中外的文博知识。
5、博物 1本/期
适合年龄:12-18岁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面向青少年,涉及人文、自然、生物、地质的科学传播杂志,旨在向读者传播好看、有趣、正确、经过精心采访编辑的内容。
《财经》杂志邮发代号82-921,原价¥390/份/年(26期) 连续订阅三年 702 元/份(订阅三年节省468元) 连续订阅二年 546 元/份(订阅二年节省234元) 订阅一年 312 元/份(订阅一年节省78元,同时赠送《财经》杂志网站历史文章阅读权限) 订阅半年 156 元/份(订阅半年节省39元)订阅一年 RMB780 元/份 (港、澳地区) 订阅一年 US99 元/份 (台湾地区) 订阅一年 US260 元/份 (欧、美、和其他地区)启动时间: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财经年刊_《2007:预测与战略》 价格为8折 24元 (只限大陆地区) 《财经》杂志年度合订本·《财经》杂志年度合订本邮发代号80-618,价格¥420元/年(包含全年财经、金融实务、视觉、年刊) ·每季度末出版当季度合订本 全年订价 420 元/份 一季度价格 105 元/份 二季度价格 90 元/份 三季度价格 105 元/份 四季度价格 120 元/份
你好!星期四希望采纳记得给问豆啊!
第一财经报道,天天财经经济新闻联播,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等。
财经类杂志:财经、商界、第一财经周刊、经理人、商学院、商业周刊、理财周刊、财新新世纪周刊、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商界评论、哈佛商业评论、环球企业家、财新周刊、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家、IT经理世界、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浙商、财富、商业现代化、中欧商业评论、国际融资、中国科技投资、《财新周刊》,一本社会精英与财富阶层都在看的杂志。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大陆权威的商业刊物之一,隶属财新传媒。原名为财新《新世纪周刊》,2015年初正式更名为《财新周刊》。《商界》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和文章风格不动摇,目前已成长为全国发行量较大的商业财经杂志,在世界财经类杂志排名中亦名前30位,并被众多国内同行竞相跟踪模仿。《商界》杂志的成功历程,已被国内期刊界公认为“《商界》现象”。《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正式改2005年为半月刊。《中国企业家》杂志是中国本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杂志定位于“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立足企业家立场,弘扬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受尊重的主流人群。《第一财经周刊》,于2008年2月(CBNweekly)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 ,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CBN)正式推出。 在加速的商业时代,是中国一一家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提供频密而深入的报道,致力宣扬市场化商业逻辑和与世界接轨的商业手法。以年轻而且受过高等教育,乐于理财和消费,对商业世界拥有自发的热情和关注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
1、《第一财经周刊》2、《商界》3、《中国企业家》4、《经理人》5.《财富》6.《福布斯》7.《商业周刊》
没有赠品。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财经杂志是《财经》出品的财经类综合信息服务媒体应用,提供《财经》杂志高品质内容,实时关注财经头条,2022年没有赠品。《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财经类杂志周刊。
杂志铺上财经杂志有很多种类,如第一财经周刊、财经、商界、哈弗商业评价、IT经理这些都是很不错的财经杂志;具体的欢迎去咨询...
没有赠品。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财经杂志是《财经》出品的财经类综合信息服务媒体应用,提供《财经》杂志高品质内容,实时关注财经头条,2022年没有赠品。《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财经类杂志周刊。
财经类杂志:财经、商界、第一财经周刊、经理人、商学院、商业周刊、理财周刊、财新新世纪周刊、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商界评论、哈佛商业评论、环球企业家、财新周刊、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家、IT经理世界、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浙商、财富、商业现代化、中欧商业评论、国际融资、中国科技投资、《财新周刊》,一本社会精英与财富阶层都在看的杂志。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大陆权威的商业刊物之一,隶属财新传媒。原名为财新《新世纪周刊》,2015年初正式更名为《财新周刊》。《商界》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和文章风格不动摇,目前已成长为全国发行量较大的商业财经杂志,在世界财经类杂志排名中亦名前30位,并被众多国内同行竞相跟踪模仿。《商界》杂志的成功历程,已被国内期刊界公认为“《商界》现象”。《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正式改2005年为半月刊。《中国企业家》杂志是中国本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杂志定位于“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立足企业家立场,弘扬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受尊重的主流人群。《第一财经周刊》,于2008年2月(CBNweekly)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 ,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CBN)正式推出。 在加速的商业时代,是中国一一家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提供频密而深入的报道,致力宣扬市场化商业逻辑和与世界接轨的商业手法。以年轻而且受过高等教育,乐于理财和消费,对商业世界拥有自发的热情和关注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
以下是有关《财经》杂志的创刊历史以及办刊宗旨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用《财经》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的新闻性刊物。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1998年4月创刊,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 1998年《财经》创刊,胡舒立任主编。 她多次刊发黑幕报道,被《商业周刊》称为是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比较著名的报道有:“基金黑幕”报道、“银广厦事件”报道等。 《财经》杂志邮发代号82-921,原价¥390/份/年(26期) 连续订阅三年 702 元/份(订阅三年节省468元) 连续订阅二年 546 元/份(订阅二年节省234元) 订阅一年 312 元/份(订阅一年节省78元,同时赠送《财经》杂志网站历史文章阅读权限) 订阅半年 156 元/份(订阅半年节省39元) 订阅一年 RMB780 元/份 (港、澳地区) 订阅一年 US99 元/份 (台湾地区) 订阅一年 US260 元/份 (欧、美、和其他地区) 启动时间: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财经年刊_《2007:预测与战略》 价格为8折 24元 (只限大陆地区) 《财经》杂志年度合订本·《财经》杂志年度合订本邮发代号80-618,价格¥420元/年(包含全年财经、金融实务、视觉、年刊) ·每季度末出版当季度合订本
就IMA协会旗下的CMA认证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IMA协会所设立的学生会员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会员是IMA协会为帮助高校学生了解管理会计、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而对高校在读学生开放的一种会员类型。学生会员有很多获益并且享受会员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学生会员开放对象为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确保每个学期至少修满6个学分即可。学生会员最长年限为6年。是的,在大学在读期间就开始你的CMA学习之旅,无疑将会为你的职业生涯打下结识的基础! 接着,我们来看看,大学生学习CMA的好处具体有哪些: 1、竞争优势 众多企业招聘会标明“持有CMA优先”,所以CMA可以助你快速脱颖而出。 在中国,会计从业者每年以30万—40万的速度在激增,而这些增量大多都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途径培养出来的。据教育部教育计划司的资料,现在每10名在校大学生中,就有1名是会计相关专业。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了社会对会计职位需求的大幅萎缩。在各地人才市场,往往一个会计招聘名额就会有几十名毕业生来应聘和竞争。 由于CMA升职就业快、认可度高、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中英文双语等特点,得到广大企业和财务人士的青睐。在2014年春季招聘大会上和智联招聘及猎头公司,外企、央企、国企、大中型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士时都明确标明“持有CMA者优先”,如果大学生在求职时就考出CMA,无疑更具有竞争优势。 2、知识的互补性 学财务的在校大学生有着良好的财务基础,同CMA有相当大的耦合性。 在大学期间,无论你是会计学专业还是财务管理专业,所涉及的知识体系都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CMA作为管理会计领域的权威认证,代表着管理会计领域最先进的知识体系,考试涉及会计、管理、 经济、金融等多方面内容,目的在于扩大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知识广度,培养其预测商业需求及制定策略决策的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学习CMA可以完善财务知识体系,让管理会计知识对财务会计知识形成有效的补充。 3、提高财务实践能力 ① CMA和其他财务会计类的证书关注点不一样:CMA关注财务人员预算预测、成本管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方面的技能,要求管理会计师能够推动企业绩效增长,为企业创造价值。 ② CMA的考试不是公司职员的专利,在校生也可以参加,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更公平,这样学校里学的东西可以现学现用,考完试,再工作两年就可以拿到证书。 ③ CMA考试充满实践性和实战性,它与其他财务认证关注理论不同,CMA注重考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学习CMA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在财务实践上的欠缺。 4、考试成本优势(从大学生会员与普通学员比较) 一直以来,IMA协会都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加CMA考试。所以对于大学生朋友,可以通过注册成为IMA学生会员,享受力度非常大的考试费用优惠。对于仅有两个科目的国际证书来说,单科120美金的考试费用是非常具有考试成本优势的。此外,IMA还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战略财务杂志,案例、管理研究行业报告等。包括为学生提供多种项目活动,案例大赛、CMA认证、学术会议以及在线交流的机会。这些增值服务都可以看出大学生考CMA的优势! 5、职业发展 CMA 证书持有者主要是世界各大公司及金融机构的财务主管、财务经理、CFO 、CEO 、成本核算师、理财师、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你的就业方向是企业,那么CMA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大学生在报考cma时,会享受一下优惠的政策,cMA不定期的针对大学生群体推出巨额优惠活动,吸引大学生加入cMA,取得CMA认证。此外,cMA还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战略财务杂志,案例、管理研究行业报告等。包括为学生提供多种项目活动,案例大赛、CMA认证、学术会议以及在线交流机会。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有着丰富的知识基础,而通过cma的培训,能够对预算预测、成本管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生产实际中接触的问题,加以训练CMA考试充满实践性和实战性,这对于缺少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是一笔极为可贵的经验,cma的含金量在于注重考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学习cma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在财务实践上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