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自开国至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历经21位皇帝(包括武则天在内)。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等。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时段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中宗 (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睿宗 (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圣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昭宣 光烈孝皇帝 李祝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武则天自立了周这个国号
上古时代编辑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3夏:编辑(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1、宗神夏禹??年2、帝启9年3、太康29年4、仲康l3年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6、少康22年7、帝抒17年8、帝槐26年9、帝芒l8年lO、帝泄l6年l1、不降59年l2、帝扃2l年l3、胤甲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皋l1年l6、帝发l9年17、履癸53年。4商编辑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5周编辑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西周:公元前l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l、武王发7年2、成王诵37年3、康王钊26年4、昭王瑖5l年5、穆王满55年6、共王紧扈l2年7、懿王囏25年8、孝王辟方15年9、夷王变16年l0、厉王胡37年-共和时代l4年-ll、宣王靖46年12、幽王宫湼ll年。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东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l、本王宜臼5l年2、桓王林23年3、庄王铊15年4、厘王胡齐5年5、惠王阆25年6、襄王郑33年7、顷王壬臣6年8、匡王班6年9、定王瑜2l年1O、简王夷14年11、灵王泄心27年l2、景王贵25年13、悼王猛1年l4、敬王匈44年15、元王仁7年l6、贞定王介28年17、哀王去疾1年18、思王叔1年19、考王嵬15年20、威烈王午44年2l、安王骄26年22、烈王喜7年23、显王扁48年24、慎靓王定6年25、赧王延59年26、东周君杰7年。6春秋战国:编辑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注:可搜“鲁国世系(周朝),齐国世系(周朝),赵国世系(周朝)、…………”。各诸侯国世系都有。7秦编辑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1、始皇帝政12年2、二世胡亥3年3、子婴l年。8汉编辑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l、高祖帮12年。2、惠帝盈7年。3、少帝(吕后专政)8年。4、文帝桓23年。5、景帝启l6年。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7、昭帝弗陵始元,l3年。8、宣帝询本始,25年。9、元帝爽初元,16年。lO、成帝骜建始,26年。ll、哀帝欣建平,6年。12、平帝珩元始,5年。l3、孺子婴居摄,3年。9新朝编辑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长安。l、王莽,始建国,l5年。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10东汉编辑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1、光武帝秀建武33年。2、明帝庄永平l8年。3、章帝炟建初l3年。4、和帝肇永元17年。5、殇帝隆延平1年。6、安帝佑永初19年。7、顺帝保永建l9年。8、冲帝炳永加l年。9、质帝钻本初l年。lO、桓帝志建和2l年。ll、灵帝宏建宁22年。12、少帝辨光熹1年。l3、献帝协初平32年。11三国编辑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12魏编辑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l、文帝丕黄初7年。2、明帝睿太和13年。3、齐王芳正始14年。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13曹编辑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14蜀编辑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l、昭烈帝备章武3年。2、后主禅建兴4l年。15吴编辑吴: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l、大帝权黄武31年。2、会稽王亮建兴7年。3、景帝休永安7年。4、乌程候皓元兴l7年。16晋:编辑西晋: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东晋:317--4O2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l、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5、穆帝司马聃永和l7年。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l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ll、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17十六国编辑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蜀:303--347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l、李特2年2、李流l年。3、李雄30年4、李班l年5、李期3年6、李寿5年7、李势5年。前赵:304--329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l、刘渊6年2、刘和l年3、刘聪8年4、刘l杰l年5、刘曜l3年后赵:319--352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l、石勒l5年2、石弘l年3、石虎l5年4、石世l年5、石遵l年6、石祗?年7、冉闵3年。前燕:357--37O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l、慕容皝15年2、慕容儁1l年3、慕容暐1l年。前秦:351--394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l、符健4年2、符生3年3、符坚27年4、符丕2年5、苻登9年6、符荣l年前凉:313--376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l、张茂5年2、张骏22年3、张重华9年4、张耀灵l年5、张祚3年6、张玄靓9年7、张天钖l2年。后秦:384--4l7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l、姚苌8年2、姚真22年3、姚弘2年。后燕: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l、慕容垂l3年2、慕容宝3年3、慕容盛3年4、慕容熙7年5、高云3年。南燕: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1、慕容德7年2、慕容超6年。北燕: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l、冯跋22年2、冯弘6年。后凉:386--4O3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1、吕光13年2、吕绍l年3、吕篡1年4、吕隆1年。南凉:397--4l4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l、秃发乌狐3年2、秃发利鹿狐3年3、秃废傉檀13年。西凉:4O0--42O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l、李暠17年2、李歆4年。北凉:397--439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1、段业4年2、沮渠蒙逊33年3、沮渠牧犍7年。西秦: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1、乞伏国仁3年2、乞伏乾归24年3、乞伏炽磐l6年4、乞伏暮末4年。夏: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l、赫连勃勃19年2、赫连昌4年3、赫连定4年。18南北朝:编辑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宋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五、废帝刘予业永元l年。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一、高帝肖道成建元4年。二、武帝肖赜永明ll年。三、废帝肖昭业隆昌l年。四、废帝肖昭文延兴l年。五、明帝肖鸾建武5年。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七、和帝肖宝融中兴l年。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一、武帝肖衍天监48年。二、简文帝肖纲大宝2年。三、元帝肖绎承圣4年。四、敬帝肖方智绍泰3年。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四、宣帝陈顼太建l4年。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19北朝编辑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l、道武帝珪23年2、明元帝嗣15年3、太武帝寿28年4、文成帝睿14年5、献文帝弘6年6、孝文帝宏29年7、宣武帝恪l6年8、孝明帝诩12年9、孝庄帝子攸3年1O、节闵帝恭1年l1、安定王朝l年。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l、孝武帝修2年2、文帝宝炬17年3、废帝钦2年4、恭帝廓3年。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1、文宣帝洋lO年2、孝昭帝演l年3、武成帝湛4年4、后主纬11年5、幼主恒1年。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1、孝愍帝觉l年2、明帝毓4年3、武帝邕l8年4、宣帝赟l年5、静帝阐2年。20隋朝编辑隋朝:58l--6l8杨姓建都:长安(西安)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二、炀帝杨广大业12年。三、恭帝杨侑义宁l年。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21唐朝编辑唐朝618--9O7李姓建都:长安一、高祖渊武德9年。二、太宗世民贞观23年。三、高宗治永徽34年。四、中宗显嗣圣1年。五、武则天垂拱21年。六、中宗(复辟)神龙5年。七、睿宗旦景云3年。八、玄宗隆基先天43年。九、肃宗亭至德7年。十、代宗豫宝应17年。十一、德宗适建中26年。十二、顺宗诵永贞l年。十三、宪宗纯元和l5年。十四、穆宗恒长庆4年。十五、敬宗湛宝历2年。十六、文宗昂太和14年。十七、武宗炎会昌6年。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十九、懿宗漼咸通l4年。二十、僖宗儇乾符l5年。二十一、昭宗晔龙纪16年。二十二、哀帝祝天佑3年。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22五代:编辑五代十国9O7--96O后梁:9O7--923,共16年。朱姓建希:汴梁一、太祖全忠开平6年。二、末帝友贞乾化11年。后唐:923--936共14年。李姓建都:洛阳一、荘宗存勗同光4年。二、明宗嗣源天成8年。三、愍帝从厚应顺l年。四、废帝从珂清泰2年。后晋936--946共1l年石姓建都:汴梁一、高祖敬塘天福7年。二、出帝重贵开运4年。后汉947--95O共4年刘姓建都:汴梁一、高祖知远天福2年。二、隐帝承佑乾佑2年。后周951--960共lO年郭姓、柴姓建都:汴梁一、太祖威广顺3年。二、世宗荣显德6年。三、恭德宗训l年。十国:前蜀:9O7--925建都:成都一、王建12年。二、王衍8年。吴:892--937建都:杨卅一、杨行密15年。二、杨渥3年。三、杨隆演lO年。四、杨溥l7年。楚:896--95l建都:长沙一、马殷35年。二、马希声2年。三、马希范l5年。四、马希广3年。五、马希萼2年。六、马希崇l年。闽:897--946建都:福州一、王审知4O年。二、王延均3年。三、王昶4年。四、王延义4年。五、王延政3年。南唐:937--975建都:金陵一、李升7年。二、李璟l9年。三、李煜l6年。荆南:9O7--96建都:荆州一、高季兴22年。二、高从海20年。三、高保融l2年。四、高保勗l年。五、高继冲l年。南汉:9O5--97l建都:广州一、刘隐12年。二、刘32年。三、刘玢1年。四、刘晟l6年。五、刘鋹l3年。吴越:893--978建都:钱塘一、钱鏐41年。二、钱元瓘lO年。三、钱佐6年。四、钱倧l年。五、钱俶40年。北汉:951--979建都:太原一、刘崇4年。二、刘钧l4年。三、刘继恩l年。四、刘继元1l年。后蜀:933--965建都:成都一、孟知祥l年。二、盈昶3O年。23宋朝编辑(分北宋与南宋)北宋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三、真宗桓,咸平,在位25年。四、仁宗祯,天圣,在位41年。五、英宗曙,治平,在位4年。六、神宗顼,熙宁,在位18年。七、哲宗煦,元佑,在位15年。八、徵宗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九、钦宗桓,靖康,在位2年。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三、光宗敦,绍熙,在位5年。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七、恭帝显,德佑,在位2年。八、瑞宗昰,景炎,在位3年。九、帝昺,祥兴,在位3年。24元朝编辑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三、武宗海山,至大,在位4年。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9年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3年。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5年。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9年。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8月。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5年。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2月。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25明朝编辑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三、成祖棣,永乐,在位22年。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1年。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7年。英宗祁镇,天顺,在位8年。(复辟)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6年。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l年。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7年。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顺李自成大西张献忠,年号大顺26南明编辑福王朱由崧,年号弘光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桂王朱由榔,年号永历27清朝编辑清朝:l644--l9ll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十、溥仪,为宣统,在位3年。28中华帝国编辑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
161年(1岁):出生于涿,以卖草鞋为生。 184年(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年(34岁):徐州牧陶谦病势,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年(35岁):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年(36岁):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年(39岁):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岁):投靠袁绍,后逃亡。 201年(41岁):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207年(47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48岁):结盟孙权,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209年(49岁):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1年(51岁):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年(54岁):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年(55岁):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年(59岁):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年(61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62岁):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年(63岁):崩于白帝城永安宫。
1.高祖李渊617年起兵反隋,618年登基称帝2.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精图励志,虚心纳谏,攻下东突厥,18岁能打仗,23岁生天子,开创了历史上享有著名的贞观之治还被称“天可汗"3.高宗李治,在位期间,精图励志攻击西突厥成功,唐朝版图以高宗时期为最大4.中宗李显,第一次在位,一年,第二次在位,五年5.睿宗,李旦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革图强6.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武周,定都洛阳,这位期间历经图治7.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前期励精图治改革图强使唐朝达到鼎盛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是唐朝盛唐转衰,安禄山攻下首都长安,和主要的地方,洛阳,国号燕8.肃宗,李亨,在位期间历经图治,收复长安洛阳一代9.代宗李豫,在位期间使用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虽然安始终了,平定了,但是出现了割据势力10.德宗、李适,在为期间,历经图治,改革图强11.顺宗,在为两年12.宪宗,在位期间精图励志,改革图强,开创了,元和中兴13.穆宗14.敬宗15.文宗,是一位傀儡皇帝16、武宗,精图励志,改革图强,开创了会昌中兴17.宣宗,在为期间,精图励志,改革图强,劝课农桑,开创了,元中之治18.懿宗,在为期间,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把宣宗,点燃,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覆灭了19.僖宗,在位期间,喜欢打球,不理朝政20.昭宗,在为期间,被一些大臣关了起来21.哀帝,唐代末代皇帝
中国封建社会自秦始,自清终,浩浩荡荡2000多年的历史,全都湮没在辛亥革命的人民的愤怒呐喊中。
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王朝,共有12位皇帝。在清朝前期也算得上是保持住了天朝上国的地位,并且当初清军入关军事实力也不算太差,那么最后到底是如何由盛转衰的呢?我们从清朝这12位皇帝的画像当中就可以窥探出一二。
清朝的历史开始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如果不是当初努尔哈赤在关外驰骋收复女真各部,后面的清朝自然无从说起;皇太极则是继承了努尔哈赤的骁勇善战,收复蒙古跟朝鲜,可惜卒于清军入关前夕。
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乃是顺治帝福临,说实话福临在政绩上没什么太大的作为,他作为皇帝的闪光点似乎只有2个,一个是有孝庄太后这么一个能撑得起江山的老妈,以及生了玄烨这么一个开创了盛世的儿子。至于他跟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对于皇帝而言不是好事,而是灾难。
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历史上清朝评价最高的一位皇帝,康熙大帝玄烨是也。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在位21年,实现了国土完整跟主权统一,攘外安内,除了晚年在九龙夺嫡之事上比较昏了头外,其他都是很不错的。
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共同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雍正夹在康熙跟乾隆之间似乎名声不显,但实际上雍正可以说是清朝所有皇帝当中最勤劳的那位,并且对于贪官污吏的整治非常用心,可惜晚年沉迷炼丹,终年58岁。
爱新觉罗弘历,我们熟悉的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长时间的皇帝,虽然在位60年后就为了尊重祖父康熙选择退位当了个太上皇,但当时实际掌权的还是他。他在位期间清朝版图达到了最大化,同时百姓生活安康富裕。但乾隆好大喜功,很多都是表面功夫,甚至为了维持表面的花团锦簇使得国库告急,为清朝灭亡埋下了祸患。
嘉庆在位期间人们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处死了和珅,实际上那个时候国内已经开始动乱,各地起义频繁,嘉庆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只一味的镇压,同时国外列强发展突飞猛进,从而有了嘉庆帝之后的道光帝在位期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现代史拉开了序幕。道光才能有限,明明问题就摆在眼前却拒绝变革,从而使得清王朝正式陷入危机。
咸丰帝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力的皇帝,自咸丰帝之后清朝的实际掌权人变成了慈禧太后。没错,慈禧太后就是咸丰帝的妃嫔。咸丰帝在位期间重用曾国藩等晚清名臣,也努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可心有余而力不足。
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帝并非同治帝的儿子,同治帝因为后妃都被慈禧太后把持,终其一生没有子嗣,英年早逝,慈禧就抱养了亲妹妹的儿子载湉立位皇帝。光绪可以说是跟慈禧抗争最久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列强频频来犯,他想变法、想改革,可始终拗不过慈禧太后,甚至戊戌变法后自己还被幽禁在中南海。
光绪帝38岁被幽禁而亡(有说法是被慈禧毒死的),慈禧仅晚其一天去世,临终前立年仅2岁的醇亲王之子溥仪为帝,溥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隆裕太后代溥仪在《清帝退位诏书》上改下宝印,清朝就此终结。
纵观清朝这12位皇帝的画像,我们可以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早先的几位能征善战的皇帝身上都有一股“杀气”,一看就是很威严,并且身上无过多装饰,很质朴;中间的几位开创了盛世的皇帝也自有一股气度;但是中晚期的那些皇帝身上有一股“暮气”,文弱且没有精气神。一个皇帝尚且如此,那百姓的精神面貌可想而知。清朝衰落的轨迹其实早已从这12幅帝王像中。
纵观清朝这12位皇帝的画像,早先的几位皇帝身上都有一股“杀气”,但是中晚期的那些皇帝身上有一股“暮气”,文弱且没有精气神。
在古代,只有皇帝或者身份显赫的人才有画像,一般人没有资格的。比如,唐朝的凌烟阁24功臣等。而在一些庙宇里,才有帝王或者大臣的塑像,比如刘备、关羽等,但这些塑像,似乎是一种神像的象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雕像了。
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纵观清朝12位帝王,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趋势是从凶狠的面相到相对平和的面相,面相与其平时的性格也有关系,相对来说凶狠的人更能治理好国家。
作为一位千古帝王,伟其大功绩有两桩,一是解除了匈奴威胁,二是打通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前者稳定了边疆的治安,巩固了政权;后者促进了汉与外部的联系。武帝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统一货币,盐铁收归,平抑物价,独尊儒术等等。为汉的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武帝也有其过失,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致使大量破产流亡。汉武帝时代,西汉盛极而衰,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文景之治时积攒下来的财富消耗一空。 我们在评价武帝的时候,也要从其功过中得到教训,正视这位千古帝王的功绩与过失。
你的论文写好了吗?我长期帮人写论文,绝非抄袭,全手工,需要的话可以直接邮箱我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 一: 一独尊儒术;听取董仲舒的建 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 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 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 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 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 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例如夏侯始昌既 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 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 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 说起家。 二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 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 帝和丞相多有不合,为贯彻自己的命 令,于是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 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 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 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历,以 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 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 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 入胡(黄)瓜 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马等 历史意义重大 七开疆拓土。 西北:霍去病、 卫青、 李广利、 张骞以及细君解忧等人的前赴后继的努 力西域首次与中国联系紧密,为后来把 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 西南:使者军队的接连出现使西南 边陲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 北方:卫青霍去病的出击使北疆长 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稳定。 由此汉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并列的 千古一帝,后人常用“秦皇汉武”并称。 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 帝。
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摘 要]汉初制度多疏阔,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吁虽殷,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固然采取过某些权宜性的措施,但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显然更为重视。分析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解读古代盛世的合理内核,从中获得历史启迪。[关键词]汉武帝;制度;变革;创新;启迪一个政权的初建阶段,往往是百废待举,不得不以解决燃眉之急为务,无暇顾及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而欲使国家达到鼎盛状态,却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从西汉前期的“无为而治”到汉武帝的“多欲”、“强为”政治的转变,明确无误地印证了这一历史规律。汉武帝的时代,无疑以事功显赫而著称于史册,如果探究造成这一强盛时代的诸多因素,大力推行制度变革无疑应该属于首选之列。目睹汉代兴衰过程的历史学家荀悦,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说:“先王立政,以制为本。……上有常制,则政不颇;下有常制,则民不二。”[1](《孝文皇帝纪》上)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结论。从制度建设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视角,解读汉武帝盛世的出现,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一、直面制度变革: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汉文帝时期,胸怀远大政治抱负的政论家贾谊,就在他的千古雄文《治安策》中为制度的欠缺、国家的软弱而太息流涕,发出改制以求强的呼吁。他特别针对政治等级失序的问题,提出“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2](《礼乐志》)。他还为统治者草拟了礼仪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并对这套制度充满了自信,“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2](《贾谊传》)。即认定以制度治国可以弥补“人治”的缺陷,这是他的理性追求。他的制度设计,不似后世儒者的迂腐,而颇有熔铸礼法为一的务实色彩。正如陈苏镇的判断,贾谊等人“所关注的是在‘法令’、‘刑罚’之外,再建立一套‘礼’的制度,形成以‘礼’为主、以‘法’为辅的制度体系”[3](p251)。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特别是一批身居高位的军功权贵的坚决反对,贾谊的主张无法得以实施[2](《贾谊传》)。汉初的因循静默之风,可以导致社会秩序的恢复,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在制度建设方面乏善可陈。荀悦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圣王之制,务在纲纪。……汉初国家简易,制度未备。”[1](《孝文皇帝纪》上)这是对汉初政局特点的准确归纳,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2](《公孙弘卜式儿宽列传》)。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4](《平准书》)可见,制度的不完备,已经构成了对统治秩序的潜在威胁。因此:推进制度建设以改变汉初的因循局面,就成为汉武帝必须承担的责任。 董仲舒应时而出,倡言必须变革国家制度,才能真正达到天下大治:“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2](《董仲舒传》)所谓“更化”,就是改革。在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汉代,对祖宗的成规遗意,后人只有恪守的义务,而无变更的权利。而董仲舒却有勇气蔑视政治禁忌,评判西汉前期的利弊得失。“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的定评,即便不是对“文景盛肚”的否定,也是包含着无尽的遗憾。在呼吁变革方面,董仲舒无疑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并非是董仲舒的独特之见,当时的贵族思想家刘安也在大谈法令制度必须依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5](《汜论训》)刘安尽管最终走上了与汉武帝分庭抗礼的道路,但在论证变法求治的必要性上,却与董仲舒、汉武帝有呼应之实。汉武帝晚年自我分析不得不变革成法的原因是:“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6](《汉纪》)此时,君臣都不满意汉初的立国规制,而把变革制度、造就盛世,作为自己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汉武帝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厉行改制,奋发有为,才建立起显赫的功业,成为名垂千古的雄才大略之主。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2](《严助传》)汉哀帝时的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等人,在议论汉武帝的历史地位时特别强调:“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祠,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单于守藩,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2](《韦贤传》附《韦玄成传》)班固在论及这一问题时,则在人才济济之外,特意强调“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2](《循吏信》)。这些议论,显然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立论取向:特别推崇汉武帝大力推行制度变革,为子孙后世垂范立制所作出的贡献。汉人如此重视从制度层面来讨论汉武帝的历史地位,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理性和远见,甚至称之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也不为过。这样深邃的认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汉武帝重视制度变革的实际举措,为汉代思想家提供了源头活水。二、推行制度变革:安邦治国的必由之路 汉武帝治国施政,既有魄力非凡的一面,也有非常务实和理性的一面。在涉及变革的许多领域,他往往是标本兼治——不仅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权宜性手段,更重视推行制度建设,以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一系列立法削弱藩国势力 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之制,容易造成“尾大不掉”的流弊,其危害性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因此,汉景帝挟平叛之余威,颁布过贬抑藩国地位的新规定,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汉武帝继轨而起,创设诸多制度法令。极大地削弱了藩国势力,使之无法再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推恩令”。主父偃是擅长于分析利害的政论家,他迎合汉武帝厉行中央集权的意愿,上书建言:“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朝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2](《主父偃传》)汉武帝深知它的奥妙之所在,立即予以采用。在“推恩”这样流露着血缘温情的名号之下,把本属于王国的部分领土,新立为侯国,并且改变其原来的隶属关系,使之归属于附近汉郡。其客观效果是,“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2](《诸侯王表·序》)。 此外,还有阿党法、左官律、附益法等相关立法适时出现。关于“阿党法”的内容,据张晏的注释是“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2](《高五王传》)。这就迫使诸侯王国的高级官吏,为了自身的安危,也必须把监视诸侯王的动静作为第一要义。诸侯王不仅丧失了治国理民的事权,还必须承受来自傅、相的就近监督。甚至于有这样的事例发生:朝廷任命有严苛之名的大臣为王国之相,尚未到任,担心受到迫害的国王就畏罪自杀了。诸侯王反而受制于名义上的属官,其政治地位的削弱是新法规的必然结果。因此,班固在论及“阿党法”之时,特意强调“其后诸侯唯得衣食租税,贫者或乘牛车”[2](《高五王传》),就是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影响之深远。关于“左官律”的内涵,据服虔的注释是:“仕于诸侯为左官,绝不得使仕于王侯也。”应劭也有大致相同的理解:“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2](《诸侯王表》)创立此制的用心,不外乎阻止有进取心的人士仕宦于诸侯王国,从人力资源上防止诸侯国势力再度膨胀。关于“附益法”的规定,据张晏注释为:“律郑氏说,封诸侯过限曰附益。或曰,阿媚王侯,有重法也。”[2](《诸侯王表·序》)立法宗旨似乎在于防范朝廷大臣与诸侯勾结、为诸侯谋取利益。这几个法律制度,交互为用,使诸侯王国受到根本的抑制,地方势力坐大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参考文献][1]张烈.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3.[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5]淮南子[A].诸子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1954.[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今天看完了《隋唐英雄》,忍不住来品一品隋炀帝。说到隋炀帝,就忍不住在心里骂上两句,他可是继秦始皇之后的历史上第二大暴虐皇帝。虽然隋炀帝暴虐,但他还是对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万代。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隋炀帝造隋朝大运河有功,但是他太耗费民力,每次一召一百万人民,男的没了召女的,民心惶惶:后来他又费了大量民力,造大船南游,这是他后来灭亡的导火索之一
500字写隋炀帝功过的论文,写不了,字太少,故事还没展开,就要结束。功过:1、修运河 2、造东都 3、略四方 4、开进士 5、倡文化 6、游江都 7、征高丽 8、戮群臣 9、平江南 10、死江南功:1、倡文化。他自平陈做扬州总管开始,便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的建设。589年置王府学士达百人,命其修撰。称帝后,修撰到去世前没有断过。其内容包括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乃至蒱博、鹰狗,皆为新书,无不精洽,共成三十一部,万七千余卷。隋朝在西京嘉则殿有书37万卷,炀帝命秘书省认真整理,得"正御本"37000余卷,藏于东都修文殿。他登基之始,就下诏说"君民建国,教学为先。不论在家、在学,只要"学行优敏,堪膺时务"者,皆以任用。数年间,"天下儒术之士,悉集内史省,相次讲论。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非常大,几句话说不清楚。比起运河和东都,我更看重这个。所以排在第一位。功:2、开进士。科举制度是一个伟大的制度,其先进性、效率性、平衡性在中国古代首屈一指,后来的盖世奇才像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这些人都是通过科举上来,而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隋文帝完成了科举制度的先河,隋炀帝完成了科举制上的点睛之笔,那就是开进士。
写作思路:可以将隋炀帝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在说出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正文:
有人说:“隋炀帝是个暴君。为了征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不顾老百姓的生死,把国家和百姓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称他为暴君。”
也有人这样说:“隋炀帝聪明多智,广学博闻,是有大功的人。”而我认为,隋炀帝只是想急于表现出自己的雄才大略,迫不及待地希望早出成果,完成宏图大业,功追三黄,名超五帝。
而正是由于他的迫不及待,没有得到民心,反而这一项项大功程,导致老百姓大多数因为工程的事情而累死,但隋炀帝也不知情,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在滥用民心,而是在为以后(长远)打算。
后来的唐朝,之所以会繁荣昌盛,那都是前一个王朝(隋)的功劳。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一。科举制的出现,让那些普通、贫穷、有能力的老百姓,也能通过考试做官,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任由官宦人家的子弟来当官做爵。
所以,我觉得隋炀帝并不是一个暴君。
大家都知道,隋炀帝是有名的暴君,才导致隋朝传了两代就灭亡。可是,每个人都有两面性,隋炀帝也不例外。据说,有一次,隋炀帝为了自己享乐,令人召集民丁修建京杭大运河,而办事的人为了讨好杨广(隋炀帝),夜以继日地逼迫民丁不停地修,以求迅速修好大运河,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大运河修好以后,杨广和几千个后宫妃子乘坐一艘三层高的船,两岸几千个士兵拉着船向前移动,排场之壮观,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杨广修建大运河也是有道理的。当时,江南一带十分富饶,百姓的粮食常有剩余,粮仓里的米都长虫了,各种蔬菜也是多出许多。可长安、北方的粮食一直供不应求,老百姓都吃不饱,于是,这条大运河才诞生。京杭大运河不仅使江南的粮食免于浪费,使长安的老百姓免于挨饿,为以后唐朝建都长安打下了结实的基础,还促进了长江两岸人民的交流,改变了从东晋就开始的南北敌对,无交流,正是有了这种南北文化之间的交流,才会有后来“唐诗”的繁荣。再说,这个工程远不及人们想象的.那样的巨大,大运河只是将各条自然河道和前朝时期的运河连起来修建而成的,并不是需要从头到尾自己修。虽然不排除隋炀帝有“供自己玩乐而修建大运河”这种心理,但既然秦始皇修长城有好处,那这个工程也有可取之处,这也正是杨广的先见之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但无功而返,还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留下千古骂名。但是,李世民晚年兴兵讨伐高句丽不也损兵折将,没成功吗?而且,杨广出征又不是没胜利过,在我国东南部,隋军披荆斩棘勇如狮,将国境延伸至印度支那界内,还吞并了台湾、安南(今越南)。在我国西北部,隋军又连续击败吐谷浑,甚至还占领过其全界。所以,隋炀帝只是讨伐高句丽时太过心急,没准备好,才无功而返。虽然隋炀帝整天花天酒地地生活,大兴牢狱,劳民伤财让百姓痛苦不堪,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修建大运河,对外扩张这两项为国为民的好事。他,只是一个有才能,但过于自信的人
三皇出自《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燧人氏书。”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引》、《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1] “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也是: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燧人伏羲神农三皇五帝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黄帝颛顼帝喾五帝 五帝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个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三皇五帝三皇 伏羲 · 女娲 · 神农[2] 伏羲 · 神农 · 黄帝[3] 燧人 · 伏羲 · 神农[4] 五帝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尧 · 舜[5] 少昊 · 颛顼 · 帝喾 · 尧 · 舜[6] 太昊[7] · 炎帝 · 黄帝 · 少昊 · 颛顼[8] 三皇五帝说法众说纷纭,三皇版本参考《司马贞·三皇本纪》、《帝王世纪》和《尚书大传》的说法。五帝参考《史记·五帝本纪》、《礼记》和《春秋》、《国语》说法;《白虎通义》和《尚书序》说法;《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说法。
绪论 关于“中原”的界定中原民间神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事象,特别是中原文艺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不仅仅是“保留了一-份丰厚的遗产”,作为文学艺术的“母体”或称“源头文化”的神话,它所给人类的启迪是其他民俗事象所无法替代的,正因为此中原神话便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原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将黄帝神话研究的范围缩小到中原地区,以具体的点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能更好的对黄帝文化作个平面阐述,使其更加具体和清晰。因此,“中原”概念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其关系到本文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的针对性。“中原”从其平面意思来解释,“中"即正中,跟四周的距离相等:“原”指广阔的平地。 《诗小雅吉日》中有“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之句,其“中原”意为平坦之地的原野。 《尔雅释地》日:“广平曰原。”《辞源》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2由 此可见,作为地域之名“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很多学者认为广义的中原泛指我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全省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一部分地区.....但是,对 狭义的“中原”的界定,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是今天的河南省,而不包括其他地区; 这是因为,中原作为河南的代称有其 历史 和地理的原因;《尚书禹贡》将当时的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九州”, 豫州因在九州之中,谓之“中州....因其符合河南古代特征和地理位置,以及令人追忆的辉煌 历史 发展时期,故至今仍旧被人们用做河南的代称。 2黄帝的 历史 文献记载 黄帝名号的考证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具有的号也有很多,古史上对其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史记》中所载“姓公孙,名轩辕”,钱穆在《黄帝》一书中云:“他的帝号,又叫皇帝,又叫黄精之君,又叫中央之帝。他的姓氏,因为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除此之外还有有熊氏、帝鸿氏、帝轩氏、缙云氏等。在诸多文献中清人梁玉绳针对黄帝的名号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也能对黄帝的名号作一个全面的概括,其在《汉书人表考》卷- -中言: 黄帝始见《易系》、《鲁语上》,轩辕始见《大戴礼记帝系》《五帝德》。三皇之三也(《书》序《释文》)。亦日黄帝氏(《左昭十七》),亦曰帝轩(《后汉书张衡传》),亦日黄轩(《后汉.文苑边让传》、北齐刘书《新论审名》),亦曰轩黄(晋陶潜《靖节集读山海经四>》、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赞》),亦曰轩皇(《路史后纪五》注),亦曰地皇(《三坟》),亦曰黄神(《淮南览冥》。本书《叙传幽通赋》、《路史前纪三》注引《归藏》),亦曰黄灵(《张衡传》)。名茶,亦曰轩,字玄律(《路史后纪五》。又注云:“茶,古舒字,或作余。《世本》、《淮南子》云:‘伯余作衣。轩辕是古帝,黄帝惟名轩也。”罗氏谓黄帝不名轩辕,《前纪七》辨之,然颇难信。古有轩辕氏,何妨黄帝亦号之。如神农号大庭而古别有大庭氏矣),亦日有熊氏(《白虎通号章》,《易系疏》引《世纪》,而《路史》注:“熊或作雄。”《史五帝纪正义》及《拾遗记》“黄帝乃有熊国君”、《路史》所谓“自有熊启胙”是也。又《白虎.通.号谥章》曰“黄自然”,余姚卢学士文召校本以自然为有熊之讹,甚确),亦曰归藏氏(《周礼太仆》注、《易正义论》),亦曰公孙(《五帝纪》、吴韦昭《鲁语》及《晋语四》注云:“黄帝,少典之裔子,则公孙者,公子之子,称公孙之谓也。史以为姓,恐非),亦曰皇帝(《风俗通声音》),亦曰黄精之君(《月令》注),亦曰中央之帝(《淮南天文》注)。 其中最为常用就是黄帝,名号的产生和应用都有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于黄帝名号起源进行探讨。 黄帝名号与黄帝居住地有关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蠕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 (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名号的来源与其居住地有很大的关系。国学大师钱穆云:其余还有黄帝氏、帝轩、黄轩、轩黄、轩皇等名称;这些名字多半与他住的地方有关....他是有熊君,有熊是后来的河南新郑县,县西北有轩辕丘,又有黄水,《水经注》 说:“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迳华城西。至郑城东北与黄沟合,注于洧水。”黄帝的名称或者和黄水、黄沟有关。台湾考古学家张光远对于钱穆先生的猜测作了肯定:有熊,黄帝都邑,学者称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西北,此处有黄水,出于有熊山之黄泉,黄帝是因居于黄水而得名。 黄帝名号与古人崇谷崇物有关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一个伟.....他以前,人类虽然已经开始有很多的发明,但是到了他,似乎有一个时期的急剧发展。远古人类最初的生活只是为了适应自然,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生存问题,早期人类对于谷物瓜果等被人体吸收,使人类获得体力,并促进人类体格体质成长的这一现象感到神秘莫解,往往因此对成熟了的黄色谷物瓜果怀有某种特殊浓厚的迷信崇拜的理念或 情感 ,对谷物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土地的崇拜,《拾遗记》“轩辕黄帝”条云: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日昊枢,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也。时有黄星之祥。戊,为天干第五位,己为天干第六位,按古人意识,戍己日即五行中的土日;黄色成了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其他色彩中突显出来变得格外尊贵。"根据许多古籍记载黄帝也属于“三皇五帝”之一,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已经发展到部落阶段,其后父系氏族 社会 也出现了 社会 文明,氏族先民的一- 些图腾崇拜转变为祖先崇拜,口耳相传的传说保留了一些氏族公社或部落首领式的人物,这就是所谓的“三皇五帝”,“三皇”为远古时期皇王根本无据可靠,神话色彩比较浓,黄帝属“五帝”之一被后人作为人文始祖而崇拜。徐旭生认为:“固然因为古代人相沿着这样称呼他们,而最主要的,却是因为当日处在原始公社时代的末期,宗教势力很庞大,专名前面加一帝’字,很恰切地表明他们那半神半人的性质.....他们虽说‘神'气十足,而人格却并非子虚。必须兼这两种性质来看,才近真实。”,因此对于黄帝族首领的尊称黄帝是人们的愿望所归,其赋予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黄帝名号与阴阳五行说有关,有些学者认为黄帝的名号与阴阳五行说有关,其包括五行、五德、五位、五色、五灵和五帝之说。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人远古的 历史 观,渊源极早,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邹衍的阐发,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备的理论,到汉武帝时经董仲舒的综合更加深入人心;据《文选.魏都赋》注引《七略》:“邹子有始终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邹衍通过将土、木、金、火、水五要素与各季节的搭配,确立了春作为木、夏作为火、秋作为金、冬作为水的关系,并利用相生理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与相克理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了循环往复而相互转化发展的思想观。五帝的确认在考古界、学术界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五帝系统的确认是研究这-- 历史 时代最基本的出发点,根据许顺湛先生所著《五帝时代研究》一书中将古人对于五帝的确认分为了五种情况,其中最早记载也最有权威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黄帝居于首位。在《孔子家语》中通过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也阐述了孔子在五行理论基础上将五帝与五行,五方相对应,并且阐述-一个观点即上古的五帝不仅仅是因为这五个人能配称为帝,而是因为德不能增多。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德即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位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色指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五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在五德之中土德为首,黄帝在其中为土.德,为黄色,为黄龙,居于中央之位。关于黄帝土德的原义,《史记索隐》有考,其说:“炎帝火,黄帝土代之,即黄龙地蟥见'是也。蟥,土精,大五六围,长十余丈。音引。”认为黄帝代炎帝立,炎帝为火德,黄帝乃有土瑞,奇异的黄龙地精出现,代表士德之瑞。《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为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根据上述黄帝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可以作 - 黄帝名号的含义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第一卷《五帝本纪》中“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其将黄帝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人物来看待,对他的生死,业绩,婚姻和子孙等方面进行的一一介绍。 “黄帝轩辕氏在位一百年地裂。 帝陟。”《竹书纪年》 “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八岁矣。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帝王世记辑存》 黄帝“年百十有七,或云三百。宰予以问孔子,子曰:人得赖利百年,用其教百年,威其神百年,曰三百年也”。《路史疏仡纪黄帝上》 以上引用的文献记载也都是将黄帝看作是具体的人物,寿命只有百十岁,而其对后人的影响长达百年。陈建宪先生《神只与英雄_-中 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云:“在原始 社会 ,命名制度还处于萌芽时期,同一个名字,往往既指一个氏族的保护神(或图腾),也是该氏族的族名,同时也是氏族首领的称号。‘黄帝’之名也是这样,他是当时华夏族团中一个氏族的族名,亦是该族的保护神与酋长的名字。 9黄帝名号不仅仅是代表个人,更是部族首领名或者族团的称号。 “黄帝传十世- -千五百二十年。或云十八代。”《命历序》 “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纬书集成.易纬稽览图》 “黄帝一日帝轩辕,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岁。”《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 “黄帝居代总一百二十年,在位一“百五年.....子孙相承,凡一-千五百二十年。”《轩辕黄帝传》 由此可见,如果作为具体人物的黄帝的寿命达到百余年甚至上千年是不可能的,这里文献所记载的黄帝就应该是若干世黄帝集合的代名词,而记载下来的这些“世”的黄帝也是具有卓越贡献和政绩的氏族领袖人物。《纬书集成》的作者将黄帝作为一个朝代看待,经历了1520年与夏、商、周、秦并列,是一个时代的称号。黄帝传10世达1520年,说明黄帝族团作为当时的领导者有1520年,说明这个族团的世袭领袖黄帝中,有10世黄 帝是有作为的,是值得后人称道的;黄帝族团作为当时多达1500余年的领导族团,我们将它居于领导地位的年代成为黄帝时代,应该是说得过去的;因此,黄帝也是黄帝时代的代名词。所以借用李耀宗先生的观点:黄帝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群杰出始祖的指称或代称,也可能是作为“该始祖群象征”的某某特别杰出的代表人物,是作为其部落或部落联盟传诸后世的崇高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