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写论文发现有人做过一样的研究

发布时间:

写论文发现有人做过一样的研究

当然算,你的论文当然是要体现你独有的思路才行。

这个最好和你导师确认否则你写好了,他也可能不让你答辩

这几天本人在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做过相同研究了,评审专家应该会也在知网上查有没有人和你做的一样的研究啊,因为他们怕的是你的论文是抄来的。

研究生在学校就不能做别的事?就只能做实验和写论文?

研究别人做过的东西能发论文吗

当然可以写成论文,而且如果你发明了东西,一定是要先申请专利,再写论文。要是你先发表论文,然后再申请专利,那专利是不会被授权的。

论文需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能只是总结别人的东西。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学术论文也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按写作目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研究生论文已经有人做过了

什么专业和课题

一般不会。望您采纳谢谢

这个最好和你导师确认否则你写好了,他也可能不让你答辩

我现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我自己定的几个论题发现前人都有写过,该怎么办

做研究写论文的亲错过

不知道怎么开头,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不敢上网查,怕内容和别人的一样,不知道该怎么结尾。

一般会遇到的问题有数据出现问题,没有办法继续写下去,也有可能会没有思路,导致整篇文章串联不下来,还有可能会遇到导师一直让做实验,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写论文。

电大的学历一般是大专的。推迟毕业没问题的呀,当年我们很多同学都是补考了几次才合格毕业的。

一般是出刊后3个月左右能上网,所以一般发表文章都需要提前准备,从文章录用到出刊大概要1个月到3个月,出刊后文章上网还要3个月到半年。讠仑文发表咨询我头像

一线教师怎样写论文与做研究

回顾自己做课题的历程,只是想告诉大家,课题研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找准课题研究的契入口,一般我们一线老师研究的课题要小,与我们日常教学工作有关的具有实用性。然后根据事先设想的方案踏踏实实地去做,最后把你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总结一下。一个课题就算完成了。不然,我也不可能完成每年一个课题的结题工作,并有幸在区级以上获课题论文的一、二等奖了。事实上,通过做课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学习、思考,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从四方面来和大家做个交流。一、什么是课题研究?以前没做课题时,我也总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我作为一线老师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当时,我觉得我要忙于备课、批改,还要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说实在的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那么什么是课题研究呢?现在我的理解就是把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也就是我们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想好了做”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我曾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形成开放的技能培养体系。其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开展“设计性”的学习活动;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劳动与技术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我想这就是科研,有一个研究的中心(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科研培训参考书第17页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首先,我做课题研究是为了自身提高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 家林崇德教授在1985年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对此,我深有同感。 的确是这样的。做课题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一般做一个课题,大约看5-6本书,如我在做“《生活与劳动》中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课题时,就看了《创造性思维方法》、《法国小学教育考察》、《能力素质教育》、《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等书,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做课题要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一个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学生的实际,实验的可行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如果你经常搞课题研究,就容易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这也就是科研的意识。 其次我做课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譬如我在教学《生活与劳动》学科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学校由于受场地、设备的限制,阻碍了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发展。这几年学校虽然开设了《生活与劳动》课,却基本没有设立与教材相配套的劳动场所和工具。使实践性极强的劳动课变成了说教课,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相脱离。家庭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使学生的生活与劳动技能培养不能落到实处。于是我设想,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时,是否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在1998年“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课题立为区级课题。经过一年规范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时间、场地和器材,充实活动内容,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使《生活与劳动》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该课题成果被评为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当时是我第一次拿到论文奖,对我的教书生涯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搞课题不仅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一线教师之所以要搞课题研究,我想不外乎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一些教育现状,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使自己有收获吧。三、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这是一个比较难谈的问题,要说的实在太多,一般做一个课题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选题,立项;第二步就是实践操作;第三步是分析、总结。每步又有具体的做法。我主要以个人的实践体会,从四方面来谈。(一)要学会选题。在刚进入课题研究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虽然题目以后可以改,但选一个确切、实用、新颖的题目还是应该慎重的。那么,哪里去找我们课题的灵感呢?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这时,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强烈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小孩是最天真的,他们总想早点长大,能与大人对话。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如何来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呢?”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谈话法、观察法等了解你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从而寻找课题研究的来源。 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们不缺课题的来源,我们缺乏的是从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炼有价值的课题的意识。记得2000年我做的“自我保护”课题,课题的直接来源就是我的儿子。当时他们要读一年级了,但我发现他们的自理、自护能力很弱。从没有独自过马路,交通安全意思不强,走在马路上还追追打打;他们不会根据天气的冷、热自己脱、穿衣服。联想到我曾教过的一位女学生,到了五年级还要保姆帮着穿衣,不敢一人坐车回家。现在的孩子在大人的包办下,自我保护意识的淡缺。我感到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多么重要。这样,一个课题就诞生了。最后,这个课题立为区级课题。最近我新立了一个课题“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也是从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后,结合新课标要求想到的。现在的孩子学得不主动,他们习惯于到课堂上听老师说,自己做学习的旁观者;学得不愉快,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我想构建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的阅读机制”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体验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二)要学习理论文献。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也能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水平。①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语文老师可以读读《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等。《生活与劳动》学科的教师应该读读张秉平、刘洪军编写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劳动课教育概论》、《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小学劳动课评价》,以及现在最新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看教育文摘类的杂志和报刊,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之类的东西。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②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在学科中具体反映。就目前来说,“新课标解读”是有必要反复学习的,它能使我们以最捷径的方式汲取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向。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管是什么学科的,不管是用什么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这场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我们做好课题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定要仔细研究的。从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也可以寻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如我去年做的区级立项课题“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小学‘职业认识’教育的研究”。就是根据“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提出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的:“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来确定科研课题的。这是最新的课程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课题最终获得区科研成果一等奖,杭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说明了课题是有实用价值的,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 ③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当确定了研究的课题后,还很有必要去收集别人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的资料,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能使我们了解自己所做的课题是在什么层面上: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有待我们去研究的?他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结果是否科学?了解别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具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车事件”,重复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看名人的专著,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乐连珠的《小学快速阅读教学》、最方便地是上网根据你研究的课题检索。我一般上google网,有时上soho网。(三)要设计好课题方案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市教科所的施所长说他曾经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来写一个课题的方案。专家写一份课题方案尚要“长考”,可见,方案的制定在课题研究中的分量了。一个课题方案中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其中要研究什么(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设计好课题方案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有助于课题有序的进行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少不了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的研究步骤主要分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时间大块。这样制定,确保了课题有序地进行。让研究者明白,每个时间段主要做什么事。一般:准备阶段。主要做三件事。1、理论学习。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 、可行性进行论证。实践阶段。主要做三件事。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实践。2、记录、收集实验的书面材料。3、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总结阶段。主要做两件事。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② 有助于课题的操作落实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也少不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做课题,就是一步一步地做出来的。因此,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详细越好。即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课题方案里要说清楚,比如,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你课题研究时什么时候用行动研究法,什么时候用调查法,都有个讲究。如果你在课题方案里详细计划好,那么,当你开始做课题的时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结合着进行。行动研究法进行的是形成性实验,一般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教育实验法进行的是确证性实验,一般是在课题研究的后期。③ 有助于课题的反思总结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更少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目的的制定,给我们做课题反思提供了依据。在做课题中我们应该经常地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们的研究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从而来总结实验的经验,以及修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四)要善于合作交流。① 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学生的支持、配合。因此,当你决定做课题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你的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们配合的内容。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搭建实验的舞台。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如:我在99年做的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在实验中有一项“学养花”的活动,买花、养花、赏花,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② 要得到领导、老师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老师的支持。课题研究需要一个研讨的氛围,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因此,我们在做课题的时候要主动的把你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科研室的老师、同组的老师,甚至是不同学科的老师去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对搞课题研究帮助很大。如这次,我们组准备搞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我拟定了课题的操作方案,在组内教研时,大家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曾屹提出的几点建议,我觉得很有价值,有助于我们方案的完善,使有些研究的内容操作起来更清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搞课题研究需要群策群力。③ 要得到专家、家人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家人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当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课题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课题立项和结题时都要回家看书、写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四、一线教师做课题有什么好处?(一)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我能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想好了做”。即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如每学期开学前,我都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实际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并组织学生根据目标制定班规、具体的落实措施。像四年级时,根据学生自信性不足、自律性不强,我提出了“自信、自律、合作、创新”的班风建设口号。一学年下来,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班级的奋斗目标基本达成。同学们都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获“进出场比赛”年级第一、“运动会入场式”年级第一、“合唱比赛”年级第一等荣誉。这学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生活、学习的能力,我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奋斗目标。班干部根据目标拟定班级公约,并在班会课集体表决,经过修改成文。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的好处是工作的中心明确,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边做边修改,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二)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自己的弱项进行研究,也就是从教学问题入手,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像我做的“自我保护——热爱生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一类是以自己的强项进行研究,即用新的理念有意识地指导、开展自己的工作,如前年做的课题“小学生‘职业认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去年的课题“小学‘生活技能’学习项目的设计和操作”。通过有预谋地实践,达到克服弱项,提升强项。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做有心人,养成了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现在,对我来说搞课题研究是一种比较自觉的行为。因为我相信课题研究最终将给老师们带来的是教学上的解放。此外,通过课题研究,大家还能学会许多本领。如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课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等。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课题学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也要和同事合作。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我们应该学会做研究型的教师。最后,祝愿老师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回顾自己做课题的历程,只是想告诉大家,课题研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找准课题研究的契入口,一般我们一线老师研究的课题要小,与我们日常教学工作有关的具有实用性。然后根据事先设想的方案踏踏实实地去做,最后把你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总结一下。一个课题就算完成了。不然,我也不可能完成每年一个课题的结题工作,并有幸在区级以上获课题论文的一、二等奖了。事实上,通过做课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学习、思考,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从四方面来和大家做个交流。一、什么是课题研究?以前没做课题时,我也总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我作为一线老师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当时,我觉得我要忙于备课、批改,还要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说实在的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那么什么是课题研究呢?现在我的理解就是把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也就是我们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想好了做”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我曾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形成开放的技能培养体系。其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开展“设计性”的学习活动;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劳动与技术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我想这就是科研,有一个研究的中心(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科研培训参考书第17页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首先,我做课题研究是为了自身提高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 家林崇德教授在1985年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对此,我深有同感。 的确是这样的。做课题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一般做一个课题,大约看5-6本书,如我在做“《生活与劳动》中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课题时,就看了《创造性思维方法》、《法国小学教育考察》、《能力素质教育》、《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等书,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做课题要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一个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学生的实际,实验的可行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如果你经常搞课题研究,就容易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这也就是科研的意识。 其次我做课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譬如我在教学《生活与劳动》学科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学校由于受场地、设备的限制,阻碍了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发展。这几年学校虽然开设了《生活与劳动》课,却基本没有设立与教材相配套的劳动场所和工具。使实践性极强的劳动课变成了说教课,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相脱离。家庭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使学生的生活与劳动技能培养不能落到实处。于是我设想,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时,是否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在1998年“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课题立为区级课题。经过一年规范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时间、场地和器材,充实活动内容,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使《生活与劳动》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该课题成果被评为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当时是我第一次拿到论文奖,对我的教书生涯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搞课题不仅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一线教师之所以要搞课题研究,我想不外乎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一些教育现状,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使自己有收获吧。三、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这是一个比较难谈的问题,要说的实在太多,一般做一个课题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选题,立项;第二步就是实践操作;第三步是分析、总结。每步又有具体的做法。我主要以个人的实践体会,从四方面来谈。(一)要学会选题。在刚进入课题研究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虽然题目以后可以改,但选一个确切、实用、新颖的题目还是应该慎重的。那么,哪里去找我们课题的灵感呢?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这时,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强烈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小孩是最天真的,他们总想早点长大,能与大人对话。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如何来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呢?”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谈话法、观察法等了解你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从而寻找课题研究的来源。 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们不缺课题的来源,我们缺乏的是从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炼有价值的课题的意识。记得2000年我做的“自我保护”课题,课题的直接来源就是我的儿子。当时他们要读一年级了,但我发现他们的自理、自护能力很弱。从没有独自过马路,交通安全意思不强,走在马路上还追追打打;他们不会根据天气的冷、热自己脱、穿衣服。联想到我曾教过的一位女学生,到了五年级还要保姆帮着穿衣,不敢一人坐车回家。现在的孩子在大人的包办下,自我保护意识的淡缺。我感到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多么重要。这样,一个课题就诞生了。最后,这个课题立为区级课题。最近我新立了一个课题“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也是从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后,结合新课标要求想到的。现在的孩子学得不主动,他们习惯于到课堂上听老师说,自己做学习的旁观者;学得不愉快,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我想构建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的阅读机制”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体验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二)要学习理论文献。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也能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水平。①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语文老师可以读读《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等。《生活与劳动》学科的教师应该读读张秉平、刘洪军编写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劳动课教育概论》、《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小学劳动课评价》,以及现在最新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看教育文摘类的杂志和报刊,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之类的东西。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②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在学科中具体反映。就目前来说,“新课标解读”是有必要反复学习的,它能使我们以最捷径的方式汲取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向。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管是什么学科的,不管是用什么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这场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我们做好课题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定要仔细研究的。从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也可以寻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如我去年做的区级立项课题“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小学‘职业认识’教育的研究”。就是根据“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提出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的:“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来确定科研课题的。这是最新的课程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课题最终获得区科研成果一等奖,杭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说明了课题是有实用价值的,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 ③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当确定了研究的课题后,还很有必要去收集别人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的资料,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能使我们了解自己所做的课题是在什么层面上: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有待我们去研究的?他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结果是否科学?了解别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具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车事件”,重复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看名人的专著,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乐连珠的《小学快速阅读教学》、最方便地是上网根据你研究的课题检索。我一般上google网,有时上soho网。(三)要设计好课题方案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市教科所的施所长说他曾经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来写一个课题的方案。专家写一份课题方案尚要“长考”,可见,方案的制定在课题研究中的分量了。一个课题方案中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其中要研究什么(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设计好课题方案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有助于课题有序的进行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少不了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的研究步骤主要分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时间大块。这样制定,确保了课题有序地进行。让研究者明白,每个时间段主要做什么事。一般:准备阶段。主要做三件事。1、理论学习。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 、可行性进行论证。实践阶段。主要做三件事。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实践。2、记录、收集实验的书面材料。3、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总结阶段。主要做两件事。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② 有助于课题的操作落实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也少不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做课题,就是一步一步地做出来的。因此,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详细越好。即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课题方案里要说清楚,比如,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你课题研究时什么时候用行动研究法,什么时候用调查法,都有个讲究。如果你在课题方案里详细计划好,那么,当你开始做课题的时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结合着进行。行动研究法进行的是形成性实验,一般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教育实验法进行的是确证性实验,一般是在课题研究的后期。③ 有助于课题的反思总结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更少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目的的制定,给我们做课题反思提供了依据。在做课题中我们应该经常地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们的研究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从而来总结实验的经验,以及修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四)要善于合作交流。① 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学生的支持、配合。因此,当你决定做课题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你的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们配合的内容。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搭建实验的舞台。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如:我在99年做的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在实验中有一项“学养花”的活动,买花、养花、赏花,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② 要得到领导、老师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老师的支持。课题研究需要一个研讨的氛围,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因此,我们在做课题的时候要主动的把你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科研室的老师、同组的老师,甚至是不同学科的老师去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对搞课题研究帮助很大。如这次,我们组准备搞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我拟定了课题的操作方案,在组内教研时,大家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曾屹提出的几点建议,我觉得很有价值,有助于我们方案的完善,使有些研究的内容操作起来更清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搞课题研究需要群策群力。③ 要得到专家、家人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家人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当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课题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课题立项和结题时都要回家看书、写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四、一线教师做课题有什么好处?(一)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我能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想好了做”。即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如每学期开学前,我都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实际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并组织学生根据目标制定班规、具体的落实措施。像四年级时,根据学生自信性不足、自律性不强,我提出了“自信、自律、合作、创新”的班风建设口号。一学年下来,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班级的奋斗目标基本达成。同学们都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获“进出场比赛”年级第一、“运动会入场式”年级第一、“合唱比赛”年级第一等荣誉。这学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生活、学习的能力,我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奋斗目标。班干部根据目标拟定班级公约,并在班会课集体表决,经过修改成文。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的好处是工作的中心明确,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边做边修改,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二)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自己的弱项进行研究,也就是从教学问题入手,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像我做的“自我保护——热爱生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一类是以自己的强项进行研究,即用新的理念有意识地指导、开展自己的工作,如前年做的课题“小学生‘职业认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去年的课题“小学‘生活技能’学习项目的设计和操作”。通过有预谋地实践,达到克服弱项,提升强项。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做有心人,养成了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现在,对我来说搞课题研究是一种比较自觉的行为。因为我相信课题研究最终将给老师们带来的是教学上的解放。此外,通过课题研究,大家还能学会许多本领。如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课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等。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课题学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也要和同事合作。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

你好,怎么联系你呢?想找你教我做课题。

如何轻松做好课题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