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中得公式对齐问题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中得公式对齐问题

选中公式,在功能区,开始--字体,按右下角功能展开按钮,调出“字体”设置对话框,在“字符间距”选项卡,“位置”--“提升”,设置合适的磅值。

通常,我们在word中编写文档或写论文时,会出现段落中的公式和文字对不齐的情况。下面,小编教大家如何设置word,使得段落中的公式和文字对齐,请参考:

你好!“格式”——“段落”——“间距”,去掉“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对齐网格”前面的勾。如有疑问,请追问。

word怎么设置公式与文字水平对齐?将鼠标的光标移动到公式所在的段落选中→然后单击右键→点击“段落”选项→会弹出“段落选项框”→打开段落设置→在打开的窗体中,选中“中文版式”页→找到其中的“文本对齐方式”项(位于该页最下方)→选择对齐方式为”居中“。→设置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回到word编辑窗体中,我们可以看到段落中的公式和文字已经对齐了。

毕业论文公式居中序号右对齐

Word论文写作如何实现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办公软件吧,下面是我整理的Word论文写作如何实现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Word科技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公式排版的.问题,如何才能精确的实现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而不是靠敲空格?如何才能实现公式自动编号?

第一步:插入表格

在公式所在行居中插入一行三列的表格,具体操作为:

a.设置行居中,快捷键Ctrl+E;

b.插入->表格->3×1的表格;

第二步:修改表格属性

新插入的表格三列等宽,为了适应公式的长短需要对每列的宽度进行调整。此外,为使公式与编号严格对齐,需要设置单元格边距为零,具体操作为:

a.在表格第一列单元格内右键,选择“表格属性”,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

b.切换至“单元格”标签,点击右下角“选项”按钮,弹出“单元格选项”对话框;

c.取消“与整张表格相同”复选框,并设置上下左右边距为零,点击“确定”;

d.设置“度量单位”为百分比,“指定宽度”为15%,“垂直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点击“确定”;

e.同理设置中间单元格宽度70%,右边单元格宽度15%,边距皆为零;

第三步:插入公式与编号

公式用推荐用MathType录入,不用多讲,编号的插入略微复杂。具体操作如下:

a.在表格外某一空行处点击“引用”->“插入题注”,弹出“题注”对话框;

b.点击“新建标签”按钮,输入英文状态下的左括号“(”,点击“确定”回到“题注”对话框;

c.点击“编号”按钮,勾选“包含章节号”复选框,“章节起始样式”选择“标题1”,“使用分隔符”选择“连字符”点击“确定”回到“题注”对话框;

d.点击“确定”完成编号的插入,为了对称,在新插入的编号后插入空格和英文状态下的右括号“)”;

e.将编号剪切至表格的右单元格中,并设置右对齐,快捷键Ctrl+R;

第四步:去除表格边框

为了实现“无痕”,需要设置表格边框格式为“无框线”,具体操作:

点击“开始”选项卡,按图选择“无框线”按钮;

最终实现。

第一步:插入表格 在公式所在行居中插入一行三列的表格,具体操作为: a.设置行居中,快捷键Ctrl+E; b.插入->表格->3×1的表格; 第二步:修改表格属性 新插入的表格三列等宽,为了适应公式的长短需要对每列的宽度进行调整。此外,为使公式与编号严格对齐,需要设置单元格边距为零,具体操作为: a.在表格第一列单元格内右键,选择“表格属性”,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 b.切换至“单元格”标签,点击右下角“选项”按钮,弹出“单元格选项”对话框; c.取消“与整张表格相同”复选框,并设置上下左右边距为零,点击“确定”; d.设置“度量单位”为百分比,“指定宽度”为15%,“垂直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点击“确定”; e.同理设置中间单元格宽度70%,右边单元格宽度15%,边距皆为零; 第三步:插入公式与编号 公式用推荐用MathType录入,不用多讲,编号的插入略微复杂。具体操作如下: a.在表格外某一空行处点击“引用”->“插入题注”,弹出“题注”对话框; b.点击“新建标签”按钮,输入英文状态下的左括号“(”,点击“确定”回到“题注”对话框; c.点击“编号”按钮,勾选“包含章节号”复选框,“章节起始样式”选择“标题1”,“使用分隔符”选择“连字符”点击“确定”回到“题注”对话框; d.点击“确定”完成编号的插入,为了对称,在新插入的编号后插入空格和英文状态下的右括号“)”; e.将编号剪切至表格的右单元格中,并设置右对齐,快捷键Ctrl+R; 第四步:去除表格边框 为了实现“无痕”,需要设置表格边框格式为“无框线”,具体操作: 点击“开始”选项卡,按图选择“无框线”按钮; 最终效果如图。

1.视图——页眉页脚打上去直接就是聚中的,不居中可以用word的居中按钮就可以了,正文居中你应该会吧,道理一样的。打好字后居中就可以了。页眉页脚对话框左边第3个按钮可以切换页眉页脚。 2.插入——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右侧! 我的电脑装的是2003版本的,不过其实都差不多,07也一样。如果不对就顺着这思路找找,多看看熟练了就好了!

首先mathtype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公式编辑软件,很好用。如果你安装好mathtype后会在word里面出现相应的插件,需要编辑公式时,点开这个插件,按照上面的说明新建一个公式就好了。公式编辑好之后,再选中这个公式,在word里面设置居中等操作。公式的编号你可以让mathtype自动生成,然后设置好一个格式后,随后的应该都没有问题了。

表格法 1第一步:插入表格 在公式所在行居中插入一行三列的表格,具体操作为: a.设置行居中,快捷键Ctrl+E; b.插入->表格->3×1的表格; 2第二步:修改表格属性 新插入的表格三列等宽,为了适应公式的长短需要对每列的宽度进行调整。此外,为使公式与编号严格对齐,需要设置单元格边距为零,具体操作为: a.在表格第一列单元格内右键,选择“表格属性”,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 b.切换至“单元格”标签,点击右下角“选项”按钮,弹出“单元格选项”对话框; c.取消“与整张表格相同”复选框,并设置上下左右边距为零,点击“确定”; d.设置“度量单位”为百分比,“指定宽度”为15%,“垂直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点击“确定”; e.同理设置中间单元格宽度70%,右边单元格宽度15%,边距皆为零; 3第三步:插入公式与编号 公式用推荐用MathType录入,不用多讲,编号的插入略微复杂。具体操作如下: a.在表格外某一空行处点击“引用”->“插入题注”,弹出“题注”对话框; b.点击“新建标签”按钮,输入英文状态下的左括号“(”,点击“确定”回到“题注”对话框; c.点击“编号”按钮,勾选“包含章节号”复选框,“章节起始样式”选择“标题1”,“使用分隔符”选择“连字符”点击“确定”回到“题注”对话框; d.点击“确定”完成编号的插入,为了对称,在新插入的编号后插入空格和英文状态下的右括号“)”; e.将编号剪切至表格的右单元格中,并设置右对齐,快捷键Ctrl+R; 4第四步:去除表格边框 为了实现“无痕”,需要设置表格边框格式为“无框线”,具体操作: 点击“开始”选项卡,按图选择“无框线”按钮; 制表位法 1第一步:制表位插入方法 插入制表位的思想是用两个制表位将一行分为三个部分,关键在于两个制表位参数的设置。 制表位的插入方法:“开始”选项卡->“段落设置”->“制表位”,如图所示。 2第二步:确定页面属性 设置公式所在行文字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快捷键Ctrl+J。 确定当前页面属性:“页面布局”选项卡->“页边距”标签;查看左、右页边距,默认为厘米,通常纸张为A4纸,宽21厘米。 3第三步:确定制表位位置 有了以上几个数据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制表位的位置。 第一个制表位位设置于页面中央,算法为(*2)/2=厘米; 第二个制表位位设置于页面右侧,算法为厘米; 据此设置制表位位置,如图所示。 先输入以厘米为单位的计算值,点击“设置”后自动转化为以字符为单位。 4第四步:输入公式与编号 方法同表格法,不再赘述。关键在于位置的确定。 自动图文集-一键轻松搞定 第一步:添加“自动图文集”至“快速访问工具栏” 输入每一个公式如果都这么设置岂不是很麻烦?没关系,Word自由妙招——自动图文集! a.在工具栏任意空白处右键,选择“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b.选择“所有命令”,找到“自动图文集”,点击“添加”添加至右侧; 第二步:将编辑好的公式与编号加入“自动图文集” a.将鼠标已知公式所在行的最左侧,单击选择整行; b.点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上的“自动图文集”,选择“将所选内容保存到自动图文集”,起个名字“公式编号”; c.在需要插入公式的地方,点击“自动图文集”里刚刚保存的内容,是不是瞬间就一切搞定了,连编号都自动+1了有没有?! Oh,NO!还得双击编辑公式!

如果上式是一个公式,不能达到你的要求 公式编辑器中有对齐标志符,但是难以达到同个公式一部分居中、一部分右对齐,只有插入空格达到要求。 我一般是设置成所有等号居中对齐,而公式编号与公式之间插入空格形成右对齐效果。

格式-》段落-》对齐方式选居中。 也可以直接点上面工具栏中很多横线的图标,一起的有3个,分别是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

word怎么取消自动编号_百度经验(图文教程): :.

先录入编号,后录入公式,然后设置为右对齐,接着在编号与公式之间敲入空格或按TAB键,都可以使公式居中,编号居右

上百度吧,不行就度娘!

在使用mathtype编号功能的时候,直接使用公式右编号这个选项,不要使用公式编号。使用公式编号这个功能的话,编号是居中的,右编号时编号就自动右对齐了。看看这个里面的操作:mathtype./jiqiao/fenlan-bianhao.这里面是分栏后右对齐,你分栏就可以了

毕业论文公式基线对齐

我在论文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你用文本框,在框中编辑,再设置文本格式,试试看吧.或将剪切部分弄成图片,插入后在属性中设置.

呵呵,这个问题,正好前天帮助一位朋友解决过。 是这样的: 你选中所有文本及公式 → 格式 → 段落 → 中文版式 → 文本对齐方式:选择“居中”或者“自动” → 确定 就可以了补充:至于你说的对齐方式更改都不行,估计还有其它段落设置问题吧?

你好!“格式”——“段落”——“间距”,去掉“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对齐网格”前面的勾。如有疑问,请追问。

很好做,你在公式前后都插入分节符,只对其它文档分栏。插入分节符:插入---分隔符---分节符(连续)---确定。或者直接分别选定分栏文档分栏,不选公式,同样能实现。

毕业论文公式编号右对齐

1. 图纸图表 ①图纸.图表布局合理,标注规范,注释准确。 ②工程图纸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③图表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SI)。 ④采用计算机绘图。 ⑤一律采用国际通用三线表。 2、 标点符号 毕业论文中标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834—195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列举如下: ①行文中的标点符号,除()、“”、‘’、《》、<>外,其余应点在每格的左下方、格的四分之一处。 ②每行的每一格内可以点的标点符号是‘、“、《、<、(、—、……(其中—和……点两格)。其它均不能点在一行的第一格。《、<、(等标点符号,不能单独点在一行的最后一格,应点在另一行的第一格内。如一行的末端点—和……这两种标点符号,又只剩下一个格,就将标点符号提出格外一部分,不可分为两截,前一半后一半。 ③句号要求用“。”表示。 ④引号用“”(双引号)和‘’(单引号)。单层引号时只使用双引号。引号套引号时,双引号在外,单引号在内,如“什么是‘趋肤作用’”。 ⑤书名号“《》”用来表示文件名称和书、刊、报名或它们当中的文章名。 ⑥破折号“—”常用来标明行文中的注释部分或同义词,占两格书写,如:“可惜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作者—并没有正确的解释他所得到的公式。” ⑦连接号中的半字线即“-”,占半个字宽,书写时不占格,写在两格之间。用于结合各种并列的从属关系,例如并列词组(应力-应变曲线,温度-时间曲线),合金系列(Fe-Cr-Al)产品型号(SZB-4-真空泵),化合物(3-羟基丙酸,丁酮-2,a-丁烯酸,甲烷-d),币制(卢布-戈比),图、表、公式的序号(图3-1,表2-5,式7-6)。 ⑨省略号在正文中占两格“……”,在公式中占一格“……” ⑩乘号用“×”,不用“·”。 ⑾括号一般用圆括号。有双重括号时,可在圆括号外面再加方括号。数学式中的括号分三层,即{[()]},层次不得改变。 如果括号中的文字不是针对正文句中的局部文字,而是对正文的整个名词或整段的补充说明,则将括号放在正文的名号之后。 如果括号中是完整的句子,应将括号中句子的句号放在括号之内。 ⑿小数点用下圆点,不用逗号,应写成4、56,而不是写成4,56。 ⒀约等于号用“≈”,不用其它符号。 ⒁多位数的“千位点”,以往习惯用逗号,现改用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例如:23 446,2、344 67。如数值只用四位,则可以不留空位,如:3600,0、0036。 ⒂不要一个句子长达几十个字或甚至一二百个字,中间一个标点也没有;另一方面,也不要使用过多的标点符号,而把句子分得过于零碎。 ⒃中文的并列字、词一般用顿号分开,如:“依该种的特征、习性、产地或用途等确定名称。”在文中夹用外文、符号及数码时,遇并列字、词仍用顿号分开。阿拉伯数字及外文的并列字、词则用逗号分开,如,当x=2,3,4时,函数f(x)的值分别等于14,16,20或“A,B,C”等等,如参考文献等全名都是外文,遇有并列字、词、用逗号分开。 在并列的词组和短句之中又包含并列词的较复杂情况下,为避免并列的范围混淆不清起见,外层的并列词组或短句可用逗号或分号分开,其中的并列词用顿号分开。例如:“须解决邻位效应,饱和链中的中性质交递,有机物中氢分子、卤分子的活动性,瓦耳登转化等问题。” 3、 名词、名称 ①毕业论文中的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或国家标准等标准中编写的名词,尚末编定和叫法有争议的,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②相同名词术语和物理量的符号应前后统一。不同物理量的符号应避免混淆。 ③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④除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门捷列夫、达尔文、马克思等)只须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外,其余采用英文原名,不译成中文。其他语种的人名可译可不译。英文人名按名在前姓在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不可把外国人姓名中的名的部分漏写,如不能只写Cray、 ⑤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应使用全称,不得简化,如不得把北京大学写成“北大”。 4、 量和单位 ①毕业论文中量的单位必须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它以国际单位(SI)为基础。请参看有关文件,如GB3100~3102-93等。 ②有些单位的名称既可用全称,也可用简称表示(如“安培”和“安”,“伏”,“摩尔”和“摩”等等),可以任意采用一种表示法,但在全文中用法要一致,要两者并用。建议量和单位的名称用英文缩写。 ③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周、月、元等,可用汉字与单位构成组合的单位,如件/台�6�1h,元/km。 ④表和图中的数值采用量与单位的比值形式表示,如λ/(nm)=58、9。 ⑤在文中不要用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和数学符号代替相应的名称。在表示一个物理量的量值时,应在阿拉伯数字之后用计量单位符号。例如:“试样高度h为25 mm”不要写成“试样h为25 mm”,“钢轨每米质量”不要写成“钢轨每m质量”,“绕组电阻小于1Ω”不要写成“绕组电阻<1Ω”,“铁的百分含量”不要写成“铁的%含量”“加15 mol的硫酸”不要写成加“加15 mol的H2SO4”,“正负相消”不要写成“+-相消”,“随着压力F的下降减少”不要写“随着压力F的↓减少”“氮气首先生成”不要写成”“N2↑首先生成”,“因为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不要写成“因为H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5、 数字 ①毕业论文中的测量、统计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MeV”等。 ②公历的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1949年10月1日”;夏历的年、月、日一律用汉字。历史上的朝代和年号须加注公元纪年。 ③普通叙述中不很大的数目,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例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 ④大约的数目可用中文数字,也可用阿拉伯数字。例如:“约一百五十人”、“八百公里”、“约二十万人”,也可写成“约150人”、“约800公里”、“约20万人”。 ⑤分数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亦可用中文数字表示,但两者写法不同,前者要写成“5/8”(不要写成“8分之5”),后者要写成“八分之五”。 6、 标题层次 ①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同标题无关的内容。注意在正文的每个自然段前不得滥加序号。 ②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段编号方法,一般不超过三级。 ③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不同符号的数字间不用圆点“.”相隔,如“1”,“2.1”,“3.1.2”,一律须左格,后空一格书写标题。 7、 注释 ①毕业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 ②注释用页末注(即把注文放在加注处那一页稿纸的下端),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或篇末注(把全部的注文集中在论文末)。 8、 公式 ①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②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序号,如:(49)、(7、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文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得有的章里的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等,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③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可见 ”,而不写成“16、20可见”,或“由第16、20式可见”等等。 ④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而用斜线分开时,注意避免含义不清,例如,a/b *cos x就会既可能被认为是a/(bcos x),也可被认为是(a/b)cos x。 ⑤公式中分数的横分数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数线的长短,并把主要分数线和等号对齐。 9、 表格 ①表格必须同方案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有同方案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 ②每个表格都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 ③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正文中引用时“表”字在前,序号在后,如写“表2”,而不写“第2表”或“2表”。 ④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表××(续)或表××(完)”。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 ⑤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采纳哦

1. 图纸图表 ①图纸.图表布局合理,标注规范,注释准确。 ②工程图纸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③图表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SI)。 ④采用计算机绘图。 ⑤一律采用国际通用三线表。 2、 标点符号 毕业论文中标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834—195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列举如下: ①行文中的标点符号,除()、“”、‘’、《》、<>外,其余应点在每格的左下方、格的四分之一处。 ②每行的每一格内可以点的标点符号是‘、“、《、<、(、—、……(其中—和……点两格)。其它均不能点在一行的第一格。《、<、(等标点符号,不能单独点在一行的最后一格,应点在另一行的第一格内。如一行的末端点—和……这两种标点符号,又只剩下一个格,就将标点符号提出格外一部分,不可分为两截,前一半后一半。 ③句号要求用“。”表示。 ④引号用“”(双引号)和‘’(单引号)。单层引号时只使用双引号。引号套引号时,双引号在外,单引号在内,如“什么是‘趋肤作用’”。 ⑤书名号“《》”用来表示文件名称和书、刊、报名或它们当中的文章名。 ⑥破折号“—”常用来标明行文中的注释部分或同义词,占两格书写,如:“可惜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作者—并没有正确的解释他所得到的公式。” ⑦连接号中的半字线即“-”,占半个字宽,书写时不占格,写在两格之间。用于结合各种并列的从属关系,例如并列词组(应力-应变曲线,温度-时间曲线),合金系列(Fe-Cr-Al)产品型号(SZB-4-真空泵),化合物(3-羟基丙酸,丁酮-2,a-丁烯酸,甲烷-d),币制(卢布-戈比),图、表、公式的序号(图3-1,表2-5,式7-6)。 ⑨省略号在正文中占两格“……”,在公式中占一格“……” ⑩乘号用“×”,不用“·”。 ⑾括号一般用圆括号。有双重括号时,可在圆括号外面再加方括号。数学式中的括号分三层,即{[()]},层次不得改变。 如果括号中的文字不是针对正文句中的局部文字,而是对正文的整个名词或整段的补充说明,则将括号放在正文的名号之后。 如果括号中是完整的句子,应将括号中句子的句号放在括号之内。 ⑿小数点用下圆点,不用逗号,应写成4、56,而不是写成4,56。 ⒀约等于号用“≈”,不用其它符号。 ⒁多位数的“千位点”,以往习惯用逗号,现改用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例如:23 446,2、344 67。如数值只用四位,则可以不留空位,如:3600,0、0036。 ⒂不要一个句子长达几十个字或甚至一二百个字,中间一个标点也没有;另一方面,也不要使用过多的标点符号,而把句子分得过于零碎。 ⒃中文的并列字、词一般用顿号分开,如:“依该种的特征、习性、产地或用途等确定名称。”在文中夹用外文、符号及数码时,遇并列字、词仍用顿号分开。阿拉伯数字及外文的并列字、词则用逗号分开,如,当x=2,3,4时,函数f(x)的值分别等于14,16,20或“A,B,C”等等,如参考文献等全名都是外文,遇有并列字、词、用逗号分开。 在并列的词组和短句之中又包含并列词的较复杂情况下,为避免并列的范围混淆不清起见,外层的并列词组或短句可用逗号或分号分开,其中的并列词用顿号分开。例如:“须解决邻位效应,饱和链中的中性质交递,有机物中氢分子、卤分子的活动性,瓦耳登转化等问题。” 3、 名词、名称 ①毕业论文中的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或国家标准等标准中编写的名词,尚末编定和叫法有争议的,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②相同名词术语和物理量的符号应前后统一。不同物理量的符号应避免混淆。 ③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④除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门捷列夫、达尔文、马克思等)只须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外,其余采用英文原名,不译成中文。其他语种的人名可译可不译。英文人名按名在前姓在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不可把外国人姓名中的名的部分漏写,如不能只写Cray、 ⑤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应使用全称,不得简化,如不得把北京大学写成“北大”。 4、 量和单位 ①毕业论文中量的单位必须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它以国际单位(SI)为基础。请参看有关文件,如GB3100~3102-93等。 ②有些单位的名称既可用全称,也可用简称表示(如“安培”和“安”,“伏”,“摩尔”和“摩”等等),可以任意采用一种表示法,但在全文中用法要一致,要两者并用。建议量和单位的名称用英文缩写。 ③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周、月、元等,可用汉字与单位构成组合的单位,如件/台�6�1h,元/km。 ④表和图中的数值采用量与单位的比值形式表示,如λ/(nm)=58、9。 ⑤在文中不要用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和数学符号代替相应的名称。在表示一个物理量的量值时,应在阿拉伯数字之后用计量单位符号。例如:“试样高度h为25 mm”不要写成“试样h为25 mm”,“钢轨每米质量”不要写成“钢轨每m质量”,“绕组电阻小于1Ω”不要写成“绕组电阻<1Ω”,“铁的百分含量”不要写成“铁的%含量”“加15 mol的硫酸”不要写成加“加15 mol的H2SO4”,“正负相消”不要写成“+-相消”,“随着压力F的下降减少”不要写“随着压力F的↓减少”“氮气首先生成”不要写成”“N2↑首先生成”,“因为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不要写成“因为H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5、 数字 ①毕业论文中的测量、统计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MeV”等。 ②公历的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1949年10月1日”;夏历的年、月、日一律用汉字。历史上的朝代和年号须加注公元纪年。 ③普通叙述中不很大的数目,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例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 ④大约的数目可用中文数字,也可用阿拉伯数字。例如:“约一百五十人”、“八百公里”、“约二十万人”,也可写成“约150人”、“约800公里”、“约20万人”。 ⑤分数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亦可用中文数字表示,但两者写法不同,前者要写成“5/8”(不要写成“8分之5”),后者要写成“八分之五”。 6、 标题层次 ①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同标题无关的内容。注意在正文的每个自然段前不得滥加序号。 ②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段编号方法,一般不超过三级。 ③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不同符号的数字间不用圆点“.”相隔,如“1”,“2.1”,“3.1.2”,一律须左格,后空一格书写标题。 7、 注释 ①毕业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 ②注释用页末注(即把注文放在加注处那一页稿纸的下端),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或篇末注(把全部的注文集中在论文末)。 8、 公式 ①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②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序号,如:(49)、(7、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文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得有的章里的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等,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③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可见 ”,而不写成“16、20可见”,或“由第16、20式可见”等等。 ④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而用斜线分开时,注意避免含义不清,例如,a/b *cos x就会既可能被认为是a/(bcos x),也可被认为是(a/b)cos x。 ⑤公式中分数的横分数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数线的长短,并把主要分数线和等号对齐。 9、 表格 ①表格必须同方案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有同方案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 ②每个表格都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 ③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正文中引用时“表”字在前,序号在后,如写“表2”,而不写“第2表”或“2表”。 ④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表××(续)或表××(完)”。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 ⑤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

文章题目不超过20个字,不用不常见的英文缩写(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摘 要(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中文摘要要求200字左右。中文摘要用第三人称编写,简短精炼,明确具体。摘要格式要规范,不能出现本文、论文等类似字样,不能出现数学公式、插图、表格、参考文献序号等。摘要中应用黑体明确列述该文的创新点(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等等),以便于创新性知识的发现,提取和评价,。英文摘要同中文一致,创新点用斜体标出。(宋体、小四)关键词(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词1;词2;词3(宋体,小四,要求3-8个,用分号隔开)Title(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Abstract(小四、Times New Roman体、加粗):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小四、Times New Roman体)Key words(小四、Times New Roman体、加粗):word1; word2; word3(小四、Times New Roman体,一律小写,英文缩写除外)(以上单独成1-2页)目 录(三号、黑体、加粗、居中、字间空两字符)1 一级标题(绪论、前言或引言)(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1(小四、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三级标题1(小四、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二级标题2…………………………………..…………………………….252 一级标题(实验)……………………………….………………………………二级标题1 …………………………………..…………………………….三级标题1………………………………….……………………………..403 一级标题(结论、结束语)……………………………………………………..100参考文献(不加标题编号)…………………………………………………………102附录(不加标题编号)…………………………………………………………………104附录1………………………………………………………………………………110附录2………………………………………………………………………………115附录3 …………………………………………………………………………….120致谢(不加标题编号) ………………………………………………………………130(以上单独成页)1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左对齐)(三级标题,不得出现四级) 二级标题式样(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三级标题式样(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内容。(小四,宋体,倍行距,字符不缩放,字符间距为“标准”;参考文献标识符号[1],方括号加数字,小四,Times New Roman,上标表示;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除目录可适当调整行距外,其他部分全部为倍行距。页面上下边距为,左右边距为;中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页面用罗马数字注页码,其他部分用阿拉伯数字注页码,页码为页脚标识,六号、宋体、居中。)表(一律用三线表)表 表的名称(表序分两级,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内文字:小四号、宋体、上下左右居中 注(五号、宋体、加黑):内容(五号、宋体),有多条注释,用“①、②……”分列。2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式样(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三级标题式样(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内容。(小四,宋体,倍行距,字符不缩放,字符间距为“标准”;参考文献标识符号[1],方括号加数字,小四,Times New Roman,上标表示;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除目录可适当调整行距外,其他部分全部为倍行距。页面上下边距为,左右边距为;中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页面用阿拉伯数字注页码,其他部分用罗马数字注页码,页码为页脚标识,六号、宋体、居中。)图(图序一级,依次标识,小四号、宋体、加黑、居中) 图1 图片名称3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式样(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三级标题式样(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内容。(小四,宋体,倍行距,字符不缩放,字符间距为“标准”;参考文献标识符号[1],方括号加数字,小四,Times New Roman,上标表示;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除目录可适当调整行距外,其他部分全部为倍行距。页面上下边距为,左右边距为;中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页面用罗马数字注页码,其他部分用阿拉伯数字注页码,页码为页脚标识,六号、宋体、居中。)公式(公式格式:公式居中,公式编号右对齐,英文字母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字) ≤Q≤ 1-1(以上单独成页)[参考文献] (五号、黑体、加粗、居中):1) 期刊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五号、宋体、下同)2)普通图书(专著)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 其他责任者(选择项).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选择项). 3)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 编者.原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5)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8)技术标准(规范)的著录格式 [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也可略去起草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 9)各种未定义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0)外文文献的引用格式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格式相同,其中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为了减少外文刊名引用不规范所造成的引文统计及链接误差,用(SXXXX-XXXX)格式在刊名后加ISSN号例如[1] KANAMORI H. Shaking without Quaking [J]. Science (S0036-8075), 1998, 279: 2063.附: 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代码 文献类型 标识代码 文献类型 标识代码 文献载体类型 标识代码 普通图书 M 报告 R 磁带 MT 会议录 C 标准 S 磁盘 DK 汇编(论文集) G 专利 P 光盘 CD 报纸 N 数据库 DB 联机网络 OL 期刊 J 计算机程序 CP 学位论文 D 电子公告 EB (以上单独成页)附 录附录1:附录2:附录3:(以上单独成页)致 谢感谢院系领导感谢指导老师感谢父母

毕业论文中英文对齐

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基本要求及格式规范本格式规范在参照《湖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结合英语研究论文撰写的特点而制定,适用于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一、 毕业论文(设计)打印页面设置1、页面设置:16开版面,单页打印。2、页边距及行间距:上厘米,左厘米,下2厘米,右2厘米,左侧装订,页眉,页脚。除一二级标题及特别注明外,行间距统一为。3、页眉: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每页页眉居中标注“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届英语系毕业论文(设计)”字样,五号宋体居中打印。4、字体和字号:按相应部分的要求分别设置。5.页码编号:从正文起每页页脚加注页码(宋体五号居中),封面页、目录页、英、汉摘要页不编页码。二、毕业论文(设计)构件及格式要求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封面页:独立一页(具体格式见附件1)(1)学号:按学生成绩册的学号填写。(2)编号:按毕业年份+外国语学院编号+班级编号+学号的最后两位共十位填写。如:2008040122。(3)研究类型: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等类型填写。(4)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号填写。(5)封面中论文标题栏部分为Times New Roman三号。封面顶部项目为中文宋体小四号,其余部分用中文宋体三号填写。2、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见外国语学院网页提供的附件,按照要求格式填写,该页独立成一页,附于封面页后的第一页。3、目录页(英文):独立一页,(具体格式见附件2)。(1) 除“Contents”一词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外,其他统一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2)本页内的论文目录及页码部分由正文标题内容自动生成。请使用word的目录生成功能,具体操作为:分别选择正文中标题文字,用主菜单“格式”中的“样式与格式”功能定义正文中的标题级别,定义完毕后,再点击主菜单中“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即可自动生成目录。(3)目录页只生成至二级标题。4、英文摘要页:独立一页(具体格式见附件3),本页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1)英文标题:英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10个单词,可加副标题,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该项与下项内容之间空一行。(2)作者及导师姓名的汉语拼音:例如:WANG Hui (Tutor:ZHANG Yanghong) ,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居中。(3)作者个人信息:用圆括号圈起,例如 (Class 0403,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Hubei),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该项与下项内容之间空一行。(4)摘要(Abstract):一般150-200个单词,Times New Roman五号左对齐,abstract一词加粗后用冒号,第一个字母大写。(5)关键词(Key words): 3~5个英文单词,Times New Roman五号左对齐,key words两词加粗后用冒号,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每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和空格分隔。5、中文摘要页:独立一页,但如果篇幅较少,可以与英文摘要页合并成一页(具体格式见附件4)。本页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1)中文标题:中文标题不得超过30个字,可加副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该项与下项内容之间空一行。(2)作者及导师姓名:例如:王慧(指导教师:张阳红)。宋体小四号居中。(3)作者个人信息:用圆括号圈起,例如(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0203班, 湖北 黄石 435002)。宋体五号居中。该项与下项内容之间空一行。(4)中文摘要:论文内容不加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200-300字。宋体五号左对齐。(5)关键词: 3~5个中文词组,每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和空格分隔。宋体五号左对齐。(6)分类号:填写中国图书分类号(见附件5)。6、正文部分:多页(格式见附件6)(1)标题与正文:论文题目不定义为标题级别,统一为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正文内每部分均用一级编码加标题标识,各部分内可再设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表示文章层次(思路发展方向),即全文采用三级编码制,按如下格式定义:标题级别 格式要求1.标题1 标题1: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关键词首字母大写,段前行 左对齐标题2 标题2: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关键词首字母大写,段前行 左对齐标题3 标题3: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左对齐正文 正文: 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段首行按Tab键自动缩进(2)表格:尽可能采用三线表,表中段落行距为单倍行距。(3)图形:直接插入的插图应有图标图号,不能直接插入的图应留出插图空位。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 用绘图纸绘制的,线条要均匀,主线与辅线粗细比例为2∶1。图中文字、符号书写要清楚,并与正文一致,尽可能采用电脑绘图。(4)文字表述:论文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语句通顺,无语法和逻辑错误,无错字、别字、漏字。论文的表述应当以科学语言描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不要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论文中科技术语和名词应符合规定的通用词语,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标准符号。文字、图表、公式清晰准确。(5)论文注释(Notes):论文可以有适量、适当的论文注释,用以注明所引资料的来源,或表达作者对文中某观点、某概念等的补充说明。正文内的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都采用夹注形式,放在括弧内,例如:(桂诗春,1985:25)或者(Selinger,1998: 29),其中,“桂诗春”和“Selinger”分别为中文学者姓名或英语作者的姓,“1985”和“1998”为著作出版年代,“25”和“29”为观点所在的页码。如果要对文中生僻术语进行说明或有其它说明,则采用附注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加注数码,然后在正文之后写明“注释”字样,最后依次写出对应数码和注文,回文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Notes”一词居中。7、致谢(Acknowledgements):(可选项)用于表达作者的写作心得及对有关人员的感谢,表述要求真实自然。致谢在正文结束后隔行排版;“Acknowledgement”一词居中。8、参考文献(Bibliography):独立一页(具体格式见附件7)(1)数量要求:参考文献只选择最主要的列入,应不低于8种,其中,英文原文文献应不少于4种。(2)编排顺序:英文文献条目在前,中文文献条目在后;英文文献条目按学者姓氏的字母排列,中文文献按学者的姓氏音序排列。每个文献前用编号[1][2][3][4] 等等标出。(3)种类和标识符: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是著作、论文、专利文献、会议论文等,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网络来源的资料。文献标识符号为:专著为[M]、期刊论文为[J]、论文集为[C]、论文集内的文章为[A]、未经出版的会议论文为[P]、博士论文为[D]、硕士论文为[MA]。(4)排版格式:Bibliography一词用Times New Roman 四号加粗居中,英文参考文献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中文文献用宋体五号;每条文献顶格写,回行缩进4个字符。(5)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著作图书文献)英语作者标注方法:作者姓,作者名首字母(大写).(& 作者姓,作者名首字母(大写)。如果三人或以上作者共著,其方法是:作者姓,作者名首字母(大写). et al. 例如:[1] Lakoff, G. & Mark, J.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4-47.[2] 作者.文章名[A].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内文献)[3] 作者.文章名[J].学术刊物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学术刊物文献)英文著作、期刊名用斜体。9、附件或附录:(可选项)重要的测试结果、图表、设计图纸、源程序代码、大量的公式、符号、照片等不宜放入正文中的可以附录形式出现。三.篇幅要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正文部分3000-5000单词。四.毕业论文装订要求本专业毕业论文按照下列顺序装订:1.封面2.承诺书3.目录页4.英文摘要页5.中文摘要页 (如果篇幅不长,可以与“英文摘要”合并为一页)6.正文部分7.致谢 (可选项)8.参考文献9.附录或附件 (可选项)10.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两端对齐就是指一段文字(两回车符之间)两边对齐,对微小间距自动调整,使右边对齐成一条直线。左对齐则不进行自动调整,如果只剩半个字的位置就空在那儿,这样右边看起来就参差不齐。两端对齐和左对齐对有回车符的最后那行都没有影响。

论文正文部分是用两段对齐还是左对齐没有具体要求。

论文正文版面格式:

1、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

2、汉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12号,标题汉语采用四号黑体,标题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倍行距;

3、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

4、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统一采用A4纸张;

5、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

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0. 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

6、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

7、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论文的格式要求:

文稿用word文件(页面A4),统一用宋体排版。

1、页面设置

纸型:A4标准纸 方向:纵向

页边距:左3cm 右;上,下边距为默认值:上 下

页眉,页脚

2、格式

正文行距:(多倍行距)倍

3、字号

中英文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位于中文标题下方),二号Time New Roman字体, 加粗居中。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五号字

4、图表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弧线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制图标准.插图和表格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标题为五号字,表标题为小四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将光标放到需调整的那一排上,然后打开菜单栏“格式”中“段落”,在弹出“段落”窗口中进入“缩进和间距”,将“对其方式”设置为“两端对其”或者是“左对齐”确定,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